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鸡鲁比

    全10集
  • 主演:
  • 地区: 中国大陆
  • 年代: 2015

小鸡鲁比影评

6011806
  • 兔子不能抓耳朵
    2021/9/18 22:58:59
    恭喜无穷之路喜提小小的热搜,让更多人看到这个小宝藏
    无意中刷微博看到有个关于无穷之路的热搜,感叹终于要出圈了嘛! tvb做到了从另一个角度看扶贫,其实我们的官媒也有拍扶贫记录片,央视的更官方更权威,tvb的更贴地更亲民,央视主要看到的是我们政府的力量,政府的大方向大政策,tvb主要看的是人民的力量,基层的努力和群众们...  (展开)
    无意中刷微博看到有个关于无穷之路的热搜,感叹终于要出圈了嘛! tvb做到了从另一个角度看扶贫,其实我们的官媒也有拍扶贫记录片,央视的更官方更权威,tvb的更贴地更亲民,央视主要看到的是我们政府的力量,政府的大方向大政策,tvb主要看的是人民的力量,基层的努力和群众们...  (展开)
    【详细】
    13872219
  • 雨苔思音
    2018/10/14 6:14:54
    月光照不亮归家路

    《第一人》并不是一部充满着如许探索宇宙精神的电影,所以不用期待它多么波澜壮阔,一波三折。电影也没有多么渲染国家大义的主旋律或是美苏之间如火如荼的太空竞赛,肯尼迪的演讲只是电影里的惊鸿一瞥,苏联的种种进展也不过是整部电影背景里的一个杂音。

    这只是关于阿姆斯特朗登月的一部记录性质的电影,关于阿姆斯特朗为了登月而忍受的,付出的,还有失去的。

    他有着一双一直望向月球的眼睛,正

    《第一人》并不是一部充满着如许探索宇宙精神的电影,所以不用期待它多么波澜壮阔,一波三折。电影也没有多么渲染国家大义的主旋律或是美苏之间如火如荼的太空竞赛,肯尼迪的演讲只是电影里的惊鸿一瞥,苏联的种种进展也不过是整部电影背景里的一个杂音。

    这只是关于阿姆斯特朗登月的一部记录性质的电影,关于阿姆斯特朗为了登月而忍受的,付出的,还有失去的。

    他有着一双一直望向月球的眼睛,正是那份执念让他成为了宇宙的先驱。可是,与此同时,他忍受着失去女儿,失去战友的苦痛,与家人,与世界慢慢产生距离,终于,当他触碰到月球那一刻,他已离家如此之远,以至于看不见来路了。

    这是一部悲剧。

    9703471
  • 神户酩人
    2019/10/1 15:44:01
    仅有的6分钟精彩

    片名字幕打出前的6分钟垫场,从酒店装潢的绚烂色彩,酒店人员的礼仪规范,警察入驻的前情介绍,到轻松的背景配乐,镜头环绕与拉进拉出,皆流畅得赏心悦目。直至前田敦子那傻乎乎的定妆造型出镜宣告结束。

    片名出现一幕,男女两大主角分处镜头两端背对而立,传神地表达出两人的社会角色与性格的背道而驰。至此,6分钟开场结束,接下来影片毫无悬念地进入了乏善可陈、东野圭吾自以为巧妙的推

    片名字幕打出前的6分钟垫场,从酒店装潢的绚烂色彩,酒店人员的礼仪规范,警察入驻的前情介绍,到轻松的背景配乐,镜头环绕与拉进拉出,皆流畅得赏心悦目。直至前田敦子那傻乎乎的定妆造型出镜宣告结束。

    片名出现一幕,男女两大主角分处镜头两端背对而立,传神地表达出两人的社会角色与性格的背道而驰。至此,6分钟开场结束,接下来影片毫无悬念地进入了乏善可陈、东野圭吾自以为巧妙的推理模式:扑朔的案情;刑侦框架下分享的一个个小故事;有温度的罪犯等。他用每个进入酒店的人物都有嫌疑的陈旧套路戏耍着读者,并以此为趣。充分享受着掌控读者情绪的“伟大”作家的优越感。

    如果《假面酒店》由美国人来拍,很自然地片末会留出十几分钟涉及一下男女间的感情归属,或是走到一处或是浅尝辄止。但这是严谨木讷一丝不苟喜怒不形于色谨小慎微A型血的日本人在办事,所以即使小日向刻意离席回避,两人也只是停留在公事礼仪性的碰杯上。

    影片最后谜底揭开,当玉容不敌时间的松隆子与木村扭缠在一处,屏幕前的诸位是否回忆起了年轻岁月《恋爱假日》中的缠绵?

    【详细】
    10542480
  • 穆子衿
    2017/6/27 21:49:59
    最美的时候遇见最美好的爱情

    其实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还是很佩服导演的,没有浮夸的背景,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没有山崩地裂的感情纠葛,只有初恋的甜蜜,初恋的伤痛,一切的一切都那么符合实际……

    说真的看着主角的名字叫做杨芳芳和郭阳的时候,忽然有一种亲切感,看见杨芳芳高中时期那身“土土”的校服的时候,恍惚间我以为回到了过去,看到了身边的故事。其实在我们青春年少时学校总有那么一个男生呢,长得还不错,会弹琴会跳舞,那时

    其实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还是很佩服导演的,没有浮夸的背景,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没有山崩地裂的感情纠葛,只有初恋的甜蜜,初恋的伤痛,一切的一切都那么符合实际……

    说真的看着主角的名字叫做杨芳芳和郭阳的时候,忽然有一种亲切感,看见杨芳芳高中时期那身“土土”的校服的时候,恍惚间我以为回到了过去,看到了身边的故事。其实在我们青春年少时学校总有那么一个男生呢,长得还不错,会弹琴会跳舞,那时单纯的我们又怎么可能不怦然心动呢?也许是暗恋也许会表白,也许就像杨芳芳和郭阳一样在一起,只是结局谁又说得清呢?

    初恋是甜蜜的,因为我们初尝爱情,初恋是痛苦的,因为我们初次分离,初恋是刻骨铭心的,因为我们为之倾尽一切努力……就像杨芳芳爱郭阳一样,她可以为他付出一切,虽然最后受了伤,但这一切她不可能忘记,不仅仅是郭阳带给她的伤痛还有先前的甜蜜,以及未确定时的彷徨。

