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92222
  • 取陌生为名
    2018/1/4 2:40:54
    2部剧对比,看了我想说脏话,可以吗
    先说一下,本人不怎么喜欢看韩剧 还有什么韩国欧巴。韩剧看的也少。
    看了原版(基本是全速跳过)和翻拍,
    真的是 没又对比就没有伤害, 如果这部剧是原创.也许还凑合,
    但是有了韩国原创剧在那摆着, 我只能说, 一个在天,一个不在地, 在太平洋海沟里.
    韩国版本,好的无法用言语形容, 国产翻拍也是烂的无法用言语形容.
    什么时候国产剧能 拍出一部dear my frien
    先说一下,本人不怎么喜欢看韩剧 还有什么韩国欧巴。韩剧看的也少。
    看了原版(基本是全速跳过)和翻拍,
    真的是 没又对比就没有伤害, 如果这部剧是原创.也许还凑合,
    但是有了韩国原创剧在那摆着, 我只能说, 一个在天,一个不在地, 在太平洋海沟里.
    韩国版本,好的无法用言语形容, 国产翻拍也是烂的无法用言语形容.
    什么时候国产剧能 拍出一部dear my friends 如此直指人心,深入人心的电视剧
    我会毫不吝惜的去赞美。
    可惜没有., 要么剽窃.要么借鉴 要么光明正大的买版权翻拍.
    好吧, 不管你什么方式, 拍出来的玩意能看吗?.
    就知道圈钱. 强行植入广告,
    明明讲的是一部老年人的剧. 站在女主角度讲述老年人的戏
    楞是把客串角色改成男主.强行加戏.结果不伦不类.
    不说了,还有很多.吐槽的太多了.
    总而言之,希望我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国产原创剧,能达到dear my friends的高度。
    (说真的,真不想吹别人家的多好,自己国家的多烂,只是我无法自欺欺人,
    哪怕你稍微拍得能让我正儿八经看完,我都吹捧一下国产剧,可惜不能)
    【详细】
    9042517
  • JQ
    2017/10/25 5:01:50
    还没看电影,先说说Billie Jean King的八卦故事(看完以后已更新)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题外话:其实一个多月以前就看了电影,但是一直很懒,所以没有更新这篇文章。2018年第一天,从今天开始和拖延癌说再见。更新部分见文章最后。 -------------------------------------------------------------------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题外话:其实一个多月以前就看了电影,但是一直很懒,所以没有更新这篇文章。2018年第一天,从今天开始和拖延癌说再见。更新部分见文章最后。 ----------------------------------------------------------------------------------------------------------------------------...  (展开)
    【详细】
    8884317
  • 嫀三
    2020/2/1 13:11:05
    这部爱尔兰社会摇,讲的是你的中二青春

    【写在前面的话】

    我们总是难免想一些无解的问题,比如这个宅在家里为祖国做贡献的春节,我问了自己: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喜欢李银河的一个解释:生命的意义是不能深思的。从宏观角度来说,生命可能是没有意义的;但从微观的角度,每一个个体都可以赋予生命意义。快乐也许就是生命最高的宗旨。

    【写在前面的话】

    我们总是难免想一些无解的问题,比如这个宅在家里为祖国做贡献的春节,我问了自己: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喜欢李银河的一个解释:生命的意义是不能深思的。从宏观角度来说,生命可能是没有意义的;但从微观的角度,每一个个体都可以赋予生命意义。快乐也许就是生命最高的宗旨。


    【详细】
    12204224
  • 松松软软小包子
    2022/1/22 22:34:00
    となりのチカラ 第一話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第一集是以一只橘猫的视角来观察阿力一家和这栋公寓的人。主人公是阿力,一个优柔寡断、爱管闲事的大暖男。他总是考虑别人多过自己,即使被当作变态也要多管邻居的“闲事”。总是想着要解救世界,认真为邻居的事情而烦恼。以致自己的工作、生活总是一团糟,遭到老婆、儿子和女...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第一集是以一只橘猫的视角来观察阿力一家和这栋公寓的人。主人公是阿力,一个优柔寡断、爱管闲事的大暖男。他总是考虑别人多过自己,即使被当作变态也要多管邻居的“闲事”。总是想着要解救世界,认真为邻居的事情而烦恼。以致自己的工作、生活总是一团糟,遭到老婆、儿子和女...  (展开)
    【详细】
    14159252
  • 既过不恋
    2021/6/20 0:16:22
    机器人用的外星电池??
    真不知道这个导演是个什么样的2b 前脚刚说电池只能用5个小时 后脚第二天天亮还能跑,是没把换电池的时候拍进去还是导演脑子有屎。还有里边的女人 除了哭就是叫。能不能稍微发挥点实质性的作用。1号爆炸的时候另外两个吃饭去了还是拉屎去了,这种都能5.8分真是瞎了狗眼,还有 机...  (展开)
    真不知道这个导演是个什么样的2b 前脚刚说电池只能用5个小时 后脚第二天天亮还能跑,是没把换电池的时候拍进去还是导演脑子有屎。还有里边的女人 除了哭就是叫。能不能稍微发挥点实质性的作用。1号爆炸的时候另外两个吃饭去了还是拉屎去了,这种都能5.8分真是瞎了狗眼,还有 机...  (展开)
    【详细】
    13620220
  • 地瓜
    2015/10/6 20:42:55
    制作团队,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第二季季终的时候,我重重叹了一口气,心里不禁回想起看S1E1的日子。
    当时觉得这个剧真心牛逼啊!心里欢喜得不得了。怎么个牛逼法呢?
    2月的一个阴冷的雨后夜晚,一架来自柏林的客机悄无声息地降落在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的一处废弃跑道,机身已经冰冷许久。疾控中心派出两名官员登上客机,发现机组成员和乘客已经全部离奇死亡,而且机舱里留下了某种生物活动后的痕迹……
    这个有着与《危机边缘》(Fri
    第二季季终的时候,我重重叹了一口气,心里不禁回想起看S1E1的日子。
    当时觉得这个剧真心牛逼啊!心里欢喜得不得了。怎么个牛逼法呢?
    2月的一个阴冷的雨后夜晚,一架来自柏林的客机悄无声息地降落在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的一处废弃跑道,机身已经冰冷许久。疾控中心派出两名官员登上客机,发现机组成员和乘客已经全部离奇死亡,而且机舱里留下了某种生物活动后的痕迹……
    这个有着与《危机边缘》(Fringe)相似开场的剧集,一开场便依靠死气沉沉的客机、黑暗阴冷的城市、湿漉漉的街道、血腥暴力的超自然生物所营造的诡异氛围深深吸引了我。
    同时,那个老头还在那声音高冷地叨逼叨哲学终极命题——爱,让这剧逼格暴涨。
    第一集的各线铺垫张弛有度、不急不躁,一点点地撩拨你的心弦;特效制作精良,画面很有质感。
    主创阵容同样不容小觑: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执导过《环太平洋》、《刀锋战士2》、《潘神的迷宫》,参加过《霍比特人2:史矛戈荒漠》编剧;“CDC官员”寇瑞·斯托尔,《纸牌屋》中“扶不起”的酒鬼议员;“犹太老头”大卫·布拉德利,《权力的游戏》中一手策划了“红色婚礼”的狡诈的孪河城领主瓦德·弗雷,《哈利·波特》里的费尔奇,《热血警探》里打酱油;“助手”西恩·奥斯汀,《指环王》中忠心耿耿的山姆·甘姆齐。
    看到这里你该明白,我现在就是在欲抑先扬。

    接下来要大面积剧透了,会一直剧透到小说结局。

    第一季看到一半,越来越觉得好看了。
    这种类似《刀锋战士》的科学打怪(也就是说,把各种传说给予科学的解释,使之科学化)的风格很对我口味,吉尔莫不愧是鬼才。
    然后犹太老头那句“爱是渴望”,初看时没什么,觉得很普通的一种描述,和后面的剧情一搭配,就有一种莫名的恐怖感了——本来美好的爱,被吸血鬼扭曲成一种变态的渴望,使得每个被转化的吸血鬼都要去吸食自己曾经所爱的人,这是怎样的一种讽刺、恐怖与悲剧啊?
    人类其实骨子里非常害怕“徒有其表”的东西,所以常常谈论“灵魂”这种东西。恐怖故事中,失去了灵魂的皮囊——吸血鬼、丧尸、被改造——尤其是主人公之前熟悉认识的人,通常都是最令人恐惧的。导演吉尔莫抓住并强化了这一点。
    所以饥渴难耐的我找了原著小说来看(这里有个小插曲,一开始中文版还没有出,所以我先看了漫画。事后发现,漫画是完全根据小说情节改编的,不像剧是有改编的。所以小说和漫画,如果只要了解剧情,看其中一个就行了),发现小说第一册在一个小高潮结束了:打怪小分队把血祖逼到了阳光下,血祖虽然受了伤,竟然还是逃脱了。
    这个阶段性结局应当说还是相当震撼的,而且留下了极大的悬念。因为众所周知,阳光是对付吸血鬼最有力的武器,如果它都不行,还有什么办法呢?
    第一季也基本照着小说第一册的故事拍,故事发展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但到第一季后半程,已经感觉人物出很大问题了。到了第二季,这种问题越来越严重。
    首先就是同质化。你们是一个团队啊,别老动不动就所有人拿着刀一拥而上啊!这团队里面技术宅、科学家能不能专业一点?看着CDC两个官员的矫健身手有时候都忘了他们只是俩书呆子了。第二季好歹让俩人弄了个病毒出来,但很快也弄没了(还是比小说强的,小说里并没有这段,第二册起两人已经完全脱离科学家身份了)。
    其次撕逼太多。我觉得撕逼是一种非常低级的推动情节发展的手法,因为制作者想不到什么理智的推动情节的方法,只能通过让角色智商情商下线来完成。到最后,犹太老头的苦大仇深、不近人情,男主的脆弱无助,尤其是扎克的脑残已经让我有点想吐了。
    说到智商,这也是个问题。如果说第一季人们遇见吸血鬼手足无措还可以理解(有趣的是,第一季面对吸血鬼有战力的三人都是听过不少吸血鬼传说的少数族裔,这是黑美国人没历史吗),那第二季呢?总统呢?军队呢?死哪去了?还有,商业巨头帕尔默为了永生对血祖死心塌地还可以理解,那帮派分子看着满城的吸血鬼还要拍卖对付它们的武器,这种智商能做老大吗?纽约市长和富人就惦记着自己那点儿钱,不捐出来搞吸血鬼,这是在煽动仇富心理吗?
    第二季的故事也要比第一季差很多(虽然豆瓣评分第二季高一点),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找书、搞病毒、刺杀,拧不成一股绳;人物动机反复无常,男主一会儿想儿子留下一会儿又想把儿子送走。如果说小说后两册的缺点是太单调,这第二季(目测以后也是)的缺点就是为了不同于小说而搞得太花里胡哨。

