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44553
  • 归来去兮
    2021/7/6 23:10:10
    依旧是韩剧通病——高开低走!

    剧名:《初次见面我爱你》,更符合男女二的描述,男女主没有一见钟情那回事儿~

    而且评论什么《金秘书》+《内在美》的,完全是误导观众……

    16集的迷你剧,按照国际惯例是8集一吻定情的,但这部剧只有一吻,并未定情,而是分手吻~

    感情线的话,谜~你看不懂女主怎么就喜欢上男主了,我感觉那纯粹就是伟大的母爱,女主爱的很卑微,跟金秘书被李英俊各种强势表白、追求,宠着的待

    剧名:《初次见面我爱你》,更符合男女二的描述,男女主没有一见钟情那回事儿~

    而且评论什么《金秘书》+《内在美》的,完全是误导观众……

    16集的迷你剧,按照国际惯例是8集一吻定情的,但这部剧只有一吻,并未定情,而是分手吻~

    感情线的话,谜~你看不懂女主怎么就喜欢上男主了,我感觉那纯粹就是伟大的母爱,女主爱的很卑微,跟金秘书被李英俊各种强势表白、追求,宠着的待遇相差万里~

    总共只有16集,男女主14集才在一起,男女主共4场吻戏,非常欲的那种,但整部作品跟“甜剧”是沾不上什么关系了。

    高开低走——其实前期的铺垫是很不错的,喜剧,反转,以及女主伪装女二的惊艳,都是能让观众产生继续下一集欲望的看点,但是后面就糊了,包括悬疑线,一塌糊涂~

    我们期待看到人物的成长以及转变,但很可惜,除了男主有一定的转变,其他女主、女二、男二基本还是那样,男女主的日常相处模式甚至都不是平等姿态。

    我知道大结局男主的脸盲症一定会好的,但是《内在美》那动手术1/5的几率成功并且活下来的设定还算合理,但这部剧这个?基本就是敷衍观众了。

    最后剧透一点:男二不是坏人,从头到尾没有黑化过~

    【详细】
    13658535
  • 挥拳而立llp
    2022/3/24 11:09:01
    不评论,只提个疑问

    为什么排第一的差评只有十来个赞和回复,没有转发,却排在热门评论第一,而后面一个四星评论有几十个赞,评论,还有转发,却排在了后面?豆瓣是怎么排序的啊?不到140字还不让发了,补下我的短评,剧有缺点,部分剧情有点尬,有些逻辑不大严谨,整体作为甜宠剧还是挺有意思的,父母感情段和男主部分段有点点感动,整体比较流畅,而且基本颜值和智商在线,感觉三点五到四星,但是尬黑的太多,只能五星了。

    为什么排第一的差评只有十来个赞和回复,没有转发,却排在热门评论第一,而后面一个四星评论有几十个赞,评论,还有转发,却排在了后面?豆瓣是怎么排序的啊?不到140字还不让发了,补下我的短评,剧有缺点,部分剧情有点尬,有些逻辑不大严谨,整体作为甜宠剧还是挺有意思的,父母感情段和男主部分段有点点感动,整体比较流畅,而且基本颜值和智商在线,感觉三点五到四星,但是尬黑的太多,只能五星了。

    【详细】
    14295196
  • 九尾黑猫
    2007/11/13 17:13:58
    《沙漠妖姬》——世界颠倒处晨星闪耀
    一、颠倒的世界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通过观察月亮就知道地球是圆形的。只可惜之后取代古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基督徒们傻乎乎的依旧坚信地球是平的,直到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明了他没有在地球的尽头便掉下去。世界颠倒的意象似乎从很早就存在了人类的脑海中,而且意义各有不同,有好有坏,不过均带有些疯狂和愤世嫉俗的颠覆意味。

      美国作家亨德里克?房龙有个小嗜好,就是亲自给自己的书画插
    一、颠倒的世界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通过观察月亮就知道地球是圆形的。只可惜之后取代古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基督徒们傻乎乎的依旧坚信地球是平的,直到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明了他没有在地球的尽头便掉下去。世界颠倒的意象似乎从很早就存在了人类的脑海中,而且意义各有不同,有好有坏,不过均带有些疯狂和愤世嫉俗的颠覆意味。

      美国作家亨德里克?房龙有个小嗜好,就是亲自给自己的书画插图,其中不乏其文字中透露的那种带有讽刺调侃味道的小趣味。他曾经画过一幅画,画面中北半球的人站立在地球上,而南半球的人和树木则纷纷掉落。德国诗人海涅曾经为了世界中颠倒的黑白愤愤不平,诗文中描绘了一个用脑袋走路,死人给活人草拟墓志铭的世界。

      如果仔细回想,现实中颠倒倒错的小事其实经常发生,呈现的景象也十分怪异,那时候便会发现沉默严肃的世界实际上具备了满麻袋的冷幽默。

      威尔第的著名歌剧“茶花女”在首演时曾惨遭滑铁卢。倒不是因为歌剧糟糕,而是当一位重达二百六十多斤的女高音出演重病垂危、苍白纤弱的茶花女时,实在效果惊人——惊人的糟糕,那场面倒像是一出滑稽讽刺剧,而非感人肺腑的爱情篇章。无辜的威尔第就这么败给了超重的肥肉,音乐也无法挽救什么。

      在《圣经故事》中,上帝在创世的第六天用泥土造了亚当,从亚当身上取下一根肋骨造出了夏娃。在几个世纪的斗争后,人们不再满足于书本上的故事和信仰,而是从科学角度追溯人类的共同祖先,人类最早的起源被无数次正实并推翻。人类带着很多疑惑不停探索。

      对于即将生产的母亲来说,她能确定的只有孩子的性别,其他的一概未知。他会喜欢什么颜色,爱上男人还是女人,性格是懦弱还是坚强,只有天知地知。

      也许在故事中,爱情的伊甸园只存在于男人和女人之间,但当他们被放逐到世界上,经过了这么多年,爱情不再只独属于男人和女人。有些人甚至不满足这与生俱来的性别,剥夺上帝所剩无几的选择权。对于这一点,上帝也管不着。

