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83554
  • 镜飞鸢
    2011/11/21 12:35:55
    逻辑和感情
         我是个理工高校的理工研究生,高中时候做过文学梦,不过……醒了好几年了。因为这个原因,再加上没什么钱很少去电影院,所以在电脑上看完盗版以后,也不怎么说话。默默地打开豆瓣,默默地看影评,然后默默地等下一部电影。术语叫做—潜水。就这样看过了战国,白蛇,画壁,今天看到杨门女将,兄弟终于忍不住了,决定注册个豆瓣,说点什么。
     &nb
         我是个理工高校的理工研究生,高中时候做过文学梦,不过……醒了好几年了。因为这个原因,再加上没什么钱很少去电影院,所以在电脑上看完盗版以后,也不怎么说话。默默地打开豆瓣,默默地看影评,然后默默地等下一部电影。术语叫做—潜水。就这样看过了战国,白蛇,画壁,今天看到杨门女将,兄弟终于忍不住了,决定注册个豆瓣,说点什么。
          我从高中开始就是理科生,所以很有自知之明,看电影不关注历史,文化,衣物,器具,语言,结构、剪切之类的东西,关注也关不出什么来。我一向觉得,电影应该有两个因素组成,一个是感情,一个是逻辑。感情包括亲情友情爱情思乡报国等等,让你悲伤或快乐,振奋或颓废,高级一点的让你悲喜交加,或者陷入惆怅。感情应该是一部电影的终极目的,是电影的面目和思想。逻辑是感情的支撑,是电影的骨架,是电影所以表达感情的途径和手段。合理的逻辑才能传递真实合理的感情,如果有电影开场就是导演痛哭流涕的说,观众朋友们,这部电影就是要表达悲伤情绪的,大家哭吧。没人会跟上,因为没有过程。
         电影其实就是讲故事。一个好的让人感动的故事自然很好的处理了感情与逻辑的关系。比如说杨家将的故事,千百年的流传,现在我们知道大部分是虚构的,但我们还愿意听,愿意看,愿意为他热泪盈眶,因为有不屈不挠忠贞报国的感情在,有一心为国,父子相传一门忠烈的逻辑在。比如十二寡妇征西,我们知道逻辑上是不通的,宋朝怎么衰弱也不可能让一门寡妇挂帅杀敌,但穆桂英的故事还是让我们感动。因为这里面寄托了劳动人民太多的感情,上面有昏君谄臣,对面有异族侵略,偌大一个朝廷,最后只好让一个女子出阵,这是个什么世道。正是这种反抗侵略、保家卫国的愿望和对肉食者的愤怒的投射,杨家将被一步步塑造成惨烈无比英勇无比近乎神话的角色。但就在这种极强烈的感情映射中,古艺人们还是遵循着一定的逻辑,杨令公并没有杀入敌营擒住辽主,或者辽将,终杨家4代人浴血奋战宋王朝还是软弱可欺,辽国还是咄咄逼人。金沙滩一战,四郎八郎入了辽营,五郎心灰意冷上了五台山——多少年后又有一出《四郎探母》惹得多少游子骚客老泪横流——没有人谴责他们,这是百姓对庙堂的愤怒对杨家的补偿。
         这也是我放过了战国放过白蛇放过画壁却独独对军令如山不爽的原因,你使用的是一个凝聚了太多民族感情的题材,这故事巨丰富巨煽情巨震撼以至于我就是抱着接受爱国教育的心态来看的,我想杨家将的故事你就是照着电视剧水平拍也能给我点感情吧,结果倒不是没有感情,是一堆毫无逻辑的笑容和眼泪,这不是电影,这是我们所准备元旦演出的舞台剧。不骗你,真的,我们排了一个舞台剧,内容是某教授学成归国,为中国开创了新领域,由于是政治任务且没什么意思,我们省略了一切过程,最后只有一段慷慨激昂的演讲和一段赞歌。
        开场一分钟敌军用巨大的投石机砸烂了杨宗保的豆腐渣城墙,我觉得有点不对劲,辽人本来擅长马战,再加上这么牛的投石机,宋朝还能混么。然后就更牛了,小齐打着打着退到城墙豁口处,给老婆用信鸽送去青丝,很感人,我看看,历时40多s,当其时也,对面上百辽军,我方只有两个挥着旗子的士兵,双方相距十几米,他们看着他走到豁口,对,就站在那里,能见度极高,取下头盔,取出青丝,放音乐,惆怅,回忆,然后下定决心,取出信鸽(从身上的一个竹筒里,古代战将上阵杀敌身上带着信鸽?)放飞,敌军放出更大的鸟追,城墙上两个士兵射箭然后被射死(这两位放完箭就站直了欢呼,生怕敌军看不见射不着),然后双方相看无语,抄家伙,打。
        有几点必须吐槽,一是这个信鸽毫无意义,除了引出音乐和回忆,它没有带回来有价值的战报,甚至连穆桂英接到时都不能确定小齐是不是死了,前方是不是败了,你忍不住想那几位兄弟死的是不是太冤了,有那点时间怎么不弄点战报捎回去啊,二是看到后来这点不逻辑就是浮云了。三是他的头盔很奇怪,鸡冠形,我不知道宋朝的头盔到底什么样,但似乎这形状难看而无用
         接着就是天波府了,导演给每位娘注明了属性,要理解,这不是历史这是传奇,然后有个小姑娘发明一种东西能让人把一个看成十个,又变奇幻了?好吧,理解成迷魂散吧
        然后文广同志要溜出去玩,你知道他怎么出去么,不翻墙也不爬墙,他用烟花把墙炸了一个洞,走出去了。
       然后战报来了,终于来了,文广回来了,骑着马一直走到堂上,你不叫军令如山么,骑马走到堂上?
       然后圣旨来了,杨文广为将军,佘太君为监军,且不说谁会让没打过仗的杨文广当将军,让他祖奶奶当监军?老大,什么是监军!一家人上阵,谁监谁啊
       然后小芝说,凭借文广的智谋……马上你就明白文广什么智谋了
       然后丫头们为了上战场剃了头,感人倒是感人……当时男人们也是长头发啊,他们都不剃你们剃毛啊
       然后行军时候出现敌军十几个人的斥候,大将军一马当先冲出去,斥候们也不当斥候了,转化为战斗小队,被屠杀殆尽,大军叫了一声 ,“好!”
       然后分兵神马的懒得一说了,同志们也说的差不多了,就是没有一点军令如山的意思,没有一点兵法和谋略,到处被狙击,不到跟前还不知道那种地形会被狙击。一个娘一个娘的挂啊,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挂的,死掉的丫头们叫做 阳春 白雪 高山 流水等等记不清了。
      然后是本片的高潮啊,人梯出现了,这头绑在树上,那头用弩箭插在山崖上,居然过去了大军,佘太君过去了人梯们集体坐起来叫一声”好“。还有一个笑点是敌人的火球过来了,一个女的掀开衣服,露出雷管,坚定地说,以火攻火。
       后面空城记什么的懒得说了,记住关键词,东风,孔明灯,辣椒粉,蹦蹦乐,十几个人突入十万大军的主寨,坏boss对坏小弟们说,你们别动,我自己跟他们3个单挑,然后被挂,然后结束
      总结:1,本片是逻辑严重缺失导致感情变味的结果
           2、不怪演员,小齐在放逐里还是蛮帅的,小芝该笑的的时候还是在笑的,该哭的时候还是在哭的,不像没办法。后面有人说死了眼睛还在动,我觉得不该有这么大纰漏,应该是灯光问题
           3、这片的编剧好省事啊 ,要爱情,小齐小芝就露舌头了,要战争,就打起来,要奸臣,王强就毫无原因毫无目的毫无技巧的迫害忠良了,要惨烈,一个娘一个娘的就挂了,要奇迹,风就把头车刮出去了
           4、这片的音乐还是很不错的
           5、向《战国》道歉,当时我到处跟人说,不会有比战更差的片了,现在看来战国还有一段战争场面不错
    【详细】
    51783143
  • 少丶羽
    2018/2/2 23:59:40
    值得吗?值得!

