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哈船长影评

147521256
  • 小星Super
    2021/11/27 16:04:42
    说片子电影工业不行的良心不痛吗

    说这部电影工业不行的,真是笑死了,你们觉得中国可能有电影公司投资上亿拍一个没有明星都是小孩演的儿童片吗?电影公司都说了这是一部小成本的片子,有人能拍出来已经很不错了,知道特效是要烧钱的吗?这种奇幻片在好莱坞都要1亿起的,这1亿是美金!!!难怪中国儿童电影一直不行,刚有一个好点的儿童电影发了点光,就被喷子们喷灭了!

    说这部电影工业不行的,真是笑死了,你们觉得中国可能有电影公司投资上亿拍一个没有明星都是小孩演的儿童片吗?电影公司都说了这是一部小成本的片子,有人能拍出来已经很不错了,知道特效是要烧钱的吗?这种奇幻片在好莱坞都要1亿起的,这1亿是美金!!!难怪中国儿童电影一直不行,刚有一个好点的儿童电影发了点光,就被喷子们喷灭了!

    孩子第一次看到这种小孩演的电影,一口气看了六遍,可惜他们没有网上话语权,不会来评论,近几年最好的儿童电影被这些喷子毁了,以后孩子更难看到这种电影了

    【详细】
  • 14023289
  • 乱舞的沙子
    2009/8/19 20:59:41
    《喜羊羊与灰太狼》前传之灰太狼自述
           我出生在一个始终维系着统一但却并不算是和睦的家庭。父亲嗜酒好赌,经常拿我和妈妈的伙食当作赌注,而他的目的却不是为了赢得更多的食物,只是为了追求那赌博的刺激。后来,我在书上看到,赌徒的脑中往往已经形成一种与多巴胺作用类似的物质,能够让它们在赌盅揭开之前兴奋异常,甚至欲仙欲死。我曾经很想解决这个连人类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我出生在一个始终维系着统一但却并不算是和睦的家庭。父亲嗜酒好赌,经常拿我和妈妈的伙食当作赌注,而他的目的却不是为了赢得更多的食物,只是为了追求那赌博的刺激。后来,我在书上看到,赌徒的脑中往往已经形成一种与多巴胺作用类似的物质,能够让它们在赌盅揭开之前兴奋异常,甚至欲仙欲死。我曾经很想解决这个连人类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并且因此萌发了成为一个学者的念头,我希望能够找到某种物质,能够中和这种物质,让那些上了瘾,无法控制自己生活的狼们都过上正常有序的生活。甚至我也有想过,是否能够抑制我们动不动就张开血盆大口,张嘴撕咬,毫无悠闲美观的特质,而之所以我会想着也许能够成功,其实也就和自己不大爱好动粗有关。我相信,如果不是发生过那一次变故,我的这种观念会陪伴我一生。
        那是在我爱上了一只母狼之后,对于我的爱情来说,我就像人类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所说的那样,有很强烈的恋母情结,只不过这种情结隐藏的很深。我既不是喜欢长得像我母亲的,也不是喜欢能够给我以母性关怀的,而是喜欢那种如我母亲般有灵气又很本分的异性。现在想起来,这或许和我懂事时总是母亲持家而父亲却四处游荡有关,不过这都是如尘往事了,不提也罢。但是,正是父母亲的这种貌合神离和家庭的不稳定,以及我自己一心想做学者而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凶残本性,使得我无法自己给她带来稳定而美满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我是一直以“反面的恋父”而生活着,把缺乏责任感的父亲当作反面形象,而一心想成为一个担负起家庭责任的孩子。但却由于力所不及,让我选择了放弃她,虽然之后我悔恨过,也挽回过,但失去的东西想要再获得,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
        在那之后,我意识到,生存之本其实很简单,越是追求崇高、虚幻的东西,往往就越是什么都得不到。于是,我将自己花了几年功夫写下的“狼爱上羊”和“披着羊皮的狼”两篇论文卖给我不认识的狼,然后买了一根项链,作为我已逝爱情的纪念。在“狼爱上羊”里,我试图论证每一只狼都需要温馨的港湾,而这种温馨,恰恰是狼从来没有而羊天生具备的。而在“披着羊皮的狼”里,我则尽力从用双重辩证来强化这种对温馨感的欲望,在第一重辩证中,狼的凶残和羊的温顺被“羊皮”统一起来,狼需要为自己的凶残披上温顺的外衣,这绝不仅仅是为了混入羊群觅食,更是因为这件外衣能够驯化我们的凶残,让心灵获得一种温馨感。而第二重辩证,则是在狼所试图温顺的意向与羊皮下始终存在凶残的本性之间,是一个此消彼长,并取决于被意向的对象产生多大认同的斗争过程。然而,这一切的想法,其实都像前面所说,只不过是一种虚幻罢了。无论是温顺,还是凶残,都保证不了生存和爱情,能够保证的,只是把温顺和凶残都当成手段而已。
        应该说,改变是需要时间的,我想,现在的我已经经历过这段时间了,所以我才可以既笑脸迎向喜羊羊们,又在背后狠狠的对待他们。因为,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说什么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有一个妻子,虽然她经常给我脸色看,但却不得不依靠我而生活,还有一个即使我不是很有用也爱着我的孩子。或许,这不过就是生活的真谛了,在生存的困境中,没有道德伦理,也没有理想和追求。
    【详细】
    22491398
  • 昂昂万里
    2019/7/11 5:24:22
    Why "City on a Hill"? and Why Boston?

    “山巅之城”这个词组最初出现于《马太福音》第5章第14节,耶稣的登山宝训中关于盐与光的比喻:“你们是世上的光。城立在山上,是不能被隐藏的。”

    最初移民美洲大陆的是清教徒,其秉信的新教教义成为美国殖民地时期最早意识形态的基础。他们相信上帝与他们有约,拣选他们领导地球的的其余国家。

    这批清教徒中,有一位名为约翰-温斯洛普,在他1630年的布道中引用了圣经中上述隐喻,将他们

    “山巅之城”这个词组最初出现于《马太福音》第5章第14节,耶稣的登山宝训中关于盐与光的比喻:“你们是世上的光。城立在山上,是不能被隐藏的。”

    最初移民美洲大陆的是清教徒,其秉信的新教教义成为美国殖民地时期最早意识形态的基础。他们相信上帝与他们有约,拣选他们领导地球的的其余国家。

    这批清教徒中,有一位名为约翰-温斯洛普,在他1630年的布道中引用了圣经中上述隐喻,将他们在马萨诸塞的新社区比喻为“山上的城”,要成为其他国家的榜样和模范社区,被全球瞩目。这成为新英格兰殖民者的理想。也是“美国例外论”的早期实例。

    温斯洛普的布道原文片段:“我们必须 认识到我们将成为一座山上的城。所有人的眼睛都在看着我们。因此如果我们在我们所作的这件事上对我们的上帝虚妄。。。我们将成为全世界的传说和笑柄。我们将使敌人开口说毁谤上帝道路的话。。。我们将使上帝许多可敬的仆人脸面惭愧,使他们的祷告化成对我们的诅咒,直到我们离开正前往的美好土地。”

    以此为基础,形成了“美国例外论",通常用以在大众文化中善意解释美国成功的理由与方法。这一观点倍受争议。

    约翰-肯尼迪在就任美国总统前11天,在波士顿发表了致马萨诸塞州政府的演说。其中引用了温斯洛普的”山上之城“:

    【But I have been guided by the standard John Winthrop set before his shipmates on the flagship Arbella three hundred and thirty-one years ago, as they, too, faced the task of building a new government on a perilous frontier.

    "We must always consider," he said, "that we shall be as a city upon a hill--the eyes of all people are upon us."

    Today the eyes of all people are truly upon us--and our governments, in every branch, at every level, national, state and local, must be as a city upon a hill--constructed and inhabited by men aware of their great trust and their great responsibilities.