      约翰?卡梅隆?米切尔在他的电影“赫德维格的愤怒乐队”(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中,更是直接唱到,“远在地球还是扁的时候,人类有三种性别:一种像两个男人,背对背黏在一起,他们叫太阳之子;跟着他们外型差不多的是大地之女,她们像两个女子,合二为一;然后是月亮的子女,他们一半是太阳,一半是大地。一半是女,一半是男。”诸神忌惮人类的力量,于是用雷电把他们劈成两半,变成孤独的两脚动物。

      其实正如地球是圆形的,住在地球的另一端也没有人会失去平衡跌落到宇宙中去。颠倒的世界,只不过是世界的另一面。我们的倒影。

      二、沙漠妖姬

      “我曾路过天堂,却不曾到过自己的灵魂深处。”

      英国先锋电影人德里克?加曼的影片“庆典”(Jubilee)中有这样一句话,“只要我们还听得到音乐,就不会听到世界分崩离析的巨响。”这是否可以说明在那些为自己的理想和权利斗争的少数人心中,音乐的重要性?因为音乐对美没有偏见,它包容各种情绪起伏、音符跃动。音乐不会因为听众皮肤的颜色改变旋律,人人都可信赖它,都可享受它的美。

      “沙漠妖姬”就开始于夏琳(Charlene)的名曲“未曾有自己”(I’ve never been to me),那是属于经历沧桑的女人的歌曲:她游历了美国,到过法国尼斯,欣赏过希腊岛屿,生活在万千谎言中,放荡地摇曳生姿,接受着男人们的邀约,虚掷光阴。她曾经路过天堂,却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向。

      打扮得艳光四射的米斯就在这首歌曲中诉说自己的故事。他也结了婚,有了孩子,但是有一天他蓦然发现自己更喜欢女人的衣裙和光鲜的妆容。他不想伤害任何人,只想追求自己喜爱的生活——在俱乐部的灯光下为观众展现他热爱的歌曲,他的美丽。但是人们的非议和对家庭的渴望与恐惧让米斯渐渐迷失了方向。他带着满身的疲惫和迷惑与两位好友伯纳黛特、费利西亚踏上了去往沙漠小城的旅途。开着辆超大的巴士,招摇过市。

      在荒漠中他们遇到土著人和城镇中的居民,他们大多用惊异的眼神目不转睛的打量着这三个装扮妖冶艳丽的“女人”,有些人喜欢她们,有些人讨厌她们,有些人则伤害她们。大多数时候,她们沉默以对,必要的时候就毅然回击。也有她们无能为力的时候。

      给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那个清晨,她们兴致勃勃地准备上路,却发现巴士的车身上被人用红漆喷满了鲜红的侮辱性话语。米斯和伯纳黛特无言地摘下了墨镜,费利西亚却戴上了墨镜。这看似不经意的动作也有意无意地刻画了这三个人的性格:米斯和伯纳黛特选择面对现实的残酷,而费利西亚却选择悄悄逃开,这也给她之后为何沉迷于药物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面对羞辱和社会的压力,她们已经足够坚强。总会有很多辛酸的时刻,比如朋友不愿意当众承认和她们相识,台下的观众不欣赏她们的表演,有人朝她们扔水瓶叫他们人妖,还有地痞流氓的追打。对此,她们学会理解,然后一笑了之,就算会哭泣,第二天也能再次活蹦乱跳。就算如此坚强隐忍的她们,还是会受到伤害,正如车上刺眼醒目的红字一样来自社会的不理解。

      那是一种灵魂深处的痛楚,也是许多人心中难言的苦楚。渴望爱与被爱。

      电影中最美的画面是每当巴士行驶在金色的沙漠中,费利西亚穿着缀满亮片的衣服,拖着长长的头巾,随风飘扬,巴士犹如长了长长的尾巴在水中畅游的鲸鱼。天空中响彻着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的唱段,那个女孩歌颂着自己将要遇见的爱情。

      她们就像怒放在滚烫岩石上的天堂鸟,展开双翅,散发着比沙漠的阳光还要高昂的热情与活力。那样的画面无法用昂贵的画框定格,无尽的生命力从银幕中慢慢溢出。荒芜的沙漠因此生意盎然。
    [怒放在滚烫岩石上的天堂]
      三、宽容

      人类的无知与暴虐似乎是并存的。当人类开始相信冥冥中的神灵时,我们便开始为服从这些虚构的想象而付出代价。每个时代,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立法与道德准则,一旦有人触碰到这个底线,便会不同程度的受到惩罚。当男人爱上男人,女人恋上女人,那些上帝的法则,道德的约束便会统统跑出来横加指责。

      一生都在为同性恋群体争取权利的德里克?加曼可以说,“异性恋不是生活的准则与标尺,它只是比同性恋更加普遍。”此言一出,定会有人追随,有人反对。我们没必要效仿古希腊学者们展开几天几夜的讨论,没人逼迫你去接受或者质疑。你可以不理解,不屑一顾,但是得学会尊重与宽容。宽容不是凡事忍气吞声,沉默寡言,也不是对于恶人恶事一笑了之。关于究竟怎样才是宽容,也是房龙在其著作《宽容》里讨论的核心。

      《大英百科全书》的第二十六卷中写道:“宽容(来源于拉丁字tolerare):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远在古希腊,人们从未有过对于真理和谬误严格森严的教规,也没有什么信条,这一理念也体现在他们的文学中。《荷马史诗》中的宇宙统治者宙斯虽然脾气暴躁,但是还算通情达理,允许有关他的玩笑,并不把他本身和他所拥有的权利看得太重。

      苏格拉底为了传播这种宽容,引颈受戮。房龙在书中大大抨击了教会的人,无数臭名昭著的事件也都由教会酝酿。简单点说,教会的人就是一些坚持自己信仰的人,这并无任何过错,但是当他们要把这些信仰强加于人,制订成金规戒律,违反者便拖上火刑架烧死时,灾祸产生了,罪恶也由此而生了。他们认为自己的上帝被亵渎了,于是要借上帝之命来惩戒这些不知好歹的人。不过,台比留大帝曾说过,“如果那位上帝认为必须补偿他所蒙受的损失,他一定会自己关照的。”

      “待人宽则人亦待己宽”不仅实现了“罗马和平”,也适用于今时今日。当电影中的那些人把那些垃圾和肮脏的字句投向那三个无辜的人时,他们便是不宽容。别人恋爱、装扮、跳舞又如何伤害到他们的利益了?仅仅是视觉上的不能容忍么?

