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芳菲影评

14520514
  • 墙外行人
    2022/7/17 19:04:12
    献给那些曾经奉献的人们

    她只知道他是来帮助中国打日本鬼子的,所以她救了他,他知道这样做很危险,但是他仍然这样做了,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他。她虽然是一个农村妇女,但是她却向往着更加自由的,更加美好的,更加开放的,能让自己女儿接受更好教育的生活环境。她努力的生活着,教养女儿,赡养公婆,也并不安于现状,她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当这个美国大兵来到她的生活里,他总算接触到了外来的事物,以前他去世的丈夫也会带来一很多不同于她

    她只知道他是来帮助中国打日本鬼子的,所以她救了他,他知道这样做很危险,但是他仍然这样做了,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他。她虽然是一个农村妇女,但是她却向往着更加自由的,更加美好的,更加开放的,能让自己女儿接受更好教育的生活环境。她努力的生活着,教养女儿,赡养公婆,也并不安于现状,她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当这个美国大兵来到她的生活里,他总算接触到了外来的事物,以前他去世的丈夫也会带来一很多不同于她现在生活的一些事物,比如说香水。她一直想要离开农村到城市里去,这个美国大兵的到来,让她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同时在相处的过程中,他们相互了解,同时他也救了她,于是他们相爱了。一个受伤处于危险中的美国士兵,一个善良淳朴又美丽的中国女人,这本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可惜它发生的时间是在战乱之下,于是在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情况下却有了一个悲剧的结尾,这个悲剧的结尾也是在这场战争中发生过无数次的场景。有电影没有过多的去描写战争的场景,而只是描写普通的乡村人,在战争下的生活。整部电影都是淡淡的,它很平静的就讲述了这个故事,却让我们看到,那些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为抗日战争胜利所作出的努力,一直看到片尾出现那段关于故事背景的序幕时,我不禁眼眶充满了泪水。战争真是残酷,让好好的人失去生命,让相爱的人被迫分离,让美满的家庭变得破碎,让我们热爱的这片土地遍布苍夷。永远不要忘记这段残酷的历史,为了那曾经遭受过的屈辱,为了那曾经流过的血,为了那曾经所作出的努力与奉献。

    【详细】
    14519626
  • vyeah
    2021/12/19 12:45:39
    一部被埋没的小众佳片

    电影整体给人的感觉很不错,氛围感非常好,那种宁静的村庄因为美国人、日本人闯入带来灾难的感觉实在太到位了,看完后还有淡淡的悲伤,余韵悠长,是一部适合独自观看体会的佳片。

    不过这部电影在大国崛起、中美摩擦的年代的确不讨喜,翻译版中文台词让人感觉很别扭,但是中美合作反法西斯的历史是不容抹杀的 ,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纪录这段历史

    电影整体给人的感觉很不错,氛围感非常好,那种宁静的村庄因为美国人、日本人闯入带来灾难的感觉实在太到位了,看完后还有淡淡的悲伤,余韵悠长,是一部适合独自观看体会的佳片。

    不过这部电影在大国崛起、中美摩擦的年代的确不讨喜,翻译版中文台词让人感觉很别扭,但是中美合作反法西斯的历史是不容抹杀的 ,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纪录这段历史很有必要,难怪影片获得了浙江省第13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补:本来因为翻译腔台词打四星,但是这部电影后劲太大了,隔了好几天还时常冒出来,现在看来还得加上去)

    刘亦菲在这部电影中的表现是突破性的,和大导演合作的她奉献了出色的演技,没有歇斯底里让颜值崩溃的表情,不再刻意做大表情摆脱仙女形象,专注塑造人物,把英子这个角色完全演活了。

    在这部电影中,刘亦菲完全演出了红粉佳人卷入乱世的感觉,简简单单的服饰,精致的容颜,出场就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红粉佳人的感觉,氛围感一下就有了。再加上她寡妇身份带来的哀伤和愁绪,以及为了女儿坚持做工的坚韧,整个人宁静而有力量,偶尔的梨涡浅笑镜头非常迷人,又有挥之不去的愁绪,氛围感实在太棒了!

    14076744
  • 小透明2019
    2019/7/16 15:53:15
    沉重的历史洪流,惊喜的刘亦菲

    周末看的《烽火芳菲》,是冲着刘亦菲去看的,看了之后觉得,这是一部好片子,如果满分5分,我愿意打5分,片子4.5,还有0.5感谢刘亦菲给我的惊喜!片子讲的故事我不多说,已经有很多剧透了,整个片子看下来,我深深地感觉到了一种在历史大背景下小人物无法改变命运的宿命感,很悲凉,特别是最后看到英子死了,一句话都留下就算了(我以为她会交代攒了那么久的钱怎么用···手动滑稽···),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我

