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0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

  • 俄罗斯
  • 别名:叶利钦
  • 外文名:
  • 身高:0cm
  • 星座:水瓶座
  • 人气:0°
  • 介绍: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1931年2月1日-2007年4月23日),俄罗斯族,1931年2月1日出生于苏联加盟共和国苏维埃俄国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达里茨基区布特卡村的一个农民家庭,苏联解体后首任俄罗斯总统。
    1951年考入乌拉尔工学院建筑系,1955年毕业。1961年加入苏联共产党。曾历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苏共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苏联加盟共和国苏维埃俄国最高苏维埃主席等职。1990年7月退出苏联共产党。1991年6月12日当选苏维埃俄国总统。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苏维埃俄国独立后更改国名为俄罗斯联邦,由叶利钦担任俄罗斯联邦的首任总统,执政时推动市场经济和民主制,采取的“休克疗法”让俄罗斯联邦经济濒临崩溃。在任总统期间曾四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1999年12月31日辞职并推举普京作为接班人。2007年4月23日,因心脏病加重在莫斯科突然逝世,享年76岁。



详细资料

  •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1931年2月1日-2007年4月23日),俄罗斯族,1931年2月1日出生于苏联加盟共和国苏维埃俄国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达里茨基区布特卡村的一个农民家庭,苏联解体后首任俄罗斯总统。
    1951年考入乌拉尔工学院建筑系,1955年毕业。1961年加入苏联共产党。曾历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苏共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苏联加盟共和国苏维埃俄国最高苏维埃主席等职。1990年7月退出苏联共产党。1991年6月12日当选苏维埃俄国总统。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苏维埃俄国独立后更改国名为俄罗斯联邦,由叶利钦担任俄罗斯联邦的首任总统,执政时推动市场经济和民主制,采取的“休克疗法”让俄罗斯联邦经济濒临崩溃。在任总统期间曾四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1999年12月31日辞职并推举普京作为接班人。2007年4月23日,因心脏病加重在莫斯科突然逝世,享年76岁。



主要成就

叶利钦受勋

在外交政策方面,他确保俄罗斯在苏联时期的附属国独立、对裁军予以监督并与西方国家领导人建立了亲切的关系,试图继续前苏联的超级大国作用。他用“多极世界”来抗衡美国的全球攻势。在1999年春天,他派遣俄罗斯军队抢先于北约维和部队进入科索沃,以此来表示俄罗斯没有被排除在欧洲事务之外。

此外,叶利钦在1993年秋天宣布解散议会,并且修改了宪法,为俄罗斯确立了强大的总统制。

所获荣誉

1991年,因为在平定8·19政变中的卓越贡献获颁“苏联英雄”勋章。 

2001年6月12日,被授予一级祖国功勋章,成为俄罗斯获得此项最高荣誉的第一人。 

2006年8月22日,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接受了维基耶-弗赖贝总统颁发的三星勋章,以表彰他为拉脱维亚恢复独立所做出的贡献。 

人物评价

叶利钦

叶利钦是一个勇敢而果断的人,从不妥协,俄罗斯应当感谢叶利钦,因为是他的力量帮助俄罗斯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也是他坚持了国家的变革道路,推进重大改革,为国家发展奠定了基础。(德米特里·阿纳托利耶维奇·梅德韦杰夫评)

叶利钦为国家立下大量功绩,但同时亦背负了很多严重错误,堪称悲剧命运。(戈尔巴乔夫评) 

叶利钦是在巨变时刻为国服务的历史性人物,他在苏联解体中扮演重要角色,协助为俄罗斯的自由奠下基础。(小布什评) 

晚年生活照

叶利钦是一个矛盾的人物,像所有伟大的政治家一样,没有逻辑可遵循。叶利钦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克拉夫丘克评)

叶利钦了解俄罗斯在民主与经济改革的需要,并捍卫这些改革,他在俄罗斯历史的关键时刻扮演重要角色。(布莱尔评) 

他的国人和世界会怀念叶利钦的勇气、坚忍和政治路向,他令自由得到胜利,引领俄罗斯走向民主。他投入了所有的精力缔造一个现代化的民主国家,保障了人权和自由并加速了经济的增长。(希拉克评) 

作为俄联邦首任总统,叶利钦不仅推动了俄政治、经济改革发展,而且在促进东、西和解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潘基文评) 

作为总统,叶利钦面临许多挑战,但是他使东西方更加接近,用合作代替了对抗。(巴罗佐评) 

个人作品

书名

出版年份

《独白》

1989年

《总统日记》

1993年

《总统马拉松》(《午夜日记》)

2000年10月7日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23-24] )

人物争议

叶利钦夫妇游长城

叶利钦收到的批评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苏联的解体,叶利钦起到了核心和主导作用。叶利钦通过让俄罗斯脱离苏联实现了夺权,也埋葬了苏联。这让俄罗斯永久地失去了乌克兰这个重要的经济、地缘中心,也让俄罗斯首次向西面临乌克兰的阻隔。其二,叶利钦采用了年仅35岁的叶戈尔·盖达尔的“休克疗法”,急功近利,试图在一个缺乏市场化运作经验的国家进行疾风暴雨般的改造,结果拔苗助长,差点让俄罗斯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GDP几乎减少了一半,至今俄罗斯的经济还没有取得真正的起飞。叶利钦经济改革,造成了一代人的贫困,也给俄罗斯留下了引发政局动荡的金融寡头。叶利钦的政治声誉也随着休克疗法的失败,越来越受影响,开始了逐渐走下坡路的历程。 

叶利钦所采用的“休克疗法”,在当时确实未能“立竿见影”地取得预期效果,反而产生了一大批“不情愿的资本家”,他们在混乱中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发展成为既得垄断利益集团,这让很多人不满。在叶利钦执政的后半期,俄罗斯社会动荡不安,政治事件频频发生,经济危机险象环生,车臣战火时燃时灭,党派斗争激烈异常,政府总理不断更换。叶利钦在宣布辞职的讲话中也承认,自己没有能够实现“轻易地从灰色、停滞、极权的过去,一跃而进入光明、富裕、文明的未来”,“事实上没能一跃而过,这一点上我太幼稚”。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