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日

  • 主演:
  • 地区:
  • 年代: 0

落日影评

12261408
  • Real
    2017/1/28 18:32:59
    能不能有点历史常识???

    既然要拍架空历史能不能不要一直提什么春秋战国????????????????????????看过的最垃圾的电影。你家春秋战国有三川国?????????????????????????你家春秋战国有街市?????????????????????剧情也十分垃圾,简直没有比这部电影剧情更垃圾的电影了,简直浪费时间

    既然要拍架空历史能不能不要一直提什么春秋战国????????????????????????看过的最垃圾的电影。你家春秋战国有三川国?????????????????????????你家春秋战国有街市?????????????????????剧情也十分垃圾,简直没有比这部电影剧情更垃圾的电影了,简直浪费时间

    【详细】
    8316161
  • W1LLCH4N
    2017/1/6 20:40:46
    七成

    這是我從2010年的《72家租客》開始,第四年看鍾澍佳導演的賀歲片。讓我一直追看下去的原因,是因為2011年的《我愛HK開心萬歲》,可能這部戲踢走了葉念琛,所以在各方面都表現出水準,讓無綫的台前演員和幕後製作優勢有效地發揮,不失為一齣喜劇佳作。由於「我愛HK」成功建立了品牌,此後才能一路拍下去。不過,要求續集超越前作一向是困難的事,總結各方面,《喜上加喜》只能達到前作的七成水準。因此,此後這

    這是我從2010年的《72家租客》開始,第四年看鍾澍佳導演的賀歲片。讓我一直追看下去的原因,是因為2011年的《我愛HK開心萬歲》,可能這部戲踢走了葉念琛,所以在各方面都表現出水準,讓無綫的台前演員和幕後製作優勢有效地發揮,不失為一齣喜劇佳作。由於「我愛HK」成功建立了品牌,此後才能一路拍下去。不過,要求續集超越前作一向是困難的事,總結各方面,《喜上加喜》只能達到前作的七成水準。因此,此後這個品牌亦無法延續下去。

    【详细】
    8277215
  • 换季
    2020/4/25 11:53:43
    烂片之王

    烂片,烂中之烂,烂片之王,不过男主他妈给女主一巴掌是我看的最过瘾的一幕,我边上小孩都看不下去了,女主终极圣母玛利亚,或者是缺心眼,说烂好人都是在夸她,被男主她妈扇一巴掌是我看最解气的,我在嘴上直接大叫活该,这是让我专门下豆瓣过来评论的神片,,,,,,,,,,,,,,,,,,,,,,,,,,,,,,,,,,,,

    烂片,烂中之烂,烂片之王,不过男主他妈给女主一巴掌是我看的最过瘾的一幕,我边上小孩都看不下去了,女主终极圣母玛利亚,或者是缺心眼,说烂好人都是在夸她,被男主她妈扇一巴掌是我看最解气的,我在嘴上直接大叫活该,这是让我专门下豆瓣过来评论的神片,,,,,,,,,,,,,,,,,,,,,,,,,,,,,,,,,,,,

