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84749
  • 明珠
    2021/6/6 23:24:40
    何谓《文学的日常》

    何谓文学的日常,看完也没怎么弄明白。印象比较深的有三期。

    第1期

    马原,没有看过他的书。感觉现在的他很豁达,因为生病,马原一家搬去云南开始了回归大自然的生活,种菜、养鸡、砌房子、写书……他的生活应该是许多人爱而不能得的吧!

    何谓文学的日常,看完也没怎么弄明白。印象比较深的有三期。

    第1期

    马原,没有看过他的书。感觉现在的他很豁达,因为生病,马原一家搬去云南开始了回归大自然的生活,种菜、养鸡、砌房子、写书……他的生活应该是许多人爱而不能得的吧!

    第3期

    史航很幽默,会调动气氛;麦家很真实,如片中所说,他在很勇敢很深刻地剖析自己。史航总结得很有趣,他们两个人就是没头脑和不高兴。麦家在西溪的工作室真赞,品味极高,但是从麦家的叙述也可以看出,他并不很快乐。

    第5期

    真是败笔。小白,以前都没听说过,根本不具代表性。两个男人根本不会聊天,老是出现无话可说只能呵呵傻笑的情况。小白居然说以前那些受刑的革命者能忍受刑罚是因为他们神经比较大条,这是放的什么狗屁!真是无脑!

    看完片子,想看看麦家的《人生海海》和阿来的《云中记》。

    【详细】
  • 13593539
  • Silen_
    2020/12/1 19:23:42
    笔记

    要学会读一些你不喜欢的书,学会啃一些难啃的书,如果都是快乐的阅读,很可能是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滑行,它本身很难形成思想的进展,读有难度的书是不断的引导自己去往前走,迎合意味着难度的某种消失。对一种时代的消费趣味的想象太固化了,也太贫乏了,缺乏复杂、多义、多面的理解。有时候文学作品能让读者转离一点点现实,让我们意识到还有更高贵的,更有重量的东西,这就是对我们人的生存来讲就是一种扩大,一种延展,而不

    要学会读一些你不喜欢的书,学会啃一些难啃的书,如果都是快乐的阅读,很可能是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滑行,它本身很难形成思想的进展,读有难度的书是不断的引导自己去往前走,迎合意味着难度的某种消失。对一种时代的消费趣味的想象太固化了,也太贫乏了,缺乏复杂、多义、多面的理解。有时候文学作品能让读者转离一点点现实,让我们意识到还有更高贵的,更有重量的东西,这就是对我们人的生存来讲就是一种扩大,一种延展,而不是像原来那么低,那么狭窄。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很偶然,任何地域,任何宿命,没有选择,那么我把这个偶然当做一种奇迹,那我能不能使这个奇迹更加辉煌一点呢,更加有意义一点呢。城市生活就是有人表演,有人偷窥。小说是讲述影响别人。乱世颠沛的大上海,各种人粉墨登场,费尽心机,追逐利益,最后结果却是一场虚妄的深谋远虑,这也是我们时代的通病。

    谋略的背后是抵达目标还是落空(特工暗杀的故事)。

    【详细】
    13024397
  • 旭儿哥
    2020/11/11 12:34:52
    文学的日常、太过日常

    不满写在前面:每一集节目两天的时间太短,访谈又没有明确的主题,我感觉节目组是想以每个作家的书作为纲领来串一串日常,但书的纲领性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嘉宾们基本上都是自身经验的碎碎念,涉及的观点,比较多,但探讨不深入。有些经验听起来有道理,也作了记录,有空看在生活上做的题能不能对上他们的经验之答案。①在第一集中我感受最深的是“老一辈的价值观”,马原的表现跟我以前或在节目中或在日常中能接触的一些年纪

    不满写在前面:每一集节目两天的时间太短,访谈又没有明确的主题,我感觉节目组是想以每个作家的书作为纲领来串一串日常,但书的纲领性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嘉宾们基本上都是自身经验的碎碎念,涉及的观点,比较多,但探讨不深入。有些经验听起来有道理,也作了记录,有空看在生活上做的题能不能对上他们的经验之答案。①在第一集中我感受最深的是“老一辈的价值观”,马原的表现跟我以前或在节目中或在日常中能接触的一些年纪稍长(45+)的价值观有很多共性的地方,所以我把它概括成老一辈的价值观,概括的不是很准确,也不方便认识了解一个人,对只是浏览节目、大概也不会再相见、只此一面的这种情况就暂作此处理吧。概括的原因是因为老一辈中多数人的价值观共性,他们生活哲学乍一听有不符合现代学科逻辑的地方,如马原的肺癌,换个地方换个水来治。但这里面有很深一种质朴感,与现在很多人聊起天来摆脱不了“西方科学逻辑”、工业化等影响相反的质朴,我想我的这种概括可能与余华眼中马原是幼稚的,有相同的意味。其间我偶然觉得马原说话很无聊很无趣。现在觉得自己自大了,那或是节目剪辑的锅或是不善口头表达或是镜头前的不适。总之第一集最大启发是受“老一辈价值观”教导的,摆脱现在社会的大部分束缚(说到摆脱,我是想彻底摆脱出来进行一次乡村失联旅行,但不现实,现在的思维已深受影响)去长时间地感受下质朴、幼稚的状态,这的确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很多不同。

