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062915
  • 大风飞
    2022/2/19 13:50:11
    八年资深熊粉的碎碎念~你永远可以相信熊出没系列电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其实这不是一篇正宗影评啦,只是一个资深电影熊粉(看了八年电影就敢自称资深的我是屑hhhh)对熊出没系列电影的一些想法,喜欢的人可以来一起探讨哇,不喜欢的人也可以来看看(卑微.jpg 先说这部电影,就是中规中矩的熊出没电影水平,但由于熊出没是国产子供向动画的扛把子,所...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其实这不是一篇正宗影评啦,只是一个资深电影熊粉(看了八年电影就敢自称资深的我是屑hhhh)对熊出没系列电影的一些想法,喜欢的人可以来一起探讨哇,不喜欢的人也可以来看看(卑微.jpg 先说这部电影,就是中规中矩的熊出没电影水平,但由于熊出没是国产子供向动画的扛把子,所...  (展开)
    【详细】
    14239257
  • 风雨抛人别故国
    2014/9/30 14:57:24
    逃亡与羁绊:浅谈《东周列国春秋篇》中的伍子胥形象

    1.喜欢伍子胥差不多有二十年了,一直热衷于搜集他的相关资料。在接触这一版伍子胥之前,我已经看过了樊志起等许多演员的演绎,有慷慨动人的,也有与原始人物形象相去甚远的。常听人说吴刚版伍子胥的感觉最好,看过之后方知不是虚言。《东周列国春秋篇》的编导显然对伍子胥是有偏爱的,最后六集几乎可以算作《伍子胥列传》。除却我们熟知的故事,编导提供了一些超出传统认知的情节。而这些游离于史载和传说之外的情节,恰恰

