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影评

144082112
  • 吹牛伯爵
    2022/5/3 23:26:56
    评《雷雨》

    话剧《雷雨》的艺术成就过高,导致若想要驾驭此剧的改编需要相当的天才,而周道临先生的导演才华显然还不足以完成此类高难度的美学转译。影片非但没有脱离舞台戏剧片的桎梏,反倒沦为了戏剧的图解,与电影语言的本性背道而驰。不得不承认周道临先生还是在剧作结构上作出了一些调整与创新,但功夫下错了地方。诚然片头周公馆的推轨空镜头,破碎的瓷杯叠化入池塘中含苞欲放之荷花的蒙太奇

    话剧《雷雨》的艺术成就过高,导致若想要驾驭此剧的改编需要相当的天才,而周道临先生的导演才华显然还不足以完成此类高难度的美学转译。影片非但没有脱离舞台戏剧片的桎梏,反倒沦为了戏剧的图解,与电影语言的本性背道而驰。不得不承认周道临先生还是在剧作结构上作出了一些调整与创新,但功夫下错了地方。诚然片头周公馆的推轨空镜头,破碎的瓷杯叠化入池塘中含苞欲放之荷花的蒙太奇令人眼前一亮,另外末尾一连串快切的闪回片段、声画错位的运用及倾斜角度构图,也试图用力营造出周公馆众人得知真相后的崩溃、震撼,最后陷入癫狂的惨状,受到明显的法国印象主义、苏联蒙太奇学派的深厚影响。诸如此般的将带有一定实验性质的、表现主义的手法直接套用在一个古典戏剧当中,未免有些粗糙,也掩盖了原作中现实的成分。同时周道临导演对场面调度的把握也略显幼稚,故意替观众选择出所谓的重要元素,将一场戏打碎成几块展示在银幕之上,效果远远不如巴赞推崇的深焦长镜头调度,大幅压缩了电影的多义与暧昧性,大有70年代样板戏的风格,实不可取。更不必说同时期中国第五代、伊朗新浪潮等等运动在电影上的探索,远超此平庸的改编之作。

    【详细】
    14375505
  • Josie
    2022/3/4 17:15:09
    湮没在雷雨中的情爱

    犹记得语文课本上印得鲜活滚烫的话剧剧本,那个幽暗压抑的周公馆,掩藏着多少人难以倾吐而又无人理解的人生故事。而今再次阅读雷雨,便感慨被秩序和伦常压垮、摧残的生命,一切唏嘘与无奈都被翻滚无情的雷雨吞噬。或许,在那个尊卑秩序、纲常伦理至上的社会,大谈爱情本是一件虚无缥缈的事,一切爱慕与思念都要格外小心翼翼,甚至要拷上等级尊卑的枷锁。于是,多少美好的生命成为了这种制度的牺牲品,终日在囚牢

    犹记得语文课本上印得鲜活滚烫的话剧剧本,那个幽暗压抑的周公馆,掩藏着多少人难以倾吐而又无人理解的人生故事。而今再次阅读雷雨,便感慨被秩序和伦常压垮、摧残的生命,一切唏嘘与无奈都被翻滚无情的雷雨吞噬。或许,在那个尊卑秩序、纲常伦理至上的社会,大谈爱情本是一件虚无缥缈的事,一切爱慕与思念都要格外小心翼翼,甚至要拷上等级尊卑的枷锁。于是,多少美好的生命成为了这种制度的牺牲品,终日在囚牢中悔恨度日,嗟叹这无奈的命运。原本憧憬无限的芳华韶光便沦为了辛酸岁月。气派体面的周公馆也许是无数少女的所向之处,然而,这里又曾掩埋了不少糊涂与无奈之事,向往与期待破灭为愁苦和绝望。周繁漪和梅侍萍的人生,是一段难以磨灭的悲剧。我想,故事发生之初,是可以寻见真情的痕迹。周仆园和侍萍也曾耳鬓厮磨,情真意切,幻想过未来的美满生活。也或许,他们想过为着自由与浪漫,挣脱这无形的枷锁和压迫。可是,当枷锁过于沉重,挣脱的代价难以承担,便就选择宁愿将自己围困在这囚牢中。当然,也不能否认,周仆园本就是一个利益至上,工于算计而又薄情寡义之人。当触及自身利益时,他宁可牺牲掉别人的幸福,将别人逼入人生绝境。他可以在一夜之间打破曾经许下的桩桩诺言,将爱丢掷,独享钱财之益。当爱情被门第阻隔,或许就铸成了几代人的悲剧和梦魇。于是,周仆园踏入社会洪流,成为了一个精明的服从者,迎娶富家小姐,让自己不断在社会阶梯上向上攀爬。可见,在当时的年代,上层者的婚姻,本就是一个为自己谋利益的工具,为自己赢得体面,获得荣光。周仆园很清楚自己权衡后的选择,所以他并不后悔,也不会加以反抗,甚至还会骄矜自傲。他可以很清醒地将爱情与婚姻割裂,也可以无情地做一个别人人生悲剧的旁观者。无奈的是,繁漪走入婚姻,怀着对美满生活的期盼和渴求,她以为,这段联结是她生活的旺火和繁星。然而,等待着她的,却是度日如年的孤清与苦闷。终于,她看透了这段婚姻的本质,也看清了枕边人虚伪罪恶,冷酷无情的本性。于是,她决定用生命结束这暗沉无望的生活。或许,人在绝望之处,总会遇见那一瞥的光影,带给自己重生的希望。不知是上帝垂怜,还是无法终止的苦难。无论哪般,繁漪都还是把周萍当成了生的寄托。如此选择,也许是恋生,也许是对死的恐惧。那段幽暗的时光,萍的存在或许带给了繁漪足够的慰藉,让她得以偶尔逃脱这烦闷清冷的生活。我想,繁漪和周萍自始至终都未曾将彼此的联系当成是爱情,只不过相互利用,借此创造一些生活的愉悦。两人都在自欺,试图从这超越伦理的感情中,获得零星半点的刺激和兴奋,以挣脱这呆滞愁闷的生活。然而,这般畸形的感情怎能低过真正的情投意合。四凤的出现,照亮了原本黯淡的周公馆。这是一个天真活泼,善良率真的姑娘。面对爱情,她敢于争取,也勇于承担未果的结局。可是,在那个阶级观念强盛的年代,要想挣脱门第之缚,哪会那么容易。她和周萍,也不过是那个时代封建制度的受害者。不难看出,周萍并没有四凤那样勇敢,面对父亲的专制和强权,他只会服从,做一个顺从而又唯唯诺诺的人。直到最后,他终于选择挣脱这压抑的生活,奔向自由。但命运弄人,莫大的决心却被满堂的荒唐事打破,满心的向往也终被冷酷的事实戳破。或许,四凤的死并非偶然,如此结局只不过是想要证实,在那个年代,超越阶级的恋爱,只是徒劳和痴妄。而萍的死,或许是对自己的厌恶,或许是对这荒唐失常之事的抵触,也或许是对父权压迫的无声反抗。我想,即便萍和四凤不知晓这些秘密,继续过着两人的圆满生活。这种幸福也不会长久,因为他的懦弱迟疑,萍终究会屈从于父亲的强权,屈从于财富和地位的引诱。于是,四凤又会沦落到母亲的人生境遇,他们俩也只是另一种人生悲剧。没有了萍,冲和四凤,周公馆的未来会是怎样?也许会更加苦闷和冷清。而繁漪,被剥夺了生的愉悦,或许会陷入精神的迷途,也或许会重新选择死亡。总之,一切昔日的耀眼和体面都将黯淡下来,成为世间的笑谈。这无尽的悲剧究竟是谁之过错?是善于压榨和强迫的周仆园,还是顺从唯诺的周萍,或者是那两个为自身幸福而铸错的女人?或许,他们都只是那个时代的受害者,悲剧的源头还是在根深蒂固的阶级观念,也是人性的自私酿成了周公馆的祸事。其实,周公馆里的人物,最令人扼腕的还是周冲。他是那么简单纯粹,热烈而率真。他在这个丑恶不堪的现实中怀着自己的梦想,他或许是周公馆里唯一没有沾染上社会污垢的人。犹记得他对四凤说着自己满心期翼的未来,那个湛蓝天空下,像鸟儿翅膀一样的白帆在一望无垠的大海上自由扑腾。周冲对未来的构想是自由而浪漫的,但他并不知道要实现这一理想会遇到多少艰难险阻,他也不理解自己的当下已经被慢慢围困。而他对四凤的感情,或许并不是爱恋,只不过是懵懂年少间对情爱的初次探索和感悟。这样的爱不是具体的,而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是一种他对自我的理解和认同。周冲的生命是纯净的,他的存在就像是给酷热逼仄的周公馆带来了一些夏日的清冽和跃动。他死得无辜,这个转瞬即逝的生命似乎给周公馆的悲剧更添上了一层阴翳。假如能有另一种结局,我希望,周冲能逃脱这个苦闷的家,在无垠的大海上自由飘航。

    【详细】
    142552082
  • nono.
    2021/12/15 12:05:53
    一场延续了三十年的孽缘,一场毁了两个家的悲剧

    就不写原著相关了,直接跳过原著评析影版《雷雨》。

    首先作为1984翻拍话剧剧本的电影,这一版的雷雨表现效果很不错。在没有字幕的情况下,演员的演技和表现力就更加的重要了,这是本人所看的第一部无字幕版本八十年代电影。(网上似乎没有配字幕版本的,没有找着)。