    ②这一集我是比较投入的,被焦元溥的“可爱书包”吸引,被马家辉带逛的几个景点(文庙墓地餐馆),虽然聊天主题仍然不明确,书的纲领性作用不强,但我挺沉浸的,我想有对锵锵三人行里嘉宾的心理拨高,也有对焦元普马家辉对话亲切,节奏柔和的适应。

    ③史航、麦家。谈伤痛是一个明显感到的想表达的主体,但不深很浅,虽然我拾得几句他们的经验之谈,但作为文化节目有点失败。

    ④第三集之后觉得有点杂乱,浪费时间而不想看下去,但打开第四集一开头学院派老师的出现,让我多看了一集。之后仍然不愿意看第五集,还是因为太杂太乱,比前三集好一点,仅一点,尤其是在谢有顺在中途突兀地插入了花的部分。

    ⑤未看。

    【详细】
    12963908
  • 麓山
    2020/10/24 17:13:01
    文学,介于现实与虚构,只待你去寻觅

    《文学的日常》,一档冷清到我在b站看时,一个弹幕都没有的冷清纪录片~ Nice!

    这部记录当代几位知名作家精神风貌的人文纪录片,通过作家与朋友两天的对谈与走访形式来探寻独属于他们的世界认识体系。

    文学已死?

    也许只

    《文学的日常》,一档冷清到我在b站看时,一个弹幕都没有的冷清纪录片~ Nice!

    这部记录当代几位知名作家精神风貌的人文纪录片,通过作家与朋友两天的对谈与走访形式来探寻独属于他们的世界认识体系。

    文学已死?

    也许只是人们心中文学的火焰暂时熄灭了而已。文学怎么会死去?他一直在你的周围,存活在你的日常生活中。

    天地为棋盘,众生为棋子。

    在这方世界生存,无人可逃脱命运的安排。人们受制于看得见与看不见的秩序规则。不过这些空空泛泛的道理,没什么人会去多想。文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我们未曾意识到的启示,抓住他也许可超脱也说不定。

    真的吗?

    嗯,我编的吧,大概。

    这就是文学呀,介于现实与虚构,只待你去寻觅。

    【详细】
    12932518
  • 小王子
    2020/10/23 22:36:59
    人生海海

    这部片子的镜头语言太赞了,非常治愈,配乐直击灵魂,让人头皮发麻,剪辑与音乐的配合无可比拟。

    马原篇:人为什么不能是原本的样子呢?人为什么非是猴子变得呢?我得了不治之症

    这部片子的镜头语言太赞了,非常治愈,配乐直击灵魂,让人头皮发麻,剪辑与音乐的配合无可比拟。

    马原篇:人为什么不能是原本的样子呢?人为什么非是猴子变得呢?我得了不治之症所以我就不治了。达尔问是谁,说的乱七八糟的。作家是模仿神的职业,在更高的维度上看待人类,就像是一个人类看待那些虫子。

    马家辉篇:人一定会碰到烂牌,可是把烂牌打好,把你手上能做的事做到最好,那就是生命里你唯一能够做的事情。|墓地里的对话。

    麦家篇:这一期是我看的感触最深的一期,因为我悲哀的发现,我和麦家是同一类人。史航说,最终麦家也没有和这个世界和解,我想我也是这样吧。一阵风吹过去,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的皮肤吹过,感觉叫凉。但是对于有一些他没有皮肤的人,他直接就神经裸露在这的人,风吹过叫疼 。雨后的荷叶里,他孤独的隔离开众生,盛着最多的露水,却无人可敬。无法真正放松下来,更无法真的体会快乐。我希望我身边有一个史航这样的朋友。我更希望我能够有所改变。

    人生之间就是有“一句”和“一万句”两种交情。就是说——诶,老王,咱俩在办公室桌对桌,三年说过一万句话,但是呢,我一调走根本不联系,咱互相那句话都不记得了;然后有另外一个人呢,可能十年见两面,总共说了六句话,但是每句我都记得。一万句是不顶一句,一句能顶一万句。人生的荒谬就荒谬在这,但人生的这个珍贵也珍贵在这了。

