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53201
  • Mr.Sweet
    2018/3/11 23:24:17
    本来以为随便找了个爆米花电影

    我擦这是神作!套着怪物外壳,本质是在讲霸凌。

    屠杀的两场不过瘾啊,校车那段配着反调音乐马马虎虎就算过得去吧,教室那段直接脑补成王牌特工里教堂大屠杀的一镜到底了。

    剧情bug还是很多的,一直到杀了boss之后,直接给片子归类到6分cult电影里了,结局一般无外乎两种,猪脚要么历经挫折一蹶不振继续苟活,要么越挫越勇开始觉醒成为男人,这片子也就这样结束了吧?

    我擦这是神作!套着怪物外壳,本质是在讲霸凌。

    屠杀的两场不过瘾啊,校车那段配着反调音乐马马虎虎就算过得去吧,教室那段直接脑补成王牌特工里教堂大屠杀的一镜到底了。

    剧情bug还是很多的,一直到杀了boss之后,直接给片子归类到6分cult电影里了,结局一般无外乎两种,猪脚要么历经挫折一蹶不振继续苟活,要么越挫越勇开始觉醒成为男人,这片子也就这样结束了吧?

    并没有!!这个出人意料的结尾把我炸!死!了!色彩的大胆运用,玉石俱焚,看完震惊的回不过神来。

    另外,配乐满分。

    【详细】
    9218264
  • 粪海狂蛆
    2016/7/31 23:40:04
    三人並不行
    1,趙薇格格身為一個演員,在一部電影中竟然能夠做到和這部片子中的一切人和事物都格格不入,真不愧是如假包換的“格格”。混戰中如果能有人一槍打死趙薇,這個片子能多給一星,可惜讓她活下來了,是最大的敗筆。
    2,場景透露著極為廉價的質感,很多鏡頭合成做的像flash一樣,還有那位癱瘓了的帥哥,不知道為什麼身體四周自帶百分之五的羽化,神尬。
    3,再來說那個長鏡頭,一句話:可能是我近幾年看過的最難
    1,趙薇格格身為一個演員,在一部電影中竟然能夠做到和這部片子中的一切人和事物都格格不入,真不愧是如假包換的“格格”。混戰中如果能有人一槍打死趙薇,這個片子能多給一星,可惜讓她活下來了,是最大的敗筆。
    2,場景透露著極為廉價的質感,很多鏡頭合成做的像flash一樣,還有那位癱瘓了的帥哥,不知道為什麼身體四周自帶百分之五的羽化,神尬。
    3,再來說那個長鏡頭,一句話:可能是我近幾年看過的最難看的一個長鏡頭了。
    【详细】
    8016209
  • Bowser Jr.
    2018/10/8 5:35:38
    去MCU把那些只会讲笑话和尬聊的伪英雄都杀掉才是你该干的事

    十几年前还在读小学,蜘蛛侠3里的毒液和黑蜘蛛在刚上映那时都是每日上学必讨论的话题,黑蜘蛛和沙人究竟谁厉害根本争不出结论。虽然最后追了蝙蝠侠漫画,但蜘蛛侠才让我产生过对超级英雄的憧憬,我对蜘蛛侠的相关电影也十分关注,Uncle Ben那一句责任越大,能力越大在我看来就是老三部曲的灵魂之句。可能托比版太经典,我们那一代最先接触到的超英也只有他(超人因为太强大了有疏离感),之后超凡和MCU的蜘蛛侠

    十几年前还在读小学,蜘蛛侠3里的毒液和黑蜘蛛在刚上映那时都是每日上学必讨论的话题,黑蜘蛛和沙人究竟谁厉害根本争不出结论。虽然最后追了蝙蝠侠漫画,但蜘蛛侠才让我产生过对超级英雄的憧憬,我对蜘蛛侠的相关电影也十分关注,Uncle Ben那一句责任越大,能力越大在我看来就是老三部曲的灵魂之句。可能托比版太经典,我们那一代最先接触到的超英也只有他(超人因为太强大了有疏离感),之后超凡和MCU的蜘蛛侠虽然比较贴近漫画设定,但看完就是没感觉,甚至是很厌恶。明知道漫画里面的蜘蛛侠爱耍嘴皮子,但就是不喜欢。看到一些新粉嘲讽托比版天天苦大仇深的样子,就更没好感。