    【详细】
    12539162
  • 多多
    2011/5/5 17:58:38
    拍的什么呀
    怀着万分崇敬甚至冲动去看《歼十出击》。电影拍的还是不错的,看着惊险、美丽的画面,听着飞机从耳边飞过真的是叫人非常震撼!又想起了在部队的日子,唯一的是我不知道导演有没有当过兵,了解部队不,电影里面黄奕居然用左手敬礼,说实话,当了这么多年兵第一次见用左手敬礼的。唉,
    怀着万分崇敬甚至冲动去看《歼十出击》。电影拍的还是不错的,看着惊险、美丽的画面,听着飞机从耳边飞过真的是叫人非常震撼!又想起了在部队的日子,唯一的是我不知道导演有没有当过兵,了解部队不,电影里面黄奕居然用左手敬礼,说实话,当了这么多年兵第一次见用左手敬礼的。唉,
    【详细】
    4935131
  • 酥酥酥嘭
    2022/6/16 16:49:15
    夜晚的过客
    看《巴黎夜旅人》,看到最后哭得泣不成声,是好的哭泣。故事发生在巴黎,但其实巴黎二字是翻译的时候加上去的,passager de la nuit,翻译成夜晚的过客也可以。 Eric是离去的前夫,也是妈妈生命的过客。孩子们都长大了,离开了家,是父母人生中的过客。电台认识的神秘女孩,和...  
    看《巴黎夜旅人》,看到最后哭得泣不成声,是好的哭泣。故事发生在巴黎,但其实巴黎二字是翻译的时候加上去的,passager de la nuit,翻译成夜晚的过客也可以。 Eric是离去的前夫,也是妈妈生命的过客。孩子们都长大了,离开了家,是父母人生中的过客。电台认识的神秘女孩,和...  (展开)
    【详细】
    14459226
  • 兔安叽
    2019/6/15 19:34:37
    如果换个演员阵容你说它五百万拍的我也信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结果imdb一查竟然花了1.1亿美元。 IRS要不要查一下索尼是不是在洗钱? =============这篇影评涉及剧透============== 到USC或者UCLA电影学院找几个学生坐在一起聊一下午都能聊出更有新意的故事来,这个剧本开发的成本恐怕主要是IP许可费。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结果imdb一查竟然花了1.1亿美元。 IRS要不要查一下索尼是不是在洗钱? =============这篇影评涉及剧透============== 到USC或者UCLA电影学院找几个学生坐在一起聊一下午都能聊出更有新意的故事来,这个剧本开发的成本恐怕主要是IP许可费。 整个电影像是编剧从其他项目的办公室...  (展开)
    【详细】
    10245277
  • Z
    2021/7/31 21:37:53
    蔚蓝的校园

    活泼开朗的男一吕俊,平易近人的女主金素彬,积极向上的男二南向贤,三人都有陷入低谷的时候,正如那句名言,上帝为你关上扇门,一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真的是一部挺治愈挺青春的爱情,友情,真的非常令人向往的校园生活,虽然和我的现实生活大不相同,但是我感觉大学生就是要有这样的校园生活值得去期待有项目标有动力。

    活泼开朗的男一吕俊,平易近人的女主金素彬,积极向上的男二南向贤,三人都有陷入低谷的时候,正如那句名言,上帝为你关上扇门,一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真的是一部挺治愈挺青春的爱情,友情,真的非常令人向往的校园生活,虽然和我的现实生活大不相同,但是我感觉大学生就是要有这样的校园生活值得去期待有项目标有动力。

    13718336
  • 易速利
    2022/1/21 9:40:06
    叫“狄更斯”的酒吧效果如同叫“李清照”的青楼

    缺少父爱的孩子如果有叔叔的爱也不错,或者像电影《温柔酒吧》(The Tender Bar)中的孩子J.R.一样有舅舅的爱,反正英文中叔叔舅舅都是uncle。只要有一个成年男性作为榜样,不伤害童稚,最好能持续给予鼓励就行,而最简单有效的家教就是让孩子沉迷于书堆。

    J.R.只能靠转动收音机的旋钮找到父亲,遗弃妻儿的他是广播DJ,

    缺少父爱的孩子如果有叔叔的爱也不错,或者像电影《温柔酒吧》(The Tender Bar)中的孩子J.R.一样有舅舅的爱,反正英文中叔叔舅舅都是uncle。只要有一个成年男性作为榜样,不伤害童稚,最好能持续给予鼓励就行,而最简单有效的家教就是让孩子沉迷于书堆。