    阿来篇:人对于死亡,就是哭,哭累了晕过去,醒过来继续哭。连续下了几天的雨,突然有一天夜里云开雾散,星星出来了,于是,我想找个音乐听一听,于是就找到了《安魂曲》。“我到过许多城市,许多国家,但没有养成世界主义的习惯,相反,我保持着一个小地方人的谨慎。”——米沃什《不出鞘的心灵》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学,然后去旅行。成都不是只有吃吃吃。苹果胜利了?还是人胜利了?人们对自己遇到的生命不感兴趣,不关心。不关心植物,不关心动物。学会读一些你不喜欢读的书,啃一些难啃一点的书。我们也需要关注下半身,难道说关注了下半身,就忘记脑子了吗?人的悲剧来源于你的出生是个偶然,你无法选择来与不来,无法选择生在哪里。另外,人发现无论你喜欢与否,都只有几十年。换个角度讲,我们应该把人生看成一种奇迹,我们可否让生命创作更多的意义。

    小白篇:每个时代的人对疼痛的感知不一样,如今的人们五感越来越退化,今天的一百条新闻,明天就会全部消失,这样的环境里,人变得越来越迟钝和匮乏。小说通过讲述影响别人。表演和偷窥。蟪蛄不知春秋。

    看完以后,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详细】
    129311504
  • Chelsea
    2020/8/27 20:36:22
    文学的日常

    这部纪录片一共涉及五位作家:马原、马家辉、麦家、阿来、小白(有些好奇为什么没有女作家),对话分别发生在云南、香港、杭州&富阳、成都、上海(皆是成就作家或是承载他们记忆与经历的地方)。纪录片主要讲述作家的创作、思想及其与各自生命体验千丝万缕的关联。外人眼中平淡无奇的废弃厂房、故乡的祠堂、粉墙与小巷、林立高楼间的一个篮球场、广为人知的杜甫草堂、上海30年代的租

    这部纪录片一共涉及五位作家:马原、马家辉、麦家、阿来、小白(有些好奇为什么没有女作家),对话分别发生在云南、香港、杭州&富阳、成都、上海(皆是成就作家或是承载他们记忆与经历的地方)。纪录片主要讲述作家的创作、思想及其与各自生命体验千丝万缕的关联。外人眼中平淡无奇的废弃厂房、故乡的祠堂、粉墙与小巷、林立高楼间的一个篮球场、广为人知的杜甫草堂、上海30年代的租借区……皆可在他们笔下变成故事的发生地。作家的世界孤独、深邃也广阔,不只知文学,也懂历史、地理、宗教、植物、生物、语言学、建筑等看似无关又庞杂的学问。

    整个系列有很多充满智慧与灵气的思想。记录下了大部分:

    ??马原儿时在松软的坟堆上玩耍,一不小心整个脚现在坟里,拔起一看是满腿密密麻麻的蟑螂。他从山顶眺望人群聚集的城市,想起了这一幕,密聚的人类,仿佛是洞窟里的蟑螂。??毛姆说:生命的尽头,就像人在黄昏时分读书,读啊读,没有察觉到光线渐暗;直到他停下来休息,才猛然发现白天已经过去,天已经很暗;再低头看书却什么都看不清了,书页已不再有意义。??米沃什在回忆录中写过这样一句话,我到过世界上许多城市,许多国家,但是没有养成世界主义的习惯,相反,我保持着一个小地方人的谨慎。??中国人面对死亡就是哭。除了哭和抢救机器以外,发不出另外的声音。——阿来

    (于是,在地震之后、尸体成层的不眠雨夜,他放响了莫扎特的《安魂曲》,歌起,雨歇,星光闪烁,仿佛灵魂伴着音乐缓缓上升,化作星辰,照亮了人间。同样未眠的三两人也走来听,默默站着听完,便悄无声息地离开。)??抹去偶然性的东西,把生命看成一场奇迹。——阿来??现在我们的文学之中,写作的人、创作的人都在取消难度,阅读的人也在回避难度,所以今天我们的审美是在一个下行线上。——阿来??其实我们把人看得简单了。像我们这种人,有时候我也看点儿这些材料,比如说我也想看点儿三级片,脱光的。人是一个复合体,难道我们没有下半身吗。我们的下半身还是对我们有支配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关注了下半身就忘记了脑子。忘记了心,人需要不同面向的东西。——阿来(阿来真是个坦诚又智慧的老头儿!)