    For we are setting out upon a voyage in 1961 no less hazardous than that undertaken by the Arabella in 1630. We are committing ourselves to tasks of statecraft no less awesome than that of governing the Massachusetts Bay Colony, beset as it was then by terror without and disorder within.

    History will not judge our endeavors--and a government cannot be selected--merely on the basis of color or creed or even party affiliation. Neither will competence and loyalty and stature, while essential to the utmost, suffice in times such as these.】

    以上,是《山巅之城》选择麻州作为故事发生地的一个原因。我猜。

    第二个原因是主创,包括制片人马达-达蒙、本-阿弗莱克,主创Chuck MacLean等,都是波士顿人。剧中的城市细节做得都特别真实。

    第三个原因是Operation Ceasefire,也称Boston Miracle。针对愈演愈烈的青少年枪支犯罪,自1996年波士顿进行了这样一个干预计划,效果不错,从而使Boston成为美国其他城市的典范。我再猜。

    不只是城市细节,时代细节也很精致。

    呼机还存在,第一代手机出现,比尔-克林顿竞选总统——1992年。服装,发型,歌曲,都很上世纪九零年代。

    Kevin Chapman,疑犯追踪里的警探Lionel,又当了回不太干净的警察。

    同样是疑犯追踪里的肖,波斯美人Sarah Shahi出演了一名调查员。

    再加上黑人教会的长老布道里说的,We are being watched, all the time.

    POI迷们都懂。

    男双主,一黑一白,熟悉的味道啊。近两年流行这个。

    【详细】
    103002291
  • 妙介子
    2022/8/6 21:49:16
    误入孤岛无处可逃——《暂无出口》

    14560172
  • Dsss
    2022/4/28 7:43:48
    教导友情的可以是朋友,但是身份不应该是老师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我很理解紫悦是友情公主这个身份,但是他和星光的日常,我觉得更应该是朋友和朋友,而不是说老师和学生 ,当然了,他自己也说是最好的朋友和老师 ,可是我仍旧觉得友情不应该是上课上出来的,我们在生活日常中感受到朋友的友情和感情。不是说我上了一节课,而是这是正常的相处...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我很理解紫悦是友情公主这个身份,但是他和星光的日常,我觉得更应该是朋友和朋友,而不是说老师和学生 ,当然了,他自己也说是最好的朋友和老师 ,可是我仍旧觉得友情不应该是上课上出来的,我们在生活日常中感受到朋友的友情和感情。不是说我上了一节课,而是这是正常的相处...  (展开)
    【详细】
    14363253
  • 雨翔
    2019/6/20 23:13:58
    大概是因为喜欢不起来吧…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医生想要拯救他人的眼神过于野兽般的狂热,像是病态的…或许沉浸在自己能够拯救他人的臆想中也是可怕的。 第一次在影片中感觉到了“弱者”的定义,空虚的那些已经成为套路的,鼓舞人的,却没人真正相信的话语,伤痛变得轻描淡写,不再去理解与感受他人的痛苦(切断手指的段落之...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医生想要拯救他人的眼神过于野兽般的狂热,像是病态的…或许沉浸在自己能够拯救他人的臆想中也是可怕的。 第一次在影片中感觉到了“弱者”的定义,空虚的那些已经成为套路的,鼓舞人的,却没人真正相信的话语,伤痛变得轻描淡写,不再去理解与感受他人的痛苦(切断手指的段落之...  (展开)
    【详细】
    10255253
  • 恐怖休息站
    2020/12/12 1:25:27
    不明白男主为什么要杀女主
    情人被好朋友强了,情人要离开,也没有发现什么其他的东西,就要把她杀了?我是百思不得其解。至于女主后来开挂,就不吐槽了 情人被好朋友强了,情人要离开,也没有发现什么其他的东西,就要把她杀了?我是百思不得其解。至于女主后来开挂,就不吐槽了 情人被好朋友强了,情人...  (展开)
    情人被好朋友强了,情人要离开,也没有发现什么其他的东西,就要把她杀了?我是百思不得其解。至于女主后来开挂,就不吐槽了 情人被好朋友强了,情人要离开,也没有发现什么其他的东西,就要把她杀了?我是百思不得其解。至于女主后来开挂,就不吐槽了 情人被好朋友强了,情人...  (展开)
    【详细】
    13049215
  • 水木丁
    2013/1/9 11:31:26
    电影来去匆匆,只有风格永存
    昨天和朋友们去看了《一代宗师》,随便说两句不成文的,我一向看电影赶不上院线的热闹,这次终于吃了口热乎儿的。

    1、这电影肯定会引起争论,所以首先得站队了,反正也跑不了,先明确表示我很喜欢,仅代表我个人,我们三个姑娘一起去看,出来后两个表示喜欢,一个态度不明。这里只陈述客观事实,不想吹捧,出来的时候想起邦妮有一次皱着眉头评价某电影的一句话,这电影,得挑人!所以不推荐给所有人。不给观众贴标
    昨天和朋友们去看了《一代宗师》,随便说两句不成文的,我一向看电影赶不上院线的热闹,这次终于吃了口热乎儿的。

    1、这电影肯定会引起争论,所以首先得站队了,反正也跑不了,先明确表示我很喜欢,仅代表我个人,我们三个姑娘一起去看,出来后两个表示喜欢,一个态度不明。这里只陈述客观事实,不想吹捧,出来的时候想起邦妮有一次皱着眉头评价某电影的一句话,这电影,得挑人!所以不推荐给所有人。不给观众贴标签,也不对观众乱下结论,我只能猜测一点就是,和我口味像,和我比较像的,可能会喜欢……谨慎推荐给这些朋友们,但您要觉得不好也别来找我。

    2、这是我第一次在电影院里看王家卫的电影,看王家卫电影这么多年,到现在还能给我特别的观影感觉,就是你总能把他的电影连在一起看,看这个电影,就想起那部电影,不管它的这部电影和上部电影间隔了多少年,看梁朝伟一出场,我就想起张国荣,想起阿飞正传,想起当年的所有人,死的死,走的走,忙的忙,现在只有梁朝伟老哥儿一个人跟他玩儿,那样的聚会,再也不会有了。这种感觉真的奇怪,别的导演没给过,梁朝伟咱也经常在别的电影里见,从没让我想到过张国荣。后来一场梁朝伟和章子怡的对手戏,我也一下子被穿越回了几年前,好像2046里两个人的故事的延伸,跟着回忆起来,一下子就带入了,难过了。这种感觉,就像你和导演,和两个演员,和戏里的人,和戏外的自己,我们加起来是一个故事。大家一起走过来,这种感觉,别的导演没给过我,别人的戏一部是一部,王家卫是所有的戏都是一部戏,所有的戏,都是生活的延续。他的电影本身就像个人儿,从少年,到青年,到老,它会长,还能变老,这是个挺有意思的事儿。

    3、从看2046开始,王家卫就在回忆,每次我都在想,这个人身上,生活里到底发生过什么?

