倾国倾城影评

79722445
  • 花二刀
    2014/2/21 12:31:54
    倾国倾城剪掉的那些镜头
    《倾国倾城》虽是李翰祥做的导演,却拍飞了张彻的一对干儿子。有传言是李从中使坏,请了狄龙做男主角,却偏偏给姜大卫加戏,搞得曾经的好兄弟一拍两散,从此王不见王。
    真相怎样,今日已难查证。但忘了从哪儿听到的八卦,《倾国倾城》原片拍出来有两百余分钟,现存的版本并不周全,是上映之前临时剪短的。
    较为相信这种说法,因为蔡澜在他那篇《怀念李翰祥》中,写了这样一段。(片子拍得过长,入场次数减少,影响收
    《倾国倾城》虽是李翰祥做的导演,却拍飞了张彻的一对干儿子。有传言是李从中使坏,请了狄龙做男主角,却偏偏给姜大卫加戏,搞得曾经的好兄弟一拍两散,从此王不见王。
    真相怎样,今日已难查证。但忘了从哪儿听到的八卦,《倾国倾城》原片拍出来有两百余分钟,现存的版本并不周全,是上映之前临时剪短的。
    较为相信这种说法,因为蔡澜在他那篇《怀念李翰祥》中,写了这样一段。(片子拍得过长,入场次数减少,影响收入。邵先生叫剪接大师姜兴隆缩短,李翰祥反对,但导演始终要折服给片商,修剪的工作就由我到李翰祥家进行。我跟随姜兴隆多年,也学到一点东西,李翰祥听我说得有理,也就下台阶地和我一齐把整场戏拿掉。 )抠门的邵爵士,油滑的老蔡,还有默不作声的姜兴隆师傅,亲切自然,活灵活现,叫人不信也难。
    无奈原片未上映即被扼杀,到底剪掉了哪些?谁在使坏?再无人能知,这是《倾国倾城》一片首次被剪短。
    现存的通行版,也就是天映修复过的编本比起1975年公映时又缩短了不少。问我如何知道?这周三在电影资料馆看到了未修复的版本,比起之前在DVD中看到的长出了至少六段,罗列如下。


    1、李莲英“投旗”
    开场不久,有一个红衣女子下轿的镜头,大约在翁同龢,李鸿章出场,轿夫过正阳门之后,这一镜头通行版里也有,从前觉得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是闲笔来着,却原来,中间的有段被剪掉了了。红衣女子是戏里李莲英的妹妹李大姐,恬妮演的那个,此时还穿着汉人家的衣服,之后是吃豆腐脑的大人们唧唧歪歪的讨论李莲英为妹子选妃“投旗”的事儿。


    2、慈禧早膳
    李莲英伺候慈禧梳完头,有段用早膳的戏也被剪掉了。这期间,老佛爷先是逗了会儿葵花鹦鹉,而后盆盆碗碗搬上来,成把的太监,宫女,各种闪亮亮,华丽丽。
    这段与主线无关,纯粹是李翰祥在晒排场,炫技,但当盖盅打开,一盘盘餐食还冒着热气呢,只能说,这技炫的漂亮。


    3、李鸿章与翁同龢论政
    敏感的人或许注意到了,开篇大臣吃豆腐脑那里,有人提过翁同龢与李鸿章政见不和,见了面一定吵起来。
    光绪屏退左右时,寇连财说“奴才正听的出神,想他们两位谁的理儿对”。但在天映版中,翁同龢与李鸿章从头到尾都是拴在一根绳儿上的,堪称是光绪的死忠,这讲不通。
    事实上,这一段应该是自李鸿章进门起,先是寇连财躲在松树枝后偷听的特写,之后翁同龢与李鸿章有一段相当长的论政,开始是谈实事,翁李两位大人与光绪的特写对切,而后翁李互掐,一个主站,一个主和,能明显看出李鸿章的纠结与圆滑,光绪一直在二人中调停,说些“都不要动气”之类的话,最终,在翁同龢一派慷慨陈词,寇连财大特写出镜,再接着就是通行版也能见到的内容了。



    4、姜大卫说“死相”
    选妃后,李大姐跟哥哥发脾气。李莲英劝她“皇上还是还是小孩子,你当他是打了胜仗高兴,看着吧,从此君王就不早朝喽。”李大姐气儿还未消,她哥就唱戏哄她,大姐儿被逗笑了,回他句“死相”。这全程寇连财与王商都在门外偷听,还贱歪歪学舌,尼玛囧大卫扭着腰板说“死相”,救命啊!!!



    5、慈禧训斥光绪
    痛打李莲英之后,慈禧训斥光绪。这一段截短了很多,原版本中慈禧责怪还珍妃教坏了皇上。说了“生打鸭子硬上架,就是烧的慌,小心烧下宝座。”之类的狠话。



    6、后宫女人集体吃醋
    诬陷珍妃与程月楼偷情那段,原版中李大姐曾带着皇后和谨妃去慈禧那儿告状。
    皇后:他刚才一直拉着珍妃的手,都不瞅我一眼。
    谨妃:我妹妹如今吃饭都叫他喂。(咳,明明是皇上吃饭小太监喂好吗?)
    李大姐也跟着起哄,慈禧就训她,你一个大姑娘跟着闹什么,她们这是吃醋吧喇吧喇。


    综上所述,在《倾国倾城》二次修剪过程中戏份损失最多的是恬妮(李大姐),而后是张瑛(翁同龢)谷峰(李鸿章),三大主演芦燕与狄姜各有剪损但并不严重。最倒霉的是陈萍(谨妃)唯一的一句台词也被剪掉了,我若是她找根猴皮筋儿,砸天映家的玻璃去,以后还怎么一块玩耍?


    两年前,看了个叫《三千年后》的小视频,着了魔似的想在电影院里看《倾国倾城》,跑到各大论坛嚷嚷,有人见我实在是疯就泼冷水说,右派电影公司的片子大陆怎么会有呢?
    怎么不会有呢?李翰祥《影海生涯》P570言之凿凿。
    (以前也有艺专的同学,来信告诉我,《倾国倾城》在大陆放映的情况,起初我以为只是少数文艺界的人们看过,最多也不过是千把人而已,想不到有人告诉我最少要有几十万人看过。原来这部影片不仅在北京放过,也在上海放过,所以才有赵丹辗转托人约我导演《李白与杜甫》的事。)
    当年瞎嚷嚷时没想过在大银幕上竟能多看这么多段,更没想过这片子能重见天日竟是因为百岁老人邵爵士千古。

