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32719
  • 陈晓亮
    2022/9/10 0:15:22
    个人观影史至暗的111分钟

    忍了好久看了下手机,过了40分钟。哦,天呐,为什么还剩一个小时,太煎熬了。全程逻辑不通,演员个人表演生硬搞笑,但凡有点可笑的地方绝对是演员的个人体现,与本片无关。剧情上狗血至极,2202年了保大保小的剧情还要搬到大屏幕上。强制抒情,驴头不对马嘴。媳妇买的票,不让提前走,不让看手机,不让睡觉,一句话发呆也得看完。个人观影史黑暗111分钟!!

    忍了好久看了下手机,过了40分钟。哦,天呐,为什么还剩一个小时,太煎熬了。全程逻辑不通,演员个人表演生硬搞笑,但凡有点可笑的地方绝对是演员的个人体现,与本片无关。剧情上狗血至极,2202年了保大保小的剧情还要搬到大屏幕上。强制抒情,驴头不对马嘴。媳妇买的票,不让提前走,不让看手机,不让睡觉,一句话发呆也得看完。个人观影史黑暗111分钟!!

    【详细】
    14639195
  • sonomo
    2022/1/8 14:44:24
    他们的恶行都是假借人民的名义和打着祖国旗号进行的

    塞尔维亚电影《来自亚塞诺瓦茨的达拉》讲述一个小女孩达拉(Dara)被送进亚塞诺瓦茨集中营后,在残暴屠杀下靠天真和勇气,靠周围善良人的帮助和牺牲,得以幸存下来。编导意图的人为痕迹显得比较明显,情节比较单一,人物比较脸谱化,缺乏相应能激发观众反思的深度,而且还多少带有民族敌对的情绪,但确实真实反映了当时不亚于德国建立集中营

    塞尔维亚电影《来自亚塞诺瓦茨的达拉》讲述一个小女孩达拉(Dara)被送进亚塞诺瓦茨集中营后,在残暴屠杀下靠天真和勇气,靠周围善良人的帮助和牺牲,得以幸存下来。编导意图的人为痕迹显得比较明显,情节比较单一,人物比较脸谱化,缺乏相应能激发观众反思的深度,而且还多少带有民族敌对的情绪,但确实真实反映了当时不亚于德国建立集中营残酷屠杀犹太人的血腥历史,而这段历史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是闻所未闻。影片中犯下罪行的那些刽子手那些屠夫那些恶棍,也都是活生生的普通人,但是在灌输和教唆下,人性被扭曲和变丑恶了,他们的恶行都是假借人民的名义和打着祖国旗号进行的,这才是应该好好反思的。以前看过电影《阿依达,你往何处去》,那是反映塞尔维亚人杀害穆斯林族的;这部电影《来自亚塞诺瓦茨的达拉》,则是反映信天主教克罗地亚人屠杀东正教塞尔维亚人。看完电影补了一下巴尔干火药桶有关克罗地亚乌斯塔沙这段二战时期的尘封历史。以下摘编自网络

    乌斯塔沙1929年在保加利亚索菲亚成立,目标是让克罗地亚从南斯拉夫独立,领导人与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的法西斯党有密切关系。1941年纳粹德国与意大利王国及其盟国进攻南斯拉夫,乌斯塔沙组织的军队便趁此时宣布克罗地亚独立,成立克罗地亚独立国,并加入轴心国阵营,乌斯塔沙政权和墨索里尼签署条约使克罗地亚成为意大利的保护国。乌斯塔沙组织也受到天主教会的支持。1945年乌斯塔沙被由铁托率领的人民军击溃,克罗地亚再度并入南斯拉夫。

