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213880
  • 军仔
    2020/4/4 0:44:36
    合着我看完了 还是觉得我妈说的对

    被我妈抢了电视 晚晚陪她看麦香

    玩着手机跳着看 剧情也能连得上

    前几集瞅着男女主被狗血棒打鸳鸯

    到了后几集莫名其妙就女的嫁军人男的娶了寡妇

    十几集的时候莫名男女主又在一起了?

    合着我妈说军人寡妇都狗带了

    这种巧合!!这种概率?!

    然后有看着男女主被狗血棒打鸳鸯一次

    好像是女的家里一定要男的入赘,

    被我妈抢了电视 晚晚陪她看麦香

    玩着手机跳着看 剧情也能连得上

    前几集瞅着男女主被狗血棒打鸳鸯

    到了后几集莫名其妙就女的嫁军人男的娶了寡妇

    十几集的时候莫名男女主又在一起了?

    合着我妈说军人寡妇都狗带了

    这种巧合!!这种概率?!

    然后有看着男女主被狗血棒打鸳鸯一次

    好像是女的家里一定要男的入赘,男的继儿子不肯…… 这到底什么鬼啦

    然后女主的女儿为了几块勋章嫁给了一个坏心的丑胖子

    这么单纯的我肯定看不懂这剧情

    合着我妈说 她也不想啊!不然她就得嫁给另外一个坏心的帅瘦子(男主的继儿子)

    同样是坏人 丑胖子和帅瘦子这种区别还需要我说吗???!

    合着又被我妈爆头:女儿啊,男人长相是靠不住的,虽然他(帅瘦子)对她是一往情深,但是坏心肠的我们怎么都不能要啊!

    是的,妈妈!

    可是后面女主女儿都被丑胖子家暴了呀喂?!

    到底这个剧情是什么鬼?!

    合着还是我妈说的对,女人不能太物质

    为了几块勋章,不管家里人反对,一定要嫁给一个坏心肠的男人

    婚后还不让同房?!

    也不知道丑胖子图啥 有这钱***不好吗?!