    ??为读者写作,我从来都不相信。你掏出来的自己与时代合拍了,就是你的幸运。——麦家??天赋不一定是比别人健全,甚至比别人脆弱,比别人没有保护能力。……天赋不是祝福,有时候是惩罚。——史航??他打招呼的某一个乡亲的父亲,会不会就是揪斗他父亲的人?完全有可能。可以说他们彼此带着一生的荣辱,隔代的悲欢,和最近半个月的情绪得失在打招呼。——史航

    (麦家在故乡的祠堂,如今的老年活动室,一个世俗欢腾的地方,讲述关于故乡与亲情的回忆)??人活一世,总要经历很多事,有些事情像空气,随风飘散,不留痕迹;有些事情像水印子,留得了一时留不久;而有些事情则像木刻,刻上去了,消不失的。我觉得自己经历的一些事,像烙铁烙穿肉、伤到筋的疤,不但消不失,还会在阴雨天隐隐疼。——《人生海海》??我在亲人面前缺乏一种耐心,但在外人面前,却好像给人感觉很谦和。人还是有点撕裂,但是本质上其实不是撕裂,恰恰是一种寻求平衡。——麦家??麦家:今天我觉得富春江挺不给我面子的,因为这么洪水泛滥,上面这么多水草。史航:我其实还真挺喜欢水草的。你会有洁癖……我跟你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我觉得是一堆动物脑袋顶着水草在迁徙,很壮观。你看咱俩看东西乐趣完全不一样。我是这么说,它已经形成一切,我再拿它看个乐趣。你是已经规定一个乐趣,新发生的东西都是干扰。

    (麦家带史航望富春江,惋惜大雨过后的江面没有了往昔的湛蓝。隔岸建起的高楼让了旧日里海一样浩渺宽阔的视野消失殆尽。)??人生海海,潮落之后是潮起,你说那是消磨、笑柄、罪过,但那就是我的英雄主义。——麦家

    ??小白和高翊峰的那一期,整个对话流淌自然,节奏和剪辑都很舒服。印象最深的是两人在上海租借楼舞台边席地而坐,小白播放上世纪30年代风靡租界区的爵士舞曲《Body and Soul》,那几十秒的静默,什么都没有发生,又仿佛一切都已重现……

    【详细】
    128311821
  • Fox Mabinder
    2020/8/7 23:54:28
    一点观感

    文学的日常,实际就是作家的日常。作家有哪些日常,我猜猜看。老是独自一人,闷着头看书,敲键盘,颈椎病,烟把指头熏得黄黄的。和一大波人聚会,出去采风,自己一个人就走了,老是不合群。遇见一小事物,一屁股蹲下来,就像发现了二里头文化遗址。遇上一个健谈的,就两个人神神叨叨没完没了,差不多每次错过饭点,惹得东家一脸不高兴,但还得屁颠屁颠迁就着。一喝酒,就喝大,喝大后,就两眼放光,把身边的美女都吓走了。瞎

    文学的日常,实际就是作家的日常。作家有哪些日常,我猜猜看。老是独自一人,闷着头看书,敲键盘,颈椎病,烟把指头熏得黄黄的。和一大波人聚会,出去采风,自己一个人就走了,老是不合群。遇见一小事物,一屁股蹲下来,就像发现了二里头文化遗址。遇上一个健谈的,就两个人神神叨叨没完没了,差不多每次错过饭点,惹得东家一脸不高兴,但还得屁颠屁颠迁就着。一喝酒,就喝大,喝大后,就两眼放光,把身边的美女都吓走了。瞎猜的,就这样了。但这些都没拍出来,因为,拍出来不好看。

    说说这个片子,拍摄手法肯定受了《十三邀》的影响,《十三邀》的手法逼格比较高,访谈节目才显得有乐趣,就像《舌尖上的中国》掀起纪录片热一样,文艺访谈类,这种做法很有效。和《文学的故乡》比,这片稍微能好一点,因为里面的谈话很随意,没有那么多刻意。总得来说,中国当下的纪录片,比电影好看,这是一定的。

    【详细】
    12781384
  • 慧子的魚
    2020/7/1 12:45:38
    文学的日常

    文學的意義是什麼?我們為什麼看書、讀詩?

    如果人類需要的只是生存,那就不會感受到鳥語花香的美好,不會為自然的鬼斧神工讚嘆,更不會有感情。

    紀錄片最後一集裡,一個上海巷子的大爺對著一段創作的文字說,這是神經病才做的事情。他真是可悲與可憐。彈幕裡說「這就是現實」,可多少人又是把「現實」當作自己庸俗的藉口呢?欣賞文學的美從來不是一件費錢費力的事情呀!

    對人世間多

    文學的意義是什麼?我們為什麼看書、讀詩?

    如果人類需要的只是生存,那就不會感受到鳥語花香的美好,不會為自然的鬼斧神工讚嘆,更不會有感情。

    紀錄片最後一集裡,一個上海巷子的大爺對著一段創作的文字說,這是神經病才做的事情。他真是可悲與可憐。彈幕裡說「這就是現實」,可多少人又是把「現實」當作自己庸俗的藉口呢?欣賞文學的美從來不是一件費錢費力的事情呀!

