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030
  • 纯牛奶不加糖
    2020/4/5 20:28:28
    都是“青春”

    现在看起来感觉剧情好傻哈哈哈哈,但是当初就是看的欲罢不能。

    每天还幻想着自己有武力值就好了。

    还有那个表面小白兔背地大灰狼的雷克斯。装作被债主围殴可怜的样子,眼睛含泪说亚瑟王冤枉他,一转身又成了黑猫酒店的老板,大背头帅到不行。为了安琪可以和汪大东正面撕逼,一个人离开又把阿瑞斯之手给了丁小雨。

    这个可爱又迷人的反派角色,是我的初恋没错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现在看起来感觉剧情好傻哈哈哈哈,但是当初就是看的欲罢不能。

    每天还幻想着自己有武力值就好了。

    还有那个表面小白兔背地大灰狼的雷克斯。装作被债主围殴可怜的样子,眼睛含泪说亚瑟王冤枉他,一转身又成了黑猫酒店的老板,大背头帅到不行。为了安琪可以和汪大东正面撕逼,一个人离开又把阿瑞斯之手给了丁小雨。

    这个可爱又迷人的反派角色,是我的初恋没错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详细】
    12476204
  • 墨釉蝶染
    2017/7/9 19:25:34
    这不是我认识的姬如雪

    从第一集坠崖开始就透露着满满的狗血,李星云一副伤心欲绝的样子我笑了,老李你一个劲就扒拉石头干嘛?雪儿坠崖也不符合牛顿定律啊。然后坠崖因为有大蘑菇护体所以就多了三道疤,然后姬如雪就觉得更配不上他。诶哟我的天哪,雪儿你的骄傲呢?你的侠义呢?两人相遇那里简直不能更狗血,飞上去转圈掀面罩,这套路都能埋在土里当文物了。

    好不容易老李一心一意了,却又是哪门子的猜忌,简直看不下去的智障,这智商

    从第一集坠崖开始就透露着满满的狗血,李星云一副伤心欲绝的样子我笑了,老李你一个劲就扒拉石头干嘛?雪儿坠崖也不符合牛顿定律啊。然后坠崖因为有大蘑菇护体所以就多了三道疤,然后姬如雪就觉得更配不上他。诶哟我的天哪,雪儿你的骄傲呢?你的侠义呢?两人相遇那里简直不能更狗血,飞上去转圈掀面罩,这套路都能埋在土里当文物了。

    好不容易老李一心一意了,却又是哪门子的猜忌,简直看不下去的智障,这智商?你还出来混江湖?你之前为了雪儿的扒拉石头还真是扒拉石头而已啊。好不容易相遇,又飞来猜忌,编剧手里就那几个王炸套路吧。然后雪儿牺牲一身功力,我只想说可拉倒吧,这种没有什么主见听风就是雨的婆妈老李,你值得吗?简直没眼看,姬如雪这个角色也是眼泪没停过。江湖儿女哪有那么多琼瑶戏,除了眼泪就是眼泪,雪儿哭完老李哭,老李哭完雪儿还在哭,打一架好么,哭个球?然后女主为了男主牺牲,男主屁事都没有,一顿好语相劝,一起哭一场然后雪儿就原谅他了?说自己其实没那么难受……姐,你之前受刑的时候可是生不如死呢,还不想让李星云知道,让他内疚一辈子……mmp这种疑神疑鬼上一秒说永远相信下一秒就能翻脸无情的男人,他能内疚哪里去???

    再来说说姬如雪的狗血神秘身份,圣女……你爸杀了我妈这是宿命所以我们不能在一起……我快要戳瞎双眼,这狗血到极致了。编剧的意思就是强行不让他们俩在一起,男主注孤生,女主当剩女。对我觉得不是圣女是剩女。还有那个老婆婆的助攻…诶哟我去生硬的很,毒奶啊。地宫要塌了不是先保住雪儿让她出去么,一定要发誓,诶哟老婆婆你是想让玄门之后从此绝种么?

    最后一定要重点说一下姬如雪之死,编剧强行让袁天罡捅死了姬如雪。WTF?三百多年的袁天罡硬要阴沟翻船……玄门加的模糊不清就算了,硬要灭门是什么脑回路?大帅没这么直接啊喂……大帅的智商也不用去做奸臣好不啦,一个通晓朝政的人绝不会这么乱来。玄门就是一大败笔。就是为了让姬如雪强行下线,给本剧强行添加悲剧色彩。心疼雪儿啊。。。

    我真的求你们这些编剧了,别乱写。这是对剧本最起码的尊重,也是对这些角色的负责。

    【详细】
    8655892
  • 夜侠
    2022/3/20 12:30:30
    我不知道就是没有

    发现很多人都是千篇一律的一句“韩国人又拍出来了”、“这个题材只有韩国人会拍”

    然而不好意思,实际上二战劳工题材我们不但拍过,而且这方面我们才是先行者

    (当然啦,如果你们睁眼瞎嘴硬死吹就当我没说)

    发现很多人都是千篇一律的一句“韩国人又拍出来了”、“这个题材只有韩国人会拍”