    1.喜欢伍子胥差不多有二十年了,一直热衷于搜集他的相关资料。在接触这一版伍子胥之前,我已经看过了樊志起等许多演员的演绎,有慷慨动人的,也有与原始人物形象相去甚远的。常听人说吴刚版伍子胥的感觉最好,看过之后方知不是虚言。《东周列国春秋篇》的编导显然对伍子胥是有偏爱的,最后六集几乎可以算作《伍子胥列传》。除却我们熟知的故事,编导提供了一些超出传统认知的情节。而这些游离于史载和传说之外的情节,恰恰使这一版伍子胥脱颖而出,光彩照人。应该说,吴刚版伍子胥初登场时的表演是中规中矩的,还没有好到令人叫绝的地步。何况楚平王与费无极那段的节奏又太慢。我漫不经心地看下去,伍奢被捕,伍尚返城,五马分尸的桥段直接把我震傻。《春秋篇》在央视首播时我还小,只看了一集,公子纠被巨物砸死及鲁国追杀管仲、隰朋将军飞身挡箭的血腥镜头,记忆犹新。编导似乎执意用这样的惨烈场面去奠定伍子胥的复仇执念。申伍临别那段不知为何,总感觉有些出戏,仿佛这个时候谁都没有把伍子胥的“我必覆楚”当回事。而到了昭关的一夜白头,与先前的黑发伍子胥判若两人。乍一眼还以为换了演员。【皇甫讷:这是你们家的客人?这是你给我找的弟弟?我怎么看他像我爹呀?东皋公:公子,你怎么一夜之间变成这个样子?伍子胥:我......怎么了?】好吧,我承认皇甫讷的话颇有笑果。这种诙谐台词在《春秋篇》中很常见。而这个时候,吴刚的声音是嘶哑的,几乎能听出充血的感觉。然后他照了镜子,不可置信地撞头,痛心疾首地悲号:“天哪,我一夜未眠,竟愁成了如此白发!”此前,大量细节表现出了伍子胥的忧虑。东皋公请他用餐,他一开始吃得很斯文(倒不是要保持形象,恐怕更多是焦灼,或许还有难以明言的不信任),后来抵不住饥饿,渐渐狼吞虎咽,但很快就停止了,典型的食不甘味。夜里起坐徘徊,长吁短叹。于是形貌猝变成为一种必然。渔丈人那一段很舒服。渔歌的悠扬与伍子胥的慌不择路相映成趣。当他连滚带爬跳上船,一句“我当时哪有心思听您唱歌呀”,语气松弛下来。不禁觉得这个伍子胥也有寻常人的弱点,而这正是这一版能抓住人心的地方。吴市吹箫成了目击刺杀。朋友曾笑言,这个伍子胥有丐帮帮主的派头。几个小动作都设计得很巧妙:不动声色地把箫就地滚去,引起王僚的戒备,阻止了被离的暗箭伤人;而当庆忌杀气腾腾持剑走来,又急忙捧起讨饭的破碗笑得一脸无害。只是后面突然跳出个救命星专诸,画风不太对头,咳~李建义演技是好的,可这个专诸从造型到声音都让我严肃不起来。定计刺僚安排在一个雨夜。伍子胥困居专诸家,因王僚的出尔反尔而黯然神伤。公子光与被离前去拜访,承认了从中作梗,提出“我若为王必为先生伐楚”的交换条件。伍子胥不愿介入吴国的王位之争,有送客之意,怎奈计无可出。于是他走到门前,在电闪雷鸣中说了两句话:【伍子胥:我可以答应公子刺杀王僚。但是公子也得答应我一件事啊。公子光:请讲。伍子胥:如果我在行刺王僚的时候死在了吴国,你还能帮我打回楚国吗?公子光:绝不食言。】这样的对话设计令我震惊,之前从没想过伍子胥还打算自己上。公子光挟恩,伍子胥却为复仇殒身不恤。吴刚的语气拿捏得非常好,缓慢而郑重,有不甘、无奈,也有淡淡的悲怆。他应当是愤怒的,为吴国贵族的欲壑难填(这一点在后来的《三约伐楚》中愈发明显),但是很好地克制住了。相形之下,公子光脱口而出的“绝不食言”显得极其功利、虚伪。连冷眼旁观的专诸母子都看出“这两人心怀叵测,伍先生复仇心切,答应了他们。如若刺杀不成,反而死在吴国,那可就冤了”。仗义每多屠狗辈。母子俩商议的结果是,让专诸代伍子胥去刺杀,“留下他,回楚国报仇”。是什么让奉母至孝的专诸毅然做出赴死的许诺?仅仅是激于伍子胥的不幸遭遇,拔刀相助;或者有感于伍子胥(历史上还有公子光,电视剧中不明显)的礼贤下士,有所报德吗?我们来看一下伍子胥为什么要选择吴国。春秋后期,能与楚国抗衡的大国,以晋为首,但此时的晋国政出多门,自顾不暇。吴楚同处江汉之地,势不两立,能因为边界上的一点小摩擦打得血流成河。而且,相对于周边国家,吴国的朝堂上还有空间,足以让远来的外国人立住脚并施展才华。伍子胥正是基于这些要素,才“说吴王僚以伐楚之利”的。公子光的刻毒之处就在于,他明着告诉王僚,“胥之父兄为僇於楚,欲自报其仇耳。未见其利”,也是暗示伍子胥,除非你助我登上王位,否则,所有人都会认为你只是为一己之私,永远也别想灭了楚国。专诸母子当然也是明白的,伐楚对吴国有好处。可惜世人往往喜欢把伍子胥的行为定位为“鞭尸楚墓生前孝”,而非一个优秀政治家、军事家的明断。拿历史当戏剧看,实际上是有些狭隘化了。说到王僚,我并不认为他是僭主。既然寿梦的理想继承人是季札,改立长子诸樊后,兄弟间又有“欲传以次,必致国於季札而止,以称先王寿梦之意,且嘉季札之义”的默契,那么僚与光的继承权应当是平等的。公子光自以为乃父先立,所以他作为吴国长公子有优先权,这是依照周礼“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提出的收买人心的借口,在当时的吴国并不适用(而且这部剧中的王僚坦率大气,比阖闾可爱多了)。好了,回到电视剧来。《东周列国志》小说用这样一首诗交代了刺客团伙的筹备:“刚直人推伍子胥,也因献媚进专诸。欲知弑械从何起?三月湖边学炙鱼。”在此期间,吴楚边境又发生了战事,公子光受命出征,虽然取胜,但伍子胥的夙愿仍没了结。苦闷中的他独自去山水间吹箫,镜头由远及近摇过来,简直有了《笑傲江湖》的意境。专诸的鱼越做越好吃,一心覆楚的伍子胥度日如年,在公子光面前毫不掩饰其不满:【伍子胥:现在专诸已成烹鱼圣手,公子在王僚面前越发得到信任。若再不帮我打回楚国,楚王就要老死了。公子光:这……伍子胥:怎么?还是时机未到吗?公子光:嗯!啊!不是这个意思。你看呐,那天上的飞鸟,你为什么捉不到它呢?就因为它有羽翼。这吴王僚就是这样,羽翼甚丰。被离:对,庆忌、掩余、烛庸都是他的羽翼。公子光:对啊,那庆忌朝夕相随,掩余、烛庸又手握兵权,一呼百应。要除掉王僚,必先除掉这三个人。如若不然,就是刺杀王僚成功,我也很难安然在位。你说是不是?门客:公子,伍先生,好消息。伍子胥:什么?门客:楚王病死了。伍子胥:什么?公子光:楚王死了。他真的死了吗?门客:是。公子光:他死了。他死了。来,拿酒来。快!快拿酒来。祝贺伍先生!伍子胥:滚!父亲,哥哥,我为什么在此耽误如此之久啊?为什么不能亲手血刃独夫,车裂其身呐?反倒让他死在我攻打楚国之前。为什么让他寿享祈年,反倒让我的一腔悲愤无法宣泄。天啊,天啊,天啊——不公啊!】这里吴刚的表情变化与台词功底相当精湛,值得反复咀嚼。尤其到最后一句泣血向天时,诚贯神明,连老天都看不过去,应声雷雨交加。伍子胥在父兄灵前跪了三天三夜。他一定是想起了兄长临别时的嘱咐:“尔适吴,我将归死。吾知不逮,我能死,尔能报。闻免父之命,不可以莫之奔也;亲戚为戮,不可以莫之报也。奔死免父,孝也;度功而行,仁也;择任而往,知也;知死不辟,勇也。父不可弃,名不可废,尔其勉之,相从为愈。”这样的选择痛彻心扉。后世的司马迁一再质问:死与生孰难?伍子胥决意令楚国陪葬。刚戾忍卼的他为刺僚制订了周密的计划,这一段的演绎霸气外露:【公子光:子胥,你怎么能三天三夜不吃不睡呢?伍子胥:当年被困于江中,乞食于街上,何止三天三夜呢?公子光:那光暂且告辞。这是……伍子胥:这是我为楚王、费无极准备下的。楚王死了,我只能拿他来鞭尸了。公子光:怎么?那你还要坚持打回楚国去?伍子胥:公子,助我伐楚的时机该到了吧。公子光:先生是不是又有何计策了?伍子胥:我伍子胥岂能白过这三天三夜?公子光:那就请先生教诲。伍子胥:现在楚王已死,新王还幼,楚国朝中无良臣,出战无良将,正是一个绝好的时机。回去告诉王僚,趁楚国葬礼之际,出兵伐楚,一战成为霸主。你自己可以从车上摔下,使一足受伤,这样王僚就不会派你出兵了。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推荐掩余、烛庸为大将,再推荐庆忌去联系郑、卫二国,从王僚身边除此三翼,你就可以行事了。公子光:好。】鱼腹藏剑那段完全是恐怖片的节奏,不说了。值得关注的是古人对生和义的态度:【专诸:母亲,生死之际,儿不敢自作主张,儿的性命先属父母,后归伍公子。待禀过母亲之后,儿方敢从命。专诸母:不必说了。……专诸母:去吧。大丈夫一言九鼎,你可不要误了伍公子的事呀。专诸:母亲,再让儿做点孝敬您的事吧。】老妇人以一死了却了儿子的挂牵,如专诸恸道:“母亲成全了你我。”公子光心急火燎地等着专诸来,口不择词:“这早不问晚不问,偏偏在这时候……专贤弟,老母应允了?”伍子胥重声道:“他老母死了。”借用一句名言:直接榨出了公子光华服下的“小”来。2.刺杀成功,阖闾即位。伍子胥满心欢喜地以为吴王可以为他践约灭楚了,结果阖闾又提出三个条件:一要一对举世无双的宝剑,二要先除庆忌,三要找到一位熟知兵法者。看得出伍子胥很不高兴,而且他表现出来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后人评价伍子胥时,每每嗟叹其性情太刚,喜怒形于颜色,不会和光同尘。剧中的子胥与阖闾之间是有嫌隙的,但这个分寸刚刚好,还不至于影响他们的合作。阖闾与伍子胥同坐一车去视察,后者坐在前者的右手边。这个细节很漂亮。我们知道先秦时除楚国外日常乘车(非作战)时是以左为尊。后来有一次夫差与伍子胥同乘,虽然末代吴王对这个老臣极不耐烦,但还是让他坐在了左手边。正当君臣二人忿忿地数落楚平王时,伯嚭也逃到吴国来了,一出场就惊了阖闾的驾。阖闾大怒欲斩了他,伍子胥力阻,手脚非常敏捷地跳下车(这时你会觉得年轻真好),道出了伯嚭的身份。后者说自己现在也是有国难投无家可归了,求伍子胥向吴王引荐。结果呢,没几分钟就露出了本性中的谄媚和残忍。伯嚭之于伍子胥甚至吴国,绝对是农夫与蛇的故事。铸剑和要离两段跳过。伍子胥乘车出城去寻找阖闾要的军师,在看到孙武的草庐时,露出了笑容。好清亮的目光,让人看着也快活起来。当年吴刚不满四十,伍子胥在吴越那群人里颜值最高,笑起来的样子特别潇洒。孙武的加盟使出兵伐楚步入正轨。左传记载:“伍员为吴行人以谋楚。楚之杀郤宛也,伯氏之族出。伯州犁之孙嚭为吴大宰以谋楚。楚自昭王即位,无岁不有吴师。”只是在大多数时候,同为戎首的伯嚭被忽略了,带路党的黑锅让伍子胥一个人背了。《春秋篇》还是有一些老戏里的脸谱化问题,反面人物如囊瓦等过于肤浅。有这样的对手,其实是削弱了主人公的实力。两军在汉水对峙时,申包胥奇迹般地出现了,并设计烧毁了吴军的粮草。好在孙武料敌于先,知道对方主帅贪功,必然不会按申包胥的约定行事。果然,囊瓦打乱楚军既定方略,抢先偷袭吴营,结果楚军惨败,囊瓦只身逃跑,吴军突破汉水。一身甲胄的伍子胥高声道:“抢夺楚国船只,杀向南岸,直奔郢都!”挥舞着金鞭虐杀楚国士卒。孙武大惊,“子胥,住手,你要干什么呀?”伍子胥狠狠道:“灭楚!”一边手上不停,“我要灭了这个国家!我要灭了这个国家……”渐至声泪俱下。历来争议最大的就是伍子胥入郢后的行为。儒家试图为他的“笞墓”找到一个合理的出发点,诗人们强调着“可怜祖国好儿女,半作伍家偿命身”。剧中也一样,严于治兵的孙武对阖闾、伍子胥的纵兵为祸愤怒之极,满世界喊着:“伍子胥,你给我出来!”阖闾在宫中胡天胡地,对目睹伯嬴之死的孙武没好气地说:“他要鞭尸,找平王的坟去了!”这是吴刚版伍子胥最具爆发力的一幕。夜色沉沉,火把林立,伍子胥指挥人到处乱挖,几处都是空棺。他暴怒地鞭打筑墓工匠,“说,还要挖多少?说!”最后是费无极的家臣长笑着挺身而出,“你要是把我们都杀了,你就永远找不到先王的坟了。”很悲凉不是吗?伍子胥恨不能将平王食肉寝皮,楚国臣民却只认这个死人是他们的先王。孙武也罢,阖闾也罢,甚至申包胥,对伍子胥的痛苦都是不能感同身受的。大明才子徐渭说得好:“举族何辜同刈草,后人却苦论鞭尸。退耕始觉投吴早,雪恨终嫌入郢迟。”费无极虽是个奸佞小人,这位家臣倒真是个义士,面对形同鬼蜮的伍子胥,还敢于为平王坚持。他喊一声,伍子胥便退一步:“伍大夫!你也是楚国人哪!我们世世代代居住在这片土地上,为什么,为什么你要这样不依不饶啊?我求求你了大人——”我们来回顾一下伍子胥的父兄是怎么死的。五马分尸拍得这么直观也算空前绝后。能够释怀的仇恨都不大,不能释怀的仇恨无论原因如何都比天大。因此伍子胥只是用金鞭抵着对方的心口,冷冷逼问:“说,昏君的墓在哪儿?”仔细听可以发现,这句话几次重复时语气是不一样的。当那位家臣迫于无奈终于说出了平王的下落,伍子胥二话不说掉头喝道:“挖!”待看见仇人的尸首时,他完全疯狂了,用什么语言都无法形容这酝酿了十七年的报复了。春秋三传没有鞭尸的记录,《榖梁传》只说“挞平王之坟”。稍后的《吕氏春秋》、《淮南子》亦作鞭坟说。《史记》在不同篇章中写了伍子胥的掘墓鞭尸,而且高度评价其“弃小义,雪大耻,名垂於後世”“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而到了东汉的《吴越春秋》,更增加了“左足践腹,右手扶其目,诮之曰‘谁使汝用谗谀之口,杀我父兄,岂不冤哉’”的细节。人们就是用这样的反复渲染,来肯定伍子胥诉求的合理性并抱以同情,甚至欣赏。然而《春秋篇》的态度不是这样。编导将伍子胥置于极为严酷的道德审判下:【楚人:他从昨天夜里开始抽,一口气都没停,一直抽到现在,你看,已经把尸体抽烂了。孙武:子胥!住手呀。伍子胥:你——孙武:子胥,太过分了。伍子胥:你给我走开!孙武:伍子胥,你抬头看看,山下围着的都是你楚国的同胞父母,难道你还忍心吗?伍子胥:你们都跪在那儿干什么?走开,走开——申包胥:伍子胥!你身为楚臣之后,你有家无国,你只孝不忠,你量小气短,你枉为丈夫!伍子胥:住口!申包胥:伍子胥,难道你真要把楚国毁了不成吗?伍子胥:申包胥,我宰了你!】此处伍子胥的语气很微妙,是强撑着怒意的哀伤——没有人理解他的日暮途远倒行逆施。围观者都认为伍子胥把郢都折腾成这样是不对的,伍子胥自己也意识到这样做是不好的(否则在看到一群人跪在山下时,他的声音不会明则发狠实则发虚)。他回到了不曾与父同死的土地上,却又以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自我放逐。孙武力劝无效,申包胥戟指痛骂也无效。眼看要激起民愤,渔丈人如神兵天降,唤起了伍子胥的初心。当年伍子胥欲报恩,渔丈人一概拒绝,只说日后以“芦中人”相认。这位“怨毒之於人甚矣”的复仇者终于罢手,跪在山岩上失声号啕。楚国王宫里摆上了伍奢伍尚的牌位,镜头一转,身心俱疲的伍子胥躺在华丽的大床上,拥被而卧。孙武过来叹了口气,说现在能说服阖闾撤兵的只有你一个人了。伍子胥瞑目不答,但他知道他在听。然后伍子胥孤身一人去了监狱,脊背伛偻,似乎一场剧烈的宣泄后老了许多。【狱卒:迎接大人。伍子胥:你是楚国人吗?狱卒:是。伍子胥:想家吗?狱卒:想。伍子胥:那就回去吧。狱卒:去哪儿?我家已经没人了。眼下能吃上口饭的也就是这儿了。伍子胥:把你这衣服脱下来。狱卒:您说什么?伍子胥:把你的衣服脱下来。狱卒:哎。】简单的对话,没有太多的动作和表情,却是于无声处听惊雷。狱卒说出了伍子胥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大仇得报后对故土的眷恋。这是诗经里的“行迈靡靡,中心如噎”,是荀悦在《汉纪》中点破的“以六合之大、匹夫之微,而一身无所容焉”。伍子胥接过狱卒的衣服,走入监狱深处,探手弄开了申包胥牢房的锁,不声不响地把衣服扔给了他。这又是一个前后呼应的细节。当初伍子胥逃难时,正是申包胥脱下外衣送给风尘仆仆的朋友,并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大约是无颜以对,伍子胥默默地走开了。申包胥闭着眼睛靠着墙叹道:“没想到当年我助你逃出楚国,今天却是你助我逃出牢笼。你我知交多年,你还记得当年我跟你说的那句话吗?作为国人,我要告诫你,你能灭楚,我必能兴楚。”伍子胥反身折回,轻轻摘下申包胥头上的一根稻草,“走吧,啊。当年我逃亡的时候,你救了我,不也是这么说的吗?”留下一个苍凉的背影。狱卒看出端倪:“相国大人,是想救他一命吗?”伍子胥默认了,狱卒激动地下拜:“谢谢大人!”看到这里我都一感动。可是申包胥立刻厉声补上一句:“伍子胥!倘若不是囊瓦贪功,柏举一战,你就会成为楚国的囚徒。伍子胥,你听见了吗?我要你记住,你记住,楚国是不会亡的!”伍子胥的背影彻底僵硬,申包胥的指责他照单全收。什么都不用说了。接下来的哭秦庭是另一个人的舞台。秦师应援,阖闾愕怒。伍子胥坦然承认了私释申包胥,并劝阖闾见好就收。这已经与传统叙事中穷追不舍的形象完全不同了。3.吴国部队占领郢都近十个月。期间,国内发生夫概自立的内乱,越国也乘虚进攻。阖闾回国平叛,但一直对越国的背后捅刀子耿耿于怀。九年后越王允常死,阖闾不顾伍子胥劝告(这是东周列国志小说的描写,史载不详),乘丧兴师。据《史记》记载:“越王句践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陈,呼而自刭。吴师观之,越因袭击吴师吴师败於槜李,射伤吴王阖庐。阖庐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我等着看电视剧怎么表现这以血射天的一幕,结果居然是勾践带着人假自刎。唉,你能想象那种吃包子时一口咬下去发现是个实心馒头的感觉吗?不过这样处理倒是挺科学的:先分散吴军注意力,两翼夹击攻其不备,再正面冲杀。总之,阖闾被砍,奄奄一息了,托孤于伍子胥:【阖闾:太子夫差……伍子胥:大王,太子来了。夫差:父王!阖闾:夫差。夫差:父王……阖闾:坏寡人霸业者,勾践父子。让寡人抱恨终身者,勾践父子。我啖其皮,食其肉,也难解心头之恨呐。伍上卿,寡人死后,你还能助我吗?(伍子胥默默地点头)助我的儿子吗?伍子胥:大王。阖闾:那好,你教他说,夫差,你忘了勾践杀父之仇了吗?你教他!伍子胥:夫差,你忘了勾践的杀父之仇了吗?夫差:夫差不敢须臾忘记。父王!父王……】这一承诺注定了伍子胥的悲剧。《越绝书》以问答的形式解释了他的行为:“子胥与吴何亲乎?”曰:“子胥以困干阖庐,阖庐勇之甚,将为复仇,名誉甚着。