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者影评

57911241
  • 九幽异人
    2022/6/24 17:23:53
    推荐

    当年在家和老婆一起认真的看完了这部连续剧,虽然是讲鬼魂的,但是更多的是人性和感情。真的不能不服韩国编剧的水平。这些年陆陆续续也看了不少韩剧,真的发现虽然韩国人可能格局不够,但是他们拍的电影和连续剧的水平和立意真的是越来越好了,从信号,王国,我背后的陶斯等等,真的是越来越好。这部剧真的是好片子,推荐大家观看。

    当年在家和老婆一起认真的看完了这部连续剧,虽然是讲鬼魂的,但是更多的是人性和感情。真的不能不服韩国编剧的水平。这些年陆陆续续也看了不少韩剧,真的发现虽然韩国人可能格局不够,但是他们拍的电影和连续剧的水平和立意真的是越来越好了,从信号,王国,我背后的陶斯等等,真的是越来越好。这部剧真的是好片子,推荐大家观看。

    【详细】
    14473182
  • Ms凰
    2012/11/6 12:27:14
    值得品味多次的经典好剧 19-21更新
    紫骏这部剧的心机不小。非常大气的场景,欧洲贵族感十足的别墅庄园,从感官上直接冲击你,将当时大上海上流社会的奢靡完美展现出来。而另外一边,各种的小人物坎坷的命运也表现的相当到位。经常会出现极具美感的镜头和更加让我惊艳的配乐,相信许多和我一样对追求镜头感和配乐的同好会觉得相当过瘾。力荐给各位,完美颠覆了我对民国剧的一贯无聊印象,甚至让我对当时的历史也充满了兴趣。

    30年代的大上海是一个世
    紫骏这部剧的心机不小。非常大气的场景,欧洲贵族感十足的别墅庄园,从感官上直接冲击你,将当时大上海上流社会的奢靡完美展现出来。而另外一边,各种的小人物坎坷的命运也表现的相当到位。经常会出现极具美感的镜头和更加让我惊艳的配乐,相信许多和我一样对追求镜头感和配乐的同好会觉得相当过瘾。力荐给各位,完美颠覆了我对民国剧的一贯无聊印象,甚至让我对当时的历史也充满了兴趣。

    30年代的大上海是一个世界瞩目的国际性大都市,这是一个缺乏强力的中央政府,有着高度自由的时代,GDP增速甚至高达惊人的百分之9。这部剧让人看到了当时租界区的繁华和民族资本的活跃。

    同时,那个年代,日寇对中华大地的入侵,封建腐朽的残余,底层民众的性命和安全得不到保证,尤其是女性。如断根的浮萍,只能随风波流,被命运摆布,玩弄。

    此外演员的表现非常满意。主角配角都相当到位。唯一不满的地方是有些配音对不上口型,另外特技效果也稍显粗糙。但瑕不掩瑜,在强大的剧情,值得品味的台词,让人心碎的演技和恰到好处的配乐的弥补下,还是维持了相当高的水准。绝对是部值得细品,回味多遍的经典好剧。

    一出场使用倒叙手法,颇出乎我意料之外,莲心说,她隐瞒了自己的过去。看到这里一直迷惑,她究竟是不够爱这个男人,还是怕事情的真相会让对方接受不了了?

    接着拉回到莲心幼时的成长环境,伪满清政府,沦陷区。在短短的数天里,这个接受了新教育,想法单纯正面的姑娘的人生,彻底的被颠覆了。但她用力的,拼命的,坚强的用自己所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来挽救这一切,无论发生什么,都拼命去憧憬那些纯粹美好的存在。

    她在此时碰到了和她一样,什么都没有的,也从来都没有拥有过什么的重阳,两人互帮互助,都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去照顾的对方。在来上海的船舱里,互相约定着以后都是美好的日子。两人单纯美好的笑容似乎让你觉得世界充满希望。但我不得不说,编剧实在太有心思,一下船两人刚被上海的繁华所震慑住,心里也许涌起不少大干一番的念头,却被突如其来的轰炸,彻底的搅合了,甚至联络都成了一种奢望。

    剧里每当有一些甜蜜镜头的时候,总会穿插一些让人毛骨悚然的另外一面。你总会觉得在当时那个情况下,人是多么的渺小,幸福是偷来的短暂相处片刻。最大的放松是能一起吃糖粥和猪头肉。

    莲心和重阳是一体,她在重阳面前才能完全放松下来,她只有在他身边才会放心的笑,在他面前表现自己的软弱,把自己的脆弱暴露出来。让人看到莲心也不过还是一个孩子,还是一个身世凄苦,在大上海毫无根基,默默咬牙支撑的可怜孩子。在其它时候,她很压抑,很小心,甚至有人会误会她是多么的有城府和心机。但其实她不过是太过害怕,她连肢体都是僵硬的,连呼吸都是谨慎的。一步一步踏实的默默为去南洋的梦想而战。她很优秀,羡慕新女性,但她却不敢奢望这些。她只简单的希望可以摆脱以前的噩梦,逃离那些恐怖的日子和人,从此后生命里只剩阳光。。。

    重阳会用自己的方式护着她,但两人距离却越拉越大,现实很残酷。贺天默默的守护者莲心,在暗处帮她护航,在她迷茫的时候为她指点方向,他用自己的方式让莲心迅速成长起来,希望她不再遮掩自己的光华。在我的心里,重阳是那个会让莲心感到安心的人,有他在,她会更有勇气。而贺天默默则做着自己能为她做的一切,指点她,保护她,让她能恣意的展现自己。头一次让我觉得难以抉择。重阳很让人心疼但贺天也同样让我十分感动。我会在为重阳心碎的同时又忍不住感动贺天的体贴。

    当然更让我觉得动容的是莲心的忍耐和坚强,我期待此后她不断的成长,她的完美蜕变,凤凰涅槃,展现属于莲心自己独特的迷人光华,她不是另一个徐慧或者谁,她是独一无二的张莲心!

    除此之外,在这个乱世,繁华的上海滩,腐败的国民政府,野心勃勃的日本玄洋社,还有暗中出击的共党地下人员。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背景,不同的立场。演员到位的演技,和精心设计的镜头,以及经典的台词配合让所有角色都鲜明丰满而充满魅力,让人忍不住想去看看他们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

    这是一个封建腐朽和新思潮冲击的年代,是一个民族资本刚刚开始萌芽的时期,是一个国不像国,家不像家的扭曲时候。但它很美,美的绚烂,短暂,脆弱,是最肮脏的环境里长出的一株蔷薇花,恣意的,不顾一切的灿烂着,它是许多人的梦想,是坚强的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去拼命抵抗,抵抗那许多的痛苦和无可奈何。

    剧中很多细节都值得再三回味和思考。情节紧凑,表演张力十足。非常郑重的推荐给各位,一部不可多得的,一气呵成的好剧。

    -----------------------------------------------------------
    13-15 集
    今晚莲心说我从小是个孤女,原谅我,我真的忍不住哭了,对面站的其实是她的母亲,她想到了那个她以为已经丧生在冰天雪地下的女儿了是吗?连心说第一次有一个长辈这样费心的培养她,想到这,我又有点忍不住流泪了。

    结果张文锦欺骗人的时候也说了类似的话,我从小是个孤儿,真的很恶心。原来一样的话,不同的人说出来差别不是一般的大。

    今晚三个主角小辈的戏份不多。徐老板和马堂主十分的出彩。叶童演的相当的到位,倒红酒的姿态十分的迷人。剧里服装特别用心,光看衣服我都觉得值了。马堂主的油画,一举一动,都透着成熟的个人魅力,谭凯实在是演的过瘾了吧。两人今天几场对手戏都非常的带感。还有徐老板的那句将军,徐老板是否你的唯一弱点就是你那个失散多年的女儿?