    不禁感到在2021年能认真的看完这样的老电影,并不是轻易的事情。

    就不写原著相关了,直接跳过原著评析影版《雷雨》。

    首先作为1984翻拍话剧剧本的电影,这一版的雷雨表现效果很不错。在没有字幕的情况下,演员的演技和表现力就更加的重要了,这是本人所看的第一部无字幕版本八十年代电影。(网上似乎没有配字幕版本的,没有找着)。

    不禁感到在2021年能认真的看完这样的老电影,并不是轻易的事情。

    14067360
  • 山海有约
    2021/3/28 20:05:20
    大纲描述

    四凤虽然饱受二少爷骚扰之苦,但是她真正与之相爱的是大少爷。四凤与大少爷相恋被夫人发现请来母亲,母亲到来后,通过以前的照片发现四凤务工的家庭是当初欺骗自己的渣男周朴园的家,就在与夫人对四凤的事情达成共识之后,与十几年未见的周朴园在书房相遇,周朴园则对突然出现的一个死了十几年的侍萍,采取的是隐瞒的态度,四凤的母亲对此无所谓,但要求是见一见自己的儿子周萍,而周朴园要求见

    四凤虽然饱受二少爷骚扰之苦,但是她真正与之相爱的是大少爷。四凤与大少爷相恋被夫人发现请来母亲,母亲到来后,通过以前的照片发现四凤务工的家庭是当初欺骗自己的渣男周朴园的家,就在与夫人对四凤的事情达成共识之后,与十几年未见的周朴园在书房相遇,周朴园则对突然出现的一个死了十几年的侍萍,采取的是隐瞒的态度,四凤的母亲对此无所谓,但要求是见一见自己的儿子周萍,而周朴园要求见被鲁妈抱走的孩子。而在就在这时,闯进来与周朴园发生争执的就是鲁妈当年带走的儿子,鲁妈也见到闻声赶来的周萍,这次碰面4人都不欢而散。

    这边夫人见完鲁妈之后找到周萍,希望周萍能够回心转意回到自己身边,但是周萍表明自己要去矿上,表明自己爱的是四凤,以前是年轻不懂事犯错,现在是不会回心转意的。晚上,周萍忍受不了相思之苦,冒着雨前往四凤的家,而鲁妈让四凤发誓不再见周家人,并随自己回到老家,四凤无奈答应,对一直敲窗周萍视而不见。遭受周萍拒绝的夫人一直跟踪在周萍的身后,周萍乘风雨吹开窗户之际进入屋内,四凤的哥哥听见声响,一探究竟发现周萍正与自己的妹妹在一起。加上白天两人的冲突,两人起了争执。而夫人早在周萍进屋时就堵住了周萍的退路,慌忙之中,四凤掩护周萍逃跑,不久四凤也不知所踪。

    哥哥和鲁妈发现四凤失踪,两人找到周朴园家。夫人找到周萍示爱再次遭到拒绝,精神遭到打击,找到周萍的哥哥对周萍坦白只要让自己知道四凤在哪,愿意成就他们两个人,周萍听到哥哥的保证,带四凤一起来见哥哥,而母亲知道此事之后坚决表示反对,在四凤说明自己已经怀有三个月身孕之后,无奈让两个人远走高飞,再也不要回来。一直偷听的夫人,拉着二少爷,出现在众人面前,有意挑拨两兄弟之间的关系失败之后,欲说出自己与大少爷的关系,被大少爷阻止,夫人见阻止不成功呼唤周朴园,周朴园闻声下楼,发现所有人都在,快速的承认了鲁妈就是侍萍,大少爷死去母亲的身份,所有人都无法接受,夫人也是没有想到还有这层的关系,一时哑然,四凤接受不了,冲出家门,二少爷担心四凤追着四凤冲进雨里,两人一起被电死,大少爷回到房间吞枪自杀。夫人也就此疯了。

    【详细】
    13350930
  • 24tazettal_
    2018/2/26 23:37:25
    雷雨

    【高中文字搬运工】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撕碎给人看”,而戏剧与生活的本质区别又是戏剧将生活中细微的矛盾集中在一起爆发出来(不过我最近觉得人生也挺像一场戏的)。我们在雷雨中看到无数的美好被揉烂撕碎,从而发自内心感受到了悲剧的力量。周萍与四凤相爱,可他们却是兄妹;周冲渴望一个“真正美的世界”,可周家大院给他带来的只有失望;侍萍被“始乱终弃”后对爱情的绝望,对上层人的偏见;以及繁漪受到这“郁热”

    【高中文字搬运工】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撕碎给人看”,而戏剧与生活的本质区别又是戏剧将生活中细微的矛盾集中在一起爆发出来(不过我最近觉得人生也挺像一场戏的)。我们在雷雨中看到无数的美好被揉烂撕碎,从而发自内心感受到了悲剧的力量。周萍与四凤相爱,可他们却是兄妹;周冲渴望一个“真正美的世界”,可周家大院给他带来的只有失望;侍萍被“始乱终弃”后对爱情的绝望,对上层人的偏见;以及繁漪受到这“郁热”气氛的压抑,从一个忧郁美人变成了一个疯子。是命运将这个故事推向了顺其自然的结局。我们看见伦理道德与社会矛盾在这里集中地以发人深省的方式体现出来;从中,我们也应看到这部作品反映出的现实意义。如周朴园在喝药一幕中表现出对于维护家庭秩序的执着,如此强硬的态度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常见——父辈的专横即是家庭暴力(包括冷暴力)的一种体现。在戏中,这专横导致了无数悲剧的发生,甚至周朴园本身也是因为父辈的压力才做了始乱终弃的陈世美。这一代代的死循环是否也能在现实生活中窥见一斑呢?周冲上的是教会学校,被培养成一个理想主义者,向往纯洁与善良,我们甚至可以从他的性格中窥见“神性”(所以我以为他对四凤的爱是对下层阶级人民的博爱,之所以最后他说“不爱四凤”却又以命相救正是因为他被教育了“神性”,他崇尚并勇于实践“伟大”和“博爱”,这是神性)但最终却在雷雨交加中死去。这不又代表着真善美的消亡吗?看似是雷雨让他死去,事实上是这个社会的恶让他的善良无处安放,最终这个善的化身走向了灭亡。故,从《雷雨》中我们可以窥见一整个社会的善与恶——以上帝的视角。在享受悲剧给我们带来的审美快感的同时,其深刻的内涵更发人深省。

    9186866
  • 溟秋
    2017/12/31 14:14:10
    关于老爷周朴园的形象

    由年轻时的周朴园的错举引起了一系列人生悲剧,《雷雨》着实讽刺,看完全片 脑子里只想起水浒里的一句话“风不来,树不动;船不摇,水不浑。”

    由年轻时的周朴园的错举引起了一系列人生悲剧,《雷雨》着实讽刺,看完全片 脑子里只想起水浒里的一句话“风不来,树不动;船不摇,水不浑。”

    9032239
  • 蛋芋粥~
    2017/12/2 22:45:31
    蘩漪涟涟

    《雷雨》

    蘩漪这个名字真的太美了。周家是一潭死水,而她是漾起的阵阵涟漪。

    封建,反抗,雷雨。这几个词组在一起,分分钟是一场民国情感大戏,而《雷雨》是这类戏的鼻祖,为了让冲突暴风雨般地集中,曹禺把所有矛盾浓缩到一家人身上,这家人代表了封建思想和资本主义矛盾下的牺牲者,在他们的生活里交织着对于欲望的追求,人性善恶的体现,伟大的爱和自私的爱。蘩漪和四凤是一样

    《雷雨》

    蘩漪这个名字真的太美了。周家是一潭死水,而她是漾起的阵阵涟漪。

    封建,反抗,雷雨。这几个词组在一起,分分钟是一场民国情感大戏,而《雷雨》是这类戏的鼻祖,为了让冲突暴风雨般地集中,曹禺把所有矛盾浓缩到一家人身上,这家人代表了封建思想和资本主义矛盾下的牺牲者,在他们的生活里交织着对于欲望的追求,人性善恶的体现,伟大的爱和自私的爱。蘩漪和四凤是一样的,她们自以为追求的爱情却以一场荒唐的混乱结束,她们也是不一样的,比起四风,蘩漪显然更无惧,她不惧封建道德,甚至无视伦理,她自私地爱着丈夫的儿子,自私地疯狂想找回那个被周萍拯救的自己。

    也许在现在人看来,蘩漪的故事更让人唏嘘。她原本是一个富家小姐,受过一些西式教育,自然也就和整个故事的思想基调不相符合,她是利己主义者,却也是个追求幸福的女人。她像是繁星坠入了周家这潭死水里,失去了原本就微弱的光亮。周朴园不愿意开窗,她整天被窒息的闷热缠绕,束手束脚,她的人生也一并消磨在了这样的周家地狱里。周朴园这个恶魔,从她17岁起,就给这个对未来充满美好希冀的少女判了无期之刑。他要她服从,要这个家有绝对的秩序,他用一整套封建思想建立起一个看似资本主义的皇宫,自己是那个孤僻的假皇帝。而四凤等其他人的悲剧不做赘述,只是看完感叹作者语言大美,命运大悲,文学总是铿锵有力。

