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圭吾新作《麒麟之翼》:揭开麒麟像下的孤独人性

时间:2021/11/26 16:20:58 阅读: 0

东野圭吾新作《麒麟之翼》:揭开麒麟像下的孤独人性

日本推理天王东野圭吾新作《麒麟之翼》出版

加贺恭一郎成东野迷最爱男人

近日,日本推理小说天王东野圭吾最新作品《麒麟之翼》出版上市,该书被誉为东野圭吾 “加贺探案集”系列最高杰作。“加贺探案集”是东野圭吾最畅销的系列, 在日本销量突破900万册。也是推理天王创造出最为成功的推理小说集。日前,在日本文化中心,同样是东野迷的著名学者止庵以“推理东野圭吾”为题演讲,表达对东野圭吾笔下最具魅力的男人加贺恭一郎和最有影响的“加贺探案集”无限致意。

东野圭吾新作《麒麟之翼》:揭开麒麟像下的孤独人性

《麒麟之翼》是被东野圭吾本人公开肯定最值得一看的最新推理小说,也是“加贺探案集”最新的作品。故事开始,一名遇刺的中年男子仰望展翅欲飞的麒麟像,孤独死去。很快,头号犯罪嫌疑人也在逃避警察盘问时遭遇车祸后不治身亡。两个最接近真相的人都已经无法开口。这一次,加贺恭一郎又要面对和解决哪些问题?又有哪些谜团不断缠绕出现?他再次走街串巷查访案情,案件一步步转往惊人的方向……

在《麒麟之翼》中,东野圭吾把命案发生的场景放在充满浓郁江户风情的东京市中心的日本桥。东野这次为何将故事放在被称为“日本道路基点”的麒麟像旁?寄寓了哪些深意?又有哪些故事启发了这位警官的推理?据《麒麟之翼》日文版的责编介绍,当初东野圭吾就是在日本桥游览时产生了《麒麟之翼》创作灵感,日本桥桥头的标志性雕塑带翼麒麟象征着战后再次腾飞的日本,寓意了“悲剧过后,祈愿希望”这一主题。在小说里更是被暗喻成那些曾犯下错误想努力悔改者的起点。对于近些年专心致力于社会派推理创作的东野来讲,《麒麟之翼》又承载了怎样的社会关怀?东野圭吾称:“我一直有个奢侈的想法:要是能把追问家庭理想状态的《红手指》和挑战人情描写的《新参者》两者的要素融合在一起就好了。我深感《麒麟之翼》是《红手指》和《新参者》的结合。”

《麒麟之翼》一经出版就被改编成电影,日本人气偶像阿部宽完美地演绎了加贺恭一郎,高大硬朗的外表、冷静沉稳极富男子气概的形象和加贺恭一郎如出一辙,成为“加贺”最完美化身。在谈到为何要创造出这样一个角色时,东野圭吾曾说:“我需要一个绝对安定的标尺,因此加贺恭一郎是必要的存在。加贺不仅解决案件本身,更重要的是一点点深入案件的背景,追问犯罪为什么发生。”自1986年东野圭吾在《毕业》里创造了加贺恭一郎这个角色后至今,东野圭吾一共创作了9部以“加贺”为主角的探案集,这是最成功的推理小说集。也是东野圭吾最畅销的系列,加贺也是东野圭吾倾注最多心血的男主角。加贺这个东野圭吾写25年的男人,一路走来,作为人情侦探的形象越来越饱满,这个高大亲切的单身型男越发生动立体、与众不同,几乎满足了女人对男人的所有理想。他牙齿雪白,轮廓分明,眼神犀利,笑容温暖;他沉稳敏锐,细致执着,知识渊博,涉猎广泛;他是剑道冠军,强悍而温柔。他是徘徊在日本桥附近的刑警,也是满怀怜悯情愫的救赎者。他始终追求救赎人心,让死去的人安息,让活着的人重获生活勇气。一直以来,这位颇有人情味的刑警对读者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成为东野圭吾迷们最为津津乐道的形象。

东野圭吾新作《麒麟之翼》:揭开麒麟像下的孤独人性

一、东野圭吾·加贺探案集简介

迄今已出版9部,写作跨度达25年(1986-2011),是东野圭吾最畅销的系列,在日本销量突破900万册。实力派演员阿部宽的演绎,更是为加贺增加了众多支持者。

中文版已全部由新经典文化有限公司引进出版。

东野圭吾说:我需要一个绝对安定的标尺,因此加贺恭一郎是必要的存在。加贺并非解决案件本身,而是一点点深入案件的背景、内侧。并非抓到罪犯就结束,在侦查上他把重点置于犯罪为什么发生。

《新参者》获周刊文春推理小说排行榜2009年度第1名、“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排行榜 2010年度第1名

最新第9部《麒麟之翼》获日本权威书评杂志《达文西》2011年度推理小说第1名,中文版于2013年8月面世。

《谁杀了她》获本格推理小说排行榜1996年第5名

第1案 国立T大学四年级 《毕业》(1986)

