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影评

128894545
  • Evarnold
    2020/10/1 23:17:37
    到头来还是一句话:我看爽了

    豆瓣热门的几个低分评论,是有些道理。一类低分,认为有无法言说的外力干扰影片创作,使得表达模糊不清;另一类低分,认为本片创作本身并无高级之处,形神皆散。

    我自己看的时候,也有一些低预期,一开始的心态的确是挑刺的。比如我特别希望陈可辛能在视听上对排球这一非常具有力量感的运动进行新的技术尝试,但是没有看到。所有运动

    豆瓣热门的几个低分评论,是有些道理。一类低分,认为有无法言说的外力干扰影片创作,使得表达模糊不清;另一类低分,认为本片创作本身并无高级之处,形神皆散。

    我自己看的时候,也有一些低预期,一开始的心态的确是挑刺的。比如我特别希望陈可辛能在视听上对排球这一非常具有力量感的运动进行新的技术尝试,但是没有看到。所有运动镜头都剪得很碎,最关键的几球的视听表现力表现力甚至不如小时候的《青春的火焰》和《灌篮高手》(当然日本人拍起来又实在太夸张了)。最早的那两场比赛(对江苏男排和日本女排),甚至球路的追踪都不是很清晰。

    第二个疑惑的点是上半节对名字的回避和下半场对名字的张扬。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会变成这个样子,但我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对这些英雄们名字的渴望。

    然而,随着渐渐看下去,我实在架不住,“中国女排”这四个字所激荡出的猛烈回响。从小到大我能看的几场中国女排夺冠的直播都看了,大家都是明白人,都知道女排姑娘们夺冠跟自己的人生其实没有什么关系。但是,看到她们登上冠军奖台,看到五星红旗跟在国歌声中缓缓升起,我无法从中离间出来,实在做不到,就是激动得不能自已。这是竞技体育的魅力,这也是爱国主义的感召力,这是朴素的、原始的、炽烈的、真挚的情感,在对此是该冷静刻奇还是该坦然沉浸之间,我都毫无保留地选择后者。

    因为,英雄无论如何就是英雄啊。

    而作为企图在影院中重新唤醒这几段国民记忆的《夺冠》,我没看出它在处理上有什么致命的大问题(或许终究有人会觉得这些问题大得不得了),也没看出它距离自己(或者外力)所预设的目标离得很远。这些导致的结果是,我没有办法把这部商业电影与中国女排做非常冷静的切割。

    同志们,银幕上的她们,就真的是她们啊。

    一句话,我看爽了。谢谢中国女排。

    【详细】
    12886918
  • 无异议
    2020/9/30 23:11:05
    无非是新瓶装旧酒

    新瓶装旧酒的「情绪电影」。调动观众泪腺的究竟是「爱国主义」精神还是体育电影本身的紧张曲折?时间来到里约奥运会,黄渤面前那台九十年代的电视机还是露了馅,所谓女排精神,不过是画幅以外那个属于上世纪的陈旧外壳。剧本写作不可谓不工——前半段突出八十年代「老女排精神」的无名/共名特质:队员被介绍时全部用号码和个人技术特点来概括,集体以外,没有什么会被正面曝光。教练的

    新瓶装旧酒的「情绪电影」。调动观众泪腺的究竟是「爱国主义」精神还是体育电影本身的紧张曲折?时间来到里约奥运会,黄渤面前那台九十年代的电视机还是露了馅,所谓女排精神,不过是画幅以外那个属于上世纪的陈旧外壳。剧本写作不可谓不工——前半段突出八十年代「老女排精神」的无名/共名特质:队员被介绍时全部用号码和个人技术特点来概括,集体以外,没有什么会被正面曝光。教练的指导则几乎全在精神层面和超出限度的加练;后半段则力图凸显新一代人的「个性」,不仅奥运夺冠的每位队员姓名都出现在荧屏上,也全部使用女排队员本色出演。然而侧重个人、个性化的战术、人性化的管理究竟也只是诓骗不懂行的观众——这些「改革措施」如能实施,也只不过是以新的规训手段代替旧的,权力借此渗透到了毛细血管处。真实的情况则是,场内、场外两方面复杂的现实被缩减到了场内的一个小层面:领导支持、专家反对,郎平的境况简直不要太好;屡战屡败,依然能获得体谅和信任,这是很多名教都不敢想象的待遇。至于「改革」走到拐点,又要靠「唤醒初心」来加油打气,实在显得有些滑稽。女排终究是因为在三大球里热度和普及度最低,联赛运作过程中,各路资本进入的程度着实有限,因而多年来面貌没有过多的改变,只要将二十多年前的小集体换成大集体,仍旧是姐妹几个一起谈谈心切磋切磋技术,还能适应世界排坛大局势。如果用足球加以比较,则会发现一切脉脉温情的集体主义叙事在这项已经全球化和商业化多时的运动里几乎荡然无存。10、14两年笑傲世界杯的西班牙、德国,无不是以一个以本国球员为主的成功俱乐部及其打法为核心,统合整支队伍。甚至在足球世界里,很多球迷的关注重点从不在国家队层面。如果仔细思量一项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则首先绝非国家队的建立,而是随着规则逐渐确立,民间参与的热情高涨和专业比赛的渐成气候,随后才是运动跨越国界之后,成为权力借以形塑民族主义与国家形象的工具。中国国内现代运动则在没有获得普及性之前先被国家收编,长期以来专门教育层层选拔的制度成为「输送人才」「为国争光」的最好路径。运动员「奉食于官」,如同拿不到劳动合同的工人,只能委身就食。整套体制则高度内向封闭,闭门造车,只要「大赛检验」合格,车轱辘就能继续转下去。然而在符合运动自身发展规律的情况下,国家层面的竞技锦标在竞技水准上的缺陷已经越来越突出——如任何一场NBA比赛的技战术水平都要高于绝大多数国家队比赛。而这种缺陷因国家队按期集散和只能选用本国国籍运动员的特性,更被放大。国家层面体育竞技的政治性与象征性着实大于竞技性。然而菜鸡仍然要互啄,权力在考量结果时决不会相信「友谊第一」的说法。正如女排不能完全代表中国体育,「新女排精神」是对「老女排精神」的「新瓶装旧酒」而非解构和覆盖;如将中国男足数十年来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导致的长长的多米诺效应细细加以考量,则会发现,当一项世界性运动在全世界人口第一的国家始终发展坎坷,而其国家队层面的成绩又尤其与「体育大/强国」形象不相称时,对竞技结果的渴求终于战胜了「必也正名」的虚情假意。在「中国队一定代表中国」的自我安慰和最高指示的不断催促下,在中国足球短期内即将青黄不接的深深忧虑下,中国足球终于走向了归化提升即战力之路。归化对集体叙事的解构与破坏才是致命的,不再是看似个人vs集体实则两者同出一路的「新女排精神」和「旧女排精神」的小打小闹。在不久的将来,也许电视机前的观众会惊讶地发现穿着国足球衣的是一群陌生的外国面孔。如若风云际会,中国男足在将来某年依靠归化球员打入世界杯决赛圈甚至最终摘金夺银,我不知道那时被塑造出来的「男足精神」会是什么样。在一个欠缺故事的集体里,想塑造一种「精神」作为「主旋律」是十分困难的。不过,如果你强如梅西,也就根本不需要什么故事——球到脚下,一切都顺畅无比,还需要什么精神和故事吗?

