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头

    全18集
  • 主演:
  • 地区: 中国大陆
  • 年代: 2014

白头影评

88772222
  • 2020/6/25 14:19:56
    也就一般
    看这部剧的时候,我感觉他就很像一部广告宣传片。本来也就没有抱多大期待,国产小本电影嘛。我是因为陈君何去看的。一开始觉得女主挺好看的,后面越看越觉得她的妆容和服装像一笑倾城的。而且女主也有点模仿郑爽的感觉。很讨厌女主,可能这部剧想帮她打造一个可爱鬼马精灵的形...  (展开)
    看这部剧的时候,我感觉他就很像一部广告宣传片。本来也就没有抱多大期待,国产小本电影嘛。我是因为陈君何去看的。一开始觉得女主挺好看的,后面越看越觉得她的妆容和服装像一笑倾城的。而且女主也有点模仿郑爽的感觉。很讨厌女主,可能这部剧想帮她打造一个可爱鬼马精灵的形...  (展开)
    【详细】
    12683214
  • xxmgzfjAmgkg
    2022/3/6 16:00:04
    疼痛难免,然后呢?This is going to hurt, and then?

    最后一集最后一幕,Adam穿着崭新熨贴的白衬衣,眼睛里也有了光彩,虽然毒舌仍在,但看着不再是前面六集丧到不行的模样。

    这一幕之前,是Adam脱掉衣服跳进湖里,想必到最后一幕时,Adam也已经把自己的精神清洗了一遍,he survived.

    同样在这一幕,Adam

    最后一集最后一幕,Adam穿着崭新熨贴的白衬衣,眼睛里也有了光彩,虽然毒舌仍在,但看着不再是前面六集丧到不行的模样。

    这一幕之前,是Adam脱掉衣服跳进湖里,想必到最后一幕时,Adam也已经把自己的精神清洗了一遍,he survived.

    同样在这一幕,Adam再一次“意外”帮助一名车里的产妇接生,但这一次,也是全剧中唯一一次,他的衣服没被弄脏,没有沾上任何不可名状的东西(相比之前的血迹、呕吐物、精液、灰尘等等)。我想这也暗示着,Adam之后不会像以前那样,轻易深陷环境的淤泥,轻易被周遭污染,甚至被吞噬。

    所以,虽然最后一集看得我哭到不行,但我还是被这样的结局轻轻抚慰住了。

    然而冷静下来后,我又开始反思自己的“被抚慰”,甚至开始警惕,这样的抚慰来得太容易了,就像Shruti哀悼仪式上那棵弱小的橡树,被随意栽下,日后不久就会被随意践踏。

    本篇影评,我试着从Adam和Shruti两个人,慢慢道来我这份矛盾的观后感。

    必须在「个体」层面才能理解的Adam

    有人觉得本剧主cp结局be了,因为Adam最后还是当回了医生。

    但我想说,Adam让人讨厌并不是因为他是医生,而仅仅因为他是Adam,所以,我相信Adam和Harry一定会复合(能不能走到最后另说)。

    因为Harry爱的,就是作为Adam的Adam,如果不是,那么在Adam当医生这两年里,二人早分手八百次了。

    这也是为什么最后一集当Adam兴冲冲地对Harry说自己打算不再做医生了,进而希望二人再尝试一次的时候,Harry反而拒绝了:I don't think it was that simple

    是的,如果轻易归咎到医生这个职业上,Adam其实还是在逃避自己的性格缺陷,Tracy曾一针见血:如果你恨身边的每一个人,也许你只是恨你自己(if you go round life hating everybody you meet, maybe you hate yourself)

    Adam是一个无法与自己和平相处的人,他无法诚实地、安然地面对自己,因此也无法坦诚地、友善地面对他人。他自命不凡,居高临下,以为自己最聪明,以为自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if not all),以为自己很擅长工作……

    这也是我很佩服编剧的一点,TA要写的并不是一个“和普通人不一样”的主角,TA要写的,就是一个和我们所有人都一样的人,会玩忽职守,会自高自大,会对下属不耐烦,会对上司阿谀奉承,会冷嘲热讽,会懦弱无能,不会做手术就是不会做手术,没有爽文反转,也没有什么天赋异禀。

    因此只看第一集的话会很容易弃剧,我看到有一条只给了一星的短评写道:在手术室接电话?雷死我了。

    哈哈不妨对此深究一下。我们习惯了主角是不一样的,或神神叨叨,或不按常理出牌,在这样的先入为主下,无法接受“在手术室接电话”的背后,其实是对编剧的不满,觉得编剧为了塑造“不一样的”主角人设什么剧情都写得出来。

    但编剧写这样的剧情,并不是为了写出Adam的不一样,编剧的本意是想说,对,Adam就是这么一个烂透了的人。

    你觉得雷就对了。但不是编剧雷,是Adam雷。

    而身为医生,只不过是把这种性格缺陷放大了。Harry完全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会对Adam说:being a doctor is who you are,扪心自问,你真的想放弃吗?

    Adam沉默了:I don't think I can

    接着Harry抱住他,轻声说了两遍:it's ok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还会有比Harry更好的男朋友吗?不会了,Adam你这个烂人真是走运。

    必须在「机制」层面才能理解的Shruti

    Shruti真的。

    这个人物是全剧最沉痛的、最让人意难平的人物。

    第六集是Shruti大放异彩的一集,她彻底成长为一个能准确判断、果断行动、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成熟医生,甚至主角Adam在这一集都只能在她后面打下手,两个人的权力关系瞬间倒置。

    但即便如此,这些所谓的“成长”依然没能挽回Shruti。

    而我们之所以能把第六集发生的种种,理解为“成长”,是因为我们还属于“正常人”,我们作出的反应是主流价值下的反应。

    但Shruti,她早就异化了。

    这种异化早有端倪。还记得那对不幸胎死腹中的黑人夫妇吗,Shruti对他们的安慰是:你们其实不需要把它看成是一个生命,它只是a bunch of cells

    早在这个时候,Shruti就无法正常感知生命了。深陷在畸形的NHS下,自身也被压抑到心理扭曲,于是只能用更扭曲的方式拯救(解脱)自己。

    但Shruti的异化源于何处?

    比如源于她和顾问医生Miss Houghton的那番餐桌谈话,后者的直言不讳和冷酷无情,彻底浇灭了Shruti心底的希望,这些希望甚至还没来得及长出形状。

    但还可以追溯得更远一点,因为如果只停留在这里的话,我们还是容易把它归结为工作环境的恶劣,那为什么Adam没有自杀?为什么Tracy没有自杀?

    Adam当然没有自杀,因为他有一个愿意理解自己包容自己的男朋友,因为他更有一个良好的英国中产阶级家庭的主流出身背景。

    对比一下Adam和Shruti两个人居住的公寓,看到后者的时候,我忍不住就要落泪。

    一张木板床,一张薄床单,床对面就是灶台,从来没有使用过,冰箱空荡荡,只有一盒过期的牛奶,厕所呢,一个杯子一根牙刷,我甚至没看到任何护肤品。

    Shruti就是一个底层因素集合体的化身。

    也许会有人说,Shruti至少上了大学,踏入了代表精英阶层的医生一职。但不妨把自己代入Shruti,当你以为自己找到了一条摆脱底层的路,却发现它背后的机制依然畸形残酷,依然牢不可破,这样的打击,往往更甚。

    Shruti死于机制的恶,不仅仅是NHS的恶,也是阶层机制的恶,是移民机制,是性别机制的恶。

    然而更可怕的是,我们并不是不知道,相反,每个看完本剧的观众都能get到“Shruti死于机制的恶”这句话,但然后呢?

    就像Shruti在医院的哀悼仪式,我本以为编剧会在这场戏上安排各种泪点,但实际上这个仪式充满陈词滥调,充满敷衍了事,甚至人们流的眼泪,也只是例行公事。

    当Adam鼓起勇气问Miss Houghton,我们是不是应该有个调查之类的东西。

    Miss Houghton一如既往不屑一顾的样子,那你应该去政府部门工作。

    Adam立马怯懦了,what do we do now, then?

    well, we all toddle off back to work, don't we?

    这就是Shruti的然后。

    可悲吗?可悲。真实吗?真实。

    但,就这样吗?

    这就是我为什么会警惕自己被结局“抚慰”了的原因——因为这种“抚慰”,来自个人精神的刷新,而不是来自机制的变革。

    这一个Adam改变了,但下一个Shruti呢?

    我不得不承认,这个电视剧其实最后也自我放弃了,停留在新自由主义的解决方案上。本剧前面铺垫的对环境机制的批判精神,最后也不过沦为了大众文化的消费品。


    【详细】
    142584486
  • 丶我叫小坏蛋
    2022/10/24 4:27:10
    青春的大好IP,算是直接烂了
    只能说是因为青春才努力追下去的,现在看青春只停留在超神学院的时候了。剧情越来越乱,战力崩坏了,以前看小伦雄心算法秒天秒地,正义法则是天。现在看黑方来个华烨,随随便便5代神体,直接黑洞引擎,随便乱杀,后面还有个我神卡尔大外挂。红方这边毛都拿不出来,以前猴哥一个...  (展开)
    只能说是因为青春才努力追下去的,现在看青春只停留在超神学院的时候了。剧情越来越乱,战力崩坏了,以前看小伦雄心算法秒天秒地,正义法则是天。现在看黑方来个华烨,随随便便5代神体,直接黑洞引擎,随便乱杀,后面还有个我神卡尔大外挂。红方这边毛都拿不出来,以前猴哥一个...  (展开)
    【详细】
    14721215
  • 匠青
    2023/1/28 17:25:12
    救救英雄吧

    若能拍好这部电影,确实可以唤醒观众心中沉寂已久的武侠世界,可惜甄子丹饰演的乔峰,没有将那种豪迈洒脱和情绪裹挟的多面感展现出来,反而有种淡然自若的佛系抽离,这是最大的遗憾。其次就是爱情线的推进,从邂逅阿朱到仗义救助再到最终死亡,浮于表层的流水叙事毫不巧妙,也感动不了大家。最后就是战斗场面了,客观来说有新意的地方,比如存在争议的用剑和漂移的步伐,都会令人眼前一亮,至于弊病,自扎身体和陷入绝境的戏

    若能拍好这部电影,确实可以唤醒观众心中沉寂已久的武侠世界,可惜甄子丹饰演的乔峰,没有将那种豪迈洒脱和情绪裹挟的多面感展现出来,反而有种淡然自若的佛系抽离,这是最大的遗憾。其次就是爱情线的推进,从邂逅阿朱到仗义救助再到最终死亡,浮于表层的流水叙事毫不巧妙,也感动不了大家。最后就是战斗场面了,客观来说有新意的地方,比如存在争议的用剑和漂移的步伐,都会令人眼前一亮,至于弊病,自扎身体和陷入绝境的戏码真的蛮尴尬的……以上来说,角色塑造失败,共情未能达成……

    【详细】
    149400
  • 本土叉叉
    2021/8/17 17:29:25
    《世界微尘里》剧评_1
    13804227
  • 2016/3/25 12:14:39
    《青蛙王国之冰冻大冒险》
    《青蛙王国之冰冻大冒险》是继第一部青蛙王国蛇蛙大战之后的又一部精彩战斗的故事,这一次青蛙勇士们为了保护国家和平,避免灾难降临,保护水晶青蛙,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去拯救蛙国危机。故事情节更为精彩,3D效果也更为突出,对于小朋友们十分有教育意义,有“勇敢、团结、梦想”等元素在里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部3D动画的主创,居然是由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动漫游戏人......
    《青蛙王国之冰冻大冒险》是继第一部青蛙王国蛇蛙大战之后的又一部精彩战斗的故事,这一次青蛙勇士们为了保护国家和平,避免灾难降临,保护水晶青蛙,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去拯救蛙国危机。故事情节更为精彩,3D效果也更为突出,对于小朋友们十分有教育意义,有“勇敢、团结、梦想”等元素在里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部3D动画的主创,居然是由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动漫游戏人......
    【详细】
    7826183
  • 乐死老夫了
    2022/5/6 16:04:06
    关键是这部电影比大决战系列好很多。

