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833421
  • 卡夫卡
    2017/1/17 5:33:28
    (最全面准确深入的分析)从时辰未到到唯有业随身-电影《大只佬》中的佛教因果律探析(转)
    开始看过不太明白一些东西,后来一直看影评,仍然很多地方不觉得释然,直到后来看到一篇分析文章,顿时豁然开朗。非常值得看的一部电影。下面这篇影评也是我迄今看到的众多影评分析中最为中肯准确全面深刻的,连我这样激进的无神论者都被折服了,从对李凤仪的死而耿耿于怀到释然接受了。PS;我觉得李凤仪才是最有佛心的,对于因果业报,虽然她没有那套佛家理论,但大只佬整部戏都在努力参悟的东西,李凤仪大哭了一场就顿悟和释然
    开始看过不太明白一些东西,后来一直看影评,仍然很多地方不觉得释然,直到后来看到一篇分析文章,顿时豁然开朗。非常值得看的一部电影。下面这篇影评也是我迄今看到的众多影评分析中最为中肯准确全面深刻的,连我这样激进的无神论者都被折服了,从对李凤仪的死而耿耿于怀到释然接受了。PS;我觉得李凤仪才是最有佛心的,对于因果业报,虽然她没有那套佛家理论,但大只佬整部戏都在努力参悟的东西,李凤仪大哭了一场就顿悟和释然了。喜欢李凤仪这个角色。
    ————————————————————————————————————分割线以下为转发评论

    1. 从《大只佬》谈起
           《大只佬》2003年上映,在第2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获最佳电影、最佳编剧等殊荣,是香港一出饶有成就的佛教电影。故事的主角大只佬「了因」当时35岁,在30岁前曾是五台山石窟寺的武僧,当年因为一个名叫孙果的逃犯,无故把自己的好友小翠杀死,孙果杀了人后潜藏山中,了因盛怒难消,决心报仇,於是到山上穷寻孙果。直到山峪断崖无法跨越,盛怒下乱棍打树,却错手击毙一只小鸟。他惊愕之下,坐在小鸟旁,思考了七日七夜。七日七夜过后,他突然得到看见因果的神通力。他看到鸟儿的前世今生,又认为自己已无法再做和尚,於是脱下袈裟,离山还俗。还俗之后,他过著生活毫不检点的生活,自甘堕落,以「享受」人生。直至有一次,他在机缘巧合下认识了女警李凤仪。李凤仪前世是一个杀了很多人的日本士兵,但她今世却乐於助人,品性善良。了因眼看李凤仪背后的日本兵一次又一次地出现,意识到她即将受苦死亡,踌躇之间决定尝试出手相救,以将李凤仪的命运改变。可是,经过两次努力的营救后,李凤仪身后的日本兵影像仍然出现,大只佬终向命运低头,向李凤仪说出真相后,扬言自力有限,无法改变因果的内容。

    李凤仪知悉后无法接受事实,沉沦数天后重新振作,并深信自己无法逃离命运的法规和困限中,故而她希望珍惜自己必死的机会,去帮助了因引诱孙果出来,以解开了因一直以来的心结。最后,李凤仪上山找孙果,结果被杀,头颅被割掉,挂在树上,了因知悉后上山寻找李凤仪,在日本兵影像的重现下,成功找到李凤仪的尸身和头颅,头颅出现后,镜头对焦了了因的痛苦呼喊反应,了因再次因盛怒乱棍打树,更执意要杀死孙果。这时突然出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了因,并与自己有一番跳跃在回忆和现实时空间的对话,对话中段两人更大打出手。直到了因拿起断木,大喝一声,要杀死对方之际,他心中念头一闪,突然觉悟,呆了片刻,并扔开断木,盘膝而坐。
    然后,两人再次对话,对话完毕,对方消失。镜头这时再显示了因拨开树枝看李凤仪头颅的一幕,了因继而展露微笑,脱下俗衣,换上破袍,留山等待孙果。五年后,了因与孙果相遇,他并没有把孙果杀死,反而趋前向他拥抱包容,并把他带下山,自己则穿上新的袈裟,重做和尚,至此便告剧终。
      

        曾经有不少学生,看完此片后,认为「看不明白结尾部分」、「结尾部分过於抽象」、「剧情不合情理」等,他们看完一次《大只佬》,未必能即时领会电影要带出的讯息,亦难以即时察觉戏中呈现的佛教因果特色,对於要从错踪复杂的剧情中处理深邃哲理的他们而言,这种困难是无可厚非的。但假如就这样判断这出戏最大的重心再於凸出「怨怨相报何时了」、「要了断因果」等主旨的话,未免流於表面。要知,有深度的电影岂止看一次可白,假如我们多花一点时间,静心、深入一点观察剧情的发展,以及每段情节所表达的背后动机,就会了解到创作者如何运用高明的手法表达佛教抽象的概念。


    笔者认为,此戏用了很短的时间,辐射出最少两项佛教因果理论中的重要命题,那就是因果与宿命的关系,以及念的重要。
     
    2. 因果与宿命的关系
     
    要先讨论因果与宿命的关系,可从龚先生的话说起。「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我国自古深入民心的一种单纯因果观念。在这种观念之中,因和果的关系,受到道德制约,两者存在此有彼有的相依关系。在佛教的「四种缘起说」出现之前,中国人已经普遍相信一种单纯的善恶因果报应论。《书?伊训》:「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易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老子》第79章:「天道无亲,常予善人。」都强调行善可得天佑的道理。

    表面上,这种想法能够从根本上公道地计算和分配到每人的回报所得,然而,假如一个好人,不幸发生了意外失去生命,这种简单的因果论就会立即失去支持。诚然,善有苦报、恶有乐报的现象,自古以来更是常见之事,那么,作善未得祥,或作恶未受殃,甚至「积善而致庆」、「积恶而殃集」的情形,可以如何解释?中国人以固有的思想传统,并吸纳了佛教业感缘起论、一切有部的四缘六因五果系统的基本内容,有智慧地加入「如果未报,就是时辰未到」这种「未熟观」,把善恶因果观的不足完善起来。东晋的慧远 (334-416)提出〈三报论〉(载於僧佑,《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册,页34bc),明确指出业报分为今生做今生受的「现报」、来生受的「生报」,及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才受的「后报」,系统地把「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迟与来早」的意义统整起来。
    在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而言,这种说法固然可以作为际遇不公的解释,但我们再把焦点扩阔一点勘察,会发现这些说法,似乎只单纯地从「因-果」的时间关系上著力,并没有处理到两者内容是否存在必然性与关连性的问题。因为假如「因-果」两者的内容存有必然性的话,那么它很容易就会堕入宿命论的困限之中,例如电影里。很多人以为佛教的因果论是「宿命意识」的一种演绎,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假如前生所作导致今生必然会受某种特定报应的话,那么修行的价值就会受到严厉挑战,难以解释后天旨於灭苦而依之修行的法道的意义,不合符佛教强调修道灭苦的根本精神。
    对於因果的时间关系,《大只佬》一戏当然有所展示,例如警犬前生为追杀犬只的男孩、印度师兄弟的多世积怨,同为今生显报;而对於因果内容的关连,它同样有所处理。何以见得?我们不妨从了因「出家-还俗-出家」的行为中,推断一下他的心理变化,以找出答案。


