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行动影评

1463096592
  • 洛奇
    2019/10/2 12:41:23
    两类人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窃以为,这部剧受到了Netflix大红的《怪奇物语》的启发。两部剧同样都始于平凡的生活,以让观众很容易带入自身。然后加入神秘的元素,进而牵连到更加宏大的背景。这样观众会有兴趣看下去,以探究背后的奥秘。《怪奇物语》有超能力,政府实验室,有冷战。而《抹去重来》也有超能...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窃以为,这部剧受到了Netflix大红的《怪奇物语》的启发。两部剧同样都始于平凡的生活,以让观众很容易带入自身。然后加入神秘的元素,进而牵连到更加宏大的背景。这样观众会有兴趣看下去,以探究背后的奥秘。《怪奇物语》有超能力,政府实验室,有冷战。而《抹去重来》也有超能...  (展开)
    【详细】
    10545256
  • 林小花
    2019/12/21 23:23:04
    《受益人》女人的悲哀,完全就是在为渣男辩解

    看完这部电影挺生气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结局吗?真心总能换来回报吗?

    不,这部电影就是在为渣男辩解,不是针对现实中的男人,只是针对电影中人物而言。

    人无论如何都需要大义名分。世间可僧的混账的确多不胜数,但既不能据此斥其为恶,亦不该因人受难遇害而视其为善。是善是恶,常随立场而易。因此于法不可

    看完这部电影挺生气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结局吗?真心总能换来回报吗?

    不,这部电影就是在为渣男辩解,不是针对现实中的男人,只是针对电影中人物而言。

    人无论如何都需要大义名分。世间可僧的混账的确多不胜数,但既不能据此斥其为恶,亦不该因人受难遇害而视其为善。是善是恶,常随立场而易。因此于法不可以善恶定罪,反正为人定罪的终究是官府。有些义理须扭曲法理方能成立,亦有些不法乃出于世故人情。即便是义贼,也耍不了什么威风,毕竟终究是罪人。正义这东西,不过是须为一已立场辩护时所使用的一时权宜。---《前巷说百物语》

    这段话真的用在这里一点不差,大海说是为了孩子能有好的环境才同意和钟科长一起意图骗保,不就是打着正义亲情的幌子,为自己的自私邪恶辩解吗?为孩子谋得更好地环境和骗保杀人有什么因果关系吗?是否说了为了孩子为了爱人为了父母,伤害他人也不为过,可是没有孩子父母爱人呢?

    大海对于岳淼淼来说,不就是骗婚,意图谋杀骗保,不管最后有没有幡然悔悟,意图就是如此啊,泰国杀妻骗保的人被全网唾弃,咋呢么,换成电影就情有可原了?明明有个儿子,有意图隐瞒并有企图和淼淼结婚,导演是怎么美化成爱情的?

    即便是义贼,也耍不了什么威风,毕竟终究是罪人”,于海做了这些,淼淼为什么去原谅,因为是电影吗?一个对自己欺骗,还曾心怀恶意的男人,如何值得女人去喜欢,就因为一点点的温情吗?

    很多女人都是如此,被男人的温柔对待就觉得是爱情,而忽略了这个男人的所有伤害,而世人呢?一句劝和不劝离,好像就能掩盖这个男人所有的错误,不知导演是否也是如此,一个原谅的结局掩盖了最初的邪恶之心,电影在宣扬的是什么?大爱吗?还是,一切值得被原谅,哪怕是最初的恶意。

    换个角度去想,一个男人为了让杀你获利而刻意接近一个女人,隐瞒自己有个儿子的事实,还曾佯装有钱,与这个女人结婚,婚后又用谎言一步步想把这个女人害死,虽然在最后悔悟了,忏悔了,也坐牢了,就算是也在两人在相处中有了感情,但是,这样的男人,值得被原谅吗?用真心换来的是一个欺骗,值得被原谅吗?悔悟忏悔是电影里面的情节,现实中会有这样的悔悟吗?可能这个女人的身体都没撑过死亡线。

    电影终究是电影,但是,还是不喜欢这样刻意对男主角的偏袒,现实中,估计就是一拍两散了,还什么苦苦等待,抚养这个欺骗自己男人的孩子,女人如果不如此圣母,就不应该了吗?