    周末看的《烽火芳菲》,是冲着刘亦菲去看的,看了之后觉得,这是一部好片子,如果满分5分,我愿意打5分,片子4.5,还有0.5感谢刘亦菲给我的惊喜!片子讲的故事我不多说,已经有很多剧透了,整个片子看下来,我深深地感觉到了一种在历史大背景下小人物无法改变命运的宿命感,很悲凉,特别是最后看到英子死了,一句话都留下就算了(我以为她会交代攒了那么久的钱怎么用···手动滑稽···),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我真的眼泪一下就哭出来了,她是那么善良的一个人啊!先说英子人设,片子没直接说,度娘也搜不到,我自己总结了下:1、军官遗孀。从祭拜的照片可以看出。这个身份意味着英子前夫应该属于村里第一批走出去的人,有干革命的先进思想、年轻人的冲劲、一定物质积累、一定社会地位,会讨老婆欢心,送的是在那个年代非常稀缺的香水,这玩意儿不像现在淘宝随便买,那时候这些都属于舶来品,没有钱、地位,都不一定知道有这东西,更别说买了。2、夫家在镇上属于没落乡绅级别。一是英子公婆穿着,他们穿的不说绫罗绸缎,但是跟英子的麻布粗衣比起来高档很多;二是家具;三是地面,有个镜头看得出来地面是硬化了的,不像英子那间毛坯房;四是对村长的称呼,英子婆婆说她一直把村长当儿子看,这个一般只有自认地位比村长高的人才会说,普通老百姓是不会这样想的。3、有教养、懂规矩。英子原生家庭应该是有一定财富积累的,接受过一定教育,对个人卫生、生活品质有一定要求,本人属于小家碧玉型,有几个镜头可以说明:一是擦手,出现过好几次,印象深刻的是宰鸭子后擦了手,很多农妇是不会的,直接干下一个活;二是衣服,全剧刘亦菲就三套戏服,全是村姑装,剧组真的是很节俭了,其中一套海报上蓝色粗布衣服必须大写加粗C位,我不知道大家仔细看没有,其实是有点泛白的,也就是说,衣服她经常穿,但是很干净,甚至没有一丝褶皱,这个情况在清朝最后一位格格(我忘记叫什么名字了)的晚年生活情况很像,生活过的很窘迫,但是却没有放松自我约束,头发衣着永远一丝不苟;三是茶盘,给日本兵端水的时候,英子是用茶盘端的,而且看起来很熟练,证明以前经常做;四是并腿,所有蹲下的动作,英子腿都是并拢的,包括洗衣服的时候,这个有个对比镜头,英子去给公婆钱的时候有个远景,村妇洗衣服都是把腿张开的;五是劳作,寡妇村姑挣钱我能想到的是养猪养鸭养鸡养鹅···但是英子没有,她选择的是养蚕,我想是因为一方面干净、可深加工(刺绣)、好出手、价钱高,另一方面是因为她熟悉,以前经常接触,劳动妇女可不会刺绣,缝补不是刺绣哈。再说英子性格。1、善良。救jack是善良、枪指村长想供出jack也是善良、宁愿被强奸也不愿供出jack是善良、赡养前公婆是善良···2、抗争。当婆婆泼脏水认为英子在村长葬礼上表现过于悲伤时,英子立刻打断她说:“我没有!”边说眼泪边掉,这段让我很入戏,似乎看到了那个16岁被泼脏水说变性、堕胎、干爹包养的小刘亦菲的委屈,那个只敢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偷偷看天涯爆她黑料的小刘亦菲,在那一刻彻底爆发。英子在丈夫死后为夫守节、赡养公婆、照料幼女,在现代就是一个要上感动中国的人物啊,但是遭到的却是婆婆的质疑,在拿了英子的赡养费、肯定了她对家庭的付出后,还说的出这种话,婆婆内心是很自私的,想用道德枷锁把英子困在他家,只要英子不再嫁,他们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她的赡养,还能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她,呵呵,这现象现代也存在。这样的委屈,在中国妇女身上已经轮回过很多次。对于这种委屈,英子没有自怨自艾,而是选择的是攒钱,带娃出走。这个我也很佩服,要知道,现在很多人离婚,都是选择不要孩子的,妞妞是有爷爷奶奶的,英子把她留给爷爷奶奶也可以理解,但是她选择的是带女儿一起。3、好奇。第一次是给jack送吃的,既好奇,又像小白兔一样惊慌,但是又故作镇定,很流畅,不做作;第二次是偷看jack洗澡,这个点,我真的是get不到,英子都寡妇了那么多年,会被长满毛、臭烘烘的肉体所吸引?我知道,jack身上有很多英子前夫的影子,有很多吸引英子的元素,但是,也不至于会偷窥啊!4、胆小。日本人第一次去英子家,英子条件反射挡在桌子前,那惊慌失措的模样像极了我们小时候偷看电视被爸妈逮到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Jack自作主张修补屋顶,被英子带下来,对他破口大骂,这段刘亦菲表现特别好,我第一次看到菲包发火,感同身受那种因为一个SB猪队友,影响女儿生命,那种母亲的焦灼、愤怒,为刘亦菲点个赞!最后说下宿命。这片子虽然基调不灰暗,甚至有些地方还很明亮,但是贯穿全片那种被命运压的透不过气那种无力感,真的····Jack被包装成民族英雄,但是在历史的洪流下,连抚养爱人女儿的权利都被剥夺、退伍的权利都没有,最后一幕,jack无名指上带了婚戒,英子成了她心中的朱砂痣···英子一心挣钱想带女儿去城里过上新生活,但是因为二战,死了老公、死了朋友(村长)、打破了计划,最后还把自己搞死了,连收尸的都没有。妞妞本来可以跟妈妈一起生活、学习、长大,被jack带到了异国他乡,送去了一个一无所知的寄养家庭,前途未卜。再说说这片子的问题:1、台词。太西化了,主要是指除jack以外所有人,包括罗嘉良那几句,我不造大家有没有注意看英文字幕,英子和妞妞的英文台词其实写的很好,甚至有些还有点押韵···比如妞妞说jack像猪那段···2、感情。感情有点突兀,我觉得这部戏最好是含蓄的感情,就是最好连牵手都没有的那种。村长对英子应该是尊重、心痛,老师应该是敬佩,鬼子就更不用说了,结果看起来是个年轻男人就喜欢英子,印证了那句“寡妇门前是非多”,虽然说我估计导演的意思是想说英子是个很有魅力的中国女人,就像鬼子说的那样,但是,不符合国情啊,特别是那个年代,含蓄的很。还有跟jack,能含蓄点吗?那么短的时间,迅速征服一个资深寡妇,我是不信的,真的是因为喜欢jack不洗澡吗?那个吻,特别多余。3、花絮里刘亦菲的砍柴,我等了90多分钟都没有看到,请导演还给我。最后,我不知道刘亦菲得罪了谁,盯着她死命黑,豆瓣评分那么低,真的是辜负了整个团队对中国历史的尊重。刘亦菲在这片子里的表现可圈可点,比起她之前的片子,可以说是有很大提升,反正我要为这片子里刘亦菲的演技放一万年彩虹屁!最后,作为粉丝,我欠刘亦菲一张电影票,准备用两张《花木兰》来补,嘿嘿。

