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胡同影评

100421867
  • 双肩
    2019/3/14 12:40:28
    何冰呐,你以后接剧本可长点心吧

    赤裸裸的洒狗血!

    如果把几位老戏骨去掉,把京味、胡同去掉,那剩下的一分钱都不值。何冰,刘蓓,毕彦君,方子哥,海一天,翟小兴……你们都被编剧和导演给糟蹋了。剧本太没水准了,为了制造冲突而冲突,完全不顾角色自然的人设,一些事件因果毫无逻辑,有的几乎到了违反人性的程度。

    比如大福、秉惠给严鹤年私下改姓,这两口子在剧中一直人设在线,女的恭俭让,男的高大全,然而这事儿做的就是往

    赤裸裸的洒狗血!

    如果把几位老戏骨去掉,把京味、胡同去掉,那剩下的一分钱都不值。何冰,刘蓓,毕彦君,方子哥,海一天,翟小兴……你们都被编剧和导演给糟蹋了。剧本太没水准了,为了制造冲突而冲突,完全不顾角色自然的人设,一些事件因果毫无逻辑,有的几乎到了违反人性的程度。

    比如大福、秉惠给严鹤年私下改姓,这两口子在剧中一直人设在线,女的恭俭让,男的高大全,然而这事儿做的就是往严振生背后捅刀子,参考人物关系简直是毫无逻辑,这分明是恩将仇报的小人行径,不恶心死他严家誓不罢休;

    俞宗一老年丧子,废了几十集的心血,终于等来了延续俞家血脉的大孙子,可竟然同意让孙子姓严?而且自己名字和孙子只差一个字?这就不是心大了,活活就是失心疯;

    严宽是富家子弟,那应该是受过教育的人,他16岁参加国军打日本,后不愿意打中国人就参加了远征军,后身残志坚千辛万苦的腿儿着乞讨也要回家,足以证明其是个有志有为,有情有义,打不倒压不垮的好青年,即便是回家后遭受了感情打击,也不该表现为在家里耍无赖,骂老家儿,欺负媳妇、找姑娘的样子吧?他不是冯麻子、猪头飘的儿子,不是青皮无赖二混子,这种逆反表现的也太肤浅了;

    严振生瞒着重病的林翠卿与其离婚,这一下就把严振生反转成渣男了,且不说前面医院中自爆对翠卿的感恩之情,都说把人家当妈看了,转回头就是一个必杀技,还是在背后,这逻辑上不通啊?

    翠卿自杀藏吃的。。。这个情节虽说不大,但也够水的。每天秀妈宝凤宝翔三个人围着伺候,竟然能把那么多吃的藏在灶眼儿里,别人给你你林翠卿送完饭就不收了么?送过来几个烧鸡,然后最后你连根骨头都没有剩下,这几个人没夸你吃的真干净?太太是狐仙么?脑子、眼睛都当泡儿踩了吧?

    当看到预告说宝翔和林翠卿还滚了床单,我真的无语了,芝麻胡同不仅出脑残,出人渣,还是个动物世界。。。一院子牲口,贵圈真乱!

    《傻柱》、《正阳门下》……刘导的片子框架都一样,挂着京味儿的皮,洒着一盆一盆的狗血……

    给演员演技两星,不看了。

    【详细】
    10042884
  • 蓝琴蓝
    2019/3/13 13:22:27
    实在不吐不快啊,年度最后悔追的剧

    本来以为是像《大宅门》《乔家大院》这种剧,结果就是个《娘道》。

    男主严振声从小被舅舅过继过去,也可以说是抢过去养的,所以严振声的亲爹要个自己家的孙子,可以理解,毕竟人家当初也不乐意把儿子过继过去,是你硬要抢过去的。严振声媳妇翠卿说,那我再生一个姓俞不就行了。老头说不行,必须再娶一个俞家媳妇,俞家媳妇生的才是俞家的孩子。好吧,暂且算你说的有理。

    然后女主为了救父亲说不管

    本来以为是像《大宅门》《乔家大院》这种剧,结果就是个《娘道》。

    男主严振声从小被舅舅过继过去,也可以说是抢过去养的,所以严振声的亲爹要个自己家的孙子,可以理解,毕竟人家当初也不乐意把儿子过继过去,是你硬要抢过去的。严振声媳妇翠卿说,那我再生一个姓俞不就行了。老头说不行,必须再娶一个俞家媳妇,俞家媳妇生的才是俞家的孩子。好吧,暂且算你说的有理。

    然后女主为了救父亲说不管嫁谁还是做小都可以,结果真到了那时候又说不做小,老头立刻解释是做俞家太太不是做小,这才算了。中间和严振声分分合合无数次,不是说好只要救你的爸爸就行了么,结果人家误会她一下立马甩脸说不嫁。其实这都不算啥,基本人设还是立得住的,虽然有点点奇怪。

    啥时候开始崩的呢?大概从严宽,这个大家都可以他战死在外面突然又回来的人,回来之前,严宽的媳妇秉慧改嫁,其实秉慧改嫁也没什么大错,毕竟大家都认为严宽死了,改嫁也是顺理成章的。问题是秉慧和福子,竟然不和孩子的爷爷奶奶说一声就直接让人家孙子改姓。之前俞老头连翠卿生个孩子姓俞这招都不同意,可见对于家族血脉传承的重视程度,这一回头人家儿子死了,就剩一个孙子了,都不商量就直接让孙子改了姓了,家里竟然也没有闹起来,厉害了。当然翠卿表达了不满,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更厉害的还在后面,严宽回来了,人家当兵上阵杀敌,杀日本人,后来打内战,人家不愿意打内战,军官都不做,逃回来了。结果一回家老婆不是自己的了,儿子跟别人姓了,这谁受得了,结果只有她妈妈理解他,其他人都觉得他在胡搅蛮缠不讲道理。本来就很受委屈了,结果还不被理解,人家是不是更加崩溃了?这时候女主就来当搅屎棍了,一个劲儿的撺掇秉慧不要纵容严重,还要拿洗脚水泼严宽。你说你一俞家媳妇,不好好在俞家待着,老住在人家严家是怎么回事?你住就住吧,还俨然一副女主人姿态,家里大事小情都要插一杠子。清官难断家务事,这宅门里的事就更多更复杂了,本来人家严家的事就复杂说不清,你个外人老在里面当什么搅屎棍,有你事吗?

    接着更加厉害的又来了,根据剧情需要,说那种三妻四妾的必须离婚,强行一夫一妻。根据网友查找的一些资料来看,当时并没有强制别人离婚,编剧为了增加冲突强制离婚。这时候选谁离呢?翠卿已经病的在床上起不来了,这能忍心扔下她吗?那边女主牧春花俩孩子了,也不能不要啊。其间还冒出一个姓肖的妇女主任,因为和牧春花生产的时候住一个病房就认识了。因为严振声老是拖着不去办理离婚,肖主任就找上门来了,严振声也向肖主任说明家里确实有困难,一个起不来床的和一个两个娃的妈,哪个都不能离开他。但这肖主任,不但不去帮助严振声协调解决这个问题,只冷冰冰的回一句,反正你要尽快解决家里这个事,赶快离婚。后来严振声又去她单位找她,表示实在难以选择,哪个他都不能不管,结果这肖主任回他,那些封建剥削人的资本家都是这套说辞,你说了也没用,该离还是要离。人家是不是只是说辞,你心里没点ac数,人家家里情况你不都亲眼看到了吗?这时候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感觉就是我要赶紧完成我的任务,至于你们家有哪个妇女受伤,关我屁事。因为编剧设定是不离婚就要抓去坐牢,所以必须得离。虽然牧春花和他说愿意离婚,但最后严振声决定和翠卿离,嘴上说是离不离都一样,还是会照顾她的,大家都像以前一样生活,那既然这样,为啥不能和已经同意离婚的牧春花离呢?无非就是反正翠卿都躺床上起不来了,也不可能离开他了,到死都是他的人,但牧春花年轻貌美,离了说不定人就飞了。总之决定和翠卿离,然后又到了肖主任那里,离婚理由写的是感情破裂,肖主任非说不行,说你们家感情明明很好。废话,人家感情就是挺好啊,是你逼着人家离婚的啊。不管,就是不行,要写协商解决同意离婚。然后让人家改成了协商离婚。厉害的来了,肖主任来了句,我知道她病的起不来了,就不用来了。就是反正我完成我任务了,至于对方知不知情,愿不愿意协商离婚就不关我事了。这妇女主任当的好啊,而且设定还是老革命呢,就这种人还老革命。这回到家,说漏了,严宽知道妈妈被离婚,本来就处于崩溃边缘的人,就更疯了,推了女主一把,把女主推到了地上。女主直接拿起凳子就要往严宽头上砸?女主你有事吗?人家老婆没了,儿子叫自己叔叔,家中独子变出俩弟弟,妈妈又被离婚,人家什么心理状态,你跟人妈妈吵架,人家推了你,你就要拿凳子砸人家。

    还有,女主终于生出了俞家的娃,结果说户口本上写俞,嘴上大家还叫姓严。what???还姓严,那整这么一大圈是为了什么?薛定谔的家族传承?

    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详细】
    100401894
  • 顾一棒
    2019/3/13 12:10:01
    瞎,这可能是近些年看过最弱智的剧。

    1,前几十集的剧情推动和起承转合,全靠角色之间聊天,不小心把某个只有自己知道的秘密说漏了嘴,然后另一个人要么暴跳如雷,要么泄密给他人去推动剧情发展。所以后来每当某个角色知道了什么秘密,不用猜,编剧一准让这个人后面不小心说漏嘴。编剧不会别的推动剧情发展的手法了吗?简直特别弱智。

    2,男主是民国老北京咸菜大亨,从民国到新中国跨越几个政府,开篇颇有《乔家大院》《大宅门》的宏伟掠影,很

    1,前几十集的剧情推动和起承转合,全靠角色之间聊天,不小心把某个只有自己知道的秘密说漏了嘴,然后另一个人要么暴跳如雷,要么泄密给他人去推动剧情发展。所以后来每当某个角色知道了什么秘密,不用猜,编剧一准让这个人后面不小心说漏嘴。编剧不会别的推动剧情发展的手法了吗?简直特别弱智。

    2,男主是民国老北京咸菜大亨,从民国到新中国跨越几个政府,开篇颇有《乔家大院》《大宅门》的宏伟掠影,很好的故事架构,看下去才发现,男主是一个已经有孙子的爷爷,成天只想着跟只见了几面的女招待睡觉生孩子还不想承认的故事,看了几十集从没见过他认认真真倒腾过咸菜和生意,生意进出账靠翠卿,杂活靠下人,手艺靠黑子去偷孔老头,自己成天游手好闲,为了一女的,几千几万大洋跟军阀玩命,还装出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整个一个败家子窝囊废。

    3,王鸥饰演了史上最令人厌恶的女一。完全可以演成跟男主知心,一见钟情。结果演成了小三拆原配,还装圣母白莲花的感觉,越看越烦。《神医喜来乐》也有二房的故事,编剧参考一下。

    4,王鸥的演技也比较令人困扰,演女配偶尔看一眼她的大眼睛还好,演女一着实困惑,从头到尾一副表情,见每个人说话都是大眼睛面带微笑,说什么台词都仿佛在说“我懂,我比您懂”的感觉。可惜了大眼睛。

    5,男主的爹,人设封建迷信,开篇为了要一个属于自己的亲孙子,不惜拆散原配。后面竟然突然头脑新潮,对儿媳怀着仇人的种满怀期待。合着这故事编剧想怎么编就怎么编呗。

    6,刘蓓演技撑起了整个剧。 唯一一个不让人讨厌的角色,还有黑子。

    民国老北京咸菜大亨,挺好的故事架构,弱智编剧和导演,实力太差,还硬要拍一个宏大的故事背景,明显只搜集了大量老北京谈吐文字而已,故事本身丝毫没有花心思,战乱的故事背景本也可以出彩,但由于实力欠缺,也完全忽略,而且货币的大量使用也毫无概念,每个人交易,一张口都是五千大洋,卖咸菜还是倒腾军火呢。

    说句不中听的,拍的跟屎一样。

    【详细】
    10040859
  • 烦人精
    2019/3/12 23:21:43
    芝麻胡同?还我翠卿

    每天苦苦追剧的期待,终究是错付了!!!!!春花这个角色太败了。我欣赏她为了救男主牺牲自己。但是在和翠卿的对手戏中也太白莲花了。住严家你就是个妾,回俞家才是夫人。让你回不回去还理直气壮说不是当妾做小,你可笑死我了。去他??的编剧。

    今天作死又看了一眼,好了,一星送你。春花你个大白莲!!严振声你个不要脸的!俞爸你个搅屎棍!下面一个一个点艹!

    <

    每天苦苦追剧的期待,终究是错付了!!!!!春花这个角色太败了。我欣赏她为了救男主牺牲自己。但是在和翠卿的对手戏中也太白莲花了。住严家你就是个妾,回俞家才是夫人。让你回不回去还理直气壮说不是当妾做小,你可笑死我了。去他??的编剧。

    今天作死又看了一眼,好了,一星送你。春花你个大白莲!!严振声你个不要脸的!俞爸你个搅屎棍!下面一个一个点艹!

