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1521
  • 绿11
    2019/9/29 17:38:06
    朴素的孔孝真,依旧时髦得不行(扒剧服,更新完结)

    *注:这个剧是每半小时为一集,但本篇服装更新是按照“长集”更新的。


    *注:这个剧是每半小时为一集,但本篇服装更新是按照“长集”更新的。


    【详细】
    1053775
  • 宇宙放映厅
    2019/6/21 14:07:00
    【设定还行,却让人觉得缺少很多的电影(剧透误入)】

    影片的一开头就很吸引人:意外杀手

    一位把所有暗杀都伪装成意外的高手:男主在一开始的伪装暗杀都很完美,刚看电影的时候,让我有种这都行?对于用碎玻璃伪装车子爆胎,嫁祸别人的时候,觉得还是很精彩的;之后就无意义了,随便杀人,乱砍乱打...说好的伪装意外呢?

    一个杀手集结地“绿洲”酒吧:所有这类型电影都有一个杀手集结地,团结友爱两肋插刀相爱相杀;这个情节里也看似和谐,最后男

    影片的一开头就很吸引人:意外杀手

    一位把所有暗杀都伪装成意外的高手:男主在一开始的伪装暗杀都很完美,刚看电影的时候,让我有种这都行?对于用碎玻璃伪装车子爆胎,嫁祸别人的时候,觉得还是很精彩的;之后就无意义了,随便杀人,乱砍乱打...说好的伪装意外呢?

    一个杀手集结地“绿洲”酒吧:所有这类型电影都有一个杀手集结地,团结友爱两肋插刀相爱相杀;这个情节里也看似和谐,最后男主一个人终结所有人的时候,我真的是惊呆了;而且是为了杀男主而杀人?好几个都没好好表现,瞬间脆皮秒掉???策略性杀手,那这也太草率了??

    一个从小被霸凌然后被杀手培养的强者;所有的故事设定都十分的对胃,看似就是一片爽文;可后来男主强行和每个人互殴,一个个同行杀手也是死得轻轻松松,最后莫名其妙和女剑客打斗的时候,强行肉搏?何必呢,所有的都是为了承托男主很强?男主确实很强...

    故事拖沓琐碎,为了打斗强行安插好多打斗情节;安排了很多同性,环保,出轨,强奸,毒品等等各种元素,却没有一个说的清楚的线路;

    有很多台词地方很啰嗦;男主和查莉对话的台词,大部分毫无逻辑和意义;

    男主大杀四方的理由也很奇怪,是因为同行杀手工作接到单子杀他前任?他就开始报复?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开头吸引人,从发现他前任嗝屁之后,故事开始走向奇怪,逐渐变形,最后创可贴部分倒是还算不错吧,证明策略性杀手有点本事吧...

    以上。

    【详细】
    10256640
  • 飞尚马戏团
    2021/6/14 17:30:29
    Looks matter.

    Cinderella just turned the gayest prince in Disney into straight.It does NOT advocate that girls need to be rescued by a prince, not by a bit, but if any, it might imply to girls that marrying to

    Cinderella just turned the gayest prince in Disney into straight.It does NOT advocate that girls need to be rescued by a prince, not by a bit, but if any, it might imply to girls that marrying to a higher status could be you immediate remedy of your life, forgive me, it can be true!But one thing to be applauded for is how Cinderella sees herself not being affected by how she is treated by others. She knows her worth as much as how we should know ours.

    【详细】
    13609464
  • 飞鸟不名
    2023/1/30 2:59:06
    剧情整理和个人解释(剧透有)

    快一整部剧我居然在猜号码对应的是谁……本来以为男主会是5个孩子的其中一个结果不是

    1.20年前5个小孩出逃,7号是告密者,又来收到了惩罚,因精神病关押,手有烧伤。24号被车撞死。12号想找妈妈,逃跑时被捕兽夹夹,得不到治疗被13号杀死。13号(郑允宰)想快点成为大人,长大后有想做的事情(看来是复仇啊),自己的

    快一整部剧我居然在猜号码对应的是谁……本来以为男主会是5个孩子的其中一个结果不是

    1.20年前5个小孩出逃,7号是告密者,又来收到了惩罚,因精神病关押,手有烧伤。24号被车撞死。12号想找妈妈,逃跑时被捕兽夹夹,得不到治疗被13号杀死。13号(郑允宰)想快点成为大人,长大后有想做的事情(看来是复仇啊),自己的项链被疯狗夺走,有个11号给他的项链,伪装成12号赵寅成。11号多次逃跑求助,知道廉署长是帮凶(所以威胁廉署长,给他孙子的塑料袋有当时廉所长给他的巧克力面包和牛奶,应该有男主他哥一份啊)

    2.柳成俊去过关押逃跑的孩子的地下室

    3.希望福利院院长因贪污被判发生在5个孩子逃跑后,男主他爸是法官。11号写了请愿书

    4.巫婆回想20年前见到逃跑被抓回来的11号和13号,说11号没有未来,或者说他的未来已经被看到了(我本来以为男主他哥会死,或者11好已经死了,结果都不是呢)

    5.柳成俊戴着的项链,看来是11号找13号要来的,毕竟3个项链,一个在化为白骨被埋的允静身上,一个在疯狗手里。这条项链后来也成了男主被疯狗和廉署长追杀的导火索,也是男主他哥计划的一环吗

    6.廉署长听到郑允宰这个名字,居然不是先去查查他的档案信息之类的吗,但凡查一下就能知道他死亡了(其实真正死亡的是12号)。疯狗忘了他拿走13号的项链了吗

    7.男主从小打架,眼神很凶,在前期是烟雾弹,后期出现的真相是他被暗示打造成那样的

    8.13号腿有被捕兽夹夹过的痕迹,也有可能不是,但是他为了伪装居然做了全套吗……他跟日料店老板24号弟弟的故事没有说。可能是在美国认识的?13号被领养到美国,日料店老板有英文名字

    9.男主爸爸这条线,前期女主的案子,他爸被塑造成了一个正面人物,最后一下子反转,不公正,居然还接受了性招待。感觉这条线描写的也太少了

    10.允娜(高中女孩)这条线,人物塑造的并不充分……作为观众的我一直接受的都是她并不是特别正面的形象,也在思考这条线的意思,塑造的时间太短,程度太浅,效果可能并不显著。也许是为了照亮男主他哥,但是显然效果很失败,不如写男主和他哥之前的温情戏码,明明有现成的煮拉面之类的情节……

    11.原来地下室的炸弹是男主徒手拆的吗……虽然他有救7号是手拆装置的操作,但是,这个操作让思考是不是他哥设下圈套或者泄密的我沉默了……

    12.希望福利院为什么关闭了?那5个孩子逃亡的过程?为什么和11号在一起的13号躲在了地板砖块下面?

    13.男主的失忆的处理虽然说得过去但不怎么样……

    14.可能还有想说的,但暂时想不起来了。

    【详细】
    149501422
  • 刘子骥
    2012/4/8 10:37:45
    我们的虚荣,我们的时代,我们在囧途上
    以前,听说有人卖肾买苹果产品,总觉得是企宣营销,但如今看,确实有真的。很多人买车,当然也是为面子。手机和汽车,在很多时候,是充门面的利器。真实的情况是,手机不过就是手机,汽车也不过就是汽车,两者没有关系,但在《车在囧途》这部电影中,其实他们就是同样的东西。当人们忘却了他所应该承载的基本功能而开始向其赋予一些完全没有意义的意义时,人们的追求本身也会渐渐变得毫无意义。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当前的时代
    以前,听说有人卖肾买苹果产品,总觉得是企宣营销,但如今看,确实有真的。很多人买车,当然也是为面子。手机和汽车,在很多时候,是充门面的利器。真实的情况是,手机不过就是手机,汽车也不过就是汽车,两者没有关系,但在《车在囧途》这部电影中,其实他们就是同样的东西。当人们忘却了他所应该承载的基本功能而开始向其赋予一些完全没有意义的意义时,人们的追求本身也会渐渐变得毫无意义。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当前的时代:我们的虚荣,我们的时代,我们在囧途上。

    就电影一开始来看,《车在囧途》还是走的搞笑路线,通过郭德纲、王一楠、许绍洋等人的连续逗乐来拉开序幕,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这种逗乐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四人合作买车,且是以网络团购的方式,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其中的荒唐,当然其中最具有喜剧色彩的是郭德纲,他饰演的真大款郭立行,也有许多闹心事,需要装穷。其他人,看起来是虚虚实实的刚需。有被包工头坑了无数次的单身妈妈严小莲;也有前女友收下不明身份人送跑车导致分手的陈波;还有终于等到了陈波分手的痴情网购女依容。四个人算是每个心怀着不同的目的开始了合用车的日子,有摩擦有碰撞也有之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有车的烦恼。


    其实我们不必如此,还在并不遥远的上世纪七八十年,几家合养一头耕牛还是我们那地的正常农业操作模式。记得小时父母亲戚时常为了哪家给牛少吃料,哪家多用牛干活之类的互相犯嘀咕,当然嘀咕归嘀咕,还是得互相捏着鼻子认了,顶多撤出来再找别人搭伙,毕竟谁家也没法单独养起一头牛。