    虽然看见很多穿帮道具之类的,但仍旧不影响我看到最美的时光——我们的青春时候。

    【详细】
    8629436
  • 山水之间
    2014/6/17 14:18:54
    女人的执着和勇气
           要为这部电视剧写个影评还真心犯不着,只是150字又实在是少了一点,还是有不少想要说一下的东西。基本这种民国抗日剧再加上农村人的我是不感冒的,佟丽娅这个大美女在里面演个智商情商都不高的女人也不容易。终于摆脱了她在我心目中赵飞燕的妖艳形象。剧情漏洞无数,特别是到结局处,你说余定邦一个好好的人能活生生的被逼成大BOSS?
           要为这部电视剧写个影评还真心犯不着,只是150字又实在是少了一点,还是有不少想要说一下的东西。基本这种民国抗日剧再加上农村人的我是不感冒的,佟丽娅这个大美女在里面演个智商情商都不高的女人也不容易。终于摆脱了她在我心目中赵飞燕的妖艳形象。剧情漏洞无数,特别是到结局处,你说余定邦一个好好的人能活生生的被逼成大BOSS?这个基本算不上合理。
            但是,这部主打女人的戏,女人着实出彩。九奶奶算第一个,坚毅,刚强,保守却也能与时俱进。亲王府的格格气度确实不一样,要不然当年也没有私奔当刀客拼杀的勇气。特别是最后对六举白旗,老祖宗当机立断的一箭穿心,确实是一种魄力!在这些方面,女主大妮,完全无法相提并论。很多时候分不清楚轻重缓急,只一股不服输的劲,反抗落后的制度。但是大妮确实是个可怜的人,一生无法与自己爱的人在一起,守着不成器的老公,养子当了汉奸,亲女儿差点不认她。不过唯一一点,她从来没有悲观过,即使是单亲妈妈的时候,这大概是传统中国农村妇女的一种天性,天不怕地不怕,有饭吃有衣穿,日子总要过,也没那么多仇或者恨。相比之下,石彩凤确实要悲剧很多,她的悲剧不仅仅是因为不成器的老公,而是无法放下的那份执着,那份恨。可是到后来,这两个女人都发现,根本没什么事情是过不去的,国快亡了,家也没了,还有什么放不下呢?中国人传统的落叶归根,终究是想有个去处,终究需要有个脸面。再是什么都可以不顾,这点根总是放不下。
           另外两个出彩的女人就是两个三嫂子。莲花是传统的小家碧玉型,贤惠,隐忍,对自己老公带回家的妾侍虽有不开心,但从未表露,最后因为砸明火二自杀虽然遗憾也在情理之中。在关于贞洁这点上,中国男人虽然看得很重,但是中国女人保卫贞洁的勇气上男人是无法比的。也就是说,男的虽然看重这个,但遇到美女,其实是只从下半身出发的。但是女人却有惊人的意志和勇气来抗争。最后小三嫂子带领余家女人从节女堂出来,自杀在日本人面前也可以看出。到底是命重要还是脸重要??虽然现代社会已经开放了很多,可是有些气节或许保留下来能更好吧。小三嫂子是个见过世面的人,对于他能跑到山上去做妾我觉得真心很有勇气。从头到尾,她应该是头脑最清晰的人,可惜不是主角。最后的死让人觉得难过,真的,比大妮和采凤抱着儿子同归于尽还难过。
           男人就不想评价了,余老三完全是笼罩了主角光环的。但是这里面一些什么政委什么队长司令的气度和勇气,真心比不少女人。倒是老八是个有意思的人。虽然挫,但是贵在知道自己挫,死的时候也死的有个样子,也有些赎罪的意思。
           电视剧太长,浪费好多时间,骗了不少眼泪。不过,还算是值得一看吧。
    【详细】
    67041302
  • 李翼
    2021/10/7 22:58:10
    如果讓《土豪520》變成《跑調天“王”Florence Foster Jenkins》

    如果讓《土豪520》變成《跑調天“王”Florence Foster Jenkins》

    https://www.douban.com/people/11802

    如果讓《土豪520》變成《跑調天“王”Florence Foster Jenkins》

    https://www.douban.com/people/1180239/reviews 之前九個月的評述鏈接

    土豪是個既簡單又複雜的辭彙,比起暴發戶一詞來,可能還要複雜得多,因為這不僅和新生的財富有關,還和審美觀念,階級地位緊密聯繫,我很懷疑誰會自認是土豪,而且跟“鬥地主”一樣,隨著時間的改變,詞的意思本身也在微妙的改變中,而且似乎沒有個人或集體,會樂意去給這一類辭彙,下清晰的定義。

    2015年,林愛華自編自導的《土豪520》,另外一個編劇應該是曾經寫過《天下無賊》的王剛。而這個土豪故事,也不免讓人想起馮小剛早年有個專案叫《跪族》,如果沒記錯的話,那不應該只是個廣告式的短片,而是個電影長片專案。

    但一個曾經以階級鬥爭為最大關鍵詞的地方,如今這個詞,卻顯得極為敏感,最多是熟悉開玩笑時偶爾提下,別的時候與場合,最好別提。

    《土豪520》投資應該不會太小,但正片呈現出來的感覺,卻是和那部《整容日記》差不太多。故事都並不複雜,初衷也都很“接地氣”,但影片本身都很難歸類,或者說類型太多太雜,而且更重要的一點,就是,你很難把自己的感情與判斷,投入到其中“任何”一個角色中去……其實這兩部電影裏的角色,明明都很“簡單”,甚至不像《投名狀》裏的龐青雲一樣,是那種像千層餅一樣,被層層疊疊起來的“複雜”。

    首當其衝的,當然就是吳鎮宇扮演的土豪,一個賣帕瓦羅蒂皮革的傢伙,喜歡唱男高音。在這不得不提一下,雖然馮小剛電影裏除了葛優之外,也用過港星,比如正是同樣由王剛編劇的那部《天下無賊》,劉德華,以及臺灣的劉若英戲份其實是最多的,但劉德華演的是一個底層的賊,江湖地位看起來跟葛優的角色比,都有一定距離。

    不管劉戴個假髮,演得“像不像”,至少他這個角色不會對內地的“階級觀眾”產生“壓迫感”,但吳鎮宇所演的土豪,有可能會。因為這邊雖然不方便提階級,但彼此心裏的階級意識是非常強的,神經是極為敏感的,特別是當女主角還是由一個內地演員(在《十二生肖》裏義正辭嚴到讓人心煩的地步)來擔綱的時候……《整容日記》雖然是一部大女主走向的電影,但鄭中基所演的老闆角色,跟吳鎮宇,幾乎就是一個範本出來的,同樣極容易招恨。

    當然如果女主角是內地演員,但演的卻是個香港女生,也就是相當於是地域上的“反串”,可能效果會好一點,但這也非常有賴於演員本身的演技,特別是親和力。

    接下來說角色本身。這片裏似乎有一個元素是時隱時現的,那就是知識產權,吳土豪之所以能成土豪,其實靠的是帕瓦羅蒂,至少一部分,一大部分是靠的這個“知名度”和“競爭力”。但他所生產的皮衣,當然跟那位世界第一男高音,一點關係都沒有,就好比國產品牌“喬丹”,其實跟美國的飛人喬丹,一點關係都沒有,甚至到後來美國那邊發起訴訟,這邊的國產品牌會說那個“飛人”的人像,手裏其實拍的不是籃球,而是乒乓球拍……

    甚至於最終是美方敗訴了。而吳土豪這邊的情況,應該也差不多,區別只在於帕老師還沒來得及打訴訟,就掛了。說到這,不得不提一個細節,雖然在影片中吳鎮宇的角色,只是表現了他對於唱男高音的執著,而沒有太過表現對於帕瓦羅蒂的崇拜,但問題是,他至少應該是關心他的吧?可為什麼,他竟然後來連帕瓦羅蒂去世了,都不知道?這算是一個喜劇點嗎?還是連最基本的人設都不管不顧了?

    當然我曾經看到過一種言論,是說,發展中國家,或者是剛剛開始發達國家,不應該太過“重視”知識產權,否則會影響本國核心,重點企業的成長……這個理論,可能跟那部《我不是藥神》講的是一樣的,到底是知識產權重要,還是眼下的人命更重要?“同志,你能保證一輩子不得病嗎?”,這樣的發問,正好比問別人:同志,你能保證一輩子都不抄襲,不融梗嗎?

    現實當然歸現實,電影回歸電影。再講女主角,她也是因為一起“知識產權”問題,而成為女主角,或者說跟吳土豪有了關聯的,因為後者公司最新一組皮衣設計,抄襲了女主的創意,於是她對此表示極為憤慨。但鑒於連喬丹,帕瓦羅蒂都無法搞掂中國的知識產權官司,她這個小女生,就更沒可能了,即使她是一部荒誕愛情喜劇中的女主角,也沒戲!