    然而不好意思,实际上二战劳工题材我们不但拍过,而且这方面我们才是先行者

    (当然啦,如果你们睁眼瞎嘴硬死吹就当我没说)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333726/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093334/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958725/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0527230/

    其中重点推荐《记忆的证明》, 思想深度和叙事结构 比《军舰岛》出色的多,《军舰岛》 最后撕国旗的桥段都有点抄袭《记忆的证明》的感觉

    还有,别因为年代久远就胡扯没有重播,后续其他卫视重播过好几次,不要不知道就是没有

    实际上《记忆的证明》是央视出品,拿了飞天奖和金鹰奖,是第25届飞天奖最大赢家,拿了长篇电视剧一等奖、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三项大奖

    【详细】
  • 14286982
  • 安小枣儿
    2009/2/12 15:17:40
    人性本善,人性本恶
    《死神》是意大利导演Bernardo Bertolucci的处女作,曾师从Pier Paolo Pasolini的他在和Sergio Citti共同将Pier Paolo Pasolini的小说改编成剧本后,得到了执导本片的权力,使得年仅21岁的他首次以导演的身份站在荧幕后向观众讲述一个Pasolini故事风格,Bertolucci画面的悬疑故事。看过Pasolini的片子,分段式结构很明显,并且
    《死神》是意大利导演Bernardo Bertolucci的处女作,曾师从Pier Paolo Pasolini的他在和Sergio Citti共同将Pier Paolo Pasolini的小说改编成剧本后,得到了执导本片的权力,使得年仅21岁的他首次以导演的身份站在荧幕后向观众讲述一个Pasolini故事风格,Bertolucci画面的悬疑故事。看过Pasolini的片子,分段式结构很明显,并且都是一种并列且递进的的方式,即在讲述故事的方式以及拍摄手法上大体相同,为并列关系,但却又在叙事的时间线上且对故事发展是递进关系,个人非常喜欢这种结构,看上去就像是一幅一幅流动的绘画。影片于1962年上映,无疑是一部黑白片,而黑白片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对真实的世界进行模仿的同时进行更多的艺术加工,也就是说这并不是单纯的模仿,不管是在镜头运用上还是色调的处理以及光线的运用。在镜头运用上感觉各种推拉摇移特别多,基本没有固定镜头,除了审讯以外的几乎所有镜头都是运动镜头。而长镜头跟拍以及跳轴是本片的一大特点,不管是表现军人因为无聊而调戏街上的女子还是和女孩约会的年轻人,这些镜头都很平和的表现了当年意大利各个阶层的人的风土人情以及生活状态。虽然是一部电影,但也有一些戏剧上使用的手段在电影里出现,其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夜晚的光线,一个角色站在大桥下面,从画面左侧倒着走向画面右侧,其间有一次转身而面对画面右侧,光线却始终照着人物的脸,而就在他脚下他的面前,地上有一条长长的影子,而在第一次审问凶手的时候,墙壁上第一次出现了人物侧面的投影,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暗示,一种有别于他人的表现手法,暗示凶手和其他人不同之处是隐瞒真像的程度。一个第一次拍电影的年轻导演,他的作品就被收录在CC里不是没有原因的,对于艺术追求的精致,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从题材上来看,故事很像日本导演黑泽明的《罗生门》,都是几个人面对镜头的说话,都是刻意的隐瞒对自己不利的现实,但不同之处在于《罗生门》是刻画人性,而《死神》则是刻画生活。死神无处不在,他可能会随时来到你面前,挥起他的镰刀,斩下你的首级,把你带到永远看不到光明的地方。不管是人还是死神,都有着其残忍的一面,甚至有时人要比死神残忍,不然死神也不会被描绘得和人有着相似的外表。人性本善,人性本恶。
    【详细】
    1682962
  • Nam
    2010/6/27 18:52:21
    《游园惊梦》:来自于时长形式的美感
    一、延展的形式:

    “一切都已成了过去。”这是《游》开始的第一句话。这一切是如何成为过去的?当荣兰年迈枯涩的声线,开始游走在青瓦白墙的倒影时,一个倾颓的故事就已呼之欲出了——仅仅是欲出而已。在影片开始很长一段时间内,真实的故事其实并未进入视野,叙事的谜底作为未知数远远悬挂在天边,不断的拖延,使得影片呈现出问题丛生而答案缺失的状态。

    尽管《皂罗袍》、《山桃红》、《懒画眉》、
    一、延展的形式:

    “一切都已成了过去。”这是《游》开始的第一句话。这一切是如何成为过去的?当荣兰年迈枯涩的声线,开始游走在青瓦白墙的倒影时,一个倾颓的故事就已呼之欲出了——仅仅是欲出而已。在影片开始很长一段时间内,真实的故事其实并未进入视野,叙事的谜底作为未知数远远悬挂在天边,不断的拖延,使得影片呈现出问题丛生而答案缺失的状态。