    103122750
  • 非凡哥
    2019/6/15 20:19:37
    又一部手枪打飞机的抗战片

    两星不能再多了,槽点太多,不想赘述,其他评论里都有,如果是搞笑喜剧片,怎么拍都无所谓,只要看的开心就好。但既然是颜严肃剧情片,还是讲点逻辑的好,太多不合理的地方,心大的可以随便看看,但我这种看电影很仔细,注重细节的人看了会很尬。

    以上非专业评论,纯粹个人感受,知道拍一部电影不容易,但是不代表辛苦完成的都必定是高质量的,不乱喷但是也不盲赞。

    两星不能再多了,槽点太多,不想赘述,其他评论里都有,如果是搞笑喜剧片,怎么拍都无所谓,只要看的开心就好。但既然是颜严肃剧情片,还是讲点逻辑的好,太多不合理的地方,心大的可以随便看看,但我这种看电影很仔细,注重细节的人看了会很尬。

    以上非专业评论,纯粹个人感受,知道拍一部电影不容易,但是不代表辛苦完成的都必定是高质量的,不乱喷但是也不盲赞。

    【详细】
    10245183
  • 陈尘
    2017/11/21 12:43:27
    《烽火芳菲》背后涉及到的战役——浙赣会战

    这篇帖子不涉及讨论电影本身,只针对一些人的“25万人的牺牲换回56名美国飞虎队是不值得的一件事,根本不值一提”这类思想者。

    首先,列历史史实(来自百科):

    浙赣会战:浙赣战役为中日战争中期的大型战役之一,地点是在中国浙江和江西。1942年5月中旬,日军为摧毁中国在浙江前进机场,打击国军第三战区主力而发动的一场战争。主要由金华、兰溪地区战斗、衢州地区战斗、上饶、广丰地区

    这篇帖子不涉及讨论电影本身,只针对一些人的“25万人的牺牲换回56名美国飞虎队是不值得的一件事,根本不值一提”这类思想者。

    首先,列历史史实(来自百科):

    浙赣会战:浙赣战役为中日战争中期的大型战役之一,地点是在中国浙江和江西。1942年5月中旬,日军为摧毁中国在浙江前进机场,打击国军第三战区主力而发动的一场战争。主要由金华、兰溪地区战斗、衢州地区战斗、上饶、广丰地区战斗、浙赣路西段战斗、临川地区战斗、丽水、温州、松阳战斗、日军撤退时的追击战斗等组成。日军大本营决定摧毁浙赣两省中国军队机场,打通浙赣铁路,最后基本实现预定目标,曾经占领衢州机场,但遭到严重损失,第15师团师团长毙命,日军战史记载伤亡1.7万人[1]。此会战后,日军基本达到了“没收与破坏铁路设施和器材以及其他培养战力的各种军事、政治、经济设施和资材”、抢掠物资,并掳劫青壮年等“以战养战”的目的。名称:浙赣会战地点:浙赣铁路(杭州-株洲)杭州至南昌段沿线时间:1942年5月 - 9月参战方:国民政府,日本帝国结果:中国战略胜利,日本战术胜利参战方兵力:中国 共约300,000人伤亡情况:中国 伤亡70,000余人日本 伤亡:36,000人主要指挥官:顾祝同,畑俊六战争背景:战略企图:“穿梭式轰炸”1942年4月18日,由杜立特率领的美国特别飞行中队16架B25中型轰炸机从由第16特混舰队护航的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起飞,轰炸了日本东京、名古屋、大阪、神户等地后,飞至中国浙江的衢州等地机场降落。这次突然轰炸引起日本朝野和本土陆、海军的极大震惊,对该国的空防能力产生怀疑:16架轰炸机在无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居然能在大白天在日本的主要城市上空飞来飞去而1架都不被击落,开始感到本土已不安全。日本大本营为防止中、美空军利用中国浙江一带的机场对日本本土实施“穿梭式轰炸”,当日即决定摧毁中国浙赣线上的空军基地和前进机场。

    战争结果:浙赣会战,是1942年夏季,日军为摧毁中国在浙江前进机场,打击国军第三战区主力而发动的一场战争。主要由金华、兰溪地区战斗、衢州地区战斗、上饶、广丰地区战斗、浙赣路西段战斗、临川地区战斗、丽水、温州、松阳战斗、日军撤退时的追击战斗等组成。此会战后,日军基本达到了“没收与破坏铁路设施和器材以及其他培养战力的各种军事、政治、经济设施和资材”、抢掠物资,并掳劫青壮年等“以战养战”的目的。失败原因: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国民政府的决策者们认为依赖美国,胜利在望,曾一度表现积极,以攻势作战获得了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但在此次会战之前,太平洋战场上日军连连胜利而盟军则节节败退,特别是美、英的世界战略是“先欧后亚”,对国民政府的有效援助极为微少,因而蒋介石等人保存实力、坐观事态发展的消极抗战思想上升到主导地位。

