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924772
  • 于栀屏
    2021/8/11 14:17:07
    简单谈谈编剧状态失控的原因:如果你没有想说的,那为什么要动笔?

    一、对十二集的整体观感

    第一集到第三集都还正常。第一集悬疑性强,情节节奏快、浓度高;第二集在处理第一集剩下的烂摊子,感情冲击很大;第三集的状态进入正轨,完整清晰,但从第4集就开始下滑,能感觉到编剧开始手足无措,于是生拉硬拽了几条感情线出来。编剧从第六集开始就基本放弃治疗了,之前还努力在单集内部完成统一性,第六集之后就完全没有了,只有第十一集,因为要结尾了,才把原本准备好的主题拿出

    一、对十二集的整体观感

    第一集到第三集都还正常。第一集悬疑性强,情节节奏快、浓度高;第二集在处理第一集剩下的烂摊子,感情冲击很大;第三集的状态进入正轨,完整清晰,但从第4集就开始下滑,能感觉到编剧开始手足无措,于是生拉硬拽了几条感情线出来。编剧从第六集开始就基本放弃治疗了,之前还努力在单集内部完成统一性,第六集之后就完全没有了,只有第十一集,因为要结尾了,才把原本准备好的主题拿出来写了,把整出戏强行拖回编剧原来的轨道,最后以一段编剧自己都不确定是不是真的如此的话结尾了。

    二、简单分析编剧失控的原因

    一开始的构架出了问题,这是最表面也是最实际的原因。

    1.让晶晶自杀这个设计本身就是在编剧的掌控范围之外的,因为一开始编剧只想着要讲个北漂故事,但没有一条强有力的线把故事组织起来,为了情节节奏选择了这种处理,虽然第一集把她自杀的部分处理得非常好,但之后情节风格上的割裂也为编剧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2.编剧从第六集到第十集基本处于一种绝望又疯狂的状态,情节严重悬浮失真,甚至出现了《小时代》般的戏码,这也就说明了编剧一开始就没把最后两集的落点处理好,只是想了个泛泛的状态就动笔了,高开低走是必然。

    3.编剧本身便不擅长长篇幅的大构架。从一至三集就能看出编剧的这个短板,尤其是第三集,三个人物的情节线完全无交叉,事件和事件之间的毫无勾连,像是三场戏的拼盘,编剧掌控大结构的能力实在弱了些。不过编剧处理单场戏的能力实在很强,在单场戏内部做起伏做得很好也很真实细腻,这也是这部戏还能让观众继续看下去的原因。当然这也离不开导演对情境的把握和演员的处理。

    但根本上,对结尾落点的不确定,高潮场面的全面崩塌,其实还是统一性的问题。编剧对全剧统一性把握是模糊的,在北京漂泊的人们究竟要怎样生活下去、为什么他们过得不容易还要继续过下去,支撑着人继续生活的东西究竟是什么,编剧其实并没有想好这个问题,编剧只有对苦难的感触,却没有拿出高屋建瓴的眼光来看待这些苦难,编剧没有真的想呼喊出来的话、没有完整的价值观来解释这一切,而这统一性的模糊是编剧走向胡写、这部戏走向失败的根本原因。

    所以,如果你没有想表达出来的内容,那你为什么动笔?这大概是每个创作者都应时刻悬在头顶的问题。回忆起我们最早开始创作的那个瞬间,不正是因为我们有话要对世界说么?这才是最根本的创作思路。

    【详细】
    137871048
  • Dieu.
    2021/8/7 23:05:14
    让人无语的在他乡

    也是在网上看到相关片段剪辑来的,首先是被晶晶跳楼吸引。感觉有点用抑郁症、跳楼、北漂来刻意吸睛。现在已看到第六集,觉得剧情狗血无比,好多都堆砌的太刻意了。

    首先,是人物设定问题。目前关于胡晶晶,因为我才看到第六集,所以还不知道她到底为什么跳楼,但是以目前的剧情来看,估计得跟家里情况有关,跟抑郁症类似有关。编剧看起来好像想通过一部剧讲很多社会当下现象,目前的感觉就是很僵硬,很假。

    也是在网上看到相关片段剪辑来的,首先是被晶晶跳楼吸引。感觉有点用抑郁症、跳楼、北漂来刻意吸睛。现在已看到第六集,觉得剧情狗血无比,好多都堆砌的太刻意了。

    首先,是人物设定问题。目前关于胡晶晶,因为我才看到第六集,所以还不知道她到底为什么跳楼,但是以目前的剧情来看,估计得跟家里情况有关,跟抑郁症类似有关。编剧看起来好像想通过一部剧讲很多社会当下现象,目前的感觉就是很僵硬,很假。

    关于纪南嘉,有为老总,和小姐妹去哪花钱基本上都是她。人物貌似没有什么缺点,得过癌症,事业好像一帆风顺。唯一的问题就是大龄剩女,三十六还没有男朋友,但是内心很渴望结婚???

    周雨彤演的(忘记角色名字了,太小说化了好像)角色,(大概是最狗血的一个角色)这个人物也让我无法带入,感觉演员台词功底也不怎么,每次和其他人说话都让我觉得尴尬。在她在公司里好像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角色,但是一遇到关键截点,就会有人帮助她,承担这个就救赎者角色的往往就是简亦繁。镜头下好像累的重点的活都是她完成的,好像很有能力,操着老板的心,拿着小几千的工资。那为什么到现在在北京还只是一个小职员,交了半年房租就没钱了?没毕业就去易安工作,估计得好几年了吧?还这么没钱,职位还这么低?我看她在剧中好像很有能力啊。一遇到问题简亦繁就会出现,这感情戏未免太牵强了吧。天台永远只有他们两个人吗??租房子不是被中介骗钱,就是室友带男人回来,要不就是遇到小偷,大半夜走在路上以为遇到尾随者,不给自己好姐妹打电话,第一就打给不熟的上司,结果人家还眼巴巴跑过来了……好不容易有机会成为组长,结果在关键点临阵退缩了,眼看就要落选了,结果一组组长心肌梗塞???估计她应该能顺位成为组长吧。这信息量未免太大。编剧估计是想通过这一个人表现很多外乡打工人的不容易吧。她和前男友的相遇,这剧情也太无语了吧。

