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24975
  • 林艾米
    2021/5/30 21:30:08
    《月光变奏曲》:金融专业的初礼,为何能被出版社破格录取为编辑?

    文|林艾米(amylin_writer)

    文|林艾米(amylin_writer)

    13579227
  • LorneX
    2016/3/6 0:04:38
    All about LOVE
    It's not about sexuality or something alike, it's all about love. And being able to love and be loved by someone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thing for human beings. When Ellen said that She just wanted be
    It's not about sexuality or something alike, it's all about love. And being able to love and be loved by someone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thing for human beings. When Ellen said that She just wanted be happy and coming out really made her happy and prevented her from shame and desperation, I was touched. And when the mom, whose son just came out, said "It's OK. You are always my son and the only one", it is also tear-jerking. The 1st episode of Gaycation records LGBT community in Japan, which is a reflection of China, but the situation in China is much more worse since the SARFTC banned gay-things on TV.
    【详细】
    7800620
  • 狗尾巴草lucy
    2013/2/2 22:50:21
    只要相爱,没有什么不可以
       记得很早的时候就已看过这部片,当时的印象除了几个入眼的帅哥美女,就是那个做梦都想去的云南了。昨天晚上,一个人再次看了一遍,真心感觉这是一部能入心的影片。
       第一对就是再平常不过的老夫老妻。没有孩子,没有照过结婚照,只有没完没了的抱怨,那种去超市都要算计着是用优惠券还是银行卡的感觉真的是不好受啊。每天胜似口头禅的离婚二字,只
       记得很早的时候就已看过这部片,当时的印象除了几个入眼的帅哥美女,就是那个做梦都想去的云南了。昨天晚上,一个人再次看了一遍,真心感觉这是一部能入心的影片。
       第一对就是再平常不过的老夫老妻。没有孩子,没有照过结婚照,只有没完没了的抱怨,那种去超市都要算计着是用优惠券还是银行卡的感觉真的是不好受啊。每天胜似口头禅的离婚二字,只怕一人听烦一人也说烦了,但最后也没离婚啊。在我看,床头吵架庆尾和就是经典的夫妻相处之道。心里有委屈时,只需两人坐在床头,哭一哭,日子还是能过下去的。
       第二对新人。走到离婚肯定是有原因的。害怕,都在害怕,男的害怕失去自由,女的害怕没有语言。起初看女主人公的时候,心里还默默的说,好丑,但其实她是一个很耐看的女孩。如果心里太难受,哭出来,身为男人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第三对未婚。这一对挺好玩的。林心如演的导游小姐很大方得体。读书多的爱情专家。她能为了书中的主人公而哭上它一晚上。但当爱情真正发生到自己身上时,她又不知所措了。她也在害怕,害怕爱情来去匆匆。
       是的,我们都在害怕,害怕自己付出也抓不到。但不去试试,谁又知道呢。
    【详细】
    5765572
  • 米姐起飞
    2017/1/9 0:21:25
    打一星没用,想留住老公,得提高内功
    听说打一星的很多都是我们姑娘,主要是看不惯本片不太正的三观。
    什么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啊,还没结婚呢就拍这绝望的片儿来吓唬我们?
    什么哥们儿之间沆瀣一气帮逃捉奸又帮婚外恋的?这也算歌颂哥们儿义气?
    什么外面的妹子就非比家里的老婆美丽动人啊?那老婆给你生孩子洗衣服做家务你怎么不说?
    什么广电总局你审不审片儿啊!这样的下三滥你也不一枪毙了他吗?
    什么...

    听说打一星的很多都是我们姑娘,主要是看不惯本片不太正的三观。
    什么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啊,还没结婚呢就拍这绝望的片儿来吓唬我们?
    什么哥们儿之间沆瀣一气帮逃捉奸又帮婚外恋的?这也算歌颂哥们儿义气?
    什么外面的妹子就非比家里的老婆美丽动人啊?那老婆给你生孩子洗衣服做家务你怎么不说?
    什么广电总局你审不审片儿啊!这样的下三滥你也不一枪毙了他吗?
    什么...

    我写不下去了,因为我不是站位这一边的SORRY。


    首先想说的是,我也是一已婚的姑娘。而且不是新婚,婚了快5年吧。所以对于婚姻这座"坟墓",也算是有点发言权。

    其次再严肃表明立场,出轨是不对,男女双方谁出轨都不对。但打一星,也讨好不回对方想要出轨的心。不如提高内功,你变得越是优秀,他便越难被外面的妹吸引走这便是客观事实。

    这并不是给男生们洗白,但也不是说他出轨你便是全对,你特委屈你哭天喊地你夺命追问爱不爱我你不想活了只会让你显得更狼狈他更反感。越这样男生就越觉得外面的妹怎么那么优雅知性通情达理又身材火爆人间尤物呢啊,所以,在他认识更优的妹之前,咱请先优起来好吗?

    剧中的老婆形象,短发素颜背心长裤说话大嗓门儿一副假小子打扮。而外面的妹……我不形容了,反正无论是身材颜值性格都无死角的美,作为女生我都被大口大口地吸引住了。谁更吸引人谁有女人味你们说!

