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长燃烧影评

9441374
  • Berger
    2018/12/29 23:25:29
    拿起武器!!!

    “我们在讨论革命,你们却还在讲什么特写镜头?”当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小子们冲进戛纳会场的时候,政治影响了戛纳,这个日后最具影响力的电影节。

    2018年,戛纳将《黑色党徒》迎进了卢米埃尔宫,斯派克·李导演的新作,一部愤怒的电影。电影中的高潮部分用格里菲斯创造的平行剪辑来展示3K党观看《一个国家的诞生》的场面和黑人集会,以此展现美国社会中双线的政治生活

    “我们在讨论革命,你们却还在讲什么特写镜头?”当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小子们冲进戛纳会场的时候,政治影响了戛纳,这个日后最具影响力的电影节。

    2018年,戛纳将《黑色党徒》迎进了卢米埃尔宫,斯派克·李导演的新作,一部愤怒的电影。电影中的高潮部分用格里菲斯创造的平行剪辑来展示3K党观看《一个国家的诞生》的场面和黑人集会,以此展现美国社会中双线的政治生活并表达导演的抗议。《黑色党徒》讲政治的视角十分特别,它以反击电影史中鼎鼎大名的《一个国家的诞生》的种族歧视内容而引出自己希望种族平等的观点。《一个国家的诞生》在电影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因其使用平行蒙太奇和最后一分钟营救等而成为以后早期电影叙事技巧的集大成者。但其内容以南北战争的背景且充满着种族歧视的内容,并直接成为3K党观影“圣经”。《黑色党徒》这部直接回击《一个国家的诞生》的作品,因其强烈的政治性大受争议。现在再将《一个国家的诞生》拿出来批判其内容,并不合适。但以它电影史的地位,且作为3K党的“标志”之一,斯派克·李的目光并不能将其忽略掉。与其说站在黑人立场的斯派克·李在反击《一个国家的诞生》,不如说他反击的依然是那种族歧视的思想。

    双面的身份

    说回到斯派克·李, 斯派克·李是对美国种族历史文化和融合有自己深入的理解的,同时他也并不一味的将黑人放置于弱者地位,同时甚至可以看出他对黑人运动的一些不当行为的不满,这在他的《为所应为》中都可感受的到。

    《黑色党徒》延续着《一个国家的诞生》的黑人白人的地位之争的问题。

    《黑色党徒》依然有着类型片的外衣,卧底警察的故事也并不少见,但斯派克·李像《为所应为》中那样的设计的剧情和人物不仅仅牵扯到黑人和白人,隐藏的犹太人也被提及。斯派克·李在这里面呼应了《一个国家的诞生》:3K党认为是犹太人带领黑人民兵洗劫庄园。卧底警探其实是主角罗恩和他犹太同事菲利普组成的“虚构”的罗恩,这种“虚构”既是荒诞的,同时也是复杂的,其实在某种程度上的“重合”表明了,在电话另一端,黑人和白人并没有什么区别。电影中的罗恩一个试图在混乱中认清局势的人,作为一个黑人,他对黑人处境不满,作为一名警察,他不能完全同意黑豹党的做法。他似乎就代表着斯派克·李的目光。作为黑人,斯派克·李要反对《一个国家的诞生》为代表的种族歧视,但作为一个具有洞察力的美国社会精英,他试图在激进的两个种族中寻找落点。所以,他用反击的平行剪辑段落就不代表着他失去了理智。罗恩与黑人大学生联盟的领袖在桥上的对话,更像他的自问自答。他借罗恩之口说出了他的对自己的定位:具有双重意识即既作为美国人又作为黑人。同时也在询问着:不能从体制内进行改变吗?