    俞老爹,当初翠卿要过继给你俞姓小孩你非不要,非要另娶个媳妇才算俞家孩子。到了鹤年怎么就可以改姓别家又算是严家孙?你个糟老头就是搅屎棍,不要脸。双标的可以

    春花,求你你回俞家呆着行嘛,就算来严家养胎你又有什么资格管严宽的事?就你有嘴会叭叭,人亲妈都还没发话呢轮到你来??今晚春花还真得了便宜还卖乖。人儿子为自己妈抱不平推你一下,你还拿凳子抡?抡完了还哭唧唧告黑状?你能不能放端自己到底什么位置!!在俞家你是太太,在严家你就是个妾!!妾你懂吗??还一口一个不是当妾做小的,够不要脸的了你!平时在严家还处处抢翠卿话,你是大太太啊?让你挪骚窝还不挪,一脸翠卿多管闲事的样子理直气壮呆在严家,孩子才多大啊就想着再生一个,拿话呛太太留得住振声是自己本身!是不是知道第一个孩子不是振声的为了立足严家才着急再生??

    你以为自己再生,撺掇给鹤年改姓,让振声改回俞姓,严家的财产就归你了?想的美!!!

    送你一箩筐白眼!!吐槽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春花白莲花行为!

    还有严振声,之前表现的对翠卿不离不弃,今晚还不是为了年轻小老婆就离婚了!你还真做得出来!翠卿还在床上躺着起不来呢!变脸比翻书还快。你和翠卿离婚了,翠卿和宝翔生个孩子你还叫委屈,这又有你什么事?离婚了好吗大哥!!要不是宝翔死了,求你放过翠卿,宝翔才真疼她!

    还有秉惠,你知道严宽死才多久啊,就离不开福子了,严宽回来了还连夜搬家,你还真深情啊!改嫁不拦你,偷偷改孩子姓算怎么回事??人亲爸是打鬼子去了,多自豪的事情啊,还一口不和孩子说,有毛病吧

    接着编剧,凭什么严宽抗日回来什么都没有,福子打个内战就牛逼的不行!!我还一直期待着严宽能当个大官回来呢!编剧你快放下笔吧,

    这部剧真的恶心他妈给恶心开门,恶心到家了,不想再看一眼

    【详细】
    10039977
  • 买买提大人
    2019/3/12 14:35:34
    这是我见过最无耻的编剧!

    刘导近年拍了《正阳门下》、《正阳门下小女人》、《芝麻胡同》三部剧。这三部时代背景、地理文化环境相同,都是民国末年至20世纪末皇城根下的四合院故事,这种题材具备与生俱来的历史厚重感,夹杂着老北京人的念旧情怀,想不抓人眼球都难。而就是这三部剧,质量上却是天差地别,前两部赞颂声不断,后一部批骂声震天。刘导仿佛在和观众开一个隐晦的玩笑,把真古董和赝品混搭着陈列在拍卖台上,试图让所有人都打一回眼。然而

    刘导近年拍了《正阳门下》、《正阳门下小女人》、《芝麻胡同》三部剧。这三部时代背景、地理文化环境相同,都是民国末年至20世纪末皇城根下的四合院故事,这种题材具备与生俱来的历史厚重感,夹杂着老北京人的念旧情怀,想不抓人眼球都难。而就是这三部剧,质量上却是天差地别,前两部赞颂声不断,后一部批骂声震天。刘导仿佛在和观众开一个隐晦的玩笑,把真古董和赝品混搭着陈列在拍卖台上,试图让所有人都打一回眼。然而假古董终究是要被砸碎,观众眼里可真揉不进沙子。

    尤记得正阳门下四合院里纯朴的左邻右舍,韩家程家苏家虽是小老百姓为人却也极讲究,天大的事都抬不过一个理字,要脸面讲门风,为了不破坏邻里和睦甚至都不敢轻易在四合院里说媒连婚。韩春明和破烂猴、九门提督这三个灵魂人物承载着整部剧的价值观,正大纯善,感染着剧里的每个人和每个观众。

    尤记得正阳门下小酒馆里的小女人,被夫家抛弃后仍然恪守本分经营着人生,数十年如一日的用不掺水的二锅头沁润着片儿爷、牛爷、赵姐、等一干邻居的情谊。徐慧贞恪守妇道为人聪慧纯良,披荆斩棘一路坎坷还不忘初心的育人渡人,片儿爷守着他的的局气,卖祖业求生存发家致富后念旧恩,牛爷守着“旗人股子里的尊严”,言而有信做事讲究,不坑人不害人不掺合是非。整部剧都在教人要本分守己,教人要懂得知恩图报。

    而反观芝麻胡同,几十集下来是真摸不懂刘导和刘编剧到底想表达什么,支离破碎的故事情节让人大跌眼镜,凌乱不堪的价值观让人恶心犯呕。人设矛盾,反转惊人,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气势。本以为是一部厚重的胡同文化史,却成了烂尾的狗血剧。而剧里玩儿命的卖弄京腔京调,最后却成了掺了假水的烧刀子二锅头,试图蒙人。不少观众都学着牛爷,拍桌子起身,撂一句“今儿这酒味儿不对,我不喝了”。(胡同小人范金友拿酒套片儿爷话,试图以投机倒把的名义坑害片儿爷,一旁的牛爷愤然起身,撂了一句“酒味儿不对,我不喝了”)。

    本份人都有个特点,关心自己的事胜过旁人;坏人也都有一个特点,关注别人的事胜过自己。好的剧有一个特点,不迎合观众。你看他仿佛自说自话娓娓道来,但是就有一股子感染力,能让观众跟着去沉浸去体会去思考,像大明王朝1566,像神医喜来乐;烂剧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一味儿的讨好迎合观众,凹情节玩儿套路,尖锐化矛盾,挖坑要埋人。剧风造作,油腻,让人气不打一出来,让人恶心犯呕,芝麻胡同就是这样的。这种剧像极了娱乐圈的狗仔队,闻不得一点儿荤腥味儿,像苍蝇一样哪里腌za往哪里扒拉,然后像珍馐美味一样捧出来让你品,只要恶心到你博了你的眼球就油然而生出莫大的存在感。这种轻飘浮燥的谄媚腰身,无疑就是芝麻胡同给人的最直观印象。

    这部剧让我想起早先的神医喜来乐,一个是晚清,一个是民国末年,但前段题材剧情都颇类似。一个是老医馆的中医,一个是酱菜圆子的东家。都是浓缩了大环境的小剧场,来反应世间百态。而观剧感觉却截然不同,神医喜来乐剧情曲折,但是逻辑通顺,看完给人一种有回味儿的厚重感;而芝麻胡同的剧情不能用曲折来形容,只能说折腾,看完给人一种特别反感的感觉。剧最大的卖点永远都在剧情,剧情毁了,一部剧的形象就毁了。一部剧的灵魂在三观,三观树立不正确,一部剧就会让人很不舒服。而这部剧,剧情一塌糊涂,三观一塌糊涂,毁了剧情和三观的,正是编剧。这是一部让人觉得造作,油腻,又很邪风的剧。人都说相由心生,看人面可鉴人格,观一部剧,也可以感知一个编剧的水平和格局。而透过这部剧编剧给人的感觉就是心术不正,阴险诡谲,吃力卖好讨彩的小人嘴脸。一般的编剧最多是水平不行,而这部剧的编剧,真的是人格不行。

    今儿要骂这部剧,就要骂到点儿上。不能像芝麻胡同里那些人五人六的角色,成天搓牙花子逗闷子。

    1,先从京腔说起吧。老北京得益其得天独厚的历史背景,自古都是达官贵人走卒贩子三教九流的汇集之地,文化昌盛自不用说,随之而来的就是语言演变,丰富至极。口语化和形拟化的表达方式那叫一个绝,再加上其特有的腔调,无疑是中国地域方言里最具特色的方言之一。我去过北京几次,练摊的大妈和出租师傅都特能贫,听的是又舒服又新鲜,至少在我看来这是北京的一大特色,是值得骄傲的地方。而京腔京调可能正是芝麻胡同吸引观众的最大亮点,你能尝个一两集绝对舒服。但是越看越觉得味儿不对,编剧在这方面真的是卖力过度了。那卖力程度就像是小学生写美文,可着劲儿堆砌词藻,巴不得从头到尾都是成语典故,乍一看很亮眼,看完了就觉得很空很腻歪。我知道北京人能侃能贫,但是我还真不相信北京人说话能花哨到这种程度。甚至我觉得编剧在黑老北京,不然怎么给里面的每个角色都编排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台词,仿佛每个人都是提笼架鸟闲扯淡的没落王爷,整天没事就喜欢嘚啵嘚贫个没完。用少了觉得是那个味儿,用多了这味道就变了。好像北京人都是那种嘴贫嘴碎的大爷大妈。这,我还真不买帐。而这方面唯一让我觉得还舒服的反而是吴友仁,可能他台词相对不多,说话又慢。这是编剧第一次卖弄、第一次迎合观众的迹象,找准了点儿,却发错了力,越往后越让人觉得轻浮。

    2,再来说旋律,说直白一点儿也就是政治正确。广电大环境都知道,很多剧要想过审首先第一条就是政治正确,大旗要举对。这也是为什么抗日神剧和谍战剧盛行的原因。而真正评分高的剧,是不会在这方面大张旗鼓的做文章的,他也讲政治正确,但不会那么表象,会把这种正确揉进剧情发展力,揉进人物性格里。而最不上台面的做法,就是把政治正确揉进台词里,揉进口号里。就好比拍马屁,高手拍马屁不漏声色让人听着舒服又不突兀;菜鸡拍马屁,突兀又腻歪,一听就是假大空,被拍的人都觉得脸红。拍马屁讲政治是个艺术活,道行深的编剧总能做的圆润低调,而芝麻胡同的编剧却漏了马脚。从北平守卫军放弃抵抗,解放军进城的剧情开始,整部剧就开始大张旗鼓的讲正确了,每个人的称呼里加了同志,越来越多的人穿起了列宁装,解放军同志开车拉春花同志到医院生孩子,解放军小战士请乞丐吃东西。等等等等,编剧在这方面的铺陈可谓是响鼓重锤可劲儿敲,生怕广电的领导听不见响动。也顾不得含蓄了,也不讲润物细无声了,怎么直接怎么来,怎么谄媚怎么搞。尤其是穆春花,整一个思想超前解放的前卫知识女青年,好像是一个红卫小将穿越到了胡同里,试图凭一己之力破四旧扫封建。身为一个观众看到这里,仿佛坐在会议室听同事赤裸裸的拍领导马屁,听的我面红耳赤,领导脸上也是尴尬至极。这是编剧第二次露骨一般的卖弄迎合,只是这次迎合的不是观众,是谁呢?不细说了。

    3,感情戏败笔。喜来乐和赛西施的感情线一直是一个副线贯穿整剧,一个性格懦弱妻管严的老中医爱慕对门饭店老板赛西施却是不敢言语。两个人跨越重重阻碍,吃了无尽的心酸最终修成正果,让人既心疼又欣慰。而严振声和穆春花的婚事,合了又吹,吹了又合,合了还吹,吹了再合,转不完的折,抖不完的包袱,而绝大多数阻碍除了吴有仁,其他都是一些没有任何剧情价值的“小误会”,这些误会全部都是老北京人儿搓牙花子说话说一半造成的人为误会。不知道的还以为编剧对北京人有偏见,把北京人刻画得一个个是心里鬼主意多,说话不敞亮,说一句藏一句的事儿逼。这种转折来个一两次就行了,吊吊观众胃口就差不多得了,你没完没了的转折,狗血的一塌糊涂,让人看的极其无趣。

    这是编剧第三次透过剧情表现出他刻意抖机灵卖好讨彩的轻浮姿态。

    4,大宅院败笔。贩卖封建糟粕这种话我先不说,是不是这个味儿大家心里都明白。好嘛,我就先尊重编剧的这个时代背景的设定,还处于一个有主有奴尊卑分明,男人可以讨小老婆,女人必须三从四德。

    而编剧将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的大宅门里的人际关系,呈现的极其混乱,与当时的社会阶级关系极其矛盾。宝风丫头强行当二奶奶屡次侵犯主家意志,趁老爷喝醉酒钻进被窝假卖身,福子作为下人娶了少奶奶当老婆被包装成爱情,原配糟糠之妻莫名其妙被离婚,后来又莫名其妙被复婚,宝翔翻身做主人还悄悄摸摸上了太太的炕。什么样的奇葩编剧会把这些乱伦一样的人际关系统统抖搂在一个院子里,这放在哪个时代也是不被主流意识接受的啊。

    下人们呢?跟主家简直是一团和气毫无尊卑观念(全剧只有秀妈的做派符合时代设定,秀妈的经典台词,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看见什么了烂在肚子里也不能说,这是做老妈子的本分)。和主子讨价还价的,背着主子东搞西搞的,上了太太炕还瞒着不告诉老爷的,和稀泥的严老爷和刀子嘴豆腐心的翠卿太太压根儿降不住一群妖魔鬼怪,主弱被奴欺,一个院子鸡飞狗跳伦理尽丧,男女关系混乱不堪,你是想表达民国末年已经受强大的自由平等信念冲击?还是你觉着49年以后的解放就是这么奔放?还是你自己心里龌龊阴暗,硬是编出来这么些龌龊事来满足你的意淫想象?

    enmmm,解放了,俞家媳妇住在严家被尊称严太太一天天吆五喝六啥事都管还和大太太抬杠顶嘴;解放了,解放军战士鸠占鹊巢收了别人老婆还要让别人孩子跟着自己姓;解放了,再也没有上下尊卑,用人都敢爬太太炕了,几个下人跨院一商量决定不上报了;解放了,新的婚姻法都还没吃透(像严振声这家庭是不会强迫离婚的)就跑到人家家里强迫人离婚,官家拿不定主意就丢一句你看着办吧。解放了,严大太太没被告知就被单方面离婚,后来又被俞家的春花太太做了工作莫名其妙又被复了婚。被离被复自己全然不知道,老爷和二太太商量着就办了;解放了,干活手糙的禄山丢了酱瓜还一副“劳苦大众当家作主”的姿态和二掌柜叫嚣顶嘴玩儿罢工。刘编剧你是对解放两个字有多大的误解?你确定你拍的是解放时期不是文革时期?像你这样连政治正确都吃不透的半吊子是怎么和广电审核部门沟通交流的?