    8282788
  • 呂永佳
    2007/6/28 0:31:05
    《綁架》:欺騙、操控與權力
    綁架之最原初意識形態本來在於:施害者與受害者(包括當時人及其家屬)的對立關係,但這種對立關係很明顯不能有力地闡述綁架實質所盛載的權力關係運作。如果綁架所表示的是純粹的操控與被操控,則我們可以發現電影的基本設置,實是有意解構這種純粹的強弱關係:受害者林曉陽性林嘉欣飾)變成綁架者,最後又顛倒成為了受害者。

    除了敵我分明的轉換,我以為更重要的一點在於「欺騙」。讓何婉真(劉若英飾)由一個受害
    綁架之最原初意識形態本來在於:施害者與受害者(包括當時人及其家屬)的對立關係,但這種對立關係很明顯不能有力地闡述綁架實質所盛載的權力關係運作。如果綁架所表示的是純粹的操控與被操控,則我們可以發現電影的基本設置,實是有意解構這種純粹的強弱關係:受害者林曉陽性林嘉欣飾)變成綁架者,最後又顛倒成為了受害者。

    除了敵我分明的轉換,我以為更重要的一點在於「欺騙」。讓何婉真(劉若英飾)由一個受害者(被綁架兒子的母親),變成一個時而癲狂時而冷靜的反綁架者的力量,是來自欺騙:欺騙警方、欺騙自己兒子已經死了。綁架這個行為除了演繹施與受的權力關係以外,欺騙明顯是另一重心。欺騙的意義並不在於,我應否相信交了贖款後肉心安全?我如何相信你的錢是真的?這類的機械式疑問;而是在於如果我的愛較少,我的欺騙便顯得更有力量,我可以操控你,因為我不會輸掉甚麼。

    然而前段誤綁架的一段戲標示了林曉陽的一個獨特處境:她的愛的重量不遜於何婉真。那麼綁架所衍生的權力機制便起了變化,這也是林曉陽變成輸家的伏線。而這個位置的逆轉,則不難解讀出一個復仇脈落:以愛「控」愛。在此金錢的「魔力」變得次要,局中人慢慢走向癲狂:為了成為這個機制中較強的一方,放棄一切,也就是要拿到操控這場失控遊戲的主權,更重要的是我要你失去摯愛的滋味。這時甚麼身分都會甩掉,我們彷彿看到人類癲狂的本質,壓倒所有理性感性的認知。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綁架的意義實際上是由兩組的概念築成:「愛」與「放棄」;「信任」與「欺騙」。然而電影如何從兩位女主角之間,穿起這兩組重要概念,濃縮在個多小時的螢幕之上?無疑在這個層面的考慮上,電影是薄弱的。林曉陽與何婉真所標示的,不外乎是幸運與絕望的差別,而不在於人與人、人與綁架之間千絲萬縷,互為拉扯的緊張關係。則我們不禁要問:何以林曉陽命運如此悲慘,而何婉真雖在短時間內承受了痛失手足、丈夫和兒子的感覺,然而為何編劇便對她有一絲憐憫?這顯示了一個缺失: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係過於簡單化,而作為一部電影,這種粗疏令整個綁架結構的營造停留於一個欠缺力量的層面。
    【详细】
    1173886
  • 蓝若惜
    2014/11/26 20:35:17
    给一分的都去切腹去
    我是在电视上无意中从第四季后半部分看起的,本来也是不看的, 当时的感觉怎么那么傻的,不过一次无聊的时候看了,还是蛮好看的,于是网上找视频准备从第一季开始补齐。虽然这部剧是给小孩子看的,不适合二十多岁的人,不过呢在压力繁重的现实生活,回到家里还看那种后宫那种于大妈的脑残剧岂不是找罪受,看看这类轻松的压力也没有了。话说魔法教室蛮像动漫蓝色驱魔师里的教室的,呵呵
      ——————————————
    我是在电视上无意中从第四季后半部分看起的,本来也是不看的, 当时的感觉怎么那么傻的,不过一次无聊的时候看了,还是蛮好看的,于是网上找视频准备从第一季开始补齐。虽然这部剧是给小孩子看的,不适合二十多岁的人,不过呢在压力繁重的现实生活,回到家里还看那种后宫那种于大妈的脑残剧岂不是找罪受,看看这类轻松的压力也没有了。话说魔法教室蛮像动漫蓝色驱魔师里的教室的,呵呵
      ——————————————————————
      我只想说给一分的都去切腹去,用心一集集看下去,你会发现还是蛮好看的。
    【详细】
    7211249
  • 楠小豆
    2022/10/29 15:37:40
    运动奶狗×温柔御姐的励志成年人爱情
    14728196
  • 杰拉德
    2022/3/6 13:16:09
    纯正的侦探类悬疑英剧《喜鹊谋杀案》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公众号“杰拉德”回复“喜鹊谋杀案”获取资源,欢迎授权转载! One for sorrow Two for joy Three for a girl Four for a boy Five for silver Six for gold Seven for a secret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公众号“杰拉德”回复“喜鹊谋杀案”获取资源,欢迎授权转载! One for sorrow Two for joy Three for a girl Four for a boy Five for silver Six for gold Seven for a secret Never to be told 本剧由BritBox UK和美国PBS旗下的Masterpiece联合制作,改编自Anthony Horowitz...  (展开)
    【详细】
    14258335
  • 叨客特
    2019/10/22 11:07:34
    第二集,赵伍晋级国民岳父,我被女儿赵红圈粉了