    【详细】
    128841593
  • 爱上层楼
    2020/9/30 13:12:47
    你为什么而打排球?——不同时代的存在感寻找之路

    《夺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上半部讲老女排夺冠,下半部讲新女排夺冠。

    上半部无法给我带入感,可能我理解不了那个时代:根本是灭绝人性的训练,照这么练下去,不是死就是残。别说打比赛了,能够活过初七,挺过十五就已经是被神眷顾了。据说是郎平本来负重只有20公斤,然后硬是练到负重1

    《夺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上半部讲老女排夺冠,下半部讲新女排夺冠。

    上半部无法给我带入感,可能我理解不了那个时代:根本是灭绝人性的训练,照这么练下去,不是死就是残。别说打比赛了,能够活过初七,挺过十五就已经是被神眷顾了。据说是郎平本来负重只有20公斤,然后硬是练到负重100公斤以上,我的天哪,100公斤是什么概念,况且还是这么苗条细长的姑娘。数字是可以喊口号喊出来的吗?想起来那时候一句口号叫做“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大概真的是那个时代的真实氛围——口号喊着喊着就信以为真,然后就硬要全世界陪你一起演戏。

    所以,上半部的基本内容总结成一句话:老女排五连冠=大力出奇迹。对于这个论点我是不能信服的。我不信,我完全不相信。然后我就开始考虑是不是要提前离场了,毕竟片子老长了,早点回去还能练会儿琴。

    巩俐饰演的郎平把我留了下来,她的眼神是整部电影的聚焦点。对于老女排的辉煌,她是矛盾的——老女排的荣誉是她与姐妹亲手缔造的,这是她一生的骄傲;但老女排的灭绝人性的训练方式,又给她带来了无尽的伤病与折磨。对于曾经的“五连冠奇迹”,她可以说是又爱又恨。她甚至痛恨这种非人的训练方式,她向往西方的科学与人性化的训练理念,于是去美国学习。而在08年带领美国女排夺得奥运冠军之后,郎平的眼神中却流露出了无尽的纠结和矛盾:一边是做为主教练的功成名就,一边却被国人骂作“卖国贼”,没错,一场比赛永远不仅是一场比赛那么简单,尤其是这种奥运大赛,这里面承载着太多东西。巩俐的表演并没有太多台词和内心独白,但是一个眼神,什么都有了——此时无声胜有声。

    电影看到这里,我不禁思考香港导演陈可辛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点拍这个题材?虽然是贺岁片,除了大过年的给大家热闹热闹,肯定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在宣传片中,郎平那复杂而有坚定的眼神就击中了我。陈可辛导演呈现的不仅是郎平的矛盾,女排的矛盾,更是这个时代的矛盾。

    128841177
  • mumudancing
    2020/9/30 10:08:50
    《夺冠》:陈可辛的创新与重塑

    其实回想起来,陈可辛不是一个按套路出牌的人。《甜蜜蜜》、《如果·爱》、《中国合伙人》……你很难总结他的个人风格,但他也不会按你想象的方式拍电影。

    因为题材总与时代勾连,他挑战的又往往是发生在当下的现代题材,对亿万经历过、也正在经历时代变迁的观众而

    其实回想起来,陈可辛不是一个按套路出牌的人。《甜蜜蜜》、《如果·爱》、《中国合伙人》……你很难总结他的个人风格,但他也不会按你想象的方式拍电影。

    因为题材总与时代勾连,他挑战的又往往是发生在当下的现代题材,对亿万经历过、也正在经历时代变迁的观众而言,每个人都看到自己眼中的故事。陈可辛个人的视角要跳出来,必须带着“挑衅”。

    《夺冠》就有这样明显的“挑衅”意味。

    如何用新视角处理一个存在于大众记忆中的旧故事,给现在的人带来新鲜感,是我对《夺冠》最好奇的部分。看完电影我也确实过瘾,果然,他重新创作的中国女排故事让人眼前一亮。

    首先是选角。

    《夺冠》的选角非常惊喜。

    从最早爆出巩俐出演郎平的新闻,大众哗然——这样不相干的两个公众人物,怎么会关联起来?巩俐怎么会演郎平?

    巩俐的三次拒演不是不可以想象。因为郎平不是一个完全属于历史的人物,她还活跃在今天的体育赛场上。如果在一个已经“过去时”的故事里,巩俐会是安全的,大众对她的期待就像对任何一个特型演员一样,她也有自己足够的空间发挥。

    但是很尴尬,巩俐要扮演一个“进行时”的人物。人们在荧幕上观看她演郎平时,还会对比现实中的郎平。郎平如何看待她,郎平的家人、战友们如何看待她,亿万球迷、喜欢郎平的人如何看待她,她面临的是表演上全新的挑战。

    陈可辛的直觉与坚持引导了这两个人物的关联。当我看《夺冠》时,我产生了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巩俐的肢体语言、说话的方式,就像匠人一般精准复刻了郎平的行为与表情——这与她细致的观察、老道的表演经验密不可分——但更关键的是,她的灵魂都像附在郎平身上,借这个故事,也重新塑造了她自己。

    128831143
  • frozenmoon
    2020/9/29 17:05:26
    这部聒噪的电影没能让你记住任何一个角色

    (文/杨时旸)

    如果剔除那些反类型的另类体育题材,仅从某个角度去看,美国的体育片是超级英雄电影的一个现实亚型,而中国的体育片则是主旋律电影的茁壮分支。但长久以来,中国的大银幕上却都缺少体育电影的存在,陈可辛的《夺冠》算是一次尝试,但这次尝试失败了。

    陈可辛是一个聪明的香港导演,在内地拍

    (文/杨时旸)

    如果剔除那些反类型的另类体育题材,仅从某个角度去看,美国的体育片是超级英雄电影的一个现实亚型,而中国的体育片则是主旋律电影的茁壮分支。但长久以来,中国的大银幕上却都缺少体育电影的存在,陈可辛的《夺冠》算是一次尝试,但这次尝试失败了。

    陈可辛是一个聪明的香港导演,在内地拍摄的作品中,尤其是中后期的作品选择,都有着巧妙的角度——官方首肯的某种精神或者趋势,可信的人物和情感塑造,以及极其精准和敏锐的对上映时间点的把握。回顾改革开放创业潮的《中国合伙人》,打拐题材的《亲爱的》以及这部《夺冠》都是如此。但原本踩点精准的《夺冠》被疫情打乱了节奏,如果放在去年的春节档,人们趁着中国女排的好成绩或许还会忽略电影本体的问题,仅凭借女排精神的感召就单纯且慷慨地贡献一波眼泪,但现在,外部情绪的变换让电影本身的致命弱点凸显出来。

    从文本上说,这是一部根本没有编剧的电影。它像是截取了几段百度百科的说明,再搭配了一些女排队员的采访和回忆,并上一条过去数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后的街头取景,最终完成了极其机械化的组装。可是,作为体育观众,并不需要一个电影导演去框架性地回溯这已知的一切,而作为一个电影观众,看到的又是一群根本记不住名字的符号在表演坚忍不拔。相较于此前陈可辛对于内地题材已经如此娴熟的把握,这个电影却像极了一部学生习作。

    《夺冠》一直在强调真实,比如,那些老女排桥段训练场的地板都是从漳州基地搬过来重新搭建的,比如剧组极其罕见的与国家队联动,启用现任女排队员直接出演自己,但这些对于电影创作而言,都是锦上添花,而这部电影本身皮之不存。所以,这些对真实细节的考究变得煞有介事。

    从现在的结果来看,电影后期应该是经历过大规模修改的,至少有大量台词都是重配的,毕竟连口型都无法对得上。但抛开那些被迫的外部压力不谈,《夺冠》最大问题在于整个故事既缺乏最基本的逻辑线索,也缺乏最基本的情感线索。这部电影没有动线。

    《夺冠》的主角到底是谁?显然应该是郎平。但郎平的写法真的符合一部主流电影的塑造方式吗?她的青年时代只以一个吃苦耐劳的符号出现,然后就进入了中年时代,又以一个成功的美国教练的符号出现,再之后,回到中国,以一个改革派的职业体育人的符号出现。是的,符号,只是符号,全都是符号,她青年时遭遇过极端挫败也面对过盛极一时,内心有怎样的波澜?没有呈现。中年时代远走美国前后的心思,没有呈现。回国任教的缘由,唯一的交代似乎只有两场戏,听见一群华人嘲讽着如今的女排,心里难受,此前的同僚因病早逝,给她鼓励。然后就毅然回国。内心依然没有呈现。而此后,她在中国队执教的整个过程,面对了怎样的阻力,如何化解,仍然都是符号性的,安排几场充满象征性的会议场景,排布几个代表着不同势力的老人代言着陈腐,衬托郎平的决断和胆识。看到了吧,这就是为什么这部电影让人感到别扭的根源——我们看不见人。看不见人真实的内心,感受不到一个人在排球场之外还有生活。《夺冠》意外的拍出了一种独特的脸谱化,倒是有别于过去的那些高大全和红光亮,却形成了一种功能一样的狭窄又平面化的苍白语气。它像一部过气的报告文学,自以为描述了真实细节,又衬托了主角,但一切都是浮夸的、象征的、充满形容词的,唯独没有零度叙事的白描。

