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76445
  • 孤鸿2009
    2009/8/10 11:30:25
    信仰与世俗的交汇
         西藏作为藏传佛教的圣地,这里的人有着虔诚的信仰,僧侣的地位很高,在一般人的眼中,这些人都是神圣的人。
       在几个国家合拍的电影《色戒》里。可以看到这一点,僧侣的地位高于一般的人。如果说《色戒》背负很重的宗教色彩,探讨人生的意义的话,那本片则充盈着一种入世的清新。
      &nbs
         西藏作为藏传佛教的圣地,这里的人有着虔诚的信仰,僧侣的地位很高,在一般人的眼中,这些人都是神圣的人。
       在几个国家合拍的电影《色戒》里。可以看到这一点,僧侣的地位高于一般的人。如果说《色戒》背负很重的宗教色彩,探讨人生的意义的话,那本片则充盈着一种入世的清新。
       主角是一个小喇嘛,对新鲜事物的新奇不下于对于经书的热忱,电视里形形色色的事物无疑更加吸引眼球,在这里电视不仅仅作为一种媒介而存在,在此充当着他的另一种角色,是世俗的象征,是一种宣传教化的工具。是人际关系之间利益的转换器。
        当小喇嘛去帮助活佛收拾房间时,电视机深深的吸引住了小喇嘛,在活佛的授意下,监督活佛背诵完功课,获准看一会电视,在这里小喇嘛只是活佛的受益者,是在别人权利下的支配。当回到自己的家中,可以看电视时,无疑这种权利深深的打动了他,在爷爷的授权下,他要求带着电视提前回去,好让师傅也看到电视里唐曾取经的故事,而此时老师傅打算去圣地朝拜。在这里电视里的西行与现实中的朝圣有种暗合。小喇嘛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出于自己的考虑,多看几集电视。不至于受到父亲严格的时间限制。
        当电视来到寺院,于是一种新的人际关系形成了,活佛与师傅来到小喇嘛所在的地方,在这里这种地点的变化是一种权利的重新定义,是一种屈尊下位,而权利的中心无疑是电视机,电视机里播放的西游记。老师傅决定带着小喇嘛去朝圣,不能说没有受到电视里西游记的影响。
        这里宗教与娱乐的交汇,使观众发出坦然一笑,老师傅无疑将自己比作西天取经的唐僧,而唐僧是有徒弟一起取经的,当电视上出现蔚为壮观的佛教圣地,如来佛祖威严高坐的场面时,这种严肃的气氛在宗教看来是一种绝对的权威。正如常说的众家看红楼梦一个道理。当电视里最宏大的场面出现时,小喇嘛的爸爸却担心电视机发热烧坏电视,对比之下,使我们看到世俗和宗教的界限是如此的分明。
        电视是本片的真正主角,围绕着电视一切得以展开,伟大的艺术是不言自明的艺术,这需要解读,尽管有过度阐释的危险。电视里第一次播放的节目,虽不甚清楚的让观众知道讲的是什么,但还是可以听到党派的字眼,电视以及其他媒介首先作为教化的工具,其次才具备娱乐的功能,这是中国的实际情况,联想开来,活佛也是这种教化的产物,只是作者表达的是如此的含蓄,发人深省。
        做为学生作品,无疑是成功的,在镜头语言上也很到位,当父亲接小喇嘛回家的那个远景与携带电视机回寺院的远景完全上升到一种哲理的高度,暗含着入世与出世的含义,天之高,人之小,苍穹下的万物都如蚂蚁一样奔忙。任何方向的奔忙都是一种寻找解脱的途径。
    向作者致敬!
                                                     注:短片
    【详细】
    22111577
  • baboerben
    2008/12/14 21:31:48
    从短片到长片——静静的嘛呢石
    马修文老师说,一部优秀的短片,如果要改编成长片的话,往往都不会很成功,不过万马的《静静嘛呢石》却是个例外。
    上午马老师先放了短片,看完之后,说实话感觉挺一般的。尽管可以看出导演的真诚与关注点的与众不同,但也许是片长只有20分钟的原因,再加上DV拍摄的缘故吧,导演万马所要表达的思想并不能完全能够令我理解。比如传统宗教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单从一个电视机上,并不能令我完全信服。虽然这个短片也在国