    斯派克·李对黑人身份有着极高的认同,所以他完整呈现了夸梅·杜尔的演讲并伴随着一张张发亮且深情的黑人的面孔。 斯派克·李在本片中加入了喜剧元素,他明白在当今,以彻底的黑人意识形态输出必然会导致白人观众的不满,这是他妥协的一面。但他喜剧效果更多的来自对3K党的描绘和嘲讽的对比上,不着重让黑人去复仇,着重去刻画3K党徒的愚蠢。例如:3K党领袖组织的白人聚会上,负责安保工作的是一名黑人警察。这些处处体现着他的蔑视的态度。

    平等而非推翻

    《黑色党徒》的平行剪辑中黑人认为《一个国家的诞生》直接导致了3K党的重生,白人则在仪式和观影中享受着《一个国家的诞生》带来的快感。《一个国家的诞生中》黑人民兵意图强奸庄园中的白人女性,《黑色党徒》中,3K党筹划着对黑人的袭击。“白人万岁”和“黑人万岁”交响。当我们观看《黑色党徒》时,当它引发巨大的争议时,我们就应该相信,斯派克·李想要的不是以黑人题材获得怜悯与赏赐,他要的是揭开电影史在某种程度上的伪装!它迫使观众去重新想起那部在电影史上赞誉满满的电影的内容和其所代表的思想。它不像《黑豹》,但又确实有相似之处,《黑豹》本身没有明显政治诉求,甚至带着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根据鲍里亚的观点来看,意识形态本身的效果就已经内在于电影摄放机器之中,所以如果将《黑豹》和《黑色党徒》两者如果结合分析的话,无论是有意和无意,两部电影背后都可以看出“白人能做的,我们也能做”的呼声,超级英雄黑人也可以做,同样的,电影史黑人也能发声。

    况且,《黑色党徒》激进吗?从前面的论述就可以看出,它是愤怒的,但它并不激进!一方面受限于类型化的处理,另一方面,它不想创造什么,它不要求推翻,它的思考是两面的,它只要求平等!《黑色党徒》并不想发明一种全新的拍摄手法、剪辑技术,或建立一门独属于黑人的美学,它沿用着格里菲斯的手法来拍摄电影。即使很多人批评用格里菲斯手法来反击格里菲斯依然是在白人话语权下做无谓反抗,但用格里菲斯手法不就是恰恰表明了,电影史不是专属于白人的吗?这不就是要求平等的呼声吗?黑人可以在同样的技术上表明自己的立场,完成自己的表达。

    这部电影来的太晚了,比《一个国家的诞生》晚了一百零三年,但它终究到来了。

    坦诚的结尾

    当罗恩完成自己的任务时,他却被告知销毁掉任务的记录和证据。这个社会依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这也就是为什么 在《黑色党徒》饱受争议的结尾,一段段纪实片段让整个电影的呼喊获得有力的现实支撑的原因,《一个国家的诞生》所代表的歧视带来的后果依然存在。一些评论认为这样的结尾是在逼迫观众强行代入导演的政治立场,但其实这正是“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的部分,《阿甘正传》都是将观众直接放置在意识形态之中(手段的高明与否另当别论),而《黑色党徒》则是让自己的意识形态与观众发生冲撞,因为它展现的是真实的画面,它需要观众脱离电影这个“虚构”,去审视真实的生活,而不是仅限于热血、感动和流泪。所以,斯派克·李是坦诚的,在他眼中,他的“虚构”和他眼中的“真实”是一致的。在当今电影的政治表达上,像斯派克·李这样坦诚的表达并不多,我更愿将《黑色党徒》作为斯派克·李心声的吐露。

    当我们鼓励导演的作者意识时,必然要考虑到,政治观点和发声一定是作者范畴内的一部分。我们认为电影是一门艺术,艺术是可以表达作者的思考、作者的理念的,这其中也必然包括政治思考和政治理念。正是因为电影的艺术属性,所以才使它和政治的表达不可强制分开。

