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最初看到《天下长河》的剧名和封面,我是没什么兴趣的。首先我是个历史文盲,对历史既缺乏认知,也兴趣寥寥。只是恰逢剧荒,听说这部口碑还行,就打算试一试。虽然我几乎没有完全认认真真看完过任何一部国产历史剧,但偶尔看过的片段还是让我对国产历史剧有个摆脱不掉的刻板印象——要么是油腔滑调爱耍小聪明的戏说,要么是总板着面孔一本正经端着的所谓正剧。总而言之,土了吧唧,没啥
老实说,最初看到《天下长河》的剧名和封面,我是没什么兴趣的。首先我是个历史文盲,对历史既缺乏认知,也兴趣寥寥。只是恰逢剧荒,听说这部口碑还行,就打算试一试。虽然我几乎没有完全认认真真看完过任何一部国产历史剧,但偶尔看过的片段还是让我对国产历史剧有个摆脱不掉的刻板印象——要么是油腔滑调爱耍小聪明的戏说,要么是总板着面孔一本正经端着的所谓正剧。总而言之,土了吧唧,没啥意思。
《天下长河》最初铺垫的两集我看了,仍不以为然,感觉特效假,也没啥新意。这个阶段,此前我对这类题材的刻板印象仍未消除。直到剧中出现喜剧色彩,才逐渐有些刮目相看。因为那种喜剧色彩跟我过去留下印象的历史戏说剧气质颇有不同。导演的作者特性个人色彩此刻开始浮现。不是一般的搞笑,而是带有荒唐色彩的黑色幽默。几个主角赶考、揭榜的桥段,叙事节奏张弛有度,视听语言颇有心思,已经完全区别于大多数国产剧的境界。这时我开始觉得,有点意思了。
越往后看,越发感到张挺导演作为编剧和导演的杰出能力,由正眼相看到最终不能自已五体投地。
其实这部剧我没有一口气追完,中间有时会断开一两天看看别的。不是因为不够吸引,而是那是我已经隐约有种不舍的感觉。好容易赶上一部好剧,实在不忍那么快就看完了。那就假装从容,压着速度看吧。
昨天终于追完。最后两集,哭了几场。三点多追完,心情不能平静,四点多才睡着。中间又醒来,12小时过去了,恨自己安利能力不够,推不出去。只好坐下来,多写一点,说说感受。看时已感慨万千,五味杂陈。至今落笔,未能平静。
剧情和人物我不想多说,还是希望愿意看的人,自己去看。我想从作品属性来说,为什么我会如此被它打动。
首先我要表明,我对历史史实的认知几乎为0。所以对于本剧的感受与评价,可说和所谓历史全无关系。它是否符合历史,我无从判断。对我而言,这只是一个寓言。权当是虚构故事来看。会不会将它与真实历史对号入座,那是另一回事。
片方拿8.2分的数据作宣传用,在我这里却是低估。我认为它完全值得更高的分数,因为它在中国文艺作品——至少时下作品中是相当可贵的稀有之物。我看过不少质量远不如它的作品,有国产的,也有国外的,分数都更高。假如有人能够让我相信,之所以我会有此结论,完全是因为我对国产历史剧的孤陋寡闻,属于没见过世面的无知妄言——我会非常高兴。
作为文艺爱好者,我会被《天下长河》如此打动主要有几个原因。
第一,我喜欢那些关注现实,与现实对话的作品;
第二,我爱理想主义者。
我不知道《天下长河》里所述剧情是否符合史实,但既然片方挂牌“历史传奇剧”,沾上“传奇”二字,我就会从“艺术真实”的角度去衡量作品。
中国不是没有关注现实的作品,但我认为,在程度、深度、力度方面是有所区别的。
《长河》的立意,让我非常惊喜。我看过不少国产影视现实主义悲剧,举凡有批判现实成分的作品,多半是呈现苦难,渲染不幸,即便有剖析、有反思,也多止步于权力最高层,更别提对整个社会的运行体系发起质疑和进攻,指出在加害者和受害者以及身兼两职的人群中,所有人都会付出代价,都是牺牲品概莫能外的事实。
我们的很多作品,都仅仅是在有选择地展示伤痕,借伤痕煽情的存在。最后哭一鼻子,叹口气,逆来顺受地活下去——并不追问造成那一切后果的原因,或归于偶然,或归于命运,在群众里揪出几个恶人结案,再给受害者送几顶高帽子。
长河关注所有人在这皇权系统庞大机器中的处境。追问何以至此。正如靳辅让索额图转告皇上那句所言——史笔如铁——史笔是否真的如铁我是存疑的,但冥冥之中总有真相。如果真相值得被认识,那自然每个人都是这真相的一部分——我们究竟何以至此。而坐在这皇权中至高无上位置上的人,当然也逃不过这样的追问。
这是张挺老师的可贵。他追问这一切,却非以善恶论处。论人善恶简单,看清立场不同的人之处境困难。张老师选择了更难的那一边。但该点到的,都点了,不回避,也不和稀泥。塑造些恶人,让恶人担责、背锅,在创作上显然是更讨巧的做法,既省事儿也更容易被理解。但这样一来,真正的问题必将被遮蔽。因为道德不是人类社会的解药。这种廉价的药方谁都能开,却无法执行。
在中国,书写理想主义者的叙事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态度——要么是不顾实际地一味唱高调;要么是呈现理想主义者的陨落与牺牲,以哀伤姿态表达世事的无解与无奈——或空洞虚伪,或沉郁沮丧。
《长河》对理想主义者的书写,尤其让我动容。从现实层面来讲,剧里贯彻理想主义的靳辅与陈潢可以说都“不得好死”了,导演没有回避这个现实,但又超越了现实——他用尽所有表达在证明,最终的赢家还是陈潢靳辅他们,因为只有他们脱离了那个皇权的评价体系。其实大家都是牺牲品,但他们赢过了所有人。这样的书写,是对理想主义者最大的敬意。
在历经四十集的追问和理想主义者“不得好死”的结局里,张挺导演给出的回答却如此有力,充满信念——虽有悲凉,却无媚骨,只有矢志不渝只属于理想主义者飘荡在天地之间永不消弭的少年意气。
他没有把牺牲和付出代价以失败命之。即便是死亡,也是那样浪漫和诗意。这种虽然无比沉重却仍然飞扬的笔调太让人动容了。
剧终,那个雄心壮志意气风发的康熙终于不复当年,一身衰弱之相,眼神凄惶——他走进河伯庙,看到百姓自发为靳辅陈潢立的雕像。高高在上被供奉着,却一言不发,就连帝王也只能屈居于下。在阴阳两隔之间,君臣皆不再发一言,靳辅陈潢身后轰然响起河道边生生不息的号子声。皇上佝偻着身子,转向镜头。与镜头外的我们对视。正如靳辅所言,“史笔如铁”,那个成就大业的康熙,终究也躲不过后人的评说。而在他的眼睛里,我们又看到了什么?