    乌斯塔沙政权在克罗地亚全境建立了30多个集中营来关押和屠杀塞尔维亚人、犹太人、吉卜赛人和其他参与反法西斯斗争的克罗地亚人,规模最大的亚塞诺瓦茨集中营有“巴尔干的奥斯维辛”之称,是二战轴心国的第三大集中营。根据统计,乌斯塔沙在二战期间,于其控制的地区内建立超过十个集中营,保守估算就杀害了达九万三千人,也有统计至少50万塞尔维亚人、犹太人、吉普赛人被残忍杀害。;以塞尔维亚人为主的抵抗组织南斯拉夫祖国军(又称切特尼克)也为此报复了不少克罗地亚人,这都成为南斯拉夫族群问题进一步恶化的历史原因之一。

    141301118
  • 钱晓彬
    2018/7/19 11:36:09
    非常期待第三季

    花两天时间追完了,整体感觉可圈可点

    1、剧情有新意,一上来就抓眼球,抢劫犯和人质都带上一样的面具,警察不好判断,既不能强攻,又不能等待,给观众留下期待的空间。

    2、剧情烧脑,高智商犯罪。猫抓老鼠的游戏,“教授”凭借大脑,总能领先一步,步步惊心。

    3、演员表演很赞。几个主演很出彩。教授、柏林、探员很鲜活,饱满。

    4、不足之处也很明显。教授,智商太

    花两天时间追完了,整体感觉可圈可点

    1、剧情有新意,一上来就抓眼球,抢劫犯和人质都带上一样的面具,警察不好判断,既不能强攻,又不能等待,给观众留下期待的空间。

    2、剧情烧脑,高智商犯罪。猫抓老鼠的游戏,“教授”凭借大脑,总能领先一步,步步惊心。

    3、演员表演很赞。几个主演很出彩。教授、柏林、探员很鲜活,饱满。

    4、不足之处也很明显。教授,智商太高,逢凶化吉的本事太大。女探员,在第二季反水的太快,不符合常理,应该放慢节奏,给第三季留下悬念,就更完美了。

    【详细】
    9527258
  • 看电影的小学生
    2020/11/24 10:14:42
    通往春天的列车便是逃离吗?

    作为一个地道的东北人,一些冬天的画面、一些体制改革带来的躁动不安还是有共鸣的。但是,本片的槽点过于密集,实在是不吐不快。

    男主的角色设定,你说他正义吧,还有一点,已经在下岗的边缘了,面对偷单位管材的小偷仍然勇敢的站了出来。你说他不正义吧,有手有脚年轻力壮,冒充残疾人开着小三轮,看着还既可恨又可怜。闷吃闷吃的被冤枉也不

    作为一个地道的东北人,一些冬天的画面、一些体制改革带来的躁动不安还是有共鸣的。但是,本片的槽点过于密集,实在是不吐不快。

    男主的角色设定,你说他正义吧,还有一点,已经在下岗的边缘了,面对偷单位管材的小偷仍然勇敢的站了出来。你说他不正义吧,有手有脚年轻力壮,冒充残疾人开着小三轮,看着还既可恨又可怜。闷吃闷吃的被冤枉也不会反驳,别人冤枉说你是小偷,你不会报案吗?还给钱?这是什么操作,破财免灾吗?总是一副逆来顺受的模样。非得通过自己破案,最后呢?找到线索,找到利益链条,为什么不正义到底,把这些可恨的蛀虫绳之以法,为什么不洗刷自己的冤屈,还世界一份干净。从头至尾不相信警察,虽然我也不喜欢警察,但有些时候就是非得他们出面的啊。靠自己的拳脚吗?可是自己还不够狠,因为不忍心犹豫而吃亏!看着电影跟男主着急上火。真纳闷,他媳妇咋跟他过的。

    失败的男主足以让全片失败!通往春天的列车竟然也不是自己争取的春天,仅仅是坐上了逃离的火车,未来真的是春天吗?如果是更严峻的寒冬,下一站走向哪里呢?真放心的下把临产的老婆自己扔在家里,真狠得下心逃离!

    【详细】
    13001532
  • 上帝会爱我
    2021/3/27 10:13:11
    真的很差。看完后悔 编剧是智zang吗?