    还有许言,和男朋友在一起,两个都是月光族。半路因为同事的话,就想去做抽脂,然后又因为同事说想做自己,不想为了别人改变自己就改变想法,放弃做手术。这剧情转变的未免太尴尬了。花男朋友的钱花的理所当然,我觉得这人三观很不正。目前两人还没分手,后面估计也会因为金钱观不符合分手,然后我估计是许言通过这件事感悟到自己的虚荣哦,然后痛改前非,重新做人。毕竟人家是主角之一。

    突然觉得胡晶晶就是一个工具人,主角们需要的时候,就来回忆一下。实在无法带入感情啊。

    简亦繁的扮演者感觉好僵硬,可能是角色本身设定的问题。让人感觉很假。空降的总监,上班还打游戏,经常无所事事。遇到问题还没有一个小职员有用。整天好像就围着周雨彤转一样,可能是主角光环吧。

    再说欧阳。首先我觉得长得有点韩国味是怎么回事。(不在审美点,实在欣赏不了,给人“贱贱“的感觉)这个人的出现,编剧大概就是为了给纪南嘉一个好结局吧,人物很不真实。简亦繁刚来公司就裁员,证明他对员工要求不低,为什么这样'贼眉鼠眼'的人都能随便进来??助力和代价司机可以是一个人,我也是见识到了。感情这个公司是一点门槛都没有。每次看到他和女孩子打招呼,我都尴尬,觉得他好像个色狼,未免太自来熟了。

    …………

    ……

    总之,很无语,这部剧很狗血,真的,别看,看了就会后悔。本来以为任素汐,金靖在,应该不会差,谁能想到呢,现在我就感觉好像被编剧欺骗了,被营销号欺骗了,简直尴尬。

    【详细】
  • 137371438
  • 桥边红药
    2021/8/4 16:13:18
    剧情分析‖第十集结局有迹可循!

    熬夜追剧后看到豆瓣都在疯狂吐槽第十集的结局,决定为第十集结局说句话。

    这一集标题是《对不起》,前面每个人都有和“对不起”相关的事情发生,但当她们经历完这一切坐在房子里想要从对方那里取暖时,才意识到自己对晶晶的“对不起”。乔乔成功救下苗苗后会遗憾自己当时为什么没能救下晶晶,许言经历了钱被骗走的事情会体会到晶晶还不上借贷的绝望,南嘉立刻把钱转给许言也是在遗憾当初没能帮晶晶解决金钱上的

    熬夜追剧后看到豆瓣都在疯狂吐槽第十集的结局,决定为第十集结局说句话。

    这一集标题是《对不起》,前面每个人都有和“对不起”相关的事情发生,但当她们经历完这一切坐在房子里想要从对方那里取暖时,才意识到自己对晶晶的“对不起”。乔乔成功救下苗苗后会遗憾自己当时为什么没能救下晶晶,许言经历了钱被骗走的事情会体会到晶晶还不上借贷的绝望,南嘉立刻把钱转给许言也是在遗憾当初没能帮晶晶解决金钱上的问题。她们都后悔自己没能及时发现晶晶的问题,没能阻止晶晶的死亡。虽然是许言发飙导致了这场歇斯底里的吵架,但许言只是一个引子,这场有关晶晶死亡原因的架其实早晚都会吵。只不过编剧选择了最有争议的一种方式来处理,但我觉得在她们三个人当时的情绪状态一切都很合理。本来三个人都各自发生了比较崩溃的事情,情绪都很不稳定,她们三个聚在这里都是希望能从其他两个人那里获取安慰和力量,但没想到三个人同时遇到事情,都没办法当树洞,所以三人会在许言崩溃发飙的时候后“一点就着”。

    编剧让许言先发飙伤人我也挺理解,一是她本身确实不成熟,和晶晶一样敏感自卑没有安全感,会觉得南嘉转钱伤自尊;二是相对于其他人来讲她更像个被宠坏的孩子,人在遇到难以接受的事情时都容易向亲近的人发脾气,尤其许言这种有点任性的角色。此外,许言的爆发有铺垫,前面二人提醒她刷单不可信的时候她就隐隐有要发飙的趋势了。乔直接告诉南嘉许言借钱这件事也戳到她了。试想一下如果换我是许言,问一个姐妹借钱结果她不但没借还带着另一个姐妹来数落我,我也会很不舒服。但许言也知道是为她好,所以这里有脾气但没发飙。而当她被骗之后,她其实会很怕别人说“我都告诉你会被骗了,你还这样做”之类的话。因为她内心很清楚别人说的是事实,也后悔了,所以才会害怕被人这样说。但乔不仅说了,还再次替她做了决定,收了南嘉的钱。许言本身是敏感自卑的,这时候帮她做这个决定她不可能不爆炸,所以发飙我觉得挺正常。

    然后她们的话虽然很伤人,但其实也是建立在伤己的基础上。本身人性就很复杂,发生这么大的事,心里对朋友有埋怨也很正常。而且从侧面说明大家真的还没彻底走出晶晶的死,一直对她的死因各种猜想。许言的埋怨让我觉得她可能还知道些更多的东西,她指责南嘉不够关心晶晶,但最了解晶晶的是她自己,未尝不是在指责自己;乔乔的埋怨让我觉得她是很责怪自己的,她把事情怪在自己身上,认为自己没看出晶晶喜欢林睿才会导致这样,所以她埋怨自己也埋怨许言没提醒她;南嘉这里没怎么说过分的话,和她的人设比较匹配,但她说出来散的时候可以看出来真的伤心了。有时候脱口而出的话恰恰是心中最真实的想法,她们可能也都在深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自责过、后悔过,也埋怨过。无数次想过“万一当时我……,晶晶就不会死了”。她们只不过是把自己的自责和懊悔用这样的方式说出来,会埋怨对方,也因为她们都没有走出胡晶晶的死亡。