    诶 气死了

    【详细】
    12470590
  • 短腿钱多多
    2018/11/20 0:04:05
    台湾青春偶像电影止步于那些年了……

    如果说《有5个姐姐的我就注定要单身了啊》想要成为《那些年,追过的女孩》和《我的少女时代》之后的第三部台湾青春偶像电影,只能说还差十万八千个国产青春电影……

    首先名字就不好……你会觉得这是个喜剧,虽然看完你发现这就是个喜剧,但是名字稍微好一点第一印象至少不会这样差。

    剧情设定真的很弯弯风,完全属于无脑……喜剧部分没有逻辑情感部分没有共鸣……本来准备写很多影评的,但是现在

    如果说《有5个姐姐的我就注定要单身了啊》想要成为《那些年,追过的女孩》和《我的少女时代》之后的第三部台湾青春偶像电影,只能说还差十万八千个国产青春电影……

    首先名字就不好……你会觉得这是个喜剧,虽然看完你发现这就是个喜剧,但是名字稍微好一点第一印象至少不会这样差。

    剧情设定真的很弯弯风,完全属于无脑……喜剧部分没有逻辑情感部分没有共鸣……本来准备写很多影评的,但是现在实在是写不下笔……因为回忆都感觉是一种苦恼的伤害。

    算了,我还是放过我自己不再回忆这部剧了……反正就一句,真的不是很好看……

    【详细】
    9773272
  • 随便逛逛
    2023/1/12 23:06:50
    日班猎人这部电影也能得高分就离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居然还有人讲能比肩黑夜传说,真是不知道这种人是没有看过黑夜传说,还是随口就来 黑夜传说是一部吸血鬼从邪恶走向善良和自我救赎的电影,女主角一开始是吸血鬼组织工具人,但是最终在和同类,狼人,甚至人类打交道过程中 慢慢找回了自己失去的人性和爱,而且黑夜传说到结尾,...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居然还有人讲能比肩黑夜传说,真是不知道这种人是没有看过黑夜传说,还是随口就来 黑夜传说是一部吸血鬼从邪恶走向善良和自我救赎的电影,女主角一开始是吸血鬼组织工具人,但是最终在和同类,狼人,甚至人类打交道过程中 慢慢找回了自己失去的人性和爱,而且黑夜传说到结尾,...  (展开)
    【详细】
    14884253
  • 圣墟
    2017/5/21 19:07:41
    这就是宫廷版的雷雨啊!
    《黄金甲》之所以称为古装版的《雷雨》,是因为彼此的情节的确是太像了,几乎每个人都能够对应上曹禺先生这部原著的人物形象,如“王”之于“周朴园”、“周平”之于“太子”、“繁漪”之于“王后”、“四凤”之于“小婵”……
    《满城尽带黄金甲》是一部华丽的电影,服饰华美、场面铺张,比之前的《夜宴》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张艺谋的导演水平要比冯小刚高明许多,错落有致的镜头以及压抑的气氛营造,让这部片相对紧凑和动
    《黄金甲》之所以称为古装版的《雷雨》,是因为彼此的情节的确是太像了,几乎每个人都能够对应上曹禺先生这部原著的人物形象,如“王”之于“周朴园”、“周平”之于“太子”、“繁漪”之于“王后”、“四凤”之于“小婵”……
    《满城尽带黄金甲》是一部华丽的电影,服饰华美、场面铺张,比之前的《夜宴》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张艺谋的导演水平要比冯小刚高明许多,错落有致的镜头以及压抑的气氛营造,让这部片相对紧凑和动人许多。影片也具备不少商业片所应有的噱头和动作场面,沿袭着《英雄》和《十面埋伏》的传统,在为数不多的打斗场面中刻意经营,用心用力。最经典的一幕当属开头王与元杰比武的那一场,这场打斗和以前武侠片中恣意发挥、凌空挥洒的场面有所不同,而是相对写实和稳重许多,兵器相撞的火花四溅以及人物眼神的特写,让这场动作戏别开生面许多。在武器和装备上也让人大开眼界,不管是浮华威武的黄金甲,还是飞索武士们独特的套索镰刀,都体现着创作人员们优秀的想象力和原创水平。恢弘的战争场面以及兵种克制等等细节,都能看出导演对于提高影片观赏性和娱乐性所做的努力。不过这里面的问题也即刻就出来了,在影片商业元素的控制和把握上,张艺谋显然有些力不从心。影片开头的宫女起床场面和王的军队回归的平行蒙太奇叙述似乎很难让人把它们联系在一起,铺张到极致的场面,给人的感觉倒有些索然无味了。不错,在天福客栈屠杀蒋太医一家的情节是惊心动魄的,但逃脱不了古装片仇杀与逃亡的陈规,张艺谋在很多场面上极尽炫耀,譬如药房里成百上千御医的流水作业,成千上万的太监清理战场以及合唱之类,但这事实上对影片的叙事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只是单纯沦为卖弄的场面。
    【详细】
    8554694
  • 杀手里昂Leon
    2019/9/6 18:03:54
    《最美的安排》:看范明如何用喜剧的方式弘扬家风

    《最美的安排》中,杨家有四个女儿,依次排行为:杨冰、杨清、杨玉、杨洁,正好取“冰清玉洁”之意。这也是中国家庭多子女时代,最喜欢用的取名方式。杨家就像绝大多数中国家庭一样,依然保持着中国传统大家庭中的家文化,子女经常回来照看孝敬母亲,其乐融融。

    《最美的安排》中,杨家有四个女儿,依次排行为:杨冰、杨清、杨玉、杨洁,正好取“冰清玉洁”之意。这也是中国家庭多子女时代,最喜欢用的取名方式。杨家就像绝大多数中国家庭一样,依然保持着中国传统大家庭中的家文化,子女经常回来照看孝敬母亲,其乐融融。

    10467315
  • Real Escher
    2022/8/8 11:33:32
    要经历双重剥削的穷人好惨

    穷人不只要接受生产上的剥削,还要接受消费上的剥削。一条裙子只是一条裙子,直到“Dior”这个符号为它注入上流人士称之为“魔法”的东西。

    年逾半百的穷人艾达将购买Dior裙当作自己唯一的梦想,现实中不少人也是这样——省吃俭用甚至不惜超前消费也要买到自己心仪的“宝贝”。奢侈品对穷人的隐形剥削被视作理所应当,将商标

    穷人不只要接受生产上的剥削,还要接受消费上的剥削。一条裙子只是一条裙子,直到“Dior”这个符号为它注入上流人士称之为“魔法”的东西。

    年逾半百的穷人艾达将购买Dior裙当作自己唯一的梦想,现实中不少人也是这样——省吃俭用甚至不惜超前消费也要买到自己心仪的“宝贝”。奢侈品对穷人的隐形剥削被视作理所应当,将商标当作自己的保护伞躲避人们对它掠夺的指责,与此同时对过度溢价闭口不提。偷窃抢劫者会被送进警局制裁,但是剥削穷人的商标却会受到法律的保护。

    奢侈品的宣传,不只影响富人,对穷人影响力最大。富人购买奢侈品是为了彰显身份地位,和穷人不一样就好,宣传对他们来说其实是可有可无的,因为他们一定会花大价钱买穷人买不起的东西;但穷人购买奢侈品是为了宣传所贩卖的虚假梦想。众多奢侈品推出彩妆线赚穷人的钱,淘宝上那些销量奇高的贵价化妆品大多是谁买的?如果它们只针对富人,完全没必要卖300块一支的口红,口红的价格本可以更贵,比如2000块一支。