    看过《早餐中国》第二集的男性胖友们,一定有过惊呼或是低吟或是心声的感叹一句,老板闺女好漂亮。

    看过《早餐中国》第二集的男性胖友们,一定有过惊呼或是低吟或是心声的感叹一句,老板闺女好漂亮。

    10591218
  • 安好便是晴天
    2016/3/17 15:05:22
    几个有神经质的人相爱相杀
    首先我并不知道题材和内容,完全是冲着一位据说演技有提高的演员看的。看完有一些感想:1、影片一开始由歌曲甜蜜蜜引出案子不觉得太生硬了吗,难道是想表达发生的年代?2、回忆杀也太乱了吧,随时由现实开始回忆再返回现实,我看到一半竟然不知道它想表达的是什么,根本...  (展开)
    首先我并不知道题材和内容,完全是冲着一位据说演技有提高的演员看的。看完有一些感想:1、影片一开始由歌曲甜蜜蜜引出案子不觉得太生硬了吗,难道是想表达发生的年代?2、回忆杀也太乱了吧,随时由现实开始回忆再返回现实,我看到一半竟然不知道它想表达的是什么,根本...  (展开)
    【详细】
    7815219
  • 氢氦锂铍硼
    2015/9/22 5:45:43
    后半部分BUG有点多吧
    1.第三战区更换密码本为什么非要经过上海?从国统区过去不行?


    2.这些特工之间不应该是单线联系吗,怎么搞的谁都能下命令,能联系上?

    3.汪曼春认识毒蜂吗?她知道毒蜂就是王天风?怎么抓住了之后直接上来就“毒蜂”?所谓专业特工你就隐藏得这么点深?照理说应该是只知其名(毒蜂)而不识其人(王天风)才对吧?

    4.都抓住毒蜂了,怎么不直接问明谁是谁,直接去抓?
    1.第三战区更换密码本为什么非要经过上海?从国统区过去不行?


    2.这些特工之间不应该是单线联系吗,怎么搞的谁都能下命令,能联系上?

    3.汪曼春认识毒蜂吗?她知道毒蜂就是王天风?怎么抓住了之后直接上来就“毒蜂”?所谓专业特工你就隐藏得这么点深?照理说应该是只知其名(毒蜂)而不识其人(王天风)才对吧?

    4.都抓住毒蜂了,怎么不直接问明谁是谁,直接去抓?还非得按照毒蜂说的办在行动中去抓?

    5.汪曼春之前还一直认为明台是个花花公子哥呢,怎么突然就知道他是什么性格了?“你学生的这性格,你应该是最清楚的了”(第36集)

    6.为什么在有极端武力优势下不抓曼丽和骑云的活口,不是想要翘出军统上海站的一干人等吗,一个莫须有的活口(明台)更能翘些还是加上两个百分百的活口更能翘?(骑云和曼丽命名有很大胜算可以活捉的)。真的不是主角光环吗?明台是主角所以更应该活着?

    7.不想提圣母女一了,这么无组织无纪律共产党能夺得天下?

    8.营救俘虏一节,竟然允许看诊所,还是未经检查的诊所,也太低谷日本人的智商了吧?神剧意味颇浓。

    ..........................
    全片以南田被刺为分水岭,前半部看得津津有味(瑕不掩瑜),后半部简直味同嚼蜡。
    感觉后面的故事就没编好,不管是逻辑严谨性还是节奏的把握,跟前面差太多了(简直接近抗日神剧水准了),可惜了。
    【详细】
    7605638
  • 捏风弄景
    2022/5/2 19:56:35
    很真实的玛丽莲梦露!

    截止到目前,已经看过了本站及某个站里所有发表的评论,大部分都在说没什么新意,刻意引导,新瓶装酒酒的阴谋论等等等,还有给洗地的说梦露是倾向于巴拉巴拉的,更有人说该剧内容是荒谬的,比如这个

    截止到目前,已经看过了本站及某个站里所有发表的评论,大部分都在说没什么新意,刻意引导,新瓶装酒酒的阴谋论等等等,还有给洗地的说梦露是倾向于巴拉巴拉的,更有人说该剧内容是荒谬的,比如这个

    14378279
  • 看不见的自己
    2021/8/20 0:14:44
    无语子

    看了半天不知道演了个啥,这是我唯一一部感觉比我小时候作文还没意思的电影。讲真不知道演了个啥,看了一半出了影厅还把影院的工作人员给惊呆了,居然不看了!以后这种没有评分的电影果然不能触碰,不然就是交智商税的下场!以后看电影还是三思而后行吧!走出影院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回家洗洗睡觉吧!无语到没有啥影评想写,但是为了凑够字数在这拼命码字!

    看了半天不知道演了个啥,这是我唯一一部感觉比我小时候作文还没意思的电影。讲真不知道演了个啥,看了一半出了影厅还把影院的工作人员给惊呆了,居然不看了!以后这种没有评分的电影果然不能触碰,不然就是交智商税的下场!以后看电影还是三思而后行吧!走出影院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回家洗洗睡觉吧!无语到没有啥影评想写,但是为了凑够字数在这拼命码字!