    121131303
  • 茶宝
    2023/1/14 2:08:52
    个人2023年看的第一部泰腐 绝了!
    14886196
  • 居然
    2021/2/8 18:01:40
    玄术

    挺喜欢看关于风水、术士、法力这类的片子。现在没有什么好的片子,回头来看这部,还是很不错的。

    里面的人物造型挺符合另类术士的印象。那个蛇的扮演者,白粉有时没有涂到位,可以看到耳朵前面的肤色,有点出戏,其他人物的造型都不错。

    那个大BOSS手下被消灭时,他都没有出手救,最后成为光杆司令,这个有点不能理解,只有这二个手下,却看

    挺喜欢看关于风水、术士、法力这类的片子。现在没有什么好的片子,回头来看这部,还是很不错的。

    里面的人物造型挺符合另类术士的印象。那个蛇的扮演者,白粉有时没有涂到位,可以看到耳朵前面的肤色,有点出戏,其他人物的造型都不错。

    那个大BOSS手下被消灭时,他都没有出手救,最后成为光杆司令,这个有点不能理解,只有这二个手下,却看着他们被干掉。

    主角家被陷害,还是挺符合官场争斗的情节。似乎每一部主角从平凡走向人生巅峰,必定要先遭遇身边人的生离死别,尤其是直系亲属的遇害,才能由仇恨来激发潜力,有所成就。也许这样主角突然顿悟更能让人理解,也消灭了主角的弱点。

    【详细】
    13202331
  • 豆友MMYgYlC6mI
    2022/8/3 18:14:39
    孩子的评价:太太太好看了
    孩子放假,带孩子去影院看《疯了!桂宝之三星夺宝》,孩子看得一动不动,特别专心,身为大人的我也觉得挺好看的,哈哈(*°?°)=3,极力推荐,家长朋友们,快带着孩子们来观影吧!这部电影的画面感也非常好,大朋友和小朋友们看的都很认真,很开心能一起经历一场紧张有意义的...  (展开)
    孩子放假,带孩子去影院看《疯了!桂宝之三星夺宝》,孩子看得一动不动,特别专心,身为大人的我也觉得挺好看的,哈哈(*°?°)=3,极力推荐,家长朋友们,快带着孩子们来观影吧!这部电影的画面感也非常好,大朋友和小朋友们看的都很认真,很开心能一起经历一场紧张有意义的...  (展开)
    【详细】
    14553216
  • 近朱者千慧
    2018/8/5 9:48:15
    山火之后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对于一个14岁的少年,成长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是看到父亲因失业不得不远离?还是目睹母亲在此期间渐渐爱上别人? Wildlife从孩子的视角,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发生在偏远小镇的家庭破裂。 影片从一个远景开始,群山下,一辆列车从小镇缓缓驶过。这里是Montana州,一个视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对于一个14岁的少年,成长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是看到父亲因失业不得不远离?还是目睹母亲在此期间渐渐爱上别人? Wildlife从孩子的视角,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发生在偏远小镇的家庭破裂。 影片从一个远景开始,群山下,一辆列车从小镇缓缓驶过。这里是Montana州,一个视山火如猛兽...  (展开)
    【详细】
    9565264
  • shadow
    2013/7/23 17:42:10
    原来我不喜欢这样的好男人
    不是每个喜剧电影的结尾都是某两个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也不是没有花好月圆的结局就悲剧。意犹未尽的结尾,也可以给人无尽的幻想。
    三个女人(主任、妹妹、画家),都成了他生命中的匆匆过客,但却没让人觉察到一丝遗憾。可能这也是一个必要的过程,唯有如此才会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何必牵强的说着属于别人的幸福呢。
    情节设置还是挺巧妙的,到最后子淳老师的那句:子淳是不属于你,也不是属于我的。到木马心
    不是每个喜剧电影的结尾都是某两个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也不是没有花好月圆的结局就悲剧。意犹未尽的结尾,也可以给人无尽的幻想。
    三个女人(主任、妹妹、画家),都成了他生命中的匆匆过客,但却没让人觉察到一丝遗憾。可能这也是一个必要的过程,唯有如此才会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何必牵强的说着属于别人的幸福呢。
    情节设置还是挺巧妙的,到最后子淳老师的那句:子淳是不属于你,也不是属于我的。到木马心结的打开,我们对前面的偷木马情节也不疑惑了。
    有一男同学跟我说,他要向剧中的金太郎学习,做一个好男人。除去一些不经过大脑思考的大实话(也可能为了喜剧效果的需要),他的热心肠、理解宽容对方,还是十分可取的。可是,我就是对这样的好男人没有太大的好感。在我看来,当一个男人为了一段爱情,而变得没有自尊的时候,我会觉得这个男人很可悲。男人宠女孩,这没错,但是为了女孩而忘记了自己就不太好了。
    喜欢金亮的穿衣风格,衬衫外加一件毛衣,很好看。
    喜欢靠近结尾处的那个插曲:花粥的《说来说去》,一把吉他,一个好声音,唱出小姑凉的心声。
    【详细】
    6178468
  • 石头
    2019/6/9 21:42:25
    名为查理的男孩 从小就希望自己能打扮成姐姐那样
    查理自小就肩负着父亲未了的足球梦,一切也如父亲期望的那样,他在12岁那年成为球队里的明星学员,更是获得了与知名俱乐部签约的机会。 但此时的查理却高兴不起来,反而显得焦躁不安,因为身体里仿佛有另外一个自己苏醒过来,急切地想要冲出来。 刚开始,查理选择尽量去压抑这...  (展开)
    查理自小就肩负着父亲未了的足球梦,一切也如父亲期望的那样,他在12岁那年成为球队里的明星学员,更是获得了与知名俱乐部签约的机会。 但此时的查理却高兴不起来,反而显得焦躁不安,因为身体里仿佛有另外一个自己苏醒过来,急切地想要冲出来。 刚开始,查理选择尽量去压抑这...  (展开)
    【详细】
    10232216
  • 林大俊
    2020/10/14 9:50:40
    不是真的?投机之作?你们开什么玩笑?!!!!!