诗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夫差下愚不移,终不可奈何。言不用,策不从,昭然知吴将亡也。受阖庐厚恩,不忍去而自存,欲着其谏之功也。故先吴败而杀也。死人且不负,而况面在乎?”阖闾死后的人物智商普遍下降。这个夫差是我看过的影视剧中最浑蛋的一个夫差,轻佻毫无君仪。不知《春秋篇》是否故意追求这样的效果,鲍大志的表情和语气极为浮夸。按最保守的算法,末代吴王还做了三年的明君呢,这个夫差是一天明君都没做过,在备战期就说出“你怎么胆敢直呼寡人的名姓”“等我杀了勾践之后,马上就宰了你”的话。伍子胥自然表示只要你杀了勾践,随你的便。我很不喜欢此处的处理,这使得后续情节变成了伍子胥之死的应证,失去了历史上直到最后一刻还有悬念的戏剧斗争。他竟然还当着夫差的面杀掉了为伯嚭传讯的宫女,“今后,有谁敢扰乱大王为父报仇之志者,皆如是。”《春秋篇》第一集就有类似桥段,导致君王日后心理扭曲。虽然这种事确实是伍子胥做得出来的。《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胡国安的解释是:“事君,谏不行,则当去;导友,善不纳,则当止。至于烦渎,则言者轻,听者厌矣,是以求荣而反辱,求亲而反疏也。”那么伍子胥一次次以先王遗命告诫,而夫差极为厌恶,就有自取其辱之嫌。这还不算,伯嚭像个跳梁小丑似的不断挑拨。其实夫差、伯嚭都有塑造立体化、内心丰富化的空间,但剧中的人物形象很扁平。无论如何,伍子胥三年的训导还是有作用的:【伍子胥:恭喜大王。夫差:寡人整日整夜地守着这孤灯,和你这糟老头子,能有什么喜?伍子胥:大王,勾践利令智昏搜集丁男,一心要伐我吴国,致使国力孱弱,田野荒芜。依臣看,为先君复仇的日子到了。夫差:好,我总算熬出头来了。勾践,这回我要你交出脑袋来。伍子胥:哼。大王曾经说过,杀了勾践,马上就要杀我。看来勾践死了,臣的头颅也就不在了。夫差:你灭了越国,就是吴国的大功臣,寡人怎么舍得杀你呀?伍子胥:先君为子胥报仇雪恨,发兵攻楚,我为吴国掉脑袋,值了。】吴刚念到最后一句台词时,眼神依然清亮。可惜这样的眼神很快就看不到了。夫椒之战,吴军连连克胜,将越军五千人困于会稽山上。勾践欲以死谢社稷,文种范蠡凶神恶煞地说你除了投降没别的路可走(感觉这里的语气不太对头啊,纵然文、范是楚人不是越人,对越的感情没那么深,也不该这样对君王讲话)。勾践纠结了很久终于认命。山下吴军大营却是另一番情形:【夫差:这也算酒?士兵:大王,勾践派人从会稽山上为大王献上了一盆活鱼。夫差:活鱼?看来山上并不缺水。没有饥渴之灾嘛。伯嚭:怪呀。伍子胥:哼。伯嚭:你嘲笑我。伍子胥:我在嘲笑勾践,穷途末路,只能想出这种戏弄小儿的伎俩。夫差:什么?伯嚭:你敢辱没大王?伍子胥:胡扯。大王,臣已想出攻克会稽山的计策。夫差:快讲。伍子胥:明晚,大王派八千士卒埋伏半山等候,待臣独自上山劝勾践以五千生灵为本,早早拿出头颅来。如若不听,我军士卒同时点燃松明火把,摇旗呐喊,以是助威,逼其就范。】在这个时候,夫差还嫌酒不好,之后发生的军帐逸乐也顺理成章了。伍子胥胸有成竹,当说到“勾践穷途末路”时,吹灭了手里一根火柴。这个传神的小动作我特别喜欢,不废吹灰之力与后来的竹篮打水形成了强烈反差。伍子胥带人上山部署,文种膝行下山秘密游说伯嚭。伯嚭心怀私念,与文种达成密约,将夫差引入了贮藏越女的军帐,嬉笑间就决定了军国大事。吴将赶去报知伍子胥,闪烁其词。后者怒不可遏地冲回大寨,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伍子胥:大王……夫差:出去吧,出去吧。伍子胥:大王,预计八千兵马为什么不埋伏在半山腰?夫差:哦。哈哈。用不着了。出去吧。伍子胥:军机大事,岂能儿戏?夫差:你怎么这么啰嗦?越国已经派人投降了。伍子胥:难道你不杀勾践了?夫差,你忘记勾践的杀父之仇了吗?夫差,你忘记勾践的杀父之仇了吗!夫差:夫差不敢须臾忘记。伍子胥:大王。夫差:出去。你让寡人穿好衣服行不行?越女:大王,他是谁呀?是你的伯父还是你的爷爷?夫差:呃?越女:那还用问吗?若不是大王的爷爷,他怎么敢直呼大王的名讳呢?嘻嘻……夫差:都给我滚出去!越女:奴婢们其实早就商量好了,越国要是亡国灭种,我们就都殉国自尽。夫差:什么?越女:除非越国不亡,否则奴婢们只有殉国。】众女挑拨离间,气得伍子胥闯入军帐怒目而视。我一直觉得伍子胥穿甲胄的造型特别好看,尤其是伯嚭站他边上时。【伍子胥:敢惑乱大王者,杀!伯嚭:敢惊扰大王者,斩!伍子胥:伯嚭,你胆大包天,竟敢把越国的女人引进军帐,扰乱大王视听不说,你这是侮辱大王。伯嚭:伍子胥,你无视君上,视大王为小儿,直呼名讳,耳提面命,礼法不容。伍子胥:大王,社稷兴衰,绝不能落在这种小人手里呀!夫差:够了。今后有敢于直呼寡人名讳者,杀无赦。伯嚭:是!夫差:拿去!寡人已准勾践乞降。诏令勾践,不日随寡人立即返回阖闾城。伍子胥:大王。夫差:传寡人之令,勾践立即下山为仆,服侍寡人左右,并倾越国之所有,进献寡人。伍子胥:大王!夫差:所有越女返回吴国,日夜伺候。越女:谢大王!伍子胥:勾践,狡诈多端哪!先王被害的时候,就是他让二百名罪犯在阵前佯装自杀,扰乱军心,才使我们功败垂成。大王要是今天留下勾践,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的功夫,就能把吴国……灭了。大王,你信不信呐?夫差:寡人是堂堂的一国之君,已经说出的话,你说还能改口吗?哼。】这里的每一句台词都值得细赏,抑扬顿挫,各尽其妙。伍子胥跪在地下老泪纵横,苦苦相谏,说到“就能把吴国……灭了”时,那种大恸,就是铁石心肠也该被他熔化了。但夫差是没心没肝的。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也为了故意和伍子胥叫板,夫差轻率答应了勾践的乞和,从此将吴国送上了不归路。4.国门一出成今日,泉路相思到此山。无论有多么不想和不忍,最后一集就是伍子胥的失势。好甘恶苦,人主所欲。王充在《论衡》里指出:“伍员、帛喜,俱事夫差,帛喜尊重,伍员诛死,此异操而同主也。”夫差在宫中欣赏歌舞,传报“伍相国到”,越女们顿时装着害怕不敢跳,继续挑拨君臣间的关系。夫差说你们跳就是了,叫伍子胥有话快讲。伍子胥走上殿,看着一片歌舞升平,很为难地说:“大王,能否……”夫差立刻烦躁地起身,“寡人给你一只耳朵行了吧!”伍子胥只得继续念紧箍咒。这下夫差不买账了:“先王败于勾践之耻已经血洗,寡人的杀父之仇已报。你还敢盗用先王之命来藐视寡人?”吩咐伍子胥回家去,无命不得入宫觐见。伍子胥神情忧郁。我想到了另一位“仲父”的故事,三国时的张昭。很巧,也是吴国元老:【昭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於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进见。后蜀使来,称蜀德美,而群臣莫拒,权叹曰:“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明日,遣中使劳问,因请见昭。昭避席谢,权跪止之。昭坐定,仰曰:“昔太后、桓王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使泯没之后,有可称述,而意虑浅短,违逆盛旨,自分幽沦,长弃沟壑,不图复蒙引见,得奉帷幄。然臣愚心所以事国,志在忠益,毕命而已。若乃变心易虑,以偷荣取容,此臣所不能也。”权辞谢焉。】【权以公孙渊称籓,遣张弥、许晏至辽东拜渊为燕王,昭谏曰:“渊背魏惧讨,远来求援,非本志也。若渊改图,欲自明於魏,两使不反,不亦取笑於天下乎?”权与相反覆,昭意弥切。权不能堪,案刀而怒曰:“吴国士人入宫则拜孤,出宫则拜君,孤之敬君,亦为至矣,而数於众中折孤,孤尝恐失计。”昭熟视权曰:“臣虽知言不用,每竭愚忠者,诚以太后临崩,呼老臣於床下,遗诏顾命之言故在耳。”因涕泣横流。权掷刀致地,与昭对泣。然卒遣弥、晏往。昭忿言之不用,称疾不朝。权恨之,土塞其门,昭又於内以土封之。渊果杀弥、晏。权数慰谢昭,昭固不起,权因出过其门呼昭,昭辞疾笃。权烧其门,欲以恐之,昭更闭户。权使人灭火,住门良久,昭诸子共扶昭起,权载以还宫,深自克责。昭不得已,然后朝会。】【昭容貌矜严,有威风,权常曰:“孤与张公言,不敢妄也。”举邦惮之。年八十一,嘉禾五年卒。遗令幅巾素棺,敛以时服。权素服临吊,谥曰文侯。长子承已自封侯,少子休袭爵。】尽管孙权与张昭生前有那么多的抵牾,但是张昭是善终的。如果《春秋篇》里的夫差能做到孙权的百分之一,我也知足了。事实上全是做梦。伍子胥眼见吴国的衰亡,力不从心。年轻气盛的伍封提出了刺杀勾践,伍子胥连忙捂住儿子的嘴。这一处亲情表现很动人。越女通风报信,伍封刺杀未遂反暴露身份。次日夫差出猎,勾践牵马坠镫。快要入城时,伍子胥当路拦驾,颤颤巍巍地迎上去。他的确老了。【伍子胥:大王,臣等候多时了。夫差:伍相国,寡人今日箭无虚发呀。看看,打了这么多的猎物。伍子胥:恭喜大王。夫差:怎么?又有什么事情呀?伍子胥:臣斗胆打扰大王,有急事密报。夫差:别耽误工夫,寡人还要回宫品尝美味呢。伍子胥:大王。夫差:好了,上车说吧。】看剧时,第一处想哭是伍子胥说“如果我在行刺王僚的时候死在了吴国,你还能帮我打回楚国吗”,第二处想哭就是这里。明明占理,却不得不为谏言的采纳,暂且低头。伍封失手,伍子胥自然是知道的,有苦说不出,他这时还冒着擅自行动被夫差获悉的风险。每当他带着点嗔怪又带着点恳求地喊“大王”时,那个感觉特别好,五味杂陈。【伍子胥:大王是打猎的高手,臣孤陋寡闻。有一事不明,想请教大王。夫差:哦。难得听到你向寡人求教呀。说吧。伍子胥:听说,老虎在扑食之时,总要把身子往回缩,臣孤陋寡闻,大王以为如何呀?夫差:此话不假。今日,寡人打得这只小虎崽,它一见到寡人的时候,身子先往后缩,又猛的向寡人扑来。哈哈。幸亏寡人一箭射中,才没有被他伤着。伍子胥:可惜,勾践不是大王射中的虎崽。夫差:虎崽?现在勾践连条狗都不如。伍子胥:不。勾践是隐忍待机,随时可以扑向大王。】我还以为伍子胥欲言又止是见勾践在场不便说,没想到他根本不知道牵马的是勾践。伍相失察啊。夫差丝毫没把伍子胥的忠告放在心上,像耍一条狗一样地戏弄勾践。勾践很配合地奔跑,掉头那个笑容诡异得不似常人。如果伍子胥想取得夫差的好感,闭嘴就是了。但是有些人偏偏不愿明哲保身。而这时范蠡已经把刺杀之事捅给了伯嚭,后者不仅在阖闾墓地周围加了兵,还派人在伍子胥的相府盯着。勾践君臣正在说话,伍子胥突然出现,吓得勾践一口吹灭了灯。【勾践:看来伯嚭这个小人贪图的并不是眼前这点小利。日后,必会有更大的图谋。倘若寡人有一天得以复仇,夫差做了阶下囚的时候,可别忘了先杀掉这个小人,决不能让他多活一天。伍子胥:说的好。范蠡:谁?伍子胥:伍子胥。范蠡:伍大人意欲何为?伍子胥:范大夫不要惊慌。我是特来打个招呼。范蠡:打什么招呼?伍子胥:勾践,不管你怎么装,我伍子胥定会在光天化日之下杀了你。今夜特来当面告之,以厉吾志。范蠡:大王,伍大人心胸坦荡,高瞻远瞩,范蠡佩服。我也当面相告,相国前途凶多吉少,望好自为之。伍子胥:范大夫提醒得好啊。有你这样的对手,也不辱子胥了。我就奉陪到底了。告辞。勾践:偌大一个吴国,竟没有一个人能听伍子胥的提醒,真是难为他了。范蠡:幸亏没人听他的。大王,伍子胥既敢当面下战书,必是要拼个你死我活。既然伯嚭好物,夫差好色,我有一计,可助大王虎口脱险,返国以图大计。】这一幕阴森恐怖。伍子胥杀身无计可存吴,被害者勾践倒是心有戚戚。《吕氏春秋》这句话或许可以解释勾践的心态:“人主虽不肖,其说忠臣之声与贤主同,行其实则与贤主异。异,故其功名祸福亦异。异,故子胥见说于阖闾而恶乎夫差,比干生而恶于商、死而见说乎周。”夫差染病,范蠡私自回越国去搜罗美女。勾践又去讨好伯嚭,争得了入宫服侍夫差的机会。为博取夫差的彻底信任,勾践不惜为之品尝泄便。夫差几乎要动摇了,伍子胥及时赶到,指出范蠡出逃的事实。伯嚭与之争执,夫差质问勾践。眼看伍子胥就要翻盘,范蠡带着西施回宫谒见。夫差一见惊为天人。伯嚭不怀好意地说:“伍相国,怎么,连你也看呆了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伍子胥对美人当然也是有鉴赏力的,这在先前孙武教演女兵时已经体现过一次了。且看他收回了蒙眬的目光,脚下踉跄,剜了伯嚭一眼,恨道:“伯嚭,你又得逞了。”径自离开大殿。夫差对此心满意足,当场嘉奖了勾践。勾践像狗一样快速爬过去(范蠡一脸嘈多无口的表情),额头贴地,听着夫差放他回国的训诫。宋人王禹偁过苏州灵岩山遗址时这样写道:“廊坏空留响屧名,为因西子遶廊行。可怜伍相终朝谏,谁记当时曳履声。”没错了,就是可怜。伍子胥又一次直呼夫差名讳时,连守宫卫士都听不下去,跪求道:“相国!不要再自寻死地了!”他这样一个人,生得伟烈死得壮烈,本不该令人产生“可怜”的情绪的。但是《春秋篇》把一个可以很强悍的伍子胥弱化了,这种失力感美得令人心碎。于是伍封再度刺杀勾践,意料之中地,被伏兵捕获了。千钧一发之际伍子胥冲过来护住儿子,质问王孙骆凭什么捉人。他在用自己最后一点余威与那些见风使舵的小人相拼。【众人:抓刺客——王孙骆:果然不出太宰所料呀,伍公子,你来得太晚了,昨日黄昏,勾践就已经登船上路了。伍封:奸贼小人,你们要陷吴国于灭顶之灾吗?王孙骆:你父子二人抗旨不遵,欺君罔上,罪责难逃,带走。伍子胥:谁敢?王孙骆大人,为何捉拿犬子?王孙骆:相国大人,伍公子执兵器深夜到此要杀害勾践,我……伍子胥:哼。勾践不在此地,怎敢断定他来杀勾践?大王还没有把老臣罢官,你王孙骆未免欺人太甚了吧?王孙骆:小臣不敢。伍子胥:走!王孙骆:告辞。伍封:父亲,我们还是远走他乡吧。伍子胥:你走,赶快逃走,越远越好。伍封(跪):父亲!伍子胥:走!】“吾数谏王,王不用,吾今见吴之亡矣。汝与吴俱亡,无益也。”伍子胥命令儿子离开,自己留下殉国。空旷的墓地回荡着伍子胥惨痛的哭声:“大王,子胥来了。你惨淡经营的王霸之业,就要付之东流了。高山倾倒,子胥无力回天了。我准备和吴国的江山社稷一同去了。大王……”用力拍打着坟上的泥土。镜头一转,越国山水间勾践春风得意,而伍子胥的悲泣不绝于耳。这个蒙太奇的效果简直绝了。后面的事情就交代得很快了。勾践卧薪尝胆徐图报复,夫差穷兵黩武穷奢极欲。阿谀奉承的伯嚭荣升相国。伍子胥信而见疑,提出辞官。这时《春秋篇》作了一个很大胆的改编,把逃往齐国的伍封抓了回来,下狱百般拷打,问成通敌之罪,拼着一口气被人拖上殿,就死在父亲面前了。伍子胥三呼“封儿”,那种肝肠寸断的感觉,真是见者伤心闻者落泪。夫差听说伍子胥纵子行凶,暗通敌国,勃然大怒,直接把属镂宝剑摔给了他。很惨,但的确是有外托诸侯阴怀异志之嫌。一旦寄子于齐的事实公开化,吴王没法佯装不知。像伍子胥这样的危险分子,具有叛国的能力,如果不处置他,夜长梦多后患无穷。即便是历史上的夫差,在伯嚭的诬告既成事实之前,也没有对伍子胥起杀心。“他是吴王,是吴国数百万子民的王,他的一举一动攸关着的不是他的性命,也不是伍子胥的,而是所有奉他为王、信赖他的人的性命。”(《承欢》)两百多年后,同样被谗的乐毅在《报遗燕惠王书》中这样写道:“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故吴王夫差不悟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不悔。子胥不早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我只是没想到,《春秋篇》的编导对伍子胥这么狠,不仅剥夺了他的最后一缕希望,而且把那段人人都喜欢的毒誓也给改得温和了。我是多么期待他厉声把预言摔到夫差脸上啊:“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结果只是这样的凄怆:【伍子胥(唏嘘):勾践尚在,老夫不能死啊。大王既然赐我宝剑,伍子胥有一请求。夫差:讲!伍子胥:待老臣死后,将老臣的双目挖出,挂在城门上。夫差:什么?伍子胥:我要亲眼看着勾践带兵杀进阖闾城。夫差(一把抓住伍子胥,狠狠推开他):胡说!杀了他!伍子胥:慢!(拣起剑)封儿......(跪倒)苍天哪,你为什么赐给越国一个奋发图强、忍辱负重的勾践,为什么赐给吴国一个刚愎自用、柔肠好色的夫差呢?】越灭吴的过程仅用一句旁白就带过去了。朋友一语天机:因为伍子胥的戏已经没了。走投无路的夫差终于有了点君王的自觉,请求勾践赐他蒙面而死。勾践以剑挑起白绫,夫差取来扎住了自己的眼睛,摸索着握住剑锋,用力捅向自己。伯嚭跪在一边心惊肉跳。夫差倒下,勾践板着脸走下车拔出尸体上的剑。伯嚭笑得有些讨好,却只换来了勾践的一剑穿心:“人世间决不能留有你这样的小人。我得替伍子胥出口气。”写到这里,剧评已经结束了。可是伍子胥的故事仍在口耳相传。人们一厢情愿地把钱塘潮、广陵潮看作他的精魂,只因这个命运的叛逆者却死于他的忠诚。他是楚人,为吴国的崛起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肝胆相照赢得了对手的尊敬。明知“度量虽正,未必听也;义理虽全,未必用也。大王若以此不信,则小者以为毁訾诽谤,大者患祸灾害死亡及其身”,在“危疑之际,能自慷慨不顾万死,毕谏于所事,此其志与夫自恕以偷一时之利者异也”。清人赵翼曾总结过历朝历代对伍子胥的祭祀:“……狄仁杰使江南,毁淫祠千七百所,惟夏禹、吴泰伯、季札、伍员四祠不废。今按六朝以前所祀之神俱已湮没,而子胥庙,唐以后尚多崇祀,岂以梁公所未毁,遂得留耶?抑神之灵尚不泯耶?”类似的话王安石也说过:“吴亡千有余年。事之兴坏废革者不可胜数,独子胥之祠不徙不绝,何其盛也!岂独神之事吴之所兴,盖亦子胥之节有以动后世,而爱尤在于吴也。”还是要说,《春秋篇》是一部好戏。只要更多人能接触并爱上这一版伍子胥,也不枉我写此文了。2014年10月