    【详细】
    8960593
  • 一碗
    2017/6/11 15:22:23
    命运弄人,多是苍白无力

    命运恰似个调皮且令人讨厌的小孩,将每个人玩弄于股掌之间,每个人都拼命想逃出这个怪圈,而始终没能如愿,只如一朵鲜花被雷雨吹打不成样子,渐渐凋零,就如同死去了一般。

    三十年前的错误,延至下一代的身上,多么残忍啊!三十年前,周朴园爱恋着他家聪明伶俐的仆人梅侍萍。就如同三十年后,周冲爱慕着纯洁的四凤,他喜欢她,希望她受到教育,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周朴园从德国留学回来,她觉得侍萍是如此的纯

    命运恰似个调皮且令人讨厌的小孩,将每个人玩弄于股掌之间,每个人都拼命想逃出这个怪圈,而始终没能如愿,只如一朵鲜花被雷雨吹打不成样子,渐渐凋零,就如同死去了一般。

    三十年前的错误,延至下一代的身上,多么残忍啊!三十年前,周朴园爱恋着他家聪明伶俐的仆人梅侍萍。就如同三十年后,周冲爱慕着纯洁的四凤,他喜欢她,希望她受到教育,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周朴园从德国留学回来,她觉得侍萍是如此的纯真,他爱她。可以说,他如同现今的周冲同样憎恨着父辈们的封建主义,同样是热血沸腾的少年,有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与向往,希望在广阔的大海里,有着洁白的海鸟,从湛蓝的天空滑向海面,自由的飞翔,海上有着一艘长着似雄鹰翅膀般有力且大的船帆,他和他心爱的女子(侍萍)站在船头,望着前方,太阳照的一切都是闪闪发亮的,他们正驶向一个没有压迫与阶级观念的、有的是快乐、自由、平等的地方。然而只是这样想着,是想象得太美好,以至于现实大海拍下冷冷的波涛,让所有人都死于雷雨之中,剩下了表面平静的海。最后,周朴园向父辈作出了妥协,他抛弃了他深爱的女人,被迫娶了位有权有势且富贵的女人家。侍萍也从此消失了,不曾出现朴园的视线里。得知侍萍投河自尽的朴园,我想是有着无限悲伤与深深地自责,从此侍萍也成为他心中不能言说的伤痛。谁知道呢!三十年后,她们居然又相遇了,偏偏是侍萍的女儿上周家当了仆人,这怎样的造化啊。

    而周朴园把这一伤痛传染给了他的第二任太太——蘩漪,一个顶无辜的女子。周公馆的死气沉沉,让人透不过气来。尽是想开开窗子,冲出这藩篱,去看看外面那明媚的风光。而这一切,是朴园对侍萍的愧疚感,这使得他变成了扭曲的心理,周朴园也渐渐变得像他父辈那样,空有一副好看的外表,内心填满了封建家长制。他到哪儿都带着的红木书桌和三十年前的物件,一一变成了他怀念过去,缅怀他那段失去了的青春热血与那段逝去的爱情。以至于他认为保持夏天关窗户的习惯是对侍萍的爱的不变,此时,他固化了自己。而蘩漪却成为了牺牲品,没有爱情的婚姻,禁锢自由的家庭,使得她早早准备好躺棺材的心。命运再一次开玩笑的让正青春年华的周萍闯入她的世界,这给了她活下去的希望。然而这段不合理的爱情最终是活不下去的!

    当侍萍再一次见到朴园,一切都已经变了,他们都已白了头,不再是年青时候的样子。此时,内部却在暗暗汹涌。周萍的懦弱与胆怯,让蘩漪变得偏执,她只想狠狠地抓住周萍,寻求她自己认为的辛福。而周萍,加上父亲的压迫,厌极了这种不正常的关系。他遇见了天真烂漫的四凤,四凤就是一股清泉,给了他清纯的希望,他们两两暗生情愫。而蘩漪发现了,这正是她不能忍受地背叛,她疯狂了,也无奈了。侍萍与朴园的对话,鲁大海的罢工,让暴风雨来得更加猛烈。我以为当鲁妈与鲁大海都同意四凤和周萍,这之后该是美好的结局时,蘩漪仍不肯放手,她的不甘,她的绝望,捅出了她和周萍的不伦之事,而令所有人都痛苦的是,朴园与侍萍的往事,四凤疯了,周萍疯了,所有人都崩塌了。

    这里没有谁对谁错,只是那命运,让所有人的奋力挣扎都变成了悲哀的陪葬品。

    朴园奋争过,他认真地爱过侍萍,教她读书认字,有过他们美好未来的憧憬,可是父辈们不容许他这样,所以他屈服了;三十年后,他知道侍萍没有死,他希望她可以离开,让这个秘密死去,但侍萍却没能离开。

    侍萍奋争过,她投河了,以示不公,而她活了下来,并且见了鬼似的,又遇到了周朴园,她不要钱,只有一个回答。她为了儿女,她独自吞下了这个秘密,让四凤和周萍离开,可最后他们都死去了。

    周萍奋争过,他知道了自己与蘩漪这种不正常的爱情,他企图逃出,做了一次懦弱的人。对四凤,他付出真心,想带她一起逃出去,好好生活,可他们知道了那个秘密,现实的残忍让他们死去。

    周冲和蘩漪是一直反抗着,为他们自己。周冲是满腔热血的少年,有着自己理想的乐园。他爱四凤,也成全四凤。蘩漪她讨厌这发着霉臭的家庭,渴求爱情,想冲破这令人闷气的地方。所以她苦苦哀求周萍,威胁周萍……偏执到了一定的境地,可最后,她仍然失去了她爱的萍。

    ……

    每个人都是命运的牺牲品,所有人都为着自己作反抗,而这一切在三十年前的那个秘密里,都显得苍白无力,最终有人死去,有人怎么躲不过命运给我们开的玩笑!

    【详细】
    85951795
  • 夏日掠夺春秋
    2017/5/26 15:23:45
    一场悲剧与闹剧的罪魁祸首

    雷雨是一部很经典的话剧,看了原著和改编的电影,电影改编比较还原,整部剧只有两三个场景,矛盾激化的高潮部分处理的不错,这一场悲剧和闹剧真是令人唏嘘。

    主要剧情是大矿主周朴园之子萍与继母蘩漪有染,又与同父异母弟冲同时爱上女仆四凤。萍自与凤偷偷相恋,便不再理会漪,漪伤心欲绝,邀请凤母鲁妈到访周宅,希望鲁妈立即带凤离开。鲁妈离开之际,却赫然发现园正是三十年前对她始乱终弃的负心少爷。

    雷雨是一部很经典的话剧,看了原著和改编的电影,电影改编比较还原,整部剧只有两三个场景,矛盾激化的高潮部分处理的不错,这一场悲剧和闹剧真是令人唏嘘。

    主要剧情是大矿主周朴园之子萍与继母蘩漪有染,又与同父异母弟冲同时爱上女仆四凤。萍自与凤偷偷相恋,便不再理会漪,漪伤心欲绝,邀请凤母鲁妈到访周宅,希望鲁妈立即带凤离开。鲁妈离开之际,却赫然发现园正是三十年前对她始乱终弃的负心少爷。

    原来当年鲁妈在周家打工,为园诞下两子周萍和大海后,园为另娶富家小姐把她和病重的幼子逐出家门,鲁妈带着大海改嫁鲁贵,生了凤。鲁妈惊悉萍是其亲生子,为免兄弟相残,力阻身为矿工代表的幼子鲁大海与萍冲,又制止萍、凤兄妹结合。惟凤已怀有身孕,决与萍私奔;漪发现后大吵大闹,惊动园,各人彼此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终被揭穿。凤不堪刺激冲出屋外,冲尾随追出,双双触电而死,萍亦吞枪自尽。

    这场悲剧背后的始作俑者到底是谁?蘩漪敢直接反抗周朴园,敢去揭露周萍的欺骗和不负责任的行为,“做一次困兽的搏斗”,为争取爱情自由做反抗和斗争;鲁侍萍开始比较懦弱,遭受着旧社会光大妇女都遭受到不幸,但面对周朴园的支票的羞辱,她毫不犹豫地撕毁了支票,表现了坚强的一面;周冲是旧社会进步青年的代表,他想保护别人,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反抗的蘩漪、不幸的侍萍、周萍周冲四凤……最终的命运都是不幸的,死的死疯的疯。只有周朴园还好好的活着,而这个人,故意偷工减料让江堤决口,赚“断子绝孙的昧心财”;强迫蘩漪喝药的场面,极端冷酷、绝对专横的面孔暴露无遗;他专横自私、冷酷虚伪形象地反映了旧中国旧家庭的种种黑暗与罪恶,折射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复杂的阶级矛盾,揭示了中国资产阶级的封建性特点,他是酿成家中所有悲剧的罪魁祸首。只有他还活着,像一个巨大的讽刺,嘲笑着黑暗吃人的旧社会。

    【详细】
  • 8563777
  • 长生
    2017/4/22 13:37:03
    繁漪——艳丽似火的奇女子

    “爱起你来像一团火,那么热烈,恨起你来也像一团火,把你烧毁。”繁,多也,漪,水之纹也。这个艳丽似火的奇女子便是猛浪,便是掀起波涛永不宁静的水,便是涤荡一切的雷雨。她的痛苦最深,渴望又最强,所以爆发得最迅最猛,最似雷雨,她游走在生与死的边缘,虽死犹生,以高声呼唤着雷雨最后的日出与光明。

    “爱起你来像一团火,那么热烈,恨起你来也像一团火,把你烧毁。”繁,多也,漪,水之纹也。这个艳丽似火的奇女子便是猛浪,便是掀起波涛永不宁静的水,便是涤荡一切的雷雨。她的痛苦最深,渴望又最强,所以爆发得最迅最猛,最似雷雨,她游走在生与死的边缘,虽死犹生,以高声呼唤着雷雨最后的日出与光明。

