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米歇尔·福柯

    米歇尔·福柯

  • 法国
  • 别名:
  • 外文名:
  • 身高:0cm
  • 星座:天秤座
  • 人气:0°
  • 介绍:

    Michel Foucault was born on October 15, 1926 in Poitiers, Vienne, France as Paul-Michel Foucault. He was a writer, known for 我,比埃尔·李维尔 (1976), Obliteration Systems (1979) and La Force de l'Ordre (2007). He died on June 26, 1984 in Paris, France.

详细资料

  • Michel Foucault was born on October 15, 1926 in Poitiers, Vienne, France as Paul-Michel Foucault. He was a writer, known for 我,比埃尔·李维尔 (1976), Obliteration Systems (1979) and La Force de l'Ordre (2007). He died on June 26, 1984 in Paris, France.

社会学观点

米歇尔·福柯

研究论著

《福柯考》,[法]弗雷德里克·格霍(FrédéricGros),何乏笔、杨凯麟、龚卓军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5月; 

Foucault:TheBirthofPower(《福柯:权力的诞生》),斯图尔特·埃尔登著,Polity,2017年3月; 

Foucault'sLastDecade(《福柯的最后十年》),斯图尔特·埃尔登著,Polity,2016年4月; 

福柯大事记

以下时间表提供了福柯职业生活的大致年表: 

1926年,10月15日,出生于法国的普瓦捷(Poitiers); 

1946年,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1948年,在索邦大学攻读哲学学位(老师:莫里斯·梅洛·庞蒂); 

1949年,在索邦大学攻读心理学学位,获心理学学位; 

1950年,加入共产党; 

1950-1954年,在法国一所精神病院以心理学家的身份从事研究,并充当志愿者; 

1951-1955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讲学; 

1952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从事哲学工作,在巴黎的心理学研究中心(InstitutdePsychologie)获得心理学学位; 

1952-1953年,旅行至瑞士,与宾斯瓦格(Binswager)共同从事研究工作; 

1953-1955年,在里尔大学(UniversityofLille)讲授心理学; 

1954-1955年,《精神疾病与心理学》(MentalIllnessandPsychology)(1962年进行了修订); 

1955-1958年,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UniversityofUppsala)法语系任教; 

1958-1959年,在波兰华沙的法语学院任教; 

1959-1960年,在德国汉堡的法语学院(FrenchInstitute)任教; 

1959-1960年,返回法国,在法国克莱蒙费朗大学任心理学讲师,最终成为哲学教授; 

1961年,攻读博士学位,师从乔治·冈圭朗(GeorgesCanguilhem,1904-1995);提交科学史博士论文《疯癫史》(HistoryofMadness),翻译康德的《人类学》(Anthropologie)并作导言;开始了与丹尼尔·德菲尔(DanielDefert)23年的关系; 

1963年,《临床医学的诞生》(TheBirthoftheClinic),两篇博士学位论文中的一篇(1972年修订;谢里登1973年英译版)《死亡与迷宫:雷蒙·鲁塞尔的世界》(DeathandtheLabyrinth:RaymondRoussel); 

1964年,《疯癫史》(HistoryofMadness)(删减版;未删减版于2007年出版); 

1965年,《疯癫与文明》(MadnessandClivilization)(英语);在巴西讲学; 

1966-1968年,在突尼斯工作;《事物的秩序》(OrderofThings)(法语);与勒内·马格里特(Magritte)通信;

1968年,在文森斯巴黎第七大学(UniversityofParis-ⅦatVincennes)哲学系任教; 

1969年,《知识考古学》(TheArchiaeologyofKnowledge)(法语);当选法兰西学院的一个职位(思想体系史); 

1970年,在日本和美国讲学;12月2日在法兰西学院发表就职演讲[“话语的秩序”(TheOrderofDiscourse)]; 

1971年,在突尼斯讲学;在荷兰与乔姆斯基(Chomsky)辩论;成立“监狱情报团体”(Grouped‘InformationsurlesPrisons,GIP); 

1972-1973年,在法兰西学院授课:“规训社会(惩罚理论与制度)”[TheDisciplinarySociety(penaltheoriesandinstitutions)]; 