    J.R.只能靠转动收音机的旋钮找到父亲,遗弃妻儿的他是广播DJ,酗酒、家暴无恶不作,声音听着总像是刚刚连续抽完一包骆驼烟,喝完半瓶朗姆酒。好在孩子的舅舅虽然成年后仍住在父母并不宽敞的老房子里,仅靠开小酒吧谋生,但他有很多书,给酒吧起的名字叫“狄更斯”。J.R.在酒吧里长大却远离酗酒,就跟青楼里长大却知道尊重所有不同职业的女性一样,前提是青楼不叫“群芳阁”、“怡红院”,而叫“李清照”、“柳如是”。

    生活粗粝没关系,那一丁点细致的关爱将促成天壤之别,用书去淹没孩子,让他读,让他写。只要这样,单亲、低收入妈妈让儿子上哈佛耶鲁的愿望就不难实现。

    电影里有趣的调侃是如果热爱写作但其实写不好,那就做记者,这是对我从事职业的友善嘲弄。电影由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记者J.R. Moehringer的回忆录改编而成,他成长在纽约长岛的一个小酒吧,后来上了耶鲁。他是已出版的网球明星阿加西回忆录的合作者,协助哈里王子写作的回忆录即将出版。

    【详细】
    14155625
  • 丸食堂
    2014/12/2 9:23:02
    《巨轮》——时代、人性与食物
    挺少写剧评影评的。忍了很久,还是忍不住写一篇关于《巨轮》的,2013年难得让人眼前一亮的TVB剧集。

    一个片子让人着迷最关键的就是人物和剧情。《巨轮》是关于两兄弟在香港、澳门两地闯生活的故事。时间跨度三十年,每次历史的重大变迁都会影响这些小人物的生活,推动他们的命运前行。在大时代的语境下,人物命运的变化显得更加自然,也让人感同身受。

    《巨轮》里的人物,没有绝对的完美人格
    挺少写剧评影评的。忍了很久,还是忍不住写一篇关于《巨轮》的,2013年难得让人眼前一亮的TVB剧集。

    一个片子让人着迷最关键的就是人物和剧情。《巨轮》是关于两兄弟在香港、澳门两地闯生活的故事。时间跨度三十年,每次历史的重大变迁都会影响这些小人物的生活,推动他们的命运前行。在大时代的语境下,人物命运的变化显得更加自然,也让人感同身受。

    《巨轮》里的人物,没有绝对的完美人格,也没有绝对的大奸大恶,基本都是让人又爱又恨的。王心慰一向都不喜欢非黑即白的人格,从多年前的《第三类法庭》到近几年的《叛逃》、《忠奸人》都有所体现。但在之前的剧集里面,一般只有一个不完美的人,但在巨轮里面,每个主角都不完美,并因为不完美,显得格外真实。

    看了太多扑克牌脸和狗血剧情,我们终于可以欢愉地回归不完美人物的不完美世界了。


    时代篇

    因为故事跨越三十年,这三十年港澳的时事变化成了剧情最自然的推动力。很多历史事件也是左右剧中人物命运的重大因素。

    1978年,大陆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治环境开始变宽松,香港的非法入境情况日益严重。所以香港从1980年开始取消抵垒政策,对非法入境采取更加严格的态度。剧中的两个主人公Sam和阿信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偷渡到香港,希望在移民政策收紧前成为香港合法公民,故事也是由此开始的。

    1982年,澳门放宽移民政策,以便增加劳动力。阿信和妈妈决定去澳门发展,同时寻找Sam。所以才有罗信记后来在澳门的发展壮大。

    1992年,由于香港抢劫案飙升,立法会拨款3400万加强警队枪械火力。香港大型金铺打劫案使失散多年的Sam和阿信两兄弟再次相逢。

    1995年,青少年吸毒案增加,港督彭定康召开禁毒高峰会,斥资三千万打击吸毒贩毒。因为毒品案,Sam的上司王Sir落马,表面上Sam经住了考验,事业平步青云。实际上通过毒品案Sam和姜勇半推半就地实现了第一次正式合作,Sam开始走向越界的不归路。