    【详细】
    137281208
  • 零零零零狗
    2021/8/4 11:31:53
    第十集把前面所有的努力都毁了

    开始了,开始了,都市剧惯性中盘崩开始了。

    前面几集铺剧情,立人设,这没什么好说的,比较符合北京社畜们的日常,甚至让我一度产生了这部剧预定了年度最佳都市剧的想法,结果到了第十集,惯性崩盘。

    开始了,开始了,都市剧惯性中盘崩开始了。

    前面几集铺剧情,立人设,这没什么好说的,比较符合北京社畜们的日常,甚至让我一度产生了这部剧预定了年度最佳都市剧的想法,结果到了第十集,惯性崩盘。

    感觉就是编剧在为了冲突而冲突,为了压垮而压垮,又不符合常理,又不符合人设,纯纯的找骂。

    在这里,我想跟编剧说一声,压垮骆驼的是最后一根稻草,能看懂不?是最后一根,不是tm一根稻草,也不是一次来一斤。

    (高度剧透,谨慎食用。)

    1.许言。

    许言的人设编剧想立成那种傻白甜的风格,前面几集的铺垫确实也立住了。然后接下来的剧情是为了攒钱去刷单,虽然有点槽点,这也无所谓,因为他主要是想体现出杀猪盘杀伤力。后面是丢了八万块被沈子畅发现,情侣吵架,这也算是顺理成章出来的。结果镜头一转直接到了南嘉家,一言不发,然后大家发现不对,南嘉听说丢了八万,她怕许言伤心,立刻给许言转了八万,接着乔夕辰去劝她提了一句别像静静一样再生病了。结果,精彩的就开始了。许言就好像一条得了狂犬病的疯狗,见谁咬谁,先是扎乔夕辰和林睿以及晶晶的感情,又扎南嘉没个姐姐样。我真就纳闷了,人家前脚怕你闹心给你转八万,后脚你就骂人没姐姐样?

    你自己想静静,三棒子打不出来个屁来,为啥要去南嘉家?自己家门钥匙丢了?还是就想着让南嘉给你转钱你来的?

    一边说着不让南嘉转,一边南嘉转也不拦着,转完回手给人家骂了,这是一个正常人能干出来的正常事?甚至我感觉她俩因为转钱这个事撕吧起来然后延伸到攒钱和晶晶身上都比这沙雕剧情显得合理多了。

    2.乔夕辰

    乔夕辰这个演员真是宝藏小姐姐,人又漂亮又有演技,而且之前感觉这就是一番位,人设十分讨喜。

    结果就被这一集的蜜汁剧情毁了。

    她前几集剧情头脑又清楚又干练。

    结果许言骂了两句就上头了,这也无可厚非,有些人就是对朋友会显示出这样的性格(虽然这极其不符合乔夕辰人设。)

    结果,许言走了以后,南嘉无奈的跟乔夕辰说散了这种话的时候,乔夕辰头也不回的就走了。

    ????

    编剧你在搞笑吗,乔夕辰有啥动机从这个屋里走?来来来,你告诉我,南嘉骂她了?打她了?还是拽着她头发说你给我滚了?

    拿不关心晶晶这个事吵架谁最伤心?谁因为晶晶把这仨小姑娘当亲妹妹看?谁把这仨妹妹当成自己在北京的唯三亲人?

    乔夕辰跟南嘉在这段剧情一点冲突都没有,你告诉我编剧,乔夕辰凭什么头也不回的从南嘉家走了?

    3.苗苗

    苗苗之前就是一个普通的龙套角色,结果这一集因为诬陷了简亦繁被公司劝退,镜头一转,她站在天桥上就要跳下来???

    你说金靖跳下来的时候背景铺的满满当当,每个人都会感觉这个女孩很可惜,到了苗苗这,就一两句话什么想赚钱,想感情。

    你之前赚那么点钱你咋没想死去呢?然后感情要没了就要跳楼了?这他妈是2021年女性?

    两句话铺垫不仅让我无法共情,甚至让我有了一种死了才xx的感觉,谁在北京没压力,你想到了害人你还有理了?你干这种龌龊事还有脸在这逼逼赖赖?我要是乔夕辰都得给你推下去。

    而且这段也就算了。

    最主要的,

    北京哪他妈有那么多人天天跳楼?

    编剧是xx吗?

    有压力了,只有跳楼一条路?

    我生活不能没有压力,有压力就要跳楼?

    那我现在宣布,我要天天网暴编剧,我看你啥时候能走上这条路?

    4.林睿

    要说其他角色是为了冲突而冲突,为了压垮而压垮的话,那林睿这个角色我真的看出编剧智商已经持续不在线了。

    简亦繁要开除林睿,林睿不肯走,给出的理由是不想让乔夕辰感觉自己的青春被浪费。

    Excuse me??????

    我真是他妈要气死了,你这么有担当,这么把人放在心上,你当年走的时候咋这么义无反顾呢?你咋做到的不留一片云彩的?嗯?

    完了现在就整个“不想她认为自己的青春被浪费”前面为了升职加薪,又抄袭,又不知道被谁骗还是串通好整个跟人家同样的咖啡豆的这种智商又低,又没有底线的人突然就变好了?这每一个下作手段都是在挡乔夕辰的时候你不说你关心她,现在要辞退你了,你说你不想这不想那,你在搞笑吗,脑子里面长得是蜜汁?

