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新闻影评

6843737
  • OrangeSoda
    2020/11/30 19:47:44
    致敬儿科医生!

    因为疫情的缘故,真的不知道医生这个行业这么难,儿科医生更是如此,他们身上的责任更重,每一位医生都很了不起。一间小小的急诊室就能折射出百味人生。在急诊室里每天都在上演着生死跌宕的故事,而医生,正是与死神博弈的一群人,这是他们的故事,也是平凡与不平凡的一天。

    《儿科医生》没有太多的感情戏,只有超快的节奏、专业的技术、深刻的哲理,是一部让人无法抗拒不得不投入真情实感的医疗剧。之前看预告

    因为疫情的缘故,真的不知道医生这个行业这么难,儿科医生更是如此,他们身上的责任更重,每一位医生都很了不起。一间小小的急诊室就能折射出百味人生。在急诊室里每天都在上演着生死跌宕的故事,而医生,正是与死神博弈的一群人,这是他们的故事,也是平凡与不平凡的一天。

    《儿科医生》没有太多的感情戏,只有超快的节奏、专业的技术、深刻的哲理,是一部让人无法抗拒不得不投入真情实感的医疗剧。之前看预告就能感觉到是一部温柔到感动哭泣的医疗剧。一群儿科医生们,为了拯救儿童患者们的生命而努力,无论是邓子昂还是焦佳人,他们开始的时候不都是一帆风顺的,在经历了很多后,他们凭借自己高超的专业知识,和一心为病人的心,让别人慢慢地理解他,了解他。本剧有很多温柔的话语,从第一集“希望所有孩子都能长大成人。”到后面希望“医生决不会舍弃自己的病人,所以患者才能放心将性命交给医生,而医院正是建立在这种信任关系上。”都有一股淡淡的温柔。是一部让人对生命肃然起敬,感恩“活着”这件事的剧。有笑点有泪点,很温馨治愈,而且主创和一些配角我都好喜欢,看场景和剧情都看出来是大制作,值得一看!此外,听说,电视剧里的每个演医生和护士的演员,都是正儿八经考过试,去医院实习上岗过的,真的很用心了~

    【详细】
    13022536
  • 小河studio
    2022/2/11 19:15:28
    《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第四集《出版人的日与夜》导演手记来啦

    《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第四集《出版人的日与夜》导演手记

    来自分集导演阿土:

    开始拍摄杨师傅的时候,对我个人来说是也是很混乱和挣扎的阶段。2020年初,硕士毕业前夕,是突然间令所有人措手不及的疫情、封锁、推迟返校,兵荒马乱间回到北京从学校收拾东西走人,然后就这样被扔进了社会。不出

    《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第四集《出版人的日与夜》导演手记

    来自分集导演阿土:

    开始拍摄杨师傅的时候,对我个人来说是也是很混乱和挣扎的阶段。2020年初,硕士毕业前夕,是突然间令所有人措手不及的疫情、封锁、推迟返校,兵荒马乱间回到北京从学校收拾东西走人,然后就这样被扔进了社会。不出意外地,我成了自由职业者。

    在《书籍》之前我一直在拍自己的个人项目,习惯了单兵作战,带着所有的拍摄设备和行李,去陌生的地方和陌生的人打交道。《书籍》可以说是第一次作为“工作项目”:和当时还陌生的团队接触,从零开始抓耳挠腮地写解说词;和一个陌生职业的拍摄对象接触,他的世界里有太多东西我听都没听过(暴露了没读过什么书的本质),没法交流;拍摄也不是我一个人对情况做判断、想拍什么拍什么,有不熟悉的摄影师在,拍摄前后还要接受总导演的检阅质问;在这之前,我参与的很多项目都强调长时间跟拍,现在却只能逼迫自己要快速认识他,然后最起码“讲明白他”。

