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冤家影评

147871507
  • 咩人
    2022/7/20 21:40:38
    我很佩服剧组的野心

    白色强人1看得我一个文科艺术生想学医救人白色强人2今晚的大结局让我真的很佩服这班人的雄心

    没有剧透,都是一些看剧的片段随感

    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而生命只是生命而已,无关健康或不健康,贫穷或富有,肤色、国籍……由得隔壁台踩TVB,但拍职业剧讲人情他是真的行第三部快点出来啊,真的想看安仔谈恋爱

    双y的感情是这个现实主义剧集里最理想主义的存在,我

    白色强人1看得我一个文科艺术生想学医救人白色强人2今晚的大结局让我真的很佩服这班人的雄心

    没有剧透,都是一些看剧的片段随感

    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而生命只是生命而已,无关健康或不健康,贫穷或富有,肤色、国籍……由得隔壁台踩TVB,但拍职业剧讲人情他是真的行第三部快点出来啊,真的想看安仔谈恋爱

    双y的感情是这个现实主义剧集里最理想主义的存在,我很佩服这班人的雄心,不止讲医疗改革,还有讲感情哲学家说理想主义者在需要者面前,一切都是虚伪的。白色强人2说理想主义者在需要者面前,一切都是尊重与信任的。两个灵魂的相遇相知,永远抵得过一些需要者的现实,这是发生在他们六个人之间的,无可冲击的灵魂的相遇。感谢白色强人2在这个世态炎凉的社会里上演一套所谓逆行者的剧,三观正到太平洋了,好希望以后我们也能坚定的实现自己当初的理想

    目前比较欣慰的是,港剧里不会觉得双y在一起怎么样。但是放在内地,就很有可能会谈两个人年龄、职位相差太远

    在这个无语的医改面前,这条线真的让人很欣慰,他们谈的只是平等的恋爱而已,和其他东西都无关。适当的直球、及时沟通、不留误会,相互理解尊重信任,yan在不断变pro,yt也在为理想奋斗,双向奔赴、共同成长真的很棒

    而且两个人真的完全的尊重和理解对方,没有狗血及时沟通yan在不断进步,yt在时刻考虑yan的感受,还会想自己不能让yan穿高跟鞋,自己生病了这些,没有说教没有不平等,太难得了,而且yt真的一看到yan就笑,无论何时,所有负面情绪都不给yan看到,yan也是真的全心支持yt,自己也在不断独立

    这种cp多多来好嘛

    感谢我们在1的坚持,让2的双y这么甜,多多支持2让3也出来吧

    大结局为绝美爱情哭泣而且商人没有退步,反倒是政府退步这个设计太好了!!!!没有虚浮,很现实

    第二部真的好好看!!!人设更加充实了,主角团和配角团都有相应的成长和完善,yt柔和,yan成熟,唐明会演戏了,急诊室一直该上的时候就上了,zoe也比以前的感性相比多了一些理性,就是心胸肺科最不敢担责任的都上了,阿mo和定欣的角色也很讨喜

    第三部快点快点啊

    【详细】
    14526977
  • 无有财
    2021/7/17 7:58:29
    三观不正的烂剧

    这部剧集合了国产烂片的大部分缺点,先不说演技,因为和这些人谈演技就是笑话。

    现在所谓国产剧的类型都是幌子,内核基本上都是恋爱偶像剧。男主大多是英俊潇洒的充满正义感的霸道总裁类型的。女主大多数是傻白甜,白莲花,玛丽苏类型的。

    这些都不说了,年纪轻轻的怎么可能在跑船的里面有那么高的职位不说

    这部剧集合了国产烂片的大部分缺点,先不说演技,因为和这些人谈演技就是笑话。

    现在所谓国产剧的类型都是幌子,内核基本上都是恋爱偶像剧。男主大多是英俊潇洒的充满正义感的霸道总裁类型的。女主大多数是傻白甜,白莲花,玛丽苏类型的。

    这些都不说了,年纪轻轻的怎么可能在跑船的里面有那么高的职位不说了,穷人为什么能住那么好的房子不说了,那么傻的天真的人怎么能活的那么好不说了。这部剧的编剧本身的思想就有问题,而且问题很大。

    这部剧我没有看全,但是有那么一段对话让我很是不高兴。女主公然说移民是中国所有女性的梦想。什么意思?中国所有女性都有当卖国贼的倾向是不是?编剧怎么想的,怎么能写出这种白痴般剧情呢?

    【详细】
    13683376
  • 绵绵棉花糖
    2020/9/8 15:02:47
    痛苦是我们宝贵的财富,还是束缚的枷锁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痛苦是我们宝贵的财富,还是束缚的枷锁 这是一个终极问题,我们究竟该沉迷其中,还是挣脱枷锁 只有白墙,让人可以发挥想象力 海莲娜是痛苦的 她的痛苦来自于很多方面: 显而易见的痛苦来自于身体的残缺,却有着坚韧的意志和不愿被束缚的灵魂的自由 不愿被贴上女性画家的标签,...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痛苦是我们宝贵的财富,还是束缚的枷锁 这是一个终极问题,我们究竟该沉迷其中,还是挣脱枷锁 只有白墙,让人可以发挥想象力 海莲娜是痛苦的 她的痛苦来自于很多方面: 显而易见的痛苦来自于身体的残缺,却有着坚韧的意志和不愿被束缚的灵魂的自由 不愿被贴上女性画家的标签,...  (展开)
    【详细】
    12856255
  • 善梦
    2013/9/10 17:07:22
    随便聊聊《防火墙5788》
    第一次知道这戏,是很久很久以前,妈妈很关注这部戏,而我上学忙,只是偶尔看一眼,并没有很挂心,但是里面的演员都是眼熟得很。说不上喜欢,因为连框架都不知道,谈不上了解。后来,时间就到了今天,这些年之后,还是禁不住回忆,找了来看。可我并不知道是为了哪一个人而来,编剧是我一直关注的宁财神,演员则是当年活泼自在的姚晨,还有如今让人刮目相看的王勇、钱芳、郭京飞。也许,就是为了这些情谊吧。

