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
刘俊祥

    刘俊祥

  • 中国
  • 别名:
  • 外文名:
  • 身高:0cm
  • 星座:
  • 人气:0°
  • 介绍:刘俊祥,山西忻州人,中国内地导演、武术指导。

详细资料

  • 刘俊祥,山西忻州人,中国内地导演、武术指导。

发表论文

1、《我国应进行公务员任职宣誓》,《国家公务员报》(重庆)1998年5月14日。独著。 

2、《国家公务员法治化问题研究》,载入《依法行政研究》(论文集),1998年重庆出版社。

3、《日本行政法的基本原理——法治主义论》,《现代法学》1999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1999年第4期全文转载。独著。

4、《论我国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现代法学》1999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0年第3期全文转载。独著。 

5、《西方国家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独著。

6、《马克思恩格斯人与政治关系理论初探》,《现代法学》2000年专刊。独著。

7、《论行政公开的权利保障功能》,《现代法学》2001年第5期。独著。

8、《论西部大开发中的行政公开》,载《重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重庆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独著。

9、《马克思政治起源思想的黑格尔主义来源及其早期论述》,《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2003年第2期全文转载。独著。

10、《WTO规则对我国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制度的挑战》,载《加入WTO与行政法制改革研究》(论文集),重庆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独著。 

11、《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制度取向》,《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第一作者。

出版著作

1、《行政执法基础理论与操作实务》,2000年重庆出版社。合著。

2、《福利国家与接近正义》(日译汉),法律出版社出版2000年7月出版。主译人。

3、《现代政治学原理》,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出版。副主编。

4、《公共政策学》,法律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副主编。

5、《法治政府建构论—依法行政理论与实践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3月。合著。[1-2] 

科研项目

1.《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研究》,2001年司法部批准“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西南政法大学出资(3万元)。本人是项目主持人。

2.《依法行政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司法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项目及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1998年重点研究项目。参与完成。

3.《实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经验、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中央组织部、人事部2002年《国家公务员法》立法重点调研课题。2002年参与完成。

4.《当代中国基层政治文明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重点项目。叁与人。

5.《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和建设规律研究》,湖北省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重点项目。[1-2] 

工作经历

1986年7月,本科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政治系,获法学学士学位,分配到西南政法大学工作。 

1988年至1992年,在西南政法大学,攻读政治学专业硕士学位,获法学(政治学)硕士学位。

2000年9月,考入武汉大学师从刘德厚教授(中国政治学知名专家、中国政治学会顾问)攻读政治学专业博士学位。2005年5月,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法学(政治学)博士学位。

2003年起,调入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工作。

2006年10月,被武汉大学评聘为教授。 2007年6月,被武汉大学评聘为博士生导师。

2007年9月,在中央党校,参加了2007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第16期的研修。

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赴新疆大学,担任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从事对口支援工作。

2009年6月,武汉大学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专业博士后出站(合作导师是中国法理学和宪法学知名专家、武汉大学资深教授李龙先生)。 

专业特长

1.在学科专业上,主要从事政治学与行政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等的教学与研究,研究的重点是人本政治与法治政治、经济政治与人民宪政、现代政府与公共治理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2.在研究特长上,主要进行以下领域的前沿性和特色性研究:

(1)政治学理论方面。多年以来,一直跟随中国政治学知名专家、中国政治学会顾问、武汉大学的刘德厚教授进行“广义政治”、“经济政治”和“人本政治”等政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这在国内是具有独创性的研究领域。通过博士论文的写作,确立了自己的“人本政治”研究领域,发表了一系列的得到国内学术界充分肯定的学术成果。如在人本政治方面的研究,被学界专家誉为“是一项极具开创意义的学理性探索”。

(2)宪政理论方面。自己长期从事“法治政治”、“宪法政治”和“法治政府”等问题的研究。完成了博士后研究报告《法治政治论——法政治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已在《光明日报》、《现代法学》和《武汉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了《“法政治学”论要》、《法治政治与规则政治》和《论贫富公民利益博弈的宪政机制》等论文。“法治政治”和“宪法政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人民合作宪政”的研究,也是跨政治学和法学(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的前沿性研究。 

(3)马克思政治理论中国化方面。在刘德厚教授指导下,自己对此也有独特的研究,发表了《人本政治论——人的政治主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该书被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点和硕士点列为研究生阅读书目)、《马克思政治起源思想的黑格尔主义来源及其早期论述》、《马克思以人为本政治思想的历史形成》和《人民政治思想中国化的理论形态及其实现机制》等学术成果。学界专家认为,这些研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劳动人本’学说与方法,对人本政治的理论、思想和中国实践所作的分析论述及其所提出的一些特色观点,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中,不失为一项新的尝试”。

(4)中国发展模式与公共治理方面。在进行广义政治理论及其宪法政治理论研究的同时,自己也在(并将继续)运用这些创新性的理论成果对中国模式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及其公共治理等进行实证对策性研究。在这方面已经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1-2]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