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8
石岛

    石岛

  • 别名:
  • 外文名:
  • 身高:0cm
  • 星座:
  • 人气:0°
  • 介绍:石岛,男,演员。2017年电视剧演员中,石岛的表现可谓亮眼,由他主演的开年大戏《最好的朋友》收视一路高涨,为石岛在圈粉无数,表情包也在粉丝的间疯转,而刚刚在云南卫视完美收官的抗战剧《风影》三轮播出仍受观众朋友追捧。

详细资料

  • 石岛,男,演员。2017年电视剧演员中,石岛的表现可谓亮眼,由他主演的开年大戏《最好的朋友》收视一路高涨,为石岛在圈粉无数,表情包也在粉丝的间疯转,而刚刚在云南卫视完美收官的抗战剧《风影》三轮播出仍受观众朋友追捧。

下辖地区

石岛区划

港湾街道:面积28平方公里,人口9万。辖17个农村居委会和9个城市居委会,原为石岛镇。2005年1月5日,以原石岛镇的行政区域,设立港湾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石岛街。区内拥有我国北方最大的渔港及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石岛港、国家4A级景区—石岛赤山风景区。被评为“威海市十佳人居街道”,进入“中国乡镇500强”。区内各类设施配套完善,有石岛实验小学、石岛实验中学等学校及教育机构;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等20余处金融网点;港湾卫生院、石岛整骨医院等医疗设施先进齐全;渔人码头、吉兴商场、尚悦百货、家家悦超市等各类大型商场触手可及。

斥山街道:面积55平方公里,人口3.2万。辖3个社区居委会,25个村,原为斥山镇。2000年6月23日,并入石岛镇。2005年1月5日,以原斥山镇的行政区域,设立斥山街道办事处。2013年石岛人民医院、荣成市第二中学新址迁入斥山街道。辖区共有集团公司、村办、私营企业148处,其中,食品加工业92家,机械加工业25家,建材加工业18家,其它工业13家。注册个体经营户613户。全街道拥有限额以上企业19家。

宁津街道:面积66平方千米,人口2.1万人。辖45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1个城镇居委会,原为宁津镇。2000年6月原宁津镇与原镆铘岛镇两镇合并为宁津镇。2005年1月5日,以原宁津镇的行政区域,设立宁津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宁津所。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达110余华里。马栏耩至东楮岛的十里长滩,海蓝蓝,沙灿灿,是天然的海水浴场。境内的林家流水库和夏家水库是白天鹅越冬的栖息地。

东山街道:面积42平方公里,人口1.8万。辖31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原为东山镇。南接石岛湾旅游度假区,紧邻石岛工业园。2001年4月4日,并入石岛镇。2005年1月5日,以原东山镇的行政区域,设立东山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东山。

王连街道:面积49平方公里,人口1.9万。辖32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原为王连镇。2001年4月4日,并入石岛镇。2005年1月5日,以原王连镇的行政区域,设立王连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王家庄。

桃园街道:面积17平方公里,人口1.3万。辖15个村、1个城区居委会。原为石岛湾开发区。2005年1月5日,设立桃园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桃园。辖区内共有集团公司、村办企业、私营企业57处,其中,水产品加工企业30家,房地产开发企业6家,建筑企业12家,其他产业9家。

历史沿革

石岛老照片

石岛建制几经变更。清末属云光都,民国初期属第六区,1930年属第七区。1945年9月,胶东行政公署决定建立石岛特区,将荣成县龙山区、甲子山区、斥山区和文登县的靖海区、人和区划归石岛特区,由东海专区直辖。1946年11月,石岛特区改设为石岛市。同时撤销龙山区,增设镆铘岛区;辖区含原王连镇(现王连街道一部分)、原(小)石岛镇(现港湾街道)、原东山镇(现东山街道及桃园街道部分)、原宁津镇(现宁津街道及桃园街道部分)、原斥山镇(现斥山街道)、原人和镇、原靖海镇。1948年12月,石岛缩小市区,将甲子山区(镆铘岛区并入)、斥山区划归荣成县,靖海区、人和区划归文登县,石岛市只辖原(小)石岛镇(现港湾街道)。

