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马丁·瓦尔泽

    马丁·瓦尔泽

  • 德国
  • 别名:M. Walser
  • 外文名:
  • 身高:0cm
  • 星座:白羊座
  • 人气:0°
  • 介绍:

详细资料


人物经历

马丁·瓦尔泽

1944年,马丁·瓦尔泽应征入伍,二战期间在德军防空部队服役。据2007年6月公开的档案显示,马丁·瓦尔泽可能曾于1944年1月30日加入过纳粹党。1945年被美军俘虏。 

1946年开始,马丁·瓦尔泽先后在雷根斯堡大学和图宾根大学求学,期间开始写作。

1951年,他以研究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论文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在斯图加特任电台、电视台任导演。

1953年,参加堪称联邦德国文学家摇篮的四七社活动。1955年获“四七社文学奖”。

马丁·瓦尔泽

20世纪60年代之后,瓦尔泽转向激进的左派。他一方面成立“越南事务办公室”,想征集十万个反战签名,迫使联邦德国政界和知识界对越战不再沉默,另一方面因为看到社会民主党在越战问题上态度暧昧,他又果断站在共产党一边,并力挺工人文学,将自己喜欢的“劳动世界文学”结集出版,取名为《劳动日的尊严》。 

1973年,去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任客座讲师。

1978年,瓦尔泽因出版《惊马奔逃》,在德国文坛引起轰动,不仅跻身当年十大畅销书之列,而且获得评论界几乎众口一词的赞扬。20世纪80年代前后,他因为主张两德统一被怀疑具有民族主义倾向。  

1998年,出版了自传体小说《迸涌的流泉》,描写一个生活在第三帝国下的十岁男孩的成长经历。 

2002年,出版讽刺媒体霸权的小说《批评家之死》,引发了强烈争议,斥责他“反犹”的声音此起彼伏。 

2010年,瓦尔泽又写了一部以爱为母题的小说《我的彼岸》。 

主要作品

作品名称

作品类型

出版时间

《菲城婚事》(《菲利普斯堡的婚事》)

小说

1957

《间歇》

小说

1966

《堕落》

小说

1973

《爱情的彼岸》

小说

1976

《惊马奔逃》

小说

1978

《天鹅之屋》

小说

1980

《狩猎》

小说

1988

《迸涌的流泉》

小说

1995

《批评家之死》

小说

2002

《恋爱中的男人》

小说

2007

《我的彼岸》

小说

2010

《寻死的男人》

小说

2016

以上参考[1-5] 

人物评价

马丁·瓦尔泽

马丁·瓦尔泽是当代的歌德,是托马斯·曼之后,最伟大的德语作家。(作家李洱评)

马丁·瓦尔泽是除德国大主教之外,对德国人影响最大的人。他的《迸涌的流泉》和《恋爱中的男人》等作品就体现出他为什么是德国人心灵世界的精确的刻画大师。(作家邱华栋评) 

瓦尔泽以他的作品描写和阐释了二十世纪下半叶的德国现实生活,他的小说和随笔向德国人展现了自己的祖国,向世界展现了德国,让德国人更了解祖国,让世界更了解德国。(德国书业协会评) 

人物争议

作为和新生的联邦德国共同成长起来的一代知识分子,瓦尔泽见证了欧洲大陆“1968年革命”后德国社会回归正常化的渴望,进入两德统一的新纪元后,他越发感到,需要减轻历史包袱给当代德国人带来的精神压抑。1998年,他出版了自传体小说《迸涌的流泉》,描写一个生活在第三帝国下的十岁男孩的成长经历。该书上市后一路畅销,却被“德国文学教皇”、犹太人赖希·拉尼茨基主持的电视书评节目《文学四重奏》中猛批,因为“没有出现奥斯维辛这个字眼”。瓦尔泽愤怒了,他对《南德意志报》的记者说:“其实每一个受他虐待的作家都可以对他说,赖希·拉尼茨基先生,就你我的关系而言,我才是犹太人。”由此,他误入了德国特有的话语禁区:犹太人。凭借《迸涌的流泉》,瓦尔泽1998年获德国书业和平奖,在法兰克福保罗教堂发表了空前轰动的演讲:他对奥斯维辛的仪式化表示不满,怀疑有人抓住德国纳粹时期迫害犹太人这一历史把柄,为达到政治或经济目的。他承认奥斯维辛是德国人“永远的耻辱”,应该悔罪。但悔罪应是内心活动而非表面文章。这惊世骇俗的无忌之言,博得了在场包括联邦总统在内的人们站立鼓掌,也很快招致哗然,德国犹太人协会主席伊格纳茨·布比斯指责他搞“精神纵火”,有人把他视为否定历史的右翼极端。2002年,他出版讽刺媒体霸权的小说《批评家之死》,引发了一场更迅猛的精神大火,斥责他“反犹”的声音此起彼伏。瓦尔泽觉得跳进博登湖也洗不清,他甚至想移居奥地利。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