    从影院出来,讨论着加长版之类,后面一位小哥或许是听到了,跟基友神侃“这是导演的原意吗?当年引进一定动过刀子。”
    一个以十九世纪为背景的片子,能和我大党国哪点儿过不去?受迫害妄想症患者没得医了!
    http://www.douban.com/note/331517535/日记链接,内有票根。
    【详细】
    65562242
  • toyman_28
    2014/2/10 18:27:01
    倾国倾城的观影后感
        尽管看完了此片还是未能理解电影名字背后的含义,放假的几天,闲来看邵氏经典电影,从风月片再到下载李氏的晚晴史电影。75年上映的电影,80后的我还未来到这个世界,对邵氏电影只知道当时很流行,便以为是过时之物,最近邵逸夫先生的逝世,网上又重新兴起对邵氏电影一股怀旧的小小潮流。一开始,只是下载了风月片,看完了才知道,当时导演和演员多么了得,看似情色却是一幅幅
        尽管看完了此片还是未能理解电影名字背后的含义,放假的几天,闲来看邵氏经典电影,从风月片再到下载李氏的晚晴史电影。75年上映的电影,80后的我还未来到这个世界,对邵氏电影只知道当时很流行,便以为是过时之物,最近邵逸夫先生的逝世,网上又重新兴起对邵氏电影一股怀旧的小小潮流。一开始,只是下载了风月片,看完了才知道,当时导演和演员多么了得,看似情色却是一幅幅浓重的中国民俗画,雅与俗都恰到好处,简短的小故事令人啼笑皆非,又有一种警世恒言的味道,妩媚和艳情令人印象深刻,但它却是别致和讲究的美,剧情的巧妙构思更是令人回味。
        再谈到此片,当然导演的大才简直太令人佩服了,尽管没有《末代皇帝》那样在紫禁城拍摄出来恢弘气势,能将布景和室内做到以假乱真也绝对是叹为观止。电影巧妙地将国事、家事和天下事巧妙糅合在一起,中日甲午海战、马关条约、光绪选妃、杖责李莲英、慈禧太后大寿,光绪、慈禧、恭亲王、珍妃、李鸿章、翁同龢、李莲英和寇连才各个人物鲜明,孩童般纯真却忧国忧民的光绪,狡诈无耻小人到底的李莲英,半聋半哑的老祖宗恭亲王,以一人之力战日本的李鸿章,自诩清流却无实干迂腐之翁师傅,识字不多却敢上条陈的小太监寇连才(他的胆色比光绪皇帝好上百倍)。慈禧人物最复杂,光绪皇帝叫她“亲爸爸”,她无时不在宫廷中提醒众人她才是这个风雨飘渺的帝国真正的主人,李莲英是她的亲信,就算“贪点就贪点,这不算个事”,乾隆在世之时,嘉庆皇帝尚且不敢对和珅,光绪皇帝竟敢对她的奴才李莲英杖责。慈禧牢牢地控制自己的权力,维护已经千疮百孔之大清的江山,在光绪皇帝面前她扮演着慈母和严厉的爸爸两个角色,担心光绪不争气又担心年幼的他听信“小人谗言”对她不孝从而对她的权力构成威胁,国事在她眼中似乎就是她的家事(这就是封建帝国最大的悲剧,战败和割地看上去那么轻描淡写,通过割让土地换来“朝臣和谐局面”和“家里的安宁”也是在所不惜的,但大门口的敌人们是不会轻易放过这一大块蛋糕),总是恩威并施,但外国侵略者是她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她能教训不听话的光绪皇帝和臣下,但她对于外国的侵略也无能为力,她似乎最后只想安静地躲在颐和园,奢华地过大寿,安享晚年。本片的主角是西太后,所有矛盾和冲突都集中她身上,但她本身也是自相矛盾,在结尾年少未识字的小太监寇连才冒死上条陈,条陈的内容看似荒唐和文理不通,但那些却是生活在深宫中亲睹一切悲剧的小太监欲发出最原始的良知,但慈禧证实他不是幕后有人操作而为之,她也为之动容而欲怜悯,但那些根深蒂固的祖宗之法和贪婪自私腐朽的官僚阶层,她也无可奈克。
       慈禧又好似导演欲借其口道出晚晴的悲剧实情,大清朝只是个纸老虎,远远看还行,但近处则漏了陷,不懂事的光绪和无知的翁师傅硬要开战,如今这层纸被捅破了,还不是别人说怎样就怎样。
       值得一提,还有片头出现的,群臣早朝的一幕,一开始电影就有很强的带入感,几个自私腐朽无知的朝臣的聊天便可以看到清王朝的没落与腐朽,他们对于朝鲜的无知,对日本的无知,更可笑的事情,他们这些长期被李鸿章大人压在头上的所谓朝中大员更关心是他们是否能看到李鸿章被皇帝训斥一番而让他们从中找到一些平衡和安慰。这一幕与结尾寇连才的条陈形成强烈的对比,简直是神来之笔。还有一幕,廷议是否签订马关条约之时,提议的两位大臣,拉出“缅甸、某某国”无知大臣荣禄和提出“用竹竿将日寇赶下海”的刚毅,更显出天朝上国官僚阶层的无知和封闭,连总是被蒙在鼓里的光绪皇帝都嗤之以鼻,但下一幕却是李鸿章和翁同龢的下台,上台的军机大臣和直隶总督却是上面的两个满大臣,真正的无比讽刺。
          大清王朝一如剧中的恭亲王,衰老已经动弹不得了,说句话都要歇息好久,他再也不是当年单骑回北京与洋人和谈的六爷了,再也经不起一丝风雨,但宫外的天空却是那么黑暗,凄凉的风与冰冷的雨似乎再酝酿一次更大的风暴,风雨飘摇的大清王朝和恭亲王的命运似乎是早已经注定的了。
         所以电影不仅拍得好、演员演得好,导演编排得更好,李翰祥的清宫史电影绝对是经典,无论是史实还是掌故都处理得如此大气、巧妙。
       
    【详细】
    65421846
  • 大-燕-威-王
    2014/1/1 18:41:59
    各种慈禧
    我一直想写一篇有关电影及电视剧中扮演慈禧太后的女演员之风格总结帖。
    最近看了《苍穹之昴》,觉得田中裕子绝对是我心中的慈禧NO.1了——那么至于之前俺认定的最佳慈禧,果然还是这部拍于1975年的《倾城倾国》中之卢燕版慈禧。

    1975,大陆闹文革正闹的厉害,估计谁提拍清宫戏迟早都得落得《清宫秘史》的下场。倒是香港的《倾城倾国》清味儿十足,占尽了金马奖的便宜和风头。
    想到这点,
    我一直想写一篇有关电影及电视剧中扮演慈禧太后的女演员之风格总结帖。
    最近看了《苍穹之昴》,觉得田中裕子绝对是我心中的慈禧NO.1了——那么至于之前俺认定的最佳慈禧,果然还是这部拍于1975年的《倾城倾国》中之卢燕版慈禧。

    1975,大陆闹文革正闹的厉害,估计谁提拍清宫戏迟早都得落得《清宫秘史》的下场。倒是香港的《倾城倾国》清味儿十足,占尽了金马奖的便宜和风头。
    想到这点,多少有些嘘唏,为啥咱们在搞运动,人家却能拍出这么好的电影来?据说演慈禧的卢燕是李桂芬的女儿、梅兰芳夫人的干女儿……这样的人本身就都是故事,留在当时的大陆,绝对是得浪费了。

    慈禧太后其实是个从来都被脸谱化很厉害的角色,演好她不容易,也容易不了。
    《清宫秘史》的唐若青版慈禧,只能让我想到同儿媳妇耍狠人心换不了狗心的邻家婆婆。
    刘晓庆似乎在四五部电影里都慈禧过,可她辣味儿太过,没什么女人味,让人实在摸不透咸丰咋就宠爱过这个人……
    《两宫太后》的方舒版慈禧有女人味了倒是,然而爷们儿气不足。说实话,那片儿我是当作恐怖片看的。
    姜文主演的《大太监李莲英》中之老年慈禧的扮演者,令我印象深刻——要狠毒是真狠到家里,只可惜我忘了演员叫什么了。
    说到连续剧就更多了,什么《戏说慈禧》啊,《少女慈禧》什么的,不过始终没有给我留下特别出彩的印象……

    慈禧首先是个女人,她能得到咸丰的宠爱,必然是有很小女人的一面存在着;
    而她掌权48年,杀伐决断皆出于珠帘之后,斩肃顺除新党,这种女人又具有男人一般的意志。
    所以这两点调和不好,就只会出现“典型慈禧”,代表演员,就是刘晓庆。

    卢燕版慈禧,好就好在她完美地演出了慈禧太后这种集两性性格于一身的矛盾感。
    一方面,她的存在能让后宫中脂粉气温暖馥郁,一派歌舞升平花月春风;另一方面,她横眉立目起来,场景能在瞬间政治化极深,就好像片子开头梳断她头发时手足无措的太监……前一秒钟她是慈祥的老太后,而后一秒钟一条人命就攥在她手里——这才是慈禧。

    看似慈眉善目,实则城府极深,轻描淡写摆平事变,厉害之处则要结尾才现——此乃本人对此卢燕版慈禧爱慕有加的最直接原因。

    另外,这部电影中很多细节处理的不错,比如慈禧口中将“做”念作“科”,这绝对是当时满族上层社会的妇女常说的话。
    再就是有关慈禧所居之处储秀宫氛围的把握,大都参考了《宫女谈往录》,细心地观众能看见此书中的影子。