    我之前一直听说国内编剧都是三年写一半,然后拉投资,拉到投资三天赶完,我一直不信,现在我信了,前半段预定年度最佳,后半段直接失智剧情。

    这剧情就好像三十而已里面为了体现江疏影对大城市的向往对着墙鞠躬一样xx xx xx。

    我现在都怀疑这编剧是不是拉到投资之后把笔杆子给投资人让他也过一把瘾给他补完的了。

    我感觉这后半段的剧本 就算撒键盘上一把小米 完了让鸡在这啄 写出来的剧情都比这玩意强

    【详细】
  • 137283405
  • 宇中橙
    2021/7/31 16:54:00
    细节里的悬浮感:真正让北漂崩溃的时刻,不是生活中的苦难累积

    说一下我个人无法共情的原因吧。

    编剧也许很努力想要呈现北漂生活的艰难,他安排一系列的遭遇和巧合来向我们证明——你看,这就是北漂。北漂生活很辛酸。

    可是,北漂的辛酸真的不必这么用力地去证明,这俩字往这儿一扔它就是辛酸。

    第一个字你叫它梦想或欲望,其

    说一下我个人无法共情的原因吧。

    编剧也许很努力想要呈现北漂生活的艰难,他安排一系列的遭遇和巧合来向我们证明——你看,这就是北漂。北漂生活很辛酸。

    可是,北漂的辛酸真的不必这么用力地去证明,这俩字往这儿一扔它就是辛酸。

    第一个字你叫它梦想或欲望,其实都一样。第二个字是游离和不安。你想要第一个字就必须拿着第二个字,它俩成为一个不可拆分的组合,变成无数人的代名词。

    北漂痛苦的根源其实不在于遭遇本身,而在遭遇背后——黑心中介骗钱的背后是什么?是北京租房难,北京租房难的背后呢?一层一层挖下去,得到的只有深重的绝望感,那就是——普通如我们,即便再怎么努力,可能也永远无法在这个城市扎下根来。

    很显然,编剧并没有去深挖,他仅仅停在外面,企图以量的累积去达成观众心里的质变,可惜却只留给我一股不上不下的别扭感。

    我始终觉得,真正让北漂崩溃的时刻,不是生活中的苦难累积,而是发现苦难背后的象征——永恒的漂泊与不安感。没有归属,游离在这座城市外。

    我刚来北京那会儿,入职不到两周,带我的师父离开,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城市里的离别,他手里提一个黑色双肩包,背对工位,和部门里两个领导点头道了别,就转身离开。整个过程很安静,很体面,也许是这座城市里离别的正确式,但并不是我熟悉的离别。

    我师父走后,他的椅子和笔筒留给了我,他东西真的很少,我当时还诧异,后来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搬家,终于明白东西少的好处——还你自由身。当然,自由身的代价就是生日时朋友要送等身抱枕,要我选样子,我脑袋里第一个念头不是动物也不是明星,而是搬家时这玩意儿该怎么装。是的,生活在此地,却似乎时刻准备离开,这是这座城市里人们的常态。

    人们总说小城故事多,一点点事会传成沸沸扬扬,也许是因为他们心有余力,八卦的热情和劲头都很足。而北京许多人的漠然并不是他们失去了八卦的天性。疲惫和不安很容易让人变得惫懒。

    我实习和正式工作都碰到过很好的领导,也碰到过很多热情的同事,但好和热情都有边界,带着职场上特有的礼貌,关怀也一定是礼貌的,北京游离疏淡的底色从未褪去。

    所以面对剧中过分活泼和八卦的职场,边界感完全消弭(虽然是为了后面恋爱做铺垫,但是为什么一定要执着于职场恋爱呢)的上司(乔夕辰线),以及前男友空降成为同事(乔夕辰线)、合作甲方老大是昔日男友(纪南嘉线)这样的巧合中的巧合,我实在是没有办法将我自己代入进去,说服我自己:这是真实的北漂。

    我知道,北漂生活可以有许多种,我也不应该只局限在我所认识的小世界,但我真的很想说一点:虚构一个世界,让它成为普罗大众的神话,这是通俗文艺作品的意义所在。我明白这个道理,但前提是,大众要相信神话是真实的 。当然,你可以运用各种手段,最重要的,是用心。

    我昨天在豆瓣刷到过一个评论,底下有人回复时用了毛骗做比,我看了有些激动,于是也回复了一段:

    怎么说呢,即便是同一种情绪,呈现和贩卖也是不一样的,毛骗是我最喜欢的国产剧之一,几年里重刷了无数遍,就像它番外篇的名字——城市的边缘,它讲的是城市里一群边缘人物,或者再说直白点,一群骗子的故事,按理说与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完全不贴近,刚开始拍摄手法也拙劣,但它就是会让我相信它是真实的,那群人是活生生的,就算活在城市边缘阴暗的角落,他们也有他们能够让我共情的生命力,因为编剧是用心在写剧本,是自然呈现而不是用力贩卖。所以我觉得拿毛骗和他乡来比较,是不公平的,对两者都不公平。

    这部剧的悬浮感不是由大块情节呈现而能让我们直观感受到,相反,它将无数接地气的情节排列组合,试图去营造贴近生活的真实感,只可惜依然是失败的,它不是不悬浮,而是它的悬浮都在细节里。

    譬如乔夕辰被同事冤枉,这本来是很贴近生活的情节,被冤枉后买醉也合乎情理,但地点不合理——在公司天台上。上司(男主)撞见后的反应也不合理——现实中真的会有这样边界感异常微妙的上司吗?真实感突然消失了,我意识到这是戏剧效果,并感到尴尬。

    譬如乔夕辰在公司加班犯了胃疼,这也很日常,可巧就巧在她正好在上司(男主)过来询问关怀的那一刻突然犯病,她拿了药出来,上司接过去给她冲药。于是真实感又消失了,我明白戏剧需要巧合,但这让它显得距离我的生活遥远。现实中的大多数情况是,生病时在工作间隙默默吃药,而且努力加班领导也不一定看得到,至少不会次次都看到。