    【详细】
    13810171
  • Ordinary
    2020/2/1 12:09:55
    与其陆琳琅,不如杜小月

    第三部本来故事就有所下滑,陆琳琅临时代替杜小月更是让故事彻底稀碎啊。整部剧看下来,写剧本的时候是明显有安排杜小月戏份的,只是袁立缺席,导致临时改剧本让陆琳琅女主。这一改整个剧情就下滑一大截啊。

    第一,第二部结尾只是有个找夫婿的话头,因为缺演,在第三部开头强行把杜小月嫁出去了,杜小月莫名其妙又结婚了。第一部里,编剧可能没打算留个女主角,在最后个故事里,给莫愁和杜小月都安排了归宿,之

    第三部本来故事就有所下滑,陆琳琅临时代替杜小月更是让故事彻底稀碎啊。整部剧看下来,写剧本的时候是明显有安排杜小月戏份的,只是袁立缺席,导致临时改剧本让陆琳琅女主。这一改整个剧情就下滑一大截啊。

    第一,第二部结尾只是有个找夫婿的话头,因为缺演,在第三部开头强行把杜小月嫁出去了,杜小月莫名其妙又结婚了。第一部里,编剧可能没打算留个女主角,在最后个故事里,给莫愁和杜小月都安排了归宿,之后杜小月人气不错,续集打算继续用,就强行死状元。于是乎杜小月有两次莫名其妙的婚姻,不明不白的就克夫了,就见异思迁了。给杜小月的人设和月纪关系带来许多麻烦。。

    第二,杜小月的缺席,对第一个故事影响是最大的。如果本来剧本有杜小月,陆琳琅只是单元女配。那么用不着大篇幅来塑造陆琳琅,用不着以常四和杏儿来分担杜小月的作用,铁三角之间有个现成传话筒,可能8集就能把故事讲完。结果第一个故事啰啰嗦嗦11集,陆琳琅还是不怎么出彩。

    第三,强行以陆琳琅代替杜小月。不仅让第一个故事里陆琳琅类似苏卿怜,张了了的文青人设彻底崩坏。而且陆琳琅在出场故事里的人设远没有杜小月在出场故事里的人设讨喜。不仅可能观众的第一印象不好,出场故事结束后同铁三角的关系也远不如杜小月。杜小月第一个故事结束的时候,已经是纪晓岚的铁杆,已经敢怼和珅,已经能和皇上撒娇。皇上敢放心用杜小月帮纪晓岚牵制和珅。而陆琳琅第一个故事里玩小聪明折腾铁三角,结束的时候,不仅皇上和珅不怎么待见她,纪晓岚也表示不想要陆琳琅住草堂。于是强行变格格,强行住草堂,在同铁三角都不熟的情况下,强行女配改女主。

    第四,陆琳琅同铁三角关系不佳,导致在后续几个故事里,只拿到杜小月一半的剧本,杜小月的作用一是帮忙推动剧情,必要时充当闯祸的丑角。二是充当团宠,与铁三角互动卖萌,算是一个润滑剂。而陆琳琅和铁三角不熟,导致同和珅皇上的互动相当少不说,同纪晓岚的互动也相当尴尬。团宠卖萌刷好感的戏份少很多,推动剧情的闯祸却没拉下,自然讨人嫌了。另外杜小月是团宠,有着自家熊孩子待遇,戏里的铁三角看在多年交情上,很多时候宠着点,大家习以为常。而陆琳琅算是别人家的熊孩子,很多剧情表现得铁三角是被迫给她善后。这不仅仅使陆琳琅角色不讨喜,而且还无法充当铁三角之间的润滑剂和缓冲,使得部分需要与铁三角互动的剧情更加费事更加生硬。

    所以第三部里陆琳琅看似拿的杜小月剧本,可因为人物同铁三角交情太差,导致不仅同和珅皇上互动少,哪怕是和纪晓岚互动的戏份也改动颇多。只有打架和闯祸是基本继承了杜小月。

    最后结论,与其让新角色陆琳琅代替杜小月。还不如直接让张庭出杜小月。不仅剧本会好上一些,张庭的演技颜值也可以不局限于蛋疼的陆琳琅。

    【详细】
    122041152
  • 龙王良马
    2022/2/4 0:28:08
    稍微被低估,但也不够商业化的电影

    又一本时间循环的科幻动作片,没有必要与土拨鼠对比,实际上两者除了设定相似,都不是同一种类型的电影。

    从立意角度讲,这是一部拯救世界的商业片,突出的是个人英雄主义,所以我在标题里提到了不够商业化这点,下面会详细分析。

    在99的时间循环电影都是软科幻,不解释逻辑,毕

    又一本时间循环的科幻动作片,没有必要与土拨鼠对比,实际上两者除了设定相似,都不是同一种类型的电影。

    从立意角度讲,这是一部拯救世界的商业片,突出的是个人英雄主义,所以我在标题里提到了不够商业化这点,下面会详细分析。

    在99的时间循环电影都是软科幻,不解释逻辑,毕竟这个确实难解释,时空穿越好歹还有点理论,这种几乎找不到,这部电影是少有的用科学解释了时间循环原因的,女主所在的科研公司打造的一个名为主轴的机器,在实验即将成功之际为了避免落入boss手里做坏事,女主提前将男主放入了循环中。