    在生产社会转向消费社会后,人们对符号价值的看重远大于物本身的使用价值。于是最终成为物的奴隶。

    将自己全部的希望和追求投射到一件裙子身上是很愚蠢的事情。《指环王》中咕噜被魔戒蛊惑变成非人的怪物,艾达不会变成怪物,但是现实中的她一定会付出代价……不知道花光所有积蓄的艾达,是否还能负担晚年的医疗费?但这部电影一点也不关心,继续帮奢侈品洗脑是它唯一在做的事情。

    无数个艾达穷尽毕生财富追求的“Dior”,在他们死去之后依然闪耀着,似塞壬一般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新的过路人。

    【详细】
    14562793
  • 夏目相年
    2015/9/21 19:34:07
    难道不应该叫正宫教你怎样斗小三吗?
          现在好多这种类型的剧啊,夫妻几年,一个孩子,二人感情莫名其妙就遇到了问题,总不过是男的前女友或小三什么的,能不能有点新意?看完一部感觉其他都不用看了。
          开始感觉还挺好,每个有孩子的家庭都会有相似的问题,上学啦,教育啦,兴趣班啦,家人的教育观点分歧啦…
          现在好多这种类型的剧啊,夫妻几年,一个孩子,二人感情莫名其妙就遇到了问题,总不过是男的前女友或小三什么的,能不能有点新意?看完一部感觉其他都不用看了。
          开始感觉还挺好,每个有孩子的家庭都会有相似的问题,上学啦,教育啦,兴趣班啦,家人的教育观点分歧啦……话说小姑娘真漂亮。
         不过既然片名叫虎妈猫爸就好好讲怎么教育孩子的问题撒,越往后越多男主女主和小三的感情故事,教育孩子倒成了副线,小三插入成了真正主线。这块纠结了好久啊,看得人分分钟想冲进去把男主和小三挨个抽。
          超级讨厌唐琳,号称教育专家,却连自己女儿都照顾不了。品行差。还有婆婆也超级讨厌的,这JP老太婆太可以了!当着孩子的面说孩子妈妈这不好那不好。不但如此,还超级喜欢儿子的前女友……
          女主几场和小三互斗的戏看得过瘾,处处正宫范,完全压住小三的感觉不要太好,男主就是个大写的怂。佟大为微博上还写了一句“结了婚的男人,异性约单独见面,尤其前任,最好不见……”
          看了佟大为几部剧,他已经固定模式了,几部剧全无突破,几个角色全一个模样,把另一部剧中的人物带入猫爸完全不影响剧情和发挥。
    【详细】
    7604691
  • 橙子uU
    2016/4/22 10:22:58
    我想争的不过是一点点幸福
    听着张惠妹的《记得》,脑海里浮现的是那一段纠葛的三角恋。《两个女人的战争》经历了太多的褒贬,但我想说这样用心设定的人物才是一部细腻真实的生活情感剧。
    听着张惠妹的《记得》,脑海里浮现的是那一段纠葛的三角恋。《两个女人的战争》经历了太多的褒贬,但我想说这样用心设定的人物才是一部细腻真实的生活情感剧。
    7862241
  • 毛线小五郎
    2011/5/30 23:30:55
    非我淫笑,是你心淫
    90年代香港武侠电影,诡谲恣意,风骨天成。

    张敏古装妖艳无比,把赵敏阿紫一干精灵腹黑角色演到活,这版袁紫衣出场恰如惊鸿,钩心摄魄,无怪片终胡斐一骑绝尘隐于大漠随她去也。
    ————————————————————
    三个神梗:

    凤家诬陷村民甲偷鹅给儿子吃,甲妻活生生剖开儿子肚腹以证清白。
    子弹里面六子开膛取凉粉都是人家玩剩下的了。

    胡斐西瓜棉
    90年代香港武侠电影,诡谲恣意,风骨天成。

    张敏古装妖艳无比,把赵敏阿紫一干精灵腹黑角色演到活,这版袁紫衣出场恰如惊鸿,钩心摄魄,无怪片终胡斐一骑绝尘隐于大漠随她去也。
    ————————————————————
    三个神梗:

    凤家诬陷村民甲偷鹅给儿子吃,甲妻活生生剖开儿子肚腹以证清白。
    子弹里面六子开膛取凉粉都是人家玩剩下的了。

    胡斐西瓜棉被麦芽糖对阵凤南天,真是奇战一场。

    破庙里舔手指那段情欲戏,可谓暧昧至死色气爆棚。

    ——————————————————
    “对不起,我平时不是这么轻佻的。”调戏完少女请使用此万用灵句。
    尼姑最易动春心,大概阈值低?

