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2
廖媌婧

    廖媌婧

  • 中国
  • 别名:
  • 外文名:
  • 身高:0cm
  • 星座:
  • 人气:0°
  • 介绍:本科: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录音艺术系(音响导演方向)音响导演专业。
    硕士: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传媒与传播系。
    曾担任05年英国温布尔敦网球公开赛官方媒体温布尔敦广播新闻编辑,曾任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艺术传播系教师。2012年任上海戏剧学院电视艺术学院讲师。
    主要方向:传播学、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音乐音响。
    廖媌婧,讲师。亚洲媒介信息与传播中心会员、中国传播学会会员、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大学国际传播研究基地成员、上海戏剧学院精品课程“纪录片创作”成员。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录音系,英国伦敦大学Goldsmiths学院传媒与大众传播系硕士、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国际传播博士生。
    曾担任江苏卫视、东方卫视、湖南广电集团娱乐频道、上海SMG集团都市广播等节目策划及大型活动指导。并赴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圣荷西分校讲学《中西方真人秀节目比较》。多次受邀为《东方艺术》等刊物撰稿。其指导学生作品荣获“四川金熊猫电影节大学生纪录片提名奖”、“中国大学生广告音频大赛”等多项奖项。
    主要课程:《大众传播学》、《新闻采访与策划》、《纪录片创作》等
    研究方向:电视节目生产机制及内容研究
    承担项目及课题:
    《电视迷群的构建》,上海市教委优秀青年教师项目“迷文化研究”,2007年
    《消费文化中的迷群》,上海市教委教育创新科研项目“新媒体的迷群研究”,2009年
    《国际都市中的媒介景观》,上戏院级重点项目“国际都市的媒介景观”,2011年
    主要学术成果:
    学术著作:《中国电视的想象力》,花城出版社,2011年出版;《媒介前沿研究报告》,文汇出版社,2010年出版
    论文:《当下中国电视的问题意识与解决方案》--《电视策划与写作十讲》读后,《传媒专业教育的英国经验》,《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媒体迷新表征》,《从东方卫视的频道定位看“海派文化”认同的建构》,《日常生活的电视景观呈现》,《大众文化时代的“神话”缔造》,《教书以育人为先--论高等教育教师道德的重要性》,public sphere and civic news program,《电视迷群在新媒体中的构建》, New Representation of Media Fandom in the Context of consumption society, The Cross-Communication between Stage and Film



详细资料

  • 本科: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录音艺术系(音响导演方向)音响导演专业。
    硕士: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传媒与传播系。
    曾担任05年英国温布尔敦网球公开赛官方媒体温布尔敦广播新闻编辑,曾任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艺术传播系教师。2012年任上海戏剧学院电视艺术学院讲师。
    主要方向:传播学、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音乐音响。
    廖媌婧,讲师。亚洲媒介信息与传播中心会员、中国传播学会会员、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大学国际传播研究基地成员、上海戏剧学院精品课程“纪录片创作”成员。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录音系,英国伦敦大学Goldsmiths学院传媒与大众传播系硕士、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国际传播博士生。
    曾担任江苏卫视、东方卫视、湖南广电集团娱乐频道、上海SMG集团都市广播等节目策划及大型活动指导。并赴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圣荷西分校讲学《中西方真人秀节目比较》。多次受邀为《东方艺术》等刊物撰稿。其指导学生作品荣获“四川金熊猫电影节大学生纪录片提名奖”、“中国大学生广告音频大赛”等多项奖项。
    主要课程:《大众传播学》、《新闻采访与策划》、《纪录片创作》等
    研究方向:电视节目生产机制及内容研究
    承担项目及课题:
    《电视迷群的构建》,上海市教委优秀青年教师项目“迷文化研究”,2007年
    《消费文化中的迷群》,上海市教委教育创新科研项目“新媒体的迷群研究”,2009年
    《国际都市中的媒介景观》,上戏院级重点项目“国际都市的媒介景观”,2011年
    主要学术成果:
    学术著作:《中国电视的想象力》,花城出版社,2011年出版;《媒介前沿研究报告》,文汇出版社,2010年出版
    论文:《当下中国电视的问题意识与解决方案》--《电视策划与写作十讲》读后,《传媒专业教育的英国经验》,《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媒体迷新表征》,《从东方卫视的频道定位看“海派文化”认同的建构》,《日常生活的电视景观呈现》,《大众文化时代的“神话”缔造》,《教书以育人为先--论高等教育教师道德的重要性》,public sphere and civic news program,《电视迷群在新媒体中的构建》, New Representation of Media Fandom in the Context of consumption society, The Cross-Communication between Stage and Film



个人介绍

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副教授 ,曾先后参与东方卫视《极限挑战》 ,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十二道锋味》 ,湖南卫视《七十二层奇楼》 等节目的创制,出版专著《中国电视的想象力》 ,并发表《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媒体迷新表征》 、《日常生活的电视景观呈现》  等论文。

主要作品

影视类

首播时间

作品

作品图

播出平台

担任职务

2014年

《奔跑吧兄弟》

浙江卫视

后期编剧(第一季)  

2015年

《极限挑战》

东方卫视

编剧  

2016年

《极限挑战之皇家宝藏》

院线电影

编剧 

2017年

《七十二层奇楼》

湖南卫视

编剧 

2018年

《挑战吧!太空》

优酷视频

编剧 

2018年

《二十四小时第三季》

浙江卫视

编剧 

2019年

《演技派》

优酷视频

编剧 

2019年

《女儿们的男朋友》

腾讯视频

编剧 

2019年

《青春环游记》

浙江卫视

编剧 

图书类

出版时间

作品

播出平台

2011年5月1日

《中国电视的想象力》

广东花城出版社 

《中国电视的想象力》两位传播学博士廖媌婧和徐帆花费近一年时间,面对面采访15个全国最红电视节目的制片人或总导演,15位电视大腕汇集于一书,揭开这些超一流收视王牌节目的不败秘笈,探索中国电视的现在与未来。  

主要课程

《大众传播学》、《新闻采访与策划》、《纪录片创作》等 

研究方向

电视节目生产机制及内容研究 

承担项目及课题

《电视迷群的构建》,上海市教委优秀青年教师项目“迷文化研究”,2007年

《消费文化中的迷群》,上海市教委教育创新科研项目“新媒体的迷群研究”,2009年

《国际都市中的媒介景观》,上戏院级重点项目“国际都市的媒介景观”,2011年 

主要学术成果

学术著作:《中国电视的想象力》,花城出版社,2011年出版;《媒介前沿研究报告》,文汇出版社,2010年出版

论文:《当下中国电视的问题意识与解决方案》--《电视策划与写作十讲》读后,《传媒专业教育的英国经验》,《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媒体迷新表征》,《从东方卫视的频道定位看“海派文化”认同的建构》,《日常生活的电视景观呈现》,《大众文化时代的“神话”缔造》,《教书以育人为先--论高等教育教师道德的重要性》,publicsphereandcivicnewsprogram,《电视迷群在新媒体中的构建》,NewRepresentationofMediaFandomintheContextofconsumptionsociety,TheCross-CommunicationbetweenStageandFilm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