    还别说,只有这样的剧情才能像琼瑶剧一样够八卦,能勾人注意力。编剧就是吃准了观众这种馋荤腥的口味儿才敢下这个菜碟子。这也是透过剧情第四次反应编剧扭曲的心理,不惜丧失整部剧的厚重感来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最终吃力不讨好,南辕北辙。让整部剧看起来相当轻飘浮夸。

    5,宽子剧情败笔。关于宽子的剧情,编剧犯了两次浑,可谓傻b至极。

    第一,完全没必要让宽子再出来。编剧硬生生把宽子写出来实在是极力讨巧,节外生枝,画蛇添足。本来的剧风还是比较严肃,整这么一出完全成了琼瑶剧。就好比你们一公司的人在办年会看节目整的大气又正经,突然台上开始跳脱衣舞跳二人转。吸引眼球的同时也完全拉低了年会的档次,让人大跌眼镜。

    第二,宽子的人设很矛盾。初期,在出去打日本鬼子这件事上,16岁的宽子并没有和父亲抗拒,更没有怯场,临走还托妻献子,一个16岁就敢上战场并且知道是打鬼子保家卫国的少年,三观至少是正的,至少不是那种要赖在家里享清福的败家少爷。在外面经历过生死,吃过大苦的宽子连化脓的腿都是自己治的,如果真是一个贪生怕死图享乐的,是不可能逃走之后还去参加远征军的。回家后第一场矛盾,宽子声嘶力竭的为自己辩护,说的话有理有节,并不是一个二愣子说出来的胡搅蛮缠的话。但是紧接着,宽子就成了一个好吃懒做不起床又要钱花的败家少爷了,还拿秉惠的事要挟父亲。春花太太生孩子他又突兀的抱着春花就去了医院,完了又在酒馆和严老爷大吵一架,最后看了福子的信又决然的跑到将菜园子当力巴,这实在是跨度太大,让观众觉得宽子这个人怎么变得那么快。

    那么为什么要这么写宽子呢?只能说编剧让宽子上了舞台,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但是不知道怎么填,老套路,那就丑化他,让观众讨厌宽子,这样才让福子和秉惠显得正义且合理,身为解放军的福子哥才能理直气壮的鸠占鹊巢。

    可是大家反过来再想想,一个16岁就奔赴战场保家卫国的小战士,死里逃生又恰逢天下大变,共产党打走了国民党,不知所从漂泊无依,最终跨越几千里地一边乞讨一边找回家的路,这一进门发现老婆孩子是别人的了,搁你,你受得了?父亲凭借一张良民证和别人的一番说辞,没有从正规渠道去努力就认定自己的儿子死了?至于秉惠该不该改嫁,福子对不对我不说。毕竟不知道是该以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去评价,还是说应该以现代观众的立场去评价。我只想说,宽子错哪了?编剧你如果不把宽子写臭,这个坑你自己怎么填?合着即便是打了鬼子的国民党战士老婆被抢走了也是活该,谁让共产党赢了呢?共产党的战士抢了女人,就一定要包装成爱情。

    通观整部剧,让人厌恶至极瞠目结舌。剧情支离破碎粗糙线头一大把,剧情发展突兀,转折十分生硬,隔三差五会冒出一场突如其来毫无缘由的矛盾和争执。价值观凌乱,男女关系荒唐无耻,人物形象设定模糊矛盾前后不一致。作为整部剧的核心人物严老板性格懦弱和稀泥和事佬,完全是个八卦新闻的男主,压根没有撑起一部剧的人格魅力,一个四合院的当家人做到这份上也是窝囊至极,前院后院全部一团乱麻。更无耻的是,全局举着争执政治正确的大旗摇旗呐喊拥护解放,可是里外里却十足的黑了一把49后。

    我查了一下这个剧的编剧,叫刘雁,看样子应该是50靠上了,此人作品极少,在业内知名度很低。刘导为了研磨老北京风格的剧居然走火入魔要跟这种既没名气又没品格的编辑穿一条裤子也是晚节不保。

    目前,贴吧,微博,豆瓣这三个平台骂声一片,观众心里都憋着火无处发泄,而刘编剧的微博已经屏蔽了评论,只留一些跪舔的发言。

    年轻人要名气,老年人要名声。而刘编剧这么一个过了知天命的糟老头子还老有少心为老不尊,被娱乐圈这种铜臭味儿熏天的地方沁吧得黑心黑肺,为了博名利和眼球下作至极,什么把子都敢扯,什么剧情都敢编,完全丧失了职业道德,连最起码的是非价值观都丢的一干二净。只要能出名,被万人唾骂都觉得很自豪很有范儿。真不知道你们编剧界是怎么容得下你这种败类的。

    最后,我强烈建议广电总局下架芝麻胡同,该剧完成度极低,质量低下,价值观严重畸形,已经引起很多观众观影后的不适,严重污染了社会风气。像这种奇葩剧集,真不如手撕鬼子危害小!

    【详细】
    100386294
  • 光芒万丈小侠女
    2019/3/9 7:45:43
    不忍吐槽的绿茶婊三观

    一星是给老戏骨们的,给剧里的所有演员们,但是不包括王鸥。另外,牧春花真是个绿茶婊,以及她爸。口口声声说只要能救她爸的命,嫁老作小当妾都行。可是,1.俞老头去找她的时候,她嫌人家老。住院治病的时候她爸并不拒绝,刚一出院就说俞老头年纪大,而知道不是嫁俞老头,而是他儿子后,又笑起来了。2.吴大仁肯定比一个卖咸菜的有钱啊,可是人牧春花也不嫁,所以这里又有一个隐含条件,那就是人得好。3.能拿出来100

    一星是给老戏骨们的,给剧里的所有演员们,但是不包括王鸥。另外,牧春花真是个绿茶婊,以及她爸。口口声声说只要能救她爸的命,嫁老作小当妾都行。可是,1.俞老头去找她的时候,她嫌人家老。住院治病的时候她爸并不拒绝,刚一出院就说俞老头年纪大,而知道不是嫁俞老头,而是他儿子后,又笑起来了。2.吴大仁肯定比一个卖咸菜的有钱啊,可是人牧春花也不嫁,所以这里又有一个隐含条件,那就是人得好。3.能拿出来1000大洋的,肯定是条件好的有钱人啊,所以牧春花要找个有钱人才会嫁。4.那个年头,盘尼西林是军控药,光有钱没用,还得有点门路吧。5.说是作妾作小都可以,但是后面一知道严振声有家室后,又甩脸色不愿意了。6.我已经弃剧了,但是我把YouTube上的评论全都翻看完了,又隔着看了一些片段,牧春花又嫌大太太厉害,不愿意嫁了。真是奇怪了,你一面说着愿意作妾作小,可是真要嫁人,又要跟人家大太太平起平坐了?何况从情理上讲,牧春花就是卖身救父,她欠了严振声的钱和人情,还能这么摆谱?总结一下,牧春花简直就是借着救父的名义,其实在给自己筛选未来的老公嘛,这要求还高了去了,而人家还得付出这么多来娶你,不是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吗?

    还是牧春花,没办法我实在是太讨厌她了。除了择夫标准外,做人做事也太不厚道了吧。1.说是作为俞家的媳妇明媒正娶的正妻,可这些说辞是骗谁呢,何况牧春花还是个读过书的,再怎么说是明媒正娶,不也是二女共侍一夫也是二婚吗?退一万步来讲,就是妻,就是平起平坐了,那你去俞家当正妻去啊,跑严家瞎掺和什么呢,严家的正妻可是大太太啊,自己的位子摆不正是吗?2.宝凤本来是要嫁给严振声的,也是为了她后半辈子的幸福,宝凤说出了实情,牧春花才没有嫁给郭秉聪,然后转眼间严振声就去牧春花家提亲了?一方面宝凤两次被拎来拎去地结婚算什么,另一方面她和宝凤也是好朋友,朋友为了你的幸福宁可自己不嫁严振声,你就真的这么理所应当地直接开始谈婚论嫁了?我觉得换做是我的话,我宁可也不嫁严振声,或者即使嫁,也要先征得宝凤的理解和原谅才行。3.郭秉聪说她卖身救父,还是封建主义那一套,她还生气不让郭秉聪这么说她,可是这说的有什么不对吗?郭秉聪说可以把1000块钱还给人家,她说她已经下定决心要嫁了,真是无语了。剧里她是读过书的人,也是接受过新思想的,如果她真的喜欢严振声,也该是尽可能慢慢赚钱去还严振声,是否结婚和是否还钱是两回事,正是因为我爱你,所以我想跟你平等地在一起,不是因为我卖给你,而只是因为我喜欢你。可是牧春花呢?我挺高兴买我的人刚好我也是有好感的,我欠了你这么多我就打算用我一辈子给你当妾来还。大太太说她这就是跟被包养的没区别,她还生气不愿意嫁了,我就不明白了,大太太说的哪里不对了?您哪有资格不乐意了?何况给她爸买药的钱,以及被吴大仁坑的2000块钱,看起来还是大太太的嫁妆里出的呢。那时候严家已经没有流动资金了,甚至到了要变卖祖传宝贝的地步,可是问翠卿要钱,立刻又给他了。而他家的酱菜园子也是男主在管的,所以我认为这两笔钱应该是大太太的嫁妆里单独拿出来的。

    别的各种任务崩塌剧情狗血之多,实在是懒得一一说了。实在是看得生气,心里特别憋屈,而且牧春花作为女主,很多事都是因她而起,是贯穿全篇的人物,却是这样的一个人设,让人实在是看得难受。已经弃剧了。《情满四合院》后半部分也是一大院子人坑一个老实人,老实人还特别乐意被坑,觉得特有成就感。真的不懂编剧还是导演的三观,不同编剧相同的导演,怎么都是这样三观的电视剧。可惜了演员的演技啊。

    【详细】
    100311480
  • Andreaston
    2019/3/8 15:51:30
    近年来最让人愤怒的剧!

    My Comments

    Andreaston

    特别注册了豆瓣吐槽这部剧!感觉好多人是因为一众五星演员(王鸥除外)硬给一部一星的剧好评。非常可以理解,国剧质量现在太差了,让人难免对这些好演员有悲悯之感。郭德纲讲话,观众们都有疼儿女的心。但是不是说撇几句北京话就是京味年代戏,与2010年的北京民间背景戏《我和我小姨》(虽然改了叫《风车》,依然觉得原来的名字更带感)中将主

    My Comments

    Andreaston

    特别注册了豆瓣吐槽这部剧!感觉好多人是因为一众五星演员(王鸥除外)硬给一部一星的剧好评。非常可以理解,国剧质量现在太差了,让人难免对这些好演员有悲悯之感。郭德纲讲话,观众们都有疼儿女的心。但是不是说撇几句北京话就是京味年代戏,与2010年的北京民间背景戏《我和我小姨》(虽然改了叫《风车》,依然觉得原来的名字更带感)中将主要矛盾定位在文革畸形年代,将所有不合理转化为合理,呈现人的善恶两面反而让观众能理解相比;《芝麻胡同》剧情混乱,没有常识之处比比皆是。

    首先民国时期动乱但不畸形,人性并不扭曲。一个军官没那个胆量为了一个女人把一个还算有头有脸儿的人害得家毁人亡。傅长官不管吗?一个当了爷爷的大叔和一个28岁的女招待通过剧情见了三次面之后刻骨铭心的爱情却是如何产生的?

    还有民国时期一块大洋的购买力编剧查过吗?严振声先生一开剧就经济紧张,但是随着剧情发展,一甩几百几千上万大洋,这酱菜铺子真赚钱啊!另外编剧知道什么叫小生意人吗?一个50上下的小生意人会为了什么这么抛家舍业啊?咱看看严老板15集之后做过买卖吗还?

    还有昨天那集,张副官一人刺杀严振声?一好歹抗过日的军官有必要那么死吗?吴友仁只带一不配枪的司机自己在妓院被刺,目测身中至少三枪(两枪在腹部)从地下爬起来认亲?知道这是为了之后解放后东家和雇工之间创造戏剧矛盾,但是能走点心让哥躺着认吗?还有各种不合理狗血细节,配着秀妈在后院时不时嚎两句所谓老北京的市井小调,还有孔老痴的男中音《酱菜狂想曲》!岳云鹏讲话:我的天哪!编剧老师您还活着哪!