    徐老板家里的别墅,简直就是欧洲的城堡。还有在马场赛马那场戏,徐娜的马上英姿实在很迷人。障碍赛那里,跳跃的马匹,实在抓紧了我的心,原谅我,我个人很爱赛马,而且我觉得这个运动一向是欧洲贵族的最爱,还有什么能比这个运动更能反应当时租界区里上流社会的生活呢。

    莲心的那句,这是商业行为,锦荣也只是进货实在太带感了。编剧用一个配角说出了我们的心声,她旁边的那个年轻的助手,张莲心,以后必成大器。

    莲心在锦荣终于进了锦荣的高层,她正渐渐蜕变,等待她的将还会很多。现在比起徐老板实在是差的很多。今晚15集新出现的女人,很有魅力,但邀请阿华去她家吃饭那里的表现实在有些出货意料,她到底是谁呢?我很好奇。

    我今晚突然觉得似乎这剧才刚刚开始。我本来已经觉得很好看,没想到原来还可以更好看的。


    ------------------------------------------------------
    16-18
    没有仔细去回味每个镜头,所以有些感受是比较直接而抽象的。今天这几集铺垫的戏份较多,看起来没那么精彩。

    这里写了一个关于生病莲心怎么区别对待贺天和重阳的,看出两人在她心里的差别。

    但同时也看出莲心不是对贺一点感觉都没有的,这剧真的很现实,因为看剧的我们也会纠结,莲心的迷茫也让人觉得合理。重阳的付出,重阳的莽撞,他说了那句我们是朋友啊,他自己默默的后退,不敢冲上前去表达爱意,变相推走了她。而贺的贴心也让莲心很感动。

    可最后贺犯了个错误,推了还在迷茫中的莲心一把,莲心想去找重阳,他倒车了,因为他知道他现在分量还不够,他想阻止,但正是这个举动打破了他一贯在莲心心里的印象,其实莲心之前也强调过很多次,伤谁也不能伤了重阳。所以恰恰是他自己让莲心做出了选择。她告诉他她也有想守护的人。

    今晚最甜蜜的镜头大概要算,莲心去码头找重阳让他去马场那里,重阳真是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那句傻子真的是甜蜜到爆。同时莲心在重阳在马场的时候,跟他通话的时候表现的很开心,放下电话又抑制不住的哭也让人无比揪心。

    莲心在职场上救了同事,徐老板也非常坚定的反对了性骚扰的问题,为此锦荣付出了待见但也同样获得了一个新的契机,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又引出了15集最后出现的那个神秘的女人到底是谁,而她在锦荣的成长里又能起到什么样的化学效应。

    看得出剧情在这里做了一些铺垫,但整个故事的张力略显不够。当然还是有很多让人感动的片断和让你纠结的地方,依旧看的过瘾。

    另外要说一句,剧中在大上海播放的背景音乐,我非常喜欢,据紫骏说这是特别为乱世佳人所做的歌。非常应景,旋律迷人。非常用心的制作,难怪该剧能打破民国剧的一贯套路。

    我感觉剧在这里这三个主角都表现出了或多或少的让人觉得不那么完美的性格特点,其实这剧里很多人都不是那么完美的,也许好看就好看在这里,因为真实。虽然个个都有突出的个人能力,但在性格方面并不是那么完美的。期待看到他们的成长。

    ------------------------
    19-21集
    还是跟昨天一样感觉三个主角戏份很少。然后各种配角戏,没看到后面的时候简直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安排。让人觉得没有重点,支线太多。主角简直跟打酱油的一样。

    后来才发现,原来是为了刺激主角成长的。三个主角身边都有人一个个死掉。他们都开始渐渐的有了不同的想法。也渐渐体会到这是一个有权有势就能任意妄为的时代。人命贱如草,坑蒙拐骗,屈打成招比比皆是。赵聪跟徐慧说这种时代是他们这种人的天下。真的吗?有信念的主角们会怎么反攻?顺便说一句,这里徐慧被逼到气得掉泪的时候,整个情绪感染度非常不错,整个戏剧张力把控的不错,我都为这个女强人忍不住心酸了。

    相信这集是一个转折点,莲心会真正的开始强大起来,不再逃避,而是主动融入这个大上海。莲心今天在这里有几点表现了她的机智和勇敢。第一是梅秋月死的时候,是她第一时间反应让大家赶紧捡照片,挽回了死者的尊严。第二是面对赵聪的时候,她敢豁得出去,拿酒瓶子威胁他。演员表现的可圈可点的,眼神非常到位。

    同时在感情上莲心去找重阳主动的拥抱了她,她在被赵聪威胁后第一个想起去找他,跟他说要去南洋。这里明显她选择了重阳,她被大上海的一切搞的已经疲惫不堪了,唯一的念头就是赶紧去南洋,她怀念那三年简单的日子,她想逃避这一切。这里莲心对重阳的那个微笑也打动了我,简单美好,可惜的是这一切又被破坏了,几年的血汗付之东流,我不知道后面重阳该如何面对她,相信这段戏也会非常好看。

    贺天在梅死后第一时间给了她勇气。我觉得我心里的天平开始倒向贺了。不知道编剧如何安排,因为片花能看到重阳死的时候莲心非常的难过伤心,那在这之前是否应该有明确的恋爱关系?

    最后一个镜头,莲心面对记者采访的时候,明显看得出来,她身上充满了自信,不是这中间6集表现的那种拘谨和紧张感。我觉得演员在这里表现的非常不错,中间几集的混乱迷茫和这里的初显自信体现的很到位,整个肢体语言也从开始的拘谨慢慢的放松了起来。相信后期强大自信的莲心会让很多人着迷。

    小小吐槽一句,编剧这巧合的有点多。赵聪简直就是一个跳楼制造之神。直接害死间接害死的都是跳楼的,我觉得康老师死的那里倒是更具有张力。中间的剧情不结合后面来看,你会觉得好狗血,但前后对照起来,倒是比较合理。起码看剧的我们觉得赵聪真心是可以和张文锦去PK变态之神的宝座了。一个小人,一个变态。赵聪坏的肤浅,让人非常气愤,恨不能除之而后快,张文锦更擅长玩弄人心,让你毛骨悚然。

    虽然看到现在,还是会有一些感觉不太满意的地方,不过我仍然觉得是一部精良上乘之作。有时候也知道电视剧只是电视剧,不可能那么完美,但碰到一部好剧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吹毛求疵,希望更加完美一些。
    【详细】
    56444809
  • 今天看好戏
    2022/12/2 22:53:26
    星河长明:承认吧,九州系列就不适合改编成影视剧

    草原少女叶凌霜因能预知灾祸被族人视为灾星,唯有夜北公主七海蕊待她亲如姐妹。

    夜北自不量力向大晁开战,兵败将亡,叶凌霜亦被当成女俘没入教坊司,但她没有屈服,凭借着自己的星算天赋入钦天监为官,一步步走入铁血帝王彧修明的内心,可就在两人情谊渐笃之时,叶凌霜得知了七海蕊的死讯,与彧修明决裂

    草原少女叶凌霜因能预知灾祸被族人视为灾星,唯有夜北公主七海蕊待她亲如姐妹。

    夜北自不量力向大晁开战,兵败将亡,叶凌霜亦被当成女俘没入教坊司,但她没有屈服,凭借着自己的星算天赋入钦天监为官,一步步走入铁血帝王彧修明的内心,可就在两人情谊渐笃之时,叶凌霜得知了七海蕊的死讯,与彧修明决裂。

    叶凌霜为救回七海蕊矢志不渝、逆转时光,回到了昔日的夜北,她能否改变已经发生的这一切呢?她与彧修明的感情又该何去何从 。

    14795458
  • 折馨子
    2009/11/30 12:38:39
    沉重与轻盈的生命之弦

    沉重与轻盈的生命之弦——略述《薇诺妮卡的双重生命》文/顾一心你们坐着小木船因渴求聆听我的歌声尾随我在歌唱中驶向彼岸的木筏请回到你们自己熟悉的故土不要随我冒险驶向茫茫大海,因万一失去我而迷失我要横渡的大洋从没有人走过但我有密列瓦女神吹送,阿波罗引航九位缪斯女神指示大熊星——《神曲?迈向天堂之歌》这是薇诺妮卡的歌声,也是电影诗人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的深沉吁请