    这部电影简述了。刘邓挺近大别山的故事。刘帅说了哑铃。我大概讲讲。当时的山东,江苏也就华东地区。粟裕发动了莱芜战役,沙土堆战役,孟良崮战役。国军对华东是重点围剿的。但是因为之前的七月失利。导致整个华东解放区的控制范围一直在逐步缩小。而陕北也是国军的重点进攻地区。因为胡宗南被彭帅压在陕西,无法东出。又有傅作义进攻西柏坡。这样的态势之下。国军就出现了。华东一头重,而陕西一头重。反过来中原地区一头轻

    这部电影简述了。刘邓挺近大别山的故事。刘帅说了哑铃。我大概讲讲。当时的山东,江苏也就华东地区。粟裕发动了莱芜战役,沙土堆战役,孟良崮战役。国军对华东是重点围剿的。但是因为之前的七月失利。导致整个华东解放区的控制范围一直在逐步缩小。而陕北也是国军的重点进攻地区。因为胡宗南被彭帅压在陕西,无法东出。又有傅作义进攻西柏坡。这样的态势之下。国军就出现了。华东一头重,而陕西一头重。反过来中原地区一头轻的态势。于是刘帅抓住战机。打了鲁西南战役。然后一头扎进大别山和国民党玩躲猫猫去了。

    二野也是苦。重武器都丢掉了。但是好处就是。整个东野还是抓住机会填补了鲁西南的空白。后来一度夺回开封。给了华野很大的空间。随后解放兖州济南。而二野则为了全国的胜利不记个人得失。不计较军队的前途。

    这部电影比大决战系列好的地方就是交代背景客观上降低了观影门槛。一方面可以领略刘帅用兵之精妙。一方面也点出邓的个人胸襟。这才是大气魄。

    【详细】
    14382421
  • 豆友yAcikXHzEw
    2022/12/24 22:42:52
    吐槽一下吐槽救星的人+一小波安利
    14845166
  • 諸行無常。
    2019/11/1 23:28:02
    听我的,别看全剧了。
    无脑短评无剧透。 红担与推理迷的诚意劝退,要不是翔哥哥主役的话只有一星。 我以为我看过原著我应该有心理准备的……真是出乎意料的烂糟…… 其实从海报开始我就已经不满意…点开正片画风果然不统一…弟弟行为……三池+东野+超能力似乎注定了这部烂作的诞生…这美丽的卡司白...  (展开)
    无脑短评无剧透。 红担与推理迷的诚意劝退,要不是翔哥哥主役的话只有一星。 我以为我看过原著我应该有心理准备的……真是出乎意料的烂糟…… 其实从海报开始我就已经不满意…点开正片画风果然不统一…弟弟行为……三池+东野+超能力似乎注定了这部烂作的诞生…这美丽的卡司白...  (展开)
    【详细】
    10622216
  • 乌篷停棹满江星
    2021/7/16 22:25:55
    老司机上道,撩妹有一套

    天擦朦朦亮,高墙上箍着蒺藜的铁网。“锵锵”,门闩的摩擦声打破黎明前的寂静,沉重的铁门挪开一人宽的缝隙,一道干瘦的身影蹒跚着移出铁门,停住,深吸一口气,驻足张望。身后的铁门旋即紧闭。

    镜头从他疤痕虬结的手臂抬起,扫过光洁的T恤面料,乱蓬蓬的络腮胡,凹陷的眼窝,定格在沟壑纵横的脸上。<

    天擦朦朦亮,高墙上箍着蒺藜的铁网。“锵锵”,门闩的摩擦声打破黎明前的寂静,沉重的铁门挪开一人宽的缝隙,一道干瘦的身影蹒跚着移出铁门,停住,深吸一口气,驻足张望。身后的铁门旋即紧闭。

    镜头从他疤痕虬结的手臂抬起,扫过光洁的T恤面料,乱蓬蓬的络腮胡,凹陷的眼窝,定格在沟壑纵横的脸上。

    男人无聊地抛起硬币,画面闪回到十年前。乌泱泱的地下赌场里,拥满黑压压的人头,哗哗的洗牌声中,“多压多得压双得五倍”,荷官卖力吆喝个不停。男人穿着缀满窟窿的白色短打,掳开众人,挤到赌桌前,觑着层层垒砌的筹码,兴奋地押上刚到手的手机。他的面颊潮红,鼻翼翕动着,眼珠骨碌碌左右乱瞟,一边舔嘴唇,一边眉飞色舞,大声叫嚷着这回要翻本,荷官只撇撇嘴。场景像极了多年前的港片《烂赌仔的故事》。又是一场死性不改的赌徒输光所有,辜负芳心的虐恋往事?后续剧情出乎预料,由郭富城饰演的高野,竟然凭着死缠烂打和老天赏的好运,打脸挑衅的恶棍,与女儿和解,成功抱得美人归。

    从空虚公子到赌场“烂野”,从别墅泳池到残垣断壁,身负巨额高利贷如何上岸?反转反转再反转的戏码,不止让人上头,而且怎么看怎么像发生在“美女荷官真人在线”的策源地。南国华人的幽幽情丝,融化在《意难忘》《明月千里寄相思》的浅唱低吟中。《天亮之前》的沉沉夜幕,笼罩地下拳场的铁笼,耀眼的疝气灯下,拳拳到肉的打击感,血与骨对撞,看得观众热血贲张,喊声一浪高过一浪。欢呼与嘘声,一念之间见分晓,让高野一次次沉醉。

    电影画面美轮美奂。花柳巷霓虹斑斓,莺莺燕燕翠翠红红,空气酝酿着浓得化不开的暧昧。夜色阑珊,月上枝头,人约黄昏后,心池荡漾如我,不由想入非非,借高野的高脚杯浇漓胸口的块垒。佳期如梦,如果有一位眉清目秀的女子款款走来,梨花带雨的娇弱,不显丝毫肉感。敲开高野房门的茉茉,像怒放的夜来香,碌碌风尘掩不住她眸子里的清亮,高野慌忙收起杂物,捯饬狭窄凌乱的板房。茉茉善解人意,对白文艺气质满满,温香软玉贴上来,气息如兰,高野顿时计上心来。他跳出浴缸,鼓动如簧巧舌,用博弈论说服茉茉,拉上她直奔赌场,为挣脱高利贷作最后一搏,满足了我对英雄救美的桃色幻想。

    高野的赌瘾勃发,有茉茉相伴,手气出奇得好,把把猜中,庄家做好的黑拳赌局,都被他逆风翻盘。对面的豪客连连输钱,赌注越压越大,脸色越来越差,开始口吐芬芳,揭高野的老底。茉茉看不过去,抢白了几句,对方恼羞成怒,赫然拔出一支手枪,高野见状,忙挡在茉茉身前。豪客将枪口指向他,狞笑着要赌一把生死局,喝令他蒙眼飙车。高野望了望茉茉,蒙上双眼钻进驾驶座,对副驾上的茉茉言听计从,左右变道灵活穿插,竟然连续闯关。前方路口横穿一辆重卡,茉茉让他拼了,高野没有一丝迟疑,踩下地板油,直直冲向重卡,“砰”的一声,堪堪穿过车厢下的空档。他一鼓作气,继续追上呼啸的列车,方向盘横打,车身甩尾,从火车头前擦过,成功甩掉恶棍。

    高野携茉茉重游故园,脚下遍地狼藉,昔日繁华已爬满蛛网。茉茉憧憬当演员的梦想,打趣高野的口是心非,明明心猿意马,还扭扭捏捏的,俨然一副寂寞的落魄王孙。高野邀请茉茉一同探望女儿,尽力表现得谦卑温和,弥补亏欠的父爱。虽然不免笨拙,他朗读亡妻的书信,追悔尘封的往事,朦胧泪光中,有沉痛的自责,深情的缅怀,女儿听着听着,渐渐舒展了紧绷的嘴角。

    树大有枯枝,高野在家族的庇荫下长大,除了摇色子赌牌九什么都不懂。等家族需要他守护门楣时,他不知道如何是好,便继续在赌桌上碰运气。不出意外,将偌大家业赔得精光,生活一下子没了着落,从此流浪街头。妻子经不起如此打击,哀痛引发旧疾,撒手人寰,留下年幼的女儿由小姨子收养。他咬牙咽下了这杯苦酒,继续浑浑噩噩,指望有一天奇迹降临,能够从坑坑洼洼的赌桌上赢回人生。当枕畔余温散尽,女儿被推到高空边缘,沉重的铁链霍霍斫敲,女儿凄楚的哭喊,将他拉回现实。他清醒过来,赌徒的下场早已命中注定。愿赌服输,他没有讨价还价 ,全盘接受了黑帮的要求。在陷入囹圄的前夜,给茉茉交出最后的温存。当高野为即将到来的日出颤栗时,茉茉侧躺在他身旁,星眸流转,一挥手,笑盈盈亮出藏好的药瓶,朝高野晃了晃,好像早已洞悉一切。

    极致的刺激,仿佛硬币坠落时划出的弧光,在揭晓底牌的瞬间湮灭,蒙眼竞速时的默契,病榻上的娟秀字迹,从此魂牵梦萦。佳人不可错过,佳作怎容埋没,推荐给喜欢赌片的朋友。

    【详细】
    136831984
  • momo
    2022/1/31 22:22:02
    除夕碎碎念

    刚刚看完第二集就发现第三集更新了,我真是太开心了。

    我还是为是《逃亡法医》,是中堂先生那一挂的,结果是天才医生伊藤学那一挂的F

    哥哥是有恋妹吗?怎么还要吃男朋友生日礼物的醋?

    童颜巨乳的马场富加美演的记者真是很飒了,有一种反差萌呢!

    甜凌虽然第一眼不太惊艳,但却是越看越帅,要走男屌丝风格了

    用斧子砍手就像人体种蘑菇的感觉,还有,用酒

    刚刚看完第二集就发现第三集更新了,我真是太开心了。

    我还是为是《逃亡法医》,是中堂先生那一挂的,结果是天才医生伊藤学那一挂的F

    哥哥是有恋妹吗?怎么还要吃男朋友生日礼物的醋?

    童颜巨乳的马场富加美演的记者真是很飒了,有一种反差萌呢!

    甜凌虽然第一眼不太惊艳,但却是越看越帅,要走男屌丝风格了

    用斧子砍手就像人体种蘑菇的感觉,还有,用酒真的可以消毒吗?那个锈迹斑斑的斧子不会有厌氧菌吗?

