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爱德华·贝奈斯

    爱德华·贝奈斯

  • 捷克斯洛伐克
  • 别名:Dr. Eduard Benes
  • 外文名:
  • 身高:0cm
  • 星座:双子座
  • 人气:0°
  • 介绍:

详细资料


人物生平

《时代周刊》封面上的爱德华·贝奈斯

贝奈斯先后在布拉格、巴黎和第戎上大学。1908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09年至1914年在布拉格商学院、查理大学讲授经济学和社会学。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贝奈斯与其他人一起组织了一个捷克民族主义的独立运动。从1915年开始他与托马斯·马萨里克和斯洛伐克人米兰·什特凡尼克等人一起从巴黎支持捷克和斯洛伐克的独立运动。他在索邦大学教授斯拉夫学。1916年他帮助组织了“捷克斯洛伐克民族议会”并成为其总书记。

1917年初贝奈斯与其他人一起建立了一支由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组成的军队,即捷克斯洛伐克军团。1918年法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民族议会为计划中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唯一代表,并在《凡尔赛条约》的交涉过程中有发言权。

在这个交涉过程中贝奈斯推翻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建议的让苏台德地区进行民族自决的建议。苏台德地区成为捷克的一部分。苏台德地区内部试图并入德国或者奥地利的运动被镇压。苏台德地区的南部与奥地利相邻,其北部和西部则是德国和捷克之间的山区。英国和法国不愿意看到这个地区并入德国或者奥地利,因此支持贝奈斯的建议。1918年11月奥匈帝国解体后捷克斯洛伐克军队入驻捷克东部的德语地区,解散了当地的独立运动。 

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成立后,出任外交部长(1918—1935)。

1920—1925年和1929—1935年国会议员。

1921—1922年出任总理。

1935年继托马斯·马萨里克任总统。

1938年10月5日被迫辞去总统职务,赴美国讲学。

1940年在伦敦建立流亡的民族委员会。

1941年任流亡政府总统。

1946年再次当选为总统。

1948年二月事件中被迫接受12位部长的辞呈,批准捷共提出的新政府名单。同年6月辞去总统职务。

因他在争取独立中所起的作用,同托马斯·马萨里克和米兰·什特凡尼克一起,被称作捷克斯洛伐克开国三元勋。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