    沉重与轻盈的生命之弦——略述《薇诺妮卡的双重生命》文/顾一心你们坐着小木船因渴求聆听我的歌声尾随我在歌唱中驶向彼岸的木筏请回到你们自己熟悉的故土不要随我冒险驶向茫茫大海,因万一失去我而迷失我要横渡的大洋从没有人走过但我有密列瓦女神吹送,阿波罗引航九位缪斯女神指示大熊星——《神曲?迈向天堂之歌》这是薇诺妮卡的歌声,也是电影诗人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的深沉吁请。在《薇诺妮卡的双重生命》(La Double Vie de Veronique,下文或简称《薇诺妮卡》)中,生命被赋予一种与生俱来的悲哀,从降生起便缺失了自己的另一半,只得在茫茫人海中奋身孤往,独自寻求灵魂意欲的高翔。最终,Weronika 在不可预测的机运里夭折陨落,而Veronique 则带着某种温柔的福祉留在人间。于是那扇原本关上的门被悄然开启——在门两端,我看到基耶斯洛夫斯基用他的电影诗学构筑起生命的此岸与彼岸。《薇诺妮卡》所负载的命题无疑是关于生命的,它讲述了个体在世的孤独感,意欲的高翔,肉身的坠落,甚至试图探询生命的乡愁和本质。如果说一个生命意味着一个世界,那么,薇诺妮卡似乎在提供一种启示: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同时又是另一个世界的映像,在这两个世界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将它们糅为一体。影片的叙事充满神秘的沉思,并被某种内在的音乐性所主宰,每一个音符都不是孤独的,而是在无限的虚空中彼此牵动,正如同一条弦上所奏出的不同乐音一样——那是一条属于薇诺妮卡的、沉重与轻盈的生命之弦。I 双重生命的诗意联系我们无法用理性去衡量这部影片的意蕴。正如两位薇诺妮卡的先天重合与神秘感应一样,它拥有眼前的经验世界所无法容纳的诗意性。首先是两具个体生命在身体层面上的完全重合——她们在同时降生,拥有同样的姓名、声音与容貌,同样卓越的音乐才华,也都有着足以扼杀她们音乐生涯的脆弱的心脏。由始至终,两位薇诺妮卡都被赋以一种生命的热忱,这种热忱表现为对父亲、情人和音乐的爱,以及对一切自然与偶发事件的诗意的敏锐。在影片的两段开场戏中,两个童年的薇诺妮卡先后听见母亲的声音,她们受到某种认知自然的指引,尝试理解星空和树叶,这形成了对整部影片的铺垫——两位薇诺妮卡带着相同的诗意本质同时降临于世界,并且从生命之初就存在着某种默契的平行关系。基耶斯洛夫斯基有意用若干细节来加深这种身体宿命上的重合感——譬如用戒指刮过眼眶的动作。这一动作分别出现在Weronika参加演唱会之前,以及Veronique与童话作家约会的时分,同人物内心的某种微妙和紧张情绪相呼应。另一个关键细节是指上的伤痕,影片伊始,Weronika与情人在床上温存,对话中提及她身上的一处“小时候被夹伤的伤痕”,某个一闪而过的镜头显示了伤痕的位置(左手的无名指)。而在影片结尾,镜头停留在Veronique的手部特写上,左手无名指上一道暗红色的夹伤的痕迹宛然在目。从表面上看,这是由细腻精准的镜头语言所构建的平行世界。而两位薇诺妮卡的差异,则在于命运展现于两人身上的次序和结果。脆弱的心脏,是命运施加于薇诺妮卡轻盈生命之上的沉重枷锁,波兰的薇诺妮卡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法国的薇诺妮卡那里,死亡则通过某种暗示得以避免。她们共处于一条完整的生命之弦里,任何一端的振动都会引起另一端的微妙感应,而她们相异的命运,则恰似同一根弦在不同位置所奏出的不同乐音。于是我滑入了一个美妙的隐喻——在这里,她们分别意味着同一根弦沉重与轻盈的两端。在整部《薇诺妮卡》中,每一次生命之弦的振动,均表现为某种特殊的隐喻:(1)魔术球:当Weronika沉思着注视手中的魔术球时,两重世界的隐喻诞生了。在魔术球中映现着现实世界的倒影和复制品,它制造了一种暗示:在某种神秘思绪的彼岸存在着另一个世界或是自我。(2)心电图:Weronika因心脏病突发死于舞台后,Veronique看着自己的心电图,将手中的绳子猛然绷直,形成一条意味着死亡的心电图的直线。这一画面同时构成了一条紧张而趋于崩裂的生命之弦,它令我们想到Weronika在训练时用手拉紧的绳子。而在此之前,我们知道Veronique放弃了自己的声乐生涯。在这里,死去的Weronika似乎在为生者提供讯息,以避免她重蹈死者的覆辙。(3)克拉科夫广场:这一场景对于整部《薇诺妮卡》具有诗学上的决定性意义。它既是两条平行线不可思议的交点,更可被理解为同一根生命之弦的特殊振荡。透过一系列的长镜头、特写和旋转的交错,我们发觉其中一个(Weronika)看见了另一个(Veronique),而后者却丝毫未觉,正如弦的一端发出了沉重的低音,而那纤细轻盈的一端却无所回应。在两个薇诺妮卡的身上,同时存在着寻找并发现另一个自我、追求完整生命的意欲,然而,这一意欲在肉身的维度上终无实现的可能,沉重与轻盈,在这一刻忽然显得永远离分。我随即看到某种不可逾越的限度,它被具体表现为她们在眼前这一时刻“仿佛无限远的距离”——这种距离不仅是一种美学上的设置,而更源于她们在克拉科夫广场上所处的不同地位,抑或换而言之:两种文化背景之间的鸿沟。II 音乐——灵魂意欲的坠落与攀升影片最初拟定的名称是《唱诗班女孩》,纯净得几乎让人看不透影片的叙事核心。然而,这一最初的命名方案恰恰准确宣示了贯穿本片始终的意念符号——音乐。显然,对音乐的介入构成了意欲与肉身之间的基本冲突:两位薇诺妮卡都是天才的演唱者,同时都患有心脏疾病,在这里,脆弱的心脏成为了一种肉身的重负,它遏止了灵魂在音乐中的向上攀升。与基耶斯洛夫斯基长期合作的波兰电影音乐家普莱斯纳(Zbigniew Presiner)为本片谱写了忧郁而极富神秘意味的配乐,其中最为重要的正是Weronika死前演唱的那段但丁之歌(毫不意外地,它也出现在Veronique的生活之中)。这段绝美的音乐在影片中被假托为某位名为Van Den Budenmayer的18世纪荷兰作曲家 的作品,并配以《神曲?天堂篇》中古意大利语的歌词,从最初杳不可闻的低吟,渐渐转为中途的纯净优美,最终在高亢的音符里抵达情绪的巅峰。作为一种试图超然于肉身的行为,“歌唱”所象征的生命姿态是无须赘言的。同时,基耶斯洛夫斯基用具体的镜头语言演示了对于这种姿态的重复:影片甫始,当那段纯如天籁的女声吟唱到达尾声时,镜头切换到Weronika的面部特写,她沉浸于音乐,仰面承受着雨水的洗礼;第二个相似的镜头出现在她赢得乐团的面试之后,她的快乐难以自制,将手中的魔术球弹向板壁,随后仰面承受落下的明亮的灰尘。在这两个镜头中,人物均呈现出某种灵魂的轻盈与生命的热忱,并主动承受着自上而下施加于自身的东西。在Weronika的身上,本身存在着一条紧张而趋于崩裂的生命之弦,它联系起轻盈与沉重的两端,左右着Weronika生命的航线(换言之,沉重与轻盈的对立同样适用于单一的个体)。生命因意欲的高翔而自由酣畅,在音乐中达成了更完整的自我,然而,肉身的沉重却始终牵制着Weronika,直到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视角下,人物自身(Weronika)愿望的简洁和单纯性,同我们通过细节隐喻中而洞悉了这一宿命的悲悯,彼此混糅而为难以名状的深沉感受:(1)广场的意外:Weronika带着曲稿经过广场,与骚乱的人群蓦然相遇。一个男子飞奔而来撞上了她,怀中的曲稿顿时四处翻飞。这幕戏也恰恰是在影片最初以模糊形式出现过的一段前闪镜头,从而被赋予一种强烈的宿命感。在这里,音乐所带来的个体生命的欣喜,与人物所处的不安的现实环境——1990年的波兰形成了极鲜明的对照,散落遍地的曲稿,也预示着Weronika选择音乐生涯所可能遇到的危险。(2)绷紧的绳子:这是在音乐家家中练习的一幕戏。当Weronika逐渐唱到最高音时,镜头对准了她的手部,手指缠绕着拴在文件夹上的绳子,并随着声调的升高而越绷越紧,呈现出趋近崩裂的紧张状态。这一充满张力的镜头显示出主人公身体上的某种不堪重负。(3)疾病的突发:练习结束后,Weronika在路上猝然病发,我们看到她倒在枯黄的落叶中间。这幕戏通过一系列痛苦的表情、喘息和动作直接传递出某种危险的讯号:假如继续从事演唱,脆弱的心脏将随时威胁到她的生命。在这里,影片插入了一段黑色幽默——喘息中的Weronika遇到一个中年男子,但男子并未施以援手,而是对着她做了一个色情动作(展示作为道具的阳具)。对于这一镜头的意蕴解释不一,但确凿无疑的是,它加深了主人公的自我意识,正是这种自我意识使她无法放弃音乐的世界。表现Weronika死亡瞬间的那场戏拍摄得亦极为成功:随着音乐逐渐抵达高潮,人物显示出勉力克制的痛苦,而当音乐被推向最高点时,紧张的生命之弦仿佛蓦然崩裂,肉身的沉重与灵魂的轻盈在此刻分离。镜头模拟肉身的视角剧烈晃动并坠落,与地面发出低沉的撞击,随后的一个镜头转而模拟灵魂的视角从音乐厅上空飞过,借以象征她的死去。关于Weronika之死——这一发生在影片约前三分之一部分的事件,实质上将整部影片分为了上下两部,借此,基耶斯洛夫斯基昭示着两种阐释命运的意图或可能。显然,Weronika死于某种肉身的局限,但亦更不妨说,她是因追求灵魂意欲的攀升而死。这一自有限中寻求无限的不可能,昭示了生命中最基本的两重性——即灵与肉的不可调和,最终导致生命的沉重与轻盈相分离。然而,在她的受难中又诞生了某种新生之力,一种具有魔力的福祉:它在冥冥中为另一个自我传递了警告,令生命得以延续。III 两性世界的隔阂《薇诺妮卡》与某些女性特质显得密不可分——柔弱、神秘与感性。