    另外发型确实很重要= =
    【详细】
    4970347
  • 木卫二
    2012/7/15 14:52:22
    揭开《画皮2》的皮

    就像迷信统计局的GDP、轻信电影局的百分比,很多人会被数字所迷惑,错以为中国真的已经是电影大国。因而,当《画皮2》在首周圈走近3亿的票房时,很多人开始大脑充血,高呼国片必胜等口号,一边准备开搞《画皮2》的总结研讨会——就像去年追捧大烂片《孤岛惊魂》。他们总会错误地认为,票房好一定是有成功经验可循,票房好基本等于影片质量好,再不然是抛出铁一样的定律:只要观众愿意买单,它就是好电影,数字说明一切

    就像迷信统计局的GDP、轻信电影局的百分比,很多人会被数字所迷惑,错以为中国真的已经是电影大国。因而,当《画皮2》在首周圈走近3亿的票房时,很多人开始大脑充血,高呼国片必胜等口号,一边准备开搞《画皮2》的总结研讨会——就像去年追捧大烂片《孤岛惊魂》。他们总会错误地认为,票房好一定是有成功经验可循,票房好基本等于影片质量好,再不然是抛出铁一样的定律:只要观众愿意买单,它就是好电影,数字说明一切。多么可怕的行为逻辑,中国电影会走到今天这样的地步,这样的案例其实已经是见怪不怪了。在我看来,《画皮2》是一部烂片无疑。影片的第一大害是转3D,稍微有点记性的人都知道,自《阿凡达》成功以后,国内外冒出来许多3D跟风之作,绝大多数技巧鄙陋,沦为笑柄。虽然也有《雨果》这样的精品,但少之又少。《画皮2》的策略是后期强行转3D,这被一干行家视为了制作上的一大功劳——至少多出了三至五成的票房。然而,《画皮2》绝大多数画面都是2D,摘下3D眼镜依然没什么两样。这种伪3D的风气,强奸观众眼睛、榨取票房价值,当真是一大祸害,流毒不减。不过,片方也许会说,之前《加勒比海盗4》、《地心历险记2》等片子也是伪3D,它们可以在国内大捞特捞,现在《画皮2》也采取这种策略,再怎么说,票房也是华语片和自己人赚了。类似说法在毒奶粉等社会事件中听过太多了,“别人都那么做,犯事的又不是这一家”。大意就是别人缺德,我也跟得缺德,天下乌鸦一般黑,没什么。可能有些人还是不明白转3D的奥妙在哪,还是自《阿凡达》说起,当年卡梅隆炒火了IMAX,也让3D生意越做越大。中国的影院迅速扩张,很多老板也把钱投在了3D厅的改造上。时到今日,中国各大城市的3D厅已经占据了半数以上。《画皮2》只投3D厅、不放2D,强占了银幕和排片场次。另外就是众所周知的,3D电影高票价,在中国电影票整体看高的背景下,3D电影票的价格更是夸张得惊人。因此,说《画皮2》欺行霸市,并不为过。拿支持民族品牌、振兴华语大片等口号来掩人耳目,当真是低劣之至。讽刺的是制片人大言不惭,称是把2D厅让给了其他电影,合理分流。再者,说《画皮2》有背景恐怕也不为过(参照当年《画皮》成功的幕后故事)。这部片子出现在一个很奇妙的关口,显然,如果把《画皮2》丢在《泰坦尼克号》和《复仇者联盟》的档期,它被扒光皮是很正常的下场。之前网上风传“国片保护月”,现在《画皮2》成为了头一炮,前后一周都是虾米小鱼,它一家独大。开头提到电影局的百分比——即每年国产电影的票房比例势必要压过外来电影。2012上半年,华语片一片哀歌,其中以四五月份尤为惨烈。面对如此不利的局面,有关部门动用大手来调控调控,这在以前也是屡见不鲜了。即便这个月完不成指标任务,还有国庆档期,再不然把贺岁档拉长,反正怎么麻利怎么来。每次谈到这些,再看到微博上一堆人为票房多少吵得不可开交,某些大导演牛逼哄哄地宣称国内不败,总会觉得无比可笑。数字这东西,不过是别人劈里啪啦的排泄物。那么,单就电影说的话,《画皮2》到底烂在哪里?它有貌似华丽,砸了重金,请来日本韩国人的美术特效……只是这些东西看上去不知所谓。明眼人都看得出故事场景是东拼西凑,抄这个搬那个,透着一股子的假。就说结尾“人妖合体”一段,一整个流光飞舞的效果,分明是直接抄自阿罗诺夫斯基的《珍爱泉源》。人家的星云大爆炸是因为没钱,只能在化学器皿里完成,这边花大钱还是照抄了别人的东西。当然,肯定有人会说,再怎么样,《画皮2》都比《画壁》要好出不少吧,我在想,如果真拿《画壁》作为参照对象,两部片子干嘛不一块上?故事上,《画皮2》和《画皮》一样莫名其妙,非常之无聊。这种无聊不是让你想痛骂的那种无聊,而是让你无从说起的无聊,被“慢镜头化”的无聊。“爱她的容貌还是爱她的心”,《画皮2》的说教就像那些编段子的情感专家,大谈情爱,关怀人心,其实狗屁不通,说到底连《画皮》的小三话题都不如。周迅、赵薇、陈坤,不知道别人看厌了没有,反正看到他们,在我眼里就跟看到甄子丹一样,破了吧唧的爱个不完,心里竟会有一声音喊着:到底什么时候开打……抛开人物的三角关系不说,杨幂和冯绍峰的对手戏完全是强行插入的,提供笑料。中间与主线故事毫无关系,最后仓促而就,讽刺的是这段无关紧要的东西居然变成了电影里最好看的一段,足可以《画皮2》失调到了何种程度。至于雷死人的天狼国,国师费翔吐着和他造型一样可笑的鸟语,本以为有什么超能力,结果只会变变法术,简直是笑掉大牙。相比之下,说《画皮2》这样的片子糟蹋《聊斋》和鬼怪文化,好像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了。众所周知,由于审查条例在,国产电影很难出现鬼怪一类的东西,因而,当某些聪明的导演找到了妖这个东西,这片模糊的空白地带就被大张旗鼓、事先张扬地改编再改编。无奈的是,纵然编导们费劲脑汁,他们依然搞不出一个摆脱地心引力的像样故事,却只会在结尾策马奔腾,高唱凤凰传奇。面对那些炫耀性质的慢镜和不忍目睹的特写,《画皮2》用叠加的明星和极具知名度的片名把观众带进了电影院,行使虐待之实。乌尔善也从《刀见笑》的肮脏美学,跳到了脱自日漫(天野喜孝),混搭诡异大和风的人物造型和服美风格。我好歹有喜欢“三分之一”的《刀见笑》,这次,乌尔善把仅有的三分之一才华都毁灭了。他拿掉了身体里的心,换回一个好看的票房数字。数字不能拯救中国电影的低质量,而《画皮2》就是披着华丽外皮的烂片。【国际先驱导报】