    设定看上去还算是有些新东西,也符合商业片的模版,到这里都没有大问题。

    故事的主要剧情就是无限复活,让男主一步步躲避追杀,最终找到女主并救下来,over。

    导演用的手法偏cult片的手法,剪辑快速凌厉,动作场面火爆,台词各种无厘头,杨紫琼客串了一个剑道选手。

    主角的多次复活并不是按照传统的时间顺序表达,而是采用了念旁白的手法,各种混剪,意思表达到了即可,关键是暴力枪战,街头飙车,飞机扫射,美女剑战这些动作戏拼命突出,输出相当密集,典型的b级片拍摄手法,有利有弊。

    说缺点:

    1、主角复活了百次才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杀手永远都能找到他。。。这锅真不是主角的,导演自己非要把场面做足,忽略这些代入感和情感的部分。

    2、中期关于boss和女主那部分加了太多影响节奏的东西,与前期营造的气氛冲突很大,甚至后期一度又加入与儿子的亲情,导致电影想要表达的立意越来越复杂,成本又hold不住,略尴尬。

    3、各种无厘头,加乱入的音乐,把影片搞得很脏,大概只适合dvd而不是电影院。。。

    主角学了20天就击败了剑道冠军杨紫琼,单手杀的练了一辈子剑的杀手毫无还手之力,就很离谱,土拨鼠里知道男主学个技能都按年起步的。

    总的来说,电影有可取之处,但在一些商业的细节上确实也存在着很多的缺失,过于注重自己的风格而不是观众的体验了。

    【详细】
    141901111
  • 呼啦啦
    2013/9/19 15:07:02
    整个电影都是女主的第二部漫画
          电影只看了一遍,最后一点让人很诧异,女主状态很好的在电视上宣传第二部新书,而且说自己并不相信有鬼。如果书上的情节都有真实的发生过,估计这本书在现实社会也并不会让出版。而且每个案件结束的时候似乎都是以漫画的画面结尾,包括女主杀死小女孩,最后一点女主身边有许多冤魂,也都是漫画的形式。所以,我认为,整个电影都是女主的第二部漫画的内容
          电影只看了一遍,最后一点让人很诧异,女主状态很好的在电视上宣传第二部新书,而且说自己并不相信有鬼。如果书上的情节都有真实的发生过,估计这本书在现实社会也并不会让出版。而且每个案件结束的时候似乎都是以漫画的画面结尾,包括女主杀死小女孩,最后一点女主身边有许多冤魂,也都是漫画的形式。所以,我认为,整个电影都是女主的第二部漫画的内容,所有的故事,包括女主角自身的故事,都是她第二部漫画自己想象的内容,像是第一部书的一个续集。女主精神状态很好,事情并不是真实的,天才的想象力,她就是有画恐怖漫画的能力。
    【详细】
    6287284
  • 海带岛
    2016/11/15 17:14:01
    为什么是民国,为什么要抒情

    144分钟的片长,又是小说改编,担心会是一场冗长的平淡——挑不出大错却也少了惊喜。

    但随着影片最后一个镜头的淡出,《不成问题的问题》作为“电影”这一媒介的完整性、独特性和精准度全都强势地展露出来。

    没错,影片的故事基本依托于原著小说(但增加了两个女性角色),用梅峰自己在映后交流中的话来说“这部电影的感觉首先是在呈现老舍先生书里的那个世界”。但因为这是一部有“原文本”的

    144分钟的片长,又是小说改编,担心会是一场冗长的平淡——挑不出大错却也少了惊喜。

    但随着影片最后一个镜头的淡出,《不成问题的问题》作为“电影”这一媒介的完整性、独特性和精准度全都强势地展露出来。

    没错,影片的故事基本依托于原著小说(但增加了两个女性角色),用梅峰自己在映后交流中的话来说“这部电影的感觉首先是在呈现老舍先生书里的那个世界”。但因为这是一部有“原文本”的处女作,才对很熟悉梅峰文学语言(作为娄烨的编剧)的影迷更有意义。这种依托文字的改编,是梅峰在对自己的视觉影像控制力进行确认。

    但为什么是老舍,又为什么是民国呢?这个故事“借古讽今”的意图无需多言,我想稍微写一点梅峰从“古”中改变了的部分。一.改造人物——时代距离带来的柔软在电影的场域中,梅峰首先以“娄烨御用编剧”的身份为人所知,他对于人物及其行为逻辑的安排有相当丰富的经验。

    原著《不成问题的问题》成文于1942年,大背景是抗战,舞台却恰恰是远离战火的大后方重庆,而且还是重庆郊外的一个农场。老舍用他惯有的游刃有余的生活观察法,构建了乱世中暂得周全的微型社会。

    时代众生相中的四个主要人物带着当时文学作品里的“典型特点”:农场主任丁务源八面玲珑,是一个底层身份的上位者,精通人情世故;借宿于农场的冒牌艺术家秦妙斋不学无术,是旧财主的儿子,赶时髦地对西洋的各种“新艺术”略知皮毛;来上任的新主任尤大兴是留洋的知识分子,为人正直,对一切“非文明”的传统恶习深恶痛绝;但偏偏他的妻子明霞却正是这传统文化安插在他身边的“间谍”,最终让他认清现实,回归失望。