    2020年9月11日,和杨师傅的第一次见面,在上河卓远的办公室。我第一次去到一位编辑的办公室,本来以为会是充满文艺气息的工作场所,第一印象却是凌乱和灰暗。杨师傅只短暂露了下脸打了招呼,又戴上了口罩。一整个下午,他声音低沉、面容平静地讲话,更多时候是挪挪导演在回应。和想象中的什么摇滚青年什么知识分子都不太一样。

    在三位编辑里选择拍杨师傅,是因为一系列音乐书。作为音乐尤其是摇滚爱好者,《伤花怒放》绝对是绕不开的,在西北小城度过高中时代的我,没有什么渠道资源了解摇滚乐,这本书是上大学从图书馆借的最早一批书之一;杨师傅版的《来自民间的叛逆》也是学生时代的我“斥巨资”从孔网上收的,白色封面,生怕弄脏,拍空镜的时候被大力胶扯掉一块着实心疼。拍摄前对杨师傅的幻想是绝对的乐迷,而接触之后发现这个男人关心的事情太多太多了,音乐真的是很小的一部分:诗歌、小说、随笔、学术研究、武侠电影,优秀的文本总能打动他。他其实非常感性,白天深夜地在朋友圈里发诗;他喜欢很多的女性作者,尤其是安吉拉·卡特。他在夕阳下非常珍惜地摩挲着自己做的《马戏团之夜》,有点小心翼翼,有点不舍,有点溢于言表的骄傲,那个瞬间曾非常非常打动我。

    在第一次面聊后,和杨师傅只短暂接触了一次,就是在他南京的家中跟拍一天。又过了一个多月,再联系到(疯狂拖延的)杨师傅,去到上河卓远的办公室看景,情况就完全变了。这间办公室几乎被搬空了,比上次见到时更凌乱、更灰暗。所有的工位就是片子里看到的样子,散落着人去楼空之后被丢弃的物品、书稿。杨师傅的书架上乱七八糟,许多地方也搬空了,样书就像废纸一样堆在那里。我和摄影师提前收拾了一下午,腾开场地,把杨师傅的办公桌后面的整面书架码好(过程中还不小心打碎了杨师傅的一座奖杯,我错了…),才让这个办公室勉强有了点编辑办公室的意思。上河的办公室傍晚时有太阳直射进来,杨师傅看着收拾好的书架半天,说:

    “本来没什么感觉,现在被你们收拾好就有点伤感了。”

    在那之前,杨师傅从未对我们提起过上河行将关闭的事情。我知道这件事时,他也几乎没表露过什么情绪。而这一刻突然击中了我。

    对杨师傅的了解,是从喝酒开始的。刚认识的时候杨师傅自称水啤爱好者,平常也就喝喝雪花什么的。因为拍摄周期拉得很长,这之中也见证了杨师傅的饮酒成长史,从雪花勇闯,到朝日麒麟,再到行思办公室里一箱箱精酿。每次去拍摄,开始是“想喝啤酒自己拿”,到后面“今天差不多了吧,别拍了来喝酒”。我们曾经在上河楼下的日料店喝着麒麟聊了一晚上,不过到现在我也不记得聊什么了,因为最开始面见杨师傅只有心虚——自己白读这么多年书,但其实一点文化都没有。

    拍摄和杨师傅沟通实在痛苦,我战战兢兢发微信,他别别扭扭面对镜头。说好的拍摄日期一推再推,说好的有事联系我从没见到他主动发消息,说好的时间点,能实现的也实在不太多…让我常常心态崩塌。每次和杨师傅聊天,对自己的写作计划都有更新,“写写邵氏武侠的小文章”、“准备写短篇小说”、“还是要好好写诗”,结果见到最多的还是发在朋友圈里的诗。他也会立flag不能发那么多朋友圈,结果我一刷微博,杨师傅最新状态赫然眼前。