极度感性化的女性形象,是基氏成熟期作品中的重要表征之一。《薇诺妮卡》是一部将个体生命的意欲、局限与沉思推向极致的电影,假如需要从视角和对象上加以限制的话,那么不妨强调,影片被表现为父性视角对于脆弱的异性生命的关注。的确,我们似乎很难想象《薇诺妮卡》的剧本被安排在两个男子身上。愿望的单纯性,跳跃而神秘的沉思,这一切似乎唯有在女性身上方表现出自然的情绪力量。女性是《薇诺妮卡》不可替代的主体,但两位薇诺妮卡却有着各自的情人,而作者的意图,则很可能是在“两生之花”的对立面述说两性世界的微妙隔阂。在影片中,男女两性之间的爱情,更像是女性生命中孤独的神秘感应的参照物,男子似乎无法真正触及薇诺妮卡的内心世界。譬如,当Weronika在公交车上沉溺于耳机中的音乐时,她丝毫未察觉她的男友在车后追赶她;Veronique在与情人做爱时猛地黯然神伤,因为她感觉到了另一个自己的死去。这些情节传达着类似的隐喻——即她们与男性之间存在着距离,男性无法进入她们神秘的生命体验的内部。童话作家作为唯一重要的男性角色出现于影片后半部分,并介入于Veronique的生活。这一人物在设定上显示出某种神秘色彩,他似乎了解(两位?)薇诺妮卡的一切,甚至隐约扮演着后者的控制者和叙述者。这一属性在他作为木偶师的表演中展示得异常清晰。我们不妨深究他介入Veronique生活的方式,凝视那些具有非同寻常伦理意味的环节——(1)约会的动机:作家不断寄给Veronique神秘的包裹以提供约会的线索,而他与Veronique约会的动机之一,却是测试“一个女子是否会在这种情况下接受陌生男子的呼唤”,从而为他的创作寻找素材。尽管作家同样表现出某种愿望上的单纯(我们可以认为他并不虚伪),但Veronique的反应仍然暗示了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批判态度。(2)局外的身份:作家帮助Veronique发现了照片上的另一个自我。她陷入深深的悲伤,几乎晕厥在床上,此时,作家抚慰着她并与她做爱。影片将这一过程用数分钟的镜头记录下来,我们看到Veronique的悲伤表情,与深埋着头的作家形成对照。在这里仿佛存在着一种道德隐喻,即他作为外部的闯入者偷窃了她的身体,但对她陷入悲伤的真正原因却并无理解。(3)玩偶与童话:在影片结尾,他为Veronique制作了两个形象相同的玩偶。(按情节推测,他已知道了另一个薇诺妮卡的存在,故而这两个玩偶无疑是代指两个薇诺妮卡的。)在接下来的镜头中,他在身后与Veronique一同把玩着人偶,后者端详着手中的一个,镜头缓缓移到桌面,上面安静地躺着另一个——死者的隐喻。接着,他开始讲述他着手创作的一部新童话,这一童话是以两位薇诺妮卡的故事为蓝本的,此时镜头对准Veronique的面部特写,她渐渐泪水盈眶,随即转身而去。最后,我们确知她离开了作家。让我们回到关于那条生命之弦的比喻:薇诺妮卡是孤单的,因为另一个薇诺妮卡已经死去,她的生命之弦缺失了一端,而这种缺失无法被一个男性所弥补。“他”终究并不是“她”。在童话作家的身上,我们察觉到一种截然不同于薇诺妮卡的伦理特质——薇诺妮卡在个体生命和偶然机遇的哀歌中颤栗,而童话作家则永远扮演着控制者、叙述者和局外人。另一种视角允许我们这样认为:作家在平日里扮演了某种超验的命运力量的代理人,而当他创作故事时,他几乎是基耶斯洛夫斯基自己。如安内特?因斯多夫在关于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传记中所说,这个凡人化的他最终被Veronique所抛弃,因为他并不真正与她同在一个世界。这种伦理上的歉然,是否也是任何一个叙事者对那个他既爱着又加以利用的世界所心存的愧疚呢?IV 世俗世界的彼岸之思——影片可能存在的政治文化意指“两岁时,她们中的一个将手伸向火炉而被烫伤,几天之后,另一个也把手伸向火炉,却及时缩回了手,并不知道自己会受到伤害。”——这是童话作家以两位薇诺妮卡为蓝本所叙述的故事的片段。在这两个“把手伸向火炉”的女孩中,第一个仿佛替另一个承受了不可预知的命运的苦难。这一情节显然呼应着Weronika之死的情节。如果说Weronika扮演着先行的受难者,那么,Veronique则是蒙受某种眷顾的幸存者,或者说,在她的身上体现着另一个自己生命的延续。这里或许应当思考的是,两位薇诺妮卡在命运上的差异,与她们的身份设置之间是否有所关联?我知道自己正进入论述中最困难的部分。需要指出,《薇诺妮卡》从叙事体裁来说无疑是一部远离政治并偏向个人的作品,但结合影片对人物命运的特殊设置,则似乎确可看出某些深层的政治文化意指。首先,Weronika与Veronique,不妨被看作是同一人物的东欧版本与西欧版本。影片开始的时间被设置于1968年 ——欧洲政治的动荡岁月;而影片的主要情节则发生于1990年前后——东欧意识形态的解禁时期。这一时代背景在片中不乏暗示,如影片伊始被拆除卸运的共产者的雕像,以及克拉科夫广场的动乱的人群。让我们回到克拉科夫广场的那幕决定性的场景——通过对时间、场景、人物等因素的分析,不难归纳出两人在这幕戏中一系列相对应的身份特征:Weronika(波兰):处在危险之中;政治动荡的承受者;另一个自己的发现者;动情的凝视者。Veronique(法国):处在保护之中;举着相机的观看者;对另一个自己后知后觉;被凝视者。正是这些因素参与构成了前文所提到的某种“仿佛无限远的距离”。在这幕戏中,Weronika为另一个自己的形象而惊异,并带着一种因长久以来的神秘感应被证实而唤起的激动的情感(这可以解释那个微笑的面部特写)注视着她;影片通过一系列镜头引导着观众的视角,触发对Weronika的凝视,因为她的确处在更易令人动情的处境——看见了另一个自己,但却无法得到回应;同时,她也孤身处在某种更危险的政治环境之中。而在波兰的动乱面前,来自法国(西欧)的Veronique是被隔绝的观看者。换言之,尽管两位薇诺妮卡的相遇充满了基耶斯洛夫斯基式的神性,但她们之间的距离,却隐约受制于一种深层的政治文化因素。那么,“薇诺妮卡的双重生命”这一叙事结构上的设置,是否可以理解为基耶斯洛夫斯基从一个世界投向另一个世界的深沉一瞥呢?在整部影片中,波兰的薇诺妮卡扮演了死者,法国的薇诺妮卡则获得了生命的延续。当Veronique最终发现另一个自我之后,她领会到前所未有的深沉感受,影片从这里开始逐渐迈向了尾声。在死者的受难中,孕育了令生者更好地生活下去的理由,这同样可被理解为一种对基氏所身处的世界的隐喻——那是一个被政治因素所强行分裂的世界,这使得基氏所畅想的那种温柔而诗意的情感联系,终究无法越过两个不同世界的鸿沟。最后需要考虑,这一偏向于政治哲学思考的解读是否具有对诗意的破坏性?事实上,基氏电影在1990年前后所呈现的拍摄环境和叙事向度的转折,本身已蕴藏着这一解读方式的合理缘由。毋庸置疑,作为电影诗人的基耶斯洛夫斯基是属于两个国度的,一是负载着此岸之忧患的祖国波兰,一是寄托着某种彼岸之思的法兰西。他毕生的电影实践也相应地呈现为两个时期:从《十诫》系列影片中对宗教性道德伦理的沉思,到取意法兰西国旗之三色而创作的《蓝白红》三部曲中对自由、平等、博爱三项现代原则的批判性求索。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转折的契机恰恰是1990年前后波兰意识文化形态的转移。正是在这一年,充分有别于其前后的《十诫》和《三色》所采用的多重主题次第展开的系列片结构,基耶斯洛夫斯基写下了两行毕生绝美的电影情诗——《薇诺妮卡的双重生命》。篇末语今天已没有人像基耶斯洛夫斯基那样拍摄电影了。这意味着不再有一位电影艺术家能肩负起诗人与哲人的使命,也不再有人在一个镜头里令我同时感到悲哀与美好、含混和清晰。在所有真正的大师中间,基氏始终是最于我心有戚戚焉的一位,他的作品神秘而富于沉思,并被无限的内在的音乐性所主宰——观者看到的仿佛并不是一个人的生活,而是某种生命的韵律,没有人能够比基耶斯洛夫斯基更具有这一气质。我们时常将基氏称为“借助影像的叙事思想家”,他眼中的世界充满灾异、变故和偶然,但却有着共同的价值终点——对于生命自身的乡愁。而这一切都以音乐般的神秘,分布在《薇诺妮卡》奇特而诗意的叙事之中。基耶斯洛夫斯基为电影提供了独特的诗学领域,有时我能捕捉到他一刹那的灵感和沉思,那是我最为快慰的时刻。至此,我已约略完成了自己在影片中对这位电影诗人的窥视,最终,他是否发出了任何呼声、吁请和判决?作为这位电影诗人的缪斯,伊莲?谢歌(Irene Jacob,薇诺妮卡的扮演者)本人如是说:相比在现场解释某场戏的意义,他宁可始终为新发现保持可能——什么都没定死,始终欢迎新的理解。和好的文学作品一样,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是开放的,可以在多个层面上进行读解——不过这得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我们能够运用自己内心的那个“魔术球”,在反复读解所折射出的光芒中来接受他的作品。数年之后,我仍然乐于向自己发问:“她为什么要摸大树?”我始终让这答案空着。而对于我来说,这一瞬间是基耶斯洛夫斯基作为诗人之爱的见证:当影片结束的一刻,伊莲?谢歌的手触摸着故乡之树,指上宛然露出一道红色的伤痕,我转瞬想到那些华美而轻盈的枯叶,如同烫金色的落日余晖,曾经堆积在另一个薇诺妮卡的胸口。原稿:2010年11月23日2013年10月增补删改(豆瓣版删略脚注及参考文献)另附/2019年追記,《薇諾妮卡的凝視》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205637/

