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会影评

147575008
  • FH
    2022/8/1 20:07:12
    一场政治家,知识分子和资本家的撕逼

    舞台剧一般的精彩效果和荧幕呈现,最开始还是有点不太习惯现代的电影用黑白的电影效果来呈现这样的一种形式,刚看了一会之后就进入佳境,被剧情所吸引,里面能不能穿插着很多观点,总的来讲确实就是一场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撕逼,影片牵涉的讨论有关于公共医疗体系卫生部长所谓的信仰治疗者和唯物主义论,关于女性主义和反女性主义,关于议会制政治的讨论,性少数群体的讨论,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以语言为武器的政治家以知

    舞台剧一般的精彩效果和荧幕呈现,最开始还是有点不太习惯现代的电影用黑白的电影效果来呈现这样的一种形式,刚看了一会之后就进入佳境,被剧情所吸引,里面能不能穿插着很多观点,总的来讲确实就是一场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撕逼,影片牵涉的讨论有关于公共医疗体系卫生部长所谓的信仰治疗者和唯物主义论,关于女性主义和反女性主义,关于议会制政治的讨论,性少数群体的讨论,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以语言为武器的政治家以知识为武器的知识分子和以资本为武器的大资本家,充斥着大量他们所坚信的所谓真理与虚伪而冠冕堂皇的语言,而篇幅也相当精简,当然,大部分的人都认为很好奇,玛丽安究竟是何等的奇女子,能够同时吸引文艺,政治,经济三方的大佬青睐,我个人更加偏向的想法则是他精神性上的需要比尔的交流与共鸣,而物质上则需要依靠汤姆的资本支撑,而正如影片所揭示的,接下来女主角将成为卫生部部长,而玛丽安也将成为他的下属,这是他在工作上的需要,显然,他能够与这三方大佬有亲密的关系,也是出于个人的需求,在这个层面上看,情节又不显得唐突,总之,很佩服导演的现场调度以及剧本的编排,情节发展起伏常连贯,演员们功底也非常强,几乎没有什么浪费的镜头,每一个镜头语言都非常丰富,信息量很大。

    【详细】
    14549525
  • 碧落黄泉
    2022/4/9 0:02:08
    有点意思的人物性格自助餐

    在极度头疼(单纯是今天身体不适)的状态下看完了这部影片。老实说,最初我看到这个片名的时候,还以为是纸醉金迷上层酒会中的暗流涌动,结果没想到是中产阶级家庭聚会中的“语言游戏”。(不过英文原名The Party还是蛮有一石二鸟取名法那个意思的)思维定式导致我开始会觉得画面应该是漂亮的、斑斓的,而不是这样黑白简约的。一看影片的发行时间:2017

    在极度头疼(单纯是今天身体不适)的状态下看完了这部影片。老实说,最初我看到这个片名的时候,还以为是纸醉金迷上层酒会中的暗流涌动,结果没想到是中产阶级家庭聚会中的“语言游戏”。(不过英文原名The Party还是蛮有一石二鸟取名法那个意思的)思维定式导致我开始会觉得画面应该是漂亮的、斑斓的,而不是这样黑白简约的。一看影片的发行时间:2017

    第一个疑点开始存在。

    前期的剧情(可能是因为我观影状态不佳)有些令人昏昏欲睡,不过映射“人在到了一定年龄、一定知识地位阶层之后对科学生命的认知变化”和“broke a window”论时都很有趣。其实最有趣的是,看完影片会发现前面剧情里除了有一些故事铺垫、一些抛出的论点,还有一些荒诞幽默的伏笔。

    like 在我观影之后再拉回进度条的时候,我发现嘴最毒的April在对旁人似夸非夸女主珍妮特时,说的是“雌雄同体的性格真令人羡慕”。

    至此,观众在观影时会有两个感受

    1.April真的很会阴阳怪气

    2.珍妮特是个女强人,这毋庸置疑

    这个小点一闪而过

    不过真的是……在我看完这部片子,思考了一会儿之后看到这个才觉得这类片子的小细节真的是很巧妙。

    比如我可以自己去解答我最初的问题——为什么用黑白色彩来处理这部片子?

    (上一次我看的近五年内发行的黑白影片还是《兰心大剧院》)

    因为这是一场填色游戏——不到最后一刻前你永远不知道人性究竟是如何的。你可以在观影之旅去为每一个角色填色,但也许眼见并不一定为实。

    我开始以为Tom是一个不太淡定的反派,也在看到珍妮特在对丈夫Bill说“我想杀了你”的时候还会想“可你俩不是半斤八两,一丘之貉吗?”——结果到后面才发现Tom的动机最单纯,到最后一刻才发现珍妮特的奇怪反应是有原因的。

    后期的内容有些黑色幽默,有对一些定势形象的后现代消解。看进度条还剩最后十来分钟的时候,却觉得一切刚刚开始。(珍妮特举??的时候我真吸了口气)

    整部影片没有用音乐来渲染情绪,除开外在的情绪调动,观众有更多对情感发掘的空间。

    不太建议爱看商业爽片的朋友观看。

    and基利安墨菲is so hot

    ——2022.4.8Linita

    #电影#

    【详细】
  • 143261355
  • Qian
    2022/1/1 12:31:01
    话剧式的电影

    短小精悍,讽刺到骨髓~从一开始Bill面部特写开始,那空洞的眼神,那恍惚的深情,与Janet的欣喜鲜明对比到后来一个个人物的陆续登场……每个人都带着鲜明的角色一秒入戏,关于家庭角色的呈现,关于银行家本质的描绘,关于人生因果论,关于金融本质,关于阶层赋予的人的属性和人们内心真正需求的表达,精彩纷呈!反讽的佳作!到底什么是成功?什么是我们人生的目的和追求的顶点