    4、我个人非常喜欢一类导演,这一类导演有个名单,北野武,昆汀,王家卫,阿莫多瓦……这名单总结一下,其实就是创造了自己浓郁的个人风格的人,而且用他们的风格影响了很多人。前两天看安迪·沃霍尔的哲学,他说“有些人使他们那个时代的美人,而他们的样貌也相当时尚,然后时代改变,品味也改变,接着十年就过去了,假如他们依旧保持相同的样貌不做任何改变,假如他们把自己保养得很好,他们依然是美人。施拉夫餐厅曾是它们那个时代的美人,但后来他们试图追赶潮流,然后一再修改,直到他们魅力尽失,结果被一家大公司收购。

    5、安迪·沃霍尔说的这就是风格,其实就是蔻蔻夏奈尔(懒得切换输入法)那句“时尚来去匆匆,只有风格永存。”的解释版。其实很多艺术家之所以最后成了,都是因为这句话,因为最后确立了自己的风格,哪个行业都是如此,别以为找到这个风格,确立这个风格很容易,在这么多人玩剩下的各种东西,各种尝试里,创造出一种和别人不一样的风格,这是最不容易的。同样的,“电影来去匆匆,只有风格永存。”,当然对电影的理解,这只是其中的一种。但是这些人,是把着理解做到极致的人。做到极致了,就无人代替了。

    6、王家卫就是这样的导演,一代宗师从电影技巧来讲很多毛病,很多问题。但是在华人导演中,能确立自己风格,并且一直有风格的,没几个人。李安也有风格,但是他更隐蔽,没那么符号化。

    7、没有风格的人总是对风格这种东西不服气,还有些人半路抛弃了自己的风格,说到这里我就想到冯小刚,他最大的失策是放弃了自己的风格,他没有像安迪·沃霍尔说的那样努力撑过最萧条的时期,所以你看看现在……我也不是要故意说冯导,只不过他真是我一顺手就捡起的最大的栗子。

    8、王家卫的电影没有哪部是完美的,但是很多人一看再看,而且特别有意思的现象是,他的电影如果在电视上重播,你总会停下看两眼,从哪一段都能开始看,都觉得还挺好看的。因为故事早就看过了,能一直重复被欣赏的,还是风格。

    9、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绿老师表示疑惑,王家卫干嘛想拍叶问?今天早上想起电影里的一个细节,叶师傅和武林朋友交手,对方说,你们咏春拳不就那三板斧——摊,绑,扶(这三个字不知道记得对不对),叶师傅微微一笑说,打你够用了。王家卫的电影,招式也不多,变化也不多,也就那么三板斧,不过做到极致,打很多人,够用了。

    10、因为这风格的一脉相承,让一路跟下来的老朋友,有一种惺惺相惜,在电影的最后,宫二对叶问说了句话:“人生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看王家卫的电影就是这样久别重逢的感觉。这感觉,别人给不了。所以你可以批判他,但无法取代他。

    11、最后一句,以上只是作为一个普通观众的个人观感,对电影本身只表示谨慎推荐。
    【详细】
    57321917
  • 陆冠均
    2022/11/22 18:25:33
    《行尸走肉》S11E24:拥有彼此
    我发现,真到完结的时候,许多原先预备好的话就说不出来了…… 这集大结局有许多不理想的问题,过程简化、避实就轻,还把一些本应解开的扣子都留到了未来的衍生剧里,总觉得少了一口气;可大结局也是理想的,节奏得当、情绪饱满,该有的东西都有,算得上是让人宽慰的happy endi...  (展开)
    我发现,真到完结的时候,许多原先预备好的话就说不出来了…… 这集大结局有许多不理想的问题,过程简化、避实就轻,还把一些本应解开的扣子都留到了未来的衍生剧里,总觉得少了一口气;可大结局也是理想的,节奏得当、情绪饱满,该有的东西都有,算得上是让人宽慰的happy endi...  (展开)
    【详细】
    14777220
  • 爱玩的过路人
    2022/9/3 16:08:13
    看剧笔记
    第一集娃娃屋 一个经典瓷娃娃微恐故事开局 女主故事与之前女巫集会联动 而凶手的小儿子似乎也与前情相连。。。。 第二集 Aura 现代AI 电子门铃成了鬼魂磁力探测仪,夫妻两段迥异经历两个昔日鬼魂 因果报应 天理循环 第三集 Drive 一个已婚女人艳遇 一个stalker 这个故事最后的... &
    第一集娃娃屋 一个经典瓷娃娃微恐故事开局 女主故事与之前女巫集会联动 而凶手的小儿子似乎也与前情相连。。。。 第二集 Aura 现代AI 电子门铃成了鬼魂磁力探测仪,夫妻两段迥异经历两个昔日鬼魂 因果报应 天理循环 第三集 Drive 一个已婚女人艳遇 一个stalker 这个故事最后的...  (展开)
    【详细】
    14625230
  • 梓念
    2018/6/3 17:17:16
    大哥的电影

    最喜欢成龙的这部《飞鹰计划》啦,我从老早就开始看啦,每年都会回味个几次,真的是百看不厌的精品,力荐啦,大家都来看看,嘛,多经典的电影啊,剧情紧凑,节奏明快,搞笑点不断,内容还丰富,从森林高山到沙漠基地,哦哦,连跑龙套的都喜剧效果不断,更别说几位主角啦,绝对的男女通杀,男人看动作,女人看搞笑和剧情,啊,真是完美啊,是值得收藏和回味的影片哦,绝对不会因为拍的时间早而过时,基本上是没有时代感的,绝

    最喜欢成龙的这部《飞鹰计划》啦,我从老早就开始看啦,每年都会回味个几次,真的是百看不厌的精品,力荐啦,大家都来看看,嘛,多经典的电影啊,剧情紧凑,节奏明快,搞笑点不断,内容还丰富,从森林高山到沙漠基地,哦哦,连跑龙套的都喜剧效果不断,更别说几位主角啦,绝对的男女通杀,男人看动作,女人看搞笑和剧情,啊,真是完美啊,是值得收藏和回味的影片哦,绝对不会因为拍的时间早而过时,基本上是没有时代感的,绝对永远跟的上潮流,哈哈哈,我喜欢,是精品,所以力荐

    永远支持你

    【详细】
    9411241
  • 渡边彻
    2021/9/10 14:04:10
    佛挡众生相

    “轻松、愉快”是在影片中唯一死掉的那个人嘴里说出来的,是在他闻了迷魂肥皂沉睡而后又醒来之后说出来的感受。片子中的八个主要人物,一个卖迷魂香皂的骗子、一个假扮僧侣的骗子、一个不知身份(但大多会被猜测为妓女)的女子、一个管荒地里行道树的主任、一个传福音的傻子和两个警察。

    看起来演员不是什么有名的角色,有可能是素人,但角色外形确实

    “轻松、愉快”是在影片中唯一死掉的那个人嘴里说出来的,是在他闻了迷魂肥皂沉睡而后又醒来之后说出来的感受。片子中的八个主要人物,一个卖迷魂香皂的骗子、一个假扮僧侣的骗子、一个不知身份(但大多会被猜测为妓女)的女子、一个管荒地里行道树的主任、一个传福音的傻子和两个警察。

    看起来演员不是什么有名的角色,有可能是素人,但角色外形确实直接把影片拉出了一个张力。如果说这个片子是现实魔幻,也可以这么说,但是现实魔幻的题材,往往透过现实的真实投射而呈现出来一种「我靠,这是真的啊」的魔幻感,虽然有的时候依靠一些神秘力量和无法解释的设定来撑起魔幻的气氛,但终究没有那么到位。所以说,现实就是最魔幻的,现实魔幻也不再是一种题材,而就是一种真实。反而,商业电影或各种利益相关的电影中呈现出来的美丽新世界,才有可能是一种真正的魔幻。话说回来,本片为何魔幻?先前说到角色的设定,就很莫名其妙,虽然每个人都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但他们的互动却往往不合常理。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故事发生的空间。很明显,冬天、苞米地、废掉的筒子楼、东北口音,即便没有任何直接的展示,但这就是发生在东北某处的故事。那片挨着苞米地的荒废筒子楼群,成为了这部电影的画布。

    说是画布也行、说是舞台也可,总之,这个背景就仅仅是一个背景,承载了故事的魔幻性,凸显了一些荒诞感,但没有和角色有进一步的填色。这个地方好似就生长这八个人,两个骗子天天就在这废弃的地方瞎转悠,传福音的傻子天天在这找妈妈,主任天天看大树,警察天天抓骗子,确实很魔幻,但仔细想想,没有任何逻辑。在苞米地附近的成群筒子楼,看起来废旧,但不会非常老,在东北工业的脉络下,出现这样的房子通常是在八十年代。五十年代刚刚在东北建立大工业体系的时候,工厂还未有这样的财力、技术以及精力去建设这样「豪华」的筒子楼群。为了应对大批从农村到城市工作的新工人群体,盖平房才是最快的解决方法。而这样的楼,通常都是在计划经济发展鼎盛的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初才开始兴建的,那时候很多工厂直接在厂区附近盖房子,周边都是农田,围墙一围,就成了工人村。就因为这些围墙,工人子弟和农民子弟还时常在围墙里外打仗,就是因为工业和农业的不平等关系。但是说回来,这些东西衬托了故事中的什么?骗子为何骗人?他是工厂被下岗的工人吗?傻子为何找不到母亲?为何又要传福音?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为何有个主任在管树?他的妻子和警察之间有什么关系?看起来电影就是留下一堆问号,构筑起来一个虚虚实实,好像尔虞我诈、公权力泛滥、男女关系不明、婚姻关系极差、肃杀寒冷、破败荒凉的东北某小镇。