    對人世間多少的留戀是因為《但是還有書籍》,那群在島嶼上寫作的人們《他们在岛屿写作:姹紫嫣红开遍》承載了厚重的歷史與帶著情感跨越海峽。

    我們不一定成為詩人、作家,但他們創作的作品滋養著我們,使得人類跨越時空得以共振。

    讀過很多書的人與進行創作的人是最富有與最能拓寬生命維度的。

    努力成為一個人多讀書、愛讀書的人兒,尋找那些共鳴的靈魂。

    【详细】
    12698383
  • 全侃
    2020/6/29 21:09:29
    美丽的日常、幸福的日常

    非常恬静的一部纪录片,与五位作家的深度对话,笔下创造出无数的悲观离合的人与故事的他们对人生似乎有着更通透的理解:马原“得了不治之症,那我就不治了”的豁达,在云南的大山深处建造了如同梦幻城堡一般的居所和图书馆,这方世外桃源体现了一个作家的浪漫;江湖气息浓厚的马家辉,懂得江湖就是相互帮忙的人情世故、也有手里的牌再烂都要打好

    非常恬静的一部纪录片,与五位作家的深度对话,笔下创造出无数的悲观离合的人与故事的他们对人生似乎有着更通透的理解:马原“得了不治之症,那我就不治了”的豁达,在云南的大山深处建造了如同梦幻城堡一般的居所和图书馆,这方世外桃源体现了一个作家的浪漫;江湖气息浓厚的马家辉,懂得江湖就是相互帮忙的人情世故、也有手里的牌再烂都要打好的豪迈气质,用好笑的表达方式描写着看似荒唐的事情,其实这背后何尝不是一种苍凉;幼年遭受磨难的麦家,写作之于他成为了心灵的治愈,各种昔日的回忆从笔下倾泻流出,而他也逐渐与生活达成了和解,掏出自己的写作过程又恰好与读者合拍,这便成为了两者共同的幸运;唯一读过的作家阿来,对当下文化产业出版行业许多做法的质疑,这个在镜头前吞云吐雾多次他妈的的藏族大汉,又有一种别样的魅力。

    这些文化名家对读书、对文学、对文化的看法都有着独到的见解:读书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起自己的哲学、审美以及对世界的认知体系,照亮我们的内心,使我们的心灵能够坦然的领略人生的各种滋味;文学就像是月光,虽然没有实际价值,但是如果没有文学的存在,没有了美丽的月光,世界又会变得单调多少呢,对人的精神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物质领域中生产者总是想提供给消费者最好的,而在文化领域太好的东西却不会受到青睐,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没有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其实具有多层次需求的人,除了娱乐之外也会有许多更高的需求,文化市场的人不应当以轻视的眼光去揣摩消费者,一些有深度的作品同样会获得市场的青睐。

    就比如这部《文学的日常》,所有的仅仅是两个人在镜头前的对话,却同样为我们展现出了作家们宏大的内心世界,另外不得不感慨知名作家的住所有一种独特的意境与美感,当然这些美好的背后得益于大笔稿费的投入,这也使得这部纪录片的画面更加的精美,一片片绿荫之中文学的美感也逐渐的发扬壮大了起来,文学的日常便是那美丽的日常、幸福的日常。

    【详细】
    12694873
  • 传媒内参
    2020/5/19 15:35:41
    小众题材《文学的日常》何以引发大众共鸣?

    当下各大平台着手从节目的温度、深度和厚度上做文章,推出了不少选题新颖的人文类节目,在构建节目的人文价值、深化自主创新能力、打通媒体融合路径上走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也展现着平台及主创团队对人文理想的创新与坚守。

    近日,由海峡卫视、优酷视频联合出品的5期展现当代作家精神风貌的人文纪录片《文学的日常》圆满收官,节目借由一位朋友拜访

    当下各大平台着手从节目的温度、深度和厚度上做文章,推出了不少选题新颖的人文类节目,在构建节目的人文价值、深化自主创新能力、打通媒体融合路径上走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也展现着平台及主创团队对人文理想的创新与坚守。

    近日,由海峡卫视、优酷视频联合出品的5期展现当代作家精神风貌的人文纪录片《文学的日常》圆满收官,节目借由一位朋友拜访一位知名作家的形式,通过作家与朋友两天的对谈、走访、体验、观察,体现着他们对生活、生存、生命的认知与解读。节目以平实的语言叙事带领观众走近了马原、马家辉、小白、阿来、麦家等作家笔下的精神世界与真实的现实生活。

    12605474
  • 爱绘本的大胖星
    2020/5/10 19:14:24
    五星推荐这部纪录片,感谢它让我五一看完了5本小说,这些作家的代表作读起来很过瘾!