    所以有人说这场战役“没什么营养”,主要就是因为中国参战方是国军,不是共产党,而且这场战役总得来说是国军战败,“更不值得一提。”高中历史书上对国军正面战场描写的唯一很详细的就是那场台儿庄战役,原因在于规模足够大,拼的就是战斗力与策略方阵,国军获得了胜利。

    那要我说,有什么值不值得提的?说这些话的人显然不怎么爱看历史书,对历史不感兴趣,嗯?还是说是共产党的死忠粉?国军已经被打败跑到湾湾那里了有啥好提的?更何况还是场失败的战役……

    针对电影里最后一句话,在成功营救56名飞虎队以后,有大约25多万人为此受到日军迫害,其实这句话有点片面,怎么说呢,做过文科生的应该都知道,对于促成一次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哈,永远不会只有一个,起码有一个直接原因,可以说是导火索,还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这个事件发生的根源,电影最后一句话其实是说了救美国飞虎队而促成25万人被迫害的直接原因,一个导火索,而且这个直接原因还是有连带关系的,连带关系就是美国一方,杜立特下命令美国空军中队乘架以大黄蜂号为首的战斗机对日本几个城市进行轰炸,完了需要有就近机场降落,北上的苏联这时候对亚洲战场还是在中立的态度的,基本上是还没打算提供什么援助的,主打欧洲战场,所以美国来亚洲战场参战只能依靠国军援助,可惜日军看破了这层连带关系,垄断浙江一带的铁路包括前进机场,他就怕美国空袭过来后有安定所,而巧了中国老百姓把落难的美国空军救了,对日军来说简直就是火上浇油,导火索啊!不治你还能行?

    还有一个小点哈,我觉得我有必要说下,有人说女主不够村?不够土?你怕是对江浙一带的小镇村妇有啥误会吧?真当这是陕北湖南呢?共产党革命根据地的农村妇女啊?这可是国军的领地啊!英子的丈夫可是国军高级军官,可不是共产党的遗孀,更不是八路军游击队的遗孀啊,搞清楚,她可是有高级香水的女人,如果没有杰克的突然到来,我想她早就跟妞妞去城市居住了。

    89372157
  • 子曰就酱
    2017/11/15 10:33:13
    这是一部导演扑街,摄像喝醉的烂片

    如果有零星 我就打零。首先说说看着电影的动机。在一个无聊的周末,偶然逛了一个家旁边的商场,新开了一个百老汇影城,大屏播放刘亦菲的新电影,刚好没事就买了张票。一进影厅,发现这全新的装修,空无一人,心想这真是花了30块包场的节奏,悲剧就此开始。空场不是没有原因的。影厅在电影开始后就进来一个胖胖的妹子。加上楼主和楼主的伴,全场三个人。电影的开场,整个画面就是晃的,楼主以为是剧情需要,毕竟是海上开飞

    如果有零星 我就打零。首先说说看着电影的动机。在一个无聊的周末,偶然逛了一个家旁边的商场,新开了一个百老汇影城,大屏播放刘亦菲的新电影,刚好没事就买了张票。一进影厅,发现这全新的装修,空无一人,心想这真是花了30块包场的节奏,悲剧就此开始。空场不是没有原因的。影厅在电影开始后就进来一个胖胖的妹子。加上楼主和楼主的伴,全场三个人。电影的开场,整个画面就是晃的,楼主以为是剧情需要,毕竟是海上开飞机。结果到了该静止的画面,画面还在晃,摄像大哥你是喝多了吗?整个影片看下来,我都晕车了!

    再说说演技,虽然我是刘亦菲的小粉丝儿,因为我是直男审美。但是那些说什么演技大突破的,请你们摸摸自己的良心,不痛吗?全程尬戏,只有那个美国人杰克演技是在线的。再说少群兄,感觉还是太阴柔,那个端枪的姿势简直让我不禁想问,兄弟,你是吃鸡外挂开多了吧,枪离身体八丈远,你能看到准星吗?

    再说说剧情,简直不能再单一。和黄河绝恋根本没法比,剧情简单可以,但是你拍的细腻也行呀。所有的情感线都很牵强,男女主不知道怎么的就突然生情愫,突然死掉,然后电影突然就结束了。

    总结下,这个电影真的是史上花钱看过最烂的电影,没有之一。剧情尬,演技尬,摄像渣!呵呵呵

    【详细】
    8924543
  • shunli
    2017/11/14 13:34:32
    拍得可以 主演不行

    节奏缓慢,剧情老土,没有触动内心的情感。但是拍得有些情调,对比浮躁没什么内涵的中国电影,丹麦电影过得去吧。演员方面不合适,特别讨厌剧情片选刘亦菲主演。她每个角色都无法融入,演技都是浮在表面,塑造的人物无法立体起来,演技要么用力过猛要么原生态。长得漂亮就安心做一个平面模特,或者选择难度系数比较低的花瓶角色,武打片,合家欢电影等。明明可以靠颜值,却要拼才华,偏偏又没有才华。一分给音乐,一分给电影

    节奏缓慢,剧情老土,没有触动内心的情感。但是拍得有些情调,对比浮躁没什么内涵的中国电影,丹麦电影过得去吧。演员方面不合适,特别讨厌剧情片选刘亦菲主演。她每个角色都无法融入,演技都是浮在表面,塑造的人物无法立体起来,演技要么用力过猛要么原生态。长得漂亮就安心做一个平面模特,或者选择难度系数比较低的花瓶角色,武打片,合家欢电影等。明明可以靠颜值,却要拼才华,偏偏又没有才华。一分给音乐,一分给电影营造的情调。