    2.1了因的「出家-还俗」
     
    了因当天把小鸟打死后,看到因果,然后还俗。他看到甚么?为何还俗?这在电影的最末部份,与心魔互相质问中交代出来。心魔问他,看到因果之后,他做了甚么?了因回答:「我知道因果是公道的,但再也做不了和尚」随后他反问心魔,也就是另一面的自己。心魔回答:「看到小鸟前生所作事,为何轮回做畜生,为何给我打死,该死!看到小翠前生做了甚么,该死!看到孙果前生做了甚么,知道他应该打死小翠。…」原来了因在树下的七日七夜间,不但看到因果,也凭藉这种神通,看到小鸟、小翠和孙果前生所发生的事。他把他们今生的际遇比配前生的经历,然后发现因果是公平的,不偏不倚。但是,对白中的「知道…应该」是重要文字,隐含著了因对因果现象的一种潜在评价,那就是人力无法脱离因果运作的支配,连果报的发生,包括其如何发生和发生了甚么内容,都是根据前生所作而「应该」出现的,所以,前生你杀了甲君,今生不论任何情况,你都会被甲君杀死。既然如此,前生所作,今生所受,互有借还,似乎真是公道的。
    这么说,他因乱棍打树而误杀小鸟,也是命定的了。既然如此,继续修行只会让他活在「无法为小翠报仇,亦无作用於为小鸟忏悔」的拘囿之中,自然不会有任何意义,因果是公道的,公道得我们不能用自力作出任何影响,所以,他作出了决定:「我知道因果是公道的,但我再也不能做和尚」。
    然后,了因还俗,还俗后五年间,他干了甚么事?这从李凤仪在警局与了因对话中交代了:「你今年三十五岁,三十四岁扮宝药党行骗,三十三岁扮乞丐行乞,三十一岁在地盘做黑市劳工。」而了因当时的身份,更是男妓暨脱衣舞男,从「向佛」到「卖淫」这种极端生活模式的转变,必然是缘自外物对自心心态的深切冲击所致:那小鸟无论如何都会死,所有事物都是注定的,任凭你干过好事或坏事,这因果关系都不会改变。即使他继续修行,他的一生都已经注定了,世界一切事物的发生,就在因果循环的设定中公平地运作。
    他看到被枪杀警犬的前生、他看到印度兄弟的前生,更加相信因果内容受到命定的绝对支配,在这个阶段中,了因深深相信因果等同宿命。

    在电影中其中一幕,亦能看到他这种心态的端倪。有一次,他受召提供性服务,在雷雨交加的晚上,他赤裸裸地站在窗台前吸著烟,思量著李凤仪的前生今世,他深深相信因果力量的不可改变,但内心的善念促使他突破心理困限,决定向李凤仪伸出援手。这一幕,他轻轻地叹说一句「只此一次」,正式向冲击因果,踏出第一步。

    於是,了因再次偷渡到香港,向李凤仪展示自己的神通力,并讹称想借助这种力量拯救即将遇害的警员。李凤仪接受并提供协作,可惜的是,了因在大战印度人和勇擒飞天擒蟧后,虽然救回李凤仪一命,但日本兵的影像仍然出现在李凤仪背后,这一刻,他意识到因果等同宿命的这种原理,实在无法透过人力去作出任何改变。

    正当李凤仪以女朋友的身份握著了因的手,甜蜜地以为一切危机经已解决时,了因突然向李凤仪说出真相,并强调「不会再做任何事」,因为「做甚么也不会有用」。李凤仪不明白也不愿接受事实,了因表示,「日本兵不是李凤仪,李凤仪不是日本兵」,还谓「只是日本兵杀了人,李凤仪就要死,这是因果法则。」前一句点出了佛教的「无我观」,不同世有不同的自我感,个人主体有不断变化的连续性,但不代表有一个「自我」的灵魂在跳跃,正如寄居蟹的肉身(我们的精神生命体,即佛教所称之「业」)从甲壳去到乙壳,而甲壳却不等如乙壳,只是由业变化和生成的暂居体,两者间的连系只是一种精神生命上的业力。显然,了因此时对因果内容发生的必然性,采取了肯定的态度。他终究认为,人力始终无法影响业力的运作,无论他救李凤仪多少次,都无法改变李凤仪必遭恶报的命运。

    李凤仪知道自己前生是杀人无数的日本兵时,无法接受自己要承受前生种下的苦果,因而感到极不合理,极不公道。佛教的因果观,当然不止於这么单纯,亦非完全以今生为起点视角,去评量今生所得是否公平。不过,未真正了因的了因,只冷冷地向李凤仪说,「因果是公道的,但我再做不了和尚」,向命运低头,向因果低头。

    后来,了因与文、武师父在大排档吃饭时,讨论起李凤仪。过程中,了因突然生发一种灵思,就是如今善良的李凤仪,一直在做善事,这是否意味著,她正在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人可以靠后天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么?文师父认同了因的这种想法,了因突然豁然开朗,他知道自己无能力改变命运,但至少李凤仪正在努力,因此,他心中的结得以暂时解开。
     
    2.2了因的「还俗-出家」及「一念相应」
     
    因为有神通,看到因果的了因,一直深信前世因种出今世果,前世种了恶业,一生一世也无法弥补,还有可能继续带给下一世。他并不肯定一个人善良能否为自己改造命运。可是,这时候看通的不是了因,反而是李凤仪。李凤仪认为,人终究一死,既然要死,为何不好好地把握当下我们仍能自主完成的事?於是她跑到孙果匿藏的山上,引来孙果的谋杀。孙果的确把李凤仪杀死,并把她的头颅挂到树上,尸身则埋在黄土之下。了因得知消息,赶到山上,拉出李凤仪的无头尸身,了因激动万分,高声哭喊。正当他竭力寻找她的头颅之际,了因再一次看见日本兵的影像在旁边的树上出现。他知道李凤仪的头颅应该被挂在这处,便趋前拨开树枝,看到她的头颅,了因有何反应?相信看过此剧的观众都会不约而同地认为了因更形激动,并再乱棍打树,喊著要杀孙果。可是,我却认为,了因的反应是,突然出现前所未有的平静,而且看著李凤仪头颅,展露微笑,一刹那间,他觉悟了。

    是吗?剧情真是这样吗?

    观众可以思考一下,电影中了因表面上拨开两次树枝看到李凤仪的头颅,但事实上只是一次,这是编导一种特别的表达手法。在「第一次」时,事实上那一刻他并没有看到孙果,更没有跑上山与自己的心魔对话,只是他在一刹那间,应於一念,一念间,短暂而充满矛盾、激动、变化、自觉、复杂的境界,突然变得澄明,「我明白了,我明白了!」正是顿然开悟、刹那一念相应之脱胎换骨状态。那么,如何知道了因只看过一次李凤仪的头颅?大家不妨看看,了因与心魔互相攻击时,他的脸上伤痕累累,血迹斑斑,但「第二次」看李凤仪头颅后发出微笑时的脸皮,却是与刚寻找完李凤仪尸身时只有轻微污秽的脸皮吻合,这就证明,了因的脸根本没有流血,有流血的所在场域的活动,是乃正处「念」间,是「念」在发生作用。就此,我们不妨大胆推断,原来由他「第一次」看到李凤仪头颅的激动开始,直到他「第二次」看到李凤仪头颅的平静为止,这一段长达十多分钟的内容,是编导对他刹那间一念相应的具体描述,都是「念」的一种具体展现。不单如此,笔者认为,这个「念」字更是贯穿整出电影的「戏眼」,这将在稍后分析。

    好了,把这些部分都给厘清后,接下来就只剩下一个问题,就是了因究竟「明白了」甚么。这既是了因最后留山等待孙果的动因,也是他「还俗-出家」决定的根源,更是全剧要交代的因果内容的最高层次。

    结尾留白永远是成功电影用以画龙点睛的方法。显然,编导对《大只佬》所下的功夫,实在匪浅。我们无法在剧中找到了因「悟」的答案,但既然留白,想像和讨论空间多了,我们何妨大胆估计一下答案以满足我们的渴望?