    於是接下來吳土豪開始“反攻”,倒不是反過來告女主角誹謗,敲詐什麼的,而是把她招聘了進來,而且待遇非常突出,不用有多少社會經驗的人,也能輕鬆看出來,這個土豪對女主,不懷好意,或者至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但女主就接受了,甚至有一種“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感覺。

    這也就意味著,本來雙方都涉及到知識產權的問題,男主角有一個“原罪”,又因為女主角再添一個“新過”,但接下來知識產權的問題,就被忘了,成了一個霸道總裁加遺願清單的問題了。

    接下來就是純粹編劇技巧的問題。吳土豪借用帕瓦羅蒂的名字悶聲發大財,而且他喜歡唱美聲,為此不惜“收買”聽眾,同時女主角因為一起知識產權的問題而跟吳土豪有了關聯,但很快,女主角因為現實或“戲劇”的原因,放棄了反抗,而投身吳土豪的旗下,不管是在金錢,還是感情的層面……

    既然整體是這麼一個結構,那為什麼不捋清楚一條情節線?而不是貌似跟知識產權有關,接著又以金錢,死亡或愛情的名義,把知識產權丟到了爪哇國去。

    具體我是這麼設想的:吳土豪崇拜老帕,一開始就用他的名號,同時非常喜歡唱美聲,當一個人的財富達到某一高度後,就希望自己在文化領域,也得到同樣的尊重,而美聲當然是非常有文化內涵的,於是吳土豪接下來的目標,不是開發新的皮衣,也不是去國外時裝展開發佈會,而是像國內的宋祖英等歌唱藝術家一樣,能到維也納金色大廳開個人演唱會。

    而且他不想只唱那些歐洲的經典音樂,而是也要唱一些中國最新的原創美聲音樂。於是他從一個音樂學院的教授那邊重金買了幾首歌,據說是專門為他的聲線與發音,量“聲”定制。

    但沒想到這個教授賣給他的歌,版權其實是在女主角的手上,也就是說她是原創。而那個教授很快因為什麼事,跑路到國外,找不到了。於是男女主角之間的知識產權之爭,是因為美聲,而不是皮衣。而且就事論事,男女主角在這一起知識產權糾紛上,都是受害者,這一點應該強調,而不是說土豪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恰恰是幫女主“宣傳”了作品。

    於是為了解決這一糾紛,吳土豪想出一個辦法,重金聘請女主角為這一次國外演出的藝術指導,可能她之前有過相關的經驗。起先女主角當然不願意,只想以最簡單的方式來解決這起糾紛,但後來因為主客觀的原因,她只能接受重金聘請。這樣一來,跟之前女主角那樣的選擇,多多少少還是有區別的,而且這樣的“妥協”,更在可接受範圍內。

    而這麼一弄,其實就有點變成2016年梅裏爾斯特麗普主演的《跑調天後 Florence Foster Jenkins》的感覺。一個不知自己唱的真實水準,卻又無比自信的主角,而吳土豪與之相比,更多一層的自信,自然是來自財產本身。

    另一方面,這沒准也會讓人想起2003年的《炮製女朋友》,但從角色與演員的設置上,已經不是一個香港形象設計師“拯救”內地“土包子”的模式了。

    接下來女主角為了自己的原因,比如有一筆錢急用,於是硬著頭皮指導吳土豪登上歐洲音樂的聖堂。但很快,她也意識到再怎麼指導,吳土豪都不可能達到最基本的水準,雖然他早就已經邀請了社交圈裏的各路頭面人物,企業界,時尚界,文藝界等等的精英,包機前去捧場……

    吳土豪在某種程度上,有一點像梅姨演的角色,但在精神判斷層面,可能沒有後者那麼嚴重。但他也認定自己能創造奇跡,就像當年在做皮衣時所創造的“奇跡”一樣,當然也類似於現實中王健林那種揚言把迪士尼樂園“拉下馬”那樣的自信……

    當然在音樂,藝術領域,吳土豪的自信,更類似於芙蓉姐姐那一路,完全沉溺於自戀中。

    女主角越來越受不了了,就算是還不了錢,也不想再賺吳土豪的那份糟心錢,她希望把他罵醒,但問題是,你很難罵醒一個“裝睡”的人。

    但接下來可能有一個神奇的戲劇轉折,吳土豪遇到了一個事故,嗓子,以及頭部受到了傷害,演出可能要延期,甚至是取消。但沒想到,很快手術後痊癒的他,聲線與音感,竟然有質的提升,完全達到了專業的水準。

    但水準雖然上去了,可吳土豪自己卻有了改變,他意識到了“知識產權”的重要,他明白了他所邀請的絕大多數,有頭有臉的人物,只是口頭不說,心裏都在等著看他的好戲。而唯一例外的,可能也就是女主角了。

    於是,雖然他的演唱水準此時已經配得上那個音樂的聖堂,但最終他放棄了。更希望為他的原罪,做出一些懺悔,包括實際的舉動,比如捐一大筆錢給帕瓦羅蒂的相關基金會什麼的。

    然後他也意識到,真正讓他看清楚自己的,是女主角,而此時她因為已經沒有了音樂指導的“工作”,於是離開了。接著吳土豪創造一個新的情境,以全新的姿態,和身份,來到女主角的身邊,希望她有可能接受,一個全新的他。

    【详细】
    139094274
  • 乌鸦火堂
    2015/6/8 14:55:55
    医者仁心,与众不同
    文/梦见乌鸦

       说实话,关注这部电视剧最初还在于名字,《爱的妇产科》,想起了郭德纲相声里一句话“了不起的妇科大夫”,杨佑宁、孙坚、朱丹等角色的加盟,有男有女的妇产科,原本以为是喜剧片。但《爱的妇产科》却是一部如《白色巨塔》那样的剧情悬疑类型的医疗剧。这在国内如《心术》、《长大》这样的同类医疗剧中尚属少见。第一季在湖南卫视《青春星期天》剧场每周日进行周
    文/梦见乌鸦

       说实话,关注这部电视剧最初还在于名字,《爱的妇产科》,想起了郭德纲相声里一句话“了不起的妇科大夫”,杨佑宁、孙坚、朱丹等角色的加盟,有男有女的妇产科,原本以为是喜剧片。但《爱的妇产科》却是一部如《白色巨塔》那样的剧情悬疑类型的医疗剧。这在国内如《心术》、《长大》这样的同类医疗剧中尚属少见。第一季在湖南卫视《青春星期天》剧场每周日进行周播,当时没有关注,直到第二部播出之后回头才在网上恶补第一季。简言之,这是一套与众不同的医疗行业剧,主创阵容面向青年一代,但故事却在讲述着全社会共性的话题。

     

       医者:司人性命,仁人之术也。这句话不仅仅是一句泛泛空谈,更是医生们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尺。身为白衣天使,白大褂、消毒口罩于一身,给人感觉是那样的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医者们的生活貌似神秘而又神奇。医疗剧正是在因此而成为行业剧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美剧《豪斯医生》到《实习医生格蕾》,也有经典日剧《白色巨塔》从港剧《妙手仁心》到大陆剧《医者仁心》,乃至几年前火爆的《心术》,医院题材的行业剧吸引了大量观众争相观之。《爱的妇产科2》也是一出以医院题材为主的行业剧,并在其中融入了偶像剧的模式,算是一个很有创新的类型剧搭配。采用青春偶像剧的模式,将其放在一个严谨的行业剧背景之下,令该剧既有偶像剧的高颜值属性和浪漫元素外衣,也有医疗行业剧的独特视角和饱满故事情节,新潮之中夹杂着传统。而该剧更因妇产科这个医院中特殊的科室而让该剧具备了特殊的内涵。

     

       与第一季一样,《爱的妇产科2》同样采用单元剧的模式,6集一个单元,整体故事以贯穿主人公的命运不成长经历构成连续性故事脊梁,其中不同单元剧以病患的悲欢故事展现不同的人生状态,表达不同的单元主题,每集形成各自的悬念,保持着该剧的可看性。第二季中,命运多舛的女主角叶紫深陷抑郁症的苦恼,失去孩子,企图自杀,而为其主刀的杨俊波一边深受医患关系的羁绊,一边要寻求解开叶紫的心结而不断奔波,却又不得不在工作中面对叶紫,第二季进入到一个令人更加纠结与更紧凑的环节之中。该剧已于5月24日日首博,近日刚刚播出完第八集,魏千翔饰演的陶腾成功的完成了一对连体婴儿的分离手术,而那边叶紫也劝说一名打算抱着孩子跳楼的新妈妈,不禁联想起自己的命运。从目前的播出情况来看该剧继续通过主人公叶紫的情感生活和职业精神两条线索来讲述妇产科里发生的种种故事,不乏流产、重男轻女、医患关系等家庭和社会话题。但与第一季不同的是,剧中情节更多的以导演杨阳的女性视角来解读妇产科里细腻的感情故事。

     