建国初期行政图

1956年2月属莱阳专区。1956年3月,撤销石岛县,所辖区域全部划归荣成县。1957年11月改名为石岛镇。1958年9月,成立石岛镇人民公社,1982年2月,撤销人民公社改为石岛镇。1998年12月,石岛镇与石岛湾开发区合署办公。2000年6月,石岛镇与斥山镇合并为石岛镇。2001年,撤销东山镇、王连镇,并入石岛镇。2005年1月石岛撤镇设管理区,荣成市石岛管理区,作为荣成市政府的派出机构,隶属荣成市人民政府,规格为副县级,将石岛镇和宁津镇整建制划归石岛管理区。

民俗文化

石岛渔家

画村

牧云庵,是远近闻名的渔民画村,家家户户墙壁上绘刻着巨幅壁画,如色彩绚丽的宫殿;扬帆远航的大展宏图,满仓而归的喜乐图等。村中专设一个常年开放的“美术展览室”,展示近200多件作品,其中有国画、油画、年画、连环画、书法和剪纸等,它只是村民几十年创作的一个缩影。该村有80多幅作品参加了市、省级及全国的美术画展,有20作作品获奖,有20多幅年画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有400多件美术作品在各级报刊上发表。剪纸在该村也有悠久历史。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他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美的同时,也在追求着精神生活的美,把舞文弄墨当作一件高雅事。

花村

车脚河,是名扬海内外的花村,其位于法华院东。这里由于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山上覆盖着砂质黑土,山泉四季潺潺,十分适宜花卉栽培和生长,因此山上有数不尽的野生花卉。车脚河的养花历史悠久,早在明末清初就已开始了有规模的庭院养花,经历300多年的发展历程,花卉种植已成为村里主要经济支柱。该村花卉以杜鹃、茶花、云松为主,品种繁多,仅杜鹃、茶花就各达近百个品种。其自行培植的“桃红”杜鹃在全国园艺博览会上获银奖。现已是山东省最大的杜鹃、茶花养植基地。“人人是花匠,户户有花房”是这里的真实写照,该村现户平均养花在800株以上。

杜鹃花

早春的石岛,漫山遍野都盛开着野生的杜鹃红花,远远望去,好象一片红色的海洋,所以石岛人又习惯称之为"映山红"。早在18世纪初,石岛人就有人工栽培杜鹃的习惯。到20世纪20-30年代,石岛盆栽杜鹃就已经进入商业开发时期,或在商号里挂牌交易,或作为礼品馈赠宾朋好友。新中国成立后,石岛的杜鹃花栽培获得了较快发展,大量的新品种不断问世,并自成体系-石岛杜鹃。石岛杜鹃主要品种有毛叶子、石榴红、白杜鹃、五宝珠、富贵姬、玉翠锦、锦风、粉天惠,小桃红、西洋鹃等20多个。其中,西洋鹃是20世纪80年代成功引入石岛并广为普及的。石岛人喜爱杜鹃的程度超乎一般人的想象,即使在"文革"期间,种草养花被视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时,石岛人仍然钟情于杜鹃花的培育,一大批优秀的杜鹃品种,就是当年痴心的石岛人通过多种形式培育并保留下来的。当时,在民间留下了许多育花、护花、献花的佳话。曾经有多批石岛杜鹃"奉调入京",见证了那段岁月中发生的一些重大外事活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石岛杜鹃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杜鹃栽培,已成为石岛的一个特色产业。石岛173个自然村中,大规模栽培杜鹃的有68个,年生产石岛杜鹃900万盆以上,主要销往北京、河北、天津、山西、昆明、大连、青岛、烟台等地。石岛杜鹃在花卉界闻名遐迩,多次获得展评大奖。其中,盆景杜鹃在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花卉盆景大奖赛中独占花魁;小桃红杜鹃在1998年"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荣获二等奖。

海草房

大鱼岛村依山傍海,是我国最大的自然渔村,也是我国渔村风貌最突出的地方,早期的海草房(海草做顶,青石为墙,冬暖夏凉)及渔村部分旧貌保留完整。早在六十年代,大鱼岛人耕海牧鱼,艰苦奋斗,在全国响当当地树起“海上大寨”、“海上明珠”的牌子,改革开放以来,大鱼岛村居民文化福利设施健全完善,有“中华第一渔村”的美誉。