    事实上,这一出戏,由始至终,纠缠在了因「悟」与「不悟」间,都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对因果的真切了解与否。上面已分析过,由他打死小鸟、盘坐树下七日七夜开始,他已深信因果等同於命定,人力无法改变因果律的支配。虽然他曾期待李凤仪以今生的善良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她最终也死於非命。观众可能会问,这不也印证了因果律等同於命定论么?结局李凤仪不仍然要死?不错,可是,从了因与心魔对话之中,点出了他觉悟的端倪:「如是因,如是果,昨日因结成今日果,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佛,只著力一件事,当下种的因。」在这番说话中,了因醒悟了「当下种因」的重要,也就是佛家所说「重业轻报」的一种指导理念。
    「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一句指出,人力的确无法抗衡因果律中业报生成的力量,但这并不代表因果律就等同於宿命。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去抗衡、突破业报力量,过去所作所为,已成历史,不可能改变。可以改变的,是过去历史聚合而成的宿业,在今生发生的作用,我们如何去调整自己加以面对,如何操作当下我们可以操作的一切心境、活动、决定、反应和期望,以对待这种宿业?因果循环的系统中,一件事的发生,绝非单一的原因所导致,由於此生彼生的无常原理,因果不能被量化,也不能被质化,众多因加以无量缘,引发出一个结果,但这个结果并不就永远地停留为一个结果,它同时将会是未来结果的其中之因,如是,因果相依相承,环环而扣,却又无分彼此。那么,过去宿业既已发生,我们自然没有力量去改变过去所发生的事,但今天我们著力於当下所做,即便今生生发上世苦果,至少我们已调整、装备好今生的一切,能较消极、放弃一切的态度来得积极,果若真要受报,所承受的苦痛亦必然较小。
    就以李凤仪为例,她前生是日本兵,残杀中国人成性,罪大恶极,人人皆愤而切齿,论因果,他今生该没有轮回做人的资格,不过,既然他今生做人,并成为李凤仪,也就是说这个日本人在前生多世,大概又是善良的人,尺度上仍有做人的本钱,这或是一种定业。李凤仪虽然善良,但今生的李凤仪不就可以把日本兵罪大滔天的恶业泯除,她仍然要惨死,只是,因为了因的介入,李凤仪由原本给印度人杀死,变成给飞天擒捞害死,再变成给孙果杀害,她的死已由没有价值的普通被杀变成有意义的遭受遇害,这不就是人力在因果律所设定的困限中,发挥了自身最大的影响力吗?她的善良驱使她从不明不白的惨死中,变成坦然的面对生命、促成了因觉悟的牺牲,那今生积下的这股业力,不就在人力的干预中改变了向度吗?李凤仪的死的时间、地点、形式及意义,都完全改变了,这样的改变,令大只佬体会到,即使因果关系是存在的,但今天的果未必要完全归咎从前所种下的因。因果之间仍存在一些变数,而这些变数就是由今天的修为而形成,足以调整最终果报的生成内容。也就是说,人力不能改变发生过的历史,但能够左右业报生成的影响,当下种的因,重点在於它拥有不可思议的承前启后作用。顿时,了因对因果律有一种新的观感,个人努力的因素有助调整过去种下业报的招受程度,因果律给了因的启示,至此达到明朗:今天我们生活在世,不该为过去而苦,也不应为将来而忧,乃是要把握当下,活在当下,悟在当下。因果业报,就是要我们在当下中活出一种真生命,活出属於自己生命里的真如。

    因果律,也就在这种实相的演绎中,成功脱离宿命论的误区,提取到一个高层次的境界。「了因」之所以有这个法号,正正就是了因了解因果的过程。了因当日虽然看到因果,但却未了因果,无法在因果论上确立正信。反而因为自己看到因果而无条件肯定了自己对因果的看法,执於无法再出家修行。从心魔一战的对话中,他把当日正反两面看法和盘托出,就是这一次的体会,了因明白到他从前自以为理解的因果律,原来并不透彻。在大彻大悟之后,他决定再次出家继续他的修行。了因与孙果,「了解因果」与「承受酸果」,这对极端名字的设计,不是偶然,都是编导刻意向观众提示角色命名原因之所在。


    2. 「唯有业随身」
     
    在大乘唯识系统中,决定业报的异熟生与异熟果(即第八识),支配了招感果报的内容。我们知道,无论早期佛教或大乘佛教,对业都有种类的划分。就实践形式而言,可分为「身业」、「口业」、「意业」,这主要是人类种种心态和行为的归类,再配合十恶而应用和诠释。就性质而言,分为「善业」、「恶业」、「无记业」。「无记业」指的是不善不恶、无意生发之业因,这类业因具有较多的道德元素。就体性而言,可分为「共业」和「独业」,也就是众生共通或独自所造之业因,能招感自己和他人受报之业。就效度而言,分为「定业」和「不定业」。「定业」即「决定之业」,而非「注定之业」,它指当我们立心做了一件事,这件事是善是恶,也会引发我们将来招感果报,强调的是一种「有心为之」而足以引发「果报」的业因。也就是说,因果律的运作程式是「既定」的,但果报的内容并不是「注定」的,仍要视乎我们在「决定」的前提下所做的种种行为,而招感哪些相应的果报。或者我们会问,「定业」必招果报,这不是「注定」吗?不错,定业具有必然性,好像你一拳打在物件上,必然受到物件的回击。然而,这并不表示你一定会感受痛楚,或必然感受哪一种痛楚,原因要视乎你这一拳打在甚么物件上。显然,打在凹凸不平的石上,回击力所造成的痛楚,比打在平墙上倍大很多,打在平墙上,又比打在海绵上更形痛楚。而假如打在沙包上,不但未必感到痛楚,而且还可能生起快感,甚而变成一种可以练成强健体魄的乐趣。如此,我们可以把这种决定「打在沙包上」的动作,理解为「作善事」的比喻。当然,感受的痛与不痛,物件质性只是其中一个因素。物件是否牢牢系固、出拳的姿势是否正确、出拳的过程中有没有受外在环境的干预,甚至你出拳一刻的心理状态,都决定著你受到物件反动的不同结果。而即使受到物件反动,痛苦的出现亦未必是即时的,可以是逐渐的,可以是后来才生并发症,亦可以由始至终完全没有痛楚,这视乎业的性质和程度。由是,出拳会让物件有反动,是既定的,但物件如何反动,却不是注定的,业果的生成,究竟受到我们当下的决定、心识形态、修行精神的影响而有所改变。
    在佛教因果律的道德层面而言,恶业必招苦果,善业必招乐果。在大乘《法华文句记》卷10里,甚而强调「定业亦能转」,认为「心不犹豫,发愿净信修行,则现世恶报及来生,得以佛菩萨之力转其定业,不使受苦果,而速证无上菩提。」表明众生所作「定业」,假如属性太恶,如日本兵,则李凤仪难以逃避苦报。但若发愿净信修行,则会得佛菩萨之力去扭转。当然,这里强调的是以宗教为本位,是力求连「定业」里的既定性也给削弱的一种想法。
    「不定业」的意思正与「定业」相反,指「非决定之业」,即造成一件事前,并没有立心的思量与考虑,甚至和「无记业」的性质相近,是「无心而为之」。例如电影中李凤仪开枪误杀警犬,非有意为之,故果报较轻,因果律的运作原则既非「既定」,果报的内容亦非「注定」。因此,「不定业」并不存在「既定」的元素,反而是「受果不定」,业因性质较为依赖於自主选择所为。所以,这种「不定业」的作成可能未必招感结果,或招感结果的时间仍不肯定。由於「不定业」的造业者并没有经过立心思量和考虑,故它为业报运作程式提供很高的自由度,「不定业」中所蕴合的不肯定性和不稳定性,却更加凸显了「一念」的重要,同时由於不定业包含很多可能的结果,促使修行实践、为良行善的价值得以合理地提高。
    就以《大只佬》中的印度兄长为例,他前生给师弟暗算而丧命,折射出今生再与这个师弟结缘结怨的命运。今生因为种种缘故,他迁怒於师弟,并矢志将他杀死。事实上,由他与师弟结识、交往、交恶直到厮杀,每一阶段的决定,都是在「不定业」的环境下发生的。例如他们交恶后,他因事生发杀害之念,便假扮外卖送递员闯进师弟看守的工厂大厦犯案。这一刻,其师弟纵有被杀之定业,但师兄却无杀人之定业,杀人与否,是不定的,完全取决於他当下一念的决定。结果,他选择把师弟活活的打死了,但两人的仇怨并没有因此而终结,反而再度升华成宿世的定业:两人再次种下恶因,并延续累积前生的宿业,带到下一生继续缠绕。
    原来,杀人者以为杀人是仇恨的终结,在佛教而言,这反而是宿世仇恨的延续。
    在仍取决於个人当下决定的不定业场域下,师兄选择杀害师弟、警察(四眼仔),并因张警官穷追猛打的迁怒,选择继续杀戮行为,这些行为的决定完全是可以选择和避免的,但他为妄念所蔽,无法醒觉,最终被打至重伤,继而被抓,更险些被张警官怒杀,这个结局,完全是他在种种不定业的关次中,一次又一次累积出来的现报,最终必须承受顺现定业之结局――他无法再获得选择的机会。
    对此,其实早在佛陀时代,便已有记载。《盐喻经》载: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使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谓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寿命甚短。…犹如有人以一两盐投少水中,欲令水咸不可得饮,於意云何?此一两盐能令少水咸叵饮耶?」答曰:「如是。」世尊:「所以者何?盐多水少,是故能令咸不可饮。」…「犹如有人以一两盐投恒水中,欲令水咸不可得饮,於意云何?此一两盐能令恒水咸叵饮耶?答曰:「不也。」世尊:所以者何?恒水甚多,一两盐少,是故不能令咸叵饮。如是。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东晋僧伽提婆译:《盐喻经》,《中阿含经》卷第三,《大藏经》,第一册,页433a-434a。)
     