      该剧的名字之所以叫做《爱的妇产科》,正是由于妇产科与妇科大夫这个特殊的设定元素。在医院的所有科室中,妇产科是一个迎接新生命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令人紧张的生死交错的地方,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顺产,或剖宫,或遭遇其他种种出乎意料的惊险,都令这里的白衣天使们显得格外伟大而神秘。 这部作品里面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关于家庭、医患、同事、同学关系……通过这些说出了医生、护士们心中的酸楚、病人们的无奈和期盼。同时又用医护人员的艰辛和果断来诉说着那些不得不提及的医患关系。而女主角叶紫的视角更多显示了脱下白大褂的医生们不为人知的一面以及身为一个普通人的心路历程。

     

      因此《爱的妇产科2》全剧都是在渗透一个核心问题,医生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但他们也是人,妇产科中的医生也会遭遇流产以及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比如杨佑宁饰演的杨俊波,这个角色可以说类似于完美的医生,不但医术精湛,更是医疗界真善美的化身。但这个角色也避免了以往高大全的俗套形象,他也有自己的苦衷。比起第一季的故事,该剧人物刻画与情感更加细腻,主题也更加突出。同时制作水准升级,杨佑宁取代何晟铭饰演男一号,整个拍摄现场完全按照三甲医院的标准进行实景搭建,医疗设备硬件全部百分百专业投入,更有顶级医疗专家护航无论是在软件上还是硬件上都不断突破自身极限,力图高水准的制作效果。

     

        此外,还要特别说一下导演杨阳,也是第二季新接手的导演。她是我非常喜欢且信赖的一位导演,而且我认为她是电视剧导演中最擅长拍摄女性题材的导演之一。2001年一部话题大作《牵手》引发收视热潮,独特的婚姻观和人到中年的情感危机,塑造了一个最令人可怜的小三形象。2011年的《心术》是一部出色的反映生活,接地气的都市电视剧,阳光的霍思邈和温柔的美小护至今记忆犹新。杨阳拍戏的特点很鲜明,起初总是波澜不惊,随后让角色各自的故事推动着剧情的发展,各自大小情节和主配角色有条不紊的梳理着各自的线索,从而形成一张巨大的网络,再一点一点的收拢。等到观众看到最后的时候,返回头才发现这个故事其实无比复杂,背后蕴含了极大的能量。这都显示了导演杨阳掌控多种题材的强大驾驭能力。在《爱的妇产科2》中,导演运筹帷幄,为观众勾勒出了一段段精彩的好戏,并且通过深刻的人物刻画和细腻的情感描写,更多以女性视角来为观众呈现出一医疗剧群像。


    【详细】
    74932231
  • 莹莹
    2021/2/24 12:59:18
    世界
    还是不错的一部电影,韩国拍这种生活片之前一直都是表演比较夸张的,这一部作品总体的表现来说非常的自然生活又不缺少细节上的处理,也是比较难的的一部没有让人感觉用力过猛的感觉,但剧作上还是相对的有点套路了总是会有有钱人的出场,总是那么走运能碰到这样的好事在小人物...  (展开)
    还是不错的一部电影,韩国拍这种生活片之前一直都是表演比较夸张的,这一部作品总体的表现来说非常的自然生活又不缺少细节上的处理,也是比较难的的一部没有让人感觉用力过猛的感觉,但剧作上还是相对的有点套路了总是会有有钱人的出场,总是那么走运能碰到这样的好事在小人物...  (展开)
    【详细】
    13277214
  • 午夜牛楠
    2012/4/26 20:27:28
    看完此片,我想说国产电影我拿什么爱你
    冯导说,我们被盗版强奸了,我要说的是强奸的还是个丑妹子。昨日看完匹夫心中不快,特吐槽一篇长文,借以祭奠那些花钱去影院看丑妹子的人们。
    国产电影之所以卖到一张票70得益于大银幕天然的优势,现在走进影院观影的我们不屑手机和pad,flv视频播放器,毅然决然的掏出人民币要的就是一次愉悦的观影经历。可最终我们却成了众多吆喝叫卖鲸吞票房文化传销的牺牲品,我也被强奸了。
    我们算笔账,门票70加上就
    冯导说,我们被盗版强奸了,我要说的是强奸的还是个丑妹子。昨日看完匹夫心中不快,特吐槽一篇长文,借以祭奠那些花钱去影院看丑妹子的人们。
    国产电影之所以卖到一张票70得益于大银幕天然的优势,现在走进影院观影的我们不屑手机和pad,flv视频播放器,毅然决然的掏出人民币要的就是一次愉悦的观影经历。可最终我们却成了众多吆喝叫卖鲸吞票房文化传销的牺牲品,我也被强奸了。
    我们算笔账,门票70加上就餐和交通,每走进院线一次就要消耗掉100元,每月消费几百元的观众其实并不多,电影从业人员应该深知这一点,更要善待这些在院线用实际行动支持你们的观众。
    为了赶上19:20的场次,我要从工作地朝外“飞奔”至望京的某影城,时间仅仅有1小时20分钟,当我乘坐地铁公交步行至门口时,手表显示19:05,我要在10分钟解决自己的晚饭,并提前5分钟进场,来观看一部106分钟的电影。为了遵守影城规定,购票,吃汉堡同时进行,甚至没来得及喝饮料便已入席落座,此时放映厅只有我一个人,却伴有我一条dtshd-master急促的喘息声音轨。
    电影我无须剧透,因为结束后还要尽快回家,途径望京不少末班车20:30后就停驶了。但坐在车上,内心还是无法形容的悲愤,这种愤怒并不仅仅来自这部电影,只是让我渐渐明白,国产电影走进电影院去观摩真的是傻得无以复加了。
    1,说的比的演得好
    利用微博等各种工具,各种媒介首映式或报道普天盖地美言作品,包括一些影评人。
    2,形式大于内容
    晃动,运动的镜头和多线叙事、剪辑,眼花缭乱动态十足,但仍掩饰不住内容的空洞和叙事的矫情。
    3,简单故事复杂化
    虽然我们骂好莱坞电影故事之俗套,情节之单调,但他们只想讲一件普通的故事,可国产电影一个故事都讲不好还要不断涉足精神层面,加以影评拔高,其实无论是否理解导演的用心,我们先得看懂故事喜欢上电影啊。
    4,商业作品不通俗
    这些电影都不是什么文艺片,就是收票房的商业片,既然如此,就痛痛快快的把舌头捋直讲故事,可非要加上抽象,超现实的台词和影像,《那一年我们追的..》《桃姐》虽然制作并不精良,但就是通俗化使得两岸三地观众都能理解,而我们呢。
    5,表演戏曲化
    东方电影都有这个传统,但最极致的还得是中国演员的表演,用力过猛,歇斯底里,蓬头垢面,奇装异服,秦腔式的对白,让电影越来越戏剧化而非戏剧性。女人都是搔首弄姿,男人都是耍酷伴爷。
    6,配角与反面的符号化
    但凡出现洋人和日本人,几乎成了文化泄愤对象,主角高大,配角多数暗淡,日本人脑残弱智,让子弹拳头尽管砸下去,这样长期是讨好不了观众的,我们不是来院线里手淫的。
    7,在审查制度下的摇摆
    鉴于审查杀威棒,不少影人不甘心平庸,尽可能擦边之举,于是只要不漏电,只要不cnmb粗口,吸引观众为上策,于是窑姐,体位这些毫无叙事加分的镜头比比皆是,要审查也要卖点。
    8,互相捧杀的恶略竞争
    互相攻击,互相追捧,前者是争夺有限观众,后者是双赢一起赚钱,从业人员内心之浮躁,投资人之逐利心态充斥中国电影圈。
    9,个人风格卖弄与作品脱节
    在中国,认导演不认作品,所以导演尽其所能展示其才华,往往不得要领,看到的是干瘪的个性风格,看不到整体系统的电影作品,可即便如此,仍然没几个让国际认可的导演,充其量就好比没有大环境成熟运作规范下的街头艺人,仅仅是个技术活了。
    10,剧情时代设置之类同
    一周内上映的作品都是抗日题材,要么都是古装武打,夹杂着都市重口味爱情片,所以同样的票价下,还有不少观众再看美国观众早已不买单的科幻大片,因为剧本没有任何创新,即便是抄袭都抄不来一个好本子。
    想吐槽的还有很多,写着写着还是忍了,不说了,总之我要把仅有的票花在好莱坞电影上了,我都没看泰坦3d,异星战场,超级战舰,而是支持国产电影,可是我想对强奸我的国产电影再说一句,从我的身子上滚开,我受够了。
    【详细】
    54051651
  • 双眸剪清水
    2021/1/21 13:12:19
    一个毫无生活经历的导演拍的男版马丽苏剧