    既然说到小说,就把小说也吐槽一下。其实小说里的人物也是塑造的比较扁平化的,没什么特点。所以看来不能全怪剧集。这可能是因为这个小说的写法比较有意思,是吉尔莫先提出想法和大纲,另一个写手查克·霍根写成故事。感觉两人的配合并不是很默契,像前面说的,第一册还兜得住,到第二册就完犊子了。
    第二册一开始,血祖在全世界各地投放死亡航班,病毒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蔓延——这其实就是开始开挂了。到第二册结尾,书抢到了,但血祖抓了扎克,摧毁了其他始祖的起源地(从而摧毁了始祖),又在世界范围内引爆了核电站,用核冬天遮住了地球,开启了吸血鬼的时代——我头一次见到给反派开挂开成这样的。
    第三册,已经是两年后,血祖统治了地球,很多人被圈养在集中营里,几位主角开始打游击。后来捕鼠能手费特搞了个核弹,伊费博士从书中知道吸血鬼原来是堕落的天使,始祖和血祖是这名天使的躯体分解而成。他还破解了血祖的出生地,还就在美国,几个人过去把丫给炸了,除了诺拉、费特其他人都死了,乌拉!世界和平了。噢,最后俩人还在一起了,第三册有相当篇幅描写了诺拉如何对伊费失望从而移情别恋的。
    我不知道你怎么想,反正看完之后我是把书一摔:“裤子都脱了,你特么就给我看这个!?”本来开头挺好的科学打怪小说,最后硬生生变成了宗教、家庭伦理与撕逼肥皂剧!槽点太多,简直不知从哪里吐起。伊费、诺拉,要你们两个科学家有屁用?后两册都变成游击队员了,当初干脆设定成警察都比这强;血祖,花了两册书统治地球,一册书就跪了?作者你这挂开得有点狠啊;还有你这第三册里面的上帝啊,天使啊从哪儿来的啊,太突然了吧!上帝您老这几千年的烂摊子你不管啊?

    可以说,无论是小说第一册,还是剧集第一集,都是有潜力发展成神作的。坏就坏在不!珍!惜!吉尔莫把小说大纲弄出来,不管了;把第一季导出来,也不管了(第二季已经换导演)。
    最后小说写成这个样子;剧集还试图进行各种突破,但越描越黑。我还能说什么?
    我真是啥也不想说了。
    【详细】
    76182683
  • bigrong
    2006/12/18 10:16:19
    最后一只白鳍豚、猛犸象、华南虎、人?
    早上醒来,看着身边熟睡的妻,生活是那么的温馨。但是越是这种温馨的感觉,我却越能隐隐的感到一丝悲凉。为什么呢?
            脑海中闪现出昨日清晨看到的一篇报道。《北京晚报》上登了一条消息是关于白暨豚的。报道中说,经过多年的努力,科学家宣布,白暨豚可能已经灭绝。国内相关的科学人员在几年时间里,遍访了长江的中下游流
    早上醒来,看着身边熟睡的妻,生活是那么的温馨。但是越是这种温馨的感觉,我却越能隐隐的感到一丝悲凉。为什么呢?
            脑海中闪现出昨日清晨看到的一篇报道。《北京晚报》上登了一条消息是关于白暨豚的。报道中说,经过多年的努力,科学家宣布,白暨豚可能已经灭绝。国内相关的科学人员在几年时间里,遍访了长江的中下游流域、长江的一些支流,但是很遗憾很遗憾的是,他们没有再发现白暨豚的踪影。这个被称作税种大熊猫的应该和海豚一样聪明的精灵,就此消失了。
            看这篇报道的时候,我习惯的蹲在厕所里,完成一天最重要的排泄工作。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僵住了,以至于起身的时候,腿麻了许久。
            看完报道我当时首先想到的是上半年看过的《冰川时代II》。看《冰川时代》第一部的时候,我带着我的外甥女靓靓去看的,记得是在胜利电影院。靓靓不停的笑,咯咯咯的。我也一样,笑得一点都不含蓄,和小孩子一样。但是在看《冰川时代II》的时候,哪怕情节再搞笑,却总也没有上一集那样放肆了。为什么呢?现在想想可能就是在为这些史前生物担心,为他们是否能够在冰川融化而引发的大洪水中生存下来担心。特别是看到,善良的猛犸象曼尼被他人称作是最后的猛犸象时,更是如此。
            好莱坞的导演,总是不愿意把一个大片拍成彻头彻尾的悲剧,他们总是很容易向世俗的审美观低头。虽然在影片里比上级多了更多的悬念,多了更多的惊险情节、渲染感情的情节,甚至是生死离别的情节,但是他们最终还是给了我们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善良的猛犸象曼尼,并不孤单,他在路中结识了以为自己是负鼠的猛犸象姑娘爱丽。倘若他们感情好,似乎还会有后代。而在躲过大洪水之后,行进途中,他们又碰到了成群的猛犸象。我当时看到这个情节的时候,长出了一口气。
            然而实际上的情况是,在人类正在逐步成为世界的主宰的时候,猛犸象消亡了。在人类文明正在起步爬升的时候,大象从很多地方消亡了,比如今天的长江、黄河流域。而今天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对象牙痴狂的需求,大象的领地还在不断的不断的缩减。
            真不知道最后一只猛犸象,不知道他是位男士还是女士,漫步在广袤的草原上,却看不到熟悉的身影,嗅不到同类的气味,得不到爱人的呵护是什么感觉?也许更可怕的是,他看到了伴侣的死去,自己确束手无策,或者他是一个有感情的懦夫,看到人类围捕自己的伴侣、父母的时候,他只是在不停的奔跑,不停的逃避,满怀惊恐,孤独、自责……可以确定的一点最后一只猛犸象的心情肯定没有《冰川时代II》里猛犸象情侣曼尼、爱丽的心情好,即使当时曼尼心情也曾不好,但是他身边至少还有史前的树獭和剑齿虎相陪伴,那对会插科打诨的朋友,还会帮他驱散心中的不快。
    那最后一只白暨豚呢?他们的视力并不好,寻找朋友可能只能靠呼喊、和气味吧。最后一只白暨豚,不停的呼唤着自己的伙伴和朋友,倾听着所有的声波,搜索着哪怕一点点可能的线索。他(她)听到了什么呢?三峡大坝建设工地的歌曲?(也许频率低了些)机械的轰鸣声?爆破声?船舶的汽笛?螺旋桨的声音?……闻到的可能也都是些臭味、汽油味吧。他唯一没有得到的就是伙伴的信息。
     不知道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是否发出了最后的悲鸣!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没有听到,我们听到的只有来自自己内心对物欲的呼唤!
    接下来会是谁?华南虎?肯定有它,这个靠着乱伦的方式繁衍的种群,必然的结果是灭亡。在人类的社会,即使是最开放的西方也鄙视乱伦的行为。但是我们却得用这种充满着罪恶的方式来救助或者说是暂时的维系华南虎的种群。人都作了什么?永物欲和无知摧毁一个种群,而后呢?强迫、诱骗或者利用高科技比如人工授精的方式,维系他们的繁衍,不管给是那种手段,仍旧不能绕来乱伦二字!
    人究竟是什么?是什么?魔鬼吗?
    也许华南虎也是幸运的,那些乱伦产生的后代,要不就是迅速夭折,要不就是智力有问题。更不会体会到什么孤独、悲凉……
    对于我们呢?我们人呢?
    我觉得每日能够与妻相守,真是幸福,出门还能看到那么多的同类,真是幸福。我决不会是那个最后的人。不会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无助的呼喊,寻找同类。我不是最后一个人。
    昨天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个40多岁的老太太。她问我一个问题,从她的神情看应该是一个神志有问题的人。她问我小伙子,你说股票公司炒股算不算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我说应该算吧,当时的我的表情一定非常奇特,很迷茫。她说,今天股票从1300点长到2300,自己没有钱所以没有斩获,她说她很想抓住这个机遇……我很烦感她,假如她因为失去亲人而满大街的胡说八道,我会同情她,而对于这样的她,鄙视。我说我对股票一无所知,我只知道,踏踏实实的过日子最重要,很多人都求之不得,到您这个岁数如果还看不清楚这些……我没接着说,接着说的话就是“白活了”,毕竟她比我年长太多。
    显然我的话没有作用,她还再说反正我现在闲着……我不再理她,变灯,我加速骑车离开。
    钱!钱!不论是纸的、电子的符号、还是最初的金属货币,但愿世界上最后一个人别满大街找钱,而非同类。

    后记:看完我这篇文章的朋友们再看《冰川时代II》不论陪你看得是孩子、长辈、朋友、爱人,都别忘记告诉他们,这个世界上很多动物都在灭绝,原因是我们无休止的物欲。并不是像电影里那样,猛犸象最终能够回群,更多的是在孤独中死去。
    【详细】
    11012481
  • 这胖子爱看电影
    2017/11/18 11:52:21
    血腥程度一点不含糊,这出办公室大逃杀猛片一不小心就要你高潮
    谁说格伦只会杀丧尸啊,由《行尸走肉》中的韩国小生格伦,史蒂文元主演的新片《大骚乱》低调刷爆了影迷们的口碑。


    IMDB7.1分,MTC有61分,豆瓣上也给出了6.6的分数,对于这类血浆片来说,一些列影评网站的分数都算不错,合情合理,小有惊喜。

    卡司中,出了熟悉的面孔斯蒂夫元,女主角萨玛拉·维文也塑造了一个鬼灵精怪的大杀女。


    前段日子,胖哥这么
    谁说格伦只会杀丧尸啊,由《行尸走肉》中的韩国小生格伦,史蒂文元主演的新片《大骚乱》低调刷爆了影迷们的口碑。


    IMDB7.1分,MTC有61分,豆瓣上也给出了6.6的分数,对于这类血浆片来说,一些列影评网站的分数都算不错,合情合理,小有惊喜。

    卡司中,出了熟悉的面孔斯蒂夫元,女主角萨玛拉·维文也塑造了一个鬼灵精怪的大杀女。


    前段日子,胖哥这么重口味的B级青春片,你只看到腥和性就不对了 推荐过一部维文妹的重口片,想不到,这么快,她又有如此风格怪异的新神片。

    这部片子,怪咖气质十足,带点偏执狂般一根筋式剧情,蛮狠起来毫不讲道理,遇神杀神,见佛灭佛。

    影片讲述一种会导致人类陷入狂暴、释放本性的病毒感染了某公司法务部,顿时整栋楼的员工纷纷开始相互残杀的故事。


    男主角德里克是一位勤勤恳恳,不靠关系,完全凭借熬夜加班,一步一步获得公司更高职位的勤勉员工。


    他第一次升职就是靠为感染该病毒的男子洗脱杀人罪而获得了肯定。


    法官最后宣判,感染该病毒期间,人们可以不为自己的暴力行为负责。

    德里克牺牲自己的生活,疏远了自己的家人,完全沉浸在工作中,勉强坐上了公司中下层的位置。

    毫无预警的一天。

    他拒绝了女主角的抵押贷款的请求;