      其实,一直都有抵制同性恋的运动和文字上的口诛笔伐,很少看到同性恋群体跳出来抵制攻击异性恋。在电影中也是,我喜欢那三个“女人”并非因为他们特殊或者是同性恋,也并非出于什么同情,而是喜欢她们对于生命的热爱,对于人们的热情和善良,喜欢她们对于美的不舍追求。
    [夜幕逐渐掩下,星光便会露出]
      四、晨星闪耀

      “作为见证人,我必须写这个时代的悲伤,但并不是要拂去你们的笑容。请读一读我在字里行间所写的这个世界的关怀爱心,然后,把书合上,去爱吧!希望你们有更好的未来,无忧无虑地去爱。也请记住我们也曾爱过。夜幕逐渐掩下,星光便会露出。
      我活在爱中!”——德里克?加曼

      沙漠中,每到傍晚天空都会弥漫了红、黄、蓝三种颜色,犹如漫天撑起一幅缤纷馥郁的锦帷。她们终于可以脱下斑斓的外壳,投入自然的怀抱,云朵为她们烧得热气腾腾。那些蜥蜴和小虫,都可以收起抵御外界伤害的保护色,享受黑夜带来的宁静,月光鼓起的清弦。

      赫德维格在她愤怒的故事最后,找到了被朱庇特劈掉的另一半,不再一只眼睛看世界,而是纯净完整地走在街道中,毫无掩饰。

      “沙漠妖姬”的结尾,米斯终于又回到了家,和费利西亚一起站在人群中高唱着ABBA乐队的名曲,倾倒众人。伯纳黛特在旅途中找到了她的爱情。

      当世界颠倒,似乎无法如常所愿,一切都看似疯狂,太阳甚至会绕着地球转动。就像加曼说的,去爱吧,无忧无虑地去爱。那些曾经苦苦寻觅的东西就在最后一刻出现在眼前,如晨星闪耀。
    转载请注明作者:九尾黑猫
    http://www.mtime.com/my/LadyInSatin/blog/680030/
    【详细】
    12394167
  • 笑口常开
    2017/6/25 17:22:51
    二胎时代:推荐一部电影,告诉你大宝究竟在想什么

    自从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后,不少妈妈爸爸们准备给家里再添新丁。但是随着新成员的到来,还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操心,比如:二胎到来如何调节好大宝的情绪?如何更好的引导二宝长身心健康成长?如何让大宝承担起责任?在这部电影中,你都能找到答案。

    两种思维方式,两种看问题的方式。

    这部《娃娃老板》是2017

    自从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后,不少妈妈爸爸们准备给家里再添新丁。但是随着新成员的到来,还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操心,比如:二胎到来如何调节好大宝的情绪?如何更好的引导二宝长身心健康成长?如何让大宝承担起责任?在这部电影中,你都能找到答案。

    两种思维方式,两种看问题的方式。

    这部《娃娃老板》是2017年梦工厂出品的动画,故事讲述的是7岁男孩(Timothy)对于新婴儿弟弟到来的不满,俩人开始了一场父母间爱的争夺战。不过不一般的是,这位弟弟只是模样长得像婴儿,他真实的身份是一位老板,来到人间有着伟大的使命。电影帮助我们从小孩以及大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7岁哥哥是这样想弟弟的

    三角形是这个世界上最稳定的关系,我、爸爸、妈妈三个人在一起是无坚不摧的。我是他们唯一的宝贝,他们对我有求必应,会在睡前给我讲故事,不开心时给我唱专属的歌曲,这样幸福的时光被一个成为弟弟的人全部都抢走了。在我看来,小弟弟就是一个霸道的恶魔。

    小弟弟很霸道,一到家里就宣誓着主权,他用哭闹吸引爸爸妈妈的注意力,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他的身上。爸爸妈妈居然对我说“要让我以后也要疼爱弟弟”可他根本不是一个小孩,他乘坐出租车被人送到我们家的,在那个地方所有的婴儿都是批量生产的。这位穿着西装提着公文包来到我家里的小婴儿是有阴谋的,他会抢光爸爸妈妈对我所有的爱,我很不爽,我要揭穿他,让爸爸妈妈看到真相重新回到我的身边。

    宝宝老板是这样看问题的

    我是一位有着婴儿外表,但实际是一家公司的高层的大人,我凭借着魔法奶水让我永远也不会变老,不会变笨。

    我来到人间是为了做一个调研,在这个世界上,爸爸妈妈对于孩子的爱越来越少,到底是什么抢夺走了爸爸妈妈的爱。我制定了一个“狗狗计划,在这个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玩具商制造出玩具狗,他们凭着可爱的外形,夺走了爸爸妈妈对于我们一部分的喜爱。”

    我的那位傻哥哥,居然还想赶走我。觉得我抢走了爸爸妈妈的爱。他难道不知道爱是一场商学院吗?爸爸妈妈就只有这么多的爱,他曾经得到了爸爸妈妈全部的爱,现在得腾出一部分给我了。

    我清楚了puppy公司的阴谋,但是我一个人办不到,只能与我那个傻哥哥一起联手阻止puppy公司的阴谋,夺回这个世界上属于我们那部分的爱。


    【详细】
    86251156
  • TonyLoo
    2021/11/4 21:48:46
    和平之舟-我国的大白

    这部剧值得观看,不仅仅体现出了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生命之舟”“和平之舟”“友谊之舟”“文化之舟”的“中国名片”形象,还热情讴歌了人民海军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努力维护世界和平的使命担当,生动展示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家气度、国家力量。我国的“大白”—— 和平方舟医院船,曾经先后9次走出国门,到访43个国家和地区,为23万多人次提供人道主义医疗服务。多少个日夜?多少海里航程?多少次海浪呼啸