    马修文老师说,一部优秀的短片,如果要改编成长片的话,往往都不会很成功,不过万马的《静静嘛呢石》却是个例外。
    上午马老师先放了短片,看完之后,说实话感觉挺一般的。尽管可以看出导演的真诚与关注点的与众不同,但也许是片长只有20分钟的原因,再加上DV拍摄的缘故吧,导演万马所要表达的思想并不能完全能够令我理解。比如传统宗教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单从一个电视机上,并不能令我完全信服。虽然这个短片也在国际上拿了大奖,但是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同学在观影之后所说的最多一句话便是:“这也没什么啦,搁我我也能拍出来。”
    不过,一个多小时之后,当老师把《静静嘛呢石》的长片放完,我却不禁对万马的才华暗暗钦佩,并为刚才自己的自大而惭愧不已。从技巧上看,他能够将一个20分钟的短片改编成100分钟的长片,靠的绝不是简单的填充,而是复杂与细腻的延伸,而这些所谓的技巧依靠的却是导演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过人的敏锐思考。
    影片前10多分钟,基本与短片的故事一样,这首先就颠覆了我之前的想法。因为在我浅薄的意识里,一部短片如果要改编成长片的话,应该就好像是一条肉,被切成好几段,每一段的中间再填上新的内容。然而万马并没有这样做,他是把原来的一条肉,只切掉结尾一小段,中间扩展了第一段的内容,最后又很好的与结尾处衔接在一起。仅从剧作上分析,这样做的效果显然要比第一种更高明和巧妙,而且更具有完整性于说服力。
    小喇嘛弟弟的出现,是长片所出现的第一个新内容。小喇嘛的弟弟学习汉文,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走出西藏到更广阔的地方。而之后出现的另外几个新内容,比如在传统戏剧《至美更登》的演出时,小喇嘛和弟弟却偷偷跑去看电影;观看戏剧时,老人们感动的落泪而年轻人却喝醉了酒;戏剧演出结束后,年轻人跳起了迪斯科而背后却传来了一个老者的歌声……这些桥段都很好的发展并延伸了之前的小喇嘛小活佛看电视机所要表达出的那种矛盾,即传统宗教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
    其实再往深了想想,这其中也夹杂着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的冲突。我不懂宗教,但是我知道每个宗教的信徒都有着自己的理想,那便是他们崇高而不可亵渎的信仰。小喇嘛小活佛看电视,电视里演的正是《西游记》,《西游记》里唐僧师徒获取了真经,而现实中的小喇嘛小活佛却真的能够到达他们心中的那片圣地吗?小喇嘛小活佛看电视,因为他们喜欢新鲜的事物,不要忘记他们也是和我们弟弟妹妹一样大的小孩子,但由于自己的特殊身份,却不能尽情享受这一切所带给他们的快乐。小喇嘛送父亲走时,向父亲要了《西游记》VCD光碟的空盒子留作纪念,当他戴着孙悟空的面具打开盒子时,里面什么也没有,不知道那个时侯,小喇嘛悟到没悟到究竟什么是空。我想,应该没有吧。
    我记得弗洛伊德好像说过:最高贵的爱情,往往存身于苦行僧的生活里,他们终其一生在与原欲的诱惑挣扎不已。这里虽然没有爱情,但是作为一个和我们一样的人类来说,小喇嘛、小活佛、其他僧人,包括现实生活中另外一些舍掉一切独自上路的追梦人,他们也必将终其一生与自己的原欲作苦苦挣扎。从这点上看,万马对于人性的探讨,使这部影片显然又上了一个新的层次。
    【详细】
    15841293
  • secretdada
    2007/10/4 1:13:52
    导演剪接版??
    怀着虔诚的心情去看这部电影
    30分钟的剧情
    很淡也还有点意思
    但是那种意思好像没有说出来说到位