    短小精悍,讽刺到骨髓~从一开始Bill面部特写开始,那空洞的眼神,那恍惚的深情,与Janet的欣喜鲜明对比到后来一个个人物的陆续登场……每个人都带着鲜明的角色一秒入戏,关于家庭角色的呈现,关于银行家本质的描绘,关于人生因果论,关于金融本质,关于阶层赋予的人的属性和人们内心真正需求的表达,精彩纷呈!反讽的佳作!到底什么是成功?什么是我们人生的目的和追求的顶点?

    【详细】
    14108205
  • 优雅的影子
    2021/9/3 7:47:05
    我们总将有利的一面归属于自己:“这是我的。”

    《酒会》的每个人都是主角,不同感受,不同观察角度,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的行为方式。我的线路是被老教授的“Why me?”打破的,这里同时还存在另一个问题:“Why not...”。

    回忆影片开头,老教授宣布了绝症的消息时,他的朋友就在他的耳边说:“你需要听从你内心的声音。”(他太太的反应和变化暂时不表了,也很有意思。)

    令人意想不到的时候,他选择了影片中从未露面的隐形

    《酒会》的每个人都是主角,不同感受,不同观察角度,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的行为方式。我的线路是被老教授的“Why me?”打破的,这里同时还存在另一个问题:“Why not...”。

    回忆影片开头,老教授宣布了绝症的消息时,他的朋友就在他的耳边说:“你需要听从你内心的声音。”(他太太的反应和变化暂时不表了,也很有意思。)

    令人意想不到的时候,他选择了影片中从未露面的隐形人“玛丽安”,而这位女士是另一个人的老婆,他老公也在场。

    人总喜欢议论那个聚会时不在场的人不是吗?玛丽安究竟和教授是什么关系?他们为什么会在一个乌托邦理想主义的房子里发生关系?竟然还有一位女同性怀了教授的试管小孩!而最后知道这件事情的人,也是经常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的事,就是教授老婆本人,为什么?

    回到教授本体,他阐述自己的一生,是一个理性主义者,这段台词非常经典,几乎构筑了理性主义者全部的价值观。

    有趣的是,在生命只剩下余晖的时光里,他却选择了“跟着感觉走”。为了这份感情,他不惜和对方的丈夫吵架,吵架的内容上升到了形而上学与现实主义的针锋相对的层面,强烈地表达了:“She choice me!”当然了,玛丽安的老公是吵不过教授的,只好给他来了一记“上勾拳”,这象征一种对抗,一种突破。

    为什么他临死都没有意识到:从一开始我就决定选择了玛丽安,正如同我选择了癌症......

    【详细】
    13843618
  • 目标170
    2021/5/11 22:19:16
    人生,就是由无数个荒谬组成

    我的评分:7.5

    影评:

    英国的黑白电影,一位女士当上了卫生部长,她的老朋友都来家中聚会,给她祝贺。她的丈夫却一副漠不关心,原来她丈夫早就查出来癌症晚期,在这个庆祝的时刻,又宣布他爱上了别的女人。她妻子痛不欲生,还狠狠地抽打了她的丈人。

    其实就在刚才,这个“卫生部长”还在电话中与人暧昧。她对自己的

    我的评分:7.5

    影评:

    英国的黑白电影,一位女士当上了卫生部长,她的老朋友都来家中聚会,给她祝贺。她的丈夫却一副漠不关心,原来她丈夫早就查出来癌症晚期,在这个庆祝的时刻,又宣布他爱上了别的女人。她妻子痛不欲生,还狠狠地抽打了她的丈人。

    其实就在刚才,这个“卫生部长”还在电话中与人暧昧。她对自己的丈夫其实是一直漠不关心的,竟然都不知道丈夫在那个大学当教授。

    影片中,每个人都有心事,每个人背后都隐藏着惊天的秘密,都在这一刻爆发,给观众冲击,无论是道德上还是感官上的。

    其实我看了之后,感觉也许这就是真实的人生,就是由无数个荒谬组成。

    【详细】

    13540346
  • Youknow-la
    2021/1/25 16:12:36
    Who you thought you were vs. How you behaved

    Interview with the director, Sally Potter.

    Interview with the director, Sally Potter. https://www.rogerebert.com/interviews/looking-with-loving-eyes-sally-potter-on-the-party

    The characters come with their beliefs as part of who they are. I never thought of them as representing a particular ideology. While I was writing, I tried figuring out who they believed they were. Only then could I explore the gap between who they thought they were, and how they actually behaved. Nobody was representing a point of view, but living a set of beliefs they’ve developed over the years.
    In order to look at people who are different, we must look with loving eyes at the humanity that coexists with these beliefs. Otherwise, we are dehumanizing each other, an act that’s not particularly useful. It is a conundrum, because there is a value in sticking up for what you believe, as long as you’re not too rigid about it.