每每高潮戏份,张挺导演的视听语言都这样打动人心。我为国产剧中出现这样既关怀现实又歌颂理想还如此浪漫飞扬的作品,感到由衷的震撼和高兴。
敬陈潢,敬靳辅,敬张挺,敬天下每个坚守信念的理想主义者。
《天下长河》最后一集结尾,头发花白、稀疏到几乎快扎不起辫子的康熙,来到百姓供奉的河伯庙,看到靳辅和陈潢的雕像。
《天下长河》最后一集结尾,头发花白、稀疏到几乎快扎不起辫子的康熙,来到百姓供奉的河伯庙,看到靳辅和陈潢的雕像。
《天下长河》里边,陈天一的客户是谁?是康熙。康熙支持他治黄河,他才能发挥作用,才能指望自己有一天能成就大禹般的事业。剧中的陈天一,是一个非常耿直的技术男。他成天张口闭口的康熙什么都不懂,这了那了。反正谁都不懂,谁都是阻碍他治黄河的绊脚石,他是河伯投胎嘛,就他能。实际上我们想想,没有康熙给他硬扛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没有康熙给他每年拨几百万两银子,没有靳辅,明珠,高士奇这些大佬的各种周旋与力挺
《天下长河》里边,陈天一的客户是谁?是康熙。康熙支持他治黄河,他才能发挥作用,才能指望自己有一天能成就大禹般的事业。剧中的陈天一,是一个非常耿直的技术男。他成天张口闭口的康熙什么都不懂,这了那了。反正谁都不懂,谁都是阻碍他治黄河的绊脚石,他是河伯投胎嘛,就他能。实际上我们想想,没有康熙给他硬扛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没有康熙给他每年拨几百万两银子,没有靳辅,明珠,高士奇这些大佬的各种周旋与力挺,光靠陈天一这样一个技术男,可不可能完成大禹那样的事业?所以剧中有句话,任劳很容易,任怨很难。如果你希望所有人都理解你,都支持你,你才能把事情做好,那你只能做什么?你只能去河堤工地上当民工,去搬木头,砸石头。
越LOW的工作,就越不要求任怨,只要求任劳。反过来讲,坐在领导岗位上,坐在独当一面的岗位上,坐在对一件事或者一个区域负责的岗位上,任怨才是主要工作内容。所谓任怨就是上面对你不满意,下面对你不理解,你手里还没有足够的资源,每天急得头发白了一半。
这就对了呀,好办的差事凭什么给你办?要是谁都能做到凭什么你来当领导呢?群众都是乌合之众再正常不过了,否则呢?难不成你还指望你辖内都是齐天大圣吗?
历史剧是创作者对历史的一种个人解读,导演截取了康熙朝治理黄河这段故事,拍出了封建王朝中权力运行的真相。
相较于一直在河道上兢兢业业、栉风沐雨十几年,人格始终如一的靳辅、陈潢来说,在权力中心的康熙戏份更多,转变更大,也更好地展现了权力的逻辑。
三十四集中,孝庄皇太后自知大限已到,在宫殿中
历史剧是创作者对历史的一种个人解读,导演截取了康熙朝治理黄河这段故事,拍出了封建王朝中权力运行的真相。
相较于一直在河道上兢兢业业、栉风沐雨十几年,人格始终如一的靳辅、陈潢来说,在权力中心的康熙戏份更多,转变更大,也更好地展现了权力的逻辑。
三十四集中,孝庄皇太后自知大限已到,在宫殿中,盛装大扮,正襟危坐,完成最高权力的交接仪式,为了大清基业能千秋万代,她殷殷嘱托康熙帝王之术。孝庄主要说了两点,一个是告诫康熙,继承人不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必须是靠自己流血搏杀到最后、最凶狠的狼,才能当做狼王,才有能力保护群狼。二是针对群臣的驾驭,她说流水不腐,人才到处都是,摧残一波,还会有新的一波填补上,皇帝不能因顾念旧情而让大臣长期处于高位,必须保持其流动,才能让他们时刻惶恐,不敢懈怠,更不敢合伙针对皇帝,群臣流动,与其能力无关、人品无关,仅仅在于其必须保持流动。两条背后都有一个思想,就是作为帝国最高统治者,皇帝必须消灭自己作为人的过多思想情感,只有人性被权力异化,才能成为权力本身。
以此为节点,康熙完成了一次蜕变,从一个人变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康熙十五年,黄河大决,运河运行不畅,直接影响了平三藩的战略物资运输,大清危机四伏,甚至有倾覆的危险,此时的康熙权威还未完全建立,用孝庄的话说,别人看他不是皇帝,而是一个小孩子。除了外敌,最主要的政治对手是满清勋贵集团,他经常被以伊桑啊为代表的索党怼的哑口无言。同时,此刻他还是个热血青年,真诚、热情,他招揽有能力的汉臣,可以对高士奇因欣赏而特殊拔擢,一日七迁;可以因为捉襟见肘的经费问题向孝庄撒娇,要内帑治河;可以对靳辅、陈潢这样的专业人才推心置腹,君臣一心,以至于经常感动得靳辅老泪纵横。
到了康熙二十六年,孝庄死后,早已平三藩、收复台湾的他,获得了极大权威,用明珠的话说,就是已经成为了真神。然而康熙也逐渐褪掉自己的人性,变得冷血,虚伪,刚愎自用,对他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维护“皇上圣明”四个字不受质疑。在索额图边境谈判被困之时,他选择不派重兵救援,任其自求多福。他开始践行孝庄提出的第二条帝王法则,把群臣流动这柄权力之刃第一个砍向明珠。针对治河之争,对于反对自己主张的靳辅、陈潢,他先下旨,后私信,一直想要对方服软认错,以维护自己的权威,然而对方坚持原则软硬不吃。他随即任用徐乾学这样的小人为枪,要把查抄家产不过五两的靳辅、陈潢打成贪腐明党,最终,一个革职,一个囚禁至死,有治国理财之能的明珠被贬官,不再重用,而高士奇也从奇才被定性成了小贼,佟国维、张廷玉替代二人上位,南书房大臣三换其二,群臣完成了第一次大流动。