    【详细】
    98582763
  • 摩羯陶陶
    2008/5/6 5:08:16
    权力与爱交织的华丽的梦
       文:青铜末裔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大明宫词》是所有关于唐朝的片子中最好的一部,它给了我一个关于大唐的最华丽的梦——但是悲哀。我一直想写一些关于它的东西,我很遗憾自己没有足够好的文笔,我是那么的喜欢它。我希望我讲的不是陈词滥调。)

      气势恢弘又不失唯美的背景静静诉说大明宫中的沉浮与命运;华美飘逸的
       文:青铜末裔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大明宫词》是所有关于唐朝的片子中最好的一部,它给了我一个关于大唐的最华丽的梦——但是悲哀。我一直想写一些关于它的东西,我很遗憾自己没有足够好的文笔,我是那么的喜欢它。我希望我讲的不是陈词滥调。)

      气势恢弘又不失唯美的背景静静诉说大明宫中的沉浮与命运;华美飘逸的服饰纵情想象当时的浪漫与奢侈;精致如诗的对白倾心演绎古老的故事。伴随着苍老、悠远的旁白(太平的回忆——我很喜欢这种处理方式,旁白的感觉相当好),始终荡漾在大明宫中的痛苦、惆怅、恐惧、寂寞……也渐渐随时间一同逝去。
     
      在这里,骄傲的皇嗣们,每个人生下来都有他自己的规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轨迹,然而都得服从一个阴郁的共同命运——权力。有些人反抗,就产生了悲剧,对于这些悲剧,皇族里是绝口不提的。与生俱来的权力赋予他们辉煌和骄傲,但他们也必须付出代价。无论他们是热爱权力还是痛恨权力,他们都是被困在牢笼里,牢笼的无数根铁栅是由权力构成的,笼子的四壁尽是耳朵和眼睛,而他们却又在牢笼中为权力斗争,或愿意或不愿意。弘、贤、显、旦……这些名字变成人们背后阴沉的猜测,他们的血在风中结痂,加重大明宫浓郁的色彩。可是权力仍然需要血的滋润,阴谋不会落幕。大明宫是权力的温床,宫中那把龙椅是权力极至的象征。因权力而衍生的野心和欲望将恐惧连绵不断地笼罩在大明宫上空。辉煌的背面是残酷,华丽的外表下是无常无情,激情过后边是绝望。

      李治,这个同样被困在牢笼中的囚徒,他拥有权力却无视权力,把它交给了自己的妻子——后来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武则天。他的性情过于淡泊,过于宽厚。为了自己想要的平静生活,为了心中的安宁,他选择逃避。他在朝堂上无心,一思索国事就头痛,把奏折交给妻子,自己一心一意地跟心爱的人玩皮影。也是因为他无视权力,所以他只能在武则天面前“懦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疼爱的儿子一个一个走远、宠爱的女人一个一个莫名离开,再也回不到他身边。最后,他带着不知是爱还是恨的情感告诉自己的女儿:“我一辈子都在原谅别人……”他对武则天无可奈何、无能为力的原谅使得大唐江山一度改名换姓——当然,他不会知道这些社年后事了。他演着最爱的皮影戏“踏谣娘”,念着“看这一江春水,看这满树桃花,看这如黛青山……”静静离开。至死,他都带这他纯真淡泊的心。  李治也是个悲剧——反抗权力就会产生悲剧。只不过他的反抗是无声的,消极的,因此他的悲剧仿佛被稀释了浓度,来势也没那么汹涌,甚至还得到了一时的安宁。可是,他仍然是痛苦的——当他思念弘、思念贺兰(当他神志不清时,他也仍然叨念这这些名字)时——哀莫大于心死啊!

