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婆工厂影评

1285210183
  • o-o
    2018/1/15 13:57:29
    从台湾外籍劳工维权展开

    这个世界大的超出想象,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

    纪录片里面有很多开心的部分,有问很多问题(哈哈哈,最近看的两部台湾纪录片都是一直在问问题)。在劳工纠纷这个载体之下,来一窥东南亚劳工女同志的生活方式。

    纪录片拍摄者一直在问问题:

    • 去教堂心里会不会OK
    • 这个世界大的超出想象,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

      纪录片里面有很多开心的部分,有问很多问题(哈哈哈,最近看的两部台湾纪录片都是一直在问问题)。在劳工纠纷这个载体之下,来一窥东南亚劳工女同志的生活方式。

      纪录片拍摄者一直在问问题:

      • 去教堂心里会不会OK
      • 为什么在一起
      • 劳工宿舍里面如何爱爱
      • ...

      为什么在一起那段很可爱,回答为什么在一起:

      • 画外音: Why do you choose him ? (台湾就是要分TP啊,而且还用him,这样好吗。。。)
      • P: She gave me time. (女性化一点的那个,跟着台湾文化分一下了,不过她明确说she)
      • T: No, because I'm cute, I already said that.(这个还真是可爱啊
      • T: Because I give her everything.(T接着说
      • 画外音: Like what?
      • T: Like my whole body.

      这里一起笑做一团。还真是开心啊。

      后来问劳工宿舍里面如何做和谐运动,画外音也真诚的讲了,如果一段认真的关系,这件事是不可避免的。

      回答的都很可爱:“This is a technical problem. I can't remember anything now."

      另一对回答:我们上铺也是一对,你们可以问她们。(哈哈哈哈甩锅王就是你) 还有说其实宿舍本身就很吵(我猜我懂你的意思)。 还有说 She is noisy, she always said kiss me. 还有介绍体位的回答。

      真是要笑死了,也真是真诚的笑容啊。

      但感情只是一小部分,在讲感情之外也讲到了一些台湾外籍劳工政策,工厂上班的,做体力活的,一看宿舍就知道肯定是弱势群体。(幸好没有搞什么歧视链,不然就弱势群体中的弱势了。

      最终她们拖欠的工资算是讨回来了,工作也算重新找到了,甚至劳工政策也某种程度上的改变了一些。

      然后镜头一晃,五年之后:有出轨的(坏人,人家都为了你付出那么多了),有转直的(这很容易理解,我觉得其中一些就是在环境下才是同志的),还有分手后依旧是姐妹的(有情人终成姐妹),不愿再提到的,都不是好的结果。

      毕竟对于其中的一些人,回到菲律宾之后,在大环境下,就顺应着生存下来吧,人生不易。可以选的实在太少。

      ending的字幕:

      在时间与空间的不断迁移中

      爱相随或离去

      都难以预料

      但是有关于爱情和迁移的故事

      总是会持续下去的.....

      =========================================================================

      这是一部拍于2010年的纪录片,大部分事件都发生在2005年。

      在2018年的今天,台湾的同志婚姻已经合法,我想劳工政策也已经改善了很多吧。然而这个世界的文明程度与不文明程度的差距正如这个世界的贫富差距一样的可怕。我希望世界能好一点,更快的好一点,更平等一些,更快的平等一些。

    【详细】
  • 90731789
  • Dorothy
    2013/9/26 23:20:05
    《T婆工廠》與《彩虹芭樂》中的同志異鄉情
       在香港有不少的外傭都是女同志,一到週日經常在路上看到他們的蹤影,香港目前有三十多萬女傭,如果說同志人口是十分之一的話,也許居港的外傭同志就有三萬人。對於這個數字,沒有明確的答案。即使香港有女同志的組織,但事實上對這群潛在的「同志」卻沒有太多的認識。有的只是對於她們外形上的刻板印象。在同志電影節上,意外地看到由台灣紀錄片工作者陳素香的這兩部作品《T婆工廠》與《彩虹
       在香港有不少的外傭都是女同志,一到週日經常在路上看到他們的蹤影,香港目前有三十多萬女傭,如果說同志人口是十分之一的話,也許居港的外傭同志就有三萬人。對於這個數字,沒有明確的答案。即使香港有女同志的組織,但事實上對這群潛在的「同志」卻沒有太多的認識。有的只是對於她們外形上的刻板印象。在同志電影節上,意外地看到由台灣紀錄片工作者陳素香的這兩部作品《T婆工廠》與《彩虹芭樂》。漂泊在異鄉的菲律賓女人,她們的故事或者與香港的都是殊途同歸的。