    杨师傅最初是受人邀请,离开从青年时代读书生活到成家立业的南京,来到北京创立“上河卓远”,苦心经营多年,却落得一个不愿多提的结果。南京的家中,除了绿植就是书,桌子上、书架上,层层叠叠玲琅满目,房间不大却温馨充实。在北京的杨师傅独自一人生活,经常在办公室待到深夜,看电影写文章喝啤酒,而居所也真的只是一个睡觉的地方而已。拍摄时他不大想让我进去,我只在楼道里瞥见屋里一张桌子,一些纸箱,以及开门翻涌而出的沉沉烟味。我们拍摄团队常常开玩笑说杨师傅是个“失意的中年男人”,他也蛮常自嘲身材走形颜值下跌,想要口罩护体。杨师傅确实不是杨大侠,没有豪气冲天,但江湖义气一掏一把,总是心有不甘,隐忍着坚持着,一晃这么多年就过去了。

    从拍到剪,杨师傅短短十分钟的故事,其实是我毕业后这整整一年半的时间。我想,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起码为了了解杨师傅,多多少少看了一些有的没的书,然后寻根溯源地培养了一点儿自己的阅读爱好吧。我想我和很多观众是一样的,通过这个片子,从一个不大懂书之人,到对书本、对文字、对形式有自己浅显的理解与偏好。《书籍》做片子和看片子一样,都是让人逐渐爱上书的过程。在这里,我真的非常非常感谢杨师傅,也真的非常感谢书籍团队。

    祝愿行思一切都好,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实体书呀!

    ps附上杨师傅赠送手写小诗一首:

    142172726
  • 猴子
    2019/9/16 16:40:25
    怎么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

    我们从一个人的真实经历开始聊起。

    记录片《败局启示录》里的迈克尔·本特,是一名拳击手。他曾4次获得纽约金手套公开赛冠军,5次获得全国冠军。

    到这里你可能会说,他是个成功人士。

    可他自己却说:“我不想再练拳击了”。

    我们从一个人的真实经历开始聊起。

    记录片《败局启示录》里的迈克尔·本特,是一名拳击手。他曾4次获得纽约金手套公开赛冠军,5次获得全国冠军。

    到这里你可能会说,他是个成功人士。

    可他自己却说:“我不想再练拳击了”。

    10505297
  • 鱼为
    2015/10/18 10:39:51
    “中国特工”喜剧缘何遇冷
    文/ 鱼为

        中国土豪米兰世博会之际收购帕维亚老街引起意大利黑帮的觊觎以及国际刑警与平民特工的关注,这种荒诞不经的剧情设计居然撞车现实,确实让人意想不到——中国买家要在澳大利亚买下一个“浙江省”而惊动了澳洲国防部,可见现实永远比故事更精彩,但影片如此无心插柳的铺排,与其说是对现实与中国财富阶层的透彻了解,不如说是对人性的谙熟——从温州炒房
    文/ 鱼为

        中国土豪米兰世博会之际收购帕维亚老街引起意大利黑帮的觊觎以及国际刑警与平民特工的关注,这种荒诞不经的剧情设计居然撞车现实,确实让人意想不到——中国买家要在澳大利亚买下一个“浙江省”而惊动了澳洲国防部,可见现实永远比故事更精彩,但影片如此无心插柳的铺排,与其说是对现实与中国财富阶层的透彻了解,不如说是对人性的谙熟——从温州炒房团到大量收购黄金的中国大妈,总是伴随着盲目、狂热、暴利等等关键词语。

        所以国产电影尤其喜剧最喜欢调侃两类人:土豪与屌丝,种种格格不入与匪夷所思的行为成为剧情的最佳设计,从《泰囧》到《港囧》,从《私人定制》到《夏洛特烦恼》,都有嘲讽与自嘲在其中。《魔卡行动》则将这种讽刺升级为成为引发剧情的“收购”行为,黑帮阴谋与中国式特工的拯救层层叠加,都围绕这一荒诞行径展开行动,可谓一次内容“创新”,再融入充满异域情调的绮丽风光与浪漫爱情,算是一部风格鲜明元素丰富的影片。