    后来自行车开始时兴起来,但基于当时农村的购买力,有许多人家买不起,于是有通达者就开始效仿养牛的方式两家合买一辆车,但这样买是买了同样问题多多,用多用少,骑好骑坏的麻烦有的是。更有甚者,若有亲戚借车一用时不知是借还是不借,借了坏了怎么办。于是当时即有宁借老婆,不借车子的谚语。当下,是网络、手机、汽车的时代,不断的更新换代,那些可以替代虚荣的产品,更是让我们在闹心的囧途上找不到北。
    【详细】
    5379842
  • suejet
    2018/1/28 11:55:53
    闷片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又译《通灵姐妹》。一个小姑娘具有通灵的能力,于是姐姐带着她到处表演“降灵”,通过这种方式来谋生。一个影业大亨,偶然接受了一次降灵,真切地感受到其中奥妙。于是就决定把姐妹俩推送到电影上。姐姐长得很有气质,所以让她扮演具有通灵能力的角色,拍了一部关于丈夫为了见...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又译《通灵姐妹》。一个小姑娘具有通灵的能力,于是姐姐带着她到处表演“降灵”,通过这种方式来谋生。一个影业大亨,偶然接受了一次降灵,真切地感受到其中奥妙。于是就决定把姐妹俩推送到电影上。姐姐长得很有气质,所以让她扮演具有通灵能力的角色,拍了一部关于丈夫为了见...  (展开)
    【详细】
    9108252
  • 舞后の红茶
    2014/1/4 12:41:49
    史前怪兽-看一眼就忘不了的好电影
          上一部让我觉得如此惊艳的电影应该是魔侠传之唐吉可德。起初真的觉得很烂,此片imdb没有变成负分绝对是个奇迹,反正只要你能想到的东西,都已经达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低度。但是在静心回味之后我发现原来导演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上一部让我觉得如此惊艳的电影应该是魔侠传之唐吉可德。起初真的觉得很烂,此片imdb没有变成负分绝对是个奇迹,反正只要你能想到的东西,都已经达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低度。但是在静心回味之后我发现原来导演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乍看是一部标准的B级片,其实不然。昆汀曾在《磨坊电影》中就用了非常浓郁的B级片风格来向70年代小电影致敬,本片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耿乐作为本片的灵魂人物一直被大家忽略。由起初不屑一顾义正言辞的告诉Scott :“我不会配合你们的这里没有怪兽。”在这里表现出了一个党员该有的素质,要知道在社会主义国家是不会有怪兽的。就算有我也不相信,就算相信也会让你知道。但下一个镜头耿乐的态度来了360度大转弯。告知调查员在小湖边,哥哥就是被吃了。包工头说哥哥是意外死了。他拍下了怪兽的视频并带路找怪兽。偌大的湖面偏偏耿乐每次都能遇到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而且影片结尾交代怪兽母亲是为了保护小怪兽才猎杀人类。行文至此我想大家应该明白了,耿乐为什么最初不配合?小怪兽的父亲是谁?为什么小怪兽颇具人形?导演应该为史前怪兽2埋下伏笔。
             黄奕本次演出的确做到了自我突破,能在一部惊悚片中时刻保持微笑很不容易。按常规思路应该和男猪脚有所发展的,作为一部悬疑片你是成功的我们真的没想到居然什么都没发生。关于黄奕的英语我想说*****。体育老师不容易兼职那么多门课程。当然她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他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道理:以后不能看黄奕主演的电影。
             我注意过一下细节,此调查起那几天挖掘机一直在原地刨。对!一直!如果你们以为导演弱智的话那你们就弱智了。其实那帮工人都是专业的演员,耿乐为了保护自己的小蜥蜴所以请了一群龙套演了一出戏想要瞒天过海可惜事与愿违。Scott 不惧危险坚持要找到怪兽,耿乐回天乏术只能牺牲爱妻拯救自己的亲生**。
              除了电影主题被误解外导演一直在强调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影响。要知道这么大只的怪物居然会被血肉之躯卡住一只獠牙你们不觉得很奇怪么。唯一的解释是由于水体受到污染重金属超标,导致怪兽体内钙质流失缺钙啊~~感谢导演 Eric Styles用无声的方式抗议中国的水环境污染、
              行文至此我发现我已经编不下去了,谁特么说这是烂片了你没看过你怎么知道烂!
    【详细】
    64921332
  • 南泉
    2018/1/21 21:47:41
    张彻最想拍的电影

    八道楼子,狄龙和姜大卫冷战前最后一次同框的电影,我一直没忍心看,一直放到昨天。

    看了之后,我非常感动,我觉得看了这么久的张彻电影,这一部是张彻一直以来最想拍的电影。

    为什么这么说?数数邵氏拍过几部战争片就知道了,邵氏拍电影不太讲情怀,什么赚钱拍什么,一个题材火了必然会把这个题材拍滥了,拍到不赚钱了才罢手。邵氏拍的大场面电影基本上都是张彻导演的,其中,十三太保尚且是赚钱

    八道楼子,狄龙和姜大卫冷战前最后一次同框的电影,我一直没忍心看,一直放到昨天。

    看了之后,我非常感动,我觉得看了这么久的张彻电影,这一部是张彻一直以来最想拍的电影。

    为什么这么说?数数邵氏拍过几部战争片就知道了,邵氏拍电影不太讲情怀,什么赚钱拍什么,一个题材火了必然会把这个题材拍滥了,拍到不赚钱了才罢手。邵氏拍的大场面电影基本上都是张彻导演的,其中,十三太保尚且是赚钱的,但是水浒传、荡寇志就不太赚钱,加之七十年代嘉禾崛起邵氏减产,邵老板后来基本都不投钱拍这类大场面战争片了。张彻出走台湾,设立长弓电影公司,一定程度上也是想摆脱邵氏的摄影棚,拍摄一些自己更中意的题材,比如《八道楼子》。

    《八道楼子》的制片,简直让我分分钟感受到了“经费在燃烧”……张彻大概是找了台湾陆军部的朋友借来的坦克,还有连续的爆破,精良的服饰,看得我眼睛都直了,这是不是那几年投资最高的华语电影之一?最让人不适应的是,电影竟然都是外景拍的,而不是邵氏的棚。《八道楼子》的主题也是邵氏罕见的严肃题材——抗日,家国情怀,民国万岁,还有什么比这样高尚的情怀更值得牺牲的场景么?还有什么比打日本鬼子更高尚的矛盾暴力元素么?好像没有,就连广电总局都无法拒绝这样暴力元素电影吧?有了这样高尚的大前提,血腥、暴力、和随之而来的漫长痛苦的惨烈死亡才会显得更加动容,这些英雄的血液不会白流,他们的牺牲会被后人永远铭记,不会像《马永贞》、或者《报仇》的小人物主角的死亡一样被人所遗忘。张彻电影中的男人永远是为了死亡这个终极目标而存在的,死亡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对于男人而言,似乎很少有比保家卫国更加高尚的死亡理由了。

    张彻是一位彻头彻尾的商业片导演,既然是商业片,一定要考虑到其可看性,那么张彻擅长的功夫片元素:盘肠大战、肌肉、必然不会少,让那一众主角以五花八门的方式痛苦漫长的死亡镜头也不会少,什么拿个手榴弹炸坦克,一顶机关枪干掉一个连。而这些元素加入到抗日题材中,以现在的眼光看就不得不说像抗日神剧了。虽然他的很多情节设置,比如说最后日军放走了那个穿国军衣服的小孩,日军最后给这几位将士立了个碑(碑文是张彻的笔迹)这样的描述,没有矮化日本人,比现在的抗日神剧还是更加高明一些,但是依旧不讨观众喜欢。我也不是特别喜欢,为什么?本片的剧本设置明显是要把最后的牺牲作为全剧的矛盾高潮,而为了推进这种牺牲的伟大、渲染最后死亡的壮烈,前面的剧情设置都是为了这个牺牲而服务的。但是前面的剧情、基本上只是交代了八道楼子这场战役的背景、以及每个主演个人的生活轨迹。主演或是因为战争而夫妻分离的平凡男人、或是在坚定不移的军人、想要报仇的戏子。这些事件并没有特别丰富的曲折与矛盾,因此除了最后牺牲的高潮、主演五花八门的死亡之外,全片没有特别多的爆点。其在商业上的失败也就不难预见了。

    我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总是走神,我对傅生这类小男生,和戚冠军的腱子肉不太感兴趣……而且戚冠军开始露肉之后,狄龙露的就明显少了,这点让我很难过……很难过……很难过……还是喜欢看狄龙露??。狄龙姜大卫之间,明显不如以前对望的眼神来得透彻,这点也让我很难过……很难过……很难过……

    【详细】
    90921350
  • 柯姐爱玩瑶打野
    2022/8/24 15:41:39
    主要角色都是女性,悠哉有趣

    我特别喜欢女主和亡国的王女,那种女强者之间惺惺相惜的友谊(虽然王女还是为了男人弑父)。

    第一集有一个细节,一家三口吃饭时,女主的母父是并排而坐,而不是有一个一家之主位于餐桌一段,同时女主妈妈讲话时她爸爸不会插嘴。并且伊雷娜喜欢旅行,而不是把一生都献给性缘关系。

    我们看剧要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多关注对女性有益的,而不是为了符合男性凝视去进行cos,尤其是伊雷娜明明要旅行

    我特别喜欢女主和亡国的王女,那种女强者之间惺惺相惜的友谊(虽然王女还是为了男人弑父)。

    第一集有一个细节,一家三口吃饭时,女主的母父是并排而坐,而不是有一个一家之主位于餐桌一段,同时女主妈妈讲话时她爸爸不会插嘴。并且伊雷娜喜欢旅行,而不是把一生都献给性缘关系。

    我们看剧要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多关注对女性有益的,而不是为了符合男性凝视去进行cos,尤其是伊雷娜明明要旅行却穿短裙高跟鞋,明显是很可笑的

    【详细】
    14603219
  • 靖康耻犹未雪
    2020/11/19 15:06:31
    【实时更新】26集,终于谈恋爱了,荆队期待很久了吧

    我是从一开始追到现在的,今天好多电视剧大结局喔。2020-12-10

    ??不想看长文的朋友可以直接跳到文章最后??

    ??????前八集吐槽预警??????

    这边有多少是看了《完美先生和差不多小姐》里的章教授过来等许

    我是从一开始追到现在的,今天好多电视剧大结局喔。2020-12-10

    ??不想看长文的朋友可以直接跳到文章最后??

    ??????前八集吐槽预警??????

    这边有多少是看了《完美先生和差不多小姐》里的章教授过来等许哲的举举手??。

    反正我是。

    但后来发现许哲第四集才出现,然后前面几集就一直吐槽男主不好看,但女主非常漂亮啊——虽然也没有长在我喜欢的审美点上,也不管她这个角色是不是如网友所说脑残地很有灵气,还是据原著粉说,本来就是来看女主能和世间万物沟通的“金手指”来的,怎么倒成了有负担的事,被改编得只剩下个名字一样了——但客观来讲,五官就是很有特点,在人群中很显眼,出场带风的滑板小姐姐老飒了!(虽然后来看花絮知道这个滑板的戏份是女主站在小推车上,工作人员合力推的)再说了,如果特殊沟通技巧什么没有副作用就脱离辩证性了,也就不切合实际?也就没法让男主多次去照顾她了?会少很多心动的机会啊。

    我觉得一口气看八集,我还是把剧情看进去了。By the way ,第一次上线就大放片集,后面几周连更两天每天两集让人着急,也是老芒果了。

    那就先从人物的背景说起吧。

    电视剧套感情线是传统,三对CP,片尾MV剪辑也很混乱。一部电视剧有警局、医院、公司、学校多层面的复杂关系,这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或两个层面的结合就已经能拍出一部比较饱满的电视剧了,起码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你要说这是刑侦剧,破案节奏也没有当作主线,它就好像是一个因为男主身份而占比比较多的环节,平均下来,三四集会出现一个大案子,然后整个剧就像一个埋在水里的藤蔓,慢慢地被捞出,牵扯出一些列的复杂关系。虽然我不知道晋江文学有什么特色,但是有故事感是肯定的,就是可以边吃饭边看的,就是稍微有点慢。这里不和其他作品做对比,不捧不踩。

    然后说一下选角。

    男二,第四集魏哲鸣开车门、带墨镜一出现的时候,还有之前女主进医院,忽然许医生出现在前台,我就感觉偶像剧男主登场了,他长得太好看了——高鼻梁的优越性,一至于和前三集在男主冰块脸下烘托的紧张的、严肃的气氛有严重的反差,甚至仿佛让我感觉在拍另一部剧。你说两个大男主面对面站着不尴尬吗?建议拍摄“平行时空的大男主”主题的剧。而且它还不是《风犬少年的天空》这样双男女主但都是学生平等身份、聚焦校园和社会的青春剧。再加上许哲喜欢的对象好像是个法医吧?有一次穿白色风衣出来,就一下子让我想到了偶像剧的穿着标配——白衬衫、风衣、暖色调西装等等。你说在警局男四的副线也就算了,还搞出这么一通。还有那个叫顾总的男三,看着好老啊,怎么还小顾总,看着这剧情,应该是喜欢女主吧,查了一下演员好像四十左右,女主二十六上下,这都可以当叔叔吧,怎么还蓄意约会呢。而且男二、男三的出现都是和男主是同学或者朋友,一通电话就登场了,没有铺垫,没有交代背景,就很突兀。此处忽略围绕男女主的各种巧合和真实性很低不谈。而且魏老师自从演过男主的大咖位以后再以男二的身份出现,扮演着暖男、起哄、助攻、守护、追妻这样的戏码,就很难让人分清这是路言之还是常欢,更何况,他之前演过医生,他如果这次想演一个最年轻有为的神经外科医生,为了给冷淡的刑侦片加入一些暖色调,就会显得有点油,已经不是调皮可以形容的了。而且医生给人的固有印象就应该有冷色调在里面,有严肃的一面,是不是章老师脱掉眼镜实在太“忠犬”了以至于不能架起这个职业。说白了,就是有点定型了。