    【详细】
    14179237
  • sugargloss
    2007/11/21 16:55:33
    温故2004:纵使相逢
    --- 电影《烟雨红颜》,原名《停车暂借问》原著:台湾作家钟晓阳,我喜欢的作家。本来只是看周迅去的,没想到感触多多。。。


    赵宁静站在戏院大堂,对着镜子开始检视妆容。
    那一刻我相信每个人都预感到了爽然的出现,因为"镜子"的意图实在是太明显了。

    上的戏是"婉君表妹" 。也是用意昭彰的搀和进赵宁静和林爽然的这一段戏梦
    --- 电影《烟雨红颜》,原名《停车暂借问》原著:台湾作家钟晓阳,我喜欢的作家。本来只是看周迅去的,没想到感触多多。。。


    赵宁静站在戏院大堂,对着镜子开始检视妆容。
    那一刻我相信每个人都预感到了爽然的出现,因为"镜子"的意图实在是太明显了。

    上的戏是"婉君表妹" 。也是用意昭彰的搀和进赵宁静和林爽然的这一段戏梦人生。戏就是梦,梦在戏里寻,戏里又有梦。从东北到上海,从香港到美国,婉君表妹的故事演了又演,人物关系始终简单,然而确是此恨绵绵的悠长。这芸芸众生永恒不休的,百看不厌,百战不殆的爱情主题,却又讲得份外老实,几乎是没什么花招的,平白的,朴实的,一句一句的讲来,就象"婉君表妹" 这戏名,意蕴都在题外。

    赵宁静寻寻觅觅十年,其间辗转数地,委身为人妻,落脚在香江,学会打麻将,不动声色地应酬,谈笑有度,举止合范,竟似成其为一个淑女。当年"妾住长城外" ,手举开春的梨花,语笑彦彦的天真姿态,统统收进箱底。淑女的感情是需要严加控制的,所以乍一重逢爽然,赵宁静隔着车窗玻璃的那一场大恸,想必是无声的。有泪而无声,兼且身畔是夫婿,隔着十年的生死茫茫,再看爽然落魄得,与贩夫走足相争而落败,颓然缩在街边的模样,赵宁静是如何的五内沸腾,永无人能得知,所见亦只有清泪两行,稍微有些扭曲的脸容一张。

    十年前订了婚的赵宁静与夫婿闹翻,用的是干脆利落的一巴掌以及头也不回地离去。年少气盛的时代,最见不得的是阴谋诡计,哪里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这些东西。赵宁静听壁角听来了未婚夫陷害心上人的事实,第一个反应是冲到街上一通狂走。那一刻心里必定是茫然的,以前怎么怎么样,现在怎么怎么样,将来怎么怎么样,统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怎生硬起这把骨头,争回个公道正义,以及给爱人一个"对得起" 。赵宁静一通狂走,终于在那著名的"王家沙" 坐定,吃下满满一碗爽然推介过的拌面,也算遂了来上海的一个心愿,放下筷子的时候,表情是那么地笃定。耳光和离去,应该是在这之后的第二天吧,年轻,就是这样地肆无忌惮,痛快淋漓。火车上扔掉戒指的那几个手部动作,与其说带着几分思量,不如说是种预支的嘲讽。对命运和"别人怎么说" 的那份蔑视,就在中指弹出,轻描淡写弹落戒指的那一瞬间轻松完成了。

    十年以后赵宁静却颇费思量。车窗后的遇见,无疑问地是了,是那个朝朝暮暮想的人了。赵宁静坐在车窗后面痛哭,却终究没有跳下车去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相认。再怎么不爱,对"既嫁" 的体认却是清楚的。这一回赵宁静没有摔门而去,而是在过后独自到戏院徘徊,等待那场重遇。这个举动里无限沧桑,既是隐忍也是不甘,既是追寻又是妥协,既是成全也是破坏,说是世故圆滑,却又天真烂漫。

    十年。十年能做些什么?真的没有概念。
    对赵宁静来说,活着就是等待,等待"再见爽然一面" ,对林爽然来说,十年可能似一个无穷无尽的泥潭或深渊,而他一直"沉下去" 。赵宁静或许有机会成为他攀援上去的着力点,但或许,是赵宁静逼得太近令他只想逃避,或许,他只是"无法面对" 。但这个"无法面对" 的男子,却又一场一场地去看"婉君表妹" ,在夸张文艺的对白腔调里,追忆抚顺皑皑的白雪,他和宁静在元宵夜的街头怄气,未婚妻手上抓着刚买的糖葫芦追在后面。

    赵宁静在香港出场的第一个镜头,脸容就徒地沉静了下来。有了年纪的人都是这副表情,平淡,麻木,目光深远,或者混浊,或者令人不知就里。两只浅浅的眼圈,一身规矩典雅的旗袍,梳起的髻,不紧不慢的动作,温柔婉转的声线,高跟鞋走出来的笃定,女人就这样疲倦地老去。笑得越来越少,哭过了也能表情镇静,晚归有合理的借口,谎可以不慌不忙的撒,同时手上做着其他事情。男人也是一样,想挽留,先拉住右手,放开,再拉住左手,还是放开。两个人在黑下去的屋子里对峙片刻,彼此心如明镜。纵使相逢,纵使相逢又如何。即使不是尘满面,鬓如霜,也是互不相识了。却遗枕函泪。

    爽然一走了之是对的。他又能期待什么?有时候,沉沦也是一种快乐,舒舒服服地躺在烂泥堆一样的生活里,完全放弃,完全听天由命,未尝不是种幸福。诺大把年纪了,落泊了十年,你叫他如何从头拾起,你叫他怎么振作。励志的话都是别人说着玩的,他岂是不知道自己。走吧,走吧,不带走一片云彩,最起码他是有骨气的,沉下去就沉下去吧,但是,"我不要你跟我一起沉下去" 。

    其实赵宁静恐怕也老早已经"沉下去" 了,只是女人的"沉下去" 和男人毕竟不同。但终究,他们只是"沉下去" ,就象所有的人一样,疲了,绝望了,但还是生活着,一直过下去。既不会毁灭别人,也不会毁灭自己,因为毁灭需要太多热血。有热血的年代,过去了。十年,一切都老了,包括春天的梨花,宁静的容颜,包括抚顺的大雪,和深夜雪地上旋转的小小风车。


    【详细】
    12442187
  • 种南瓜的大侦探
    2020/9/23 20:26:35
    “匆匆岁月如流,沧海桑田易变”

    1994年的老电影,非常好看,票房却只有455万港币,非常可惜地被低估了。

    1994年的老电影,非常好看,票房却只有455万港币,非常可惜地被低估了。

    12876224
  • 微笑可以装,难
    2015/9/6 16:27:30
    此电影唯一的看点就是————男主很痴情,一往情深
    刚开始看简介,心里面想,貌似写的不错,看看吧。当看了之后,我只想说,这是啥?此电影的类型导演分成犯罪和惊悚,哪里惊悚了,男主角有被害妄想症吧,一点营养都没有的电影,在结尾的时候,我看到了男主挨打的时候,路边有很多人都沉默的走了,好像没有看到一样,后来一位出租车司机下来,前面的司机才下车来帮忙,而后所有的路人也一起来了,这表示什么,我只想说:“呵呵……………………………………………………………………
    刚开始看简介,心里面想,貌似写的不错,看看吧。当看了之后,我只想说,这是啥?此电影的类型导演分成犯罪和惊悚,哪里惊悚了,男主角有被害妄想症吧,一点营养都没有的电影,在结尾的时候,我看到了男主挨打的时候,路边有很多人都沉默的走了,好像没有看到一样,后来一位出租车司机下来,前面的司机才下车来帮忙,而后所有的路人也一起来了,这表示什么,我只想说:“呵呵……………………………………………………………………………………………………………………………………………………………………………………………………………………………………………………………………………………………………………………………………………………………………………………………………………………………………………………………………………………………………………………………………………………………………………………………………………………………………………………………………………………………………………………………………………………………………………………………………………………………………………………………………………………………………………………………………………………………………………………………………………………………………………………………………………………………………………………………………………………………………………………………………………………………………………………………………………………………………………………………………………………………………………………!无聊的人可以看下打发时间,因为我就是无聊所以傻傻的都看完了。此电影是坑,鉴定完毕,俺跳出这个坑了,你们自己看着办。
    【详细】
    7592732
  • 番茄花园
    2021/3/20 23:29:12
    新冠疫情时代的音乐

    最近,我常常想,多年后,当人们回忆起这个特殊的时代,或者以后写进历史书里,会是怎样的场景被描绘出来?是混乱、疾病、矛盾、斗争还是..继续着的生活。这场疫情永远的改变了这个世界和世界上所有人的生活,它带来很多不确定和混乱,还给每个人带来深深的束缚感,束缚在口罩里,自己的房间里,出不了国...

    但仔细想想,这种束缚也是一种解脱,

    最近,我常常想,多年后,当人们回忆起这个特殊的时代,或者以后写进历史书里,会是怎样的场景被描绘出来?是混乱、疾病、矛盾、斗争还是..继续着的生活。这场疫情永远的改变了这个世界和世界上所有人的生活,它带来很多不确定和混乱,还给每个人带来深深的束缚感,束缚在口罩里,自己的房间里,出不了国...

    但仔细想想,这种束缚也是一种解脱,解脱于既定的规划和路线,是生命历程中很难得的被动暂停。想想如果不是疫情,每年在节假日来临前的一两月我会陷入一种规划旅行的焦虑,好像一定要去哪里,不能在家呆着,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去到目的地当然也很兴奋,拍照、美食、户外运动等等,其中也可以体会到片刻的宁静,但是大多数时候是一种战斗的状态,路线规划到小时,不想浪费宝贵假期的任何一分钟。而此次疫情给我最大的解脱就是,不用规划了,反正就在家呆着,多余的精力被用来折腾房间的重新安排。无论如何,自己能独处和静下心来的时间更充分了,也看了更多的书,居然能体会到一种安逸的幸福感。

    今天看霉霉的这部音乐电影,可以体会她“高产”的能量来源。非常喜欢她解释自己作品的细腻感,每个起心动念,背后的故事,创作思路,很深入。其中她谈及mirror ball的多层隐喻,人心的多面性和名人求关注又玻璃心的那种状态画面感极强,bonus track的the lake太戳中我的点了,社畜的escape plan,采菊东篱下的夙愿。疫情让常规的工作停止,却给她更多时间深入思考,看电影了解他人的生活,转换了视角,不再执迷于自传体的写歌套路。另外,我想不能出去演出在某种程度上压抑了她的表达欲,所以,天才如她,需要用创作来释放,于是一口气写下这张长专辑。真是不浪费每个危机,没白谈那么多恋爱。

    如果地球上每个人都可以用这么健康的方式来释放自己的欲望,安静的在家里呆着,只要两周,这个世界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混乱不堪。感觉老天爷本来是给人类机会自省,没想到人类这么愚蠢,所以干脆再延长对人类的考验...

    【详细】
    13332902
  • 风欲暖初成蕊
    2022/12/2 17:43:16
    撒花~~

    22.12.02 看完最后一集完结撒花~~

    呜呜呜其实很舍不得 今年能让人上头的剧真的非常少 纸钞屋整整五季的品质算非常上乘了 没有哪一季垮掉 到最后的最后也能完美ending

    首先题材无人能及 能把这样的剧本拍得如比流畅紧凑 逻辑严密 人物鲜明 有很多属于他

    22.12.02 看完最后一集完结撒花~~

    呜呜呜其实很舍不得 今年能让人上头的剧真的非常少 纸钞屋整整五季的品质算非常上乘了 没有哪一季垮掉 到最后的最后也能完美ending

    首先题材无人能及 能把这样的剧本拍得如比流畅紧凑 逻辑严密 人物鲜明 有很多属于他们的高光时刻 真的很难得! 看完最终季 舍不得他们每一个人 虽然会有一些bug但是瑕不掩瑜 教授是全剧的顶梁柱 他的逻辑严密性,超强大脑,各种魔术现场,让人眼花缭乱拍手叫绝???? 毫不夸张地说 有些场景像在看谍战剧 有些又像在看枪战动作片 各种突突突 以及推理过程又像神探夏洛克 很燃很爽

    Tokyo????那里 一整个爆哭了 前面有多讨厌现在就有多不舍?? 另外每一季都在为教授和Raquel的爱情哭泣?? Sierra我也爱了 好飒 对人性和体制的失望 从刚找到教授的不信任-教授接生婆-想依靠自己 带娃逃跑-和教授藏匿在沙发???下 卸下心防 正式加入Team- 委于重任 找到黄金 这一系列的过程循序渐进浑然天成 剧本真的很棒!每一个人物我都好爱!