    最后,留在人们心中的是道德,是儒家的也好是佛家的也好,总之,死掉的警察最后穿上僧袍,佛挡众生相。

    【详细】
    138571201
  • 漠小落
    2008/5/13 22:21:10
    疯了
    我一直都超喜欢陈小春,而且差不多了金庸先生的书我都读过,最喜欢的就是鹿鼎记,可是居然鹿鼎记被拍成这个样子,韦小宝被演成那个样子,我基本是一边看,一边发狂,尤其那帮孩子都是在哪找的啊,那孩子演的叫一个假,还有韦小宝可是对康熙一心一意的,就那段摔跤韦小宝心里想的那些东西,哪里还是韦小宝呢,韦小宝的油嘴滑舌没看见,老谋深算倒是一大堆,我的苍天啊,黄晓明演的韦小宝像是一个很有心计,还很正经的人,什么好色好
    我一直都超喜欢陈小春,而且差不多了金庸先生的书我都读过,最喜欢的就是鹿鼎记,可是居然鹿鼎记被拍成这个样子,韦小宝被演成那个样子,我基本是一边看,一边发狂,尤其那帮孩子都是在哪找的啊,那孩子演的叫一个假,还有韦小宝可是对康熙一心一意的,就那段摔跤韦小宝心里想的那些东西,哪里还是韦小宝呢,韦小宝的油嘴滑舌没看见,老谋深算倒是一大堆,我的苍天啊,黄晓明演的韦小宝像是一个很有心计,还很正经的人,什么好色好赌,市井流氓,义薄云天,基本没看着。
    除了烂,不知道什么可以形容。
    【详细】
    1379236
  • CSK奎托斯
    2022/3/29 4:49:24
    被反派强行拉低分数的一部片子

    麦叔越老越有味,加布里埃拉演技也更精湛,但凡导演编剧安排个不那么分裂、不那么菜鸡(片头的狙击居然一枪干不死?)、不那么装逼的反派,就冲这又黄又爆的画面和片尾总算圆过去的剧情,也不至于落得六分出头的惨淡。如果能忍受麦叔和反派之间来回跳转的分裂,也不失为一部不用动脑的还过得去的爽片。(看的时候别开外放不然学生党在家可能会被父母质疑你是不是在逛欧美区Doge)<

    麦叔越老越有味,加布里埃拉演技也更精湛,但凡导演编剧安排个不那么分裂、不那么菜鸡(片头的狙击居然一枪干不死?)、不那么装逼的反派,就冲这又黄又爆的画面和片尾总算圆过去的剧情,也不至于落得六分出头的惨淡。如果能忍受麦叔和反派之间来回跳转的分裂,也不失为一部不用动脑的还过得去的爽片。(看的时候别开外放不然学生党在家可能会被父母质疑你是不是在逛欧美区Doge)

    【详细】
    14305203
  • 捕捉美好瞬间
    2022/12/20 10:52:24
    继续加油吧

    这里面的剧情是真的一般,不过致敬周星驰的电影《功夫》和里面的是如何杀人的描述的可以,有反转。在最后打戏还出现了一边打一边亲亲感觉这有点强制搞笑了,经常看电影的感觉这就是一个失败的镜头,毕竟是在救人这么一出瑕疵有点大。其他就是演员阵容可以,感觉一半的评分都是里面的小姐姐,最近这几年的电影剧情不怎样就专挑有身材的女演员,是很难拍出大片的(个人见解,不喜勿喷)

    这里面的剧情是真的一般,不过致敬周星驰的电影《功夫》和里面的是如何杀人的描述的可以,有反转。在最后打戏还出现了一边打一边亲亲感觉这有点强制搞笑了,经常看电影的感觉这就是一个失败的镜头,毕竟是在救人这么一出瑕疵有点大。其他就是演员阵容可以,感觉一半的评分都是里面的小姐姐,最近这几年的电影剧情不怎样就专挑有身材的女演员,是很难拍出大片的(个人见解,不喜勿喷)

    【详细】
    14833185
  • J.Young
    2015/2/3 22:51:27
    以后别做朋友
    因为这首歌
    才看的这部电视剧
    台湾的电视剧或者说偶像剧
    一直好像就让人感觉拖沓

    我也不是很常常看台剧
    但有几部确实拍的不错
    比如之前写过的《光阴的故事》《那一年的幸福时光》
    当然还有没写过的《我可能不会爱你》

    谈爱
    说天长地久、轰轰烈烈
    或者细水长流、花前月下
    好像不那么真实与现实

    喜欢一个人或爱一个人
    因为这首歌
    才看的这部电视剧
    台湾的电视剧或者说偶像剧
    一直好像就让人感觉拖沓

    我也不是很常常看台剧
    但有几部确实拍的不错
    比如之前写过的《光阴的故事》《那一年的幸福时光》
    当然还有没写过的《我可能不会爱你》

    谈爱
    说天长地久、轰轰烈烈
    或者细水长流、花前月下
    好像不那么真实与现实

    喜欢一个人或爱一个人应该是很简单而快乐的
    剧中描述的
    太过于复杂
    剧中说过一句话
    人生就是要有真实的戏剧化出现
    我们想过得简单,但现实不允许我们这样做
    所以更多时候我们选择了错过
    而后又活在错过的阴影及悲剧中

    懂的人不用说出口
    一个眼神
    一抹微笑
    错过了,还是继续往前走

    回头太难
    以后还是朋友
    【详细】
    7367384
  • 二月
    2021/9/28 23:03:28
    合格的下饭剧!

    剧本目前为止还不错,不算太拉垮,希望后面别注水。女主可爱灵动型,颜值过关。男主憨憨型,古偶剧里颜值还是不错的。就是衣服再用心些,嘴巴颜色有气色些,搞得总像大病初愈的样子,严重拉低颜值。中场部分,男主戏份比较少啊,演技待提高。作为下饭剧还是很不错的。不枉我一口气追了18集。男配二,三,演技过关。大爱我家二哈和魔教教主,搞笑,可爱,配一脸。哈哈??

    剧本目前为止还不错,不算太拉垮,希望后面别注水。女主可爱灵动型,颜值过关。男主憨憨型,古偶剧里颜值还是不错的。就是衣服再用心些,嘴巴颜色有气色些,搞得总像大病初愈的样子,严重拉低颜值。中场部分,男主戏份比较少啊,演技待提高。作为下饭剧还是很不错的。不枉我一口气追了18集。男配二,三,演技过关。大爱我家二哈和魔教教主,搞笑,可爱,配一脸。哈哈??

