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
格罗斯曼

    格罗斯曼

  • 苏联
  • 别名:
  • 外文名:
  • 身高:0cm
  • 星座:射手座
  • 人气:0°
  • 介绍:

详细资料

个人经历

瓦西里·谢苗诺维奇·格罗斯曼(ВасилийСеменовичГроссман,1905.12.12-1964.9.14)一九〇五年生于受犹太文化影响极深的乌克兰的别尔季切夫,母亲为犹太人。一九二九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数学物理系。毕业后来到著名的顿巴斯矿区任工程师。一九三二年他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格柳卡乌夫》寄给高尔基,征求大师意见。很快便收到高尔基的回信,高尔基指出,他必须克服描写顿巴斯矿工日常生活和工作上的自然主义,删除多余的话,更合理地组织素材。

主要作品

格罗斯曼花费一年工夫进行修改,一九三四年这部中篇小说在《文学顿巴斯》上发表。同年,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在别尔季切夫城》在《文学报》上发表,高尔基读到后,邀他见面,这次会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今后的生活道路。

随后,格罗斯曼一连发表了几部短篇小说集《幸福》(一九三五)、《四天》(一九三六)、《短篇集》(一九三七)和中篇《厨娘》(一九三七),可依然是名文坛小卒。四卷集长篇小说《斯捷潘·科尔丘金》(一九三七—一九四○)才使他一举成名,跻身文坛。作品描写青年工人斯捷潘走上革命道路的成长过程。但这种题材和手法一般的作品,当时在苏联多如牛毛,算不得上品。

一九四三年,格罗斯曼开始构思并创作描写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长篇两部曲,第一部《为了正义的事业》于一九五二年在《新世界》第四期上发表,历时九年。这时世事发生了许多变化,战争文学亦不例外。四十至五十年代初的战争文学,单凭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便能满足浴血奋战、获得解放并沉浸在胜利欢乐中的大众感情自喷和时代需要的话,那么此时的读者开始了对战争的反思,他们要求了解战争的真实,人民所受苦难的真实,人们心灵所受创伤的真实。

同年三月,斯大林逝世后的第十九天,苏作协理事会举行会议,作协总书记法捷耶夫在题为《作家协会工作的某些问题》的报告中,严厉批评格罗斯曼的《为了正义的事业》宣扬“善恶循环的反动唯心主义哲学”和“无冲突论”。一九五四年,作品出书时,格罗斯曼不得不作了大量修改。但依旧难逃厄运。一九五六年以后,他的作品不准出版和再版。

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和对个人迷信的揭露,使苏联开始“解冻”气候,亦使格罗斯曼产生再次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他重新形成的历史哲学观点的决心。因此,他着手创作的《生存与命运》,虽然是两部曲的第二部,虽然作品的情节线索依然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为主线,虽然《为了正义的事业》的主人公除了为国捐躯者,不少人物仍在小说世界中继续生活和战斗,受着生存与命运的煎熬和拨弄,但作品无论从构思、观念、手法到整体的思想艺术水平,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完成了一次飞跃,达到了新的高度。

从一九五三年到一九六一年,格罗斯曼又花费八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部七十余万字的巨著。他惴惴不安地来到《旗》杂志编辑部,把沉甸甸的手稿交给接待他的编辑,接着便是战战兢兢的等待。但即使是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即使是在许多“出格”作品纷纷破土而出的“解冻”气候条件下,编辑部的编辑、主编们,读了他的《生存与命运》还是大吃一惊,唯恐受到牵连和指控,急忙将全部手稿交到了国家安全委员会,也就是克格勃。克格勃官员搜查了格罗斯曼所有与书稿有关的东西,甚至包括打字纸和打字色带均被收缴,他的书也再次被禁。

格罗斯曼一病不起,他在病中给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写了一封信,格罗斯曼未遭逮捕,但他却在诚惶诚恐、揪心地等待赫鲁晓夫的批复中度日如年。一九六四年,他因癌症在莫斯科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岁。

而在他死后的二十多年后的一九八八年,《生存与命运》这部长期被禁的作品终于在苏联出版,与读者见面,并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