    这部剧值得观看,不仅仅体现出了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生命之舟”“和平之舟”“友谊之舟”“文化之舟”的“中国名片”形象,还热情讴歌了人民海军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努力维护世界和平的使命担当,生动展示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家气度、国家力量。我国的“大白”—— 和平方舟医院船,曾经先后9次走出国门,到访43个国家和地区,为23万多人次提供人道主义医疗服务。多少个日夜?多少海里航程?多少次海浪呼啸?多少次日出日落风起云涌?多少医者仁心?多少大爱无疆他国救助?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那一张张感动的照片,那一道道深蓝的轨迹,那一声声庄严的承诺,让世界看到了传播友谊与和平的“中国力量”,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军医官兵们的家国情怀!愿和平永驻!愿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详细】
    13972332
  • 筑梦
    2019/5/6 21:06:08
    筑梦情缘

    杨幂霍建华再次合作,演绎民国时期建筑匠心。这个题材说实话还可以的,匠心是个很深刻的题材,具体要看编剧,是否真的有内涵,能否将电视剧变得有含义,会有更好的效果。至于造型方面呢,通过发的有限短片,造型也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不惊艳,但有意蕴。(刘海有点厚啊感觉)由于并没有更多的信息,我也只能说到这里,但我觉得还是值得期待一下的,据说5月份开播?5月2日更新5月6日就正式播出了。听说后期男主追妻火

    杨幂霍建华再次合作,演绎民国时期建筑匠心。这个题材说实话还可以的,匠心是个很深刻的题材,具体要看编剧,是否真的有内涵,能否将电视剧变得有含义,会有更好的效果。至于造型方面呢,通过发的有限短片,造型也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不惊艳,但有意蕴。(刘海有点厚啊感觉)由于并没有更多的信息,我也只能说到这里,但我觉得还是值得期待一下的,据说5月份开播?5月2日更新5月6日就正式播出了。听说后期男主追妻火葬场,(?ω?)hiahiahia。有意思。

    【详细】
    10161226
  • 汶bb
    2017/8/27 20:29:31
    《瑪嘉烈與大衛 前度》完整歌單

    前面一位有心人把歌單列了一下,非常感謝他,但那個歌單好像未完整,我詳細地再列一次,除了片頭曲和片尾曲,其他歌曲在不同集數出現,我也列上去了。希望大家聽得開心~ (最後有網易雲專輯鏈接哦~)第一集《第七秒》1.愛人們-黃劍文(片頭曲)2.凝望-陳百強3.癡情意外-陳慧嫻4.不願一個人-梁漢文5.All Out of Love-Air Supply6.分手總要在雨天-張學友第二集《情歌頌》1.T

    前面一位有心人把歌單列了一下,非常感謝他,但那個歌單好像未完整,我詳細地再列一次,除了片頭曲和片尾曲,其他歌曲在不同集數出現,我也列上去了。希望大家聽得開心~ (最後有網易雲專輯鏈接哦~)第一集《第七秒》1.愛人們-黃劍文(片頭曲)2.凝望-陳百強3.癡情意外-陳慧嫻4.不願一個人-梁漢文5.All Out of Love-Air Supply6.分手總要在雨天-張學友第二集《情歌頌》1.Total Eclipse of the Heart-Bonnie Tyler2.Love of My Life-Queen第三集《咖啡因》無第四集《紅豆沙》1.凝望-陳百強2.Right Here Waiting-Richard Marx第五集《尼古丁》1.恨上癮-趙學而(片尾曲)第六集《翻記憶》無第七集《十二時》1.長街的一角-林憶蓮2.左右手-張國榮3.Careless Whisper-George Michael4.Kissing A Fool-George Michael第八集《遇到你》1.至少還有你-林憶蓮第九集《叮一叮》1.Total Eclipse of the Heart-Bonnie Tyler2.願-林憶蓮3.赤裸的秘密-林憶蓮4.你是我的男人-林憶蓮第十集《說晚安》1.依然-林憶蓮第十一集《地下情》1.紅-張國榮第十二集《飛曱甴》1.因為寂寞-李宗盛2.與我常在-陳奕迅3.Love of My Life-Queen第十三集《床上戲》無第十四集《紀念品》無第十五集《深呼吸》無第十六集《叮叮飯》1.這些年來-張國榮第十七集《漸行漸》1.Love of My Life-Queen2.忽然之間-莫文蔚3.粉紅色的一生-陳百強第十八集《旁觀者》1.約定-王菲第十九集《平安夜》1.Last Christmas-Wham!第二十集《舊氣味》1.黑洞-陳奕迅第二十一集《內心戰》無第二十二集《為你好》無第二十三集《掛了線》無第二十四集《回不去》1.不如重新開始-林憶蓮2.隨意門-陳奕迅3.人來人往-陳奕迅第二十五集《喜歡你》1.忽然之間-莫文蔚第二十六集《空氣中》1.春夏秋冬-張國榮第二十七集《急轉彎》無第二十八集《沒結果》1.Love of My Life-Queen2.沒結果-林憶蓮第二十九集《終點前》1.Shall We Talk-陳奕迅2.償還-王菲3.Total Eclipse of the Heart-Bonnie Tyler4.Love of My Life-Queen第三十集《下個你》1.愛人-楊千嬅2.Love of My Life-Queen我在網易雲弄了一個專輯,但這片子的主題曲《愛人們》和《恨上癮》都沒有版權(QQ音樂有),還有楊千嬅的《愛人》(有live)和陳奕迅的歌(陳奕迅的有兩首我找了live)都沒有版權。分享koko21lw的歌单《瑪嘉烈與大衛 前度》http://music.163.com/playlist/896680192/405880852?userid=405880852

    【详细】
    87781406
  • 云妮洛普
    2020/11/20 21:33:37
    配音是硬伤

    配音也太奇怪了,根本没办法把声音和人物连在一起,看不下去了,没法入戏,感觉太遗憾了,可惜了实力派的演员,旁白的声音也感觉好奇怪,特别故作,语气节奏拖沓拉长音,好像故意伪装老年人的声音,但是听起来就很假,不明白为什么好好的一部戏,后期会做成这样,有这样的配音,演员演的再好也没用……

    配音也太奇怪了,根本没办法把声音和人物连在一起,看不下去了,没法入戏,感觉太遗憾了,可惜了实力派的演员,旁白的声音也感觉好奇怪,特别故作,语气节奏拖沓拉长音,好像故意伪装老年人的声音,但是听起来就很假,不明白为什么好好的一部戏,后期会做成这样,有这样的配音,演员演的再好也没用……