第2案 警视厅搜查一科 《沉睡的森林》(1989)

第3案 练马警察局 《谁杀了她》(1996)

第4案 警视厅搜查一科 《恶意》(1996)

第5案 练马警察局 《我杀了他》(1999)

第6案 练马警察局 《只差一个谎言》(2000)

第7案 练马警察局 《红手指》(2006)

第8案 日本桥警察局 《新参者》(2009)

第9案 日本桥警察局 《麒麟之翼》(2011)

东野圭吾简介:

日本著名作家。

1985年,凭《放学后》获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开始专职写作;

1999年,《秘密》获第52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

此后《白夜行》、《单恋》、《信》、《幻夜》先后入围直木奖;

2005年出版的《嫌疑人X的献身》史无前例地将第134届直木奖、第6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以及三大推理小说排行榜年度第1名一并斩获;

2008年,《流星之绊》获第43届新风奖;

2009年出版的《新参者》获两大推理小说排行榜年度第1名。

2012年,《浪矢杂货店的奇迹》获第7届中央公论文艺奖。

二、加贺恭一郎人物介绍

1加贺恭一郎:

国立T大学社会学院毕业,初次登场时为大学四年级学生。剑道高手,曾获得全国剑道锦标赛学生组冠军。喜欢棒球等各种运动,在茶道、将棋方面也颇有造诣。外形高大、精悍,遇事冷静,思维敏锐,眼神犀利,笑容温暖。

第1案 大学四年级 《毕业》

加贺的父亲是警察,长年专注工作忽略家庭,致使母亲离家出走。加贺因此跟父亲关系并不好,也不想从事警察工作。在向父亲汇报职业选择时,还想故意说出不想当警察的理由,以此让父亲难堪。

但是在本作中,当朋友遇到的命案难以解开时,加贺还是选择了向父亲求助,也正是父亲的提示让他最终成功破案。

本作中加贺向同学沙都子求婚,被拒绝。

第2案 警视厅搜查一科 《沉睡的森林》

加贺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当老师,但并不成功,2年后进入警视厅搜查一科成为警察。

在本作中,加贺恋慕的舞者未绪情急之下为保护朋友而杀了人。加贺作为辩方证人出庭,遭到死者家属质疑,最终被调到练马警察局。《新参者》的最后一章曾有提及。

此时加贺年龄约30岁。

第3案 练马警察局 《谁杀了她》

加贺以练马警察局职员的身份出场的第一起案件。此时的职衔是巡查部长。

第4案 警视厅搜查一科 《恶意》

本作面世时间晚于《谁杀了她》,但故事时间是在《谁杀了她》之前,因此加贺还隶属警视厅搜查一科。

本作说明了加贺从学校辞职的经过:学生遭到欺负,他不愿学生认输,教给学生剑道,结果学生刺伤了欺负他的人。加贺由此辞职,并认为是“人生中最大的败笔”。

第5案 练马警察局 《我杀了他》

本作中,加贺继续在练马警察局任职。此时年龄推定三十三四岁。

第6案 练马警察局 《只差一个谎言》

本作的故事也发生在加贺任职于练马警察局期间。开篇《只差一个谎言》又一次以芭蕾舞为题材,加贺也亲口承认对芭蕾舞有所关注。

第7案 练马警察局 《红手指》

本作中出现了加贺的表弟、供职于警视厅搜查一科的年轻刑警松宫脩平。松宫母子长年受到加贺的父亲照顾,对他十分敬重,因此松宫很不理解加贺为何对父亲如此冷漠。加贺的父亲此时已经时日无多,加贺却从不去医院探望,这让松宫十分不满。直到最后,松宫才得知,加贺的父亲希望独自离世,以补偿当年孤单死去的妻子,而加贺则遵从了父亲的意愿。

同时,在本作里,加贺已经成为了众人认同的优秀刑警。上司在把松宫跟加贺分配到一组时,也曾让松宫多跟加贺学习。

第8案 日本桥警察局 《新参者》

从本作开始,加贺被调至日本桥警察局,职衔是警部补。本作最后一章提及了加贺当初从警视厅调至地区警察局的原因,也就是在《沉睡的森林》中为舞者未绪辩护。

第9案 日本桥警察局 《麒麟之翼》

本作中,加贺继续在日本桥警察局工作,加贺的表弟松宫也再次出现,与加贺搭档工作。此外,本作结尾还交代加贺和松宫即将去参加加贺父亲的两周年祭。

2加贺身边主要人物

加贺隆正:

加贺恭一郎的父亲,警察。年轻时专注工作,疏于家庭,妻子离家出走。加贺因此和父亲关系闹僵。但从《毕业》和《沉睡的森林》来看,加贺仍会不时询问父亲的意见,包括自己的感情问题也会直接与父亲交流。父亲死前,加贺遵照父亲“为了体验妻子的孤独,想要孤独死去”的意愿,不去探望父亲,只通过下棋与其交流。在《红手指》中因癌症去世。