      武则天,这个权力的宠儿,以过人的睿智和冷静赢得了稳稳地坐在龙椅上的机会。权力给了她无上的权利,让她如神明般接受众臣及大唐无数子民的膜拜,如神明般操纵他人的命运。统治在她手里成为一项娴熟的技术,阴谋则是她不动声色的表情。大明宫是她的舞台,人们所能见到的部分仅仅是她愿意给人们看到的部分,它们终归有限,而那些看不见的部分,幽深无限,它们安全地躲在暗箱里,人们不可能看到背后的经过,只能惊诧于最后的结果——那些完美的计谋、高明的手段让她安全地坐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冷眼看着别人按她安排好的剧本一步一步走向她要的结果,却连一丝得意的笑都不会显露。权力使她成为封建王朝的一个奇迹、一个神话。但,权力是建立在剥夺之上,它拥有的越多,证明它剥夺得越多。武则天失去了丈夫的呵护,失去了亲人的爱戴,失去了泪水……她失去的太多。“太平,我只有你了”后得不到安慰的孤独,“四摘抱蔓归”后注定凄凉的晚年。权力使她成为臣民眼中可恨的野心家,成为受尽世人唾弃的“妖星”,成为儿子心中可怖的敌人(连她最疼爱的太平也一度恨她)。孤灯下,陪伴她批阅奏章的只有不安与疲惫。权力让她踏上充满荣耀也布满荆棘的不归路,她高高在上却寒冷孤独,耗尽了心力。她掌握权力,可仍然要服从权力。一方面,她似乎是在追逐权力;一方面,又好象是权力在逼迫她。到最后,也没人能说清武则天称帝的真正动机,是内心的欲望?是对权力的渴求?抑或是种种无奈?……武则天自己也迷惑了,她在权力的包围中失去方向。机智的美人老了,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永远不能填满心里的饥荒,她需要安全感——于是有了令人谈之色变的“酷刑之风”;她需要爱——于是有了令世人倍觉荒诞可耻的“男宠”。终究,她带着只想作一个平凡女人的梦想躺在下归于尘土,给大明宫刻下浓重的一笔,留下一个又一个关于权力、关于爱的谜。暮色中,大明宫会散发出诡异的气息。

     

    在大明宫里,爱,似乎与权力矛盾。权力需要的是理智、冷静、强硬,而爱,这柔软、冲动、不实际的华丽情感就成了奢侈品。权力,这个危险又充满诱惑的字眼永远是大明宫唯一的主题。爱可以是手段,可以是计谋——然而只能是权力的附属品。大明宫需要的只是表面的爱,不能太多,不能太深,否则就会招来危险。对于皇帝身边的人,如果想让“爱”成为保护自己的武器,那么就必须小心翼翼,把握好“爱”的尺度。皇帝只有一个,他能给的爱有限,而要的人太多。稍有差池,就会坠入看不见的深渊,这些深渊到处存在。——武则天认识到了这一点,“爱”这种武器不够强大,只有权力,足够的权力,才能在某种程度上真正有效地保护自己。

      太平公主,做为整个故事的主线,是大明宫的特例。权力与爱在她身上交集,无限延伸在她的一生。太平的公主身份让她避免了“皇位”之争的伤害,而武则天这样一个拥有强大权力的母亲的宠爱给了她充分任性的权利。这美丽、智慧、勇敢、善良的公主是大唐春天最美的玫瑰。她的降生终止了长安连绵不断的淫雨,伴随着远方战争胜利的消息,带着所有人的美好祝愿——“天下太平”,这样轰轰烈烈又有着传奇性的诞生注定是要荣幸的。在长大之前,太平的生活是快乐幸福的。她可以有最漂亮的衣服、最好玩的皮影;她可以天真地以“上吊”来要挟母亲;她可以任性地要求坐最好的位子(那位子本是属于太子);可以机智地用“吃手指”来吓退自己不想嫁的求婚者……虽然也夹杂着些许惆怅、迷茫。她是大明宫中拥有最多爱的人,是所有人都心疼的小公主。可是,无忧的小公主也要长大,她那浑纯的幸福是脆弱的。在她懂事之后,她会明白、体会到成长的痛。