    写这篇影评的初衷,其实就是想回顾一下有关慈禧的影视作品中我以前最喜欢的慈禧——之后就比较喜欢田中裕子版的慈禧太后了,虽然是两较取其所爱的事儿,但实际上这两版慈禧之细腻程度不相上下,实在是想推荐给清宫戏的爱好者们。
    【详细】
    64881169
  • 花二刀
    2012/7/10 23:51:30
    皇上不急太监急
    寇连才这个小太监真有趣。操不着的心,他非要操。管不了的事,他硬要管。西太后霸者皇权不撒手,他要管。皇帝佬儿下不出崽儿来,他也要管。赋税民生、两帮交战,件件事都有他跟着瞎掺和!当真是“皇上不急太监急!”
    说到底,皇上不是不急,只是急不得。列祖列宗,天下万民,兴亡荣辱全系于他一身。时势容不得他有半刻的鲁莽,一转念的轻率。
    太后老佛爷大权在握,他空怀壮志,却吼不得、怒不得,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寇连才这个小太监真有趣。操不着的心,他非要操。管不了的事,他硬要管。西太后霸者皇权不撒手,他要管。皇帝佬儿下不出崽儿来,他也要管。赋税民生、两帮交战,件件事都有他跟着瞎掺和!当真是“皇上不急太监急!”
    说到底,皇上不是不急,只是急不得。列祖列宗,天下万民,兴亡荣辱全系于他一身。时势容不得他有半刻的鲁莽,一转念的轻率。
    太后老佛爷大权在握,他空怀壮志,却吼不得、怒不得,只能夹着尾巴做人,李莲英贪赃枉法他不敢治罪;珍妃蒙受不白他没胆喊冤,相伴多年的帝师翁同龢,被迫告老还乡,他眼圈含着泪,却半滴也不敢流下来。老佛爷发话了“她要图个顺心,谁不叫她顺心,她就不叫谁好过。”城之将倾,国之将亡,身为一国之君却拿不出半点注意。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
    说道此处,鼻中一酸。这是戏,不是历史。但却偏偏有历史的厚重。

    ---------------------------------------------------------------------------------------

    李翰祥是学画出身,早年就读北平国立艺专。读书时常去故宫写生,也是个有“清宫”情节的人,在他的镜头下,宫娥捧出成盘的佛手,香炉升起袅袅的轻烟,当真是万千气象。真喜欢这样的古装片,如今的“宫女”不端上火龙果来就算好的了。
    清晨的一碗豆腐脑,轿夫口中默念着的口诀,都使这部电影呈现出一种风俗画般的格调,处处活灵活现。皇上与小太监打闹被撞见,愤愤的说“皇上,皇上怎么样?皇上不许笑笑?皇上不许玩玩?皇上就不吃饭?皇上就不拉屎了?”这是李翰祥的好处,接地气儿。见惯了正襟危坐,这般长着肚脐眼的皇上真是久违了。怪不得那些批发来的洋段子也能叫他讲的“土”味十足,妙趣横生。
    李翰祥曾说,他拍了那么多风月片就是要争取一个票房价值,争取老板对他的信心。有了这份信心,一毛不拔的邵老板才肯斥巨资搭建宫殿内景,集合旗下众明星拍摄这部《倾国倾城》。后事证明他的坚持是正确的,这部电影拍的很有高度,在香港这弹丸之地竟然也造出了万千气象。像是末日之前的狂欢,最后一次抹亮了“邵氏出品、必属佳片”的招牌。也正是这部《倾国倾城》给李翰祥带来了80年代赴内地发展的机会。(各大机关单位组织的内部电影观摩,使得高层领导对这位成人片导演“印象深刻”。)李翰祥终于有机会在魂牵梦萦的故宫实景拍摄了,批发色情小段子的咸湿导演摇身一变,竟成了人民艺术家。足见有梦想还是值得去追的。
    80年代借故宫实景拍摄的那两部宫闱电影《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小的时候在CCAV—6看过,难得在“和谐、严谨”的创作方针下依然保有鲜活的姿态。对“玉兰用手绢折成的小耗子勾引皇上的段落”印象深刻,还模仿过,人家“玉兰”灵巧的弹了出去,我却每次都直接跩到地上。连累老妈多洗了好几条手绢。
    《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精巧仍在,却不见了《倾国倾城》那股子劲儿。两部电影看下来,只记得些零星的段子。整体却很叫人发懵。
    学过画画的都知道,起笔先要画出大型,描画细节时也要顾及到整体。否则睫毛一根根描的很翘,两只眼睛却一高一低,美人也画成了妖怪。这叫“手碎”。料想李导演学画画的时候也没少范“手碎”的毛病。他的电影每个细节都处理的很有趣,放到一起却叫人犯迷糊,他到底是想表现什么呢?三段式的风月小品到还好说,完整的故事则很难不跑题。
    这部《倾国倾城》算是少数能抓到主题的电影。大概是有部《清宫秘史》珠玉在前,抑或是李大导演憋闷的太久,全片从头至尾弥漫着压抑、破败的气氛,拍出了一副亡天下之相。
    有人说,以小太监之死作结显得有些奇怪。毕竟,这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只不过是历史的微末,小指甲盖便可以碾死的蚂蚁,拼尽了了性命也不过是叫老佛爷多皱了下眉头。飞蛾扑火自然是愚蠢,但这份敢作敢为却不得不叫人赞叹。国之将亡,锦衣华服掩不住萧条,这当口,总要有人喊出声来。寇连才有什么好怕?拼到底不过是贱命一条。正如他自己说的:“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英雄不问出处,这个不足称的小太监是个英雄!他必须要死,且《倾国倾城》必要已死作结。
    影片的结尾,姜大卫饰演的小太监寇连才含泪与主子道永别,狄龙饰演的光绪皇帝默默的背过脸,憋住一口气,却禁不住热泪盈眶。这一幕在张彻的电影中早已看熟了。没想到,抛开了血浆、白衣、胸大肌来看,到有一份别样的感动。寇连才上路了,出了宫门便要永诀于人世,正如所有武侠片中少年英雄,留下了一个渐行渐远的身影。寇连才不仅是寇连才,站在他背后是小皇上、李伯爷、翁师傅、王总管,是所有敢怒却不敢喊出声的人。
    故事就此收场了,如果是西片,通常还会加个小尾巴,万家灯火通明,印证着英雄所踏出的每一步皆有意义。但对于中国电影来说,这样已经够了。中国式英雄未必有拔山之力,却必要有血气之勇。
    ----------------------------------------------------------------------------------------
     
    豆瓣讨论区里面有一则留言,说《倾国倾城》的阵容套拍《鹿鼎记》,连衣服都不必换。衣服或许可以将就着穿,故事的气场却差向了两条道。依我看来,《倾国倾城》更加张彻,反倒是《鹿鼎记》更加李翰祥。
    【详细】
    54992206
  • livia
    2012/6/20 0:40:15
    愿生生世世莫再生于帝王家
    前些天看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从右到左从上到下的阅读搞得我头晕脑胀,只有一个标点就是句号,还打得不清不楚,断句都成问题。
    书里说,宫里的太监寇连才这么形容当朝的皇帝:中国四百兆人中,境遇最苦者莫如我皇上。
    忽然间鼻子就酸了。
    这次看《倾国倾城》,光绪挨慈禧耳光的时候,我都快哭了。我不知道,我是不想看到光绪这么屈辱,还是不想看到狄龙这么不大侠的样子。

    小时候看央视大
    前些天看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从右到左从上到下的阅读搞得我头晕脑胀,只有一个标点就是句号,还打得不清不楚,断句都成问题。
    书里说,宫里的太监寇连才这么形容当朝的皇帝:中国四百兆人中,境遇最苦者莫如我皇上。
    忽然间鼻子就酸了。
    这次看《倾国倾城》,光绪挨慈禧耳光的时候,我都快哭了。我不知道,我是不想看到光绪这么屈辱,还是不想看到狄龙这么不大侠的样子。

    小时候看央视大戏,《雍正王朝》、《康熙帝国》,我想皇帝就该是这个样子,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对很多人的少年时代来说,历史视乎就是历史书。书上怎么说光绪帝的,我完全不记得了。他不是亡国之君,他甚至不如正好踩在时间断点上的溥仪,恰好成为清帝国的终点。终点再卑微,始终是明明白白的作为标尺立在那里。那么光绪是什么,他的存在有什么意义,他窝囊,他痛苦,他整日担惊受怕,他还不如一个平头老百姓,他甚至需要一个太监来同情。

    他或许就是这么一个人。

    我记得丁肇中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中国历史我常常考满分。
    记者问他:为什么没有选择历史?
    丁肇中回答:因为我有一种感觉,很难找到真理,因为中国历朝历代一换朝,第一件事情就是修改历史。

    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教科书上的东西,也许不是权威的。幸运的是,我明白这一点比大多数人早了很多年。即使如此,我还是喜欢历史,我还是喜欢去寻找真相。也许没有真相,但我还是渴望,接近它,接近它。