    男三,顾总,换副眼镜弹吉他,转身穿西装进公司当大boss,就让人觉得他有奸诈的一面,在孩子中白衬衫弹吉他营造温暖的大哥哥形象过分刻意了。还换副眼镜,是要暗示双面性吗?如果说最后揭露男三是个好人,那我只能说是这个演员看上去太坏了。要么就是他演得太到位,以至于让我从他的身份特征和对老员工说的话里感受他的涉世至深。

    男四,哈哈,好像就没多少时间是在描写他的吧,就是面对爱情的笨拙和执着呗,对面就是自己喜欢的女孩。

    男主,平头,警察。虽然说他有出场甩风衣、黑外白内搭、欣慰笑等常规撩点,甚至最近多个按头杀这样的实在点,但好像都没有从外在表现撩到我,可能就是阅片量多,看得透透的了,以及长相就不是帅哥——就是说这个角色可能太直男,让我觉得帅得很没有涵养?而且男主本人看上去是真的硬汉,让我也没法用可爱、憨憨来形容他。但也正因为如此,我把关注点放在他说的话、他做的事上,进而把他归到“演技实力派”——因为他确实很好地表现出内心毫无波澜、无论遇到什么事心跳频率都稳定不变的平静感,以及各种眼神锁定中透露出的成熟冷静。但惯有的借着职务之便(或者以工作为理由)关心女主的“爱上你却不自知”,还要许哲在旁边挤眉弄眼就是老套路了——魏老师动不动点点头的一些小动作,让人感觉他的角色就是他帅哥本人,实在没必要每部戏里都加。之前,《我好喜欢你》这部剧里男主、男二也是这样“打配合”的。所以说,这男主毒舌冰山、男配暖男的路线什么时候能改一改。另外,像警察这样的职业,我都不想看到他和女主的吻戏,我觉得贴胸口、搂过来抱抱或者亲额头、亲脸颊就足够暖了,因为有一点分寸感会好一些,不能总到了结局就亲嘴吧。更何况,女主还小啊,就算高中毕业上了大学,也不至于一下子脱离单纯小白兔的设置啊。好的,这时候可能有粉丝跳出来说,你不喜欢就不要看啊。可是我恰恰是怀着期待去看的呀,所以吐槽一下应该也无可厚非?这不是引发自己如果要创作短剧的思考点么。

    说完男演员,说说女演员,平均大家都是九零后吧,至少八五后,也就还行。女二和男二对戏,像极了两位播音主持人在对白,声色的标准和体态的得体都具备,但唯独少了一点动情的、暧昧的气氛。如果能成,就是活脱脱的姐弟恋啊,很难联想到爱情——不管男二表现得怎么穷追莫舍。顺便说一句,咱能出息点儿不,别当舔狗。因为章老师而关注的微博甚至想取关。当然,这里魏星们可能说,不少我一个。十月男友章斯年,过了十月就换新男友不是挺正常的么,这就是市场消费啊。魏老师自己在YY直播的时候也提到过啊。所以,也没必要表忠心咯。虽然当时的我肯定也是很爱的,爱这个角色,爱魏老师的声音,看他的各种视频和说的话。但演员归根到底还是一个职业而已。剧中出现的别的女性角色好像有犯花痴的、有被追的,就都挺平常的。看习惯了。另外,法医和医生在看尸体以及血淋淋的片子的时候讨论器官和断手断脚还津津乐道真的好吗?周围观众都缩成一团就为了衬托两人的共同爱好?这癖好真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最后来说一下,配乐、片头以及片尾MV。

    男主唱歌声音是好听的,(甚至查了一下百度,还唱了这部剧唯二的两首)是我没想到的,我以为他一直说话的时候嘴都不怎么动一下(面瘫?)。为什么说在我心中,刑侦剧请移步《民国奇探》,偶像剧请移步《完美先生与差不多小姐》。就是说,“战歌起,气氛就来了”不是没道理的。不管是紧张的还是甜蜜的,不管是克制自己的还是勇往直前的,好的插曲能带来电视剧更丰富的联想空间和角色体验,他能把你内心想说的话用音乐去传达给观众,不需要过多的表情演绎就能做到是很神奇的,而这是这部小网剧缺乏的,导致我有的时候就是想拉进度条,但又想看剧情是什么,它到底在表达什么,想说什么故事,就一直在等。

    片头和片尾MV各自都有很好的统一性基调和指向。就是说,片头几乎就是围绕着警局,各种查案的剪辑,穿插一些人物相遇;片尾就是在写三对CP怎么分别在一起的,分别按照时间线剪辑,就是有点让人眼花缭乱而已。但是,我想从片头、片尾MV中窥见剧情走向的目的还是达到了。

    总的来说,单从前八集来看,偶像剧不像偶像剧,都市职场剧不像都市职场剧。

    但我还是期待,作为刑侦剧的终极主题——那个研发的药物,那个可以让人记忆力超强但有大脑负荷过重导致晕眩等副作用的药物,最终会是一个好的创意。换句话说,我在期待一个更大的阴谋,看着更爽,更让人佩服它的逻辑线互相牵制的关系,就好像是沿着树的分杈找到主干最后连根拔起的快感。目前,从陈明绑架杨绵绵“杀人灭口”的理由,以及第九集老陈交代用陈明自己研发的药物注射给陈明致死,可以看到一些端倪。

    这可能就是我作为一个观众,最朴实的需求。

    当然,对于这部剧的吐槽,虽说是源自关注,但也不乏我因为这一两个月手头有别的要紧事所以只能“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地去说它的一些缺点以至于尽快摆脱它而不过多关注的可能性。??

    不知道我说出了大家都想说出的话,亦或者有所不同或者新的观察点。总之就是,看看就好。

    至于为什么吐槽了那么多还给了四颗星,可能是因为打分习惯和后续期待吧,因为我也不知道什么是特别规定的打分标准,但对于一部完整的成品,有魏老师这么帅的演员,打低分也不太好吧。毕竟我只是一个观众,看到的就是现成的,主创们都是很辛苦的。而刑侦剧本身的副作用——可能会让男孩子想拿手枪各种瞄准以及让女孩子增加多疑和提防——是不被考虑在评分内的。

    ?????? 十集到第十八集分割线??????

    对前十集的评论持保留意见,并对接下来的的人物走向做大胆猜测。

    顺道梳理一下出现到现在的人物关系:

    129794489
  • Machine
    2019/1/12 3:01:42
    我觉得给低分的人都是看了盗版的。

    无论是看90分钟剪辑版还是所有的结局都看了的版本,如果你不自己交互作出选择,你就不会知道在Netflix交互看是一种什么样的神奇体验。

    它根本就不是一个电影版的游戏。你开头以为你代入主角在替他做选择,看到后面才发现原来自己做选择这个行为也是故事的一部分,原来主角知道是你在控制他。如果你不在Netflix上交互看,你是体会不到这种奇妙的感觉的,你只会觉得“噢,又是老生常谈的打破第四

    无论是看90分钟剪辑版还是所有的结局都看了的版本,如果你不自己交互作出选择,你就不会知道在Netflix交互看是一种什么样的神奇体验。

    它根本就不是一个电影版的游戏。你开头以为你代入主角在替他做选择,看到后面才发现原来自己做选择这个行为也是故事的一部分,原来主角知道是你在控制他。如果你不在Netflix上交互看,你是体会不到这种奇妙的感觉的,你只会觉得“噢,又是老生常谈的打破第四面墙”,因为你根本不曾控制过他。

    一部讲自由意志和平行宇宙的电影用这样做选择和重复展示不同的结局的形式来叙事难道不是很妙吗?

    而且他的交互的衔接做的非常好,无法暂停,只能十秒内作出选择,配乐设计的非常好,没有玩游戏那种生硬感。

    还是建议还没看的朋友用Netflix看


    【详细】
    9889390
  • Wing
    2018/12/30 19:29:40
    你会选择童风吗
  • 柿饼吃了会肚疼
    2021/1/28 10:06:05
    政治正确和种族问题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我个人感觉这是一部好剧,但是我觉得是好剧的,在别人眼里总是冷门剧。 剧情里面包括洗钱,青少年妈妈,同性恋,怀孕吃福利,以及住拖车,亲生母亲和女儿的反目,贫民窟, 民主党搞坏的城市,各个阶层之间的问题,反映的非常属实,不得不说一句,黑人男人们有side chick和十男9.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我个人感觉这是一部好剧,但是我觉得是好剧的,在别人眼里总是冷门剧。 剧情里面包括洗钱,青少年妈妈,同性恋,怀孕吃福利,以及住拖车,亲生母亲和女儿的反目,贫民窟, 民主党搞坏的城市,各个阶层之间的问题,反映的非常属实,不得不说一句,黑人男人们有side chick和十男9...  (展开)
    【详细】
    13170259
  • 归来去兮
    2021/5/4 23:41:18
    没看过的来提前避雷~

    冲着宋伊人我点开了《时光教会我爱你》,然而一路失望加失望~

    这部剧的定位是现代都市甜宠+轻喜剧,然而全烂了……

    我直接剧透吧,男主霸道总裁,高冷龟毛情商低,人设一点不讨喜~

    女主是最最常见的傻白甜人设,或许她只能算“傻”和“白”,她把所有的错全推男主身上,你自己蠢被竹马各种算计利用怎么不说?你自己亲手养的备胎男二往死里整男主还把你害得这么惨你怎么不说?全部

    冲着宋伊人我点开了《时光教会我爱你》,然而一路失望加失望~

    这部剧的定位是现代都市甜宠+轻喜剧,然而全烂了……

    我直接剧透吧,男主霸道总裁,高冷龟毛情商低,人设一点不讨喜~

    女主是最最常见的傻白甜人设,或许她只能算“傻”和“白”,她把所有的错全推男主身上,你自己蠢被竹马各种算计利用怎么不说?你自己亲手养的备胎男二往死里整男主还把你害得这么惨你怎么不说?全部怪男主头上。你妈妈跪下来逼男主当渣男主动跟你分手你又全怪男主头上~

    甜宠剧?各位见过总共24集直到大结局最后几分钟才开始正式谈恋爱的甜宠剧?你以为12集会在一起?实际上编剧还没玩够,你以为20集会在一起?实际上这只是开虐的前奏罢了……

    说到男二,这个演员我可熟悉了,云风、云疏、宽永都是他,第一次见他演这么恶心的角色。从头到尾他一直在针对、设计、陷害男主,为了得到女主他可是各种手段都使上了,包括欺骗、离间、主动摧毁女主再趁虚而入,包括利用她妈妈……就这么黑了,结果他任何报应都没有,被所有人轻轻松松原谅,过程都不要一秒洗白,编剧你是不是脑壳有包?是不是?是不是??是不是???