康熙一直很喜欢流眼泪,前期对靳辅推心置腹地流泪,让后者愿意肝脑涂地以报君恩,后来他也经常对所有要任用的重臣流泪,同样让对方以为自己收到了特别的重视。流泪变成了帝王心术的一种表演,康熙沉浸在爱臣之明君的人设之中。讽刺的是,在最后一集,身心疲惫的靳辅面对康熙的流泪表演已经彻底麻木了。
剧中对围绕在康熙这个权力中心的群臣像也刻画得格外耐人寻味。索额图心里全是满清勋贵的利益,表面为国尽忠,内心时刻盘算着控制河督位置,好做自家生意,后期甚至为了扶持更有利于自己的太子上位,直接参与篡逆。明珠在朝堂上上下其手,但同时也算治国理财之能手,对于大阿哥之事也是尽力规劝,同时他是相信君臣人情的,否则也不至于感叹出“连靳辅陈潢这样的人都能被罢黜,谁还来当忠臣”的话语,当被康熙抛弃后,他面对曾经十几年朝夕相处,而如今擦肩而过的不白其一眼的康熙,眼神充满了错愕与幻灭。于振甲号称要作圣人,追求道德完美,然而他除了清廉一无是处,前有为一县不顾大局,导致黄河决堤祸害三省,后有改变靳辅、陈潢治河政策,导致黄河再次七省泛滥。徐乾学是个标准的能力不足,但深谙官场潜规则的老官僚,以十万亩水田做敲门砖考上了探花郎,随后到处投奔效忠,差事屡屡办砸,最后却因为揣摩到皇上要清除党争的意图平布青云,甘愿做陷害兄弟的帮凶,可谓毫无道德可言。靳辅、陈潢在其中像是一种异类,他们时刻把治河和百姓放在第一位,不惜抗旨不遵,陈潢甚至直接喊出了,黄河不是皇上的黄河,是天下人的黄河,他也因此冒犯了天威,最后被幽闭至死。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从皇帝到百官,人人把圣人训挂在嘴边,背后却时刻践行着“君为贵,社稷次之,民最轻”的权力至上原则。两江总督阿席熙私自扣押赈灾银两,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公然对上来讨要银两的靳辅说,银子怎么能发给穷人,治民就像管理牲畜,成熟一波就要收割一波,谁不听话,就打死几个,他们也就老实了。被革职的靳辅找索额图,让其劝说皇上不要更改治河政策,索额图说,你管这闲事干什么,再说,黄河再次泛滥,不正好证明你才是对的,至于多一些灾民又有什么关系。康熙执意挖下河,对于靳辅抗旨,私下召见靳辅,声称五万亩良田不算什么,他最在意的是靳辅抗旨导致皇帝权威被冒犯,被天下人看了笑话,而后他任用听话但治河无术的于振甲,导致黄河再次更严重的泛滥,康熙却对后者依旧信任有加,每年拨远超靳辅、陈潢时期的经费400万两,给他收拾烂摊子,等于振甲按照靳辅、陈潢之策重塑河道之后,康熙甚至不忘得意洋洋邀请靳辅来观看成果,以表示自己眼光卓绝,不管任用谁做河督,只要按照他的旨意来办,都能治理好黄河,可惜被于振甲实话实说当场打脸。而真正践行“民为贵”思想的只有靳辅、陈潢二人而已。
权力是巨大的,它可以轻易彻底改变小人物的命运, 索额图因为徐乾学的十万亩水田而让其成为探花;明珠因高士奇提前交卷认定其轻浮,直接把卷子涂污作废掉;号称爱民如子的康熙也为了维护自己权威,罢黜专业治水人才,导致黄河再度泛滥,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权力又是渺小的,有时甚至像个笑话,康熙要借淤田案打压明珠党,最后却查到最大买家是太子,明珠得知后直接笑到戏谑康熙为康老三,高士奇也吐槽,总不能因为你是皇帝就说什么都对吧。黄河更是不给康熙面子,你敢挖下河,我就立马泛滥给你看。
电视剧最后,年迈的康熙来到河神庙,看着被自己罢黜的靳辅、陈潢已被老百姓当做河神般供奉,得到了他一生追求但都没有得到圣名,不知又会作何感想。毕竟,中华民族能像黄河一样源远流长,主要靠的并不是所谓明君贤相,而是无数个靳辅、陈潢,他们理应流芳百世,而权力本身并不值得颂扬。
与其他剧一般虎头蛇尾不同,天下长河开局平平,前期传奇感过重冲淡了正味,到了31集就如同萧家渡合龙一般,两条线正式汇集,整个剧情一泻而下,滔滔千里,余味无穷。尤其最后三集,矛盾进入了尾声,情感爆发,结局圆满又悲哀,让人百感交集,慨叹无尽。◎康熙:栓q,这可能是朕被“黑”的最惨的一次张挺是塑造了一个跟固有印象很有差别的康熙。我前期看剧的时候,还以为康熙会被写成
与其他剧一般虎头蛇尾不同,天下长河开局平平,前期传奇感过重冲淡了正味,到了31集就如同萧家渡合龙一般,两条线正式汇集,整个剧情一泻而下,滔滔千里,余味无穷。尤其最后三集,矛盾进入了尾声,情感爆发,结局圆满又悲哀,让人百感交集,慨叹无尽。◎康熙:栓q,这可能是朕被“黑”的最惨的一次张挺是塑造了一个跟固有印象很有差别的康熙。我前期看剧的时候,还以为康熙会被写成一个有瑕疵的英主。谁知张挺反其道而行之,让康熙在权力之下不断的被扭曲被异化,暴露了康熙圣名之下的阴暗一面。剧中对康熙的批判是多于歌颂的,这也是我越看越“不对味”的来源。不得不说,天下长河里的康熙是跳出传统评价,令人耳目一新的。这个角色发力在后程,尤其是最后10集,康熙一步一步掉进了权力和自大的陷阱,一点一点地剥落人性,暴露出封建君王的本质。作为最高统治者,一要获取权力,二要巩固权力,三要扩展权力。在这条道路上,需要不断斗争,不断牺牲。谁都可以成为牺牲品,哪怕是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靳辅陈潢。