    1997年,香港回归,很多在港的英国人都选择回国。因为Rachel的合作伙伴Joyce回英国,服装店面临倒闭风险,Sam出钱租下店面,化解了这个危机。然而Sam送给Rachel的礼物越来越大,自己对金钱痴迷也越来越深。

    1997年,澳门黑社会当道,罗信记被打砸抢,店铺难以经营。这是阿信人生中最难的日子,他也几度面临情绪崩溃,打算和黑社会同归于尽。文英在这时对他的不离不弃和鼓励可以说是一个女人能给一个男人最大的支持了。所以,也阿信最后和文英分手,被广大群众指为“渣男”。

    1998年,香港金融风暴,Rachel父亲的生意大受影响,她的服装店租主也因为周转不灵,要出售店铺。 Sam为了帮Rachel买下店铺,通过接近Michelle来获得互联网大热股票的内部消息,最终也因此伤害了Rachel,失去了感情。

    2003年,香港SARS事件,让失联多年的Sam和Rachel再相聚。两个人的感情就像一个人生的死结,难以割舍,也难以修补。

    和时代有关的剧情都显得水到渠成,但和时代关联不大的 24-28集就不乏撞车、失忆之TVB经典狗血剧情了,瑕不掩瑜,就忍住不吐槽了。

    总之,可能狄更斯的话是最好的注解吧: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回首三十年,命运沉浮,爱恨情仇。既有在转捩点时撕心裂肺的挣扎,也有日常累积中悄无声息的转化。一切关乎性格,关乎时机,也关乎牵绊。最终归于平和,归于释然,归于与命运的握手言和。


    人物篇

    剧中四个主角:哥哥Sam,聪明上进,但急功近利;弟弟阿信,钻研执着,但优柔固执;Sam女友Rachel,高贵单纯,但耿直不包容;阿信女友文英,精明能干,但泼辣粗暴。每个人的性格中成就他们的特质,也是反过来损害他们的特质。

    表面上看,Rachel是性格最完美的人,爱的时候义无反顾去追求,无论是事业还是爱情。在大是大非面前,永远会选择公义。但一段感情里需要的不是一个法官,而是一个可以分担痛苦和给予开解的伙伴。从一定程度上来说,Sam的不幸和Rachel缺乏同理心有关。从人物塑造上来说,这个人物性格也最单薄。

    表面上看,Sam是最坏的那个。几个人中,他的命运最让人唏嘘。从警队之光、 保安主管、股票玩家,到阶下囚、小混混、线人,他拥有过一切,又一无所有,曾经绝望,又找回希望,拥有不凡的才智,却一直被宿命玩弄于鼓掌之中。

    正如阿信所说,Sam一直生活在逆境。被父亲抛弃,被女友家里嫌弃,是他的两个心结。父母本来就无从选择,和父亲对立、搏上位证明给父亲看,也只是他自己的心魔,父亲对他其实一直都是有感情的。相比之下,帮Rachel实现梦想反而是把Sam一步步推向死路的导火索。门第悬殊的两个人交往,压力之下的Sam一次又一次以财富和权力来兑现对Rachel的爱,博得Rachel家人的好感。大家都欣然接受这一切,没有人想到Sam在背后是如何铤而走险。对一些人来说唾手可得的东西,对另一些人来说就是以命相搏。

    Sam有很大的自信,一直以为自己可以控制和姜勇的关系,和Michelle的关系,但最终才发现他们才是真正的玩家。最终送给Rachel的礼物越来越大,成了压死Sam的最后一根稻草。Sam成了坏人,Rachel和他划清了界限,开始了新生活。大家都会讲,如果Sam和警队同事Mandy在一起,才是最般配的组合。和Mandy在一起,Sam会少走很多弯路,但当年心高气傲的他要得到最好的一切,难道Rachel不是黄金饼的一部分吗?