    【详细】
    8492151
  • hey
    2016/2/24 19:57:49
    女性的天空
          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而且多么讨厌呵,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这不是勇敢,倒是怯懦,是在长期无助的牺牲状态中养成的自甘牺牲的惰性……不错,我要飞,但同时觉得……我会掉下来。
             &
          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而且多么讨厌呵,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这不是勇敢,倒是怯懦,是在长期无助的牺牲状态中养成的自甘牺牲的惰性……不错,我要飞,但同时觉得……我会掉下来。
                                                                                                                                                ——萧红
           繁漪,这个雷雨性格般的女子,在周公馆待了十八年,她的心随着容颜的衰老而沧桑。一个压抑沉闷的周公馆,关住了她的身体,让她看不到的生活的希望,那个虚伪做作企图控制一切的的周朴园给不了她爱情,这样的周公馆让她走上了一条“母亲不像母亲,情妇不像情妇”的道路。她是个接受过新思想的女子,她看到周家这个家庭的黑暗与腐朽,并且狠狠地揭露。“周家家里所出的罪恶,我听过,我见过,我做过”,“你父亲就是第一个伪君子”。她向往美好的新世界,力图挣脱这个可以“闷死人的家庭”,“你不能看到新的世界就一个人跑”,她渴望她爱的周萍的带她走,她不能忍受“一个人偏把我救活了又不要我了,撇得我慢慢枯死,慢慢渴死”。她不断地斗争,到最后甚至是委曲求全,她求周萍带她走,甚至愿意带上四凤,“不,不,你带我走,——带我离开这儿,(不顾一切地)日后,甚至你要把四凤接来一块住,我都可以,只要,只要只要你不离开我。” ,她不顾一切的要挣脱这个周朴园精心打造的“最完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当她的梦想破灭时,她不能得到的,她也不愿意让别人得到,所以她便毁灭着一切。虽然这种毁灭破坏性很大,伤及他人,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反抗,看出她那种斗争到底的决心。不破不立,也许正是这样毁灭然后才能在雷雨的天之后有一个明朗的天。这样沉闷的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和黑暗的社会,到最后,也必然走向自我的毁灭。
            侍萍,从前周家的佣人,与那时周家少爷周朴园相恋,并且为他生下两个孩子,但是她仍旧被周朴园所抛弃,投河以明志,这是她对那个不公平的社会的反抗。但是当在回到周家看到十八年时,她躲避、不见,当周朴园问她为什么又回来时,她却说“这是命,不公平的命”,可见,侍萍也只是广大受封建传统思想和封建资产阶级社会所压迫,毒害和摧毁的的广大女性之一。
    四凤,她是周冲眼里的“心地单纯,懂得活着的快乐,知道同情,明白劳动的意义,不是小姐堆里娇生惯养”的姑娘。她爱上了周家大少爷周萍希望他可以带她走,“萍,你带我走好吗?”“萍,我好好伺候你,我给你缝衣服,给你烧饭做菜,只要你能让我和你在一起”,但是这么善良,性格如此好的女子,最终却在雷雨之夜电死,她的死看似是个偶然,也是个必然。不知是否真的是命运还是巧合,她的爱的周萍却是她同母异父的哥哥,但是从个人性格来讲,她毕竟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正如那句话说“爱与怜悯都是罪”,四凤的命运让人怜悯,她本身并没有过错,就算错,那错的也只是她不该爱上周家的大少爷,可是,爱上一个人,怎么说是对还是错呢。但是换个角度看,“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纵使爱情是盲目的,但是她是可以选择的,但是终究,这样一个沉闷压抑的时代,这样的善良,没有理性和自我的善良,必定会被摧毁。
             其实四凤的命运和她母亲侍萍的命运是相类似的,她们都作为周家的佣人,并且都爱上了自己所服侍的周家的大少爷,女佣人和少爷之间的恋爱,这不得不说是悲剧的重复吧。那句话说:“婚姻应当门当户对”,虽然被人诟病说,但是实际上来说,这也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假如周萍顺利带走了四凤,四凤也不是她同母异父的妹妹,那他们是否就能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呢?不是的,正如张爱玲写道“也许每一个男子的一生中至少有两个女人,一个红玫瑰,一个白玫瑰。娶了红玫瑰,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红的却是心口的一粒朱砂痣”。更何况是胆小懦弱的周萍呢,一个受封建大家胁迫,压抑,甚至都不敢正视这个现实的大少爷呢。即使他们真的逃走了,从此是否就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依旧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不管是雷雨性格的繁漪也好,或者是淳朴善良的侍萍和四凤也罢,到最后,死的死,疯的疯。可见女性命运的坎坷与不堪,更何况是在那个黑暗沉闷的时代呢。但是换个角度,时代个人之力难以扭转,但是,作为一个女性应该有自己的自我意识和理性,不管是对爱情或是人生。萧红那句可以这样说“我觉得我会掉下来,但是我仍旧要飞”。
    【详细】
    77882821
  • 久国
    2016/2/15 14:08:54
    追求爱的冲突
    “苦的很”——蘩漪
    她爱周萍,爱那个恰好撞上她的寂寞的俊秀男子,这段感情在一开始是美好至极的,男子带来一片明媚与生气,相识相爱,两情相悦,纯真而清澈动人。她以为人生从此便再无阴翳,一切将精彩动人,她因为他从一无所有到充满快乐,自然而然的,她将他视为自己的一切,快乐的唯一源泉,暂时以及可以永久逃离她厌倦的那片死寂的救命稻草,满足自己对爱的渴望、对美好的热烈需求。但一切开始萎缩,只因为一种已失去
    “苦的很”——蘩漪
    她爱周萍,爱那个恰好撞上她的寂寞的俊秀男子,这段感情在一开始是美好至极的,男子带来一片明媚与生气,相识相爱,两情相悦,纯真而清澈动人。她以为人生从此便再无阴翳,一切将精彩动人,她因为他从一无所有到充满快乐,自然而然的,她将他视为自己的一切,快乐的唯一源泉,暂时以及可以永久逃离她厌倦的那片死寂的救命稻草,满足自己对爱的渴望、对美好的热烈需求。但一切开始萎缩,只因为一种已失去生机的“关系”,一种不合时宜的社会道德结构,一份不必要的却强大无比的“耻辱”与“罪责”,外加周萍,当时还稚嫩的青年的懦弱。
    像是在朦朦胧胧的黑暗的梦境中,恍恍惚惚看见了一束吸引人、抚慰人的光芒,却又在转眼间消失不见。梦醒时变爱成恨了。曾经爱他,覆水难收,他使自己看见希望;终究恨他,铭心刻骨,是他那样的不负责任,那样的懦弱畏缩,被死板的旧思想旧道德所禁锢,落得自己空喜一场,残花尽落、香尘共焚、爱成粪土。她在这份阴郁的恨中,积怨成病,积疾成疯,从一个富家貌美如花的生机勃勃的小姐,变成情妇不成情妇、后母也非后母,两边不讨喜的疯子。
    但她始终有一点可爱的可敬的地方,她坚强、她反抗、她不像周萍那样的懦弱,她不畏周朴园的权威。她比谁都明白周家的令人恶心的肮脏,却因这份明白变成被仇恨禁锢的俘虏。她的悲剧原因有二:客观在社会、在“家”里、在周朴园身上;主观在一个“窄”字,心胸狭窄,拿得起、放不下终酿成恨,绵绵不休。

    “做错一件事”——周萍
    你俊俏挺拔,你生机盎然,你因出生显贵的周家而从小有着高素质高教养高教育,但偏偏又因身世又因父亲而俯首低眉、软弱服从。你偶然爱上美丽年轻的后母蘩漪,却又偏偏迫于父亲的压力不敢负责到底。从前你与蘩漪一样憎恨父亲的强势、阴郁、凶狠恶毒,却为何渐渐失去了这份骨气,成为水面上的浮萍,默默听从狂风的安排?
    或许两个受尽阴郁的人只能互怜互溶却难互补,你终究找到弥补自己黑暗的质朴的光明——四凤。迷恋那份自己失去了的单纯,发自内心想去呵护她,互相陪伴,让她弥补心中对正常的爱的空白缺口。恰似简爱与罗切斯特先生的爱情,一个善良淳朴的地位低下的姑娘,一位高高在上的带着罪孽与愧疚的男人,光明与黑暗的双飞舞。
    你也找不到自己了,你时而软弱地听从父亲,软弱地逃离,借酒浇愁、远离病态的“家庭”与“关系”,不承认真相,自我堕落,陷入愧疚无法自拔;又时而因对爱的无尽向往,勇敢地与“侍人”恋爱;你讨厌而又畏惧父亲,你害怕憎恨而又同情蘩漪,但你真诚地对待四凤,你心底里是多么地希望——带着罪恶的自己还能够去好好地爱一个人。
    你的死亡是注定的了,“软”,公子哥的软弱,终究让你以这样的方式逃离。
    愿你下辈子别再懦弱了。

    “他不会骗我的”——四凤
    可怜而可爱的四凤,她是无辜的美丽的朴实善良的,因为太过的单纯而略微愚钝和轻率的。她就这样因为她的朴实美,悄然无声地卷入了这场漩涡之中,一颗掉进一片泛着涟漪的死水里,与周冲一样被瞒在一片漫天飞舞的真相里。
    她是被压迫的下层民众,是略受旧道德旧思想影响的女孩子,她自恃仆人不懂反抗,卑躬屈膝却也敢于争取爱情,在高贵的恋人公子哥面前没有丝毫的怯意。因为单纯所以自信。