      权力与爱无休止的交织,恨与爱无尽头的纠缠……

      昆仑奴面具下那如同春天明媚阳光的太平的心动——懂事之前,情动以后长不过那微笑的一刻。“父皇、母后,请赐我一个驸马”后的执着热烈、凄艳绝望——太平最初的也是最后的爱情。为了这理想中爱情,她放下公主骄傲的身份去忍受她不明白的委屈;为了这爱情,她包容丈夫的一切;为了这爱情,她不惜与母亲作对;为了这爱情,她几乎丧失了一生幸福。——这样执着热烈的爱却仍然抵不过隐蔽在古琴后晦涩的“长相守”誓言。她等了五年,她所爱的薛绍怀着深深的矛盾和痛苦,带着不敢面对爱情的懦弱离她而去,留给她的只有爱情的叹息。“长相守”只能是她的梦想与无尽的思念。她用和武攸嗣的婚姻来做“长相守”的陪葬,用张易之来祭奠薛绍。权力为她铺平通往爱的道路,却隔绝了她与爱的距离。她躲不开命运钦定的爱情,却也得不到。——武则天没有错,她只是太希望自己深爱的女儿获得幸福;薛绍也没有错,他只是忠于誓言;太平更没有错,她只是太想爱。那么,错的就是她公主的命运以及逃不掉的权力。

    这个被注定有权有势的公主,她不愿介入权力纷争,但问题需要她来解决;她不愿插手政治,但臣民们仰望着她。虽然这充满感情的公主不适合政权,虽然她憎恨权力,但纵她一生,始终是被权力保护着。她逃不开权力,放不开爱。太多的感情:对武则天依赖、崇敬的母女之情,对薛绍凄美、绝望的爱情,对亲人痛惜、呵护的亲情……让她追寻自己的理想,想在大明宫撑起感情纯净的天空。但,她最后仍是敌不过权力,选择了疲惫过后最终的远行,在细雨中离去,和她出生时一样,也终止了长安连绵不断的阴雨,再还给天地一世太平。

      太平的一生结束了,然而大明宫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几千年后,它仍会梦回唐朝,做着关于权力、关于爱的梦。
    【详细】
    13723426
  • 牧之
    2021/9/12 21:51:06
    韩兰根、殷秀岑和吕班

    看完后不得不赞叹吕班是超前的。也是相当大胆的。从一开始殷秀岑下火车和韩兰根拥抱开始就让人心怀感慨。之后两人一起来到长影长。这两位老艺人,从战前到孤岛沦陷的上海,十多年的合作拍摄了太多影片,可以说见证了早期中国的发展历程。解放后却没有回上海直接去了长春。我在11年前于火车上遇到几位长春的老年人,说年轻时买菜经常能遇到韩兰根。

    看完后不得不赞叹吕班是超前的。也是相当大胆的。从一开始殷秀岑下火车和韩兰根拥抱开始就让人心怀感慨。之后两人一起来到长影长。这两位老艺人,从战前到孤岛沦陷的上海,十多年的合作拍摄了太多影片,可以说见证了早期中国的发展历程。解放后却没有回上海直接去了长春。我在11年前于火车上遇到几位长春的老年人,说年轻时买菜经常能遇到韩兰根。

    三段式的结构分别讽刺当时的铺张浪费,说大话和假孝顺的不良风气,同时方化所饰演的易浜紫的人物形象又特别鲜明了讽刺当时的陈荒煤。作为为艺术作品的审查者,总是习惯性一棒子打死作品,对创作的阻碍也使得创作者感到困惑甚至走投无路。用一些书上的大话套话等概念来套在现实中的艺术创作上,不给创作者一定的空间总是消极刁钻甚至极端的打压,其实质上是不懂艺术。吕班在讽刺三种不良现象的同时也重重地讽刺了当时的审查制度以及坚持这种审查制度的官员。随后的反右使得所有人都遭受到迫害,可以说全军覆没。