    【详细】
    55062229
  • 曦愚轩
    2018/6/23 10:58:29
    一场看完后想洗眼睛的电影

    一部无聊至极的电影,没有剧情,表演乏陈可善,几乎所有的演员都是一副扑克脸,无论痛苦、悲伤还是兴奋,主角永远一副扑克脸,永不改变的表情,简直没谁了,剧情完全按照主角那一挑眉动作来转达,我想说他们的演技呢,都被狗吃了!!!!还是找了一群什么都不会演的人来拍电影圈钱了,尴尬至极的演技,上个世纪60年代的表演手法简直不可描述,全程看完后就是一脸懵逼的出来,这部电影对我说

    一部无聊至极的电影,没有剧情,表演乏陈可善,几乎所有的演员都是一副扑克脸,无论痛苦、悲伤还是兴奋,主角永远一副扑克脸,永不改变的表情,简直没谁了,剧情完全按照主角那一挑眉动作来转达,我想说他们的演技呢,都被狗吃了!!!!还是找了一群什么都不会演的人来拍电影圈钱了,尴尬至极的演技,上个世纪60年代的表演手法简直不可描述,全程看完后就是一脸懵逼的出来,这部电影对我说就是一场视觉方面的灾难,烂片,鉴定完毕!

    【详细】
    9448225
  • Blackmage
    2017/9/19 10:59:22
    原来那些名利双收,智商过人的上层精英,都不及那个对你好的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之前看过第一部《真命间谍》,虽然男女主角在一群幕后黑手的阴谋中苟且存活下来,但是仍旧感觉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其实没有什么摩擦。大王赵扶风听从“上天”的安排不断套路夏芦蒿,而夏芦蒿最后也在大王的软磨硬泡之下,放弃了家族的使命,决定和赵扶风同甘共苦。两个人一路都是...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之前看过第一部《真命间谍》,虽然男女主角在一群幕后黑手的阴谋中苟且存活下来,但是仍旧感觉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其实没有什么摩擦。大王赵扶风听从“上天”的安排不断套路夏芦蒿,而夏芦蒿最后也在大王的软磨硬泡之下,放弃了家族的使命,决定和赵扶风同甘共苦。两个人一路都是...  (展开)
    【详细】
    8821252
  • DáDá
    2019/2/22 16:36:15
    伞下的孩子们——《伞学院》观后遐思
    《伞学院》(The Umbrella Academy)采用架空现实(Alternative Reality)方式,为观众描绘了一个不一样的平行宇宙。这个架空世界与我们现实世界高度相似,但却充满了蒸汽朋克风格和大都会式的奇幻色彩。 与大家耳熟能详的DC宇宙(DC Universe)、漫威电影宇宙(Marvel Cinemat...
    《伞学院》(The Umbrella Academy)采用架空现实(Alternative Reality)方式,为观众描绘了一个不一样的平行宇宙。这个架空世界与我们现实世界高度相似,但却充满了蒸汽朋克风格和大都会式的奇幻色彩。 与大家耳熟能详的DC宇宙(DC Universe)、漫威电影宇宙(Marvel Cinemat...  (展开)
    【详细】
    9997248
  • 三井寿司??
    2018/1/30 23:18:07
    难得经典翻拍