康熙一开始从政治斗争的平衡者逐渐演变成政治风暴的发起者,从被动转向主动,从赤诚热烈转向深不可测,很难说他和皇权谁改变了谁。他们既共生也互斥,从最后的结局看,康熙是被打败的那个。粉墨登场的不一定是真的小丑,人把持不住自己的本心,就会是真的小丑,哪怕他坐在至高无上的位子上。◎陈潢:不争一世争万世,真正的功业会写在人心里陈潢是本剧里我最喜欢最打动我的角色,从头至尾熠熠生辉。对陈潢,我已经写了太多。编剧也是用很正的手法去写他,从初遇的侃侃而谈成竹在胸,到大河边深夜论名,再到星宿海源头述说前人,再到每一次治河的争论,任劳任怨泡在泥汤里,到萧家渡合龙的感动的泪水,再到抗旨不遵被拿问到京,再到狱神庙写下河防术要,再到最后的道别和陨落…陈潢是幸运的,他自己不止一次慨叹过这种幸运。一是前明潘季驯留下宝贵的经验和思路,二是可以被康熙知遇,三是还遇到了可以帮他遮风挡雨让他安心实现理想的靳辅,四是整个国家向上而行生机勃勃。天时地利人和竟被陈潢占了个全,还拥有康熙的一份难得的私人情谊,谁说不幸运呢。他跟康熙最终走向决裂,是因为康熙要他忠君,他却始终忠于的是黄河,是理想,是人民,是无数前人后人的美好愿景。跟康熙相反,他是越往后越跳出了功利名这个圈子,他已经不需要谁来肯定他,评价他。他的名字和黄河连在一起,他实现了他说的,此生毕于黄河。雕像会斑驳,庙宇会腐朽,真正的功业会口口相传,最终写在人心里。◎靳辅:无怨无悔,静水流深;珠联璧合,非他不可靳辅相比于康熙和陈潢,层次不如康熙多,高光要比陈潢少,但是在他这里,收获了最多的感动。他既有官场的手腕老于世情,又有一颗朴素炙热的真心。在康熙和陈潢之间,他巧妙地平衡、传递,替陈潢遮风挡雨,也给康熙做足面子。如果说康熙是天下,陈潢是长河,那靳辅就是能把这四个字连在一起的关键。没有靳辅,陈潢只能空有抱负,康熙只能望河生叹。做事难,难做事。花了每年朝廷那么多银子投在河里连个响都听不见,君要恨你,臣也要恨你。靳辅最终成为了孤臣,居然还被康熙利用成为打击明珠的靶子。可叹,可叹。靳辅是忠君的,但他更是忠民的。他能理解康熙,正如他也能和解于振甲。陈潢故去,他也毫无留恋。十几年共同治河的情谊,是友人更是亲人,共同缔造了这么大的事业,此生无悔罢。唯一遗憾,可能就是目睹陈潢被摧折却毫无办法,他竟要求索额图向康熙转告难逃史笔如铁,最终选择了和陈潢站在一起。天下长河最好的一点是,它始终关照的是人,是天下许许多多的人。没有因为这样的宏大命题,就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一味简单的歌颂。靳辅、陈潢始终以民心为本心,以治河为安民。在面对君权和人民利益的冲突时,毫不犹豫地与这片土地的人民站在一起。宏大之所以宏大,是因为人心的映照。天下长河,是一部气质独特的历史传奇剧,值得一看。
前面多喜欢于振甲,后面就十倍百倍千倍的讨厌他。最后一集,这讨厌达到顶峰。
于振甲就是键盘侠的代表。眼高手低,只会标榜自己,外加挑剔指责别人。40集又开始标榜自己,说要在衙门里养鸡种菜,换来的却是郭河叔愤怒的指责和嘲讽。郭河叔是老河务了,一看就知道于振甲不中用。作为河道官员,必须多去河道走动、查看,哪能没事就坐衙门呢?估计也气
前面多喜欢于振甲,后面就十倍百倍千倍的讨厌他。最后一集,这讨厌达到顶峰。
于振甲就是键盘侠的代表。眼高手低,只会标榜自己,外加挑剔指责别人。40集又开始标榜自己,说要在衙门里养鸡种菜,换来的却是郭河叔愤怒的指责和嘲讽。郭河叔是老河务了,一看就知道于振甲不中用。作为河道官员,必须多去河道走动、查看,哪能没事就坐衙门呢?估计也气于振甲过去的所作所为吧。毕竟王胖子这种脑满肠肥的上官,他也伺候了,偏偏不伺候于振甲。于振甲不懂河务,不看河道,却总是对靳辅陈潢这样一头扎在河务上的人指手画脚。都做了河道总督,依旧不肯好好学习河务,也听不进前辈意见。否则即使他蠢钝无能,那根据封伯懿当初治理萧家渡的办法,也未必大水一来就溃决。河道上像封伯懿、彭景明、郭河叔这样的好官员多的是。他自己狗屁不懂,可以虚心请教别人,也不至于让黄河决口多处。而且是真不拿百姓的血汗钱当钱,不拿百姓的命当命啊。平时看起来清廉、节俭、爱惜民力,其实造的每一次孽,他一百辈子也还不上。以前朝廷每年往河道拨款二百多万两,还不够用,靳辅和陈潢把自己薪俸都搭上去了。十几年下来,耗费人力心力无数,换来黄河安澜。他自己理解不了人家治水的法子,总能看到人家治水的成果。这都不能让他信服,口口声声说人家造的是怪物,拆毁耗费巨资建造的减水坝。浪费了多少钱多少人?他生生世世也还不上。三省几百万百姓的性命(还是第二次了),换来他一个痛改前非。不值啊。以前没事就人云亦云污蔑靳辅陈潢人品,讨厌至及。也不想想自己害萧家渡决口那次,几乎断送靳辅陈潢性命,他给人家道过歉吗?每次看到人家就趾高气扬的甩冷脸,没有半点良心。十几年过去,靳辅老臣寒心,陈潢抱憾而亡,物是人非,谁稀罕听他一句对不起。配吗?现在看到他痛陈己过就恶心,萧家渡决口的时候,都没这么讨厌他。 他那时候就该跟自己老婆一起上吊。
不过有一说一,我觉得于振甲能继续活着做高官,并不是因为康熙莫名其妙偏爱他,而是因为于振甲刚愎自用,外行指挥内行,按康熙的意思深挖下河,替康熙背了决堤的锅。虽然于振甲不是特地媚上主动背锅,并且他自己本身也有大过,但也确实没让水溅到康熙身上。
康熙实在是……让我无话可说。
历史传奇剧《天下长河》正在湖南卫视热播中,芒果TV同步播出。