    我后来看日本大河剧《新选组》,这个组织让我无限迷恋又无限惊讶,这个放天朝能给黑死的封建旧势力在对面的岛国混得风生水起,不仅被YY成清一色的大帅哥,还成了武士道最后的捍卫者。被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熏陶了多年的我这才发现一种全新的史观,人们不一定都支持那些正确的、科学的、进步的组织,喜欢,本来就是毫无道理的一件事。我后来又去仔细阅读了光绪的一生,我发现整个清朝我居然最喜欢这个皇帝。虽然就像对《保镖》里骆逸的感情一样,我分不清是喜欢还是怜惜。
    这么说可能太小女人了。
    但我却再也看不去那种简介式的人物介绍,活脱脱一个墓志铭:爱新觉罗·载湉,男,生于1871年8月,死于1908年11月,发动维新变法失败,囚于中南海瀛台,葬于……

    人的一生本该如此丰富。

    光绪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痛苦的皇帝,他不是刘禅,不能靠装疯卖傻过日子,他甚至不能做崇祯,一腔热血无处撒,连棵歪脖树也不轮不到他。
    他等不急了,中国也等不急了,他想去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扭转乾坤,像祖先巴图鲁一样勇猛杀敌。只是他没有机会了,他从来都没有机会。
    所以他只能是他。人的一生往往有很多路可走,等着他的却是漫漫长夜,到哪里都是逆旅,可有人与他亡途与共?
    【详细】
    54721169
  • 一灯
    2009/11/11 23:52:54
    打死李莲英
    这个天下谁来管?当时看到姜大卫的时候就觉得这个寇连才是个关键,没想到他最后还来个雷海青骂贼啊。相比同一个阵营的翁同和,光绪,珍妃,全剧的最后一切对国家的悲悯力量全都通过这个十八岁的小太监发出来了(即使这力量是多么卑微啊),岳武穆还是谁曾经说过啊,国家怎样才能兴呢?“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惧死”,在最有力量的群体各种原因出于将自己的力量隐藏起来的时候,天下的重担往往落在女子,或像女子的戏子,太监身上。最
    这个天下谁来管?当时看到姜大卫的时候就觉得这个寇连才是个关键,没想到他最后还来个雷海青骂贼啊。相比同一个阵营的翁同和,光绪,珍妃,全剧的最后一切对国家的悲悯力量全都通过这个十八岁的小太监发出来了(即使这力量是多么卑微啊),岳武穆还是谁曾经说过啊,国家怎样才能兴呢?“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惧死”,在最有力量的群体各种原因出于将自己的力量隐藏起来的时候,天下的重担往往落在女子,或像女子的戏子,太监身上。最具对抗性的场面不在于弱小的寇连才上折慈溪这样“天地有正气,人间有正义”的悲壮(哪里文句不通了?莫独揽大权,远小人,罢李鸿章,帝选贤人),而在于他和李莲英(中国人最狡猾的本性的集中体现)的对话,同样是奴才,
    李贼问:你好大胆!
    寇:我是赤胆。
    李贼:你的天良呢?
    寇:这就是我的天良,我要是黑了心,我才像你!

    寇连才死的时候才是光绪第一年。。。
    【详细】
    2738390
  • 浥蕖軒
    2008/12/7 12:16:45
    朱家溍先生:为影片《倾国倾城》订正史实
    已故故宫著名专家朱家溍老先生写的一篇文章,能学到很多知识

    ----------------------------

    为影片《倾国倾城》订正史实

    朱家溍

    之一:西太后的言谈举止

              很久以前有一天,在梅兰芳夫人家里,
    已故故宫著名专家朱家溍老先生写的一篇文章,能学到很多知识

    ----------------------------

    为影片《倾国倾城》订正史实

    朱家溍

    之一:西太后的言谈举止

              很久以前有一天,在梅兰芳夫人家里,吃过晚饭,正在喝茶聊天的时候,梅夫人从一个拆过的信封里,抽出一张照片,递给我看。她笑着说:“你看,我这有一张西太后的相片。”我拿在手里一看,果然是“西太后”坐在宝座上的照片,当然这不用研究就知道是扮演的。我问:“这是谁?”她说:“这是我那个干女儿,你知道,就是李桂芬的女儿卢燕,从前在上海常住在我家。”我说:“我想起来了,从前您给我看过她唱《汾河湾》柳迎春的照片,很不错,够得上梅派扮相。”她把来信也给我看了,我才知道这张西太后照片不是一时高兴拍着玩的,原来这位卢燕女士正在拍摄西太后的故事影片。

            从这幅照片上来看,她扮演得很有气派,貌美而老练,正是西太后这个角色应具备的形象。这里所谓形象不是说她面貌完全和西太后一样;以西太后60岁左右的照片来看绝不能给人以美感,不过她年轻的时候曾经美过,既然是拍摄彩色故事片,当然需要卢燕这种形象。过去的电影或话剧演这个角色,总是老丑一派的,我认为西太后这个反派角色,要从本质性格来构成人物形象,如果仅仅以老丑来体现,反而减弱这个反派女性人物的深度。

           后来梅夫人约我去看这部影片,我才知道片名叫作《倾国倾城》。我向来对于话剧或电影只看看现代题材的,我最不愿意看历史故事题材的话剧或电影,因为这种题材总是给人以不伦不类的可笑感觉。这次因为有卢燕的照片先人为主,又因为应梅夫人之邀,所以就去看了。关于卢燕的扮相和演技,给我的感受和从照片上得到的印象没有两样,的确很好,并且觉得美丽而生动。影片拍摄技术也很好,但影片本身却是玩噱头的,不能算是历史故事片。看完之后,梅夫人问我:“你看怎么样? ”我说:“还是您的干女儿演得好,不过整个影片是闹着玩的。”她说:“你看哪一点不对?”我说:“不是哪一点不对,而是所有细节没有一点对的。”

           例如,一、西太后屡次把“去”字,念成“克”,像是故意显示这个特点。实际北京旗人有某些字音词汇是有地区的差异(内城和三山、健锐营之间)和阶层的区别(宗室觉罗八旗和包衣旗人之间),例如把“去”字念成“克”。在北京旗人当中确有一部分人是这样说的,但也有一部分人,“去”就是去,而不念成“克”。我虽然是1914年出生的人,但我青年时候,北京亲友中旗人,还有不少仍然保持原来风俗习惯的,据我接触到的他们上层人,“去”就读作去,而市民阶层的有一部分人“去”读作“克”。我问过载涛先生(光绪的弟弟),据他说“去”念“克”是一般八旗兵丁的习惯语。解放初期话剧《清宫秘史》里也有这个语音,据载涛先生说:“我们(指他的家庭)根本就不这样说话,宫里主位们(指后妃)更不说‘克’呀‘克’的。”

           二、影片中西太后吃早饭的地点虽没有表明具体的地点,但出现的景象,是在太和殿或皇极殿一类的大殿中,高高的宝座台上摆桌吃饭,这是绝对不可能有的事。帝后传膳的地点虽无规定,但绝无到大殿高台上吃饭的例子。以西太后的寝宫而论,在宫内不外长春宫、储秀宫,或乐寿堂;在颐和园也是乐寿堂。这些地方都是接近住宅式的房屋。传膳就在室内当中摆一张椅子,椅子前面摆一张类似炕桌样子的宴桌,满洲语叫作“图思根”。在一张图思根上面又加摆一张图思根,两张图思根叠摞在一起的高度,相当于一个普通方桌的高度。在上面一张图思根上摆列食物。要更换一批食物时,就把上面一张图思根撤下,再换上一张,摆列另外的一批食物。在座前图思根上摆的食物都是她喜欢吃的。还有很多照例不吃的食物,都摆在一张一张的许多高桌上,是为了赏人用的。

          三、宫中演戏的地方,如在紫禁城内,有宁寿宫的畅音阁、重华宫的漱芳斋,在西苑则有晴栏花韵、南海的纯一斋。在颐和园则有德和园、听鹂馆。以颐和园为例,譬如在德和园演戏,戏台是坐南朝北的,看戏的地方颐乐殿是北房七间,和戏台之间还有大院子。太后坐在北房东次间的前檐炕上,光绪坐在西次间前檐炕上。皇后坐在东进间前檐炕上,妃嫔们坐在西进间以及东西梢间。赏入座听戏的王公大臣在东西两侧的房间内,分别其地位高下,有二人一间的,有四人一间的,也有六人一间的。其余就是宫女太监,各有职守,不是看戏的。所以真正看戏的没有多少人,院子里空着不坐人。如果是太后坐在正面楼上包厢,两旁坐满了人,楼上楼下,人山人海,拍手叫好,这种景象内廷演戏是没有的。从前北京在家庭中演堂会戏也没有拍手叫好的,何况皇宫?并且,宫中演戏是早晨六七点钟开戏,到下午就散了,从来不演夜戏。