    【详细】
    711514314
  • 江美文
    2023/2/16 22:10:49
    不能寄予厚望

    我姑且给3.8颗星吧看到第26集了中间最高潮好看的是子由替夏琳救场的那段话 直接有点扭转乾坤 虽然不能说非常自然 但还是有点燃,也提到了女性在这个社会的思想转变。任重是全剧最让人意外惊喜的演员,竟然还可以演这么搞笑的前夫哥 而且这种轻佻蠢萌感也真的是被他演的毫无违和感??殷桃和刘子豪真的不配也不讨喜,而且殷桃我个人觉得撑不起这个剧想要达到的质量,说话就是经常腔调很飞,张着嘴有颗痣就算了不说了

    我姑且给3.8颗星吧看到第26集了中间最高潮好看的是子由替夏琳救场的那段话 直接有点扭转乾坤 虽然不能说非常自然 但还是有点燃,也提到了女性在这个社会的思想转变。任重是全剧最让人意外惊喜的演员,竟然还可以演这么搞笑的前夫哥 而且这种轻佻蠢萌感也真的是被他演的毫无违和感??殷桃和刘子豪真的不配也不讨喜,而且殷桃我个人觉得撑不起这个剧想要达到的质量,说话就是经常腔调很飞,张着嘴有颗痣就算了不说了。关键那头黄发真的虽然说时尚,但是她人太黑了,显得脸更黑了,这么多头发,我总感觉到她顶着这头接发很重,说话做事也都明显有点侧着身子不敢动,弹幕也一直嫌弃她一直撩头发,总而言之,这头发让她演的不是那么自然。前面几集两个人都有点高端很会撩样子,让人会想起当年年轻时候跟人谈恋爱时候的那种心跳,??。 但是在这个年代又是医美中心这种美女进出如云看颜值时代,如果男主角色定位是高富帅年轻有为的那种 30多岁还是处男没谈过恋爱打死我也不信,因为现实中真的会有很多女的往上扑的呀!而且他这么多年没有碰到喜欢或者将就的女生,让人不太相信。。。扯~剧名是耀眼的你啊 感觉是偶像剧 但是真的里面没有一个人是耀眼的 问题还是在于女主没有撑起耀眼二字,唯一耀眼的头发对于她来说也真的很累赘,怪不得这么多观众不买账了,如果换成是当年的韩剧女主角比如宋慧乔(最好再高点)来演,那这的会有耀眼感,但是殷桃会让人出戏好几次。我和我老公一直觉得该剧最好看的人是林千语,但人物设定到目前为止行为还不够耀眼甚至有点儿恨铁不成钢! 被家暴pua后观众有一句弹幕飘过真的笑煞我也 说:把泡面头拉直,思路高低也会清晰些。。。(哈哈哈哈哈!??)当然前半部分尤其是到子由父母辈的戏份就会觉得比较真实,现实中很多普通人的父母都是自己省吃俭用勤勤恳恳,把东西都给小孩,同时给小孩很多的规矩和限制,比如我母亲都是这个节奏,付出牺牲型但是也有很多强迫他人的行为,于是从小就是过得特别受限制憋屈,长大了确实也像子由一样爱自由信马由缰。这一点有些共鸣,不过戏份不是很多,包括孟医生的父亲也是有点儿性格闭塞。那个剪辑师的母亲也是有点儿噼里啪啦??给人窒息感,希望孩子按照他们的期待选工作,否则一直会念过去跟子由第一次见面就跟儿子吵这个事情。这个倒是有点儿拍出一点真实,自己子由他妈妈在理疗时跟医生说她闲不下来打算把孙女养大到读大学她也就开始歇息了。有共鸣还有大概十几,不知道后面的剧情会不会走高~最后,这个剧在家乡宁波拍的,好多场景和金色都无比熟悉 ??