    故事最后,Sam要离开香港去别处发展。以他的心气,平庸从来都是不可忍受的;以他的能力,成功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所以,我想换一种方式来看待这几个主人公:

    Sam和文英其实是一种人,他们是辛劳的给予者。他们就像是我们身边的那些令人敬畏的“强人”,可以在任何一个位置做得游刃有余、风生水起。如无意外,他们最终会成为人生赢家。但当他们把为别人付出当做人生的第一要务,他们注定一生艰辛。所以,Sam倾其所有,身陷囹圄,也换不来Rachel的一句体恤;文英牺牲十年青春,呕心沥血,也换不来阿信一片真爱。把爱人当做信仰的勇者,最终都伤得体无完肤。

    Rachel和阿信是另一种人,他们是幸运的接受者。他们都是以“物”——食物和衣物——为工作对象的。他们对工作是挑剔的,他们只做自己喜欢的事。他们可以双耳不闻窗外事地醉心自己的事业,他们有这种天赋和耐力。那些繁琐的世俗事,有他们的爱人来处理,他们只要保持自己的单纯和执着。他们的快乐是必然的,因为他们心地单纯,也爱自己所做的事。他们的成功是偶然的,毕竟有天赋的人很多,但能碰到愿意为保持你的天赋而去做世俗事的人并不容易。

    然而,给予与付出,幸与不幸,都是情不自禁的选择,冷暖自知。

    剧中的配角性格塑造得也都很立体。阿信的父亲年轻时暴躁、狭隘、消极,看得人咬牙切齿,年纪大了居然逐渐平和、明理了。姜勇虽然是反角,但感觉坏得很有逻辑和智慧,他是真正看透人性的人。真正的恐怖不是暴力,而是如影随形的诱惑和威胁,姜勇就是伊甸园里的那条魅惑小蛇。Sam的父亲虽然表面冷酷,但对Sam的感情却一直藏在心里,这种复杂的父爱也非常让人揪心呢。Sam的上司王Sir,曾经呼风唤雨,英勇狠辣,最后入狱时说的那句“身不由己”也为Sam后来的命运打下伏笔,而王Sir最终选择自杀也是延续了他强势、不服输的个性,比坐牢的结局显得更加有力。所以,很多小人物都有复杂的性格和情绪,让这个剧有了更多火花和令人玩味的空间。


    吃喝篇

    剧中一条主线是阿信经营罗信记手信店的故事,所以关于手信店的零食是不能不提的。因为澳门钜记饼屋赞助了《巨轮》,所以钜记贡献了店铺、食物和一个好故事。罗阿信的原型——钜记老板梁灿光白手起家,从车仔档流动摊做起,只用了十几年时间就将钜记打造成澳门手信业最受欢迎的品牌,2013年市场占有率达74.3%,远远超远澳门很多百年手信店。每天工作不少于16小时,痴迷产品开发、又有商业头脑;人长得帅气,曾经和女合伙人拍拖,至今单身。。。梁灿光的经历本身就是充满亮点和悬念的励志故事。于是看片之余淘宝代购了“钜记三宝”——花生糖、杏仁饼和猪肉干。以一个吃货的专业素养,看剧也要做全套呢,不然“过不了自己这关”(TVB常见台词)。

    剧中第十三集详细介绍了黑芝麻花生糖做法:花生、黑芝麻炒香,加煮好的糖浆搅拌均匀,压制成型。越简单的配方,对细节的拿捏越重要。阿信说,花生糖要脆的话,糖里不能加生粉,也不熬太久,这样才能做到响脆的程度,这种是黑芝麻花生脆糖。我不小心买了黑芝麻花生软糖,花生的部分香脆,整块糖是柔软的,挺适合现代人的口味,从配料来看,比脆糖多了淀粉。大部分人都以为花生糖是坚硬死甜的,吃到钜记的却是觉得有惊喜。