    十几年前让我们着迷的反派回归荧幕自然很期待,再加上汤老湿主演,感觉这部片肯定会很惊艳。最开始的预告片印证我的想法,虽然毒液没现身,但整部片是往惊悚片方向走。但后来出的几段预告片越看越觉得不对劲,怎么这个毒液开始了我们熟悉的幽默笑话?上映前不久宣布这部电影是PG13,汤老湿也发言他最喜欢的四十分钟戏被删了,我就觉得废了,这又是一部被MCU同化的合家欢电影。就像正义联盟一样。其实近几年,MCU电影惯用的伎俩在许多热门电影都能发现,甚至有种把电影市场方向带歪的感觉。以前的电影角色之间没有那么多不必要的尬聊互动,或是讲笑话,甚至根本就没有!以前电影中父母跟小孩对话非常自然,而现在的却有一种做作的家庭温馨感,仿佛专门做给观众看:你们看,我们是多么温馨的家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对话多么有趣。这才是合家欢该有的样子!像蚁人2里面,那种塑料味十足的家庭戏我真的感到恶心。

    说回这部电影,由于提前降低期待值,看完之后也没觉得像Metascore说的那么糟,摩托车追逐戏让我们看到了毒液战斗特有的功能,相反最终打戏十分缭乱,cg感很重,像一堆胶水油漆飞来飞去。不是什么值得赞许的作品。它不是我们想看的毒液,它甚至不是当年那个阴暗凶暴的反派,而是一个关心宿主,喜欢和他频繁互动,并且热爱地球的超级英雄。看汤老湿被附体后那么痛苦还以为会和毒液进行一番意志精神上的搏斗,结果没有。就像网上评论的那样,它的大眼睛和尖牙这么一看还显得有点萌,已然是新一代萌宠。已经有了银河护卫队一大帮嘴炮,接着蜘蛛侠,蚁人,再来雷神还有死侍,更不要提刚学会尬聊的正义联盟(尾灯塑造的闪电侠是我见过最尬的角色,超过了MCU)我就纳闷怎么嘴炮的市场还不够饱和非要连毒液也加进去?连一个酷点残暴点的反英雄角色都不给我们留下吗?想看他将来手撕话痨小虫的就洗洗睡吧,这是一个强化版的巨型黑蜘蛛侠,并且富有莫名的正义感,专门吃坏人。片中反派在预告片中表现得比正片帅多了,言行间一股为人类进化大业着想的霸道总裁范儿,然而到了正片里面他的理由就十分中二脑残。其中有些地方转折强硬,缺乏说服力,比如毒液选择汤老湿的理由,毒液拯救地球的理由让很多人不能信服。不知道是否听漏了些什么,我也不明白片尾汤老湿背了几十条警察的人命在身,警方为什么没有继续缉拿他,而是当没事发生过一样,放任他逍遥自在地当他的正义记者去了。