    【详细】
    12984165
  • Vicky
    2007/5/19 22:44:02
    魅力
    会看《王子变青蛙》完全是因为明道的个人魅力,之前因为看过他演的《天国的嫁衣》,对他的印象很不错,所以决定看看《王子变青蛙》。这个决定,与剧情毫无关系,就像类似《头文字D》这样的电影,如果没有周杰伦,如何创造票房?毕竟,这类偶像剧的故事大概并没有什么大的悬念,无非就是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的各种变奏罢了,编剧并非用来构思故事,而是设置细节与巧合,所以,其实故事并不一定真的吸引人,说到底,就是波折的爱情故
    会看《王子变青蛙》完全是因为明道的个人魅力,之前因为看过他演的《天国的嫁衣》,对他的印象很不错,所以决定看看《王子变青蛙》。这个决定,与剧情毫无关系,就像类似《头文字D》这样的电影,如果没有周杰伦,如何创造票房?毕竟,这类偶像剧的故事大概并没有什么大的悬念,无非就是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的各种变奏罢了,编剧并非用来构思故事,而是设置细节与巧合,所以,其实故事并不一定真的吸引人,说到底,就是波折的爱情故事+家族恩怨。
     
    知道是明道的个人魅力影响我看了《王子变青蛙》,却不知道他这么影响我!我仅仅用了2天的时间,甚至不超过48个小时,就看完了这部20集的偶像剧!对于我这样一个慢热的人来说,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王子变青蛙》在台湾的收视率第一次刷新了当年的《流星花园》,成为了台湾地区偶像剧的又一个风向标。当年在看《流星花园》的时候,我并没有这么卖力,毕竟,说实在的,当年的F4,除了4张还算养眼的脸之外,还真是一无是处阿!演技拙劣到几乎惨不忍睹啊!要不是原著漫画里面营造的种种梦幻一样的场景被用来放在帅哥身上,恐怕还真是一部烂片子。当年的F4,如果没有个个180以上的身高和俊美的外貌撑着,恐怕要做花瓶都有困难啊!
      
    反观明道,其实他算不上标准意义上的俊美型的超级帅哥,但是他吸引人的东西是一种身上散发出来的气息,发自内在。他身上的很多特质,都有这致命魅力,至少对我是这样,很多我对异性的顶级要求,他都符合,大概这就是他吸引我的最大原因吧。他眉宇之间有一种霸气,让人无法忽略;他严肃的时候,笼罩全身的那种冷峻气息极其骇人;微笑起来的时候,眼睛里有着可以感染他人的阳光;一脸迷茫或者无辜的时候,可爱的令人不禁莞尔……还有一个小细节,大概没什么人会注意,明道的手指很修长,非常漂亮,对于这个小细节,估计只有我这样的对手有怪癖的人才会注意到,呵呵。
      
    可惜的是,这些在台湾已经红透半边天的演员或者团体(明道属于183CLUB组合)几乎没有来过内地。不得不赞叹台湾的造星效率,没有记错的话,《王子变青蛙》的女主角陈乔恩,在前几年《薰衣草》中只能饰演连女2号都算不上的小角色,但是短短几年的时间,被“乔立杰”塑造成一个偶像,这种能力是内地所没有的。这种经历就如同杨承琳一般,当年在《流星花园》中扮演的角色甚至是连全名都没有的一个小角色,可是如今的她,从某种角度来说,甚至超越了当年的女主角大S。
     
    仔细地看看《王子变青蛙》就会发现,其实这部偶像剧有一定的内涵,就我自己的理解而言,哪是各种为人处事的态度的大碰撞:
    正常的单均昊雷厉风行、铁腕作风、甚至冷血,从来不会让自己的情绪影响自己的事业,任何事情都只是他达到目的的手段罢了,做事重视结果,完美主义;
    失忆的单均昊被叶天瑜输入了错误的记忆,变成了茼蒿,把埋藏在单均昊内心深处的那个温柔、体贴、善良的本性给挖掘的了出来,会为了自己的在乎的人而努力;
    恢复记忆之后的单均昊,虽然忘了自己曾经是茼蒿,也不记得自己和天瑜之间的种种,但是无形之中,他的处事方法变了,既是茼蒿、又是单均昊;
    叶天瑜原本是个典型的拜金女,胸无大志,一心想要嫁个有钱人,但其实她是个很善良的人,与茼蒿相处的时候,也被茼蒿所改变,懂得了“紧要关头不放弃,绝望就会变成希望,而我们所能努力的每一秒都是紧要关头”;
    男2号徐子骞被形容是只“病猫”,只要世界和平,他是个极其善良、温和、有礼的人,身为公关部的总监,又十分圆滑,为了爱的人,他可以做任何事情;
    张明寒这个角色,其实很难形容,个人认为,他是个明白大是大非的人,虽然争权夺利,但却不是不择手段,虽然一心要扳倒单家,但却不能毁了SENWELL,他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为了SENWELL,为了这个酒店,他可以低下高傲的头颅去恳求、向敌人下跪,事实上,这个角色是很有人格魅力的。
      
    如果要生存,我奉行单均昊的原则,本来生存就是残酷的;但是徐子骞的温和还有圆滑,其实也是处事时,必不可少的;张明寒的人格魅力,很有感染力,这部偶像剧最成功的地方莫过于此,并没有塑造一个一味的反派,他对人的好坏完全有一个标准,为了SENWELL,哪怕是敌人,他也可以放下自尊,和对方站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原则”。第一次发现,一个坚守原则的男人是如此有魅力。
     