    整部戏
    第一次知道这戏,是很久很久以前,妈妈很关注这部戏,而我上学忙,只是偶尔看一眼,并没有很挂心,但是里面的演员都是眼熟得很。说不上喜欢,因为连框架都不知道,谈不上了解。后来,时间就到了今天,这些年之后,还是禁不住回忆,找了来看。可我并不知道是为了哪一个人而来,编剧是我一直关注的宁财神,演员则是当年活泼自在的姚晨,还有如今让人刮目相看的王勇、钱芳、郭京飞。也许,就是为了这些情谊吧。

    整部戏看下来,不拖沓,不冗长,紧凑的剧情,多线程叙事节奏,考验的不仅是编剧的耐心,更有观众的智商。扫过不少电视剧,有些漫长的叙事和台词让人恨不得快进着看,而防火墙却是需要观众跟上剧情的时间和节奏,虽然就是几天甚至一天之内的事,却穿插的错落有致,很像,连环套。用美剧一集的紧凑写法写一部电视剧,真是考验脑力的劳动,却让我看的很过瘾,觉得时间花在上面,值得。

    我看宁财神的戏,不了解他之前的网络文学,也不了解他和一毛和菜头等人的亲密关系,只是从《武林外传》开始,第一次认识到编剧对于整个剧本的把握,对于一部戏的重要影响。因为之前,似乎导向的都是导演的能力和艺术,对于编剧,媒体总是疏于谈起。实话说,故事的第一集并不吸引我,大概只是交代剧情背景,所以不够有料,也是情有可原很可以谅解的事。但是后面剧情却有趣的多,有点悬疑的味道,有爱情戏码,也有勾心斗角的人情世故,还有珠玉相连的甚至可以独立成篇的小故事,都让人有回味,有体察。当然,看到后面,不禁揪心的是lional以及顾京飞的命运走向,以为就要成为剧情的牺牲品,可是心里却暗暗的较劲,不住的想,按宁财神的品性,故事里不会写死角色。我不了解他是否有这样的习惯,只是察觉到他会写死边边角角的角色,却会让主线得到充分发展。当然,这只是我看戏一厢情愿的想法,或者还有对于戏剧教化人性的感受。总之,还好,lional活着,顾京飞活着,大团圆的结局,善良的结尾,都让人长舒一口气。因为剧情里那些纠葛的情感,强烈的冲突,虐心到了一定程度,真的恨不得把编剧揪出来,一面享受剧情,一面还要狠狠质问为什么要好人受苦、相爱的人错过、寻找的脚步就差了那么一扇门的距离。财神的戏有一个特点,连我都很容易看出,恐怕大家只是不愿多提,就是教人向善。他是个聪明人,看得透世情百态,却仍能耐下心来,循循善诱的写一个故事,不提一句的告诉观众,做个善良的人,没那么难,没心没肺的快乐其实不用历经苦难才值得期待,它本身就是散发美的所在。能与自己做到真朋友的,大概都是相似的人,不是完全一致,仅仅是某一方面有相似的一点,或者是赤诚的性格,或者是钻研的精神,都可以。当然真的朋友,是不仅为自己也为别人着想的人,故事里的发小儿,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寓意。这样的善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是作者的理想,通过演员传达给观众,哪怕只有一些人细细想想,或者就是在一些事情上不那么斤斤计较,稍稍改变一些不够好的态度,积少成多,这个世界也会慢慢变好。

    对于贝志诚和佟俊这两个角色,有个消息不知真假,说夏雨当年看上了郭京飞的角色,所以成就了剧里的这样安排。后来翻看演员表,原来佟俊真的是男一号,所以郭京飞就又“不得已”成为了男二号么?我承认,这部戏,很大成分是冲着郭京飞的角色才来看,不出所望,戏份够足,够他展现才华。记得戏里面有一次旺旺的画面,时间是2007年,而这戏似乎2009年才播,可见在成为话剧大腕儿之前,还有这难得的影视记录,也是好的。郭京飞演过不少角色,虽然都不是同一个人物,但母上对于他的评价总是这个字,“猴儿”。他确实亦庄亦谐,是个不错的小生,真不知道上戏的老师怎么把这种性格演员归位老生的,可见伯乐虽有,却还要靠千里马自己证明价值的所在。看他的戏,总有畅快淋漓的感觉,觉得浑然天成,明明知道是表演,却没有很多演员存在的做作的感觉,把观众带入戏,也是演员的本事。天赋这事总是虚头巴脑,容易让人自卑,其实,后天有多努力,不到成功的那一刻,谁也不知道。甚至到了聚光灯下剧场中央,自己不说,也没几人会主动关心。凡人都羡慕不用努力却收获颇丰的人生,但不经过千锤百炼体会煎熬怎么能坐享其成,恐怕倒时也还是会心虚惶恐。其实,他这几年的角色设定大多是二十几岁的感觉,约略都是有一定的想法,也有少年的冲动和热血的青年人。那么,他及时的出现在荧幕上,对他来说,是好事,也是一定的事。今年已经三十多岁,就算他能蹦能跳心态儿童,一般人,到了四十岁的年纪,也要渐渐稳重下来,那时候再体验二十岁的角色,大概也很吃力了。所以他的三十岁离开莫小宝出现在大荧幕,就是必然了。顺其自然却是最好的安排,人生这样,该是令人激赏的。许多人说错过他的三生三世有如何如何的遗憾,也许是这样,可是后继有人,那些新生力量也是值得喜爱的。就像孟京辉的戏,从郝蕾的头阵,到如今已经站稳舞台的黄湘莉,不能否认好的存在,美的存在,是延续的。而我想看不敢看也遗憾没有看到的是《终局》,两个人,一台戏,不觉得枯燥,值得思考、回味,该有怎样的力量,不能想,不敢想。也许有一天能看到,又该是怎样的心情。