    【详细】
    13890198
  • ??顾左右而言他
    2009/11/21 20:57:01
    熊猫大侠,十全九美的延续
        今天去看了熊猫大侠,跟十全九美基本上一脉相承,算是09年流行语言的汇总,像“姐唱的不是情歌,是寂寞”、“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躲猫猫”等比比皆是,当这些网络流行语被以各地不同方言说出来的时候,估计很多人会被雷到,当然,恶搞桥段更是层出不穷,湖南卫视王牌选秀节目的宣传语“想唱就唱”换成了片中的“想跳就跳”;千里运送到临安府的重镖“熊猫”被掉包成了“草
        今天去看了熊猫大侠,跟十全九美基本上一脉相承,算是09年流行语言的汇总,像“姐唱的不是情歌,是寂寞”、“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躲猫猫”等比比皆是,当这些网络流行语被以各地不同方言说出来的时候,估计很多人会被雷到,当然,恶搞桥段更是层出不穷,湖南卫视王牌选秀节目的宣传语“想唱就唱”换成了片中的“想跳就跳”;千里运送到临安府的重镖“熊猫”被掉包成了“草泥马”;“哎呦喂”(LV)迟早要流行;诸如此类的段子连绵不绝,可谓“笑点”密集,电影院中的笑声基本上没有停过,虽然不能说有什么深度和发人深省的作用,但是总体来说影片能给观众带来欢笑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至于是否恶俗这一点就真的只能见仁见智了,如果在网络山刚看到这样的流行语你可以笑的话,为什么在电影上不可以呢。
       跟十全九美相比,画面制作更加精良,熊猫很可爱,画面也很美,阿朵美艳且出彩,“阿好”依然延续十全九美的“蹦的你个蹦的”的搞笑,但是总的来说,我觉得十全九美的色彩依然很浓,没有新意,难道王岳伦作品只能是这样?如果这样的话,那么王岳伦就得考虑以后的定位了,是一辈子做这种山寨的商业导演(极有可能相同的第三步作曲就会销售乏力了),还是上一个台阶做一个叫好叫座的导演?现在我们看熊猫大侠,是站在看乐子的角度,等这种乐子看腻了,看烦了,谁还去理这种山寨作品?而且我看导演还真的是很面对山寨这个名词,电影中多次影射,很承认自己的山寨,呵呵,可能山寨真的是一种时尚,但绝对不是能登上大雅之堂的时尚。
       除了电影内涵以外,故事的内容也真的算是莫名其妙,搭界的生搬硬套,莫名其妙的争夺熊猫的理由,电影不能为了搞笑而搞笑,这也许就是星爷电影受好评,但是王岳伦却总是被骂的原因,王岳伦跟李湘真的应该改变一下思路了。
       最后说一下演员的问题,之前对阿朵不是很关注,印象中就是身材火辣的女星,但是这次还是很出彩的,让人有点眼前一亮的感觉。“蹦的你个蹦的”继续延续,没有太大改变,熊猫倒是很可爱,说“妈妈”的时候让人很开心~还有“淡定”的那位这次却没有很出彩的地方,就只是just so so,刘桦嘛,一般。还有就是,王岳伦出品,真的是各地方言大集合,让人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宣扬一下民族文化也是好的,何炅的客串中规中矩,吴佩慈出场的毫无价值。
       还有最重要的是,当“王岳伦作品”打出来的时候我真的觉得很累人,还有那个“天下第一镖”真的很彪~
    【详细】
    27781091
  • 只是存在
    2021/7/13 0:23:57
    解构超级英雄,结构新IP

    Netflix的确没有超级英雄的IP,但不妨碍能拍出《我是如何成为超级英雄的》这样超级英雄的电影。用法国电影来做这种题材就是一个超棒的主意,毕竟又有欧洲电影风格又有点像好莱坞的就是法国了。于是拍出了一个和迪士尼DC完全不一样的超级英雄电影。背景是一个有超能力的人烂大街的法国,没有过度介绍世界观,因为就是法国警匪片的传统套路,只是武器变成了超能力,毒品成了能暂时获得超能力的药物。带一点解构超级

    Netflix的确没有超级英雄的IP,但不妨碍能拍出《我是如何成为超级英雄的》这样超级英雄的电影。用法国电影来做这种题材就是一个超棒的主意,毕竟又有欧洲电影风格又有点像好莱坞的就是法国了。于是拍出了一个和迪士尼DC完全不一样的超级英雄电影。背景是一个有超能力的人烂大街的法国,没有过度介绍世界观,因为就是法国警匪片的传统套路,只是武器变成了超能力,毒品成了能暂时获得超能力的药物。带一点解构超级英雄的意思,但后半段明显是想做IP,又回到超级英雄诞生的套路上。特别能理解Netflix急于创造一个IP的用心。虽然豆瓣一帮年轻的键盘侠看不懂解构。解构是需要动脑筋的,现在这些年轻的键盘侠都是只吃喂到嘴边的东西,大概不会动脑筋去欣赏大话西游。至于嘴边送过来的是饭还是屎,估计他们也分不清吧。

    【详细】
    13673349
  • 不散
    2020/2/2 18:50:50
    豆瓣8.8,比灾难更可怕的是人心

    22这部纪录片我前后看了两遍,第一遍是在疫情信息还在缓速爬坡的时候,那天我在网上买了两百只口罩。

    第二遍是在昨天。

    短短十天,一切天翻地覆,心境也全然不同,我似乎突然能够理解了这部影片中那看似轻描淡写的创伤语境。

    22这部纪录片我前后看了两遍,第一遍是在疫情信息还在缓速爬坡的时候,那天我在网上买了两百只口罩。

    第二遍是在昨天。

    短短十天,一切天翻地覆,心境也全然不同,我似乎突然能够理解了这部影片中那看似轻描淡写的创伤语境。

    12209291
  • 楚飞君
    2014/5/3 10:01:53
    拒了北大去了厦大申Stanford不留备校最后去当奶茶婊的智商拙计的同桌的你
    今天和几个高中同学聚会,大家吃完饭想找点乐子。有同学提议说,我们去看《同桌的你》吧。我说,别看,那是豆瓣三分片。该同学说,我看过一遍,就是冲着豆瓣三分片去的。

    于是我们就高高兴兴地走进了新中关的地下二层。

    在拿票的时候,我看到了屏幕上的预告片。出来以后,我觉得预告片比正片好看。

    一句话概括这部片子就是:试图将《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做一个混合,然
    今天和几个高中同学聚会,大家吃完饭想找点乐子。有同学提议说,我们去看《同桌的你》吧。我说,别看,那是豆瓣三分片。该同学说,我看过一遍,就是冲着豆瓣三分片去的。

    于是我们就高高兴兴地走进了新中关的地下二层。

    在拿票的时候,我看到了屏幕上的预告片。出来以后,我觉得预告片比正片好看。

    一句话概括这部片子就是:试图将《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做一个混合,然而却搅出来了一坨屎。

    开头,几个地标性建筑的镜头显示出这是纽约,然后男主用各种具体的生活细节介绍自己,”早餐都要米其林七星餐厅“,”开加长型limo上班“,有没有《小时代》开头的”既视感“?

    大学室友合伙做社交平台网站,正逢互联网创业第一轮大潮,前景似乎无限美好。男主做社交网站的点子来自于舍友找不到女朋友的困境,是不是有点《社交网络》的味道?

    大学生活啊爱情啊毕业啊现实选择啊,你有没有嗅到《致青春》的气息?

    并不是说这些元素是《小时代》《中国合伙人》或者《致青春》各自独有的,也不是说《同桌的你》用了这些元素就是抄袭和模仿。如果能融合得好,能用这些东西使得故事的内核更加坚实完满,那么这些都没问题。

    但问题是,这个故事的内核是什么?

