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9314
  • 阿德
    2018/3/15 13:07:47
    蠢萌天真的童话世界,浪漫自由的欢乐治愈
    《大坏狐狸的故事》是现在市场上很难得的一部动画片。 在一众追求苛刻技术的CG动画片中,它返璞归真,手绘画风,简单又天真可爱,塑造了一个蠢萌又天真的童话世界;而作为一部动画片,它不仅适合孩子们观看,成年人们也能在其中寻找到纯粹的快乐。 电影改编自本片导演之一本杰...  (展开)
    《大坏狐狸的故事》是现在市场上很难得的一部动画片。 在一众追求苛刻技术的CG动画片中,它返璞归真,手绘画风,简单又天真可爱,塑造了一个蠢萌又天真的童话世界;而作为一部动画片,它不仅适合孩子们观看,成年人们也能在其中寻找到纯粹的快乐。 电影改编自本片导演之一本杰...  (展开)
    【详细】
    9225216
  • 唐山
    2020/6/8 5:06:41
    影视化的“东野流”来了,准备好脑子了吗

    在东野圭吾的小说中,《绑架游戏》是一个不尴不尬的存在。早在2011年,便已有中文版推出,却很少有人讨论它——看懂的人,会拍案叫绝,称它是“东野流”的代表作之一;没看懂的人,会反复追问:结局啥意思啊?东野圭吾究竟想说啥?

    这就是标准的“东野流”了。既有“新本格派”炫技式的周密、严谨,又有“写实派”的深刻、亲切。在日本,有人称这

    在东野圭吾的小说中,《绑架游戏》是一个不尴不尬的存在。早在2011年,便已有中文版推出,却很少有人讨论它——看懂的人,会拍案叫绝,称它是“东野流”的代表作之一;没看懂的人,会反复追问:结局啥意思啊?东野圭吾究竟想说啥?

    这就是标准的“东野流”了。既有“新本格派”炫技式的周密、严谨,又有“写实派”的深刻、亲切。在日本,有人称这是“写实本格派”,但这就忽略了,东野圭吾的小说还有浓烈的后现代风格。也许,想概括东野圭吾的创作,除了“东野流”,实在没有更准确的词。

    曾以为,《绑架游戏》是无法影视化的。

    比如“人并不是为了一张脸而活——正是如此。但是对于人生来说脸却是很重要的。在各个阶段里,脸会影响这个人的命运”。这样精彩的句子,该怎样影视化呢?

    但《十日游戏》做到了,甚至做到了将原著《绑架游戏》的核心内容讲述的更接地气。

    从已播出的几集看,确有醇正的“东野流”韵味,只是韵味越正宗,解读起来就越难——“东野流”是用来烧脑的,囿于“故事怎样”“演员表现如何”“画面是否精致”“故事逻辑是否完整”等传统评判标准,很难产生那种“相遇感”。而东野圭吾的最大魅力,就在于这种“相遇感”。

    显然,真正切入《十日游戏》,至少要过四关。

    首先,牢记细节:本格派高度重视细节,经常依此来逆转情节,看《十日游戏》,需处处留意。

    东野圭吾以本格派出道,中间10年陷入创作低谷。《绑架游戏》属于晚期作品,体现了“东野流”成熟期的创作成就。但相比于同期创作,《绑架游戏》更接近本格派——小说最后一章的大逆转,令人回肠荡气,让人心生“非东野圭吾,写不出来”之慨。

    改成影视剧后,因影视语言的信息浓度远高于书面文字,客观上分散了观众的精力。读书可以处处留心,看影视则很难如此。

    在《十日游戏》已播放的几集中,一些细节需特别注意,比如:

    当路婕(金晨饰)离家出走时,与跑步锻炼者发生碰撞,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这成为后来确认路捷死亡的重要证据之一,在原著中,这个细节具有极深的意味。

    于海(朱亚文饰)与路婕策划假绑架时,于海一度失控,将路婕捆绑。后将她释放时,用了一个相当不成立的借口(尝试绑架的滋味),路婕却信以为真。这背后也暗藏着阴谋,却很容易被忽略。