    “我们可以飞,飞到一个没有不平等的世界”——周冲
    最最无辜的可爱的少年啊,恰似他的名字一般活力四射,尖锐大胆,但怎样尖锐的利剑在这沉重和死气的大环境下还是被压得粉身碎骨。他说工人们的要求是可以理解的,为何不满足他们的条件呢?他说我想让父亲供你念书,我们还年轻,世界那么大,一定能摆脱今天所有的不开心。他还说,我想和你一起,就我们俩,乘飞鹰一般的帆船,渡过一望无际的大海,到一个自由的、没有不平等的世界去生活,未来那就是属于我们的天地。
    说多么可爱的青年啊,淳朴乐观,大胆潇洒,没听过枪声的刺耳,没见过斗争的血腥,他懂得怎样爱一个女孩子,他想让她受教育,不一定要娶她,只想她过的好一点;也同意她与哥哥走,成全一直隐瞒自己的那对恋人。有着他母亲的坚强大胆,也有着与他母亲截然不同的广阔的胸襟、长远的目光。

    每个人都是一个矛盾。每个人都陷进一个圈子里了:蘩漪在社会旧俗的圈子里,在自己的怨恨的圈子里;周萍在自己愧疚的懦弱的圈子里;周冲和四凤则在这个家这个社会的圈子中。同时,他们每个人都值得去爱,每个人都追求着爱,每个人都走向悲剧。
    【详细】
    77741835
  • 待你眉头微舒
    2015/9/21 10:32:26
    莫说造化弄人
    这场雨,下了三十年,打湿了周公馆里的爱恨情愁;这场雨,下了近百年,润透了作为观者的喜怒爱憎。
    寒冬。某教会医院,曾经的周公馆。一个神秘老者来访。楼上一个女疯子;楼下一个女傻子。一件诡异而又悲怆的往事,在弥撒曲中缓缓拉开了序幕。
    民国初年。苦夏。郁热。大矿业主周朴园之续弦妻子周繁漪,于豪华府邸中度日如年。大少爷周萍系周朴园前妻梅侍萍所生,对后母周繁漪因同情而生爱慕,两人遂生不伦之恋。此后
    这场雨,下了三十年,打湿了周公馆里的爱恨情愁;这场雨,下了近百年,润透了作为观者的喜怒爱憎。
    寒冬。某教会医院,曾经的周公馆。一个神秘老者来访。楼上一个女疯子;楼下一个女傻子。一件诡异而又悲怆的往事,在弥撒曲中缓缓拉开了序幕。
    民国初年。苦夏。郁热。大矿业主周朴园之续弦妻子周繁漪,于豪华府邸中度日如年。大少爷周萍系周朴园前妻梅侍萍所生,对后母周繁漪因同情而生爱慕,两人遂生不伦之恋。此后,周萍因慑于父威,亦耻于不伦,日渐疏远淡漠繁漪,并移情于被同父异母弟弟周冲所心仪的周家侍女鲁四凤。繁漪就此不甘,遂决意报复,旋解雇鲁四凤并责其母鲁侍萍将之领回。风尘仆仆而至的鲁侍萍却于周家客厅中与周朴园不期而遇。怨逢之下,周朴园惊觉已改嫁的鲁四凤其母,竟是三十年前遭己抛弃而自杀未遂的梅侍萍!于愕然不安之下,他赠巨额支票予侍萍以图救赎前愆,淡然不从的鲁侍萍却见儿子矿工鲁大海被其矿主周朴园冷血除名,鲁侍萍气结之下,遂领四凤回家。当晚,鲁侍萍命四凤向天雷发誓及此与周家人断绝往来。周萍翻窗潜入鲁家幽会四凤,然被跟踪及此的蘩漪反闩窗门,旋即被鲁家母子发觉。四凤羞愧难当弃家出走。雨夜,鲁家母子寻抵周家要人。四凤跪禀母亲已身怀周萍骨肉有日。万箭穿心之下的鲁侍萍无奈允诺周萍携四凤远走高飞,却被繁漪力阻,闻声而来的周朴园当场确认鲁侍萍乃为周萍生母。抵此,周萍、四凤骇知俩人竟为兄妹乱伦!扑向风雨惊雷中的四凤,与及至呵护的周冲相继触电往生。继而,无望的周萍吞枪自尽。
    两个家庭的八个人物,在短短一天内发生的故事,且牵扯了过去的恩恩怨怨,剪不断,理还乱。小小的戏剧舞台上不仅突现了伦常的矛盾,阶级的矛盾,更有那个社会下,个体对于环境的强烈不协调矛盾。就在这种种剧烈冲突的矛盾下完成了人物塑造,其实悲剧早已潜伏在每一句台词中,每一个伏笔下,只是到最后才终于爆发出来,化作一场倾盆暴雨,震撼了每一个观者的心。
    周公馆,这座表面视之的现代豪华府邸,内里却犹如一片荒漠。生活在情感荒漠中的蘩漪,是周朴园献在祭坛上的一只无助的羔羊。她的饥渴与枵喊,纵然以千钧之力砸向四壁周遭,每每都被柔软而无情所编织的冷漠之网无声地吸收了,连些许的回音都发不出。在这寂如荒漠戈壁的公馆内,倘若还未麻木到“槁木死灰”般的地步,尚存活的欲望,那只能以畸形的、罪恶的方式,让生命如同流星般在殒前撕破一下夜空。
    三十年的漫漫时光,三十年的爱恨纠葛,三十年的泪与鲜血铸就了一场悲天恸地的雷雨。这雷雨下冲刷的,是中国封建旧社会吃人的礼教传统,是剧中人痛苦与矛盾交织的爱恨情仇,是命运之神狞笑的凉薄嘴角……一场雷雨,一场梦。梦醒之后,一切成空。
    【详细】
    76041105
  • 王鹏肉丸子
    2015/3/4 23:42:52
    萍~鳳~萍~鳳~ 魯貴不像魯貴
    雷雨 / 1984 / 導演:孫道臨 / 編劇:孫道臨 曹禺 / 主演:孫道臨 顧永菲 馬曉偉 張瑜 秦怡 / 103分鐘 / 中國大陸 / 中國電影資料館 數字修復拷貝 2015年3月4日19:00 / ★★★★★ / 好幾十句萍~鳳~萍~鳳~把我惡心死了。比朱石麟版本更細致和完整,但演員全都在端著架子演戲。和朱石麟版比較差別最大的就是魯貴,朱石麟版整個一個貪財潑皮無賴,孫道臨版演的也太正經了吧
    雷雨 / 1984 / 導演:孫道臨 / 編劇:孫道臨 曹禺 / 主演:孫道臨 顧永菲 馬曉偉 張瑜 秦怡 / 103分鐘 / 中國大陸 / 中國電影資料館 數字修復拷貝 2015年3月4日19:00 / ★★★★★ / 好幾十句萍~鳳~萍~鳳~把我惡心死了。比朱石麟版本更細致和完整,但演員全都在端著架子演戲。和朱石麟版比較差別最大的就是魯貴,朱石麟版整個一個貪財潑皮無賴,孫道臨版演的也太正經了吧,都快和老爺差不多了,尤其是周衝給錢的時候,朱石麟版把魯貴的市儈、自私、狡詭、庸俗、卑劣演繹的淋漓盡致,朱石麟版這時候都要打女兒了,而且還追出去死皮賴臉的像周衝要錢,再看孫道臨這版,都喝醉酒了還是那麽端著架子的正經,都沒怎麽說女兒,雖然也追出去了但是也只是給周衝開車門,這是還有點端著架子,演的太不自然了,喝酒撒酒瘋不就是為了表現他的自私、市儈、卑劣等等的嗎?孫道臨這版一點都沒看出來,原著不就是按照一個潑皮無賴寫的嗎,這樣一弄這還是雷雨嗎?孫道臨演的很棒,這版魯貴絕對是個異類,這麽正經的一個人怎麽會逼自己女兒和周家二少爺搞在一起呢?我是一點沒看出來,朱石麟版是光憑感覺就能感受到,恨不得動手打他,孫道臨這版魯貴簡直是父親界的楷模。為什麼還給孫道臨這版打了五星呢,主要還是孫道臨演的太棒了,還有整部影片的格調、味道我很喜歡,敘事手法看著很舒服。就是整部影片話劇腔有點嚴重。孫道臨這版魯媽演的沒有朱石麟那版更有衝擊力,朱石麟版的四鳳石惠比孫道臨版的漂亮。魯貴不像魯貴。就是開頭那好幾十句萍~鳳~萍~鳳~把我噁心壞了,真的想吐了,以後減肥吃多了要催吐直接看萍~鳳~片段準管用,我還以為我在看瓊瑤言情片,紫薇~爾康~紫薇~爾康~
    【详细】
    7396712
  • 令無
    2012/6/14 16:17:17
    试看电影《雷雨》改编的不足
    《雷雨》代表着中国话剧创作的成熟。它已有70多年的演出历史,在舞台上常演不衰,已成为中国话剧舞台上的“看家戏”。仅北京人民艺术院的统计,自建国国后的50年代至今已演出500多场。《雷雨》每一次重新粉墨登场, 都被导演演员赋予了新的生命, 它都按照那个时代的要求, 在作者的原意和的剧本框架上有所增减和误读。1984年孙道临将《雷雨》改编成电影,却饱受诟病。笔者以为其中的重要原因是此次改编得过于死板,
    《雷雨》代表着中国话剧创作的成熟。它已有70多年的演出历史,在舞台上常演不衰,已成为中国话剧舞台上的“看家戏”。仅北京人民艺术院的统计,自建国国后的50年代至今已演出500多场。《雷雨》每一次重新粉墨登场, 都被导演演员赋予了新的生命, 它都按照那个时代的要求, 在作者的原意和的剧本框架上有所增减和误读。1984年孙道临将《雷雨》改编成电影,却饱受诟病。笔者以为其中的重要原因是此次改编得过于死板,没能真正理解作者、理解观众、理解作品和人物,显得过于呆板,不能打动人心。