    真的很差。看完后悔 编剧是智zang吗?太差劲了。我很少看这类电视剧。 恭喜编剧导演 以后再也不看这类电视剧了。 实在是??一堆。原本就想看看全当娱乐节目了。结果越编越离谱。 开始胡扯了。 你家生活像你编的这样?真是扯淡啊。 特意下app来吐槽一下。 实在忍不了了

    真的很差。看完后悔 编剧是智zang吗?太差劲了。我很少看这类电视剧。 恭喜编剧导演 以后再也不看这类电视剧了。 实在是??一堆。原本就想看看全当娱乐节目了。结果越编越离谱。 开始胡扯了。 你家生活像你编的这样?真是扯淡啊。 特意下app来吐槽一下。 实在忍不了了

    【详细】
    13346168
  • Daniel
    2009/6/4 10:44:23
    关于陈凯歌
    只有陈凯歌能拍出这样的电影
    只有张国荣能演出这样的感觉

    从《霸王别姬》,再到《风月》...
    足够让陈凯歌成为中国最伟大的导演,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

    或许,陈凯歌并不仅仅是导演。
    他拍的,更多的是他发自内心对人生的看法,对艺术近乎苛刻完美的追求。

    他在尽最大的能力,营造某种他想要表达的世界
    却从不露骨,从不强迫观众去附和他,去跟随他的
    只有陈凯歌能拍出这样的电影
    只有张国荣能演出这样的感觉

    从《霸王别姬》,再到《风月》...
    足够让陈凯歌成为中国最伟大的导演,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

    或许,陈凯歌并不仅仅是导演。
    他拍的,更多的是他发自内心对人生的看法,对艺术近乎苛刻完美的追求。

    他在尽最大的能力,营造某种他想要表达的世界
    却从不露骨,从不强迫观众去附和他,去跟随他的思路,
    他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可以想象的东西,最终却能殊途同归。

    晦涩的电影,不让人觉得是在装。
    每一遍都能读出不同的东西,每一遍想说的话更多,
    每一遍,或许你说不清到底是怎样的感觉,但你一定有感慨,一定有共鸣。
    我愿意看上无数遍,去进入那个世界。
    【详细】
    2055341
  • Teddington
    2016/9/28 22:34:54
    电影里的故乡
    如果仔细看电影结尾的目录会发现这部电影是在荣成拍的,从小到大我的祖籍栏写的都是荣成,虽然从没回去过,从血缘上说我是地地道道的山东人。
    电影的场景好像似曾相识,农家屋里的摆设和奶奶家的挺像。我奶奶可能没太种过地,针线活也没见她做过。据说以前饭做的不错,不过我出生以后就不太正经做饭了,再后来就饭来张口了。她很喜欢听广播,没太见她看过电视,从来没问过她家乡的情况。我奶奶说话一直是家乡口音虽然在城市
    如果仔细看电影结尾的目录会发现这部电影是在荣成拍的,从小到大我的祖籍栏写的都是荣成,虽然从没回去过,从血缘上说我是地地道道的山东人。
    电影的场景好像似曾相识,农家屋里的摆设和奶奶家的挺像。我奶奶可能没太种过地,针线活也没见她做过。据说以前饭做的不错,不过我出生以后就不太正经做饭了,再后来就饭来张口了。她很喜欢听广播,没太见她看过电视,从来没问过她家乡的情况。我奶奶说话一直是家乡口音虽然在城市里住了大半辈子,我爷爷和他是一个地方的,但他说话我基本听不懂。
    电影是上影厂拍的,住在上海这个曾经十里洋场的中国第一大城市,导演能拍出这样一部北方农村题材的片子还真是不容易。演员们被要求去农村体验生活,一段时间下来还都有模有样。现在的农村片都基本上是农村出身的演员去演,还都是东北农村的。为了博人一笑,把人物设定的怪怪的。东北人其实事挺多,经常会挑理,即使城里的也这样,上大学之后有挺多接触,不过挺多挺滑稽的,尤其是口音。我一个同学考普通话,还没开考就因为一句劳斯(老师)被直接通知不及格。当然我们都在骂那个劳斯有毛病,替同学鸣不平。
    当然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方言也挺滑稽,就说荣成,讲起话来像老太太。想想如果演员被要求这样对白,那得多好笑,可能大部分观众也听不懂。这部电影有着八十年代特有的烙印,大家都显得积极向上,干四化嘛,把文革的时间补回来嘛。这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九十年代的电影就不这样了,更生活化。八十年代的基本四平八稳,都是大团圆结局,皆大欢喜。
    不过这部电影还是值得一看的,无论是怀旧还是为了纯欣赏或是消磨时间,心里话比现在好多电影电视剧拍得好,很认真不是粗制滥造。因为从来没去过容成,看电影就仿佛回到了故乡。
    【详细】
    8105718
  • 我叕支棱起来了
    2020/12/16 20:16:29
    我简单的给各位看过原著的同学排个雷