    1 这剧的人真有钱啊,随随便便就给几千万几百万支票,里面的人全部都是高端刚刚上市或者未上市的手机,包括穷的每个月要还两个房贷快吃不起饭的龙乾公司去世的刘革的老婆,都是七八千的手机,成都人真有钱。

    2 这剧组真是穷啊,一个随便可以出的起几千万的公关公司,可以轻松丢掉一个大型航空公司客户的公关公司,不注重脸面,会议室小的简陋的还

    1 这剧的人真有钱啊,随随便便就给几千万几百万支票,里面的人全部都是高端刚刚上市或者未上市的手机,包括穷的每个月要还两个房贷快吃不起饭的龙乾公司去世的刘革的老婆,都是七八千的手机,成都人真有钱。

    2 这剧组真是穷啊,一个随便可以出的起几千万的公关公司,可以轻松丢掉一个大型航空公司客户的公关公司,不注重脸面,会议室小的简陋的还以为进了收破烂的办公室,里面的装修真是“豪华”,成都真是穷啊,如果说就是这种装修,好歹你把玻璃用毛巾擦干净吧,上面的灰土是成都好多年没下雨了还是没完成装修,会议室的椅子是拼多多上批发的吧。

    3 际格公关里面的员工包括老总智商情商几乎为0 ,公关公司啊,靠情商智商吃饭哟,公司换岗出个公告,这是2021年,是一个要跟上时代走在潮流前的公关公司,没有内部邮件系统,没有OA,甚至没有一个公司群,需要张贴一个纸出来,关键是一群公司职员围观,去问一下刚刚来上班的小职员会不会这么无脑,不会拍个照片发给同事吗。

    两三个公司元老围在人事讨说法不想去黄晓明部门,这不是元老,是傻屌,谁的起因去找谁,找人事有毛用,一个尚未谋面的公司副总裁,不了解情况就不给任何面子,还是公关公司职员能办出来事?……

    一个公关公司老总敢把没有任何业绩任何同行业经验的人弄到公司做副总裁,这不是慧眼识人,是瞎子摸象。 一个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被黄顶了位置,不去对对手调查背景,一无所知,说的话做的事如同三岁小孩子。

    4 导演毫无生活经验,一个肝癌患者,上午还无事出门,下午就去世了,之前家人没有任何察觉,这是慢性病!

    5 龙乾公司员工整体无脑,老总就不说了,做为公司公关部门的老大,敢在老板接受采访的时间带人过去,那么简陋的大公司领导办法室和廉价的鱼缸不说了,结束谈话连基本的先别客套话都没有生硬的就离开,去部门调查里面的一个拿着水杯的老员工告诉情况,这智商得有多低才主动跑去给一个刚刚来到几分钟的外人大嘴巴说对公司不利的话。

    【详细】
    13153962
  • 一二三四卌
    2020/6/23 23:37:38
    熟年离婚

    原名《初恋~お父さん、チビがいなくなりました》(初恋~爸爸,小不点不见了)。中文译名过于文艺,这并不是宠物类型的电影。家里已是耄耋之年的老猫不见了,老夫妻的婚姻似乎也走到了尽头。宠物遗失是引子,“熟年离婚”是状况,源头是家庭结构的分崩离析。日本曾经的高速经济发展,是以牺牲了整一代人的家庭生活作为代价的。男主外终身制,女主内全职家庭妇女的社会分工模式,一度盛行了几十年。在丈夫专注工作之余,和妻

    原名《初恋~お父さん、チビがいなくなりました》(初恋~爸爸,小不点不见了)。中文译名过于文艺,这并不是宠物类型的电影。家里已是耄耋之年的老猫不见了,老夫妻的婚姻似乎也走到了尽头。宠物遗失是引子,“熟年离婚”是状况,源头是家庭结构的分崩离析。日本曾经的高速经济发展,是以牺牲了整一代人的家庭生活作为代价的。男主外终身制,女主内全职家庭妇女的社会分工模式,一度盛行了几十年。在丈夫专注工作之余,和妻子沟通过少,不问家事,子女教育问题丢给妻子全权负责,妻子的苦闷与落寞往往得不到疏解,也让这份感情在日后埋下了阴影。近年来,随着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年金制度的改变,在自身利益得到保证的前提之下,妻子更有底气更愿意与其分离,重归独身。「退休的丈夫只是一个“粗大垃圾”,大型的家具,毫无用途。」看似戏谑,这却是互联网留言板上许多日本主妇的心声。老姐妹们还能结伴相游,退休的丈夫在家只会牢骚看电视,失去了经济主导的丈夫就处于很尴尬的地位。同时,老年人分床睡的几率大增:同床尚能异梦,夫妻分床,也让这层夫妻关系摇摇欲坠。许多人在丈夫退休后迅速的离婚,没有子女的烦心和经济的负担,活得更潇洒自由。反观老年男子在离婚后,由于习惯了被照顾,收入又大幅度额的缩小,过得很不如意甚至凄惨的比比皆是。妻离子散,老无所依,由此还引发了不少老年犯罪,这已经成为了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这些都是电影的背景。虽说形势严峻,题材深刻,但格调还是以温情感人为主。“孩子他爸,请你和我离婚吧”,听着还是委屈的埋怨,而不是哀莫大于心死的麻木。现实中,提出离婚的老年妇女大多坚定不移,忍耐了一辈子的婚姻,就算只有一口气也要离,数字年年攀升。甚至还有些“死后离婚”,丈夫去世以后,还要去申请终止和夫家的关系。这除了利益上的考虑,人际关系疏离恶化也是原因之一。老年人勇于离婚,年轻人怯于结婚,女人不愿结婚。日本少子化严重,劳动力缺乏。老猫识途,它走了又来,爱情似乎散了又聚。它看到了,它知道了,但它什么都不说。