    好朋友在内蒙和云南做NGO多年,经常听他讲起跟当地农民的故事,我过去待了两个多月,所以带着一点背景看的《一点就到家》,看得时候就想这讲的不就是好朋友一直做的事吗?把他拉到影院又看了一遍,我们俩看着撕逼那场戏,抢一张纸巾擦眼泪。

    我不管是几天拍的,也无所谓是不是委托创作,但是我想说,电影里讲的故事是真真切切发生在中国偏远乡村

    好朋友在内蒙和云南做NGO多年,经常听他讲起跟当地农民的故事,我过去待了两个多月,所以带着一点背景看的《一点就到家》,看得时候就想这讲的不就是好朋友一直做的事吗?把他拉到影院又看了一遍,我们俩看着撕逼那场戏,抢一张纸巾擦眼泪。

    我不管是几天拍的,也无所谓是不是委托创作,但是我想说,电影里讲的故事是真真切切发生在中国偏远乡村。 他们所经历的恰恰就是,早期有好东西,没办法运出去,好不容易学会淘宝有了专门的快递,但那只是出口变化,作为产业的核心技术并不被看到,核心到底是什么啊?村长村委会党支部坐在一起每日抽烟开会挠头的想啊。好朋友他们NGO做的是云南土蜂蜜,那个蜂蜜是苦的,因为吃了山上一种中草药花,营养价值很高,但是口感不好啊,真的,比普洱咖啡要难太多了。 有没有600万拍到桌子上“我买你”!的事,有啊,但是就是很难啊,就是买了你的蜂蜜,你就变成人家产业链的一小环,混在一堆蜂蜜里,什么土蜂蜜,吃中药长大的蜜蜂,人家不管你的,都是人家的蜂蜜啊。 苦的都变成甜的。

    说白了,电影的核心就是自治还是外治的纠结。外人赚了钱就走了,哪管你这个村子的未来,谭卓演得那个大资本家,简直演到鬼上身啊。 好朋友拍着大腿说,就是那个样子!资本家没有谭卓那么好看,但中心思想都被刻薄的台词全总结了。 朋友看着三个人撕逼,一边哭一边说,这个编剧是谁,他怎么全知道? 我什么也不想说了,看着大家说,都是假的,有燃无魂,你们真去过乡村吗?真了解中国农民吗? 你知道,老村长说:他们真的是失败不起! 到底失败不起的是什么啊? 恐怕只有经历过这一切的人,真正了解中国乡村的人,才能看电影的时候大哭出来吧!

    好朋友的NGO 没有把蜂蜜卖给资本家,还走在创立自己蜂蜜品牌的路上。虽然没有获得如电影创造的"美好大结局“,但我知道,他们和电影主人公做了同样的选择,尊重大自然,尊重他们自己的土地,让土蜂蜜保留了宝贵的苦味.....