    最后在直升飞机上完美地落幕 真的太美好了? 放上我爱的图们~

    14794779
  • Jack.X
    2019/7/21 18:02:32
    如何看待《奎迪:英雄再起 》中反派父子的表现?

    这对父子不能称之为反派,只是彼此的立场不同罢了。而且,维克多更让人心疼!真希望他只是点数落败,或者平局。

    另外,私心希望能像《终极斗士3》里面把原先的反派博伊卡那样,把维克多父子作为《奎迪3》的主角来演绎,奎迪和洛奇可以客串演出,《奎迪3》的名字也可以叫“救赎”。或者干脆重新打造一部,作为《洛奇》系列的衍生篇也可以。

    这对父子不能称之为反派,只是彼此的立场不同罢了。而且,维克多更让人心疼!真希望他只是点数落败,或者平局。

    另外,私心希望能像《终极斗士3》里面把原先的反派博伊卡那样,把维克多父子作为《奎迪3》的主角来演绎,奎迪和洛奇可以客串演出,《奎迪3》的名字也可以叫“救赎”。或者干脆重新打造一部,作为《洛奇》系列的衍生篇也可以。

    【详细】
    10325172
  • 长白瑞香
    2014/12/5 20:17:56
    安散了的拼图(头前儿2集)
    “制作电视剧还真是门下饺子的艺术。” 边和面打陷,边揪剂子,擀皮之后囫囵一捏再扔到未烧开的水里,然后据吃客的反应决定要加盐、蛋清还是大葱!就本部来讲:生拼硬凑的桥段+胡乱的穿插+瞎剪辑。感觉就是把拍出来的东西全部派上场,强挤在一起,又重复过多。

    开播之前有看过剧设和人设,当时的感想就是过于老套,题材也不算新颖,但请试想下,在电影一百多年的历史中,迄今为止仍没有被涉及到的人间故事还能有
    “制作电视剧还真是门下饺子的艺术。” 边和面打陷,边揪剂子,擀皮之后囫囵一捏再扔到未烧开的水里,然后据吃客的反应决定要加盐、蛋清还是大葱!就本部来讲:生拼硬凑的桥段+胡乱的穿插+瞎剪辑。感觉就是把拍出来的东西全部派上场,强挤在一起,又重复过多。

    开播之前有看过剧设和人设,当时的感想就是过于老套,题材也不算新颖,但请试想下,在电影一百多年的历史中,迄今为止仍没有被涉及到的人间故事还能有多少?因此,故事似曾相识早已不再是影片成败的关键所在;能在老套的故事中加入新意,几乎是成功影片的共同优点。编剧的大纲好比个镜面魔方,怎么把个中元素转出来,呈现在6个面上,全看制作团队的能力了,各家各路应可配合出三阶魔方、九阶魔方;亦可使六轴魔方、十二轴魔方成型。

    2h+下来的观后感:全程没有特别亮点的台词,该搞笑的段落也是仓促处理,需要交待的地方连个过门都没有,起码的衔接缺省的情况下匆匆忙忙的把所有细节抓在一起。看得人叹息连着生气。不过也情有可原吧,谁让上一部剧《无尽的爱》缩集封镜,与10月26日终演。《美女的诞生》提前一周,11月1日首播呢!更显紧张的是,中间还有活动和宣传、综艺要参加,So, you know what that means.想想也是马不停蹄地抢进度吧。情节上还真就吻合了咱家的推测。播出前有看过预告,感觉上还不如预告呢。

    才演了2集,所以不写做剧透的影评了。就简单谈谈吧,总体感觉还过得去的就是音乐了:包括女主公婆唱得也还顺耳。主题曲也欢快。

    配角:开头TVB-style,有个提示剧情的神棍!男二的父亲是在前2集中出场的角色中根据人设演得最衬最本分的一位了。男二的母亲不知是否是略老相的缘故,觉得有那么丝不到位。

    男二的奶奶是《家门的荣光》中饰尹三月的金英玉(河家的佣人奶奶,河会长妻子的陪嫁),同样的Alzheimer's Disease,反倒觉得没有2008年时扮演三月奶奶那功劲儿得心应手了。弄不懂为啥。按情节来讲,女主的伤心地是该有这样一位人物存在的,或是放不下,或是仅存的温暖;否则这7年来,就真的过得太不值当了。

    本来想指望下女主的小姑子或大姑姐(不就灰姑娘的2个后姐定位嘛)。可是,演得不够出彩。没发现一个起到搞笑作用的龙套。总觉得少了点睛一笔。《花木兰》中的木须龙、《The Little Mermaid》里的红蟹Sebastian是个好例子,可惜错附到男主身上了。男二演得如过眼云烟,看过之后想评价点啥,可是印象不深了;


    女二演得又过分良家妇女了,不是求上位吗?眼神一点心机都不闪,且不妖不媚!直逼True Love的模范啊。这事儿整的……瞬间让我想到《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里面Ben(Bradley Cooper 饰)和妻子Janine(Jennifer Connelly 饰)在Office亲热,而落魄歌手Anna(Scarlett Johansson 饰)躲在柜子那场,《我爱他》MV中修杰楷与丁当,都比这里的好看!


    主演方面呢,女主长得有几分相似演红《Mamma Mia》的Amanda Seyfried。女主前身的演员是河在淑(???)。按照剧情,身体和思想错位,VS《奇怪的她》沈恩京+罗文姬合体;前者就有点违和感了。给我的感觉就是,有几段戏,韩艺瑟演出的感觉应该是河在淑表现出来的,而呈现给观众的金兰的特质,恰恰是莎拉该有的。有点说不清,总之有点反了;又或许,是我觉得这块的处理有点磨叽了,可以简化一些,把省下来的分钟数留给男主。
     
    男一的定位呢,做个比方吧:喜剧演员之于轻喜剧中的作用好比杠杆,支点的选取很重要;节奏对了,方能借得上力。否则虽然卖力却有点白费功夫、浪费材料了。不知道最开头先交代出男主的童年会不会减点雾水、少遭点口水。《奇怪的她》里面一首歌的时间,吴马顺悲苦的身世就出来了;这里呢,男一女一弄得多数看客们一头问号,改成电影版能否好点?

    再绝壁简要地说说对剧情的认识,男二跟女主之间就仿似鲁迅和朱安,纵使对大先生百依百顺,拥有的也不过是世俗的名分而非现实的幸福,要在现实中不管怎么伤还是早点分了吧!

    现实生活中男二+女一Couple多了去了,视角出发我始终站在男二阵线里,早些出手何必浪费女一七年的青春,甚或一辈子。还是去找真正的爱情去吧,如果有;要么去找相得益彰的贤内助以利事业吧,如果没有;即便背负骂名也强过如此空耗。哪怕最终仍是用钱了事儿,也可勉强算是 “买卖不成仁义在”。鲁迅先生言道“时间就是性命”。只为了己方不担骂名就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又谋财又害命的。当然,剧里面男二果断晚了,有点拖。狠心与否没有一点暗示,且看明晚吧。

    我一直不喜欢郑秀文,但看过2小时本剧后,就觉得Sammi Cheng在杜琪峰的《瘦身男女》里演得还真不赖。后续的话,希望是莎拉反弹了,或者《Shrek》那样男主跟着变胖也许会更暖心!要如何争产呢?!有《呆佬拜寿》一半好看就成!以一段《新扎师妹》的经典台词做结,希望编剧下下功夫,至少得有一段值得传颂的吧(话说韩剧这方面不一直挺内行的吗)

    钟sir:我们看过你的档案。底细倒挺干净,没出过什么差,也没人认识你;家里没有人供养,也没人养你;你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亲戚;没有朋友,也没谈过恋爱,连只狗都没有。香港这块地方,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加上样子还算是老老实实,有那么点憨;虽然如此,到也平凡中有那么点凄美的柔情。

    如果胖金兰能像方丽娟(仍是不喜欢杨千嬅的)那样,凭靠牵动人心的波折虏获男主(和吴彦祖一般的公子气质)并抓住观众,也不枉大家耗时追剧一场! 另:评分方面,那自是不用说的,代表月亮给我的太阳打5颗亮星!
    【详细】
    72262447
  • 宫保男丁
    2013/12/28 13:13:41
    香港有个彭浩翔
        从买凶拍人开始,彭浩翔就走了一条与香港乃至整个华语电影人不同的路子。这个香港本土的昆汀塔伦蒂诺相,坚决不走寻常路,始终坚持黑色、讽刺、另类、独立制作。这对于整个华语电影他一直是个另类,于我而言是个欣喜。
        众多的电影中,我独偏爱那些黑色带有讽刺色彩的,如猜火车、两杆老烟枪、搏击俱乐部、低俗小说,很多
        从买凶拍人开始,彭浩翔就走了一条与香港乃至整个华语电影人不同的路子。这个香港本土的昆汀塔伦蒂诺相,坚决不走寻常路,始终坚持黑色、讽刺、另类、独立制作。这对于整个华语电影他一直是个另类,于我而言是个欣喜。
        众多的电影中,我独偏爱那些黑色带有讽刺色彩的,如猜火车、两杆老烟枪、搏击俱乐部、低俗小说,很多人把此类称为cult影片,可至今我也不明白怎么个cult法。其实人们之所以称之为cult,大约是因为此类电影难以被归类,它们往往题材各异,风格又迥然不同,很难像其他类型片那样轻易归纳,但透过这些电影不同面貌,人们又分明感受到它们骨子里的神似。此类电影往往立足于本土文化,致力于对现实、社会、文化、人性的讽刺和批判,导演往往天纵其才,功力深厚,题材取向,叙事、表现手法以及影像都自成风格,如盖里奇的回环叙事快速剪接,令人过目难忘。顺便说一句,宁浩是个好学生,活学活用,现炒现卖,但手法多移植借鉴于外人,过多地地精力放在手法上。黑色电影重在文化,手法嘛,仅仅是导演个人的招牌。看看昆汀电影的叙事和对白,就知道人家是在对整个美国文化谙熟于胸之后的厚积薄发,积淀、积淀,这个积淀不在乎时间长短和导演的年龄大小,关键是是否有并保持一颗敏锐感性的体悟之心。所以这样的导演镜头下,一个发型、一套服装、一个道具、一句对白、举手投足间,都能充满丰富的含义。外人看着像玩儿一样轻松简单,但是比一般类型片要难得多。如有不明之处,请参看《低俗小说》和《被解放的姜戈》。
    姜文本也是这样的导演,也有这样的野心,也有与野心匹配的能力,但是……你懂的。所以他的《让子弹飞》始终成不了《被解放的姜戈》,其实讲的不是一回事儿吗?
    黑色电影的导演都是与生俱来的,很像个人的气质,无论如何都遮掩不住。你看看大卫芬奇,无论拍什么题材,画面始终透着那股阴郁。彭浩翔也是如此。
    按理说从买凶拍人到现在也好些年了,彭不仅没有成为昆汀,连陈嘉上、陈木胜都没成为。要知道大陆第六代导演都出来各大奖项混了,您就没点儿紧迫感?个人认为拍类型片还是名利双收的,所以有画皮就有画皮二。拍黑色电影就难了。你看宁浩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搞出个黄金大劫案,要仿盖里奇就费劲了,现在又想仿昆汀,我的天……当然,我是很尊重宁大导演的,我尊重每个认真拍电影的,尊重每个认真拍电影,不为钱而拿电影去妥协的导演,无论拍的好坏。就像一个男人去追一个女人,他必须得是真爱她,手段拙劣一些,技巧欠成熟一些我们可以接受,最多有点恨铁不成钢,但你不能是为了去玩弄她,更不能为了钱去玩弄她,更更不能为了钱让很多人去玩弄她……我的天,我都说了什么呀!
    话归正题。彭没有成为陈嘉上陈木胜,不是因为成不了,而是人家不想成不愿成。彭拍了部《伊莎贝拉》,让很多人唏嘘落泪,也让很多人产生疑问他是不是转性子了。然后彭赶紧出来澄清说这是个冷笑话,然后去拍《出埃及记》、《维多利亚一号》去了。人家不是拍不了类型片,不想拍罢了。彭一直坚持小制作,努力保留独立电影的色彩。但人家不是赚不了钱,去年的低俗喜剧票房就很好,植根于香港本土的志明和春娇,移到北京居然丝毫没有橘生淮北的问题,票房又大卖了一场。人家文艺范,可不代表人家赚不到钱。非不能,不屑为也!这个和内地很多导演眼高手低截然不同。
    于是有人说他小聪明,我不敢苟同,如果真是小聪明就不如拍类型片了,再烂还能烂过富春山、不二神探?怎么地也能到林超贤这个水准,反正钱照拿。
    彭始终对商业化有高度的警惕,就像低俗喜剧里所表现的制片人的境遇。看过的人就会明白一部电影(在国内)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导演可以掌控,制片人可以掌控?一部电影的质量和投资人的素质又有多大关系,在我们这个电影市场极不规范的时代。当然结果肯定资本占了上风,电影作了妥协。
    看传记片《西区柯克》,里面讲西拍《精神病患者》承受了来自制片方的巨大压力,为了能够在作品中贯彻自己的思想保持作品独立,他甚至要扺压自己的房子。但好莱坞的老板可不是要让自己的毛驴演女一号的门外汉。他们还是做电影做好电影的,人家只是要尽量确保投资的安全,全不似黑道大哥肆无忌惮地用金钱践踏电影践文化。他的毛驴让我想起某年春晚上牛群相声中那头广告硬植入的病驴。现在这个已不成问题了,我们的电影人早已习惯这种硬植入甚至是主动去植入,只要您有钱,什么体位都行,毛驴也行。所以这彭讽刺不可谓不入骨。
    彭的电影又的确惯以以小见大,或者说他的电影都是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悲喜,又以小人物的悲喜来折射大时代的气候。经济衰退失业的副导演、面对就业压力的大学生、澳门回归前后的司警、体制内循规蹈矩的中年男人、高房价下崩溃的房奴、牺牲一切的制片人。当然仅有对现世的反讽还不足以称之为黑色,彭导的表达方式(叙事)才是不可思议的。
    一、《买凶拍人》——经济衰退,谋生不易啊
    《买凶拍人》蕴含的是在香港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全面衰退,往日的繁华似锦不再,人们的生存压力加大。彭导偏偏选取的是和现实国计民生无关的杀手行业:现如今钱不好赚,杀手也成为夕阳产业了,客户越来越少,附带要求却越来越多。不仅要杀人,还要把对方死前一刻录制下来,方能解心头之恨。于是杀手和不得志的导演联手,由传统粗放的杀人放火型转型高端智力型,以提升服务进军杀手市场,我靠,居然这样也有竞争……
    二、《青春梦工场》——垮掉的一代和小小的励志
    《青春梦工场》的背景与《买凶拍人》类似。香港经济文化的剧烈变动,使得香港的年青人处于一种复杂的处境当中,对前途迷惘、对人生缺乏规划、满足于虚荣和物质享受、无法定位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狼狗舅父在海边的那番疯癫的训斥,堪称神来之笔:
    个社会实在有太多虚假的人了,像你们这些……什么大学生,最他妈操蛋了!骗政府钱,申请什么助学金、助学贷款,你看你们买了些什么?啊,你买了些什么?又不还钱。还有啊,你们申请什么大学生自雇计划,自雇自雇……你们只懂得自己顾自己。”