    他被楼上的狠女上司陷害;

    他将被扫地出门;

    老板决定把当做替罪羊,背锅侠。


    他为公司所有的付出,将在今天化为乌有。

    德里克表示强烈的不满,但他无法独自对抗庞大的公司体系,直到病毒突然侵袭公司,员工开始陷入狂躁。

    平时所有的挤愤,在这一刻被集体点燃。

    鲜血四溅,肢体横飞,有仇报仇,有怨报怨,身体上的发泄随处可见。


    当然,《大骚乱》只所以能获得一定的好评,自然是在主题思想上做出了巧妙的隐喻。

    《大骚乱》骨子里其实是对于白领压抑工作环境和职业氛围的极端化宣泄。

    影片中,随处可见对于现实办公室政治的调侃。

    比如那位人事部的头头,被德里克和女主角第一个血洗当场,而员工们选择了围观和欢呼,因为在众人眼里,这位人事部主观简直就是恶魔般的存在,他一旦出现在你面前,意味着你将被公司解雇了。


    他不会留下任何情面,手段简单粗暴。但其实对于他来讲,开除某人不过是公司的决定,他只是履行自己的职责而已。

    就像德里克说的,“洪水害人,但其中的每一滴水却不觉得自己有罪”!


    公司从上到下,从体系到个人,其实都在缓慢残害着员工,无论你的职位高低,都将被其奴役和束缚。

    片中其他被病毒感染的员工,开始收拾起了平时的隐忍,把怨气撒向了那些平时欺压他的人。


    变态的上司,为难他的同事,有的人借此也会宣泄欲望,用肉体的碰撞为办公室恋情画下火热的句号。

    整个公司陷入了空前的混乱,外界施放了中和剂,消解病毒的功效,在有限的时间内,德里克必须找到顶头上司,讨要一个说法。


    而女主角也希望自己的抵押合同能够得到认可,于是两人组成临时联盟,以打怪升级,不断“上楼”的方式,推进着剧情,带领我们走向了故事的高潮。

    为了“上楼”,两人必须拿到公司权限的楼层卡。

    人力主管的卡只能带他们上一楼,而陷害德里克的女上司手中的卡能让他们再上几层楼。


    女合伙人的卡才可以帮助他们上到象征着最高权力的老板层。

    如此设计,为故事的升级建构了幕与幕的明显段落,同时也隐喻着故事的主题。


    每一次拿到卡的经历过程,都是一次办公室政治的戏剧性体现。

    老板不想让德里克拿到卡,前来报仇,他要么雇佣打手,要么买通手中有卡的人,许诺升职加薪,反正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他可以将公司的资源做出倾泻,让不利于他的人永无翻身之日。

    直到德里克终于来到楼顶时,他的几次遭遇让他彻底明白了,升职需要“不折手段”、需要“冷酷无情”、需要“精致利己”。


    在职场,好人似乎永无出头之日。好心不得好报。

    老板看见愤怒的德里克,第一招是抛出重磅利诱。合伙人身份,大额度报销,高年薪,香车美人.....

    签了字,赚下你辛苦一辈子也不可能得到的荣耀和金钱。


    当德里克决绝时,他只能以暴制暴。


    令人唏嘘的是,满屋子合伙人,没有一个人愿意介入这场困兽斗。

    当老板深陷危机时,人人想的只是他死后,可以多获得多少股份。


    利己再一刻战胜了所有,职场无人性,职场无朋友,简直字字珠玑啊。

    片尾,德里克的选择几次反转剧情,不过是影片造梦和主题闭合的虚幻与梦想。

    现实中,德里克的选择其实很容易猜到,面对那诱人的一纸合同,签上你的名字,就可以跳跃N个阶层,来到你可能一辈子付出都无法企及的地位,试问有多少人能抗拒这样的诱惑和条件呢?


    回归生活,爱人相伴,亲人健康,诗和远方,这些都是职场人梦想,但同时容易忽略的东西。

    生活和职场逼迫我们做出选择,要得到这些,就必须放弃那些。

    片中的病毒不过是一个锲子,现实中,有太多会逼疯我们的病毒存在,你要么选择隐忍,要么选择离开,失败和成功一线之隔,有时甚至要你抛弃人性和到底。


    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

    《大骚乱》将职场事儿血腥植入,最后玩弄一些小聪明缝合了积极阳光的主题,再次给了我们做梦的机会。

    现实嘛,当然和电影不会完全一样的。
    【详细】
    89302479
  • Bla?kie
    2015/6/23 21:43:02
    电影与小说的改编对比(附主创采访解说)
    =====6月电影节时一刷,8月公映后二刷,前后错误有更正=======
    ===========大量剧透,小说和电影一起透,慎入=============
    ===推荐白水大大做的OST(http://site.douban.com/baishui/)=========6月电影节时一刷,8月公映后二刷,前后错误有更正=======
    ===========大量剧透,小说和电影一起透,慎入=============
    ===推荐白水大大做的OST(http://site.douban.com/baishui/)====
    (片尾曲《三个星星爸爸》原曲为白水专辑《雨来》中的《曾厝垵》)

    【关于人设】
    最大的变化是陈比觉
    小说:是个神经正常的天文爱好者,主要是他在船上带尾巴,闲暇时还跟尾巴讲很多星座的故事。小说中有个笑点就是杨自道见义勇为受刀伤感染住院,同时伊谷春对他们仨的怀疑越来越深,他跟另两人说“别tm急着送死,我还等着观看十一月两百年来最壮观的流星雨呢!”最后死刑时,每人出现了不同的幻觉,他的幻觉就是飞翔在狮子座的流星雨中。
    电影:是个装傻的傻子。不知编剧设置为装傻有啥深意,因为1)他平时面对的就是尾巴和另两个兄弟,装傻有啥必要?2)如果杨自道和辛小丰真当他傻还让他独自一人在偏远的船上带小孩,那他俩心也真够大的。
    -------------主创talk-------------
    凤凰娱乐:其实电影里的最后一段,您用了一个主观镜头,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想法呢?最后那一场戏,就是跳海。
    曹保平:明白,就是因为那个是你藏在里面的一个东西,就是因为从一开始这个角色,其实是没傻,但是他的智商太高了,所以他就用装傻来把自己(伪装起来)。其实早早的就为自己将来的逃逸铺了一条路,当然不到那个时候,他也没必要,而且想法和实施之间永远都不一样,有距离。而不是说我们要想到但观众不知道,因为我们给观众的就等于是插进的树枝,导致他其实傻掉了,就像一个半傻一样。而最后其实不是那么回事,所以我觉得这也是剧情可能需要,是一个技术化的处理。
    -----------------------------------


    其次是吕颂贤演的台湾人
    小说:是辛小丰突发奇想去gay吧认识的,硬要跟辛小丰交换电话,辛把他存在手机里叫“树林里”。(出于人民警察的保密意识)到死他也不知道辛是警察,辛跟他接触(并且上床)一方面是自己对自己性向的怀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从他那拿钱(当然不是辛开口要,是台湾人主动给),而不是为了故意做给伊谷春看。这事他一直背着伊谷春和其他两兄弟(毕竟搅基卖身不光荣),倒是某个机缘巧合下伊拿到辛的手机,看到“树林里”给辛发的种种肉麻的短信,这才发现辛真是同性恋,进而彻底怀疑起自己以前的推测。
    电影:电影的改编还是很有意思,“一个人跳楼自杀,自杀者的同性恋人去现场看了看也跟着自杀”这在小说里是确实发生了的案子,只不过电影里台湾人变成了那个“跟着自杀的人”,这样就让台湾人通过案子认识了辛小丰,然后当着伊谷春的面追求辛,还安排了伊把他俩“捉奸在床”(老段震惊脸好好笑),比较快地让伊“推翻”了对三兄弟的怀疑,也淡化了辛小丰“卖身救女”的实质。


    【关于基础梗】
    三兄弟的凶案真相
    小说:灭门案就是三兄弟干的,但那是十三年前,三兄弟还是中学生(杨自道是职高生),因为这事本来很有希望的陈比觉和辛小丰大学也落榜了,三人干着最底层的工作(辛当协警以前是保安),只求泯然众人矣。不过小说也没明写当时的杀人动机,只是“一不小心铸成大错”,类似激情杀人。
    电影:灭门案是七年前,那么以兄弟几人30多的样貌(总不能骗观众说他们是20几岁的青年吧),案件发生时他们也起码20出头了。似乎电影觉得三兄弟“不应该是那么坏的人”,所以安排除了辛小丰是真把人强X至死,其余的受害人都是“第四人”动手杀的,他们仨只是从犯。电影这样改是给三兄弟“洗白”?如果是为了过审而让“看起来是好人的杀人犯不是真的杀人犯”,那么被执行死刑岂不是冤案误判?