    仔细一查
    原来静静的嘛呢石下载版只有30分钟
    而正式上影的全片有120分钟
    其中的戏剧冲突和细节描写全部没见着

    这个反盗版反得厉害:)

    还是很希望看看完全的版本。
    怀着虔诚的心情去看这部电影
    30分钟的剧情
    很淡也还有点意思
    但是那种意思好像没有说出来说到位

    仔细一查
    原来静静的嘛呢石下载版只有30分钟
    而正式上影的全片有120分钟
    其中的戏剧冲突和细节描写全部没见着

    这个反盗版反得厉害:)

    还是很希望看看完全的版本。
    【详细】
    1217168
  • 土也
    2007/9/11 1:57:56
    助人,才是重要的
    影片多半时间是在讲帮助别人观看电视剧《西游记》,为了让小喇嘛能看电视《西游记》,小喇嘛的爷爷为小喇嘛看哨;小喇嘛为了让自己的师父和同伴能看上《西游记》,央求把自家的电视机和VCD搬进寺院;终于可以痛快看《西游记》了,小喇嘛却来回奔跑着为小活佛传递VCD光盘,自己并没能看上几集。
    而作为买电视机和VCD的人,小喇嘛的哥哥却并没有得到太多的上镜机会,他的主要镜头是在村民藏戏演出中扮演了主角智美更
    影片多半时间是在讲帮助别人观看电视剧《西游记》,为了让小喇嘛能看电视《西游记》,小喇嘛的爷爷为小喇嘛看哨;小喇嘛为了让自己的师父和同伴能看上《西游记》,央求把自家的电视机和VCD搬进寺院;终于可以痛快看《西游记》了,小喇嘛却来回奔跑着为小活佛传递VCD光盘,自己并没能看上几集。
    而作为买电视机和VCD的人,小喇嘛的哥哥却并没有得到太多的上镜机会,他的主要镜头是在村民藏戏演出中扮演了主角智美更登,在影片里他却因为不愿意借出电视机,挨了批评,“与智美更登相比,你怎么连一个电视机都不愿意借出去”。
    在这个故事里,谁买的电视机不重要,看电视也不重要,帮助别人看电视才是重要的。在智美更登的故事流传的藏区,人们把施舍、助人行为,看作人生意义,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
    以这个影片做引子,我讲一件事,因为都是和施舍、助人有关,就附在这个电影条目下面吧。


    经常坐车的车站,有一个“常驻”的捡垃圾的人,我和他也成了熟人。今天在等车时,我不耐烦的抽起了烟,他在旁边,于是也递给了他一支,给他点上。算是搭上了话头,和他聊了一会儿。
    可能是因为很少有人跟他说话,他结结巴巴,吐词也不清,听不清他说什么。他说话时始终笑着,牙齿不齐,左眼红肿着,那张脏兮兮脸上的笑容竟然有点羞涩。我问他是从哪来的,他用手往北划了一下,我也没听清他说什么,我说是不是温泉镇啊,他点了点头。
    旁边有一对青年人,那男青年喝完了最后一口矿泉水,他流露出想要空瓶的意思,那人伸手把瓶子给他,他张开了手里的塑料袋,示意投在里面,可是那人在投瓶子的时候故意把瓶子扔在了地上,他只好再捡起来。他这个张开袋子的动作,其实是想要一些人与人的平等,说明他也是从事一种劳动,不想乞怜于人。他还有更酷的行为:有时自己在垃圾筒旁边用绳吊一个袋子,他的意思是你要投空瓶或者报纸,就直接投在我的袋子里吧,省的我再去掏垃圾筒。但是扔空瓶的人却要让他明白施舍的意义,必须让他在地上捡起来。
    把一个空瓶扔在地上,和前几日新闻报道中的要求受助人感恩的事件,都是同一种社会心理,一种人与人的不平等观念。岂不知,那些受助人也需要人的基本尊严,也有追求尊严的权利。他们除了遭遇物质的困境,还被太多怜悯的眼神和冷眼包围。一些受助人没有公开感恩,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相信他们内心是不会忘记曾帮助过他们的人。在这个崇拜金钱的社会里,贫穷就像是羞耻的补丁,如果他们在媒体上曝光,那么这个社会将会把他们打入“另一个阶层”。助人并不是需要别人感恩,这应该是一种对自身有好处的自觉行为。
    在宗教意义里,施舍是一种赎罪行为,净化自己,减少自身的罪孽。人生的完满,需要通过助人来完成。
    【详细】
    12061125
  • 沙丁鱼2
    2007/2/5 17:35:43
    我2月就去西藏看《智美更登》啦
    从电影院出来时心里非常平静,心里却有一种鼓胀着的幸福感,这片子里没有坏人也没有任何冲突,一个很单纯的故事。它发生在神秘的西藏,但是我们基本上没看到惯有泛滥的风景,这应当是出现天空最少的西藏影片,但是片中仅有的几个静态镜头,斜拍屋檐悄悄露出蓝色的天空一角以及沉默的吊钟,传递出身处边陲人们的内心安宁。
    影片主线有两条,一是小喇嘛回家被电视剧《西游记》所吸引,要求父亲带电视到寺院给老喇嘛看;二是围
    从电影院出来时心里非常平静,心里却有一种鼓胀着的幸福感,这片子里没有坏人也没有任何冲突,一个很单纯的故事。它发生在神秘的西藏,但是我们基本上没看到惯有泛滥的风景,这应当是出现天空最少的西藏影片,但是片中仅有的几个静态镜头,斜拍屋檐悄悄露出蓝色的天空一角以及沉默的吊钟,传递出身处边陲人们的内心安宁。
    影片主线有两条,一是小喇嘛回家被电视剧《西游记》所吸引,要求父亲带电视到寺院给老喇嘛看;二是围绕着春节必定上演的藏戏《智美更登》所产生的事情,包括哥哥妹妹的参演,台下老年观众与小孩子截然不同的反应等,并且顺延而出小喇嘛回家路上碰见的刻嘛呢石的老人,小神佛以及最后的祈愿大法会。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很普通的生活场景,就连小孩子喜欢看电视而不喜欢传统的藏戏,导演似乎也无意批判,当小喇嘛找正在演出中的哥哥要钱去看录像厅那一段,台下某个女人说:“智美更登王子,你就施舍给他几块钱吧。”大家哄堂大笑,并不觉得有任何不妥——这段看似无足轻重的小事不动声色的表露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在外来文化冲击下的生活其实并不妨碍传统戏剧的继续;刻嘛呢石的老人孤身一人住在山上,但他因为拥有信仰而显得十分安详。而小喇嘛为了让老喇嘛看到唐僧取经,把电视特地搬到寺院,且还请朋友们都过来看;为送《西游记》给小活佛在山坡上来回奔跑时,导演用了一个远景,一下子让我想起了伊朗电影《何处是我朋友的家》,他们有着同样淳朴的眼神。
    影片音乐除了小喇嘛和朋友们在山坡上所哼唱的一位藏族歌手的歌曲,其他主要就是藏戏《智美更登》的吟唱,分别以碟片放映、排练和正式上演三种方式出现。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简单且多次循环重复的歌声令我十分着迷,宗教音乐似乎有一种天然的魔力,更能亲近人们的心灵。