    好,那么退一步讲,姑且认为《夺冠》的主角不是郎平,这是一部群像电影。那么对其他人的描述是怎样的呢?作为陪练出场的陈忠和莫名其妙,身份,来由,从开始的不愿,后来的不甘,最终的融入,都和郎平一样,缺乏交代,更缺乏过渡。而那些当代女排运动员呢?无非就是说一些自己为什么打球,以及私下里的体己话,这对于电影起到的作用是什么?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这连群像电影都不算,而是一种“集体主义”电影,因为它成功让人们没有记住任何一个人。

    为数不多的能让人觉得会产生戏剧冲突的地方,就是郎平带领美国队打败中国队之后,看台上的中国观众对她的辱骂,这本应可以展开做一些体育精神和民族情绪之间的探讨,但那辱骂也都毫无悬念地被消声,探讨当然不便展开。

    无论袁伟民、陈忠和还是郎平,这几个角色在感情上都是线段式的,一段一段一段,那段与段中间的细腻变化,全都被省略,我们不停地被要求注视导演安排的节点和结果。所以,这让这部电影变得聒噪,首先,充满聒噪的口号,但还总以为可以用体育的热血掩盖住那份特别古典的宣传腔,其次,还有聒噪的情绪,它一直昂扬,即便女排消沉的几年,也在竭尽全力告诉观众,我们在欲扬先抑啊,请大家做好准备。

    就像那些低级的喜剧只能生硬地胳肢人,《夺冠》也在强制性地让人落泪,它用的办法不是电影作者原创的,而是从体育赛事中拿来的,比如那场对战巴西的比赛,占据了如此重头的篇幅,如果你要依靠还原真实比赛的惊心动魄来催人泪下,那我为什么不去重看一遍赛事回放,而是要看一部叫做《夺冠》的电影呢?

    陈可辛当然是个极其成熟的导演,此前的作品中也没有什么技术性失误,但《夺冠》中节奏是乱的,气口是断的,几乎少有一个镜头、一段故事能舒缓地讲完,动不动就莫名其妙地回溯,生硬地剪切,人物几乎没有常态化的情绪,这样的操作让人难以理解。

    陈可辛说,他对于内地改革开放初期的那段历史着迷。从体育电影的角度去看,相比于他在拍摄的《李娜》,中国女排的故事似乎更能覆盖那段历史以及关照大时代变迁的全貌,但无论是对历史的回看,对当下的审视还是塑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传记,《夺冠》都没能完成。

    这部听起来如此昂扬的电影,在上映前似乎遇到了不少电影之外的麻烦,那些可能永远也无法确证的传闻或许终于让陈可辛明白,为什么体育片看起来那么安全,又那么容易取得最大公约数,却鲜有人涉足。其实,这样的电影并不好拍,如果通篇拍得振奋无比,就会像一张过曝的照片,什么都留存不下,而我们又注定无法拍摄褶皱之内和阴影之下,比如你能想象我们能拍出一部《狐狸猎手》和《我,花样女王》吗?现在看来,即便《摔跤吧爸爸》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达成的目标。原本以为陈可辛能为这样一个主流题材带来一点新意,但最终,惯性的大潮却卷走了陈可辛。

    (本文首发 南方人物周刊,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详细】
    128832787
  • 地瓜
    2020/9/29 11:00:19
    《夺冠》: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

    前言

    平日里写影评最怕遇到的,就是一部电影它片里片外都有“事儿”。刚走个《八佰》,又来个《夺冠》(原名《中国女排》)。

    这样的电影要评起来很不容易,因为片内片外两种因素在影响电影的最终呈现。有的影评会选择只根据最终呈现来评价,这当然是没问题的。但要全面客观地了解一部

    前言

    平日里写影评最怕遇到的,就是一部电影它片里片外都有“事儿”。刚走个《八佰》,又来个《夺冠》(原名《中国女排》)。

    这样的电影要评起来很不容易,因为片内片外两种因素在影响电影的最终呈现。有的影评会选择只根据最终呈现来评价,这当然是没问题的。但要全面客观地了解一部电影,还是要知道两种因素都起了什么作用。

    一、片外:历史的掣肘

    《夺冠》最终呈现的一个最明显的大问题,是比较流水账。

    流水账的第一个特点,与“流水”恰恰相反,它是割裂的。135分钟的片长,大约60分钟聚焦1981年中日大战,10分钟聚焦2008年中美大战,60分钟聚焦2016年中巴大战。只是它们中间缺乏有效的衔接(特别是1981与2008),大多以黑底白字的字幕串联。仿佛这三段大战是三个短片被硬凑在一起。

    流水账的第二个特点,浮光掠影。各路人马跟走马灯似的登场,大多数没给人留下什么深刻印象。事实上,就连本片着力刻画的郎平和陈,也比较工具人。他们不是没感情,但缺乏能打动人的真情实感。反观《极速车王》,甚至是《绝杀慕尼黑》,你就能明白我说的是什么意思。

    与其说《夺冠》是电影,倒更有点像电视纪录片的情景重现多了点台词。

    造成这个局面,我认为主要是两个片外因素在起作用:

    第一,本片是命题作文,命题的范围是1980-2016年的中国女排,时间长、人物多,只有135分钟呈现,那好像确实也没什么别的好办法。要是拍成电视剧,选择就多一些。

    第二,本片触及了很多敏感事件,因此也遭遇了不少删改,也可能有的事件就直接回避掉了。电影中删改或回避的,我猜测至少有三处:

    一是80年代老一辈女排人,从教练(袁)、陪打教练(陈)到女排队员,全都没提名字。

    128821152
  • 白头豕
    2020/9/28 19:48:20
    电影《夺冠》中的女排精神,是“继承”还是“重构”?

    首先,作为陈可辛导演的作品,《夺冠》的故事是工整的,叙事基本流畅,演员演技在线,在表现竞技体育的镜头语言上也很有看点,是一部质量偏上的电影。

    不过我这儿不想深究电影的文本,只想谈谈《夺冠》的主题。

    陈可辛是一个有表达欲望的导演,《夺冠》和他的其它作品相似,其真正的主题都是喻而不言的。观

    首先,作为陈可辛导演的作品,《夺冠》的故事是工整的,叙事基本流畅,演员演技在线,在表现竞技体育的镜头语言上也很有看点,是一部质量偏上的电影。

    不过我这儿不想深究电影的文本,只想谈谈《夺冠》的主题。

    陈可辛是一个有表达欲望的导演,《夺冠》和他的其它作品相似,其真正的主题都是喻而不言的。观众都能感受到主题,但不一定能言说出来,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宣教。我不反对陈可辛导演表达他的观点,但并不认同,因此觉得有必要将之点明,再附上自己的观点给读者参考。

    一、方法论:左旋与右旋

    简单而言,《夺冠》中的郎平是一条线索,她作为队员,和作为教练,两次带着 “中国女排” 走上世界巅峰。两次 “夺冠” 有其共性,就是唤醒了女排队员的拼搏精神,并且最终赢得了 “胜利”。而主要戏剧冲突却不是拼搏的过程,而是两代人截然不同的 “组织方式”,一代是 “左旋” 的,一代是 “右旋”的。

    何谓 “左旋” “右旋” 呢?这是一个哲学的方法论。假设我们站在未名湖边,想绕湖一圈。我们顺时针(左旋)走一圈,和逆时针(右旋)走一圈,都是绕着湖走了一圈,但看到的沿途风景却是截然不同的。湖边的花草树木、楼宇本身是一体的,但因为我们走的方向不同,一次只能看到它们 “一半”。

    12882918
  • 子戈
    2020/9/26 21:32:42
    简评《夺冠》的失败之处

    本文不啰嗦,直接摆最关键问题。

    陈可辛的前作《中国合伙人》,借鉴的是《社交网络》的剧作结构,即以一场诉讼案为线索,带着质疑的眼光走进人物,并以多视角、反复插叙的方式,完成“罗生门”式的多维立体的讲述。

    这次《夺冠》,陈可辛再次借鉴艾伦·索金的另一部编剧作品《史蒂夫·乔布斯》。

    <

    本文不啰嗦,直接摆最关键问题。

    陈可辛的前作《中国合伙人》,借鉴的是《社交网络》的剧作结构,即以一场诉讼案为线索,带着质疑的眼光走进人物,并以多视角、反复插叙的方式,完成“罗生门”式的多维立体的讲述。