    【详细】
    149891052
  • 明天
    2020/3/17 21:24:39
    一路荆棘----男权社会下女人梦的破灭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路荆棘----男权社会下的女人 有人说这部电影有悬疑的成分,我从头看到尾却丝毫没有发现。电影以及其舒缓方式描述了在英伦半岛上,一个极度男权社会的背景下一个男人的心理变化,表达了要求自由、解放、独立、完整女性们的、发自内心的呐喊。我想这位女作家一定是位女权主义者...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路荆棘----男权社会下的女人 有人说这部电影有悬疑的成分,我从头看到尾却丝毫没有发现。电影以及其舒缓方式描述了在英伦半岛上,一个极度男权社会的背景下一个男人的心理变化,表达了要求自由、解放、独立、完整女性们的、发自内心的呐喊。我想这位女作家一定是位女权主义者...  (展开)
    【详细】
    12401255
  • 执笔
    2020/8/9 8:33:16
    烂片
    我祝你廖景萱和这剧一起糊爆,烂片没得走,就拍成这样你好意思说自己要会员[疑问]缺点那么明显都看不出来? 1.抄袭 2.全剧只有导演一人美颜滤镜全开10级,整个人显的特别突兀 3.全剧只有导演使用原音,跟其他人的声音显得不融洽 4.导演演技不在线 5.廖景萱故意装嫩,可是你廖景...  (
    我祝你廖景萱和这剧一起糊爆,烂片没得走,就拍成这样你好意思说自己要会员[疑问]缺点那么明显都看不出来? 1.抄袭 2.全剧只有导演一人美颜滤镜全开10级,整个人显的特别突兀 3.全剧只有导演使用原音,跟其他人的声音显得不融洽 4.导演演技不在线 5.廖景萱故意装嫩,可是你廖景...  (展开)
    【详细】
    12783224
  • 红镰
    2010/2/22 20:38:02
    【百度转帖】 对电影《老男孩》的评价——低俗文化所必然滋生出的丑陋果实
         首先我想说的是,这是一部韩国电影,并且在戛纳电影节获奖,可能这是它能够堂而皇之地走近我们的电影菜单,并被大家当作精致的艺术品来加以讨论的原因。
    电影拍得似乎很正经、很深邃。但是看完电影,有谁能够想到美好的童年?又有谁能够想到蓝天白云呢?你心底所得到的,是对生命和世界更多的爱意,还是心灵的感恩和舒畅呢?
    完全没有。
         首先我想说的是,这是一部韩国电影,并且在戛纳电影节获奖,可能这是它能够堂而皇之地走近我们的电影菜单,并被大家当作精致的艺术品来加以讨论的原因。
    电影拍得似乎很正经、很深邃。但是看完电影,有谁能够想到美好的童年?又有谁能够想到蓝天白云呢?你心底所得到的,是对生命和世界更多的爱意,还是心灵的感恩和舒畅呢?
    完全没有。
    我们所首先感到的,是一丝精神的压抑、甚至是无端的反感。
    如果有人说我看完这部电影心灵舒畅、如饮甘醇,那这人怕是要去看心理医生了。

    1.我给这部影片的第一个定义——裹着艺术技巧外衣的乱伦实质
    影片扣人心弦,这不容置疑,但扣人心弦的不一定就是艺术。就好比弗吉尼亚大学发生的事情,如果你在场,那也很扣人心弦,但那却是血淋淋的犯罪。
    如果要讲报复的故事,那么是否有必要对那场父女激情戏大肆渲染呢?
    谁都会在影片结尾时骇然发现,它们不经意间目睹了一场赤裸的乱伦镜头。
    当最后李佑真走进电梯前,影片居然在一次响起父女床戏时的录音,生怕观众忘记这段戏。
    在影片的最后,惊魂未定的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这对父女用了一个自欺欺人的小催眠术,就名正言顺地走在了一起。这其实是换汤不换药,为乱伦正名而已。
    此外,我们可以把整个电影故事框架回味一遍,会发现我们正像李真佑说的话语一样:看似是要找出为什么会被关押起来,其实是需要找出为什么会被放出来。
    所以影片最大的悬疑不是吴大秀的复仇原因,而其实是男女主人公的被迫乱伦的阴谋。
    从音乐和场景氛围来看,父女的几场感情戏都比较温情柔和,充满欣慰赞颂的意味。这是大家都会感受到的。
    最后的结局也是如此。
    我不禁要问,以生存为名义将错就错,那么但凡和自己女儿有过关系的禽兽父亲,是不是都可以从此和女儿一起生活呢?
    影片中,吴大秀根本没有想到过他的妻子。编剧们也根本不给这个人物以正常的人际感情和社会心理。我们清理整个影片的头绪,就会发现这个人物实际上只为三件事而诞生,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乱伦(另两个是复仇和暴力)。

    总而言之,编剧好比一个表演魔术的魔术师,无论怎样花里胡哨的动作和布置,最后要给你看的,只是他想要让你看到的东西。
    编剧变了一个魔术,云山雾罩之下,其实卖的就是乱伦的汤药罢了。

    2.继续着一种庸俗的后现代主义表现方式
    首先简要说明,后现代主义强调反传统,宣扬超越人类的理性和道德,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强调主观喜好,否定权威的定义和信仰。
    这种文艺思想潮流,必然会导致价值观的模糊,社会理想、道德观念、人生意义等等都会变得淡化。最终的结果就是文化生态的失衡和社会大众文化素养的低俗化。(引自百度知道)
    这里还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后现代主义艺术手法都不可取,很多死气沉沉的传统艺术,需要新鲜的血液。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越来越多的庸俗艺术,正渗透进我们的文艺作品中,由于它们披着艺术的外衣,所以容易让人难以识别良莠。

    《老男孩》这部电影,有些镜头大家不是感到难以适应,就是觉得看不懂。其实那不是你看不懂、不理解,而是因为普通的文化大众在艺术作品面前往往不够自信。
    请注意以下镜头:吴大秀生吞章鱼,章鱼的须还在他嘴外乱动;李佑真在大厦洗澡,裸体走出来,不避人看;吴大秀对监狱管理员的拔牙,对自己手背的穿线......
    这些镜头必然让你感到不适,然而如果你想去从这些奇怪的镜头中找寻到意义,你纯粹是白费功夫。事实上,这些镜头不过就是为了挑战观众的审美习惯,目的就是让你感到不习惯,于是在那些自信缺失的观众们面前,“艺术的效果”产生了。其实,我们一想,这些镜头与街头上那些“行为艺术”,如出一辙,那不过是后现代主义哗众取宠的小把戏。

    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不同。做个小对比。
    在卡夫卡的现代主义小说《变形记》里,我们可以分析出主人公变成甲虫,是资本主义社会人类异化状况的极端化表现手法。也就是说它表现的是人在资本社会里,变成了生产和赚钱的奴隶。卓别林的《镀金时代》,也有类似的主题。
    但在《老男孩》里,女儿在地铁里看见巨大蚂蚁的镜头,按照片中说的是表现孤独,但实际上,仍然只不过是挑战观众的审美习惯罢了,除此以外,没有别的意义可言。

    此外,影片里一些看似幽默有深意的情景,其实也是无意义的。比如递牙医的名片、寄来的断手、抱狗自杀的男人等等,这些都是哗众取宠的伎俩。当然,这种荒诞式的处理方法,在西方倒是有着广阔的市场。

    总而言之,不是所有画着伟人、标着100字样的长方形纸张都是人民币。所以同理,不是所有看上去富于艺术气息的作品都是真正的艺术,不是所有看上去玄奥莫测的画面都有所谓的生命内涵。
    那些想要鼓吹这些镜头有着深邃内涵的人们,我敢保证,你们就是穷此一生,也不可能找到什么有价值的收获。因为那本身就没有意义。


    3非理性报复和惩罚。
    这是美国当局在弗吉尼亚大学惨案后,对可能影响凶手人格的这部电影(《老男孩》)做出的判定之一。非理性的惩罚,这句话非常精辟。弗大惨案何尝不是这种非理性行为的最终结果呢?
    影片中,李真佑对吴大秀的非理性报复,根本是脱离社会、脱离现实道德法制体系的。
    吴大秀从开始的坚强,到他最后的自剪舌头,,本身就是有意识地糟踏观众的内心承受力和审美习惯。
    影片根本没有真实的社会背景、没有足够的现实基础。
    我们除了乱伦和报复两样东西之外,再也看不到其他什么了。

    值得一提的是吴大秀膝伏剪舌以祈求宽恕。这个场面对心灵防线脆弱的观众,是具有一定的破坏性的。编导知道,观众是跟着吴大秀的情感逻辑来走的。于是,这些看似好心的编导们,让我们跟着坚强的吴大秀一步步走向战胜命运的成功时刻。观众都在期待敌人的垮台,主人公的胜利。就在这时,狰狞的李佑真用出了最后的狠招,吴大秀一改前貌,做出了极端自虐自贱的行为。于是,观众们的内心被瞬间冲击和凌虐。

    此外,暴力和残忍是这个影片又一大特点。里面除了不胜枚举的枪杀、自杀、斧头杀人,还有诸如强行拔牙、剪舌、断手之类较为残忍的画面。这样的影片,我实在不知道它能给人类的心灵带来什么益处!

    电影制作方当然不承认《老男孩》对弗大惨案的影响。但是,谁也不会说《美丽人生》、《阿甘正传》会让大学生去拿枪杀人。
    写文至此,深觉可悲可叹,但愿读我文者,可解我写文之用心。

    4.《老男孩》这种电影的存在原由
    这是一部获奖作品,并且据说感动了一些出色的圈内人士以及不少的观众。
    这种电影既然出现,就有它存在的理由。

    不同的人,需求是不一样的。举个生活中的例子:
    比如,一般人特别是女孩子,是不爱看有鬼的恐怖片的,他们本能地感到害怕。但相当多的人喜欢看恐怖片,原因是他们需要获得另一种刺激。通过这样的刺激,来缓解精神的紧张和压抑,这反而是一种快感的获得。
    一些心智成熟却工作压力极大的人,或许需要这样一些违背人伦、扭曲审美的极端性影片,来使他们获取精神的放松。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有些压力过大的人,通过受虐式性行为来获得快感。

    同时,这类影片在西方世界,有着相当广的文化基础。首先是西方现代哲学,尤其是弗罗伊德的性决定论与萨特的存在主义和荒诞观,这些理论在许多电影里都曾出现。当然,这些内容原本属于现代主义的范畴,但它们毕竟是后现代主义的哲学基础所在。
    我看过一些欧洲的类似于《老男孩》这样的影片,都是比较阴晦、扭曲的故事。
    有的是表现年轻人平淡生活中突然爆发开始杀人的故事,有的讲述同性恋对伴侣看似温和实则虐杀的变态故事。而这样一类的影片,居然在欧洲都能够拿到奖。
    所以,《老男孩》在欧洲得奖,是不应当令人奇怪的。
    欧洲电影节越来越加入边缘化的内容。不少乱伦、性爱、变态、人格扭曲的影片,这几年在欧洲各电影节声名响亮。说来说去,还是奥斯卡保持着较为纯正的电影审美观。

    这里引用百度知道里某位朋友找来的资料:
    后现代主义对真理、进步等价值的否定,将导致相对主义、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一切都无所谓真假、善恶、美丑、光明与黑暗、进步与落后之别,便不需要价值判断,而只有一种存在意义了)。在中国目前面临精神危机和道德失范的情况下,这种消解主义将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以君子为耻、以痞子为荣的价值颠倒的恶浪中,某些后现代主义的极端主张就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所以我认为,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不遗余力地创造出高超的艺术作品来,才是最需要的。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艺术,既不是政治传声筒,也不是商业大炒作,更不是伪艺术假艺术。
    我们需要那些源自于生活、经过高超的艺术加工,饱含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的文艺作品。这才是我们的文化所应努力的方向。

    电影不过是人拍出来的。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人,他拍出的是不同的电影,诉求的是不同的目的。电影奖不能代表什么。
    以上就是对这部电影的全部分析。
    一如既往的欢迎讨论。
    【详细】
    30073863
  • 莫失莫忘
    2020/7/20 2:48:47
    如果孩子是班小松。
    老师让找影视里透过家庭教育能影响孩子的。翻来覆去,班小松是我在我国影视剧里少有的家庭和美,孩子健康成长的了。 班小松:高中生,15岁,性格外向活泼,喜好棒球;家庭和美;成绩一般全校前五十,偶尔努力一下能进全校前十。 班小松整个人是我看来最喜欢的小孩类型。一天蹦...  (展开)
    老师让找影视里透过家庭教育能影响孩子的。翻来覆去,班小松是我在我国影视剧里少有的家庭和美,孩子健康成长的了。 班小松:高中生,15岁,性格外向活泼,喜好棒球;家庭和美;成绩一般全校前五十,偶尔努力一下能进全校前十。 班小松整个人是我看来最喜欢的小孩类型。一天蹦...  (展开)
    【详细】
    12740216
  • 让大脑留白
    2021/11/23 17:46:24
    “混沌行走”的启发价值。

    分享一部电影。“混沌行走”这部电影一出来我毫不犹豫就看了。为什么呢?