    其实《太阳黑子》最大的主题是关于人犯罪后的赎罪,三兄弟之所以拼命逼自己赎罪(杨和辛做好事及抓坏人都非常拼命不计后果),是因为之前的罪孽实在深重。如果这个“罪孽”到头来其实没那么重,那赎罪的力度似乎也没那么强了。

    -------------主创talk-------------
    凤凰娱乐:就是这三个人,它原著中应该是真正犯了这个罪行,但是这里其实有一个反转在那,这个是怎么考虑的?
    曹保平:这个是两方面的考虑,因为我觉得电影是一个大众传播媒介,你是要站在受众的角度,然后有一些问题要考虑,(比如)它的接受尺度和这个范围。就像我们公众电视台,你是不可以像电影院里放电影的尺度一样,是因为你这个传播媒介面对的受众,决定于你的这个电影的界限在哪。我是觉得如果要是这个惨案就是他们做的,然后那么惨的一个案子的话,我觉得这个恕罪无论如何观众是接受不了的。他(观众)对人物没有爱的,他不会爱这几个人,我觉得观众会非常讨厌和反感。(所以)我觉得这个作为一个剧情片和类型片,然后又是规模比较大的商业制作,我觉得它会有问题,就是观众很难接受。
    当然人性有各种复杂性——我们都承认,我们都尊重,我们都觉得各种可能都有——但是作为个人的道德价值来判断,我其实觉得有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其实也会有接受不了的,就是这个罪是恕不了的。所以就像我们这个片子,核心表达的意思一样,就是恕罪有时候是不可能的,这是你的片子的主旨,也和我的价值观一样,我是觉得从这个角度考虑。在一开始要改(电影)的时候,我就对这个影片做了一个很清晰的判断,就是我觉得它不可以那个样子。

    凤凰娱乐:但是一般的这种国产片,可能在作为警察的这个形象到最后是应该不能断错案的,这部电影其实最后有一点他们抓错人了那种感觉,这个有没有出现问题?
    曹保平:我觉得好像不会吧,因为其实这个也谈不上是(错案),当然我们生活中可以说有很多这样的(情况),但是我觉得在我的故事形态里,这个不是重点,因为这样的事情很多。
    -----------------------------------

    尾巴的身份
    小说:尾巴本是陈比觉姐姐收养的弃婴,也是真·五岁。姐姐姐夫意外去世后,他们仨接着收养,具体是谁的亲生孩子没提,只提到尾巴的生日跟灭门案是同一天,所以他们第一次知道尾巴生日时就惊了,辛小丰震撼最大,当她是被他害死的那女孩转世来的。所以兄弟仨抚养尾巴也是“赎罪”的一部分(作为对可能是受害女孩投胎转世的灵魂的补偿)。
    电影:八点档地增加了尾巴直接是受害女孩私生子的设定(也许是因为尾巴和受害女孩都有心脏病而开出的脑洞),好让“赎罪”的因由更直接一点(抚养受害人的小孩),同时又以“尾巴慢慢长大,以后肯定无法面对养父们是杀害亲生母亲的凶手这个事实”这一点,蹩脚地去圆为什么他们被抓起来被冤判了死刑也不申述也并未供出“第四人”。
    --------------------
    三刷后抓到一个bug:电影中伊谷春去到天界山,发现房东窃听处有一大堆画外音和特写镜头,其中桌上记录窃听对话的本上“投胎转世?”几个字一闪而过——“投胎转世”是小说里的梗,是陈比觉某次跟杨自道打电话“他(辛小丰)怎么不理性?他已经把尾巴看成那个姑娘投胎转世,你看不出吗?!”被房东听到而记录在本子上分析,按照电影的设定,既然尾巴就是受害女的女儿,“投胎转世”这个词就不应该出现在他们对话中。——侧面可看出编导对于基础梗的设定也是在创作过程中几经变动的吧?…


    【一些漏掉的点】
    去拿小金鱼
    小说:是辛小丰买了送给尾巴的,尾巴第一次心脏病发作住院后想看小金鱼,辛就去替她拿,为此找伊谷春请假,伊不准,但后来看到辛非要去,就开车送他。在小金鱼之前就发生了杨自道+辛小丰+伊谷春兄妹在医院碰上的一幕,那之后伊谷春就知道了尾巴的存在,所以辛以拿小金鱼请假,伊大概就知道是为了尾巴。
    电影:出现在电影开始没多久的时候,在这之前尾巴从未出场,也没提及生病住院的事,突然就在辛与伊的对话中来了句“去拿小金鱼”非常突兀,虽然后面车上两人对话交待了尾巴以及生病,但时间线的调换也会让没看过小说的观众产生困扰。
    --------------------
    二刷公映版后更正:电影在“去拿小金鱼”之前尾巴已出场(镜头非常短),在鱼排上跟辛小丰打电话“老陈在给金鱼消毒呢”,甚至金鱼都出了场:被陈比觉从嘴中吐到鱼缸里(这是哪门子的消毒?)。好吧导演至少是给过“上文”了。


    为什么那么快就被抓起来
    小说:虽然故事中一直是伊谷春在怀疑兄弟仨且在有一搭没一搭地收集证据并且最后非常肯定了三人是真凶,但其实最后告发他们仨的人是变态房东。而房东告发他们是因为陈比觉把房东的狗踢了两脚导致狗生病死了,房东一气之下(加上之前靠着窃听和入室收集的素材推断得出)就写信告发了,根本没给伊谷春劝他们自首的机会。
    电影:高楼追凶结束后伊谷春的师傅马上就带人来抓辛小丰,所以理论上也应该是房东告发的,但电影并未直接说明,只有一个房东骑车带狗去看病与伊谷春插肩而过的镜头,以及紧接着伊谷春发现窃听装置以表明房东已知道他们是凶手。光是这样,没看过小说的人谁知道“小狗生病”与“房东告发”的联系啊!
    小说中变态房东卓生发是个内心戏很丰富的变态人物,他的窃听、推断,以及他与三兄弟的生活矛盾都是一步步展开的,特别有意思。电影因为篇幅的关系只点明了他是个变态,具体怎么变态略去了。
    --------------------
    二刷公映版后更正:
    1)电影中房东的宠物只有鸡没有狗,是我记错啦;
    2)根据辛小丰被铐起来后伊谷春跟他的对话“我必须这么做”“你恨我吗?”可知是伊谷春在从辛小丰住处去往双子大厦的路上打电话通知师傅来抓人的(话说立马办好逮捕令从西陇赶到厦门这效率真够高的),跟变态房东没关系。
    那么问题来了:伊在吊着的时候劝辛小丰放手,并劝他“你们三个去自首吧”,那时他难道认为,辛放开他转身去就能抓到歹徒,抓完后还有空闲时间赶在他师傅来厦门前优雅地去自个首?又有资料说“去自首吧”是后来配的音,老段的口型原本说的是“放手吧,我去过天界山了”——难道他言下之意是“我死了,就没人知道你们的秘密了”??难道他认为他最好的下属是可能为了守住自己秘密而置自己上司于死地的人???(再说他自己已经告发了啊,他死不死这个秘密都会马上曝光)
    俺的智商已不足以圆掉伊谷春这句“去自首吧”了……


    伊谷夏的智商
    小说:伊谷夏一开始出场是个咋咋呼呼的姑娘,她与杨自道算不上标准的一见钟情(并没有亲眼目睹杨见义勇为),而是吵吵闹闹中两人逐渐加深了解。伊谷夏的语言风格有点意思,不是纯粹的“脑残”,作为富家女也有普通女孩的烦恼,被父母逼着相亲,被痛经折磨得死去活来,她跟她哥的对话也有很多笑点。快结尾时伊谷夏表现了身为警察妹妹的智商,她其实也早就猜出了三兄弟是灭门案的逃犯,对杨表明她愿意跟他们一起逃走(同时也伤心杨不信任她这个警察的妹妹),也做了很多手脚来侧面迷惑伊谷春(虽然后来还是被她哥识破了)。个人比较喜欢这段BG,因为伊谷夏的智商情商是慢慢体现出来的,她跟杨自道的感情也还算令人信服,最后的表白也很感人。
    电影:可能因为戏份不太多,为加快节奏直接让她目击杨自道见义勇为的过程而爱上杨,省去了一个富家女跟一个穷司机本会有的一切三观磨合。最后伊谷夏帮三兄弟迷惑她哥的手脚,仅保留了“她在她哥面前哭哭啼啼说三兄弟都是gay”这一点,可能一般观众还看不出来她这是故意做出来的(因为前面她在杨面前脱衣服那一段,的确像是在纠结杨是不是gay)。
    --------------------
    二刷公映版后更正:电影还是很细致,用几个快切镜头表现伊谷夏在脱衣被拒并被杨自道告知“回去问你哥吧”后回家翻了伊谷春的案件综卷,自己猜出了灭门案真相。而正因为她的翻箱倒柜不小心漏了个便签在地上,反而促使她哥识破她“哭哭啼啼他们是gay”是在做手脚,进而推翻辛小丰是gay的结论,重拾对三兄弟的怀疑,然后直接去辛小丰家调查。电影虽然把“伊谷夏做手脚”给简化了(原著中的手脚可花心思了),但“怀疑——撤销怀疑——再度怀疑”的逻辑链条还算符合原著。
    另外还有个小问题也跟了过来:按说案件综卷不能被外调的警察随便带出当地警局吧?电影中伊谷春时常在翻动他那袋宿安水库灭门案的档案袋,一开始我脑补:可能是他自己私人收藏的资料吧。结果后来发现里面还有指纹图片、现场照片…这些东东伊谷春不在西陇任职了还能随身携带?不光带到厦门,还带回家放卧室……为了圆“伊谷夏自己发现灭门案真相”这一点这个档案袋出场也够勤劳的。