    但是烂剧还不足以让人愤怒,让人愤怒的是硬要披一层好剧的外皮,这才可怕!观众的期待不同,结果被耍了的感觉。有些流量剧,脑门子上刻着“烂剧”俩字,当个乐子看算了。《芝麻胡同》可怕在:如果现在的导演、编剧、演员都觉得这就是好剧,拍成这样演成这样豆瓣就能有7.5,都这么搞,国剧就真他妈完蛋了!就别挨这儿既要当那什么,又要立那什么了!

    补充:

    还想补充两句说编剧:想说吴友仁坏,就别总是让他说“老子抗日的时候”;想说严宽不懂事,就别一登场就说他又参加过八路又参加过远征军。一个经历过重重生死的人,或许会颓废,但已不会纠结至此了。编剧写的那个人不像参加过八路,倒像参加过伪军。这是在变相羞辱孙立人将军吗?还有如果把严振声写成这样,也别老让他这么道貌岸然了,写得怂坏一些,关键时刻偶尔绽放些光辉就行了,更能体现人物本来的定位:老辈子的小生意人。编剧这就叫又当又立的教科书范本。强行扭曲人性。

    再补充:

    这部剧新三宗罪:

    泯灭史实,侮辱新社会。旧社会你一妻一妾享尽齐人之福,新社会来了你妻离子散了?一个旧社会过来的妇女,真被离婚了就剩给国家添乱了。50年代对于社会遗留问题压根儿不是这么处理的。又不是吸毒嫖娼。家庭问题当时解决得挺好的。做为一个法律系学生,我负责任的说:即使是在封建社会,林翠卿也不会被休,因为有七出也有三不去(大家可以百度查询)林翠卿三不去全占,给严振声戴6顶绿帽子也不会被休掉。好,新社会一来,女方缺席你就把婚给人离了。这么说来是新社会成全你个老色鬼的梦想了?但是老色鬼也没有好下场,在牧春花一步步的各种操作下,老严的头顶现在就和他媳妇儿的名字一样,翠青翠青的。

    按照编剧的安排,观众会有以下想法:这剧解放前第一反派是吴友仁,解放后,第一反派是一夫一妻制!《婚姻法》真是吃饱了撑的保护什么妇女权益啊,破坏人家家庭和谐!你看人家一家人旧社会休戚与共,多少大风大浪都过来了,新社会一来,一家子一个正常人没有了,打成一团。说编剧不尊重史实还有人洗地!怎么好意思!

    在这里为封建社会正个名:中国从古至今几乎从未有任何主导朝代和统治层承认过一夫多妻。一夫一妻多妾制是主要做法。而且古人并不以纳妾为荣,反而认为是一种糜烂风气。曾国藩除妻欧阳氏,有一随军小妾,主要是因为他有严重的牛皮癣,需要人日夜照顾,他也是犹豫再三才纳妾,虽二人情深意笃,然曾文正公每每为此事心怀愧疚,觉得愧对文人廉耻,更不符合自己心学的追求。

    你严振声再牛有皇上牛?咱们看看中国历史上哪个正常皇帝同时有俩皇后的?别说不会有俩皇后,就算正牌皇后死了,扶正继后皇帝都要思虑再三,且往往不能成行。比如《唐律》明确规定:一夫一妻,妻死或去,可择她女另娶,但是绝对不可以将家中已有的妾室升为正妻,否则夫会被判刑或者处以体罚。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嫔妃最多的皇帝之一,且长孙皇后36岁英年早逝,大家看看他扶正了哪个嫔妃做皇后?不是他不想,是违法他不敢!一个敢杀兄屠弟,霸占弟媳的皇帝,不敢立一个继后,说明家庭伦理多么重要。到编剧这儿可好,中国人民整个越活越倒退,编剧是很想念封建社会吗?

    说兼祧的,那咱们看看牧春花老师说了多少次自己是严家太太,自己是严家明媒正娶的?这不但是又当又立,这严振声旧社会新社会都是妥妥的违法。民国重婚也是罪!近期在读郑毓秀博士的自传,中华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一夫一妻,多少女性追求多少年至今仍无法完全获得的权利,你一部剧就抹杀了。说编剧泯灭史实,观众何错之有?

    扭曲三观,危害社会和谐。小三有理,年老色衰就该被扫地出门。男主好色,女主贪财,别人扮演弱智!意义何在?人性都有两面不假,但人生而为人(遑论生而为一个好人)有廉耻之心,有道德感,有多年生活习惯产生的恋旧心理,有逻辑,有思维,人性不是兽性。这剧简直群体兽性!这剧真是每天都给人带来新的惊喜,当你觉得编剧已经不能再low了,他又出了下一集。知道了翠卿怎么对宝翔之后,我觉得我有结论了:是编剧爱上了牧春花!爱得死去活来不能自拔!

    毫无科学常识,误导观众。类风湿要靠鸦片和中医治?诺贝尔奖怎么不联系下剧组啊?

    这咱们还没矫情细节。真矫情细节就只能说编剧粗糙至愚蠢,也拿观众当傻子。只举一个例子:27集张光北老师扮演的北平驻军一个团长,抢了沁芳居的咸菜,掏枪对着林翠卿那位。这段这几集不断闪回,为了证明林翠卿对严振声多情深意重。张老师一出场造型瞬间代回《亮剑》,2秒暖心,回忆起国剧还能看的年代。但是一张嘴就让人崩溃:“我们团有8000个兄弟…”这个团是收容所吗这么多人!解放战争最大规模战役淮海战役国民党80万人,被解放军歼灭56个师是不到56万人。一个师是不到1万人,张老师一个团8000人,厉害了我的团长我的团!我这么一个业余军事迷妹立马能听出来的漏洞,编剧老师到播了还没听出来。而且还是那个问题:怎么过的审啊?!

    第44集: 宝翔比林翠卿大一岁,林翠卿比严振声大一岁,所以宝翔应该管严振声叫哥哥,严振声应该管宝翔叫兄弟。嗯,没毛病!

    最关键的是:这人物反转也太快了!亲身验证:我刷牙之前林翠卿和宝翔决定结婚,刷完牙,他俩已经反目成仇了。我一度认为我这牙刷得是不是忒仔细了。而且这演员们在这剧里是不停得翻来翻去。一会儿是人一会儿是兽。除了牧春花老师一直高大全,其余人都崩八回了快。演员受得了吗?万一得了精神分裂这得算工伤吧?得找老中医来治一治吧?

    说白了,这编剧和导演就是想用这种恶趣味博眼球;用这种不正常的戏剧冲突创造话题;用这种恶心的手段企图满足某些人的猎奇心理。

    我国不是没有好演员,恰恰相反,好演员很多,即使小鲜肉们也有演技真的过硬的,而且演员们不会演一些剧好,另一些就演技忽然不在线了。还是多反思下编剧和导演的问题吧。还有就是没有好的文学作品。隔壁《都挺好》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有一部够刚的原著,只要照着拍,就不会差到哪儿去(但是这几集偏离原著太多,也有几滴狗血溅出来,好在还在可控范围内)。

    演员们,没问题!王鸥小姐姐选角不合适,眼睛里没东西,但是她努力了。还是对比《我和我小姨》,单红的扮演者章龄之也不是北京人,她都没有硬凹京腔,也没有让人出戏,做为一个少年入伍,走南闯北的人,她的人设由于交代得足够清楚,并没有让观众反弹。但是牧春花这个角色实在不同。也别说何冰老师,刘蓓老师不该接这种戏。他们是演员啊,演员得演戏,与钱无关,但关乎梦想。他们不演这个,他们去演什么呢?现在哪里还有他们演的戏?真开始演某人爹某人妈,这演员就废了。也只能忍着让这些职业编剧往自己身上洒狗血。

    强烈建议《芝麻胡同》停播!

    3.17看完42集的补充(我也是吃饱了撑的把这些巨著拿出来和这部垃圾剧比,可我就是受不了洗地的。大伙儿别骂我。)

    说一下戏剧里的人设和矛盾冲突

    说一下这个话题是因为评论里有位朋友拿《红楼梦》替《芝麻胡同》说话,说《红楼梦》人物关系和戏剧冲突也很乱。虽然作为一个读《红楼梦》20多年,平均每年把《红楼梦》读四遍的人,我是觉得这是对《红楼梦》的侮辱,但是还是忍住恶心,借圣人之言,说下对戏剧人设和矛盾冲突的看法。论证下《芝麻胡同》是有多狗血。

    人设呢,在现在国内,忽然从一个中性词变成了一个贬义词。时常可以见到诸如“某某拒绝人设,勇敢做自己”一类的通稿。这股风通过艺人现在也刮进了影视剧中,仿佛每个角色都必须复杂才够“深刻”,演员们生怕通过某个角色给自己打上烙印。这种现象导致现在让观众有认同感的影视角色越来越少。比如《芳华》,导演或许想表现青春和特殊年代人性的多面,结果塑造出一群“史上最渣战友”,以至于我对最后书店里郝淑雯帮助刘峰这件事完全无法产生共鸣,一句“我操你妈的,你敢打残废军人,战斗英雄”也没有产生预设的效果。

    可见戏剧作品中人设是很重要的,而且必须立得住。说《红楼梦》。《红楼梦》乱吗?当然乱,你《芝麻胡同》才到哪儿啊。《红楼梦》乱到好多角色作者写到后来自己都想不起来了。淫吗?扒灰的扒灰,叔嫂的叔嫂,贾赦一个人小妾就无数,一买就俩。当然淫。但是你看看扒灰的是谁?贾珍。叔嫂的是谁?贾蓉。你看见贾政和李纨扒灰了吗?薛蝌答应和夏金桂叔嫂了吗?看见贾宝玉为了气林黛玉把袭人或者晴雯肚子搞大了吗?没有吧。

    这就是人设。每一个戏剧中的人物须得承载作者的一些目的,一些人承载真善美,一些人承载假恶丑。偶有越界,但不能颠三倒四。

    林黛玉作吗?作啊!作天作地作自己!比牧春花作吧?可是作者让她清高,她就一辈子没管过贾家的家政。即使王熙凤赞她是个好的,同为亲戚的薛宝钗已经蟹蟹蛰蛰坐着小轿巡视上夜,指导种树了,林黛玉也绝不对贾家的事多半句嘴,因为越了这个界,林黛玉就不是林黛玉了。她能成经典角色,能被演员塑造好,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她的人设清晰。

    咱们再看看严振声。他到底算好人还是坏人,或者算不算人?这个问题恐怕连编剧都得好好想想了。更别提黑子,宽子,宝翔之流了。

    再说一部更乱的—《金瓶梅》。潘金莲够乱吧?那真是一女斗士,上下五千年荡妇界无法逾越的一座丰碑。牧春花得拿她当祖奶奶供着。但是全书说她有骨气,她就是有骨气,讲义气。算计却从没贪过西门庆家一分财,西门庆一死她净身出户。

    再说一部《悲惨世界》,从小偷到市长,从市长到通缉犯的冉阿让,从纯情少女到妓女的芳汀,从小太妹到女英雄的爱潘妮。哪个人物没有反转过?但人设不倒。每个变化都有情理可讲。才能反复被搬上舞台,从话剧到歌剧到电影,观众百看不腻。再看《芝麻胡同》,哪个反转是合理的,有铺垫的?平均8分钟反转一次,摊煎饼呐?

    同样是姨太太怼大老婆,《四世同堂》里尤桐芳炝大赤包观众就觉得解气兼俏皮,《芝麻胡同》里的牧春花怼林翠卿怎么就那么恶心。还是人设已经风雨飘摇,哪里来的共鸣呢?

    再说下戏剧冲突吧。说冲突之前先说场景。戏剧的场景有跳跃宏大的,也有狭小逼仄的。前者如《如梦之梦》,后者如《雷雨》《茶馆》以及阿加莎·克里斯蒂几乎所有的作品。《芝麻胡同》应该属于后者,场景相对固定单一,主要矛盾是由这个狭小场景里仅能容下的几个角色创造的。

    这种情况最能显示编剧鬼才的是《雷雨》。那么几个人物,那么一间房子,那么闷热的一天,写出来纠结30年的事。拍成20集的电视剧也不嫌注水。(顺便说一句鲍芳老先生真帅啊,在周朴园这个角色上还压了孙道临先生一头,你得让人相信会有一个女人为了他未婚先孕啊。说林翠卿会为了宝翔生孩子,即使为了气严振声,谁信啊)矛盾一步步激化,都是合情合理的。

    《红楼梦》也是,这是文学史上一个奇迹。乌压压一群人,就在一个园子里,相生相依相克相长,细节描写到位,铺垫有序,从未让人觉得有不合理之处。排出来的戏剧效果自然好。就好像一个点心,你拿黄连做,那就是苦的,你拿蜂蜜做,怎么着都是甜的。《芝麻胡同》这点子破事,有哪个是合情合理的?所有冲突都是一个词:狗血!