    说实话,近些年来翻牌拍经典,冷饭新炒已经成为影视剧发展的新思路。但是大部分的翻拍作品都是狗尾续貂,无论是立意还是内容都不如原版,虽然画面,服装都比以前要好了,但是拍出来的作品却大都沦为泛泛之类,难与原著相提并论。

    但是苏有朋,贾静雯这一版倚天屠龙记,却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首先是演员,贾静雯饰演的赵敏,美丽聪慧,落落大方,敢爱敢恨却又古灵精怪,非常的到位。高圆圆的周芷若,前期美貌

    说实话,近些年来翻牌拍经典,冷饭新炒已经成为影视剧发展的新思路。但是大部分的翻拍作品都是狗尾续貂,无论是立意还是内容都不如原版,虽然画面,服装都比以前要好了,但是拍出来的作品却大都沦为泛泛之类,难与原著相提并论。

    但是苏有朋,贾静雯这一版倚天屠龙记,却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首先是演员,贾静雯饰演的赵敏,美丽聪慧,落落大方,敢爱敢恨却又古灵精怪,非常的到位。高圆圆的周芷若,前期美貌如花,重情重义,后期黑化后演技大爆发,表现可圈可点,苏有朋饰演的张无忌,至情至性,不通事故,气赵敏却又无可奈何,苏有朋这些都拿捏的很好…所以说,在我心里这部剧绝对是翻拍中不可多得的一部好剧,值得一看。话说,当年贾静雯在绿柳山庄换回女儿装出来时,真有惊鸿一瞥的感觉,瞬间觉得她就是女神????????????

    【详细】
    9115357
  • 南悠一
    2020/6/26 12:46:12
    隐秘的角落的表演景观:权力真空之下,内卷化的中国式自苦

    观看的过程于我来说,是一种好看的奇怪。

    看过很多美剧的人都会明白它的好看之处,它的结构无一不是美剧式的,片头的设计会让我产生奈飞、HBO进中国拍戏的错觉。在以前,很多国产剧不是没学过美剧,片头很酷,集数很少,但内容制作仍然延续了国产剧那一套,变得有点四不像,像这种全方位学习美剧的例子,以我的经验似乎还没几个——

    在脉络上,它除了构建集与集之间的整体大节奏,也强化了每一

    观看的过程于我来说,是一种好看的奇怪。

    看过很多美剧的人都会明白它的好看之处,它的结构无一不是美剧式的,片头的设计会让我产生奈飞、HBO进中国拍戏的错觉。在以前,很多国产剧不是没学过美剧,片头很酷,集数很少,但内容制作仍然延续了国产剧那一套,变得有点四不像,像这种全方位学习美剧的例子,以我的经验似乎还没几个——

    在脉络上,它除了构建集与集之间的整体大节奏,也强化了每一集的小节奏和情节的完整性;在人物上,它像一个多线头的线团,每个重要角色都可以单拎一条线,跟主角的大线缠绕在一起,它借妻子出场的几个片段,丰富了退休警官老陈的人物形象和心理状态;功能性小角色例如王瑶的弟弟,会影响剧情的关键走向和主角的命运。

    把它和刚刚播完的《清平乐》相比,这种制作上的差别是非常明显的。得益于美剧的方法论,它想不好看也难。然而,这种好看的奇怪之处在于,它成功模仿美剧对观众的控制,而在软件层面却没有跟上,学到了方法论,却忘记了世界观。

    我可以主观猜测剧本的方法论:先研究美剧的结构,仿照美剧结构设计框架,包括人物形象、冲突的时间点,然后把原著故事像填空一样填进去,留下了很多衔接上的裂缝。

    因此在观看过程中,我很容易感受到一些说不太清又很分明的割裂之处:一个数学极好的天才,放弃和小孩子的智力周旋,反而签下高利贷;关键推进情节,都由普普而起,普普骗朱晶晶上五楼,俨然是一个很熟悉当地环境的“大小人”做派;朱朝阳把钱给了两位朋友,本该有如何记账的刻画反映他的心思缜密,观众只能脑补,要么是爸爸塞了很多钱,要么是这个小天才一定(像大人一样)做了假账。

    《隐秘的角落》像美剧一样洞穿观众心理,却没学来优质美剧里对“伦理”和立场的完整构建,表现出嗜血的一面:

    剧集后续对张东升人物形象的丰富,建立在他杀死岳父母且逃避惩罚的基础之上。或许你会说,一个人本来就有好有坏,像阿婆那样,影视剧刻画杀人犯的复杂人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是当创作者无力把握那条界限的尺度,便很容易出现偏差,张东升的结局成了悲壮的姿态,而非惩罚的姿态,剧集开头的人命就有枉死的嫌疑了。