    【详细】
    8923210
  • 朝暮雪
    2017/11/13 9:51:11
    我很爱国,但我要给《烽火芳菲》打差评

    空军上校杰克和四名战友轰炸日本后前往中国,一名中国军人误以为来的是日本飞机,关闭了所有路灯,导致杰克等人无法降落,只好弃机跳伞。

    杰克掉在树上,伤了左腿,被寡妇英子(刘亦菲 饰)和村长所救。

    空军上校杰克和四名战友轰炸日本后前往中国,一名中国军人误以为来的是日本飞机,关闭了所有路灯,导致杰克等人无法降落,只好弃机跳伞。

    杰克掉在树上,伤了左腿,被寡妇英子(刘亦菲 饰)和村长所救。

    8920274
  • 杀伤性T细胞??
    2017/11/13 7:52:33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趁着双十一。约了朋友去看电影。我有先看影评挑电影的习惯。挑了半天,挑了个小众的电影,在里边刘亦菲演的是一个寡妇。到了电影院不怎么舒服,正在犹豫要不要把票给另外一个朋友去看,就开始检票了,想着,那就进去呗。进去的时候电影已经开场了。看到美军轰炸机,接着镜头转到英子,也就是刘亦菲演的角色。她在像我老家那种摆设的那种房子里面,纺着丝。暗淡的光线,莹白纤细的手,对比出一种美感,我为神仙姐姐穿袄子都如

    趁着双十一。约了朋友去看电影。我有先看影评挑电影的习惯。挑了半天,挑了个小众的电影,在里边刘亦菲演的是一个寡妇。到了电影院不怎么舒服,正在犹豫要不要把票给另外一个朋友去看,就开始检票了,想着,那就进去呗。进去的时候电影已经开场了。看到美军轰炸机,接着镜头转到英子,也就是刘亦菲演的角色。她在像我老家那种摆设的那种房子里面,纺着丝。暗淡的光线,莹白纤细的手,对比出一种美感,我为神仙姐姐穿袄子都如此脱俗的颜值服气。然而我并不是一个看脸的人。她中气不足的台词儿让我很出戏。我暗暗发功,准备开始挑毛病。镜头跟着纺完丝的英子来到她亡夫的遗像前,一个战死他乡的军人,她用火柴点了三根香,举过眉拜了三拜,就像我小时候看着长辈拜先人那样。一切都是在沉默中进行,她有条不紊地做着一天要做的事情,照顾相依为命的女儿,把生丝拿去小贩那里换钱,养活自己和女儿,还有前夫的父母。我的心,忽然就静下来。从这些很琐碎的生活点滴里感受到一个女人在乱世担起养家的力量。也担心女儿被人欺负,和女儿商量着攒够钱到城里去。女儿问她城里有多大,她说从城头走到城尾要一天多。那里没有人欺负寡妇和寡妇的女儿。母女都这样向往着。我知道后来的剧情,忽然有点心疼她们这样诚心诚意的向往。后来一个被日军追杀的美国飞虎队员打乱了她们平静的生活。村长为了保护这个美国人就义了。村长一直都对她俩母女很照顾。她对国际形式一窍不通,分不清日本人美国人,出于一份心里的善良,做不到见死不救,也更是她同亡夫一样有着一份家国情怀,在知道这样做很危险的情况下,还是收留照顾了这个美国人。导演用很细腻平静的镜头表现异国人在生死未卜的乱世暗生的情愫。他们都明白这样的感情在这个时代并不安稳。剧情随之层层推进,美国人暴露,村里人一个一个的牺牲。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英子作为一个柔弱的女性,保护自己的女儿,保护没有利益关系甚至还威胁自己安全的美国人,她身上所闪现的坚韧,善良。这些曾经在我们的教科书上讴歌了又讴歌的人性光辉,却在我们这个时代慢慢遗落甚至受人嗤笑。英子是个很传统的东方女性,就是她所面临生死攸关的险境塑造了这个角色的血肉。她有我认识的很多女性和母亲身上有的美,她不自知,却触动了很多人,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词汇形容她的美,只能跟着她的感情起伏去体会她。命运并没有厚待她,她也从容地尽着她认为自己该尽的责任,你感受不到她心里一点苦,只是看着她用女性生性的柔软去包容和接受她所经历的逆境。看到她中弹倒下那一刻,美国大兵不顾一切冲到她面前抱起她。内敛的感情在这一刻爆发。没有狗血的仰天咆哮,也没有老套的女主便当前万金油遗言,英子对着他笑,闭上了眼。形势比人急。大兵只能放下她的遗体,坐上船,镜头对着英子皎洁的脖子,染血的袄子,越拉越远。生命就是这样脆弱。生活没有排演好的生离死别。就这样匆匆凋谢,留给活着的人一生的牵挂。我从电影院出来很久。脑子里都是天仙姐姐的寡妇的一颦一笑。还有她的勇气和柔情。天已经黑了,看着街上熙熙攘攘万家灯火,我在想,这样的和平是多少个这样的女性和热血男儿用性命换来的。感叹生死无常。现在我们拥有互联网,有着比过去更近的距离,想见面随时可以用视频见面,想说话下一秒可以用语音和远在天边的人沟通。我们的选择越来越多,诱惑越来越多,享受着前面好几代人都不敢想的物质生活,却退化了珍惜和生死相依的能力。这些话真的挺矫情的。但是在看到后面美国大兵时隔五十年后,给英子女儿那封信的开头,“这五十年我从未停止对你母亲的思念,我想你应该也知道,我对你的母亲,有爱情。”我有泪流满面的冲动。现在还有多少人相信这样跨越所有距离包括阴阳的感情呢。从前的车马很慢,邮件亦是,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其实我可以选择很逗比,很无厘头,吐槽的语气写这篇影评。但是我没有,我尊重这部影片,我尊重这样的女性,我尊重这样的感情,我尊重他们付出生命换来的今天。