    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

    原著故事量不足,这是“东野流”独特的写法——不以故事为核心,更重视如何去讲故事。这就为影像化,设置了较多困难。在具体细节的处理上,《十日游戏》有不少精彩之笔,两相对照,方见匠心。

    其二,开放型人设:“东野流”笔下都是“无根人”,观众需突破传统的善善恶恶的审美习惯。

    东野圭吾的创作有“社会派”的特征。所谓“社会派”,是以松本清张、森村诚一为代表的推理小说(本称侦探小说,但二战后,日语改革,“侦”字被废弃,侦探小说遂改称推理小说)流派,通过“设谜—解谜”,揭示犯罪行为背后的社会因素,引导读者关注社会不公正、制度缺陷、人性冷漠等问题。上世纪40到60年代,“社会派”一度成为推理小说的正脉。

    松本清张、森村诚一等作家所面对的,是一个缺陷明显的社会,通过道德反思、理性批判,可以改变,而东野圭吾则身处后现代社会,缺陷已系统化、凝固化,个体难以撬动。

    在后现代社会中,处处充斥着规则,都是专业人员制定出来的,具有高度合理性。这意味着:个体无从反抗,甚至连反抗工具(正义感、理性等)都被取消了。

    所以,东野圭吾笔下的人物大多没有是非观、善恶观,他们行善源于孤独,作恶只为有趣。他们把一切道德问题都转化为技术问题。在原著《绑架游戏》中,两位主角最终打了个平手,在惺惺相惜中,联手化解了危机。

    这就诞生了本文开头的那个“看不懂”问题。如果习惯了作品一定要有褒贬、有道德立场、有好人和坏人,那么最好的选择是不要看“东野流”。“东野流”蕴含着悲悯——不论杀人者,还是被杀者,他们都是被操纵的可怜人。读东野圭吾的作品,常使大都市中的读者产生“这不是我的故事吗”的错觉。

    善恶非自定,红尘不自由,“无根”可能更接近生活的真实状态。

    《十日游戏》准确地把握了“东野流”的“无根”脉搏,不论是于海,还是沈辉(刘奕君饰),乃至路婕,他们都是失败者——他们以为在掌控生活,其实他们都是被掌控者。

    其三,不断变换的视角:在写作中,东野圭吾不断改变叙事角度,建构出“浮生若梦”“诸相皆幻”的意境。这种刻意的反清晰化写作,转化成影视,尤其难读懂。

    现代社会建构了一整套规训方式,通过教育、考试、选拔和社会文化等,使人们坚信——这个世界充满确定性,只要深入,就能发现其中“暗含”的因果关系。

    抱着这种偏执,则“东野流”便是有缺陷的。

    比如原著中,主角为争取投资,登门拉拢感情,正遇投资人的女儿翻墙逃走。翻墙时机是精心策划的,但投资人怎么能确定,主角会来呢?毕竟他的住址并未公开。

    这,显然是一个逻辑漏洞。

    可问题是,生活真的契合逻辑吗?没有巧合、神秘因素、概率等,人生还能称为人生吗?况且,推理小说有自身的艰难:普通小说过程确定、结果偶然,而推理小说却是反写的——结果确定、过程悬疑,这是推理小说不得不戴上的枷锁。所谓“本格派”,就是穷尽推理,全力与读者“捉迷藏”,往往落入“为悬疑而悬疑”的窠臼。

    东野圭吾则删繁就简——在结构上,保持了高度的悬疑性,在细节上,则力求明白如话。在叙述中,东野圭吾大量采用倒叙、插叙、多线索等技巧,使相对简单的故事变得复杂起来。这种写作方式给了作家极大自由:头绪多,则后期处理时,很容易捏成一体,既保证了紧张,又相对易读。

    这种结构源于后现代小说,博尔赫斯、福柯、村上春树等作家开篇时,常展开数条叙事线,最终只将其中一个写完整,其他则作为断线,堆砌在文本中。这更具写实性,因为生活中很少有完整的故事,更多是半故事,乃至片段。

    后现代小说不太被读者认可,转化成影像作品,就更显跳跃性。只有那些曾深入观察过生活的人,对过于完整叙事的虚伪到不满的人,会沉醉于《十日游戏》的节奏,它伤感、无奈、眩晕而孤独,似乎很清晰,但事实上,我们永难参透其中的奥妙。