    说说其他几个演员。王磊,武林外传的客串演员个个都很出彩,到现在一直记着的,有他。防火墙里演的最出彩的人物之一,编剧在这个角色上倾注了不少心血,顾京飞的多变多疑、悲剧式的人生轨迹,都令人唏嘘。王磊表演不落俗套,却有戏曲演员的感觉,表情不多,眼神却足够有层次,非常好的演员。近些年没当时那么瘦削凛冽,不知还有没有新戏。傅淼,舒蓉的扮演者,在我看来,舒蓉是特别不容易的女孩,她其实单纯善良,没有那么多想法和私心。但是遇人不淑,这话有些夸张,只是想说她付出的远比她得到的回报多太多。她到最后,也还是要为顾京飞付出青春的等待。如果说这所有人当中,谁最不值,她恐怕正是了。可她回报的只是微笑,她的爱,让人心疼。她收集了那么多小贝的照片,很难说她仅仅是把小贝当做哥们儿,她是爱他的,可以为小贝放弃公司,可以为小贝登门找玉秀,可以为他做任何事。只是那种情谊,已经不再能超越她对顾京飞的爱恨交织的眷恋。如果不是这样的结局,我很难想象,一个伤透了心的人,如何再承受小贝离开她走进别人的人生。还好,没有如果。钱芳,不得不说,这个姑娘不是第一眼美女,甚至她的角色都不是第一眼能抓人的那种。她像是文火煨汤,不紧不慢的那种,只要你跟着剧情,她就会渐渐让你记住,甚至转变之前的看法。刚看《龙门镖局》的时候,觉得这演员不够漂亮,表演有点过于夸张,就像防火墙里第一眼会觉得,化妆太浓,心机太重,到了后面才能体会她其实是个简单的人,甚至觉得她是这里面悬念感最重的一个角色。她把角色考虑的很完整,不争不抢,她的努力不容易看到。

    当然,lional的表演可圈可点,只是自始至终不出现在演员表里,难道只是为了低调。夏雨同学近些年作品少见,袁泉的表演我很喜欢。。
    【详细】
    62722804
  • 流年
    2022/1/11 23:58:26
    二人转段子拍成的电影

    能高到哪里去?

    从张道长和吴政委的段子认识的张浩和吴尔沃,那个短片看了无数次,每次都乐不可支。但经典不容复刻,即使创作者自己。后面的视频再也难以达到当时的高度,关于张浩的梗也是来大多来自于那个视频。直到后来与大漠联动,又出了几期高质量的视频,但那都是漠叔的风格。

    能高到哪里去?

    从张道长和吴政委的段子认识的张浩和吴尔沃,那个短片看了无数次,每次都乐不可支。但经典不容复刻,即使创作者自己。后面的视频再也难以达到当时的高度,关于张浩的梗也是来大多来自于那个视频。直到后来与大漠联动,又出了几期高质量的视频,但那都是漠叔的风格。

    张浩的电影久有耳闻,但第一次看,观感非常一般。表演形式固化,语调台词动作表情全都可以预判,喜欢的人觉得很有意思,一般观众会觉得好无趣味,观影享受大打折扣。从剧本来讲,整个故事设置其实挺不错的,如果能老老实实的拍,在用心打磨剧本,起码能多上一颗星。但导演强行营造恐怖气氛,削弱了悬疑和推理,还加入了乡村剧喜闻乐见的小寡妇留宿陌生男、男穿女装等桥段,喜剧效果没看见,只觉得low穿地心。被害人儿子装疯扮傻这个剧情其实很不错,但没有用好,最后装神弄鬼破案,毁了前面的铺垫。

    张浩的野心挺大,这么多年也积累了很多粉丝,演技说得过去,但其最大的问题不是外形受限,而是跳不出二人转的思路,受众太有限了。查了一下2021年居然有四部上映一部待播,这么“高产”难怪如此质量,还谈何剧本打磨。感觉是看准了固定受众使劲儿薅,什么时候薅完什么时候算完。拍了十几部还是这个水准,估计是压根儿没想提高质量。

    很好,二龙湖系列,以后知道避雷了。

    【详细】
  • 14135711
  • 黄小邪
    2019/8/31 20:55:46
    《美国工厂》:特写镜头下的“全球化”与“美国梦”

    (原载“澎湃·思想市场”,有删节)

    张泠

    2016年秋,我入职纽约州立大学,如所有新同事一样,成为UUP(大学职工联合工会)成员。UUP成立于1973年,如今代表四万多人,是美国最大的高等教育界工会。UUP在纽约州立大学系统为员工争取权益,如更好的福利,目前的目标之一是