            “You selfish!
             you selfish generation!
             you know?what the hell you doing, wow?
             where is your mind? where is your dignity?
             your generation upset me.
             you upset all the HK people and all the HK uncle.
             all you want is nudity!
             sexology! <sex and the city>!
       you fucking stupid generation!
       i won't forgive u!
       you dont konw,…
       ……
    人生的困境或许可以找到这样或那样、历史或政治的原因,但个人的不思进取才是问题所在。彭导不希望新生代的香港青年成为垮掉的一代,才有这样的当头棒喝。大学生家乐在吃喝玩乐之余,总是难解心头淡淡的忧愁与迷惘。固然,纸醉金迷的生活可以麻痹人的感官,却无法解决精神的困境。整个AV电影的拍摄过程,视同一次社会实践,几个大学生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三、《伊莎贝拉》——浓浓的怀旧和出路的迷惘
    《伊莎贝拉》拍的是澳门回归前后,隐喻的其实是香港人在回归十年里的心理失落。香港在这前后变化很大,作为本土香港人,彭导敏锐地嗅到了人们情绪中的那丝味道。整部电影在浓厚的怀旧氛围里,老街、破旧的公寓,一段无法忘却的爱情。当然,他倒不见得是怀念于英人的殖民,但过往的繁华与骄傲确是令人难以忘却的,就如同片中张丽华对于马振成。然而,旧的终已过去,新的犹可企及。张碧新是新生代,在她的帮助下,马振成卸下所有负担,与往昔挥手告别,提取胡须,轻装上阵,迎接新的生活。香港精神还是很积极乐观的。
    四、《出埃及记》——个人于体制的冲突与和平
    任何时代任何个人都生活在体制内,任何试图突破体制的行为都会受到包括体制内他人的反对和排斥。女人试图联合起来杀男人,命题很荒谬。问题在于所有人对此不是遮遮掩掩便是保持缄默,没人愿意冒不可知的风险去一探究竟。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这便是体制。任达华所饰演的警员不愿和光同尘,为警队所排挤,得不到升职。婚姻也是一种体制。他在家中与妻子相敬如宾,却难以得到精神上的理解和支持。与疑犯遗孀潘小源(温碧霞饰演)渐生情愫,渐渐放弃自己原有的坚持……
    导演要表达的东西很多,我却见温碧霞很美。
    五、《志明与春娇》——以烟会友
    彭导于社会的变化及由此引发的人的变化格外敏感,由公共场所全面禁烟这一法律出台实施,到俗世中普通男女的精神世界与爱情生活,之间的联系微妙。每个人每一天的生活轨迹大致相同,离家-上班-回家,至多加个下班娱乐一下。因为禁烟人们只能在寥寥可数的吸烟点抽烟,使得原本生活轨迹并无交集的人相识,相爱也成为可能。
    最令人佩服的是,彭导又拍了《春娇与志明》,背景移至北京,和许多北上的香港导演不同,彭导居然没有丝毫的水土不服,《春娇与志明》无论在内地在香港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和口碑。为么?导演对于时下人们情感生活的敏锐捕捉和细致把握。
    六、《维多利亚一号》——高房价下的疯狂
    一个弱女子为了买到自己心仪的房子不惜铤而走险,究竟是谁疯了?片子相当的暴力血腥,不过最可怖的还是女主角为房而疯的歇斯底里。想买套住的房子为么子就这么难呢!
    七、《低俗喜剧》——当前电影现状与制片人的悲歌
    如果把一个剧组比作一个公司,幕后投资的老板是董事,制片人是执行主席,导演是总经理,编剧、摄像、武指、剧务什么的都是雇员,产品就是电影。过去总以为一部电影的好坏是取决于主演,随着对电影了解的深入,发现导演起主要作用,再后来发现制片人才是功不可没的。制片人的名字永远不像导演和主演那样光鲜,套用《一代宗师》的话:导演和主演活成了面子,制片人活成了里子。导演要求创作的独立权,演员要求待遇,投资老板更是有各式各样的要求,谁撂了挑子都不成,这些制片人都得兜着,更不必说为拍电影募集资金时的艰辛了,还得“拍驴屁”。一部电影成功了,皆大欢喜,电影被打上某导演作品,主演和捧红的女星星光灿烂走红毯,投资方回报丰厚笑逐颜开。只有制片人是伤痕累累。
    八、《飞虎出征》——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同样是飞虎队,A组去美国集体参训比赛,B组去澳门集体嫖娼。做的事情不同,其中尽心动魄、险象环生却是相同的。拍AV和公司上市没区别:“想概念,集资,上市再分拆给小股东,其实我们做的跟许多上市公司都没两样。所以我在想,其实要玩社会这种东西,也不是那么困难,只是看你有没有心。”集体嫖娼和集体参训也没区别,都是需要团队精神上下一心的。这部片子彭导玩的很嗨,正所谓助人自助,娱人自娱。
    【详细】
    64824957
  • Bow?
    2019/2/20 10:25:40
    12情結

    不得不說由於近來創作的原因變得對各種詞語片斷甚至數字十分敏感

    比如12,是一個多麽具有意義的數字 幾乎是所有周期的代表性 很多時候符號演變文成字再演變成語言 然後是文化 在這部片子我看到的更多是瘋癲與文明之間的矛盾 我看下來了 沒有煽情的戯份 也不是資料性的説教更沒有喧嘩取眾的宣傳廣告植入 其節奏客觀冷靜 我喜歡上了 這樣的一部記錄片真實到讓人懷疑片中的“病患”是否都經過演員訓練

    不得不說由於近來創作的原因變得對各種詞語片斷甚至數字十分敏感

    比如12,是一個多麽具有意義的數字 幾乎是所有周期的代表性 很多時候符號演變文成字再演變成語言 然後是文化 在這部片子我看到的更多是瘋癲與文明之間的矛盾 我看下來了 沒有煽情的戯份 也不是資料性的説教更沒有喧嘩取眾的宣傳廣告植入 其節奏客觀冷靜 我喜歡上了 這樣的一部記錄片真實到讓人懷疑片中的“病患”是否都經過演員訓練 轉而又發現 這可能是真實不虛 在我們幻想的西方文化宣揚尊重人權的法國 對於瘋癲的定義也居然如此刻條死板 對本宣科 那些掌握"病患"命運的“法官”業餘的讓人懷疑是不是臨時請的演員 讀完台詞 戲就結束了 (一些敬業的臨時演員比他們至少還要盡力點)所以中間虛實的錯覺也許是内心的悲憤無法得到宣洩 這點我很能理解 當你内心情緒過多時會讓你有時幾乎無法分辨現實世界甚至認知情緒的表達 片中的每個人物看似重復沉悶 但每個都帶出了一種極有力的情緒 我甚至明白一些無法得到共鳴觀衆的情緒 因爲這太殘酷 也太真實了 小時候看過一則冷笑話說“如何讓人相信你沒有精神病” 千萬不要否定你沒病, 因爲那正是精神病的特徵 現在的我倒是笑不出了,這個社會幾乎無孔不入的滲透一種隔離意識 "病患"們 無論如何努力證明自己可以融入社會 得到的答案永遠是讓人絕望的糖衣包裝絕對式否定 我一直堅信 極端便產生邪惡 各種的標簽不是像美國那樣出明文規定 像中國那樣焚書坑儒等等就可以解決問題 這裡我說的是解決 而絕大多數的人更多想的是杜絕 隔離 因爲自私的本性 人與人的距離 是遠的可怕 這涉及到文明的意識 片中最讓我崩潰的是 一位經受職場霸淩的女士 哭著說我不想被強制住院 因爲我喜歡攝影 如果又繼續住的話我又要錯過電影節了 我聼完快要抑制不住眼淚 然後片中沒有人會去理會這位女士的“瘋言瘋語” 更不會有人換位思考何謂瘋癲何謂文明 即使影片導演用重覆對話接近麻木洗腦的方式試圖喚醒任何一位觀看者的意識 意識這種東西其實很可恨 醒著的人覺得我都已經撕心裂肺了 而沉睡的人依舊沉睡 甚至會覺得你的表達是毫無意義的噪音 這種矛盾甚至不是時間 可以解決的