    p.s.这部影片是在广州举办的“先锋光芒”影展时在天河电影城看到的。
    《智美更登》,其实我老是把它说成 喜美拉登,哈哈。
    【详细】
    1120794
  • 少年
    2007/2/4 16:45:59
    喇嘛和农牧民的日常生活
    看完电影,还在导演互动环节,就被拽了出来,央视某艺快报栏目要采访观后感,一个基本不懂得采访礼貌的北京大爷高抬着下巴问一句,然后一个举着话筒的花瓶小姑娘又怯生生地重复这一句:看完这部电影,对你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吗?

    后来想,这片子对我的生活还真是有影响的,至少一扫前几日工作中那些恶心的人和事所造成的烦躁情绪。万玛才旦这部片子其实很难得,猛犸在香港电影节上看到后就跟我推荐过,讲过,能在大
    看完电影,还在导演互动环节,就被拽了出来,央视某艺快报栏目要采访观后感,一个基本不懂得采访礼貌的北京大爷高抬着下巴问一句,然后一个举着话筒的花瓶小姑娘又怯生生地重复这一句:看完这部电影,对你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吗?

    后来想,这片子对我的生活还真是有影响的,至少一扫前几日工作中那些恶心的人和事所造成的烦躁情绪。万玛才旦这部片子其实很难得,猛犸在香港电影节上看到后就跟我推荐过,讲过,能在大影院看到,实在是幸福,这是它的汉话剧本。毕竟是藏人导演,不是猎奇也没有寄托什么自己没有的东西,就是简单的生活,比比田壮壮的那两部,感觉更明显。那个海南州的小寺也非常象我去过的甘南的禅定寺,很普通的寺,喇嘛和农牧民的生活,宗教也一点都不神秘,很日常,再有就是淡淡的令人忧伤的文化变迁,但这忧伤也没有到我们这种要死要活的态度,还是很日常,无非就是两个老汉几句随意的闲聊而已。生活不就是这样吗?激烈的东西占的比重其实很小很小。

    猛犸对我说:与人家的电影比起来,你拍的那些照片还是在猎奇,这是公允的评价。能把自己民族的生活这样展现出来,导演没有愧对他几十年的生活。导演说他已经带这片子在藏区放过一轮了,十几万人看过,票房也有20多万了,这是好事情。略微有一点点疑问,有几个重要的细节导演的调度和控制还存在问题,譬如那个醉酒的男子,譬如路上的几个镜头。再有,故事中有意无意的几个喜剧因素其实有把生活和人性简单化的嫌疑,不过不严重,各人会有各人的感受。

    片子开头,小喇嘛们来回念叨一个名字:”华尔贡“,听到这个名字实在亲切,家里还有他的碟。这个藏族格萨尔弹唱的现代创始人是甘南的草原医生,在藏区有着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没想到万玛才旦用这样的方式提及他。似乎藏区现在兴盛起来的弹唱,不管是扎木年,还是曼陀铃,还是吉他,大多离不开他那些套路——五六年前我开始找他,直到去年才找到,听的不多,如果这个说法不对,请原谅则个。