    (原载“澎湃·思想市场”,有删节)

    张泠

    2016年秋,我入职纽约州立大学,如所有新同事一样,成为UUP(大学职工联合工会)成员。UUP成立于1973年,如今代表四万多人,是美国最大的高等教育界工会。UUP在纽约州立大学系统为员工争取权益,如更好的福利,目前的目标之一是为兼职教师争取更公平待遇,获得同事们支持。我略懵懂地交会费,小心收存会员证,对于今日之待遇乃工会成员数十年来努力抗争换取,并无特别切身的认知,直到看到美国纪录片导演茱莉亚·赖克特(Julia Reichert)与丈夫史蒂文·伯格纳尔(Steven Bognar)的纪录片《美国工厂》(American Factory,2019),及读了一点美国工会历史的资料。

    《美国工厂》关于中国“玻璃大王”、亿万富翁曹德旺于2014年在美国中西部俄亥俄州代顿(Dayton)区域莫里恩市(Moraine)开设“福耀”玻璃厂制造汽车用玻璃,雇佣两千多名当地员工(不少为以前关闭的“通用”汽车工厂工人)。其间劳资关系由兴奋乐观转至对立矛盾,不仅有中、美思维方式、管理方格差异与误解,更有试图组织工会的工人与管理层的角力。阶层、种族、国别等问题与资本主义全球化夹缠不清,自动化的阴影更威胁着全世界劳工阶层的未来。赖克特与伯格纳尔认为: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这里会有故事,关于资本主义、全球化、文化交融或更多。如伯格纳尔所言,《美国工厂》即是“贴近地、用特写镜头看全球化”。

    一.美国工厂,世界工人

    很多观众都对《美国工厂》里美方管理人员到福建福清的“福耀”厂“取经”如何提高美国工人效率的段落印象深刻。这不但是透过美国人视角的“陌生化”时刻,也是没参观过类似工厂的中国观者的“眼界大开”时刻。工厂军事化管理,班前例会工人列队喊口号;他们每天手不停歇工作十二小时,每月休息一、两天;有人每年只能回家一次看小孩。与这些外人看来压抑与压榨的残酷强烈对比的是央视“春节晚会”风格的公司“年会”那些和谐、乐观、刻奇的歌舞表演与热烈气氛,以至于将一位美国客人感动到流泪,说“无论如何,我们在同一个星球,同一个世界,即使有分歧,我们是一体的。”

    福清工厂的企业意识形态,是“封建家族”与“国家主义”合体,并融合了社会主义时期工厂文化遗产。在这个等级森严的大家族,曹德旺是不容置疑的男性权威,下辖大大小小的管理层男性权威,统领着被当做机器人管理的基层工人。管理者活学活用社会主义与国家主义修辞来鼓励(欺骗)工人:“报国为民”、“勤劳朴实学习创新”,来替换和遮蔽最大限度榨取工人剩余价值以期利益最大化与阶层分化本质。这套话术(甚至颇有主旋律色彩的厂歌歌颂“春满中华,福耀人间”)高明之处在于塑造一个“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幻觉,也将工人的劳动表现塑造为“美德”对其进行道德化绑架与测量:为了对大家庭“忠诚”,工人要不断自我改进、提高生产力、对超时工作任劳任怨甚至甘之如饴,因而有“团结力”和“凝聚力”,这才是值得称颂的、有“民族使命感和自豪感”的华夏“工匠精神”——帮企业成功就是帮国家发展。工人若有任何反抗意识,大约会被视为懒惰、自私而道德破产,而非被视为争取应得权益。年会上也表彰类似“改革开放”前的“新长征突击手”的“最佳班组奖”。国有工厂风格的自成一体的宿舍、食堂、娱乐场所、甚至集体婚礼,都提示着一种集体主义“延续”。曹德旺妹夫任党委书记与工会主席也暗示着工会、党委与资本的媾和。工会负责员工文娱活动及心理建设/规训:爱“福耀”即是爱党爱国(与美国工厂中“工会”的意义完全不同,这点后文会提到)。

    然而在光鲜社会主义修辞遮掩的资本主义体系下,“劳动”、“机器”与“人”的价值、本质及相互关系已全然不同。工人阶级不再是“老大哥”、在厂里当家作主、发扬主人翁精神建设社会主义,而是新自由主义全球资本主义竞争中代表了中国“人口红利”优势的农民工/新工人。他们只是“世界工厂”中被异化的低成本劳动力,为资本家赚取巨额利润;“中国效率/速度”的代价是工人的健康、安全、尊严被剥夺。但当然对很多工人来说,经济收益已比贫困的务农时代有所改善。只是在他们年轻力壮时尚可被雇佣,年老时的医疗、养老问题会否抛给社会与个人?令人想起世纪之交前后的国企私有化过程中,那些为国家辛劳半生却被资本无情抛弃的老工人。如今即使在高科技行业,关于“996”的论争也是中国科技工人被压榨的现状。美国高科技产业工会力量式微,企业如Google在公司为(尤其单身)员工设计了各种便利服务,从食堂到健身房、游戏室,使得员工愿意在公司停留更久(自然也就自愿加班更久),更不必说所谓“共享经济”中工人如网约车司机和外卖工人不再被视为公司雇员而只是承包者,不享受员工福利及受到劳动法保护。