    片子的情节很简单,男女主角中学同桌,男主保护女主,互生情愫。高考中,女主为了和男主在一起,放弃了北大而考入了厦大(我不想吐槽这个桥段),两人在大学里成了那男女朋友,期间经历了吃醋、堕胎等几个过程,毕业的时候男主去了美国,女主没能去成,约好一年以后去,结果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就没去,于是二人分手。十年后男主回国参加了女主的婚礼,在婚礼上幻想抢婚,最后怂了。

    故事的时间跨度为20年,在这20年中,男女主在谈情说爱的同时经历了1999年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2001年”911”事件、2003年非典等重大事件。片子似乎想要借这些历史事件展现男主女主经历了时代的变迁。然而你可以发现,这些片段加得十分牵强,甚至于使得整个片子都变得充满了奇怪的味道。

    1999年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此时引起国人一片愤慨,这也是我记忆中除了2013年钓鱼岛热潮之前最后一场合法的大游行。然而这部片子里,男主听到新闻后的幻想景象中,枪支、军服和同学的表情更像是一场狂欢,似乎这一事件提供了一个发泄的渠道。男主号召游行,而临近高考的同学都不愿意去,于是男主一个人去参加街上的游行,而女主去劝男主回去,男主趁机以“做我女朋友”要挟。而整场游行在电影中处理得像是一场暴动,警察面无表情地挡在使馆门口,像是镇压。而男女主被游行的人群挤得似乎快要失散了,男主赶紧去牵住了女主的手。这个镜头酷似近年来各种民国片里男女主在乱军乱民中拼命相望。于是,一场爱国的游行,变成了暴民的盲动,变成了成全男女主的条件。我不知道导演是想借这样的处理传达怎样的信号?男主一腔国族愤慨,被女主百炼钢化作绕指柔,而女主从影片的一开始,就反复强调,她的目标,是斯坦福大学。

    在高中积极参与游行的男主,到了大学,主要时间是在泡妞、打牌和捣鼓一个“社交网站”,并且这个社交网站的创意似乎还层层传递,启发了扎克伯格创立Facebook。高中搞政治,大学想创业,横批:时代步伐。然而这种创业的叙事更像是互联网时代的“我们先前比你阔”,似乎在说,社交网站是中国人先发明的,你们不过是剽了我们的点子,我们的男主要不是为了把妹,早就把大旗插到纳斯达克了。你可以很清晰地嗅到那种意淫过后面巾纸团里散发出的石楠花气息。

    2001年“911”事件的处理更是扯淡。影片里插入了“911”事件中大楼倒塌的真实影像,然而长达10秒的镜头过后,是女主坐在厕所时发现自己怀孕了。这是什么奇怪的剪辑逻辑?阳具形状的大楼伴随着悲烈的BGM倒塌,然后女主发现自己怀孕了??这是象征着女主对于美国的幻想的幻灭,还是女主对于男性的幻想的幻灭?然而这种幻灭丝毫没有在情节线上发生作用,女主去堕胎以后虽然和男主闹别扭,然而在非典时又死心塌地地跑回去了。

    2003年“非典”时期的剧情也不知道是哪个没有脑子的编剧加进去的,男主所在的宿舍楼有人发烧,于是整个楼被隔离,女主担心男主,于是就和男主的哥们和自己的姐们去救男主出来。男主女主隔窗告白后,大家在医护人员和保安的追逐下从楼里跑了出来。对于这个情节,稍有智商的人都会想吐槽却吐不出来,因为这群人实在太无脑了。瘟疫时期隔离疑似病患的合理措施变成了对自由与爱情的囚禁,无视常识试图跑出隔离区的行为被处理的像是胜利大逃亡,背景居然还配上了《We are the champion》,并且在最后男主的抢婚幻想中还成为了参照的回忆。很难用语言来形容这段情节,只能说,这是对观众智商、社会常识的一种侮辱,更是对非典记忆的一种侮辱。11年前,我们是如何充满恐惧而又坚强地面对疾病天灾,整个社会是如何一点点地建立起对于重大流行疾病的应急措施,”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艰苦努力,在《同桌的你》这里变成了一个笑话。

    在历史记忆的层面,《同桌的你》显示出了一种暧昧的态度,而在故事的主线,也就是男女主角的情感方面,这部片子同样不知所云。观众无法理解片子究竟想表达一种怎样的爱情观。是青梅竹马不敌时间侵蚀么?然而”时间“没有被表现出来,女主这一秒还爱得深沉,下一秒就打电话说分手了,时间和距离对于爱情的伤害丝毫没有表现,”十年“只是一个空洞的概念。那么,是想说爱情不敌现实么?是想说权钱逼人放弃爱情么?也没表现出来。女主最后结婚对象似乎很势利,然而他的傲慢与粗鄙来得毫无缘由,更像是为了黑而黑,一直在龇牙咧嘴大秀颜艺。而现实对于爱情的阻力,更是毫无展现,女主说自己申请两三年也去不了斯坦福,想去美国也过不了签证,而她料想男主是不会回国的。我看到这里只想说,卧槽,去不了斯坦福你可以试试稍微低一点的学校啊,你爱男主爱得那么深沉,Top100也可以先将就着,后面的事情以后再说啊,而且去美国的旅游签证那么难么?你们都爱得这样深了,先结了婚然后申探亲的签证不行么?如果女主这一切都不是借口,那么只能说明,她的智商真的不适合去斯坦福,北大没要她真是明智的选择,不然说不定她还会申到哥大下面什么奇怪的女子学院,然后跟国内一家知名电商的老板在一起。

    男女主的情感线如果需要一个合理解决,就必须把2003年男主去了美国后的十年里发生的故事写出来,然而前面初中高中和大学里各种白烂的情节已经占了四分之三的篇幅,而这部一看就是想借”同桌的你“这种噱头来骗怀旧钱的片子又不可能分成上下集来卖,所以在最后男女主醉后痛哭着相互倾诉的时候,我忍不住露出了恶意的笑容。

    说到这里,女主的斯坦福情结真是来得奇怪去得奇怪。从初中开始就一直说要去斯坦福,女主父亲也一直相信女主的理想。但是为什么是斯坦福啊?这里面到底有什么故事啊,除了斯坦福就不去,哪怕去不了美国没法跟心爱的男主在一起,也不换个志愿?这种执念完全没有什么合理的解释。

    这个片子黑了四所大学:北大,厦大,斯坦福,还有清华大学。还黑了一些职业:城管、农业科学研究者、码农、金融男。在最后的婚宴上,你可以看到女主的结婚对象是如何无情地鄙视这些职业的,以及在男主进入大学时片子的旁白是如何对这些专业进行无情的歪曲的。编剧是傻逼,真的,导演也是。

    最后,这部片子的名字应该叫做:《拒了北大去了厦大申Stanford不留备校最后去当奶茶婊的智商拙计的同桌的你》
    【详细】
    66563132
  • 知笑
    2007/7/20 9:41:31
    那年我们十七岁
    2004年上映十七岁的天空,3年前……我差不多也那个年纪吧。
    我几乎看时是从头笑到尾的,不是爆笑,只是觉得有太多可以笑的理由,所以既然有了合理的理由,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笑呢。
    先说人物,周天财。
    第一眼觉得这名字没什么差,再读一遍,周……天才。= =|||
    杨佑宁饰演的周同学实在是傻得可爱,像未出阁的黄花大闺女。
    再来便是,白铁男。
    一般这种人物设定应该会比较酷一
    2004年上映十七岁的天空,3年前……我差不多也那个年纪吧。
    我几乎看时是从头笑到尾的,不是爆笑,只是觉得有太多可以笑的理由,所以既然有了合理的理由,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笑呢。
    先说人物,周天财。
    第一眼觉得这名字没什么差,再读一遍,周……天才。= =|||
    杨佑宁饰演的周同学实在是傻得可爱,像未出阁的黄花大闺女。
    再来便是,白铁男。
    一般这种人物设定应该会比较酷一点,就是少男杀手类似,无情才是硬道理。
    然而,结尾之后我想说,这厮比周天才还傻,简直可以冒泡了。= =|||
    杨文宇,小天才的中学同学。
    还有其他两男配角,无厘头没道理。
    首先,本片背景安排想要大声鼓掌,一个完全属于同志的世界。
    呃,这么说吧,这里面除了GAY,没有一个正常人。
    男生们怀抱的梦想,是找一个白马王子,十七岁可怜的处男周天才亦抱同样想法。
    酒吧里惊鸿一瞥,白铁男实在有够惊艳,那造型,那出场,无敌了。
    小天虽然嘴上说着对没有感情的男人没兴趣,但事实上还是动心了的。
    奇怪的是,白铁男这个杀无赦居然也看上了单纯到家的周小天。
    内部穿插,室友小宇的恋爱史,不会觉得无趣,相当搞笑。
    然后,经过多次积淀,白铁男和周小天顺利暧昧,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摆脱处男的周小天又害羞又兴奋,白铁男却无缘无故搞消失,吩咐朋友来传话让小天别误会,可是……鬼才会不误会吧?
    于是,顺理成章,周小天同学愤恨的拿了包走人,他穿着西装和短裤走街上那段,太赞了。
    之前,或许还会因为他太傻而对他不怎么感冒,不过这时候就举双手喜欢他了。
    像所有的误会一样,你不说,我不说,大家就都误会着。
    没有所谓配不配,喜欢就是配。
    朋友们为了帮忙出头,找上出差回来的白铁男。
    粤语和国语的对话也增加了喜剧指数,连配角的戏分也很有看点,尤其这段台词:
    圈内一直有个传奇人物,
    人称白铁男
    花名人贱人爱
    他最令人丧胆的绝学
    就是不二睡
    多少纯情少男闻之色变
    却又禁不起诱惑
    而白铁男永远是睡了就闪
    闪了就散
    当时含在嘴里一口水,差点就要喷了。
    可怜的小白,也不过是个爱无能。
    后来对小天表白那几句话,也同样很经典。
    “我有病……我爱你!”小白充满深情的对小天如是说。
    “你……你神经病,我讨厌你。”小天惊慌失措的逃跑。
    可爱到爆,所以喜欢也是理所当然。
    作为一部纯粹的GAY片,导演是想让同志们更有自信,在那个圈子也可以活得很精彩。
    背景音乐不同时段都分别有所更换,配合得相当精彩。
    虽然看完之后仍然对片名耿耿于怀,明明有比之更好的名字可以拿来用的,可是我想之所以用这个名字或许是为了体现青春吧。
    杨佑宁和周群达,以及许许多多奉贤第一次的帅哥俊男们,活力四射充满干劲的说。
    相比起来,台湾电影比内地电影更值得一看,哪怕台湾观看群体只是小众,可是正是这样的小众,非主流更吸引人。
    【详细】
    11821290
  • 甜甜
    2020/5/23 3:48:47
    2020依旧爱着杨季CP