    还是闭嘴,赶紧翻出来再听听小喇嘛们迷恋的华尔贡大叔吧……
    【详细】
    1119853
  • 钭江明
    2007/1/22 18:58:28
    和神在一起的日常生活--《静静的嘛呢石》+《举自尘土》
    和神在一起的日常生活--《静静的嘛呢石》+《举自尘土》
     
    2007-01-12 11:59:00
     
     
    《静静的嘛呢石》
    昨天下午三点,中华电影城。
     
    1、
    看完《静静的嘛呢石》忽然想起来回过头看自己,恍然原来我们都是无神论者。这样子已生活数十年,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而看到另外一群人与神生活在一起
    和神在一起的日常生活--《静静的嘛呢石》+《举自尘土》
     
    2007-01-12 11:59:00
     
     
    《静静的嘛呢石》
    昨天下午三点,中华电影城。
     
    1、
    看完《静静的嘛呢石》忽然想起来回过头看自己,恍然原来我们都是无神论者。这样子已生活数十年,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而看到另外一群人与神生活在一起的日常生活,才发现原来自己的生活是没有神的。
    我理解万玛才旦说的那种忧伤。就像目睹了一块嘛呢石在风中慢慢地被蚀掉,一点一点感到它在消亡的那种忧伤。而风中的嘛呢石会忧伤吗?大概不会吧,它那样安静那样知天命。
    过去投向西藏的目光基本上是景仰式的,甚或猎奇式的。皆因我们是外人。而《静静的嘛呢石》全部由藏族人班底完成,他们的生活也终于获得了一种日常的平视。
    有时候会觉得“日常”在中国来讲竟成了一种奢侈的词汇。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斥了太多的“过度”,从大片压顶到时尚逼人,什么玩意儿总是在很轰动的抢夺眼球,我们似乎已经很少能够以平常心注视周围。
    似乎跑题了。说回《静静的嘛呢石》里那些和神在一起的人。对于他们来讲,和神在一起是他们生活的常态,儿子在寺院当喇嘛,过年了要给牲畜送礼,要为了神放生,节日的娱乐是看一部关于施舍与爱的佛教经典戏剧。他们和神在一起的生活之平常,就像我们天天都在呼吸着被污染的空气。
    电影里有篇幅较长的关于智美更登王子无限施舍的传统故事,看了很感慨,这就是他们的神。虽然这个故事在被搬演的过程中总是被打扰,包括一个酗酒的年轻人,可是能感觉得出神就在那片土地上的呼吸。呼吸,很日常的动作。
    这种与神在一起的生活开始有了变化,看得出,在这部电影结束之后,还会有更惊心动魄的变化。万玛才旦说还有两部,小喇嘛还会去到拉萨,去经历更多的挑战。我们会不会看到一幅破裂的图景?我想我已经预感到了,所以对拉下来的两部带给我些什么真的有些提心吊胆。
     
    2、
    《举自尘土》
    去年12月看的,忘了具体时间,一直说要记下来。可惜看到的只能是碟片。我很想在银幕上能够再看一遍这部电影。
     
    看的时候很意外,对中原大地上还生活着这样一群人。虽然村庄的生活跟我们知道的一样破败、令人哀伤甚至,绝望。可是主人公们是基督徒,绝望的生活于是呈现出不一样的气息。
    他们所处的现实都是我们借助媒体或者敏感的同情心所知道过的:
    女主角的丈夫一直躺在病床上,是矿工,严重的砂肺病患者,总是发出揪人的喘鸣。
    他们无钱看病。拖欠了医院很多钱。
    女儿很懂事,可是因为拖欠学费被退学……
    沉郁的被复述过多少次的现实,连唉一声都觉得太沉重。不过,在简陋的饭摆上桌时,母女俩却会做饭前祷告;在重病的丈夫床前,有教友来探望(这个场景让我有些滑稽地联想到过去的党组织);在灰暗现实挤压的间隙,有一些集体生活,为一场婚礼练习打鼓……
    宗教就这样渗入了他们的苦难生活,苦难在继续,但似乎减弱了一些沉郁。在哀苦无力的忍耐中,生活没有改变,但似乎有了支撑。
    一个月后看完《静静的嘛呢石》之后回想起《举自尘土》,两个电影都是讲了一群与神在一起的人的日常生活。信仰有如呼吸一样自然平淡。可是方向上却是相反的,前者是神的气息开始出现裂纹,慢慢减弱;后者却是刚刚开始接触到神。
    事实上,直到目前,我仍然是个无神论者。一贯忘本,也早已习惯了“活着”式的苦熬。而这两个电影终于提供了不一样的图景。
    身处现代中国苦闷的广场,不仅只是凝望中心处的碑状建筑物,也可以时时仰望天空,或者闭上眼睛。即使,在如此观照的时刻,从心里涌出的仍然是叹息,和哀伤。
     