    先说好,如果你看过原著还觉得这剧不错,那我写的你不要往下看了,如果你执意要看,请允许大家不同的观点存在。

    ——————————————————————

    12/26更

    先说好,如果你看过原著还觉得这剧不错,那我写的你不要往下看了,如果你执意要看,请允许大家不同的观点存在。

    ——————————————————————

    12/26更

    这个瓜我真的不想再吃了,但是我哪哪都能刷到它,我现在都快有匪ptsd了。

    我真的不想强调一遍我不是任何一方的粉丝和黑粉,原作我已经无感了,对三次元明星我没有任何看法,除非水产。

    我发剧评仅仅是因为这个电视剧恶心到我了,仅此而已。

    昨天我去翻了翻有匪的原作,因为基本上大多数剧情我都没有印象了。

    因为不想引战,我就说几句客观事实。

    小说的剧情中间作者习惯性使用大量的心理描写和画外音给剧情增加合理性,如果把剧情单拎出来拍摄肯定是不容易看懂的,所以剧情必然是要被牺牲的,而剧方的处理方法是加入一些原创剧情进行连接,改变原剧情顺序,删减一些无法解释的事实,重新剪辑,剧方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尽量保留原剧情,但是放弃了人物性格和剧本逻辑,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型劣质ooc同人文现场。

    不仅如此,剧方还非常敷衍,特效敷衍,镜头敷衍,而且还热衷低级趣味。特效都被说烂了,镜头比如说对招劈空气,男主不看镜头的自我介绍,绳子绑人不绑在固定物上还有嘴里那个化妆棉,男主抛硬币用手指夹住,被关了两个月就画了个烟熏妆,还有我最开始说过的一些ooc部分,这里哪一条是剧组做不到的?低级趣味比如说反派那惊人的反派服化道,尤其是那个动作诡异的童开阳,还有神经病木小乔,此外还有鱼老莫名其妙的性格,还有硬凹周存和闻煜的迷之感情深厚。