    【详细】
  • 131631124
  • 摩卡
    2021/1/10 15:55:26
    宛如一场大型卸妆

    不仅是外貌,人们在人品涵养方面似乎也有相当高深的伪装。然而往往被骗的只是当事人自己,更可悲的是自我相信之后还以伪装后的“品格”去比较他人。

    影片围绕当选卫生部部长的珍妮特与一众朋友在家举行庆祝酒会展开。然而,快乐的气氛却被比尔宣布的两个密码打破了,晚期,叛妻。随后,场面逐渐失控,友情、爱情的间隙在彼此撕扯体面

    不仅是外貌,人们在人品涵养方面似乎也有相当高深的伪装。然而往往被骗的只是当事人自己,更可悲的是自我相信之后还以伪装后的“品格”去比较他人。

    影片围绕当选卫生部部长的珍妮特与一众朋友在家举行庆祝酒会展开。然而,快乐的气氛却被比尔宣布的两个密码打破了,晚期,叛妻。随后,场面逐渐失控,友情、爱情的间隙在彼此撕扯体面中露骨,直至疯狂。

    13126379
  • 豆豆
    2020/11/22 15:44:39
    酒会

    首先容我介绍一下导演莎莉?波特,她最为著名的作品大概是约翰尼?德普以及克里斯蒂娜?里奇主演的影片《纵情四海》与蒂尔达?斯文顿反串出演的《奥兰多》。她有一个极大的优势——自小学习舞蹈,这练就了她在音乐和舞蹈上的天赋。她甚至为自己的几部电影完成了作曲的工作,这足以证明她的音乐品味,而这在本片中起到了颇为重要的作

    首先容我介绍一下导演莎莉?波特,她最为著名的作品大概是约翰尼?德普以及克里斯蒂娜?里奇主演的影片《纵情四海》与蒂尔达?斯文顿反串出演的《奥兰多》。她有一个极大的优势——自小学习舞蹈,这练就了她在音乐和舞蹈上的天赋。她甚至为自己的几部电影完成了作曲的工作,这足以证明她的音乐品味,而这在本片中起到了颇为重要的作用。

    影片优点非常突出,在短短71分钟的时间内高潮迭起,戏剧张力十足,完全牵引着场内观众的情绪。(各种怪诞的笑点)近年来这类小成本室内剧逐渐走俏,格外受到观众的喜爱与欢迎,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去年的意大利电影《完美陌生人》。在一个小小的房间内通过人物角色的各怀鬼胎与连珠妙语推动剧情向一个又一个高潮发展,并在最终保留悬念。这样的手法可谓屡试不爽,《酒会》就又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该片的人物形象鲜明,并本身具有一定戏剧性,诸如女同性恋者、疯癫的男人以及刻薄的毒舌妇,这让他们的行为与台词都兼具了看点(与笑点)。同时,影片对政治、阶级及人的某种讽刺还是挺辛辣的。不过这类电影的缺点也正在于剧本和演员表演的强劲以至台词和人物肢体动作太过抢眼,整体表现偏向话剧,甚至可以说在剧场表演会拥有更好的表现也未可知,《完美陌生人》就是吃了这个亏。而莎莉?波特为了弥补这一点,作为一名“导演”努力地增进影片的“电影性”,可谓是下了一番功夫。

    电影是关于视听的语言,而莎莉?波特正是从这两点着手。她特意选择了黑白摄影以加强画面的质感和表现力,而黑白电影在失去了色彩的调和后光线照明就是如同生命般的存在。《酒会》的打光精致考究,充分展现了光影的魅力,而当初第一眼吸引我的也正是影片黑白色的剧照。除了视觉上的雕饰在听觉上导演也下了一番功夫。由于目前网上还没有资源我不能确定具体音乐,但印象中每一次留声机播放的音乐都对环境同情绪起到了极大的渲染辅助作用(先不剧透,但是导演也有用音乐去营造出笑点),出现过的应该有某种迪斯科音乐、拉丁风情乐、古典哀乐、轻快欢乐的以及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首葡萄牙法朵。这首曲子是我去年观看的一部葡萄牙1963年的黑白电影《里斯本之恋》(又译作《青葱岁月》、《黛绿年华》)的主旋律,优美舒缓的旋律带有忧伤的调子,过耳不忘。本身电影就较为冷门,听到这首曲子着实惊讶,但也足见导演在音乐方面的功底。

    最后说一下演员的表演,该片的女主演们我全都不熟…当然她们都很优秀,对女权主义的侧面见解颇为有意思。男主演们倒都是老熟人,诺兰最爱用的墨菲其实我不是很喜欢他燥郁疯癫的表演风格但的确很能煽动观众。男主角居然是小矮星彼得的扮演者蒂莫西?斯波,真的可以说是完全没看出来了!一扫我对他臃肿肥胖又猥琐蠢滞的印象,蓄须后很像有文化但固执己见的阳刚男性(而且真的瘦了好多,我居然把他错认成某位男性气息十足的伊朗男演员…)。还有“元首”布鲁诺?甘茨爷爷,他这次出演了一个慢性子的神棍,看过《柏林苍穹下》后怎么看他怎么觉得亲切和蔼,很难找到希特勒的影子。

    【详细】
    129921339
  • 季风
    2018/4/21 21:15:04
    作为一部喜剧,《酒会》的悲剧内核是什么?

