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2
田健

    田健

  • 别名:
  • 外文名:
  • 身高:0cm
  • 星座:
  • 人气:0°
  • 介绍:

详细资料


人物生平

田健

田健先生在雅虎中国负责公司整体营销平台建设、运营和管理,同时负责渠道的整体策略与管理。

2005年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后,田健先生担任公司执行总经理。

职业生涯

田健于2013年2月3日因病去世,年仅44岁。

人物观点

雅虎搜索正式起跑

“雅虎中国减肥计划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快一个月,现在我们启动了第三阶段的整形工作,而这也意味着雅虎中国完成了系鞋带,开始起跑。”雅虎搜索执行总经理田健日前如是说。似乎是为了和起跑时间配合,2006年3月10日,雅虎和阿里巴巴、淘宝在北京的所有员工将全部搬到距离原和乔大厦不到500米的新办公楼温特莱中心。 

相约第二季度

此前的6个月中,雅虎完成了对3721网络实名的改造,并且将3721渠道调整完毕,重置邮箱和即时通讯等业务,推出雅虎助手、搜索“知识堂”等新业务,大搞雅虎搜星娱乐选秀,都在整个业界引起不俗的反响。但这些举动在田健看来,都属于热身运动,阿里巴巴入主后雅虎中国的真正威力还未施展出一二。

田健乐观地告诉记者,“雅虎搜索真正让人刮目相看的时间大约会在今年第二季度中。”他认为,那个时候雅虎在技术和体验上都会焕然一新,并且有一个质的飞跃,而彼时的雅虎搜索也将进入中途跑的阶段。 

摒弃跟随策略

在美国市场,雅虎和Google厮杀正酣,为此美国雅虎在搜索上推出很多新举措。但雅虎中国CEO马云在从美国归来后最近的一次员工大会上却告诫员工:“雅虎中国不要一味copy美国雅虎的东西。”田健对此解释说,“美国雅虎是根据美国客户的需求做的,阿里巴巴雅虎也将根据中国客户的需求来定制,不能模仿。一味模仿,在中国市场是没有出路的。雅虎中国更不会和美国雅虎开展升级版本竞赛,升得再快,你也永远是追随者,而不是领导者。”

田健称:“搜索是种工具,但不该冷冰冰。如果从用户满意度来讲,不光是现在的雅虎搜索,就是百度、Google,所有的搜索都不合格。因为这些搜索引擎的表现,更多是出自工程师的脑袋,而不是从用户出发。”言下之意,是说雅虎搜索将首先穿上被同行忽略了的用户感受这双“跑鞋”出发。 

锁定生活品牌

此外,田健在有意无意之间,透露了雅虎中国酝酿中的品牌口号———中国第一生活品牌。

田健称“这跟雅虎搜索的出发点一脉相承”。“今后6个月,雅虎中国的战略重心是从集团层面对多条业务线进行融合,充分共享资源,进而打造雅虎在中国第一搜索和生活品牌的形象。”

在业内看来,这一口号无疑是放下身价贴近用户的一个最大象征,毕竟此前雅虎门户主要定位于高端白领人群。田健认为,生活品牌拼的就是服务,服务有时候产生最大价值,雅虎门户会承袭雅虎搜索的观点,强调基于客户需求的人性化、个体化服务。 

奖不离运动

正如名字中的“健”字一样,田健是个酷爱运动的人。从学生时代开始,就露出了明显的运动天赋,从6岁多开始进入青海省体校,一直到11岁,田健的专业是乒乓球。上初中之后又以校篮球队长的身份勇夺西宁初中组冠军 。

田健从没让运动的乐趣离开自己片刻,“后来我又开始打羽毛球,再加上现在我喜欢打高尔夫和爬山,总之从乒乓球的球台开始,运动的场地是越来越大了。”场地大小的变化,也能透视出那种骨子里的运动精神。

高尔夫可能是现在中国的管理者们最喜欢的运动了,也许因为它是贵族运动,也许因为它是商务谈判的催化剂,在蓝天碧草中间挥动球杆,把白色的小球打得高高远远的,也许真的有那么大的魔力。但对于田健来说,它只是一项“容易让人上瘾”的运动。田健极少在高尔夫球场谈工作,以致我们甚至无法得到他在球场上的照片。

“我是从2002年才开始打高尔夫,可能我算是有点运动天赋吧,我现在最好成绩是87杆,还不错吧。”经常在位于亦庄的鸿禧高尔夫“作战”的朋友肯定见过这位爱好者,“来3721之前,做263集团副总裁的时候,每周我甚至能去打四五次,现在刚刚投入新的工作,每周最多只能打一次了,所以现在水平有点下降,老是90多杆了。”

“和朋友打球的时候我们也有点小娱乐,刚开始,我水平比较臭的时候,他们特愿意和我比赛,不过我提高得很快,现在基本上不会输了。”说这些话的时候,田健很是得意。

对于球杆,田健有一套自己的想法,“我有两套杆,一套自己用,一套招待朋友。我自己的杆是自己拼的,既有耐克、卡拉威,也有红马的。我不是太重视品牌,只要用着顺手就行。”

