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星光:“河长制”是史无前例的创举

时间:2021/11/28 7:17:57 阅读: 0
邓星光,电影《河长》编剧、总制片人。籍贯湖南,军人出身,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厚道、坦诚、雷厉风行,有股军人的气魄。也许是多年从事文化产业的缘故,在他的身上,也可以看到儒雅的文人气息。

邓星光:“河长制”是史无前例的创举

电影《河长》编剧、总制片人 邓星光

“环境保护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河长制”是史无前例的创举,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只有中国共产党这样的执政党,才会在短短两三年内,在环境治理上有如此大的手笔和成效。”

邓星光,电影《河长》编剧、总制片人。籍贯湖南,军人出身,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厚道、坦诚、雷厉风行,有股军人的气魄。也许是多年从事文化产业的缘故,在他的身上,也可以看到儒雅的文人气息。

影视圈里的新兵

谈到进入影视圈,邓星光谦逊地说:“我是影视圈的一名新兵,但第一部作品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它成功的拍摄成一部电影,而且还被有关专家评价为中国电影史上最好的环保电影,我感到非常荣幸,这里边除了自己的执着和不懈努力外,更与遇上这么好的时代和很多关心环保的有识之士的帮助分不开。”

邓星光是1997年来到江苏苏州创业的,而到苏州的第一个周末就去游览了太湖。他告诉记者:“记得上中学时有一堂语文课,讲的是‘珍珠赋’,就是介绍美轮美奂的太湖,所以对太湖的向往源于学生时代。”

1997年太湖水还是比较清澈的,但随着近十年太湖沿岸经济的高速发展,邓星光亲眼目睹了太湖水质的逐年恶化,直到2007年蓝藻事件爆发,才真正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警觉。作为视太湖为第二故乡的邓星光本人,也感觉到了环境恶化的严重性,所以他对蓝藻事件后政府和民众的环保意识和治理措施颇为关注。

拍摄《河长》电影,出于机缘巧合。邓星光是江苏省“四五普法”先进工作者,当时他的旗下就有个金太阳法制宣传艺术团,刚好承办2008年苏州市“六·五”世界环境日一台演出活动。为了把这台环保晚会做好,邓星光亲自到江苏省环保厅了解环保事迹和素材,其中有一篇新闻吸引了他的眼球,说的是2007年太湖遭遇水危机事件后,面对警钟,江苏省委省政府确定了“应急治藻、铁腕治污、科学治水、彻底治太”的整体思路和治理方案,并创造性地在太湖流域率先推行了“河长制”。时任省委书记李源潮九赴太湖督战,亲自担任3条入湖河流水质改善承包人的事迹。

这个新闻让邓星光很受感动和启发,也使他看到了太湖治理的希望。于是,他根据这个题材,亲自编排了一台音乐剧——《情系太湖的河长们》,该剧演出后,获得一致好评。

之后,邓星光想,政府一把手担任“河长”,这是个开天辟地的事情,应该广泛宣传。所以当初他萌发了这样一个想法:把“河长”拍成电影,让更多的人了解“河长制”和河长们治理太湖的决心和行动。

其实,那时对于邓星光来说,电影还是一个遥远的梦想,后来随着“河长制”在太湖流域的实行,又在滇池流域如火如荼的推广开来,继而遍布了大半个中国。邓星光本人花了近一年时间去实地考察,搜集到太湖治理和“河长制”治水治污事迹达上百万字的素材。于是开始了《河长》剧本的创作,并一步一步的完成了从创作到全剧的拍摄。

其实做好事也很艰难

说起拍摄《河长》影片的经历,邓星光本人感慨万千,他说:“其实一个人要做一件好事也是很艰难的,特别是在你没有做成,还只是个想法的时候,有人觉得我很天真、很盲目,作为一个门外汉怎么可能轻易完成一部电影?还有地方政府部门的个别领导说:太湖的治理和宣传环保是我们政府宣传和文化部门的事,而且我们的新闻每天都在做这样的宣传,并有很多的专题片,轮不到你个人和民营企业来做。”

就这样,邓星光拿着这个剧本走访了很多部门和企业,几乎都吃了闭门羹,包括给很多领导写过报告,基本上都是石沉大海。所以他毫不忌讳地说:“有些地方政府的信访看来只是作秀,真正有问必复的是非常非常少的,环保是最大的公益,我是在做好事,但即使是做好事也很艰难。”

但邓星光坚信一点:“环境保护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河长制’是史无前例的创举,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只有中国共产党这样的执政党,才会在短短两三年内,在环境治理上有如此大的手笔和成效。”

通过他的不懈努力,《河长》作品终于得到国家电影局的认可,《河长》项目也得到环境保护部的首肯和支持,同时,《河长》主创班子和团队对环保的执着以及集体智慧和力量,终于使这个孕育了一年零八个月的孩子呱呱着地。

提起环保等公益题材,邓星光带着自信的语气说:“电影《河长》的拍摄成功只是我在环保影视领域开了个头,接下来我还打算拍摄《河长》电视连续剧和其他公益影视题材。同时也想通过多拍些环保公益题材的影视作品,让全社会都来关注环保,同时期望自己能在中国影视产业有所建树。”

“如果用我们军人常说的一句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来自勉的话,我的目标是若干年后,不但要成为环保大使,也想做影视大亨。当然,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只有不懈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即使最终没有到达目标,我也无怨无悔,因为我努力过,在努力的过程中我很充实。”邓星光平静地说。

见义勇为的使者

邓星光身材不高,但由于他是军人出身,在他的身上除了可以看出有文人的儒雅,还可以看出一股凛然正气。

在采访中,他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2005年7月16日深夜,一个抢包贼乘着夜色抢包作案,不料在逃窜时栽在他的手里。

当时,邓星光像往常一样,他的演艺公司演员表演结束、观众离场后,他才离开苏州市昆山大戏院。就在他准备过马路,到对面人才市场门前开车回家时,听到从华利大酒店方向传来一阵呼喊声,有男子在高声喊“有人抢劫!抓歹徒!”

邓星光顺着喊声看去,只见一个男子急匆匆朝自己这个方向跑来,腋下还夹着个包。邓判断他就是抢包贼,于是,在这个男子从身边跑过的瞬间,朝那人猛推一掌,男子应声倒下。

偷包男子知道形势不妙,丢下掉在地上的包爬起来就逃。此时,邓又身手敏捷地冲上前去把他按倒。不一会儿,跑过来三四个男子,他们告诉邓星光,倒在地上的这个男子抢了一个女孩的包,他们也是看见后一起帮忙抓抢包贼的。

……

邓星光说:“要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靠喊口号、搞形式主义是不行的,必须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来做一些有益的小事,就能促进这个社会的和谐进步。我拍《河长》电影的目的也在这里,通过这个电影来警示观众,环境保护,必须从小事做起。”

相关链接:

邓星光,江苏群星影视公司总经理,中国剧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苏州市湖南商会副会长,江苏省“四五”普法先进工作者。电影《河长》是他的处女作。

相关资讯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