    你会好奇神秘玛丽安这个女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女人?戏剧般的酒会每个人各自狰狞的真实的面孔淋漓尽致,唯独玛丽安只有其他主角的只言片语塑造出了一个模糊的形象。像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女人,拥有3个真心爱他的人(男人和女人),金融家丈夫象征金钱,思辨家比尔象征纯粹的爱情,政治家珍妮特象征着权力、地位。某种程度上玛丽安追求并拥有了金钱、爱情与权利,而一场闹剧之后一切都化为乌有。,最后就像bill说的“我们为

    你会好奇神秘玛丽安这个女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女人?戏剧般的酒会每个人各自狰狞的真实的面孔淋漓尽致,唯独玛丽安只有其他主角的只言片语塑造出了一个模糊的形象。像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女人,拥有3个真心爱他的人(男人和女人),金融家丈夫象征金钱,思辨家比尔象征纯粹的爱情,政治家珍妮特象征着权力、地位。某种程度上玛丽安追求并拥有了金钱、爱情与权利,而一场闹剧之后一切都化为乌有。,最后就像bill说的“我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人性本贪懒啊……

    【详细】
    9310221
  • 弗朗柿
    2018/4/21 20:52:10
    政党政治的崩溃

    本片在2017年的英国公映。而在其前一年的2016年,英国,乃至法国、美国,政党政治都陷入奄奄一息的状态。

    影片开头曲说得很明白——一曲“耶路撒冷”将人带入英格兰政治。耶路撒冷是“英格兰”国歌(不同于天佑女王是“英国”国歌。)

    英国,仅在2016年,无论执政的保守党——明着是卡梅伦因“脱欧”公投而下台,实际上是——特雷莎·梅用党派内斗的方式击败卡梅伦;还是反对的工党—

    本片在2017年的英国公映。而在其前一年的2016年,英国,乃至法国、美国,政党政治都陷入奄奄一息的状态。

    影片开头曲说得很明白——一曲“耶路撒冷”将人带入英格兰政治。耶路撒冷是“英格兰”国歌(不同于天佑女王是“英国”国歌。)

    英国,仅在2016年,无论执政的保守党——明着是卡梅伦因“脱欧”公投而下台,实际上是——特雷莎·梅用党派内斗的方式击败卡梅伦;还是反对的工党——科尔宾在半年之内遭遇两次党派内部信任危机——都证明了英国政党的颓势已经显现——已经不再是尔虞我诈,而已经大楼将倾——支离破碎。

    但在这之后,保守党内部再次爆发内斗——前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还没斗完。在“脱欧”之时,特雷莎·梅为了弱化对约翰逊的权力,在这位2008年奥运会上不系西装扣的外交大臣约翰逊之外,设置了“脱欧”大臣一职。

    而工党人士却因为科尔宾的极左,也一直争斗。要不是因为2017年英国大选特雷莎·梅勉勉强强拽住另一个小政党的衣角才守住首相位,科尔宾说不定还会再面临一次不信任投票。

    特别是隔壁的法国,两大传统政党之后都被马克龙的新兴政党扫地出门。

    美国一样。要不是民主党女主席的丑闻帮助希拉里击败了那位极左的老大爷,毫无党派背景的特朗普不会赢得这么轻松。从2016年开始,人们发现,美国传统上向左的民主党越来越保守,而传统上向右的共和党却因为门外汉特朗普的突入,而开始有些激进。

    ——西方政党政治开始崩溃。“The Party”用了婚姻中人人都出轨的荒诞,映射出政党政治中人人都濒临支离破碎的现实。The Party不会不欢而散,只会循环往复。谁会是倒在下一个人枪口下的再下一个人呢?

    【详细】
    9310741
  • 塔尔不是多瓦
    2018/3/24 20:00:02
    看完这部电影,我飙出了所有我此生知道的脏话

    黑色幽默电影一直都不少,而且几乎每一部都能给人一种很特别的感受,从《达拉斯买家》到《鸟人》,去年更是有《我,花样女王》、《方形》和《三块广告牌》等黑色幽默玩的飞起的电影。

    黑色幽默电影一直都不少,而且几乎每一部都能给人一种很特别的感受,从《达拉斯买家》到《鸟人》,去年更是有《我,花样女王》、《方形》和《三块广告牌》等黑色幽默玩的飞起的电影。

    9246258
  • 也就是说
    2018/1/10 16:34:39
    关于银幕舞台剧的一些技术问题的探讨
    银幕舞台剧,其实最早就是拿胶片纪录舞台剧的表演,外有《王子复仇记》,中有《茶馆》。后来慢慢也注意一些电影语言的运用,正反打镜头、推拉摇移。让画面不那么呆板。然后场景上也稍微改换,让观众在视觉上有点新鲜感。
    《欲望号街车》、《驴得水》属于这一类。再往后,还有非改编的,直接用限定的时空拍摄的故事,我能想起来的比如《男人来自火星》、《慧星来的那一夜》、《梦想照进现实》等。

    银幕舞台剧
    银幕舞台剧,其实最早就是拿胶片纪录舞台剧的表演,外有《王子复仇记》,中有《茶馆》。后来慢慢也注意一些电影语言的运用,正反打镜头、推拉摇移。让画面不那么呆板。然后场景上也稍微改换,让观众在视觉上有点新鲜感。
    《欲望号街车》、《驴得水》属于这一类。再往后,还有非改编的,直接用限定的时空拍摄的故事,我能想起来的比如《男人来自火星》、《慧星来的那一夜》、《梦想照进现实》等。