    五星推荐一部近期很喜欢的纪录片《文学的日常》一共五位嘉宾,马原,马家辉,麦家,阿莱,小白。马原是现当代的先锋,他多年前患了癌症,搬家到云南生活,种茶卖茶看书写作,还在那买了一座山。封笔十多年他作为先锋派代表的作家重新再写的几本竟然是童话。他说我的生活很幸福,和老婆孩子在一起的时光比我写无数优秀的小说更让我开心。马家辉是李敖的大弟子,更多认识是他做客锵锵三人行,这一

    五星推荐一部近期很喜欢的纪录片《文学的日常》一共五位嘉宾,马原,马家辉,麦家,阿莱,小白。马原是现当代的先锋,他多年前患了癌症,搬家到云南生活,种茶卖茶看书写作,还在那买了一座山。封笔十多年他作为先锋派代表的作家重新再写的几本竟然是童话。他说我的生活很幸福,和老婆孩子在一起的时光比我写无数优秀的小说更让我开心。马家辉是李敖的大弟子,更多认识是他做客锵锵三人行,这一次缺让我改观,原来你是这样的马家辉,在节目中带好友游香港,先去寺庙和坟场,再带他去黑社会夜宵的茶餐厅,马路边边巷子口吃一个热乎的菠萝包......一个成功的作家秒变导游成功安利了香港的新玩法。麦家 尽管他是非常成功的谍战小说家代表作风声,但是生活中他说他是一个非常悲观的人,因为小时候的特殊身份。不过节目安排的聊天对象却是一个乐天派的史航。看到同一片景色,麦家说很遗憾第一次带你来看到的是海水上漂着乱七八糟的木头,其实平时这里很美,但是史航说没呀,我觉得应该是两个调皮的小鬼隐藏在木头下面玩儿。院子里史航坐在秋千上荡悠,麦家说我在这个院子生活了几年,从未这样玩过。史航说我是乐天派,我的作品里会写深刻苦难沉重的东西,但生活中我会过得开心些。人天生的悲观乐观习性无需要也无法去改变,但是去接触和自己不同习性的朋友,也许有有些意外的收获。阿莱说我去旅行有个习惯,东南亚我从未去过,我要去的地方一定是熟悉它的文学了,至少熟悉一两个作家,如果没有泰戈尔我去印度干什么?如果没有卡彭铁尔我去古巴干什么?如果没有聂努达我跑到tm智力去干什么?阿莱喜欢读古诗。因为生活在成都,尤其熟悉杜甫,去李劼人故居的路上,看到梅花,立马就念起杜甫的一首: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香醉如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关于死亡,曾经有一次面对死亡让他难以忍受,他正坐在车上无意间放了莫扎特的安魂曲一下子让他平静下来,等他睁开眼睛,发现车子周围好几个大块头的人,他以为他要被围攻,结果那几个人听完曲子一句话没说默默离开。安魂曲是莫扎特在面对死亡时期的作品,只写到第八章他就去世了。也许因为真实所以才有这么强大的动力。在新小说《云中记》中,面对死亡他的选择是让书中的村民集体在广场上唱歌??。

    借着这部纪录片五一期间也把中国现在当代这批作者的代表作和新作看完了,一本满足。曾经被我瞧不上的现当代原来也很好看。又一次学会了谦卑。

    马家辉的新书《龙头凤尾》,读完意犹未尽,很香港。一部纯正的港片,赌王+春光乍泄+断背山(港片存量太少)+古惑仔;一部浪漫痴情又虐心的单恋史;一部民国黑帮史(如果历史可以这样写,应该会有很多人爱上历史)。写小说过瘾,看到一本好小说也很过瘾。

    马家辉觉对是个麻将高手,文中到处都有那麻将和牌九打比方,而且竟然还莫名的同意。

    "命运本是遥不可及,看不到,嗅不着,然而赌博让抽象的命运切切实实地落到你手,可见可碰可敲可摔,命运如此贴近,所以是如此地亲。你不必等待,伸手即可触摸命运,轻易地,直接地,跟命运打个照面,所以你明白,你并不孤单。跟你对赌的并非桌前的其他人,而是命运,只是命运。"

    麦家的新书《人生海海》

    第一本麦家的书 很惊喜。小说很有吸引力一直在设置悬念去了解太监的一生,果然是谍战小说之王,只是一个老头的生活,也能让人停不下来的想知道他的一切,不看到最后一页不会揭晓谜底,八个小时读下来完全无倦意。悬念小说读起来又残酷又过瘾。

    "爱人是一种像体力一样的能力,有的人在这方面天生肌肉萎缩"