    小说的篇幅很短,支线人物几乎都未多着笔墨,对这主要的四人也用最简洁的描写交待,甚至带点脸谱化的嫌疑。整个气质充满了直接的讽刺力度,让人感觉到短拳般的狠和准,即使是在那幽默之中,也能触到刺。

    老舍无疑是同情尤大兴这个知识分子的,小说的最后,他写“到了夏天,葡萄与各种果树全比上年多结了三倍的果实,仿佛只有它们还记得尤大兴的培植与爱护似的”,但接着又故意托出一句让人哭笑不得的感叹,“果子结得越多,农场也不知怎么越赔钱。”这两句似乎传达了小说的核心,老舍满是当局者对现实的无奈和苦痛,对个人在时代、在大多数人面前的无力感产生愤怒。

    但到了2016年的今天,隔着时代的距离去回望,梅峰让整个故事更加柔和。他添加了两个女性角色去平衡剧情的色彩,让支线人物和主要人物都拥有了更立体同时也更丰富的形象,每个人身在时局动荡时的不安为他们各自的行为增加了些许可供同情的筹码。对原著中的明霞也做了非常关键的改造,原本似乎极为负面的角色,却因为动机的改变和气质的调整,为电影带来了隽永悠长的味道,也让尤大兴的悲剧在愤怒中多了黯然和美。

    这种跨越时光的关照直接改变了故事的底色,如果说老舍的原著更有知识分子在当下必须持有的攻击性,梅峰的改编则增加了另一种文人视角——一种略带伤感的抒情维度。

    二.创造影像——冷静凝视过去的野心这种抒情的维度从梅峰的文学语言直接延伸到了视觉的表达上,也直接成就了作品的高度。同媒介的改编不是难事,跨媒介的再现才是电影的语言。

    《不成问题的问题》的影像,存在感很强。全片黑白,镜头几乎都是中远镜,大量平稳的空镜头,特写屈指可数,关键性的结构转场直接用黑幕加出场人物姓名,这些元素都让我想到一个词——“古典”。

    映后交流中,梅峰说道一句话“我故意割除了我们熟悉的那些属于当代的视觉语言(我想这里的当代视觉语言是指新浪潮之后那些主体性极强的镜头语言)”

    他用一套极致的古典影像,试图唤醒人们对民国的记忆,构建一个“真实”的过去。

    首先是黑白天生带来的时间感,从第一个范伟整理长袍的画面开始,就强势地昭示着这是一部关于“过去”的电影。黑白配上之后大量出现的重庆山水风貌的空镜头,呈现了一种近乎水墨画的质地。留白的空镜头和几乎贯彻始终的中远景创造了观看的距离感,剪辑上的平滑也最大程度上保持了故事的完整度。但以人物名字命名的不同章节则安排了细微的变化,谁该四平八稳,谁该轻佻好动,谁有带带点凝重,都能看出心思。文学式的结构,电影化的重现。

    原著小说的节奏很快,不重要的东西大可完全不写。但拍成片子,每一个道具都会影响这个物理时空的说服力。小说一开头就写了农场的环境和业务,之后几乎不再出现,梅峰则选择在尤大兴出现时才必要性地用镜头交代出来。这也是编剧向导演转化时的关键不同。

    唤醒往昔,思考当下,是本片的要务之一。但同样的,是以一种充满柔和光泽的眼光去唤醒,看看发生这个故事的微型社会拥有的东方式的隽永的美感。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是明霞的背影,望着那个争斗的战场——小农场,她对此有所留恋,也有所爱。我想导演是在用这种方式重申这种对无奈的宽容,提供了一种超出知识分子是非观的视角。

    三.如果说剧本的改造是为了呈现时代角力的复杂性,镜头语言则奠定了整个片子冷静的旁观视角。我想这两者隐藏了梅峰选择这样一部小说改编的原因。

    虽然他说因为今年是老舍逝世50周年,《不成问题的问题》的价值又没有被大部分人注意到,所以自己选择这个故事做改编,但事情肯定没这么简单。

    不论是老舍作为一个文人所遭遇的生命悲剧,还是故事中那个想要革新却最终黯然伤神的知识分子显然都是梅峰的课题。没错,他注意到了新与旧的对立、不同阶级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个人在时代中的困惑,但他用了一种美学的方式而不是意识形态的方式去呈现和探讨,用影像表达出深远思考空间,他对这种无奈的探讨没有太多的攻击性,不是咄咄逼人的说教,而是一种远距离的观察,给了观众足够的空间和距离感,也让故事更加松弛,这真的很让我喜欢。

    当今天再去讨论老舍的愤怒时,梅峰对逝去的过去做了冷静的审视,甚至表达了温润的乡愁,当时未解决的课题延宕了下来,甚至变得更加棘手。但这不是把过去与现在做一种二元对立式的价值评判,而是在循环的时间线里做一种寓言式的并列,也更为立体地关照“问题”。