    【详细】
    12680836
  • 璇璇璇
    2015/5/22 14:31:56
    儿子与情人
     断桥村是很少发生事情的,人们被挤在忙碌的生活里,越来越难以相信那些需要长久等待的东西。旺旺在等自己的妈妈,也许下一个油菜花再开的时候妈妈就会不远万里从意大利回来。旺旺爷爷急于和村里医疗所里的贝贝医生确定一段关系,老年痴呆症是他生命里提前的截点,旺旺还没长大,需要成年人的照顾。可是就在旺旺爷爷开着船去上海帮医疗所里的老人购买日常用品的时候,一个临产的女人的意外闯入,打破了旺旺爷爷所有的计
     断桥村是很少发生事情的,人们被挤在忙碌的生活里,越来越难以相信那些需要长久等待的东西。旺旺在等自己的妈妈,也许下一个油菜花再开的时候妈妈就会不远万里从意大利回来。旺旺爷爷急于和村里医疗所里的贝贝医生确定一段关系,老年痴呆症是他生命里提前的截点,旺旺还没长大,需要成年人的照顾。可是就在旺旺爷爷开着船去上海帮医疗所里的老人购买日常用品的时候,一个临产的女人的意外闯入,打破了旺旺爷爷所有的计划,断桥村的油菜花在那一年开得极好。就在一切发生转折的那一夜,女人诞下了一个孩子。生育孩子的过程也许是矛盾痛苦的,女人反复拉上铁门却又不住地叫喊着“帮帮我”,她恐惧又无助,想要生育又欲逃离。女人与母亲的角色好像是在一瞬间之内完成的,女人面对着即将进入的角色不知所措。在旺旺和旺爷的反复阻挠下,女人渐渐接受了“母亲”这个身份的突然降临。然而这个身份的突然降临,对于旺旺而言,成了儿童眼前的一团迷雾。他渴求着母亲乳汁的滋润,可是面对这样一个亲近且亲密的不同性别,旺旺迷茫了自己。母亲,对于孩子来说,是确证自己身份的一种方式。可是,这个母亲的突然到访又让旺旺意识到这不单单是一个母亲,更像是一个女人。
    旺旺的执拗成全了他母亲的存在,他守护着自己身边的母鸡,他守护者母鸡下的蛋,他欲保护一段母子的关系,即使自己不能得到。他拒绝穿上与“孝服”同音的“校服”,母亲的存在成了他强烈的渴望。如果说父亲的存在已经被旺爷所替代,那么“母亲”这样一个抽象的词汇保有了旺旺全部的希望。一个女人的突然闯入,对于旺旺而言,他先看到了一个母亲,而后发现了一个女人。早先迟迟未来的“俄狄浦斯情结”被强烈的激发了出来,他开始意识到皮箱的存在,意识到口红的存在,意识到情人的存在。乳汁成了他全部欲望的开始,他隔着玻璃看着他一直所渴望哺育他的人儿,所有的情感被克制在玻璃的另一边。他观察着这个距离她最近的女人,他想起了爷爷将女人比作酒,他欲罢不能,儿童还未建立起对于社会角色、性别关系的认可,他在这样尬尴的关系里漂浮着,任由着自己的欲望发展。
    电影中出现了诸多的隐喻。比如在田野上飞奔的旺旺却被稻草人拦住,显然电影开头导演留下了一个问题,却在电影结尾解开了这个谜题,旺旺冲着稻草人会心一笑。他们其实都在“留守”,稻草人留在田野中守望田野,而旺旺被父母抛弃在断桥村,等待着一个母亲的到来。他们的命运何其相似,像是一圈又一圈的轮回。女人所诞下的那个女孩儿,两年后坐在母亲的皮箱上,留着和母亲相似的发型,多像是命运的暗示。旺爷为了赢得贝贝的心在上海买下的那一枚钻戒,成了旺爷生命里永远的遗憾,患病之后,旺爷只有看着带在手上的钻戒才能够安心吃饭。而断桥村的人们在田野里戏谑爷孙俩,将他们的衣服扒光,爷孙俩在田野上奔跑逃离着,但不久之后他们又穿上了原先的衣服。我想,也许是他们对以往生活的一种认可。衣服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他们的生活,即使扒去了衣服,可是他们还是要回到他们生活中。这里也不难看出弱势群体在面对整个庞大社会时的无力感,因为每个人的内心有太多敏感的触角,也许作为弱势群体其所要面对的更多,而这些强烈、克制却又私密的情绪,成了弱势群体的难以发声的一种无奈。
    电影以毕飞宇先生的同名短篇小说为背景,关注“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这两大社会问题。在一批又一批的城乡中青年人背井离乡到大城市打拼工作的潮流下,越来越多的老人与儿童面对着无人照顾的问题。上一部毕飞宇先生被改编为电影的作品——《推拿》——也关注着弱势群体。电影将我们先前一直存在的盲区照亮,也许在我们试图关注弱势群体的同时只是一昧简单地看到了这一现象,可是面对这一现象的解决和其内心的关怀却一直被我们所忽略。就像电影本身,看起来似乎是在探讨一个生育后的母亲,但更深层次的是在对性别关系的一次探讨。包括电影名本身《一个哺乳期的女人》,更多强调了女性这个性别本身,而非母亲这样一个社会角色。当每个人脱下自己的社会角色,更多进入到的是性别所带来的内心体验。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性别,性别本身又赋予我们对于这个社会和我们自身的认知能力。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导演对于个体关怀的一次尝试,试图打破长时期以来宏观的叙述模式,而将碎片化的生活拼贴到银幕之上,把那些曾经被我们遗漏的问题的纹路清晰的展现在每一个人的眼前。
    整部的电影高潮,因为“咬我”这个两个字而将之前的情绪推到了最大化。性别关系所导致的社会关系错位因此而无比明显,在那个惊慌的夜晚里,旺旺面临着长久迷茫里最大的一次冲击。旺旺面临着“情人”和“儿子”的角色转换时不知所措,可他又无法掩盖内心一直以来呼喊着的欲望。而这,或多或少带有的悲剧色彩,像礼花一般在每一个观众的心里炸开。这种急转直下的故事发展,却将观众的情绪推到了最高点。当我看到余男所扮演的女人在电影最后拥抱着旺爷与旺旺时,不禁觉得这是导演在凛冽的寒风中给观众们递上的一口热汤,哪怕这口汤之于每一个观众都不是最满意的,可是这样善意的温情却缓和了我的情绪。

    温情这种东西,有时候在凛冽的寒风中才能有最透彻的体验。母乳,对于初生的孩子的而言,是生命里最初的一眼泉。

    【详细】
    74792118
  • 之媒
    2022/2/20 13:00:55
    比格熊动漫牵手腾讯互娱,撩动「IP微宇宙」心弦

    随着「元宇宙」概念的火热,互动剧再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2019年被称为中国互动影视创作元年。正是在这一年,以爱优腾为代表的长视频平台相继开始对互动剧进行布局。然而,至此之后,真正的出圈爆款互动剧作品却依然罕见。市场上的互动剧也逐渐失去了独立属性,而逐渐演变为大影视内容的营销附属品。

    随着「元宇宙」概念的火热,互动剧再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2019年被称为中国互动影视创作元年。正是在这一年,以爱优腾为代表的长视频平台相继开始对互动剧进行布局。然而,至此之后,真正的出圈爆款互动剧作品却依然罕见。市场上的互动剧也逐渐失去了独立属性,而逐渐演变为大影视内容的营销附属品。

    显然,国内互动剧市场需要一个能够重新点燃用户热情与行业期待的优质产品。

    带着这样的期望,由比格熊动漫制作、腾讯互娱联合出品的互动微剧《撩动心弦》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与以往互动剧不同之处在于,《撩动心弦》原IP为互动漫画,且于去年11月在腾讯视频上线了不带用户互动功能的短剧版本。因此,互动微剧《撩动心弦》的上线,其实是一次「微短剧的互动化实践」。

    在1号看来,正是这个区别,赋予了《撩动心弦》足够的破圈势能和IP运营产业化的想象力。

    「原厂保真」

    根据「1号数读联盟-艺恩数据」《2021视频内容趋势洞察—微短剧篇》报告,目前微短剧市场中,IP改编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在2021年达到了35%。

    然而,不论是长剧集、微短剧还是互动剧,背靠IP并不是能够保证自己获得市场成功的万金油。惨淡的现实告诉我们:是否背靠IP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如何对原IP进行恰当的改编。

    14230938
  • 新一柯南
    2020/12/14 21:56:45
    评论
    小埋有着完美的一面,也就是在人前的表现。这时的小埋学习优秀,运动万能,并且乐于助人,怎么看都是无可挑剔的美少女。比如在上学的路上帮助过马路的老奶奶,每次的考试成绩都是第一名,而且有着超高的人气,是学校里每个人都向往的理想角色。但小埋也有干物妹的一面,也就是...  (展开)
    小埋有着完美的一面,也就是在人前的表现。这时的小埋学习优秀,运动万能,并且乐于助人,怎么看都是无可挑剔的美少女。比如在上学的路上帮助过马路的老奶奶,每次的考试成绩都是第一名,而且有着超高的人气,是学校里每个人都向往的理想角色。但小埋也有干物妹的一面,也就是...  (展开)
    【详细】
    13056214
  • 野生猪猪侠
    2021/7/12 23:35:31
    被抚慰了
    能这么细腻认真和充满温情去拍死亡的,脑海里的上一部还是入殓师。火化那里真是让人又哭又笑… 看了1忍不住找2,镜头一帧帧太让人舒适了,让人真想去日本生活啊… 今天也是体验“社会是伤害的比赛”的一天…下班去公园暴走了一圈回来还是需要电影。看到一家子可爱又温柔… 被这...  (展开)
    能这么细腻认真和充满温情去拍死亡的,脑海里的上一部还是入殓师。火化那里真是让人又哭又笑… 看了1忍不住找2,镜头一帧帧太让人舒适了,让人真想去日本生活啊… 今天也是体验“社会是伤害的比赛”的一天…下班去公园暴走了一圈回来还是需要电影。看到一家子可爱又温柔… 被这...  (展开)
    【详细】
    13673217
  • 布谷鸟
    2020/2/13 19:01:28
    “你是去赊药,不是去看人呐”