    经文指出,假如我们不作善业,不修身不持戒,就好像把盐投在少量水中,盐的咸度会过浓,饮而难咽。相反,假如我们修心发慧,就如把盐投在恒河中,却饮之无味。这个例子,既凸出修行的重要,同时令因果律成功地脱离宿命论的拘囿。以行善修身为水,以盐为过去之恶业,以饮水为所作业报,三者互为因果,亦互相影响,笔者将这种比喻称为「稀释论」。
    在佛教中,「宿命」称为「宿住」,「宿住」是一种过去生命受报差别的总称,指的是已发生之历史事实,本质上是无法改变的。但是,在不定业的原则下,它并不必然地导致未来的特定内容的发生。可以说,宿命在业力推动下,会为下世塑造定业。但各人的宿命不同,定业便不同,命运也就殊异,这就是电影中李凤仪所说的「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的道理(原文为「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出自《龙舒增广净土文》)。但不定业和后天人为努力,加上偶然性环境因素的影响,左右了果报出现的内容,这就表明了「因果具有既定性但不具注定性」的原则。
    对此,今天我们去理解,当然不必一定要出家剃度才能增加这种「盛盐之水」的份量,但只要在平常生活中,立身修心,以善为旨,其实已具「稀释」作用了。重点在於我们如何拿捏我们的人生,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天堂和地狱其实是同一个地方,我们选择用怎样的态度去看待自己的人生,去取舍自己的抉择,这都决定著我们身处场域的最终性质。
    综上而言,可以见到佛教对实修的效用能产生的变化,持肯定态度。
     
    3. 善恶苦乐只是主观世俗的定义?
     
    在大学中与学生讨论《大只佬》和佛教因果律的特色,很多学生都很有思辨力,他们用「善恶只是主观世俗的定义」,去质疑佛教因果论说的客观性。事实上,佛教对於业报和因果律之论调,长期以来掺入「善恶」元素,这些元素背后乃依据人类的心理动机而展现。「善恶之因」和「苦乐的报」都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前者受道德价值支配,依社会变化而调整;后者是一种感受的认知反应,随个人感官而殊异。不过,原则上「主观性」与「因果现象」并没有冲突。我们知道,感知现实的程式是「感受→定义」,我们是先有了感受才为这种感受选取一个词语来定义。那么,苦乐的感受是确切存在的,只是两者在定义上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业报运作焦点始终集中於感受而不在定义,都是在身、口、意背后的心识层面上起作用。「定义」对感受性的内容并没有左右的能力,举例说,甲君今生是非不分,喜欢胡乱挖苦别人,宿业久积,下世假如轮回为人,报应身上未必同样给人以完全相同的方式挖苦,因为两者(上生被挖苦者和今生的甲君)对这种行为的「苦感」未必相同,故可能今生乙君会因失言而惹上官非,或遭到口舌之祸…等等。那就是说,即使善恶、苦乐的本质乃因人而异,但因果现象只会倾向循感受去追纵报应,善恶、苦乐的不同定义,对於一个人受报的方法和当下的感受,并不具支配与附从关系,因此,苦乐的主观性与业性,两者不存有冲突。
    从这推断,无论用质化角度去剖析因果律,抑或用量化角度去评量业报关系,都似乎无法完全把因果律的不可思议本质描述出来。这就正如上述我所举的例子,当我一拳击在石墙上,因为拳击的力度和石墙的硬度,在刹那间产生了回击力,回击到我拳上,造成痛楚感受,这与力学的行动和反应(Action and Reaction)的原理相似。纵然我们可从力学角度去衡量行动力度有多大,亦可计算反应力度有多大,但我们不能以量和质这两方面,精确说出我们感觉痛楚的全部内容,充其量只能透过「程度的描述」去缩窄形容的范围,如说「痛」、「很痛」、「极痛」、「刺痛」。但这些都无法让人准确拿捏到「痛」所处的位置和真切感受,只有拳击者自己知道,正如禅宗常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道理一样,是一种自然感受的法则,不存在可以计算的效用。佛教所强调的因果业报,实际上就是以这种义涵为起点的。
    顺带一提,佛教以「自作自得」阐述因果的运行法则,到了中国后,经过中土志怪小说的宣传后,这种色彩已为「业力祸及他人」的思想所取代。后来三言两拍的流传(如〈沈小官一鸟害七命〉、〈月明和尚度柳翠〉等典型因果篇章),更让民众了解这一套经过中国化的因果观念,亦让具有「业力祸及他人」色彩的中国因果观更加流行於民间。而《大只佬》一戏,表现的是却「自作自得」的因果特色,可以说更贴近於因果的早期面貌。
     