    银幕舞台剧有如下几个特点吧:1.必须是在限定性的空间进行,故事通常发生在一个房间里,有时再加上厕所、厨房——像这部电影就是。2.时间限定在现在,几乎没有闪回、主观性回忆等方法。3.人物关系紧密,戏剧冲突强烈。4.表演上,演员情绪饱满,具很强的话剧表演痕迹。5.故事一波三折,结局反转。

    纵观本片,也具有如上特点,它的好处是紧张而富有戏剧性的故事,容易吸引观众,一气呵成地观影,直到电影结束。但此类电影有一些技术上的难点,不容易处理得好:

    1.强烈的戏剧冲突会让故事的可信性下降。一个人要升官了,她约几个好朋友来吃饭,结果正巧她丈夫得了不治之症,而丈夫女朋友的老公也刚好知道了此事,前来寻仇,而做为同性伴侣的另一个好友,马上要有自己的后代......太多的巧合,太多的交错的反转再反转,看着很热闹,但很容易让观众觉得这是一出不可能发生的闹剧。也必将削弱影片的严肃性。

    2.想说的太多,语焉不详。女部长上任,对自己的政治理念的实现和现实政治活动的意义存在幻灭感,不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好友女同就抚养子女的问题有所希冀也有所疑惑(这部分是全片表达最不好的,也不知她俩到底有什么矛盾)。老公的重病本来让女部长内疚于自己长期对家庭的忽视,但突然曝光的出轨事件又让她怒不可遏(拜托下次一定找一个稍微有点个人魅力的大叔来演这角色,现在这个形象也太邋遢了)。再加上一个嫉火中烧,熊心鼠胆,情绪极不稳定的带绿帽子的老公(现代版哈姆雷特)......故事主题凌乱,不堪疏理。

    3.过于戏剧化的安排使故事走形。为了让女主最后拿到那把枪,电影是怎样安排的?首先,让金融绿子一会儿把枪从衣服里扔到垃圾桶一会儿又捡回来,然后又扔。然后,让关键性丑闻出现时正巧派烤糊了。再次,也是最搞笑的一笔,让正在焦头烂额,悲愤交加的女部长,突然去倒掉烤糊的点心,以发现那支她在片尾举向观众的手枪......

    4.表演过火,夸张到失度。这种强烈的戏,演员的面部和肢体动作都会比较夸张,难免的。但要加上大特写来表现,观众就会觉得很不舒服,所有人好像都疯了一般。这在舞台上是不会出现的,毕竟只有一个第一排。而且观众在现场看表演和面对银幕,心理上的定位是不一样的。在那里是常规表演,在这儿就歇斯底里了。

    总之是部过得去的片子,去掉所有外景,不加入抒情性的镜头,让我来给你讲一个酣畅的故事的冲动会一直有吧,不信看《狗镇》或者《穿裘皮大衣的女人》。这部只是稍差,我给三颗星。
    【详细】
    90591247
  • 外人
    2017/11/22 22:17:43
    反女权主义?
  • esperanza
    2017/11/11 0:04:49
    知识分子的反讽和自嘲

    这部70分钟的电影在珍妮特开门举枪的时候戛然而止,张力恰到好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莎莉波特对美的追求, 就像她在探戈课中的雨中舞。也许在她心中,一切都是探戈,是激情与优雅、搏斗与妥协、披着现代文明的原始冲动。

    本来不想写什么,只觉得电影近乎完美。但总有人恶言恶语,说这部电影怎能让“华语记者集体高潮”,忍不住回应几句。

    电影篇幅不长,却涉及了现代文明的许多方面:浪漫主义、

    这部70分钟的电影在珍妮特开门举枪的时候戛然而止,张力恰到好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莎莉波特对美的追求, 就像她在探戈课中的雨中舞。也许在她心中,一切都是探戈,是激情与优雅、搏斗与妥协、披着现代文明的原始冲动。

    本来不想写什么,只觉得电影近乎完美。但总有人恶言恶语,说这部电影怎能让“华语记者集体高潮”,忍不住回应几句。

    电影篇幅不长,却涉及了现代文明的许多方面: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女性主义、男权主义、女同、一夫一妻、友谊、爱情、生育的意义等等。导演并没有站在形而上的角度去讨论这些“主义”,她只是走下象牙塔,坦诚地与观众分享知识分子的困境。片中这些大学教授、政府官员、金融行业从业者,运用半生所学知识和思考,也无法解决“死亡”这个千古难题。

    或者,是否上帝造就天堂,而人类只创造地狱。因为我们的思想,我们得以进步所依赖的知识,跟不上我们创造现实问题的速度,无论什么主义,也无法一劳永逸。作为“知识分子”,他们,或者我们,只能自嘲,轻描淡写困境与绝望,冲突与背叛,像一场杂乱无章的华美乐章。

    正如伍迪艾伦所说:Everything is about sex except sex. 女同性恋隐藏的家庭冲突,出轨妻子对丈夫的误信,可笑丈夫合理的一面,都说着:生活并非是看上去的样子,我们其实一无所知,处处充满陷阱,又处处充满惊喜。男人和女人、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他们之间的爱、恨、厌恶、报复、喜悦、无奈、感激和无奈无非都源自人类原始的冲动,是碰撞、激情、吸引、搏斗与征服。

    实在不理解,影评为什么非要把导演拿来比较,写影评的我们并不比导演高明,也许你是,但至少我不是这样。导演将作品交给观众,你若欣赏,看到的是作品本身。在我看来,买白菜才会比较,因为白菜有好坏,吃了坏的,要不得。作品能打动你,让你笑,让你哭,让你能有所思考,就是好作品。

    观众也许不懂什么“主义”,不知道波兰斯基,但我在影院听到不绝于耳的笑声,看到座无虚席的观众。我不知道你有没有高潮,反正我有。

    谢谢导演对肉体凡胎和世俗生活的宽容和热情。

    向你致敬!