    另外,它给了小孩子太多大人才有的人性,但在智力和行为上又描写得非常单薄。在国内外的影视作品里,恶童形象往往展现“恶”的单纯性,也就是说小孩的善恶与其对道德规则学习水平有关,与人性无关,例如《狩猎》,我们无法窥见小女孩的动机,小女孩仍然是个孩子,她只是撒了个谎,整部电影以成人间的关系和反思社会问题为重心延展开的。我们再比较《怪奇物语》等剧,小孩子们往往是在人性上很天真,在智力和行为上很独特或者优秀,它们都是“小大人”做派,而《隐秘的角落》给我一种“大小人”的错觉。

    还有,为了达到惊吓观众的目的,它的人物设计也在强化人群的偏见:秃顶的中年叔叔是变态,内向的小孩有问题,单亲妈妈管不好孩子,情绪化的妈妈养出霸道的女儿,警察们都是好爸爸。

    当然,我无意于用自己的所谓正确去框套这部剧,无论“大小人”还是“小大人”,无论对张东升如何刻画,无论秃顶大叔即变态是现实存在还是社会偏见,在创作上或许都是被允许的,只是关键在于创作者该如何拿捏自己的立场,要想把人物写好,得明白他们即使是虚构的,也是独立于创作者之外的活生生的人。

    在某种程度上,这部剧给我的“奇怪”之感,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创作者在回避权力,这阻止我真正深入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空间,也就难以了解人物的立体面相,它也回答了这部剧为何能给人“表演很好”的感受。

    在网络上,很多表演瞬间都被做成了动图,秦昊照镜子、张颂文出场、刘琳吃橘子、刘琳热牛奶……这些名场面无一不是情绪极致饱满,几乎要溢出屏幕。在我看来,比起刻画人物,它们更像是一幅幅景观:他们演出了观众对现实的想象,让观众直呼“太对了,简直跟现实一模一样!”于是,不再是周春红需要吃橘子,而是观众以为的现实里中年女性会那样吃橘子。

    我不是卖弄词语,而是它来形容非常恰当,当创作者回避权力时,我想这造成了一种中国式的表演方法:将痛苦内卷化。

    所谓内卷化的定义很明确不必交代,也就是说当国人对痛苦原因进行思考延展到权力的时候,其必要主动给自己戴上镣铐,告诉自己“是的,那是不能碰的禁地”,然后以更痛苦的表现喊出“我苦啊,谁来救救我啊!”在表演上,原本要展现周春红和马主任这对攀附关系的某个面向,我们得以了解周春红的处境,但最后这对关系变得纯洁了,周春红作为单亲母亲的压力(性的、生存的)被泄了气,于是,创作者不得不让人物以一种更极致的“自苦”的方式来延展冲突。

    这就好比,当底层无法改变命运,明明是社会阶层固化的问题,但个人不被允许谈论亦或许意识不到,只能怪自己不够努力,于是努力努力再努力,终有一天彻底崩溃。

    这种“自苦”式影视剧表演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张艺谋的《影》是集大成者,也是他对这个时代进行反思的难能可贵之处。在影片中,人们都必须为所谓家国大仇而活,他们不仅互相残杀,还不惜给自己制造痛苦,把自己囚禁,自己插自己一刀,痛的时候忍着泪忍到面目狰狞。当反思不得不停在红线之外,痛苦变得内卷化,人们相互折磨,也自我折磨,这给予表演一定的空间来展现这种极致的痛苦。

    在《暴雪将至》里,你甚至不知道创作者为何必须把当地设计成天天下雨没晴过,他们无法反思权力所在,于是连天气都会变得极端,于是角色的人性也必只是晦暗的,创作者必须靠上天考验角色的毅力,来营造冲突。所以大多时候,国产影视剧是毅力型、情绪型演技,而非人性之复杂型演技。

    回到《隐秘的角落》,它也无外乎像《影》一样,但《影》仍然能让人注意到权力的存在并进行反思。而《隐秘的角落》甚至在美化权力上做了更多,这体现在了角色设计,包括芦芳生和王景春角色,也体现在剧情上,普普为弟弟筹钱,没有通过任何公立或者机构型的门路,而唯一选择了自己找钱或王景春的资助。

    人们在夸奖这部剧时,喜欢说它戴着镣铐跳舞,然而有时镣铐是被戴上的,有时镣铐是创作者主动给自己戴的。而在这个人人怀有恐惧的时代,打动人心的又何止《小白船》一首。

    【详细】
    126852574
  • 雨路
    2022/12/23 19:57:23
    平淡中见真

    首先,这并不是人们爱看的苦情戏、反贪剧 。即使有障碍,也是一个个有力击破解决 。其次,梅晓歌并不是一个容易出彩的角色,即便《县委大院》回避了“高大全”的叙事,观众依然默认这是一个必然会走向光明,取得成功的正面人物。角色虽然由此天然就少了几分意料之外的魅力,但抛开人物天然的局限性,胡歌的表现一直很稳 不得不令人折服。印象较深的几场戏,其实都不算是什么大开大