    这次《夺冠》,陈可辛再次借鉴艾伦·索金的另一部编剧作品《史蒂夫·乔布斯》。

    说白了,是一种高概念,即:人生中的三个重要时刻。

    《史蒂夫·乔布斯》选取的是三场发布会,即1984年麦金托什电脑发布会、1988年NEXT黑立方体发布会,以及1998年iMac发布会,以此来勾勒乔布斯的人物形象与心理轨迹。

    而《夺冠》选取的是三场赛事,即1981年女排世界杯决赛,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战美国,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1/4决赛,并试图以类似方式来描画郎平。

    但问题是,艾伦·索金不仅剧作精巧,他更牛的地方在于能够快速精准地抓住人物特质,并以此做戏。

    他在《社交网络》里,把扎克伯格刻画成一个社恐患者,但就是这么个人,却做成了全球最流行的社交网站,足见其背后的荒谬与时代特征。

    而看了《史蒂夫·乔布斯》,你就能明白为什么乔布斯会把苹果打造成一套封闭系统,因为他这个人本身就是一套封闭系统,与外界格格不入,绝不兼容。

    这才是艾伦·索金最厉害的地方。

    他总能深入到人物内心最本质的层面,并以此为切入点展开精巧的叙事。

    由此反观《中国合伙人》和《夺冠》,我们就能发现,它们实际只学到了精巧的表面功夫,却对于人物本质缺乏理解和捕捉。

    特别是《夺冠》。

    影片只是讨巧地选取了三个令人振奋或惋惜的时刻,却对为什么选?逻辑何在?语焉不详。

    我们细看这三个时刻,就会发现,它们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事。

    1981年女排世界杯,郎平是运动员,这里主要讲她怎么突破自我,赢得冠军。

    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时郎平作为美国队总教练,这种身份转换本身是很有戏剧张力的。但问题是,它和之前的段落是完全割裂的。这里其实已经转为关于“身份认同”的冲突。

    再到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郎平成为中国队教练,带领女排冲击冠军,这里实际又在讲体育观念的革新,如何破除“唯金牌论”,回归运动本质。

    这三级跳,是很难放在同一逻辑框架下并做到自洽的。

    这就造成了《夺冠》表面结构清晰实际松散紊乱的症结。

    再来,不可避免地,表达上也很难自圆其说。

    实际能够感觉到,陈可辛想要完成的表达是“新时代中国已经不再需要女排精神”了。

    因为女排精神实际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也就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要在世界面前展现一个崭新的强势面貌。

    但实际上,无论在硬件设备还是软实力上,我们又不具备相应的条件,于是只能靠举国体制,靠魔鬼训练,靠非人的高负荷方式,来达成不可能的任务。

    这其实才是“女排精神”真正的语境。

    但正如郎平在片中回答外国记者时所说,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在乎输赢?是因为我们内心还不够强大,所以总要依托于外界的认可,总觉得胜利是唯一赢得尊重的方式。

    而影片最终的落点,实际是“放下唯金牌论”,重新找到运动的乐趣和意义。

    这本来挺好。

    但问题是,陈可辛完成这个表达了吗?

    没有。

    他只是在两个端点做好了布置,但中间的转变过程,非常潦草,根本没有形成顺滑的弧光。

    更何况,他还要顾及审查,并不能将“女排精神”彻底抛弃,所以在影片后来,才有中国队员重回老训练场的段落,再次去寻找失去的“女排精神”。

    这实际在表达上已经偏离了。

    也正是因为这种左顾右盼,前后失据,使得整个表达彻底失焦。

    看到很多人说,《夺冠》应该改名叫《郎平传》。

    别逗了。

    如果真的改了,我对它的评价只会更低。

    因为它根本没有完成一部传记片的本职任务,即提供一种视角,让观众对人物产生新鲜而深刻的印象。

    不信请自问,看了《夺冠》,你有对“郎平是谁”这一问题产生更新、更深的认识吗?

    几乎没有。

    而且恰恰相反,你对郎平的了解可能依然会停留在“一个传奇运动员加教练”这些无需看片就已然知晓的层面上。

    这无疑是影片巨大的失败。

    【详细】
    128792480
  • 巴斯特德
    2020/9/26 17:55:01
    精神的传承,时代的强音

    在观影前你需要知道三件事。

    一、竞技体育非常残酷,成王败寇,搞竞技体育,太苦了。

    二、1981年的排球规则,发球方才能得分,接发球方需要首先拿回发球权。如果对方发球,需要“得两分”才能加一分。

    在观影前你需要知道三件事。

    一、竞技体育非常残酷,成王败寇,搞竞技体育,太苦了。

    二、1981年的排球规则,发球方才能得分,接发球方需要首先拿回发球权。如果对方发球,需要“得两分”才能加一分。所以可想而知当年的夺冠有多难,而且1981年至1986年,是五连冠。

    三、中国女排是中国三大球中唯一夺冠的项目,而且不止一次。

    说实话,看电影基本整个过程都在流泪,太激动了。

    新老女排,一种精神,两种传承

    很多年轻人对上世纪80年代的女排并不了解,甚至对当时中国的国情都不是很了解。那个时候刚刚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状况还不是很好,那时国人的心态正如片中吴刚老师所说的那样:“我们必须要赢,因为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

    从影片中可以看到当年的老女排的训练场景,简陋、严苛、强度极高。后面说郎平脖子以下都是不好的,这个一点都不夸张,这种强度的训练,让中国女排当时的队员的身体都存在极大的损耗,可以说,为了争一口气,为了夺冠,为了国家的荣誉,老一代女排人付出的太多了。

    有人会问:这值得吗?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只能让那些亲历者们来回答,其他人都没有这个资格来回答。我能回答的是,女排的比赛,很神奇。它能让全中国的人,守在电视机前。在观看比赛的那些瞬间里,我们所有人的感情都是共通的,即使是在那样物质匮乏的年代。影片中体现的各个工厂,大院的人们整齐的坐在一台很小的黑白电视机前看比赛的场景,让人动容,这可以说是关于时代的记忆了。

    所以那个时候的女排,肩负了更大的国家责任以及历史使命,那时的女排,象征着这个那个中国的希望。影片中体现的很多场景都透露出当时女排的训练强度,比赛要跟男排打,打完比赛还要加训,看到这些场景,感觉女排真的不只是在打球,而是在战斗,为了夺冠而拼命。

    而现在,时代变了。我们比以前条件好了,也强大了。甚至有人像是影片中黄渤所说的那样,说赢了又能怎么样呢?也对,赢了又能怎么样呢?女排赢了世界冠军既不会让你我飞黄腾达,也不会让你我平步青云,你我只是一个观众,只是一个普通国民。但万事万物如果都这样讲,就彻底堕入虚无了。这才不是内心的强大,请不要偷换概念。

    内心的强大,指的是能够承担胜利的喜悦,同时也能够面对失败的挫折,这叫强大。能够持之以恒的追求更好,追求完美,也能够持之以恒的甘于寂寞,忠于平凡,这也叫强大。而唯独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什么时候都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抛出一副“又能怎么样呢”这样的嘴脸。当然,你也有这样生活的自由,毕竟,社会发展了。

    真正的新生代,应该是像影片中讲的那样,找到自己,找到自己做一件事的真正动力,然后成为我们自己。这是新一代女排的特征,也是新一代年轻人的特征,自我,但并不意味着堕落与放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但不意味着要轻言放弃。我们不再提倡为了国家要完全牺牲个人意愿,但尊重个人意愿,同样可以取得胜利,同样可以夺冠。

    而这一切都需要正确的引导,需要先行者将历史的重担背到自己身上,让新生代放手去拼。女排精神在传承的同时,也得到了升华。

    事实上你我都忘不了很多瞬间的,我记得2004年大梅的最后一扣,我甚至记得当时俄罗斯队主攻手加莫娃的眼泪。我记得2016年里约奥运会,朱婷横空出世,彷佛大魔王一般,我们在客场拿下了实力强劲的东道主巴西女排,最后夺冠。我记得2004年我学会了很多新词:“背飞”、“背飞”、“二次”等等。而2016年,让我真正的认识了那个传奇一般的人物:郎平指导。