    一、作品的心;

    对于此次改编,孙道临还是比较忐忑的。认为那是“一种奢望”对于主题,他感到“无从下手”,于是他做了不少努力,包括亲自拜访请教曹禺先生。最终他做出了这样的决定:由于这个剧本已那样深入人心,总体结构如大加改变,会造成面目全非之感,因此,以基本上不冲破原作的严谨结构为宜。他把朴园、侍萍的关系的发展,作为“主线”,并且一开始作为暗线,后来一度上升为“明线”。 周家和鲁家纠葛在一起,后来分裂了,雷雨倾泻下来了!原有的矛盾拧成一起激化起来,在象征“心灵之魔”的雷雨中,戏剧动作急骤的向前推进,直到霹雳般的背景劈头击下来,宣告了这场冲突的结束。

    为了突出这轮廓,鲁贵的形象被削弱得十分单薄。第一场戏只保留了铺叙蘩漪、周萍关系,衬托四凤悬念这部分内容,第三幕开场时他的淋漓尽致的发挥也被压缩到最简略的程度。“努力保持自己在周家的饭碗”,成了他在全剧中唯一的动作。因为他要尽快的把观众带到剧情中去,和剧中人一起“去体验欢乐与痛苦、担心与释念。不然,观众就很快会产生沉闷冷漠之感”。

    而四凤承担了带观众进戏的责任,视角集中在她身上。但是这条线落笔欠重, 悬念感不强, 反而又有中断之意,这对影片来说无疑是一个打击。

    尽管孙道临如履薄冰的努力去准备改编工作,他也还是像多数人一样忽视了作品原有的“序幕”和“尾声”。在电影中,这宁静的场景与主要的四幕相去甚远,甚至可以说,氛围和主题上有所矛盾。但是这这个矛盾实际上却是和谐统一的。作者的初衷是营造所谓的“欣赏的距离” ,以“送看戏的人们回家,带着一种哀静的心情。低着头,沉思地,念着这些在情热、在梦想、在计算里煎熬着的人们。荡漾在他们的心里应该是水似的悲哀,流不尽的;而不是惶惑的,恐怖的”。 “使观众的感情又恢复到古井似的平静,但平静是丰富的,如秋日的静野,不吹一丝风的草原??拉长了时空、增添了人物、变换了场景,制造出一种如诗般朦胧而又充满淡淡哀愁的氛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一种悲悯的眼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

    “序幕”和“尾声”遵循了戏剧美学创作和接受的基本准则——距离的审美,也体现了亚里士多德“悲剧的卡塔西斯作用”,使观众的情绪得到宣泄、净化,达到心理上的平衡,以避免观众在现实生活中采取过激行动,发生“悲剧”。

    由此可见,孙道临从一开始就对作品产生了误读,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电影作品的不如意了。

    二、理解观众的心;

    德国著名接受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召唤性是文学文本最根本的结构特征。《雷雨》也具有不少意义不确定之处和意义空白处,召唤着读者发挥想象去补充。根据自身的阅读经验和审美趣味,不同读者会对同一部作品有不同的期待视野。而孙道临要让改成的电影能够为大众所接受,就得抓住大众普遍的期待视野对《雷雨》进行改编。

    1984年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虽然人们强调解放思想,但传统思想事实上仍在禁锢着人们的头脑,“摸着石头过河”成为这个时期的形象写照。这种慢吞吞的发展步伐与时代的迫切要求严重错位,因此彻底地清理我们的思想就成了时代的主旋律,表现在文学上是其时的文学高潮由文革结束后的伤痕文学转入反思文学。经历过旧社会的苦难和建国后太多政治风暴冲击的知识分子不再满足于控诉,而开始挖掘造成他们的痛苦和伤痕的深层根源。改革开放之初的电影观众也希望对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封建思想反思。

    他通过家庭戏的外衣反映时代风云,揭示中国资产阶级的封建残余戏,既符合了原著的主旨,也与观众产生了共鸣,在这一点上电影改编成功了。

    三、剧中人物的心;

    《雷雨》这部戏是伟大的,这不仅表现在它所应有的精致技巧,深刻的思想内容,还表现在刻画出了蘩漪、周萍、周冲、鲁贵、四凤等人物鲜明的形象。这些形象即使放在今天,依然让我们印象深刻。

    不过,孙道临为了突出他的线索“轮廓”,没能理解透人物,不幸的伤害到了剧中的人物。其中最明显的莫过于鲁贵了。鲁贵本来是一个十分鲜活的人物,甚至因为他的作、“贪梦、诡诈到毫不掩饰的地步, 呈现为赤裸裸的形态”他简直就是剧中最活跃的人物了。通过他和其他人物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底层人们的骨气,还可以看到上层人的丑陋与肮脏,更可以窥见旧社会贫困人们在生活的苦难中挣扎的百态,从而一种悲悯之心油然而生,这正是作者的目的。虽然他不是主角,但没有了他,《雷雨》的魅力也会大打折扣的。

    而现在的鲁贵被削得七零八落。本来应该在四凤面前表现出他的世故与诡诈,但实际上,人们几乎会把他当做慈父了。而大少爷的形象也几乎被“颠覆”,他好象是一位来自农村的知识分子,浑身充满了一股“ 乡土气息” , 根本不象这个家庭里的人。即使我们承认他有点懦弱胆小,犹豫不决,但绝不是一个穿着富家少爷服饰的眼光里不时带有闪烁的“委琐”的乡下少年。

     

    再者,正如人们在其后的影片座谈会中所说的,鲁妈哭得太多了, 但是台词里不是有一句“我的眼泪早就哭干了”,曹禺曾经对话剧演员说过“ 不能这么哭, 观众受不了。从这我们似乎可以看到现在许多肥皂剧的影子。悲剧并不是要演员哭的死去活来,让观众看到揪心,而是要引发观众的思考、反思,从心底里得到宣泄和净化!

    在鲁妈逼四凤起誓的戏,本来是可以把情绪推向顶点的, 观众看了是要掉泪的。而电影里却删了许多台词, 并没有很好地领会这整整一段戏台词间层层推进的关系, 所以现在让人看了感到很生硬, 减弱了很多。正因为诸如此类的不当处理,我们可以看到四凤的形象也比较的苍白。她本是一个天真、单纯、美丽多情渴望着获得幸福然而又错误地陷人了情网以至不能自拔,终于被险恶的社会吞噬掉的少女。但在电影中,我们似乎只看到一个傻乎乎的小姑娘。本来开场时她和鲁贵的对话可以表现她的机巧和灵气,但开场本来就被删减不少了,结果只能让导演也承认“不理想”了。

    四、环境的塑造;

    《雷雨》创造的环境本来是被郁热压抑的阴霾笼罩的,不过在电影中,孙道临没能吃透理解“雷雨”的氛围。有些研究者认为,《雷雨》应该拍成黑白电影。光影的配合固然能创造好的环境和意境,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表现一种“山雨欲来”,压抑已久的感情集中爆发的氛围,只有这样,观众内心才能受到强大的震撼,电影才能表现的深刻。

    可是电影并没有着力营造那可以“渴死、枯死、闷死”的苦闷环境。电影一开始我们就看到周家烟雾缭绕下的佛像,不免有点恐怖感,特别是在音乐配合之下,心不禁为之一紧,观众的悲悯和震撼都受到了制约。

    此外,电影里周公馆是豪华的、古旧的, 然而平淡的造型处理并未造成原著的 “监狱” 般的窒息气氛。楼梯、寝室、办公室都一般化, 甚至周朴园为拯救自己卑微灵魂而保留的侍萍房间, 摄影造型处理也无特色。尽管有开窗、关窗等光效变化, 但并未负载多少戏剧含义。因此, 整个环境处理只起了行动处所的作用, 始终没有上升为激起视觉美感、表达深邃意境的造型语言。

    更致命的是,影片增加了一些与“ 监狱” 不和谐的场景, 如蘩漪与周萍在花红叶绿的花园中谈情、作画和在敞亮的房间幽会, 就使周公馆失去了“监狱” 的味道, 人物那种“ 渴死、枯死、闷死” 的感觉就失去了氛围的依托, 就变成只是“ 说” 出来的了, 感染力明显差多。

    在这样的不和谐的环境中,电影不可避免的就会失去了表现力,并不能因为由名篇改编而增色,反而让人无法进入人物更深层的内心世界里。当然,演员的表演也会因此显得苍白不少。自然无法感动人心了!