    主线内容大概是开局男女主的误打误撞,然后明争暗怼,契约情侣,相互好感,双向暗恋,误会冷战,刚和好一集又彻底分手开启虐恋模式,3年后男主追妻火葬场求得原谅正式在一起,大结局~

    最后总结:想看高甜撒糖的请直接绕道,想看清爽小喜剧的请直接绕道,如果是冲着颜值来的,请直接下一部剧……

    【详细】
    13524656
  • 浮玍若梦惜流年
    2016/7/14 22:08:17
    一部被低估的好片
    这部片看了三次,觉得虽然算不上完美和经典,但是卧底剧情还是很有创新,后来把卧底片推向经典的《无间道》应该多多少少受了此片的影响吧。特别是这部片中几个人的演技都无话可说,古天乐的沉稳,谭耀文的奸诈,还有刘德华黑老大的气势,说起来刘德华的演技确实比以前只会耍帅提升了很多,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以前看到过的不一样的黑老大。包括关秀媚在这部片中也发挥的很好,演出了老大的女人该有的气质,特玻是飞龙被抓后的沉重冷静
    这部片看了三次,觉得虽然算不上完美和经典,但是卧底剧情还是很有创新,后来把卧底片推向经典的《无间道》应该多多少少受了此片的影响吧。特别是这部片中几个人的演技都无话可说,古天乐的沉稳,谭耀文的奸诈,还有刘德华黑老大的气势,说起来刘德华的演技确实比以前只会耍帅提升了很多,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以前看到过的不一样的黑老大。包括关秀媚在这部片中也发挥的很好,演出了老大的女人该有的气质,特玻是飞龙被抓后的沉重冷静。
    【详细】
    7990201
  • 绿光森林
    2021/11/30 22:46:43
    观《军舰岛》的二三感悟

    黄政民真是一个宝藏大叔,他演什么,就是什么角色。巧合的是,最近看的三部韩国电影,《新世界》《特工》《军舰岛》,主角都有他。粗俗狠辣却讲义气的丁青,阿谀谄媚、为人圆滑,但是为了女儿又很勇敢的姜宇,他,即是角色本身。反观有的演员,演什么都是他自己。印象深刻的几个片段:1.小女孩举起双手高呼“天皇陛下万岁!”脸上犹自带着泪痕和恐惧。2.雨中的灯光下,父女俩一起跳舞。3.黄政民饰演的父亲把腮帮子鼓足

    黄政民真是一个宝藏大叔,他演什么,就是什么角色。巧合的是,最近看的三部韩国电影,《新世界》《特工》《军舰岛》,主角都有他。粗俗狠辣却讲义气的丁青,阿谀谄媚、为人圆滑,但是为了女儿又很勇敢的姜宇,他,即是角色本身。反观有的演员,演什么都是他自己。印象深刻的几个片段:1.小女孩举起双手高呼“天皇陛下万岁!”脸上犹自带着泪痕和恐惧。2.雨中的灯光下,父女俩一起跳舞。3.黄政民饰演的父亲把腮帮子鼓足气逗女儿笑,在日本所长身边瑟瑟发抖的小女孩嫣然一笑,天空似乎都放晴了。4.从未告白过的男女相依死在一起。从未开口说过那句话,但是在你举枪时,我也举起枪在你身后保护你,便已胜过千言万语。5.宋仲基饰演的特工与李景荣饰演的卖国求荣者之间的唇枪舌战。母亲大人跟我一起看的,我们一致认为,这部电影甩国产抗日神片十条街。各个阶层、各个群体、各种品格的人都塑造的血肉丰满,而国产的永远都是围绕掌握着军政大权、经济命脉的豪门贵族展开,咱们普通老百姓就不配作为主角出现在抗日剧中是吧?而且主角的归宿必然是经历了一番斗争思想升华了,觉悟提高了,然后入党了,只此一条路可走。

    【详细】
    14032481
  • Transcendental
    2022/8/9 4:03:49
    应渊:一个即将弑父娶“母”的神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一个男生的成长,会经历弗洛伊德通过希腊神话总结出的俄狄浦斯情结,在他孩童时,父亲代表这个世界的秩序,给予他安全,给予他鼓励和惩罚,对他的行为形成约束,母亲最美好的爱恋,代表异性温柔善良无私付出的形象。所以在他从父母的世界里慢慢脱离出来,意识到自我是一个独立...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一个男生的成长,会经历弗洛伊德通过希腊神话总结出的俄狄浦斯情结,在他孩童时,父亲代表这个世界的秩序,给予他安全,给予他鼓励和惩罚,对他的行为形成约束,母亲最美好的爱恋,代表异性温柔善良无私付出的形象。所以在他从父母的世界里慢慢脱离出来,意识到自我是一个独立...  (展开)
    【详细】
    14564252
  • Mr.Toro
    2018/7/8 21:36:19
    乔家大院遇最强挑战,大东家张博力挽狂澜

    作为《乔家大院》的第二部,电视剧《诚忠堂》近日在央视开播,再次引发全民热议,而该剧的故事,也伴随着历史进程,来到了辛亥革命时期。当年由乔致庸亲手创下的丰厚家业,开始面临巨大的挑战,一边是清末民初间社会的动荡不安,一边是传统票号行业也面临着时代的冲击,都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兵荒马乱中乔家的未来,就交付于乔家第五代传人乔映霁身上,这无论是对剧中这个人物,还是对扮演者张博

    作为《乔家大院》的第二部,电视剧《诚忠堂》近日在央视开播,再次引发全民热议,而该剧的故事,也伴随着历史进程,来到了辛亥革命时期。当年由乔致庸亲手创下的丰厚家业,开始面临巨大的挑战,一边是清末民初间社会的动荡不安,一边是传统票号行业也面临着时代的冲击,都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兵荒马乱中乔家的未来,就交付于乔家第五代传人乔映霁身上,这无论是对剧中这个人物,还是对扮演者张博而言,都不啻是一程重要的使命。

    9500405
  • 复制人罗伊
    2018/3/7 11:30:22
    科比的梦想诗画,只可惜拿了奥斯卡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颁给了科比制片自己退役信改编的《亲爱的篮球》,争议性并不亚于《三块广告牌》最佳剧本输给《逃出绝命镇》,最佳影片输给《水形物语》。对于看电影也看NBA的人来说,这是一件屁股分裂的事情,所幸人的屁股本就有两瓣。 影迷的屁股 湖人还没总冠军,湖人...  (展开)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颁给了科比制片自己退役信改编的《亲爱的篮球》,争议性并不亚于《三块广告牌》最佳剧本输给《逃出绝命镇》,最佳影片输给《水形物语》。对于看电影也看NBA的人来说,这是一件屁股分裂的事情,所幸人的屁股本就有两瓣。 影迷的屁股 湖人还没总冠军,湖人...  (展开)
    【详细】
    9207218
  • 小川くん
    2019/1/26 1:31:58
    肤色之界,远不止黑白之界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首先,我想说,不知道为何这部电影评分这么低。 一个为了祖国而流血牺牲的人,没有被敌人的炮火杀死,却最终死在了自己国家的人手里,究其原因,是因为他是个黑人,并且跟白人女人上床了,而那个白人女人还是德国人——美国人的敌人,但是对于那些自视甚高的白人杂种来说并不重...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首先,我想说,不知道为何这部电影评分这么低。 一个为了祖国而流血牺牲的人,没有被敌人的炮火杀死,却最终死在了自己国家的人手里,究其原因,是因为他是个黑人,并且跟白人女人上床了,而那个白人女人还是德国人——美国人的敌人,但是对于那些自视甚高的白人杂种来说并不重...  (展开)
    【详细】
    9918253
  • 五月的蓝天
    2015/6/19 22:32:02
    电影的点
    喜欢柏邦妮,看她写的影评,说对电影不太满意,我会搜索一些她编剧的电影啦
    现在只记得最后关于进产房时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是处女座,手抓着门要等到过了12点再进产室
    阿泽西很帅呀,一搜才发现是那个 大长今里的闵大人,会再关注他的作品是什么样子的
    中间有些台词不错
    我爱上你,是我情非得已,但我甘之如饴
    星座只不过是接近你的借口,只是想走进你的星球,了解你,与你共转
    中间陈
    喜欢柏邦妮,看她写的影评,说对电影不太满意,我会搜索一些她编剧的电影啦
    现在只记得最后关于进产房时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是处女座,手抓着门要等到过了12点再进产室
    阿泽西很帅呀,一搜才发现是那个 大长今里的闵大人,会再关注他的作品是什么样子的
    中间有些台词不错
    我爱上你,是我情非得已,但我甘之如饴
    星座只不过是接近你的借口,只是想走进你的星球,了解你,与你共转
    中间陈学冬被咖啡姐姐吸引的时候,很不希望他们在一起,因为挺喜欢在熙的性格的,所以我觉得当你看电影,喜欢不喜欢一个角色时,都是你自己本身状态或内心恐惧什么的在起作用,因为自己大概就属于在熙那个性格的,为她担心,也是在为自己担心(这是意淫啦,先有个男神样儿的男盆友吧,不,先有一些异性盆友再说吧)
    【详细】
    7504343
  • 做事不能设假设
    2021/3/19 15:30:12
    战争创伤后遗症

    战争创伤后遗症,受害的都是平民。战争创伤后遗症,受害的都是平民。战争创伤后遗症,受害的都是平民。战争创伤后遗症,受害的都是平民。战争创伤后遗症,受害的都是平民。战争创伤后遗症,受害的都是平民。战争创伤后遗症,受害的都是平民。战争创伤后遗症,受害的都是平民。战争创伤后遗症,受害的都是平民。战争创伤后遗症,受害的都是平民。

    战争创伤后遗症,受害的都是平民。战争创伤后遗症,受害的都是平民。战争创伤后遗症,受害的都是平民。战争创伤后遗症,受害的都是平民。战争创伤后遗症,受害的都是平民。战争创伤后遗症,受害的都是平民。战争创伤后遗症,受害的都是平民。战争创伤后遗症,受害的都是平民。战争创伤后遗症,受害的都是平民。战争创伤后遗症,受害的都是平民。

    【详细】
    13329181
  • SupernovaR
    2018/4/26 1:11:15
    浴血站起来的,是June,也是你我

    Season 2 is back!

    episode 1

    非常高水准的回归开场,Elizabeth Moss的眼睛里写着如此复杂的情绪:对朋友的歉疚,对死亡和酷刑的恐惧,对自由的渴望。

    Season 2 is back!