    "这世上最好的朋友是钱"

    "生活是如此令人绝望,但人们兴高采烈的活着"

    赶在纪录片《文学的日常》之麦家播出前把他的书补了一本。

    阿莱代表作《尘埃落定》

    一本很好读的异族小说,900页八个小时看下来,全程毫无疲惫。一个傻子如何成功逆袭为王的悬疑剧?一个十三岁男人的爱情成长史?一个种族的灭亡史?究竟什么人是聪明的什么人是傻的?情欲欢愉,权利地位,荣华富贵,爱恨情仇尘埃落定,一切都归于平常,是本书的结局也是最好的结局。另外书中大量对性爱的描述一点不色情反而是有趣又美好。

    "关于我们世界起源的神话中,有个不知在哪里居住的神人说声:“哈!”立即就有了虚空。神人又对虚空说声:“哈!”就有了水、火和尘埃。再说声那个神奇的“哈”风就吹动着世界在虚空中旋转起来。那天,我在黑暗中捧起卓玛的乳房,也是非常惊喜地叫了一声:“哈!”

    好可爱的傻主人

    "两个小厮一个胆大,一个会说话。胆大的目中无人,会体贴上意的胆子又小了一点。我只好两个都喜欢。"

    毕飞宇代表作之一《玉米》

    第一次是和他结缘是小说改编的电影《推拿》。后来又在小崔说事里面有一期专门采访过他,他为了写推拿是扎扎实实和盲人有长达十年的友谊,和他们谈天说地才能让我们看到另一个不同且真实的盲人世界。时隔5年终于开始看他的小说了--《玉米》,文革时期农村一家7个孩子中,三个女人的三种人生,玉米让人又佩服又害怕,玉秀让人又羡慕又怜悯,玉~果真是让人会忽略的那类人,都忘记名字了,普通平凡但是在某一段时间又会突然冒出来给人惊喜。最后一段她在图书馆的初恋故事和学阿加莎推理判案很意外,很喜欢。

    小白的代表作《封锁》,包括两个中篇。

    第一篇《封锁》给四星,讲的是日本侵华时期,一个小小爆炸案引发的汉奸的背叛与想象。故事的结构很妙读起来像盗梦空间般梦中梦。

    第二篇《特工》给三星。平淡夫妻对日常反叛的想象,讲的东西太大就有点太空虚假,时常会从小说中跳出来,比如真话药丸。总体来书还是给四星。"小说能够让生活更简要、更准确、更有意义,小说也能让生活更加变化无穷。"

    《王安忆》她的代表作《长恨歌》还未看,先看了轻松的《小说课堂》有人讲小说竟然能原小说还好看,越读越带劲可惜看到后来发现,作为阿加莎的超级粉丝,她开始大量提到阿加莎,担心会有剧透,阿加莎只看了《尼罗河惨案》太过瘾,为了不失去看阿加莎的快乐,只好忍痛暂停阅读《小说课堂》,阅读还有先后顺序,必须读完阿加莎的几本代表作,才能开始看《小说课堂》。

    可以安安静静的看小说的日子其实蛮珍贵的,现在也是忙里偷闲看一看。希望能多创造些这样闲的时候。

    【详细】
    125833125
  • 千里及
    2020/5/10 14:16:09
    一个来自自己朋友圈的搬运

    上次发了阿来那一期的节目,今天来正式推一下这个节目,优酷自制纪录片《文学的日常》,初衷是深入作家的日常,从日常探寻作者的内心和写作脉络。这节目是我追完陈丹青《局部》之后的接档节目(蹲一个《局部4》!搞快点!),是节奏很慢但我从来不舍得倍速的节目。每一期一个主咖(作家),一个探访者(类似主持人,基本是文学相关的人)。目前四期,都是我颇有好感的作家,马原、马家辉、麦家、阿来。除了麦家那一期,探访