    五、改编的困局。

    《雷雨》最初的演出就已经产生了巨大的轰动,广为人们接受,甚至受到国外人民的喜爱。1936 年, 中旅在上海公演《雷雨》,全城轰动, 连演了三个月, 场场客满, 正如茅盾赠曹禺诗中所说“ 当年海上惊雷雨” 。观众连夜排队, 甚至有人从外地赶来观看。曹聚仁在《文坛五十年续编· 戏剧的新阶段》中说《雷雨》与“ 各阶层小市民发生关联, 从老妪到少女, 都在替这群不幸的孩子们流泪。”这里所说的“ 这群不幸的孩子们”。可以说,话剧演出做到了感动人心的效果,因为他们的演出很好的理解了人物内心,使得观众对人物也能理解,所以内心产生了极大的震撼。

    可是不可否认,电影改编只是广受非议,不仅没有让我们感动,甚至也难以让观众理解作品的深意。

    曹禺先生曾经说过,戏剧有它自身的内在规律,不同于小说或电影。掌握这套规律的重要途径,就是舞台实践。话剧与电影天生的就有很大的差别。戏剧通常靠一条缓慢然稳定地上升的紧张线来维持的;布景数量上的限制和时间上的压缩使注意点更趋集中。这种结构的最极端形式被称为聚焦式或封闭式戏剧。

    并且,好的剧本似乎还是电影成功的绊脚石。一般来说,语言对一出戏的冲击力和意义所起的决定作用越大,排成影片后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小。所以《雷雨》的改编注定是困难的,难免会出现许多问题。《雷雨》是按照“三一律”创造的,电影的表现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但如果表现的不当的话,动辄把故事变得支离破碎了。例如周冲充满幻想的道出自己的理想的情景,没有必要把大海、海鸥真的表现出来,因为这时候他的眼睛必然是炯炯有神,观众就好像从窗户中看到了一片美丽的世外桃源。电影也要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让观众自己在导演的带领下自己去理解,去感动。

    《雷雨》的改编比较严谨,甚至是拘谨。我们感觉电影只不过是把话剧搬上了银幕罢了。导演为了打破舞台空间搞了很多闪回和平行动作,显得牵强附会。尤其是鲁贵“说鬼”那场戏,把蘩漪和周萍的关系在闪回中表现,像拉洋片样。“闹鬼”是有隐喻性的,在银幕上应比在舞台上更有手段去表现。从这一点看,话剧的局限反而成了优势。演员表演时更能注重人物内心情感的酝酿和爆发,表情更加动容,语言也更生动。

    当然,电影的改编困局并不能束缚电影的发展,甚至下一部电影版《雷雨》便能超越话剧,甚至超越原作,为原著注下最好的阐释。因为电影的蒙太奇、内心独白等在信息化时代日益丰满的功能必定会用镜头激起视觉美感、表达深邃意境的造型语言的!这样每一部优秀电影才能直抵人心,感动人心,感动世界!

     
    【详细】
    54654512
  • 邃。
    2008/12/28 20:57:29
    不过回忆
    我们总是不能明白,时间是以怎样的姿态行走。恍然一梦浮生,多少念念不忘的记忆正显得你所忆甚少。有时时间以一种爆发姿态出现,像有人撕裂了坚冰将那底下的生命拿给你看——日月飞逝,我们的血肉里在呼喊在奔走。

    又或者只是那么一个细微的片段,让你恍惚想起从前有过类似的画面类似的气息类似的触碰。心在欢畅地呼吸,你却在流泪。

    空间的距离并不可怕;它甚至可以因情绪而不存在。真正有威力的是
    我们总是不能明白,时间是以怎样的姿态行走。恍然一梦浮生,多少念念不忘的记忆正显得你所忆甚少。有时时间以一种爆发姿态出现,像有人撕裂了坚冰将那底下的生命拿给你看——日月飞逝,我们的血肉里在呼喊在奔走。

    又或者只是那么一个细微的片段,让你恍惚想起从前有过类似的画面类似的气息类似的触碰。心在欢畅地呼吸,你却在流泪。

    空间的距离并不可怕;它甚至可以因情绪而不存在。真正有威力的是时间,它将人磨成你再也无从辨认的模样。周朴园爱的是三十年前美丽动人的鲁侍萍,是他一去不返的青春热血。然而现实残酷地打碎他渴望温暖的幻象,曾经的苦痛穿越岁月呼喊焦灼在面前。他的人生才是一场悲剧——一场无法被救赎的悲剧。

    大雨交加的深夜里他们的呼喊声像要穿透灵魂,穿破那个时代最无助最空洞的绝望。不难想象他也曾怀着满腔热血信誓旦旦地要改造这个旧世界;然而重门雕花背后深锁的是一代代人的灵魂。

    侍萍是他的青春,是他永远完成不了的梦。

    她苍老的面容早已蒙上了生活和岁月的尘。她说,你想不到,侍萍的相貌会老得有一天连你也认不出来了。她的少年时光在言语和思绪中幽幽地重现,却一遍遍地提醒她命运的坎坷和辛楚——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啊。我伺候你,我的女儿又来伺候你生的少爷。她的悲恸里带着三十年前被迫早早夭折的爱情和三十年里受的屈辱和苦难,却不知要向谁去控诉。

    那是她埋藏了三十年的苦和泪,爱和恨,到了这个人的面前却让一切陈述显得苍白无力。他早已不是曾经的周朴园,那时他说要爱她保护她。三十年前的冬天侍萍被撵出了周家,她一无所有;她所有的是爱,是恨,是命,是她低贱的出身和昂扬盛放的生命。

    而那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已垂垂老矣,他成了“社会上的好人物”,成了“董事长”。三十年前他想必也曾反抗过那个沉重腐朽的世界,他爱上了象征着青春、象征着自由、象征着一切美好事物的侍萍。他说我看见她留在河边的衣服,那里面还有她的绝命书。不难想象,三十年前大雪纷飞的冬天,周家少爷是如何痛苦地奔走寻找她,痛苦而绝望;他曾向她许诺一个美好的未来,却毁了她的整个生命旅程。她本该是安静地生长如门前无名的野草,美丽清秀却永远卑贱低微。那是她的幸运和不幸,却偏偏在周朴园手中沦丧。

    他不可能和侍萍私奔,她也不会时来运转成为门当户对的大小姐;一切都像一个无法被推翻的谬论。时间将棱角和热情磨钝,剩下的只有对那段日子最纯净的怀念和痛苦。

    她的大儿子给周家抱走了,二儿子却成了矿上罢工的工人,挺而声讨剥削压榨着他们的资本家。生活安逸舒适的周萍延续了父亲三十年前的命运;他内心挣扎、苦闷、压抑,表象上却依旧规矩镇定。他爱四凤,爱她身上萌发出的热情和生机,却无法给她一段圆满幸福的结局甚至无法给她迫在眉睫的未来。他选择了父亲当年没有选择的路,两鬓斑白的鲁侍萍痛哭失声:我犯下的罪就让我自己来受吧。

    她信命。若有来世她绝不选这样的一生,若有时光倒流她绝不招惹上周朴园;然而一切都发生了。三十年后老去的人,何曾想到这样的苦楚竟要伴随他们一生一世。

    连曹禺本人都已对周朴园作了解释——毫无疑问他是作为一个资本家的嘴脸出现的,剥削压榨劳工、缺乏温情、封建死板。似乎已经没什么可争的了,毕竟这不是一部惊世骇俗空前绝后的作品,看完书以后又找来电影看,实际上我似乎只注意了周鲁二人的情绪。我在考试的作文里为周朴园平反,结果分数低得恐怖,果然是存在着不可反叛的基本标准。然而我却固执地相信,周朴园不是个邪恶得如此纯净的人。周朴园代表着一个时代的一群人,他们努力想要改造生活改造家庭甚至改造社会,最后却发现连自己心爱的侍女都无法保护。二十世纪的中国浓缩了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革命后的巨大变迁,又何必如此苛求。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不同角色纷纷上场唱几段戏,人人都不过是这当中的一角。直到输给命运翻云覆雨的手掌,摔得遍体鳞伤。

    周朴园怎么会想到,是四凤和周萍,在三十年后将曾经的悲剧闹剧重演。他不曾做出像他儿子一样的选择;但若有机会,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呢。然而现实已经过渡了三十年,曾经血气方刚的少年在金边眼镜后打量着自己的家庭,失望地发现它远不是自己所期待的那个样子。他并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只能通过欺负妻子呵斥儿子来体现他自己在这个家庭里的地位和威严。无关封建家长与否,实际上,周朴园的可怜之处就在于他似乎再也不曾、也不会再得到爱。再也没有人能够像当初活泼多情的侍萍般毫无保留地爱他感动他。没有人给予他的温情,或许就是让他三十年来念念不忘鲁侍萍的心结罢。

    然而我们又有谁能把时间倒流呵。
    【详细】
    16001936
  • Y.葉
    2007/1/1 13:44:06
    雷雨打落的花
    大幕拉开的时候,四凤笑靥如花。
    大幕合上之前,四凤只留下一具焦骨。


    她不是刚刚还在这舞台上欢活地蹦跳吗,在那个郁热的夏日里。那又是什么夺了她年轻的生命,在那场狂急的雷雨中。
    是电线。是那根葡萄架上落下的裸露电线。是繁漪和周朴园一再提及却未来得及修理的电线。它在雷雨中飘摇,尖尖地发笑,它要将这屋子里多少年的积怨愤恨点燃在一颗生命上。四凤,这雷雨中被打落的一朵花。然而
    大幕拉开的时候,四凤笑靥如花。
    大幕合上之前,四凤只留下一具焦骨。