这是国内播出的首部讲述清代黄河治理的电视剧,围绕着康熙年间两位治水名臣靳辅、陈潢展开。以康熙十五年为起点,两人二十余年来栉风沐雨、力挽狂澜。虽然最终未竟全功,但在历史上留下了光照千古的精神印记。
《天下长河》的剧本初稿,完成
历史传奇剧《天下长河》正在湖南卫视热播中,芒果TV同步播出。
这是国内播出的首部讲述清代黄河治理的电视剧,围绕着康熙年间两位治水名臣靳辅、陈潢展开。以康熙十五年为起点,两人二十余年来栉风沐雨、力挽狂澜。虽然最终未竟全功,但在历史上留下了光照千古的精神印记。
《天下长河》的剧本初稿,完成于十年之前。当时,受制于技术之难与市场之困,它成了张挺唯一一部未能拍摄的“抽屉本”。随着热钱退潮与正剧上位,这部剧也终于能与观众见面。开播以来,这部剧的收视率和网络热度抢眼。
与靳辅、陈潢“河清”的理想相比,康熙的“河清”没有任何浪漫的色彩,可以理解为巩固皇权四字而已。我不能理解也不会理解从影视剧里寻找帝王之术并津津乐道的尝试,我只想看到——当一部历史剧不以帝王将相那载于史书的生命轨迹为主线,而愿意花上几十集去畅想一个仅留下名字的普通人物——乃至虚构角色——在历史洪流中的生命时,机遇和挑战才同时向创作者现身。
与靳辅、陈潢“河清”的理想相比,康熙的“河清”没有任何浪漫的色彩,可以理解为巩固皇权四字而已。我不能理解也不会理解从影视剧里寻找帝王之术并津津乐道的尝试,我只想看到——当一部历史剧不以帝王将相那载于史书的生命轨迹为主线,而愿意花上几十集去畅想一个仅留下名字的普通人物——乃至虚构角色——在历史洪流中的生命时,机遇和挑战才同时向创作者现身。
基于历史的演绎避免了人物动机的片面化和人物关系的简单化,而现代创作者寄寓其中的批判和劝诫也会让观众感到亲近。不说针砭时弊、振聋发聩的《天下粮仓》,只是《苍穹之昴》中小太监视角的晚清群像也兼具好看与深刻。
近期播出的《天下长河》可属此列。《天下长河》的主要人物来自历史事实,基本人设似乎取自二月河的小说《康熙大帝》(主要是第三卷《玉宇呈祥》),并机智地删去了一写女性角色就男凝和放飞的二月河笔下那段“臣和皇帝抢女人”的狗血戏码。从1677到1684年,年轻的康熙帝发起了整治黄河工程。
本剧的两位主角,康熙一朝的治水能臣靳辅和陈潢由此卷入一个由帝王的野心、首辅的党争和地方官员的谋生之术交织而成的权力漩涡之中。除了原声配音而罗晋和尹昉都中气不足导致的台词遗憾,以及可能旨在扩大受众群体而刻意加入的部分轻喜风格不伦不类,实属画蛇添足外,故事及格,主要演员演技在线。
其实,《天下长河》选择的治河故事本身决定了只要老老实实拍,不强求“反转”、“烧脑”或乱加感情戏便不会糟到哪去。
在天灾民变的现实压力和“黄河清,圣人出”这样的谶纬之说的双重背景下,治河一向是封建王朝极为重视的工程。德国历史学家魏复古甚至用“水力帝国”的概念来分析治水的需求与封建专制制度的源起及维系间的结构性关系。而治河本身并不只是简单的技术或资源问题。
《天下长河》看似写治水,实则写支配了中国两千年封建专制王朝的权力逻辑。在《天下长河》中,治河思路之争仅仅是个开始。智者一场“舌战群儒”便万众一心的情形只能出现在爽文之中。
尽管康熙力排众议采纳了靳、陈提出的治理方案,后续泄洪区百姓的安置问题,以及更广义的人、财、物、力的调配问题才是关键。而这直接指向人与人的斗争——中央和地方之争,满汉之争,贵族官员和技术官员之争……而当代对康熙朝的影视演绎中最常见的索额图、明珠之争,只是这诸多争斗的表象和制衡之术。
当人人都出于一己的意志和利益行动,任何朴素的“好”的意志和行为都不能逃开主动或被动的扭曲。而那“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才显得熠熠生辉。
历史剧愈能忠实、准确地刻画矛盾的复杂和现实的残酷,那些理想和操守才愈显得动人。这是《清平乐》式的流水账和帝王颂歌显得儿戏又催眠之处。而《天下长河》的真实和好看也皆在于此。
治水的主题之下,一副几乎囊括了古代官场生态的官员群像也呼之欲出:清官也许在办坏事儿,能吏也许有道德污点,技术型人才也许不擅科举,恩荫也并非只方便酒囊饭袋……
其中最典型的当然是“钦差”一节:康熙一道命令,徐乾学瞬间由京城里比蚂蚁还多的小官儿摇身一变为地方官员争着巴结的“钦差大人”,这正是专制权力的逻辑;康熙提问徐乾学,“你是谁的人?”索额图提点徐乾学,“你是谁的人?”,问题一样,用意不同,这也是专制权力的逻辑;徐乾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弄清了自己是“谁的人”——站队——后,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又被另一个钦差高士奇死死按在手心,方才领悟自己的身家性命究竟在谁手中,这还是专制权力的逻辑。
于这样的逻辑之下,炙手可热的索额图、明珠之流是皇帝的棋子,而观众日益了解这样的逻辑后,影视剧中对皇帝“孤家寡人”之类的刻画和同情,也愈来愈为现代观众厌倦。
陈潢是有真知的技术官员,但他官场经验的匮乏注定将他引向失败——不仅是政治生命的失败,而是河清理想的失败。
靳辅则更有政治经验,能在坚持底线的基础上在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之中为人民的福利搏杀。在某种意义上,靳辅甚至有些类似黄志忠曾饰演的另一个角色,《大明王朝1566》中的海瑞。