    主角的魅力、角色的魅力,就是《王子变青蛙》最成功也最吸引人的地方,这就成了这部偶像剧最诱惑人的魅力。
     
    P.S.主题歌也很好听哦!好像都是183CLUB唱的吧,一首是《迷魂计》,还有一首叫《真爱》,可以去听听看哦!
    【详细】
    11571994
  • trablizer
    2014/5/20 17:28:50
    一部养眼的纪录片
          “本影片通过细致地展示好莱坞名流纸醉金迷奢靡的生活作风;当地青少年贪慕虚荣盗窃成瘾的生活现实,表达对当下时尚圈的审美价值对年轻一代荼毒的不满和惋惜,呼吁仍随波逐流、追求与自己身份不符的物质生活的人们端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本影片通过细致地展示好莱坞名流纸醉金迷奢靡的生活作风;当地青少年贪慕虚荣盗窃成瘾的生活现实,表达对当下时尚圈的审美价值对年轻一代荼毒的不满和惋惜,呼吁仍随波逐流、追求与自己身份不符的物质生活的人们端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以上应该就是导演能估计到一般观众看完这部影片的感想。但是请注意,它是一部影片,可我偏偏把它看作了一部养眼的纪录片。
    这一位女导演其他的作品本人还没看过,因此不知道其风格如何。不过由于这一部影片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自然是颇有难度。窃贼的下场自然是锒铛入狱,而观众期待的无疑是比自家房子还大、填满各种限量品的名人衣橱。在此,先感谢大导演和Paris小姐,我这种平民所盼的镜头都一一满足了。但是,为何大导演还要大费周章的请当红的Watson小姐演上一出“谁打开了我的衣橱”的纪录片?
           本以为导演会把故事冲突聚焦在这一群表面上为“Let’s do shopping”的骄奢淫逸而实际上各怀小算盘的Bling Ring大盗最终因各种互相陷害而导致入狱的改编可能,但古板地按照时间顺序记录男主和Rebecca每次捧场、其他小伙伴排列组合的组队挑宝贝和变换花样的分镜头等反而模糊了影片匆匆交代的角色性格:
           男主是一个典型校园剧不可缺少的角色:从不受待见的受气包被调教成cool kids的小跟班。他通过跟随Rebecca逐渐找到认同感。如果说他贪慕虚荣,又显得太过火。记得影片中展现了一个小片段,他和Rebecca第一次“shopping”得手后跑去的是街边的服装精品店而非一线品牌店,男主享受的并不是站在衣橱前的顾影自怜,不是“明星同款”,不是标签,而是一种归属。他起初自嘲人们对自己所作所为有着近似对“雌雄大盗”的痴迷,最后被栽赃而莫名有近千的关注。自始他那微微上扬的嘴角都逼着我想象他得知遭背叛时,穿着那一双粉红尖头高跟鞋,脚一崴,倒地。
           不得不提的还有Chloe, 直到影片最后才知道这一位金发姑娘出身于美国中产家庭,她似乎没有男主苦于融入新圈子的烦恼,也没有Rebecca和Niki对时尚病态的追崇,有的只是一种纯粹找乐子的低俗爱好。个人期待的展开是她作为告密者求自保的情节,因为很在意男主低价销赃给她男友后,她那坏坏的笑容。可惜,最后她的存在感仅限于从法庭走出来时那一只白色大号的Dior手袋。
           电影表现手法诸如“以平庸的记叙手法来反讽”,我无多研究。鉴于本片的主题是讽刺,再怎么阳春白雪的技法如果脱离最基本的起承转合,那真的要check out NickMooreForever.com了。
    【详细】
    66751329
  • 寒心雨
    2017/12/1 19:35:55
    高潮不知所云,结尾不明所以

    评分:??????(6.0~6.5)

    升起的烟花,从下面看?还是从侧面看?

    烟花从侧面看,是圆的?还是扁的?

    仿佛哲学的两个问题,一个是电影的名字,一个是贯穿剧情的始终。

    虽然一开始就知道这部电影的评价不是很好,但为了画风和主题曲〈打上花火〉还是去看了,果然最后我的??也只能给这两项。

    女主配

    评分:??????(6.0~6.5)

    升起的烟花,从下面看?还是从侧面看?

    烟花从侧面看,是圆的?还是扁的?

    仿佛哲学的两个问题,一个是电影的名字,一个是贯穿剧情的始终。

    虽然一开始就知道这部电影的评价不是很好,但为了画风和主题曲〈打上花火〉还是去看了,果然最后我的??也只能给这两项。

    女主配音是参演〈海街日记〉的广濑玲男主配音是参演〈银魂〉的菅田将晖(苏打)。

    不得不说他俩的声音辨识度太高了,听着对话看着动漫角色都能想象出真人说话时的表情,真的很容易跳戏,对人物表现力所需声音的展现也明显不够。

    もしも……男主扔个玻璃球喊喊台词就能回到从前的设定我还勉强能接受,但后来玻璃球炸了之后的剧情我简直是しんじられない。

    男主喜欢女主是一见钟情还说得过去的话,女主对男主的感情线走向和进展违和感简直爆棚。

    高潮不知所云,结尾不明所以。

    【详细】
    8957461
  • 有人
    2010/2/9 13:17:16
    To Live And Die In
    看了一下,王晶导演。本以为是部烂片,结果看完后真的很感动。

    旺角监狱
    To Live And Die In MongKok

    蓝色气球 飞出去了

    旺角监狱
    To Live And Die In MongKok


    不管哪一天,都记得那么清楚,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现实的自我,内心的自我,我们在挣扎的是漫无的生活,
    看了一下,王晶导演。本以为是部烂片,结果看完后真的很感动。

    旺角监狱
    To Live And Die In MongKok

    蓝色气球 飞出去了

    旺角监狱
    To Live And Die In MongKok


    不管哪一天,都记得那么清楚,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现实的自我,内心的自我,我们在挣扎的是漫无的生活,还是本身看似真实的生命??