    【详细】
    11141578
  • 一年一场雪
    2007/1/17 17:48:19
    小喇嘛留下的光碟封套
     <静静的嘛呢石>里,新年回家的小喇嘛“心动”了——他久久地站在庙边小路上,看着父亲的身影、马儿驮着的电视机、DVD机和唐僧喇嘛的光碟渐渐远去,他的央求只留下了光碟的盒子,和他珍爱的孙悟空面具一起,揣在怀里。
         这是一部西藏题材电影的,主题依旧是外来现代文明对藏族传统文化的冲击,更具体一点是对研习藏传佛教的喇嘛的
     <静静的嘛呢石>里,新年回家的小喇嘛“心动”了——他久久地站在庙边小路上,看着父亲的身影、马儿驮着的电视机、DVD机和唐僧喇嘛的光碟渐渐远去,他的央求只留下了光碟的盒子,和他珍爱的孙悟空面具一起,揣在怀里。
         这是一部西藏题材电影的,主题依旧是外来现代文明对藏族传统文化的冲击,更具体一点是对研习藏传佛教的喇嘛的冲击。整部电影有点禅意,完全可以套上那个著名的心动还是幡动的故事。
          村子里会计家的二儿子到庙里当喇嘛了。喇嘛的生活清苦,年少的小喇嘛对老喇嘛的收音机、转世小活佛屋子里的电视机和DVD机满怀好奇,受制约的学经生活让他无法正常地接触这些常人的娱乐,年少的孩子只能用朴素而幼稚的方式获得少量的机会去观看这些影象机器中带来的外来世界。
         然而,过新年了,小喇嘛跟着父亲回家了,家里新买来了电视机和DVD机,小喇嘛的好奇可以在大年初一到初三这三天中得到满足,而且,带来的正好是《西游记》——藏族人说的唐僧喇嘛的故事,这都为小喇嘛与现代文明的接触准备了各种可能。可要么电停了,要么得过传统新年——早睡早起给羊放生、在村头看一出传统藏戏,时间就这样一点点被挤去,小喇嘛最后是在爷爷放风、弟弟偷放电视的窘迫情况下,偷偷地看了电视。高兴之余,他提出要把电视带回庙中,给庙里的老喇嘛们看——“师父总是给我讲唐僧喇嘛的故事”。故事的矛盾又转到寺庙里。后来,寺庙里的喇嘛们都高兴地整日整晚地看,连小活佛也来借碟了,小喇嘛的看碟后来就变成在老喇嘛和小活佛住所之间不断奔跑换碟,直到父亲要回家。
          原本,西藏的风情已经让这电影有了吸引力,说西藏喇嘛的生活则更让人好奇,而更大的卖点在于,整部电影主创人员都是藏族人,所谓的“原汁原味”就此得到充分的保证,朴素而不张扬的画面、简洁但独具特色的对白、不紧不慢地节奏,很可惜,我只看了这一部藏族人拍的藏族电影,所以我不知道这种制作风格是否是他们的传统风格还是学习其它后的风格。
          但画面里的很多东西让我重忆起去年到西藏的经历和感受:那些光光的山、山坡上的寺庙、有点简陋的藏戏、还有喇嘛的屋子、在风口鼓鼓飘动的经幡。。。。。。所有的这些都亲切而朴实,这是西藏才有感受与电影。而且,这里的思维也是西藏的思维:整部电影没有惯看的电影中编出来的矛盾跌宕的戏剧冲突,也没有在风光片通常会大秀的高原蓝天阳光、绚烂的色彩或宗教隆重的仪式,只有显现在平静的日常生活中的小矛盾小冲突小变化,如果不去留意,也许它们就静悄悄地不知不觉地从我们身边溜过了。这也许与西藏宗教本身世俗实用的功能有关。而这些小波澜,正是大风浪的蓄势,我们这些汉族人站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观望,又会如此新鲜地感觉到。
          小喇嘛留下的光碟封套,就象孩子离开父母去一个陌生地方必须带着自己的心爱玩具、又或者是单身汉在床头贴的明星照片,这似乎是一个可以在心动与不动之间让他维持平衡的精神符号。