      《T婆工廠》的拍攝是一個意外,在紀錄台灣的一間工廠倒閉欠薪時,意外發現這些同志們的故事,在追隨工潮的同時,也見證了這七對情侶的愛情由快樂變得衰敗。有了《T婆工廠》後數年,當這些外來移工都離去時,就有了她們各散東西的生活片段與概況,有了後來的《彩虹芭樂》。這兩部紀錄片之間存有關聯,更讓人看得痛心,愛情一瞬即逝,在外頭愛得瘋狂時,回到家裡卻要面對世俗的現實,面對未來。

      什麼是女同志?
      或者這兩部紀錄片,可以讓我們想一下女同志的構成與模糊概念。其實性取向的界定是十分模糊的,同性與異性可以相吸,女同志的構造基本上是建基於情感與性慾上的,女性的天性是較為感性的,人有無限的可能性。現實生活中有曾經是女同志的人會愛上男性,也有女同志一輩子都愛著同性,同時間也有雙性戀的女同志。難以作出界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女同志是當下的身份認同,同時也是一個圈子。

      紀錄片裡的拍攝對象,她們都有著不同的個性,她們的性取向不到任何一個觀眾質疑,畢竟這是一個選擇。在那個時候,她們選擇做自己,愛上喜歡的人,不排除有人是基於圈子裡全都是女人,於是愛上女人,也不排除有人是性苦悶的,但在她們口中,她們認為那是自然的事,理所當然。這種愛,有環境因素也有人為因素。

      她們的愛大致上建立於朋友以上,即使後來分開了或際遇各有不同時,她們依然把對方當成朋友,當成姐妹。這種情,猶如家人,十分曖昧。美其名《T婆工廠》,講的是T與婆的故事,T的意思即是TOMBOY,婆就是TOM BOY GIRL。其實女同志之中也有一種標籤叫做「不分」。話雖如此,同志圈裡也有些人把男女的概念套用同志關係身上,那種稱為「直同志」。


      同志.異鄉情
      零四年,飛盟國際電子廠倒閉。台灣的勞工團體協助她們,期間這些的外來移鄉客成為了抗爭的一份子。在城市裡,她們「獨在異鄉為異客」,在當地相處始終是欠缺了融合。再加上移工制度的缺陷,她們就只有更少的話語權。她們的愛,只存在在工廠與宿舍裡,是很難的走出來,她們都是被壓迫的一群。在鏡頭前,她們的愛能夠見光,述說起與對方相識與點滴的甜蜜。

      《T婆工廠》裡的伴侶在鏡頭前打情罵俏,講講夜裡誰叫得大聲,又講講身邊另一半的壞話,甜蜜非常。對於她們來說,最怕的事情是分離。片裡的重點已經從最初的爭取,重心轉至紀錄同志伴侶。然而,總有分開的一天。她們無辦法選取自己的工作,在制度下她們被分到去不適合的工作,鏡頭前紀錄了她們的失落與依依不捨,愛得痴狂的時候,卻恨恨的「被分開」了。「難離難捨 想抱緊些」,她們的愛是真誠的,自然流露。

      珍惜當下,的確是電影裡面一個很重要的課題。誰會想到《T婆工廠》後,有人去了杜拜、有人去了巴林,大部份回到老家。生活,真是不可思義。有人閃婚,有人再次與男孩子走在一起,有人不經意的「借種生仔」。在《彩虹芭樂》裡,同一樣的人,經過了數年的轉變,想法又有點不同,她們需要安穩所以選擇一條別人眼中「正常」的路,又有些人堅持做同志,皆因她們就是愛女人的女人。在兩部電影裡,我們看到愛,也看到傷害。