松宫脩平:

警视厅搜查一科任职。加贺的表弟,与母亲二人深受加贺父亲的照顾。曾一度对加贺不满,但得知加贺与父亲的内情后态度缓和。常与加贺搭档办案。在《红手指》和《麒麟之翼》中登场。

金森登纪子:

加贺父亲住院时的主管护士,在加贺和父亲之间起到桥梁作用,通过手机邮件帮助两人隔空下棋。加贺父亲去世后仍对加贺十分关心,在《麒麟之翼》中帮助加贺筹办加贺父亲的两周年祭。

相原沙都子:

《毕业》中登场,是加贺大学时代的同学,也是加贺倾慕的对象。加贺曾向她示爱并求婚,但最终被拒绝。后来根据《沉睡的森林》的交代,沙都子如愿进入出版社工作,并被派往澳大利亚,是职场上的女强人。

浅冈未绪:

高柳芭蕾舞团成员。加贺在《沉睡的森林》结尾向她告白,表示要在她的病情和意外杀人两方面协助她脱离困境,并送上深情一吻。但此后只在《新参者》中交代加贺因此被调职,并没有提及未绪的后续情况。

东野圭吾谈加贺探案集:

(引自东野圭吾写于2006年12月的随笔集《也许是最后的致意》,中文版译为《东野圭吾的最后致意》)

《毕业——雪月花杀人游戏》(1986年5月,讲谈社,后再版时改名《毕业》)

要是《放学后》没得奖的话,我本打算用此书再冲击一次乱步奖。但是,这本书里的诡计太过复杂,据说乱步奖不喜欢这种作品。的确,现在我重读此书的时候,自己都看糊涂了。加贺恭一郎在本书首次登场,不过那时我根本没想过以他为中心写成系列作品。

《沉睡的森林》(1989年5月,讲谈社)

我决定挑战一下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于是就选择了此前一无所知的芭蕾界作为小说主线。一年之内我观看了二十多场演出,正因为如此,芭蕾舞成为我的新兴趣点。然而,在写作期间,一想到要把曾经给予我多方帮助的芭蕾舞团的人们写成坏人,就让我十分不安,迟迟难以下笔。让《毕业》一书中的加贺在这个故事继续出场是我特意安排的小小恶作剧。

《谁杀了她》(1996年6月,讲谈社)

在“猜猜谁是凶手”的小说里,有两个嫌疑人就行了,基于这一观点,我有了这个故事的初步构想。同时,我认为能让读者在阅读中自行推理的小说才叫推理小说,这一点我在《名侦探的守则》中也写到了。想来想去,最后想出了这个手法,或者说是决定了使用这个手法。直到该书面世,作者和编辑心里都捏了一把汗,到底这个谜题是难还是易呢?反正阅读第一稿的编辑没有找到正确答案。

《恶意》(1996年9月,双叶社)

从某一时期起,推理小说中凶手的动机开始受到了重视。作家们绞尽脑汁就为了想出一个出乎意料的动机来,这种情况到现在也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只有动机就会杀人吗?还是说,发生命案必须要有大家都认可的动机存在?我在思考这两个问题的时候产生了这本书的灵感。直觉告诉我这次要让刑警加贺出场,结果此书真的大获成功。

《我杀了他》(1999年2月,讲谈社)

不用多说,大家也能看出来这本延续了《谁杀了她》的模式,只是这次嫌疑人增加到了三名,三人从三个视角以第一人称讲述事情的经过。在《梅菲斯特》上连载的时候,我花了不少功夫。我找人事先阅读文稿,听了他们的感想后再着手修改。与此同时,网上有关本书的推理论战也愈演愈烈,作为作者,我实在非常高兴。然而,至今都没人提出愿意写写这种类型的小说。我想,这种手法要是成为一种固定的写作模式就好了,不过似乎推广起来还是有困难的。同系列的第三本书我也有想法了,名字就叫“你杀了人”,至于是不是继续沿用这本书的形式,我还没有想好。

《只差一个谎言》(2000年4月,讲谈社)

这是“加贺恭一郎”系列的第一部短篇集。这些故事都是从凶手或者刻意隐瞒真相的人的视角进行叙述的,而加贺就是他们的敌人。但是,我不想写成像《神探科伦坡》或《古畑任三郎》那种观众从一开始就知道事件真相的推理作品。话说回来,我写《毕业》的时候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会这么折腾加贺。现在他是在练马警察局工作,不过我觉得也该给他换个地方了。

《红手指》(2006年7月,讲谈社)

人到了这个岁数,和朋友们聊天的话题也与年轻时代有所不同了——中年人凑在一起都会多少抱怨几句照料父母的种种辛劳吧。写这本小说根本没有四处取材的必要,只要听听自己周围的人怎么说就行了。不,其实不用听,我也能在书里表达出他们的苦衷。我大姐读完本书后,是流着泪给我打电话的。

相关资讯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