    【详细】
    96931272
  • 侯小名
    2017/1/7 14:09:50
    你是物是人非里,唯一的知己
    看豆瓣上面说《28岁未成年》是个bug成堆的爆米花电影,但是我却看得沉默只差流泪。特别是看到17岁的小凉夏的创意满满画作惊人、28岁的大凉夏却是拿起画笔一筹莫展的镜头。
    陈奕迅在歌里唱:“灵气大概早被污染,谁为了生活不变。”
    生活是什么?是每天把自己塞进衣服把食物塞进嘴巴把精力塞进琐碎把心塞进滚滚红尘吗?
    17岁的凉夏在一年之后遇见了改变她人生轨迹的茅亮,据说为此放弃了出国进修的
    看豆瓣上面说《28岁未成年》是个bug成堆的爆米花电影,但是我却看得沉默只差流泪。特别是看到17岁的小凉夏的创意满满画作惊人、28岁的大凉夏却是拿起画笔一筹莫展的镜头。
    陈奕迅在歌里唱:“灵气大概早被污染,谁为了生活不变。”
    生活是什么?是每天把自己塞进衣服把食物塞进嘴巴把精力塞进琐碎把心塞进滚滚红尘吗?
    17岁的凉夏在一年之后遇见了改变她人生轨迹的茅亮,据说为此放弃了出国进修的机会,放弃了画画,一心陪着茅亮,结果10年之后,我们看到了一个眼神黯淡,为了茅亮什么都可以做,被对方一个皱眉就患得患失到要去找闺蜜哭诉算卦的28岁的凉夏。
    生活啊,此时此刻就是——身体在衣服里食物在嘴巴里——但食不知味浑身发冷。
    还好有一种神奇的巧克力,把17岁的小凉夏呼叫回来了。
    她一脚踩着椅子,双手插着腰对一脸我很忙我现在不能娶你的茅亮说:“你不是说我可以和你提要求吗,那我要求你走人,这里是我家! ”
    帅得令人鼓掌。
    28岁的大凉夏,在面对茅亮欣赏新助理作品的时候,在餐桌上把花生慌乱地往嘴巴里面塞,妆容精致难抵心里兵荒马乱。
    对面坐着的那个人啊,那个在录像里面,18岁的里牵着你手狂奔的说要照顾你一辈子的那个人啊,他需要的是一个对他事业有力的好帮手啊,可惜你不会画了,你曾经为了他,像一个武侠剧里废掉一身武功,解甲归田的武林高手,可惜他的野心在江湖,此时此刻的你,成了拖累。
    是谁带28岁的大凉夏走出这一地荒芜的,是谁帮那个只知道看着录像回忆狂塞零食狂流泪的loser凉夏走出来的,是17岁的凉夏。她把录像光盘丢回给茅亮,选择不要了这段回忆,然后开始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与28岁自己的对话之旅。


    你还记得11年前的自己吗?
    那个时候你的理想是什么?你在和朋友在兴致勃勃谈论着什么话题?你花痴哪个明星,热衷把他/她的贴纸海报贴到哪?你的任性与直率有没有栓上锁链?你的热情在哪片领域熊熊燃烧?
    11年前的我,成绩奇差,成天想着要做遗世独立的大师,老师找到我让我填表入作协,我说我喜欢单打独斗不喜欢抱团取暖,宁死不屈;花痴隔壁班的男生,假装有事在他教室前走廊没完没了地走来走去;
    从不换位思考,刻薄又任性,巴不得全世界都围着自己转,但也奇迹般收获了朋友好多个……
    后来的自己呢?
    也记不清楚什么时候就变成现在的自己了。莫名渴望有认同感和存在感,明白集体力量大于个人,热衷集体也痛恨集体,却打死也不敢从里面走出来。那些自己真心喜欢的,再也不敢迈出半步。我跟好朋友说:“我年纪这么大了,那样做姿势好难看。”可当面对结果的时候,居然可以没出息的崩溃,这样的姿势也许更丑吧。
    也许你无法想象,电影让我最有共鸣的地方,是大凉夏拿着画笔一筹莫展的样子。
    她,是真的画不出来了。
    我,也是真的写不出来了。
    刚刚清理电脑里面过去的文档,看到前几年写的东西。
    最大的感触是,那个头脑清晰逻辑严谨愿意面对自己真实感情的自己去哪儿了?她到底为了什么玩意,而迷了路?


