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乔庄

    乔庄

  • 别名:Zhuang Qiao
  • 外文名:
  • 身高:0cm
  • 星座:摩羯座
  • 人气:0°
  • 介绍:乔庄,香港早期男演员。上海美专毕业。赴港后考进长城影业公司成为演员,曾在《日出》(1956)、《少年游》(1958)等片中演出。1959年10月转投桃源公司,期间曾在邵氏担任广告油画美工。《江山美人》一片的宣传广告就出自他的手笔。1960年1月,乔庄正式加入邵氏成为基本演员,首作为《黑夜枪声》(1960)。1964年,与郑佩佩合演《情人石》一片走红。在邵氏的最后一部作品是《欲焰狂流》(1969)。1969年,乔庄脱离邵氏,继续在电影圈发展,并逐渐走向幕后,任导演和编剧。其第一部自导、自编、自演的影片为《剑胆》(1969),其他作品有《八步追魂》(1969)、《三十六杀手》(1971)。拍摄完《三十六杀手》以后,乔庄便退出影坛。

详细资料

  • 乔庄,香港早期男演员。上海美专毕业。赴港后考进长城影业公司成为演员,曾在《日出》(1956)、《少年游》(1958)等片中演出。1959年10月转投桃源公司,期间曾在邵氏担任广告油画美工。《江山美人》一片的宣传广告就出自他的手笔。1960年1月,乔庄正式加入邵氏成为基本演员,首作为《黑夜枪声》(1960)。1964年,与郑佩佩合演《情人石》一片走红。在邵氏的最后一部作品是《欲焰狂流》(1969)。1969年,乔庄脱离邵氏,继续在电影圈发展,并逐渐走向幕后,任导演和编剧。其第一部自导、自编、自演的影片为《剑胆》(1969),其他作品有《八步追魂》(1969)、《三十六杀手》(1971)。拍摄完《三十六杀手》以后,乔庄便退出影坛。

发展目标

2004年预计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182万元,增长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0217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498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984万元,地方财政收入495万元,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08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按照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的要求,建设好三大基地。一是建设淡水养殖基地。以“挖塘筑台、上经下渔”为模式,新开发2000亩,改造旧池3000亩,使淡水养殖总面积达到18000亩。二是建设畜牧生产基地。以建设畜牧大镇为目标,力争年内使养殖小区达到8个,牛羊专业村达到23个,樱桃谷鸭大棚500个、羊存栏2万只,黄牛存栏1.5万头。三是建设棉花生产基地,充分利用盐碱地资源优势,发展棉花6.3万亩,切实拉长棉纺产业链。

特色经济

该镇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特色经济,形成了棉花种植加工、淡水养殖、畜牧三大主导产业。

淡水养殖业:总面积15000亩,其中精养13000亩。形成了榆林、苍上、河徐、牟王、南王、蔡寨等6个淡水养殖基地,专业村达到11个。水产品以南美白对虾、中华毛蟹、罗非鱼为主。发展南美白对虾12000亩。淡水养殖业实现产值8000万元,其中南美白对虾实现产值6500万元,成为“全市淡水养殖第一镇”和“美白对虾养殖第一镇”,其它鱼类共实现产值1500万元,乔庄镇被省海洋与渔业厅命名为“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注册生产的“黄河牌”南美白对虾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水产品。

畜牧业:重点抓了波尔山羊、黄牛育肥两项。波尔山羊改良项目,确立了“以基地带专业村,专业村带全镇”的发展思路。成立了黄河波尔山羊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作为波尔山羊基地。该基地已投资近300万元,并建立了鲜精稀配中心和胚胎移植中心。现有纯种波尔山羊66只,一代、二代80只,基础母山羊200只,其中已胚胎移植65只。在基地和专业村的带动下,全镇纯种波尔山羊达到81只,基础母山羊达到1.6万只,养羊30只以上的大户182户,其中50只以上的大户78户。黄牛改良项目,存栏量9800头,新上肉牛2600头。牛羊专业村达到28个。其他名优特品种不断增加,现有梅花鹿42只,奶牛300余头。

桑蚕业:现有桑园5000亩,蚕茧收购点两处。该产业已成为群众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

民营经济

通过制定完善优惠政策,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制,全镇民营经济业户达到3000户,其中私营企业95家,从业人员6700余人。民营经济以棉纺、棉花加工、镁砼瓦、草编、塑料制品、饮食服务业为主。棉纺业以生产优质针织、梭织棉纱为主。蒲草编织与苇帘编织成为广大妇女农闲时节的主要收入来源,从业人员5000余人。产品花样新颖、新潮,美观齐全,加工制作的动植物图样栩栩如生。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南韩、日本等发达国家。

基本情况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