    “福耀”的企业文化无法搬到美国,在代表美国工人权益的工会长期抗争下,八小时工作日与周末休息已被写入法律,产业工人也在长期斗争中有更强维权意识。在中方管理人员看来,美国工人慢,懒,闲聊天,效率低,为了工资而劳动,缺乏中国工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与加班加点、任劳任怨的中国工人相比(他们背井离乡来此一两年,仍拿中国的几千人民币月薪,不过每日多了五十美元餐饮补助),曾经骄傲的美国工人的落差甚至幻灭感显而易见,不仅对于“福耀”,也对于他们的国家对待他们的方式,及美国劳工阶层的未来,甚至影响到2016年美国大选结果:俄亥俄所处没落工业区(所谓锈带/rust belt),本来是摇摆州,此次成为川普的票仓——有工人认为希拉里代表加州湾区高科技新贵利益,与制造业底层脱节,而被川普“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蛊惑。这一口号也被曹德旺后来换上的华人总裁刘道川使用,用以鼓励美国工人加强生产力。赖克特与伯格纳尔将2016年选举前后拍摄的素材全部舍弃,大约担心有喧宾夺主及制造分裂之嫌。

    “福耀”的管理方与美国工人之间的文化差异当然不可忽视。美国人的确在充满赞扬与鼓励的环境下长大,更在意自己是否被尊重(哪怕是表象)。中国监工则要维护自己的权威性及层级体系,以批评为主。美国工人认为不被尊重,因为中国人从来不说:干得不错!然而,文化与种族碰撞的表象遮蔽了超越国别的阶层利益,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问题被转移置换为种族与仇外问题(如川普一再强调“中国人偷走了我们的工作”),或曹德旺将美国工人的不满归结为:“美国工人对中国人有敌意”。这令我想起华裔女导演崔明慧的纪录片《谁杀了陈果仁》(Who Killed Vincent Chin, 1987)。1982年,华裔青年陈果仁在底特律被“克莱斯勒”汽车厂的两位白人男子以棒球棒打死,只因对方以为他是日本人——当时日本车在美国市场成为强劲对手,令底特律的汽车工业岌岌可危,很多美国工人失业因而仇恨日本人(乃至亚洲人)。这除了美国根深蒂固的白人至上种族主义,也是资本主义残酷竞争下同为受害者的最基层工人自相残杀的悲剧。其实“福耀”雇佣的无论中国人还是各层级美国人(包括律师及管理者等),由于利益驱动(收入数倍、十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工人的工资)而成为剥削者的代理人和打手。《美国工厂》开篇不久,副总裁Dave听到一位议员在庆典讲话中提到“福耀”应有工会便恨不得“剪掉他的头”。

    美国工人慨叹:以前那种高工资高福利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他们无法不接受这样的现实:从前在“通用”工厂时薪是29美元,“福耀”是不到13美元。反观“世界工厂”中的中国农民工/新工人,他们甚至从未体会过那种福利与尊严的“奢侈”,不仅因为后发资本主义的时间差,也因为在资本主义全球化扩张中,“第三世界”的工人永远居于底层。尽管与欧美国家的工人同为全球化的被剥削者,与后者的待遇相比,他们是“更低廉的劳动力”,更少受劳工法律保护。中国政府逐步改进劳工法时,自由流动的资本的逐利性便使得工厂向劳动力更低廉、更少劳工法的地区迁移,比如东南亚国家。

    拍《美国工厂》时,赖克特与伯格纳尔怀着对美国工人的感情进入,逐渐发现中国工人同样值得关注,这是全球化中劳工群体的共同命运。但因不懂中文,他们无法与“福耀”两百来名中国工人沟通,拍了一年后意识到这重要缺失,因此找到两位中方制片人、纪录片导演Zhang Yiqian与李米杰。她们每月到俄亥俄拍摄,也同去福清,与片中中国人建立信任与联系。导演夫妇认为她们帮导演理解中国的企业文化、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与历史,教他们看待普通中国工人的生活与情感状态。此片的确没有很多西方导演拍摄中国时先入为主的猎奇的刻板印象表达,态度温和谦逊,唯一遗憾为中国女工视角的缺失。

    二.美国工厂,美国工会

    俄亥俄州非裔民主党议员弗莱德·斯特拉霍恩(Fred Strahorn)指出:工人和劳工运动建造了美国。美国工人的权益,是无数参与工会的前辈流血牺牲抗争出来的,并非财团与资本家格外仁慈。《美国工厂》中出现的“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为美国最大的独立工会,成立于1935年,1936-1937年间组织了一系列罢工、静坐等活动,迫使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通用、福特)承认其代表工人谈判的合法地位。工会的基本目的是维护劳动者基本权益,保障工人话语权,找到企业盈利与员工权益之间的平衡点。UAW为工人争取更高工资与更好福利,支撑他们稳定富裕的“美国梦”,鼎盛时(1979年)有150多万名成员,如今由于汽车工业的国外转移及财团各种反工会措施而缩减到30多万人。尽管UAW后来有官僚化及腐败等问题,不应否定其争取劳工权益的历史与积极意义。在各种右翼媒体与政客不断丑化、抹黑、以偏概全的宣传下,工会似乎成了美国制造业衰落的元凶,而不提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全球化、资本转移、去工业化等问题。

    美国劳工运动与工会组织主要蓬勃于东、西两岸与中西部。在美国南部,组织工会则困难得多,也与政治保守及种族隔离有关,因此,后来在美国投资的德国与日本汽车公司,都选择在劳工法保护薄弱的南部投资建厂。这些工厂,在各方阻挠下,至今工会也无法组织起来。资方压低工人工资,即降低人力成本,保证日本汽车在自由市场竞争中的价格优势。这些对资方的“好处”,是历史悠久、工会力量强大的美国汽车工厂无法比拟的,所以他们在美国关厂,转而去压榨价格更低廉的墨西哥工人。