    教练与教练,教练与队员,队员与队员

    仔细想一下,其实影片中主要就这三层人物关系。不管是新女排、老女排,两种主要身份:教练、队员。影片中教练和队员的关系有一定的演进,过去的那种严师出高徒的方式逐渐变化成新时代的亦师亦友。而教练与教练的关系,其实说到底,也就是队员与队员的关系,只不过他们都已经人到中年,成为了教练。

    如果仔细观看影片,在老女排时代,教练与队员的关系其实也是亦师亦友的。彼时的教练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严师,但是他也有非常温情的一面,安排家人见面,与队员们促膝长谈,给队员们讲自己的经历,讲胜利对所有人,对这个国家的意义。在那个时代里,教练自己也抛弃了自己,一切都为了国家的荣誉。

    而如果真如电影中所说的那样,如果真的有郎指导问队员为什么打排球,允许队员退队,挖掘队员自己内心的力量。不得不说,郎指导真得令人敬佩。与此同时,她的三点建议也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专业性。

    由过去的落后,只能拼命,到现在可以讲方法,可以用科技,这说明我们的国家在发展。只是在个别事情上的思路仍需要转变,要大胆创新,小心求证。尤其看到影片中,老女排时代,李现所说的可以用电脑来分析运动数据,在2016年的奥运会上变成了我们自己的武器,我感觉非常欣喜。

    被新生代女排在赛前晚上的促膝长谈,每个人都说出了自己的特点与自己对自己的期望。从整个电影上来看,在队员与队员的关系上,像是一种总分总的结构,一开始只有集体,没有个人,然后个人、个性凸显出来,最后再揉到一起,重新成为集体。这一次促膝长谈,就是由分再到总的一个情感铺垫,过渡地非常好。

    而如果所有电影中讲的事情如果都是真的,那我对于中国女排的未来,也充满了信心。

    巩皇在本片中饰演郎平指导,没什么别的可说的,一个字:神。

    如果你去看电影,可以留意一下,甚至连声音都很像!

    演的真的是太好了,实在找不出什么词来形容。表情、动作、台词,情绪的传递,所有的一切都表现的太完美了。

    在预告片里能够听到的那句:“只要我们能坚持到第五局,我们就有机会!加油!”真的是听一遍热血沸腾一遍,真的是太燃了。还有影片中巩皇不停的问朱婷:你打球是为了什么?那一段,都让人印象深刻。

    另外,本片中用了很多熟悉的素人演员,其中有郎指导的女儿白浪以及现役女排国家队的队员们。所有人演的都非常好。

    很高兴能够看到这样一部电影,是一部出色的国民电影,而又不止于体育题材本身。通过女排精神映照出时代精神,通过竞技体育中的争取胜利来引发思考。究竟什么是集体,什么是个人理想与信念,什么是女排精神,相信看完本片,你也会有自己的体会与理解。

    中国女排加油!

    祝中国女排再创佳绩!

    强烈推荐片尾曲《生命之河》

    【详细】
    128793607
  • 蔡粘粘
    2020/9/26 13:22:36
    向顶级女团中国女排学习:永不言弃、坚持到底!

    12879187
  • 时静
    2020/9/26 12:23:58
    是个好题材,但不是部好电影

    中国女排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起承转合特别鲜明充满转折的故事,陈可辛并没有在原故事的基础上增添色彩,只是讲完了这个历程而且还讲的不好(很多还是用字幕阐述的,在看的时候心里吐槽说这是在做ppt吗)

    不了解女排故事的人在看电影的时候无法代入,因为很多时候你不知道她们在干嘛,现在是到了什么阶段。感觉导演本来是想要烘托氛围,但最基本的叙

    中国女排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起承转合特别鲜明充满转折的故事,陈可辛并没有在原故事的基础上增添色彩,只是讲完了这个历程而且还讲的不好(很多还是用字幕阐述的,在看的时候心里吐槽说这是在做ppt吗)

    不了解女排故事的人在看电影的时候无法代入,因为很多时候你不知道她们在干嘛,现在是到了什么阶段。感觉导演本来是想要烘托氛围,但最基本的叙事框架都没有呈现好。

    很多时候陈导直接就给你高潮了,铺垫没几个,没铺垫这个缺点贯穿于整个影片的始终,导致在比赛赢的时候激动感不够

    人物语言假大空缺乏生活气息,全是口号或者金句,人物的台词都过于有仪式感了,特别是吴刚饰演的教练

    影片的音乐、叙事调度等等能让你明显地看出来这场比赛是输是赢,毫无悬念没有惊喜

    镜头很散,晃动很厉害,很多时候想要看清她们到底在做什么都不行,镜头切的这么散到底是要干嘛

    最后结尾,情绪推到最高突然无声,真的有一种一口气憋着出不来的感觉,我知道陈导想要营造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但在那个镜头语言下还不如爆发出来,无声这个技巧不是这么用的

    总之,这个现成的故事非常好,充满戏剧性很好发挥,但陈可辛真的没有拍出来,甚至没到及格线。

    【详细】
    12879650
  • 子昂
    2020/9/26 12:08:53
    拍电影,格局很重要

    看完《夺冠》,感想如下。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影片的格局问题。这部影片试图以郎平的成长为线索,串起老女排与新女排的故事,着重描述了“五连冠”时期老女排、2008年北京奥运会陈忠和教练带队的女排,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郎平带队的新女排。关键是,我就没看明白,导演讲女排的故事,到底是想回答一个什么问题?就像我导师经常提醒我们的,写论文时要反复问自己,我是要写a case of what?影

    看完《夺冠》,感想如下。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影片的格局问题。这部影片试图以郎平的成长为线索,串起老女排与新女排的故事,着重描述了“五连冠”时期老女排、2008年北京奥运会陈忠和教练带队的女排,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郎平带队的新女排。关键是,我就没看明白,导演讲女排的故事,到底是想回答一个什么问题?就像我导师经常提醒我们的,写论文时要反复问自己,我是要写a case of what?影片前半部分,即“老女排”部分,我们姑且可以认为导演想要反映的主旨是爱国。女排是为国家而战,女排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勾连在一起。我觉得这很明显格局小了。郎导当然是爱国的,没毛病,但是更重要的一点是郎导始终更强调一种“人类的精神”。郎导曾经说过:“打世界大赛不是打世界大战,输赢没那么重要。”“我们打的是一种人类的精神。”个人认为,郎导是言行一致的,她固然追求祖国拿金牌,但是更加追求的是更高更快更强,是将一项运动和其间蕴含的人类的技巧与意志品质不断推向新高。如果影片只停留在爱国层面,那么问题又来了,到底什么才是爱国?就像我导师经常问我们的第二个经典问题:what do you mean?如果说爱国就是比赛中拿金牌,那么是不是为了拿金牌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呢?2002年陈导的“让球风波”,策略性输球,目标也是拿金牌啊,但很显然这是不符合体育精神的丑闻。与之相反,2018年女排世锦赛,郎导有策略性让球的机会,但她选择了全力以赴,也在某种程度上因此与金牌失之交臂,那这是不是爱国?说到这里,很显然如果影片的主题只停留在爱国层次上,是不够的。然而遗憾的是,影片的后半段,连爱国这个主题都没坚持下去。影片后半段讲到,新女排姑娘们因心中不清楚打排球的目标而失去动力,最后由陈忠和给她们重新注入“为国家打球”的信念。这也就罢了,关键是里约奥运会之前郎导跟陈忠和说要放下输赢的包袱,享受排球。我的小脑瓜里不禁升起了无数个问号,敢情您郎导是上里约玩儿票去了?更搞笑的是,好不容易队员们的思想工作做通了,知道是为祖国打球了,到里约打巴西之前,郎导告诉她们,家国责任的沉重包袱我们这一代人来背,你们只负责享受排球就行了???喵喵喵??这情节设计得是什么鬼???更何况,新生代球员们就不能为了家国情怀打球了?举个例子,颜妮自己经常说,自己浑身是伤,天天浑身疼得睡不着,一个已经功德圆满的球员忍着如此痛苦继续坚持,最重要的不还是为了一句“祖国需要我”吗?说到底,这部片子缺少了一个能够一竿子插到底的主题,所以显得格局过窄,立意不高,逻辑也比较凌乱。以此为前提,后续的很多细节上的处理失当也就可以理解了。第二,人物形象塑造问题。陈忠和的形象塑造我实在是没看明白,这到底是在干啥???咋说呢,比起郎平,陈导是眼界低了点,方法傻了点,可也不至于把人家塑造成一个丑角儿吧?关键是,你塑造这么个形象是想干啥?跟主题有啥关系?反正如前所述,这片子也没啥主题,所以也就算了吧。对郎平的塑造,更是不能理解,这到底是想说明郎导是一个怎样的人?按我个人对郎平的理解,这人最厉害的地方在于情怀与手腕兼具,意志品质、职业精神与智商情商都是超一流的,然而影片前半段只展现出郎平是个蛮干的能吃苦的莽夫,后半段干脆散了,不知道提到郎平是想干啥。情怀,情怀也没了,人为了享受排球打比赛去了;脑子,脑子也没了,真实的郎导为了比赛做的那么多精密的计算和准备全不见了。只想跟导演说,要不您下次拍电影之前先跟我导师唠唠?第三,各种细节失真。不过有了前两点打底,反正导演也不知道自己想干个啥,细节胡乱处理就再正常不过了。比如,比赛暂停间隙灌心灵鸡汤是美国女排主教练基拉里同志才喜欢干的事儿,咱们中国教练从袁伟民到郎平,都讲求一个实在,提醒战术才是真格的,然而片子里中国教练们都爱灌鸡汤,还靠灌鸡汤灌赢了。郎导曾经有云:“光靠女排精神是赢不了球的。”导演居然敢这么拍,真是傻得可爱。再比如,曾春蕾作为一名老队员落选里约奥运一段,郎导解释的原因竟然是:“就因为你打得太好了,对手把你摸得透透儿的。”喵喵喵??这是郎导??因为打得太好了而落选???或者说,打得太好的球员能被对手摸得透透儿的???全世界都把朱婷摸得透透儿的,然而有解吗??其它各种细节都已经是槽多无口了,95年郎导丢下两岁的女儿回到中国执教白银一代女排不配在影片中拥有两分钟吗?04年女排黄金一代不配出现姓名吗?“大国家队”分组练兵的战略完全没体现出来,强悍高效分工合作的教练团队起到的作用也没体现出来。里约打巴西那场,娜塔莉亚被发崩了是没错,关键发球一般不是郎导指挥的啊。。。林莉要用脸顶的是塞尔维亚,否则就巴西那点火力还至于用脸顶吗?张常宁是喜欢发球转个沙子,但你重复那么多次这个事儿到底是为了说明个啥?综上所述,这部影片在硬件、技法和演员上面没啥挑的,但是中心思想和格局上真是看不明白咋回事儿。导演尽了最大努力讲了一个不知所云的故事,并将郎导和女排相关的人物们描绘成了一帮傻子,令人赞叹不已。