石岛大鼓

石岛渔家大型锣鼓始创于明末清初,是从民间发展起来的。原各村有一两面大鼓,多在出海之前、海市之前,尤其是在天后宫庙会时演奏。过去的锣鼓十分深沉、舒缓,甚至有些苍凉,演奏中休止符的使用,使人感到对未来充满着悬念。1993年,石岛镇文化站壮大锣鼓队伍,并对大鼓的曲调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一是变单打为群打;二是去掉了每套的手锣、小钹等小件,增加了锣、钹各一的组件;三是根据时代精神,加强了水斗中欢乐气氛;四是改二钹指挥为一人总指挥,从而使锣鼓的音乐性进一步发展和完美,阵容更加宏大,气势更加壮观。它主要表现出石岛人民在同大自然、特别是与风浪斗争中坚韧不拔的斗志、顽强拼搏的精神及敢打必胜的信念。如今,这里已培养出一支以石岛中学300多名渔家弟子为骨干的新一代“石岛渔家大型锣鼓队”,并多次在省、市组织的大型活动中一展风采。

石头楼

石岛除了拥有极具民俗特色的海草房外,石头楼也是其最有代表性的建筑。走在石岛街头,古朴庄重的石头楼时常跳入眼帘,矮的二层,高的四五层,在使用现代化建筑材料的楼房中显得别有一番风韵。建造石头楼的石料就地取材,大多来自石岛山。这座山属槎山山系,著名的“石岛红”大理石就出自这里。“石岛”也是以这座山得名。

石岛最早的石头楼当属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2年)的天后宫,由山西人王一德所建。260年过去,承载着风雨沧桑的天后宫,依然矗立在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中。清朝中后期,随着石岛的开埠,石岛逐渐变得繁荣起来,一些富户的石头小楼也在众多的民房中拔地而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石岛石头楼建设的繁荣期,建造石头楼的大都是一些机关单位。由于当时石头价格便宜,从附近山上可以就地取材,这样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富有特色。当年的主要运输工具是加固型的小推车,一辆能推一千多斤,每天最少能推两趟,有时候能推三趟,体能付出很大。因为用材多,一些路途较远的村庄也有用牛车、马车将石头运到石岛。那时没有塔吊,建楼房全凭人工搬运。每块石头最少也是100多斤,工匠们就是凭着力气一层层将石块垒砌起来。当石块垒至约一人高时,就开始搭脚手架了。脚手架搭建成较缓的台阶型,每层脚手架上都有人。地面的人将石头端到第一层脚手架上,然后一层层地传递到最高层。一些分量重且体积大的石块人工无法搬动时,工匠们就支起滑轮。正是这种“燕雀衔泥”式的施工,使一座座石头楼拔地而起。

这种外观没有任何雕饰的石头楼,因为墙体厚重,楼内冬暖夏凉,很受人们喜爱。到了上世纪80年代,实心砖广泛采用后,人们就再也没有建这种石头楼了。石岛共有石头楼近20栋,许多石头楼虽历经岁月沧桑,但仍然风采依旧。石岛政府不断加大对这一具有地方特色建筑物的保护力度,已对现存的石头楼进行逐一登记造册,建立详细档案,同时要求所有产权单位在修缮时一定要保护好石头楼的外观。

旅游资源

石岛名胜古迹众多。石岛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名胜古迹众多。赤山法华院由韩国人张保皋建于唐代,日本高僧圆仁法师曾在此修行多年,是中、日、韩三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1993年韩国崔珉子女士投资、前任总统金泳三题字的“张保皋纪念塔”,现已成为许多韩国及日本友人的朝圣之地。此外还有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凝聚石岛千百年来海文化的天后宫,有奇石峥嵘、云雾缭绕的天门潭,有万米银滩石岛湾海水浴场,有著名的画村牧云庵、渔村大鱼岛、花村车脚河等20多处人文自然景观及赤山山脉的“送将口”、“武将地”、“养马夼”等正在开发的40多景点。2012年接待中外游客144.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9亿元。

赤山风景区

石岛赤山

天后宫

天后宫位于石岛城区中心,面南而座,为三进庙堂式结构,布局严谨别致,造型古朴壮观。自1991年开放以来,游客络绎不绝。明末清初,山西洪桐县王一德,于乾隆十六年在此建天后宫,宫殿共分三进,为当时胶东一带较大的庙宇之一,据传当时进香朝拜者络绎不绝,曾盛极一时,后被人弃之。为保护古迹,弘扬民族文化,1991年初,市政府投资50万元精心修复了天后宫后楼大殿、庙门、戏楼、厅院,现今,院内奇石名雕精彩纷呈,吸引众多游人前来观赏。