    【电影的观后感】
    作为一个犯罪悬疑故事,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首要任务是要把故事编圆,其余才是探讨人性善恶、法制人情、社会心理等blabla。前面说的关于基础梗的变动,导致电影的剧情有硬伤,故事不圆了。
    小说改编电影容易出现这种毛病,本来处理得好也可以避免的,然而剧本的一些处理上,比如开头,小说中三兄弟的生活是徐徐展开式的,关于他们是逃犯的身份,也是从三兄弟日常对话和事件中提及以及伊谷春对灭门案的心理活动两方面来慢慢点明的。虽然“灭门案谁是凶手”并不是整个故事藏着掖着的“悬疑点”(悬疑的他们如何一点点暴露在伊谷春眼前),但像电影这样开头以说书的口吻直接就把“凶手是谁”给抖出来,貌似也不太妥。而且这是个发生在南方城市的故事,北方口音的说书搭配起来很别扭。
    再比如结尾,小说在死刑后就很快结束了(只是多了一段伊谷夏猜出告发人是变态房东跑去当面骂他也是自私自利的人),但本就篇幅有限的电影,却在死刑后硬生生多了段“杀人犯不是真的杀人犯”(直接凶手是第四人)的剧情反转,还多了段“傻子不是真傻子”的自白,这样绕个弯是何苦哇?观感上也显拖沓。
    电影中强化了伊谷春兄妹与杨自道、辛小丰两兄弟的对手戏,淡化了三兄弟抚养尾巴的戏份,其实也比较可惜,因为三个大男人与尾巴的相处体现了“那是男人内心最美好的真情”(伊谷夏语),另外他们常常为了尾巴的医药费焦头烂额,现实的难题又引发对陈年旧事的互相指责,指责没卵用后三人只好互相沉默着抽烟——这都是小说中非常有画面感的场景,电影也都看不到了。
    -------------主创talk-------------
    【关于说书旁白】
    凤凰娱乐:电影里面也有一个就是跟小说不同的一个地方,就是用了这种说书人这么一个旁白,为什么要这样去处理呢?
    曹保平:我觉得它可能会更有趣味,也会更独特吧,就像你说昆汀(即著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当时拍《落水狗》甚至最后大红的《低俗小说》,他为什么不把故事好好顺着讲,他要倒着讲呢?其实道理一样,我觉得有时候不同的叙述的方法代表着你的态度和创造者本身的审美趣好,这其实是一个黑色犯罪的、很激烈的一个故事,然后评书又是最大众化、最世俗化,是中国人最容易接受的一种讲述故事的方法。另外呢,这个片子本身其实想要变得很黑色,我觉得那个评书,包括我们选用了那样的一种声音,包括评书里面有大量的俚语,很下里巴人的那个语感和方法,我都觉得它可能会很好玩,会有一种反讽。
    其实我们后来评书(部分)原来应该更多一些的,中间和结尾部分其实都有,后来我是给它拿掉了,因为这个片长的问题,可能会(显得)有点臃肿,有点多。本来在原来的形态里,这个评书从那个开板开始其实是站在一个最一本正经的立场上去谴责这三个坏人,但是经历了这个故事的完成过程之后,到了结尾的时候,这个评书人最后再提到这三个人的时候,态度发生了变化,他不会说那三个恶棍,他会变成说那三个人。就是原来最早的版本设想是评书是作为一个不出现的人物,只是一个声音的叙述,就是一个讲述者最后在故事经历的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心态的改变,当然现在是因为一些原因就把这一层放弃掉了。
    【关于杨自道与伊谷夏戏份的弱化】
    凤凰娱乐:因为他们(辛小丰和伊谷春)两个的戏份比较的突出,会不会导致郭涛跟王珞丹的那条线就是稍微弱一点?
    曹保平:对,因为这个是不搭着的,他们俩这边这条线是猫鼠游戏,就是最紧张的那条线。然后那边那条线其实是一条情感线,和这边的肯定会关联在一起,但是没有那么强烈的关联,那完全是王珞丹和郭涛之间的那一种状态。那状态是我觉得可能也与片长有关系,是因为我们这个题量太大了,最后就没有把他那些拿下去。拿下去的时候这边这条线是主体趋势的一个线,就你不好动。就你要动了,可能在一个需求环节上他都就不太能讲的明白了。然后那边就被迫拿掉了一些,可能也是因为这个,才会影响到他们现在这个样子吧。
    ----------------------------------

    电影改编也还是有惊喜的地方,比如很重要的“伊谷春第一次怀疑起辛小丰”的戏,小说中是有一条伊谷春收养在警局的狗叫哈修(电影去掉了),辛小丰经常没事就遛狗玩,某次伊谷春跟辛小丰一起遛狗,辛在跟狗上药时伊无意中第一次对辛聊起灭门案,辛在听伊讲的时候中很震惊,上药棉签都掉了一根,但从头到尾他并未抬头看伊的脸,也没多问问题。伊事后觉得辛并未表现出普通人听到这种大案时应有的好奇和追问,就此开始注意上了辛。
    电影里伊第一次对辛讲灭门案是在拿小金鱼的路上,开车的辛小丰因为震惊(心虚)而闪了方向盘,紧接着车后出现一条小狗,以表示辛开车失误好像是为了避开狗。
    小说的场景比较平淡,伊注意起辛主要是伊自己的心理活动(他善于从平淡的表象下发掘一闪而过的异常瞬间),电影的改编一方面加强了戏剧效果,让观众也不得不注意到辛的异常表现,另一方面也呼应了小说中这个场景“跟狗有关”。
    -------------主创talk-------------
    段奕宏:你能想到我们第二天六点半要出发拍摄,第一天晚上,我,他,小丰,我们仨聊到三点。就是在汽车里我开始洞察小丰的那场戏,因为心里没底,到底要怎么呈现。我们就开始设想一个车里的空间,搬了沙发坐在那比画,已经魔怔了,特别像三个变态。
    ----------------------------------

    基本来说,电影对小说的完成度还是比较高,保留了不少精华片段,赶脚得出编导还是尊重原著故事的逻辑和智商的。曹导特有的凌厉剪辑风格让节奏保持得比较好,另外选景不错,南方城市那种湿漉漉的色调质感处理得很好,日光透过百叶窗缕缕照在人们若有所思的脸上,光线并不强烈,灼心的是对法律的坚守和对道德的敬畏。


    【关于伊丰的“JQ”】
    好吧终于讲到重点……(ˉ﹃ˉ)
    小说中伊谷春的心理描写比较丰富,因为那条狗的关系,他跟辛小丰很快亲近起来,另外辛小丰工作很卖力,抓罪犯不遗余力,伊很欣赏他的头脑和胆识,但他对辛的欣赏总是与他对真相的推测、对辛的刨问纠缠在一起。最精彩(我个人也最喜欢)的一处心理活动就是“取到指纹”后——
    『辛小丰的指纹,就躺在伊谷春的抽屉里。是一个磨损比较严重的指纹,识别起来确实有点困难。宿安水库凶杀现场留下的唯一指纹,就是左手指纹。伊谷春独自比对琢磨了很久,清晰度是比较糟。但是,越模糊就越有意味——这个人,为什么要反复磨损这个指纹呢?
    要走进这个迷宫并找到出口吗?伊谷春感觉自己站在万丈悬崖边。
    他站得太外边了。看到辛小丰骁勇玩命地工作,回望辛小丰完全不计报酬和后果的无声付出,伊谷春简直担心,悬崖边,随便来一阵风,就会把自己吹下法律的深渊。在办公室没有其他人的时候,伊谷春几次拿出指纹纸,独自看着它,推想着。有时他看着自己的电话,这里面,也连接着更精准、更冷酷的猎人的枪口。师傅看到这个模糊的指纹,他会想追踪比对吗?会,肯定会。一定会。他太了解师傅了。职业精神的极端境界,和赌徒是没有两样的,他的眼睛里只有一个目的,看不见任何路边风景。
    伊谷春仔细看着,又小心收藏回去。他想,辛小丰的指纹,也许还要再弄一次,但也许,他的抽屉,就是这几个指纹永远的归宿。』
    -------------
    二刷公映版后发现:电影中对此的表现是:伊警长随时携带了灭门案卷宗,取到指纹后直接就与案件指纹图片比对了!不过貌似采集的指纹太模糊,一开始没比对出结果,本来把辛小丰指纹先放回让抽屉,想了想,又从抽屉拿出来塞包里,好像要再研究研究的样子(并没让抽屉成为“这几个指纹永远的归宿”)。
    -------------
    小说中伊一直给辛施加很大的精神压力,甚至到后来专门挑跟辛独处时跟辛反复讲灭门案,就为了观察辛的反应。面对这种心理攻势,辛小丰只能以沉默来勉强招架。『辛小丰感到伊谷春就像一个来自天空的阴影,鹰隼一样地张翼,越来越暗地笼罩在他的身边,他感到自己走不出这个阴影了。』
    电影中因为没有了哈修这个“两人感情的纽带”,倒是比较正面地描写了伊对辛的好,比如工作中救辛的命,猜测辛与大款交往可能是因为缺钱,主动给辛银行卡,即使在“当时就震惊了”地撞见辛的好事后,也故作平静地安慰辛“你的取向是你的私事,我不会过问,你不要有负担”(在当今天朝,主要角色在电影中能说出这种话挺有正面意义)。电影中的伊警长似乎温和了很多,没有那么多暗地里给辛施加精神压力的心理折磨。而辛对伊也表现出后辈对前辈、下属对上级的依赖和信任,称呼他为“头儿”(小说里都没出现过辛小丰对伊谷春的日常称呼)。小说中的辛小丰心是无底洞,更像个凹孤独忧郁造型的文艺青年(“你那个眼神……让我感到,世界都消失了,只剩下孤独和忧伤。”(台湾人语)),电影中的辛小丰更傻更楞一点,底层青年的“俗气”更多一点。
    总结两人的感觉,小说中伊丰更多心理较量,更虐心,电影中伊丰更多互动,辛小丰甚至还能小小的扳回一局(比如在伊眼皮子底下拌gay)。

    -------------主创talk-------------
    曹保平:我觉得在这个戏里,他们俩这个做的非常好,而且我觉得他们俩也互相爱上对方了,就是他们在那个人物上都会很惺惺相惜,而且我觉得他们俩自己也会,在拍的那种状态和关系都很好,又彼此珍惜和彼此欣赏,那个劲儿挺好的。

    邓超:老段根本就没有塑造好,他没有掩饰住他生活中对我的爱。……他生活中很爱我,然后他在戏里也都这么爱我,他就不对,他塑造的不好,你不觉得吗?我生活中很爱他,在戏里你看不出来,对吧?我塑造的很好。

    段奕宏:我想说的是,无论是男男也好,女女也好,老与少也好,很多瞬间是不确定的,我愿意去捕捉那些不确定性的东西,你能说明白你自己许多时间里的感觉,只是一个朋友关系?未必。电影的魅力,这部电影的力道就在于,我跟他(邓超)之间的关系,有些时候不只是协警和民警之间的工作关系,我是他的上级,也不只是一个同志关系,还有朋友、兄弟情,你看到的所谓的男男、基友关系,我觉得有点搞笑。戏中辛小丰之所以发生同志关系就是要迷惑我。拍摄时,导演曾叫我来看看他怎么操练这场戏的,我说不要,我就要第一眼看懂的感觉。我要那种不确定性。
    ------------------------------------


    ==================LZ逼逼个没完的分割线=================

    【改编出彩的段落】

    三刷后,俺已经是秉持“凡事要看到光明的一面”,对bug视而不见了~( ̄▽ ̄~)  
    除了百看不厌的老段的眼神,前半部分几个改编的段落回味了下还是挺出彩的。
      
    比如“雨夜初见”,小说根本没提两人的初见的场景,电影中倒是浓墨重彩,除了几个特写镜头表现辛小丰“气质与众不同”“手指掐灭烟头”“神色惶恐”,伊谷春方面,又是雨靴特写,又是黑暗中射来的两道目光,又是拿腔拿调的港片做派,又是意味深长的“回头聊”,这个初见足以让双方都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腐女观众表示很受用~)(除了老段自身的表演功力,剧本也真的是把伊谷春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
      