    1.前半段搞笑,后半段感人,剧情上没有什么太大问题,都解释的通。2.人物设定上,我比较喜欢三七,傻得可爱,一心为所爱的人好,在发现他喜欢她师姐,利用她时,也没有大怒,而是远远地祝福他,(有一种爱叫远远的爱,你不喜欢我,我也祝福你好)3.感觉岳丽娜(三七妈)的戏有点少4.电影主要围绕长生和三七的爱情故事,所以弱化了很多人物,如①第一幕开头的武夫,出征多年未归,结果媳妇死了,他回来把别人一家十口

    1.前半段搞笑,后半段感人,剧情上没有什么太大问题,都解释的通。2.人物设定上,我比较喜欢三七,傻得可爱,一心为所爱的人好,在发现他喜欢她师姐,利用她时,也没有大怒,而是远远地祝福他,(有一种爱叫远远的爱,你不喜欢我,我也祝福你好)3.感觉岳丽娜(三七妈)的戏有点少4.电影主要围绕长生和三七的爱情故事,所以弱化了很多人物,如①第一幕开头的武夫,出征多年未归,结果媳妇死了,他回来把别人一家十口人杀了。②阿香所思念的人的故事

    5.两段缘分,两个相同的问题:值得吗?两个相同的答案:值得。均是为了所爱之人,无名爱他的琴妖,三七爱她的长生,与其说第八引药是孟婆的眼泪,到不如说是爱别离,别离之苦使人心碎,而又久在人心,回味无穷。

    6.电影的特效做的真是好,逼真

    7.感觉般若是孟七投世所化,也算是与无名后世赵吏的缘分。对你不起,来世必偿。然后赵吏就被般若杀了。

    8.几处bug:①阿香怎么死的?被木剑刺死?如果是那其他阴兵怎么没魂飞烟灭。②长生的雕像摔碎了吗?③空中大呵道士的人是谁

    9.小提示:片尾有彩蛋,有冬青和娅的电影版

    想明白了:8.②黄泉都是沙子,雕像摔不碎,长生只能永远留在这黄泉中,等着三七

    细节:①三七他爸,叫陈拾(×10)② 有人问灵摆编剧:以前孟婆不是有三百人吗?后来怎么越来越少?答: 孟婆代代为情所困,不然哪来的汤,种族缺陷,必然灭族……③阿香是孙尚香,他所思念的伯言是陆逊的字

    片尾三七被赵吏的阿罗血所杀,这也是最开始赵吏怀疑自己从那里来,自己是谁的地方。

    【详细】
    9123694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