石岛湾海水浴场

海水浴场

石岛湾海水浴场,水清浪柔,沙细滩缓,潮迹线下150米以内,最深处不足1.6米,是一处老幼皆宜的优良天然海水浴场。海水中荡漾着船型图书馆和别具一格的石器园,蟹、贝、水母、海螺等海生动物造型的娱乐休闲场所、健身中心、冲浪室,还有特色浓郁的四合院茅草房,别具异国情调的海边别墅,根据专家设计方案建设海上活动中心,开辟海上飞机、海上滑水、水上摩托、沙滩排球、动力伞、垫气球等一些参与性强、挑战性高、娱乐性浓的海边文化活动,可以让旅游休疗者充分享受海边、洗海澡、听海潮的乐趣。

桃园渔家民俗度假村

桃园渔家民俗度假村位于石岛湾省级旅游度假区内。它北依秀丽的朝阳山,南临碧波浩渺的黄海,村东是一片诱人的桃园,西南是石岛湾优良的海水浴场。这里冬暖夏凉,四季宜人。这里有山、有海、有滩;这里可游、可钓、可攀,是休闲度假的理想胜地。因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很相似,而得名。石岛桃园度假村以渔家民俗度假为主体。可登山望远,亦可下海怡情;晓可观海上日出,夜可啖鱼虾之美。

港口建设

早在隋唐时期,石岛便成为与日、韩交往的重要商埠,贸易、文化往来持续繁荣。清康熙年间(公元1644年)于石岛建商港、渔港。孙中山先生曾在《建国方略》中两次提到石岛,将石岛与上海、广州并列为中国东方三大港口。

石岛新港

石岛以港闻名,以渔强镇,经济实力雄厚。地处黄海之滨,是南北海上交通要道。1988年12月5日石岛港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开放港口,成为胶东半岛首批开放的一类对外开放港口。并批准设置海关、边防、商检、动植检、卫检、港监、口岸办检查检验机构。石岛港原为山东省省属港口,1993年下放为威海市属港口。港区面积12万平方米,码头全长1,550米,可停泊1,000~30,000吨级的客货轮。港池平均水深-9~-12米,拥有10,000~30,000吨级的泊位3个,大型门机吊7台,年吞吐能力200万吨,是船舶停靠和集疏运货物的理想港口。石岛新港属于国家一类开放港口。始建于1999年。2001年8月,石岛新港正式对外启用。至2006年4月30日已建成为一个集客滚、集装箱、散杂货冻品、成品油和船舶修理等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港口。石岛渔港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渔港,是我国沿海六省两市重要的渔业产品集散地,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渔船前来卸鱼、补给,能够提供大量种类丰富的海产品。现代化的补给设施可迅速为靠泊船只提供水、冰、油等各种船用物资。

区位优越,资源丰富:石岛新港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的石岛,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是中国距韩国最近的地方。距离韩国仁川、平泽210海里,釜山428海里,距离日本门司、博多480海里,距离日本关东990海里,关西708海里,距离朝鲜南浦180海里,距离青岛128海里,距离丹东230海里,距离泉州892海里,距离广州1120海里,区域优势显著,是海上南北交通的要道。现已开通石岛—韩国仁川(华东明珠)客滚航线,每周三班;石岛—韩国群山(石岛号)客滚航线,每周三班;石岛—日本神户(燕京号)客滚航线,每周一班;石岛—韩国平泽、釜山航线每周各一班。石岛—韩国釜山、光阳航线每周各一班;石岛—日本关东(东京、横滨)、关西(神户、大阪)航线每周各一班;石岛—日本博多、门司航线每周各一班;石岛—朝鲜南浦航线每周各一班。开通了石岛—泉州、石岛—广州、石岛—厦门、上海内贸线;石岛-青岛外贸内支线等多条客滚入全集装箱班轮航线,使石岛及周边地区的货物能迅速运输到世界各地。石岛新港建立起联接世界各地的联运网络,为石岛地区对外开放搭建了一条黄金桥梁,快速促进了石岛地区与国际深度接轨,极大地提升了区域综合竞争力。港口常年有大批船舶在此靠泊,是各种货物的集散地。与港口相邻的6家规模较大的修造船企业为国际航行船舶提供了高品质的航修、坞修服务。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