    比如“看一眼就拔枪”,小说中只是辛小丰在一次谈话中略略提及,而且是伊谷春自己开的车,电影里正面拍了这一幕,改成了辛小丰开车,这样在表达“伊谷春眼睛很毒”的主题之外,还顺带表达了“辛小丰跟伊谷春在工作上有天然的默契”(看到伊眼神不对就马上踩油门别车)。
      
    比如“去拿小金鱼”,小说中的伊谷春其实还更“体贴”一点,往返的路上都是他在开车,让疲倦的辛小丰睡觉休息。去程睡觉无话,回程也就抱怨了下一根筋拿金鱼,也从绿笋聊到了水库灭门案,但辛小丰表现蛋腚,并没有惊慌失措。总体而言“拿小金鱼”是两人关系中一个有趣的插曲(主要是表现伊谷春“内心泛起的一点温润”)。
    电影中的“去拿小金鱼”扩容了好多。因承接“污水救援”伊谷春水中开枪自己的脚被擦伤,所以他让呵欠不已的辛小丰开车,自己在副驾上一会侧躺一会看窗,眼神像毒蛇一样不断地向辛小丰吐着信子(但扭来扭曲又莫名傲娇)。而车内两人的聊天也承载了电影开片以来最大的信息量:去程有绿笋—水库灭门案—现场证据—案情推断—案子跑偏—等待天谴,返程有养女儿—有兄弟—女儿是弃婴—兄弟三人共同抚养。聊天中还有心虚闪方向盘引发怀疑的小高潮。
    总之电影从污水救援——去拿小金鱼——杨自道见义勇为负刀伤——辛小丰送医院——尾巴又出事这一大段看下来,节奏明快,一气呵成,高潮迭起,五星品质。
      
    比如“伊谷春说法+包庇下属4500”,小说里比较偏辛小丰视角,在“伊谷春说法”之前辛小丰有一段跟杨自道的很长很压抑的谈话,杨自道问了好几次你这4500拿来的?辛小丰说“你不要管了”,又略带“愤世嫉俗”地说道“人和人差别真是很大。昨天那一大摊,那些家伙看上去大多数像白痴一样,那种弱智的眼神,看了就想踹,真让人瞧不起,可是,他们所带的钱,我想比我一辈子挣的都要多”。没过多久他就被伊谷春叫去聊,伊谷春对他“说法”,说完法后又扯到了宿安灭门案走了弯路他师傅因为一直没破案心情苦闷曾抱着他大哭但干我们这一行冥冥之中会一直等待“天谴”什么的(电影里把这段话揉到了“小金鱼”段落),然后辛小丰就再也绷不住了,承认自己拿了4500——小说看到这一段,给人的感觉就是:伊谷春真是会补刀啊(即使小说中他也包庇了辛小丰),而且一刀还不够,一插就是好几刀。
    但电影中,这一幕说法的台词比小说里“润色”了一些,伊谷春说完法,辛小丰就承认了,然后伊谷春就马上表示“我会包庇你”——电影看到这一段,给人的感觉就是:伊sir刚刚还说法律是信仰,立马就包庇下属,这也太不把自我打脸当回事了吧?关爱下属的心意也太明显了吧?
    书中这一段的重点落在“辛小丰在伊谷春施压下承认私拿赌资”,电影中这一段重点落在“伊谷春包庇辛小丰(并且以很温和很人性的方式)”,立意变了一大截。——当然,老段表演的魅力功不可没。



    【再论结尾,再论主题】

    关于结尾的第四人“反转”,从电影本身来看,加一个真相大白的反转倒也是跟电影强情节高密度信息的整体风格相符,也是一般观众喜闻乐见的(不过鉴于犯罪悬疑类型片的套路以及《李米的猜想》这种曹保平传统,“反转”本身也变成不那么意料之外的俗套之一了,就像歌手开演唱会总是会有encore的,没有encore反倒是异类)

    但是先从小说一路看过来的观众,第一次看电影故事,就会对结尾产生强烈的不适感。(我发现很多先看过小说的网友感受都比较类似,对电影第一印象评价都不高)

    刨开所谓的“原著党对影视剧改编所必然有的失望”(话说原著小说也不是什么传世名作,很多人(包括我)也是因为先关注电影才看的小说,面对电影其实心中并没有一般文学名著粉的那种“改编壁垒”),我觉得还是小说和电影表达主题的倾向、手法上的区别造成的。

    小说中借警察、的哥等“接地气”的人物的活动写到了很多社会世俗人情,基本上是画了个人性的“善恶正太分布坐标图”:

    三兄弟比较极端,既出现在箭头“善”方向很上端(长年累月带着宗教般虔诚苦行僧似的在“行善”),又出现在箭头“恶”方向的很下端(犯过的“恶行”严重触犯法律底线,也为社会道德所不容)。——这种善恶大跨度的逃犯故事一般人看来太过奇情(狗血),但可能正是因为小说作者法制晚报记者的出身,见识过大千世界的无奇不有、真实人性的参差多态,才会拧出这种非典型人物来创作。

    伊家兄妹是落在箭头“善”方向比较上面的,哥哥伊谷春偏“理性”象限,代表对法律、秩序、社会公义的信仰以及身体力行;妹妹伊谷夏偏“感性”象限,代表人情中纯真善良、重情重义那一面。但伊家兄妹的“善”建立在衣食无忧且家教良好的基础上,让他们可以不计得失地投入事业或者爱情。——不过这种前提在现实中并不具有普遍性,且这种“不经世事的天真”出现在故事中一定会面临挫折,搞不好还会“黑化”。

    房东卓生发是落在“善恶”坐标中比较中间偏下的位置,他并不大奸大恶(窃听应该也违法,但还算没有犯罪),但极其自私自利,小恶不断,代表芸芸众生中那些“平庸的恶”。

    小说中还有各种路人甲,带着各种善意或恶意出现在猪脚们的生活中,大体而言,小善小恶居多,代表社会人性整体呈正太分布的样子。

    画好“善恶分布”坐标图后可发现,图中有“极端的善”、“正常的善”、“平庸的恶”、“极端的恶”等好几种状况,黑白灰各有千秋,也互有牵制。

    而人性最复杂有趣(也最真实)的是,虽然每个角色一出场就有各自的坐标,但随着故事发展,每人的位置会有或多或少的游移。这种“善恶的游移”体现在观念上,更体现在行为上。

    三兄弟——大部分时候,他们的道德标准都超出常人,但杨自道也会咪乘客的钱(虽然情有可原),辛小丰也会私拿赌资(虽然情有可原)+疑似性交易(虽然有感情成分/非主动),陈比觉也会跟老板娘偷情(虽然半推半就)。

    伊家兄妹——从伊谷春与辛小丰的关系来说,虽然他对辛小丰有长者的关怀、强者的保护,但他对辛的心理折磨也是有些冷酷无情的(如果不是辛小丰本身带有guilty的自毁倾向,应该没几个人能受得了伊谷春的心理攻势);伊谷夏这边也是“被爱情冲昏头脑”,知道真相后一边做伪证干扰视听,一边哭着喊着要跟杀人犯私奔。(兄妹在理性/感性的象限上也是双向游移,伊谷春也会感性地“饶过”辛小丰,伊谷夏也会理性地帮助解决尾巴的难题)

    房东卓生发——他私德方面再不堪,也会对尾巴和伊谷夏有起码的友善,也会同情路边走投无路的大妈,看杨自道有性命之忧也稍微帮了点忙。


    跟小说中完善丰富的“人性善恶坐标图”相比,电影的坐标图就显得比较失衡且单薄:

    三兄弟——原本“罪无可恕”的恶行变得不那么“极端”,仍然触犯法律底线,但罪不至死;另一方面,在电影的设定上,他们的善仍然很高标准,甚至极端到“明明不用死但为了小女孩的未来而一心赴死”(顺便让天朝的死刑审核制度躺枪)(——这里并不是说三兄弟非得罪孽深重才有“资格”去高强度赎罪,而是原本三兄弟身上那种强烈的善恶对比给冲淡了,艺术效果上有点失衡,逻辑上也不太圆);另外限于篇幅关系三兄弟中仅表现了辛小丰的“游移”(私拿赌资+假扮基佬洗脱嫌疑),杨自道扁平了很多,陈比觉更是约等于无。

    伊家兄妹——伊谷春没了那些阴暗的心理折磨,成了正直正气内心温润的好警长(而且貌似头脑“简单”了点,一目睹搅基就放弃怀疑,一听到对话就马上报警);伊谷夏的做伪证和私奔也显得不那么处心积虑。

    房东(电影中没有名字)——完全符号化地乱入,存在意义仅是为了伊谷春开金手指。

    整体而言,电影中表现“善”有所删减(除了伊谷春因为演员的表演显得超出原著的“温和又人性”),展现“恶”更是比较单一且蜻蜓点水(可能为了平衡恶的“缺失”,“极端之恶”由第四人大包大揽,然而这第四人前面没有一点铺垫,观众对他并无感性上的理解),主力聚焦到一个充满奇情与巧合的故事,而少了一些批判人性的思想深度。


    说回到那个电影“本来不该死但一心求死”的结尾,曹保平某访谈说是为了表达“逃无可逃,罪孽不可救赎;垂死挣扎,不如自行了断”的主题,用大白话说,电影里的赎罪最后变成一个人伦上的困局:三人一心只想对尾巴好,但越是对尾巴好,尾巴越是依赖他们的话,未来得知真相也就越痛苦。所以只有死(并且早一点死),才是解脱,才是最大的救赎(给尾巴一个没有负担的未来)。——以此呼应片名“The Dead End”。

    但小说中,通过辛小丰的那个画正字的记事本细节,在“死亡是终结”的主题上有更进一步的表达:死亡是罪恶灵魂的终极解脱,所以鞋掉下来并不可怕。但在死亡的解脱与活着的煎熬之间,他选择煎熬。只要一天鞋不掉,就会像西西弗一样,负担巨石跋涉在永无止境的救赎之路上。——个人更认可这种震撼人心的杯具力量。
    【详细】
  • 750713680
  • 乌合之子
    2023/1/23 19:51:15
    游戏的勇者(全网最全的影评,共4万1千字)

    本影评总共是四万一千字,按照每天更新回答算,本回答只贴出最后10集的影评内容,剩下50集可以去同名知乎看:https://zhuanlan.zhihu.com/p/60031309

    本影评总共是四万一千字,按照每天更新回答算,本回答只贴出最后10集的影评内容,剩下50集可以去同名知乎看:https://zhuanlan.zhihu.com/p/600313095

    《勇闯四季城》51-54集:速通游戏!