    【详细】
    28077901
  • 林下之风
    2017/10/4 0:11:23
    改变者之一 改变命运的撞击

    当你沉睡时 改变者

    前言 光影故事

    朴慧莲编剧的作品又播出了,还是没有任何意外地,男一号仍然是李钟硕。于是,追剧的人们多了打趣的话:

    流水的女主,铁打的李钟硕。

    当你沉睡时 改变者

    前言 光影故事

    朴慧莲编剧的作品又播出了,还是没有任何意外地,男一号仍然是李钟硕。于是,追剧的人们多了打趣的话:

    流水的女主,铁打的李钟硕。

    从首次合作以来,能与编剧有如此信任与沟通,乐于演出,不能不说是双方的好运。无论是有读心术的纯情报恩男,还是心怀复仇愿望的记者,抑或是反转人生的检察官,都是一样面孔的不同人生,虽然有奇特之处,却不奇突,反而能让观众产生共鸣,于是好评不断。或者,这就是朴编剧的一贯性,光与影交替出现:

    @主人公都有虚构的特异功能;

    @主人公都有无法言说的惨淡人生;

    @主人公最终都能凭借坚定的意志,脱离命运的泥沼,找到真诚的恋人,与之携手共度人生。

    这样奇特又励志的故事背后,是无法言说的黑暗,虽然如此,仍有希望。这就是自带新颖性,题材体现正能量,揭露但不挞伐的分寸感,符合三大台对剧本的基本要求。所以,虽然间隔时间略长,但仍是一部接一部地拍下去。有制作社明知是套路,却愿意与之合作,因为在精彩的故事背后往往一点点地好奇:

    这一次又是怎样地光明与黑暗的交锋?

    原来是做梦。

    当你沉睡时 改变者

    第一篇 改变命运的撞击

    梦境,对于现实世界而言,是虚幻,也是不可能发生的事。虽说白日梦经科学证明,有利于健康,从前在经书中有过先知预知世事是来自做梦的先例,可是提到对事物发展变化的预言来自做梦,还是会被人看作是在说笑。尽管曾有那么多案例证明,梦里的事也有可能真的发生,但就普遍概率而言,没人相信梦里见到的事有可能变成现实,所以“做梦”这句话常被用来形容不可能发生的事。不过,在我们这个奇特的故事里,主人公就是一个以梦境预测未来的人,可谓是朴慧莲编剧标配。

    与上部作品相似地,朴慧莲编剧仍然选择将女主人公设定为特异功能者,不过这一次,二十五岁年下的女演员人选定为裴秀智,倒真是难得。

    为什么这么说?

    那是因为与李钟硕一样,裴秀智也非头一次与朴编剧合作。实际上,朴编剧最爱用熟悉的人。演员与编剧,彼此已有所了解,说是新作合作无间,也不为过。朴慧莲编剧,对于裴秀智而言,是有特殊意义的人。

    当年若非制作社和编剧顶住压力和批评,坚持让时年十七岁的裴秀智继续扮演KBS青少年电视剧【Dream High】里的主人公高惠美,就不可能有高惠美与宋三东的爱情佳话,也不可能侧成秀智与金秀贤的默契合作,当然也就不会有日后的演艺秀智。【Dream High】一剧对韩剧业界的贡献有目共睹,主推三男三女共六名新秀艺人,当年在剧中选出的演艺之星K,即是金秀贤,此后一路长红,成为韩流发展里程碑式的艺人,也从侧面证明,编剧与制作社选人到位,目光锐利。六人众除张祐荣注重学业,耽于综艺;咸??晶(咸恩静)受组合纠纷影响,演艺事业受挫,现正逐渐恢复之外,其他四人均发展良好。与出道时给予信任和鼓励的编剧再合作,裴秀智会有怎样的表现,真是令人期待。从目前情况来看,正面评价较多,已有热心观众强烈要求意见出列:

    “这个编剧是不是很懂秀智 好像把她写的很自然.演戏演的像是开了外挂一样”

    这里要解释“开了外挂”这话,这是游戏用语,经常用来称赞角色表现好。在众口一辞认为秀智演技有待提高时,能有这样的正面评价,实属不易。不过,朴慧莲编剧本来就是很了解秀智的人,能把角色写得如此清新可爱,也是因为了解演员本人所致。最重要的一点是,有编剧的贴心安排,秀智在剧中似乎不需要表演,只要做自己就好。

    话题回到剧情这里,既然做梦的女孩是秀智扮演的洪南珠,那么男主人公又是为了什么与做梦先知女相遇?

    其实,在开篇就已明示两人第一次相遇,是在女方做梦时就已预示。虽然梦见自己主动拥抱对方,非常奇突,做梦的人都被吓一跳,但这也成为剧本设定的第一悬念:

    究竟会在怎样的情况下,导致以梦境预示未来的女孩子会主动拥抱不认识的异性?

    即便是梦的主人洪南珠也非常排斥和抗拒,就是因为这样,才会在一开始,把梦境中拥抱的丁宰璨当成了奇怪的变态和疯子,以警惕的眼神看他,极为反感和排斥对方。可是,直到撞车当时,洪南珠才明白过来,原来梦境是以提示的方式,救了主人一命。就在当时,她才欣然上前,坦然拥抱对方,对他说:

    -我相信你!