    17岁的小凉夏和28岁的大凉夏是同一个人,从她们处理感情的方式上就可以看出来。为了能陪机车男去远方,小凉夏拼命吃下剩下所有的巧克力,连包装锡纸都没扯掉,结果食物中毒了(这雷人的神逻辑啊,编剧你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是啊,为了一个人,什么都豁出去。
    28岁的凉夏赔上10年光阴和自己最初的梦想,17岁的凉夏赔上一条命。
    导演的意思我都明白(我不是跟导演套近乎哦),整个故事里面透着女权的复苏。同样最后两个凉夏的相拥,我也明白他是想文艺地表达:我们和自己和解了。
    熬得一手好鸡汤,可是观影者没几个人买单。
    我买啊。
    我熬夜看完这场电影,当然是为了想遇见那个未成年的自己啊。
    毕竟,你是物是人非里,唯一的知己。
    【详细】
    82791621
  • fiction
    2008/2/2 0:22:48
    到底是女人太痴心,还是男人太无情
    原来苏慧伦除了唱歌,演庸俗的偶像剧之外,还会演神经质的文艺片。当阿玉一次又一次的歇斯底里,我看着屏幕上苏慧伦仍然干净的脸,心里生出无限感慨。

    男人说的话有多少是可信的?或者说,我们可以相信多久?当爱情存在的时候,他对你无限温柔,他对你甜言蜜语,他一口一个爱你,把你捧在掌心。当时光飞逝,感情降温,他对你的眼泪感到厌倦,他对你的示好心怀不满,他把受不了明明白白的写在脸上,等着你主动离去。
    原来苏慧伦除了唱歌,演庸俗的偶像剧之外,还会演神经质的文艺片。当阿玉一次又一次的歇斯底里,我看着屏幕上苏慧伦仍然干净的脸,心里生出无限感慨。

    男人说的话有多少是可信的?或者说,我们可以相信多久?当爱情存在的时候,他对你无限温柔,他对你甜言蜜语,他一口一个爱你,把你捧在掌心。当时光飞逝,感情降温,他对你的眼泪感到厌倦,他对你的示好心怀不满,他把受不了明明白白的写在脸上,等着你主动离去。

    不是我不肯相信男人,只是我对爱情这个东西,始终抱有怀疑。永远到底有多远?且不说年老色衰或者身染恶疾,请相信我,再深刻的感情也会泯灭于时间。年少时有多少人说会永远爱你,说死也要和你在一起,或者忘掉自己也不会忘掉你。可是那些动人情话保鲜期统统太短,他们只是给你描述一幅美丽的画卷,许下一个空头的承诺,然后心安理得的把它丢在身后,继续前行。

    不是我不肯相信爱情,只是我对人性本善,从来找不出依据。我不相信我会爱一个不爱我的男人到永远,我确信我不会白白的付出不要求任何回报,我知道我自己。如此,我怎么能去要求别人?

    某日与闺蜜聊到已失去,她问我有没有某个让我特别怀念。我思考很久,老老实实的回答,但凡失去的都是我主动抛弃,所以再怀念也是有限。她笑我太狠心,其实我知道,大多数人都像我一样。我们希望别人无条件的爱着自己,即使不被选择也要深深铭记于心,你可以与另一个姑娘在一起,但是仍然在偶尔想起我的时候觉得心痛。我们希望别人永远在一转身就看得到的地方,只要你有需要就跑过来嘘寒问暖,不离不弃。