    其四,对心理空间的把握:东野圭吾的作品能抓住读者,因为在物理空间之外,他擅长营造了一个心理空间,带来强烈的紧张感,但对读者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读故事转向读人。

    把人的愿望、恐惧、偏执等加入到故事中,不确定因素增加了——同样上梁山,鲁智深就是比较痛快,林冲则比较磨叽,因为二人性格不同。即使知道野猪林将发生什么,人们也会为被那段文字带节奏,因为危机并非瞬间到来的,而是沿着林冲的性格缺点,一步步靠近。

    然而,《水浒传》是用白描写完这一段的,较少心理描写。身在危机中,林冲、鲁智深的内心活动是什么,读者只能自己去琢磨。

    相比之下,日本传统文学有私人倾诉的传统,后在欧陆自然主义小说的冲击下,发展为“私小说”。其结果是,日本读者更有耐心阅读心理描写,中国读者则往往觉得太琐碎、太啰嗦。

    东野圭吾的原作基本由对话构成,背后暗藏着书中人物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对情节发展产生着决定性影响,比如:于海内心孤独,源于缺少爱的家庭环境;沈辉老谋深算,则源于生活的磨砺。二人都对人性丧失信心,这为他们之间博弈、下套、妥协,提供了动力。

    在《十日游戏》中,朱亚文、刘奕君的表演堪称精彩,保留了原著中最深刻、最精彩的部分。但它能不能打动观众,就是另一回事,因为这需要观众具备从“我们”中,把“我”拔出来的能力。只有“我”,才能感受到真实的苦痛,而“我们”却无法做到。这意味着,想被《十日游戏》打动,还需在灵魂上补太多功课。

    经过4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社会呈现出惊人的多样性:一方面,很多前现代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另一方面,在许多现代化大城市中,人们正在遭遇后现代问题。

    不同问题混杂在一起,很难形成统一的解决方案。

    在这样独特的氛围中,《十日游戏》成为一部挑选观众的戏,能超越自我限制、不只用一只眼睛看世界的观众,就能沉浸其中,得到它的滋养。

    【详细】
    126484188
  • 乌合之子
    2013/9/23 1:53:55
    【千日谈】20130923【影评】心与时间:《爱别离》
    【千日谈】20130923【影评】心与时间:《爱别离》
      文/丹达
      我记得有一句话,是用来形容演员的,说演员分为两种,一种是本色演出,一种是技

    术演出。
      于是我们看到周杰伦在很多电影中的表现,觉得非常贴合角色,这就是现实生活中他

    的本色;而我们看到周星驰在电影中极为浮夸的表现,想起他在银幕背后那种沉默寡言的

    背影,才知道,这就是
    【千日谈】20130923【影评】心与时间:《爱别离》
      文/丹达
      我记得有一句话,是用来形容演员的,说演员分为两种,一种是本色演出,一种是技

    术演出。
      于是我们看到周杰伦在很多电影中的表现,觉得非常贴合角色,这就是现实生活中他

    的本色;而我们看到周星驰在电影中极为浮夸的表现,想起他在银幕背后那种沉默寡言的

    背影,才知道,这就是技术。
      对于电影也是如此。
      (1)
      在电影院里,不能不说,我确实泪落潸然。
      这并不仅仅是因为电影中表达爱情的三段故事,还有我自己的感受。
      如果银幕演出的故事和你的现实生活,同样作为彼此的镜子出现的时候,不是你被电

    影中的故事吸引过,而是因为你的心把电影中的故事,作为你生活的一种延展。
      所以,我的哭泣,无关电影的好坏。
      有关的,是我自己的心。
      要再次谈起自己的心,这明明已经是被尘封在记忆里的历史故事,所谓历史,就是不