他们的人格魅力一定会吸引到有良知者在自保的基础上为其行方便,也一定会吸引到必欲除之而后快的敌人,而后者之众远大于前者。
而他们理想的实现,在搏杀之外,往往依靠运气。比如,出身基层官员、以官场小说闻名的当代作家林少衡曾写过一个心照不宣的基层官场规则:平时小贪小腐无伤大雅,水灾来了必须顶上去,“该死就得死”——在某些情况下,专制权力的利益和百姓的利益是一致的,那么靳辅、陈潢的努力,便更可能成为现实。而当专制权力的利益没有受到根本威胁,《大明王朝1566》中那句“再苦一苦百姓”便又会上演。
于是,靳辅、陈潢这类人物的故事本身拥有严肃的悲剧感——为了实现崇高的目的,往往不免将他人甚至自身化为工具。伤及无辜乃是常事。纵然己身一尘不染,终不免被污。正如靳辅本人的仕途既然得益于明珠,那么无论他有心无心,都被视为明珠一党,并最终受累于后者。
正如《大秦帝国之裂变》中年轻的嬴驷被设计杀人,《天下长河》开头已经为救灾而死过一次的靳辅之子此后又被献祭。“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正是惨淡的现实。用陈潢的话说:“做个事儿怎么就这么难啊?
还好,在陈潢和靳辅公费朝圣到黄河源头的星宿海时,《天下长河》让失意书生陈潢说出了自己的理想:“大禹、李冰、前朝的潘季驯,大家只记得他们的名字跟这条河在一起,我要做他们这样的人,我一定要让黄河安澜,不输古人。”
在我看来,这比《雍正王朝》让雍正在洪水面前忧国忧民和《军师联盟》让曹丕向汉献帝承诺“你就向全天下证明,你(禅让于我)没有做错选择”要真实、感人得多。
与这样的理想相比,《天下长河》的男一号康熙显得黯然失色。我能理解本剧为了贴近观众基于一系列影视剧而产生的历史印象而将治水之事与平三藩、收复台湾和对俄作战等历史事件糅合在一起。但这样的糅合并未改善《天下长河》中康熙的形象。
当《雍正王朝》里的康熙出彩到甚至压过男主角雍正的风头,当《康熙王朝》中后期完全称得上刻薄寡恩的康熙也为人称道,本剧的康熙揽下了最多的槽点。
这并不是演员不够努力,而是观众的期待变了——康熙固然是模范皇帝,但与靳辅、陈潢“河清”的理想相比,康熙的“河清”没有任何浪漫的色彩,可以理解为巩固皇权四字而已。
在小说《康熙大帝》第三卷的结尾,康熙亲征准噶尔大胜归来,见到黄河之水清了,才想起放出下狱的陈潢,却已然太迟——在将《河防述要》呈给康熙后,陈潢于是夜溘然长逝,而靳辅早已身死。
当然,在历史上,黄河之水既未变清,靳、陈二人也均死在康熙对噶尔丹取得军事胜利之前。
在这个意义上,《天下长河》的故事注定是悲剧——也许“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才华和“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胆气加起来也不一定能做好某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
但是影像永远能以批判和关怀同在的视角去想象这样的理想、才华和胆气,想象一个和残酷现实截然不同的世界。
文|林艾米(amylin_writer)
文|林艾米(amylin_writer)
豆瓣开分8.4,荧屏上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这样高口碑的历史剧。
明珠、索额图、三藩、台湾、葛尔丹……乍一看,《天下长河》似与20年前的《康熙王朝》同属于一个“宇宙”。但它没有后者那般大开大合,而是选择了治河这样一道窄门。在这部剧中,没有“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的帝王心声,只有埋头苦干、为民请命的古仁人
豆瓣开分8.4,荧屏上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这样高口碑的历史剧。
明珠、索额图、三藩、台湾、葛尔丹……乍一看,《天下长河》似与20年前的《康熙王朝》同属于一个“宇宙”。但它没有后者那般大开大合,而是选择了治河这样一道窄门。在这部剧中,没有“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的帝王心声,只有埋头苦干、为民请命的古仁人之心。
本文首发于个人公众号“刘焕的书房”
近期,《天下长河》热播,难得有一部聚焦于水利的电视剧,由《大明风华》团队制作,虽然该剧并没有称自己是正剧,但俨然20年前央视正剧的派头,类似于《天下粮仓》等。
本文首发于个人公众号“刘焕的书房”
近期,《天下长河》热播,难得有一部聚焦于水利的电视剧,由《大明风华》团队制作,虽然该剧并没有称自己是正剧,但俨然20年前央视正剧的派头,类似于《天下粮仓》等。
看了第一集就看不下去了,特效太过夸张,老百姓不是没见过洪水什么样。主角作为钦差大人亲自冒着生命危险与大家一起抗洪,却被几个不幸牺牲的水门衙役家属指着鼻子对孩子说这就是你们的杀父仇人。我的天啊,这得是多没人性的人才说出这样的话啊!这是妥妥的抹黑人民群众是一群是非不分,无理取闹的刁民啊!如鲠在喉、如芒刺背、如坐针毡,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任你后续有多精彩,都不准备再看了,弃剧!