    可是,幻想多么美,现实就有多冰冷。
    【详细】
    1295688
  • 阿木
    2015/2/2 2:37:56
    《热血男人帮》:废柴同盟的梦想秀
    九十年代末,由彼得·卡坦纽执导的喜剧片《光猪六壮士》,不仅是叫好叫座成为当年的黑马之作,还赢得了欧洲电影奖最佳影片、奥斯卡最佳配乐等,影片讲述的是六个下岗工人,为了谋生而去跳脱衣舞赚钱,尽管他们并非是俊男美女,而影片也洋溢着一种苦中作乐的积极精神。而看这部由查慕春编导、陈翔、英达、戴立忍等主演的都市喜剧片《热血男人帮》时,也就自然的想到了那部英国电影,尽管在《热血男人帮》中陈翔等人是通过合组乐队的
    九十年代末,由彼得·卡坦纽执导的喜剧片《光猪六壮士》,不仅是叫好叫座成为当年的黑马之作,还赢得了欧洲电影奖最佳影片、奥斯卡最佳配乐等,影片讲述的是六个下岗工人,为了谋生而去跳脱衣舞赚钱,尽管他们并非是俊男美女,而影片也洋溢着一种苦中作乐的积极精神。而看这部由查慕春编导、陈翔、英达、戴立忍等主演的都市喜剧片《热血男人帮》时,也就自然的想到了那部英国电影,尽管在《热血男人帮》中陈翔等人是通过合组乐队的方式来谋生、寻找自我等。
    影片《热血男人帮》在开场时便是一幅当代生活的浮世绘:一群黑衣人围着一个有些破旧的食堂,试图进行拆迁,而守护着食堂的陈翔,及那些厨工们,则想要保护住他们的家园,矛盾激化后陈翔从房顶跳下来,与对方展开了厮打……影片开场也已经架构出了主人公所面临的困境,为他想方设法解决矛盾埋下了伏笔,可以看出作为编导的查慕春的用心,更何况,这段开场并非是传统的架构矛盾的方式,还夹杂着漫画式风格,使得开场就已经显得不落俗套。
    如果想要保持下食堂,陈翔及他的员工们便必须要在三个月内筹备十万元将食堂承包下来,而正当他距离承包一步之遥时,却无意中因为火灾而失去了那些辛辛苦苦筹到的款,于是他们就要通过别的途径尽快的赚钱,于是也就有了玩乐队的想法,于是也闹出了一些喜怒哀乐……影片也借鉴了《光猪六壮士》,只不过陈翔、英达他们努力赚钱的方式不是跳脱衣舞,而是玩音乐,而且重点也不在于音乐玩的如何好,而在于他们在面对各种困境时的不折不挠、坚持不懈、积极乐观的精神态度,这点也为影片带来了不少的暖色。
    值得一提的是,《热血男人帮》也是查慕春的导演处女作。新世纪之初时查慕春陆续发表了小说《北京杂碎》、《轰隆隆像是那昨天》等,并陆续担任了《即日启程》、《房不剩防》等作品的编剧。随着内地电影市场的急剧发展,众多的摄影、编剧等也纷纷走上了导演之路,特别是对于编导来说,如果既是导演又是编剧,则可以加入很多的个人化记忆、情感、情绪,比如查慕春提及《热血男人帮》的主题故事便是他一直以来的摇滚梦,“幻想有一天能成为摇滚老炮,尖果儿环绕,坐车不买票,小时候觉得摇滚乐手都是绝不向现实世界妥协的英雄”。尽管影片未能成为市场上的黑马之作,但这种“英雄梦”之举寄托了电影人的坚持与梦想,就像影片里的小人物们不断的坚持自己的梦想般。
    如果说,电影就像是一个梦,那么,查慕春执导这部《热血男人帮》就像是在完成自己的一个坚持多年的梦想,而对于身为观众的我们来说,在这场圆梦之旅里可以感受到坚持、热血,还有现实生活的喜怒哀乐等,甚至带来了些许的内心的共鸣。
    【详细】
    73641075
  • 桃子
    2018/9/8 12:21:47
    就让我彻底发泄 来证明我仅有的一切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黄老师电影院],ID:huangfilm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黄老师电影院],ID:huangfilm

    【详细】
    964063
  • 行者·如風
    2022/1/18 22:22:57
    我看到真实的战场

    这部片子没有让我感动,我本来准备打四星,可在一想,这根本不是故事片或者剧情片,不能要求一部纯粹的战争电影讲可歌可泣的故事,这部电影的目标也并不在此,它是要展现一个真实的战场。 许多细节和情节是难以在现今大多数战争片中看到的,它们组成的战场是那么真实,我愿意相信那个时候的战场就是如此。