    亮点一:

    几个海盗真是太可爱了。

    亮点二:

    几伙人在 革命党的家那场戏太搞笑了。

    亮点三:

    成龙与革命党的对话:

    “我不会参加你们的 …… 其实我很佩服你们,因为你们才是做大事的人。我也明白打倒满清,要千千万万的人抛头颅洒热血,不怕牺牲。可是,我不敢叫人这么做。因为我不知道叫那么多人出生入死之后,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所

    亮点一:

    几个海盗真是太可爱了。

    亮点二:

    几伙人在 革命党的家那场戏太搞笑了。

    亮点三:

    成龙与革命党的对话:

    “我不会参加你们的 …… 其实我很佩服你们,因为你们才是做大事的人。我也明白打倒满清,要千千万万的人抛头颅洒热血,不怕牺牲。可是,我不敢叫人这么做。因为我不知道叫那么多人出生入死之后,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所以我很满意当警察,因为我觉得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很重要,我要保障每一个人安居乐业。就算一个四万万人的国家,也是由每一个人组成的。如果不喜欢自己的生活,哪里还有心情去爱自己的国家呢?”

    整个影片多线叙事,主角、警局、坏警察、革命军、复仇的海盗、大清高手几条线拍的自然又合理,有武打还有搞笑,有趣味也有要表达的东西。

    【详细】
    12248371
  • 嗯嗯
    2020/12/25 16:52:40
    千万不要看

    我从来没有这么无语过,智商倒退一百年,我从来没有这么无语过,智商倒退一百年,我从来没有这么无语过,智商倒退一百年,我从来没有这么无语过,智商倒退一百年,我从来没有这么无语过,智商倒退一百年,我从来没有这么无语过,智商倒退一百年,我从来没有这么无语过,智商倒退一百年,我从来没有这么无语过,智商倒退一百年,我从来没有这么无语过,智商倒退一百年,我从来没有这么无

    我从来没有这么无语过,智商倒退一百年,我从来没有这么无语过,智商倒退一百年,我从来没有这么无语过,智商倒退一百年,我从来没有这么无语过,智商倒退一百年,我从来没有这么无语过,智商倒退一百年,我从来没有这么无语过,智商倒退一百年,我从来没有这么无语过,智商倒退一百年,我从来没有这么无语过,智商倒退一百年,我从来没有这么无语过,智商倒退一百年,我从来没有这么无语过,智商倒退一百年,我从来没有这么无语过,智商倒退一百年,我从来没有这么无语过,智商倒退一百年,

    【详细】
    13081253
  • Aphelion
    2015/10/18 0:06:47
    [误读]死亡是一场伟大的冒险——在濒死梦境中学会飞行
    1. 死亡,梦境和飞行:

    这篇影评先从彼得潘的死亡隐喻讲起——
    一直以来彼得潘被认为成一个不愿意长大的孩子的故事,象征着永不消失的童年。然而这个故事却总有着悲剧的底色。在书中的第一句写道,“所有的孩子都会长大,除了一个人”。最后温蒂与迷失男孩们离开了永无岛,而彼得潘则永远留在童年,故事的结局象征着这个愿望的不现实性。另一种较为普遍的说法是JM巴里的兄弟David的死亡给他造成了
    1. 死亡,梦境和飞行:

    这篇影评先从彼得潘的死亡隐喻讲起——
    一直以来彼得潘被认为成一个不愿意长大的孩子的故事,象征着永不消失的童年。然而这个故事却总有着悲剧的底色。在书中的第一句写道,“所有的孩子都会长大,除了一个人”。最后温蒂与迷失男孩们离开了永无岛,而彼得潘则永远留在童年,故事的结局象征着这个愿望的不现实性。另一种较为普遍的说法是JM巴里的兄弟David的死亡给他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他于是创造了彼得潘这个童话人物纪念他并以此让他永远停留在童年。彼得潘与死亡的关联在原作中亦有体现,第一章中:“关于彼得·潘,有许多离奇的传说。比如说孩子们死了以后,他总是陪他们走向阴间,免得他们害怕。” 而彼得有一天飞回原本在英国的家,却发现他的爸妈已经将窗户深锁,而原本属于他的床上出现了另一个小孩。

    电影中的死亡隐喻仍然存在——
    在孤儿院里被偷走孩子暗示着死亡。开始只是有一两个孩子消失,修女们告诉潘他们其实是被父母接走了。明面的故事告诉观众他们其实是被修女卖给了海盗。可是修女为什么之前只卖一两个,后来却突然把孩子们全部卖掉?为什么孩子全部消失的孤儿院在故事结尾还能正常运营?为什么在故事结尾孩子们仿佛都回来了仿佛一切都不曾发生?为什么故事发生背景偏偏改成了二战,甚至孩子们被偷走的时候偏偏是伦敦大轰炸?

    因为这是个死亡的故事。

    而在孩子们的眼睛里,死亡是陌生的。孤儿院中一两个孩子消失可以是被父母接走,甚至可以是被卖给了海盗。事实是,他们在孤儿院中病死了,是再寻常不过的死亡。而大人们只是告诉其他人:“他们被父母接走了。” 而后来在伦敦大轰炸中一个炸弹下来炸掉了孤儿院,所有的孩子都死了。

    “永无岛是一个梦境,你永远不能从中醒来(Neverland is a dream, from which you never wake)”。之后的故事全部都是彼得潘的死亡幻觉。海盗的降临意味着死亡。

    这个隐喻在黑胡子一开始与潘的对话中被抬到了明面上:
    “永无岛是一个梦境,你永远不能从中醒来 (Neverland is a dream, from which you never wake)。你有没有过一种感觉,仿佛在做一场噩梦,像漂浮在舒适安静黑暗的深海,而你越沉越深。那是死亡。” (只看一遍电影记不住台词了但大概意思是这样)

    永无岛上的死亡是梦幻并古怪的,海盗们开枪是有如color run一般色彩缤纷的炮弹,人的面孔在彩色的烟雾里消散,我们却永远看不到他们死去的样子。黑胡子的入场“wakey wakey”与修女叫孩子们起床的台词一致,这是现实的记忆在梦境的世界里的回音。梦境是现实的重构,也许虚构世界中彼得的仙子王子的人设和寻找母亲的执念正是来源于现实中对母亲的思念。他潜意识中深信着他母亲告诉他“你是特别的”,他寻找他的母亲,却在潜意识里明白他母亲早已死去。

    梦是充满想象力的又是荒诞不经的,超越常理超越常识。整个永无岛(梦幻岛)的风格是十分梦幻的,在天空中飞着的海盗船,彩虹色的印第安部落,有着五彩羽毛和恐怖怪脸的大鸟……我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的场景设计不仅仅是瑰丽,也足够诡谲。

    从现实世界到虚幻世界的过渡非常带感。一开始的氛围是现实的,二战时期阴冷苍白的孤儿院,而海盗船的出现是伦敦大轰炸这个现实世界的唯一异常点。然后这个奇点逐渐在现实中扩散开来,看它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躲过了枪林弹雨,在飞机的追踪下开始飞升,甩掉了一直追在身后的战斗机越过对流层到了平流层……这个时候你的思维还陷在现实里,想着尼玛这该冻死了吧不冻死也该缺氧了吧也许说不定是跟tardis一样有什么生命维持系统设定……然后你看到海盗船继续飞升,地球引力开始失效,潘飞了起来。潘身上引力的消失与坐在船中的人对比正是现实与虚幻的交织。