    【详细】
    89201591
  • 零下一度
    2017/11/10 16:18:30
    战争中,一个女人的选择,将会定义一个国家
    很朴实平和类似纪录片的剪辑方式。没有过多配乐,没有刻意煽情。但看完发现,自己跟着结束的字幕哭了出来。
    以一个所谓现代的思维方式,我对于那个战争年代,普通百姓做出牺牲自己救助美国士兵的选择而感到震撼。
    我设身处地的想,如果是我,我会不会这么冒险。我觉得不会,或许现在大多数人都不会。我们习惯了说“情分本分”,习惯了不去麻烦别人,但别人也来别来麻烦我。
    所以那一段真实的历史,在今天看来
    很朴实平和类似纪录片的剪辑方式。没有过多配乐,没有刻意煽情。但看完发现,自己跟着结束的字幕哭了出来。
    以一个所谓现代的思维方式,我对于那个战争年代,普通百姓做出牺牲自己救助美国士兵的选择而感到震撼。
    我设身处地的想,如果是我,我会不会这么冒险。我觉得不会,或许现在大多数人都不会。我们习惯了说“情分本分”,习惯了不去麻烦别人,但别人也来别来麻烦我。
    所以那一段真实的历史,在今天看来,尤为珍贵。
    我们的先辈,曾经的做出的选择,就像是预告片中所说的“你的决定意定义你的人生,战争中,一个女人的选择,将会定义一个国家。”
    历史是残酷的,男女主角的感情是朦胧而美好的。跨越五十年的时光,英子的那一缕头发,还被杰克贴身收藏。那一幕出现,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最后说说一直不被观众看好的刘亦菲的演技。作为一个一直欣赏她颜值的路人来说,我被圈粉了。
    几场哭戏拿捏的非常好。尤其是,她被婆婆指责,对不对得到起她死去的丈夫时,她委屈一喊“我从来没让哪个男人进过我的屋子。”然后匆匆出门,站在门外,压抑着颤抖的身躯,没有发出声音的流泪。那种委屈压抑,不被理解的痛苦,独自一人抚养女儿的艰辛。都在那一刻,让观众感受到了。。
    要说哪里有缺陷,我觉得台词有些地方略显生硬,我不知道剧本是不是外国编剧写的,如果是,那就能理解了,如果是本国编剧,我觉得该拉出来揍一顿。比如有一处,英子女儿妞妞在学校被人欺负了,她妈妈问她怎么了。她说”人家都说做寡妇的女儿很倒霉。。。我想爸爸了。”这里一看就不符合本土的对话习惯。如果改成,”他们都欺负我没有爸爸,说我爸爸死了。。。我想爸爸了。”这样也许会好很多。
    总的来说,男女主角演技都在线,女主角尤其让我惊艳丽了一把。台词略微坑爹,故事很是温情。
    【详细】
    8915754
  • 小鱼
    2017/11/10 7:45:28
    烽火芳菲

    历史背景还是很感动的!珍珠港事件后,为了鼓舞士气,美国时任总统下令轰炸东京。在任务完成后,由于燃油耗尽,杰克·特纳上尉以及他的队员迫降在中国浙江省境内。英子和她女儿无意中发现了昏迷的杰克,尽管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英子依然没有放弃这位需要救助的美国人。尽管他们语言不通,但这段感情注定将会影响他们一生。刘亦菲是有那么一丝丝的进步 但刻意的表演还是使本该很感动的剧情失色了!

    历史背景还是很感动的!珍珠港事件后,为了鼓舞士气,美国时任总统下令轰炸东京。在任务完成后,由于燃油耗尽,杰克·特纳上尉以及他的队员迫降在中国浙江省境内。英子和她女儿无意中发现了昏迷的杰克,尽管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英子依然没有放弃这位需要救助的美国人。尽管他们语言不通,但这段感情注定将会影响他们一生。刘亦菲是有那么一丝丝的进步 但刻意的表演还是使本该很感动的剧情失色了!

    【详细】
    8914192
  • JQWYLQSH
    2017/6/20 21:16:24
    电影《烽火芳菲》影评——Keep It Simple
  • 栗子酱
    2017/6/19 16:57:03
    烽火中英雄背后的普通人

    今天看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影片《烽火芳菲》,整理了下语言。在看之前,电影的配乐和导演比利?奥古斯特就被安利了无数次,所以,我放心的调高了期待值。事实证明,确实没有让观众失望,观影体验非常棒。首先,是观众最担心的水土不服问题,豆瓣热评里还有就这点黑的,最可笑的是那条评论发出来的时候电影根本没放映过,这种闭眼黑都有人顶上热门也是醉了。可以非常坦诚地说,这部电影不是译制片,虽然里面包含了美国大兵