    《美国工厂》并未解释工会在美国的历史与现状,大约对美国观众来说算是常识,但它细腻揭示了“福耀”如何斥巨资(一百万美元)雇佣反工会咨询公司(LRI/labor relations institute)在工人被强制参与的培训中将工会歪曲为工人与管理层之间的障碍而非为他们争取权益的代言人,并断言组织工会的结果可能会对工人薪资福利更不利。“双管齐下”的另一端,管理层提薪收买部分工人、找借口开除组织工会的积极分子,从而分化工人力量及削弱加入工会的声音。很多工人被“培训”和灌输恐惧后而投否决票,尤其是没有工会抗争经验也担心因此失去工作的年轻人。当然,工会再组织工人罢工也不会再吓到雇主(劳工法的漏洞使得雇主可随时解雇罢工者并雇佣其他工人),他们不再有谈判筹码。在资本的强势碾压下,心怀正义感的中年叉车女工Jill好不容易找到工作从姊妹的地下室搬出来住上自己租的公寓,又因参与工会运动被开除而生活无着。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类似LRI这样破坏工会的私营公司炙手可热,成为一个庞大且利润不菲的产业,他们在公会成员下降、工人工资减少的企业文化间推波助澜。

    精明的资本家曹德旺曾算了一笔账,除了人力成本,在莫里恩投资设厂各项成本都低于国内(可知国内工厂很大程度上依赖剥削工人来降低成本牟利),兼之美国各地政府争夺投资项目,不断推出巨额优惠补贴政策。“福耀”因雇佣两千多名当地工人,市与州政府给予各项补贴,使得其买地与改造厂房等于免费。除掉“工会”这个心腹之患,再换上身手敏捷体力更佳的年轻工人及自动化对工人的威胁,他已不必再担心美国工人“制造麻烦”。

    《美国工厂》结尾字幕写道:到2030年,自动化将令全球三亿七千五百万人需要寻找全新种类的工作。画面是摩肩接踵上下班的中国和美国工人。想起卓别林电影《摩登时代》(1936)开篇以蒙太奇手法将羊群与熙熙攘攘上工的产业工人剪接在一起,暗示同样任人宰割的命运。《美国工厂》最后一个镜头是工人模糊的背影,一个暗淡未知的未来。赖克特说《美国工厂》的结尾令人不安,它不是那种人们看完会起立欢呼的电影。全世界无产者早已没有联合的可能,资本和资本家却张开“全球化”的翅膀顺畅地流动游走逐利。有人说:资本将人变成机器,等机器成熟了再抛弃人。

    三.美国工厂,美国导演

    “福耀”工厂所在地代顿,有当地人引以为豪的创新发明与工业制造的历史,几乎是两代人以前的“硅谷”:这是赖特兄弟发明飞机之处,收银机也诞生于此。美国汽车制造业三巨头之一“通用”(GM)公司的工厂在此开了86年。“通用”工厂对本地至关重要,在1950至1980年代之间,通过工会的抗争与保护,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蓝领工人可获得不错的收入与福利,过着有房有车、可送孩子上大学的中产阶级生活,不同族群和平共处。七、八十年代后,耗油更少及人力成本更低的欧洲与日本车在美国市场份额激增,美国汽车行业受到冲击。为降低成本,美国汽车工厂不断迁往墨西哥,代顿社区每况愈下。2008年,“通用”生产线开下最后一辆卡车后关闭,留下数千名失业工人与他们绝望的家庭。

    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导演赖克特与伯格纳尔每日去工厂门口及附近酒吧拍摄和采访——他们在代顿住了数十年,住处离工厂仅二十分钟车程。因美国汽车厂工人总被反工会的商业媒体抹黑,他们对持摄像机的人怀有戒心。导演以真诚和坚持获得了工人的信任,拍摄了40分钟纪录短片《最后一辆卡车:通用工厂的倒闭》(The Last Truck: Closing of a GM Plant,2009,HBO出品)。该片获当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遗憾的是《最后一辆卡车》 里只有工人视角,因为“通用”管理和决策层拒绝受访及禁止导演进厂拍摄,派保安在厂门口附近阻拦和驱赶他们。工厂车间的镜头,由工人用手机或用赖克特提供的小型高清摄像机秘密拍摄,部分出现在《美国工厂》开头。

    《美国工厂》有点像《最后一辆卡车》的“续集”,因为数年后“福耀”买下了“通用”废弃厂房,在当地政府与民众热烈欢迎下高调进驻。赖克特与伯格纳尔认为: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这里会有故事,关于资本主义、全球化、文化交融或更多。当地商界人士喜欢《最后一辆卡车》,向曹德旺提议由赖克特夫妇拍片记录这个历史性时刻。曹德旺同意了,并不设任何限制,任由赖克特夫妇团队五个人、五台摄像机拍摄了三年(2015年2月到2017年12月)。在那些工会之争白热化的艰难时刻、曹德旺容易招致非议的时刻(比如开除美方管理人员等),他也自行其是,从未干预过拍摄。