    4. 九十刹那与一念
     
    以下引用上文的例子谈谈「念」的概念:我们打了一拳出去,这个动作虽然会引发很多不同结果,但回溯缘起,这一记出拳的背后,却是由我们的「念」操作主导的。佛教所说的「十恶」、「三毒」、「三业」等行为果报的发生,实际上也源於这一「念」。事实上,全剧对於这个「念」字,一直有细心的塑造,而且暗扣不放。何以见得?我们可以分别从电影中角色的「对白」和「行为」两方面探讨。
    角色的「对白」:
    「一念之间,人命在你手」李凤仪转身擎枪时了因说。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了因回答张警官问题时说。
    「我是你心中的佛,恶念的你是如斯可怕。」戏末了因与心魔激战,「两人」在这个「念」的景观中,盘膝而坐,并进行的对话。对话中,了因心中的「恶念」从身上抽离,并呈现在他面前。他意识到因果的重点在於当下。在当下一念中,要么海阔天空,要么堕进地狱。以上四处,正是电影接力点出「一念」的戏眼所在。
    至於电影里哪些情节体现了「一念」之重要?实际上是很多的。例如:(一)了因当年见小翠被杀,镜头捕捉了他激动哭喊的表情,这时候的了因,眼神充满杀意,内心动了杀念,这一杀念,也促成他后来错手把小鸟杀死的后果;(二)印度师兄与师弟结怨,触起杀念,把师弟杀死,中途更增添了杀死警员四眼仔的恶业,最终被捕,并承受杀伤多人的果报,故延续了来生承受苦报的顺次业。可见,种种的事情也因其一念起动而生成;(三)张警官对印度犯人一直恨之入骨,了因制服印度人后,张警官见之,瞋恚之执生起杀念,一时忘记自己身分,执起炮枪欲将之了断,却被了因一手挡著,就在刹那间,张警官杀念顿灭,如忘忽忆,清醒过来;(四)了因看到李凤仪头颅,在瞋恚与觉悟之间,进入一念之境,始觉与本觉随即相应,战胜心魔而达到开悟等等。以上所引的例子,都是电影对「念」的描划情节。
    在佛教中,「念」有心念的意思,亦作时间单位,借指瞬速的时间:一刹那为1/75秒,速度如电似火。而念,则由90刹那构成。计算之下,一念生发的时间只为1.2秒。每一刹那都包含色相、感受、觉知、意向、意识的变动和生灭,每一念都产生无数可能的结果。所以说,一切唯心造,念就是心识活动的一种决定作用,当下种的因,根源就在当下生灭的念,说到底,其重点乃在於我们如何操作、能否操作。
    这也是我常常跟学生说,当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千万不要做决定,就算做决定,也千万不要立即落实。原因是,很多时,我们在杂念缠绕时,所做的决定都会是意气之事,都会是错误的。知乎此,即使我们不能临崖勒马,让自己消除瞋恚,但至少知道自己正处瞋恚之时不宜作任何决定,这压根儿也能有效减低做错事的可能。
     
    5. 余论
     
    5.1 一脉相承的因果律
    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当年慧远〈三报论〉(334-416)云:「现报者,善恶始於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又云:「心无定司,感事而应;应有迟速,故报有先后。」(载於僧佑,《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册,页34bc) 明代冯梦龙(1574-1646)《喻世明言》-〈沈小官一鸟害七命〉:「积善逢善,积恶逢恶。仔细思量,天地不错。」直到今天龚仁心先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果未报,就是时辰未到。」我们见到,中国传统的因果思维自古至今总是一脉相承的。佛教传入后,其核心不但没有受影响,反而增加了人为力量的元素,变相增加中国因果律的内在积极意义。《大只佬》拿捏这个抽象的核心思想,用一百分钟精要地表达,就佛教电影而言,其表现已是十分难得。
     
    5.2 续集的可能
    《大只佬》到最后了因觉悟而重归佛门,做到真正「了因」,这是一个很圆满的结局。然而,假於要为《大只佬》构思续集,可以进一步把「业力」的概念形象化,更加凸显「所造之业必於现世或来世招感相应之结果,但这结果并非有特定内容的指向」的命题。可以考虑让觉悟后的了因获得「视看一念未来两路」的神通,比前更进一步,此亦不为过。张警官、教师(汤宝如) 都是可资继续叙述的角色,主题亦可放在印度兄弟的关系上,例如印度兄在狱中因事而死,其与师弟再度轮回为人,并在信任与出卖之间再度纠缠,了因因种种因素而再涉入他们的旋涡之中,最后把两人的恩怨化解,真正救赎他们於无间地狱之中,等等。
     
    5.3 电影内容与佛教相关的元素
    最后简单谈谈电影内容与佛教微妙对应的一些元素,估计这些元素是编导刻意贯注的。此中包括(一)了因和孙果的名字,附有电影主题的说名,也具有构思者的暗示;(二)印度兄弟来自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三)了因三十岁前是和尚,二十九岁因看到因果而还俗,佛陀二十九岁因四游感悟而出家;(四)了因因观鸟而看到因果,佛陀小时候於农祭中同样因看到飞鸟吃虫而悟通无常;(五)了因坐於树下七日七夜,佛陀亦曾坐於毕鋍罗树七日七夜并成就觉悟;(六)了因迷悟之间与心魔战斗,佛陀树下冥想亦与摩罗对抗;(七)从计算而言,了因第三十岁至第三十五岁这六年间,属於「看到因果但未了因果」的还俗期,佛陀在同样的年龄阶段,进行了苦行生活。
    当然,对应未必要做到内容一致,但多少有些点缀的心思,增加耐人寻味的果效。转自大神 舜壹 大作
    【详细】
    829613522
  • Tolkien
    2018/11/1 9:20:09
    女警官的名字Rosemary Vick的由来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根据网友S在Reddit上的解释: 女警官Rosemary Vick前半部分Rosemary来自于电影“Rosemary's Baby”,即罗曼·波兰斯基导演的《魔鬼圣婴》,戏中名叫Rosemary的女人产下了一个“邪恶”的孩子。而本剧中警官Rosemary的儿子应对自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根据网友S在Reddit上的解释: 女警官Rosemary Vick前半部分Rosemary来自于电影“Rosemary's Baby”,即罗曼·波兰斯基导演的《魔鬼圣婴》,戏中名叫Rosemary的女人产下了一个“邪恶”的孩子。而本剧中警官Rosemary的儿子应对自己的恶行负责。 后半部分Vick则是来源于“Vick Mac...  (展开)
    【详细】
    9735289
  • 猪头妖怪
    2021/1/31 0:43:47
    关于《发掘》的一点发掘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如果需要的话,关于这部电影完全可以写一篇非常详细的影评。但这样太麻烦了,我尽量简单说。 事实上,这个故事的层次是非常丰富的,意象也特别悠长,足以让观影本身就变成一场细心的发掘活动。但如果没有足够的历史和考古常识,尤其是没有一种切身的历史感的话,它也是无法被充...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如果需要的话,关于这部电影完全可以写一篇非常详细的影评。但这样太麻烦了,我尽量简单说。 事实上,这个故事的层次是非常丰富的,意象也特别悠长,足以让观影本身就变成一场细心的发掘活动。但如果没有足够的历史和考古常识,尤其是没有一种切身的历史感的话,它也是无法被充...  (展开)
    【详细】
    13177253
  • 木易光影
    2014/9/29 9:31:23
    《战神》王丽坤:让神着迷的烽火佳人
        《战神》虽然是以龙大谷的个人履历为基础展开讲述抗日战争时期一众民族英雄的抗战事迹。但是有一个人却在这注重男人戏的战场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她就是让战神龙大谷朝思暮想欲罢不能的和平女神林燕。林燕的温暖安静跟战场上的枪林弹雨形成鲜明的对比,而林燕的温暖安静得益于王丽坤的纯净美好。动中求静,王丽坤赋予了《战神》另一种不同凡响的魅力。
     &n
        《战神》虽然是以龙大谷的个人履历为基础展开讲述抗日战争时期一众民族英雄的抗战事迹。但是有一个人却在这注重男人戏的战场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她就是让战神龙大谷朝思暮想欲罢不能的和平女神林燕。林燕的温暖安静跟战场上的枪林弹雨形成鲜明的对比,而林燕的温暖安静得益于王丽坤的纯净美好。动中求静,王丽坤赋予了《战神》另一种不同凡响的魅力。
        王丽坤被称之为素颜女神,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她从以男人为主角的战争戏中脱颖而出。该剧集播出到一多半,观众看到的大部分桥段都是发生在正面战场上,表现战神如何英勇无敌战无不胜,不过百炼精钢看多了观众也期待绕指温柔的儿女情长。每次林燕的出场,都让观众感觉如沐春风般得温暖,她是龙大姑口中的“疯丫头”,也是不沾染任何负面元素的“和平女神”。站在烽火战场,女演员拼的不再是化妆造型,而是原生态的素颜容貌,在这一点上,王丽坤独有的纯净美好柔情女性气质成为其独一无二的优势。
        林燕跟龙大谷的相识颇具戏剧性,在抗大学习的龙大谷因为不满战友的言语而大打出手,情急之下的龙大谷挥手一块石头正好砸到了林燕的头上,从此“兵痞”变成了林燕对战神的第一印象,而这一印象跟随了她很多年。之后,龙大谷从光杆司令慢慢拉起一支属于自己的队伍,在一次营救战地医院的过程中,二人再次相遇,兵痞依旧是那个兵痞,而林燕早已成为一名战地护士,她的勇敢、细心和倔强,似乎在一刹那间打动了龙大谷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然而,暗生的情愫在两个人心底流淌,因为时局紧张,他们都把儿女私情压抑在内心的深处不曾挖掘。
        龙大谷跟林燕的角色设定早已暗示了两个人的关系。如果把战场当作是家,男人在外面冲锋陷阵养家糊口,女人在后方柴米油盐保障后勤。俗话说,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而龙大谷能被称之为神,并且一直都是一个不破的神话传说,林燕功不可没。龙大谷救过林燕的性命,林燕同样救过龙大谷的性命,这二人早已息息相关,情愫暗生。
        从徐克到海岩到柳云龙再到赵宝刚,王丽坤的星途之路不可谓不顺畅。从电视剧版《七剑下天山》中的情深意重的刘郁芳到如今《战神》中纯洁安静的林燕,王丽坤以扎实的演技跟不畏艰辛的努力一次又一次打动观众,用自身的实力奠定了荧屏一线女星的地位。而大银幕上,一部在今年春节档无心插柳友情出演的《前任攻略》,口碑票房双丰收,也让饰演“前任”的王丽坤炙手可热,而早就锁定明年情人节档期的《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王丽坤搭档吴亦凡的组合,早已看醉了许多人。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一个形象纯洁,内心温暖,演技扎实的女演员,必将带给观众越来越多的经典作品。
        林燕之于《战神》,就像战火纷飞的战场上一个轻盈跳动着芭蕾的舞者,引人瞩目令人难忘。她与生俱来干净纯洁的气质让所有人在残酷无情的战场之外,感受到一份独有的宁静和安详,她懂艺术会钢琴,有她的地方似乎永远都给人安稳的感觉。林燕跟龙大谷在枪林弹雨之间谱写了一曲血色浪漫的爱情赞歌,王丽坤带给观众的也将会是一份最美好的期许。
    【详细】
    71141386
  • 看电影看到死
    2018/9/8 11:41:58
    谁说《索尔之子》导演的新片砸了?