“除了在北京,我只在广州和大连打过球,主要是出差的时候都很忙,没时间打球。上次有朋友请我去深圳的观澜湖,虽然我当时就在广州,也还是没去成。”

除了高尔夫,田健对于爬山也很有兴趣,只要有时间就去爬山,“我这可不是什么‘登山’,完全不是张朝阳、王石那样去珠穆朗玛峰什么的。就是一些小山,比如北京周围的山我都爬过了不止一次,像香山是经常去的。”

喜欢爬山的田健也从爬山中悟出了一些道理,“和做工作一样,刚开始不能冒进,不能太猛,不然后面就没劲儿了。”

除了喜欢运动以外,外表儒雅的田健也很喜欢看书,不过工具书明显难以占据他的时间,“我喜欢看的书一般是文学小说和历史感强的书。小说嘛,就是一些比较流行的,如果有什么小说炒得很热,那我??的,除了一些比较传统和写实的历史书,像二月河的历史小说我也喜欢看,当然像金庸的武侠小说也不能放过了。”

开吉普出去玩

也许是为了工作之便,田健开的车是奥迪A62.4,但提到心仪的车,“那还是越野车”,这和他喜欢运动的性格绝对合拍 。

“我喜欢路虎。”田健一点都不掩饰对于路虎的喜爱,甚至对于像悍马、牧马人这些越野车中的梦幻分子都没有更高的评价,“我喜欢开车出去玩,国内很多地方我都去了,只要条件允许,我都是开车去的。”

1997年,一年之内,光是五台山,田健就开车去了四次。“其实不是因为五台山是佛教圣地,只是希望能开车出去玩,而那是个不错的目的地,就这么一年去了四次。其实国内的很多地方都去了不止一次,像佛教四大名山,都是开车去的。”

2000年,田健的下一代诞生,立刻占据了他的很多时间,“从那以后,好长时间没有出远门,毕竟孩子还小等他两三岁了,我们开车去过大连和青岛这样比较近的地方,不过不能像以前那样开车了,孩子小,事情比较多,中途必须经常停车休息,几乎每个高速休息站都要停一停,像去大连正常开可能也就8个小时左右,我们那次去用了十几个小时。”

喜欢开车出游也许是一件很费钱也很费时间的事情,但田健明显乐此不疲。“明年我打算去趟西藏,好几年没休过假了,这次准备彻底放松一下。我还没去过西藏,开车去也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从北京到郑州,再到西安,再到兰州、天水、格尔木,走青藏线,一直开到拉萨,把西藏的好地方都看一看,还可以再走一段川藏路,肯定特有意思。”看来这个计划他惦记了不是一天两天了,连路线都打听好了。

“以前出去玩,经常是开切诺基,如果去西藏的话,还要多找几辆吉普车,叫几个朋友一起去。不过我不喜欢赶路,一天开1000公里的旅游我不喜欢,要走走停停,既能玩得尽兴,也能慢慢适应高原的稀薄空气,不过再去之前也要先锻炼一下身体。”

轻松是一种态度

作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一般人都是在喊忙,但田健的平和心态让自己有了其他人难以达到的空闲时间 。

“我觉得作为一个管理者,不能也不应该把自己搞得很忙,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那样不仅让自己成了工作的机器,对于下属的工作也会造成影响。我喜欢把工作的方向和基本原则告诉下属,至于到底应该如何完成目标,则交给他们去办,这样他们既有工作的积极性,也能有一定的权利和创造性,这对于整个公司的发展是很有益处的。”

接触田健几年的时间,发现他绝对是那种“不善将兵善将将”的人,他总能把手下的中层管理人员调教得很好,并用其所长,在把自己从烦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的同时,也把工作做得很好。这种本事不是每个人都能掌握的。而且也给部下更多的空间发展,从方正开始,不少田健的老部下都已经成了能独当一面的人物,还有不少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创业,这和田健的领导习惯也许分不开。

在采访田健的时候,至少有4次,他提到了“轻松”这个词。“我不是工作狂,不会为了工作放弃自己的生活。我可以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很好,这样我就有更多的时间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去爬山或者打高尔夫。”

一直在IT圈里打拼的田健对于这个产业有着很深刻的认识,而且像他这样既在传统的IT行业里做到高管,又在互联网行业里做到高管的人非常少见。而不管是在哪个圈子里,田健一直都是游刃有余。

“其实从一个硬件厂商到互联网行业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主要是因为容易有留恋感,我原来的一些部下一直还在那个圈子里,确实很难割舍,那里有很多的关系和资源,不是说能放下就能放下的。像我进了互联网业,原来的资源和人际关系基本上都没有什么用了,一切要重新来,但我适应了,而且干得不错。”

从传统IT企业到互联网,田健认为二者从营销的角度看没有什么不同,“其实工作的方法没有什么两样,所不同的只是平台而已。但互联网有互联网的乐趣,首先是互联网行业是中国目前与世界水平差距最小的,很有成就感,而且互联网的个人业务也是最直接与用户沟通的业务,我认为这是最有趣的一点。”

“生活和工作其实必须要均衡,不能透支,和爬山开车一样。态度决定一切,轻松就是一种态度。”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