    今天看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影片《烽火芳菲》,整理了下语言。在看之前,电影的配乐和导演比利?奥古斯特就被安利了无数次,所以,我放心的调高了期待值。事实证明,确实没有让观众失望,观影体验非常棒。首先,是观众最担心的水土不服问题,豆瓣热评里还有就这点黑的,最可笑的是那条评论发出来的时候电影根本没放映过,这种闭眼黑都有人顶上热门也是醉了。可以非常坦诚地说,这部电影不是译制片,虽然里面包含了美国大兵、日本军官、中国百姓三个国家的人,但是都是原音!对了,里面因为语言不通也安排了不少细节上的亮点和萌点,这也是情节的重要一部分,属于沉重氛围里的调剂,导演很用心了。其次,是感情线的问题,像这类战争题材的文艺电影,很多观众会很在意里面的感情铺开问题。主角是孤身一人带着女儿的寡妇英子(刘亦菲饰)和二战时期执行任务因意外在浙江一带迫降的美国飞行员杰克?特纳(埃米尔?赫斯基饰)。在那个年代的小镇,寡妇的身份注定特殊,印象最深的是英子反驳她婆婆认为她不贞的那句“我从没有让别的男人进过我的屋里”,以及她的女儿对她说的“你不能让男人到家里来”。流言蜚语让英子痛苦,而且女儿妞妞也因为母亲寡妇的身份在学堂一直被孤立和欺负,更难过的是,尚且年幼的妞妞也在自己爷爷奶奶的影响下认为母亲不能和父亲以外的男人接近。不过,这方面并不是刻意说明的情节,而是你在观看的时候能自然而然感受到这些,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可能很多观众看完后也会有更深层的体会,也能感受到导演看似云淡风轻但其实极善于着墨的功力。主角是这样的两个人物,语言不通,身份天差地别,因为一个意外,也因为战争而绑在一起,英子挣脱了旧时妇女的束缚做出了对她而言对当时而言最为出格的事情。而那个一直在前线的美军上尉,亦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变数,甚至打破了自己的原则。男女主角的感情,或许可以说是细水长流,抑或是在那个第一次相处的夜晚突然降临,相信每位观众看后都能有自己的答案。感情线是画龙点睛的一笔,不会突兀,也不会违和。最后,谈到电影的剧情,故事很简单,叙事完整,毕竟是以真实事件为创作原型。导演的重点不是某些人无脑黑的中国美国一起抗日那种情节,而是将目光聚焦到了战争年代的普通百姓身上,影片里没有让人生理不适的某些过于血腥残忍的场面,而是用看似平淡的镜头一一为观众展现了战争的残忍和普通百姓在战争年代里的人性,这些无法在历史书上留下姓名的英雄!在观影中,泪目了很多次,重点是导演根本没有刻意渲染感人或者悲伤,而是顺着情节很自然地落下眼泪。偷偷抹掉眼泪的时候,看到附近的很多人也在抹眼泪,看来导演真的成功了一大半!因为还没有正式上映,不方便剧透太多,仅从我自己的角度,到正式上映的时候我会再去影院看的。我很喜欢这部电影,没有过分的压抑,有泪点有笑点,适合所有人(老少咸宜)观看,是一部成功的史诗战争片。相信等正式上映的时候,去看的观众不会失望的!

    86131364
  • 爱看电影
    2017/6/19 15:52:56
    男女主角对视的画面

    有大量剧透!慎入(不举例子我可能不太会写评论)

    我相当佩服刘亦菲的打戏身段,因此对她有偏爱。我相信从她学武打的刻苦程度来看,她是真的想成为一名优秀演员。如果一个角色的情感起伏有一条曲线的话那么她可以表演出人物某些关键情感,但是一个点并不能真正让观众产生共鸣,一条情感曲线的产生是需要无数个情感点的堆积才能真正看出起伏,换言之,情感的爆发固然很重要,但是无数细小的角色细节也同样是人物

    有大量剧透!慎入(不举例子我可能不太会写评论)

    我相当佩服刘亦菲的打戏身段,因此对她有偏爱。我相信从她学武打的刻苦程度来看,她是真的想成为一名优秀演员。如果一个角色的情感起伏有一条曲线的话那么她可以表演出人物某些关键情感,但是一个点并不能真正让观众产生共鸣,一条情感曲线的产生是需要无数个情感点的堆积才能真正看出起伏,换言之,情感的爆发固然很重要,但是无数细小的角色细节也同样是人物塑造的重点。

    很高兴在这部影片中她展现出了相当数量的细节演技,比如对公婆无理取闹的委屈,洗衣服时发现敌人的警觉,甚至是开场与人换钱时的略显急迫,都演的较到位。这些看似与救人的主线不太相关,但都是对人物生动性的重要补充。

    配乐很不错,不错在它一开始放字幕的时候看着崇山峻岭的画面就带起了一种哀伤的情绪(不排除是我多愁善感)。从画面来看,就如主持人介绍所说,这部电影仍然可以看到导演的风格,比如男主从山洞醒来时,男女主对视时,女主做饭时的光影,真的是,好看。烟雨中的江南小镇,真的如诗如画般美丽。故事是简单的故事,但是带入那时的人民而言,再简单也不简单。看这片子的时候总是忍不住想到血色湘西的结局,谁不是敢爱敢恨的儿女啊,为了抗战谁又会贪生怕死啊!

    这部电影也是有不足的,当然这个不足因人而异。故事节奏是对的,但是氛围渲染还有欠缺,当然这也可能是留白艺术,具体大家可以自己看看。故事本身也有一些可推敲的点,比如某些“可怕的错误”,定时上线推动剧情发展的霓虹人,某些比较西化的台词等。我的观点是,瑕不掩瑜。

    最后想说一下男女主的感情线,导演用了好几个铺垫情绪转变的点来完成这条线,使得最后的情感爆发不至突兀,我感觉完成度不错,给最后情感爆发的眼神戏点赞。但是我想说的是电影中间男女主的一段对视。女主到男主到女主到男主最后到女主,前两次女主与男主对视,最后一次女主侧脸,英的眼神,有感动,幸福,悲伤,和幸福;杰克与英感同身受,为这段戏爆灯!