    这里韩,殷两人口中总提到的上海依旧是现代和摩登的象征,无论是第一段的买哈哈镜,玻璃棺材等稀有物件(只有上海有),还是第二段的在上海时期见过世面学习的多种舞蹈,且两人的表演给我的感觉有模仿联华时期歌舞班的印记。都能体悟出两位老上海影人虽然身处东北,但心一直紧系着上海,和南下香港的影人一直心系北方一样。此时的他们需要歌颂新的社会制度,新的政策方针,积极改造自己的传统思想。但新的制度和方针给予他们的创作空间却越来越狭隘直到两人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艺术生涯。

    我觉得第三段的内容韩,殷应该参与了创作,明显是模仿37年两人参演的影片《慈母曲》。叙事模式和情节内容大体一致,朱石麟创造的这类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剧模式直到20年后的新中国电影也同样适用。且两人在这段中大量使用无厘头的笑闹形式,无论是韩耍猴般的自我嘲笑还是殷学鸟叫,两人都使出了看家本领和全身解数。并且很好运用了空间及道具,并加以事件巧合的因素,使得人物在最后得到应有的嘲讽和惩罚,让他们的贪念落空。同时给观众以充足笑料并在笑后静心思考。

    可以说吕班的这部电影直指人心。这部电影的创作借用喜剧的外壳包裹着严肃的本质。 表达手段鲜明传达思想犀利深刻。可惜他生不逢时,应该给吕班正名。

    【详细】
    138611018
  • 小王
    2018/9/10 21:00:44
    我有钱啦接地气
    现在影坛上出了好莱坞国外的大片烧钱出来的,有什么好看的,花大美元钱烧钱做的各种各样的特技,要么就是色情,穿越时空,飞回来飞回去的,有意思吗?还有警匪暴力,看完电影就如空中楼阁一样,太无聊的,我有钱啦哈哈是一部接地气的电影,有人情味,也反应了现实生活的社会,...  (展开)
    现在影坛上出了好莱坞国外的大片烧钱出来的,有什么好看的,花大美元钱烧钱做的各种各样的特技,要么就是色情,穿越时空,飞回来飞回去的,有意思吗?还有警匪暴力,看完电影就如空中楼阁一样,太无聊的,我有钱啦哈哈是一部接地气的电影,有人情味,也反应了现实生活的社会,...  (展开)
    【详细】
    9644214
  • 吉老王
    2019/12/21 14:25:05
    把童谣做到极致的纪录片

    童谣非常有特色,这是第二季节目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用童谣讲故事”,这个创意真的很棒,24首沪语童谣,24个上海美食,24个人文故事,这个创意真的很棒!当一首首朗朗上口又极具上海本土特色的童谣,在稚气未脱的孩童口中用上海本地沪语唱响,瞬间将我们的思绪拉回到儿时,跟着妈妈一起包圆子,骑在爸爸肩上去买菜,吃着外婆裹的鲜肉粽子……非常期待类似这样的节目,对于上海本土文化的更深度挖掘。全五星。

    童谣非常有特色,这是第二季节目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用童谣讲故事”,这个创意真的很棒,24首沪语童谣,24个上海美食,24个人文故事,这个创意真的很棒!当一首首朗朗上口又极具上海本土特色的童谣,在稚气未脱的孩童口中用上海本地沪语唱响,瞬间将我们的思绪拉回到儿时,跟着妈妈一起包圆子,骑在爸爸肩上去买菜,吃着外婆裹的鲜肉粽子……非常期待类似这样的节目,对于上海本土文化的更深度挖掘。全五星。