    或者,从本剧开篇,编剧就已经给了观众需适应剧情中不断出现梦境与现实切换的可能性。于是,区分梦境与未来不同之处,就成为本系列剧评每篇必做之事:

    洪南珠见到有纹身的中年男子,开车以后停下,抽烟又使用打火机,导致燃油蒸汽爆开又起火,危及生命,既是梦境也是现实;

    少女洪南珠梦见有服役中,身着迷彩服的男子,手持危险物品,上了公交车,导致驾驶员和全车乘客蒙难,是梦境;疏散乘客后,驾驶员与该名男子一起遇难则是事实。

    丁宰璨目睹洪南珠被男友李宥凡蒙蔽,遭遇交通事故后昏迷多日,在失去意识的情况下,被男方污蔑为肇事者,此后经历母亲疲劳而失足,伤重死去的打击,在楼顶决意轻生的景象则是梦境。

    洪南珠在下雪的晚上,明确表示信任丁宰璨所说的话,理解他突然撞车是为救她,并主动拥抱男方,既是梦境也是现实;

    实际上,正是因为丁宰璨受梦境驱使,急于阻止事态发展,为救人自行撞车的义举打动了洪南珠,当即向他表示信任,改变了事态发展和每个人的命运,才有在这之后的种种。所以,丁宰璨雪天撞车一事可以看作是整个故事的开端。除此之外的种种,均是对故事主线的补充。比方说,丁宰璨原本就很了解与洪南珠约会的律师李宥凡,而他的人生挫折与不幸就来自于李宥凡的唆使。就是因为这份了解,使得丁宰璨在做梦之后,拥有对于事态节奏的把握,也使得他在紧要关头能够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直至改变事态发展为止。因此,到了洪南珠与丁宰璨两人被送往医院检查时,洪南珠对丁宰璨的好感已经一目了然:

    他是能够以做梦预知未来的人,是与她相似的人,也是到目前为止所见唯一一名能够改变事态发展的人。

    在此之前,洪南珠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就连她死去的父亲也是说着知道的话,救了很多人,却仍然独自走向末路。就是这样的可能性,爱的理由已经足够。虽然人们都说遇到有趣的灵魂很难,可是对于某些拥有奇特天赋的人来说,遇到理解自己的人更加困难。

    爱,有先知先觉,当知当觉,后知后觉。两个都爱做白日梦的人,他们彼此的爱意,不是当知当觉,就是后知后觉。

    【详细】
    88453038
  • 2022/10/15 0:55:07
    Silent小记
    14705166
  • 月下树影
    2018/1/1 23:53:43
    重温和平饭店有感。
    偶然听到这部电影的旋律。便再次一个人重温了这部电影。
    时隔多年,看同一部电影,发现了好多以前没注意的细节。
    ================================
    刀还是那把刀,
    只是人已经人由魔变佛。
    父亲的的教育方式,导致他变成魔。
    因为成魔,他嗜杀,他要别人恐惧他。
    因为恐惧,他得到了爱人与兄弟的背叛,他杀光了所有人。
    但最终,白(t
    偶然听到这部电影的旋律。便再次一个人重温了这部电影。
    时隔多年,看同一部电影,发现了好多以前没注意的细节。
    ================================
    刀还是那把刀,
    只是人已经人由魔变佛。
    父亲的的教育方式,导致他变成魔。
    因为成魔,他嗜杀,他要别人恐惧他。
    因为恐惧,他得到了爱人与兄弟的背叛,他杀光了所有人。
    但最终,白(tian)鸽(shi)的出现,他得到了救赎。
    他放下了刀。

    还是原来的地方,从炼狱变成和平饭店。
    是逃亡者的天堂。
    十年。那一座座墓碑记录着对过去的忏悔。
    只是,对爱人至今没有放下。
    当她出现,那印着红唇的红酒杯,那要人命的歌声。

    她不是他的人,她是对面要他犯错的钩子。
    他理所当然的上钩了。
    但她发现,他是一个魔鬼;而他,是真正的英雄。

    那年逃得一命的他,对杀人王有深深的恐惧。
    他渴望成为他,所以,他学习他的嗜杀,学着他的残忍。
    他觉得十年前被杀的兄弟们会保佑他,但他根本不知道,他也已成魔,和当初的杀人王一样。
    所以,他没有得到兄弟们的保佑,同样也得到了女人的背叛。

    一群贪生的亡命徒,在天(lao)堂(long)里住着。
    他们在这只为活命,当看到杀人王送走女人时,欢欣鼓舞。
    但看到杀人王被打的站不起来时,他们害怕了,害怕他再也保护不了他们。
    哪怕贪生,也要面子,他们选择迁怒于杀人王坏了规矩。
    也许他们也知道,有杀人王的和平饭店才是天(lao)堂(long)。
    而杀人王现在已经站不起来,所以他们抱怨,为什么不还手。
    所以,他们选择背叛。

    终于,杀人王为爱人挡了一枪,但这不妨碍他重新拿起刀。
    佛,也是会杀人的,只不过由当初的为了杀而杀,变成为了救而杀。
    =======================================
    第一次写影评,有点语无论次。望轻喷。
    【详细】
    9036882
  • 风间隼
    2012/1/17 1:10:39
    《逆战》——发泄与治愈
    《逆战》这片子,适合那些在家里受老婆气,在公司受老板气,在学校受导师气,在单位受领导气的人去看。为啥?因为全片的百分之八十都是硬碰硬的动作戏,从拳脚肉搏到高空坠落到街头枪战,简而言之两个字:发泄啊!

    每次看到男主角一家遍体鳞伤依旧大难不死,简而言之依旧是两个字:小强啊!嗯,我的意思是,励志啊!

    最奇妙的是,在纯雄性的发泄和励志之后,居然还能让你感觉到脸上有点点湿意,那当
    《逆战》这片子,适合那些在家里受老婆气,在公司受老板气,在学校受导师气,在单位受领导气的人去看。为啥?因为全片的百分之八十都是硬碰硬的动作戏,从拳脚肉搏到高空坠落到街头枪战,简而言之两个字:发泄啊!

    每次看到男主角一家遍体鳞伤依旧大难不死,简而言之依旧是两个字:小强啊!嗯,我的意思是,励志啊!

    最奇妙的是,在纯雄性的发泄和励志之后,居然还能让你感觉到脸上有点点湿意,那当然依旧还是两个字:洋葱啊!嗯,我的意思是,治愈啊!

    所以综合起来说,这是个集发泄、励志和治愈三系合一的片子,当然你也可以像我一样直白地说,这是个集枪弹、小强和洋葱于一体的片子,反正你明白这片子的定位,不走错影厅就好。

    印象里,除了《黑鹰坠落》之外,似乎没有哪部片子的动作戏密集到这种程度,追车、枪击和肉搏轮番上演,而且不是港产动作片寻常戏码的简单堆砌,频频闪现的装甲车、火箭筒和直升飞机的身影提醒我们,这是一部卯足了劲的野心之作。你甚至可以这么说,《逆战》之于林超贤,正如《英雄本色III夕阳之歌》之于徐克、《喋血街头》之于吴宇森。

    影片开头在约旦大街上的警匪对抗堪称戏肉,拍得相当洋气,足以让晚进场几分钟的观众误以为正在放映的是一部好莱坞的A级制作。后面在吉隆坡封街拍摄的火爆场面同样相当有腔调,以至于周董带上耳机随直升飞机升空的一霎那,我开始有点恶趣味地幻想,此刻莫不是要放瓦格纳的《女武神》了?还好,林超贤毕竟不是刘镇伟,他不爱旁逸斜出,他的电影如机器一般精密。

    林超贤拍动作戏,继承了港产动作片的一个优良传统:节奏紧迫。一重又一重的危机纷至沓来,让角色毫无喘息的机会。最典型的莫过于《线人》最后在学校里的大逃杀,主角每每于绝路险险逃生,让观众的心境经历连续不断的挤压和释放,那是一种专属动作片的特殊观影快感。曾几何时,麦当雄和林岭东曾经是这一风格的最佳代表,而时至今日,居然只剩林超贤一位了。对比那些把港片的残羹冷炙兑上点内地的网络笑话和民族主义拿出来圈钱的“港灿”们,林超贤至少是个一门心思把精力放在电影本身的人,他的作品靠的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动作奇观和人物情感,走的是华语商业电影的正道。北京观众有幸,可以为这种不靠耍宝来讨好内地的硬派作风做个明证——试问可有谁看见银幕上闪过西直门的三只“大鞋垫”而不爆笑的?

    影片的明星阵容于我如浮云。相比之下,我觉得倒是应该把掌声多分一点给扮演母亲“凤玲”的金燕玲和父亲“万天”的廖启智。影片短短的文戏段落给两位老戏骨留下的空间并不多,但好的演员就是气场非凡,两位人物被诠释得可信可感,为全片的亲情线索做足了铺垫。同时,请允许我再次为安志杰鸣个不平:如今怎么就是没有导演愿意请这位新时代的“四有青年”来演个主角啥的呢?