    所以,为什么是民国?为什么要抒情?因为过去对现在之间存在一种对应。但在做这种并置化讲述时,影像必须提供更深邃、开放和复杂的维度,而不是直接而机械的意识形态来判断,这是抒情的画面带来的惠顾。

    ps:东京电影节有幸见到梅峰真人,非常优雅,和他的电影一样,可惜还没机会拉片儿。

    【详细】
    81752898
  • 文艺小荷
    2021/9/23 14:47:31
    看上去“有”,实际上“没有”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我比较喜欢一个人看电影,尤其是看小众电影,电影院没有多少人的那种。越是这种沉寂、黑暗,越能体味到自己的呼吸,同电影中人物的呼吸融为一体的感觉。仿佛荧幕与我之间的空气中存在着某种暗物质,把我同电影深深捆绑在一起,这种时候,人多了不行,人多了会损坏暗物质发挥自...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我比较喜欢一个人看电影,尤其是看小众电影,电影院没有多少人的那种。越是这种沉寂、黑暗,越能体味到自己的呼吸,同电影中人物的呼吸融为一体的感觉。仿佛荧幕与我之间的空气中存在着某种暗物质,把我同电影深深捆绑在一起,这种时候,人多了不行,人多了会损坏暗物质发挥自...  (展开)
    【详细】
    13881252
  • 流浪者
    2019/7/24 6:40:27
    蝙蝠侠

    《蝙蝠侠:缄默》和大多数DC宇宙原创动画电影一样,在动画表现和配音方面都存在缺陷,但就其故事而言,本片称得上是近年来极具吸引力的DC动画电影之一。这部电影用曲折的叙事和大量登场角色将80分钟填充得非常紧凑,同时依然忠实于原作。本片的最后一幕甚至超越了原著,不仅删掉了漫画中很多没必要的情节转折,还创造了更让人信服和满意的结局。

    《蝙蝠侠:缄默》和大多数DC宇宙原创动画电影一样,在动画表现和配音方面都存在缺陷,但就其故事而言,本片称得上是近年来极具吸引力的DC动画电影之一。这部电影用曲折的叙事和大量登场角色将80分钟填充得非常紧凑,同时依然忠实于原作。本片的最后一幕甚至超越了原著,不仅删掉了漫画中很多没必要的情节转折,还创造了更让人信服和满意的结局。

    【详细】
    10332170
  • 刹那芳华
    2014/4/19 14:55:13
    魔是心魔的魔
    昨天看的这片,看完后的感觉是不喜欢。不是说拍不好,甚至觉得拍摄手法还挺新颖,尤其是配乐啊配乐,太棒了有没有!全程的惊悚效果的都是靠音乐营造的!但就是全片看下来的感觉太压抑,吴彦祖心中的秘密在结尾处揭晓时,我内心也没多大的释放。可能是吴彦祖最后的自我救赎太惨烈了吧~呜呜~~太过走心的片子啊,皱着眉头看完就完全体会不到观影的轻松感了,很累。虽不是我的菜,但挺欣赏导演对人性的挖掘,狗咬狗的高潮部分还是很
    昨天看的这片,看完后的感觉是不喜欢。不是说拍不好,甚至觉得拍摄手法还挺新颖,尤其是配乐啊配乐,太棒了有没有!全程的惊悚效果的都是靠音乐营造的!但就是全片看下来的感觉太压抑,吴彦祖心中的秘密在结尾处揭晓时,我内心也没多大的释放。可能是吴彦祖最后的自我救赎太惨烈了吧~呜呜~~太过走心的片子啊,皱着眉头看完就完全体会不到观影的轻松感了,很累。虽不是我的菜,但挺欣赏导演对人性的挖掘,狗咬狗的高潮部分还是很出彩的!也要感性香港的黄金配角们!爱港片,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对那些超棒的黄金配角们的崇敬与喜爱吧~
    【详细】
    6639248
  • 涵涵
    2016/11/13 19:44:49
    依然坚信着那些美好
    完全是冲着林心如,在此之前,看了一两集,中途搁浅了,突然很想找部剧来看看,又将它想起来,这次,没有再搁浅。

    《十六个夏天》感觉很文艺,每集的片头,都有那么一首小诗。也很羡慕那五人帮(唐家妮、瑞瑞、汪俊杰、方韦德、丁国庆),他们的友谊,他们友谊中总是有那一份真。

    当然,最有感触的还是家妮与俊杰、家妮与韦德之间的爱情。

    家妮与俊杰,我感觉他们之间并无爱情,哪怕
    完全是冲着林心如,在此之前,看了一两集,中途搁浅了,突然很想找部剧来看看,又将它想起来,这次,没有再搁浅。

    《十六个夏天》感觉很文艺,每集的片头,都有那么一首小诗。也很羡慕那五人帮(唐家妮、瑞瑞、汪俊杰、方韦德、丁国庆),他们的友谊,他们友谊中总是有那一份真。

    当然,最有感触的还是家妮与俊杰、家妮与韦德之间的爱情。

    家妮与俊杰,我感觉他们之间并无爱情,哪怕俊杰为了家妮可以连命都不要,哪怕他们结婚。但是,自我感觉,他们的结婚,只不过因为家妮心存愧疚,以一种报恩的心态嫁给俊杰。

    所以,他们的婚姻是不对等的,他们的婚姻里爱情的因素太少太少。
    所以,他们失去了最初的自己。
    所以,他们最终离婚了,却真正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另一半。

