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6
阿伦·雷乃

    阿伦·雷乃

  • 法国
  • 别名:The Sphinx (昵称)
  • 外文名:
  • 身高:191cm
  • 星座:双子座
  • 人气:0°
  • 介绍:学院深造
    阿仑·雷乃,1922年6月3日生于法国莫尔比昂省的省府瓦讷市,自幼酷爱文学和心理学。14岁时,迷上了电影,并制作了一部8mm短片,随后进入巴黎一所电影学院深造。毕业后,从事副导演多年。33岁时,他的纪录短片《夜与雾》,改变了纪录片的传统模式,纪录成为了一种心灵的延续。
    声名大噪
    真正让他声名大噪的是四年之后的《广岛之恋》和《去年在马里昂巴德》。这两部反情节的影片最大限度地提供了电影语言的可能性,极具革命意义。重要流派,左岸派地位得到确立。雷乃则是首当其冲的旗手。此后的作品良莠不齐,但他鲜明的电影立场还是让人过目难忘。进入上世纪90年代,雷乃和许多领袖级电影大师一样,改弦更张,回归传统,开始注重电影的观赏性。《人人都唱这支歌》便是他这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常惹争议
    他是法国新浪潮的中坚分子,但跟其他新浪潮影人不同的是,他没有《电影笔记》杂志的背景,他的特点是关注形式主义、现代主义以及社会和政治议题,经常以时间和记忆作为主题,从严肃文学中汲取营养,从哲学高度看问题;在叙事结构上采用神秘而新奇的手法,摄影华丽,剪辑重抒情性,作品常惹争议。
    幼年时代
    阿仑·雷乃(照片2)阿伦雷奈1922年生于法国的布丹,幼年时代,从流行的小说、电影到普鲁斯特(Proust)、赫胥黎(Huxley)和曼丝菲尔德(Mansfield)的文学以至漫画都是他涉猎的范围,为了看没有法译本的连环画甚至跑去意大利!阿伦雷奈后来甚至说漫画是第一个让他认识到电影技巧的媒介。1939年,雷奈在巴黎的生活目标由做一个教师转到舞台表演。1943年,他考入法国高等电影学院,但只读了18个月就退学了,理由是他认为在昂利·朗瓦的法国电影资料馆看经典电影,比在学校里上课收益更大。之后,雷奈搬到了赛纳河左岸,正式开始他的电影事业。在这个时期,他对蒙太奇和场面调度之间的关系作了一系列的重要实验。其中1948年的作品《梵高》35mm的重拍版本,赢得了威尼斯影展两个奖项以及1949年的奥斯卡短片金像奖。
    教师到表演
    1939年,雷奈在巴黎的生活目标是由一个教师到舞台表演。1943年,他考进法国高等电影学院,但只读了18个月就退学了。他说那里的课程不及他在昂利·朗瓦的法国电影资料馆看的经典电影得益大。
    拍摄和剪辑
    阿仑·雷乃(照片3)之后搬到赛纳河左岸的雷奈是以拍摄和剪辑纪录片和"艺术"片为主正式开始了他的电影事业。在这个时期,他对蒙太奇和场面调度之间的关系作了一系列的重要实验。其中1948年的作品《梵高》35mm的重拍版本,赢得了威尼斯影展两个奖项以及1949年的奥斯卡短片金像奖。电影史上,画家的故事是最受欢迎的题材,绘画和电影之间的近亲关系使得后现代的电影艺术家彼得·格林纳威、德里克·贾曼,包括黑泽明都在自己的电影中向画家致敬。阿伦·雷奈在1950年的短片《格尔尼卡》中用自己独特的蒙太奇手法把毕加索的名画和他较带希望的作品及超现实主义诗人Paul Eluarcl的解说拼合在一起,强烈地表达了他对战争的不满。1955年,他的另一部经典短片《夜与雾》面世,不同于传统的纪录片,雷奈不追求细节的重组,而以强调观众主动想象和回忆的独特手法又一次撼动人心,而对于《夜与雾》来说更重要的一点是:记忆与遗忘这个雷奈电影的母题是在这部影片中开始出现的。