    首先,这并不是人们爱看的苦情戏、反贪剧 。即使有障碍,也是一个个有力击破解决 。其次,梅晓歌并不是一个容易出彩的角色,即便《县委大院》回避了“高大全”的叙事,观众依然默认这是一个必然会走向光明,取得成功的正面人物。角色虽然由此天然就少了几分意料之外的魅力,但抛开人物天然的局限性,胡歌的表现一直很稳 不得不令人折服。印象较深的几场戏,其实都不算是什么大开大合的戏份,但基层干部那种不能轻易流露内心所思所想,走近群众,静心听取意见,胡歌都拿捏精准。大段的开会台词,不得不说,普通观众能欣赏到的,是梅晓歌的铿锵有力与艾鲜知的笃定从容,两位优秀演员扎实的台词功底(印象中,这两位的话剧表演也相当厉害)。全剧少了很多反面角色构建的冲突,更没有催泪的苦情情节,可能会失去一部分善于被剧情牵着走,被情感催着泪的观众,但丝毫不影响淡淡的白描之下,基层干部的用心,用情。最后一集梅晓歌离任那天,走在熟悉的光明县的街头,去到曾经经历过被乱收费的羊汤馆喝一碗羊汤,都使得观众能够共情。剧还是一部好剧,人员繁杂,细节琐碎,琐碎到每个拼图都可以用心去拼凑完整。

    【详细】
    14841494
  • C.HAN
    2023/2/9 0:43:25
    感觉被辜负了

    虽然我没有看完原著《簪中录》,但是大致剧情我还是知道的!本来很期待,现在无比的失望。让我更加期待原著了!

    首先,原来以为之前看的《禁婚令》已经够穷的了,服化道已经很一般了,没想到这部本应该是大制作的《青春月谭》服化道更丑。我都无力吐槽了!世子的出巡的打猎装为

    虽然我没有看完原著《簪中录》,但是大致剧情我还是知道的!本来很期待,现在无比的失望。让我更加期待原著了!

    首先,原来以为之前看的《禁婚令》已经够穷的了,服化道已经很一般了,没想到这部本应该是大制作的《青春月谭》服化道更丑。我都无力吐槽了!世子的出巡的打猎装为啥是绛红色,相比较我们金永大的紫色出巡装真是帅爆了!还显贵气!

    演女主奸夫的告发者原来是我们的信元呀。他的出场没丑到我,要不是我对他在《禁婚令》的表现念念不忘,我真的不会多看他一眼。果然制服诱惑是有根据的!

    其次女主男二的颜值就不必说了,大家都能看的出来,且不贴角色。男主朴炯植我还挺喜欢他的,但是他怎么肿了。放一张《花郎》时候的照片看看。如果这样的话,你觉得会不会更好。

    韩国的古装总是让人觉得学我们学的四不像,果然是画龙画虎难画骨。学的都是表皮,看的让人挺难受的!前面的剧情蛮拖沓的。目前看老戏骨演的还不错,女主的那个丫鬟真是各方面眼前一亮。期待后面的剧情。但是我还是再去听听有声小说去。总体觉得这是低配版。

    【详细】
    14974660
  • 花满楼楼主
    2016/2/17 15:37:00
    玛丽苏爱好者何时能放过历史上的杰出女性们?
    从玛丽武到玛丽月,玛丽苏爱好者们成功地将两位杰出的女政治家篡改成了整天情情爱爱的白莲圣母玛丽苏,恶心了一大批观众。
    女医剧组再接再厉,把一个真实的又成就的女性故事拍成了玛丽苏,历史上谈允贤有老公有孩子琴瑟和睦,硬生生给人家整没了,为了狗血玛丽苏连拆人婚姻的事都干的出来也是欺负人没粉以及是古人了。
    “连得血气等疾,凡医来必先自诊视以验其言。药至亦必手自捡择斟酌可用与否。后生三女一子,皆在
    从玛丽武到玛丽月,玛丽苏爱好者们成功地将两位杰出的女政治家篡改成了整天情情爱爱的白莲圣母玛丽苏,恶心了一大批观众。
    女医剧组再接再厉,把一个真实的又成就的女性故事拍成了玛丽苏,历史上谈允贤有老公有孩子琴瑟和睦,硬生生给人家整没了,为了狗血玛丽苏连拆人婚姻的事都干的出来也是欺负人没粉以及是古人了。
    “连得血气等疾,凡医来必先自诊视以验其言。药至亦必手自捡择斟酌可用与否。后生三女一子,皆在病中不以他医。”-----这是历史上谈允贤的原话,她直到自己生育,祖母去世后才公开为别人看病,之前一直是在自己和孩子身上做临床,积累经验。等她祖母去世后,她已经有了多年临床经验了。哪像电视剧里的女主,就偷偷跟祖母学了点医术就跑去给人开方子治病,拿别人的性命当小白鼠。
    谈允贤的一生换个角度,搞不好能拍一良心大制作,光她那本《女医杂言》,完全能照着大宋提刑官那路子拍吧,怎么就能编出个祸国殃民废物玛丽苏呢?
    【详细】
    7777405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