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李寅

    李寅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别名:
  • 外文名:
  • 身高:0cm
  • 星座:
  • 人气:0°
  • 介绍:李寅,编剧,代表作《爱的阶梯》

详细资料

  • 李寅,编剧,代表作《爱的阶梯》

人物经历

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千年古县”栏目、“走遍中国”栏目、“探索”栏目、走进科学栏目、国宝档案栏目、法制一线栏目、讲述栏目、新华社、北京电视台、河北电视台、辽宁卫视、东南卫视、东方电视、唐山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唐山人民广播电台、台湾东森电视台、TVBS电视台、台湾年代电视台、马拉西亚国家电视台、香港卫视中文台等多家媒体,以专家身份接受采访,制作近百期文化类专题节目。2010年至2011年,在凤凰卫视开讲《解密帝王陵》系统节目。2012年5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 主讲《清东陵密码》;2013年10月,在《百家讲坛》主讲《清代皇陵谜案》;2013年12月,在《百家讲坛》开讲《雍正和他的甄嬛们》系列讲座;2014年6月1日中午12点,cctv-10《百家讲坛》栏目将继续开讲《清朝十二帝后宫疑案》。

专业成果

1、1992年第5期,紫禁城杂志,载《咸丰末年的迁都之争》 

2、1993年,第三届中国清宫史研讨会,提交论文《清代王爷接见臣工礼节探索》

 3、1994年第4期,紫禁城杂志,载《红雕漆匣解析》

4、1995年,第四届中国清宫史研讨会,提交论文《咸丰迟缓回銮的原因探踪》

5、1995年,清东陵文化研讨会,提交论文《清代文科殿试考析》

6、2003年,辽宁民族出版社,载《康熙未予孝庄建陵的原因初探》

7、2004年,中国紫禁城出版社,载《清朝皇陵的陪殉制度》

8、2004年,科学出版社,载《清帝梓宫的停灵与起灵》

9、2005年,中国紫禁城出版社,载《浅析清东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文物保护的定位问题》

10、2005年8月19日《中国文物报》,载《遗产地市场化管理的走势及对策》

11、2005年第85期《文物春秋》载《乾隆御制<知过论>赏析》

12、2006年,科学出版社,载《发挥世界遗产作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13、2007年,中国紫禁城出版社,载《清东陵砂山培补略考》

14、2007年,中华书局,载《清帝后陵寝殉葬品刍议》

15、2007年,紫禁城出版社,载《清宫主位遗物的分类处理与焚化革新》

16、2007年,北京燕山出版社,载《试述明清皇家陵寝的承接与嬗变》

17、2008年,新华出版社,载《清代皇家棺具略考》

18、2008年《中国紫禁城学会会刊》23期,载《惠陵建筑修缮工程综述》

19、2008年《唐山社会科学》杂志第3期,载《清朝康熙帝陵寝建造之谜》

20、2008年,中华书局,载《清乾隆裕陵隆恩殿建制与陈设变化述略》

21、2009年第106期《文物春秋》载《昭西陵神道碑亭的建置及其影响》

22、2009年,唐山市《滦河文化研究》第23期,载《清东陵文化》

23、2009年,科学出版社,载《清东陵“圈墙文化”的抢救与发展策略》

24、2009年《文物天地》218期,载《惠陵与“样式雷”立样图卷》

25、2010年第113期《文物春秋》载《清东陵段长城断开的历史考据》

26、2010年,中国档案出版社,载《乾隆乌喇那拉皇后剪发事因新证》

27、2010年《紫禁城》杂志186期,载《同治帝惠陵规制之谜》

节目录制

(一)“清东陵密码”目录(百家讲坛栏目播出)

清东陵密码(2)少年天子亲选陵址;

清东陵密码(3)孝陵未被盗掘之谜;

清东陵密码(4)康熙帝景陵火灾谜案;

清东陵密码(5)居心叵测的景陵石像生补建;

清东陵密码(6)乾隆为爷爷的妃子建陵之谜;

清东陵密码(7)既有东陵,为何又建西陵;

清东陵密码(8)乾隆的遗憾;

清东陵密码(9)十全老人尸不全;

清东陵密码(10)乾隆帝那拉皇后葬地之谜;

清东陵密码(11)谁为咸丰帝定陵建筑拍板;

清东陵密码(12)一波三折的慈禧陵设计之谜;

清东陵密码(13)最奢华的死亡;

清东陵密码(14)慈禧陵劫难;

清东陵密码(15)费解的同治帝惠陵建筑 ;

清东陵密码(16)孝庄文皇后为何葬在风水围墙之外。

第1集慈禧地宫被盗之谜

第2集慈禧身世之谜

第3集慈禧执政之谜(上)

第4集慈禧执政之谜(下)