      人各有志,昔日在身旁的換了另一位。而在這些同志當中,圈子裡的事情還是挺複雜的,她們當中有三角戀,也有人一直都不願意講自己是同志的事實。《彩虹芭樂》的色彩較為悲情,片中的人物已經再成熟了,少了稚氣。她們不責怪曾經的伴侶,反而只希望對方好好生活。增添了一份滄桑。

      世事無常
       在《彩虹芭樂》的結尾中講到有些「工廠」裡的人回到老家,幾年後就身故了。世事無常,女人們的愛情如是,這是人生裡的「千世修得共枕眠」,然後要學懂可惜不是你,你就要放手。

       影片中難得的是有少部份提到工會組織與移工的關係,一樣是很有愛,大家互相合作,亦師亦友。在華人地區總有一些排外的概念,然而這部電影裡每個人都是平等,不論同志、異性戀者還是國藉。

      異鄉的愛,同鄉的情﹔在紀錄片的世界裡,讓人愛得死去活來、愛得痛快、愛得痴狂,呈現了一個被忽略的世界。愛會陪隨著所有人,有勇氣的活著,有勇氣的找到幸福。

    Text/Dorothy
    【详细】
    63022149
  • 红心闪闪小蜜蜂
    2011/9/24 22:25:31
    如果无法预知结局,那么在当下,请好好珍惜。
    外来劳工。非盟。
    七对拉拉。恋人。


       关于拉拉的片子,向来看得不多,因为觉着要么结局来得太悲惨,要么剧情太过于理想化。可生活既不会悲痛到无以复加要死要活,也不至于欢喜人生一振到底。
       作为纪录片《T婆工厂》,就片型来说,兴许不算最成功,但就拉拉题材的纪律片来说,我能说它有着一定的代表性。在目前的中
    外来劳工。非盟。
    七对拉拉。恋人。


       关于拉拉的片子,向来看得不多,因为觉着要么结局来得太悲惨,要么剧情太过于理想化。可生活既不会悲痛到无以复加要死要活,也不至于欢喜人生一振到底。
       作为纪录片《T婆工厂》,就片型来说,兴许不算最成功,但就拉拉题材的纪律片来说,我能说它有着一定的代表性。在目前的中国社会,拉拉的生活环境并不容乐观(我不是指生存),虽然是在渐渐好转,就目前的趋势下,每个蕾丝都饱受着生活和亲人或多或少的心理压力。在影片中,我看到的都是平凡的外来劳工,穿着普通,对话时打打闹闹,或害羞或奔放,或亲吻或拥抱,欢喜和悲伤。虽然影片的主要问题是劳工协议转化,但我很感谢导演在剪辑时没有大肆渲染社会背景,从而导致脱离主题的情况产生。
       开始我是本着记录片在看,可是逐渐地,便被深深感动。在短短的一个小时,随着她们一起笑,一起哭,最后沉默。在谈论到关于性关系一段时,看到了TT们的害羞,眼里流淌出的爱意,婆婆们调皮的样子,我会突然觉得,那是一种幸福。即使她们只是劳工,即使她们的生活并不优渥,即使住着十多人一间的宿舍。在她们的对话中,我脑中只有一个词,天下大同。
       在分别那天,没有被分到一起的拉拉们眼圈红红,相互抱着不肯松手,在简陋偌大的楼中徘徊,沉默无奈,只能背对镜头摆手。在临走之时,她们给了TWA一个盒子,摇起来叮叮当当以为只有硬币,可后来工作人员打开发现远远比他们想象的多。玲说了一句,她们自己都没有钱还给我们,这些都是吃饭钱啊。
       在她们取得胜利时,我是开心的。她们的心愿就是能够在一起工作,现在他们达到了,都露出欣慰的笑容。我也认为这就是结局。
       但,最终结局是我未曾想到的。银幕一黑,五年后,静如的探访,让我在影片结束后沉思了许久。到底是纪录片,所以在拍摄前,没人知道结局。一对一个人结婚,一对有人劈腿,其余都分手了。在机舱外的天际下,字幕打出“在时间和空间的不断转移中,爱相随或离去都难以预料,但是关于爱情和转移的故事,总是会持续下去的……”

       如果无法预知结局,那么在当下,请好好珍惜。
       
    【详细】
    51071032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