    再譬如南嘉买鞋,她看上一双鞋的样子,让导购A去取三十八码半来给她试,导购A态度很差,差点吵起来后她把活派给了导购B,导购B刚来上班第二天,勤恳热情,态度很好地拿了鞋,又另外找了两双样子类似的,于是南嘉试也没试就把三双都买下了,并指定要导购B帮忙刷卡。我明白编剧是想要表达一个积极向上的观点,认真、热情、敬业会有好的回报。可是无论要表达什么,依然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至少不能让人产生强烈的违和感啊。鞋子不同于衣服,舒适感是最重要的,导购B自己也说了:鞋子要试一试才知道舒不舒服。南嘉的人设既不是非理性的冲动大小姐,也不是花钱如流水的富二代,连试也不试就挥手买下三双鞋,这并不符合她理性并且缺乏安全感(金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她安全感,其实很多北漂都是这样)的人设。普通人如我们,仅仅为了惩恶扬善亦或出一口气就买三双可能不合脚的鞋子,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不太现实的,这同样让它显得失真。

    真实,也许并不是要努力模拟多少人生活的遭遇,而是需要去用心揣摩隐藏在遭遇背后的困境。

    我现在是个北漂,未来也许还是,也许不是。

    但无论在什么样的身份里,我都永远会,且只会为真实共情。

    【详细】
    137182888
  • 影随茵动
    2021/7/30 16:15:52
    为向死而生的人生寻一袭铠甲

    13714187
  • 喵??
    2021/7/29 18:28:31
    成年人的不容易就要赌气、虚荣、凹心酸?

    第二集弃。演员都好,而且都是我喜欢的,但剧情假,有一种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

    作为一个北漂过、失业过、且遇过黑中介的90后女性,感觉除了任素汐的角色(当然我没到那阶层也没资格说)其余角色安排的都假、矫情,虚荣。

    好好生活不行吗?雨彤的角色被陷害已经

    第二集弃。演员都好,而且都是我喜欢的,但剧情假,有一种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

    作为一个北漂过、失业过、且遇过黑中介的90后女性,感觉除了任素汐的角色(当然我没到那阶层也没资格说)其余角色安排的都假、矫情,虚荣。

    好好生活不行吗?雨彤的角色被陷害已经没钱了还要买八百块的威士忌赌气?

    那个爱名牌包的女孩,对这角色实在厌恶,虚荣做作。

    挣多少钱就先过多少钱的生活吧,用物质去体现自己也太可悲了。还是用能力体现吧。

    虽然个人喜欢金靖,只是客观评价她的这角色,过于用力夸张的用善良去获取同情。朋友都对她那么好,而且她是有工作能力的,就算被辞退了找新工作肯定不难,但就...自杀了?这逻辑真的草率了。

    对,整部剧感觉都在凹一种让人同情的心酸的人设。但其实他们的生活比大多数人都要好。

    豆瓣评分、演员阵容、还有那股正剧的氛围让我预期太高了。

    【详细】
    13712564
  • kiefan琪凡速写
    2021/7/27 17:47:21
    girls help girls!女孩子的友谊就是这么暖

    从去年大火的《三十而已》开始,女性题材似乎成了影视剧的财富密码,谁都想来分一杯羹,但是能够拍好的又有几人?

    周末闲来无事,看了一部我原本以为自己不会看的都市剧《我在他乡挺好的》。刚看了几集,眼泪就掉了好几次。这哪是电视剧,明明就是一部纪实片,复刻着在身在异乡

    从去年大火的《三十而已》开始,女性题材似乎成了影视剧的财富密码,谁都想来分一杯羹,但是能够拍好的又有几人?

    周末闲来无事,看了一部我原本以为自己不会看的都市剧《我在他乡挺好的》。刚看了几集,眼泪就掉了好几次。这哪是电视剧,明明就是一部纪实片,复刻着在身在异乡的我们的日常,我们的职场、我们相互扶持的情义......

    13709411
  • 于哈哈
    2021/7/26 15:23:29
    生活不易,幸好有你

    “我很好。”

    每当接到父母从家乡打来的电话时,这句“谎言”总是会脱口而出,已经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父母明知道是搪塞,却还是信以为真,谈论些千篇一律的琐事,寄托些温暖无用的寒暄。

    生活太苦,不如意事常八九,能与人言无二三。即使是最亲的亲人,面对生活中这些束手无策的难题,也只能当个“场

    “我很好。”

    每当接到父母从家乡打来的电话时,这句“谎言”总是会脱口而出,已经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父母明知道是搪塞,却还是信以为真,谈论些千篇一律的琐事,寄托些温暖无用的寒暄。

    生活太苦,不如意事常八九,能与人言无二三。即使是最亲的亲人,面对生活中这些束手无策的难题,也只能当个“场外观众”。一句谎言,是我们习以为常的遮掩,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技巧,也是我们面对生活最不堪一击的抵抗。

    13704432
  • 小片片说大片
    2021/7/24 14:11:09
    自杀前的24小时,她都经历了什么?

    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最近,有个热搜词频繁出现出现在视野里:胡晶晶跳楼。

    原以为又是个天人共愤的社会

    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最近,有个热搜词频繁出现出现在视野里:胡晶晶跳楼。

    原以为又是个天人共愤的社会事件,网上一搜,评论竟清一色正能量,网友纷纷表示,眼泪全部贡献给跳楼这段了。

    13699468
  • 热敷敷
    2021/7/22 10:48:11
    看起来很接地气,但其实还在天上飘着

    前两集电视剧看起来是很接地气,但其实还是在天上飘着。能租的起剧中那样房子的北漂,真的会交了半年的房租身上就一分钱都没有了吗?至少也得找个单间或者是和朋友一起住才像样一点吧……

    另外,作为一个工作了四年多的社畜,说被裁员,没有赔偿就这么默默的忍受了?