    最重要的是,由于男女主金手指开太大了,导致剧情起承转合都不明显了,变得更无聊了。

    原作我不是很推荐,看过p大其他文的适应她语法的估计能吃得下有匪,但是如果特别介意表达方式的话不推荐,但是翻原作单看一些剧情是能解开看剧的时候的大大的疑惑的。

    再说劳资求全责备和黑粉的,劳资默认你阅读理解能力不行。

    ——————————————————————

    12/25更

    我今天去翻原著了,然后看到了这位姐妹的评论的出处

    130601364
  • 塔拉夏的胖次
    2018/4/20 21:14:51
    犯红毛药酒者,虽远必抓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简直不可理喻,假扮记者去绑架武装派别的头目就算了,居然还要求无声无息,可能吗?能得手已经是很明显的在开外挂,在大门口安检都把人衣服扒得只剩裤衩了,说明对他们很警惕,到了采访的时候居然只留下两个人在头目身边,其他人都到屋外闲逛,这是叫外紧内松是吧,老大被扛走...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简直不可理喻,假扮记者去绑架武装派别的头目就算了,居然还要求无声无息,可能吗?能得手已经是很明显的在开外挂,在大门口安检都把人衣服扒得只剩裤衩了,说明对他们很警惕,到了采访的时候居然只留下两个人在头目身边,其他人都到屋外闲逛,这是叫外紧内松是吧,老大被扛走...  (展开)
    【详细】
    9308252
  • 铁任
    2015/10/27 18:23:34
    中国动画人十几年前就拍出了“星际穿越”
    十年前就很向往《魔比斯环》,因为这是中国动画片近十年来唯一可称为里程式的作品。早在2001年,技术落后资金不足以及压力巨大的市场情况下,片方就启动项目,请好莱坞顶级团队操刀,组建几百人的创作团队,打造出一部超越时代的作品,彰显了中国动画人的血性。可是当年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这部电影,未能通过大银幕观看,这个遗憾终于被弥补,想必很多影迷都和笔者一样,对3D版《魔比斯环》的到来感到无比振奋。
    十年前就很向往《魔比斯环》,因为这是中国动画片近十年来唯一可称为里程式的作品。早在2001年,技术落后资金不足以及压力巨大的市场情况下,片方就启动项目,请好莱坞顶级团队操刀,组建几百人的创作团队,打造出一部超越时代的作品,彰显了中国动画人的血性。可是当年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这部电影,未能通过大银幕观看,这个遗憾终于被弥补,想必很多影迷都和笔者一样,对3D版《魔比斯环》的到来感到无比振奋。

    其实直到今天,《魔比斯环》依然震撼,包括世界观的设定,视觉设计的想象力和细腻程度,强烈的视听冲击,依然是国产动画没有跨越的高峰。

    影片对类型的开发是成功而且具有突破性的,当初之所以被诟病模仿《指环王》,尽管后来人们发现《阿凡达》才是最相像的,那是因为影片确实不是一个纯粹的科幻片,而是采用了科幻+魔幻的双重风格,在地球部分,莫比斯环代表一种具有哲学思考的科学技术,在巨人星球部分,则是魔法的王国,当科技遇上魔法,这一场预演的星际战争变得电光幻影,魔力十足。

    其实影片刚一开始的时候,让人首先想到的不是《指环王》或《阿达凡》,尽管那些怪异的外星种族和奇妙的宇宙景观确有一些共同之处,而故事的内核,一位孩子和父亲隔着时光之门的精神感应,和《星际穿越》更为相近,科学家西蒙通过魔比斯环困在2700万光年之外的星球,亲情成为重返家乡的最大驱动力。

    尤其是家乡的农庄,辽阔中暗藏着无尽生命力起伏的田野,质朴的木屋,与华丽的幻想世界形成对照,能够给观众带来以难以抑制的遐想。

    而和《星际穿越》以拯救地球和亲情双线并进相比,《魔比斯环》比较纯粹一些,表现的内容也更丰富,杰克为了救出父亲,前往巨人星球展开探险,卷入一场宫廷动乱,正义与邪恶的对抗,亲情与成长,宇宙的命运,这些命题在华丽的视觉中将观众的眼球牢牢抓住,一度有透不过气的窒息之感。

    就视觉来说,《魔比斯环》比较偏向西方风格,这和好莱坞团队作为主导有关,但更体现了片方的国际视野。显然,无论是动画技术,还是对科幻题材的探讨,《魔比斯环》都远远都在了中国电影的最前沿,要知道,事先张扬的“科幻元年”仍未到来,《三体》能拍出几分成色还得而知,所谓的精品国产科幻片崛起现在仅存一个希望,更像是一个美丽的泡影。