    《美国工厂》为了保持独立性,并未受“福耀”集团资助,制片方为Participant Media——该公司也出品了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电影《罗马》(2018)及非裔女导演艾娃·德约列的剧集《有色眼镜》(When They See US)。《美国工厂》在圣丹斯电影节获美国纪录片最佳导演奖,8月21日在Netflix上线。在Netflix不覆盖的中国,也有广泛传播与热烈讨论。很多媒体宣称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及夫人“投资制作”该片,甚至暗示这是“奥巴马的电影”,非常不确。奥巴马夫妇的确筹办制片公司“高地”(Higher Ground)且与Netflix合作(为了“名流站台”效应,后者要支付前者数千万美元报酬),《美国工厂》是“高地”选择发行的首部电影,且以较低价格购入版权(Netflix规定不许公开收购价格),但“高地”并未在任何程度上参与影片制作,仅后期发行。颇有反讽意味的是,尽管被视为对劳工友善的总统,2009年奥巴马任总统期间,并未着力推进“雇员自由选择法”,该法令会使工人更容易组织工会及增加对违反劳工法雇主的罚款。有人认为他抛弃了劳工运动。十年后,他高调支持涉及劳工权益的《美国工厂》,避重就轻,不断强调“讲好故事,让我们增进理解”之类的心灵鸡汤。

    尽管几乎被奥巴马夫妇的光环遮蔽,赖克特与伯格纳尔并非名不见经传,尤其前者,是美国纪录片历史上重要人物。若以奖项论英雄,她有三部作品获过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本人也于2018年获国际纪录片协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今年五月,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举办了她的个人作品回顾展。赖克特是位于代顿的赖特州立大学的退休教授,在那教了28年纪录片制作。她一直是有良知的纪录片工作者,秉持对性别平等、社会公义的关注,几部重要作品如《成长的女性》(Growing Up Female,1970)、《工会女仆》(Union Maids ,1976)、《正观“红色”》(Seeing Red,1983)等常在美国的纪录片历史及性别研究课程被观摩讨论。

    赖克特是美国战后成长的一代(baby boomer)。那代人大都接受过反越战、种族与性别平权运动的洗礼,思想倾向进步并强调行动,对社会公平、劳工权益有不懈追求。赖克特自述开始纪录片创作是为了作为女性,要打破影像表达的男权结构,且以这样比较亲民的形式将自己的想法传播给更广泛的民众,从而激发思考与讨论,进而付诸行动来改变社会。与当时伴侣吉姆·克莱恩(Jim Klein)合作的《成长的女性》是赖克特的毕业作品,关于俄亥俄某镇几位女性的故事,探讨女性被教育体系、流行文化、社会期待等规训、形塑的性别认知及劣势社会地位,如今看来仍针砭时弊。这是美国女权运动的一部重要作品,多年来不断在美国各地放映,以直观方式提升观者反思意识及对持怀疑态度的民众解释什么是性别平等。1971年赖克特创办“合作社”(co-op)形式的发行公司New Days Films,避开电影院的商业运作,直接在学校、工会、社区组织放映,是一种非牟利的公共教育模式。

    赖克特与克莱恩合作的《工会女仆》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是采访三位经历过1930年代美国劳工运动的女性的口述历史纪录片,不仅涉及工会领导工人为改善恶劣工作环境、超时低薪工作而进行的抗争,也不回避讨论白人男性领导的工会内部的官僚化及种族和性别歧视。两人合作的《正观“红色”》再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此片重新挖掘美国共产党人被湮没的历史:在美国“大萧条”(1920年代末)与“冷战”(1940年代末)初期之间,有一百多万美国人加入美国共产党,带着激情与希望,为劳工阶层的权益与尊严、为了一个更公正平等的世界而抗争,相信这是美国未来的正确方向。随着“麦卡锡主义”在美国对进步人士的迫害与“反共”气氛愈发紧张,人们噤若寒蝉,闭口不谈这段历史,这种恐惧在导演拍片时的八十年代仍在。

    与赖克特以往的纪录片相比,《美国工厂》少了份粗粝朴拙,多了份圆熟,更接近主流纪录片,部分在于原创配乐及导演首次雇佣剪辑师(以前作品大都自己剪或由克莱恩帮助)——林赛·乌茨(Lindsay Utz)花了18个月将1200小时素材剪到110分钟。导演与剪辑师讨论了一星期,将墙上贴满索引卡,标注不同人物与主线。然而由于题材庞大、线索与人物太多而无法一一深入,有浅尝辄止之感。此外,人们很少谈论纪录片的声音,此片导演非常注重声音采录。他们用小麦克风,增加私密感及尽量排除人物说话时工厂车间里噪音干扰。有些访谈只录声音,作为旁白使用,配合人物做其他事的画面,观众如在听他们的思考或内心独白。因为生产线上的工作枯燥重复,人们的思绪容易漫游。导演有时随下班的工人到他们的生活空间,听他们的日常对话。有些访谈是凌晨两点在工人家里录的,伯格纳尔认为这时更可以听到人们的内心想法、灵魂思考的声音。