    家妮与韦德,虽然最初的开场白不太愉快,虽然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似乎是水火不相容。
    但是,他们却能在彼此面前展现最真实的自己。

    两个人在一起,虽然时时有争吵,但是就是这些肆无忌惮的“争吵”,让彼此都那么的真实,那么地鲜活,那么的自由。
    他们在一起,是那样的自在。爱,也是在那一些些彼此之间舒服的相处中悄悄出现,慢慢弥漫的吧。

    所以,无论韦德怎样,无论家妮怎样,最后的最后,他们还是坚定的牵起了彼此的手。

    最后,五人帮看似永远少了一个人,但是经历了那么多,除了死亡,我想,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分开他们。
    最后的最后,五人帮依旧在,并没有因为韦德的离去,让结尾充斥着忧伤。
    还是喜欢快乐的结局,让人依旧相信着那些美好。
    【详细】
    8171695
  • 七夕雨人
    2019/1/29 19:28:04
    心里长草的人们

    我的上上一个工作,时间自由度较高,因此经常独自泡在单位附近简餐和正餐都挺不错的咖啡馆。笔记本开着,或做事或神游。耳朵支棱着,随时捕捞感兴趣的声音,偶尔是背景音乐,多数是其他顾客的私语。那会儿的状态,像极了《草叶集》的金敏喜。区别仅在于,我颜值低,没人搭讪。昂着严肃面孔的咖啡馆,隔绝了青葱,见过的最年轻的脸,已散发出职场气息。笑着聊着蓦地落起泪来但不是情侣的,遇到过;听上去相交甚久但没有暧昧的

    我的上上一个工作,时间自由度较高,因此经常独自泡在单位附近简餐和正餐都挺不错的咖啡馆。笔记本开着,或做事或神游。耳朵支棱着,随时捕捞感兴趣的声音,偶尔是背景音乐,多数是其他顾客的私语。那会儿的状态,像极了《草叶集》的金敏喜。区别仅在于,我颜值低,没人搭讪。昂着严肃面孔的咖啡馆,隔绝了青葱,见过的最年轻的脸,已散发出职场气息。笑着聊着蓦地落起泪来但不是情侣的,遇到过;听上去相交甚久但没有暧昧的中年“团伙”,遇到过;闺蜜约会的与商务社交的,遇到过……再热爱喧闹,坐进来也难免压低嗓子。唧唧哝哝的话语,汇成温吞的似亲近实疏离的世情溪流。“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惠特曼的《草叶集》,得名于上面这句诗。洪尚秀的《草叶集》呢?哪里有跳脱劳碌的空间,哪里有咖啡与酒,哪里的人心中就长着草。走出去抽支烟,发现门旁花盆内种着的更像菜苗,不远处是穿着租来的韩服互拍的此刻甜腻的热恋男女。

    【详细】
    9925399
  • 逆光海豚
    2021/12/17 22:11:15
    《小敏家》:家长里短的外衣下,文艺女青年的岁月轨迹

    以下内容仅代表个人理解,如有不妥请轻撕

    以下内容仅代表个人理解,如有不妥请轻撕

    【详细】
    1407352
  • 2022/8/1 22:56:12
    希望电影能拍的真实一些

    特别噁心那种大道理,大义凛然,置生死之外的无脑吹捧……那些完全没有人类情感的大无畏精神只有游戏里能看到,难道死了读档? 比起多年前的《拆弹专家》《拆弹部队》来说 啥都不是。缺乏新颖内容。缺乏情节。缺乏逻辑。无需演技得一脸正义。低成本。浪费了我一个多小时,就像国企领导在大会上发言。

    特别噁心那种大道理,大义凛然,置生死之外的无脑吹捧……那些完全没有人类情感的大无畏精神只有游戏里能看到,难道死了读档? 比起多年前的《拆弹专家》《拆弹部队》来说 啥都不是。缺乏新颖内容。缺乏情节。缺乏逻辑。无需演技得一脸正义。低成本。浪费了我一个多小时,就像国企领导在大会上发言。

    【详细】
    14550166
  • 乌鸦电影
    2017/7/9 7:31:14
    一笑而过成长路,人生何处不青春
    现代诗人席慕蓉在诗歌《青春》中曾经说过:“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青春就是肆意洒脱,就是活在当下,能留下印痕的,不仅仅是恼人的青春痘,还应该有更多的青春“逗”,给这段年华,留下最难忘的记忆。、 这部电影《青...  (展开)
    现代诗人席慕蓉在诗歌《青春》中曾经说过:“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青春就是肆意洒脱,就是活在当下,能留下印痕的,不仅仅是恼人的青春痘,还应该有更多的青春“逗”,给这段年华,留下最难忘的记忆。、 这部电影《青...  (展开)
    【详细】
    8653215
  • 亵渎电影
    2019/10/3 11:57:38
    明年奥斯卡预定电影,争议竟然这么大?

    看完了李安导演的这部新片《双子杀手》,第一感觉是激动。

    看完了李安导演的这部新片《双子杀手》,第一感觉是激动。

    10548200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