    影坛地位
    说到新浪潮,首先想到的是法国50、60年代的作品。由克罗德夏布罗尔、弗郎索瓦特吕弗、让吕克戈达尔和埃立克罗迈尔这几位《电影手册》杂志的编辑掀起的新浪潮,作为一场运动持续的时间并不长(1958-1962),但它的影响却改变了以后的两代电影人,如今这股当年被视为无政府主义的风潮再次席卷了法国乃至欧洲电影圈,新生代的电影家们向70、80年代回避现实与回归"优质电影"的倾向提出挑战。
    阿伦·雷奈在1950年的短片《格尔尼卡》中用自己独特的蒙太奇手法把毕加索的名画和他较带希望的作品及超现实主义诗人Paul Eluarcl的解说拼合在一起,强烈地表达了他对战争的不满。1955年,他的另一部经典短片《夜与雾》面世,不同于传统的纪录片,雷奈不追求细节的重组,而以强调观众主动想象和回忆的独特手法又一次撼动人心,而对于《夜与雾》来说更重要的一点是:记忆与遗忘作为阿伦雷奈电影中的母题,正是在这部影片中开始出现的。
    人物个性
    作为左岸派的首领,他们与新浪潮最大的不同在于,左岸派更注重文学性,其知识分子气质是这一流派最重要的特征。有人曾说雷乃的影片在影院公映,是极大的浪费,它更适合在沙龙里,一群知己一同沉浸在心灵的奥秘之中。
    《战争结束了》雷乃对记忆的态度只属于他自己,他还没有明确的继承者,包括他自己。雷乃在[广岛之恋]里将记忆物化,男女主人公最后呼唤的只是双方的地名。这种将记忆的泛化,更具文化学的意义,对普通观众而言,势必如一头雾水。《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更是异常温柔地摒弃了电影所应具有的全部观赏元素。人物走走停停,反复询问记忆的可靠性,及它的存在是否必要。他中期的《战争结束了》和《慕里埃》加强了故事性,但人物性格依旧松散,主题仍是过于严肃。80年代推出的《我的美国舅舅》是他故事最为完善,内涵较为明朗的一部影片。按照雷乃自己的说法,他是要以生物学的角度来解释芸芸众生日复一日的苍白岁月。他否定了激情,而所谓的感情,只是人类排遣寂寞的拙劣表达。好在,雷乃并不刻薄,他用他精密的电影语言,不动声色的剪辑,呈现人类无法根除的终极困境。而雷乃自己的态度却是一派朦胧,他惟一的态度可能就是,“我知道现实本身,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现实。”
    在左岸派最风光的那段岁月里,他与法国新小说派的两位巨子,玛格丽特·杜拉斯、罗伯特·格里叶,过从甚密。这二位后来也做了导演,成为左岸派的重要人物。他们和雷乃一样坚持,人的感觉和潜意识是电影最应表达的惟一事物。而所谓的感官刺激将破坏电影的本质,并阻碍电影的发展。进入90年代以后,雷乃改变了他的这一想法,他努力使影片变得可爱起来,并学习新锐导演,用后现代的手段完成一部作品。《人人都唱这支歌》便是一部赏心悦目的作品,人们的感情明确,并不乏喜剧因素。
    不少人把雷乃的流变看作为背叛,而雷乃的说法是,只要电影存在,他自己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并不重要。
    相对于轰轰烈烈的法国“新浪潮”,和他们的直率自然相比,“左岸派”的导演算不上电影新人,他们对电影艺术的探索早于“新浪潮”,他们天性的精英意识,领得“左岸”电影显得深思熟虑,甚至有点老谋深算,也许正是因为他们的过于自省,过于内化,这个在电影史上极为重要的电影流派,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却很少被人们所提及。