          村子里帮他刻嘛呢石的老人在见过他的第二天——大年初二半夜突然死去,嘛呢石还没有完成。是的,生活还要继续,只能在固定的环境中继续。小喇嘛必须抚平内心的冲突,在宁静的喇嘛庙中继续生活。就象那无言的嘛呢石,普通人的心愿只能在不经意中静静诉说,若干年后,一切都将消失在无声无息中。
    【详细】
    11121586
  • 浅草
    2007/1/14 0:46:33
    静静的
    很安静的三十多分钟,简单朴实的镜头语言,简单朴实的对白和表演,它是要让你放下一切焦虑或期待安静的度过这三十分钟,这三十分钟不会太重要,什么都不会改变一个瞬间而已,但它还是在平静的展示一些东西。
    不知道藏族人们的生活从来就这么简单,城市中生活的人对这种简单应该是不可理喻的,过年了,小喇嘛回家看了西游记,把电视和vcd带回寺庙给老师傅看西游记,最终他们还没条件看全,小喇嘛得到了师父的旧收音机,下
    很安静的三十多分钟,简单朴实的镜头语言,简单朴实的对白和表演,它是要让你放下一切焦虑或期待安静的度过这三十分钟,这三十分钟不会太重要,什么都不会改变一个瞬间而已,但它还是在平静的展示一些东西。
    不知道藏族人们的生活从来就这么简单,城市中生活的人对这种简单应该是不可理喻的,过年了,小喇嘛回家看了西游记,把电视和vcd带回寺庙给老师傅看西游记,最终他们还没条件看全,小喇嘛得到了师父的旧收音机,下次过年的时候,他才能回家。他的忧郁和小小的愿望我们看起来那么渺小,也很动人,我们从来就没想到过看电视会是一种奢侈的需求,现代科技让我们远离了这些不便,有些养尊处优。只有更大更复杂也更空虚无意义的东西才会触动我们的忧郁和欲望。
    日落而息,高大的庙堂,骑着骡子穿越在黄土地上顺山蜿蜒的小路,行走的在天地间,这种简单的生活中,有着都市人羡慕的开阔。他们不懂得现代科技对人的物化,没体验过无病呻吟分裂的痛苦,他们只生活在神性和自己之间,这不是一个让人自以为是去可怜物质贫乏的短片,它提醒了原来人类曾这么单纯的存在过,而且现在,在西藏,还有人这么朴实而神圣的生活着。
    虽然现实的都市生活和挣钱的欲望已经把它从我们自身剥离干净,那些神性的东西在我们的记忆中并为远去,内心的某个角落,在渴望着这种纯净,如果某一年,我们不必忙着学习工作考证,不必计算周末,不必在拥挤野蛮的交通中挣扎,只要一步一步的去拉萨朝圣,用身体的痛苦,向单纯的信仰做一次证实,在神的注视下完整自我,心安理得的继续下一天的生活。当然我们不会这么做,看着一袭藏红的喇嘛们如此虔诚,我们的心灵似乎也会得到一种感染,有时候是很轻浮和附庸风雅的感动,有时候是关于内心深处的一些回忆,这样也够了,还能要求什么呢?
     我也没有要求什么,我想起了那年曾经回老家跟爷爷奶奶过年的一些画面,大清早起来在雪色中放鞭炮,那火红的小东西牺牲时让我激动,然后那准备好的饭菜和酒去水井边祭拜水神,去灶台祭拜灶神,然后是祖先,还要拿点糖去喂院子里的果树,跟它们谈谈愿望,让它们努力结出更多更甜的果实。教科书上说这样很愚昧,我却被这样的氛围激动了,神秘中似乎得到一种安全感,有那么多神仙保佑着我们呐。片子中小喇嘛的母亲说也要给骡子一些好吃的一起过年,那种人和神和动物一起过年的日子,在我的记忆中已经过去很久了。现在的春节,多是麻将声中度过。
    静静的嘛呢石记忆着着一切,它不做叙述,但你可以去找它。
    【详细】
    11111026
  • 悠然
    2006/11/23 21:52:22
    片如其名,气质安静
     