    发泄也好,治愈也好,都是商业片正常的职能,与大多数离了敏感话题和国族大义就不敢出来见人的国产电影不同,《逆战》这样制作精良的商业电影至少能让我们在龙年的新春看到中国电影的一点希望。
    【详细】
    52711266
  • momo
    2022/10/22 18:07:26
    恐怖电影院

    15年看的

    ·

    序幕,姐弟恋在一间电影院看电影,姐姐疑问为什么还不开演,而弟弟说"不是已经开演了吗"。此时一人从高处落下 满脸是血,姐弟俩想要逃走 但门已被锁上。弟弟又称有人在者卖糖葫芦。一鬼影出现……

    15年看的

    ·

    序幕,姐弟恋在一间电影院看电影,姐姐疑问为什么还不开演,而弟弟说"不是已经开演了吗"。此时一人从高处落下 满脸是血,姐弟俩想要逃走 但门已被锁上。弟弟又称有人在者卖糖葫芦。一鬼影出现……

    欣雅称"她在这",同伴们称"一定是幻觉。她已经死了 永远不会回来了"。所以又双叒叕是那种套路——一群人害死了一个人,与死者关系亲密的主角装神弄鬼来报仇……

    【详细】
  • 14719315
  • Ruby超人小姐
    2008/5/25 10:03:44
    薄命怜卿甘做妾
    读古代女子的前尘往事,最深的一声嗟叹便是:薄命怜卿甘做妾。 正如【胭脂扣】里如花幽幽地惆怅:我并没有做正室夫人的美梦,我只求埋街食井水,屈居为妾,有什么相干?名分而已…… 如花是有些自知的。烟花柳巷之地,虽然纸醉金迷柔情蜜意,但等到花残柳败,恩客流云四散,...  (展开)
    读古代女子的前尘往事,最深的一声嗟叹便是:薄命怜卿甘做妾。 正如【胭脂扣】里如花幽幽地惆怅:我并没有做正室夫人的美梦,我只求埋街食井水,屈居为妾,有什么相干?名分而已…… 如花是有些自知的。烟花柳巷之地,虽然纸醉金迷柔情蜜意,但等到花残柳败,恩客流云四散,...  (展开)
    【详细】
    1388217
  • 黑伞
    2008/7/10 15:25:03
    野草的记忆

    生于80年代的孩子可能会很熟悉《鲁冰花》这首歌,甄妮在91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这首歌时,我只有5岁。那时候真的没有什么流行的儿童歌曲,所以《鲁冰花》一出现在当年的春晚上,就很快风靡了整个大陆地区。应该感谢这首歌,因为正是有了这首歌的流行,我才能很快看到同名的电影——《鲁冰花》。算一算日子,《鲁冰花》早已成了应该放在纪念馆里的一卷黑色胶带,它夺得第2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的时候,大部分大陆人并不

    生于80年代的孩子可能会很熟悉《鲁冰花》这首歌,甄妮在91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这首歌时,我只有5岁。那时候真的没有什么流行的儿童歌曲,所以《鲁冰花》一出现在当年的春晚上,就很快风靡了整个大陆地区。应该感谢这首歌,因为正是有了这首歌的流行,我才能很快看到同名的电影——《鲁冰花》。算一算日子,《鲁冰花》早已成了应该放在纪念馆里的一卷黑色胶带,它夺得第2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的时候,大部分大陆人并不知道有这个奖项。我问过很多人,当年是否有幸看过这部电影,答案是否定或者不确定的,这让我很遗憾。但我又很幸运,在那个朦朦胧胧的启蒙年代,同学们需要手拉着手才能走到电影院的时代,我很意外地遇到了《鲁冰花》,并且能用我幼稚但敏感的心去触摸到了它的无法言说的价值。当我在很多年后玩味着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电影,什么是人性的时候,感谢上帝,在我记忆中最宝贵的深处,始终珍藏着一份深信不疑的理解和感动。其实台湾的农村和大陆的没有任何区别,这次翻查资料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这部电影的出处并不是大陆;并且同时意识到,在电影中我反复看到的河水,雨下过的泥泞地,还有疯狂长个儿的野草,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所有的农村,以及农家人的淳朴,执拗和与生俱来的悲情。古阿明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客家农村娃,拥有大部分孩子的顽劣,不上进和突兀的天才;而郭云天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城里来的美术老师,和所有半吊子艺术家一样没有权,但理想主义。阿明爸爸的顽固内敛,阿明姐姐的隐忍坚强,很自然又很顽强地扎根在他们的个性中。善解人意的老师看上了这个穷苦孩子耀眼的才华,却得不到任何人,包括孩子家长的支持,他只能远走他乡。最后,当郭老师拿着阿明的画在国际比赛中得奖后回到村里,阿明已经去世,电影的最后是村里的青山绿水,和依旧疯长着的野草。其实一直到现在我仍然搞不清楚为什么当时我和我的同学们会哭得连手帕都湿掉……或许因为从小生长在城市中,当时我们这些6、7岁的小孩子根本很难理解阿明爸爸为什么要这样狠狠地打他那个已经得了重病的儿子,又为什么会在阿明死的时候又死死地抱着最后一块棺材板不肯钉上去;还有阿明姐弟俩在海滩边唱《鲁冰花》,后来阿明重病躺在床上,姐姐给她洗脚,两人又一同唱起《鲁冰花》。当时有很多东西我并不能看明白,即使现在,很多东西我可以明白了,却依然不会觉得明白了这些东西会让我更热爱这部电影。这也许就是一部优秀的儿童电影最为人称道的地方:它有很扎实的现实基础和很深厚的情感寓意,但这些东西反映在画面上的却很质朴,很纯净,以至于让看的人很容易仅借着感性就能够触碰到电影背后深沉的意义和价值,并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日子慢慢地消化它们。而这个消化的过程又同时是你成长的过程,以至于让电影真正地沉入到你的生活中去。这就是艺术最大的魅力,《鲁冰花》为什么那么经典,就是因为它在我6岁时打动了我,过了15年,又在我20岁时再次影响了我。这部电影的同名歌曲很好听,到现在我也会常常听它,这些旧的老的东西,摸在手里仿佛特别有质感,又好似无法表达。就像在我喜欢这部的电影的时候,我喜欢它什么呢?肯定不是我分析的那些,喜欢和理性没有多大的关系,我喜欢镜头里的那些草,长得很高,很快。阿明死的时候,爸爸和姐姐去找他,他们跨过密密厚厚的野草,鞋子踩在草堆上的声音似乎特别清晰;还有郭老师回来的那一天,他去看野草里埋着的阿明的坟墓,他们把他的画和奖状都烧了,郭老师一直皱着眉,我好像看到那些野草一直在疯长,直到把他们都淹没了,时间就此停滞……

    【详细】
    14341439
  • 棠之悦
    2022/5/11 8:31:42
    生活就是这样,到头来总是一团乱麻,没有所谓的normal
    2021年以后,很少在豆瓣满星推荐剧集了,这部剧虽然目前评分只有8.2,但其实是配得上8.7以上的。首先,剧集的故事设定本身是悲伤的,哪怕到最后,所有人的生活还是乱七八糟一团,Mandy和“患者”的家属们无一例外都陷入了各种情感旋涡里,“患者”们也没有像很多大团圆结局那样...  (展开
    2021年以后,很少在豆瓣满星推荐剧集了,这部剧虽然目前评分只有8.2,但其实是配得上8.7以上的。首先,剧集的故事设定本身是悲伤的,哪怕到最后,所有人的生活还是乱七八糟一团,Mandy和“患者”的家属们无一例外都陷入了各种情感旋涡里,“患者”们也没有像很多大团圆结局那样...  (展开)
    【详细】
    14391222
  • Patrick
    2021/3/12 17:01:08
    及格的港式窩心喜劇

    《逃獄兄弟》是難得一見以逃獄為載體的窩心喜劇,它既保留傳統逃獄電影中機智的逃獄小智慧和詭計,描繪如八十年代港式監獄電影兩肋插刀的兄弟情,不同團體間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又有因誤判而鋃鐺入獄的主角不畏強權尋求公義,類似舊式港產片九十分鐘中塞滿琳瑯滿目的元素,保證故事的豐盈時刻抓緊觀眾眼球。電影以外來因素的即時性驅使兩位男主角必須短期內離開監獄,當中牽涉的兩段親情故