           四、按清代制度,皇太后圣寿节,照例在慈宁宫大殿升殿受贺,中和韶乐设于慈宁宫檐下,设丹陛大乐于长庚门,表案设于宝座前,设皇帝拜位于慈宁门正中。在这一天的早晨,皇帝率群臣到慈宁门,大臣们立在慈宁门外。礼部尚书奏请皇太后御慈宁宫,由太监接奏,皇太后戴朝冠、穿朝服出宫,中和韶乐奏《豫乎之章》。皇太后在慈宁宫大殿正中宝座升座,乐止。礼部尚书向皇帝奏请行礼,皇帝在慈宁门正中站立,丹陛乐奏《益平之章》。鸿胪寺官引大臣们在慈宁门外各就拜位立。鸣赞官奏“跪”“拜”“兴”(兴就是起立),皇帝在鸣赞官口号中行三跪九拜礼,礼毕。礼部尚书奏请皇太后还宫,内监接奏,中和韶乐奏《履平之章》,皇太后从宝座下来,乘舆还宫,乐止。礼部尚书奏,礼成。皇帝从慈宁门退下,升舆还宫,王公百官退。

           影片中如出现西太后过60岁升殿受贺,就应该像上述情景,而不可能是大臣们都排着队进入殿内。按制度,皇帝只在慈宁门中,王公大臣只能在慈宁门台阶下。清代也没有在行礼时喊“万岁”的制度。

           当皇帝率百官退下以后,内监设皇后拜位于慈宁宫檐前正中,设贵妃、妃嫔拜位于左右稍后;公主、福晋、一二品命妇在东西丹墀,一切行礼仪式和前者一样。但两者是分别举行的,不是男女混杂的情况。

           五、光绪在西太后生日朝贺时,应该是朝服。按清代皇帝朝服,据《会典》载:“皇帝朝冠冬用薰貂,十月朔至上元用黑狐,上缀朱纬。顶三层贯东珠各一,皆承以金龙四,上衔大珍珠一。夏,织玉草或藤竹丝为之……春秋用青绒。”

           六、有几个镜头是特写西太后梳妆的,这几个镜头拍摄手法很好。但后侧面的特写镜头中看出,对“两把头”是什么样子,了解不够。

           我们中国妇女梳头,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特点。总的说来,梳“头”是指头上的髻而言,也就是说“发型”。髻的样式很多,但有个规律:就是这个髻有的在头顶上,有的稍偏后,有的在脑后,有的下垂在后颈部。清代汉族妇女的髻,早期是稍偏后,晚期则髻在脑后。满族妇女“两把头”的髻是梳在头顶上的,脑后只有平平下垂的雁尾。如她脑后还有个很大的发髻,和汉族北方妇女梳的“片纂”式头一样。另外还有“两把头”在头顶。影片中那种满汉双上的发型却是没有的。

          满族妇女头顶上这个髻,俗名叫作“头座”。这个头座盘成并用头绳扎稳妥之后,用一个形似眼镜架的叉子,插在头座上。以头座左边的一把头发往叉子的右圈上绕住,以右边的一把头发往叉子的左圈上绕住,前面以“匾方”别住。头座前面一排发中间分开,往两边横梳,也总绕在头座上。姑娘不露出鬓来,叫作“抿顶”;妇人则露出绞过脸的方鬓角。头座后面下垂的发,把发梢挽回来也扎在头座上,惟一的要求是越平平地贴在脑后越好。用黑丝线在中间缝出一道中线,最下端略微翘起一点,这部分叫作“雁尾”(音椅儿)。因为左右前后的头发都要绕在头座根上,所以这里有个“头箍”把这部分掩盖起来。这个头箍的制作,可以简单地用一条有花色的线针织品,在头座的根部围起来;也可以无限的奢侈,用珍珠宝石串成一个头箍。

          前面所说的两把头上的“匾方”就是一根大扁簪,可以是铜的、银的,也可以是金的、翠的。头座中间贴着头发插一朵较大的花,叫作“头正”,可以用绒绢花,也可以用珠翠一类的花,或鲜花。头座左前面插一支铺贴在发上的花,叫作“扒花”。右前面插一支翘起的花,叫作戳枝花。这支花的下面戴一根大耳挖,一根小耳挖。两把头的两翅上各有一个叉子针,插进去,在头翅上只露出一朵平铺着的梅花钉。头座后插两支“压鬓花”。以上的花可以全用珠、翠、宝石的金银首饰,也可以用绒绢花,或扎的珠花,也可以三者或两者穿插着戴。上述的是两把头的梳法和式样,以及戴首饰的规格。

          后来在方法上有所演变,就是说两把头不用真发来梳,改用青缎子做成两把头的形状,套在头座上。当然,头座还必须用真发盘成。前面一排发,也照原来的方法梳成,只是后面的发也梳在头座里面,而用假发做成雁尾,以线拴绕在头座上,以保持原来整个形状。但下垂的程度比原来的长,差不多垂过领口,这是因为这种安装青缎子的两把头,比原来真发梳的加大了,至于首饰的形式和部位,完全保持原来的样子。

          七、太后在宫中,或西苑,或颐和园,不论住在什么地方,凡是从甲地到乙地,不但宫里人没有接连不断大喊“驾到”的情况,即使小声说话,也从来没有“驾到”这个语汇。宫中有这样一个习惯:就是太后或是皇后,譬如在颐和园住,有时从所住的宫步行出来闲走,当然前后总有太监宫女,如果看见前面有内务府的官员或工匠一类的人时,在最前面的太监有向对面来人暗示“主位来了”的责任。这种暗示不用说话,而是用嘴唇吹压低声音的口哨。这个对面的人就赶紧避开。如果地方较窄避不及的话,就转过身,面朝墙垂手侍立,等候主位过去再走。

    之二:珍妃入宫经过

              有家报纸转来读者的信,问珍妃和翁同龢是什么关系,何以翁同龢推荐珍妃。又问李莲英害过多少人等等问题。很显然,这些问题想来都是由于看《倾国倾城》影片所引起。《倾国倾城》是根据杨村彬所编的《清宫外史》话剧本拍摄的。这些剧情只是剧情而已,请不要当真事来看。

          肯定明确地说,珍妃能参加挑选的行列和被选中为嫔,与翁同龢毫无关系,时间也不是在光绪大婚一年多以后才挑选珍妃。事实是光绪大婚时同时册封瑾嫔、珍嫔。光绪二十年同进为妃。后因珍妃习尚奢华,屡有乞请,姐妹二人同降为贵人,二十一年又同进为妃。《清史稿 后妃列传》就是这样记载的,其他可靠的史料也相同。

          关于瑾妃、珍妃被选中的过程,据亲见此事、当时的御前首领太监唐冠卿讲,是这样的:光绪大婚前的冬天,西太后为光绪选皇后,在体和殿(西六宫之一的储秀宫前面)召备选的五个姑娘进内,依次排列。这五个人,首列是都统桂祥之女,即西太后的内侄女;其次为江西巡抚德馨之两女;末列为礼部左侍郎长叙之两女,即后来的瑾妃、珍妃。当时西太后面南坐着,光绪在座旁侍立,还有荣寿公主和近支几个亲王福晋都立在座后。

          座前设一长桌,在桌上陈设着一柄如意,四个大红绣花荷包。这是准备给选中的人的定物,如果选中为皇后,就给一柄如意;选中为妃嫔的给一个荷包。当时西太后指着五个姑娘向光绪说:“皇帝,看谁可以选为皇后就给她如意。”说着就把如意递给光绪。光绪拿着如意就走向德馨的长女,刚要把如意递给她,这时候西太后大声叫“皇帝”,当时光绪愣了一下,看见太后示意,才明白太后的意思,不得已把如意递给首列的桂祥之女。太后匆匆忙忙叫荣寿公主把两个荷包递给长叙的两个女儿,就算挑选完毕,于是德馨的两个女儿就落选了。这次选定以后,次年正月大婚典礼。皇后由大清门,经天安门、午门进宫。瑾、珍二嫔是在皇后进宫的前一日由神武门进宫。以上是珍妃被选中的真实过程。