    episode 1

    非常高水准的回归开场,Elizabeth Moss的眼睛里写着如此复杂的情绪:对朋友的歉疚,对死亡和酷刑的恐惧,对自由的渴望。

    9319276
  • 爱幻想的小孩
    2013/11/27 13:57:04
    迪士尼文化的创新与传承(长文慎入)
    自从皮克斯和梦工厂崛起后,迪士尼一直处于一种困境中。他们在努力找寻和其他Animation Studio相比,自己身上最独特的地方是什么,自己代表着什么。他们也比谁都清楚,没有创新就不会前进,但同时也不能丢掉自己的文化遗产。本片也算是真正做到了”keep moving forward”的承诺

    其实和其他动画公司比,迪士尼动画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的音乐。每当观众想起那些经典的迪士尼动画的
    自从皮克斯和梦工厂崛起后,迪士尼一直处于一种困境中。他们在努力找寻和其他Animation Studio相比,自己身上最独特的地方是什么,自己代表着什么。他们也比谁都清楚,没有创新就不会前进,但同时也不能丢掉自己的文化遗产。本片也算是真正做到了”keep moving forward”的承诺

    其实和其他动画公司比,迪士尼动画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的音乐。每当观众想起那些经典的迪士尼动画的时候,音乐往往是他们第一个回忆起的元素。《小美人鱼的》”Part of Your World”,《美女与野兽》里动人的旋律,《狮子王》的”Circle of Life”,还有迪士尼公园里总在单曲循环的”A Whole New World”......往往是音乐让迪士尼动画有如此不朽的魔力。本片便是迪士尼又一次对音乐剧的拥抱。这也体现出了电影制作中的核心—合作。本片作曲家Robert Lopez和Kristen Anderson-Lopez(还竟然是夫妻)为本片创作的音乐可以说是令人印象深刻并且积极为电影叙事服务。开头短短三分钟的由“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这首歌带领的montage干净利索的把Elsa和Anna从小到大的隔阂表现的淋漓精致,并且旋律令人心碎,节奏和情感把握的相当到位。很有《飞屋环游记》前十分钟的感觉。如果没有前期导演与作曲家的配合,这段剪辑是绝对不会如此有力。“Frozen”前身“Snow Queen”这个项目可算是历经坎坷。由于迪士尼当时的一个头头非常喜欢这个安徒生原版的童话,让这个项目立的很早,可是在故事上有很多挫折。原版故事中Snow Queen是个大反派,如果不改动的话就又会成为典型的女主为了救男主踏上一个旅程然后皆大欢喜归来,live happily ever after的片子,那和以前那些动画又有什么区别呢?这个项目后来被搁置,然后班底经过了大换血,换成了现在Chris Buck和Jennifer Lee带领的团队。(两位导演也是故事的创作者,但只有Jennifer Lee是编剧) 两位作曲家也是积极的与导演们沟通和创作音乐。有意思的是,本片的所有由配音演员唱的曲子都是夫妻俩人操刀的(他们是songwriter),但是原声带(score)是另外一个人Chris Beck创作的。所以夫妻二人组也少了些压力,可以更加专心的创作有百老汇风格的歌曲。Chris Beck在自己的背景音乐加入了他们二人原创歌曲的一些旋律以保证整张专辑的连续性。比如说全片最结尾的音乐就是“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的变奏版,这又体现了合作

    Frozen豪华版原声带中的第二张碟收录了两位作曲家为本片创作但最终没有被采纳的曲子,我们也可以能从中瞥见这个故事在设计过程中是经历了多少的变动。这些被剪掉的“原型”曲子都是在两位作曲家自己家里录的,声音是他们自己的声音和他们孩子的声音。(由于他们小闺女的声音太萌了于是在最终版"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中为童年Anna配音的就是他们的小闺女Katie)

    他们写了一首关于Anna刚出生和Elsa一起表达自己怎么叛逆的曲子,

    一首关于预言的曲子(最终的片子可是啥预言都没有),

    一首关于Heir和Spare的曲子(有一版故事中将两姐妹关系重点放在Elsa是皇位继承人而Anna只是一个被忽视的备胎上。这首歌是Anna的独白,说自己不仅仅是一个备胎,有自己的价值。最终的故事没有把重心放在这个关系上,但Elsa仍然还是皇位继承人。Anna是备胎这个信息在最终版中没有被突出,但是从这首被剪掉的歌中我们确实可以更好的理解Anna这个人物),

    一首Anna和Hans的爱情歌(最终的曲子完全不是这个调子),

    一首Elsa和Anna的曲子(由于冲突,Elsa主动把Anna的心冻上。最终版中这只是个意外),

    另外一首Elsa和Anna的曲子(Elsa在监狱里,Anna开始慢慢被冻死,这个时候两个人才开始慢慢的理解对方。当然最终版也不是这个样子的)

    总而言之,从这些没有采用的曲子中我非常欣慰的看到两位导演在积极的和作曲家合作,让音乐成为叙事的一部分,而不是在一切都决定好以后再”通知“他们二位去写几首歌。事实上,“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这首我认为是全片最催泪的曲子在一开始是没有被采用的。但是在试映给员工以后他们强烈要求留下这首曲子,连约翰拉赛特都说”我脑子里全是这首歌,我开车的时候都还在哼哼。” 后来这首歌也被留下,被制作成如此出色的一段montage。我完全无法想象本片没有这段的样子。所以作曲家也能成为叙事成分中的重要一员,这一首曲子由于广受喜爱,甚至改变了原先的叙事。这也是很欣慰的一件事,因为这体现了电影制作的核心:合作。导演不是独裁者,他们没有守着已经定好的创意一点变化不许有,而是积极的与其他艺术家合作,经常改变和尝试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估计这也是本片音乐为何能如此出色的达到叙事效果,而不是为了唱而唱。事实上,“Let It Go”是全片第一首确定的歌,也正是这首歌让导演们意识到,Elsa不是邪恶的反派,她只是一个压抑的青少年,因此他们也决定放弃反派这个设定。导演Chris Buck一开始向迪士尼老总们pitch故事的时候影片名是“Anna and the Snow Queen”,Elsa还是反派。因为这首歌和约翰拉赛特的缘故,导演们打算把俩人变成姐妹关系,这样观众才会开始关心他们,然后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估计没有一部迪士尼动画中songwriter会如此紧密的参与故事创作过程。金球奖的获奖感言里两位导演也都特别感谢了夫妻二人组,更体现了他们对整个故事的贡献

    其实在动画片里用大量人声演唱的音乐也是双刃剑,因为会对国际市场有影响。我觉得当初之所以“Tangled”《魔发奇缘》没在大陆引进就是因为里面英文歌太多了,孩子们伤不起。去年的《无敌破坏王》绝对是看中文配音版的孩子们更多,因为好多小朋友还认不得字幕呢,你说再加上英文歌,然后就损失了好多儿童观众群,损失了孩子就损失了更多的陪他们的家长的票钱;就算引进字幕版,唱歌的时候大家都忙着看字幕了,对画面观赏绝对是有影响的。就想象Elsa建城堡那一幕,如果有字幕的干扰,观众是不会对画面百分之百集中注意力的。如果集中注意力看画面却又忽视了Elsa歌词里放开羁绊释放自我的信息,那又会缺点意思;除此之外,歌词一开始的韵律都是英文,翻译成别的语言真不见得还有原先的味道。本片的歌词还有叙事的作用,你要是为了韵律但翻译错了不行,意思翻译对了搞不齐韵律就没了。举例:"Let it go, let it go, can't hold it back anymore; Let it go, let it go, turn away and slam that door." 你看anymore和door押韵,所以唱起来很有感觉,如果翻译成中文会成什么样子......《悲惨世界》去年在中国上映了,不管获了多少奥斯卡提名,在大陆的票房不是那么理想,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语言的问题。《悲惨世界》比《Frozen》可能还更严重点,恨不得全片都在唱歌,所有的剧情交代,情感宣泄,人物描写统统都需要通过音乐歌唱来表现。海瑟薇的那首歌你只听旋律也就是优美悲伤而已,只有和歌词结合才能变成对命运的呐喊,对生命的绝望。但是在大家都忙着读字幕,弄懂你唱的是啥意思的时候就会有个delay,造成脱离感,把音乐的力量削弱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就像我们可以把古诗词翻译成英文,但是那种意蕴是根本无法翻译的

    Elsa在“Let It Go”这首曲子中用自己魔力建造起冰城堡的montage也是非常令人惊艳,这也是一个音乐和画面无缝衔接,各自给对方锦上添花的体现。迪士尼把这部电影改变成百老汇音乐剧的野心也是可见一斑,一是作曲家Robert是托尼奖的获得者(The Book of Mormon),二是Elsa的配音演员Idina Menzel本来就是百老汇火很多年的“Wicked”中Elphaba的扮演者,她自己也因为对这个角色的出色表演获得了托尼奖。所以估计改编成音乐剧也不是什么难事。据说迪士尼已经开启《冰雪》的音乐剧版的制作了,不过是不同的班底。百老汇版的《阿拉丁》今年也要演出了,不知道怎么样呢

    两位作曲家对于频率配合的掌握也真是很棒,让音乐嵌进人声。如果各位只听“For the first time in forever”的卡拉ok伴奏的话,会发现基本上没有和人声旋律相似的旋律,这就意味着不会重合,不会相互抵消。Kristen Bell的声音频率很高,如果背景音乐频率也高两者就会相冲,对于乐器的选择也很重要。虽然是个正常的作曲家都知道这个法则,但是这个合起来最终的成品令人满意。“Let it go” 也是。据说夫妻二人写歌的时候是专门为Idina写的,脑子里有她的声音,因此最后成品的频率配合也很出色,感觉也有点像同是Idina演唱Wicked中的“Defying Gravity”这首歌。很多编剧写剧本里某个人物的时候,会把某个演员(比方说皮特)想象成这个角色再写对话。就算最后没有cast皮特,也可以让自己写的角色有独特的voice。不过对于音乐而言,专门为某个演员的声线写歌也确实可以让最后的配合很和谐。点赞

    不管怎样,迪士尼这次真的是守住了自己的音乐遗产,为本片增加了不少情感维度。我想他们也清楚和竞争对手的动画相比,自己的音乐是最大的优势吧

    *据说现在本片的原声带专辑已经排到了Billboard第一了。史上进前十的动画电影原声带中迪士尼占了六部,分别是《阿拉丁》(No. 6 in 1993),《狮子王》(No. 1 in 1994),《风中奇缘》(No. 1 in 1995),《泰山》 (No. 5),《汽车总动员》(No. 6 in 2006)。非常凶猛啊