    【详细】
    8916932
  • 隆准老大
    2017/10/27 23:48:37
    幽默刺激没废话超值的佳片
    演技精彩 情节惊喜 结构精巧
    70分钟全程稳抓观众 一点废话都没有 主题还很深刻
    议会政治 nhs医疗 女性主义 同性恋 婚姻与两性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形而上学 无神论所有这些都在7个人身上完成还有一个贯穿始终但没有露面的第8个人 同时也是最关键的那一个
    全程音乐都没有停止过 独具匠心 歌词以及曲调符合人物的心理
    非彩色的黑白电影 音乐有太多色彩了 视觉上就用减法 <
    演技精彩 情节惊喜 结构精巧
    70分钟全程稳抓观众 一点废话都没有 主题还很深刻
    议会政治 nhs医疗 女性主义 同性恋 婚姻与两性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形而上学 无神论所有这些都在7个人身上完成还有一个贯穿始终但没有露面的第8个人 同时也是最关键的那一个
    全程音乐都没有停止过 独具匠心 歌词以及曲调符合人物的心理
    非彩色的黑白电影 音乐有太多色彩了 视觉上就用减法
    金句频出 非常幽默 接地气 导演非常伟大 文学功底深厚 有底蕴

    是冲着kst来看这个电影的 前几天搜搜最近的英国影视 想起了kst 现在她已经是女爵了 这么多年了依然忘不了她在英国病人里面的表演 今天再见 还是她最有戏 演技太稳了 她的别的作品也看过不少 说得一口好法语 超级棒

    推荐在伦敦的各位去看看 现在正在上映呢 这次是北京的欧盟影展 好像中国的其他几个城市也有
    特别难得的佳片
    值得回味
    【详细】
    8889420
  • Sophie
    2017/10/26 12:10:58
    后现代人类的叛逆与伪装

    荣升卫生部部长的中年女人珍妮特,罹患癌症的大学教授比尔,灵修导师戈弗里德和现实主义妻子艾泊罗,在同性伴侣关系中处于强势地位的玛莎和通过体外受精怀了三个孩子的基妮,神志不清的瘾君子汤姆,全程未露面的玛丽安。一场庆祝珍妮特升职的party把这些人聚在了一起,在狭窄的空间里彼此试探、挑衅、周旋直至秘密被捅破,这部获得了第6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影片提名的《Party》通过展现巨大的冲突揭示了