    这部片子没有让我感动,我本来准备打四星,可在一想,这根本不是故事片或者剧情片,不能要求一部纯粹的战争电影讲可歌可泣的故事,这部电影的目标也并不在此,它是要展现一个真实的战场。 许多细节和情节是难以在现今大多数战争片中看到的,它们组成的战场是那么真实,我愿意相信那个时候的战场就是如此。 比如:1、毛主席雨天进漏屋,2、军衣军帽颜色、形状、大小不一,同一个战士的穿着也不相配,3、战术建议先跟政委汇报,得到赞许再向司令员征求意见,4、不过度干涉下属作战,5、老陈醋加大葱提神,6、战壕内水齐膝,木板作舟运输物料伤员,7、“请罪”电文邓小平要求签署,8、剃不干净的胡渣,9、刘邓分别做下属思想工作,10、路之泥泞难行,11、救民济民,12、能者居之,消极去职。

    “一个战士长到十七八岁,他们的父母要付出很多很多,我们要对得起这些战士和他们的父母。”

    【详细】
    14151511
  • peng peng
    2021/5/29 21:02:26
    硫磺泉的秘密

    这不是一部恐怖剧,只是其中夹杂着一些悬疑和惊悚元素,而是一部穿越剧,并且很精彩,剧情紧凑,每一集都会给下一集留下问题,让你迫不及待去知道以下的情节,当然下一季也是,在最后一集的剧情中,我很疑惑最后为什么两个哈勃同时出现,并且见面了。

    一开始我以为剧中出现的鬼魂是萨瓦娜的鬼魂,有由于某种特殊的原因原

    这不是一部恐怖剧,只是其中夹杂着一些悬疑和惊悚元素,而是一部穿越剧,并且很精彩,剧情紧凑,每一集都会给下一集留下问题,让你迫不及待去知道以下的情节,当然下一季也是,在最后一集的剧情中,我很疑惑最后为什么两个哈勃同时出现,并且见面了。

    一开始我以为剧中出现的鬼魂是萨瓦娜的鬼魂,有由于某种特殊的原因原因死亡并且困在这间酒店无法离去,便下意识以为这是一部恐怖元素的电视剧,但是接下来的时空通道地堡就直接点明这是一部穿越剧,与恐怖无关,只是其中夹杂着一些惊悚元素,另外,吐槽一下,美国人真的不适合拍恐怖片,恐怖的槽点永远是那几个,额,或者用他们的话来说,叫致敬吧,不过对我来说,同一个套路用了太多次,对我就没有太大的作用了。回到正题,那个鬼魂不是萨瓦娜,并且萨瓦娜也没有死,而是出现在另一个时空,1962年,这是我认为的其中一个奇点,首先,这个女孩是一个孤儿,那么她从哪里来,她离开了1992年,并没有对1992年产生任何影响,并且,她的存在也没有改变历史,她是谁,她的父母是谁,她真的一直存在与1962年吗?

    哈勃没有放弃使用地堡(时空通道),那么她到底改变了什么,在第11集中,她尝试穿越过去救回她死去的父亲,结果没有成功,而她的母亲提起,她的记忆发生过改变,那么我们不难猜出,她已经做出了影响历史改变的事情,并且在之后的剧情中,萨瓦娜给出她穿越时空的证据,那张她的照片,她长大以后的照片,在她穿越回去见她父亲时,她父亲说过,那间酒店是他家族的产物,可在那个黑奴时代,一个黑人家族是怎么做到将近一个世纪把一间那么大的酒店变为自己家族的产物,而第一季最后一集的剧情是哈勃与时空中的另一个自己见面,毫无疑问,哈勃已经在改变历史,做出了一些改变,也导致后面她自己的记忆发生改变,下一季的剧情应该和她父亲以及她所作出的改变像相关。