      好象拿起薄如无形的刀,以时点为刃,唰~风过处,呈于眼前的,是世情世态的纵剖面
          
      几近凝固的剖面上散布的,分明是世事变迁的节点
          
      非常藏族。不是因为有藏式符号一般的喇嘛、寺院、藏戏、村落,而是影片与生俱来的气质。
          
      非常生活,没有刻意的卖弄。没有标本式的浅薄。比国内某些号称记录、半
     
      好象拿起薄如无形的刀,以时点为刃,唰~风过处,呈于眼前的,是世情世态的纵剖面
          
      几近凝固的剖面上散布的,分明是世事变迁的节点
          
      非常藏族。不是因为有藏式符号一般的喇嘛、寺院、藏戏、村落,而是影片与生俱来的气质。
          
      非常生活,没有刻意的卖弄。没有标本式的浅薄。比国内某些号称记录、半记录形式的影片,更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
          
      导演喜欢以对称的画面表现寺院建筑的仪式感,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他总是把镜头压得很低,低得削掉了房檐,却留出大块的无人的地面。没有在影片放映后安排导演上台与观众交流,而是在放映前赶着人家上去“说几句”,实在是一大败笔。
          
      没有看到期望中的壮美风景,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导演的底气。
          
      片首曲和片尾的“心咒”都很好听。
          
      如果公映,推荐大家去看。(可据说6.1已经举行了首映式)

    2006-06-?
    【详细】
    1093486
  • 表象
    2006/4/20 20:17:04
    风中的嘛呢石
    大风中索巴老人的帐篷。嘛呢石列在帐篷的旁边,被冬日的寒风猛烈的刮着。


    小喇嘛的师父等了十年,终于等到了可以去拉萨朝圣的日子,他明年开春就要出发,走那条长路;所有的人都在关心他朝圣的事情。小喇嘛有一张敦厚沉静的脸,他仔细地擦拭着铜灯,心里想着就要带他回家过年的父亲;他擦灯格外仔细,因为师父说这能够给他带来智慧。


    村里的庙堂刚刚演出完《智美更登》,慈悲的王子
    大风中索巴老人的帐篷。嘛呢石列在帐篷的旁边,被冬日的寒风猛烈的刮着。


    小喇嘛的师父等了十年,终于等到了可以去拉萨朝圣的日子,他明年开春就要出发,走那条长路;所有的人都在关心他朝圣的事情。小喇嘛有一张敦厚沉静的脸,他仔细地擦拭着铜灯,心里想着就要带他回家过年的父亲;他擦灯格外仔细,因为师父说这能够给他带来智慧。


    村里的庙堂刚刚演出完《智美更登》,慈悲的王子把他的三个儿女施舍给了婆罗门。台下的老人纷纷落泪。表演结束,所有的演员齐聚舞台穿着戏服齐齐整整地辉煌地站立。这时中间一个男演员说“把录音机拿上来”,然后挎着录音机按下播放钮,鼓噪的迪斯科解体了这一切。
    老人们在埋怨声中很快退去,小喇嘛走到庙堂的门口,又回过头来,戴上孙悟空的面具孑然而立,凝望着正在喧闹着的人群。


    小喇嘛和父亲用马驮上电视机和VCD,绕道返回寺庙,路上放羊人告诉他们,索巴老人在大风中的帐篷里死去了。他们走到帐篷时,风依旧很大,人们在风中清理着老人的遗物,场景却像在清理着一片废墟。人们找到一块未完成的六字真言的嘛呢石,放到了小喇嘛手里。
    小喇嘛回到寺庙,先是戴上孙悟空的面具给师父看,然后告诉师父索巴的死讯。二人到庙殿为老人念佛。之后,他们打开电视机,开始看唐僧喇嘛的取经故事。
    小活佛也要看唐僧喇嘛,于是小喇嘛有了一件跑片的工作;拿着光盘在荒凉的山路上奔跑,上下来回。
    师父原本打算自己独自一人去拉萨朝圣,后来不知何故地,突然决定带小喇嘛一起去。


    初三的下午就是祈愿大会。
    小喇嘛在山坡上注视着带着光盘归去的父亲,而山间已经变得寂静,因为僧人们都已经进入大殿,仪式即将开始。小喇嘛快速地奔跑下山,一个人在庙宇之间穿行,脚步引起了山谷的回音。
    到了。小喇嘛在雄浑的大殿屋檐下显得如此渺小。他急急地踏入,脱下靴子,在队列中盘坐。奔跑使他呼吸困难,他气喘吁吁的模样在仪仗中间显得不协调。然而众喇嘛诵经的声音越来越浩大,盖住了一切;佛殿庄严的漆黑笼罩了整个屏幕。


        影片讲的西藏僧侣,没有奇观异景,没有炫目的藏域风情,却有一种难得的淡定的真实。
        枯寂是一种韵律,枯寂中的不安也是一种韵律。枯寂与躁动的比照让这种韵律显现:矛盾如戴着孙悟空面具的沉静的小喇嘛,摇摆如大风中索巴老人的帐篷。而影片最后,去拉萨朝圣的机会如同一道命运的意旨,让我们隐隐地期待信仰何时让那份不安最终淡去,印度和拉萨如何让孙行者和小喇嘛得到各自最后的幸福。
        西游记VCD是一件奇特的事物,是一条世俗和信仰之间敏感的线。它寓言一般地连接了两个世界并吸引了我们的关心,让人感受到小喇嘛的呼吸,感受到信仰的未必浓烈,却最纯净真实的形态。
    【详细】
    10391234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