    编剧,严格意义上来讲不算文人。中国历史上什么时候编剧辈出?元朝!那是历史最黑暗的时候,文人毫无出身的可能,才借戏剧讽喻古今。现代娱乐业发达,编剧社会地位那当然一日千里。编剧总得有点文人气质吧?知道您就是拿这当糊口的职业,接了一活儿,无论如何得给他凑合完。咱正常人加班也有懈怠的时候,谁能一辈子尽善尽美?但是搞出来这么个东西,还凹正剧人设,实在是会引起众怒的。真想赚钱,学学莎士比亚,他既编剧又经营剧场,据说生前十分阔绰,是因为他会经营吗?是,但主要是因为人家戏编的好。

    还是强烈建议《芝麻胡同》停播!

    3.18 看完46集之后的补充

    《春花传》播到这一步,相信观众心态已经非常超脱,且看且吐血吧。但是45集第28分钟到41分钟编剧还真的抖了回机灵儿,为啥呢?因为终于有那么13分钟左右的戏,俩男人之间的冲突不是因为一个女人了!苍天啊!感人啊!感谢公私合营!

    然鹅!到了46集,黑子和严振声在酒馆儿硬刚,我以为能根据前面的铺垫有一场精彩的对手戏,我心说黑子那5000大洋没白抢啊!结果!黑子一张嘴,就是逼牧春花改嫁!忘了牧春花吧!天啊!给观众一条活路吧!

    黑子的逻辑呢是这样的:我是吴友仁的亲弟弟,牧春花是吴友仁的前姘头,严谢是吴友仁的亲儿子,严谢是我的亲侄子,所以严振声你要卖房子还我钱,不然我就去搞严谢告诉他学校他爹是吴友仁,然后牧春花就得改嫁了,就问老严你怕不怕!于是老严怕了!

    我就问全网有人看懂这逻辑吗?!友仁,你看得懂吗?回答我!你看你造的孽!

    黑子去揭发严谢不把自己也卖了吗?知道牧春花和吴友仁一夜情的人不都死光了吗?56年好像还验不了DNA吧?怎么证明严谢不是严振声的儿子?这孩子又没有那些乱七八糟批发来的玉佩!难道黑子要说:你看丫和我长多像这是我侄子啊!

    就算他搞成功了,那牧春花为什么就能改嫁了?那不应该更嫁不出去才对嘛?

    而且!老严不是和黑子住一起吗?要是他卖了房子,那那那,黑子去哪儿住啊?拿着老严卖房子的钱去买房子,然后租房给老严赚房租吗?

    这是一部神剧啊!

    千万别停播,继续演!我都舍不得《芝麻胡同》了。

    3.20 看完第48集之后的补充

    今天说说神剧的服道化。为啥呢?因为47、48集忒无聊了。经过了前面那么荡气回肠的安排,这两集都不叫事儿。先是严振声折腾了两集没搞定的黑子被社会我花姐出面在47集第17-23分钟,6分钟内摆平!花姐南城也有人,找人找枪找8年前的尸首那都不是事儿!没准儿还能把你黑子当时留在手枪上的指纹给找到,还有摄像头拍下当时你杀人的过程,用来当做呈堂证供!而且50年代的花姐还懂我国80年代才开始建立的弹道学!作为一个当年刑事侦查学94分的学生,我服了!

    然后就是一家子欢天喜地敲锣打鼓娶妓女。热烈庆祝芝麻胡同终于和八大胡同联姻了,有一种找到亲人的感觉。

    妓女呢,其实作为封建社会能自食其力的职业女性往往也是佳话频出,有重情重义的如李香君,有精忠爱国的如赛金花,有征战沙场的如梁红玉,有旷世奇才的如马湘兰、潘玉良、董竹君等等。文人们对妓女,由于其独立性,往往怀有一种美好的幻想,愿将其引为佳人。否则陈寅恪先生晚年最后一部著作也不会是《柳如是传》。“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古往今来多少首词,只这一句让我怦然心动。

    所以先表明立场我对妓女从不歧视。但是吧,这严家对长子娶个妓女这件事表现得过分淡定了。尤其在经历了前40几集那些狗血之后,我觉得好嘛,可来一个正常冲突的起因了,哪知道严家人就是严家人,人家当街一出苏三起解就摆平了。丰泽园大排筵宴庆祝。脑回路就是不一样。编剧怎么就那么喜欢牧春花,那么恨严宽呢?

    除此以外吧,这两集实在乏善可陈,不好玩儿,所以得说说前两天没说的服道化。

    就俩事儿:福子的军衔和牧春花的口红。

    福子的军衔又是史实错误。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第一次授衔,这次授衔到1965年取消。期间的确出现过混乱的状况。但是这次授衔由于实在是将星璀璨,军事迷们非常推崇。福子剧中交代是团长,军衔是上校。郭德纲教育我们:这是编剧在写这段儿的时候一摸电门,库喳一声又穿越了!党史军史例证之一:1955年底沈阳军区举行授衔仪式,大校为副军级干部。同时期王牌二十七军授衔全军上校仅7人。1955年授衔团级干部应该是大尉或者少校。考虑到福子有可能牛到了参加中美板门店谈判,军衔能到中校已经是极限了。上校是现在解放军副旅级或正团级干部的军衔。编剧同志你这么喜欢现代你写个时装剧好了,就别折腾年代戏了。

    第二说说牧春花的口红。《芝麻胡同》的导演和化妆老师对口红有一种执念。目测牧春花同志应该是YSL金圆管46号斩男色厚涂(姑娘们懂的)。王鸥小姐姐的确涂了这个色号显白,但是您觉得当时哪个妇女每天把嘴巴子涂成那样儿上街啊?她是落难了也涂,生孩子也涂,在黑市涂完在医院涂。这口红赞助了嘛?但是考虑到牧春花同志文艺工作者的身份,有情可原。可是林翠卿和宝凤每天涂着同品牌Shine系列19号细密珠光紫算神马玩意?口红对剧情很重要吗?还是演员要求不涂不好看,不涂口红罢演啊?

    咱们就不说林翠卿北屋里椅子后头那插了三颗葱的盆景,俩女人放着院子不用在堂屋洗衣服,园子里的石头桌椅时常消失,大冬天屋外头绿树成荫,酱菜院子那几口缸数量明显不够养严家这一大家子这生活水准,等等这些芝麻小毛病了。都被花姐的口红抹平了!

    剧,烂,到一定档次,也算精品!毕竟行行出状元,妓女里也有苏三。

    3.21看完50集的补充:并不是所有的爱情都必须是三角形。帮编剧提前科学打假,也说一下电视剧注水这件事。另外,写小说的都去哪儿了?

    我没记错的话,今年建国70周年吧?这剧就这么献礼的吗?不停播豆瓣评分还涨了0.1,佩服!演完第50集,透过重重史实错误,通过福子的军装看出来是到了1965年了。下一代人的三角恋登场,没有上一代人玩儿的猛,不得不感叹姜还是老的辣。下一代长大之后第二集就人设全体崩塌(严谢,冯鹤年)或者莫名消失(宝翠翠,严宗)。还有三天就演完了,辛红你挺住,千万别怀孕!

    今天首先恶作剧一下,帮编剧提前找补。为什么这么说呢?前两集发现一个bug,这编剧开始利用下一集给自己的上一集进行“售后服务式”找补。比如黑子上一集说让老严卖房子,下一集才说不对,你那房现在没人买,你和我换房住;上一集花姐说了弹道学和来复线,下一集9年后黑子反应过来了你丫蒙我!所以预计下一集会说一下老严“手削菜刀”的绝技,10年后文革结束,黑子反应过来:老严你又蒙我!今天大家来帮助下小黑子进行科学打假。

    手削菜刀的原理是这样的:把刀烧红,在中间用凉水延一条细线浇一下,然后放凉,刀表面恢复原状,被冷萃过的菜刀表面完好,但是遇到稍微一点点外力,就会在冷萃处断开。黑子你可长点心吧。

    但是真矫情点儿说,这个场景安排给黑子并不合适,为什么呢?因为黑子是腌酱菜的。腌酱菜的又怎么了?腌酱菜的和一个活儿分不开:锔瓷。现在六必居还有锔瓷的师傅呢。老辈子人家节省,瓷碗或者大缸由于冷热交替时间长了就会裂,就得找锔瓷师傅给锔上。《我的父亲母亲》里就用了相当绵长的时间细致描写师傅怎么锔碗,表现这个碗装着多少少女说不出口的,热到烈火烹油,又冷到大雪纷飞的缠绵心境。甚至是一些细致贵重的古董瓷器,裂了也要锔上。

    瓷器和铁器是一样的,热胀冷缩导致断裂的原理也是一样的,黑子还不明白么?那这孔老痴都死了你可咋办啊。顺便说一句,孔老痴是这剧唯一一个从头到尾没垮的人物,就这编剧还不能让他活到剧终,为他的死一大哭。

    接下来正经说说电视剧注水这件事。

    之前写的东西里,由于气愤,用了太多反问句表达讽刺。今天正经一点。

    在老严家的下一代人再次进入三角恋之后,最初我的心态是彻底的愤怒,我觉得这编剧简直就是下三滥(对不起我一般不用这么严重的词),除了男盗女娼什么都不会写,高中生也用你这一套搞人家!但是55集的剧啊,一个资深的好编剧也搞不定,别说这么个渣了。好剧注水都惹人骂,别说一部彻头彻尾的烂剧了。

    拿中国电视剧史上最突出的两部剧,《大宅门1》和《潜伏》来比较(对不起这两部剧的主创,我不是有意侮辱你们)就可以看出《芝麻胡同》注水严重。

    《大宅门1》讲述的是清末到抗战前期的事情,跨度大约50年,3代人,40集。(《大宅门》近来被很多人拿来和《芝麻胡同》比,本人觉得剧情和人物设置方面没有可比性,《大宅门》要复杂得多,有一部戏和《芝麻胡同》几乎人设一样,后面说。)

    《潜伏》事实上属于悬疑案件类电视剧,一条主线,几个案件串联,这种剧一般比较吸引人。也紧凑,30集搞定。

    《芝麻胡同》这破剧竟然需要55集!只能类似的剧情一遍一遍的演,相同台词一遍一遍的说。再比如隔壁《都挺好》,注水迹象也开始显现:不停的钱钱钱,离婚离婚离婚,苏明哲的台词:“明成你怎么回事啊?”“明玉你怎么回事啊?”“非非你怎么回事啊?”苏明玉的台词:“爸你就是耍无赖!”“苏明成你就是耍无赖!”“哥,你别听他的,他就是耍无赖!”“他不是我舅舅,他就是个无赖!”还比如去年《延禧攻略》的台词:“魏璎珞/尔晴/傅恒/明玉/娴妃/纯妃/愉妃/舒妃…,你是疯了吗?”让我不禁感叹浩瀚如中文,何以如此贫乏。注水罢了。

    电视剧注水如今不是新闻,不注水才是新闻。

    第一,演员问题。所以我之前说演员没毛病本身就是毛病,演员毛病很大,就是演员身上的毛病惯出了现在国剧的颓势,但是演员的毛病是谁惯的,恐怕观众也得反思。

    在任何一个国家,演员都属于高危职业。职业生涯寿命短,对特殊技能要求高,竞争压力大,人事关系复杂,影响职业发展的突发因素多。现在国内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资源过分集中(这个问题几乎存在于各个行业)。这些都会造成演员没有经济上的安全感,演员也是人,也得考虑养老,住房,子女就业问题,因此造成了两个现象:第一,在一定年龄段,比如40-60岁,开始过度消费自己的名气;第二,电视剧注水增加演员收入,吸引所谓有号召力的演员。像何冰和刘蓓老师这种演员,错过《芝麻胡同》不知道下一部戏在什么地方。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资本运作的问题。当然现代社会的一切都是资本运作的产物,但是影视剧的运作现在成了恶性循环。影视剧拍摄以往是有钱人的游戏,现在成了“变成有钱人的游戏”。王鸥小姐姐做为一位36岁的二线女艺人,最被人熟知的作品是《明星大侦探》里的鸥某某和《琅琊榜》里的女四号脸谱角色秦般若。用她来演牧春花恐怕有一个原因就是:便宜。演这么费力不讨好的角色,是想攀着一帮好演员来个经典转型,结果淹死在酱缸里了。归根结底,要问这剧为什么拍这么烂,看是谁投资的就行了。

    好的文学作品的匮乏才是根由。

    京味影视剧繁盛起来其实是在1997年左右。电影有《甲方乙方》,电视剧有《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我是先看的小说再看的剧,虽然剧比小说有名。原作者刘恒,那小说真是死贫死贫的。但是笑中带泪。写到张大民和李云芳披着一个被面儿抱头痛哭,李云芳他爸一边抹泪儿一边说多好的一对儿小兔崽子。也有很激烈的冲突,张大民为了围着树造个房被开了瓢儿,也是看着心酸也心暖。张大民和他二妹妹关系也不好,但是他二妹妹挨了揍不是照样千里迢迢回来找哥哥?

    朱旭老爷子1997年主演的电影《黄连·厚朴》是由叶广芩写的同名中篇改编的。叶广芩原来姓叶赫那拉,著名京味小说家,她还有一部小说改编成了电视剧的叫《全家福》建议大家看看。这部剧才是《芝麻胡同》正确的打开方式。达康书记和欧阳菁副行长主演的。剧情说王满堂是修城门楼子的手艺人,也是俩老婆三个子女,从解放前写到解放后,一样的剧情怎么就没《芝麻胡同》那么恶心呢。原著写得好占一定功劳。

    还想没来由说一部电影《人到中年》,潘虹老师主演。编剧也是原著作者谌容。不知道谌容的去百度梁天和英达。小说开头第一句:仿佛是星儿在太空中闪烁,仿佛是船儿在水面上摇荡。配上电影一开始颜值全盛时期潘虹老师娇弱的脸,你信她就是那星儿,那船儿。柔中带着刚强,却也是病倒了。

    《芝麻胡同》的编剧只能配王鸥小姐姐傻呆呆的大眼珠子。

    真是奇怪,写小说的人都到哪儿去了?