    好朋友的NGO叫丽江健康与环境研究中心,是2014年5月在云南丽江成立的一家民办非企业组织。 有兴趣了解中国乡村的,请大家一定去那里看看,你就知道,电影到底是不是假的,是投机的,是有燃无魂的了!

    【详细】
    129131014
  • m梦
    2021/2/1 1:17:00
    究竟要牺牲多少人才可以相互抵达内心?

    有人说“贫贱夫妻百事哀。《教父》第二部里,第一代教父维托年轻时在一个杂货铺打杂,生活过得十分拮据,有一天,当地的黑帮老大奇奇帮其外甥介绍工作,结果杂货铺老板,也是维托的好友的父亲不得已,只能让这位外甥顶掉维托的工作,他眼含泪花地看着维托,可维托报以理解的微笑,什么都没说,且谢绝了老板送给他的一堆食材,当晚他回到家时,把一颗梨,从被包着的报纸中拿出来,偷偷地

    有人说“贫贱夫妻百事哀。《教父》第二部里,第一代教父维托年轻时在一个杂货铺打杂,生活过得十分拮据,有一天,当地的黑帮老大奇奇帮其外甥介绍工作,结果杂货铺老板,也是维托的好友的父亲不得已,只能让这位外甥顶掉维托的工作,他眼含泪花地看着维托,可维托报以理解的微笑,什么都没说,且谢绝了老板送给他的一堆食材,当晚他回到家时,把一颗梨,从被包着的报纸中拿出来,偷偷地放到餐桌上,她的妻子从厨房做完饭出来,惊喜地看到这颗梨后,两个人相视一笑。我相信,并不是所有的贫贱夫妻都是百事哀的,但好的感情就像UFO,有很多信徒,却未曾看见。

    这是一个描写结婚7年的夫妻之间,因为缺乏沟通,渐行渐远的故事。

    郭晓冬饰演的蔡伟航所在的木厂濒临倒闭,这是在当下企业现代化和规模化之后,地方小厂难以避免的命运。于是蔡伟航失业,但他又想努力赚钱,而钱在一个中国普通家庭中的地位又是如此重要,所以影片多次出现了有关钱的画面。在网络这个现代化产物的协助下,她与地产老板的过往恋情才浮出水面,而典型的中国小镇流言则将这个家庭的平静再度淹没,蔡伟航卑微的自尊,陈雪松强装的自信,都在瞬间崩塌。所以才会有影片中两人在高楼旁的对骂,还有深夜在街道上的情绪宣泄。而出租车司机吴彦君的存在,则以一个现代年轻人,带有希望的身份出现,他不断的刺探生活在平静死水中的陈雪松,甚至要带她离开,但陈雪松回赠给他的,却仅仅是最后的一吻。很难说陈雪松没有对她动情,但家庭这个捆绑于婚姻中男女身上的枷锁,却让她无处可逃。影片中这个家庭的悲情,实际上就是因为人物都生活在各自的时代中未能出走,继而忘了读懂对方。陈雪松是属于未来的,而蔡伟航则过活在当下,他们都不知道对方想要什么。当感情中的两个人都不知道彼此要什么,那也就意味着分离。开出租的小吴,对女主人公有意思,不断与其暧昧,当男主人公发现这对姐弟恋的关系,向他摊牌时,他却对他说:“你能不能别这么幼稚。” 男主人公却说:“我都这把年纪了,你说我幼稚!” 其实成熟和年龄无关,而是心智。两口子同床共枕7年有余,近3000天,居然还彼此翻看着对方的手机,成天和自己脑中幻想的假想敌作着斗争,看似幼稚,这种不安全感是源自心底的伤烙印进生命成了人格,用非言语行为表达着自己无法言语的需求。对自己受伤的照见,真是困难,因为向内看是痛,受伤的源头也是自己生命的源头至亲,那纠葛虽然是虚幻的,但情感却是真实的,真的可以让人的生命僵化停滞,踌躇不前,看不见自己对虚幻的执著,无法在安全地环境下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并释放压进心底的愤怒,生命无法升起对自己悲悯和对伤害的放下。当我们但觉到受伤的时候,我们往往倾向于把自己封闭起来,切断和那些人的链结,但这样也同时切断了和自己以及整个宇宙的联结。这种封闭是非常痛苦的,即使我们不让自己去感受这个痛苦,但它却会以更为严重的方式去表达,成为身体和心理疾病的根源。