    配音演员的演出也十分出色,Anna的配音演员Kristen Bell将Anna那种有点大大咧咧,又囧又害羞的特质表现的淋漓尽致,完全和角色融于一体。Elsa配音演员那出色的唱功必定会让“Let It Go”这首歌成为High School Musical这种场合下的炫技神曲。提到动画片的配音,我又要说几句。本片的cast是:Kristen Bell, Idina Menzel, Jonathan Groff, Josh Gad, Santino Fontana。各位认出了几个人名?估计相对最有名的就是Kristen Bell了吧。我们再对比一下Rio(蓝天工作室)的cast: Jesse Eisenberg, Anne Hathaway, Jamie Fox, Leslie Mann。各位认出几个?肯定比一个多吧。梦工厂就更别提了,每部绝对都有几个超级大腕的电影明星。梦工厂CEO是从迪士尼愤愤出走的,想打败迪士尼,因此在建立初期desperately要吸引观众,认为有明星演员作为配音演员可以吸引更多成年人观众,有更多的话题。这也似乎成为了每一部梦工厂动画的特色。皮特,朱莉,威尔史密斯,成龙,凯奇......但事实上,配音这件事和拍电影是非常不同的。拍电影是片段性,讲究live in the moment,所以电影演员习惯的工作状态是拍一条,休息一会,溜达溜达,剧组人员准备好以后再拍下一个。而配音要在一个封闭狭窄的录音室一路录到底。很多电影演员根本受不了,经常要过一会就出来溜达溜达。再加上动画片配音经常同样一句话要用不同语气不同强调点录很多次,所以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同时也很需要技巧。比方说你和麦克风该保持怎样的距离,你该怎样对着麦克风说话,你怎样用身体的不同发声部位等等。仅仅是因为你是出名的演员并不代表你在配音上就很优秀。比方说本片中Olaf的配音演员Josh Gad在配音领域就小有名气,但是人家整体的名气肯定比不上皮特,可是他作为一个配音演员技巧上说不定比皮特好很多,还省钱很多......使用名人演员的另外一个弊端就是让人出戏。我看过中文配音版的《无敌破坏王》,谢娜其实配的挺用心的,但是由于声音辨识度太高再加上偶尔的东北味总是让我穿越到快乐大本营,完全毁掉我的观影体验(不过幸好先看过英文版)。用一个没有太多名气的配音演员其实还可以让声音和角色更好的融合,让观众忘掉角色背后的明星,而集中在故事上。所以从选角上可以看出迪士尼的那股绅士劲,只选最合适的(很多本片演员都有百老汇演唱经历),而不是最大牌的。 和梦工厂这种花大价钱请大牌电影演员的土豪不一样。 Kristen Bell被选上也是因为她给导演寄了自己唱“Part of Your Wold”的带子,让导演很有信心,所以才选了她,不仅仅是因为她的名气。或许明星可以给片子带来短期的话题效应,但是真正最后靠的还是故事。

    回到本片的故事本身,虽然和所有迪士尼影片一样,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但是角度已然不同了,不是靠男主亲女主这种“真爱之吻”的狗血剧情,而是亲情。其实爱情这种东西不是理性的,而你想要令人信服的在一个半小时说出为什么男女主相爱,而且爱的那么深其实是很难的一件事。尤其是动画片,所以它们很少会探讨爱情背后的理性(俩人为什么相爱,为什么爱的这么深),而是直接就让俩人爱上了,也不用多解释什么,所以就会很陈词滥调。本片妙的地方就是从片子开始就是从姐妹情入手,从俩人的亲近到隔阂再到敞开心扉的团聚,这种姐妹情一直贯穿到结尾,我们都可以看出俩人对对方深深的爱。Elsa为了保护Anna而让自己受尽感情折磨,Anna也是从头到尾对自己的姐姐不离不弃,一直到后面的牺牲自己,一切都显得合情合理,没有往常童话中两个没爱多久的人就为对方死的那种“不合理性”。毕竟,爱自己家庭的那种爱要比爱一个陌生人的爱根基更牢固。这种新颖的角度也让这部看似很公主很迪士尼的片子脱离了公主的俗气,有了独特的味道,也是一种敢于革新的勇气。

    故事上其实还有很多隐喻和女权主义色彩。姐妹俩人的隔阂和他们父母对问题的处理方式也有很大的关系。童年的Elsa在差点用魔法杀掉自己的妹妹之后,“爱”她的父母把她关了禁闭,让她把自己特殊的一面隐藏起来,”conceal, don’t feel, don’t let them know”,这难道没有在隐射同性恋群体吗?同时也在影射女性在社会中被强迫着适应某种准则。而Elsa父母这种处理方式的后果就是Elsa常年处于恐惧和自我怀疑中,这种恐惧也是后来一切事件的导火索。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我也很喜欢Elsa的设定,她不是邪恶的反派,在不小心流露魔法后她逃到了荒郊野岭为了不伤害人,她的种种经历也让她成为全片观众最同情的人物。影片名“Frozen”也因此达到双关,同时指代Elsa魔法导致的冰冻,也代表了Elsa和Anna姐妹两人从小到大一直被冻住的这段姐妹情。

    好像一提到“女权主义”就会有很多人表示反感,这并不是倡导女性比男性强,而是在提倡女性和男性平等。比方说结婚生孩子后,女性往往会“自动”辞掉工作留在家专职照顾孩子(美国这种现象仍然非常普遍)。女性也应该有追求自己理想的权利,有勇气独立自主,有能力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是女权主义倡导的。从迪士尼的公主史也可以看出女权主义发展的缩影。最初期的公主比如白雪公主和睡美人,都好像在倡导“快去森林里瞎溜达这样你可以艳遇高富帅王子然后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她们的命运不是自己的,是要靠男人拯救的,婚姻是她们的归属。小美人鱼可能是第一个迪士尼现代女性,开始离经叛道。她父亲的苛刻要求也是社会准则压抑的缩影,但是她不妥协,硬是要打破常规,但是仍然有局限。比如说和反派在高潮的决斗中很少是由这些公主亲自打败反派的(花木兰除外,不过反正人家也不是公主)。在好莱坞传统的三段式剧本结构中,最后的高潮永远是要涉及主人公和反派的最终大战。迪士尼的高潮设计总是有点避重就轻,为了获得圆满结局而让高潮很奇怪。比方说《小美人鱼》中巫婆是被王子的船撞死的,《美女与野兽》反派是自己摔死的,《魔发奇缘》中女反派也是自己摔死的,都和女主角没关系。电影的高潮在理论上是用来体现主人公为自己目标做出的最后的牺牲和奋斗,但是这些公主片都没有体现这点,而是为了创造一个反派被打败的高潮而创作,而不是为了体现主人公的挣扎与付出。这些公主也许有自己的想法,有渴望自由的欲望,但是总是要有外界的刺激才能做出行动。小美人鱼一直向往人类生活,但只有花痴上王子并和父亲大吵一架才有变成人类的决心;长发公主一直想看孔明灯,但只有一个熟悉外界的盗贼送上门才能给了她离开家的勇气。她们有自己的目标,但她们并不是在一直为自己的目标努力,也没有付出太多代价。这是这些公主的不足之处。她们有女权主义的苗子,但是她们仍然还需要外界引导。而《冰雪奇缘》女主安娜可以说目标非常明确并且一直在努力。与其说她的目标是找到真爱,不如说是想修复和姐姐的这段感情。安娜一直是主动的,一直在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姐姐出事,安娜自己一个人鼓起勇气只身前往;姐姐赶她走,她硬要留下来作伴;姐姐要被杀,她奋不顾身去救。从剧本创作的角度来说,安娜是一个高度统一的角色,她的目标很清楚,她也一直为目标付出汗水和代价,因此观众和她很有感情投射。电影最忌讳有一个被动的主角,因为如果主人公自己都不在乎目标,我们又为什么要在乎呢?本片也拥有迪士尼动画近些年最出彩的高潮。不仅是主人公自己战胜了反派,而且高度体现了女主为了达成目标而愿意做出的牺牲。电影是门视觉艺术,这意味着不是主人公内心的感情定义他们,而是他们的行动。如果不是本片高潮引出的行动,我们不知道安娜为了理想愿意付出多少代价。她牺牲了爱情,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没有人强迫她,没有人引导她,最后的选择都是她自己决定的, 这多么有力量,这才叫彻底的女权。For the first time in forever,迪士尼公主不需要王子拯救了。虽然最后免不了俗一定要成一对吧,但是安娜最终是和一个与自己相处时间最长的男人结婚,而不是嫁给一见钟情的高富帅,这也算给观看的小朋友和大朋友们建立了正确的爱情观吧:要选那个和你风雨同舟的男人


    最棒的地方是安娜自己救了自己!!我觉得不是姐姐眼泪哭醒的好不好!(当然每个人理解不同)。这片子为什么伟大,因为女主自己救了自己,act of true love(选择救姐姐牺牲自己)是安娜自己完成的,不是靠外人,不是被动的靠别人的真爱之吻,是自己!自己救赎了自己!所以不落俗!公主不需要王子来拯救!公主不需要男人来拯救!公主反正就是不需要别人来拯救!所以我一直觉得和姐姐眼泪毛关系都没有。虽然姐姐眼泪肯定也属于act of true love,可是总有因才有果吧?为什么哭?女王殿下哭也是因为发现安娜决定牺牲自己,所以还是安娜自己的act of true love救自己在先,女王流泪在后。女王殿下全剧虽然可怜,我们都很同情她,但她确实是最被动的一个主角,总是外界在启发她,总是外界在强迫她行动,而不是像安娜那样一直主动。要不是不小心派对流露魔法,她肯定还是会一直忍着。Let it go也是因为“哎呀不小心被你们发现了算了反正也没必要再藏了”,而不是因为“老娘不想隐藏了所以你们这群sucker都给老娘吃shi吧”而主动流露魔法来let it go。看出区别了吗?我不认为这是坏事,有时候顾虑多就是因为太在乎,爱的太深,所以不愿意伤害,更何况她还有国家责任在身,我们也因此同情女王,但是这改变不了她还是比较被动这一事实。跑题了。肯定有人会和我争安娜到底是谁救的,但是我反正就这么认为的。一千个人心中一千个哈姆雷特吧。

    关于所谓的“过度解读”问题,我觉得不是问题,因为观众才是电影的final author(忘了谁说的了反正说的挺有道理的)。也许制作者的意图不一样,那也不碍事。

    为动画添加故事性和电影感说起来还真的是迪士尼首创(1937年的《白雪公主》)。白雪公主这片子当年作为动画为什么惊艳了那么多人,不仅仅是因为有色彩有声音,而是因为头一次动画开始向电影靠近,可以很明显看出迪士尼有专门的故事团队来准备故事,而且动画中很多地方模仿电影镜头,会跟着人物移动。以往还处于手绘时期的动画中,动画师往往是在一个固定的已经画好的背景里让人物动,所以那时期的动画更像舞台剧而不是电影,因为布景也动你就可以想象工作量了。我记得很清楚在白雪公主里面老巫婆雨中在森林里逃跑那场戏,你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雨和背景里的森林是有互动的,树被雨影响而不是傻不愣登的仅仅做背景,这在当时真的是很惊人的细节。《冰雪》中迪士尼花了那么多精力研发一个真实呈现背景雪的系统也体现了他们对这些细节的重视