    相比之下,原粒杏仁饼就显得味道平淡了点。杏仁饼的主要原料其实是绿豆粉,没有杏仁成分,只因最初外观像杏仁才叫杏仁饼。所以杏仁饼里面加扁桃仁也是现代创新,因为扁桃仁也是舶来品。扁桃仁确实可以丰富杏仁饼的口感,但我觉得大多数现代人都不太能欣赏绿豆粉那种沙沙的干燥感,所以扁桃仁也爱莫能助的。

    钜记的猪肉干有很多种,我买了厚山猪肉干。肉干将近1cm厚,鲜嫩多汁,充满嚼劲,大快朵颐的体验。

    除了钜记的零食,剧中还有很多吃喝的场景,顺手也整理了一下,可以从中窥见香港人饮食文化的点滴,而且很多吃喝事儿也对剧情发展提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剧中人吃的第一顿好饭是在第三集,因为Sam帮姜勇引开了警察,姜勇给了潦倒的Sam 100元钱,Sam很豪气地在烧腊店点了份叉烧烧鹅饭,欢乐地吃起来。其实要不是因为这顿叉烧烧鹅饭,姜勇怎么会看到Sam的人性弱点,最终吃定Sam?Sam的故事也算是一顿叉烧烧鹅饭引起的血案了。

    当时点餐的时候,Sam说:“老板,来份叉烧烧鹅饭,要左腿,多饭!”关于吃烧鹅要吃左腿的问题,有人说因为鹅睡觉的时候,是左脚单脚站立,左腿比较有韧性,肉质细密。所以,专业老饕吃烧鹅都要吃“黄金左腿”。因为没有观察过鹅的生活习性,此点我先存疑。但在外点菜的时候抛出“左脚论”,总会显得傲娇又专业,整个人都会好起来呢。

    Rachel家作为高尚家庭,永远只吃西餐。在剧中,他们吃过牛排、土豆泥、土豆块、肉类冷盘、蔬菜沙拉、草莓蛋糕,更多的时候餐桌上都只有一堆空碗……感觉TVB在营造富贵气氛方面还是吝啬了些呢。

    阿信和文英作为小市民,基本都在吃接地气的中餐。阿信只请文英吃过一次东西,是路边摊的烤鸡翅。文英请阿信吃过两次饭,一次是在酒楼吃炒螃蟹、白切鸡、蒸鱼、炒青菜;另一次是在家做的烧鸡、叉烧、虾仁炒鸡蛋、炒青菜。对一个人有多爱,看看吃什么就一目了然了。最感人的当然是龙飞给文英买的午餐便当:有文英最爱的扬州炒饭、当季蔬菜肉片汤饭,有干有湿、有软有硬,还买了咖啡和奶茶,细心地拿一个杯子勾兑自制鸳鸯奶茶,满满都是爱。

    警察们还是挺喜欢吃大排档的。第十七集,富家女Michelle请警察们吃大排档,吃了避风塘炒蟹、濑尿虾、白灼虾、炒蛤蜊。第十集中,成年Sam第一次遇到姜勇,就是在路边摊“合兴饭店”吃炒牛河。饭店粗犷的大招牌上写着“招牌bobo煲,蚬蛤够镬气”。“镬气”是香港大排档的饮食美学要义,即通过猛火快攻,锁住水份的同时,赋予食物诱人的烟火气。非要用焦化反应和美拉德反应来解释它,其实是没什么帮助的。吃一口正点的干炒牛河,感受火力在食物上电光火石的着力,这种玄妙的味道就瞬间了然于胸了。