详细资料

  • 学院深造
    阿仑·雷乃,1922年6月3日生于法国莫尔比昂省的省府瓦讷市,自幼酷爱文学和心理学。14岁时,迷上了电影,并制作了一部8mm短片,随后进入巴黎一所电影学院深造。毕业后,从事副导演多年。33岁时,他的纪录短片《夜与雾》,改变了纪录片的传统模式,纪录成为了一种心灵的延续。
    声名大噪
    真正让他声名大噪的是四年之后的《广岛之恋》和《去年在马里昂巴德》。这两部反情节的影片最大限度地提供了电影语言的可能性,极具革命意义。重要流派,左岸派地位得到确立。雷乃则是首当其冲的旗手。此后的作品良莠不齐,但他鲜明的电影立场还是让人过目难忘。进入上世纪90年代,雷乃和许多领袖级电影大师一样,改弦更张,回归传统,开始注重电影的观赏性。《人人都唱这支歌》便是他这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常惹争议
    他是法国新浪潮的中坚分子,但跟其他新浪潮影人不同的是,他没有《电影笔记》杂志的背景,他的特点是关注形式主义、现代主义以及社会和政治议题,经常以时间和记忆作为主题,从严肃文学中汲取营养,从哲学高度看问题;在叙事结构上采用神秘而新奇的手法,摄影华丽,剪辑重抒情性,作品常惹争议。
    幼年时代
    阿仑·雷乃(照片2)阿伦雷奈1922年生于法国的布丹,幼年时代,从流行的小说、电影到普鲁斯特(Proust)、赫胥黎(Huxley)和曼丝菲尔德(Mansfield)的文学以至漫画都是他涉猎的范围,为了看没有法译本的连环画甚至跑去意大利!阿伦雷奈后来甚至说漫画是第一个让他认识到电影技巧的媒介。1939年,雷奈在巴黎的生活目标由做一个教师转到舞台表演。1943年,他考入法国高等电影学院,但只读了18个月就退学了,理由是他认为在昂利·朗瓦的法国电影资料馆看经典电影,比在学校里上课收益更大。之后,雷奈搬到了赛纳河左岸,正式开始他的电影事业。在这个时期,他对蒙太奇和场面调度之间的关系作了一系列的重要实验。其中1948年的作品《梵高》35mm的重拍版本,赢得了威尼斯影展两个奖项以及1949年的奥斯卡短片金像奖。
    教师到表演
    1939年,雷奈在巴黎的生活目标是由一个教师到舞台表演。1943年,他考进法国高等电影学院,但只读了18个月就退学了。他说那里的课程不及他在昂利·朗瓦的法国电影资料馆看的经典电影得益大。
    拍摄和剪辑
    阿仑·雷乃(照片3)之后搬到赛纳河左岸的雷奈是以拍摄和剪辑纪录片和"艺术"片为主正式开始了他的电影事业。在这个时期,他对蒙太奇和场面调度之间的关系作了一系列的重要实验。其中1948年的作品《梵高》35mm的重拍版本,赢得了威尼斯影展两个奖项以及1949年的奥斯卡短片金像奖。电影史上,画家的故事是最受欢迎的题材,绘画和电影之间的近亲关系使得后现代的电影艺术家彼得·格林纳威、德里克·贾曼,包括黑泽明都在自己的电影中向画家致敬。阿伦·雷奈在1950年的短片《格尔尼卡》中用自己独特的蒙太奇手法把毕加索的名画和他较带希望的作品及超现实主义诗人Paul Eluarcl的解说拼合在一起,强烈地表达了他对战争的不满。1955年,他的另一部经典短片《夜与雾》面世,不同于传统的纪录片,雷奈不追求细节的重组,而以强调观众主动想象和回忆的独特手法又一次撼动人心,而对于《夜与雾》来说更重要的一点是:记忆与遗忘这个雷奈电影的母题是在这部影片中开始出现的。
    影坛地位
    说到新浪潮,首先想到的是法国50、60年代的作品。由克罗德夏布罗尔、弗郎索瓦特吕弗、让吕克戈达尔和埃立克罗迈尔这几位《电影手册》杂志的编辑掀起的新浪潮,作为一场运动持续的时间并不长(1958-1962),但它的影响却改变了以后的两代电影人,如今这股当年被视为无政府主义的风潮再次席卷了法国乃至欧洲电影圈,新生代的电影家们向70、80年代回避现实与回归"优质电影"的倾向提出挑战。
    阿伦·雷奈在1950年的短片《格尔尼卡》中用自己独特的蒙太奇手法把毕加索的名画和他较带希望的作品及超现实主义诗人Paul Eluarcl的解说拼合在一起,强烈地表达了他对战争的不满。1955年,他的另一部经典短片《夜与雾》面世,不同于传统的纪录片,雷奈不追求细节的重组,而以强调观众主动想象和回忆的独特手法又一次撼动人心,而对于《夜与雾》来说更重要的一点是:记忆与遗忘作为阿伦雷奈电影中的母题,正是在这部影片中开始出现的。
    人物个性
    作为左岸派的首领,他们与新浪潮最大的不同在于,左岸派更注重文学性,其知识分子气质是这一流派最重要的特征。有人曾说雷乃的影片在影院公映,是极大的浪费,它更适合在沙龙里,一群知己一同沉浸在心灵的奥秘之中。
    《战争结束了》雷乃对记忆的态度只属于他自己,他还没有明确的继承者,包括他自己。雷乃在[广岛之恋]里将记忆物化,男女主人公最后呼唤的只是双方的地名。这种将记忆的泛化,更具文化学的意义,对普通观众而言,势必如一头雾水。《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更是异常温柔地摒弃了电影所应具有的全部观赏元素。人物走走停停,反复询问记忆的可靠性,及它的存在是否必要。他中期的《战争结束了》和《慕里埃》加强了故事性,但人物性格依旧松散,主题仍是过于严肃。80年代推出的《我的美国舅舅》是他故事最为完善,内涵较为明朗的一部影片。按照雷乃自己的说法,他是要以生物学的角度来解释芸芸众生日复一日的苍白岁月。他否定了激情,而所谓的感情,只是人类排遣寂寞的拙劣表达。好在,雷乃并不刻薄,他用他精密的电影语言,不动声色的剪辑,呈现人类无法根除的终极困境。而雷乃自己的态度却是一派朦胧,他惟一的态度可能就是,“我知道现实本身,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现实。”
    在左岸派最风光的那段岁月里,他与法国新小说派的两位巨子,玛格丽特·杜拉斯、罗伯特·格里叶,过从甚密。这二位后来也做了导演,成为左岸派的重要人物。他们和雷乃一样坚持,人的感觉和潜意识是电影最应表达的惟一事物。而所谓的感官刺激将破坏电影的本质,并阻碍电影的发展。进入90年代以后,雷乃改变了他的这一想法,他努力使影片变得可爱起来,并学习新锐导演,用后现代的手段完成一部作品。《人人都唱这支歌》便是一部赏心悦目的作品,人们的感情明确,并不乏喜剧因素。
    不少人把雷乃的流变看作为背叛,而雷乃的说法是,只要电影存在,他自己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并不重要。
    相对于轰轰烈烈的法国“新浪潮”,和他们的直率自然相比,“左岸派”的导演算不上电影新人,他们对电影艺术的探索早于“新浪潮”,他们天性的精英意识,领得“左岸”电影显得深思熟虑,甚至有点老谋深算,也许正是因为他们的过于自省,过于内化,这个在电影史上极为重要的电影流派,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却很少被人们所提及。