    现在所有电影在pre-production的时候基本都会有故事板。以前拍电影的时候一般只是整理出一个shot list,就是今天要拍多少个镜头,但是没有那么直观。有预算的电影基本都会把shot list转化为故事板,这样和DP(director of photography)还有其他团队交流的时候非常方便。猜猜故事板最开始谁发明的?bingo!当然是人家迪士尼啦。现在的导演拍摄前都先会把剧本分成各种beat,然后再决定用哪些shot。故事板的引入真的可以说是革新了电影pre-production的过程,要不怎么说华特迪士尼老人家真的是一个很有vision的人呢。迪士尼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陷入一个低谷,就是因为1966年Walt Disney的去世,导致整个公司就没有了方向。动画片是由各种动画师(animator)制作的,虽然迪士尼死后优秀的动画师不缺,但是动画电影的那种叙事性和电影性没有人能向他本人一样精通。所以迪士尼Animation Studio挣扎了很久,直到八十年代末由《小美人鱼》等片开始了我们熟知的包含《阿拉丁》《美女与野兽》等经典老片的迪士尼文艺复兴时期,这也标志着迪士尼开始走出阴影,开启新模式,也获得了不少的成功。结果步入二十一世纪开始有皮克斯这种用电脑制作动画的studio搅局了(准确说1995年的《玩具总动员》就开始搅局了,也是当时惊艳了多少观众),人家也很成功,所以迪士尼好不容易整出来的文艺复兴也没持续多久。在这个科技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很多animator没有跟上时代,还执着于手绘(虽然我觉得这体现了人家的情怀),但也很迷茫。从这个角度来说,虽然《冰雪》是电脑制作的,但真的也是一部非常怀旧的片子,因为你可以从它身上看出很多迪士尼文艺复兴时期的影子,精致的造型,流畅的歌舞,还有我们的童年(擦,不小心暴露年龄了)。《魔发奇缘》是迪士尼Animation Studio第一部完全用电脑制作的动画,标志着开始拥抱新科技了,但是仍然可以看出迪士尼对经典绘画的执着,因为tangled全片都有一种油画质感,好像是电脑和手绘的一个过渡阶段。《冰雪》可以看出迪士尼开始完全发挥电脑动画的各种优势了,在技术上也算是进步吧,但是我总觉得Anna的那个油画室影射了迪士尼动画师们对传统手绘动画的眷恋和不舍,盯着Anna这个3D人物和墙上2D的油画互动,看的我那叫一个心酸,不知道以后的动画会是什么样子。宫崎骏如果不是手绘,他的作品会失去多少质感。科技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改变呢?硬守护着传统到底是执着还是顽固呢? #想太多 #闲的没事瞎感伤 #我应该找点事干因为这影评写的太长了但是我停不下来

    节奏上前半段堪称完美,一直到Elsa用魔法建造冰城堡, 非常紧凑 ,一点也不拖泥带水。但是从那里以后就好像是两个人写的剧本,一个人写的前半段,一个人写的后半段。不过这和本片大部分的有人声演唱的音乐集中在前一部分很有关系(9首歌里用了6首)。鉴于这个项目中途的那么多变故,这种节奏的紊乱也不是很奇怪。如果后半段没有反派的揭露,真的会有点拖沓和无聊。但是雪人Olaf身上满满的笑点很好的调节了气氛,也算是弥补了不足吧

    反派被揭露的那一刻虽然我很震惊,但是有一刻觉得好俗,因为迪士尼最近这个伎俩用的太多了。离我们最近的是同是Jennifer Lee编剧的《无敌破坏王》 ,反派是一个貌似是好人的人;《玩具总动员3》里的那只熊一开始也貌似是好人;《赛车总动员2》里的那个爵士也是一开始貌似是好人......所以纵然我觉得这个设定不错但是还是有点觉得,咋又是一个好人是反派呢?我觉得迪士尼一是用这个超大的reversal来弥补后半段微缓慢的节奏,二是为了照顾成人观众。很多成年人被拽进电影院纯粹是为了陪孩子,并不代表他们多喜欢动画片。想要让他们也认可故事,用这个方法也是不错的选择

    视觉上非常惊艳。作为一部用电脑制作的动画片,可以如此真实的完成对冰雪质感的重塑真是很不容易。剧组的人员去过挪威,看那里的地形和习俗,借鉴了不少(比如说舞会上人是怎么跳舞的,舞会音乐是什么样的,服装是什么样的)使用在影片中;他们也住过那个全球很著名的全是冰做的旅馆,就是为了观察在那种情况下冰会是怎样的质感,光会怎样反射的。这个经历对后来建造Elsa的冰城堡很有帮助;他们还特意研究雪在人踩过以后会是怎样的反应。有一个剧组女成员还特意穿上17世纪的蓬蓬裙在雪里走,为后来Anna穿着裙子在雪里走提供了很好的素材;Elsa的魔法效果也是花了不少时间用很复杂的电脑软件完成的,保证颗粒,亮度,还有那种美丽的小漩涡效果能很好的配合;最有意思的是为了绘制那个抢镜的驯鹿Sven,剧组真的在工作室里整来一只驯鹿供画家们取材。动画片向来以制作周期长著称。从幕后这些小故事来看迪士尼真的是花了不少心血让这个冰雪世界既真实又浪漫美丽。最后的呈现效果上来看也确实很惊艳

    还有一些小细节可以看出整个团队的用心,那就是冰雪的状态是和Elsa的情绪紧密相关的。在开头知道自己父母去世以后,Elsa房间里的雪是固定在空中的,不是动的。然后在结尾Elsa知道自己妹妹死掉的消息后,风暴瞬间停息,所有雪花不再飘动而是定在空中,和开头的一样。所以我们知道在Elsa极度悲痛的时候雪花会定住;在Elsa不小心误伤了Anna之后,如果仔细观察,她的城堡是在慢慢融化的,估计这是因为她内疚了,甚至有一刻城堡都有点泛红色。然后她不停的告诉自己”don’t feel, don’t feel”,然后城堡就停止融化,又渐渐的长回去了,但是结出来的冰柱更尖锐更可怕了;在监狱的时候,墙上的冰随着Elsa每一次的挣扎而变多......所以这些细节都可以看出整个团队认真的态度。他们知道特效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叙事

    去年的《无敌破坏王》让人们觉得这是一部非常不迪士尼的片子,而《冰雪》会是一部很不迪士尼却又非常迪士尼的片子。这都是归功于本片对迪士尼文化的继承与革新。

    说了这么多废话,归根到底,这也是一部很棒的娱乐片啊

    P.S. 为感谢有耐心读完本篇影评的童鞋们,请点这个链接来看本片的另外一个彩蛋:长发公主和她老公的客串 http://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162219188/ 一开始是从迪士尼的facebook主页和tumblr发布的

    P.P.S 再附赠几个我觉得有意思的相关视频链接

    1. 幕后花絮(包含演员配音+动画制作+配乐录制)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Y1MDk0OTg4.html

    2. 幕后科技 A Material Point Method For Snow Simulation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cxNTUzNzk2.html
    迪士尼为了模拟真的雪专门开发了一套系统和算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这个系统是怎样模拟雪的。英文

    3.蓝光版特别收录的"The Making Of Frozen"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c3OTAxNzY0.html
    音乐剧形式,三位主演再展歌喉,揭露幕后制作

    4. 删节镜头 Meet Kristoff 1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c3OTA2MzU2.html
    是故事板的形式,描述了另外一种Anna第一次见Kristoff的情形

    5.删节镜头 Meet Kristoff 2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c3OTAyNDk2.html
    展示Kristoff爬山技巧。最后附赠卖萌的Sven

    6.删节镜头 The Dressing Room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c3OTA1NzY4.html
    同样是故事板形式,发生在加冕典礼之前

    7. 删节镜头 Never Underestimate The Power Of Elsa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c3OTAzMTg4.html
    喜欢Elsa的亲就别点开这个视频了,有点毁三观,描述Elsa还是反派时的样子

    *更新:普通话版Let it go被翻译成“随它吧”,姚贝娜演唱。唱功和声音还行,但是翻译有点不忍直视(还是不忍直听?),估计是因为自己先看的原版先入为主了,感觉比不上Idina那独特的嗓音(谁让人家是唱百老汇出来的)。让我比较失望的是这首歌应该不仅仅是歌,还承担着叙事功能,揭露了Elsa的心路历程和改变。现在的普通话版歌词感觉是为了翻译而翻译,缺少了一种力量。不过翻译这件事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己觉得翻译的意思到了就okay了;粤语版这首歌的翻译是“冰心锁”(赞!),歌词很有文言文的感觉(再赞!),比普通话版歌词翻译的不知好多少倍,但是仍然怪怪的(因为现代人谁闲的没事说那么多文言文的话,影响叙事)

    不过Idina版let it go是电影正剧版,Demi是更现代一点的MV重新演绎版,真不能说哪个更好,只能说是不同风格和不同受众群。《美女与野兽》不也有一个席琳迪翁唱的重新演绎版嘛。Youtube上关于原版还是Demi版谁更好都吵爆了,有点上升到人身攻击了(Demi因为毒品问题去过rehab)。真的不至于,两种歌目的不同。所以对于姚贝娜这版还是不用那么在意,反正是为了宣传推广和本地化嘛。个人感觉有能力和机会的同学还是尽量看原版吧。毕竟口型神马的感觉最自然,何况人作曲家专门为Idina写的。而且语言这个东西,如果能理解,就不要在翻译中失去点感觉了嘛。如果把《茉莉花》翻译成英文唱,估计也是坑爹的赶脚

    *新消息确认Idina阿姨会在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演唱"Let It Go"。赞一个

    --------------------------------吐槽分界线,请选择观看----------------------------------

    1. “Love Is An Open Door”有点像High School Musical用剩下的歌,在高潮部分很奇怪,估计是因为给Hans配音的Santino本来就是在百老汇唱男高音的,加上他的声音频率基本上和女孩子在同一个区间,因此本首歌在高潮部分俩人合唱DOOOOOOOOOOOOOOOOOOOOR的时候真是好诡异,应该找一个频率低一点的男声

    2. 为什么Jonathan Groff那首歌只有五十秒!!!五十秒!!这是歌吗!!!白白浪费了他这么好的嗓子!!!看人家在Glee里面唱的多惊艳!!我怨念了啊!!!而且iTunes里这么个五十秒的歌也收费1.29美元,和其他正常长度的歌一个价钱,想啥呢!!坑爹啊!!!摔!!
    *好消息是,2月25号开始发售的digital HD版和3月18号开始发行的蓝光版中会收录一个叫"The Making of Frozen"的幕后花絮特辑,Jonathan童鞋会在里面演唱新的歌曲,《歌舞青春》导演执导。好期待!

    3. 美国人就这么喜欢狗吗????为什么驯鹿和狗一样!!!瞬间穿越到《Tangled》里面那只抢戏的马上!!!那只马喜欢吃苹果所以咱就换吃胡萝卜了吗??完全没区别啊!!!让你坐就坐还甩尾巴咱有驯鹿的尊严没有!!!

    4. 为什么女主们和长发公主长的基本一样???咱就这么懒连脸型都懒得换吗??没上映以前我以为本片是冬天版的长发公主!!!摔!!

    5. 长发公主就是一大堆金发里有一撮褐色的头发,所以咱安娜就变成一大堆橘色头发里一撮白发吗???为什么老是要有一撮奇怪的头发???我喜欢你这个设定,视觉上也挺有意思,但要体现受伤为啥一定要和头发过不去???编剧你是不是童年有阴影所以怨恨长发飘飘的女性??我们高贵冷艳的女王陛下是不是因为体寒所以白发吗??自己俩闺女头发颜色都和自己的不一样,国王陛下生前咋不怀疑到底是不是自己亲生的啊??

    6. 配色太于正了!!!于妈电视剧里总爱用各种高对比度的颜色做戏服,本片戏服一出来我就穿越到于妈的电视剧里了!!!看女王殿下披风的颜色!!还有安娜披风的颜色!!还有舞会里所有裙子的颜色!!!就是于正的感觉有木有!!!出戏啊!!