    3.22 看完52集后的补充

    黑子和宝凤继续陀螺般反转,一会儿要把严振声弄得生不如死,一会儿又颠颠儿得送严振声上医院。编剧大人要强调的不过是在一院儿住着,没有马勺不碰锅沿的,然而人不是如此,一个善良的人,在做违心的事的时候,难受的首先是他自己。反转成黑子这种频率,早疯了。另外怀疑严谢的剧情抄袭大宅门李天意。

    但是我今天不想说编剧,我想说说在评论里骂我的。我开篇就写了,这是我第一篇剧评。这两天我评论里突然多出来几位仁兄挺有意思。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些人就是水军,还是《芝麻胡同》某位主创的粉丝。

    我通篇全是剧评,就剧情论剧情,《芝麻胡同》不是架空历史,它标榜的叫年代戏,还京味儿的。年代戏就得尊重历史没错吧?那么我指出的哪个史实错误本身是错的,请指出来我考证改正。知识分子没什么问题不能摆在桌面上谈,即使是乱伦,近亲结婚,杀人放火,也可以分析合理性。但是既然标榜了年代戏就不能走架空历史的路子,我吐槽这剧又当又立又如何?

    水军的话,有几句给你们:

    说我上纲上线的,上的什么线?底线吗?观众的底线被挑战了,物不平则鸣,电视剧放出来只能听好吗?

    这我还没评到王鸥小姐姐的演技,梗着脖子撇着嘴,两只胳膊直挺挺放在身子旁边,全剧一个站姿,一个坐姿,全程抹打着眼皮用一张丧脸来表现以下情绪:欢喜,悲伤,气愤,矛盾,同情,爱怜,坚定,厌恶,等等等等。

    也没说到刘蓓老师自打死了奸夫(奸夫不是我说的,是严振声亲自定的性)之后就一直装疯卖傻的演技呢。

    我说的是剧剧剧,一帮人上来就你你你。

    以下是一位“游人”朋友的评论我放这儿大家瞅瞅吧:

    “别人以前一夫多妻怎么你了,让你那么浑身难受,什么封建社会,什么现代社会。。这世界根本没什么好与坏。你怎么不说以前还母系氏族一女多男呢。。为什么不允许别人一大家人过得和睦?编剧并没有说鼓励这样,当时实际情况怎么样你知道吗?问过你爸妈或者你爷爷奶奶没?解放时候有没有逼人离婚?了解下再说吧”

    人身攻击部分我不评论,因为我不是下三滥。我只在这里借这位朋友的话,说一下母系氏族的婚姻制度。

    母系氏族是多女多男群婚制。以女子为生产主要劳动力的社会,女子可与多名男子生育子女,生育子女归女方所有,传承女方血脉,与男方无关(就是说宝翠翠应该叫翠宝宝),母系氏族一个经典神话就是女娲补天,她自个儿补的吧?你见女娲补天是和好多个男的和力补的吗?所以母系氏族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有“圣人皆无父”一说。母系氏族其中并不涉及成熟的婚姻关系,更不存在稳定的一妻多夫。相应男子也可以与多名女子发生关系,生育子女,并不承担法律以及道德层面背弃以及出轨的责任。照这位朋友的说法,《芝麻胡同》倒像是母系氏族!

    另外如果你觉得这一大家子和睦,那我祝你家永远如此和睦。你回家拜年就说祝大家如《芝麻胡同》般和睦,看你爸你妈你爷爷你奶奶抽你不!

    最后这位仁兄觉得我写的东西叫“女权”,严重的那种。我却悲从中来,比被人身攻击还悲伤。9012年了,这里还觉得反对一夫多妻,反对又当又立,反对贪财好色,反对中年妇女争取婚姻中受法律保护的行为受污蔑,叫女权!那么现代妇女要求的平等政治权利,工作权利,受教育权利,生育及不生育子女的自由,等等等等,就应该叫特权了吧?

    何以愚昧到如此地步?

    3.22 看完第53、54集后的补充:这个编剧是一点儿历史知识都没有啊!说说什么是戏剧冲突的铺垫。

    虽说编剧同志的历史知识匮乏这件事在前面52集里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到现在了每一集都还有新惊喜。

    第53集,屏幕打出“1968年秋”,严谢和辛红的情感戏过后,为了引出全院儿的爸爸们对冯鹤年同学的批判和思想改造,编剧安排严谢被抓进一个叫“公安局”的机构。大伙儿前前后后大半集戏出现无数次“公安局”“自首”。也不知道这是编剧的“反讽”呢,还是编剧倒霉撞枪口上了。不说1968年还好一点,说1968年,咱们就说说1968年严谢会不会被抓进公安局。1968年中国有一件大事爆发,就是文革中的“砸烂公检法”运动,公安系统首当其冲被打击,到1968年秋正是这个运动最水深火热的时候,公安系统遭到彻底破坏,公安人员被迫害的不计其数。编剧一定是没读过罗瑞卿大将的任何传记,不知道49-59年担任过公安部部长的将军在1966年被批斗,被迫跳楼自杀未遂,导致终身残疾的事。1978年罗瑞卿大将重新被启用后担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工作繁重,到部队视察时由于要坐轮椅,需要战士们抬上抬下,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更好的工作,也为了自己的骄傲,将军到海德堡接受左腿手术,手术成功,却因为心肌梗塞于手术当晚去世。(去百度下罗瑞卿事件,大家就会知道什么是文革。《芝麻胡同》里的文革倒像过家家,一派祥和,把严家院子描绘的如文革中的桃花源一般。)

    1966年罗瑞卿事件后,继而发生1967年七二零事件,1968年全国开始彻底砸烂公检法。警察都没了,请问严谢是被抓到哪个公安局去了?

    1968年是北京武斗最严重的时期,基本上黄昏开始就静街了,红楼和造反两派不定期开战,严谢大晚上在街上走?就算色胆包天他也不敢吧?好,他被抓了,那抓他的又是谁?武斗分子才不管你手抄本和光屁股大美妞素描呢。怀疑你是敌人敢跑不打死你。再说武斗分子也不管抓流氓啊。

    编剧写1972年没问题,写1968年,就只能再一次被历史戏耍。

    再说就算有公安局,传阅黄色手抄本是流氓罪,冯鹤年进去了,严谢看了手抄本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啊,一下不折俩吗!严家人都傻啊!严谢还有辛红的泳装素描呢,合着他是放不出来啊。

    另外请问冯大福同志为什么住家里?他到底是不是革命军人?军人的特点是统一军事化集中管理这是常识吧?全北京也就芝麻胡同的军人私自住家里。

    这就是2019年开年第一部“年代戏”编剧的水平!

    另外说说什么是戏剧冲突的铺垫。

    我在前文反复论述了两个问题:人设要立住和戏剧冲突要有铺垫的问题。

    人设我写过了,现在说戏剧铺垫。

    比如小黑子这两集又突然反转,对严振声充满愧疚,处处维护。前两集要搞严谢,这两集就敢站在院里给人家充亲叔叔了。为什么呢?反转的点在哪里?

    铺垫和为反转找理由很难吗?和编剧同志说一声,其实一点也不难。在那个年代,对一个人由仇视到感激,一个很微小的瞬间就可以了。可以是1959年我快饿死的时候你给我掰了半拉混合面儿窝头;可以是1966年我背错了口号,忘了说“林副统帅身体健康”时,你默默看了我一眼但是保持沉默;可以是1968年外面武斗,我儿子参加了造反派,你和我一起冒着危险跑到清华把他揪回来。以上任何一个举动,都会让我对你的恨变成感激。

    比如《悬崖》里的顾秋妍,在野外发报被伪军追赶,躲在悬崖底下,毁了自己的良民证,点着一根烟,手指套在手榴弹的拉环里,准备炸死自己,不能留脸,顾及周乙。只有半集,观众就会瞬间原谅她之前做的所有蠢事,给周乙制造的麻烦,原谅她所有的自以为是,自作主张。因为你会想起:中国历史上有那么一群人,为了你能在今天过上这样的生活,他们当时去过了那样的生活。他们是民族主义者,他们值得被崇敬。

    但是编剧写了铺垫吗?他没有!小黑子忽然就被良心覆盖了全身。但你丫倒是从大北屋搬回跨院儿啊,你也不!这是什么编剧啊?业余的吧?

    说好了为了艺术当模特,泳衣一出场立马改接吻。这编剧一脑子就剩男盗女娼了吧?按照本剧一个孩子必有两个爸爸的原则,估计最后一集严谢为了救冯鹤年牺牲,留下辛红的遗腹子,冯鹤年娶辛红。辛红生下有俩爸爸的孩子,全剧完美收官。

    3.23 看完55集的补充:现在的编剧都是为了引起观众的观影不适吗?(顺便我还说的是《都挺好》)

    播完了,以下是总结,夹杂一些评论里我和另一位朋友的一些讨论。大家求同存异。

    首先,再抖抖法律书包吧。电视剧和观众间也是一种不完全的合同关系。电视剧取名字,做宣传,请卡司,是给了观众一种承诺,承诺我大概要做到些什么。比如《悬崖》他就得写谍战,《我不是药神》一定与医疗问题相关,《用我的名字呼唤你》要写爱情,《伯德小姐》一定有青春期的迷茫与激烈,《布鲁克林》一定有一些事情发生在布鲁克林,有布鲁克林对人物的影响。《芝麻胡同》如果最一开始承诺的是三角恋情和架空历史,那没问题。可是百度百科和豆瓣介绍是这么写的吗?不是吧?主创人员上节目,是这么说的吗?不是吧?于是观众觉得受到了欺骗。标榜年代戏,史实错误几乎每一集都有;标榜“京味儿”,又有多少北京人当时这么活着?

    这世上很多的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是荒诞的,充满着无理的巧合的,都是揭示人性的丑恶的,都是反讽的。荒诞并不影响任何一部作品的艺术价值。但是,将这些冲突放在一部不停标榜自己叫“京味儿年代戏”的剧里合适吗?如果这部剧从一开始就说自己是在揭露人性,那观众应该重新进行观剧前的心理建设。观众没那么脆弱,只能看真善美不能看假恶丑。我们都看过罗马史,知道十字军东征,给权游打过5星,也知道《索多玛城120天》演的什么。也别太低估观众的哲学思维能力了,大家都是成年人。比如都是翻身农奴做主人,契科夫的剧本《樱桃园》就可以是传世名著,没人会产生看到小黑子之后的厌恶感。所以《芝麻胡同》标榜的是什么?我说了太多次我不说了我累了。老北京人是像严振声这么活着吗?你不能说那你怎么知道没有那么千分之一的人是这么活着的呢?这是以偏概全偷换概念。《芝麻胡同》里所有人都是散的,不是通过塑造人物性格来引发矛盾,而是为了制造矛盾让人物反转,而且是随时反转,反复反转。

    比如《黑太阳731》吧,在看作品前,只看名字,我就知道它不会是部喜剧,不会是部爱情剧,不会是部京味年代戏,因为明晃晃的731在那里摆着,我知道我会看到暴行,看到人性中人不如兽的那一面,看到疯狂,也可能会看到施暴者由于对现实的不满出现善的转化等等。事实上这部电影也是很多人的童年噩梦,观影不适感是肯定的,但是观众不会骂编剧。可是在电视剧开始前,看到《芝麻胡同》这四个字的时候,有哪位观众期待看到这55集里演的内容了么?再说一遍,我批判的不是人性,不是艺术,是又当又立。如果这部剧叫《我的爷爷和奶奶们》,也别拿沁芳居说事儿,也别拿京味年代戏说事儿,那么或许这其中的一些狗血可以被原谅。但是逻辑上的硬伤,这锅没人能替编剧背。

    这编剧、导演和演员,通过这部剧,赚的不是揭露人性假恶丑的钱,他们赚的是“京味年代戏”的钱,却没干自己承诺自己要干的事儿!这剧好人不像好人,坏人反而被怀念,年轻人让人恶心,老一辈让人不齿。至少最初我在看见《芝麻胡同》这四个字的时候没料到会感受到这么强烈的观影不适。剧终还要一口一个“咱们中国老百姓”,天呐中国老百姓真不是您这样儿!

    最后放大说两句:难道现在的编剧的表现手法就是为了给观众造成观影不适,从而创造话题,达到爆火,上位,创造经济价值的目的吗?

    不只《芝麻胡同》,隔壁《都挺好》也是。这部剧揭示了中国戏剧史上一个空白区,就是父母一定值得被孝顺吗?父母会犯错吗?坏人会变老吗?

    这本没有错啊,很好啊,你顺着这个思路往下写啊!