    空间变色,多镜头同步,动画特效。

    宅心仁厚的老鸨,胆小如鼠的嫖客,有情有义的婊子,有点娘娘腔走路的小弟,深谙社会的人犯子,亟待上位不择手段的Peter, 情,爱,义,险混乱交织

    双重人格永远“出不去”的阿辉,因为儿子的事情不愿面对的“七家”,我们在面对现世磨难的时候

    正如影片《爱玛》所说:世界上总有一半人不理解另一半的快乐。
    “疯”儿子,“疯”妈妈,他们都在坚守。坚守自己那片不愿被污染的净土。就算最后玉碎。
    没有了精神的寄托,如同鲁迅所说的“悲剧”,被人发现,撕碎。

    在外人面前,我也会“家丑不外扬”,我儿子在荷兰开餐馆;可是“我”却知道他是我儿子,你是我儿媳妇。 这个世界上好男人很难找。

    小凤,阿辉,七家。彼此之间似乎什么都明白,却又一起装疯卖傻。

    《日与夜》中的三个主人公再次聚首,只不过地点从天水围搬到了旺角,可是,旺角却搬了家,再也不是从前。

    我们能为自己的母亲做多少事?
    我熬了汤等你回来,快进来。
    我什么时候才可以出去?
    什么时候一起看电影?
    我想去吃烤鱿鱼。
    多聊一会吧。
    说说话。

    蓝色气球 飞走了。放飞的是什么?结束的是什么?流下的又是什么?
    【详细】
    2985785
  • 瞎画郭
    2021/7/9 19:00:11
    您老歇歇吧

    真的是,无言以对。果老师咱能不这么玩吗?东北有句老话,形容人工作太累了。

    叫“实在不行就雇人吧。”

    真的想对果老师说,实在不行就雇人吧。编剧也要署名,是不是太过分了一些。给编剧枪手个机会,也顺便积点德吧。导演的工作更应该放出去。找个中戏的学生,肯定也不至于如此

    真的是,无言以对。果老师咱能不这么玩吗?东北有句老话,形容人工作太累了。

    叫“实在不行就雇人吧。”

    真的想对果老师说,实在不行就雇人吧。编剧也要署名,是不是太过分了一些。给编剧枪手个机会,也顺便积点德吧。导演的工作更应该放出去。找个中戏的学生,肯定也不至于如此,带带新人。这样下去,把自己的路也走绝了。直接告别了当导演这个事。演员发起狠来,真的是连自己都怕。

    【详细】
    13664253
  • Lucy酱
    2021/6/9 19:45:41
    牢记历史

    一口气三天看完了《大浪淘沙》(怎样走马克思主义道路),感动的同时也很舍不得,一股汹涌澎湃的感觉充斥在我的心中,相比《觉醒年代》(为什么走马克思主义道路)的稍显浪漫,这部剧更加扎实,是的,扎实,我用这个词来评价。1.以中共七次代表大会作为线索,可以看出剧组对于五四运动到抗日胜利建立新中国这段时间的历史梳理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叙事比较长,于是在讲述之外穿插了2021一条线,不至于把党史介绍做成流水

    一口气三天看完了《大浪淘沙》(怎样走马克思主义道路),感动的同时也很舍不得,一股汹涌澎湃的感觉充斥在我的心中,相比《觉醒年代》(为什么走马克思主义道路)的稍显浪漫,这部剧更加扎实,是的,扎实,我用这个词来评价。1.以中共七次代表大会作为线索,可以看出剧组对于五四运动到抗日胜利建立新中国这段时间的历史梳理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叙事比较长,于是在讲述之外穿插了2021一条线,不至于把党史介绍做成流水账,对于一个对那段历史不太了解的人来说,简直可以说拨开云雾,除了好我没有其他词可以形容。2.本剧的细节处理也值得夸赞,众多历史人物在此登场,开头结尾相呼应,把一大几位代表的人生经历都做了大致交代,干净并且很有条理,包括上海李达、李汉俊,北京张国焘、刘仁静,武汉董必武、陈潭秋,长沙毛泽东、何叔衡,广州陈公博,济南王尽美、邓恩铭,旅日周佛海,以及由陈独秀指定的代表包惠僧,因为这部剧,他们不再是历史书上面那些陌生而冰冷的名字,而是活生生的人了。大浪淘沙,淘掉的是沙子,留下的是真金。3.值得夸赞的还有本文对于各位革命先烈家庭情况的介绍,他们也都有着自己的生活,女性在剧中同样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李达和王会悟夫妇,柔软、刚毅、坚强而有力量??ps清水塘故居,李达曾任湖大和武大校长,想来自己离他们并不远。

    【详细】
    13600565
  • KitajimaJunko
    2016/2/24 15:47:24
    午后阳光铺满砖红色的墙。
           是在看过电影《布鲁克林》以后才了解到这部电影是改编自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的同名畅销小说,将小说翻拍成电影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但往往这样的电影更容易受到批评。“电影不及小说引人入胜”、“毁原著”等说辞就成为了对电影最直面的评价。原因就是有一部分看过小说的读者会挑剔电影剧本,不满足于电影的情节设定,甚至电影的选角与
           是在看过电影《布鲁克林》以后才了解到这部电影是改编自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的同名畅销小说,将小说翻拍成电影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但往往这样的电影更容易受到批评。“电影不及小说引人入胜”、“毁原著”等说辞就成为了对电影最直面的评价。原因就是有一部分看过小说的读者会挑剔电影剧本,不满足于电影的情节设定,甚至电影的选角与他们的想象有所差距都会成为批评的理由。
           实际上小说与电影占据着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小说凭借文字的细腻和故事的完整,电影则依靠影像的生动和演绎的逼真;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一笔一划用文字描绘,电影就在此基础上填上色彩,化静为动;小说中的世界完全存在于想象中,而电影的世界则将原先的想象覆盖,延伸出全新的意象视觉和听觉,或写实或抽象,或遵循原著或改编颠覆。故而有越来越多原本只能存活于笔下的故事被赋予了新的定义和新的生命。小说与电影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两件事物,有人爱读小说,有人爱看电影,各有所爱罢了。但对于那些由小说改编的电影来说,以一个读过原著的观众视角,一个注重细节与整体的读者观感,还是会看到差别,还是会拿来比较,难以客观地只评价电影本身。
           就我个人而言,我清楚地知晓文字的魅力有时候要大于银幕的真实呈现,忠实读者拥护原著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重要的是如何区别这两种形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小说为你打造一个世界,电影便是让我们更接近这个世界的礼物。
           (上述文字与《布鲁克林》无关,仅是个人对于原著小说及改编电影的一点看法。)