    荣升卫生部部长的中年女人珍妮特,罹患癌症的大学教授比尔,灵修导师戈弗里德和现实主义妻子艾泊罗,在同性伴侣关系中处于强势地位的玛莎和通过体外受精怀了三个孩子的基妮,神志不清的瘾君子汤姆,全程未露面的玛丽安。一场庆祝珍妮特升职的party把这些人聚在了一起,在狭窄的空间里彼此试探、挑衅、周旋直至秘密被捅破,这部获得了第6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影片提名的《Party》通过展现巨大的冲突揭示了人们生存的荒谬性……01主要情节影片的开始,门被打开,短发女人(珍妮特)举起枪,黑黢黢的枪口正对观众。而后,镜头一转,音乐响起,比尔(珍妮特丈夫)蜷缩在椅子里,眼神空洞地望向门外。正在厨房做饭的珍妮特的手机铃声不断响起。客人陆续到来。艾泊罗(珍妮特好友)和丈夫戈弗里德从进门就开始争吵,基妮(珍妮特好友)一进屋就迫不及待地要见玛莎(基妮的同性恋人)并告知了她自己怀了三个孩子的消息,西装革履的汤姆(珍妮特好友玛丽安的丈夫)一进屋就把自己反锁进了卫生间,掏出又放回了自己的手枪。冲突开始出现。当七个人同时出现在客厅,交谈中出现了第一个转折点——比尔向众人宣布自己患了癌症。各个角色的行为开始变得激烈,珍妮特表示自己很悲伤并提出要辞职照顾比尔。剧情接着发展,几个人不断就比尔的病情展开争论。?汤姆质问比尔为什么不说出真相,这时出现了第二个转折点——比尔说他要离开珍妮特,和玛丽安(珍妮特的下属,汤姆的妻子)在一起。珍妮特一个巴掌打在了比尔的脸上,气氛瞬间变得十分紧张。在剧烈的争论间,牵扯出了比尔和玛莎在大学期间曾经在一起的情况,基妮瞬间爆发,声称要离开玛莎。汤姆把手枪扔进垃圾桶,珍妮特意外发现手枪。?敲门声突然响起,珍妮特大步迈向门口,打开门,叫着,你说你爱的是我。手枪举起,出现了开头那一幕——珍妮特和玛丽安(汤姆的妻子,比尔的出轨对象)也有情人关系,此刻门外站着的正是玛丽安。02技法分析电影充满了巨大的戏剧张力,70多分钟快节奏的冲突展现更多地带有舞台表演的风格。整部片子逼近镜头很多,演员脸上的表情清晰而准确,对手戏异常精彩,给观众以酣畅淋漓的观感。另外,由于这是一部黑白电影,隐匿了色彩的场景对光线的要求很高,而这部电影精致的打光无疑是优秀的,尤其是玛莎和基妮最后发生巨大冲突的那一段,玛莎的脸在不同时刻隐匿在黑暗中的比例和部位随着二人对话的推进不断改变,配合玛莎细腻的表情变化,恰到好处地渲染了气氛。?配乐也是这部电影的一大亮点。《道格玛誓言》中有一条:“不可制作脱离画面的音响,不可制作脱离音响的画面(除非存在于现场的有声源音乐,否则禁止使用音乐)。”这部电影严苛地遵守了这一规则。剧情设定比尔喜欢听音乐,因此房间里的留声机大部分时间都在播放着不同的音乐——包括爵士乐、迪斯科音乐、古典哀乐等。不仅音乐旋律根据剧情需要营造了不同的氛围,切换音乐这一行为本身也推动了情节发展。?电影的细节一方面为情节做铺垫,另一方面充满了隐喻色彩。影片中出现的第一首配乐中有一句歌词:“你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为之后比尔公布自己和玛丽安的恋情埋下伏笔;珍妮特窥视窗外玛莎和基妮的对话与之后她和玛丽安同性恋人关系的曝光形成呼应……在隐喻方面,影片名字“party”一语双关,既指庆祝珍妮特升职的派对,也有政党的意思;珍妮特跪在地上安慰比尔之后抬起膝盖,拔出扎进肉里的玻璃碎片,而这碎片恰好是开庆祝酒时散落在地上的,寓意珍妮特所谓的政治成就实际上也给她带来了巨大的伤害。……?03思想隐喻“《Party》在光怪陆离的情节中散发着黑色幽默,同时又蕴含了复杂而深刻的思想:对英国政治的讽刺,女权主义体系下的家庭状况,同性恋人的困境和矛盾,对现代婚姻意义的探讨,当代科学和宗教的碰撞,现代人感情的复杂存在形态。当珍妮特说出那句“我觉得自己自始至终都在追逐海市蜃楼”时,荒谬感从她挫败的表情里表露无遗。?这也是现代人类的生存困境。一方面,思想的解放、文明的进步给过去所谓离经叛道的行为提供了存在的空间,大多数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有着一些“叛逆”行为;另一方面,“沉默的螺旋”(见文末注释)越来越快、越来越紧,使人们不得不伪装自己的“叛逆”,在“正常”的生活轨道里,“体面”而“自在”地活下去。而这种伪装,究竟能持续多久,却不在我们的控制范围之内了。

    【详细】
    88861770
  • 海德格尔餐厅
    2017/10/25 20:50:37
    sex
    sex knowlege polity economy 在自我认知领域范围内的作用,往往被自己忽视。性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通常被忽略不提,由于传统或者由于自我意识。性与欲望往往被自己看作是内心最隐蔽的地方,所以不加审视便容易被误解为自我意识的真正面目。从而可能做出一些违背道德,不负责任的行动来。
    换个角度,举个影片中的例子来说:Bill过去的一年和玛丽安偷情,自以为她喜欢思想,他们是为了爱情
    sex knowlege polity economy 在自我认知领域范围内的作用,往往被自己忽视。性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通常被忽略不提,由于传统或者由于自我意识。性与欲望往往被自己看作是内心最隐蔽的地方,所以不加审视便容易被误解为自我意识的真正面目。从而可能做出一些违背道德,不负责任的行动来。
    换个角度,举个影片中的例子来说:Bill过去的一年和玛丽安偷情,自以为她喜欢思想,他们是为了爱情,而在最后一段当他活了过来以后对他的妻子的第一句话是:为什么我们变成了这样。表达了自己的后悔的情绪。他们做了不该做的事情。
    这些不该做的事情为什么做了?因为他们错误的判断,认为其背后那些东西才是他们真实的自己。然而错误之处在于对日常道德的轻视和违背,以及由之而来的责任的缺陷。
    怎么解决这类问题?我觉得还是真诚的互相表达,尤其是对自己亲密的人的坦诚是最为关键的。这样可以多一面镜子,更好的面对问题。还有,如果一定要加个保险杠的话,那么不妨使用政治类的思想,当二人结成婚姻的时候,放在桌面上约束或者称之为规定 虽然表面上显示是有悖爱情,然而深入思考的时候会发现这不过是让爱情更加甜美的一个工具而已。
    【详细】
    8885504
  • AsuraHu
    2017/10/14 20:06:04
    容量惊人的狗血俗常里是个人哲学的输出