    管过去的一天,还是一百年,都已经成为不能再次被时间维度唤醒的一连串平躺着的符号

    ,甚至严重点说,这些历史也不能再次被空间维度唤醒,走在当下的生活,一点一滴不断

    消逝,我们成为立体时空里不断交织的故事,相聚,相散,如此而已。
      不能不说,在时间的节点上,《爱别离》安排出的三个故事,都没有美好的开始,更

    不知道有没有美好的结局。
      在台北的故事里,这个男孩等候着那个不爱他的女孩,想说“爱”,却一直说不出口

    ,一直延绵,一直缠绵,同样,在电影的叙事上,这个故事本身也变得非常拖沓,一点一

    滴,没有灰色的闪回镜头,也没有时间轴,只是男孩子在不断说,距离她离开还有多少时

    间,仅此而已。
      在成都的故事里,在外人面前的所谓模范夫妻,已经签了离婚协议,在真人秀节目中

    回忆起两个人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不知道最后是否和好。他们出现在第三段故事里,是恩

    爱的夫妻。在不断的回忆里,两个人走过的很多地方,很多事情,到现在,已经物是人非


      在九寨的故事里,是一个已经离开了爱人的女子始终走不出其中阴影的故事。女孩子

    大段大段地心理独白,光怪陆离的晕厥,眩晕的来来往往的人群,最后,因为破碎的手镯

    ,让这个女孩子终于走了出来,就在我们以为这个故事还可以继续的时候,电影戛然而止


      (2)
      我的哭泣,与电影的好坏无关,但是与疗伤,有关。
      我不愿意再提起已经成为过往的我的爱情故事,关于这件事,知道我所有过往的人或

    许已经厌烦了我作为祥林嫂一样的诉苦,在电影里,我将自己与电影的三段故事一一对应

    起来。
      所谓等候,所谓争吵,与所谓走出。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尔斯泰如是说。
      我一直以为是用来形容《双城记》的。
      伴随着焦虑、痛苦和阴影的爱情,不能说他不是爱情,同样,伴随着所有过去的动情

    和相聚,以及快刀斩乱麻般的痛苦的爱情,当然也不能说他不是爱情。
      于是,我做梦,看到自己站得非常高大,拧出过去和这段感情有关的自己,把这个人

    消除掉,这不可能。
      因为,现在的我,尽管已经回到一个人的状态,看到心灵鸡汤也好,小清新也罢,再

    也没有排斥,而是心有灵犀。
      “不要轻易说生或者是死的话啊,我们不怕”;
      “纯洁的友情远比廉价的爱情来得更为重要”;
      “你们的故事从取暖开始到恨结束,你到底想要什么呢?”;
      “他说他非常后悔,为这段过去”。
      我现在用尽全力去唤醒过往那个为情所困的自己,却已经想不起来这些零碎的话语到

    底是谁说的,谁为谁说的。
      心的状态是不会骗人的,和时间不一样。
      (3)
      爱别离,《爱别离》。
      关键在于别离。
      不能不说一句,我过去的妄想里,这么构思着:等到毕业之后,我们分开两地,因为

    这个非常现实的原因,所有一切都可以一个合理化的借口全部顺利结束。这也是在很久以

    前的几天前,我在某个人面前哭的时候,说“好聚好散”的原因。
      嘛,现在都走出来了,说这些也没有更多的用处了。
      但是电影里面的三段感情,阴晴不定。
      小四所面对的别离,是因为小萌不得不因为学习安排而离开,度过最后的24个小时,

    这是将别离;
      小佳所面对的别离,是因为婚后的各种矛盾,在电视荧幕上一一融化,这是正别离;
      思雨所面对的别离,是因为爱人已去世所困扰被束缚的心境,这是已别离。
      我不喜欢,非常不喜欢这部电影对这三段故事的讲述方式。
      因为它们太不符合一部合格的商业电影应该具备的详略得当的讲故事能力,镜头的剪