    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已然进行到后半程,终于如愿以偿得见了匈牙利导演拉斯洛·奈迈施的新作《日暮》。这部从戛纳前夕就被很多人传言“失手”的作品,真的如坊间所言拍砸了吗?我看并不尽然。

    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已然进行到后半程,终于如愿以偿得见了匈牙利导演拉斯洛·奈迈施的新作《日暮》。这部从戛纳前夕就被很多人传言“失手”的作品,真的如坊间所言拍砸了吗?我看并不尽然。

    9640262
  • 雪莉
    2014/11/16 19:35:32
    年度最走心台剧《16个夏天》:关于“遗憾”,谁说无解。
    原帖地址:http://www.douban.com/note/452385132/
    原帖有较多图片附以解说,建议观看原帖:)

     《16个夏天》今年7月在台湾首播,11月结局。该剧述说着在1998年的夏天开始的一段不断错过的恋情,背景
    原帖地址:http://www.douban.com/note/452385132/
    原帖有较多图片附以解说,建议观看原帖:)

     《16个夏天》今年7月在台湾首播,11月结局。该剧述说着在1998年的夏天开始的一段不断错过的恋情,背景则是两岸三地这16年来的时代变迁,并以“时间轴”紧扣剧情,呈现写实感,打破台湾电视剧浪漫梦幻的一贯印象。

    ?关于主题
    在这部剧的开头几集,你会看到女主顶着蘑菇头(ps:老实说,林心如年纪也不小了,还演一个大学生,难免有些出戏啊),性格大大咧咧,脾气火爆,却刀子嘴豆腐心,为朋友两肋插刀,为家人忍让付出,恋爱时小鸟依人,被劈腿后也不甘示弱,直接将男友衣物从高楼抛下。在观众渐入剧情的同时,也不禁疑惑:女主同样是狮子座,同样是友情和爱情、校园与社会的转换,同样是错过的情愫,甚至连每集片头出现经典语录的模式都一样,这会不会是《我可能不会爱你》的诚意复刻?又或者只是台剧堆里一个“东施效颦”的过场?

    “一场看似荒谬的报复性上床行动,让失恋的唐家妮(林心如饰)遇上了方韦德(杨一展饰),原本该一夜结束的夏日荒唐,却让她碰上了她的真正’初恋’。然而一切像是梦一场,1999年,台湾史上最强的921大地震,震醒了唐家妮的美梦,多年来陪伴在她身边的汪俊杰(谢佳见饰),在这场天灾中,为她瘸了脚。 唐家妮义无反顾的陪伴着他,两人结婚,也走上了平淡却踏实的小夫妻生活。2008年,她和方韦德意外再相遇,他们知道彼此都还惦记着对方,但她有婚姻,他也即将步入礼堂,不过两人还是选择维持着好友的关系。然而,这一次和韦德的重逢,却对家妮、俊杰及好友瑞瑞(许玮甯饰)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终究,韦德和家妮还是选择了说再见。2013年,一场好友的婚礼,两人命运的红线又再度拉上…“以上是《16个夏天》的剧情介绍。

    其实,台湾偶像剧想拥有一个较好的口碑并不难。除了一贯优秀的演员颜值、唯美画面之外,只要能保证主题明确即可,就像是一篇不跑题的作文,有理有据,逻辑清楚,老师一定会给你个满意的分数。如果再加上措辞优美,那就惊艳无疑。而《我可能不会爱你》和《16个夏天》显然都已经过了不跑题那关。

    两部剧通篇看下来,细细回想,其实两者压根不是一回事。虽然相似的元素很多,但前者更多的是描述男女之间友谊与爱情界限的特殊感情形式,聚焦的是初老熟女这个社会群体。而关于后者,看过这部剧的观众应该都知道,整部剧的台词、独白中提及最多的,就是“错过”、“遗憾“、”再见”这三个词。


    【错过是遗憾的开始,再见是遗憾的结局。】这,就是《16个夏天》的主题。


    ?关于“错过”和“遗憾”


    (一)
    【缘分当然无解。】
    1998年夏天,方韦德第一次见到唐家妮,是在游泳池,正巧唐家妮溺水,他下水救人,却晚了两秒钟,唐家妮已经被他人救起。方韦德第二次见到唐家妮,是在唐家妮打工的便利店,他再次英雄救美,这次是成功了,但也没做成朋友。所以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第三次见面,他们就不过是茫茫人海中的萍水相逢而已。谁能想到,前一日还陌路的两人,第二天就住在了彼此隔壁。人生如戏,你从来不会知道,每一天的每一刻,我们曾错过了多少可能。


    [这个世界上,无解的事很多,比如说,如果你可以早一分钟,或者,只要早几秒钟,你是不是就会和某个人某件事产生连结。但往往大部分的人生,我们总是在错过。错过倒垃圾,错过最后一班车,错过点名。以上我全部接受,当你习惯错过这两个字无所不在,那么,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可以难倒你。—方韦德]

    (二)
    关于这部剧的剧情,很多观众反应难逃狗血,尤其以3大梗最受诟病,其1就是男主为什么会放弃和女主的感情而远走?其实,仔细思考,理由不能更充足:【他很犹豫,他不确定。】