    《逃獄兄弟》是難得一見以逃獄為載體的窩心喜劇,它既保留傳統逃獄電影中機智的逃獄小智慧和詭計,描繪如八十年代港式監獄電影兩肋插刀的兄弟情,不同團體間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又有因誤判而鋃鐺入獄的主角不畏強權尋求公義,類似舊式港產片九十分鐘中塞滿琳瑯滿目的元素,保證故事的豐盈時刻抓緊觀眾眼球。電影以外來因素的即時性驅使兩位男主角必須短期內離開監獄,當中牽涉的兩段親情故事不乏感動位,雖電影走馬看花地揉雜大量元素以致部分情節頭重尾輕,逃獄的方法甚至簡單明瞭,缺乏驚喜或任何精密的計劃,但這套低成本製作的電影明智地選擇以逃獄作為載體,擯棄更為吸引眼球的逃獄大計,回歸到塑造角色本身,把片中的兄弟情、親情淋漓盡致地共冶一爐,藉由監獄之旅反思人生與成長,以黑色幽默中揭示非親兄弟的忠肝義膽,流露舊式港產片的人情味。譚耀文飾演的滾筒多年前為保護女兒而出手攻擊黑幫,鋃鐺入獄多年誤以為女兒已逝世,得悉女兒尚在人間並即將舉辦婚禮,不假思索便決定逃獄赴會,縱然故事轉折略顯刻意未經仔細打磨,但勝在情感真摯起預期效果,譚耀文鮮活演繹夾雜於兩種身份衝突的矛盾與內心交戰,在嚴寒冬日流淌一絲暖意。電影保留傳統監獄電影獄友們先不和後團結抗衡體制的意圖,獄長機警地平衡兩派的威望與勢力,面對爭執時獄長建議獄友私鬥了事,保障監獄內的不和瀰漫,獄友們後來為自由、為家人鋌而走險選擇逃獄,以外來力量驅使兩派不期然地合作,情感轉折過於順理成章,而這個目標導向的「團體」缺乏情感支援下隨時頹垣敗瓦,保留獄友的對抗與打破體制被迫合作的矛盾。低成本的《逃獄兄弟》在短短九十分鐘內呈現逃獄、不由自主的身份矛盾、情感複雜的親情故事,以逃獄為主線展現角色的情感糾葛,從不和到合作的情感置換,是套及格的港式窩心喜劇。評分: 6/10

    【详细】
    13314763
  • Kalibu
    2008/7/4 1:55:45
    唯有绝望,才最超脱
    某天看奶茶的《一个人的KTV》,提到她那部98年上映的电影《征婚启事》。其实以前找过来着,没找到片源,好在现在有土豆。

    奶茶出场是个医生。然后辞职了,开始在报纸上登征婚启事。应者众。她就开始每天去和不同的男人相亲,和上班一样。

    几乎每个人初见她都会惊讶,然后问她,你为什么想要征婚?你条件不差啊。她就笑笑说,因为我想结婚呀。

    可是她每天晚上都会往一个无人接听
    某天看奶茶的《一个人的KTV》,提到她那部98年上映的电影《征婚启事》。其实以前找过来着,没找到片源,好在现在有土豆。

    奶茶出场是个医生。然后辞职了,开始在报纸上登征婚启事。应者众。她就开始每天去和不同的男人相亲,和上班一样。

    几乎每个人初见她都会惊讶,然后问她,你为什么想要征婚?你条件不差啊。她就笑笑说,因为我想结婚呀。

    可是她每天晚上都会往一个无人接听的答录机打电话,和那个不知此刻在哪里的男人诉说她的心情,她又见了怎样的人,她有多么想念他。

    于是你知道了,她要征婚的真正理由。忘记一段旧感情的最好方法就是一段新感情,大多数时候,这个是历史经验证明的有效方法,靠谱思路。反正一个女人的终极救赎大概总是一个男人。

    问题是,编剧似乎纯心整女主。他都给她派了什么样的征婚婚对象啊,简直是各路怪咖大联盟:不停嚼槟榔的技工,想来找一夜情的已婚猥琐男,恋足癖,A片癖,防身用具推销员,女同志,寻找刺激的17岁高中生,配音演员,瞎子,母亲陪着来的自闭儿,甚至窥探她隐私问她要不要做妓女还怪他职业歧视的皮条客!!!伍佰演的那个有点自我的调音师在里面都可算正常组。有好几次我都忍不住想对着屏幕骂,搞什么嘛。何必还要浪费时间精力与他们纠缠?那些明显是完全不靠谱的人选啊,沾边都说不上。她却仍然耐着性子辛苦的找寻,希望从这些千奇百怪的奇人异士里扒拉出个答案。

    这甚至可算一部怪诞喜剧片,我却看得悲凉。有多么苦痛,才会如此迫切的寻找救赎的希望。就像极黑暗里摸索的困兽,不放过一丝光的可能。所以,当最终那个坦诚的,笑容有点尴尬和无奈的前科男出现时,她似乎觉得自己终于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她迫不及待的想证明与确认,于是他们上了床。

    可是事后,她却在浴室里哭得惊天动地,撕心裂肺,像个无助的小孩,想把所有的委屈都嚎啕出来。

    她终于明白这些都是行不通的。一切都是徒劳。所有的这些男人,他们都不可能给她所指望的救赎。因为他们不是他。

    最后,她拿起电话,第N次的向电话那头那个不存在的男人哭诉自己的委屈,愤怒,不甘和彷徨。不过这回她终于得到了回应。一直在偷听这个电话的男人的妻子终于忍不住拿起话筒告诉她,她心心念念的那个人,在和自己摊牌后回来的路上,飞机失事死了。

    那一幕,奶茶演的真好。我无法形容,只觉得是她从影以来最好的一幕。

    结局,奶茶拖着行李走向远方。她似乎终于放下。

    爱的这么深,可能真的唯有死亡,才可以最后了断残存的希望,否则永远都不能真正重新开始,即便那个男人早已从自己的生活消失。他总还在世上。所以,在豆瓣里我最喜欢的这部电影的影评其实只是一个标题:你不死,我怎么活?

    可能最深的爱情,本质就是执念吧。就是那个人,唯有那个人,才是我所想要的。其他的,再好都是错位。

    可是即便遇到那个对的人,却不一定是对的时机。譬如奶茶在剧里,其实是个第三者。所谓恨不相逢未嫁时。就算是对的人,对的时机,也有可能种种阴差阳错,飞来横祸。只差一步,那个男人就可以回来给个happy ending。可是,老天向来喜欢开玩笑。

    人生在世,有多少这样求而不得的无可奈何啊。我们都该慢慢习惯。学会放下。

    只是这事摊到爱情头上,就会特别绝望。因为那个人,是唯一的。

    如果全世界你只想要他。

     

    我突然在想,如果我要写征婚启事,该怎么写呢?

    ************************************************************

    话说回来,这里的奶茶,那么年轻,白皙的皮肤,圆圆饱满的脸庞,干净秀气的短发,笑容浅淡,常露出她惯有的尴尬无措表情,亮亮的眼睛却又透出本质里的聪慧灵动。她在剧里常穿深色长裙,黑色或者深蓝,总让人不由得让人想起月亮。因为她仿佛会发光。

    而所有那些怪咖里我印象最深的,却是那个四十多岁的小学教员。他上来就说,我的优点就是,我很好,人很好。然后就笑。接着说自己的一大堆缺点,比如孤僻,节省。可是他很坦诚,也很敏锐。他说她已经看到她为什么很好,因为她有干净端庄的额头,眼睛就像那些小孩子一样……然后他开始很笨拙的给她唱一首很简单的歌……其实他没发现,他的动作表情也很像小孩子。他或许很怪,可是我想他应该是很真的人吧。所以他才会一眼看到她的特质。

    剧里有些很有意思的台词。比如那个号称全台湾最聪明的女人的陈文茜,她似乎扮演一个先知或者智者的角色,可是她又透露出烟视媚行的风尘味。多么奇妙的组合。

    她说:“如果你不把时间想像成是一种静止的,而是一种比较延长的关系。比如说,想像自己是一个写剧本的人,或者一个导演的时候,你就会想,故事是在发展的、会有后续,你可能就不会觉得静止的那一刻有那么重要,悲伤那一刻的眼泪,不会是世界的全部。你会知道这只是一个过程。那么你此时的伤心、难过等等不过是生命中的一个点,一切还会继续……”

    如果有人失恋,这大概是很好的安慰台词。

    还有,那个胖子心理医生说的:“情”从“心”从“青”,“青”是什么?绿色,绿色代表一种生命或者再生,所以“情”其实是一种循环,它不是一霎那就烧掉的,它包含了很多关心,体谅,责任。爱是没有责任的,爱是一种本能,比如说爱是一种性,它是生物的,直接的,动物的。但“情”就需要更多的承担,更多的体贴……

    可是我最喜欢的还是他说的:“一切都是选择,选择你所能承担的。”
    【详细】
    14282361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