    <图片1>
           故事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爱尔兰恩尼斯科西小镇。之前对爱尔兰背景下印象最深刻的电影是《曾经》,浪漫的爱情故事,动人的音乐和令人心驰神往的阳光和美景。至今仍然是我心中的爱情电影首选。
           近期值得关注的电影当中,还有一部奥斯卡提名的《卡罗尔》,它的时代背景也同样是在上世纪50年代。在这两部电影中都能看到那个时代女性的服装非常高雅这一特点,即便是并不华丽的脱俗装扮都处处展现出气质美,搭配着她们精致的短卷发,光在视觉上就是一种享受。巧的是《布鲁克林》中Eilis的角色原本是《卡罗尔》的女二号鲁妮·玛拉所演,但最终选择了西尔莎·罗南。

           质朴的爱尔兰小镇姑娘Eilis只身一人前往纽约布鲁克林,在火车上遇到一位穿着打扮时髦靓丽的女人,即使她们有所不同,但这个同样是从其他地方去往美国的女人却让她倍感亲切。她为Eilis梳妆打扮,并教Eilis如何通过海关顺利入境。当Eilis推开纽约的大门,真正的难题才开始发生。
           到了布鲁克林以后,Eilis在一家百货商店当售货员,同事试图与她聊天却被她的冷淡拒之门外,工作中她也无法热情地迎接顾客,不懂销售的技巧也不会假装热络地与客人聊天,佯装对她而言是一件尴尬的事情。她一个人吃饭,在面对餐厅服务员的搭话时也不知道如何回应。独自走在异国他乡的小镇姑娘形单影只,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这种无奈无比清晰的流露在Eilis的脸上。
           Eilis的房东Kehoe夫人总在晚餐时与她的房客们聊天,她们口无遮拦,肆意谈笑,对别人的八卦津津乐道。Eilis则不,她只是安静地吃着盘中的食物,当问题指向她时她才淡淡地答复。Kehoe夫人说她懂事且仁慈,但这不是仁慈也不是矜持,是深知自己无法加入别人的话题才沉默。就像当我们感觉无法融入进他人的圈子里时,举步维艰,便只能默不作声。
           初到陌生城市的不适应以及无法融入周围人群的孤独感透过镜头弥漫而来,是一种表达强烈的不属于。终于Eilis收到家中寄来的信,姐姐Rose亲切的话语仿佛就在耳边。她急切地拆信读信,走到哪里都要带着那封信,读它无数遍就像是在与姐姐对话。家信是独在异乡的她唯一的慰藉,委屈和隐忍都在阅读那些字迹的时候爆发,对家的想念都变成止不住的眼泪。

           ——“你会想家到痛不欲生,这无能为力,只有忍受,但你会坚持过去的,它不会击倒你。终有一天,太阳会露出光芒,你可能都不会立刻注意到,它就是这么转瞬即逝。然后你会开始想着过去跟自己毫无关联的人或事,一个只属于你的人,到时候你就会发现,你的生活,它就在这里。”
           Eilis在舞会上遇见Tony,故事从他们对视的第一秒就已经开始。两人一见如故,不需要了解和考虑,当感觉到眼前这个人就是你要找的那一个时,你就牵起她的手,而她也没有躲闪和拒绝,这是一见钟情最好的诠释。当Eilis下班时看到Tony就在百货商店门口等她,两人相视一笑,类似于某种默契,这种感觉对Eilis来说就是一种归属感。两人在公车上的一段对话印象非常深刻,Tony问她愿不愿意去看场电影时,她的回答是:“我愿意看两场,如果第一次约会不顺利,我就给你第二次机会。”Eilis去Tony家中吃饭,这家人的欢乐和温馨让她在异国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其实Eilis和Tony的爱情故事很平凡,一切都是顺理成章按部就班地进行,没有太大的起落。唯一的插曲就是姐姐Rose突然在家中病死,她回到家乡的小镇上,在葬礼上见到昔日好友,相约出游时遇到了Jim。在Jim的不断邀约下,Eilis也渐渐对他产生好感,加上母亲的期望,让Eilis有过一时的迷茫和动摇。原先那个涉世未深的淳朴女孩突然间变得不诚实和不忠心,多少让人有些失望。但这样的变化才显得真实。从美国回到爱尔兰后,在她身上展现的这些让我们觉得陌生的模样其实就像家乡的小镇也令她感到陌生一样。虽然Eilis前后的转变有些突兀,太过戏剧化,但在电影有限的时间里,这种变化很难经得起深思熟虑的推敲。
           Eilis执意回到布鲁克林,Tony正在那里翘首盼望着她回去,她意识到那个温柔的意大利男人才是她最终要去向的归宿。阳光照射在砖红色的墙面上,Eilis披一件绿色的开衫,花色长裙,站在光芒笼罩下,朝她走去的是只属于她的太阳。Tony所给予她的,就是阴天过后的晴朗,是避风港,也是孤独无助和悲伤时为她支起的力量。他们就像是站在大海两个对岸的人,一个来自爱尔兰,一个来自意大利,原本毫不相干,却不约而同地在布鲁克林的海面上搭起一座桥,阳光和煦,海水温暖,海面上金光闪闪。

           除了电影中运用的暖色调创造出视觉上温暖的感官以外,值得一提的是导演约翰·克劳利对爱尔兰的呈现表现在绿色的商店外墙,Eilis的绿色外衣等,以此体现出爱尔兰人喜爱绿色这一特点,包括在Eilis身上也看到了爱尔兰人的质朴、内敛以及穿着得体等特点,透过这些细节将爱尔兰与美国的对比较为明显地展现在镜头里。
           电影采用常规线性叙事手法,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势必有所限制,但和我同年出生的女主演罗南一人撑起了一部电影,剧情的起伏都从她的情绪变化中开展。此片不在于故事有多百转千回,实则是抛砖引玉,重心都放在罗南的细腻表达上。
           故事流于平淡,情节设定简单,乍一看很像勾勒出一个框架,而内部结构空洞松散。虽然某些片段会让人觉得过于形式,但若是只看电影本身,那在叙事上其实还算流畅。在故事有所限制的情况下,不能否认的是像这样平凡的两个人和这段平常到在每个人身上都有可能发生的爱情还是让看多了爱情故事的我们感觉到这爱里面的温柔,并且它让人知道,无奈和孤单都只是暂时的,总会有个人为你照亮一个方向,告诉你,生活就在那里。男人认为女人只把他们当做通向更好生活的阶梯,但女人要的不过如此。
    【详细】
    77873731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