    剧中吃得最多的是火锅,也就是香港人说的“打边炉”。阿信、文英两家日常聚会吃过火锅,只是品种少些,有螃蟹、虾、生菜等。罗信记开业剪彩,全家聚会还是吃火锅,这次有虾、蟹,鱼丸、油豆腐、豆腐、生菜、火腿肠、鱼片, 油面筋,种类丰富些。犯罪团伙也很喜欢吃火锅。第十七和十八集Sam见姜勇两次,姜勇都在饭店吃火锅,吃了鱼丸、牛肉丸、牛肉,玉米、油面筋、生菜。问题是两次的菜都一模一样,连盘子的位置都不换换,真让人无力吐槽了!第三十一集,Sam和犯罪团伙在饭店吃火锅,吃了几种牛肉、虾、鱼丸、多种蔬菜,还乐在其中地用红酒杯喝啤酒,暴发户形象跃然纸上呢。

    剧集的结尾,是天生、阿信一家的团圆饭。目测有白灼虾、蒸带子和烧鸡。妈妈说要找出经典的佛山辣椒酱下饭,又说这个场景她在梦里已经想过很多次了。最后一向不喜欢天生的阿信爸也慈祥地给天生夹了一只鸡腿,而天生也很自然地回了句:“多谢爸!”虽是家长里短的细节,却充满泪点。三十年的悲欢离合,都融化在这顿饭的暖意里了。

    (详见公众号:丸食堂)
    【详细】
    72195478
  • 何处莫凭栏
    2021/11/26 20:26:31
    一个女人点燃的上海风云
    常爷,第一代上海王,代表了传统江湖中的侠义之辈,为人忠勇豪气,更具家国情怀。但最终输给了自己认为的忠与义,将江山和美人拱手让人于黄佩玉。 黄佩玉,第二代上海王,深谙上海滩游戏规则,游走于日本间谍,同盟会,洪门而不乱,风云际会。与常爷相比,少了几分英雄气概,多...  (展开)
    常爷,第一代上海王,代表了传统江湖中的侠义之辈,为人忠勇豪气,更具家国情怀。但最终输给了自己认为的忠与义,将江山和美人拱手让人于黄佩玉。 黄佩玉,第二代上海王,深谙上海滩游戏规则,游走于日本间谍,同盟会,洪门而不乱,风云际会。与常爷相比,少了几分英雄气概,多...  (展开)
    【详细】
    14021215
  • 向往的左右
    2021/3/30 10:29:04
    十二谭剧情不错

    前两集特效是真的搞笑,不过剧情还不错,很明显这算是娜扎演技不错的一部剧,虽然到目前出场并不多,但和她之前的尬演这里面明显正常很多。支线进展很快,我还是期待主线剧情的,也很好奇男女主还有男二千年前发生了什么,没看过小说,就电视而言,是我想看的类型。小白鼠那里真的单纯可爱啊,但似乎每对cp没啥好的结局

    前两集特效是真的搞笑,不过剧情还不错,很明显这算是娜扎演技不错的一部剧,虽然到目前出场并不多,但和她之前的尬演这里面明显正常很多。支线进展很快,我还是期待主线剧情的,也很好奇男女主还有男二千年前发生了什么,没看过小说,就电视而言,是我想看的类型。小白鼠那里真的单纯可爱啊,但似乎每对cp没啥好的结局

    【详细】
    13353170
  • 谷溪澜
    2022/5/17 20:21:50
    路漫漫其修远兮,拼搏奋斗以脱贫
    在过去两年里,关于全面脱贫的相关新闻报道、实践学习已经参加了很多,虽然也为那些惊人的发展数据骄傲,也因一些扶贫干部的事迹感动,但对于脱贫者的生活始终少了一些真实的体会。这种疏离感使我始终难以明白,为什么我们国家要为了贫困人口投入不计其数的金钱和人力,为什么...  (展开)
    在过去两年里,关于全面脱贫的相关新闻报道、实践学习已经参加了很多,虽然也为那些惊人的发展数据骄傲,也因一些扶贫干部的事迹感动,但对于脱贫者的生活始终少了一些真实的体会。这种疏离感使我始终难以明白,为什么我们国家要为了贫困人口投入不计其数的金钱和人力,为什么...  (展开)
    【详细】
    14402214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