    然后潘飞着飞着,触摸到了土星的光环,这一瞬间的掌控感意味着幻想世界的降临。你意识到他们已经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观。

    在一瞬的恍然中船开始飞速降落,降落到一片海,这海是漂浮在天空里的水滴,水滴中有鱼在游(这个场景我瞬间穿越到doctor who某个Chrismas special)。他们穿过一段隧道,尽头有光的隧道是标准的濒死幻觉,象征着羊水,子宫和重生。然后恍惚之间他们听到了歌声,结果……特么是smells like teen spirit。我在电影院简直拍案叫绝。贯彻山谷的歌声,人群挥舞着拳头以标准的摇滚演唱会姿态躁动着。然后黑胡子唱着歌出场了!!!他穿着维多利亚风格的浮夸服装,画着烟熏妆,带着单耳耳环,上身穿着铠甲下身穿着巨贵妇无比的黑色哥特萝莉蓬蓬裙,还有那风骚的红腿袜,低沉的声音又屌又慵懒地唱出:
    “And I forget just why I taste
    Oh yeah, I guess it makes me smile
    I found it hard; it's hard to find
    Oh well, whatever, never mind……”
    这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诡异最美好最特么碉堡的反派出场!摇滚音乐会莎士比亚哥特混搭风smells like teen spirit……
    ……恩我需要平静一下心情……

    整个海盗湾被形容为“噩梦”,虚幻世界并没有以一种香甜的温柔乡的姿态接纳潘,这在濒死的惊恐之中并不难理解。坠落是一种非常非常常见的梦,也是我们从梦中醒来通常途径。而正因为永无岛是一场无法醒来的濒死之梦,潘坠落的时候,他漂浮了起来。


    梦是这样一种东西,它总能体现你的潜意识。 比如如果你在奔跑后面有人追你,你在梦里无比紧张觉得你要被追上了,你一边告诉着自己快跑我日不要被追上,但只要你潜意识里有一点点意识觉得自己会被追上,那你就绝对会被追上。但如果你相信旁边有一道门,或者追赶者突然想去开一罐沙丁鱼,那梦境就会如你所愿。相信正是控制梦境的要素。

    飞翔是彼得潘之所以为彼得潘的重要特质。原作中彼得潘能够飞翔的关键在于“相信”。“相信”的力量,成就了飞翔,成就了仙子,成就了梦幻岛。原作故事中彼得潘以为自己是鸟,于是会飞,而当有人对他说其实你丫不是鸟他就不会飞了……直到他再次相信自己会飞。仙子也是同一个逻辑,仙子的存在依赖于孩子的“相信(I do believe in fairies, I do, I do.)”。这个故事也正是彼得从进入濒死梦境到成为梦境的掌控者的过程。彼得开始说“我不相信睡前童话 (I don't believe in bedtime stories)”,到后来在彼得潘的canon中跑到温蒂家听睡前童话的强烈对比,表现了彼得对于“虚构世界”的态度改变。

    在原作中,“The difference between him and the other boys at such a time was that they knew it was make-believe; while to him make-believe and true were exactly the same thing. This sometimes troubled them, as when they had to make-believe that they had had their dinners.” 对于其他人,真实是真实,梦境是梦境,相信仙子是真的与对于彼得潘来说,相信即真实。在这里“虚构世界”与“真实”的界限已然消失。而掌控虚构世界的关键在于“相信”。

    所以彼得潘才能够飞行。在故事的结尾,彼得潘成为真正掌控了我们所谓的“梦境”,同时也是他的“真实”的人。

    ——真实和虚幻的界限到底在哪里呢?死亡是终结吗?梦真的是虚幻的吗?为什么身为成人的你潜意识里总觉得仙子不存在呢?圣诞老人不存在吗?童话不存在吗?彼得潘不存在吗?

    这是幻梦的起航,一切魔法和梦境的源头,潘与仙子的国度,虚幻正是真实本身(make-believe and true were exactly the same thing). 当潘来到你的窗外咚咚咚地敲你的窗,你要跟他走吗?

    2. 彼得潘,黑胡子,虎克船长

    其实在我的理解中黑胡子是一个精神不愿意长大肉体却无可避免的老去的人。为什么黑胡子只要孩子来挖矿?论工作难道不是成人效率更高?为什么彼得潘只邀请孩子来到永无岛?彼得潘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有点可怕的故事,象征着失去的童年。一个不愿意长大的人,他在内心中构建了一个完美的理想,你想可以在这个理想中永远生活下去,但永远又是多远呢?在原版彼得潘的故事中其他所有的孩子最后都变成了大人离开了永无岛,只有彼得潘一个人永远地拒绝长大。黑胡子是沉溺于完美理想最后却失败了的人,他不愿意老去,只能用开采精灵粉的方式让自己年轻。在这个坚持中他将美梦变成了噩梦,将永无岛变成了开采精灵的金矿。……我无可避免地觉得黑胡子隐喻这彼得潘的一种很远很远很远很远以后的可能未来。所以他见到彼得潘时对他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所以他才会对他说“永无岛是你永远无法醒来的梦”。

    虎克船长象征着一种成年人心态,他虽然在永无岛长大却不相信童话,思维完全是个成年人。他一直想回到原本的世界。这点与潘根本上的差异大概预示着他们最后分道扬镳。

    3.
    好了误读到这里结束我开始正经评论+吐槽一下……

    场景设计音乐造型画面我给100分!我热爱会飞的海盗船(虽然让我想到星尘);热爱天空中漂浮的巨大水滴,鸟群在天空里飞到水滴里就是鱼群(虽然让我想到Doctor Who);热爱海盗聚集在一起开摇滚音乐会;热爱天空里的海盗港口和缆车;热爱五颜六色的原住民部落;热爱原住民的丛林和云海。
    热爱鲁尼马拉啊她好美我爱她。
    热爱黑胡子这种又装腔作势又名媛又drama queen的反派。我已变成Hugh Jackman的粉……以及黑胡子的故事开始非常有趣,Hugh Jackman的表演又给予了黑胡子这个人非常丰富的层次感。然而收线收得我非常、极为、不爽。这人想要杀掉所有精灵的纳粹心态最后被归结为想要延年益寿和妹子跟精灵王子跑了所以挺恨他们的(你特么自己圈养也行啊?)。没时间了的焦虑被归结为没精灵粉就会死……对潘的复杂情绪大概可以被解释为面对妹子的儿子的纠结……

    屎一样的剧情线我给0分:
    孤儿院院长藏零食卖小孩线(这啥?雾都孤儿吗?);Tiger Lily和虎克船长的眉目传情线(讲真你们完全不来电还是别努力了);被选中的孩子从不想拒绝命运到面对命运线(被选中的孩子梗真的好老老老老老啊你以为你哈里波波吗……);整个精灵的设定(精灵前期全程掉线后期能力全程开挂,你丫这么牛逼早干啥去了)……
    总而言之咦好像这些就是全部主线了……
    其实整个故事到潘被部落酋长发现他是被选中的孩子为止我都很喜欢,这个被选中的孩子线真正展开开始整个故事就开始陷入令人无法忍受的陈词滥调和打打杀杀……

    但那又怎样啊!就是这么肤浅地热爱eye candy! 我爽┐( ̄▽ ̄)┌



    【详细】
    76304709
  • 聆雨子
    2022/12/4 12:36:03
    智力的克星是智慧
    它的英文片名叫“golarge”,很显然,这个词并不仅仅是“阔绰”的意思。 它包含了“玩得更大”、“赌得更大”、“把事业做大”、“把格局和视野放大”等多维含意,包含了观念上的自我突破与对人生的革新,甚至最后所获得的豁达、通透、淡然和放下,毕竟,最“large”的境界,永...  (展开)
    它的英文片名叫“golarge”,很显然,这个词并不仅仅是“阔绰”的意思。 它包含了“玩得更大”、“赌得更大”、“把事业做大”、“把格局和视野放大”等多维含意,包含了观念上的自我突破与对人生的革新,甚至最后所获得的豁达、通透、淡然和放下,毕竟,最“large”的境界,永...  (展开)
    【详细】
    14799221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