          光绪的意中人一一德馨的长女,后来和一位名叫占鳌的世家弟子结婚,过着正常的日子,可能比正位中宫的生活要舒服多了。

          光绪年间,北京有个名旦角演员余玉琴,据德、占两家的亲友们说,德馨的长女面貌很像化妆后的余玉琴。同时又据内务府的人说,光绪很喜欢看余玉琴的戏,常常点他的戏并且给很优厚的赏银,于是当时人们流传着一种猜想,就是说光绪看余玉琴,大概是一种精神上的安慰。这是一个笑话插曲,与上述史料性质不同,不能混为一谈。

          影剧中李莲英的妹妹也和瑾珍二人站在一个行列备选,这仅仅是剧情而已。事实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这次挑选的性质是选后选妃嫔,而不是内务府一年一度选宫女子。李莲英的妹妹根本不可能在这个行列中取得备选的资格。并不是像剧本里所说,因为什么“满不点元,汉不选妃”,这是一类市井里巷之语,皇帝不可能用这类市侩成语当作什么依据的。况且清代也不是绝对没有汉人妃嫔。顺治的妃嫔中就有几个汉人:恪妃石氏,滦州人、吏部侍郎石申之女。还有陈氏,生有皇子,名叫常宁。还有唐氏、杨氏都是汉人,至于旗人点元虽然只有一个崇绮(即同治皇后之父),也不能绝对说旗人没有状元。

          清代皇帝行大婚礼的,只有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四朝。因为他们都是儿童年龄即皇帝位,到了结婚年龄,必须选后选妃。挑选的对象是八旗官员的女儿,而内务府包衣佐领下人员的女儿是不在被选之列的。另有一个类型,是在皇子时代已经结婚,如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即帝位时,原来的福晋(皇子之妻)就册立为后;原来的侧福晋就册封为妃或嫔,不存在选后选妃的问题。如果选,也只是属于例行的选秀女。平时照例选人宫中的秀女有两个来源:一种秀女是指八旗官员的女儿,地位较高。一种秀女,是内务府包衣佐领下的女儿,地位较低。八旗官员的秀女可选为嫔,或妃,或指配宗室王公大臣子弟。内务府包衣佐领下的秀女仅供内廷使令,叫作宫女子。每三年选八旗秀女由户部主办。每一年选内务府包衣佐领下的秀女由内务府主办。

          八旗秀女选人以后,封为贵人,或封为嫔、妃,都由皇帝的一句话来决定。例如西太后即属于这个方式选进宫,最初封为贵人。内务府包衣佐领下秀女,当挑选时是有区别的,选的目的是供使令的,没有选入即封名号的前例。但作为宫女子如果派去伺候皇帝又得到宠爱的话,也是由皇帝一句话来决定,可以封为常在、答应、贵人,慢慢升为嫔、妃都是可能的。譬如说,李莲英的妹妹这样一个人,的确当时西太后曾经传进宫去,有时在左右像得宠的小猫小狗一样。她已经取得这样条件:假设光绪喜欢她,也是一句话,就可以给她一个常在、答应的身份,然后升为贵人、嫔、妃都是完全可能的,无须参加什么备选行列的手续。不过光绪并没有喜欢她,所以一切都没有了。

    之三:召见官员

              影片不止一次地在银幕上标出历史年月字幕,当然是以历史故事的面貌出现的。我向来认为,以历史故事为背景的题材编写小说或剧本,除了大事不能变更以外,对于剧中角色和情节是可以创造的。但创造的人物必须是那个时代可能出现的人物,说话必须是那个时代人说的话。情节的发展必须不违背历史条件。而这个电影剧本中的人物以真实人物而论,例如:光绪、翁同龢、李鸿章、恭王等人在银幕上出现的言谈举止,绝不是他们应有的言谈举止。

          一、影片中新创造的人物,例如寇连材,在皇帝召见大臣的房间突然出现,慷慨发言,在人群中挤来挤去,连续喝酒,以及向太后上条陈;程月楼在颐和园晚上和珍妃相会。寇连材、程月楼这类人物,在当时的条件下都是不可能有的。

          二、光绪召见官员应该穿常服。常服冠冬季用海龙或紫貂,春秋用青绒,夏用织玉草或藤竹丝,上缀红纬、红绒结顶。穿常服袍,颜色可以用宝蓝、古铜色、枣红等,四开楔。外罩石青色的常服褂(没有花色),穿靴不挂珠。

          三、光绪和翁同穌、李鸿章三人密谈,这属于召见的性质。召见的制度,如果地点在紫禁城内的话,习惯是在乾清官西暖阁,或养心殿东(或西)暖阁。皇帝坐在木炕的座褥上,由奏事处太监到值房传旨:“叫×××”(都是叫名字,不叫大人老爷等称呼),然后领着被召见的人到暖阁门前,掀起帘子让被召见的人进门。奏事处太监立即退出到院外,原来是内殿的随侍太监也退出。

          被召见的人进门,先跪安,口称“臣×××恭请皇上圣安”。起立后,走到炕前,在已经铺好的红边白毡厚垫上跪下。皇帝先说话,到谈话完毕,还是由皇帝说“跪安吧”。这时候被召见的人跪安,然后倒退几步,到了接近门槛的地方,转身出门。召见,可以召见一个人,也可以同时召见几个人,但室内只有皇帝和被召见的人,严格规定不许有另外的人,包括太监都不准停留在室内,这种召见的仪式和规定始终未变。如影片中光绪和翁同龢、李鸿章三人平起平坐,是绝对没有的情况。

          恭王奕是光绪的伯伯,但他进宫见光绪,还是照前面所说的属于召见的仪式,没有例外,不可能并座,更不可能躺在床上休息,也不可能有珍妃在旁服侍。

          四、西太后召见恭王和召见李鸿章、翁同龢时,恭王和翁同龢都不可穿便服。李鸿章虽然曾经赏穿黄马褂,但马褂是“行装”。在北京也无须穿。这三个人被召见都应当常服补褂朝珠。这三人的常服冠的形式质地都一样,就是普通所谓的红缨官帽。恭王是红宝石顶;李鸿章和翁同龢都是珊瑚顶;李是三眼花翎,翁则一眼翎。三人的补褂都是石青色;恭王的补褂是四团龙,前后是正龙,两肩行龙。李鸿章是前后四爪正蟒,翁同龢的补褂,应当是仙鹤。

         五、恭王见西太后,在历史上前后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仪式。在同治初年,恭王是议政王身份的时候,召见的仪式是。进门跪安,然后站着说话,在他的身旁有个茶几,放一碗茶,但这碗茶从来也不喝,谈话完毕跪安,倒退到门槛,然后转身出门。在光绪年间则是以领班军机大臣的身份出现,就完全和一般召见的仪式一样了。但是也绝不可能出现大吵大闹的情
    况。

         六、若是西太后称恭王为六爷,而恭王向她说话却是“你”怎样,“你”如何,这在当时是没有的。太后在召见其他大臣商量事情的时候,如果提到恭王,她是说“恭亲王”怎样怎样,但当面在必须叫名字的时候,还是叫名字。而恭王见太后时则口称“皇太后”,不可能有“你”“我”等代名词。珍妃没有和恭王见面的可能,更不能称恭王为老祖宗。

         又,称李鸿章为李伯爷,这也是设想出来的称呼。他虽然封爵是肃毅伯,后来晋封为肃毅侯,在当时社会上习惯称他为李中堂,从来没有人称他李伯爷、李侯爷。因为清朝大学士就是相国,比侯伯更尊贵。也不是对李鸿章一人如此,和他同时的人曾国藩、左宗棠都是侯爵,都是大学士,人都称他中堂,而不称他曾侯、左侯。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是三品卿衔出使外国,人都称他曾侯爷;李鸿章的孙李国杰袭侯爵,作的官是广州副都统,人都称他为李侯爷,而不称李副都统,这是因为官职没有爵位高,所以很自然地称呼为侯爷。

         七、官员们见太后时,一面叩首一面说着如“老佛爷万寿无疆”等等的话,这在当时是没有的。官员们不论是见皇帝或见太后,都是跪安,说:“臣××请皇太后圣安。”以下就是回话,或说所要奏明的事情,没有其他废话,也不能叫老佛爷。官员们当面必须称她“皇太后”。至于太监,譬如李莲英正在“该班”(值班)的时候,太后从屋里走出来,李莲英这时候只垂手侍立,既不需要行礼,也无须说废话。如果太后问话,他立刻跪下回话,如果他主动要奏明什么事,也要跪奏。如果不是他“该班”的时候,他主动进来奏事,一进门先跪安说“奴才×××请皇太后圣安”,不是说什么“老佛爷吉祥”一类的话。当时“老佛爷”这个语汇是太监和内务府的官员们背地对西太后的一个代词,但当面还是称皇太后,至于大臣们不论当面或背地都不叫“老佛爷”。道“吉祥”这种问候方式,是太监们彼此之间见面互相问候时说的话。太监在帝后面前没有这种规矩,见大臣们也没有这种规矩;只有内务府的一些低级官有的染上这种习气,见了有地位的太监表示是自己人,问候一声“××老爷吉祥”。在那个社会,有不少语言很讲究分寸。是有区别的。

         八、一群穿戴朝珠补褂、顶翎辉煌的人在街上吃豆腐脑,这种情景在当时是不会出现的。这种打扮的人必须骑马或坐车,自己无车也要雇用街上的车。从前较小的官员也有步行上衙门的,他们是把靴帽袍褂包在一个包袱里拿在手上,身穿便服,走到衙门里才换上官衣,这是常有的事。至于朝珠补褂穿戴齐整的官员,有没有在街上吃东西的时候呢?也是有的,但一定是叫跟随的仆人,或车夫去买了来,在车里坐着吃,绝不可能自己在街上吃,那属于“有失官体”。

    之四:怎样看待李莲英?