    其实我们不懂什么是信任

    当我们像只受伤的动物般躲进受伤的洞穴里时,我们也往往会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同样的负面思想和负面信念。会开始习惯生活在不断的孤立中,生活在痛苦的循环里,期待别人用某种特定的方式来对待我们,让自己感觉安全,让自己能够鼓起勇气再次从洞穴里出来。这样期待的关系,就像要在一面镜子上立起来一个鸡蛋一样微妙……但是只要我们的期待落空,就像所有的期待都注定会导致失望一样,然后又会退回到自己的洞穴里,认定自己这种不信任的态度是有道理的。这多么像自我预言的实现……结果,沉浸在自己的孤独中,制造出各种理由,不要和人有任何牵连,强化爱就等于痛就意味着伤害的信。事实上,这种看待自己以及生命的态度只会创造出更多的苦涩,无法成长、明白什么是信任。

    真实的信任和虚幻的信任,在于每个当下一念的澄明。真实的信任是一种需要我们努力去发展的特质,当我们能够敞开心,面对生命,面对他人,最终也能面对自己时,我们会发现自己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无助。我们之所以丧失信任,是因为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从来不曾学习过信任自己,因为最终我们需要学习的并不是信任他人,而是学习如何信任自己。我们不曾学习过信任自己的直觉,信任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我们也不曾学习到信任自己拥有足够的辨认能力,知道自己在生命中有着什么样的需求和欲望,知道自己在人际互动中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成熟的信任是一个人经历深度的内在自我探索历程之后的发现。幻象的信任是建立在期待与信念上的信任,我们认定生命、神、或其他人应该是什么样子,他们又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我们。所以,很自然的当那些期待落空时,我们的信任也不见了,然后所有的愤怒、怨恨与放弃感一一的出现。意识,能帮助我们慢慢远离期待、负面的信念,把失望与挫折的情绪当成是一种机会,才得以在其中成长、成熟。学习信任,是一生的课题。 蔡伟航在亲子鉴定的最后关头选择了相信,在妻子提出离婚的时候选择了挽留,而他那与现代都市挂钩的生意也许会更加红火,希望犹在。

    永远记得纪伯伦的《先知》里警告世人的,论婚姻:“你俩要相互斟满各自酒杯,但不可共饮同一杯酒。你俩要相互递送面包,但不要同食一片面包。你们的结合要保留空隙。要心心相印,却不可相互拥有。一起欢快的唱歌、跳舞,但容许对方有独处的自由。要相互搀扶着站起来,但不要紧紧相贴。须知神殿的柱子也是分开站立着的。就像橡树和松树也不在彼此阴影里生长。”

    影片中,男女双方活得都很累,原因不单单是工作上的不顺或不变,更是情感上的沟通缺失。人是有倾诉的需求的,影片中的两个人心中都压抑着情感,却没有一次吐露情绪的描写。不去敞开自己沟通,别人就更无法理解你,这在心理学上叫“述情”,当然那些有抒情障碍的人真的是很难做到只会发火,你不表述自己的感受,另一方就无法理解你。关系是双向的,往往有时候沟通成为了一个人的需要,面对的往往是没有回应的冷暴力和无视。冷漠是亲密关系杀手,百试百灵,绝望都是积累了足够多的失望,有时候我们关闭的不是嘴巴,而是心门。雪松的前男友,后来成为了房地产商,变得巨有钱,而她生活中的老公却是一个已经倒闭的工厂木匠,没钱又自卑,也很敏感,女的不但没有觉察到这样的情感去呵护,反而在话语中不断奚落着自己的爱人,要知道最不能伤害的事男人的自尊,会让他痛很深形成心理创伤这种伤痛甚至伴随一生。语言的暴力,舌头底下是可以压死人的。当彼此开始不在乎对方的感受,不懂彼此的脆弱,忽视彼此的感受,无视彼此的需求,拒绝彼此的渴望,那么一段关系能剩下什么呢?只有伤害……这世界上,没有比情能伤人更深的。