    辑极为生硬,台词的对白极为戏剧化,而故事在结束的时候,莫名生出了一种宗教感,头

    尾之间非常奇怪。
      这三段平行发展的故事,互相在对方的故事里点缀起来,相互出现,成为一个环形。

    看起来像是为了实现“主题并置叙事”的叙事风格,却显得过于生硬而让电影非常地不商

    业,也很不疗伤。
      当然,这个所谓的“首部爱情疗伤电影”的概念,作为一个噱头进行电影营销,其实

    是非常不成功的。
      这个概念过于空泛,导致所谓的“定位准确”流于空话。
      这一定会是绝大部分观众在观影之后觉得被欺骗的第一反应。
      因为,我们先入为主地认为,这是一部顺序时间发展的电影。
      (4)
      如果这不是一部以顺序时间发展的电影呢?
      也就是说,在这部电影里,他的时空顺序是交错的。
      最明显的地方出现在第三段故事里,思雨看到了第二段故事里的恩爱的小夫妻。
      我不能相信这是第二段故事结束之后,小佳和小刚两人和解于好的结局,相反,更多

    可能是小佳和小刚在作为夫妻的时候游览的插曲。
      同样,如果思雨在台湾取走九寨沟的旅游手册时遇到小四的场景,不过是她数次去九

    寨中的一次呢?
      有没有可能这三段故事都陷入了类似《恐怖摩天轮》的故事轮回之中呢?
      小四喜欢小萌,却没有对她表白,等到小萌离开台湾之后才踏上成都,两人相恋,这

    时故事进入循环状态,小萌作为交换生去到台湾,魔比斯环让小四成为那个小萌喜欢的在

    台南的人;
      小佳和小刚度过婚姻的幸福和婚后的争吵,在节目中被过往的甜蜜唤起,两人决定重

    新开始,这时故事进入循环状态,两人进入不断相恋相争相分相合的状态;
      思雨因为爱人去世来到九寨,经历过很多人和很多事之后,觉得自己走出了阴影,思

    雨决定回到台湾,这时故事进入循环状态,思雨回到了一年前的台湾,再次逃避,再次被

    不知道时间的命运牵引;
      三个魔比斯环相互交合,为爱别离,为爱轮回。
      其实,思雨晕厥之后,她觉得自己看到了神启,那些来来往往的循环往复,恐怕正是

    魔比斯环交错的那个部分。
      这些故事,孰真孰假?
      这些故事,和我的故事交合成为四个魔比斯环,又是孰真孰假呢?
      我不知道,时间不知道,唯有心,知道。
    【详细】
    62943214
  • 张大匆
    2021/10/19 11:25:25
    同样是《逃学威龙》,张浩版比周星驰版差在哪?

    1991年,周星驰主演了7部电影,其中3部位列当年香港电影票房TOP10,《赌侠2之上海滩赌圣》与《整蛊专家》分列第5与第6位,但这两者在《逃学威龙》面前,仍旧略逊一筹。

    1991年,周星驰主演了7部电影,其中3部位列当年香港电影票房TOP10,《赌侠2之上海滩赌圣》与《整蛊专家》分列第5与第6位,但这两者在《逃学威龙》面前,仍旧略逊一筹。

    13941271
  • 胡至清
    2018/11/21 2:09:32
    你们口中的坏种,小恶魔只是一个过分独立、理性和行动能力极强的孩子

    看完这个电影,来豆瓣看影评铺盖地的都是熊孩子、天生坏种、天使面孔,恶魔心理的评价。但是我觉得导演或许不是想要告诉我们这些。

    在影片的一开始艾玛的朋友在炫耀她的手表,艾玛故意撞倒她的朋友,偷了手表,老师察觉了异样,至少觉得有问题,但是并没有实际去做什么,甚至在告诉艾玛爸爸艾玛在学校的情况时,也说的很隐晦。然后就是蜜蜂事件,其实

    看完这个电影,来豆瓣看影评铺盖地的都是熊孩子、天生坏种、天使面孔,恶魔心理的评价。但是我觉得导演或许不是想要告诉我们这些。

    在影片的一开始艾玛的朋友在炫耀她的手表,艾玛故意撞倒她的朋友,偷了手表,老师察觉了异样,至少觉得有问题,但是并没有实际去做什么,甚至在告诉艾玛爸爸艾玛在学校的情况时,也说的很隐晦。然后就是蜜蜂事件,其实从老师的眼神和动作不难看出她怀疑和顾虑,以至于后来她说了艾玛过度优秀,但是她并没有把奖颁给一个优秀的孩子,这就说明在她心里对艾玛是持怀疑和否定态度的。直到最后那个小男孩死,她其实最怀疑的还是艾玛,但是作为一个老师,一个成年人,她有她的诸多顾虑,就导致了对这个孩子在学校的异常行为的忽视与纵容。