               关于李莲英的传说,从前只听到他贪污受贿的罪恶,没有听见过说他曾经害人的事。陷害珍妃这类事是不可能的。至于那些不属于害人的事,例如什么演礼时,大家都在等他一人,这类事也是不可能的。朝贺礼,无须演习,即使要演礼,也无须大家都等他。他也没有不到的可能。

          关于宫门费,在当时有些官员向太后进贡时,要向经手的太监送宫门费。李莲英当时是总管太监,当然要多拿的,这是事实。至于剧本中李莲英向皇帝要宫门费,这是不可能发生的。

          曾经有过传说:李莲英调唆西太后与光绪之间的不和,或者说遇事刁难光绪等等,有些野史、笔记也有过这类记载。

          我曾听见三个人说过一些关于李莲英的情况。这三个人.一是名画家溥儒,我曾经向他学过画,他是恭亲王奕之孙。一是我从前的邻居蒙古王阿拉坦瓦齐尔,他是光绪年间御前大臣、亲王伯颜诺谟祜之孙。一是故宫博物院的技师徐文璘,他在光绪年间当过宫中造钟处的“柏唐阿”(满语,工匠的意思)。

          溥儒说:“李莲英,在当时能那样聚敛发财,都是内务府那些人替他造的声势。譬如有个记名海关道,正在等待外放的时候,内务府有一种掮客式的官员,就向这个人来游说,他可以走李总管的门路,包你一定得到肥缺。于是说出一个数目,经过要价还价的过程,最后成交,银子被经手人拿走。等‘引见’过后,旨意下来‘苏松太道,著××补授’。某人得到这样效果,当然觉得投这笔资真是划得来,这条门路真灵。掮客也可以拿这件事作为活人广告来吹嘘,他就可以有更多的生意。行贿的人固然达到目的,可是李莲英并不敢向太说。这件事的效果也并非连英的力量。因为,西太后这个人的性格,是以英明自居的,丝毫不肯大权旁落,怎哪能容忍让李莲英一个太监来操纵。假设李莲英真有一次向太后说某个官员贤否的话,不论这个官员是真的贤或否,李莲英便会立刻革去总管。

        “李莲英是个非常狡黠的人,他不会干这样蠢事。实际一些等待放缺的官,已经预备引见,不过有头等肥缺,或此等的区别。总之会得一个缺,即使不走门路,也一定得到一个。这次不放,将来也必有。那些花钱走门路的人,得到好缺,其实也是碰运气来的,但他认为是走门路的效果。又有些人花钱走门路,然而得次等缺的人,则遗憾地认为自己钱出少了,某人某人得到好缺一定比他出钱多。至于没得缺的,也认为这次钱没花到家,再等一次吧。这样相因相果,加上那些掮客也故神其说,就造成更大的声势。

          “李莲英只是一心一意全副精神把太后伺候好,如果有人参奏李莲英招权纳贿卖缺的话,太后当然不会相信。她可以这样想:李莲英招什么权,他从来没向我保举过什么官,也从来没说过某个官员不好。这就当然参不动,于是李莲英的地位就更稳固,进银子的机会就更多。”溥儒先生这些说法,当然来源于他的上辈。

          阿拉坦瓦齐尔的祖父伯颜诺谟祜是教光绪一切礼节和骑马射箭的师傅。在毓庆宫和翁同龢一文一武,每天和光绪在一起,两人同是光绪的心腹近臣。如果说当时朝中有帝党后党的话,这个伯王和翁同龢都是地道的帝党。阿拉坦瓦齐尔对于李莲英的说法也是来源于他的上辈。阿拉坦瓦齐尔说:“李莲英这个人,可谓真圆滑,不但西太后喜欢他,光绪皇帝也喜欢他。光绪从小时候就是由李莲英担任看护,光绪叫他‘谙达’(满语:老伙伴,也含有师傅的意思),并且对我们太王爷(指伯王)还夸奖过‘李莲英忠心事主’。”以上是阿拉坦瓦齐尔所说的话。

          徐文璘先生在光绪年间除担任修理钟表以外,还负责到皇帝屋中给钟上弦(弦就是发条),他对于常去的地点和所接触到的人都很了解。他说:“光绪住南海的日子,李莲英住中海的 ‘福禄居’。光绪常带着随侍太监到‘福禄居’找李莲英聊天。每次去的时候,李莲英出门跪接,然后跟着进屋。在前檐炕上,赏李莲英坐,他叩过头就坐在炕前脚踏上,陪着说话。光绪喜欢西洋钟表,李莲英也爱摆弄钟表,有时拆卸了装不上,就叫我(徐自称)去。”以上是徐文璘先生所说的话。

          这三条不同来源的资料,彼此没有矛盾,并且可以互相补充。我认为溥心畲先生说李莲英是非常狡黠的人,阿拉坦瓦齐尔先生说李莲英真圆滑,这两个评语都很恰当。当时太后已是老年人,而皇帝还年轻,谁都估计是太后先死。李莲英对此也不会有什么反常的估计,所以两面讨好的做法,对于李莲英来说是立于不败之地的策略。他也具备这种手段和条件,而故意刁难光绪以及调唆西太后整治光绪的传说,似乎不合逻辑。因为如果这样做,对于李莲英自己是不利的。并且两宫不和是事物本质决定的,李莲英也起不了那样大的作用。

          太监的服装没有什么特殊。有的话剧或电影工作者,都因为曾经看见过一张流行很广的西太后照片,前面站着李莲英、崔玉贵等人,太监都穿蟒袍,误以为太监或高级太监以蟒袍为制服(甲午风云》故事片也是如此)。其实不然。按清代制度:元旦、冬至、夏至和帝后的寿日等盛大节日,七品以上官员都穿蟒袍。当然有品级的太监也如此。皇帝或太后生日每次穿蟒袍还不止一天,在这个期间内叫作“花衣期”。不过穿蟒袍外面还要罩补褂,这一套叫“吉服”。只有在夏季免褂期间,可以敞穿蟒袍不罩补褂。西太后带着穿蟒袍的太监那幅照片,一定是在免褂季节内“花衣期”照的,所以说,并不是敞穿蟒袍就意味着高级太监。

           李莲英和寇连材对面说话,李莲英的衣服戴着领子,而寇连材光着脖子没有领子。可能是想以这两人的服式不同来区别他们的地位高下。如果是这样的话,可以用一个人有顶戴,一个人没有顶戴来区别;或一个蓝顶,一个金顶来区别,就合情合理了。清代服装制度,穿官衣只有伏天的日子里规子,所以李莲英的衣服无论质地多么高级,寇连材的衣服无论是什么样的次品,但在戴领子或不戴领子这个细节上,二人必须一致,不然便成为在同一场景或同一镜头中,有穿着不同季节服装的人了。