    片子最可笑的一句台詞是“病患”問猩猩作態流於形式化的”法官“試圖讓”病患“理解他的職責:“如果你又不是醫生 又理解不了我的感受, 那你其實有什麽用?" 這句話太有力了!確實這句話正是所有他人對“病患”不負責任的指責 而這“病患”聰明的從他們的角度去做他們會做的事 你感覺如何 ? 只可惜 幾千年幾萬年以來人類物質文明是進步了 而這方面死循環正如季節的輪回正如孤星淚偷麵包的罪大惡極 依舊太陽底下無新事 無常亦無力回天的沉重 這當中也有導演對生死常態的反思 片子抓取大量代表生命的積極意象 比如中間過渡的搭配音樂的植物及厚厚的積雪 還有此時的配樂 無不在渲染導演對生命的敬重 對活著的公式化死灰靈魂的諷刺 其中一個“病患”喃喃自語的翻譯拉近鏡頭十分必要 (這裡感謝字幕組)是導演對這個冰冷世界被忽略角落的一點細微的人文關懷

    細節的捕捉是這部記錄片打動我的最大因素 我寫這個影評之前也看過其他人的觀點 大多把“囚”這部來對比,如果我執意追求延展它會是我想看的下一部記錄片名單之一 畢竟角度才是視野的關鍵

    不得不提的是電影中的插曲 出色之餘讓人措手不及 旋律變化起伏與電影情緒主題搭配完美 片尾優美到甚至令人想跳支舞 意猶未盡 回家查了一些 Alexandre Despla 的資料 原來是我不識廬山真面目 很多時候我們都忽略了思考常規事物的本質 片子並不是鼓勵我們去同情”病患“ (這一點我很喜歡)而更多的是客觀去陳述導演已經了解的部分事實(如果你明白紀錄片並不代表事實真相)並沒有去引導你相信哪一種信仰文化 作爲一個負責任的觀衆的角度 我覺得要作爲一個客觀的導演絕非易事

    看這部記錄片前也曾約朋友一起觀看 最知心的好友遠在英國(聊天中提起原來她很早以前也想看但錯過了) 其中一個朋友居然說 你看吧 瘋子才看這種片子 說出這句話的人究竟是什麽心理 究竟看一部電影是不是也要身份要一個動機才能去看 最終 我決定孤獨前往 如果非要有一種動機 我想就是影評開頭的數字 12吧

    再囉嗦一句:以後真的不要在我面前聊“品味”兩個字 因爲我真的聼了會瘋了!

    【详细】
    99921882
  • Mummelsee
    2022/8/14 16:59:08
    落最高虚妄的一场雨——论孟超与《黑夜的献诗》的同构性

    人性是各类文艺作品中一个永恒的命题。我国古代儒家有善恶之辩,西方很多哲学家主张普遍的人性,对于这个历史长期争持不下的问题,至今没有完整系统的论述,“人性”带来的哲学思辨与审美价值历久弥新。

    现代社会中,随着问题意识的发展与审美认知方式的改变,人们不再满足于简

    人性是各类文艺作品中一个永恒的命题。我国古代儒家有善恶之辩,西方很多哲学家主张普遍的人性,对于这个历史长期争持不下的问题,至今没有完整系统的论述,“人性”带来的哲学思辨与审美价值历久弥新。

    现代社会中,随着问题意识的发展与审美认知方式的改变,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粗糙的二元论。电影《断·桥》化繁为简,依靠叙事内容、人物形象和审美符号构建出一个复杂、自足的人性世界,揭示其中幽微的黑暗,不断追问人生的意义,呈现了各组矛盾关系的对抗与相生。

    《断·桥》男主人公孟超与光明相对又相生。如果观众试图解答电影所呈现的问题、捕捉电影想表达的情感,势必绕不开孟超的存在。

    电影选取了海子的单篇诗歌《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作为情感和审美的基本质素之一,本文以此入手,从人物行动逻辑、情感线索、精神价值三个方面出发,讨论、鉴赏孟超这一角色与这首意象重重的诗歌所具有的高度同构性。

    一、孟超对法律的抵触

    “黑夜”是海子诗歌的核心意象,它和“大地”“天空”等宏大意象的集体展示,呈现了辽阔、遥远、虚无的时空感。

    这部分主要通过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来解读孟超的行动逻辑,即他对国家机器权力系统的抵触,这是他人生大地上升起来的第一幕“黑夜”,也是他未能彻底突围的一道障壁。

    现代性的社会体系下,人类将每一次暴力都安置于规则体系之内,如法律体系和执法机关,监狱就是权力技术的一个渊薮。福轲强调:“权力通过一种类似网络的组织被运用和实行。它与每个社会人息息相关,个人不仅在权力的脉络之间流转,而且永远处于一种既体验到被权力支配又同时执行着新权力的状态。”这是现代人必要的生活方式之一。

    起初,孟超放弃了现代社会的司法保障,选择了一种更为原始的手段维护公平。孟超的身世是电影叙事逻辑的一个留白,但从现有信息可以推断出,他原先生活在云南的一个村落,杀死侵犯姐姐的村霸后一路逃亡,来到四川,从此隐姓埋名,在一处烂尾楼筑起了自己的巢穴。

    姐姐的死亡作为一个事实,与孟超的杀人行径存在因果逻辑。无论是过失还是故意犯罪,孟超从那时起已经从理性的统治下脱离出来,进入到一种相对矇昧混沌的状态。他不相信以法律、警察为代表的权力系统能保护自己,相反的,在逃亡的漫长八年里,他非常固执地认为自己一旦被纳入这套结构,就会失去生存的基本权利。

    这种态度的定型有两方面原因。首先它与姐姐的遭遇存在联系。村霸的恶行未能受到约束,得到惩罚,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姐姐的死亡、孟超的恐惧,“执行权力”对孟超一家而言成了一件遥不可及的事。以“村霸”为代表的黑恶势力猖獗于孟超成长的一个阶段,且这个阶段是孟超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建立的青少年时期,“黑夜从大地上升起/遮住了光明的天空”。

    其次是孟超流浪时的印象深化。孟超不得不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无法通过正当手段继续生存,他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都相当糟糕,惹人同情。丹纳提出:“作品一朝陈列在群众面前,只有在表现哀伤的时候才受到赏识。”孟超作为社会底层,在各处辗转流离,八年的时间里经受的孤独、冷眼和屈辱更让他无法相信社会存在公正与合理,以至于活在一个非常极端的环境里。

    孟超成了一名各种意义上的游离者。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身份认同,二是权力归属,此部分讨论后者。对于法律的审判,孟超的态度是敬畏的,且“畏惧”“抵触”“逃避”的成分始终多于“崇敬”“理解”“接纳”。他拒绝与外界接触,因为权力无孔不入。

    参与到闻晓雨父亲的事件后,他逐渐更新了对权力所在的暴力机关的认识。从阻止闻晓雨报警以防连累自己,到为了揭露真相愿意自首,他尝试过回到新的权力体系里。但这个观念转变并不是彻底的,所以孟超最后还是撤步了:经过一番思想挣扎,他选择与朱方正在爆破中同归于尽,再一次拒绝了用文明的权力来保护自己,保护闻晓雨。

    对规则和压力的恐惧如永夜,一直笼罩在孟超年轻而短暂的生命里,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现象,也应该引起警惕。

    二、“姐姐”存在的意义

    “丰收后荒凉的大地/黑夜从你内部上升”,外部的黑夜遮蔽了孟超一部分的天空,但是内在的疏离与虚无才是他需要突围的黑暗。这部分来看孟超社会人际关系网络的边缘化与黏着性。

    在影片中,孟超是一个始终处于边缘状态的形象,其他人物都有一张完整复杂的关系网,唯独孟超与社会存在一种疏离感。

    “姐姐”的身份指认对于孟超的社会关系而言作用非凡,甚至一度构成了他得以延伸的中心。故事的起因是他因为姐姐的事故成为潜逃罪犯,结尾停在了他保护姐姐的“化身”闻晓语而身亡于爆破。

    影片不乏塑造了一系列典型而立体的女性形象,而孟超姐姐是被遮蔽的潜在人物。她喜欢读诗,有一个专门摘抄诗歌、记录灵感的笔记本,而且时常与弟弟进行分享,哪怕对方不理解,她也依旧乐此不疲。不难看出,孟超姐姐是一名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浪漫的劳动女性。她灵动、忧郁、温柔、充满诗意,而且在岁月的冲刷下日渐模糊,成了一个飘逸的幻象。

    她在年幼的孟超心中占据着非比寻常的地位,孟超对于知识、美丽和执着的最初印象恐怕就来自于自己的姐姐。姐姐被强奸,身体、人格和权利都受到了严重的伤害,这也直接破坏了孟超对美的认知,诗意的生存栖居被毁灭了,孟超被迫或是选择了一种野蛮的方式结束“渎神者”的生命,开始了漫长的逃亡。

    孟超愿意不遗余力帮助闻晓雨,原因在他自己说来,是因为对方像他姐姐。我们无法从样貌、性格等方面推断,影片唯一呈现是两个人的遭际,且这“两个人”不是姐姐与闻晓雨,而是孟超与闻晓雨:闻晓雨失去至亲的痛苦孟超感同身受。孟超的情感有了两条线索,一是当年自己无法保护姐姐的悔恨,二是如今对计划报复杀父仇人的闻晓雨的同情。

    “姐姐”成了一个幌子。孟超用“她”来掩饰自己帮闻晓雨报仇的赎罪感,也用这个名头来修饰他对闻晓雨暧昧不清的感情——作为一个始终压抑着生理冲动的青年,对闯入自己生活的成熟异性有好感是很合理的。结尾的信中,孟超也承认了自己对闻晓雨的情感,“是有点喜欢她的”,坦率中隐含着羞涩。

    “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姐姐”们是与孟超的“黑夜”同构的“天空”。闻晓雨自身难保,却给了孟超独身八年之后的第一丝光明,那个一直处于梦境中的幻想,有一天突然真实降临到了他的人生里。天空、大地与光明似乎应与黑夜相对,但黑夜与天空实际上具有相似性,黑夜无边无际,就和无穷无尽的天空一样。孟超看出了两者的同质性,如果闻晓雨踏上自己的那一条路,手刃杀父仇人,那黑夜与天空的无奈、荒诞、空虚就会成为他们共同的宿命。孟超对闻晓雨的情感超过了他的赎罪感,他推开了闻晓雨,让背负人命的自己与罪孽深重的朱方正同归于尽。

    孤独的孟超一直在以“姐姐”为媒介与外界发生碰撞,甚至触发了他的种种生存路径:杀死强奸犯后跨省流窜,爆破身亡后魂归故里。与正常社会存在厚重隔膜的孟超,他唯二的黏着就是姐姐和闻晓雨。

    “你从远方来/我到远方去/遥远的路程经过这里”,海子诗歌中的“远方”是一个巨大的虚空,孟超是一个过去、现在、未来都飘渺无依的社会边缘人。姐姐死后,他只是往前走去,并不在乎远方有什么,而闻晓雨的出现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这样的状态,孟超开始有了各种执念。

    各行各路的孟闻两人本应互不相接,却共同溺于一片茫茫之中。

    三、自我价值的追寻之路

    《断·桥》是一个叠合了情感和犯罪的写实故事,铺展了亲情、友情、爱情等复杂情愫的纠葛。但是从深层的情感结构看,在真实的残酷下,人物坚实的情感和坚定的内心世界为影片的灰调增添了暖色,孟超是最突出的代表。

