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1
塔娜

    塔娜

  • 别名:
  • 外文名:
  • 身高:0cm
  • 星座:
  • 人气:0°
  • 介绍:塔娜,1995年12月24日出生于出生于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内地女歌手。2016年11月发布首张同名专辑《塔娜》。

详细资料

  • 塔娜,1995年12月24日出生于出生于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内地女歌手。2016年11月发布首张同名专辑《塔娜》。

简介

主要事迹

皇后、皇太后的冬朝冠,缀饰的东珠与珍珠约300颗,冠顶东珠13颗,珍珠51颗。余如耳饰、朝珠等,也用东珠镶嵌,以表示身份并显现皇家的权威。

"东珠"是宝中至宝,稀世奇珍。所谓"东珠",亦被称为"北珠、大珠、美珠",乃是从黑龙江流域的江河中出产的淡水珠蚌里取出的一种珍珠。其与一般珍珠相比因晶莹透彻、圆润巨大,而更显王者尊贵,自古以来便成为中国历代王朝所必需的进献贡品。

金(女真)、元(蒙古)、明三朝,对名贵珠宝---东珠的欲求日盛一日,而有关女真人采珠、献珠的记载则更是不绝于史册。金末,为与蒙古议和,金帝将其所藏之稀世东珠尽数献予成吉思汗;明末,清太祖努尔哈赤为麻痹明廷而进献东珠,大获恩赏。由东珠这举世罕有的名贵宝物所牵引出的一幕幕兴衰往事,可谓让后人亦为之扼腕叹息。

历史记载

据史书记载,辽朝末年,辽天祚帝生活奢侈,游猎无度,为了最大限度**其贪婪的欲望,(契丹贵族)无休止地向女真各部落索取东珠、海东青、紫貂皮等名贵物产。更有甚者,当辽帝冬春之际游猎时,强令女真人冒着酷寒,凿冰入水,采蚌取珠,以致很多女真人为此惨死江中。辽朝统治者的贪婪残暴激起女真人的刻骨仇恨,公元1114年,女真完颜部首领完颜·阿骨打(即金太祖)起兵反辽,通过11年的争战使得曾称霸东亚、威震中亚的辽帝国彻底崩溃,新的东亚军事强国---金国由此建立。

公元1644年,清政权开始了对整个中国的统治,并进而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版图最为辽阔的大清帝国。产于"龙兴之地"的东珠,此时地位变得更为突出。因清人认为"岭南、北海产珠,皆不知东珠之色若淡金者贵",故清廷将东珠作为皇室、王公、勋贵的专用饰品,"以多少分等秩"。帝国威仪的需要,使得黑龙江流域的东珠采捕规模日渐庞大,顺治十四年(1657年),清廷设立"布特哈乌拉总管","布特哈"为满语,渔猎、打牲之意;"乌拉"则意为"江河"。该衙门成为给宫廷采捕东珠、紫貂、鳇鱼、人参、蜂蜜、松子等物产的专职机构。其中,采珠是这一机构中最重要的工作,为此还专门设置了"珠轩",即采珠组织,按其所属,凡上三旗(两黄旗及正白旗)之珠轩,其贡赋上交宫廷,由内务府都虞司考核、赏罚;凡下五旗之珠轩,其贡赋交诸王、贝勒、贝子、诸府,由内务府代管。每当年初开江之后,即为采珠季节,由打牲总管、协领率各珠轩兵丁乘舟起航,按其预定线路,从南起松花江上游、长白山阴,北至三姓、瑷珲,东到宁古塔、珲春、牡丹江的广大范围内分头采捕珠蚌。据载,"每得一珠,实非易事",往往"易数河不得一蚌,聚蚌盈舟不得一珠。"狂采滥捕使得黑龙江流域的东珠资源迅速萎缩,至雍正朝以后,虽"偶有所获,颗粒甚小,多不堪用。"即便如此,官方的采珠规模仍不断扩大,至乾隆三十三年(1767年),布特哈乌拉已有65个珠轩,每珠轩设打牲兵丁30名。咸丰朝以后,随着清帝国的衰落,沙俄势力的侵入,以及东珠资源的枯竭,黑龙江流域具有千年历史的东珠采捕业,最终逐步走向了消亡。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