第5集慈禧养生之谜

第6集慈禧爱好之谜

第7集慈禧传说之谜

第8集慈禧封号之谜

第9集惠陵建造之谜

第10集同治年号之谜

第11集同治死因之谜

第12集定陵被盗之谜

第13集定陵构造之谜

第14集咸丰后宫之谜

第15集咸丰继位之谜

第16集咸丰死因之谜

第17集景陵被盗之谜

第18集景陵地宫宝藏之谜

第19集帝王联姻之谜

第20集康熙克妻之谜

第21集景陵灾祥之谜

第22集景妃园空券之谜

第23集智擒鳌拜之谜

第24集苏嘛拉姑之谜

第25集康熙后宫之谜

第26集康熙景陵改制之谜

第27集康熙性格之谜

第28集康熙西学之谜

第29集康熙养生之谜

第30集康熙微服私访之谜

第31集乾隆裕陵被盗之谜

第32集乾隆裕陵修建之谜

第33集孝贤皇后死因之谜

第34集那拉皇后被废之谜

第35集乾隆长寿之谜

第36集乾隆继位之谜

第37集乾隆风流之谜

第38集乾隆南巡之谜

第39集乾隆文武双修之谜

第40集乾隆禅位之谜

第41集顺治孝陵未被盗掘之谜

第42集顺治孝陵修建之谜

第43集孝东陵修建之谜

第44集顺治和多尔衮矛盾之谜

第45集顺治继位之谜

第46集顺治废后之谜

第47集顺治专宠董鄂妃之谜(上)

第48集顺治专宠董鄂妃之谜(下)

第49集顺治后宫之谜

第50集顺治信仰之谜

第51集孝庄下嫁多尔衮争议之谜

第52集孝庄培养顺治失败之谜

第53集孝庄辅佐康熙成功之谜

第54集孝庄姿色传说之谜

第55集孝庄辅政智慧之谜

第56集孝庄霸道性情之谜

第57集孝庄汉族义女之谜

第58集孝庄信仰之谜

第59集孝庄迟葬昭西陵之谜

(三)“清代皇陵谜案”目录(百家讲坛栏目播出)

第2集无处安葬的乾隆帝皇后

第3集挑战皇权的慈禧陵

第4集慈禧超越祖制的下葬

第5集慈禧奢华的代价

第6集三十七年难入土的孝庄

第7集独一无二的妃子陵

第8集不愿子随父葬的雍正帝

第9集不堪回首的嘉庆陵寝大案

第10集外俭内奢的道光陵

(四)“雍正和他的甄嬛们”目录(百家讲坛栏目播出)

第2集母仪天下的背后

第3集真实的甄嬛

第4集独一无二的贵妃

第5集鲜为人知的后宫生活

第6集无情最是帝王家

(五)“清朝十二帝后宫疑案”目录﹝百家讲坛栏目播出)

第2集皇太极妃子改嫁之谜

第3集顺治帝废后之谜

第4集康熙帝妃嫔长寿之谜

第5集雍正帝后宫风平浪静之谜

第6集乾隆帝爱恨交加的三个女人

第7集嘉庆帝错立中宫之谜

第8集道光帝妃嫔屡遭降级之谜

第9集咸丰帝后妃干政之谜

第10集同治帝名存实亡的后宫

第11集光绪帝的冷暖后宫

第12集末代皇帝溥仪离婚之谜

出版著作

2、2001年,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清东陵揭秘》一书,全书18万字

3、2005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清代帝陵》一书,全书20万字

4、2008年,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清代后宫》一书,全书15万字

5、2010年,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实说清后宫》一书,全书26万字

6、2010年,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清代帝陵》一书,全书20万字

7、2012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清东陵密码》一书,全书19万字

8、2013年,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雍正和他的甄嬛们》一书,全书约18万字

人物轶事

从“守陵人”到清史专家

李寅登上《百家讲坛》绝非偶然,从默默无闻的“守陵人”,到备受瞩目的清史专家,他历经20多年的坚守。

1990年,河北大学历史系毕业的李寅被分配到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在很多人眼中,这并不是份有前途的好工作,因为不甘心在山沟沟里当个“守陵人”,先后分来的几个大学生都陆续调离了,不愿改行的李寅却选择留下来。

初出茅庐的李寅对自己的史学积淀充满自信。然而,在一次接待活动中,一位对康熙很感兴趣的老同志问起景陵的营建背景,不知该从何说起的李寅顿时语塞。“一个东陵人竟然被外人问住,自己真应该沉下心来,好好地看一看、学一学。”

上、宝顶旁、地宫中……到处留下他的身影。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他就向老同志求教,和八旗后裔攀谈,在档案资料中寻找答案。“深入进去才知道,清东陵承载的历史文化是多么博大精深。”李寅说,“作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体系最完整的皇家陵寝,清东陵是大清王朝268年基业由兴到衰的历史见证,综合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风水学、建筑学、美学、哲学、景观学、丧葬祭祀、宗教、民俗等文化。”