    【详细】
    128792049
  • momo
    2020/9/26 10:12:11
    夺冠……

    作为一个体育电影,无法评价它是否成功 毕竟我没有看过其他的体育电影。但作为一个讲中国女排的电影,它在我心里也是失败的。中国女排分为三代,一代老女排 艰难的国际环境 艰难的训练条件 不服输努力拼搏的女排一代。二代女排是陈忠和带领的没有任何明星学员,底下薄领导作妖,草根教练带出来的,获得两金一铜的成绩的女排。三代是郎平回国指导后大胆启用新人培训出来的新女排。

    这个电影展现第一代和第三

    作为一个体育电影,无法评价它是否成功 毕竟我没有看过其他的体育电影。但作为一个讲中国女排的电影,它在我心里也是失败的。中国女排分为三代,一代老女排 艰难的国际环境 艰难的训练条件 不服输努力拼搏的女排一代。二代女排是陈忠和带领的没有任何明星学员,底下薄领导作妖,草根教练带出来的,获得两金一铜的成绩的女排。三代是郎平回国指导后大胆启用新人培训出来的新女排。

    这个电影展现第一代和第三代的女排,第一代拼搏,第三代奋进,拍的都不错,虽然有点用台词升华的感觉但总体感觉是不错的。第三代全部是现役女排实际拍摄,代入感很强,尤其是最后打巴西那届奥运会,完全是追过来的,看得热血沸腾,回去就要看一下当时的比赛实况。有点可惜是第二代大概是因为剧情需要并没有过多讲述,没有抹黑陈忠和,但也抹杀了他对女排的贡献。忍不住想说,郎平就像天赋绝佳有努力奋进的开拓者一样,名师培养的弟子,有绝佳的天赋,足够的努力,也优秀的履历,还有极大的影响力,所以她有说一不二杀伐决断的底气,她可以带着体女排改革,带给女排新希望。而陈忠和更像现实生活的你我他一样,草根出身,有热爱有努力有一定天赋,即使有机会,也受多方掣肘,不得不说一句体制内的悲哀。有个镜头是郎平去赛场挑人,在河南队挑了五号朱婷,旁边有个人推荐说,三号不错,五号哪里哪里不行。然而郎平依旧坚定的要了朱婷,我就在想,如果这时是陈忠和,是不是就会选用推荐的人选……有点悲哀又有点无奈,想一下,这些不能拍,陈忠和的很多无奈都不能拍。陈忠和一开始在江苏执教,带着江苏女排得了全国冠军,被提拔到国家队,作为副教练和郎平一起配合过一段时间,想努力改善国家队的现况,那会的郎平没有13年郎平的影响力,最后多方因素下失败了,郎平再次回美国,当然这段也没拍,毕竟不能拍。那会的陈忠和还是副教练,直到00年左右,女排成绩惨淡,马上要掉出第二梯队,万般无奈下才让陈忠和执教国家队……想想就唏嘘不已,草根上位如此艰难啊 当然郎平也是,如果没有08年郎平指导的美国队打败了中国队,郎平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那郎平第二次指导中国队怕也很快就结束了。对于每次女排的低谷都想说一句,政体请分家,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

    要是说这部剧是讲郎平的,那也不太具体,并没有讲郎平如何带着美国队获得冠军的,但整体而言其他人的形象都很扁平,只有郎平是立体的。没看过其他的体育电影,也不知道这算哪种风格的体育电影,当然这也不是一部纪录片……很难归类 它的故事线主题线在我心里都是不及格的 是看在拼搏的精神才打了三星 不能再多了 每一星都给一代女排人~

    【详细】
    128791086
  • 朱古力
    2020/9/26 3:53:10
    《夺冠》真的尊重过女排吗?

    《夺冠》这个电影真的命途多舛。

    从《中国女排》被更名开始,就可以预见阻力不断。包括陈忠实的阻挠,以及据说不可知的很多力量。

    大家对于女排的认知,和女排不断在升级的力量,郎平一直以来不断继续用自己的努力创造的科学的奇迹,其实或多或少都激发大家对

    《夺冠》这个电影真的命途多舛。

    从《中国女排》被更名开始,就可以预见阻力不断。包括陈忠实的阻挠,以及据说不可知的很多力量。

    大家对于女排的认知,和女排不断在升级的力量,郎平一直以来不断继续用自己的努力创造的科学的奇迹,其实或多或少都激发大家对这个电影的期待。

    再是因为是陈可辛,用感情的高手,女排主力出演。

    每一个物料的提及,都在拔高期待。

    当然也或多或少在担忧删减。

    又遭遇了谁都没想到的疫情,到今天终于看了。

    失败是绝对难免的,难受也是,拧巴,期待落空,但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就是我最强烈的感觉。

    首先,这个作品,在陈可辛的序列里面,大概仅能排到《武侠》个滑铁卢的级别。能看出陈导有相对非常不擅长的东西,而他最擅长运用感情的技巧,在这里几乎被通篇的煽情和说教摧毁了。

    一度有说法,这可能是陈可辛的博弈,因为他需要拍《李娜》,所以也要拍一个主旋律女排。但显然要么就是阻力过大,要么就是陈可辛的配方不适合这个电影。

    当然我认为删减的可能还是很大的,因为陈可辛导演做感情最成功的就是够绝,这种够绝来源于反复的铺垫。但在《夺冠》里,铺垫完全被那种宣扬价值观的语言给破坏得一塌糊涂,中段陈导似乎又想做一些价值观思考——天,那也是一种败笔,是《中国合伙人》那种最差的结尾,那个电影哪哪都好,就是三个合伙人因为要中华崛起而上市,这是最烂的部分。经常拉片的时候,要给学生解释,这是时代局限。

