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
郝平

    郝平

  • 中国
  • 别名:
  • 外文名:
  • 身高:0cm
  • 星座:
  • 人气:0°
  • 介绍:郝平,导演、编剧、音乐制作人,1980年10月出生于吉林,二十刚出头踏入影视圈中,刚开始主要从事广告摄影与音乐编曲的制作,并且获得一系列mtv大奖的提名。除此之外他创作的广告宣传片在圈内也获得好评。

详细资料

  • 郝平,导演、编剧、音乐制作人,1980年10月出生于吉林,二十刚出头踏入影视圈中,刚开始主要从事广告摄影与音乐编曲的制作,并且获得一系列mtv大奖的提名。除此之外他创作的广告宣传片在圈内也获得好评。

人物履历

郝平

1982年08月——1986年08月,北京大学保卫部、政策研究室、校长办公室工作;

1986年09月——1991年05月,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

1991年05月——1992年07月,美国东西方中心访问学者;

1992年08月——1995年12月,美国夏威夷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1995年12月——1996年04月,北京大学外事处常务副处长;

1996年06月——2001年06月,北京大学外事处(国际合作部)处长(部长)、校长助理(1997年04月)、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1998年09月)、党委常委(1999年02月)(其间:1995年09月—1999年07月在职攻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专业博士,1999年09月—2001年11月美国艾森豪威尔基金访问学者,2000年02月—2000年04月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访问学者);

2001年06月——2005年06月,北京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其间:2004年03月—2005年01月在中央党校中青班学习);

2005年06月——2009年04月,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党委常委;

2009年——2016年,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2011年09月—2016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37届大会主席(2013年11月—2015年11月);

2016年12月——2018年10月,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

2018年10月——,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的十九大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工作分工

主持学校行政工作,负责人事、财务和审计工作。 

任免信息

2018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北京大学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任免决定,郝平由北京大学党委书记转任校长。 

2019年8月,不再担任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职务。 

学术著作

中美关系史、中国近现代史

《无奈的结局——司徒雷登与中国》、《北京大学创办史实考源》、《孙中山革命与美国》。 

人物事件

2009年9月29日,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举办“国庆60周年”成果发布会。郝平依据中国高校论文数量排序,称“自2004年以来,中国的科研能力一直排在世界第五位。”(前四位是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引发讨论。 

2013年10月2日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92届执行局会议上,中国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郝平被一致推选为该组织第37届大会主席的唯一候选人。这是该组织历史上中国执行局委员首次获得大会主席候选人资格。 

2013年11月5日中国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教科文组织执委郝平5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7届大会上被选为大会主席,任期两年。这是该组织历史上首次选举中国代表担任大会主席。 

上任伊始,郝平就和新的领导班子一起,放弃整个暑假的休息时间,走访学校各个部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北外的发展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

郝平坦言:“摆在北外发展道路上的首先有两个难题,一是建设资金,二是发展空间。过去10年,北外每年只有七八千万的国家财政拨款。北外居于闹市中心,校园面积还不到500亩地,校舍比较陈旧,还存在一部分危房。上个世纪80年代初,北京市修建三环路,需要从北外校园穿过。当时北外从大局出发,无条件地接受了这个方案,为城市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直到今天,北外还被蜿蜒而过的三环路分成东院和西院两个部份。”

郝平

不久,北外校园建设规划委员会成立,委托中国建筑设计院完成了校园整体规划的设计方案。整个设计由建筑大师崔恺先生主持,按照崔恺的设想,未来的北外,将是一座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西方现代建筑风格的校园。东院,将在保持现有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加强植被绿化和环境整治,并兴建一所高水平的大学生体育馆。西院,将按照北外的出版社——外研社(北京市上个世纪90年代十大建筑之一)的风格和基调,建设现代化的教学科研大楼。当崔恺先生用幻灯向全校干部讲解他的规划思路和构想时,场下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会后,北外校园规划蓝图被制作成沙盘,征求全校师生员工的意见。很多同学踊跃报名,争当志愿者,向全校师生介绍北外的美丽新校园。师生们围着校园规划的沙盘出谋划策,一时间成为校园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对于郝平来说,在北外校园规划告一段落之后,他和同事们还面临一件大事——着手进行北外学科的规划和整合。郝平在北大历史系学习时,专攻世界历史,在他的脑海中,有一张非常清晰的世界地图。郝平根据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和风俗文化,并结合北外各个语种的特点,规划北外未来的语言学科布局。

北外的欧洲语言系和亚非系都涵盖了很多语种,这对教学管理和学科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困难。郝平和学校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北外要应对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就必须对各个学科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突出优势,做大做强。北外在未来要成立东南亚学院、南亚西亚非洲学院和东欧学院、日尔曼学院等地域特色突出的院系,除了一如既往地加强对对象国语言的学习之外,还要更加突出对对象国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研究,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在郝平看来,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仅仅靠单纯的语言教学是无法培养出民族复兴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外语人才。要完成这样的使命,北外不仅要使学生打下扎实的外语基础,而且要更加有针对性地突出区域教学和研究。当今,全国外语培训市场异常火爆,但北外在其中所占的份额并不大。一些外语培训机构成立之后,发展迅速,而其中很多骨干教师恰恰是北外的老师和毕业生。这一点,不能不让北外人深思。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是郝平和北外新一届领导班子苦苦思索的问题。

学校提出,整合学校资源,突出比较优势,积极打造北外品牌。在外研社、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培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和国际交流中心等校内多家单位的基础上,成立同文教育发展中心。把这个新机构命名为同文教育发展中心,隐含着秉承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的传统,表达了北外人要把事业做大做强、为民族振兴贡献力量的雄心壮志。

“同文教育发展中心,要在未来10年到15年的时间里,力争成为同行业的领头羊。”这是郝平对自己和北外同仁的激励。郝平在北大曾做过多年的外事工作,同国外许多大学校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到北外履新之时,就收到了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夏威夷大学、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和维也纳大学等十几位国外大学校长的贺信和贺电。国际友人的鼓励和期待,使郝平尽快实现北外跨越式发展的责任感更加强烈。在与国外同行的交流和切磋当中,世界一流大学对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视,也给了郝平很多启发。这些启迪和思考,潜移默化之中演化为他在北外一点一滴的努力和创新中。

郝平的低调和平易,我们早有耳闻。采访时,他更多地是强调北外领导团队的力量,当我们问到,作为年轻的一校之长,执掌北外帅印,他面对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时?郝平说,作为一校之长,需要创新,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更需要一种坚韧不拔的毅力。他和同事们为北外筹划的美好蓝图,还有很多地方有待他们去创新,去跨越。正如2006年7月郝平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所言:每一个创新都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每一个创新都会触及另一个领域的震荡,每一个创新都会带来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改变。这就是创新的魅力。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