    【详细】
  • 12112201
  • 阿晨
    2015/11/17 19:31:38
    战争版的《活着》
    当年,著名导演张艺谋的一部电影《活着》,红遍全中国,那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了命运的不可抗拒,富贵再努力、再悔改,也无法逆天。如今这部电影《我不是王毛》就如战争版的《活着》,刻画出历史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机智的讽刺、辛辣的幽默,暗示着历史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作为...  (展开)
    当年,著名导演张艺谋的一部电影《活着》,红遍全中国,那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了命运的不可抗拒,富贵再努力、再悔改,也无法逆天。如今这部电影《我不是王毛》就如战争版的《活着》,刻画出历史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机智的讽刺、辛辣的幽默,暗示着历史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作为...  (展开)
    【详细】
    7661215
  • 综影榜
    2017/5/6 15:02:32
    “偷窥”得如此清新感动的,只服这部《包小姐的包》
  • 木事心菲
    2021/12/30 15:25:25
    不太行,真的不太行

    真的不太行

    哪里不行呢

    1.笑点全靠谐音梗

    全片笑点都是谐音梗,这个从片名《李茂扮太子》也能看出来,笑点毫无新意,一直在走以前的老路,有些地方的笑点,没等演员说,我都已经猜出来了,冷饭热炒,还有什么意思,定位喜剧片

    真的不太行

    哪里不行呢

    1.笑点全靠谐音梗

    全片笑点都是谐音梗,这个从片名《李茂扮太子》也能看出来,笑点毫无新意,一直在走以前的老路,有些地方的笑点,没等演员说,我都已经猜出来了,冷饭热炒,还有什么意思,定位喜剧片,必须有包袱,如果没有好的包袱,只能说是一部不成功的喜剧片

    2.演技尴尬

    除了玛丽,其他人的演技都尴尬,为什么玛丽的演技不尴尬呢,因为玛丽完全是本色出演啊,玛丽该转型了吧,不能总在喜剧里本色出演了啊,这样观众会审美疲劳的,而且演员也会逐渐被市场淘汰,其他人,尤其是长远,演技真的很尬,一人分饰两角,本来就难,需要演员表演的非常细致,要细节处透漏出两个角色的区别,两个角色的区别缺显得太刻意了,就好像剧本在告诉你,这就是两个人,这必须是两个人,但是我不想这样被灌输,我想看到两个角色自然而然的区别

    3.剧情不合理

    尚书的儿子杀人了,皇上判了死罪,尚书求情,皇上不放,尚书就要绑架太子,要挟皇上放了他儿子,这也太离谱了,救儿子,绑架太子就行么,光绑架太子是不够的,得造反啊,太子府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圈,也没有解释李茂怎么就出来了,反正镜头一转,他就是出来了,就很离谱啊,女主角怀孕打架,都快被打死了,孩子也没事,开头那一幕,男女主角明知道父母就坐在前面,还要在后面说父母的坏话,结果不隔音,父母全听到了,这就离谱了,男女主角自己家的房子,隔不隔音,你俩不知道啊,那音量大的,我还以为你俩嘴边放了个麦克风呢,剧情不合理的地方太多了,就不一个一个的说了

    总之,这部电影值不值得看呢,答案是不值得!就是一部100分钟的小品而已,有必要花钱跑到电影院看嘛,没必要,完全就是一个工业流水线生产出来的长镜头小品,梗都是老梗,演员风格都是一成不变,毫无新意,完全不推荐

    我连剧情走向都猜出来了,可见这部剧的梗,有多老

    【详细】
    14103997
  • 罗宾汉
    2019/7/20 20:59:24
    高超的编剧技巧令影片呈现出扑朔迷离的色彩

    作为新浪潮著名导演的儿子,路易·加瑞尔从年轻时出演贝托鲁奇的《戏梦巴黎》一举成名,之后扮演时尚大师圣罗兰的情人,再到最近扮演令人争议的法国电影大师戈达尔,他的演技在不受约束的角色里得到锻炼而日渐成熟。现在轮到亲自上阵执导,自然免不了会让人拿来跟他父亲作比较。事实上,这部影片跟六七十年代的新浪潮经典作品,诸如《祖与占》、《偷吻》有不少相似之处,也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父亲菲利普?加瑞尔的风格,画外