    但是编剧不!编剧让角色急转直下,在老父亲已经彻底被编剧写成无赖之后,本无错的儿女开始莫名其妙反思,更加纵容,硬找锅背。编剧就是要这样让好人不得好报,把观众气哭,让观众骂角色,制造话题。这就是好剧吗?编剧们现在怎么都这么下作啊。我今天开始写《都挺好》,想看的移步。

    《芝麻胡同》到今天我写完了。

    3.26 今天开始我开始写这篇剧评的番外篇,考证所谓京味儿剧里涉及的一些场景是否能真实存在。

    《番外一:六国饭店的老板会那么孬吗?》

    《芝麻胡同》的前世今生,开始在六国饭店一场无厘头的强奸未遂,英雄救美既遂的案件里。牧春花被看了一眼后,两个男人从此开始万劫不复。那么六国饭店是个什么场所?它的老板会不会坐着黄包车去酱菜厂定酱菜,然后给一个腌酱菜的道歉?谁敢在六国饭店强奸女招待,还让老板看门儿?

    民国的开放程度,是超出现代人想象的,而北京在三、四十年代的开放,是与众不同的。人们在讨论民国时的开放,说得最多的是大上海的歌舞升平,鱼龙混杂,觥筹交错,或者广州的人才输出和回流,帮助新思想在中国蔓延。这里提一部记录片《幼童》(豆瓣评分9.4,建议大家看),讲述1872年至1875年间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120名幼童留学的轶事。片子附着120人的名单,有意加上了籍贯,几乎全是广东人,其次是江苏人(当时上海属于江苏)没有一个人来自天朝帝都-北京!Why?!引人遐思。

    北京,或者叫北平,在晚清和民国时的开放自成一派。拿北京和南京比,南京处处透着两个字“不敢”,中山陵不能说不壮观,可是上完了那些个台阶后,上头根本没什么。总统府更是小气,那个后花园子难怪宋美龄不爱住,仿佛是为了显示元首的廉洁而建的。六朝古都,处处透着凄凉,恰似韦庄的诗:最是无情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从唐朝到民国,气质没变过。

    但是看看北京,它老旧,凛冽,肃穆,从不排外,藏污纳垢又透着尊严。外国人来了?来呗,还怎么着啊。我之前在微博上写过一句话:北京,千百年来,更懂得如何用所有人的奉献,来成就一个人的欢愉。

    北京难道不开放吗?当然不。清帝退位一纸诏书,北京人欣欣然接受紫禁城里那位没了的事实。南北和谈里袁世凯却始终占着上风。外国公使们吵吵着民主,屁股却黏在东交民巷,不肯走,为北京着迷。斯诺夫人Helen Snow说“北京是外国人的天堂”。上海?那哪是中国?那是比巴黎还巴黎的东方巴黎。不在北京住一住,你好意思说你知道中国吗?斯诺夫人当时就每天骑着自行车串胡同子,不知道看见《芝麻胡同》会不会吐血。哈哈!

    六国饭店就是坐落在这个时候的前门,见证这段历史。这个地方只能用光怪陆离来形容。每天来来往往,有巨贾豪商,有军政要员,有明星戏子,有妓女掮客,有各国间谍,有军统特务,有下野隐居的高管,也有为父报仇的刺客,有名媛也有杀人犯,每天爱恨情仇与裸体派对一齐上演,好不精彩。

    1937年发生的著名英国公使养女Pamela Werner的被杀案也与六国饭店有关。根据Midnight in Peking的披露,Pamela就是在六国饭店认识了当时在北京的牙医Wentworth Prentice,后者追求未遂,后将她杀死并肢解在狐狸塔下。作案手法极其利落,内脏全部遗失但失血很少,几乎可以断定作案人有医学背景。去看《邪不压正》,那里面有。

    百度六国饭店,会发现它很多民国奇案联系在一起,比如施剑翘刺杀孙传芳案(在《邪不压正》里周韵的角色隐喻施剑翘。但是吧,我觉得姜文的每一部戏,他老婆都嫌多余,去了刚刚好),张敬尧遇刺案(这是军统一次标志性刺杀,证明军统其实并不都像《潜伏》里描述的那样愚蠢);也见证了历史,比如东北易帜,1949年国共北平和平谈判等。

    六国饭店最初由英国人融资,据说由法、美、德、日、俄投资,所以叫六国饭店。1937年前都是由六国宪兵维护治安,有人敢在里面强奸女招待的可能性很小。但是1948年抗战后,可能由于日本、德国战败撤资,英、法、美由于在战争中与日本直接交战或宣战,抗战中可能撤资,六国饭店由在东北痛击日本的俄国接手的可能性很大。所以《芝麻胡同》里选角六国饭店老板看起来是个俄国人这个还是很有心思的。但是你想想如果周恩来总理会在1949年在这里和张治中将军谈判,那么这个地方会随便允许一个人强奸自己的招待员吗?真是匪夷所思。我觉得六国饭店是没有这么low。它在民国更像高配版《布达佩斯大饭店》,形形色色的故事上演,由于它的“六国血统”更多的是充当一个中间人和旁观者的角色,还是一个相当值得尊敬的地方。

    《番外二:一笔糊涂账,严振声到底多有钱》

    剧评正文开篇我就批过编剧压根儿就没调查过民国时期一块大洋的购买力。1千,3千,5千,1万,一通乱招呼,单位通通是大洋,而且剧里隐含的意思,卖酱菜的可比卖古董的阔绰。虽说买卖有大小,现在卖房子的也可能没有卖假货的有钱,可是咱们也得差不多点儿吧。要是严振声真这么趁钱,那文革没拉他出去游街真是便宜他了。

    再抬一位伟人出来和严老板比比吧-鲁迅先生(这剧评写的我觉得有辱圣人斯文都)。《鲁迅日记》里详细记载了先生的收入和支出,伟人就是伟人,给后世留下很多珍贵资料,关键时刻可以用来打脸。

    我其实一直反对拿大洋和现在的人民币做比较。因为第一时代不同,通货膨胀率不同。第二人民币是现代符号化的纸币,大洋还是银币本位,也就是说是真的含有银子本身的货币。从本质上就没什么可比性。第三近代由于政权更替频繁,锻造工艺良莠不齐,劣币驱逐良币等客观因素,大洋本身也不统一。

    那人民币比较不出来,咱们就拿严老板和鲁迅先生比比。鲁迅先生是民国的顶级知识分子。有多顶级?根据《申报》老板史量才的记录,鲁迅先生的稿酬是当时全国第一。

    根据《鲁迅日记》记载,现在的鲁迅博物馆当时是花800大洋买的,严振声给牧春花他爹买盘尼西林花了1.2个鲁迅故居。

    鲁迅在八道湾的旧宅,长安街边,就是后来周作人一直住着的那套,三进四合院儿,是3500大洋买的,木子爷卖给吴友仁的一个破瓶子是5000大洋,值1.4个三进四合院儿。

    严振声的破翡翠扳指,木子爷估价10000大洋起,算上包浆要翻倍就是20000大洋。根据《鲁迅日记》统计,鲁迅先生从1912年到1936年去世,24年,买书占了他的总收入的大约十分之一,是大约12000大洋。那么粗略算下来,严振声的破扳指值民国第一知识分子24年总收入的六分之一。我勒个去!有钱!估计当时全国首富同仁堂都没他有钱!但是…这么有钱还被吴友仁欺负到生不如死,那吴友仁…我的天哪!细思恐极。

    扯淡的编剧。

    《番外三:也得说说演技》

    其实不太想评论《芝麻胡同》里演员的演技,因为演技应该是依托于剧情的,剧情的底子烂了,演员能怎样啊?这锅演员不能背。

    但是既然接了这部戏,还是能分出个高低好坏来的,一部戏不评价演技不圆满。今天想说说演员的出身是不是很重要。

    刘蓓老师:觉得单论演技来说,刘蓓老师算不过不失。林翠卿这个角色比较讨巧,占尽了道德制高点,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同情。除了中间和宝翔一段感情实在太狗血,直到剧终还是很受观众待见的。

    刘蓓是学京剧的出身。所以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讲究“点到为止”。举手投足都非常有分寸。脸在镜头前的角度也很妩媚,很会找45度角的位置。刘蓓老师很多剧照和生活照角度选取也很好。唱戏的人眉眼间都有一股讨喜的神态,尤其刘蓓老师是主攻大青衣,笑起来特别的“开”。

    年轻的时候是演王朔冯小刚的戏成名,从《过把瘾》《编辑部的故事》到《甲方乙方》《一声叹息》。其实这两位说实话,都不太尊重女性。女性角色在王朔和冯小刚手里多是用来衬托男性内心变化的道具。这四部戏里刘蓓老师的作用:一个靠脸不会唱的歌星,一个不着调大龄女青年,两个小三。说不是花瓶都没人信吧。成也王、冯,败也王、冯。名是出了,没来由给自己扣了一个喜剧演员的帽子。

    最惊艳其实是看她《红色康乃馨》里的周若冰和《老有所依》里的雷颂华。惊觉原来刘蓓老师适合演女强人类型的角色,手长脚长,身高有气势,方脸型配短发有型有款,唱戏练的柔软身段在关键时刻也不会让人觉得过分刚硬。《红色康乃馨》里看她和奚美娟演对手戏,演员间互相调动,第一次我觉得原来奚美娟老师也并不是只能演含辛茹苦的母亲。

    《芝麻胡同》里刘蓓演得忒累了,两部分觉得她力不从心,一段抽大烟,一段是得了失心疯之后。不是她不能演,而是实在和她理解的人物性格相悖:大家闺秀可以是大大咧咧的泼辣性子,但是不能让人这么糟践吧。所以她用了喜剧的处理效果,用插科打诨,撒娇撒痴,装疯卖傻带过去了。幸亏长了一张人畜无害的脸,又没有“过”,才侥幸过关。在《大戏看北京》做节目的时候,刘蓓话很少,只是斜低着头半苦半意味深长得笑。看完剧我是理解她这个表情了。

    何冰老师:何冰老师在这部戏里表现得更像一个职业演员,好听里说叫“职业素质”,难听里说就是“油”。这部剧让编剧和导演写的太恶心,角色反转太多,没有统一人设。因此何冰老师只能发挥他话剧演员的特长,把戏分成一幕一幕得演。在这个场景里,严振声需要认怂,好的,那么今天我认怂;在下个场景里严振声需要大义凛然,好的,那么我今天大义凛然;娶牧春花的时候对林翠卿情深意重,OK我可以;离婚的时候道貌岸然,任你闹出大天我只是低头嘿嘿讪笑,我也OK啊。何冰老师在这部戏里表现出了一个职业演员的工作方式,或者说就像一个项目经理在做一个很艰难的项目,也算是完成了。

    其实何冰老师在不少戏里都是这样的。他是个好演员,这由国家已经给他定过等级了:国家一级演员。不用别人多言。但是咱们来说说职业演员这回事儿吧。何冰老师这么多年从介子推演到宋慈,从历秋辰演到何五,这个跨度就叫职业演员,作品有量有码有碑有奖。但是感觉和他血肉相连的是《甲方乙方》里的梁子,《十二公民》里的8号陪审员和《白鹿原》里的鹿子霖。

    梁子时期何老师还有点小鲜肉气质,是电影的颜值担当,很有点不羁,这是金牛座的本质。《十二公民》强调细节,考验的是演员的五官控制微表情的变化,这是演员的业务水平。《白鹿原》里的鹿子霖太传神,说实话,全剧唯一一个演绎的比原著写的还好的角色,秒了张嘉译和翟天临,这是演员的艺术成就。(顺便说一下李沁,85后里少数能演戏的女演员,绝对的被低估。)

    《芝麻胡同》嘛~一个活儿而已,演完了算了。

    王鸥:为什么观众对综艺里的王鸥比对戏里的王鸥更宽容呢?因为明侦里她本我出现,性格不娇气,放得开,反而圈粉。现在的社会,不娇气的美女真的太难得了。

    但是演戏她就是一个字:僵。仿佛演戏的时候王鸥小姐姐特别记得自己曾经是个模特。《芝麻胡同》她走路手都不动的,一副直挺挺的腰板子,木乃伊一样。

    再说表情,演员演戏,五官上有几个关键位置:首先是眉毛,然后是眼睛,最后是舌头。咱们就别要求王鸥小姐姐的鼻子和嘴唇能像Jennifer Lawrence和Nicole Kidman那样自由扭动了。Nicole Kidman在Bewitched里演鼻子会奇怪扭动的女巫,她的耸鼻子动作是纯天然的,不是特效。演员接受采访时说:不会点特异功能怎么能接到戏呢?她来了中国肯定特别惊讶,中国的演员们,连眼皮都没睁开就能接到戏。

    基本这三样王鸥小姐姐没一样会动的,根本没资格演戏。顺便说一句周迅有一段时间很摆不正自己舌头的位置,不信去看看《有一天》,别扭死了,《如懿传》倒好了。

    冯文娟:这部戏里抱期望最大的是冯文娟。因为近年来冯文娟真演了不少大戏,去年《无双》里能和周润发和郭富城对戏不露怯,对她很是刮目相看。这甚至不是和发哥第一次合作,之前《大上海》里也有同台。《赤道》《龙门飞甲》《湄公河行动》《建军大业》,虽然都不是主角,但是起点真心不俗啊。她外形有一种倔强感,本来可以很高级,不知道怎么接了这么一部烂剧。全剧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人物性格像掉在地上的豆腐一样,乱七八糟。

    这部戏最该骂编剧的是演员。

    【详细】
    1002920226
  • 再也不见你挑眉
    2019/3/6 10:55:17
    评价+吐槽

    是个值得吐槽的剧,

    演员整容吸引人,题材也吸引人. 好了,夸完了,开始吐槽(也有总结其他人吐槽的点):

    按剧情顺序来说吧,

    1,春花一登场就左右逢源化解男主遇见醉鬼的尴尬,遇到军官就变傻了?似乎就开始灵光了一下,之后智商情商都在逐集衰减……

    2,男主前两集感觉是一个精明能干的人,也就是怕老婆罢了,做生意时那么理智,遇到个酒鬼就能直接玩命?还能毫

    是个值得吐槽的剧,

    演员整容吸引人,题材也吸引人. 好了,夸完了,开始吐槽(也有总结其他人吐槽的点):

    按剧情顺序来说吧,

    1,春花一登场就左右逢源化解男主遇见醉鬼的尴尬,遇到军官就变傻了?似乎就开始灵光了一下,之后智商情商都在逐集衰减……

    2,男主前两集感觉是一个精明能干的人,也就是怕老婆罢了,做生意时那么理智,遇到个酒鬼就能直接玩命?还能毫不犹豫到一酒瓶子打翻大领导,不知道百年老店是咋开的?是不是剧情一开始是前一任掌柜刚死?