    上次发了阿来那一期的节目,今天来正式推一下这个节目,优酷自制纪录片《文学的日常》,初衷是深入作家的日常,从日常探寻作者的内心和写作脉络。这节目是我追完陈丹青《局部》之后的接档节目(蹲一个《局部4》!搞快点!),是节奏很慢但我从来不舍得倍速的节目。每一期一个主咖(作家),一个探访者(类似主持人,基本是文学相关的人)。目前四期,都是我颇有好感的作家,马原、马家辉、麦家、阿来。除了麦家那一期,探访者是史航,颇有点两人相互切磋的感觉,其他的还是更偏重主咖。每个作家都有非常鲜明的特点,截然不同,每一期都有能戳中我的点。马原说,我得了不治之症所以我就不治了。马家辉说,我好久没有这么放肆了。麦家说,我把文学当作了一种宗教。阿来说,我们为什么对死亡不能发出点儿其他的声音。马原的一家人都有趣,老婆小孩都有趣,在城市里的人养不出这个心性。马原是属于森林的人,是会渐渐长到自然里去的人。每一期都读自己的书,马家辉拿粤语读,同一本简体中文的书,但不是一个发音——我突然觉得书也有声音。马家辉就是老城气质,行走时身上就带着香港的霓虹招牌。麦家那一期真好,麦家好痛,史航“轻浮”又精准。摄影也好,看哭,特别是关于不可说的那一段历史悲剧。也可能仅仅是因为踩中了我,有了共振。阿来的世界是我尚未触及的世界,我还没有找到凡世的神祇。我依然羞愧于自己对花草的忽视,依然反复琢磨故乡对我的意义。但我很赞同阿来对读者塑造的看法,吃穿用度我们都要好的,为什么文化领域我们总是捡软柿子捏。我原来写了一句话,我都不记得我在哪儿写的了,但冷不丁儿就一直留在我的脑子里:作为一个人,不会赏风月,不会诵词赋,不近文学和艺术,真的是为人的不幸和幸运。每一个作家都可爱,我说的不是cute的那个可爱,是可以爱,值得爱。我真的是哭哭笑笑看这节目。

    【详细】
    12582756
  • Cat.
    2020/4/29 20:15:25
    还是那个我们熟悉的马家辉

    内含剧透,建议在观看纪录片后阅读此文

    内含剧透,建议在观看纪录片后阅读此文

    【详细】
    1255151
  • kaka??
    2020/4/22 14:39:22
    95后的我们需要这样的纪录片

    作为95后,在看片子之前我对自己有所怀疑,文学的题材,55分钟的体量,我可以不倍速看完吗?当然结局是疯狂打脸,不仅在不知不觉中看完了第一集,还心生强烈的期盼,第二集快来吧!!

    说来羞愧,我竟是因为这部纪录片才第一次知道马原这个名字,感谢这部纪录片,让我的“抖音”日常,“微博”人生,能够暂停一会,能够回到生活最初的模样,思考自己的存在,审视自己的状态。

    我们需要这样的纪

    作为95后,在看片子之前我对自己有所怀疑,文学的题材,55分钟的体量,我可以不倍速看完吗?当然结局是疯狂打脸,不仅在不知不觉中看完了第一集,还心生强烈的期盼,第二集快来吧!!

    说来羞愧,我竟是因为这部纪录片才第一次知道马原这个名字,感谢这部纪录片,让我的“抖音”日常,“微博”人生,能够暂停一会,能够回到生活最初的模样,思考自己的存在,审视自己的状态。

    我们需要这样的纪录片,一部让我们遇见好的作家的纪录片,一条通往文学的小桥,我走在这小桥上,蹦蹦哒哒地就来到了作家的世界,看见高山,看见森林,闻到花香,听见鸟鸣……竟再也走不出来。

    ————————————

    作业太多,来更第二期小学生观后感。

    说实话一开始感觉这期的人物关系没有第一期那么精彩,两代人着实很难完成平等的对话,在弹幕里也不乏观众吐槽(上升到人身攻击的都不是好孩子)……

    但是,但是,约摸20分钟左右!第一集那样肾上腺素飙升的感觉又来了!有时候纪录片的不完美造就了不(一样的)完美!

    一个片子最大的魅力是什么?1.有思考:历史、建筑、文学、音乐……无聊的人生,哪有人思考荒唐还是苍凉,空空浮浮的不仅是书中的人2.有冲动:太想插翅闪现香港,太想品读这本书,太想了解更多的马家辉,太想看下一集。足够了!痛快!酣畅淋漓!BTW,配乐真的亮眼!求整理节目相关的网易云歌单!

    ————————————刚追完第三期更新,说真的,我无法理解在短评里一些攻击说这个片子拍得不好是因为深度不够的人,敢问如果足够有“深度”,足够有所谓的有用信息的纪录片又有几个人会看??还不是又要被批太枯燥、无聊、刻板、生硬。导演的功力正是“浅入浅出”,就像我们在学校里最喜欢的那个老师,永远是那个能把课堂丰富多彩起来,化难为简的老师一样。

    第三期的麦家与史航,“不高兴与没头脑”,碰撞出许多火花,童年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他需要用整个书写的人生去自我疗愈,还好写作能让人有容身之处,能够在这世上有容身之处的人就是幸福的人。

    金句多多,每一句都想做摘抄记录,我的人生有限,甚至如今被各种碎片化信息割裂得好像时间也很有限,明明才二十出头的人,这纪录片给了我一个本没有的机会在有限的时间里去“探访了”一个大家、一本大作、一个人生。

    【详细】
    12531992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