    7. 一群大人带一个小孩去凿冰,就一个小孩啊!!!不见了也不找吗!!!然后就顺理成章被石头们收养了???你特么在逗我???是不是因为你们着急唱歌把孩子都忘了???这就是为什么工作时别瞎唱歌!!!

    *底下评论的补充:“那些凿冰人貌似一开始就没带他,人家都是坐大车走,他自己拉个小木板在后面屁颠屁颠跟着。估计从小就无父无母在野外生存吧”

    8. 女王殿下咱换装以后那裙子为什么衩开的那么高???咱不是朱莉啊!!!走路还一扭一扭的!!!瞬间时装秀了吗???而且冰做的裙子为什么不化呢???而且咱是怎么让发型瞬间变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好的???咱高端大气的眼影难道也是冰做的吗???

    9. 安娜冻成冰后为啥还能喘口气???我后面的一群倒霉孩子都笑了!!!瞬间不悲伤了!!让我出戏啊!!怨念啊!!

    10. 和《魔发奇缘》一样,为什么女主这么话唠!!!恨不得一直在说!!想要体现人家主动也用不着这么话唠吧??时间久了真有点烦了!!迪士尼咱稍微换个风格shi不了!!

    就这些了


    版权:cn.hansonhe.com/frozen/
    转载请注明
    【详细】
    643515258
  • human
    2018/1/11 0:02:39
    惊喜or惊讶?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啊,这部片子啊,可谓是惊喜。 剧情上面,本以为是一部,15岁的小孩喜欢上20岁保姆的小清新爱情故事,谁知道,电影是通过讲述小男孩经历一系列邪教的事件之后,然后变得强大,从而获取自信的故事。 这个编剧有点脑洞过大?我觉得,编剧是有点不符合情理吧。一个小男孩胆小怕事...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啊,这部片子啊,可谓是惊喜。 剧情上面,本以为是一部,15岁的小孩喜欢上20岁保姆的小清新爱情故事,谁知道,电影是通过讲述小男孩经历一系列邪教的事件之后,然后变得强大,从而获取自信的故事。 这个编剧有点脑洞过大?我觉得,编剧是有点不符合情理吧。一个小男孩胆小怕事...  (展开)
    【详细】
    9061255
  • 千年森
    2012/5/21 11:34:45
    评评甄嬛和皇上的感情。
    这确实是部相当有诚意的片子。注重礼仪,注重细节,还原古典文化,尊卑有序。逻辑比较正常。确实有正剧的范。
    人物也刻画相当深入。深入到让人不寒而栗,人性的恶,展露无遗。
    成就了这部很真实的宫斗剧。

    这里面性格最复杂的无疑是皇上。
    历史上雍正就是这样既狠心又善良,既薄情又恋旧的人。用人对事果断狠辣,却体恤百姓,勤政爱民。是为一代明君。
    在这里,看到最后他被甄嬛毒害,
    这确实是部相当有诚意的片子。注重礼仪,注重细节,还原古典文化,尊卑有序。逻辑比较正常。确实有正剧的范。
    人物也刻画相当深入。深入到让人不寒而栗,人性的恶,展露无遗。
    成就了这部很真实的宫斗剧。

    这里面性格最复杂的无疑是皇上。
    历史上雍正就是这样既狠心又善良,既薄情又恋旧的人。用人对事果断狠辣,却体恤百姓,勤政爱民。是为一代明君。
    在这里,看到最后他被甄嬛毒害,气死,真的觉得他好凄凉。
    我只能说,甄嬛不是恶人,但绝非善类。

    她要的是一颗真心,一世真情,要的是唯一的爱。这是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得,无可厚非。但是,她必须得明白,她得夫君不是寻常人,是君王皇帝。古代即使寻常男子,乡野村夫,只要有能力,都可娶几房夫人。皇亲国戚更是福晋侧福晋侍妾,数不胜数。更何况是皇帝。
    但凡男人,哪个心里不想三妻四妾,垂涎美色。就算放在现代,男人也没变过。只是现代女人觉醒,法律完善。但即使如此,小三二奶,离婚依旧层出不穷。现代人只为房子车子就争个头破血流,更何况是皇帝之位,权力财富尊荣不可想象。
    极少数情况下,就算是皇帝本人想钟情于一人,国家社稷还不允许。必须得纳众多妃嫔,开枝散叶,以保后世江山万代。这妃嫔一多,纷争就起,权利压轧就激烈。皇帝只有一人,女人的渴望却是众多。就算皇帝再钟情于甄嬛,作为一个理智有能力的君王,是不会也不能事事维护。比如,甄嬛受到陷害,皇帝也不能马上就杀掉华妃,废掉皇后。必须得考虑前朝稳定等等。有时候还必须得安抚她们。甄嬛的怨恨也是情理之中。皇帝的处理也是身不由己。倒是他对于华妃的种种忍耐和最后的处理,让人唏嘘不已。
    因为她是年家的而设计让她绝育。无疑是狠心而残忍的,但他自身又何尝不内疚。所以对她处处忍让,宽容。但这又伤害了甄嬛。华妃是真心爱皇上的,最后那句,皇上,你害得我好苦,道尽了身处高位不得不承受的苦楚。皇上对待华妃,是残忍的,但也是宽容恋旧的。

    后宫权利暗涌,枕边人一句看似不经意的温言软语,一个动作就能轻易把皇上导向不同方向。明里,虽是妃嫔唯皇上是从,实际上,皇上也受尽后宫算计。
    平日里温软如玉的美人实际却残害妃嫔,杀死皇嗣,这样的事情总是发生,皇帝又如何不猜忌人心。纵使再钟情甄嬛,也难免疑心。
    而恰是这种疑心和纵容恶人却伤害甄嬛很深。
    还有重要一点,他们虽然名为夫妻,但更是君臣,尊卑有别。不能如寻常夫妻般刷小性子,小脾气。皇帝无法如其他男人一般放下身段宠她。皇帝的威严绝不能动摇。更加无法也不能为她去死。
    在国家社稷面前,永远是社稷为大。必要时刻,只能牺牲爱人。这当然是无情无义,但假若真的爱江山更爱美人,确实值得称许深情好男人,但身居皇帝之位,却不恪守本职,只能被称为荒淫无道的昏君,葬送江山,为祸百姓。
    所以,作为皇帝,尤其是作为一个好皇帝,处处身不由己。
    何况是雍正这样本就靠不寻常手段谋夺来的帝位的皇帝。
    当然,皇帝本身确实薄情也多疑。但他却也是长情而又重情的。不然不会思恋纯元多年,也不会在甄嬛出家后一直挂念,而后重新迎回宫。更不会在已经怀疑17爷和甄嬛,怀疑6阿哥的时候,不直接杀了她,而是多番打探,证实。把17爷流放关外3年后才杀了他。作为一个皇帝,而且是一位强大的皇帝,能忍受这种对威严的践踏,已经实属不易。只是最后的结果都是杀死了17爷。容不下他。让甄嬛起了杀意。
    最后他说为什么要背叛朕?是因为你是帝王,因为你待人不以真心,因为你猜忌,狠心。这样注定也得不到真心,活该被背叛。但无奈你是帝王,而且是位明君。不得不如此。单单后宫之争都要机关算尽,更何况前朝君臣之术,国家社稷权衡之仪,就连手足,父子都会算计反目。毫无猜忌之心,毫无狠心手段的人如何争得皇位,如何稳坐皇位,又如何当个好皇帝?这都是无奈。

    但谁又能说他心里对甄嬛真的没有真情?最开始的拿甄嬛做纯元的替身,确实伤透了甄嬛。人都有恋旧之心,何况皇帝,更不会屈尊向她解释。后来甄嬛出家后的挂念,再度迎回甄嬛,为她大费周章,重新赐名等,无不显示出,他对甄嬛的真情。而这时的甄嬛早已心灰意冷,心属17爷。
    至于甄嬛和17爷,我感觉不到甄嬛就真的如果郡王爱她一般爱他。只是在甄嬛刚刚知道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这样的愿望永远无法实现,皇上永远不会只爱她一人,不会无论她做了什么事情,他都会爱她如初。如此心灰意冷的时候,遇到了果郡王这样,只爱她一人,无论她做了什么事情,他都爱她如初,不必时刻担心被人陷害,更不必担心自己说错了什么话而心生猜忌。不必伴君如伴虎那般战战兢兢。她的愿望重新有了希望。
    当然,甄嬛会愿意爱上他。那么他们就远走高飞去过神仙眷侣生活多好。阴差阳错,甄嬛后来还是决意回宫,她知道只有皇上才能给她她要的。
    既然你决意回去当皇帝的妃子,你就得安守自己的本分,断了这份情。既然你要得到你想要的,那你就得毫无怨恨地付出。因为这不是皇上强迫你回宫的,是你自己要回宫的。是你自己设计了皇上,并且欺瞒皇上,要皇上认他人子女为皇嗣。这都也罢了。只是你得清楚,你要的一切,你身上所得到一切,都是皇上给的。纵使他再百般不是,你都不能忘本。他杀果郡王是太狠心,但作为皇帝来讲,却已属不易。就算你无法理解 ,最后竟然谋杀亲夫,并且是一国之君的皇帝,这就已不是一己私怨了,而是操纵了国家命运。况且,这个皇帝还是个一代明君。并且这个明君最后在知晓了甄嬛的一切阴谋秘密后,还在临死前回想他们的往事,想要她唤他一声四郎。这个皇帝的真情无疑表露无遗,但最后,甄嬛依旧用更狠的话把皇帝送上西天。说出,与他每一次接触都让她恶心这样的话来。
    重回宫中后,皇帝待她并无半点亏待,更甚从前。而甄嬛既不是受皇上逼迫,又为得到她想要的而重回他身边,却一直心中怨恨,假仁假义地对待皇帝。她自己有没有想过,她自己何尝不让人恶心,明知身怀别人的孩子,却设计欺骗皇上认他人作子,假仁假义对待皇上,最后谋杀亲夫。这过程里,起码皇上对待甄嬛是出自真心,对甄嬛的孩子的出生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和疼爱的。甄嬛确实是受到了伤害,但她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想自己如何受伤,她又何曾想过皇上的内心。说到底,她自己并不那么爱皇上。真爱皇上的,只有华妃和皇后。

    而最后直到皇上被她气死后,她泪流满面,轻唤一声四郎。
    估计到最后,她才明白,自己一直的恨,其实是因为爱。
    自己移情到果郡王身上的爱,正是因为在皇上身上失去了的爱。

    甄嬛虽然最后贵为皇太后,但人生依旧是个悲剧。
    她与皇上的决裂到谋杀,她与果郡王的分离,无数人因为她而死,有大部分原因是她自己造成的。
    只因,她身在皇宫,身为皇帝的妃嫔,却不谅解皇帝的内心,而拥有一颗寻常女子的心,渴望寻常的爱情。
    而这恰恰是身为皇帝,尤其是位好皇帝,无法给与的。又何况是这位疑心特别重,性格矛盾的皇帝。
    唏嘘乎。
    【详细】
    54362867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