    再来说艾玛的父亲,其实总的来说艾玛的父亲真的很不错,我相信在中国真的几乎也没几个艾玛父亲这样的好爸爸。但是大家忽略了一点,艾玛的母亲在艾玛出生之后就去世了,艾玛是在单亲家庭里长大的孩子,跟她最亲的女性其实就是艾玛的姑姑,但是毕竟是姑姑,和她相处时间毕竟有限。但是女性独有的特征就是细心和敏感,而这正是艾玛的父亲所缺少的。在影片的后期有提到过艾玛的第一个保姆是因为伤害到艾玛被艾玛踢到楼下,她觉得那个保姆是个成年人,该学会保护自己所以她并没有错。从这就不难看出艾玛是一个过分理性的孩子。拥有过分理性思维的原因就在于她特别爱看书,具体什么书,我也没看懂(我的英文不好,义务教育水平)但是从封面不难看出有些书籍其实是不适合孩子看的,可是她的父亲从始至终都没有察觉。再一个艾玛其实是很愿意和她父亲交流的,她告诉过她的父亲她很想要那个奖牌,把她说的很夸张,而这就体现出了这个孩子对这个东西的过分渴求。她也笃定她是最优秀的,并且志在必得。而她的父亲只是告诉她如果得不到也没有关系,也就是叫她学会放弃。而艾玛也配合他的爸爸演了一次,她不会介意得不得到奖牌。但是却在她姑姑到来时,她的父亲却告诉她姑姑艾玛会得到那个奖牌,从而导致了那个孩子的笃定。但是最终他们盛装打扮那个奖牌却没有给艾玛,她的父亲因为之前跟她谈过没有得到该怎么做,所以在这个时候就没有对孩子特别的关心和沟通。导致了这个行动力极强的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拿回了她觉得就该是她的东西。然后那个小男孩死了,艾玛所表现出的情绪是有问题的,但在一开始她的父亲是忽略的直到有些明显的时候才带她去看了心理医生,但是不出意外这个孩子很容易就搞定了心理医生。而且我觉得这个孩子跟心理医生分享的笑话或者说是戏弄别人的事应该是和马蜂有关,很显然心理医生也忽略了,并且还跟她一起分享,一起欢笑,而这恰恰就让这个孩子觉得她的行为没有错,很正常,以至于后来去死去的小男孩家还奖牌,她在得知她的老师确实被她害死了以后她假装伤心,借此离开那里,回去的路上能开心的和爸爸赛跑,讨论纸杯蛋糕。

    还有就是连一个初来乍到的保姆都觉察到了这个孩子的异常,这个孩子的父亲却没有发现,最明显的就是这个孩子并没有朋友。而她的父亲却一直觉得她和死去的小男孩是朋友,和学校的同学也是朋友。这恰巧就再一次证明了这个父亲的粗心。其实影片有好几个镜头是演出了艾玛不符合孩子的行为动作,跷二郎腿,不耐烦的颠脚,这是有问题的,不该是一个孩子该有的表现。最后就是保姆和艾玛的彻底摊牌,闹翻。她把保姆的原话告诉父亲,父亲却没有及时解决,甚至还让一个跟他的孩子说了这样话的女人待在一起。只去想约会的事,当然他也保证会早点回来解决这件事,可是却迟迟未归,保姆也是在看电视很晚后才想起艾玛,去找她,导致后来的被害。如果说她的父亲早点回来解决这件事,那是不是那个保姆就不会死。导演其实也着重反应了这一点,突出演绎了父亲和情人约会,吃东西,谈笑风生,而时间却在一点点过去……艾玛显然是觉得父亲并没有想要真正解决这件事,好了,我来用我的方式动手解决。