    很开心刘亦菲的演技有了进步,希望她能和越来越多的优秀导演合作,不断学习,成为优秀的演员。

    【详细】
    8613895
  • 阿达阿达呀
    2017/6/19 14:16:22
    爱隔山海 莫知我哀
    二战背景的故事,总不免对战争的批判、对人性的反思、对情感的眷恋。然而最终的落脚点在哪儿,全片的基调就在那儿。所幸在看片前对于剧情没有过多地了解,形成固化思维,反而能比较自在地感受导演的心思、演员的表演。全片看完,还是想真心地告诉大家,《烽火芳菲》不失为诚意之作。
    尽管此前只看过比利导演《征服者佩尔》和《去里斯本的夜车》,但在影片伊始熟悉的冷色调和平缓的运镜、简练的人物对白,还是能轻易勾起对导
    二战背景的故事,总不免对战争的批判、对人性的反思、对情感的眷恋。然而最终的落脚点在哪儿,全片的基调就在那儿。所幸在看片前对于剧情没有过多地了解,形成固化思维,反而能比较自在地感受导演的心思、演员的表演。全片看完,还是想真心地告诉大家,《烽火芳菲》不失为诚意之作。
    尽管此前只看过比利导演《征服者佩尔》和《去里斯本的夜车》,但在影片伊始熟悉的冷色调和平缓的运镜、简练的人物对白,还是能轻易勾起对导演作品的记忆。Emile Hirsch虽为年轻演员,亦不靠身材长相著称于好莱坞,但自有一股子忧郁内敛的感觉,映前的沟通笑起来还颇有些少年气。在电影中一身戎装的扮相和微锁的眉头,能够迅速将观众带入到战争背景的焦灼状态。随着战争背景的铺陈结束,画面迅速转接到中国南方熟悉的乡村环境,一动一静,残酷的战争与祥和的乡村生活构成了全片的背景。

    故事的叙述者是Emile Hirsch所扮演的Jack,对于刘亦菲所扮演的英子却无甚画外音介绍,反而是用了些许细节进行侧面烘托。寡妇、纺丝、单独带着女儿生活、独自面对村里的流言蜚语、公婆的冷嘲热讽无情盘剥、与村长似有若无的一段旧情、暗自攒钱想要走出乡村重新开始的心愿,这样人物与刘亦菲本人之间的反差不可谓不大。所以在影片的前半段,普通观众可能都要花一些时间跟随刘亦菲进入角色。好在刘亦菲的完成度还是不错,在人前的怯生生,在女儿面前的逞强,都表现得颇为细腻。甚至为了凸显人物的清贫和降低演员的美貌度,导演在前半段只给了她一件粗布衣服,想来也是从没有过的境遇了。

    剧情虽不算跌宕起伏,但整体来看却是十分规整。飞机坠落、发现美国兵、村长之死、私藏美国兵、少佐闯入、营救美国兵等一系列情节点,有节奏有逻辑地铺陈开来,整体虽稍显平缓,但张弛有度,不乏喜剧性元素,也不乏紧张的故事波折。在我个人来看,整体的故事节点有两个,一是英子发现自己对Jack生出了不该有的情愫,二是Jack枪杀少佐。尤其要提的是前者,导演的拍摄手法实在是有大师风范,刘亦菲的表演亦可圈可点。先是因故与Jack发生争吵(这场戏刘亦菲演得非常到位),此时英子的情绪一方面是面对村里人和日本兵的紧绷,另一方面是她模糊地发现了自己对于Jack的在意。此后,在公婆家中被点破过往与村长的私情,英子震怒之后出屋,在屋外的表情特写里刘亦菲演出的一丝犹豫和懊悔颇耐人寻味。再到为Jack特地花钱买了鸭肉来吃,制作拐杖,甚至在吃饭的时候特地穿上了许久不穿的新衣(此处刘亦菲同学终于换了第二套戏服)。直至最后临别一吻,感情线的铺垫至此达到高潮。

    可能有观众会对影片的感情线有些许疑问,但我揣测编剧和导演的意图,这段感情还是有颇多伏笔。比如英子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英子死去的前夫是军人,英子一直在用村里其他女人都不曾有用的香水,这是英子前夫留给她的。诸如此类的剧情铺垫,其实让二人情愫的萌生水到渠成。在这之中,Jack与英子女儿关系从敌对走向好转,也对英子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总体来看,感情线在影片中的分量并不大,但却是颇有意思的。正如我上文所说,对于战争题材而言,最终的落脚点在哪儿,全片的基调就在那儿。最终,故事的结尾停留在Jack对于英子的缅怀,可见导演对于这段感情也是刻画得十分用心。而Jack对于英子的感情也如片头片尾一般,隐于中国南方氤氲的山林之间。他因公驾驶飞机飞过太平洋,与英子见上这一面,相处过这一段时间,真心地爱过这个女人,自此50年不敢忘。这样的爱情,我想才是导演心目中最珍贵的。

    此外,结尾的字幕记录史实,不可谓不沉重。但回过头来看,电影之中导演对于人物并没有赋予过多的战争色彩,而是将其聚焦到一个战争中不知名的村庄,一个战争中连姓都不知的寡妇身上,于温情脉脉之中呈现人世的温暖和希望。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也一直是比利导演的强项。舒缓而沉静的配乐、冷峻而偶有温暖的色调,时常隐于黑暗中的人物特写,光影之间都是导演对于每一个人物的体察。

    对于这样的诚意作品,我认为还是颇值得去影院一看的。
    【详细】
    86121679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