    尽管《皂罗袍》、《山桃红》、《懒画眉》、《步步娇》一曲曲唱来,尽管二管家、年轻戏子、刑志刚一个个男人在她们的生活中进进出出,终究是回头梦一场——谜底究竟如何,观众不得而知。终于,荣兰拒绝了刑志刚的拥抱;终于,翠花烧掉二管家的日记。终于,曲终人散,二人惨淡相依——是否这就是叙事谜底?最后的《皂罗袍》响起,为她们的故事画上并不休止的休止符。

    在这样的不断推叠的过程中,观众体会到的是一种诗意的美感,一种奇异化陌生化的美感,一种与剧中人同喜同乐同哀同愁的美感;这种美感抽离了现实,它并不指涉任何现实的范畴。这种拖延其实只是一昧的延展,谜底揭晓的时刻,同样意味着这是观众的审美体验就此终止的时刻。由于《游》书写回忆的特殊指向性,使得这种并不存在结果的结果给观众留下巨大的可回味空间,也使得审美体验的时间超越了影片时间,有了巨大的时空跨度:也许观众会在自己的记忆中寻找到某块记忆的碎片与之相契,也许观众在以后的某个时刻的某个遭遇会唤起对它的记忆,于是此次的审美体验便在更广远的层次上迸发出。

    二、概略的形式:

    “一切都已成了过去。”还是《游》开始的第一句话。“在梦里”,这是一个美好颓靡的梦境,于是梦的惊醒便成为了整部电影的叙事谜底所在。《游》叙事的真正开始,是“从前”以后,故事在怀念的基调中发展起来。观众此时唯一能把握住的,便是对过去的追思和黯然神伤。

    通过“一切都已成了过去”这样一个表达,把故事凝炼在一种情绪之中传达给观众,为整部影片的美感体验铺垫下某种美好的色彩,同时又起到凸显主题的作用,能够更快地使观众进入到叙事的情景之中去。而接下来,叙事者仅仅只想营造出一个美好的梦境,观众黯然神伤的感伤逐渐被眩目的往事图景所取代,直接的表现是将昆曲直接搬演到生活中,从而形成半梦幻半现实的风景。这样美丽不真实的梦,如此让人沉醉,又怎么会醒来?谜底的缺失使得观众的审美期待逐渐积累。

    另一方面,叙事中总会存在一些无需叙事者充分展开的情节,叙事者用凝炼和粗线条的方式将其勾勒出来——被省略的细节要么可以由叙事本文的观众来自行补足,要么对于叙事来说是无足紧要的,仅仅作为简单的背景信息出现就够了。通过提供背景信息,将观众置于需自行补足意义的情境中,从而实现审美的个性化过程。

    翠花和荣兰因合唱昆曲《牡丹亭》初识后,两人互生情愫,有一段缱绻缠绵的生活,对于两人而言这是极其美好的回忆,但影片中并未有任何细节的描写,仅用了一段蒙太奇便把它概括了过去。一方面,人的回忆总会记住最美好的片段,而并不会选择整件事情来记忆,通过对这些片段的回溯,在意识中对整件事情进行再建构。这段蒙太奇正是有意无意的模仿了这个特点,使观众形成自然的观感,又能在节约叙事时间的情况下,由观众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自行对二人的缠绵生活进行建构,形成了个性化的审美体验。

    四、场景的形式:

    在《游》中典型的场景,莫过于数场昆曲的表演。最值得剖析的是影片开始“游园”直至演唱《皂罗袍》完毕这一段。

    导演刻意使用了将昆曲与现实生活混合在一起的形式,半梦幻半现实的造梦手法,不断在梦幻和现实之间穿梭。昆曲抽离出现实,营造出矫柔靡丽的空间,使观众与现实生活产生了距离;但影片中不时出现的现实声音和人物,又使得这个梦境不那么可靠,让人觉得有如空中楼阁般摇摇欲坠——这便是《游》想要讲述的全部情愫了:戏外,她是翠花,她是荣兰,情思依依,情意绵绵;戏裏,她是杜丽娘,她是柳梦梅,云雨燕好,春梦无痕;但现实不断发声,现实是剪不断,理还乱;到头来,曲终人散,空留下戏子两三人,便惊碎了一地好梦。

    这一个片段在整体的叙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从审美上来看,奠定了全片的抒情氛围和叙事基调,在这一点上,又有统摄全片的地位。
    【详细】
    33671776
  • Vamei
    2017/1/22 0:36:46
    选择不容易
    电影里,大女儿Geeta经过父亲的训练,第一次上赛场。四个男孩子一字排开,有的瘦弱,有的精壮,任由Geeta挑选。当然,所有观众都相信,即使最弱的男孩子,也能赢Geeta这个女孩儿。但Geeta选择了最强的对手。 就像全剧所有的摔跤场景一样,随后的搏斗真实而精彩。对手一开始不屑...  
    电影里,大女儿Geeta经过父亲的训练,第一次上赛场。四个男孩子一字排开,有的瘦弱,有的精壮,任由Geeta挑选。当然,所有观众都相信,即使最弱的男孩子,也能赢Geeta这个女孩儿。但Geeta选择了最强的对手。 就像全剧所有的摔跤场景一样,随后的搏斗真实而精彩。对手一开始不屑...  (展开)
    【详细】
    8305225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