    戏剧冲突太刻

    前两集电视剧看起来是很接地气,但其实还是在天上飘着。能租的起剧中那样房子的北漂,真的会交了半年的房租身上就一分钱都没有了吗?至少也得找个单间或者是和朋友一起住才像样一点吧……

    另外,作为一个工作了四年多的社畜,说被裁员,没有赔偿就这么默默的忍受了?

    戏剧冲突太刻意了…为了剧情而剧情,挺扯的说实话,有意无意的在贩卖焦虑

    【详细】
    13694232
  • 豚豚熊
    2021/7/22 2:42:18
    本以为是先锋作,结果还是一工业实验品

    开篇的几个手持镜头蛮有感觉的,跳线后美术就变得油腻腻的,尤其是生孩子的桥段,土得不能再土了。但靠多线叙事撑着一口气,首集拿个75分没有问题。

    以第二集为起点,四个女孩的故事由胡晶晶的葬礼开始合流,工业味也越来越浓,叙事的灾难也就开始了。白事宴席本是个探讨生死、归属的绝佳场景,给任素汐一个噙着泪的大特写,升格平

    开篇的几个手持镜头蛮有感觉的,跳线后美术就变得油腻腻的,尤其是生孩子的桥段,土得不能再土了。但靠多线叙事撑着一口气,首集拿个75分没有问题。

    以第二集为起点,四个女孩的故事由胡晶晶的葬礼开始合流,工业味也越来越浓,叙事的灾难也就开始了。白事宴席本是个探讨生死、归属的绝佳场景,给任素汐一个噙着泪的大特写,升格平扫众生相,就聊梦想与现实,立意与氛围不就起来了吗?结果这几个姐妹儿吃流水席,丧事也做成流水账。只剩下老家稀巴烂的家长里短,还有同样稀巴烂的职场线,以及稀巴烂的傻白甜爱情线,这是国产剧最熟悉的白开水节奏。

    现实题材想要拍得好,光让角色吃苦是行不通的,一定要着力于城市的迷幻与角色浮沉带来的癫狂,200年前的开山作《名利场》是这么写的,30年前的《华尔街》是这么拍的,就连土了吧唧的《相爱十年》也有这个基调,更不用说人尽皆知的《药神》。

    但不得不说,金靖的成长很大,把丑姑娘和开心果的形象交织得很好,演出了阳光里透着自卑的感觉。也是因为这点,在金靖下线后,这三个姑娘也就没什么闺蜜感了。

    【详细】
    13694543
  • Missed_the_Fly
    2021/7/21 10:31:23
    胡晶晶,你疼吗。

    因为被微博上的胡晶晶片段戳到,去看了电视剧,没想到晶晶第一集就杀了青。

    钢筋水泥的京城里,一个生命的离去,好像只不过是,把这座巨大的城市里万千路口中的某一个红灯,拉长了半个小时而已。

    她杀青的这个镜头,看着并不特别沉重。她跳下去的时候这么草率突然,仿佛只是翻个身跳下栏杆,去捡她掉在地上

    因为被微博上的胡晶晶片段戳到,去看了电视剧,没想到晶晶第一集就杀了青。

    钢筋水泥的京城里,一个生命的离去,好像只不过是,把这座巨大的城市里万千路口中的某一个红灯,拉长了半个小时而已。

    她杀青的这个镜头,看着并不特别沉重。她跳下去的时候这么草率突然,仿佛只是翻个身跳下栏杆,去捡她掉在地上的手机而已。这一跃,可能甚至没花她什么力气。可能甚至都不如她帮小朋友从树杈砸足球那么大的力气。

    看的时候我在想,她这一翻身,会不会是这辈子里,她所做的,最不费力气的事情了?大多数人放弃生命的时候,大概都是这样吧,就是觉得没有一点力气了。刚好有一个契机,就这么滑了下去,没花什么力气。

    我相信她着地的时候一定是疼的。

    但难道活下去,就不疼吗?

    她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善意的人,时时刻刻想要温暖身边的人,不想让他们为自己有一点担忧,总是尽力去照顾别人,当别人快乐顺遂,她方才心安。哪怕是个陌生的老人,哪怕是群陌生的孩子。更不用说她生了病的姐姐,她被赶出家门的闺蜜。她把所有人都放在了心上,所有人也都明明记着她的贴心,也一样感念她的付出。

    但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会在某一个时刻,再也没有力气活下去?

    就像金婧在她微博里写的那样,正是因为胡晶晶总是这样努力的活的像一个小太阳,她才把自己彻底的耗尽了。总是励志做一个好孩子,乖孩子,是我们可能从童年和家庭里承接的,最不幸和最糟糕的一个志愿。习惯忍痛的人,忍到最后连一声痛都不会喊出来,就这样如同凌迟一般,一刀刀把自己耗尽。

    再来一次的话,希望胡晶晶这么温暖的女孩子,可以在丢了工作以后,第一时间打电话给闺蜜大哭,第一时间向父母要支援,去店里胡吃海喝,不必搭理路边请求帮助的陌生老人小孩。她可以发脾气,可以不必那么随时随地在乎别人的感受,不必那么努力认真的活着,她可以做个普通的,有优点也有缺点的女孩子。

    这样,她身体里的那个美好的灵魂,方能活的长久啊。

    活下去的话,她还可以在恢复了以后继续爱她所爱的人们,她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她终有一天也会得到努力的回报,也会得到公正的认可。活下去的话,所有人都不会失去她。