    世界就是如此奇妙,2020的五月,我在B站的评论看到一个小伙伴提到一句:"哎,季洁,以后我们也开一个发廊吧。"蓦然想起以前看过的重案六组系列电视剧,依稀记得当时自己就被第二部迷倒了,对季洁何杨震的人设震撼了。觉得人设、性格、服装都太得我心了。虽然后来也看过第一部,但是还是觉得最喜欢男神杨震女神季洁。

    两人在这部剧都是颜值巅峰啊,第一次看还不明显,再看才发现原来

    世界就是如此奇妙,2020的五月,我在B站的评论看到一个小伙伴提到一句:"哎,季洁,以后我们也开一个发廊吧。"蓦然想起以前看过的重案六组系列电视剧,依稀记得当时自己就被第二部迷倒了,对季洁何杨震的人设震撼了。觉得人设、性格、服装都太得我心了。虽然后来也看过第一部,但是还是觉得最喜欢男神杨震女神季洁。

    两人在这部剧都是颜值巅峰啊,第一次看还不明显,再看才发现原来他们之间有那么甜甜的隐藏的感情线。喜欢两人的小互动,比起现在的甜宠剧,觉得这样在工作中相互信任产生的感情才更动人,更长久,更历久弥新。B站有个小伙伴说的好,他们之间的爱情是建立在对正义的坚守和对这个有些冷漠的世界的永远的温暖的一速亮光,看着他们在电视剧中对真相的追求,正义的坚守,让人感觉特别治愈。

    唯一有些遗憾的是,第三部杨叔叔的戏份太少了,CP不好嗑啦,虽然最后两人在一起了,但是看两人恋爱可以看到100集的我觉得不过瘾呢。也是那么巧,在b站看到同人文<<那么长一段>>,作者文笔真的好,编写的故事十分圆满,也是最符合人物性格的。季洁要的关心和体贴、理解,也只有杨震能给。杨震的外表硬汉下的内心的柔情也只有在季洁面前才会体现。这么说呢,是大家羡慕的神仙爱情,却又觉得如此真实感人,平凡而伟大。

    初时不闻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真挚的感情果然是要有一定的年龄和阅历才能品味出来,才能知道它的可贵。原来很多女孩说的那句我要找一个懂我的人,意义如此深刻,是对美好爱情最高水平的向往了。

    不管怎么说,我还是最偏爱第二部,看到b站的剪辑,还收获了几首好歌,这次重温真是赚大了。

    杨季CP一生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重案六组太美好了,我的童年,我的青春,我好想你啊!

    【详细】
    12613768
  • 褪色的蝴蝶结
    2009/6/27 23:07:13
    发哥和红姐最配
        昨天终于看到了结局!
      初中的时候中午回家吃饭就会经常看到这个片子,但每次还没看完就要去上学了,昨天终于看到了结局!
      真的很好看!很经典!
        昨天终于看到了结局!
      初中的时候中午回家吃饭就会经常看到这个片子,但每次还没看完就要去上学了,昨天终于看到了结局!
      真的很好看!很经典!
    【详细】
    2098122
  • 大瓜子
    2021/8/5 18:14:49
    以另一种身份来看《浴火鸟》

    首先我是一个退役军人,有感而发,希望看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这一类的电影看完给人的感受都基于、延伸于《call me by your name》。我上学期大学里一个语文老师说为什么现代作家总喜欢写耽美文,就是因为男孩子和男孩子的爱情无论放在这个爱站队的当下社会,还是从前都是百般受挫的,结局基本上都是不美好的,这样的文字,比起甜甜的撒狗粮更能触动人心弦,所以导演估计也是为了冲掉观看电影后的

    首先我是一个退役军人,有感而发,希望看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这一类的电影看完给人的感受都基于、延伸于《call me by your name》。我上学期大学里一个语文老师说为什么现代作家总喜欢写耽美文,就是因为男孩子和男孩子的爱情无论放在这个爱站队的当下社会,还是从前都是百般受挫的,结局基本上都是不美好的,这样的文字,比起甜甜的撒狗粮更能触动人心弦,所以导演估计也是为了冲掉观看电影后的受虐感,在电影中很多地方还是安排了一些令人会心一笑的桥段,这一点我觉得很好,因为电影确实很需要不同的情绪来提高受众群体的观影感,毕竟是这是电影,并不是像电视剧那样可以一件小事讲一集的。其次,这是一个很长的真实的爱情故事,电影本身就已在尽善尽美的把故事的完整性和细节二者融汇贯通。再说说角色的演技,个人看来三位主角演技都是在线的,有一些说人角色演技很直男,没有共情感,我觉得这是抛开环境去评论演员,首先我们要知道,时间是上世纪70年代,地点是苏联又是在部队,但凡把这三个要素随便换一个更自在一点的不那么压抑的,我都觉得主角就不会有被人说没有演技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观察过很多细节,电影中频繁的来演习,上校说不准男主讲那种笑话等等很多,这说明什么?我以亲身经历告诉你,这是准备要dz了,这是一种很压抑环境,要去dz了!兄弟,更何况他们是上下级关系,一个是高高在上的军官,一个是默默无闻的义务兵,期间的鸿沟,很难一时逾越,没有去部队的人也许真的很难感受这种等级制度极度森严的上下级关系,所以才会对他们的情感产生疑问,综上所述,演员所演的关系真的是恰到好处。还有一些涉及伦理问题的,我不好评论,但是我觉得还是要去看他们当时所处的环境和人物的真实性格。

    总之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 捡到宝了

    【详细】
    13731755
  • 白菜
    2023/2/2 15:28:05
    第三季一些观感不适的点

    前一阵子看了《万物生灵》,看到有人推荐《德雷尔一家》,所以就看了这部剧。前两季的观感都很好,但看到第三季的前两集,作为一个女性我真的感觉不适和愤怒。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前两集大概讲的故事是:二哥脚踏三只船,家庭成员们纷纷组队pick最心仪的女嘉宾,(一号嘉

    前一阵子看了《万物生灵》,看到有人推荐《德雷尔一家》,所以就看了这部剧。前两季的观感都很好,但看到第三季的前两集,作为一个女性我真的感觉不适和愤怒。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前两集大概讲的故事是:二哥脚踏三只船,家庭成员们纷纷组队pick最心仪的女嘉宾,(一号嘉宾——自信女人达芙妮;二号嘉宾——可爱女人桑塔;三号嘉宾——幽默女人迪奥尼西亚)在互不知晓的情况下,不约而同的邀请他们眼中“二哥的最佳女友”来到家中做客,导致二哥脚踏三只船的卑劣行径败露。妈妈鼓励二哥选择最喜欢的人,并和剩下的两个人讲清楚。二哥选择三号女嘉宾,并和其他两位嘉宾做了了断之后,得知一号女嘉宾意外怀孕.....