演艺经历

1948年,阿伦·雷乃拍摄了关于梵高一生的剧情短片《梵·高》 ,该片探讨了艺术创作巅峰和疯狂之间的关系 ,该片获得第2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真人短片奖 。1952年,获得第9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特别成就奖 。

1959年,执导根据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剧情片《广岛之恋》 ,这是阿伦·雷乃执导的首部电影 ,由埃玛妞·丽娃、冈田英次、贝尔纳·弗雷松联袂主演 ,讲述了一个法国女演员与一个日本建筑师在广岛邂逅产生的一段爱情故事 ,该片获得第1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奖 。

1961年,执导根据阿兰·罗布-格里耶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剧情片《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由德尔菲娜·塞里格、吉奥吉欧·艾伯塔基、弗朗索瓦丝·斯皮拉领衔主演 ,该片获得第2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

1963年,执导由德菲因·塞里格、妮特·克莱因、让-皮埃尔·凯里安合作主演的剧情片《莫里埃尔》 。1966年,执导由伊夫·蒙当、英格里德·图林、詹妮薇芙·布卓合作主演的剧情片的剧情片《战争终了》 。1967年,与阿涅斯·瓦尔达、让-吕克·戈达尔等位导演联合执导纪录片《远离越南》 。

1973年,与雅克·杜瓦隆、让·鲁什联合执导剧情片《零一年》。1974年,执导由让-保罗·贝尔蒙多、弗朗索瓦·佩里埃、迈克尔·朗斯代尔联合主演剧情片《史塔维斯基》 ,该片获得第2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 。

1977年,执导由德克·博加德、艾伦·伯斯汀、约翰·吉尔古德合作主演的剧情片《天命》 。1980年,执导由杰拉尔·德帕迪约、妮可·加西亚、玛丽·杜布瓦合作主演的剧情片《我的美国舅舅》 ,该片获得第3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费比西奖 。