    【欧盟电影展-03】《酒会》:是派对,也是党派;是琐事,也是个人哲学观。

    各成一派的意见人士因为狗血的“睡睡平安”,搅合成一锅中产焦虑。政界人士、女权主义、灵修导师、厌世毒舌、金融才俊,文艺中年…一黑到底。

    大家都精明了,大家就都蠢。大家都用力过度,大家就都很假。

    这几年反剧情的长作看得比较多,在70分钟里极其舞台化的呈现极致冲突,还是觉得又爽又辣,每一秒

    【欧盟电影展-03】《酒会》:是派对,也是党派;是琐事,也是个人哲学观。

    各成一派的意见人士因为狗血的“睡睡平安”,搅合成一锅中产焦虑。政界人士、女权主义、灵修导师、厌世毒舌、金融才俊,文艺中年…一黑到底。

    大家都精明了,大家就都蠢。大家都用力过度,大家就都很假。

    这几年反剧情的长作看得比较多,在70分钟里极其舞台化的呈现极致冲突,还是觉得又爽又辣,每一秒钟都是狗血,每句台词都是炸点。没忍住变笑边拍扶手。

    全靠吵架展开人物关系,一层一层,容量惊人,非常内涵。首尾呼应的点和中段讨论玛丽安的伏笔联系起来很有趣了。关键人物“玛丽安”的隐去,又最大程度地吊了观众全程的胃口,特别是最后门铃响起来,Janet拿着枪冲出去——狗血如期而至,口味却略有不同。

    如文中April说的那句,这个观影,我们经历的也是“一种情绪”。演员的靠谱也做了不少贡献。在超多的逼近镜头下,演员脸部的微表情和皱纹都很明显,神经质般的情绪极端化,有一种窥私(还是高清窥私)的趣味。黑白让人专注,偶尔虚影又很代入

    挑毛病的话,就是本来就是戏剧小品成分很重的作品。深挖无效,也没什么新的东西。会一次性打上8,但是不会二刷。爽过就算。

    【详细】
    8865542
  • 毕赣
    2017/6/19 0:34:24
    Party不是请客吃饭

    1.电影片名叫The Party,译作酒会,但根据内容来看,也可理解为政党。情节展开于女主当选卫生部影子部长的庆祝酒会上。所谓影子部长,就是在野党的部长,专和执政党唱反调。虽然片名叫做The Party,全片并没有吃饭的场面,唯一的食物还烧糊了。

    2.在豆瓣的主演列表,基里安·墨菲排名第一,然而他不是主角,实际上全片并未聚焦于任何一个人。虽然的确有人着墨多有人着墨少,但就角色的丰

    1.电影片名叫The Party,译作酒会,但根据内容来看,也可理解为政党。情节展开于女主当选卫生部影子部长的庆祝酒会上。所谓影子部长,就是在野党的部长,专和执政党唱反调。虽然片名叫做The Party,全片并没有吃饭的场面,唯一的食物还烧糊了。

    2.在豆瓣的主演列表,基里安·墨菲排名第一,然而他不是主角,实际上全片并未聚焦于任何一个人。虽然的确有人着墨多有人着墨少,但就角色的丰满度来说,是基本一样的,可以说每个人都是主角。

    3.电影并无一个明确的中心主旨,它对情感、政治、医疗、信仰等几个问题进行了讽刺与探讨,主要是讽刺。简介说它是一部以喜剧外壳包装的悲剧作品 ,但可能因为文化上的隔阂,我并未真正感受到片中的笑点,好几次都是随大流,大家笑我也跟着笑,像片中所说的那样,伪装自己。

    4.影片开头有两条故事线,分别是基里安·墨菲的和女主的,他们带着各自的秘密参加这个酒会。一开始墨菲游离于主线之外,在房子的各处晃来晃去,直到另一个秘密的引爆,两条线交汇在一起。这种设置十分讨巧,先让观众觉得墨菲是多余的,再让他成为关键人物,欲扬先抑。影片结尾,女主的秘密有了模糊的揭示,我觉得这个揭示有两种解读,其中一种解读亦能揭示墨菲的秘密。

    5.影片是黑白的,没想明白用意,不过我很喜欢,观感很好。

    6.说说几个主创。我觉得女主长的有点像杰西卡·兰格,演的也是drama queen那一路的角色,扇人耳光时气场全开婊气十足。女主的丈夫看上去很消瘦,竟然是蒂莫西·斯波饰演的,好奇他的减肥秘方。基里安·墨菲很帅,演得很用力,把一个焦躁不安恼羞成怒的金融巨子刻画得入木三分,但他显得太突出了。这让我想起一篇小学课文,讲罗丹刻完巴尔扎克的雕像,把手砍了,因为过于逼真,不与其他部位协调。我觉得片中墨菲的表演就是巴尔扎克的手。

    7.配乐让我想起了道格玛十诫中的某一条,即“配乐不可以使用,除非音乐是摄制的场景里出现的”,所有配乐都发自女主丈夫的留声机。我对片中的那些古早音乐不太了解,可能错过了一些信息,但还是发现了它的多重作用,有烘托气氛,塑造人物(即女主丈夫),制造笑料。那个笑料是唯二击中我笑点的桥段,另一个是某不合时宜的手机铃声。

    8.第一次看上海电影节的展映影片。以前听说上影节偶有放映事故,今天在iapm的百丽宫看片,没有出现传说中的放映事故,然而观影体验依旧不好,主要是观众的原因,很多人在放映开始后才进场,我左右的观众都是如此。坐我左边的是一个单身前来的女子,戴着有些老式的眼镜,穿连衣裙,手拿星巴克,我一看就知道这个女人绝非善类,果然如此,观影途中她很喜欢给自己加戏,嘴里念念有词,蹦出一连串“Jesus”和“Oh My God"。我右边坐着一对情侣,他们至少在开场十分钟后才进场,两人全程搂搂抱抱,发出肢体摩擦的声音,偶尔讨论剧情,为什么不能安静如鸡专心看片?台上是各种抓马,台下也是一场好戏,我觉得这种电影与现实的互文真是可悲。

    【详细】
    86111278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