    整体上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故事。

    在一开始看到这部剧的时候,我其实就已经感觉有些不适,但我认为这部剧的背景毕竟设置在了一战前,闭塞的希腊小镇+男性导演,我做好心理准备,可能作品或多或少都会些冒犯女性的内容。

    比如在第一季第一集当中,一家人认为母亲的易怒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母亲没有一个男性能够跟组成婚姻,于是大哥忽略了母亲的个人意愿、个人喜好、以及母亲的个人条件,将一个没有素质、满嘴粗话、酗酒、性骚扰女性的老大爷领进了家门,并意图撮合。而在此之前大哥还认为这个老头也许会有点钱,没准能够解决家庭的窘境。这段情节已经让我有些不适,但我当时是认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大部分的女人是需要生活在家庭中,她们对家庭观念深入骨髓。

    又比如妈妈在领着她最喜欢的那位女嘉宾来到家中时,她说:Leslie是一个脆弱的人,以后你要多照顾他。然后女嘉宾还一脸激动的说着感动和感谢的话。

    我喜欢这部剧的原因,是因为里面的人物塑造,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而作为观众总是能够在这些人物身上看见自己,看见自己的家庭和生活,又能够在人物的嬉笑怒骂中收获感慨和治愈。妈妈虽然有时候会过度干涉孩子的生活,有时候也会有些刻薄,让人尴尬,但是她可以很快的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总是全心全意的为家庭付出,保护、包容每一个孩子。大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但是他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写作中,收到稿费也会及时的补贴家用。二哥有时候有点缺心眼,一直在想着怎么赚钱,分担家里的困难,危机的时候总是靠谱,恋母、但是在母亲选择爱情时,他难过但不会拼命阻拦,也会一同帮忙庆祝。妹妹面对爱情总是充满激情,弟弟热爱自然......

    但是在第三季前两集的时候,我发现这些人物几乎没有任何一点成长,他们困在原地不断的犯下之前犯过的错误。比如妈妈过度干涉孩子的选择。而导演、编剧安排三个女生像蔬菜一样被人选来选去这一点就已经让我觉得有些不适。在二哥事情败露,三个女生面面相觑时,二号女嘉宾还能对二哥说:你是一个好人但我不能跟你在一起......说实话就算再爱一个人正常情况也不会说“你是一个好人”这种话了。(最离谱的是还能有女人愿意跟她在一起)

    二哥在妈妈怀里痛苦表示:我只是想慢慢选择,让她们自己离开,剩下的那个就是最爱我的.....我认为作为影视剧中的角色,不一定都要有多么崇高的道德。花心就直接花心,还装着一副天真的样子为自己开脱,这真的会大大的降低对人物的好感。

    而同时,一号女嘉宾在意外怀孕之后,二哥听了大哥的意见带着女嘉宾去检查是否真的怀孕,然后在等待的过程当中,二哥跑路,理由是为了参加姑妈的葬礼。照常理说,姑妈下葬这件事是一家人说了好几天的事情,而且一家人都去了,二哥不可能不知道。(也可能是编排的漏洞吧)总之,把怀孕的女嘉宾抛在了一旁。等到再回到现场,女生告知二哥确实自己已经有孕,对女生没有一点关心。我认为这两集的故事真的没在细节上做充足,同时也真的很冒犯女性。二哥在第二集结尾成功的接生了一个小宝宝,按照正常的逻辑,二哥应该对孕妇是有尊敬、爱护的成分在其中的,因为他是女性生产过程中最为切身的陪护者,理解女性生育的不易,是不应该把一个怀孕的女性扔在一边的。

    而这也说明,二哥从监狱法庭躲过法律的制裁,经历过大大小小的事情,自身却一点成长都没有。同样母亲的角色也是如此。你很难在人物身上看见他们的成长,他们的缺陷变成剧情的必需品,变成笑料。同样的,这三位女性也是如此,她们出现的作用完全是为了二哥,你很难在剧中看见她们自己的视角,她们的行动,她们对于这段爱情的态度到底是如何,以及不和二哥结婚的怀孕女生到底会不会经历非议,二哥完全没有和怀孕女生商议,这个女生被二哥抛弃,再到提出结婚,也是父亲作为主导者。在这两集当中,我看见的是完完全全的男性视角,二哥以天真的话语为自己辩驳,母亲站在儿子的角度上完全忽略作为受害者女性的感受。如果说是为了贴合当时的时代,那为什么会有Vasillia,为什么会有母亲大胆追爱呢?这无疑都是加入了现代化的元素进行演绎后的结果。按照正常逻辑,起码要有人为这三位女性说一句话,或者起码她们自己要能发出一些声音。但看下来全是对二哥行径的默认。导演和编剧起码说在这两集上完全的忽视了女性的视角,并十分理想化、理所当然的将这三位女性的形象趋于一致——顺从、臣服。

    这是让我感觉最为难过,最让我不适的原因。

    【详细】
    149582353
  • 越西
    2018/6/3 13:38:17
    小结巴

    叱咤风云 我任意闯万众仰望叱咤风云 我绝不需往后看翻天覆地 我定我写尊自我的法律这凶悍闪烁眼光的野狼天生我喜歌 傲慢做本性忘形言行失敬 那管你万世巨星 这是摔性我任性 以天性亡命拼命 天生我喜歌用实力争胜 横行全凭本领我可变 万世巨星 战无不胜我任性 以天性亡命拼命 让乱世震惊叱咤风云 我任意闯万众仰望叱咤风云 我绝不需往后看翻天覆地 我定我写尊自我的法律这凶悍闪烁眼光的野狼天生我喜歌 用实

    叱咤风云 我任意闯万众仰望叱咤风云 我绝不需往后看翻天覆地 我定我写尊自我的法律这凶悍闪烁眼光的野狼天生我喜歌 傲慢做本性忘形言行失敬 那管你万世巨星 这是摔性我任性 以天性亡命拼命 天生我喜歌用实力争胜 横行全凭本领我可变 万世巨星 战无不胜我任性 以天性亡命拼命 让乱世震惊叱咤风云 我任意闯万众仰望叱咤风云 我绝不需往后看翻天覆地 我定我写尊自我的法律这凶悍闪烁眼光的野狼天生我喜歌 用实力争胜横行全凭本领 我可变万世巨星 战无不胜我任性 以天性 亡命拼命让乱世震惊 叱咤风云

    【详细】
    9410248
  • 张大匆
    2022/2/26 8:18:20
    女主穿睡衣与小偷激战,这部国产可怕片,居然把网友逗笑了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在去年10月份,范伟、窦骁、张颂文等人共同主演了一部悬疑喜剧《不速来客》。 几位演员的演技都很在线,但电影最终仅获得了6732万的票房,豆瓣评分更是仅有刚过及格线的6.6分。 电影最突出的地方就是设置了多层反转。 每出现一个新人物都会通过不同视角来让前面的剧情反转一次..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在去年10月份,范伟、窦骁、张颂文等人共同主演了一部悬疑喜剧《不速来客》。 几位演员的演技都很在线,但电影最终仅获得了6732万的票房,豆瓣评分更是仅有刚过及格线的6.6分。 电影最突出的地方就是设置了多层反转。 每出现一个新人物都会通过不同视角来让前面的剧情反转一次...  (展开)
    【详细】
    14242258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