        但,尽管影片有着契合观众情感与视听需求的各类元素,以及深谙人性对现实的犀利洞彻,依然没能挽回一触即败的悲惨命运,在进口大片《蚁人》、《小王子》、《幸存者》的冲击下,国产片(尤其是16号上映的《魔卡行动》《心迷宫》《喜马拉雅天梯》《笔仙魔咒》)全部损兵折将,伤亡惨重,即便如《摩卡行动》、《心迷宫》这样有内容有诚意的作品依然不能幸免。

        回顾《007》、《碟中谍》、《谍影重重》甚至《王牌特工:特工学院》等影片在国内市场的大热,可见观众对这一题材影片保持由衷兴趣,那么《魔卡行动》这种“中国特工”喜剧在市场的遇冷,大片的冲击是的外部原因,那么“水土不服”则恐怕是影片的内部原因——中国影视文化的土壤无法孕育生长出健康积极的“特工”生命。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国产影片诞生大批谍战特工类型作品:《秘密图纸》、《羊城暗哨》、《英雄虎胆》、《51号兵站》、《冰山上的来客》、《野火春风斗古城》、《国庆十点钟》、《虎穴追踪》、《地下尖兵》、《寂静的山林》……彼时影片尽管带有鲜明的年代特质,但与环境相应而生,便有着真实的立足背景,故事自然得到观众共鸣,但随即而来的文化断层,让这一题材的影片从此消失在观众视线之内,即使后来港片的介入,依然无法另“中国特工”死而复生。所以“中国特工”一夕从主流观众的观影经历被剔除,想要重新建立,则难上加难,不但需要漫长时间与大量作品的累积,还需要整个文化环境的辅助。

        在进口大片的环伺之下,国产影片中最能得到观众共鸣的可以是城管、协警、西城大妈、朝阳区群众,但绝对还轮不到“中国特工”。所以,《魔卡行动》一路走好。
    【详细】
    76301255
  • 风吹的季节
    2015/5/17 21:05:14
    国产电影只需要修炼修炼再修炼
    不是那么好的电影,也没豆瓣上说的那么差。
    冲着坤哥去的。
    王丽坤是个神奇的演员,她不会让别人为她发狂,却在任何电影里出现都赏心悦目。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她总会和一些拥有强大疯狂低龄粉丝基础的男演员合作。

    说说电影吧,我觉得还是能看出编剧和导演想做一部有想法的电影。但是功力稍稍不够,导致了电影纯爱和悬疑两个部分没有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最后的结局有点突兀,而且双胞胎的这个解释表
    不是那么好的电影,也没豆瓣上说的那么差。
    冲着坤哥去的。
    王丽坤是个神奇的演员,她不会让别人为她发狂,却在任何电影里出现都赏心悦目。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她总会和一些拥有强大疯狂低龄粉丝基础的男演员合作。

    说说电影吧,我觉得还是能看出编剧和导演想做一部有想法的电影。但是功力稍稍不够,导致了电影纯爱和悬疑两个部分没有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最后的结局有点突兀,而且双胞胎的这个解释表现的有点牵强。

    看很多评论都喜欢开始校园纯爱那段,不是道是不是因为欣赏那个韩国演员。我反而喜欢郑元畅演的反派和王丽坤对戏的情节,郑元畅演技有进步除了明显的弯弯口音有点别扭之外其他挺好的。

    其实觉得男主以灵魂的方式回归照顾女主会让整个影片提升不少可惜亲爱的总局大人是不会允许的所以啊我还要什么自行车啊
    【详细】
    7475363
  • 小斑
    2016/1/12 6:37:19
    双子座工作伙伴的标配应该是处女座
    这片的预告打得很凶。结果真上片了,首周的场次就排得极为可怜。我就知道这事情不会好了。但是身为一个有道德有良心的脑残粉,仍然在百忙之中义无反顾挤出时间去看了。

