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书作家陆琪:倪匡是我的人生导师

时间:2021/11/27 14:23:45 阅读: 0

[摘要]我看了那么多史学和国学书,他们都不是我的导师,但倪匡是。他和我非常像,我通过书、微博和朋友间的传言了解这个人,我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和他同步,很多事情我太能理解他的想法和做法了。

畅销书作家陆琪:倪匡是我的人生导师

陆琪在公司的新办公室为自己做了个书房,新书柜有点大,从家里搬了三趟书,它还是空落落的,但这些书无疑是真的“藏书”,不是临时拿来装点门面的,因为《金圣叹评点才子全集》、《曾国藩全集》和《严嵩传》等都是颇老的版本(图:韩见)

前不久陆琪刚为自己的公司拓展了一层楼面,因此有一个大房间可用做书房,书房视野极好,透过落地窗可以远眺保俶塔。他新打了书柜、搬来了大画案、笔墨纸砚和一小部分收藏的古董,书也在陆续上架。新书柜有点大,从家里搬了三趟书,它还是空落落的,但这些书无疑是真的“藏书”,不是临时拿来装点门面的,因为《金圣叹评点才子全集》、《曾国藩全集》和《严嵩传》等都是颇老的版本,其中一本1990 年版的《太平广记》里,还夹着他初中时手绘的藏书票。“没想到我那时候还干过这种事儿!我都忘了。”

陆琪自称出道早、读书多,“小学二三年级时作文就在江苏拿奖,第一篇在全省获奖的作文就叫《我的小书架》”,“语文老师觉得教不了我了,爸妈就给我买了一堆名著来看”。中学时他甚至自己开起了书店,从《七龙珠》到《金瓶梅》,什么都卖。店面是向朋友借的,卖书得来的钱再买自己想看的书。“有一次一个人来找书,说要《金瓶梅》,我问你要哪个版本,他说最好有插画的,我说那只好从香港带了,记得当时是800 多块钱一套四本,想办法让人带进来了。”尽管还能赚点零花钱,但是书店后来还是在老师和家长的联合施压下关门了。

“我写的是情感和职场,但学的不该是这个,反而国学和史学的书对我价值观的形成帮助很大,”陆琪说,“重点不在我具体写了什么,而在于我的价值观。”他上中学的时候看了不少经典的儒家学说,从孔子到陈朱理学,但并不是太喜欢,相比之下他更推崇法家。“到了大学以后不想看这些了,把倪匡的‘卫斯理系列’全部看了一遍,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契机,我去研究倪匡之后,发现他和我特别像,是个特别鸡贼的人,非常懂得趋利避害,哪儿有好处往哪儿上,哪儿危险就逃掉了,哈哈!又觉得他的处世哲学里也有儒家的成分,但没想明白为什么,后来接触到陆王的理论,意识到其实法家的东西已经被他们吸收了,你可以去达到你的目的,但内心还是有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讲,陆琪确实在以他的方式践行儒学“经世致用”的观念。

陆琪在网络上的影响力大得惊人,读书令他清楚面对什么人该讲什么话。最近他还推出了一档视频节目《陆琪来了》,还是变换形式谈些情感话题,在优酷上也有很高的点击率。他开玩笑说:“我现在要进军娱乐界了,我不怕别人骂,就怕自己看起来很胖!”他也知道骂他的人更是大把,于是在聊完书的话题后,他主动谈起了被骂与自黑的问题:“做人一定要自黑,往自己身上泼脏水,这是中国人的生存哲学,足够自黑以后,别人也不能拿你怎么样。晋朝人就是那么放荡不羁,你拿我奈何?注重外表的高洁,太累了。”就像他自己说的,自己是“趋利避害”的典型,他的价值观肯定不高尚,但是在“不高洁”的外表背后,在“情感专家”、“畅销书作家”等名头以外,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似乎一时也很难找到答案。

畅销书作家陆琪:倪匡是我的人生导师

线装本《曾文正公手记》。陆琪很喜欢曾国藩,觉得他是近代最大的一个完人(图:韩见)

畅销书作家陆琪:倪匡是我的人生导师

《蒙泉外史印谱》。印章是陆琪的收藏专项,因此他会买些印谱、碑帖和字源来读(图:韩见)

B=《外滩画报》 L=陆琪

B:你那么早开始看书,现在留下来的书多吗?