    孟超的生存空间一直处于被挤压的状态,环境的不确定性造成了他身体与精神上的双重漂泊,他善良、正义,不断追寻着自我的意义,拷问善与恶、公正与偏畸的现实,在黎明与黑夜的限度之外,实现了他的毁灭与重生。

    影片呈现了人性深处的不同纠葛,而孟超却独立于这套价值系统之外。这并不是在说明孟超内心缺乏挣扎,而是他几乎不会主动表露自己的内心,甚至他的大部分行动都是受到闻晓雨的影响才发生的。这点与前文提到的孟超这个人物身上冷漠疏离的审美特质是一脉相承的,他干脆利落的外在表现是对内在精神结构最好的诠释。

    “丰收之后荒凉的大地/人们取走了一年的收成/取走了粮食骑走了马”,闻晓雨复仇成功就意味着丰收来临,而丰收之后孟超的大地就会陷入荒凉。人们取走了粮食,骑走了马,所有的生命象征会在一瞬间消失,大地重归一片苍凉,唯有天空和黑夜面面相觑。孟超非但一无所有,还会遭受牢狱之灾,他本能地害怕这个结局。唯一的闻晓雨也会离开他,他们无论如何丰收,都会面临空乏,如同死灭,而孟超“在丰收中看到了阎王的眼睛”。

    孟超在工地上做过临时工,如今整日与汽油和污垢为伴,他的人生逐渐空茫,缺失了意义。一个本应具有无限生命力的年纪,却被黑夜、大雨、灰色连缀的一张大网所笼罩,他就是“留在地里的人”。

    “黑雨滴一样的鸟群”这一句在影片中反复出现,与凝寒阴怖的镜头语言互为补充,呈现了一幅压抑的画面,孟超的天空被密集的黑暗所遮蔽,从而进入了永夜。

    他“从黄昏飞入黑夜”,这看似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实际上充满了无奈。历时方面,他从风华正茂提前步入了得过且过,共时方面,他无法活在阳光下,只能被迫遁入黑暗。光渐渐被鸟群驱逐,光明与希望死了,黑暗逼视所有。孟超却在黑夜中收获了一丝独特的慰藉,也就是“黑夜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

    面临死亡的最后一刻,孟超迎来了精神世界的高峰体验,完成了自我价值的追寻。他身着白色,他将自己暴露在狭窄的天空之下,接受光明的灼烧。

    以“黑夜”为壳的孟超与光明存在两种相克相生的意义关系。一种是与光明相对的,即“黎明给你”。孟超将光和希望留给了他的天空,他以一颗真诚的赤子之心完成了对世界的理解和宽宥。

    另一种是与光明相生的,即“黑夜给我”。死亡在传统意义上被视为生命的终结,直面自己是残忍的,每个生存个体都有自己幽微的创痛,但生存与死并非是绝对的对立,光明和黑夜也不是。走向死亡与黑夜的虚无,也是走向更深的自我。

    海德格尔指出,传统形而上学把死亡固化、概念化,他让生死二元论在此在的出位状态下得到了统一,这也意味着,人生是一个不断实现“可能性”的过程,在潜在的结果尚未出现之前,人生就是不完整的。把死看作生的一种“悬欠”,也和其他可能性一样,等待着人们去终结。与死亡息息相关的“黑夜”是孟超人生的底色,他从中嗅到了死亡的气息,也得到了安慰和依偎。

    孟超试图在凝固的环境中找寻自己作为人流动的意义,显然他成功了。牺牲并不值得歌颂,黑夜也不一定需要逃离,当孟超艰难仰起头望向天空和远方,禁锢他一生的无边黑暗温柔地托起他,如潮水般将他包裹。

    这种人性的坚韧、宽广、温暖,超越了日常伦理的规约,甚至屏蔽了简单的道德判断,如岩隙中的甘泉,从生命里自然而然地缓缓涌出。

    《断·桥》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电影,孟超的世界一直在黑夜中下雨,他的希望是低微的,而虚妄是高蹈的。鲁迅在《墓碣文》中说:“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孟超的虚妄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让这个形象跃出了银幕,走在路上,放声歌唱,大风刮过山岗,上面是无边的天空。

    附海子诗《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

    黑夜从大地上升起

    遮住了光明的天空

    丰收后荒凉的大地

    黑夜从你内部上升

    你从远方来

    我到远方去

    遥远的路程经过这里

    天空一无所有

    为何给我安慰

    丰收之后荒凉的大地

    人们取走了一年的收成

    取走了粮食骑走了马

    留在地里的人

    埋的很深

    草叉闪闪发亮

    稻草堆在火上

    稻谷堆在黑暗的谷仓

    谷仓中太黑暗

    太寂静

    太丰收

    也太荒凉

    我在丰收中看到了阎王的眼睛

    黑雨滴一样的鸟群

    从黄昏飞入黑夜

    黑夜一无所有

    为何给我安慰

    走在路上

    放声歌唱

    大风刮过山岗

    上面是无边的天空

    【详细】
    145776564
  • 鏡净敬一
    2022/5/2 23:54:18
    存点心情
    14374166
  • 老麦
    2020/2/19 16:33:07
    你不知道风往哪个方向吹

    难得还能找到一部反应WG,还没有被禁的片子。

    80年代真是一个思想解放,百花争鸣的时代。崔健扛着《一块红布》的摇滚大旗唱遍大江南北,伤痕派文学,现代朦胧诗慢慢兴起,随风飘来的还有来自海峡两岸的歌声。当然这部《芙蓉镇》也出自那个年代。

    整部电影比较真实的再现了WG时代的个体命运沉浮。作为普通的老百姓,真的不知道风究竟会往哪个方向吹,在一次次暴风来袭时,只能被狂风吹的流离

    难得还能找到一部反应WG,还没有被禁的片子。

    80年代真是一个思想解放,百花争鸣的时代。崔健扛着《一块红布》的摇滚大旗唱遍大江南北,伤痕派文学,现代朦胧诗慢慢兴起,随风飘来的还有来自海峡两岸的歌声。当然这部《芙蓉镇》也出自那个年代。

    整部电影比较真实的再现了WG时代的个体命运沉浮。作为普通的老百姓,真的不知道风究竟会往哪个方向吹,在一次次暴风来袭时,只能被狂风吹的流离失所,疲于奔命,甚至于只能像牲口一样的先活下来再说。

    而不断变换的风向,也让人性的丑陋显露无异。李国香被打倒时,其一手提拔的王秋赦把破鞋挂在她脖子上,当她被平反,又当上了县领导时,王秋赦居然又舔着脸来找她,真是墙头草,随风倒,领导让往哪倒就往哪倒。

    其实王秋赦这个懒汉,人性本身在历次运动中没有任何变化,为什么在有的运动中会被委以重任,有的运动中被边缘化?因为衡量的价值观标尺变了。这便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价值观的风向,不是空穴来风,衡量的标尺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随着运动的需要不断变化的。稳政权时代,需要无产阶级的坚强领导,贫下中农以及雇农,当然是又红又专,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忠实拥护者、捍卫者,而稍微赚了些钱的个体户,当然是站到了无产阶级的对立面,成了剥削阶级,逃不过被打倒的命运。

    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经济强国是首要目标,重商,崇商,企业家精神满天飞是理所当然,如果企业家被当成剥削阶级打倒了,这经济和国力,谁来强大呢?

    所以,吹什么风,不是空穴来风和头脑发热,都有着其背后正确的逻辑,虽然时隔多年,有些时候看起来觉着荒诞,但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你认为的荒诞,只是信息不充分情况下的想当然。

    略微遗憾的是,影片作品只描述了风来后,狂风暴雨中个体的悲惨命运,而不能更进一层次,引导人们有所思索,这风起的原因是什么呢?如何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重复上演呢?

    最后,片尾王秋赦的“运动了,运动了”的喊叫,和姜文的话“还是小心点他,他说的对。”,还是有些意味,因为运动产生的环境、主体、条件又再一次万事俱备时,风还是继续会吹。只是老百姓,不知道风会往哪个方向吹。

    【详细】
    12274950
  • 黎小默
    2022/3/10 17:48:54
    上瘾、戒瘾与成长 | 解读Ali与Rue的餐厅对话
    Rue为什么会对毒品上瘾?一般人很难理解,但我理解。 我也曾经历过对网络的上瘾,那种想干活却迟迟不愿开始,浪费一天刷手机,等到太阳落山时又充满了负罪感和自我厌恶感的的糟糕经历。 每一天早晨,你都发誓要做个积极上进、干劲满满的自己,但每一天都是浑浑噩噩的渡过。现实...  (展开)
    Rue为什么会对毒品上瘾?一般人很难理解,但我理解。 我也曾经历过对网络的上瘾,那种想干活却迟迟不愿开始,浪费一天刷手机,等到太阳落山时又充满了负罪感和自我厌恶感的的糟糕经历。 每一天早晨,你都发誓要做个积极上进、干劲满满的自己,但每一天都是浑浑噩噩的渡过。现实...  (展开)
    【详细】
    14266217
  • ibelieve
    2010/2/5 0:56:01
    贺岁档期里,满桌酒席中,较为可口的一道菜。
    《大兵小将》在广州宣传的时候王力宏并没有跟来,来宣传的主创班子基本上都围绕着成龙的身旁,脸上挂着笑容,安静地听媒体对成龙发问、而成龙逐个解答。问题有时候会抛到导演身上,但导演始终不是一个大牌,说两句又谦卑地把话题引回到成龙上。所以给我感觉,这部戏又是成龙一个人在唱独角。

    今天看了影片,却惊喜地发现,其实不是这样的。
    我看成龙的片子不多,以往的那些武打片几乎都没有涉猎。对上一部观
    《大兵小将》在广州宣传的时候王力宏并没有跟来,来宣传的主创班子基本上都围绕着成龙的身旁,脸上挂着笑容,安静地听媒体对成龙发问、而成龙逐个解答。问题有时候会抛到导演身上,但导演始终不是一个大牌,说两句又谦卑地把话题引回到成龙上。所以给我感觉,这部戏又是成龙一个人在唱独角。

    今天看了影片,却惊喜地发现,其实不是这样的。
    我看成龙的片子不多,以往的那些武打片几乎都没有涉猎。对上一部观看的大概是《宝贝计划》。要横向对比他的其他片子实在是不实际,所以我下文的内容就勒死在这部戏里了。

    《大兵小将》里的“大”“小”和“兵”“将”其实给人以错位的感觉,成龙肯屈尊当一个小人物,却没有能够彻底地把小人物进行到底。一是他在“兵”前面使用了“大”,一方面可能是年龄大,另一方面不难看出其实也有暗喻自己的地位怎么也比王力宏要高一些。二是小人物内心怀揣的渴望和平的愿望和维护和平的举动着实让这个小人物的形象变得高大。因此,虽然他扮演的是小人物,但本质上,成龙饰演的这个角色还是没有彻底洗脱他“大哥”的形象。

    早前被传出与成龙不合的王力宏在影片中有十分出色的演出——当然也可能是我的期望值不高。他戏份之多足以抗衡成龙。不过帅气的脸蛋自始自终被化得脏兮兮,但由内而外散发的尊严、骨气却不被妆容所掩盖。表情、眼神都很到位。连武打动作也做得很不错:王力宏是左撇子,但电影中他要用右手拿武器与成龙打斗,成龙宣传时透露,王力宏为灵活使用右手,每天空闲时间都会在房间里练习,手掌都起了水泡,十分勤奋。一份耕耘一封收获,他的打斗表现还算是挺不错。

    与王力宏相反的是,成龙在这部戏里面打斗的场面较以往影片来说可谓大幅减少。跟王力宏的打斗也主要以幽默的退让为主,基本不主动进攻,能逃就逃能躲就躲。他为了不战死沙场,还有独特的装死道具。这里就不透露了。总之他的演绎让影片变得诙谐、搞笑,影片播放完之后还有人在恋恋不舍地看着影片花絮,并被NG的画面逗得哈哈大笑。