    这是自己找坑跳。谁也怨不了谁。

    倒也不是没有华彩的地方。虽然当时已经在心里吐了几十分钟的槽。

    茱莉正趴上偷窥隔壁正欢时,听到开门声,她本能地转身,往墙上一贴一蹭滑坐到离墙洞远远的地方,把头扭向另一边,
    这片的预告打得很凶。结果真上片了,首周的场次就排得极为可怜。我就知道这事情不会好了。但是身为一个有道德有良心的脑残粉,仍然在百忙之中义无反顾挤出时间去看了。

    这是自己找坑跳。谁也怨不了谁。

    倒也不是没有华彩的地方。虽然当时已经在心里吐了几十分钟的槽。

    茱莉正趴上偷窥隔壁正欢时,听到开门声,她本能地转身,往墙上一贴一蹭滑坐到离墙洞远远的地方,把头扭向另一边,假装没事的样子。导演茱莉这时给了个皮特视角的全景镜头,观众都笑了。不是笑场,是笑点到了。
    后面她同皮特,一对电视设定婚龄14年的夫妻,其乐融融地一起喝着小酒吃着小菜偷窥隔壁啪啪啪。一起密谋把隔壁的小夫妻约出来,然后茱莉勾引小鲜肉皮特搞掂小萝莉,再回去偷看人家会不会吵架。

    全片就这一段有意思。还有皮特喝吐了之后,故意用臭嘴去强吻茱莉。确实也只有婚姻的老司机才能想出这么坏心眼的桥。而且也就是茱皮能够老神在在去执行而毫无违和感——毕竟魅力值摆在那里。加上一定程度上架空的时代背景,南法的美景,抑郁的前舞蹈明星,灵感枯竭的前著名作家,这种种网络写手文的设定,我突发其想,这剧本其实更适合拍成轻喜剧。

    一对美国老司机在自己的婚姻穷途末路的时候,遇到对婚姻生活的凶险还一无所知的法国小青年。前者出于无聊和恶趣味,不断把对方拉到自己熟悉的战场上(嫉妒,出轨,冷战,争执),以自己丰富的经验的把对方玩弄于鼓掌之上。最后发现比起幸福甜蜜,一起经历苦痛一起犯下过失,对于牢固的婚姻来说,更为重要。要这么拍法至少能有点观赏趣味。

    然而要选择我说的这种黑幽默方式,需要做自我穿刺的气魄和勇气——女主角因不孕而致郁或多或少也是反映了茱莉决定做手术前的心理矛盾,还有要选一个脚踏实地的监督者。

    双子座真是耐不住卖弄。

    女主角有抑郁症,没有明写。只用她不断吃药,以及男主几次把她的墨镜翻过来暗示。而女主致郁的原由,直到片末才揭晓。从影片一开始,观众只知道是男主角写不出小说。其实对于作家来说,这也就是“生不出孩子”,是伏笔。大概自以为细节做得很漂亮吧。

    我曾经干过——而且几次——跟本人的性格与形象完全背道的工作:文娱委员。那个笑出声的你站着放学别走!通常也就入学第一个学期,之后就再不会有人给我这活了。
    新学斯的第一次家长会和元旦班会,要干主持人的活。初中时跟姐搭档的是副班长,因为除了体委之外就这一个男班委。两个双子座,交流之后,有非常一致的惶恐——怕冷场。但是怕冷场的我们,偏偏不肯走怎么热闹怎么来的路线,非要弄高逼格——虽然当时还没有这个词。

    就是怕自己的底气被看穿。之后就是尽其所能地卖弄一切能力之内乃至之外的花活。末了,也自觉颇成功——并没有冷场。但实际上,除我们两个之外,大概是没有任何人感受到欢乐气氛罢。

    这片儿就给人这样的感觉,之所以非往气闷的路线上拍是怕露怯——台词的无趣人物的苍白,被批评说自己不具才能。然而,直陈自己的浅白,直面自己的坏心眼,坦率比卖弄——特别是无有内容的空卖弄——至少让围观的人不感到尴尬。

    我说皮叔以后可别再乱鼓励你老婆的剧本了。你让她先从短片开始拍吧。就这个内容,拍30分钟也是撑死了。
    【详细】
    77321372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