                                                                                                                                                                           1979年6月7日
    【详细】
    157613614
  • 和也
    2006/12/28 18:18:25
    勇敢中国人
    我高中的时候,有二个老师对我影响至深。
    有一位语文老师说起雷雨,他问我们,周朴园是坏人吗?我们说是,他问我们,周朴园虚伪吗?我们说是。他说,他或者坏,或者虚伪,但是,他心里一定是喜欢过侍萍的,这位老师的话,在我心里打开了一扇窗一样,在我们整个中学的生活中,没有一个成年人和我们提起爱情,我们学过生理卫生,我们偷偷看了不少的琼瑶小说,武侠小说,但是没有一个人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一个无耻的人,也许
    我高中的时候,有二个老师对我影响至深。
    有一位语文老师说起雷雨,他问我们,周朴园是坏人吗?我们说是,他问我们,周朴园虚伪吗?我们说是。他说,他或者坏,或者虚伪,但是,他心里一定是喜欢过侍萍的,这位老师的话,在我心里打开了一扇窗一样,在我们整个中学的生活中,没有一个成年人和我们提起爱情,我们学过生理卫生,我们偷偷看了不少的琼瑶小说,武侠小说,但是没有一个人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一个无耻的人,也许也有过爱情。于是我后来确实试着去想象过周朴园的爱情,也许他真的喜欢过侍萍,不然不会把她的画像放在家里,不会这样对待那个非婚生子,不会和她有两个孩子,不会恋恋不忘。
    我们有一位历史老师,在某一天上课的时候,突然也问我们,你们说慈禧是什么样的人?
    我们都以为她是坏人,是卖国的,软弱无能的,欺软怕硬的。
    我们老师说,中国在那个时候挣扎过没有?挣扎过的,清政府有一段时间承认了义和团的地位,但是随着义和团地位的攀升,利用义和团将外侵者赶了出去的想法也就变成了打压义和园,统治阶级这个时候的矛盾思想,也就随着他们不断在调整间中暴露无疑,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曾经有一个复选题里面提问过,下面哪些组织的政治纲领中没有提出反清复明(那题里面应该是没有义和团)。
    那么,那位历史老师给我们提出的历史观是,慈禧这个人物能够改变中国命运吗?她选择打,选择迎击能够改变中国命运吗?我们历史老师说,不能。
    这两位老师并没有对我有什么看重的地方,只是,我很感谢他们提了教科书上,甚至教科大纲上都没有人需要他们提出的问题,他们给出的答案都颇为有争议性,他们也没有让我们去认为他们的答案是对的,只是告诉我,这个世界上,原来很多事情,是可以有多解的。
    我感谢他们没有把我变成不动脑子的学生,也没有变成尽信书的一个人。
    我很庆幸,因为我后来觉得,其实这一点是多么难能可贵……
    很早的时候就听过这个片子,我知道是狄龙和姜大卫从朋友变成非朋友的一部片子。但是这部片子却因为太多关于这两人的传闻,而让我以为是一部武打加言情的故事。
    而事实却是李翰祥在审视清朝末年我们的政府的系列之一。
    故事发行的那一年,是我出生的那一年,1975年。这部剧集在国内以什么途径进来,又以什么途径传播,我肯定是不知道的,只知道当时被中国高层领导人看了、称赞了,也促成了后来李翰祥在大陆拍《火烧园明园》和《垂帘听政》。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是梁家辉第一次演戏,就表现了惊人的才华,而刘晓庆在演完了这两部片子,就宣称自己是慈禧专业户,那时的宣传不如现在,我是从来没有看过有什么这两片子的影评,只能从后来刘晓庆想找李翰祥来拍《阿房宫》看得出来刘晓庆对李翰祥的信服。
    而李翰祥,大概也就这么完整地述说了,清朝末年的这一切。
    这一切我们在历史书上已经学过,在文学作品中也已经看过。
    放在影片里没有一个战争场面,宫殿里还是宫殿里的样子,富丽堂皇,女人男人穿着齐整的衣衫,但是历害的也就是在这里,能在这没有风,没有浪,没有血,没有雨的地方,让人活活地领略了一场战争,在主战派和主降派之间,在奴才和主子之间,在选择站着和跪着之间,在选择自己那么一点点,和国家那么多之间……

    因为之前看过姜大卫演过的另一部武打动作片《螳螂》,才能看到姜大卫在跳跃这两个人物之间的起伏转折,《螳螂》里面姜大卫是有些阴毒之气的,而在这里面,却是少见的纯朴。据说大导演一高兴,给他加了三场戏,这也是造成了那两个好朋友的关系开始分崩。但是未必是因为姜大卫的演技,我更愿意相信,也许是因为导演在拍片的时候,不象人们从争权之式来理解这一切,,慈禧说,我不想打仗,我不要打仗,我要安安平平地过,我是为你们所有人着想。
    而演寇连才的姜大卫是从一个非王官贵族的下层人的身份来参与了这一切,他本来是慈禧派去到光绪身边监视他的太监,心直口快,却又天真,他说他明白人要有天理,这个角色实在是很讨好,他几次冒着危险坦言站出来说话。到了临死前,他才只有十八岁,流着眼泪,他说,“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他递给慈禧的折子里错误多了,但话语是如此简单,他跪着把折子背着从头到尾,他说,这些话都是从他心里挖出来的。在这个时候,这个人物把他的命运和全中国的命运通通联系起来了,把他和所有的普通人的想法通通联系在一起了,打,我们不怕,死我们不怕,我们也不恨你,我们只希望你们能好好地一起努力,说是难关也好,说是灾劫也好,一起过,只是不要屈辱地活着。
    相比之下,狄龙演的光绪是软弱的,不讨好的,这未必是演员的什么错,狄龙已经演得很超乎我的想象了。在姜大卫的性格里,可能注定了,要比狄龙有更多元化的性格层面,所以更容易演什么象什么,可是狄龙却是在挑战他自己的性格,去演本来不属于他的东西。
    越是他后来看重这场得失,却能知道他是多么骄傲的一个人,也越是因为他的骄傲,越能体会出,他在演这样一个懦弱的皇帝所尽的力。
    慈禧六十大寿的那一天,却知道了洋人都打到天津来了,打不过洋人,慈禧就已经决定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主战派翁同龢和恭亲王执意要见皇上,而皇上却被慈禧命令在床上装病,什么也不能说,而狄龙在床上不停翻滚,说一句,起来半个身子,起来大半个身子,完全站起来,只是到了最后,他也什么都没有留住,他亲近的人,一个也没有.
    恭亲王斥责慈禧,要将先帝遗诏拿出,可是年迈的亲王,却象风中就要被吹灭的蜡烛,他安慰着光绪,你不要怕,有我呢,一切有我呢,他一口气喘不过来,眼看就不行了,于是李连英说,不能失了体统,还是请亲王回去躺着吧。光绪死死地握着恭亲王的手,不放。李莲英说,怎么,你怕这是你们的最后一面了吗?于是一个少数不多的外景,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个年迈的老人就这样被抬出了宫里,那是一幕很惨的景象,因为有心无力,谁来,谁又能,挽救这个时候的中国呢?
    历史走到这一步,都不是一天,一个人带来的,也不是一天,一个人能改变的……
    哪怕是行到至今,我们又哪里敢说,我们期待一个人,期待一天,能给我们能解放思想的民主和自由呢?
    在这个时候,慈禧虽然有一百个挣扎,但是她仍然还是选择保全了她自己的位子。慈禧的演员是卢燕。事实上,我对她最后假哭的几场戏都有点争议,自然是不知道当时真实的情况会是怎么样,但是慈禧会是一个在臣下面前假哭期待他们理解的女人吗?
    只是年代太过久远,我们所受的教育已经不同,似乎真的没有办法知道,在几千里君臣礼仪束缚下的这些人,到底是在怎么样想,又会做什么了。
    珍妃是台湾演员萧瑶,据说她是新人,扮演皇后的也曾经是影后的凌波,不过,在这里面,这两个都是花瓶:P
    而萧瑶所演的珍妃,与光绪一样无能懦弱,还更是一个妇道人家,也让我失望了一下,只是转而又想到了,如果她真的坚贞不屈,也要上书进言,那么,她的死期大概会提前很多。。。

    在电影资料史上,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似乎都停在了搭出了完美的内景,在东南亚以奢华的风格引起了轰动,还有演员的成功的表演上,只是在看待这场历史,大概大家真的都准备留给史学家说吧,所以才这么含蓄。

    贴首歌:
    勇敢的中国人
    词:黄霑
    曲:顾嘉煇
    唱:汪明荃

    令我锦绣故乡色变,令我娇美翠湖含恨;
    望向中国国土此际浩气在腾,誓要将我苦难化为悲愤。

    做个勇敢中国人,热血决抛抵抗敌人;
    我万众一心,哪惧怕艰辛,冲开黑暗。

    作个勇敢中国人,热血灌醒中国魂;
    我万众一心,哪惧怕牺牲,冲开黑暗。
    【详细】
    11053127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