    还有让观众痛心的一点就是这个孩子试图杀死她的父亲,并且在他的父亲死后并不伤心。其实这也有迹可循,那就是艾玛和心理医生关于死亡的对话,“为什么人们明明知道死亡是必然的结果却还要伤心?”而心理医生很显然也给了肯定,但是他们都忽略了那不是一个成年人,她只是一个孩子,她需要的正确的引导,而不是直接告诉她真相。她只是在发现和探索,你应该告诉她有关于亲情,友情和爱,而不是对她说你说的对(我觉得这也应该是导演的特意安排)。这就也就导致了这个孩子的冷漠,父亲也是人,反正人终归要死的,他死了还有姑姑,而且父亲也试图杀了她,她只是在自保,一个要杀死自己的人死了又有什么可伤心难过,很理性却又冷漠的判断。

    其实总的来说这个孩子变成这样,原因就是家长与老师的忽视,认为有些事情没什么大不了。而这个孩子却又独立,没人帮忙就自己解决。对待事情也很理性,行动力极强,毫不犹豫,绝不拖泥带水。

    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例子,比如很多刚学会说话的孩子开口骂人,一岁左右的小朋友抢东西,打人,很多家长都觉得没什么,有的甚至觉得孩子聪明,也有大部分觉得好笑。现在二胎政策也放开了,很多家庭都有两个孩子。有些蹒跚学步老二欺负老大,父母都会觉得没什么,但是如果老大还手,父母就会觉得老大不懂事,那么小的孩子打一下有什么关系,能有多疼,他又不懂事,不是故意的,他什么都不懂。结果就导致了老大的叛逆,老二变成人们口中的熊孩子。而家长又会把这一次归咎于青春期和天生的坏种!呵呵……

    其实每一个孩子一开始都是一张张白纸,其结果都是家长,老师和生活环境的创作。其实更确切的比喻就好比铺设铁轨,而家长就是工人,他们觉得一二毫米的误差,一两个螺丝钉的缺失……的一切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在铁轨铺设完成以后,火车的运行就会随着铁轨的铺设有不同的走向,而那些问题就是导致事故的根本原因。

    (2021.2.25 1:30补充:最近刷到了一个视频,视频里的小男孩用筷子在火锅汤里来回翻腾,滚烫汤汁溅到周围人的身上 ,大家都在喊疼叫他住手,可是他依旧没有停下,反而觉得很好玩。直到旁边的一个男子用筷子沾了一点火锅汤滴在了他的手背上,他的笑容凝固了几秒后就开始了大哭,这是否可以理解成是一种“强制共情”。

    小孩子并没有什么是非对错的观念,基本都在建立在大人的教导下,及时去发现阻止,让小孩意识到自己的做法对他人的伤害,也是一种制约,电影里的小女孩并不是没有感觉,如果一开始能发现到异常,无法通过言语教导,是否也可以采取“强制共情”,就类似于法律对我们的制约。毕竟那些孩子都是理性的,自私的,哪怕是为了保护自己也会有所收敛。网上也有这种小孩长大成为社会精英的案例,他们之所以能成为精英,不轻易犯罪,反社会人格如果不能通过感化,那么采取强制手段制约呢?从一开始就尽早发现,及时去阻止,这应该可以说是父母的责任吧,至少应该尽早发现吧。

    其实我还是觉得电影里的小女孩并不是什么反社会型人格,只是一个缺乏关爱,是非对错观念淡薄的孩子,她在亲情缺失后过度保护自己,在做错事时又没有人及时发现阻止,才酿成悲剧。

    2:00再次补充:在鲁迅先生的杂文小杂感中鲁迅先生说道“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我知道可能有些不恰当,但就是一种思维方式,抛开那些人的悲欢,或许可以试想一下,一个有着反社会人格的人觉得他们吵闹,他会怎么做,残忍的杀害他们?那为什么正常人不会,即使悲欢不相通。那如果把那些“吵闹的人”换成在你卧室飞舞的苍蝇呢?可以拍死他们吗,这就是法律和长期思想道德约束的结果吧,那孩子呢,他们是否能区分出人类与“苍蝇”的不同。教育真的很难,我们被法律和公序良俗所制约影响,也许就是一种PUA,而有些人因为过度理性,自私,很难或者无法被PUA,那又是谁的错呢,我又睡不着了……)

    【详细】
    97753449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