    我还存在一个疑问,酒店中的那个一直存在的鬼魂到底是谁,这个时空奇点到底由谁创造,说实在的我希望接下来的一季可以以科学一点的角度来解释一下这个时空奇点,不要用什么神话故事或者是很扯淡的原因搪塞过去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好据推荐,但是好奇心太强的人,建议你们等出第二季再看,不然你们会想给剧组刀片,哈哈哈哈,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135771209
  • Feline
    2014/10/28 6:21:28
    《超体》的德勒兹式泛神论宇宙
                                 《超体》的德勒兹式泛神论宇宙

    &nbs
                                 《超体》的德勒兹式泛神论宇宙

                                                    文/廖鸿飞

          最近热映的吕克?贝松的《超体》电影海报上有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我,无处不在。在这部电影中,斯嘉丽扮演的女主角最终超越了人体的局限性,与万物同在,可以变幻成任何物体或者能量之流,真真正正地实现了无处不在,成了真正意义上全知全能、无处不在的神。拥有无处不在的视点、无处不在的拍摄角度,一直都是电影的理想。我们不必当真地考据电影的现实可能性,在笔者看来,这部电影与其被看做一部科幻片(无论是软科幻还是硬科幻,它都漏洞百出),不如被看做一部哲学电影。这部电影只关乎idea, 理念。自从柏拉图以来,理念一直都是哲学的核心议题,它是思考和观看这个世界所不能回避的东西。而我们观看和思考这个世界所依赖的理论,theoria,在希腊文里面,就是沉思(contemplation),是观看,是凝视,是察觉,它对于哲学和神学同样地重要。每一个哲学家和神学家都想要超越人的视角局限性,试图去接近神的那种绝对的观看:全知全能,无一遗漏,绝对真理。