    仔细思考一下,其实主角团一行人进行了三次进入怪物城的体验:

    第1次是直接通过走后门的方式进入到怪物城,结果让喜羊羊变成了影王。第2次是老老实实的在四季城中以通关徽章的方式进行刷关体验,并且感受到四季城里面的生活,结果所有的人都被抓住了,除了灰太狼。第3次是灰太狼拿着上一个版本的通关秘籍,带一群忘记了大号的队友快速通关。

    这种重复通关的方式,大家都会很熟悉的,称之为一周目,二周目和三周目。尤其是在B站的评论区,更是有相同的表述方式。

    不过我想要说的是,这种表述方式已经是游戏机制影响到了人们的思想认知所带来的结果。媒介并不是人的思想和身体的延伸,相反媒介的出现是一种独立的主体,他将人的思想和认知按照符合他自己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改造。

    149161446
  • 花丛里的猫
    2019/9/3 11:17:31
    结局很好

    这个结局就很完美了,不需要更多了。

    满月回来的时候大家都在讨论灿星心里的花朵,觉得那是HE的引子。

    那时候就和朋友说,满月早晚要走的,如果满月留下来,那前面14集就白讲了。这部剧的核心其实是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原谅、因果和救赎的故事。

    结局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满月得到她最开始求的“果”,完成这一生。

    灿星胸口的花朵,那朵花因为还有他们没

    这个结局就很完美了,不需要更多了。

    满月回来的时候大家都在讨论灿星心里的花朵,觉得那是HE的引子。

    那时候就和朋友说,满月早晚要走的,如果满月留下来,那前面14集就白讲了。这部剧的核心其实是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原谅、因果和救赎的故事。

    结局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满月得到她最开始求的“果”,完成这一生。

    灿星胸口的花朵,那朵花因为还有他们没有做完的最后一个梦,所以将满月从渡桥带了回来…所以最后一个梦做完,花也凋谢了,满月也该离开了。

    而剩下的那最后一个梦,就是他们两个梦见了最初最初的相遇…那是他们姻缘的开始,也是一切的起源,是为什么麻姑神会选择具灿星,也是为什么前面98个都不行的原因。

    因为上一世是灿星发现了濒死的满月,和父亲给了本该结束的满月一个新的开始,所以这份姻缘也要由灿星自己在这一世亲手完结。

    一个命运的完美闭环,他们完成了这个闭环,本该就这样结束的,但是在这一世他们相爱,创造了新的姻缘红线。

    姻缘麻姑神问灿星愿不愿意剪断他们的姻缘红线,却让灿星知道了他们的红线不会因为满月的离开而终结。

    神只是抛出疑问,做选择的始终是人类。

    姻缘不会终结,就代表未来的无限可能。

    灿星做出了选择,他不愿意让姻缘就此结束,他愿意孤独一个人等待未来姻缘的到来。

    如果按照鬼怪四个人生的说法,播种的人生,浇水的人生,收获浇水的种子的人生,享受的人生。

    那么上一世最初的相遇便是播种的人生,满月用1300年重新遇到具灿星则是给种子浇水的人生…

    最后的那个不是幻想,而是未来的下一世,他们收货浇水种子的人生,他们最终以普通人的身份,相遇,相爱,相伴到老。

    他们一起看过的雪不是来自于过去,而是来自在一起的未来。

    遗憾有吗?有的。

    就像鬼怪那样,来世德鲁纳的各位拥有的是各自的人生,他们不会记得几十年前他们曾彼此陪伴度过绵长的时光,也不记得擦肩而过的那个人曾是怨恨的一生里照亮自己的光芒。

    但能拥有平凡的一生,已是完满。

    再见,德鲁纳。

    再见,张满月,具灿星。

    感谢陪伴。

    104591148
  • 落地麦子
    2018/1/26 15:17:15
    一部电影,引发了激烈争议和骚乱

    这部讲述14世纪穆斯林国王Alauddin Khilji和印度王后帕德玛瓦蒂故事的电影,自宝莱坞投拍以来,在印度国内就争议不断,甚至在印度多地引发了暴力行为。印度教右翼极端组织和Rajput种姓团体认为电影歪曲了历史,不尊重他们的文化。现结合外媒报道,将时间线综合梳理如下:2017年1月:印度教极端组织Karni Sena在拉贾斯坦邦破坏了电影设备,拍摄被迫中止。导演Sanjay Leela

    这部讲述14世纪穆斯林国王Alauddin Khilji和印度王后帕德玛瓦蒂故事的电影,自宝莱坞投拍以来,在印度国内就争议不断,甚至在印度多地引发了暴力行为。印度教右翼极端组织和Rajput种姓团体认为电影歪曲了历史,不尊重他们的文化。现结合外媒报道,将时间线综合梳理如下:2017年1月:印度教极端组织Karni Sena在拉贾斯坦邦破坏了电影设备,拍摄被迫中止。导演Sanjay Leela Bhansali被极端分子掌掴。2017年3月: 摄制组移到马哈拉施特拉邦拍摄,但抗议继续。彭萨里否认电影描写的是帕德玛瓦蒂与Khilji之间“浪漫的梦幻故事”的说法。2017年8月:许多宝莱坞明星发声支持该片。2017年9月:电影的两份海报公布,引发Karni Sena和其他右翼极端组织怨怼。抗议者焚烧了海报。2017年11月:Karni Sena继续在拉贾斯坦邦进行抗议,要求全国禁映该片。该组织还威胁要削掉女主Deepika Padukone的鼻子。电影本来计划12月1日公映,但被迫延期。印度人民党的一个地区领导人宣布,悬赏近150万美元,将导演和女主斩首。2017年12月:印度电影审查部门放行该片,做了五处修改,其中一个是建议将片名由Padmavati改为Padmaavat,这是同名的一部16世纪史诗。2018年1月:印度最高法院裁决,电影可以在全国上映,推翻印度四个邦出于暴力担忧而下的电影禁令。告知哈里亚纳邦,拉贾斯坦邦,古杰拉特邦和Madhya Pradesh邦,要确保维持法律和秩序。抗议者在古杰拉特邦封锁道路,焚烧巴士并破坏一家影院。由于担心暴力冲突, 印度许多影院说他们不会上映该片。 但全国仍有5000家影院不惧威胁坚持上映。

    9103948
  • 春野魚子
    2022/8/28 17:32:14
    【自译】【松田龙平】四十岁到来前的随想:《连续剧W 鹈头川村事件》采访
    原文地址:
    原文地址: 【松田龍平】40歳を前に思うこと。『連続ドラマW 鵜頭川村事件』インタビュー | ぴあエンタメ情報 (pia.jp)
    是日语小白为爱发力,如果翻译有错误麻烦大家多多指出!

    以被影视化并创下票房记录的《死刑之病》为首,梳木理宇以巧妙的心理描写和充满悬念的展开获得支持的人气小说被拍成了共有6集的《连续剧W 鵜头川村事件》,这部电视剧将在WOWOW播出。

    这部作品讲述的是在封闭的村庄里发生的连环杀人事件,松田龙平饰演的主人公医生岩森带着女儿寻找失踪的妻子,来到她的故乡——保留着传统习俗的鹈头川村。

    这是松田继《同期》(2011年)之后,时隔11年之久再次主演WOWOW电视剧,而曾在该作品中导演的入江悠也在本作品中掌镜。本次采访询问了松田对本作品的想法,以及明年迎接40岁时的心境等。

    与入江监督的第2次合作:“想不忽略‘违和感’去做”

    ——这是一部被称为“WOWOW首部恐慌惊悚片”的作品呢,我们想要了解您决定出演的理由。

    松田:因为新冠的影响,拍摄延期了1年以上,在这期间,剧本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结果上看可能是在好的时机进行了拍摄。从原作变成了电视剧的剧本《鹈头川村事件》。和入江先生在《同期》中第一次一起工作,如今为又同样在WOWOW工作这件事感到很高兴呢,真是缘分啊。

    ——《同期》对松田来说也是第一次主演连续剧,对当时有什么回忆吗?

    松田:在加入《同期》(剧组)之前看了入江先生的《埼玉歌者(SR サイタマノラッパー)》(08),虽然也无法想象出“要怎么拍出有男人味的刑事电视剧”,但是在拍摄中也没有刻意解开谜团事,很好地拍了,觉得很意外。我记得是这样。

    其实在那次拍摄中,有一个瞬间我把自己心中的违和感那样的东西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我想和时隔11年之久的入江先生一起,再次以不同的面貌尝试那个瞬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也很卖力(笑)。好久没尝试去发现更多自己的事情了,真的非常有趣。

    ——在发布本作品放送、配信的第一篇报道时,关于入江导演的评价是“特点的强度还是老样子(笑)”,在哪些部分感受到入江导演的癖好强度呢?

    松田:那是在开玩笑。不,应该说没有特点才是特点。入江先生不是把自己的形象套用在演员身上,而是淡然地拍出演员想要表现的东西,在这次拍摄中我想。自己说“就是这个!”这样演的话,某种意义上说不管演什么都OK。

    反过来说,“是这个吗?”但是拍摄很平淡地进行着,好像转眼间拍摄就结束了。嗯,那个在哪个现场都一样。怎么说呢,在良好的紧张感中享受了。

    主人公岩森既不是“英雄”也不是“侦探”

    ——关于剧本您有怎样的印象,是如何塑造岩森这个主人公的?

    松田:剧本很多呢。他在寻找妻子的过程中,卷入了一连串的事件,最后被鹈头川村吞没。我对结局也很吃惊。

    ——岩森是怎样的人物呢?

    松田:嗯……他没有特别显眼的地方,给人的印象是随处可见的男人。只是,我想从登场就能感受到不是全部顺利氛围吧。饰演岩森的核心是寻找失踪的妻子。从那里开始,来到鹈头川村,被卷入灾害和各种事件,也感到岩森的问题凸显出来了。

    另外,鹈头川村有对立的“矢萩家”和“降谷家”,站在二者之间的岩森,会产生怎样的距离感呢。

    村里的规矩和习惯,在外人看来是很讨厌的。我觉得岩森不改变自己是外来人员的立场的话不是会更有意思吗。抱着“想早点找到妻子回家”这种心情表演,他在因灾害而孤立的村子里成为唯一的医生,这个设定也成为描写他与村里人距离感的要素,我觉得也很有趣。即使不愿意,也不得不与之发生关系。

    尽管如此,岩村还是觉得自己看起来像一个为了帮助村子里的大家而奋斗的英雄,这在他的骨气上反而很奇怪,所以把(待人接物的)温度调得很低。

    ——从外部来到因循守旧的封闭村庄,遭遇杀人事件……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演绎方式的不同,我想也有可能成为“金田一”式的侦探呢……。

    松田:是这样的。读剧本的时候很难理解岩森的心情。那也许是唯一离开“寻找妻子”的瞬间。

    考虑到岩森和村民之间的距离感,我不知道解决村子里的问题和找到妻子有什么关系。

    ——对扮演“侦探”性质的角色没有感到乐趣和快乐吗?