    最重要的是,活下去的话,她也会有一天,自己坐在初秋的早晨,公园的秋千上,悠悠荡荡看着刚刚变色的树叶,眯着眼睛,安安静静的喝一杯喜欢的拿铁。


    【详细】
    136931233
  • harry0105
    2021/7/21 1:09:06
    生活剧的逻辑

    看到房东逼退房那场开始快进,第四集看到一半,看不动了。

    除了跳桥自杀这个设定,以及每集结尾点一下悬念的结构,其他没看到什么新意。想表扬每集结尾的悬念,主要因为大陆电视剧很难做到按剧本打点。在这一点上,算芒果良心。

    为啥看到房东那里开始快进了呢,这场戏从设定切入都太偶像剧写法了。就是只要

    看到房东逼退房那场开始快进,第四集看到一半,看不动了。

    除了跳桥自杀这个设定,以及每集结尾点一下悬念的结构,其他没看到什么新意。想表扬每集结尾的悬念,主要因为大陆电视剧很难做到按剧本打点。在这一点上,算芒果良心。

    为啥看到房东那里开始快进了呢,这场戏从设定切入都太偶像剧写法了。就是只要单场效果,不顾及生活逻辑。就想要最后金婧拿刀那个效果,就硬写房东没头没脑电话都不打都不通知直接上门犯浑蛋。而女主在面临这种情况时秒变弱鸡,智商、个性双双下线。得知自己家闯进了陌生人,不打给中介不打给警察,打给姐妹?!不是说这种脑残房东不存在,但是人物反应要合理呀!房东来之前肯定知道是中介的问题,对女主就应该是你要么补钱连带滞纳金一起,要么走人,费什么话呀?而女主明明交了房租,不能这么快表现理亏啊!第一反应不应该是–––那是你跟中介的纠纷,关我什么事吗?如果这么快就怂了,那这个女主就是另一个性格。可后面剧情她不是这样啊。

    俩人明明都有自己的立场,而作者为了强调主角的无助,女主就直接哭了?!

    不是说这件事假,是俩人对这件事的反应逻辑不对。

    同样的问题在金婧被开除那场也存在。这场完全就是剧方宣发小视频的写法,到最后也没说明白老板为啥要开除她(金婧不肯加班显然是老板的借口,这一点也是这场戏的核心梗,但最终落点是“别人要么有关系要么态度好”有关系可以理解,态度好算理由吗?哪个老板这么傻逼!得把老板这句话背后的理由找出来啊,这就是编剧偷懒了啊!如果这个都看不出来,还非要说明明给了理由,就乖乖去看偶像剧不要看这种戏)反正就是挑拨观众情绪,无视生活逻辑。

    这些写法在偶像剧里真没问题。

    但是放到都市情感剧里就显得特别碍眼。类似的问题在三十而已和我的前半生里都没出现过。包括流金岁月。当然,你要非跟北辕南辙比那也没办法。

    另外,四个人物的出场,拖沓冗长也没表现出性格,就一直在渲染情绪。每一场几乎都可以压缩至少三分之一的量。比如任素汐那几瓶2012年的酒,看得出对了口型,一定是后期改了台词,但这场戏的意义是啥啊?表现任素汐特有工作能力?效果是有一点点,可是既不好看又长。而且除了金婧每个人都跟家里通了很长的电话,每个电话都比例近似,都从头接电话表现到挂电话,为啥就不能设计一下呢?还有女主的爸爸,看得出编剧是想区别一下,前两个电话都是妈,第三个写个爸。结果……这个爸的台词换成妈说没一点问题。爸爸和女儿的交流方式和妈有啥区别?明明有这个空间,就看的很着急……

    各种局部特写加音乐,知道导演想追求一种大小谎言或日剧四重奏那种混合的质感,但缓慢和情绪都是需要用生活逻辑来支撑的,而导演在单场戏里的调度真的显得非常之生疏和不克制。总是让人在偶像剧和都市情感剧之间不停摇摆。明明还是普通45分钟的剧情容量,非要撑到60。

    生活剧门槛蛮高的,不是指责编剧和导演,是希望在这个企图心下能再认真一点…………水词儿真的挺多的。

    之所以这么激动,就是觉得明明再认真一点就能是标杆了,就……着急!

    【详细】
    136921472
  • 标本师库特
    2021/7/21 0:24:43
    我在他乡,挺糟心的(结局不错,改回四星)

    2021.08.11 更新:

    结局不错,改回四星。

    -----------------------------------

    2021.07.28 更新:

    可以点播看7、8

    2021.08.11 更新:

    结局不错,改回四星。

    -----------------------------------

    2021.07.28 更新:

    可以点播看7、8两集了,早上在上班途中看了,然后心里说不出啥滋味... ...

    如果说前三集最吸引我的是“不悬浮”,那从第四集开始就真的一路下滑了,尤其是职场的部分。

    看到第七集,纪南嘉咨询自己身体是否能承受怀孕的那个情节,我实在是忍不住快进了。

    请真实的看看生活在北京的女孩子们都是怎样的生活状态把。何必把所有女性都殊途同归地塑造成同一个样子?

    ---------------------

    好的,我们先来说说北京。

    -我常常思考为何鸟儿拥有整片天空,却老是停留在一个地方?然后我问了自己同样的问题。

    作为一个和主角们一样在北京打拼的女孩子,最近我经常问自己这句话。

    北京究竟有什么好的?它大的要命,吵的要死,工作压力大,基础设施不如上海,空气和环境也不如深圳广州,在武汉、南京、苏州工作过的几年,进医院的次数加起来都没有在北京这一年的次数多,我每天都活在随时有可能失业的阴影当中,胆战心惊的工作、生活,死乞白赖在这呆着,到底图什么?

    当我把自己抽离出来,揉碎了,掰开了看,我发现其实答案很残酷、很丢脸,但也很简单——

    对一个内心还不够强大的人来说,和大家待在一起死,远比自己一个人死要来得好受一点,不是吗?

    我当然也可以二话不说就离开这个让我焦虑的城市,但以我的能力,我觉得即使我离开这里,我大概率还是会活得很失败。

    但如果我留在北京,我能获得什么呢?