    3,爱情拉锯战,本来嗑着瓜子看了几集,越看越不对劲,从第2集到第15集都特喵的在谈结婚的事,不是男主不同意就是女主不同意,都同意了就是老爷子不同意,老爷子同意了就是男主原配不同意,原配同意了下人不同意,下人同意了女主又特喵的不同意了…… 你在逗我?

    4,糊弄人的逻辑,掏粪的被一勺粪吓得不行,男主刚一酒瓶干翻战区长官,第二天就跟没事人一样,毫无防范之心……

    5,感觉每个角色的性格都不稳定,比如那个吴长官,一会儿说绕一命一会儿又去折腾人,一会儿说不要当着老百姓动粗,一会儿又在饭桌上面目狰狞……

    6,打4,5星的是没看过其他剧吗?抱歉说的有点武断,我真的是看得我有一句mmp想要讲

    【详细】
    10025563
  • 别和我装
    2019/3/5 18:26:06
    吐槽王鸥

    王鸥演的戏看过两部——广受好评的琅琊榜和伪装者。看完之后我会觉得琅琊榜的秦般若比伪装者的汪曼春演得好。这其实是一种错觉,实际只是因为秦般若虽然戏份不少,但基本属于工具类角色,没什么内心刻画,所以不容易出错;到了汪曼春,比秦般若难演几倍,就有点掉链子了。

    所以,在欣赏这两部剧的时候,王鸥的表演多少给我带来点困扰。不过影响不大,毕竟我主要看得不是她。

    芝麻胡同是女一了,不

    王鸥演的戏看过两部——广受好评的琅琊榜和伪装者。看完之后我会觉得琅琊榜的秦般若比伪装者的汪曼春演得好。这其实是一种错觉,实际只是因为秦般若虽然戏份不少,但基本属于工具类角色,没什么内心刻画,所以不容易出错;到了汪曼春,比秦般若难演几倍,就有点掉链子了。

    所以,在欣赏这两部剧的时候,王鸥的表演多少给我带来点困扰。不过影响不大,毕竟我主要看得不是她。

    芝麻胡同是女一了,不看她不行,困扰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10024385
  • 错错
    2019/3/4 20:31:24
    二星只给演员和京话,剧情就是个渣

    #电视剧芝麻胡同# 破电视剧什么玩意儿啊……

    狗血的一批,更别说剧情逻辑了

    白瞎了这堆好演员

    姓严的都过继出去了,都不姓俞了,还特么肩祧,佻你妹哦,弄个儿子孙子回去都比这主线有逻辑吧,好吧,剧情需要

    人家太太这孙子都有了,起码奔四的人了。大家小姐,当家的要死了,这么要强的人去抽大烟?呵呵哒

    太太给自己给自己公婆送了终,有了后,还有孙

    #电视剧芝麻胡同# 破电视剧什么玩意儿啊……

    狗血的一批,更别说剧情逻辑了

    白瞎了这堆好演员

    姓严的都过继出去了,都不姓俞了,还特么肩祧,佻你妹哦,弄个儿子孙子回去都比这主线有逻辑吧,好吧,剧情需要

    人家太太这孙子都有了,起码奔四的人了。大家小姐,当家的要死了,这么要强的人去抽大烟?呵呵哒

    太太给自己给自己公婆送了终,有了后,还有孙子了。一个生父说休就休?呵呵哒,七出三不出被你们吃了啊?

    一个酱菜铺子的娶了大家小姐也就不吐槽了,还跟军阀干?铺子做大这个当家起码有一定的交际能力和发展观吧?跟有枪的干?脑子喂了狗?

    那个春花我都懒得吐槽,又婊又立的……

    反正就是觉得哪个狗血网络小说给上剧了,乱七八糟。再次感慨白瞎好演员。

    以上来自不看电视剧但跟着老人没事就得搂一眼,结果觉得眼瞎了的宝宝。

    【详细】
    10022407
  • 张兆楠楠
    2019/3/2 13:21:10
    就烦这现在拿京味儿炫技的。

    这台词太油腻 玩命往上堆老北京话 听着恶心 过去老北京是这么说话么 goujibatanxianzi 一个点 估计傻柱也是这一个团队拍的 好在那情节还凑合 这芝麻胡同简直尬得一比

    现在好多软件的评论都是什么就喜欢这京片子味儿 地道 好听 有腔调...有个屁 这TM叫拿腔拿调

    回头再看看我这一辈子 人生几度秋凉 真比这几年拍的号称拍老北京故事的强多了 不明白何冰这票

    这台词太油腻 玩命往上堆老北京话 听着恶心 过去老北京是这么说话么 goujibatanxianzi 一个点 估计傻柱也是这一个团队拍的 好在那情节还凑合 这芝麻胡同简直尬得一比

    现在好多软件的评论都是什么就喜欢这京片子味儿 地道 好听 有腔调...有个屁 这TM叫拿腔拿调

    回头再看看我这一辈子 人生几度秋凉 真比这几年拍的号称拍老北京故事的强多了 不明白何冰这票人为什么老拍这种没营养的剧 对了还有老炮儿 也是这毛病 只能让有故事的老北京共鸣 而非故事和演技本身

    老一辈的没的说 有点怀念李成儒了

    【详细】
    10015278
  • 杨冬
    2019/3/2 0:42:26
    故事线里的bug,戏骨也填补不平的坑

    1.严老板一边因为被吴友仁逼得走投无路,不惜冒险犯难,鱼死网破;一边因为牧姑娘秀色可餐,不惜林太太伤心吃醋,各种撩骚,筹备婚礼,严老板两种心态各种切换,不是心大而是傻缺,不符合正常人物心理心态发展逻辑。

    2.六国饭店俄国老板,一边助纣为虐,不仅为顾客强奸女招待提供机会甚至还看门站岗,人品无下限;一边到酱园子主动向严老板忏悔,为牧姑娘辩解,展现率真人品,这俄国老板两种相反人品转化生

    1.严老板一边因为被吴友仁逼得走投无路,不惜冒险犯难,鱼死网破;一边因为牧姑娘秀色可餐,不惜林太太伤心吃醋,各种撩骚,筹备婚礼,严老板两种心态各种切换,不是心大而是傻缺,不符合正常人物心理心态发展逻辑。

    2.六国饭店俄国老板,一边助纣为虐,不仅为顾客强奸女招待提供机会甚至还看门站岗,人品无下限;一边到酱园子主动向严老板忏悔,为牧姑娘辩解,展现率真人品,这俄国老板两种相反人品转化生硬,不合常理,难以立足。

    3.酱园子欠一屁股债,严老板不仅没钱进货,甚至欠吴友仁三千钱块钱,随时有被砸场子的风险;在此情况下,严老板在不知道是为哪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不惜生命代价不惜花一千块,买药救人,这不符合一个精明老板的人设,也不符合生活常理。

    ……诸如此类刻画人物中出现明显违背人性规律的bug还有很多,所以这故事逻辑硬伤累累,即便再多再优秀的戏骨,也填补不平!

    究其原因,戏剧冲击力强,电视连续剧叙事空间大,导演想用电视连续剧的大空间释放戏剧冲击力,但是没有做好每个话剧场景的转场,过渡与铺垫,导致故事线割裂,出现逻辑错误。说白了,叙事节奏很重要,叙事合理性很重要。

    【详细】
    10014509
  • 闲来无事看电视
    2019/3/1 19:21:12
    民国版《傻柱》之严老板的两个女人与一缸酱菜的故事

    喜欢何冰老师的剧,正面角色是宋慈,反面角色就是赵二,这两个角色让人影像深刻。个人意见:何冰老师是国内第一个正面反面都能来的好演员!我为我的言论负责。何冰老师严肃起来一身正气,撒泼耍混那是一身的痞气,国内老戏骨都过于脸谱化,唐国强,李幼斌,陈宝国,只能来正派人物,反派角色只会让观众分分钟跳戏。

    喜欢何冰老师的剧,正面角色是宋慈,反面角色就是赵二,这两个角色让人影像深刻。个人意见:何冰老师是国内第一个正面反面都能来的好演员!我为我的言论负责。何冰老师严肃起来一身正气,撒泼耍混那是一身的痞气,国内老戏骨都过于脸谱化,唐国强,李幼斌,陈宝国,只能来正派人物,反派角色只会让观众分分钟跳戏。

    10013340
  • 猴头虫
    2019/2/26 16:13:18
    魂牵梦绕的北京土话里的门门道道儿

    京腔京味配上老北京的景色物件,看得我一个不在北京的北京人魂牵梦绕的。

    京腔京味配上老北京的景色物件,看得我一个不在北京的北京人魂牵梦绕的。

    【详细】
    1000767
  • 木石子
    2019/2/23 10:54:28
    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老人的脸也这样?

    第一集,常戎兄就领了盒饭,“亲爹”哭得那个惨啊!不得不佩服毕彦君老师的演技,那份真情把我都感动了!谁知第二集,画风一转,老爷子把眼泪一抹,就给“二儿子”说上亲了!

    人们常说,六月的天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老人的脸也这样?

    悲剧转喜剧,一来出其不意,二来不让观众看着沉重。我想这大概是导演的深意。

    不过,仔细一想,细思极恐啊!

    老爷子哭大儿子时梨花带

    第一集,常戎兄就领了盒饭,“亲爹”哭得那个惨啊!不得不佩服毕彦君老师的演技,那份真情把我都感动了!谁知第二集,画风一转,老爷子把眼泪一抹,就给“二儿子”说上亲了!

    人们常说,六月的天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老人的脸也这样?

    悲剧转喜剧,一来出其不意,二来不让观众看着沉重。我想这大概是导演的深意。

    不过,仔细一想,细思极恐啊!

    老爷子哭大儿子时梨花带雨,那感情不假,可是为什么,短短一个月就将之抛诸脑后了呢?

    其实,老头哭得不是儿子,是他们家的“血脉”,哭得是愧对先人,哭得是俞家从此绝种。当他突然找到办法传宗接代时,他儿子的死对他而言,已经毫无意义,就像一个孩子心爱的玩偶破碎,父母把另一个玩偶放到他面前时,破涕为笑!

    当然,这不是说老爷子有多坏,坏的是那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伦理思想。不夸张地说,现在有多少父母养孩子不是这样的观念呢?

    【详细】
    9999455
  • 大嘴气得直哭
    2019/2/22 21:14:24
    一些吐槽

    1.男主和原配夫人再生的孩子不是俞家血脉,男主娶个小生了孩子就是俞家血脉?

    2.女主牧春花,巧舌如簧靠美色和话术从醉酒客人手里解救男主,面对军官欺负半推半就,无能为力,最后还要靠男主来救。那么话说回来,男主能拿救女主,面对酒鬼的时候不能救自己?薛定谔的主角光环。

    3.一边做着酒店女招待,一边想要立牌坊。一边想立牌坊,一边愿意当妾做小???

    4.刘翠卿招谁惹

    1.男主和原配夫人再生的孩子不是俞家血脉,男主娶个小生了孩子就是俞家血脉?

    2.女主牧春花,巧舌如簧靠美色和话术从醉酒客人手里解救男主,面对军官欺负半推半就,无能为力,最后还要靠男主来救。那么话说回来,男主能拿救女主,面对酒鬼的时候不能救自己?薛定谔的主角光环。

    3.一边做着酒店女招待,一边想要立牌坊。一边想立牌坊,一边愿意当妾做小???

    4.刘翠卿招谁惹谁了,找谁说理去

    ——

    1912年,以唐绍仪、蔡元培、刘冠雄、宋教仁等26人为发起人,公布《社会改良会章程》。第15条,提倡戒除承继兼祧养子之习。(《中国法制通史》第9卷《清末?中华民国》)

    ——

    林翠卿林翠卿林翠卿!

    剧播第一天跟着我妈看了两集就过来吐槽了,没注意人家叫什么,怪不好意思的

    ——

    欢迎有理有据进行讨论。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乱扣帽子,老子就删你的评论。

    略略略(//?//)

    【详细】
    9998456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