    方韦德在发现自己对唐家妮的心意的时候,曾幻想出唐家妮逼问他“心意“的画面,而他手足无措不知如何作答。高大帅气、嘴巴贱格的方韦德,本来就是很讨女生喜欢的一款,甚至同一个时间段有3个女友:长腿1号、大胸2号和翘臀3号。一个经常把花心挂在嘴边且身体力行的人,恐怕对自己是否具有”专情“基因很难有认知吧?他甚至对告白这件事毫无经验。好巧不巧地,情敌汪俊杰在大地震中为了救家妮而变成瘸子,好巧不巧地,不管当时他怎么研究,也没有解开代表家妮对他心意的密码。所以,他其实不能确定唐家妮是否也喜欢自己,也不能确定他是否比汪俊杰更喜欢且更有能力保护唐家妮,同时,他更不确定,浪子般的他,未来是否真的能一心一意与唐家妮过上幸福的生活。

    也不是没有过挣扎,因为唐家妮,他开始思考未来,面试、换工作;在家妮守在为了救她而受伤的俊杰身旁时,他也曾痴痴地在她门口一遍又一遍地敲门,给她打电话,也无人回应,恰逢母亲病危,那个雨夜,他站在窗前,就像一个失去了一切的孩子。


    [如果那天,陪在你身边的人是我,我们两人,现在的结局一定不一样吧,但那天,我终究是错过了你。—方韦德]

    但他为什么要逃?有人会问。
    如果,你也曾有过青春的得失,有过未来的迷惘,有过逝去的伤痛,如果你也曾在某个年少的时刻,觉得自己什么也没有了,什么也给不了了,那么除了逃走,你想不到第二条路。方韦德就是这样的人设,就像家妮在葬礼上说的那样,他的人生,压抑又勉强。

    [很多事情很玄,比如,明明想说的话,为什么嘴上不敢说,要用伪装的方式,把它包起来。像一颗糖一样,递到他面前,等他拆解,期望他,解开我的密码。—唐家妮]


    汪俊杰曾眼看着家妮和第一任男友出双入对而将爱意深埋,这是他的犹豫。
    唐家妮将这辈子最想说的话写成密码,不敢轻易拆穿,这是她的犹豫。
    所以他们都错过,或者曾经错过了。
    千禧年跨年晚会上,方韦德还是赴约了,他望着不远处的四个小伙伴,轻轻地看了一眼,记住了他们此时的样子,然后在倒数声中,黯然离开。

    (三)
    在第一集的剧情里,唐家妮和方韦德彼此还不认识的时候,他们曾选过共同的公开课,方韦德因为迟到悄悄溜进教室时,老师正在讲课:“If you hesitate, too long you will miss the opportunity.它的动词的另外一个解释,就是‘想念’的意思。”真的不得不感叹编剧的用心,命运之神的箴谕往往就在身边。

    【一旦错过,就会想念。一旦怀念成瘾,便成了遗憾。】

    (四)
    [人生中大部分的事情,只要你努力,几乎都可以得到。比如,一份好的工作,一个令你满意的升迁,一群好同事,虽然大部分的努力和结果都可以成正比,但有些事情,却是你怎么努力也得不到的。得不到的,会变成遗憾,藏在记忆里,久了,也就慢慢忘了。甚至你会怀疑,它是不是发生过,除非,你有机会重新遇到。—唐家妮]

    按照电视剧的套路,男女主角必须再次相遇,剧情才能得以继续上演。
    彼此的联系方式随手可得,但他们却断了联系整整8年。是不想联系吗?是。唐家妮曾删掉阿庆给她的方韦德的手机号码,可见她并不想再相见。也许,曾经的记忆早已消散,曾经的悸动已成云烟,除了他们自己,没有人可以见证,如果行将踏错,便是笑话。谁会傻到用虚无缥缈的回忆来撼动平静安稳的生活?

    这就是现实。
    【大部分的遗憾都是这样处理掉的,现实中的人们往往都是在这一步就说了再见。】
    【这是遗憾第一解。】
    但野心不小的编剧要呈现的一个完整的过程,探讨所有可能性,企图解开关于“遗憾”的难题。所以,洒了一把又一把必不可少的狗血。

    终于,他们在上海无意中重逢了。
    轻轻的一句“好久不见”,包含着兴奋、尴尬和不安。回忆瞬间涌上心头。

    [唐家妮,其实,我从来没指望过,我们会再见。
    听说,你事业顺利,听说,你过得很好,听说,你们的恋情,听说,你结婚了。这样就够了。见面,只是多余。
    有时候我也会想,你会不会怪我当初没有好好说再见就离开,那时候,我们的世界,一夜之间全变了。你不可能属于我,我也不知道怎么走下去,只能逃。为什么,花了很多年忘掉的,在见到你的一瞬间,统统都回来了。为什么,你会在这个时候出现。—方韦德]

    然后呢,他们是不是就该拥抱、亲吻,重新展开爱情?不,这不是现实,现实是,就算双方用着同样的电话铃声,就算方韦德终于解开了唐家妮的密码,就算方韦德实现了当初随口一说的设计出地图手机的承诺,他们也只能云淡风轻地,挥手再见,没有人想怎么样,他有他的葛晴,她有她的汪俊杰。

    说到这,最受诟病的3大梗之2,就是唐家妮嫁给汪俊杰这件事,很多观众认为,唐家妮怎么能为了报恩而展开一段婚姻,但事实是,不是报恩,而是感动,而是真的爱情。因为信任了对方对自己的爱,因为感动而交付了真心,是实实在在的爱情,就像方韦德和葛晴3年感情这般。

    只是,不是最爱而已。
    这也是现实,谁能有幸和一生最爱相知相守?

    ?关于“再见”


    (一)
    巧合的是,方韦德被调回台北工作半年,五人帮再次聚首,方韦德和唐家妮,也再次在同一个时空里。这是编剧实实在在的狗血,呵呵我不能再帮编剧说话了。而之后大学校园的偶遇、台南演唱会的相见就确实是巧合了,当然了,虽没有意图,却是心之所向,传说中的“心理出轨”,就看观众怎样理解了。俊杰和瑞瑞的背叛以及流产的意外,成为家妮和俊杰离婚的导火索,整个走向不同了,而韦德和家妮的心,也包不住了。

    [有些回忆,很美,但有些回忆,因为充满遗憾,禁不起触碰,只适合藏在心里。当时我总以为,错过这一次,还会有下一次机会,就这样挥霍我们的时光,没想到,那一刻的错过,换来的却是后悔。—方韦德]

    [有些回忆,很美,但有些回忆,因为充满遗憾,禁不起触碰,只适合藏在心里。我们以为,藏在心里很安全,不去触碰,这一辈子就可以和它和平共处,假装从来没有发生过,但是根本不可能。每一个夹杂着遗憾的回忆,倒头来,我们只能面对,然后接受它就是你的人生。想把那些藏了好久的感觉找回来,或许我们需要的只是勇气,面对现实的勇气,面对我爱你的勇气。—唐家妮]

    在台南演唱会上,那个迟来8年的吻,方韦德简直Man爆了,还有天桥下的告白,掷地有声:“我想通了,如果你不够勇敢的话,我勇敢就够了。我不要再错过了,我不要再错过可以和你说早安的每一天。”,这段朴实却有力的告白,也迟到了8年。

    在充满回忆和过往的天台上,他们彼此拉着手,没有热烈的情话,没有亲热的缠绵,只是稍微有些尴尬地、兴奋地、郑重其事地,许下承诺:让我们,慢慢开始。

    【再次相见,寻回所爱,与过去的错过道别,这样的happy ending,是上帝的恩惠。】
    【是遗憾的第二解。】
    但这样的恩惠,常常少之又少。

    (二)
    我说了,编剧用心良苦,要不怎么说是年度最走心呢,心还未走完呢看官们。
    编剧可劲儿地铺网:前几集,方韦德抵抗力差,随随便便就被唐家妮传染感冒,升级到发烧;中间几集方韦德工作辛苦,从而事业有成;方韦德经常加班,容易疲倦。然后,癌症梗就身负重任地来了。