    松田:不,如果要演的话,我更想演侦探的角色(笑)。因为(岩森)是医生啊。但是现在想想,可能是岩森的预想全都落空了,每次都弄得一塌糊涂,搞不清自己的目的。总之就是想从漆黑的洞穴里逃出来。

    关于“父亲的角色”和入江导演也好好地讨论过了

    ——带着女儿访问鹈头川村的岩森,虽然不是第一次,但我想很多观众对松田并没有“父亲角色”的印象。演的时候有意识到的事情吗?

    松田:这次的设定是岩森和女儿一起去找妻子,但是剧本里几乎没有和女儿的对话。所以这一点很奇怪。不知道岩森和女儿是怎样的一家人。“父亲”和“女儿”,只是最低限度的头衔那样的关系。正因为如此,我想从两人的姿态也能看出岩森的人物形象吧。

    看到女儿对岩森有怎样的心情的时候,也许就会联系到岩森所面临的“问题”的结局。拍最终话的时候,我想“原来是这样啊”。终于迎来了结局,松了一口气。

    ——据说拍摄是在长野县进行的,实际去了当地感觉如何?

    松田:故事的初期村子因自然灾害变得孤立。每场戏,身上都不得不被飞起来的垃圾和木头弄脏(苦笑)。美术工作人员也很辛苦,但是看着不断变化的景色,心里很难受。住在当地的人也很吃惊,莲佛女士(对居民)说“不好意思,结束后要打扫干净!”(笑)。

    ——请重新介绍一下本作品的看点和想让大家看的点。

    松田:想要解决一个事件的话又会被卷入新的事件。我想大家应该会享受这种无法摆脱的循环吧。岩森为了寻找妻子而误入鹈头川村的故事,以一种异样的氛围刻画了岩森所处的黑暗。请一定要看那个结局。

    明年就40岁了。

    今后想要“好好地度过”。

    ——关于本作品,入江导演的存在被列举为出演理由,平时在决定出演作品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什么要素呢?

    松田:怎样的剧本才有趣呢?不好好读到最后是看不出来的。因为导演、工作人员、演员都到齐了,也不知道从那里如何扩展,所以沉迷的东西最终不是很有趣吗?那个时候,即使自己没有感觉到“心情舒畅”那样的东西,也会因为意想不到的发展而心情雀跃。我想经常探索这种可能性。

    ——明年就40岁了。有目标吗?

    松田:特别没有想变成怎样,不过,果然还时想要活用经验以变得更好啊,那个过程也想享受哟。只是,也有没有为了“好好享受”而努力过的自己,对偶发性的事情当然要感谢,但是,如果不考虑“为了享受需要什么”并不做准备的话,嗯。

    【详细】
    146124341
  • jessica
    2017/5/17 19:14:53
    有爱的家就有幸福

    唐翔希,一位辩才无碍的明星律师。温振华,一位温暖细腻的花店老板。 两个黄金单身汉却因一通来自医院的电话,彻底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原来两人曾共同爱上的女人,在医院留下一名女婴后从此消失,两人手足无措很无奈,不确定谁是孩子的爸爸,于是一起抚养温蒂。

    7年以后,小温蒂慢慢长大。在两个爸爸的宠爱下快乐的成长。爹地唐希宇英俊潇洒,精明中带著三分狡黠,能言善道让他

    唐翔希,一位辩才无碍的明星律师。温振华,一位温暖细腻的花店老板。 两个黄金单身汉却因一通来自医院的电话,彻底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原来两人曾共同爱上的女人,在医院留下一名女婴后从此消失,两人手足无措很无奈,不确定谁是孩子的爸爸,于是一起抚养温蒂。

    7年以后,小温蒂慢慢长大。在两个爸爸的宠爱下快乐的成长。爹地唐希宇英俊潇洒,精明中带著三分狡黠,能言善道让他损人不带脏字,处事更是八面玲珑。性格带著九分大男人的刚硬,仅存一分的温柔全献给他的宝贝女儿—唐温蒂,童心未泯的他经常带著女儿恶作剧(在家庭充当爸爸角色。

    爸比温振华温柔、和善、热心,社区公认人比花俊的花店老板兼社区主委,几臻完美的他在家肩扛起打扫、作饭、洗衣等大小家务。个性认真的他家务功力在翔希和宝贝女儿的磨练下,比妈妈们还做的好,是妈妈们求教的对象,对温蒂细心照料,给予温蒂妈妈的温暖(在家里扮演妈妈的角色)

    温蒂可爱懂事,也知道自己的家庭很奇怪,但是她能感觉到爸爸们很爱自己,在爸爸们的照顾下过的还是很开心的,随着温蒂慢慢长大,她也想知道自己妈妈的事情,也需要妈妈的关爱。

    但是爸爸毕竟是爸爸,永远替代不了妈妈在孩子成长过程的陪伴。当两个爸爸的生活中走进两个不同性格的女人的时候,家里有了女人的气息,让温蒂感受到妈妈的温暖,爸爸们也意识到温蒂需要妈妈的爱。

    相信很多人看这部剧的感觉就是觉得女主多余,两个爸爸一个女儿组成的家庭也很幸福,主要是两个爸爸一个女儿相处的画面很温暖,但正常的家庭还是要有爸爸妈妈的组合,希望温蒂有两个爸爸三个妈妈的这个大家庭幸福快乐,有爱的家就有幸福。

    【详细】
    8546742
  • 擦肩而過?懶
    2007/9/3 12:28:33
    这只是一个游戏
       整部电影充满了浪漫与喜剧色彩,搞笑的魔法色彩,情节也蛮逗的勒,甚至连战争都像是游戏机里的游戏似的~~~
       再个无聊的下午看看这部电影让自己笑一笑也是蛮不错的哦
       整部电影充满了浪漫与喜剧色彩,搞笑的魔法色彩,情节也蛮逗的勒,甚至连战争都像是游戏机里的游戏似的~~~
       再个无聊的下午看看这部电影让自己笑一笑也是蛮不错的哦
    【详细】
    1203117
  • 释凡
    2017/4/2 19:32:55
    张家界寻宝的搞笑之旅
    当寻宝喜剧成为市场最流行片种,《盗墓笔记》《寻龙诀》相继冲过十亿票房大关,筹备已久的《鸡飞狗跳》便在此时隆重登场了。老牌香港武打明星齐聚,还是鲁芬最后遗作,势必有许多老不正经的笑料汇集,各种美女救英雄,惊险之余幽默搞笑不断。


         富家二少爷张之恒的父亲由于公司破产而割腕自杀,为了挽救家族危机,他决定组团前往张家界寻找祖传
    当寻宝喜剧成为市场最流行片种,《盗墓笔记》《寻龙诀》相继冲过十亿票房大关,筹备已久的《鸡飞狗跳》便在此时隆重登场了。老牌香港武打明星齐聚,还是鲁芬最后遗作,势必有许多老不正经的笑料汇集,各种美女救英雄,惊险之余幽默搞笑不断。


         富家二少爷张之恒的父亲由于公司破产而割腕自杀,为了挽救家族危机,他决定组团前往张家界寻找祖传宝藏。在寻宝的路上不仅阻碍重重,更引出一段段啼笑皆非的故事。电影融合了探险、夺宝、掘墓、神秘、奇幻等多种商业电影元素,当白卉、师弟胡小棋、黄夏儿、康小胖备等队友性格各异,当外国大盗詹姆斯、琳达、李勇军等盗贼突然杀到,众人在打斗的过程中,惊险之余也是幽默搞笑不断。


          既然是喜剧,还命名为《鸡飞狗跳》,自然少不了鸡飞狗跳、你追我赶的乌龙笑料,影片用一系列搞笑桥段串起整个故事,笑闹过后,还领略了作为旅游风景区张家界的自然绝景。要知作为巧夺天工的大美旅游胜地,张家界历来就有各种关于“神秘宝藏”的传说,包括明末闯王李自成的奇珍异宝,以及建国后湘西剿匪时遗留的美元金条,据说蒋介石去台湾之前在张家界藏了很多宝藏,后来很多人去张家界寻宝,也是这片子的创作来源。

         这次,崇山峻岭的张家界中惊现百年古刹,悬崖峭壁、断壁残垣之下,非常有视觉冲击力。紧张刺激又充满悬念的背景音乐铺垫下,从天而降的雇佣兵们正沿着绳梯向下降落,包括众人贼经过一番鸡飞狗跳的斗智斗勇之后,满箱的金银珠宝坠落,都充满着悬念。朱纹希用枪射杀了谁?宝藏究竟是什么?宝藏究竟落入了谁的手中?只有去影院看了才能知晓。

         本片的导演及武术指导来自成家班和洪家班,自然透出浓浓的港式武打风。香港知名功夫演员狄威和好莱坞新生代动作演员Andrew Dasz的打斗可谓是拳拳到肉,尤其是狄威老师空手夺白刃的场面,无不给人热血沸腾的感觉。誉为周星驰御用配角的“烈火奶奶”鲁芬老师,狄威和陈观泰等香港武打明星,《征服》《林海雪原》等的王宁,包括张溯哲、闫露娢等一众小鲜肉小花旦,都赋予了片中的人物形象应有魅力。

         做为一部冒险题材的夺宝喜剧,为了守护国家宝藏与国外盗宝贼斗志斗勇、不畏艰难不畏艰险和辛苦,演员所有打戏,全部亲自上演,不用替身,都很有看点。包括众人辗转于海拔1500多米的山峰和潮湿的地下,穿行于张家界景区山岭坡峰之间,看着也十分惊险。电影尽管略为夸张,但闹剧过后的爱,最终都恰到好处地收回到影片的励志主题,传播了正能量。
    【详细】
    84531193
  • sunshine
    2013/1/4 19:38:23
    一生一世?一伤一死不行啊、
    我擦、、、、导演你脑子是被枪打了么 = = 太后悔了 早知道先看评论再去电影院 不过还好 和一堆朋友去 ,算是有气氛了。
    我擦、、、、导演你脑子是被枪打了么 = = 太后悔了 早知道先看评论再去电影院 不过还好 和一堆朋友去 ,算是有气氛了。
    【详细】
    572661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