          吉加?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就抱着这样一种超越人类眼睛视点局限性的理念,不再是透过人的眼睛来看这个物质的世界,而是试图通过物质的眼睛来观看物质,去捕捉大自然中那不可思议的、常常为人类的有限视角所忽略的运动和变化。这是一种试图去靠近神,或者成为神的冲动。吉尔?德勒兹评价维尔托夫的时候说:“对于维尔托夫来说,运动的间隙就是感知,是惊鸿一瞥,是眼睛。但是这双眼睛不是那静止不动的人类之眼,它是镜头的眼睛,是物质的眼睛,是物质之中的感知”(Deleuze, Cinema 2:39-40)。在德勒兹眼中,电影为何如此重要?它在何种意义上比哲学更能够思考这个世界?在笔者看来,就是因为电影的“眼睛”能够提供一种不依赖于人类意志的视角来观看这个世界。
           是的,虽然每一个摄影机的背后都是人在操作,貌似不可能完全脱离人的意志和存在。“我的摄影机不说谎”吗?它当然可能会说谎。但是电影眼睛所看到的,即便不是脱离人的视角和意志的东西,至少也是超越了人的有限视角的东西。在这个意义上,摄影机能够给予我们的是一双“非人之眼”(inhuman eye)。这里,“非人”不是对人的简单否定,而是指在柏格森意义上的那些高于或低于人类经验的“绵延“(duration)。对于德勒兹和柏格森来说,人类的智性会将性质上的差异还原为程度上的差异,只有通过直觉才能超越人类感知的这种局限性,从而“向非人或超人(那些低于或高于我们自身的东西)而敞开,去超越人类的状况:此即哲学之意义,因为迄今为止,我们自身的状况将我们的生活禁锢在被糟糕地分析的复合物之中,而我们又用这种糟糕的分析构成了我们自身”。(Deleuze, Bergonism, 27)对德勒兹来说,电影和哲学一样,都是以各种的方式去思考这个世界,不同的是,电影依赖影像,而哲学则依赖概念。借用齐泽克的一本畅销书的名称,我们说:哲学无法告诉你的,那就问电影去吧。至少对德勒兹来说,是如此。他那涉猎了令人瞠目数量经典电影并由繁复晦涩的概念所编织起来的两卷本《电影》就是这样的一种尝试。
             在《超体》里面,手无缚鸡之力的Lucy被韩国黑帮分子利用来人体运毒,却不幸遭遇黑帮无赖的殴打,体内的CHP4泄露进入人体,从而促使整个人体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电影里面,她的身体潜能逐渐地被CHP4所激活,最终超越了人类的局限性:从恢复了绝对的、无遗忘的记忆到以意志控制物体,从物质性身体的分解到转变为能量-物质之流,从有形的存在到无形的存在,从处身于此时此刻到任意穿梭时间之流……
              随着Lucy的身体进化,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是庸俗的物理学,而是核心的哲学命题:心和物,精神和物质的关系。庸俗而流毒广远的中学教材里面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的是:物质先于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它的反面就是德勒兹在《电影1:运动-影像》里面批判的胡塞尔现象学的意向性,“任何意识都是对某物的意识”,它赋予自然感知以优先权,认为先验的意识就像光照,是我们观看和理解事物前提。对柏格森来说,恰好相反,“事物自身就是光明的,而不是被任何东西所照亮:任何意识本身就是某物,它与事物不能分离,它就是光的影像……简而言之,意识不是光,影像的集合或者光,正是内在于物质之中的意识。”(Deleuze, Cinema 1:60-61) 根据德勒兹的理论,我们之所以能够观看这个世界,那是因为物质内部自身就带着光,带着被观看和思考的可能性。物质世界不是被动地考察的对象,它远远不是惰性的东西,因为在物质之中就有一双眼睛,它自己观看自己。我们之所以能够观看,因为我们是物质世界的效应(effect),我们自身承载了物质的观看的使命。但是我们又是有限的存在物,需要去超越自身的局限性,去体验那高于或低于我们自身的绵延。
             “影像就是运动,正如物质就是光”(ibid:60),德勒兹如是说。“任何事物,也就是说任何影像,与其作用和反作用是不可分辨的:它就是宇宙的变幻”(ibid.)。整个宇宙,物质,光,能量,精神……它们都是影像,它们全是浑然一体的宇宙的各种不同程度的变幻和涟漪。物质性的宇宙是一个内在性的平面,它由无限的影像集合构成。“影像自身存在于这个平面之上。这种影像自身就是物质:它不是某种隐藏于影像背后的东西,而是恰好相反,是影像与运动的绝对同一”(ibid: 59)。物质性的宇宙是内在性的平面,是一个运动-影像的机械装配。在这个意义上,“宇宙自身就是电影,一部元电影”(ibid.)。德勒兹的宇宙,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个泛神论的世界:在这里,一体现为多,多就是一。物质性的宇宙,影像们自动、自主地相互作用、组合、装配、演化;从精神的层面上来看,它们是在观看、沉思、生产。
             最后,我们回到《超体》来,注意到Lucy的词根。lucia,就是光明的意思,演绎成lucid, 清晰的、透明的,lucent,光亮的……的确,女主角的名字就与观看和观看的可能性分不开。在《旧约?创世纪》的开端,上帝创造这个世界的第一句话就是:要有光。我们不妨也可以把《超体》这部电影看做是创世纪的后现代版:第一个猿人的名字就叫做lucy, 最后突破了人类局限性(最后的人)成为神的人也叫做lucy,首尾相接,自我衍生。在经典的创世故事里面是神创造了人,在吕克?贝松的后现代版创世故事里面,是篡夺了神的位置的人创造了自己。电影里面,lucy穿越时间之流和猿人之间的指尖相触,根本就是对米开朗基罗的著名《创造亚当》的戏仿。在这里,自己创造自己的人,正如自身观看自身的物质那样,形成了一种绝对的内在性,而我们人类,恰恰是观看这种功能的载体或纯化的功能-形象。
    【详细】
    71683568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