    这次这种问题,在这个作品里放大了几倍,实在是,尴尬、拧巴、别扭。

    我们先来说说影片的整体框架,其实还是蛮有野心的。着重讲女排三场重要的比赛,用陈忠和和郎平两个多年战友见证与贯穿,比赛的选择也颇有建树,先是女排一鸣惊人的惨烈一战,女排精神成立。中间是郎平带队美国让中国队输,算是一个过渡。接着是郎平接棒,一路输,但一路改革,最终在对决巴西逆风翻盘,从此女排到2019达到巅峰。

    这个戏剧结构其实还是可以成立的,问题就是拍法上,还有内容取舍上,大概真的雷区太多,就非常失真和尴尬。

    我这里要再次强调一个核心原则,我们只讨论电影,因为单纯从女排来说,郎平也好,无数女排工作者都是伟大的,任何跟她们有关的东西都闪闪发光。

    这也是我特别别扭的地方,也许是因为不能拍和拍不好,但也能看出来,一直在使力的地方非常奇怪,恰恰让这个本该生在华人血统里的感动,变得怪异而尴尬。

    主要体现在哪呢,第一场战斗是放在彭昱畅演的年轻陈忠实作为一个视角,切入由吴刚演的袁伟平不断用魔鬼训练方式让女排迅速崛起的过程,最终陈忠实完成了人物成长,从不愿意给女排当陪练到变成了女排的一份子。

    其实这里的戏非常好看的,一是女排这种训练方式,袁伟民和女排姑娘的矛盾,大家的确都想赢,但要用非人的方式,到底对还是不对,教练和球员如何建立信任,以及这个过程一直以来郎平是当种子选手,更被摧残更被忽视,但关键时刻才能催生成长。方方面面,这三个人物本身就足够好看,足够刺激了。但现实拍的是……

    据说可能是彭昱畅抢鸡腿等很多喜剧桥段的戏被删除,总之彭昱畅这个人物塑造非常地粗糙,从不愿意到愿意,几乎没什么事,就突然被感动了。而吴刚纵然演技再好,总是要在观众和女排面前持续输出很多官方的振作语录,就非常不尊重人物成长的创作规律——我们的确会被女排姑娘的训练,她们的坚持这些细节感动,但整体这些主线剧情几乎可以说是粗糙对待的,逼着你感动。

    包括吴刚怎么讲了去国外发现国家落后,如何追赶,如何对抗计算机的这些过程。表演上是非常认真,这种认真就特别失真。其实这些都是真事,但表演方式和加上没有铺垫,给人一种吴刚运筹帷幄的感受,让比赛本身的那种残酷和不确定性,变成了莫名被故事操控的把戏。纯为煽情而煽情,不克制,不好看,很别扭——当然此处如果我们接受这叫“主旋律”,经过了删改,我也就只能认了。

    总之第一段的比赛,除了比赛,其他真的都乏善可陈。看到女排很多辛苦是感动的,但其他都很怪,包括郎平和陈忠实要聊除了打球还干什么,一些人生抉择,在没有铺垫下能让人看出创作者的捉襟见肘,非常地跳戏。

    这段戏有一段能看出来是陈可辛用感情用得很不错的戏,那就是跟江苏男排打的过程里,女排的发力让男排开始认真,刚刚有点赢球,对方又崛起的时候,吴刚快速地打灯,让她们适应以后会发生的比赛现场。我隐约感觉到了当年陈可辛监制的《七月与安生》里面巧妙增强节奏的拍法,在七月送安生的那场戏里,先是姊妹情深,突然七月发现安生戴着家明的挂坠,彼此都发现以后突然沉默,安生喊着你只要愿意我就留下来,但七月啥也没说。

    这种才是陈可辛的功力!我们不是机器,感情不是你让他哭就哭,不是直给的,是迂回的,同时残酷地推进的。当推进的过程里,人物特别痛苦,特别挣扎的时候,观众的心才会跟着走。这方面陈可辛是非常厉害的,我甚至觉得他用情如此之好,虽然有温情的一面,但他可能对感情有很深的不信任,才懂得如何让观众代入。

    但在《夺冠》这一段里,就那么一点点地方有他的味道,其他的地方,也暴露了陈可辛对于动作场面戏的节奏是远远不行的,也跟《武侠》的问题一样,他真的比较适合拍感情。

    总之第一段戏我觉得是垮掉的。

    接着是过渡段落,在女排五连冠以后,巩俐和黄渤之间的君子之交,惺惺相惜。这可以算国内最顶级的演员了,他们演的真的是到位。但从内容上来说,其实真的还蛮拧巴和说不上来的,有点虚构的成分给真实中的人物大减分。

    首先就不提老朋友见面开着车,巩俐疑似把战术放车上,莫名让黄渤拿到,黄渤说怎么也不注意。俩人似是而非讲话,刻意规避掉爱国心和比赛——这一段就是主创的虚构想象意思都能明白,要表达郎平的那种纠结,但处理得真的……我真觉得对不起这两个人物。主创完全要想出更好的桥段方案来。现在看反而有种奇怪要谈恋爱的味道,真的很粗糙!

    当然从剧作上,它还是在铺郎平理念的某种升级——这条线也是主创一直想做的,我不觉得是删减的问题,我觉得这条线的矛盾也做得拧巴,包括后面讲郎平怎么带女队,引导到让女队不能只是训练,还要去谈恋爱——不是不可以,是压根没做好,自圆其说都没做到。这真的不该是陈可辛的水准,这次的模棱两可连自圆其说都懒得弄了,总之一旦深究人物逻辑扛不住就开始煽情打球,也是服气呀。

    总之郎平带领的美国队赢了,有隐约观众对郎平的质疑,郎平自己的沮丧,同时女排一蹶不振以后大家把他沦为第二梯队,以及渴望辉煌都是20几年,此时陈招娣过世,激励着郎平要改革重振女排。

    这几段倒是真的有价值观冲击的,也好像真的触及了一些根本,比如郎平围着专家谈话——但问题也出现了,因为从线索人物上,由于事件是被取舍的,所以戏剧张力它是靠人物对立来构成,比如第一段是郎平和袁伟民构成的野性和非人性训练,以陈忠和为视角(其实这条矛盾线压根就没做起来,非常顺拐),第二段则是郎平对陈忠和,爱国心和职业教练素养,这里也莫名暧昧,主要是郎平的挣扎,陈忠和就沦为功能性人物了。到第三段的开初,陈忠和退位让贤等,这些桥段都非常儿戏,意思能明白是要突出人物,但简直是把体育运动当过家家,阻力也就变成了好像特难,但郎平的地位又能解决——我是非常讨厌,在没有想到非常好的可以体现矛盾的桥段,用一些戏剧惯用套路来处理真实人物,虽然看上去矛盾冲突很强烈了,但其实就很儿戏。

    接着整个影片就出现了较大的断裂,其实后半段完全是可以拍个电影的,讲在改革之下,即便是郎平也要面对信誉扫地,而她手下的队员又都是新旧较弱,她必须一路带着他们体验,才能逆风翻盘。这明明是一个电影可以讲的题材。

    结果整个影片的一半的确是在讲这个事,但和前面就非常割裂。所以就得快进着讲,对女排们的展现也不多,拍拍朱婷喊话,讲讲郎平让他们谈恋爱,不是过去的训练方式了,而是更科学。然而效果不明显,所以主创要聊到热爱。这其实在这个篇幅里聊不到,都是硬给。

    于是陈忠和这个功能人物,黄渤再次被派上用场,给女排姑娘看墙上的球印。然后两个老朋友彼此和解,接着比赛前面一直输,输到巩俐怀疑人生还在扛,突然回忆起过往找到了能量,跟女排讲了一通话,女排就干掉了巴西……

    这种拍法真的有尊重过体育吗?