1983年,执导由维托里奥·加斯曼、杰拉丁·卓别林、芬妮·阿尔丹合作主演的剧情片《生命是部小说》 。1984年,执导由让·达斯特、伊薇特·埃蒂耶旺、杰纳维夫·马尼奇合作主演的剧情片《生死恋》 。

1991年,与帕特里斯·夏侯、贝特朗·塔维涅等多位导演联合执导剧情片《拒绝遗忘》 。1993年,执导根据舞台剧改编的剧情片《吸烟/不吸烟》 ,该片由萨宾·阿泽玛、皮埃尔·阿迪提合作主演 ,该片获得第4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 。

1995年,阿伦·雷乃获得了第5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1998年,执导由皮埃尔·阿迪提、安德烈·杜索里埃、阿涅丝·夏薇依合作主演的剧情片《法国香颂》 ,该片获得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 。

2003年,执导由奥黛丽·塔图、伊莎贝尔·南蒂、朗贝尔·维尔森联合主演的剧情片《不要吻在唇上》 ,他凭借该片获得第29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导演奖提名 。

2006年,执导根据舞台剧改编的剧情片《心之归属》 ,由萨宾·阿泽玛、伊莎贝尔·卡雷、皮埃尔·阿迪提合作主演 ,该片获得第20届欧洲电影奖费比西奖 ,他凭借该片获得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第32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导演奖提名 。

2012年,执导根据让·阿努伊的戏剧作品《欧律狄刻》改编的剧情片《你们见到的还不算什么》 ,由米歇尔·皮寇利、马修·阿马立克、朗贝尔·维尔森合作主演 ,讲述了小提琴家与女演员之间历经考验的爱情故事 ,该片获得第6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 。

2014年,执导由萨宾·阿泽玛、桑德利那·吉贝尔兰、安德烈·杜索里埃合作主演的剧情片《纵情一曲》 ,该片获得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阿尔弗莱德奖 ;同年,阿伦·雷乃获得了第6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金马车奖 。

个人生活

感情生活

阿伦·雷乃一生有过两次婚姻 ,他的第二任妻子萨宾·阿泽玛是一位演员,曾在电影《心之归属》《野草》等片中亮相 。

逝世情况

2014年3月1日,阿伦·雷乃在法国巴黎去世,享年91岁 。

人物评价

阿伦·雷乃的作品中有着浓厚的相对主义和宿命论的思想,时不时流露出一种悲观的情绪 。但他的高度个性化的方法则总是显而易见,他总是在影片中制造一些空白,将镜头对准了人类的幻觉、迷离和孤独 。(《江南时报》、《北京青年报》评)

阿伦·雷乃寻求使用一种“异乎寻常”的表现手段,把互无关联的视觉元素结合起来,营造了一种具有强烈情感体验、有趣哲学内涵和个性、革新的剪辑技巧 。他的特点是关注形式主义、现代主义以及社会和政治议题 ,他经常以时间和记忆作为主题,从严肃文学中汲取营养,并从哲学高度看问题 。(1905电影网、《武汉晚报》、《北京日报》评)

阿伦·雷乃影片的故事性的表达方式带有着新颖与独特,表达情感不在于画面的表象与符合事实的真实程度上,而在于激起观众的内心情感波澜和对历史的深邃思考之上,他并没有像传统故事片导演一样追求情节的连续性、逻辑性和圆满性,而是突破了传统线性情节结构对因果联系的故事性的过分强调,创造了一种立足意识流动,摒弃逻辑关系的新型故事性 。(《陕西教育(高教)》评)

阿伦·雷乃的镜头与影片的表达意图高度统一,有时侧重镜头的“静止状态”,有时强调画面的流动感。他摒弃了手提摄影的方式,在摄影机移动的过程中,讲究画面构图和布光等效果,和“电影手册派”趋于“自然主义”的表现风格迥异。在创作过程中,他拥有一个独特的摄影手段:将镜头推上去,让摄影机近距离接近被拍摄物体,给人摄影机向着现实深入和捕捉的感觉 。此外,他把剧情片、纪录片、拍摄和剪辑、声音和画面的界限完全打破,使他的电影形成一种最佳的交错形式 。(《电影》、《剑南文学:经典阅读》评)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