    这就是3大备受诟病的第3梗。
    狗血吗?狗血。真的狗血吗?其实不。
    编剧是要告诉你,“遗憾”的终极Boss不是再不相见,而是:永无可能再相见。

    为了不让唐家妮面对这个终极难题,也为了自己不用面对这个终极难题,他又逃了。
    这一次,是5年。所幸,他还能撑5年。

    终于,在阿庆的婚礼上,五人再次聚首。方韦德其实挺狠的,他每一次的逃跑都彻彻底底,干干净净。于是,有了大家在瑞瑞民宿聚会却不欢而散的那一幕,他不仅企图切断所有可能的往来,还揭开了岁月的丑陋面目:“阿庆,就不要强人所难了好不好,每一个人都要你去接,就说明每一个人都没有想来的意思不是吗?俊杰,你有想跟我重新恢复友谊吗?没有吧。要像二十岁那样掏心掏肺,三不五时大家聚在一起相互取暖,真的不必了吧。”

    岁月到底是什么。

    (三)
    唐家妮是勇敢的,恍然间一下子明白了所有事实的她,毫不思量地冲向眼前的风雨,用一身孤勇让方韦德所有理智全线崩溃。作为一部台剧的女主角,这是她应该做的。但作为一个女人,这样懂得爱情、珍惜爱情,实属难得。

    不要说方韦德作,面对遗憾,向左走向右走都没有错。因为唐家妮的英勇,他才放心将痛苦分了一半给对方,因为唐家妮的深爱,他才安心享受着突来的快乐与甜蜜。一个善良的男人,要经过怎样的挣扎,才能做出这样自私的事。感谢唐家妮,感谢爱情。
      
    当方韦德的博客从“来不及说的话”才刚变成“有你在的每一天”不久,癌症复发了(编剧你出来,我们谈谈人森)。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在黑漆漆的房间里,得知自己病情复发的方韦德颓在沙发上摆弄拍立得,一遍又一遍地按着快门。他告诉寻进来的家妮:“我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我那么喜欢拍立得,是因为这个声音。一听到这个声音,就觉得相片框住的一切,都会变成永远。”他后悔了,悔得肠子都青了,没有“侥幸”,他们完了。这一次,他再也无路可逃,也逃不动了。渺小的他哭得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像个孩子一样企求:“我们结婚好不好”。这一次,他不要理智了,他顾不了家妮的未来,他要等一个可以和挚爱相守白头的奇迹。

    面对癌症复发的事实,作为女主,唐家妮并不像预期的那样不管天崩地裂也要厮守在一起,而是试探性地询问需要推迟婚期吗。面对瑞瑞的询问,她心疼地说:“这是韦德想要的(却不一定是她想要的)。”这一点又要赞一下细节的处理,十分写实。她接受了这场赌博,接受了一个近乎确定的寡妇的未来。感谢唐家妮,感谢爱情。

    [第16个夏天,我的世界好像终于有了颜色,每一天都值得纪念,我开始想填满有你在的每一天,不想再因为任何误会,错过任何时刻。—方韦德、唐家妮]

    [我曾经以为,当你习惯错过这两个字无所不在,那么,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可以难倒你。但我错了。唐家妮,我不想错过你。—方韦德]

    如此深情,如何不遗憾?
    如此遗憾,何解?

    在处理完方韦德的葬礼后,唐家妮在空荡荡的房子里,想起过往,想到无望的未来,她不甘心,留下这深不见底的遗憾,要她怎么拯救自己?她疯了一样地试图把他的衣物全部扔掉,最后却只能抱着那团熟悉的衣物痛哭。

    如此深情,如何不遗憾?
    如此遗憾,到底何解?

    方韦德在治疗期间曾为唐家妮准备了未来三年的礼物,不得不说,他是个负责任的男人,到底是自己招惹来的终极难题,走之前怎么也要解决掉它。礼物后来被唐家妮一一拆开,她哭成泪人。唐家妮终于懂了,正如他的良苦用心:“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应该足够让你对我说再见了。【不用忘了我,也不要一直想着我】,我把这台古董留给你,我们的青春,也留给你,别忘了,你还有大把时光值得记录。”

    最后,是一张写着“想念”字样的卡片:【时候到了,我们应该笑着说再见】,唐家妮,再见。跟我一起说,方韦德,再见。

    如果既没有在最初时深埋遗憾,待其随时光消散;
    也没有在再次走近时相拥彼此,打破遗憾,拥抱幸福;
    那么,面对至深的遗憾与伤痛,不是无解,只是没有标准答案,我们只能、也愿意相信:
    【记住了,就是永远。 】
    【结束了,就是开始。 】
    【这,是“遗憾”的最终解。】



    ?关于“标准答案”
    如果错过是这样地遗憾,是这样地可惜,那是不是每一次我们都要用尽全力、紧紧抓住?这样,是不是就能不遗憾?这个疑问,编剧也考虑到了,有人会告诉你答案:

    [我常常想起,十六年前的那个夏天,如果当时,我们没有错过,如果我发现自己爱上你的那一刻,就鼓起勇气告诉你,如果当时我们就开始了,我们会不会又因为年轻气盛,就轻易结束了。也许就是因为不断错过,我们才确信,彼此就是唯一,那么错过,就一点也不遗憾,错过,很美好。—方韦德]

    再次说到男主的癌症梗,这样一个烂梗,在最后几集里竟然能被救回来,简直是奇迹中的奇迹,这不得不归功于台词的真挚动人以及细节的写实细腻。“遗憾”的主要体现无非是:爱消逝、爱却不能爱,以及性命终结—死亡。这个梗,编剧避无可避。(观众们轻拍咧!)对此,编剧也下了一番功夫,除了对韦德身体素质的铺垫外,其实还有一条线,在第五集,方韦德和唐家妮在方的房间门外正式划清界限时,方韦德曾说过:【生老病死,谁也避免不了。】韦德妈妈、家妮爸爸,还有韦德自己都是在证明这一点。

    只要有死亡,就会有遗憾。

    编剧的“企图心”和电影《等风来》一样:不是心灵鸡汤,没有标准答案。
    有的只是解读,这样一部走心的作品,不应该只被冠上老套狗血的标签,只要你用心体会,就一定能看见剧里那些认真却不一定完美的诠释。如果关于“遗憾”,以上三大解能让观众得到一丝丝的慰藉和警醒,便是这部剧的意义。

    [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我们都还在找答案,但,或许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根本不需要答案。—唐家妮]



    本文原创。如需转载或引用,请先联系获取授权,并在转载时注明以下版权信息,非常感谢:
    转载自:豆瓣
    作者:雪莉
    原帖地址:http://www.douban.com/note/452385132/
    未经作者授权,就转载或引用,且不标注版权信息的行为,均视为侵权。
    【详细】
    71947477
  • 中二九
    2022/3/26 22:44:46
    用火书写是抱着被烧死的决心吧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作为纪录片,这个片子很普通,但是内容的主题和这群女性的勇气与行动非常有力量。 涉及到的话题不仅仅是女性,还有种姓、politics、资本、政客的算盘等多个印度社会问题。故事是以印度北方邦一群最低种姓(不可接触者)女性组成的媒体人为主体,说她们是媒体人,事实上她们中的...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作为纪录片,这个片子很普通,但是内容的主题和这群女性的勇气与行动非常有力量。 涉及到的话题不仅仅是女性,还有种姓、politics、资本、政客的算盘等多个印度社会问题。故事是以印度北方邦一群最低种姓(不可接触者)女性组成的媒体人为主体,说她们是媒体人,事实上她们中的...  (展开)
    【详细】
    14300257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