    但其实,《魔比斯环》在十年前就已经在动画片的领域里画出了一个可以实现的图纸,只因为那时候国内影院数和放映条件都很弱,适合播放此类电影的数字技术还未出现。现在是时候给它正名了,“魔比斯环”这个简单而又神奇的元素成为创意核心,有清晰的世界观,饱满的情节与情感,再加上顶级的视觉技术,中国人一定能玩转科幻,甚至比好莱坞做得更好。期待有更多这样的电影出现,而不单单只有一部让我们等了十年的《魔比斯环》。
    【详细】
  • 76401165
  • 九段
    2015/7/4 15:31:59
    这是一部如今才看得懂的电影
    昨天,本来想去捧下陈凯歌的场,看部《道士下山》,但看到王宝强是主演,就觉得没大有信心了,于是豆瓣扫了眼影评。
    果然,公映了一天就被砸下了及格线,其他几部正上映的片子都已经看过了,所以转而考虑要不要看看《我是路人甲》,翻到路人甲的页面,无意间发现第一篇影评竟是梁朝伟所作。
    文字写的很朴实,首尾有照应,表达很真诚,一篇短文,居然横跨三十年,讲诉了自己的成长史。
    从前,我个人其实对梁朝
    昨天,本来想去捧下陈凯歌的场,看部《道士下山》,但看到王宝强是主演,就觉得没大有信心了,于是豆瓣扫了眼影评。
    果然,公映了一天就被砸下了及格线,其他几部正上映的片子都已经看过了,所以转而考虑要不要看看《我是路人甲》,翻到路人甲的页面,无意间发现第一篇影评竟是梁朝伟所作。
    文字写的很朴实,首尾有照应,表达很真诚,一篇短文,居然横跨三十年,讲诉了自己的成长史。
    从前,我个人其实对梁朝伟并没有其他影迷那么狂热,那么肯定,总觉得九十年代的他相对更好,自从被言必提及眼神之后,就被神化了,演戏的张力也不够了,人也失去了灵气。
    这篇文章倒是让我又增了几分好感,喜欢上这样一个内心很细腻的人。
    细数了下梁朝伟出道以来的经典之作,遥远而又难忘。
    这部《喋血街头》,90年的,而我第一次看到大约也已经93年了,那个时候,我小学6年级,当时觉得很牛逼很劲爆。现在想想,那时候能看懂的除了激烈以外,大概也就是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罢了。
    刚才,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重温了这部25年前的吴宇森作品(那个时候吴宇森还没变蠢),感慨良多。
    每个人身边都有三五个伴随自己长大的老友,这些人也许很久没有联系了,也许已经陌路已经反目,但那些一起傻傻的,一起稚嫩的时光,却很难在脑海里抹去。
    年初的时候,我建起了小学微信群,现在大部分的同学都已经联系上了,那些小时候好得快穿一条裤子的小哥们,现在都成了老爷们,有一些,关系永远定格在我们小时候的样子,彼此见到还是亲的很。而有些,真的被时间修整得异常陌生,冰冷而无趣。
    喋血街头,放大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自己看,20几年前,一群小哥们坐在一起观影,没有人会觉得自己会是阿荣,要么向阿B靠拢,要么觉得自己是阿辉,人人都恨阿荣,没有一个孩子瞧得起不讲义气的王八蛋。
    如今,我们都长大了,我不得不反思,自己是不是阿B,够不够阿辉,有没有做过阿荣?我们有好好珍惜友情吗?
    你自己自然是觉得自己很阿B,可是,你的朋友们是这么认为的吗?你维系好了友情亲情吗?
    我自己仍然失联了两个很多年没有见到的朋友,当时恨不能穿一条裤子的我们,应该重新建立起联系了,温一壶酒,好好叙叙旧了,相信我,我会找到你们!
    Sorry,这其实算不上是影评,不过是我自己的日志罢了
    【详细】
    7519968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