L:不多,也就两千多本。很多书已经过时了,商业类的书,过三年就不能看了。我以前有一百多本《世界之窗》,还有《少年文艺》都卖了。连环画还留着,应该挺值钱的。书也是日新月异的,没必要抱着不放,没有神圣意义,我也不是做研究的,不可能每天钻在纸堆里。

从前年开始我就不太看纸质书了,都看电子书、网络小说。买书倾向于买工具类的,比如商业类的、心理学的,对我自己写书有用,然后是一些历史书和国学书。国学也就买买李零的,我很喜欢李零,我觉得他是当代最大的国学大师。他的全套书我都有。最有名的《丧家狗》还不是最好的,《人往低处走》更好。

B:你说你上学的时候看大量的书,现在呢?

L:我一直觉得看书太多是人生大敌,麦家不是说50 本书安生立命嘛。我不是说50 本书就够噢,这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我是觉得看书太多是有坏处的。因为书是人类思想的排泄物,如果你接触到坏的排泄物,这些排泄物没有高于你的大脑,是有害的。思想的东西接受起来要很小心,反而娱乐的东西无所谓,网络小说随便看,看再多也不会产生影响,但是思想很容易产生影响。

B:如果一种思想没有高于你,你不是应该可以判断吗?

L:一种思想能产生多大影响往往不在于它有多高端,而在于它的表现形式。包括一些心理学的东西,在我看来弗洛伊德系的整个一套理论都过时了,可是你去看《梦的解析》,还是觉得他说得很对啊!所以要很小心地选择。

B:许多女读者很喜欢你写的情感文章,但是不少男的很讨厌,说你只是写了些女人爱听的话。你的价值观是怎么体现到你的书里的?

L:思想是不可改的,首先,我说的每句话我都是同意的。但表达方式是可以改的,你可以用让某个群体更开心的方式去表达。写情感也只是我的一个阶段,接下来我准备写一些和生活方式有关的。我写了很浅显的东西,我是可以写深一点的,但那个没人看,我觉得我还是做畅销作家比较好。做研究的人不是直接面对大众的,我是研究者和大众的中间层,我从研究者那里吸取营养,把精华稀释了,变成人们可以吸收的养分。比如群体心理学是我的工具书,还有《变态心理学》、《性心理学》,还看过一阵子海灵格,后来想明白了,我也不想做咨询,就算了。看那么多也没好处,心理学家最后都抑郁了。

B:为什么不想再写情感了?

L:这个门类我通过4 本书已经写完了,再写就是骗钱了,我现在转换方式,通过视频来说。也不是说写生活方式就更高级,只是不同阶段。像读书一样,每个人都有看郭敬明的时期,你不能到了25 岁就开始审判童年,说我怎么可能喜欢郭敬明,那是不对的,你只是过了那个时期而已。小学的时候我爸妈给我买俄罗斯文学,《静静的顿河》、《战争与和平》等等,我一下子看伤了,此后再也不碰俄罗斯文学。这个例子告诉我要在适合的阶段读适合的书,最不好的阅读体验是逼着你看,列一张书单给你。我不喜欢开书单的行为,每个人的阅读经历和层次都是不同的,不是你喜欢的就一定是好书。书都有工具性,你需要的时候看它是有用的,没需要的时候就是垃圾,没有哪本书是非读不可的。

B:你认识倪匡本人吗?

L:倒是有机会认识。但是约过好几次局,最后都错过了。我非常崇拜他,他是我的人生导师!我看了那么多史学和国学书,他们都不是我的导师,但倪匡是。他和我非常像,我通过书、微博和朋友间的传言了解这个人,我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和他同步,很多事情我太能理解他的想法和做法了。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