看了第一集就看不下去了,特效太过夸张,老百姓不是没见过洪水什么样。主角作为钦差大人亲自冒着生命危险与大家一起抗洪,却被几个不幸牺牲的水门衙役家属指着鼻子对孩子说这就是你们的杀父仇人。我的天啊,这得是多没人性的人才说出这样的话啊!这是妥妥的抹黑人民群众是一群是非不分,无理取闹的刁民啊!如鲠在喉、如芒刺背、如坐针毡,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任你后续有多精彩,都不准备再看了,弃剧!
随着一声悠远的河工号子,一条橙黄色的河水自山间流出,流经之处,一幅现实主义风俗画徐徐铺开:巨浪滔天,船舶穿行其间,两岸草木、农舍、城镇接连拔地而起。长河奔涌向东,注入大海,恰逢旭日初升。
随着一声悠远的河工号子,一条橙黄色的河水自山间流出,流经之处,一幅现实主义风俗画徐徐铺开:巨浪滔天,船舶穿行其间,两岸草木、农舍、城镇接连拔地而起。长河奔涌向东,注入大海,恰逢旭日初升。
剧中呈现了封建官场的三种典型官员:庸官,弄臣,能吏
剧中呈现了封建官场的三种典型官员:庸官,弄臣,能吏
原本一集弃,觉得剧情人设太“八股”。套路我都总结好了:背景一定得是危难关头,事关天下苍生黎民百姓。皇上一定是夙兴夜寐,爱民如子,为国殚精竭虑。忠臣一定浩然正气,临危不惧,舍子为人。奸臣一定肥头大耳、油嘴滑舌,还要贪污钱两,陷害清官。套路被历史剧玩三十年了,看脸就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蛋。
本来不想看了,但一搜d
原本一集弃,觉得剧情人设太“八股”。套路我都总结好了:背景一定得是危难关头,事关天下苍生黎民百姓。皇上一定是夙兴夜寐,爱民如子,为国殚精竭虑。忠臣一定浩然正气,临危不惧,舍子为人。奸臣一定肥头大耳、油嘴滑舌,还要贪污钱两,陷害清官。套路被历史剧玩三十年了,看脸就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蛋。
本来不想看了,但一搜db评分不低啊,于是硬着头皮又看了两集——网友们诚不欺我,这剧还是有很多看点的。
先说最反套路的,梁冠华老师的角色居然不是忧国忧民、大义凛然的“常务副皇帝”了!这次演的索额图老奸巨猾,亦正亦邪,幽默风趣。作为大清国最顶级的中老年富二代,嘴上说怕皇上,但又总感觉他在逗皇上。一说就是这官不好当,但出入朝堂如闲庭信步,下朝跟老明插科打诨,嬉笑怒骂,生活化又不显刻意做作。
再说明珠,开始以为他是好人,毕竟有索额图这个“反派”了。但看了几集感觉他贪的也不少,玩的也挺花,滑头滑脑心眼多的很。黄河泛滥这事,是正好碰上了索额图的人负责,换成明珠的人八成也好不到哪去。索明大抵一丘之貉,相爱相杀,只是明珠作为外人知道舔皇上才能升官发财,不像索额图仗着是太子二叔姥爷有点飘。
还有那仨进京赶考的大怨种,有点太真实,令人捧腹大笑,又有一丝悲凉。寒窗苦读十年,穷到连住店钱都掏不出,举子竟得靠算命骗银子。之后被赶出旅店,三个大冤种还在破庙里思考读书的意义:上了这么多年学,不做官显得很奇怪吧,毕竟除了做官也没有别的路可走。然后三人组好不容易进了京,小人物只能靠送钱搏一搏命。有的大佬闭门不见,你不知为何,有的大佬收下你的礼,你也不知其中缘由。
徐乾学中探花,更是拍出了大清国的魔幻现实。苦读十年一朝考中,竟如范进中举般疯了,扇个巴掌才扇回来。当上探花郎,世人都说你天神下凡,你想着终于能去翰林院了。结果进门就撞见一群人游手好闲打太极,再一问领导日常工作是啥?抄书。你还没来得及反问,就被领导怼:我们这最不缺的就是探花。你看那俩是状元,这一列都是探花。潜台词就是:你以为自己能力很强很牛吗?但在领导眼里,你也只配抄个书。我严重怀疑编剧是看过深圳中学的教师学历表,讽刺效果拉满。
看到很多人说,20年前的好历史剧这些年都没了。但看了这部剧,虽然只有几集,我切实感到历史剧也是有进步的。从前拍大清剧,拍的是天子圣明,百姓疾苦,反派贪污枉法,主角团一路打怪为民除害,简而言之制度是好的,错的是坏人。但这部剧似乎多了一点冷冷的吐槽。
皇上会问奶奶“教科书”上写的就是真相吗,爸爸到底出家了还是死了?然后被奶奶毒打,委委屈屈闭嘴了。怨种三人组会问苍天,读书是为了啥,做官是为了啥?然后被现实毒打,还得疯狂卷功名。还有皇上提起陈潢是个人才,明珠说他有眼无珠没把他选上,连皇上都在吐槽:人才不一定八股文写得好啊。配上明珠在科举后的神吐槽:汉人真会玩,一个科举就把这么多读书人治住了。编剧这话还挺细思极恐的,毕竟隔壁法国,就是因为不会玩科举,读书人都去当律师和思想家了。
提起近年来的古装剧,很多人都是一脸地铁老人手机.jpg。
十级美颜、阿宝调色、油腻丑男、工业糖精、狗血撕逼……就突出两个字:恶心。