    这个城市有万般残酷之处,但它至少是目前尚存的少数的能够接纳我所有迷茫和失败的城市之一。

    在这里我有朋友,有爱人,有希望,虽然朋友可能闹掰,爱人可能分手,希望也可能破灭,但至少对我们这种人来说,在目前,这是比“回家”更好的去处。

    回到家里,要面对的,可不仅仅是工作的忙碌、生活的焦虑那么简单了。

    北京它对我来说可能更像是一个能够让我得到些许缓冲的港湾。它可能很残酷,但绝对也不是洪水猛兽。

    真正的洪水猛兽,永远都只能是我们自己身上的那些劣根性。

    这年头都流行女性题材的致郁剧,但《伦敦生活》之所以好看,是因为看到女主从黑暗中将自己一点一点捡起来的过程,我们作为观众是有所共鸣的、是无比欣慰的,大家希望看到的是这样一个过程,但这个过程和女主是否在异乡没有半毛钱关系,这个过程只关乎于女主她是不是真的能够抛开所有的外界因素,有没有找到真正的自己。

    人虽然是受限于环境的,但日子最终能过成什么样终究还是靠自己去调节。

    我们不能一边享受着这个城市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好处,又一边痛骂它对自己不够偏心。

    这种没事儿就给自己瞎找焦虑的心态是很危险的。

    136922326
  • 我是肖喜多
    2021/7/20 23:14:37
    我愿称之为《真·北漂女子图鉴》(完结小更新)

    看完了,这不仅是我今年目前为止看过“最人间”的女性群像剧,也是剧本最好的国产现代都市剧。

    诚然,为了服务戏剧题材本身,编剧在情节设计上放大了冲突,强化了障碍,浓缩了情绪,让任意卡段都拥有在短视频平台吸睛引流的功能性。但同时,她们心中有温度、有力量、有柔软,所以情绪有起落,人性有高低,人物有交待,感情有循环。

    人生没有绝对欧非,生活不是非黑即

    看完了,这不仅是我今年目前为止看过“最人间”的女性群像剧,也是剧本最好的国产现代都市剧。

    诚然,为了服务戏剧题材本身,编剧在情节设计上放大了冲突,强化了障碍,浓缩了情绪,让任意卡段都拥有在短视频平台吸睛引流的功能性。但同时,她们心中有温度、有力量、有柔软,所以情绪有起落,人性有高低,人物有交待,感情有循环。

    人生没有绝对欧非,生活不是非黑即白,作品也不存在一骑绝尘的优秀和一无是处的低劣。但能从《我在他乡挺好的》看到主创对受众的了解与思考,是圈层赛道时代团队的良心起点,他们太懂目标群体的喜恶,所以可以从选角、台词、段子,甚至配乐精准地戳中这个群体敏感又脆弱的痛点,所以选择用改良过的落地偶像剧爱情线巧妙不生硬地与现实主义窒息剧情穿插,用童话调节寓言,用治愈避免致郁。

    但也因为太过专注圈层受众,限制了突围破圈的发挥,这种题材当被冠以“真实”二字的勋章时注定就成为了另一部分人不愿意点击的苦痛与枷锁。因此,看到隔壁某剧有所谓圈内人以“顶级剧本若不获认可则将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惨剧发生”为论调发声时,我忍不住笑了。所谓“顶级”本就已经享尽了“顶配”的种种福利与资源,哪能又当又立,自己停滞不前就别想用卖惨洗白挑对立捡漏。观众不会因为偏见就否定一部优质作品,也不会因为声名就抬高一部平凡作品,最终还是要回归内容本身。

    只要《我在他乡挺好的》这种作品还在陆续产出,国产剧就还有希望,当然,如果有匹配的口碑和流量,能为这希望之光拾柴添薪就更好了。

    13692845
  • 呆头猫猫
    2021/7/20 16:58:56
    不回避人血馒头的良心剧

    真的记不清上一部不用倍速看的现代都市题材的电视剧是什么时候看的了。

    一口气看完三集,开头两集胡晶晶的遭遇,竟然让我一个大老爷们有点钝刀子割心的感觉,有些话憋好久了,不说出来会喘不上气的。

    被恶意辞退虽然不一定是胡晶晶自杀的全部原因,但一定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真的记不清上一部不用倍速看的现代都市题材的电视剧是什么时候看的了。

    一口气看完三集,开头两集胡晶晶的遭遇,竟然让我一个大老爷们有点钝刀子割心的感觉,有些话憋好久了,不说出来会喘不上气的。

    被恶意辞退虽然不一定是胡晶晶自杀的全部原因,但一定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重点在于胡晶晶和经理的那段对话,对话时间不长,但几乎没一句废话:

    13691423
  • 冷蛋
    2021/7/20 5:03:32
    是啊,成年人的崩溃,真的就在一瞬间

    我在看这部剧的时候,突然想起去年的一条新闻。说的是大连一个研究生,因为害怕自己不能顺利毕业,导致学业压力过大,于是选择自杀。临走前,他留下一封遗书,内容诙谐幽默,语气也很平淡温和。任谁都想不到,这样一个看起来“云淡风轻”的男生,会用这么决绝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我记得当时网上有人说,多大的事儿啊,这么想不开,生活上比这难的事多了去了……还有人说,这么玻璃心,怎么

    我在看这部剧的时候,突然想起去年的一条新闻。说的是大连一个研究生,因为害怕自己不能顺利毕业,导致学业压力过大,于是选择自杀。临走前,他留下一封遗书,内容诙谐幽默,语气也很平淡温和。任谁都想不到,这样一个看起来“云淡风轻”的男生,会用这么决绝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我记得当时网上有人说,多大的事儿啊,这么想不开,生活上比这难的事多了去了……还有人说,这么玻璃心,怎么在社会上混,不就是心理素质低,不够努力,也不够优秀嘛,所以才会用轻生来逃避现实……这一句句的,看似都很有道理,让你无从辩驳,却又深感无力。我开始明白,人类的悲欢或许真的并不相通。别人的痛苦,你若不曾亲历,就不会感同身受。其实,要彻底摧毁一个人,不必非要什么大风大浪。就像梭罗所说的,大多数人都处在平静的绝望中。

    13690538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