    婚姻需要经营,每个人都要去学习如何经营,你不能靠换队友来改善状况,如果你不成长,不成长过去换任何人只是重复不幸福的轮回,卡在哪还是卡倒在哪然后又换新人继续轮回。弗洛姆《爱的艺术里》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那么每种爱的努力都会失败。” 这句话我是很认同的。弗洛姆精神分析过程本质上是寻找真理、帮助患者获得爱的能力,或者找回丧失的爱的能力,目标还是偏向于个人成长。但是总体而言,弗洛姆树立的爱的典型接近于菩萨,弗洛姆的爱是理想化的爱,这人世间多的是一路跌跌撞撞流着血前行流着泪离开的残缺人。有多少人 人格完整?有多少人人格功能好?有多少人有爱和被爱的能力?有多少人愿意在关系里拉住彼此的手共同成长?《爱的艺术》这本书如此特别如一个美好的心灵伊甸园,同时又是那么不切实际,像空中楼阁,是一种理想中的爱。所以相比我更推荐《爱的五种能力》这本书。在现存社会下,爱是一种罕见的现象,有爱的能力的人稀如熊猫。这是时代创伤的爆发,80、90生在了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那种无论发生什么都没放开彼此的手,白头到老的“纠缠”或许就定格在了我们老家坟头和年久泛黄的柯达相纸里。我们这一代人什么都不缺,却真的感受不到那种人心贴着人心把人当人的温暖了,充满各种诱惑的消费主义社会人心空了,只剩下装满欲望的躯壳。这不是悲观,这是现代消费主义社会下的一种时代命运……有心,能坚守初心的人在文艺情怀电影里,两具拥抱彼此冰冷躯壳的快餐情侣坐在电影院里去看荧幕里情比金坚的爱情片这是多么讽刺啊 ? 每个人都希望对方能活出自己心目中的样子,那爱上的是谁呢?是幻想中的人设?还是眼前这个就是优缺点真真实实热乎的人???法国心理学家拉康指出爱上的是自己的想象,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欧文亚隆说,“人对欲望,比对欲望的对象要爱得更多。” 我确信的是,感情是要相互维系的,爱需要两个人,可悲又无奈的是,在一起需要两个人,分开只需要一个人决定……爱情最大的敌人是我们自己,不忽视彼此,多关心身边的人,不要等到危机发生才去补救。相信彼此,只要彼此坚定在一起的信心,一切风雨都会过去。但,需要两个人,两个……人

    人与人之间到底能否真的互相抵达内心?

    感情的瓦解其实有时候很简单,因为猜疑,因为零沟通,因为自以为是而渐行渐远。信任感的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检查和提防,是怀疑和争吵,感情自然就淡了。从最初的甜蜜到分手,一步步滑坡,感情一次次被撕裂,击垮男女主这段感情的东西很多,但根本原因还是钱和性,是自卑和多疑和生活的沉重压力。爱,是一种能力,是需要不断学习的。其实,爱的学习,是从期待幻灭之后才真正开始的。爱很容易,持续的爱最难。每一段关系都是一个课题,都是一个成长的机会,都是一个祝福,即使这段关系看起来很是灰暗。好爱的爱爱起来很自然,不好爱的还去爱才是真爱。

    影片中的夫妻,就像两个未长大的小孩纠缠不清,剪不断理还乱,缠绕在一起难分难舍,彼此伤害又无法离开,就像一个“共生”的状态,心理上的连体婴儿。也许是在各自的原生家庭中,都没有学到,如何既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又可以与人保持情感的链接。一方面拼命的依赖他人。没有对方就活不下去;另一方面,又尽情的伤害对方,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伤害对方,进而伤害双方本已经十分脆弱的关系。夫妻两人彼此伤害,又伤害自己,用伤害自己的方式伤害别人,又用伤害别人的方式伤害自己,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如何跳出这痛苦的轮回?没有标准答案……但通往成长的路上一定会找到答案。我很喜欢的一本书,作者M.Scott Peck《少有人走的路》在很多年里指引了我通往自我成长的方向。

    丈夫需要一笔钱才能把公司开起来,妻子为此去找自己的初恋情人借了一笔钱。丈夫公司开张之际,他的姐姐不屑的评论说,还不是你老婆不知道做了什么事才借回来的这笔钱,有什么好高兴的!丈夫悻悻的与一老板去了洗浴室,被无意中发现的妻子冲到洗浴室,抓了个现形……妻子愤怒的找到暗恋自己的男司机,两人去开了房。至此,夫妻间的矛盾已经升级到了极点,面临离婚的边缘,两人痛苦万分,不知道何去何从,影片戛然而止,留给人无限想象、无奈和心底悲凉……