    作为新浪潮著名导演的儿子,路易·加瑞尔从年轻时出演贝托鲁奇的《戏梦巴黎》一举成名,之后扮演时尚大师圣罗兰的情人,再到最近扮演令人争议的法国电影大师戈达尔,他的演技在不受约束的角色里得到锻炼而日渐成熟。现在轮到亲自上阵执导,自然免不了会让人拿来跟他父亲作比较。事实上,这部影片跟六七十年代的新浪潮经典作品,诸如《祖与占》、《偷吻》有不少相似之处,也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父亲菲利普?加瑞尔的风格,画外音叙事、两性关系的思考等等。然而明显有别于老派的新浪潮作品,他自导自演的这部作品尝试融入类型片的设计,悬疑情节的插入,以及不少喜剧设计,为这个三角恋故事摆脱了腻味与呆板的倾向。编剧技巧高超,叙事视角在不断变化之中,令剧情呈现出扑朔迷离的色彩,无论是毒杀亲夫的真伪,还是孩子生父的身份,都在勾动着观众的好奇心。游离于正常与疯癫的角色塑造也是对该类型题材的一大突破,太过正常的角色容易陷入严肃与乏味(譬如他父亲的一些作品),而过于疯狂的话就免不了沦为狗血肥皂剧的套路。加瑞尔塑造出一个忠诚而受制于女性的角色,莱蒂西娅·卡斯塔扮演的女一号则是神秘莫测富于心计,德普女儿扮演的女二号则是天真无邪却耽于幻想的少女。影片的核心依然逃脱不了法国电影中对爱情本质的探究,这或许是法国爱情电影里永恒不变的主题。他们对男女欲望、开放性关系的尝试与探讨永远勇敢而直率,却不流于庸俗和猥亵,反而留下耐人寻味的哲学思考空间。在欲望面前保持忠诚是否能赢得爱情?女性隔空对男性的迷恋可以满足自身的欲望,而真正拥有时却无法获得满足?这些令人浮想联翩的观点无疑令这部小品式的爱情喜剧增添了几分值得回味的时刻,远远超出70多分钟所呈现的狭小空间。

    【详细】
    10323716
  • cranberry_zoey
    2019/2/11 8:47:28
    青春警事

    刚开始还以为是一部模仿美人为馅,古灵精探的神剧,看了才知道是一部超忆能的新题材,很创新,很有意思,紧张中带点好笑。虽然男主演技还有待提高,一看就出戏想笑,声音一股东北味,开车乱晃方向盘,智商时高时低,很关心女主却看不出什么爱意,但是剧情挺好的,虽然节奏有点慢,但还能接受吧,男女主也是属于让人看着舒服类型。涉案嫌疑人都不配合,还需要喝酒套话,是不是有点太不符合警察身份了,这毕竟是刑事案件,为啥

    刚开始还以为是一部模仿美人为馅,古灵精探的神剧,看了才知道是一部超忆能的新题材,很创新,很有意思,紧张中带点好笑。虽然男主演技还有待提高,一看就出戏想笑,声音一股东北味,开车乱晃方向盘,智商时高时低,很关心女主却看不出什么爱意,但是剧情挺好的,虽然节奏有点慢,但还能接受吧,男女主也是属于让人看着舒服类型。涉案嫌疑人都不配合,还需要喝酒套话,是不是有点太不符合警察身份了,这毕竟是刑事案件,为啥每个嫌疑人都拽得跟250似的。而且我特别受不了他两天天黏在一起,虽然是青春警事,以青春爱情为主,但也不至于一定要无时无刻的黏在一起吧。16集需要人回警局,也需要人调查,调查嫌疑犯这么重要危险为什么不两个人去,然后一个人回警局?!让古镜一个人回警局就好啦,如果你们两个非要黏在一起,那你们去调查嫌疑犯让子成回警局啊,干嘛留子成一个人在那里!无论是找证物还是发现线索,全是女主的事儿,其他人都是陪衬么?

    【详细】
    9962403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