    她不是刚刚还在这舞台上欢活地蹦跳吗,在那个郁热的夏日里。那又是什么夺了她年轻的生命,在那场狂急的雷雨中。
    是电线。是那根葡萄架上落下的裸露电线。是繁漪和周朴园一再提及却未来得及修理的电线。它在雷雨中飘摇,尖尖地发笑,它要将这屋子里多少年的积怨愤恨点燃在一颗生命上。四凤,这雷雨中被打落的一朵花。然而真的是这根孤零零的旧电线吗?它只是那般孤独地飘荡在急风骤雨中,仿佛那屋子里每个孤独而脆弱的人儿。
    是繁漪。是这个“最具雷雨性格的女性”。是她把柔弱的四凤赶出周家;是她把周萍的本心揭露给无辜的四凤;是她利用她天真的孩子周冲再次打击了本已脆弱的四凤;也是她点破了这场雷雨中最不可告人的血缘秘密。她在狂暴雷雨的午夜撕扯着自己隐藏已久的面目,狰狞如闪电。她自私地要拼合自己破碎的旧梦,救出原来的自己,终不顾一切地将四凤推向了崩溃,推向了陨落。然而真的是她吗?那个在周公馆里被阴森孤寂折磨了十八年的可怜女人。她的爱一再被损毁被抛弃,周朴园的冷漠麻木,周萍的懦弱无情,将她寻爱的心击得粉碎。但她依旧毫不悔退,艰难地向前争夺,夺她的爱,夺她的梦。她只是比周遭的人执拗了些,她只是要在这闷热难耐的夏日里散一散积怨的情绪,她只是想回到原来的自己。她一点也没有病,她只是像这急速、利落的雷雨。
    是周朴园。那个伪善、残忍的资本家。是他在繁漪点破血缘秘密后平静地,“顺理成章”似的把四凤推向了死亡。这个虚伪自私的周老爷总是一副冷漠的表情,他似乎对这发生的种种毫不在意,但又无时无刻不在操控着这一切。他并不觉察自己的过咎却改变了《雷雨》里每个人的命运。他使侍萍落入苦难;他折磨繁漪走向崩溃;他压制周萍使他扭曲;他破灭周冲美好的幻想;他把四凤推向毁灭。他冷冷地站在被他扭曲了的阴暗的周公馆里,假面地说要维持侍萍在时的公馆模样,却又在侍萍再次出现时命令两家不再相见。他狠狠地截断四凤的生活可能,他要侍萍带走四凤,他更破毁了四凤对周萍的爱。而这一切只是为维护他那张老旧、飘摇的面子,却终在午夜的雷雨里被彻底摧毁。然而真的是他吗?这个可怜得“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的”的周老爷。
    是周萍。这个四凤深爱着的懦弱男子。他真的爱四凤吗?还是为把自己拔出与繁漪的不堪往事,救出混乱的自己,用四凤这个善良纯洁的生命来清洗自己的罪恶,以便重新开始新的人生。他极端却又懦弱,他拼命地想逃离原有的生活状态,然不幸在雷雨之夜被繁漪毁破真面目,又被道出与四凤的血缘秘密。这个四凤深爱着的人,这个她逃出家后唯一可以依靠的人却终把她抛向崩溃,抛向狂暴的雷雨,抛向生命的终结。然而真的是他吗?这个被父亲,被后母,被家庭扭曲、压制得失了自己的周家大少爷。
    是周冲。这个天真,爱幻想的理想少年。他要让四凤读书,要和她去蓝天、白云的远方过真正幸福的生活。然而却是这个说爱她的少年在她出离苦难走向自认的幸福时用无邪、天真的神情刺伤了她的心灵。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爱她,还是爱自己,爱自己的幻想城堡,爱自己关于“爱”的憧憬。他懦弱无辜确然有力地打击了她,在这即将崩溃的边缘。然而真的是他吗?这个出生在冷漠的父亲,尖锐的母亲的扭曲家庭里却充满美好得脱离现实的幻想的少年。
    是她的家人。她那一生坎坷的老母亲鲁侍萍。三十年前铸下的错,却要在白发时再把伤口划开,暴露在雷雨之夜,且同时因这错而将最爱的女儿推向深渊。她在竭力挽回,要及早带她离开,却阻挡不了狂暴“雷雨”的来临。终还是失了女儿,留下木滞的孤独身影。或是她那正义却冲动粗暴的哥哥,他带着自己的仇恨,不近人情地反对阻隔四凤与周家的一切往来。还是她那个世故、粗俗的父亲。为了私利偷偷带着她来到周家,酿成这场错误的开始。然而真的是他们吗?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近乎失了生活保障却无力无法反抗的可怜人儿。
    还是她自己,还是这人世。这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却仿佛错误地降生在这个残酷、冷漠的天地间。她要爱不得爱,要生活却不得继续。她柔弱地承受着这一个雷雨日里突如其来的无情打击。她原是高兴地等待母亲却不想迎来一场噩梦。她的笑容变成惊恐变成泪水变成崩毁。她的愿望以及所听到的美好憧憬在这一场雷雨里被打落得毫无踪迹。她不执拗,不斗争,不反抗,只默默忍受。这天上的雷雨,人间的雷雨狂暴地困着她,困得她不得呼吸。仿佛作者所说的:“在《雷雨》里,宇宙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


    大幕合上的时候,谁看见了那朵被雷雨无情打落的花。
    【详细】
    11061889
  • dami
    2006/3/2 14:53:40
    关于《雷雨》及其改编
    关于《雷雨》及其改编

    范达明

    作为《雷雨》原著本身的意义,我觉得主要是在揭示周朴园这个封建性资本家族的毁灭。悲剧主角周朴园的悲剧性在于,它力图以其信奉的伦理纲纪维系下去的这个“金玉其外”的体面家族,无法摆脱它“败絮其中”的内在矛盾,仅仅延续到其第二代就彻底腐朽而自行溃败了——它以周萍自杀为标志,可说是“二世而亡”。周朴园对被他赶走的前妻“亡灵”的忏悔与悼念,作为一种涅赫
    关于《雷雨》及其改编

    范达明

    作为《雷雨》原著本身的意义,我觉得主要是在揭示周朴园这个封建性资本家族的毁灭。悲剧主角周朴园的悲剧性在于,它力图以其信奉的伦理纲纪维系下去的这个“金玉其外”的体面家族,无法摆脱它“败絮其中”的内在矛盾,仅仅延续到其第二代就彻底腐朽而自行溃败了——它以周萍自杀为标志,可说是“二世而亡”。周朴园对被他赶走的前妻“亡灵”的忏悔与悼念,作为一种涅赫留道夫式的“道德自我完善”,可能不全是虚伪的;也许,也正是这种忏悔与悼念成为一种呼唤,最终招致这个“亡灵”的家人及其自身重新来到他的面前,进而把他及其整个周氏家族一同带向了另一个世界。周朴园逼迫繁漪喝药而致使药碗摔得粉碎,可以说是这个家族的全部封建的资本的伦理关系从根底动摇的先兆;全剧死的死、疯的疯的悲惨结局,则是其全线崩溃、走向死亡的完成。

    电影《雷雨》我看了两遍,总感到这部严谨地按戏剧“三一律”、全部依据巧合结构成的舞台剧,搬上银幕作为一部电影来看,就显出了其结构上的更加明显的人为做作的痕迹。这是从艺术上讲。从思想上讲,原本代表旧中国劳资两大阶级的鲁、周两家人的势不两立的阶级对抗,一经沾上性爱关系特别是血缘关系(这两种关系本身又是冲突的),就统统软化了,淡化了。这可以从鲁妈特别是鲁大海身上见出,例如他对周萍与四凤爱情关系的态度的转化。当然,鲁大海只是个自发反抗的工人形象,是个很有偏见、心地很狭隘的人物,很真实,但写得不成功,他那前后两种态度至少是不讨人喜欢。

    全片的悲剧结局或矛盾冲突的完成,也更主要借助于血缘的、性爱的,甚至是生物性的(如乱伦)、自然性的(如雷雨)、物理性的(如电击)诸条件来解决。这都是原著原本的致命弱点。当然它因此成为一出奇特的“佳构剧”,又有着悲剧艺术结构技巧上的绝妙的长处。这就是说,在上述种种偶然性关系中,曹禺终究还是找到了一种可谓必然性关系的悲剧冲突,这一悲剧冲突的焦点就集中在“周二世”的周萍身上:一方面,周萍同非生母之母繁漪的乱伦(这里由于对方为非生母,所以其“乱伦”还未像俄狄浦斯那样是到了可诉诸“蒸淫”罪名的极致)使他与生父不可调和,然而他对于其生父却原属同一个阶级意识与利益的继承者与被继承者的关系;而另一方面,他同女仆四凤之恋,即使可以跨越两个对抗阶级的关系,却又决不可能跨越同一个生母遗传的血缘关系——这就使周萍的命运陷入了真正悲剧性的两难的绝境,惟有死路一条,方可平和天良。

    我的看法是:《雷雨》还是让它作为一个杰出的悲剧艺术的舞台剧的原本样式及其作为中国现代新话剧的开拓之作保存于中国戏剧史上;作为电影改编搬上银幕,受原有戏剧形式的局限大,是难的。因此,孙道临的这次改编花了力气,虽有其独创之处,却难说很成功,亦不足为怪了。
                                       
    1984年7月17日写于Y.C.
    2005年9月4日录入电脑于杭州梅苑阁


    影片信息:
    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彩色宽银幕故事片(12本,1984年)

    原著:曹禺 改编:孙道临
    导演:孙道临
    摄影:罗从周
    演员:孙道临(周朴园)、顾永菲(繁漪)、马晓伟(周萍)、秦怡(鲁妈)、张瑜(四凤)、钟浩(周冲)、梁同裕(鲁大海)、胡庆树(鲁贵)
    【详细】
    10281587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