    第一,影片由“蜘蛛侠”是“ 荷兰弟(汤姆·赫兰德)主演。第二, 印象中漫威电影的蜘蛛侠从未让我失望过,从而产生“迁移效应”。 而且,朋友圈常看到有人吐槽这部电影。观影后的适合人群:

    分享一部电影。“混沌行走”这部电影一出来我毫不犹豫就看了。为什么呢?

    第一,影片由“蜘蛛侠”是“ 荷兰弟(汤姆·赫兰德)主演。第二, 印象中漫威电影的蜘蛛侠从未让我失望过,从而产生“迁移效应”。 而且,朋友圈常看到有人吐槽这部电影。观影后的适合人群: 1、作为科幻题材影片,如果期望看到奇异的外星景观、精致的宇宙飞船。或者,人类世界变迁的奋斗史之类的故事可能会让你失望了。2、这部电影更适合,时间冗余,见惯了外太空的激烈斗争,想跳出惯性思维的影迷。

    影片的价值启发:

    噪音病毒:

    1. 在做决策层:想法可视化可以消除做决策过程的不一致判断误差,也叫:Lens Model
    2. 在现实层:互联网的太透明性基于一种警示。
    3. 在应用层:某种程度来说映射出现实中的短视频,朋友圈,
    4. 在心理层——钱钟书:要人知道自己有个秘密,而不让人知道是个什么秘密,等他们问,要他们猜,这是人性的虚荣。(钱钟书)

    【详细】
  • 14014670
  • poiuytr134679
    2014/1/29 18:10:28
    亵渎童心,强词夺理,愚蠢的成年人,你们面临着一生的悲哀。
    你们成年人就比孩子伟大?!
    其实,你们根本比不上孩子们。
    孩子们的世界里一尘不染,没有成人世界里的恐惧、疑虑、失望、愤怒和自私。你们越是怒骂,越能证明你们的恶毒和愚蠢哟。
    喜羊羊与灰太狼是很好的,你们有什么资格发表言论呢?
    遇见一个成年人,耻笑我永远不可能长大,是废物,是一条狗。孩子不如他吗?狗不好吗?这便是国民劣根性的反映。所以,由于他的无知和恶毒,他此生注定悲哀。我敢说
    你们成年人就比孩子伟大?!
    其实,你们根本比不上孩子们。
    孩子们的世界里一尘不染,没有成人世界里的恐惧、疑虑、失望、愤怒和自私。你们越是怒骂,越能证明你们的恶毒和愚蠢哟。
    喜羊羊与灰太狼是很好的,你们有什么资格发表言论呢?
    遇见一个成年人,耻笑我永远不可能长大,是废物,是一条狗。孩子不如他吗?狗不好吗?这便是国民劣根性的反映。所以,由于他的无知和恶毒,他此生注定悲哀。我敢说,他儿时的成绩也一定让他十分羞耻吧。
    你们好吗?
    【详细】
    6529227
  • 我是你妈妈
    2019/10/25 22:03:23
    ,,,
    即将结束职业生涯的水球奥运冠军Matthias Le Goff决定在电视上发表恐同言论,却没想到迎来的“惩罚”是带领一支同性水球队前往克罗地亚参加LGBTQ运动比赛。即将结束职业生涯的水球奥运冠军Matthias Le Goff决定在电视上发表恐同言论,却没想到迎来的“惩罚”是带领一支同性水球...
    即将结束职业生涯的水球奥运冠军Matthias Le Goff决定在电视上发表恐同言论,却没想到迎来的“惩罚”是带领一支同性水球队前往克罗地亚参加LGBTQ运动比赛。即将结束职业生涯的水球奥运冠军Matthias Le Goff决定在电视上发表恐同言论,却没想到迎来的“惩罚”是带领一支同性水球...  (展开)
    【详细】
    10599233
  • 被伤了
    2018/6/8 21:56:58
    浅谈 她很漂亮

    不知道怎么点进去的,一看之后发现根本停不下来,男主真的太有意思了,我很佩服男主角,总是很理智吧,很多行为都符合一个理工男的定位,女主角呢,一个制作人,因为脸上有胎记,其实很自卑,伪装的很自信。一开始比较喜欢弟弟,dd简直是全能啊,做饭化妆电脑修车什么都会,女二就有点讨厌,给人很作的感觉。

    感情线也很清晰啊,姐姐和常青属于成年人的爱情,弟弟和助理的属于年轻的爱情,他俩典型的为了

    不知道怎么点进去的,一看之后发现根本停不下来,男主真的太有意思了,我很佩服男主角,总是很理智吧,很多行为都符合一个理工男的定位,女主角呢,一个制作人,因为脸上有胎记,其实很自卑,伪装的很自信。一开始比较喜欢弟弟,dd简直是全能啊,做饭化妆电脑修车什么都会,女二就有点讨厌,给人很作的感觉。

    感情线也很清晰啊,姐姐和常青属于成年人的爱情,弟弟和助理的属于年轻的爱情,他俩典型的为了爱情,然后走入婚姻,然后发生争执,两个人都不会妥协,在想离婚的时候发现有了孩子,有孩子又能怎么样呢?他们都太年轻,轻易的结婚,只能导致轻易地离婚。反观姐姐和常青的爱情就成熟的多,但是呢,他们也面对了来自于家庭的压力。很认真的在一起,却改变不了别人的眼光,职场的部分很真实,就是认真的在工作,不像某些剧,打着认真工作的幌子,实际上是在谈上流社会的偶像爱情。

    爸爸年轻的时候很不靠谱,老了之后终于渐渐靠谱起来,老年人的爱情很温馨。待续……

    【详细】
    9421429
  • 。。。
    2019/6/6 19:03:56
    【标题】

    炒鸡好看,男女主都炒鸡喜欢鸭????就是口型有点对不上,表白艾尔莎,颜值炒鸡高,啊啊啊粉上了????不过大结局也太那啥了叭??是不是得来个集体结婚啥的,要疯了,炒鸡稀饭阿哲和筱雨俩,本来以为大结局有结果dei,结果啥都没有????姜玫和秦晓阳也没有结局,啊啊啊啊导演你赔我一个结局,我要集体结婚!!害得我期待了俩星期的大结局啊啊啊啊啊啊啊!!!!!

    炒鸡好看,男女主都炒鸡喜欢鸭????就是口型有点对不上,表白艾尔莎,颜值炒鸡高,啊啊啊粉上了????不过大结局也太那啥了叭??是不是得来个集体结婚啥的,要疯了,炒鸡稀饭阿哲和筱雨俩,本来以为大结局有结果dei,结果啥都没有????姜玫和秦晓阳也没有结局,啊啊啊啊导演你赔我一个结局,我要集体结婚!!害得我期待了俩星期的大结局啊啊啊啊啊啊啊!!!!!

    【详细】
    10225181
  • 大侃老师
    2018/6/29 6:12:57
    从颜值到演技,《超级翁婿》让观众看到王智更多的可能

    都市情感剧《超级翁婿》正在热播,全剧汇集了倪大红、凌潇肃、王智等实力派的演出阵容,透过一番现实气息浓郁的生活场景,将镜头聚焦在市井小民的苦辣酸甜里。剧中,既有准岳父与准女婿之间的高能斗法,更有父母为儿女相亲的现实图景。而王智出演的女主角朱株,更是凭借自然真实的演绎,俘虏了不少观众,在实力圈粉的同时,也让人看到了她更多的可能性。

    都市情感剧《超级翁婿》正在热播,全剧汇集了倪大红、凌潇肃、王智等实力派的演出阵容,透过一番现实气息浓郁的生活场景,将镜头聚焦在市井小民的苦辣酸甜里。剧中,既有准岳父与准女婿之间的高能斗法,更有父母为儿女相亲的现实图景。而王智出演的女主角朱株,更是凭借自然真实的演绎,俘虏了不少观众,在实力圈粉的同时,也让人看到了她更多的可能性。

    9473351
  • 痒痒挠
    2020/3/11 17:57:06
    极简且面无表情,像极了生活!
    阿基曾说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电影制作人,但我拍的是最差的电影”。 《希望的另一面》,又是一部极简主义且面无表情的电影,用喜剧外壳装着一个难民悲情故事。 故事是关于穷困潦倒的人——那种跌到谷底的人。他们如此的受压迫,以至于他们自己都不知道。随后发生的事情,...  (展开)
    阿基曾说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电影制作人,但我拍的是最差的电影”。 《希望的另一面》,又是一部极简主义且面无表情的电影,用喜剧外壳装着一个难民悲情故事。 故事是关于穷困潦倒的人——那种跌到谷底的人。他们如此的受压迫,以至于他们自己都不知道。随后发生的事情,...  (展开)
    【详细】
    12373215
  • Another阿尔法
    2021/4/17 15:05:10
    光央——被打碎后又重新坚强起来的脆弱感
    《双生薄荷》的后劲真的。。。太大了 自从前天看完了,就白天就一直在走神 忍不住脑海反复回放电影片段 想光央的眼泪,光央被打麻药的时候的害怕 想光夫的坚决,光夫亲吻光央时候的孤注一掷 想圆球星人“没有未来,只有现在”的绝望,圆球星人合体时候的温情 完全拒绝不了这种...  (展开)
    《双生薄荷》的后劲真的。。。太大了 自从前天看完了,就白天就一直在走神 忍不住脑海反复回放电影片段 想光央的眼泪,光央被打麻药的时候的害怕 想光夫的坚决,光夫亲吻光央时候的孤注一掷 想圆球星人“没有未来,只有现在”的绝望,圆球星人合体时候的温情 完全拒绝不了这种...  (展开)
    【详细】
    13485217
  • 料青山见我
    2020/12/1 22:58:31
    五彩缤纷

    很幸运与不散再次“牵手”参加了此次《五彩缤纷》的观影活动,十分感谢导演胡安在寒冷的冬季用很真实很朴素的叙事创作了一部温情有爱的故事,最让我意外的是原来导演本人的经历是创作这部电影的初衷,她的女儿也有失读症,但我非常非常认同导演的一句话:这是特点,而不是缺陷,在中国14亿的人群中,也许有10%的人就有失读症,他们不是废物,他们是有创造力的天才;天生我材必有用,真心希望更多人能走进电影院去看这部

    很幸运与不散再次“牵手”参加了此次《五彩缤纷》的观影活动,十分感谢导演胡安在寒冷的冬季用很真实很朴素的叙事创作了一部温情有爱的故事,最让我意外的是原来导演本人的经历是创作这部电影的初衷,她的女儿也有失读症,但我非常非常认同导演的一句话:这是特点,而不是缺陷,在中国14亿的人群中,也许有10%的人就有失读症,他们不是废物,他们是有创造力的天才;天生我材必有用,真心希望更多人能走进电影院去看这部电影,不需要你包容别人,而是希望你发现并鼓励自己和他人共同发现《五彩缤纷》的世界和积极向上的生活!