    影片选取的主线也比较独特。像这样的战乱片,通常会把重点着重放在哥哥弟弟之间争夺王位的故事上,但这部片子却很特别地选取了一个别国士兵与该国太子间的故事。那种捍卫和平、反对战争的大愿望时时刻刻地散布在了这些小人物的小细节里。所以哪怕这部戏没有过多的女色、没有过多的爱情线索,也能让人安心地、陶醉地观看完这一个多小时。

    此外还有像之前在韩国很红却因为兵役事件而不得不离开韩国到别处发展的阴柔扮相的刘承俊,还有在戏中露了一下脸引起观众爆笑后就挂掉的王宝强。这些角色都让影片增色很多。在薄弱了成龙的主导地位的同时,也强化了这部戏的完整性、可观性。


    因为对今年的贺岁档没有抱多少期望(当然也不会不抱希望),《大兵小将》估计是贺岁档观众饥不择食地放演望去的饭菜中较为可口的那道,所以向大家力推一下。
    【详细】
    29771208
  • 蓝妖蛾-费
    2013/3/30 23:57:15
    ‘我叫郝聪明’- 特二青年的童话
    首先,‘二’在此不是贬义。特指对生活有种不一样的体会,观点,大多不附主潮流,因此会让人感觉有点儿傻傻的样子,俗称‘二’,更是调侃,自嘲的一种表示。

    如果说,韩剧‘那年冬天,风在吹’玩儿的是冬天的文艺范儿,那‘我叫郝聪明’就给人一种春风扑面的清新。虽然讲的是‘北漂’励志的故事,却没有乏味的人生哲理说教和挤眼泪式的苦难情节。通篇都是向上的乐观,京片子的幽默,更有点儿卖萌。单纯的恋爱,无私
    首先,‘二’在此不是贬义。特指对生活有种不一样的体会,观点,大多不附主潮流,因此会让人感觉有点儿傻傻的样子,俗称‘二’,更是调侃,自嘲的一种表示。

    如果说,韩剧‘那年冬天,风在吹’玩儿的是冬天的文艺范儿,那‘我叫郝聪明’就给人一种春风扑面的清新。虽然讲的是‘北漂’励志的故事,却没有乏味的人生哲理说教和挤眼泪式的苦难情节。通篇都是向上的乐观,京片子的幽默,更有点儿卖萌。单纯的恋爱,无私的友谊,开通的亲情,都是剧里的彩儿。女主郝聪明,精灵古怪,一会儿和房东斗智斗勇,一会儿遭顾客坑蒙拐骗。但总是一副‘妹,什么都没有,也很幸福’的特二生活态度。更是喜欢磕磕巴巴的男主 - 韩毅,看似一个挑剔的房主,苛刻的生意人。做的可都是行侠仗义的事儿。无论是对待陌生的‘郝聪明’,不靠谱发小,还是‘特搞‘的父母,总是能给以宽容。当然,嘴上是不能饶人的,京式调侃是必须的。‘那年冬天’过得是养‘颜’瘾,此剧听的是‘京’段子。
    喜欢张子萱 , 迟佳二位新人的表演。本色,可爱。子萱姑娘更像是邻家女孩,您就是看了半辈子,还是那样的稀罕。迟佳,憨厚中带有智慧,话语更是妙语连珠。

    服装上也花了一些心思,男女主儿的衣着,发式都很有特点。女主儿郝聪明的几套衣服显示青春,时尚的潮流。
    不太适应的是,由于是网络剧,广告是必有的,有点儿太直接,太过了。
    【详细】
    5827580
  • 饕餮的蘑菇
    2010/6/26 22:17:33
    一直在模仿,从未想超越
    周星驰回来了,带着他的电影新作!等等,且让我们先看看这个新作: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小名七仔大名长江七号!靠,居然是星爷旧作的翻拍--而且还是儿童版!
    介于此,观众似乎自然对它放松了要求--只要有包袱,我们就笑场。于是乎在昨天的看片过程中,我就被一些很雷很没创意的点子逗笑了,而可怕的是,比我要求更低竟然大有人在--前排不少媒体竟然多处笑场,本该属于动画电影的夸张表现,也成了骚动观众笑穴的“
    周星驰回来了,带着他的电影新作!等等,且让我们先看看这个新作: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小名七仔大名长江七号!靠,居然是星爷旧作的翻拍--而且还是儿童版!
    介于此,观众似乎自然对它放松了要求--只要有包袱,我们就笑场。于是乎在昨天的看片过程中,我就被一些很雷很没创意的点子逗笑了,而可怕的是,比我要求更低竟然大有人在--前排不少媒体竟然多处笑场,本该属于动画电影的夸张表现,也成了骚动观众笑穴的“惊喜”。
    看完片后,我却笑不出来。这部电影,它属于周星驰么?依稀记得当年是如何被《大话西游》征服的,虽然彼时我年纪还小,看不出电影中深刻的寓意,但那时我宁愿冒着逃补习班的课被老妈骂的风险躲在邻居家看至尊宝和紫霞的爱情,并记住了男生的承诺“一万年”,此后多年我都认为这是一句极好听的情话。
    而再来看看这个《长江七号爱地球》,星爷御用的石班瑜的声音,徐娇也回来再次演绎了周小荻,但是剧情绝大部分照搬原作,仅有的创意部分还都是致敬经典影片。不能不说,我挺失望的。我知道,经典并不好创造,但是从业以来了解了不少周星驰的奋斗历史,总觉得他不应该就这样糊弄观众,即使是小孩子!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难道说……看看这片子是怎么一再模仿的吧!
    《星球大战》、《少林足球》、《赌神》、《狮子王》、《E.T外星人》,甚至是机器猫的魔法……我看到了什么!?想起来某理发名店的标语“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大学时觉得这简直是大言不惭,而今想来,这是何等的野心,需要何等的努力啊!
    好吧,影片极力想用亲情和人狗情来煽情,而对现阶段我已然麻木的大脑来说,效果甚微。另一方面,无厘头搞笑领域,星爷无疑是佼佼者,但是年华飞逝,他将如何守住霸主地位啊,仅凭长江七号?我没信心!
    【详细】
    3364743
  • 曼景
    2022/5/1 16:38:52
    致敬舞会

    Ball是一个让人暂时忘记时间烦忧的地方,一群有色人种聚集一起效仿白人上流社会乍看有趣,实则可悲,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走出舞会的大门,他们终究是不被社会认可接受的;说到LGBT群体,往往让人忽略了transgender,俗称女装大佬,在人们眼里他们是怪胎、异装癖,甚至连一些gay都会歧视他们,其实他们只是无法认同生理上的自己,Elektra不惜失去金主爸爸也要

    Ball是一个让人暂时忘记时间烦忧的地方,一群有色人种聚集一起效仿白人上流社会乍看有趣,实则可悲,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走出舞会的大门,他们终究是不被社会认可接受的;说到LGBT群体,往往让人忽略了transgender,俗称女装大佬,在人们眼里他们是怪胎、异装癖,甚至连一些gay都会歧视他们,其实他们只是无法认同生理上的自己,Elektra不惜失去金主爸爸也要完成变性手术;Damon为了赢得dance school的敲门砖用天赋舞出了真正的艺术;Blanca得知自己身患HIV后毅然决定组建属于自己的家,收留流浪的灵魂成为指路的Mother,不仅为了证明“我真实存在过”,也是她一直强调的“为了下一代能获得更平等的权利而生活”。剧中的原生家庭无法接受到女装回去奔丧、爱上郊区白人男孩卷入他人婚姻沦为小三终究回到码头站街、面对艾滋恐慌人们坐以待毙而有些人选择活出姿态......虽然他们处于歧视链的最底层,但他们本身的存在就是性感和美丽。

    【详细】
    14371443
  • 超重力??
    2021/7/24 0:30:11
    别再糟蹋女性力量了

    130分钟的作品,拖沓至极,中间有一个小时都是我看电影都是一种“倒看你还能整出什么”的状态,没想到越看越崩溃。

    不能自圆其说的设定到处都是。前期的舔装备开始,处处是对各种游戏的致敬,抄都抄不明白,舔装备那个设定毫无价值,因为后面都是灵魂飞走了。

    故事整个就是一个

    130分钟的作品,拖沓至极,中间有一个小时都是我看电影都是一种“倒看你还能整出什么”的状态,没想到越看越崩溃。

    不能自圆其说的设定到处都是。前期的舔装备开始,处处是对各种游戏的致敬,抄都抄不明白,舔装备那个设定毫无价值,因为后面都是灵魂飞走了。

    故事整个就是一个小青对男人的看法连续剧,以找小白为执念,从一开始的鄙视许仙没能力,到鄙视自己没能力,到被孙姐帮助,获得兵器时代的作战能力,这里也是唯一一处女性帮助女性的情节。

    然后出现意外,孙姐死了,这时候就突然接受别的油男人了,然后被抛弃,抛弃了以后小青的看法就是寻死觅活?你的执念不是找到小白?看到这里我以为你的执念是找到好男人?无论男人能力强弱,都是不靠谱的所以你就放弃自己的执念?你的执念就是挂在嘴边的屁?前面从法术时代到兵器时代做的努力都不要了?就因为男人的背叛而选择去死?

    转机又出现在无脸男身上,因为他带着一张小白的脸,即使没有记忆又是个男人,小青也不知道怎么又想明白了决定活下来并和他并肩,对男人的态度也转变成男人能力强弱无所谓,不骗人就行。

    看到这里我都怀疑小青的执念是找到一个好男人,小白?查无此蛇,背景板罢了。

    果然小青在帮派火拼中又发现被骗。这时候在小青这里,无脸男已经是一个贴着小白脸,没有相关记忆的角色,就完全是一个路人,和小青的执念毫无关系,按理说大家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吧,无脸男一顿输出,我就觉得我的命运是保护你!竟然又被小青原谅了。

    看到这里我就觉得这电影是为了糟践小青专门拍的。和小白这个执念有个屁关系,对靠谱男人的执念才要紧。

    然后两人捆绑出街,女主修炼男主后勤,一来一回中小青破除心魔,最后无脸男回应自己保护小青的命运,以死助小青回到人间。

    最让人无语的是这个结局,出来的小青发现无脸男还真就是性转小白,这里面膈应人的先决条件有多少,才能促成这样一个结局啊。

    看了电影出来我还只是觉得糟践小青,看到宣发的女性力量,才是真的作呕,导演编剧把男女这一块儿研究的明明白白,女性力量就是女性角色反复被男人骗,然后男人被莫名洗白或者被无故原谅,最后好不容易有个男人牺牲自己助力女主,这会儿想起来覆水难收破镜难圆,说好的女性力量在哪里呢?赶紧一拍大腿把无脸男强扭为男人身姐姐心。

    女性力量真就是什么金砖到处垒。整个故事就只有小青刚到修罗城是被一个孙姐帮助,其他时候没有任何和女性的交流,她就在相信男人又被男人欺骗,最后回转一个唯一帮助她的男人是她姐姐投胎性转。就这种依靠捧踩的玻璃磕下去都怕剌嗓子。

    如果无脸男的角色在修罗城已经是没有面部特征,没有相关记忆,且性格不符,为什么不设置成一个骨钗上的碎片化身成的呢?一定要设置一个真实存在的男人,就为了专门整一个性转?

    刚到修罗城时孙姐就说了各个朝代都会落到这里,多宏大的伏笔,女性力量,多应景的说辞,最后电影完全四六不着,东拼西凑,狗屎摆摊。

    【详细】
    136981518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