清东陵的历史犹如碎片,散落在浩如烟海的典籍、史书、档案中,《清实录》《昌瑞山万年统志》《陵寝易知》《钦定大清会典》《八旗通志》《清朝文献通考》《畿辅通志》《钦定日下旧闻考》……李寅一一翻阅,连下乡时都手不释卷。为了考证一些模糊不清的历史问题,李寅多次到中国第一、第二历史档案馆查阅清宫原始档案,珍贵档案不允许复印和拍摄,他便将那些繁体竖版、字迹潦草的文字一笔笔抄录下来,带回去鉴别、研究。短短两年间,他就记录下几万组数据和几十万字的文史笔记。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1992年,李寅的第一篇清史考据文章《咸丰末年的迁都之争》甫一发表,便引起史学界的关注。有专家表示,文章填补了清王朝历史研究的一个空白,而这不过是李寅翻阅清东陵档案时的“妙手偶得”。此后,李寅陆续发表了大量有价值的考证考据文章,如《清代皇陵的陪殉制度》《明清皇陵的承接与嬗变》《清代皇家棺具考》《论乾隆建陵的奢侈之风》等,有近百篇学术论文刊发于省级以上刊物,他也因此被聘为中国清宫史学会理事、中国紫禁城学会理事。

把清东陵搬上《百家讲坛》

对于电视节目,李寅并不陌生,央视的《探索发现》《走近科学》《千秋史话》《国宝档案》等大型文史栏目中,都出现过他的身影;台湾东森电视台、TVBS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等,也曾约请李寅以专家身份“解密”清东陵,但当他接到《百家讲坛》编导的邀约电话时,还是感到压力重重。

“首先,清东陵有太多扑朔迷离的历史事件和举足轻重的历史人物,如何进行选择和串联?其次,《百家讲坛》不仅追求学术创新,而且强调雅俗共赏,如何做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完美结合?”李寅精心选材,几易其稿,最终决定以清东陵的建筑、风水、文物、盗案等关键词为主线,讲述鲜为人知的皇室秘闻,并通过严谨的考证将历史真相一一还原,揭示出清东陵蕴藏的深层次文化内涵。经过初审、试讲、终审等环节的层层筛选,李寅成功录制了14期节目,并为该系列讲座起了一个既神秘又带有学术味道的题目——“清东陵密码”。

为了把一些纷繁复杂的历史问题讲解明白,李寅必须对其进行多角度论证,这种细化与还原历史的工作非常艰难。为了考证“顺治皇帝亲选陵址”这一说法,李寅先后查阅了《清世祖实录》《清圣祖实录》《康熙起居注》《钦定大清会典》等十几部历史文献,终于在《罪惟录》和《清圣祖实录》中寻找到了蛛丝马迹,证实“少年天子亲选陵址”不过是乾隆皇帝导演的一幕闹剧。

与那些言辞激烈、有雄辩之风的明星学者相比,李寅的讲座风格显得朴实无华,收视率却很不错。节目播出后,他有了许多粉丝,也在网络上被人“拍砖”。无论是认同还是反驳,李寅都淡然视之,“一种历史现象的产生,是多种复杂的主、客观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正是历史的魅力所在,吸引后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解读。”

戏说历史不如趣说历史

从《康熙帝国》到《雍正王朝》,从《还珠格格》到《甄嬛传》,荧屏上的清宫戏热度不减,引发了人们对于清史的好奇与关注。

2012年4月,一家地方电视台想请李寅谈谈《甄嬛传》中的宫闱秘闻,李寅却婉言拒绝了。“《甄嬛传》中的主要人物以及大量情节都是虚构的,在历史上找不到依据和佐证。身为史学研究者,必须遵循‘正说历史’的道路,不能传播野史文化,如果治学不够严谨,对历史的解读就会失去公信力。”

李寅说,“在《百家讲坛》中,为了增添讲座的趣味性,我也引用了一些宫廷轶事和野史传说,但是要用可靠的史料去佐证或匡正它。比如讲太后下嫁时将当时满族的‘收继婚’风俗作为背景介绍,大家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现象为什么会发生。比如讲同治帝驾崩后皇后阿鲁特氏绝食身亡,惠陵被盗时发现其尸体竟然没有腐烂,证实了她的肠胃中确实没有食物。”

“影视剧毕竟是文艺作品,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可以理解。虽然一些宫廷戏存在历史错误,但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历史的兴趣。”李寅认为,戏说历史不如趣说历史,“如何把历史讲述得既鲜活生动又接近史实,在不失娱乐性和商业性的同时,向大众传播文明、正确的历史观,对文史工作者是一个挑战。”

2001到2010年间,李寅先后出版了《清东陵揭秘》《清代帝陵》《清代后宫》《实说清后宫》等多部专著。其中,《清代后宫》和《实说清后宫》生动真实地展示了神秘的清王朝后宫生活,匡正了一些清宫戏中的错误,颇受读者欢迎。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李寅说,史学研究的价值不仅在于历史知识本身,更在于隐藏在其中的人文思想。对于清东陵的历史文化,还有许多内容需要研究、探索,自己会更加努力,把东陵文化的研究推向深入,做一个清东陵文化的忠实传播者。

个人生活

他,就是遵化著名清史专家、清东陵文物管理处研究室主任李寅。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