    【详细】
    13025253
  • xuck
    2008/10/15 9:04:36
    匆匆帶過 草草了事
    套用大嘴的句子:這是部"愚蠢"的籃球電影
    導演似乎什麼電影語法也沒搞清楚...
    It's all about kids into playing balls,and
    both Mouth and Monkey are cute...but the director seems less mature than the kids.
    套用大嘴的句子:這是部"愚蠢"的籃球電影
    導演似乎什麼電影語法也沒搞清楚...
    It's all about kids into playing balls,and
    both Mouth and Monkey are cute...but the director seems less mature than the kids.
    【详细】
    1525184
  • 请把我留下
    2012/2/2 7:51:24
    为什么这样粗糙和天雷滚滚额剧,我还每天追着看。
    其实我有时候觉得自己蛮贱的,明知道这部剧很雷人,还是义无返顾的看了。
    我最不能忍的一点就是,怜儿喜欢上皇上完全没有道理。怜儿从深爱着十七少爷到突然拜倒在皇上脚下,没有道理。
    作为一部狗血的偶像剧,我其实很想问编剧,你知不知道你没有权利让女一号毫无过渡的在两个男人之间跳来跳去。这完全不符合正常偶像剧的行为。这种不正常不叫创新,亲。这种不正常只会加重我对女猪脚感到惊叹和厌恶。
    然后吧
    其实我有时候觉得自己蛮贱的,明知道这部剧很雷人,还是义无返顾的看了。
    我最不能忍的一点就是,怜儿喜欢上皇上完全没有道理。怜儿从深爱着十七少爷到突然拜倒在皇上脚下,没有道理。
    作为一部狗血的偶像剧,我其实很想问编剧,你知不知道你没有权利让女一号毫无过渡的在两个男人之间跳来跳去。这完全不符合正常偶像剧的行为。这种不正常不叫创新,亲。这种不正常只会加重我对女猪脚感到惊叹和厌恶。
    然后吧,怜儿一开始和皇上没大没小,“活泼可爱”。一封妃,突然地就无比的端庄,贤淑。一夜之间长大了十岁啊!
    要是我是皇上,我肯定觉得,这女人变了。太假了。
    可这皇上一点没觉得,还更爱了。
    我这时觉得皇上也很假……

    再说,我真的不喜欢怜儿和皇上在一起的剧情。每次看到他们在那你侬我侬,我就快进快进……
    我就是觉得这俩的感情,很假很假。

    不是演员的问题,而是人物设定和他们俩剧情安排的关系。
    作者试图描述出的感觉是不同于一般皇室婚姻的那种患难夫妻,平民夫妻的情感。
    可是正因如此,又陷入了一种俩人感情狗血的俗套。皇上突然地有人追杀,怜儿为皇上突然地送死,皇上突然地感动,突然地原谅了怜儿。
    剧情试图让这一切环环相扣,可是,电脑前的我,就是觉得 好 突 然。

    我承认我有个人偏好,我就是喜欢怜儿和17在一起。不是我喜欢17这个演员,不是我有男二炮灰同情综合症。
    相反的,我讨厌女主,男猪和男二的演员。我也有时候很喜欢男一和女一幸福生活在一起的温馨故事。

    只是,这个脑残编剧把本来可以很招人疼的4爷搞得生性多疑,好坏不分,愚蠢至极,沉迷美色,兄弟感情淡漠。

    然后把17写的刚正不阿,聪慧过人,孝顺母亲,尊敬师长,有情有义。

    这么搞。我不偏袒17,天理何在?

    其实,我最贱的地方就是,剧情也不喜欢了,几个主演也不喜欢了,还在这死磕着看这部剧。

    何苦?
    当真闲的蛋疼,没事干么。
    【详细】
    5289862
  • YUANYUAN
    2022/3/11 23:19:23
    80后的童年阴影……

    263分钟的80年代恐怖电影编年史,提到了很多经典恐怖片元老:《十三号星期五》、《鬼玩人》、《破胆三次》、《魔精》、《月光光心慌慌》、《活死人之日》、《娃鬼回魂》……简而言之:80后童年阴影大集合。而最让我有感触的,其实是最后那句:现在的恐怖电影都在想着翻牌哪一部,但80年代,大家都在勇敢的创作。尤其是近十年,说起恐怖片,依然只能想起《招魂》、《死寂》、《潜伏》之类,去年炒得很热的《灵媒》,

    263分钟的80年代恐怖电影编年史,提到了很多经典恐怖片元老:《十三号星期五》、《鬼玩人》、《破胆三次》、《魔精》、《月光光心慌慌》、《活死人之日》、《娃鬼回魂》……简而言之:80后童年阴影大集合。而最让我有感触的,其实是最后那句:现在的恐怖电影都在想着翻牌哪一部,但80年代,大家都在勇敢的创作。尤其是近十年,说起恐怖片,依然只能想起《招魂》、《死寂》、《潜伏》之类,去年炒得很热的《灵媒》,最后也在???中结尾。然后就是对老片子的翻拍,但你让现在的人再去看《娃鬼回魂》,他只会觉得傻X吧连洋娃娃都打不过!?就很尴尬。现代恐怖片依然在沿用那时候的旧套路,但80年代的恐怖片之所以成为经典,并不是因为有满屏的血浆和呲牙咧嘴的怪物,或是戴着面具的杀人狂,而是对日常生活的动摇,对人们的安全感和期望的破坏。而对此的利用是有限度的。而《招魂》之类之所以优秀,就在于它利用了旧套路留给人们的刻板印象,在你以为会吓人的地方不吓,在你觉得是安全的时候吓你。但是,当这个也用完了以后,恐怖片大概还是需要回归到把握当下不确定性的逻辑创作中去,仅凭一惊一乍很难服人。在好恐怖片多产的年代,我是很喜欢看的,大概对喜欢恐怖片的人来说,恐怖片的魅力大概在于它创造了一个神奇的真空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你的身体是安全的,但你又经历着极大的压迫感,而训练你的大脑在这种时候保持冷静,是一个很有趣的体验。

    【详细】
    14269592
  • 黑鹰black
    2022/7/29 15:10:48
    值得静下心来看一看的影片
    片名很棒,能够唤起几代人美好的历史记忆。小视点切入,以基层普通扶贫工作者为塑造对象,同时也展现了边疆塔吉克族的文化特色。影片通过“外来者”主人公彭光亮的视角,将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带入,以类似纪录片式的平实感讲述一少一老两代扶贫干部扎根边疆的故事。画面和音乐都...  (展开)
    片名很棒,能够唤起几代人美好的历史记忆。小视点切入,以基层普通扶贫工作者为塑造对象,同时也展现了边疆塔吉克族的文化特色。影片通过“外来者”主人公彭光亮的视角,将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带入,以类似纪录片式的平实感讲述一少一老两代扶贫干部扎根边疆的故事。画面和音乐都...  (展开)
    【详细】
    14542214
  • aye
    2018/10/20 22:24:19
    盘点一下剧里的糖呀(完结)

    一直以为自己年龄渐长以后,就不再喜欢一些玛丽苏的东西了,但是看了这部剧才发现不管多大的年纪,每个女生心里都还是装着小粉红的呀!只是以往套路看多了,也就觉得无趣了,但是当玛丽苏披上精致的外衣,用另一种形式出现在我的面前时,我还是看的一愣一愣,全程姨母笑呀!这里想要盘点一下剧里给吃的糖。一起来吃糖呀~

    先交代故事背景:

    故事发生在英国牛津,一个本就是为学术而

    一直以为自己年龄渐长以后,就不再喜欢一些玛丽苏的东西了,但是看了这部剧才发现不管多大的年纪,每个女生心里都还是装着小粉红的呀!只是以往套路看多了,也就觉得无趣了,但是当玛丽苏披上精致的外衣,用另一种形式出现在我的面前时,我还是看的一愣一愣,全程姨母笑呀!这里想要盘点一下剧里给吃的糖。一起来吃糖呀~

    先交代故事背景:

    故事发生在英国牛津,一个本就是为学术而建的英国老城,很复古。

    故事的背景是有三种除人类以外的生物隐藏在世间:吸血鬼(vampire)、女巫(witch-其实我觉得应该翻译成巫师,毕竟大反派是男巫嘛)、魔族(daemon)。男主是一名生物化学教授,是一只吸血鬼,来自最显赫的掌权的吸血鬼家族de Clermont家族,其父亲成立了一个三种生物之间的公会(类似于现代议会吧)以维持秩序,男主的兄弟就是公会里面的代表之一。女主是科学史博士,是一名女巫,女主的父母双亲都已经去世,剧里点点滴滴都在暗示他们两个生前都是非常强大的巫师,所以生出了女主这个超级厉害的女巫,只是到目前为止,她还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巫术。

    9717659
  • 独钓寒江雪
    2020/4/23 22:57:56
    自然主义的田园诗

    胡柄榴《田园三部曲》在1980年代能够成为一股清流,实有选材、主题、摄影、人物等综合因素,在诗画般的风光里讲述农村普通人物家庭的故事。也许当初带有很强的探索性质,也被很多业内人士挖掘出所谓第“x”代的批判封建和不舍乡愁的矛盾心态,貌似深刻精炼,但今天看来,似乎过于上纲上线学院化概念化,我反而愿意从更加简朴的普通观众的角度,记录下第一次看片的几点感受。

    我不觉得这是一部老片,盖因影

    胡柄榴《田园三部曲》在1980年代能够成为一股清流,实有选材、主题、摄影、人物等综合因素,在诗画般的风光里讲述农村普通人物家庭的故事。也许当初带有很强的探索性质,也被很多业内人士挖掘出所谓第“x”代的批判封建和不舍乡愁的矛盾心态,貌似深刻精炼,但今天看来,似乎过于上纲上线学院化概念化,我反而愿意从更加简朴的普通观众的角度,记录下第一次看片的几点感受。

    我不觉得这是一部老片,盖因影片的节奏和画面呈现的十分的自然从容,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刻画也没有赋予太多时代要素、表演也十分贴切自然吧?如果说有陌生和距离感,那也是只是这样一种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我并不了解;但这种不了解,可以理解为空间的距离感、不一定就是时间的距离感——君不见在今天中国的西部穷困山区,还有温饱尚未解决的贫困农民,片中那些不易的生活场景并没彻底消失;退一万步,东南亚、非洲不是也有更多的还在刀耕火种的群落族群么?这些都证明了本片的最大亮点,历经这么多年后再看的感受,就是因为其老老实实的叙事风格,平铺直叙的节奏组织,稳稳妥妥的摄影画面,真实贴切的人物言谈举止;没有一惊一乍,没有刻意蒙太奇、各种变焦切换,没有夸张动作~~这在当时众多电影留有很多戏剧化特征,比如台词、动作等方面,包括影片相应社会主题的风气下,确实是有创见的。

    这种自然主义的尝试又没有走向稍后的过分和极端化,乃至形式化。包括所谓张艺谋的大红灯笼、老井等所谓反映原生态生活的新浪潮。《乡音》不仅在影片技术上遵循了顺其自然的风格,在更核心的故事人物上,我觉得也是尊重了客观现实和人物主观意识的。恰恰不是有些评论说的批判封建主义不够彻底。男主工作勤恳、为人正派,有些大男子主义但并不过度,对春妹的态度也并不是随意的使唤,更多的是基于一种农村长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习惯(也是分工现实)使然;在得知春妹病情后,他是内心真正痛苦和后悔的,也是发自内心地想去弥补的~~其对春妹病情,确实是一种忽视、但也是一种未曾经历过的事件,在其知识体系里尚未认识到病状所蕴藏的更多可能性和严重性。我认为这更多的揭示了知识普及不够、教育的失败~~不一定要上升到封建主义和小农意识等高度去。

