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
王珮华

    王珮华

  • 别名:
  • 外文名:
  • 身高:0cm
  • 星座:
  • 人气:0°
  • 介绍:

详细资料


研究方向

1.耳鼻外伤与畸形的功能与形态重建;特别是:鼻内镜下鼻畸形、鼻骨骨折、鼻中隔微创整形术。

2.鼻炎、鼻窦炎的内镜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3.外鼻肿瘤的切除与修复术。

出诊信息

周一上午,特需门诊;周三上午,特需门诊。

教育经历

1.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本科,

2.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外科学专业硕士

3.香港玛丽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访问学者

4.Vanderbilt大学癌症生物学和放疗科肿瘤实验室访问学者

5.Pennsylvania大学附院耳鼻咽喉科访问学者

6.Wisconsin大学Mohs外科诊所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1987-至今,九院耳鼻喉科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2.2003-至今,九院耳鼻喉科科主任、教研室主任;

3.2009-至今,上海交大医学院耳鼻喉科学系,系副主任。

科研成果

课题负责人:

1.内镜辅助治疗鼻骨骨折的临床规范化研究与推广(2014年6月-2017年5月,上海市级医院适宜技术联合开发应用推广项目,

2.耳鼻喉-头颈外科综合诊疗工作站的临床验证与应用(20111130-20140930,市科委产学研医项目,11DZ1921705

3.玉屏风液洗鼻预防过敏性鼻炎复发的实验研究(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卫生局中医处,2010J010A,

两项专利:

1.鼻整形内镜拉钩,2013年6月5日授权。中国,201220418036.8。

2.一种鼻骨精准复位器,2014年12月10日授权,201420393511.X;

继续教育:

1.作为大会主席成功举办了“05(上海)国际耳鼻整复与功能重建研讨班”

2.作为负责人举办了四次“鼻外伤和畸形的形态和功能重建”国家级继续教育班。

学术兼职

1.泛亚面部整形美容外科学会中国区,副主席;

2.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常务委员;

3.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委员

4.上海医学会耳鼻喉科专科委员会委员,鼻科组组长

5.上海市耳鼻咽喉科临床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6.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委员

7.5家国家科技部统计源杂志常务编委、编委、通讯编委。

获奖情况

1.2007上海交大医学院“百人计划”

2.2008上海交大王宽诚医学奖励基金

主要论文

发表论文(近三年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计18篇,代表作如下:)

1.XuCZ,ShiRJ,ChenD,SunYY,WuQW,WangT,WangPH(通讯作者),Potentialbiomarkersforpaclitaxelsensitivityinhypopharynxcancercell,IntJClinExpPathol,6(12):2745-2756,2013。

2.XuCZ,WangPH(通讯作者),YanXJ,WangT,ChenD,ZhangZJ,ShiRJ,ExpressionofCXCR4IsAssociatedwithProgressionandInvasioninPatientswithNasal-SurfaceBasalCellCarcinoma,ORLJOtorhinolaryngolRelatSpec,75(6):332-341,2013。

3.孙艺渊,王佩华(通讯作者),范新东。牙源性上颌窦炎中窦腔黏膜增厚于牙根尖关联螺旋CT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4,22(1):24-27。

4.王钟颖,王佩华(通信作者)。上颌骨前移术及同期鼻中隔矫正术前后鼻腔功能评估。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21(11)591-593。

5.赵冬菊,陈东,王佩华(通讯作者),吴晴伟,孙艺渊,石润杰。511例外鼻病变临床分析。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5,21(1):18-23。

6.唐梦遥,徐洲,王佩华(通信作者)。耳廓部分缺损重建的现状。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50(3)256-259。

著作译作

共计8本,其中2本为副主编;代表作如下:

1.编委,《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指南》,钱永忠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2.译者,《额窦(TheFrontalSinus,2005)》,余洪猛、赵长青主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12,第1版。

3.副主编,鼻整形美容外科学。王炜主编,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4。

4.译者,《Ballenger‘sOtorhinolaryngologyHeadandNeckSurgery》17thedtion.(美)斯诺主编;李大庆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