我们有多久没有看到正儿八经的古装历史剧了?< 提起近年来的古装剧,很多人都是一脸地铁老人手机.jpg。 十级美颜、阿宝调色、油腻丑男、工业糖精、狗血撕逼……就突出两个字:恶心。 我们有多久没有看到正儿八经的古装历史剧了? 最近有这样一部剧,尽管老戏骨众多,质感也不错,各大官媒纷纷好评安利。 从剧中一个意外的细节说起。 从剧中一个意外的细节说起。 第一集刚看到上半段,就被剧情背景设定雷住了。 剧中说康熙和官员们奋力堵黄河决口,是为了保证从京城运往平定三藩的粮食安全过河。这完全是编剧无脑操作,要知道明清代一直是南粮北运,北京一带一直北运目的地,三藩在南方和西南作乱,只需要把未被战事波及的江浙一带的粮食沿长江运到湖广前线即可,不需要再把运往北方的粮食再运回来,剧中为了凸现 第一集刚看到上半段,就被剧情背景设定雷住了。 剧中说康熙和官员们奋力堵黄河决口,是为了保证从京城运往平定三藩的粮食安全过河。这完全是编剧无脑操作,要知道明清代一直是南粮北运,北京一带一直北运目的地,三藩在南方和西南作乱,只需要把未被战事波及的江浙一带的粮食沿长江运到湖广前线即可,不需要再把运往北方的粮食再运回来,剧中为了凸现黄河汛情重要性,非要来个北粮南运,真是削足适履。 如果我是编剧,把粮食改为饷银都要好的多,饷银从京师跨黄河运过去更顺理成章。再在黄河发大水前设定个前奏,那就是黄河上游派出的快马信使和即将而来的洪峰比拼速度的场景,以增强紧迫感。清朝有人专门吃信使这碗饭的驿卒。据记载,他们从潼关出发,沿豫陕官道,以十万火急速度,要在一天半之内将洪峰消息报告给开封的河道衙门,这样可以为河南赢得三天的准备时间。 第一集三星半,专心讲河道多半星。优点是整体可看,不足处希望改进。1.演员选角不好。罗晋演得不像个文韬武略功炳千秋的皇帝。他整个人气质很轻,压不住臣公,没有沉淀感。他和孝庄太后在一起对比就更明显了。他母亲的演员的演技真是烂到家了,肢体像个现代活泼小孩子。表情就看我演得好认真。2.故宫特效太假了,真是让人出戏。3.故事内容情节想当然,没有合理性。河堤劳工死了这么多还一 第一集三星半,专心讲河道多半星。优点是整体可看,不足处希望改进。1.演员选角不好。罗晋演得不像个文韬武略功炳千秋的皇帝。他整个人气质很轻,压不住臣公,没有沉淀感。他和孝庄太后在一起对比就更明显了。他母亲的演员的演技真是烂到家了,肢体像个现代活泼小孩子。表情就看我演得好认真。2.故宫特效太假了,真是让人出戏。3.故事内容情节想当然,没有合理性。河堤劳工死了这么多还一直被压榨,黄河又发大水,怎么可能来个新官喊几句自我奉献的口号就把暴动给平息了。其他的地方也是,大臣和皇帝因为一点小猜疑对这嚷嚷比声大,真怕他们嗓子吼哑了。把已经平了三番的康熙写成在孝庄面前低一大截的样子。还有好多其他地方。对了,新官儿子还有个秀肌肉的镜头就特别搞笑。健身房练出来的肌肉和特别白的皮肤,和新官儿子一起参与劳工的设定完全相反啊。 ———————— 有些人是有大病吗?一边回复一边拉黑?觉得shit好吃自己吃嘛,硬要别人也觉得好吃也有病吗?真是有病,再犯歼直接举报删除。 ———————— 豆瓣现在好像很容易发大水被控了。粉丝水军装观众,戏可真多。谁搞虚假舆论控制就厌恶谁,恶心。 11月26日 所以是谁的水军组群还是粉丝组群共享信息控评打击正常观众呢?因为第一个人的回复内容无稽弱智所以不用查时间线就可以说出他自己的漏洞。谁知道问他说罗晋哪里表现得像20 出头就被拉黑了,然后我也删除回复拉黑他了。好几个人回复就拉黑,今天又来一个。你们是多溅啊,这么在乎我这个评价。第一集就值三星,既然你们这么努力,我给你们一星好了。 《天下长河》还是值得一看,罗晋、尹昉、黄志忠,奚美娟、梁冠华等一众实力派出演,《河防述要》真有文本流传,黄河泛滥是满清古装剧保留段子,作为清宫剧老观众的几点感觉。1、当下这些服化道非常“精良”的古装剧,可能演不出穷人了,安徽巡抚天天守着决堤,还能衣冠整洁。2、罗晋眼神有点妩媚,演康熙不见得妥当,可能光绪帝合适他。3、康熙王朝已经播出二十年了,清宫剧这些年有些退温,这种单角度歌颂“好皇帝”的历 《天下长河》还是值得一看,罗晋、尹昉、黄志忠,奚美娟、梁冠华等一众实力派出演,《河防述要》真有文本流传,黄河泛滥是满清古装剧保留段子,作为清宫剧老观众的几点感觉。1、当下这些服化道非常“精良”的古装剧,可能演不出穷人了,安徽巡抚天天守着决堤,还能衣冠整洁。2、罗晋眼神有点妩媚,演康熙不见得妥当,可能光绪帝合适他。3、康熙王朝已经播出二十年了,清宫剧这些年有些退温,这种单角度歌颂“好皇帝”的历史剧,在前些年掀起了几轮批判,真担心奚美娟突然来一句“我孝庄“。4、张挺是导演兼任编剧,还是受到十多年前电视剧的套路影响,皇上忧国忧民,忠诚一脸正气,奸臣贪婪猥琐,百姓感恩戴德和愚昧单纯,脸谱化比较严重。5、河道总督王光裕作为贪官反派,是汉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