    但是是否没有这些所谓的影片的隐喻就拉低了本片作为《田园三部曲》的格调和意义了?这恐怕是有些所谓的业内人士尤其是关注所谓X代导演所不愿意承认的语境和事实。也许有些人确实在片中看到了那些东西吧,我尊重他们的深刻和眼界高度;同时,正如我前面感受到的这部片子给我的一种“新片”相遇感,我想说,平凡的春妹一家、不幸的春妹、一群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纯朴的人们,你们的真善美感动了我,你们的不幸让我悲伤;但愿上天更加眷顾好人,但愿我们所有的人都能更加努力地去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提高最根本的教育水平,让他们生活的更加富足、健康、幸福~~

    影片的结尾,男主推着独轮车送女主去看火车,沿路群山环抱,阳光灿烂,山清水秀,温情脉脉。固然是残酷结局的一点乍暖还寒,但又何尝不是面对命运的一种坦然和安详?悲痛但不哀伤,这是苦难坚韧的中国农民最美的品质,无关时代,他们用最深沉的爱谱写着对这片土地与人的命运之诗~~

    它让我们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详细】
    125351346
  • zx-甜甜圈加锌
    2009/12/30 3:43:53
    I love you without time and place ,I just love you
    我在往返与英国的飞机法航上看了这部影片

    虽然是英文版本,但是每次看完都是泪流满面

    “我在六岁那年第一次遇见他。这个凭空出现的裸体男人,带着熟悉温暖的微笑,像个天使。于是我把我的红色毯子借给了他。看着他逐渐的消失,他对我说,他还会来看我的。

    我在十二岁的时候坚信他将来会娶我。在十三岁的时候对他说,他让我变得不一样了。

    他在我十四岁的时候告诉我,
    我在往返与英国的飞机法航上看了这部影片

    虽然是英文版本,但是每次看完都是泪流满面

    “我在六岁那年第一次遇见他。这个凭空出现的裸体男人,带着熟悉温暖的微笑,像个天使。于是我把我的红色毯子借给了他。看着他逐渐的消失,他对我说,他还会来看我的。

    我在十二岁的时候坚信他将来会娶我。在十三岁的时候对他说,他让我变得不一样了。

    他在我十四岁的时候告诉我,我的母亲将死于癌症。在我十六岁的时候教训了欺负我的男孩。

    我二十岁的时候,他第一次遇见我。我激动的对他说,我从小就认识你了。

    他三十岁的时候娶了我,在三十六岁的时候遇见了六岁的我。在四十三岁的时候死在了我的怀里,同时也是我十三岁那年,那个寒冷恍惚的清晨。

    再次见到他,是我八十二岁那年,这个从童年起陪伴了我整个人生的男人。他温柔的拥抱我,那时,他四十三岁。

    他参与了她全部的成长,他是她的爱人,她的丈夫,她孩子的父亲。

    他是穿越时空的,时间旅行者。”
    【详细】
    2899460
  • 木小立
    2018/3/19 22:10:28
    很不错的电影值得推荐

    这部剧整体比较轻松,属于轻喜剧,但是也反应下时下年轻人被逼婚的现实状况,整体色调比较饱满,故事情节也比较紧凑,音乐很好听,发展也很合理,留有些许遗憾,却合情合理。我个人是比较喜欢二次元的,和女主是差不多的,不过没有女主会画画,她笔下的李豆豆其实就是她的理想型,阳光爱笑真心对自己全心全意希望自己快乐的男孩子,虽然李豆豆是虚幻的却也能带给自己快乐。感情的事情急不得,不能因为父母催就随便凑合,虽然

    这部剧整体比较轻松,属于轻喜剧,但是也反应下时下年轻人被逼婚的现实状况,整体色调比较饱满,故事情节也比较紧凑,音乐很好听,发展也很合理,留有些许遗憾,却合情合理。我个人是比较喜欢二次元的,和女主是差不多的,不过没有女主会画画,她笔下的李豆豆其实就是她的理想型,阳光爱笑真心对自己全心全意希望自己快乐的男孩子,虽然李豆豆是虚幻的却也能带给自己快乐。感情的事情急不得,不能因为父母催就随便凑合,虽然可能最后会因为年纪妥协,还是希望遇到自己想要的那个人,这部片最后就应该是这个意思吧。我整体最喜欢的还是整部剧的色彩,很暖心的色调,还有里面那首背景音乐《暖刺》,不错的剧,值得推荐!

    【详细】
    9236294
  • 2020/10/30 9:25:07
    Human, Woman, Demon, and Midwife

    写在前面:这是我本科通识课堂上用英文写的一篇影评。因为我并没有受过电影学或者性别研究相关的写作训练,难免有些词用得不够恰当。原文里也许还有语法错误或者表达不当的地方,也请谅解。

    Although based on an ungendered perspective, the 1987 film Human,

    写在前面:这是我本科通识课堂上用英文写的一篇影评。因为我并没有受过电影学或者性别研究相关的写作训练,难免有些词用得不够恰当。原文里也许还有语法错误或者表达不当的地方,也请谅解。

    Although based on an ungendered perspective, the 1987 film Human, Woman, Demon by Huang Shuqin depicts the development of a woman's selfhood that can be interpreted through her "desire for and denial of the female identity" (172; 219). The protagonist, Qiuyun, has fully devoted herself to her theatrical career as the male lead to get away with the traumatizing experiences from childhood, which contributed to her adolescent disorientation in gender identity and career goals. Being a respected mid-aged woman, her mind is continually being torn apart by the binary gender roles that socio-ideologically enforced on her, as she maintains as a masqueraded model of manliness/masculinity on stage and a wife-mother figure in unfulfilling family life (219). The film's ending embodies her reconciliation with her inner struggles as she finds peace and her female subjectivity in communion with her ghost persona on stage.

    In a seamless, panning transition of the camera, the scene edited before Qiuyun's final reconciliation with the opera ghost depicts the very beginning of her life through the narrative of an elderly midwife. The midwife recalls the day of Qiuyun's birth (94:27-94:35) and how she turned out to be a girl to her father's surprise, as he had presumed her to be a boy until the midwife examined her body, "When I took a look at you, I didn't see the manhood. You are really a girl! /等我一看啊,少了那个玩意儿…是个小姑娘家!(笑)." In addition to her conversation with her father after the village banquet, I think that Qiuyun's reunion with the midwife foreshadows the emancipation of her repressed female identity. Appearing as a new character in the next-to-last scene, my understanding is that the midwife serves symbolic purposes as an incarnation of the proper womanhood and Qiuyun's guide out of the identity dilemma.

    Based on the few lines, it is not difficult to observe that the midwife is an attentive, keen person and the only female character that has ever shown benignancy to Qiuyun throughout the film. Even that colleague who babysits her younger child is indifferent to her complaints about her husband (74:01), not to mention the town girls who left her helpless in public ostracism (40:43) and the other students in the opera troupe. The midwife is also an antithesis to Qiuyun's mother, for the former welcomes her female body into the world, while the latter makes her deny the female identity. According to Cui, the screen space can be seen as "a psychological world suggesting the characters' potential thoughts and feelings" (236). The amber color palette in this scene creates a heart-warming atmosphere, making the midwife a maternal figure, moreover, a model of morality that the heroine never had.

    Not only does their brief reencounter (93:27-94:35) recognize her female identity as inevitable and naturally given, it also amends the pains the protagonist has endured for the pursuit of the female identity. Caught up in the gossip of a sexual scandal with teacher Zhang, one of the male figures that evoke her desire to secure a female identity, the young Qiuyun is voiceless and frantically spreads her face with a hideous masquerade of red and black paints (70:15). She has smeared down the colors with both hands and caressed her cheeks before she has the meltdown (69:56-70:12). It is then she realizes that she has no one to seek guardian from. In the post banquet scene, which supposedly happens many years after the scandal, another pair of hands fondles along her cheeks. The midwife touches Qiuyun as gentle as possible when she expresses her joy in finding out Qiuyun's female identity (94:35). Both scenes have the visual of the heroine centered within the frame in a close-up shot and the same motion of hands. They are filmed with low-key lighting in dark background in the same camera angle as well. Qiuyun, in both timelines, is the subject of the screen space and her psychological world. Apart from the costume and make-up, the two scenes are parallel to each other yet convey distinctive messages based on each scene's mood. The teenager Qiuyun is under anxiety and imbalanced by her choice of gender, and she goes into self-destruction as the hands fall and carry her cheeks; The mid-aged Qiuyun is happy to see her old acquaintance, and then she reveals a genuine grin—a sign of self-salvation.

    129424808
  • 秦艽
    2023/1/22 23:22:15
    记录下追剧过程

    美末是我最爱的游戏,第一部玩完之后哭了好久,沉浸在情绪里面好多天出不来,剧版出来好几天了我才终于打开看了起来。

    不过虽然是最爱的游戏,也不太有时间一遍遍回顾,记忆不太靠谱,求轻拍。

    ep1

    剧集加入了大量的改编,开

    美末是我最爱的游戏,第一部玩完之后哭了好久,沉浸在情绪里面好多天出不来,剧版出来好几天了我才终于打开看了起来。

    不过虽然是最爱的游戏,也不太有时间一遍遍回顾,记忆不太靠谱,求轻拍。

    ep1

    剧集加入了大量的改编,开头是科学家的预测,给后面疫情爆发增加了理论可信度,给Sarah和Joel的互动也加了不少戏,经典的生日送表变成了修好旧表,修表的过程顺带渲染了下疫情逐步逼近的气氛。邻居狗狗的眼神,老奶奶前后的对比,以及Sarah从邻居家借的电影后来成为了老乔的最爱,这些细节补足了原作的背景,让故事更丰满,好评。

    开车逃命过程中,有人在路边求助,Joel选择置之不理,也给他绝非圣母的人设添砖加瓦,世界混乱,自己的家人才是第一,这里他的选择也呼应了结局他的选择。

    车祸后添加了Sarah脚踝受伤的细节,既让老乔抱着她跑更合理,又解释了为何卫兵选择射杀。因为无法证明伤口到底来源如何,无法证明他们没有感染,那么无差别清除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二十年后,通过一个小男孩,揭示了当前的防控措施,另外各种标语也说明大家已经有了一定的鉴别手段。Ellie被锁起来并反复确认是否发病,这些细节补全了原作情节,让Ellie和老乔的相遇更合理。但是老乔坚持离开隔离区的理由变化了,变成了寻找汤米,我想这里能表现他对亲情的重视,是否后面汤米会增加更多戏份?老乔离开汤米和Ellie重新上路会更具冲突?

    离开隔离区后第一次遇到人类士兵那段,原作里作为菜鸡我玩了好一会才通过,剧里士兵枪口对着已经举手的三人并喊话时,激发了老乔的PTSD,这段我觉得加得非常妙,老乔不是冷漠解决敌人而是出手有因,这里是他第一次把Ellie当做女儿,为后续他的感情变化做了铺垫。

    另外我在玩原作的时候非常感动一个细节,起初老乔和Ellie还不那么熟的时候,每次我遇到敌人先怂了蹲下躲起来的时候,二人是分开蹲的,后面二人越来越亲密之后再蹲下,老乔就是把Ellie圈在自己保护圈里的保护姿态了。

    期待第二集。

    【详细】
    149080
  • 风尘
    2022/4/8 23:37:48
    谢苗出品,必看。默默的为你加油。

    这两年看了很多谢苗的网剧,感觉他只是缺少一个契机,这部片子。拍出来了东西,演出了深度,看出了岁月。我想说,加油!

    依稀中,童年的记忆里,他还是那个干饭王,眼神犀利,动作干脆。可惜鲜度差了些,终究没有走上大流。路是自己走,小路也有春天,感觉这火候就要到,是一捆干柴,还是一壶汽油,总归是要烧起来。

    这两年看了很多谢苗的网剧,感觉他只是缺少一个契机,这部片子。拍出来了东西,演出了深度,看出了岁月。我想说,加油!

    依稀中,童年的记忆里,他还是那个干饭王,眼神犀利,动作干脆。可惜鲜度差了些,终究没有走上大流。路是自己走,小路也有春天,感觉这火候就要到,是一捆干柴,还是一壶汽油,总归是要烧起来。

    【详细】
  • 14326202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