1973年,《我,皮耶尔·希维尔》; 

1973-1974年,在纽约、蒙特利尔、圣保罗、巴西讲学;《临床医学的诞生》(TheBirthoftheClinic)(英语);在法兰西学院授课:“精神病学的力量”(PowerofPsychiatry); 

1974-1975年,在在法兰西学院授课:“异常者”(TheAbnormals);在圣保罗讲学; 

1975年,《规训与惩罚》(DisciplineandPunish); 

1975-1976年,在法兰西学院授课:“必须保卫社会”(SocietyMustBeDefended); 

1976年,《性史》(TheHistoryofSexuality),第1卷;在巴西巴伊亚大学(UniversityofBahia)、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ofToronto)讲学; 

1977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讲学; 

1978年,至伊朗和意大利旅行;在日本研究禅宗; 

1979-1980年,在法兰西学院授课;“对活人的管制”(TheGovernmentoftheLiving); 

1980年,在伯克利和纽约讲学;为《埃居利娜·巴班(近期发现的一位19世纪法国双性人的回忆录)》[HerculineBarbin(BeingtheRecentlyDiscoveredMemoirsofaNineteenthCenturyFrenchHermaphrodite)][理查德·麦克杜格尔(RichardMcDougall)译]写导言; 

1981年,出现在《时代》杂志上(11月16日,pp.58-59); 

1981-1982年,在法兰西学院授课:“主体诠释学”(HermeneuticsoftheSubject); 

1982年,在多伦多讲学,在佛蒙特讲学; 

1982-1983年,在法兰西学院授课:“快感的用途与自我技术”(TheUsesofPleasureandtheTechnologiesofSelf); 

1983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 

1984年,《性史》,第2卷、第3卷; 

1984年,6月25日,在巴黎逝世。 

个人成就

他被认为是一个后现代主义者和后结构主义者,但也有人认为他的早期作品,尤其是《词与物》还是结构主义的。他本人对这个分类并不欣赏,他认为自己是继承了现代主义的传统。他认为后现代主义这个词本身就非常的含糊。

米歇尔·福柯

比如福柯在研究监狱的历史的时候他不只看看守的物理权力是怎样的,他还研究他们是怎样从社会上得到这个权利的——监狱是怎样设计的,来使囚犯认识到他们到底是谁,来让他们铭记住一定的行动规范。他还研究了“罪犯”的发展,研究了罪犯的定义的变化,由此推导出权力的变换。

对福柯来说,“真理”(其实是在某一历史环境中被当作真理的事物)是运用权力的结果,而人只不过是使用权力的工具。

福柯认为,依靠一个真理系统建立的权力可以通过讨论、知识、历史等来被质疑,通过强调身体,贬低思考,或通过艺术创造也可以对这样的权力挑战。

福柯的书往往写得非常紧凑,充满了历史典故,尤其是小故事,来加强他的理论的论证。福柯的批评者说他往往在引用历史典故时不够小心,他常常错误地引用一个典故或甚至自己创造典故。

福柯

社会影响

米歇尔·福柯

1984年6月29日上午,福柯的师长和亲友在医院举行了遗体告别仪式,仪式上,由福柯的学生,哲学家吉尔·德勒兹宣读悼文,这段话选自福柯最后的著作《快感的享用》,恰足以概括福柯终身追求和奋斗的历程:

“至于说是什么激发着我,这个问题很简单。我希望在某些人看来这一简单答案本身就足够了。这个答案就是好奇心,这是指任何情况下都值得我们带一点固执地听从其驱使的好奇心:它不是那种竭力吸收供人认识的东西的好奇心,而是那种能使我们超越自我的好奇心。说穿了,对知识的热情,如果仅仅导致某种程度的学识的增长,而不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尽可能使求知者偏离自我的话,那这种热情还有什么价值可言?在人生中:如果人们进一步观察和思考,有些时候就绝对需要提出这样的问题:了解人能否采取与自己原有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方式思考,能否采取与自己原有的观察方式不同的方式感知。……今天的哲学——我是指哲学活动——如果不是思想对自己的批判工作,那又是什么呢?如果它不是致力于认识如何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以不同的方式思维,而是证明已经知道的东西,那么它有什么意义呢?”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