    我也在想,也许的确很难拍,很难找到某种命定的会取胜的又能说服观众的力量,但也不能这样走马观花完成啊。

    这里你到底是要表现郎平错了,不该是松懈讲科学,还是应该激励振作,还是你想讲郎平从来都对,她只是很难,最后释放,这两头都在第三段不合理。

    所以讲白了就是主题概念先行,不断摧毁人物来完成到让观众跟着看比赛,比赛单纯用场面和我们共同对女排的爱来完成感动激励和振奋。

    所以整个电影,我觉得是有很大问题的,也许的确是审察和阻力,但整体的方案也非常粗糙,老化,再经过这么一番摧毁,这就真的沦为一个主旋律,不需要讲人性,讲合理,讲真正的抗争的,一个纸面赞美,把真正女排的讲科学,讲拼命,讲拼搏的精神,彻底粗糙化了。

    这是我觉得这个电影,我不能接受的部分。当然我相信她票房也还是会好吧,大家就看一个感动的话。但这真的应该算陈可辛的败笔之作,在《武侠》的这个级别。

    我不相信他真的只能到这个程度了,他还是要升级自己的技术,当然阻力就不是我们知道的了。然后期待一下《李娜》,如果那个也不行,陈导,你也就很难了。

    【详细】
    128784712
  • 未卜
    2020/9/26 3:06:39
    从中国女排到中国男足(1981-2019),为中国女性喝彩!(附三大球成绩参考图)

    先上一张吐血整理了3小时的三大球38年成绩对比图!

    先上一张吐血整理了3小时的三大球38年成绩对比图!

    12878230
  • 帕帕多普洛斯
    2020/9/26 1:21:56
    看来所有关于本片的负面流言都是真的了……

    不知道你现在是否还记得,在年初我们的生活还没有被永久改变的时候,曾经有一个消息说:《中国女排》可能要被撤了!

    当初流言四起,一会陈忠和不满意片中形象,一会排管高层不满片中内容,一会女排队员不乐意署名了,等等等等。

    虽然后来好像一切都平稳解决,只不过影片的上映被另

    不知道你现在是否还记得,在年初我们的生活还没有被永久改变的时候,曾经有一个消息说:《中国女排》可能要被撤了!

    当初流言四起,一会陈忠和不满意片中形象,一会排管高层不满片中内容,一会女排队员不乐意署名了,等等等等。

    虽然后来好像一切都平稳解决,只不过影片的上映被另一件事都耽搁了,但看到现在的这部《夺冠》,我不得不说,那些你曾经听到的关于本片的每一个负面流言都很可能是真的。

    影片明显有大量重新剪辑、重新配音的痕迹,涉及到黄渤扮演的陈〇和的部分更是连名字都没有提,曾经被屡屡提及的“抢鸡腿”片段也根本没看到,我甚至感觉到有一处有个非常明显的剪辑错误。

    但对于期待本片的观众来说,本片真正的问题甚至还不在这里。

    陈可辛做了与李仁港一样的事,在一个比李仁港还要严重的场合。

    在最该讲究集体主义、金牌体制的一部电影里,陈可辛在旗帜鲜明地反集体主义,而且甚至还动用了大量女排队员来参与他地这次“反叛”,不得不说真的很有种。

    当然,相比较确实能力有限的李仁港,陈可辛将他的观点包裹得非常严密,乍一看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我相信在那些会用放大镜看八佰的人眼里,这部片以及陈可辛一定也会被同样批倒批臭。

    好了,下面我们回到电影。

    后 有 剧 透

    影片以彭昱畅饰演得陈〇和视角代入,作为陪练的他来到了福建漳州的中国女排集训基地做培训,在这里他结识了那一届女排的姑娘们,以及其中那个年纪最小的郎平。

    在吴刚扮演的教练领导下,女排姑娘们帮中国赢回了来之不易的世界杯冠军,至此第一部分结束。

    第二部分时间直接来到2008年,在中国本土进行的奥运会上,陈〇和率领的中国女排败在改由巩俐饰演的郎平执教的美国女排手下,最终遗憾只夺得季军。

    第三部分从2013年起,郎平走马上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对女排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最终成功带领中国女排夺得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冠军。

    影片重点也表现了三个时间段里,中国对日本,中国对美国,以及最后中国对巴西三场比赛。

    其实影片并没有按照通常体育片打怪闯关或者大Boss似的去展现这三场比赛,甚至可以说一直都没有怎么把这些对手当作“对手”去描写,第一场比赛后还有美国队的海曼来示好。

    那么显然我们该知道,真正的“对手”另有其人。

    128781576
  • tangmm
    2020/9/25 13:20:28
    如果真如导演说的拍网剧

    点映场,陈可辛导演说,这个故事的容量可以拍网剧了,会更丰满。

    我也这么觉得。

    如果是网剧的形式,20集,将女排从80年代到2019年的历程一步一步徐徐展开。我能想象的是,会比全职高手原著的叙事方式更精彩,毕竟真实的事件远比虚构的作品有力量。<

    点映场,陈可辛导演说,这个故事的容量可以拍网剧了,会更丰满。

    我也这么觉得。

    如果是网剧的形式,20集,将女排从80年代到2019年的历程一步一步徐徐展开。我能想象的是,会比全职高手原著的叙事方式更精彩,毕竟真实的事件远比虚构的作品有力量。

    可是啊,毕竟资源有限,网剧的运作模式不可能有电影的经营模式赚钱。如果有一天,形式不再是商业利益考量的关键,或许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方式去欣赏故事,感受生活!

    说回电影,我觉得导演在有限的时长里,选取了这么几个片段,还是挺准确到位的,比如删掉了95年执教,取舍了一些可能更精彩的比赛,保证了电影正常的叙事节奏,同时还做到段落很燃,作为命题作文已经很好了!春节档和爸妈或者其他有那段历史时期经历的人一起回顾,会是个不错的选择。导演做到了没有刻意煽情,甚至挺克制的,比如最后朱婷扣杀决胜时的静音处理。但不知咋的,就是很好哭,我一个不怎么迷体育的,且泪点公认奇高的人,都眼睛酸了好几回。

    80年代的女排精神,已经很久没人提起了。我们今天并不需要如此拼命,就可以获得好过得去的生活,时我们的幸运,也同时是桎梏吧。尤其是作为一个特别没有竞争意识的确完整经历了8090年代的人,我一直有那种一肚子不合时宜的感觉,反而是当下低欲望且佛系的思想潮流中感觉更加适应了。可是毕竟耳濡目染当年的种种,对女排精神依然充满敬佩!

    新世纪快乐体育的理念,似乎也不是大赛取胜的关键。更有直接效果的可能是扩大了公众影响和选拔覆盖面,让更多的优秀有潜质的选手进来,以及精细化的数据分析,更加合理的训练方法和更加深入的国际交流。说到这里,就更加佩服郎指导的眼界和魄力了,即便普通的我们,也能从她身上学到一些让我们自己平凡的生活有哪怕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改变。

    玲珑塔上朝南一面,巨大的冬奥会倒计时沙漏每天都在更新,奥运会作为一门生意已经不是各国争抢的焦点了,其他各大赛事在如今发展完善的商业社会中,也大多是生意。可还是有很多观众愿意看的。竞技体育的魅力还在,不管它以什么形式出现,人们都愿意去欣赏那些真实世界里,为了梦想拼搏的故事!

    【详细】
    128781047
  • wing
    2020/3/1 1:17:26
    八分不亏

    年前看的点映,本来已经买好票打算大年初一带爸妈再去看,木有想到。。

    现在看来上映遥遥,就直接写个影评啦~

    首先,整体是个好片。巩皇演的真像,彭彭憨憨的特可爱,女排姑娘们也都很灵动啊。尤其是几场大赛的场面拍的相当带感,气氛节奏通通都有。此外一些赛场外的细节也刻画的很温情,尤其喜欢做头发那段哈哈哈~

    缺点呢,大概时间跨度太长而对比赛现场的着墨又多,导致影片前后

    年前看的点映,本来已经买好票打算大年初一带爸妈再去看,木有想到。。

    现在看来上映遥遥,就直接写个影评啦~

    首先,整体是个好片。巩皇演的真像,彭彭憨憨的特可爱,女排姑娘们也都很灵动啊。尤其是几场大赛的场面拍的相当带感,气氛节奏通通都有。此外一些赛场外的细节也刻画的很温情,尤其喜欢做头发那段哈哈哈~

    缺点呢,大概时间跨度太长而对比赛现场的着墨又多,导致影片前后有些割裂感。大概可归纳为,上半部是彭彭成长史,下半部是巩皇称霸记。而且,不知道是否由于之前盛传的原因,老女排的戏份能看出删改了许多,陈忠和袁伟民以及老女排一代的名字从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过,偶有几处重新配音也多少有点突兀。不过整体来说还是挺合格的体育片,八分不亏。

    希望早日上映呀~

    【详细】
    12319349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