    我们都不够勇敢,可怜的自尊心,可怜的不被满足的愿望,太害怕被拒绝感,被抛弃感,失落感,无力感,绝望感,空虚感。学校里所有的课,只教会了我们文字,可从来有没有一堂课教你如何好好说话,如何亲密,如何给予爱,如何表达爱,如何接受爱……而这些人生课题的成长代价是以牺牲伴侣或孩子……成长的路上总是尸横遍野。

    懂,比爱更难

    写给所有跌跌撞撞一路到今天的人:“我把我有的给你,并不懂得你要什么,我拼尽全力为你,而你却说,你不爱我;我想给你你需要的,可是你也没有说清楚你要什么,你说我总是错过,各自失落;我们说着同一种词言,却无法识别对方心底的呼喊,对视如此简单,看见却如此困难。”

    爱,只是一个当下。后来我们用语言去陈述它,我们再去追寻的不过是回忆和对回忆的命名。了解一个人并不算什么,今天他喜欢芝麻,明天他喜欢西瓜,变是常态。成长的路上总是尸横遍野,无奈。

    【详细】
    131815350
  • 迟顿顿
    2021/1/16 14:57:02
    这是致敬电视发展史啊

    对漫画电影一言不合就拯救世界的套路已经疲劳,对漫威今年要推出的几部剧版支线故事本来算一般期待。

    没想到打头阵的《旺达与幻视》是这么个好玩的套路。

    对漫画电影一言不合就拯救世界的套路已经疲劳,对漫威今年要推出的几部剧版支线故事本来算一般期待。

    没想到打头阵的《旺达与幻视》是这么个好玩的套路。

    13141287
  • 子越好呀
    2020/5/5 6:24:56
    父亲与伊藤先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 太好哭了 当父亲在警察局被误解的时候 当背对着女儿才能说出很开心的时候 当被说是个好女儿的时候 当想要去养老院对女儿客气道谢的时候 就算一来女儿家挑三拣四说女儿的不好还嫌弃伊藤先生 一边教导女儿一边又对女儿的充耳不闻无可奈何 ?? 但当女儿跟踪时才发现...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 太好哭了 当父亲在警察局被误解的时候 当背对着女儿才能说出很开心的时候 当被说是个好女儿的时候 当想要去养老院对女儿客气道谢的时候 就算一来女儿家挑三拣四说女儿的不好还嫌弃伊藤先生 一边教导女儿一边又对女儿的充耳不闻无可奈何 ?? 但当女儿跟踪时才发现...  (展开)
    【详细】
    12567257
  • 阿凡思蜜达
    2019/4/26 9:17:25
    爱是一场天时地利的旅行

    在正式开始追此剧之前,看到“警匪”、“复仇”、“贩毒”这样的剧情标签,我会以为这是一部海岩式的暗黑作品,尤其是几个主要角色的目的地——香格里拉,也让我不由得联想到十几年前经典海岩剧《玉观音》的事件发生地云南。

    正因如此,我对此剧有着莫名的猜测——这该不会是一出苦大仇深的虐恋+警匪剧吧?

    再加上,导演毛卫宁作为业界的一块金字招牌,一向擅长拍摄正剧。

    在正式开始追此剧之前,看到“警匪”、“复仇”、“贩毒”这样的剧情标签,我会以为这是一部海岩式的暗黑作品,尤其是几个主要角色的目的地——香格里拉,也让我不由得联想到十几年前经典海岩剧《玉观音》的事件发生地云南。

    正因如此,我对此剧有着莫名的猜测——这该不会是一出苦大仇深的虐恋+警匪剧吧?

    再加上,导演毛卫宁作为业界的一块金字招牌,一向擅长拍摄正剧。比如今年在央视播出引起话题度的《老中医》、再现经典名作的《平凡的世界》,全都走的是主旋律风格。

    但一口气追完九集之后,让我完全没想到的是,《一场遇见爱情的旅行》讲述的却是一个将一切纠葛化繁为简、将辛酸的往事带着笑意讲述的有趣故事。从一个普通剧迷的角度来看,这应该算得上是导演的一次全新尝试吧。

    10138543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