    另一种是隐喻性的“声音”,为底层发声。《美国工厂》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放映后,一个人站起来,说:“我是迈克尔·摩尔,你们所有电影都对我有重要影响,尤其我们都在中西部劳工家庭长大,我们通常在电影里看不到自己,我们的声音被忽略,感谢你们为我们发声。” 摩尔的纪录片《罗杰与我》(Roger and Me, 1989)记录了他的家乡、密歇根弗林特作为“汽车城”的衰败——如莫里恩居民经历的,由于“通用”关厂造成当地数万人失业,民生艰难。尽管他们作品风格迥异,赖克特也敬佩摩尔,认为他拓展了纪录片的形态,如一个朋克摇滚小孩闯进衣冠楚楚的派对,嬉笑怒骂揭开各种伪善体制的画皮。赖克特也追随对她影响较深的纪录片的足迹(多为关于美国民权及工会运动的佳作),如《哈维·米尔克的时代》 (The Times of Harvey Milk, Rob Epstein, 1984)、《矢志不移:美国民权运动1954-1985》(Eyes on the Prize, 1987)、芭芭拉·卡颇(Barbara Kopple)的《美国哈兰县》(Harlan County, U.S.A., 1976)与《美国梦》(American Dream, 1990)——两部都关于美国工人在工会领导下罢工,前者胜利,后者失败,工人力量的削弱与工会的兴衰折射了1970至1990年代美国的经济变迁与资本主义走向。另一部她没提到的德国纪录片《输家和赢家》(Losers and Winners, 2006, Ulrike Franke and Michael Loeken),讲述的是与《美国工厂》类似的境况:中国工人在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遭遇德国工人的差异与冲突。

    作为一直关注社会问题的导演,赖克特很少将个人作为纪录片的主角,她关注的是社群,尤其是被剥夺与边缘化的劳工群体。她大都采用“直接电影”与访谈形态,不以旁白叙述介入,讯息以字幕解释。因而导演的视角大都通过采访、剪辑来构造:不同视角的并置、对比、争论、对话。《美国工厂》少了赖克特以往作品中粗糙犀利的棱角与明确的政治诉求,显得四平八稳。因导演想平衡各方声音(即使那些视角彼此冲突),不在政治上“站队”,对每一方都有一定程度的同情理解,包括曹德旺。赖克特后来在访谈中说:曹德旺是佛教徒,也是不折不扣的资本家,想盈利,不断迫使别人达到他的目标。他怀念田园过去,又是资本主义浪潮的弄潮儿。 这个人也很复杂。他们试图将这种复杂性表达出来。

    赖克特也理解美国工人的绝望,因为贫富分化已是前所未有的严重:人们从未见过CEO工资是普通工人500倍的时代。赖克特与伯格纳尔认为在这个日益撕裂的政治环境,他们想让所有人(无论老板、经理还是蓝领工人)都能看这部纪录片并讨论相关社会政治议题,如为何工人工资停滞不变而富豪阶层收入连年增加?如何创造一个属于每个人的未来?全球化带来怎样的经济与文化的构造性变化及对普通人的生活产生何等影响?伯格纳尔说:彼此对话更有意义,而非躲在自己的角落和标语里。赖克特认为我们的公共讨论中越来越少谈到对弱势者的理解与支持,即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少,她希望能用纪录片教育和团结民众而非分化他们。

    【详细】
    104539728
  • 爱吃鱼的猫
    2022/10/1 15:44:17
    新灰姑娘2

    超梦幻探索之路上 勇敢与爱治愈成长的烦恼。经典童话的魅力在于高度的幸福感与治愈力,《新灰姑娘2》讲述了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为了拯救中了黑魔法的朋友,灰姑娘艾拉与小魔法师莉莉以及两只老鼠朋友出发寻找“生命宝石”,他们接受万事通博士的指引向森林城堡进发,但事情远超出他们的想象,下一步他们将启程前往沙漠城堡。一路上伙伴们穿越了海峡、高山、与森林,充满荆棘的冒险之路上互相陪伴与鼓励,原来魔法的秘密是

    超梦幻探索之路上 勇敢与爱治愈成长的烦恼。经典童话的魅力在于高度的幸福感与治愈力,《新灰姑娘2》讲述了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为了拯救中了黑魔法的朋友,灰姑娘艾拉与小魔法师莉莉以及两只老鼠朋友出发寻找“生命宝石”,他们接受万事通博士的指引向森林城堡进发,但事情远超出他们的想象,下一步他们将启程前往沙漠城堡。一路上伙伴们穿越了海峡、高山、与森林,充满荆棘的冒险之路上互相陪伴与鼓励,原来魔法的秘密是爱和勇气。

    【详细】
    14679209
  • 云飞扬
    2014/12/12 13:05:05
    青春是一场放肆的旅行
    意大利作家莫利亚克说:“青春如同化冻的沼泽”。影像中的青春,可谓是常青藤,不断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电影观众。从堪称经典的青春电影《猜火车》、《伊万的童年》、《毕业生》、《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等,到近年来的《青春派》、《初恋未满》《致青春》、《中国合伙人》等,导演对于青春的书写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推陈出新。此次,由邱礼涛执导,吴千语、徐正曦、林德信、盛君、张楚楚主演的校园爱情动作喜剧电影《精武青春》,
    意大利作家莫利亚克说:“青春如同化冻的沼泽”。影像中的青春,可谓是常青藤,不断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电影观众。从堪称经典的青春电影《猜火车》、《伊万的童年》、《毕业生》、《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等,到近年来的《青春派》、《初恋未满》《致青春》、《中国合伙人》等,导演对于青春的书写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推陈出新。此次,由邱礼涛执导,吴千语、徐正曦、林德信、盛君、张楚楚主演的校园爱情动作喜剧电影《精武青春》,则是将校园的青春“缩小化”,以功夫的元素融合其中,形成一种新的校园青春类型。说到底,电影《精武青春》就是一场青春的放肆之旅,因为在青春的岁月里,敢拼,敢闯,敢爱,敢恨,也敢放错的勇气与自信,足以成为一道最亮丽的风景。

    从2013年的青春怀旧开始,青春片的浪潮便不断地涌现在大银幕之中。电影《精武青春》是一部还算有诚意的校园青春电影,导演试图以五个年轻人追梦的故事克隆一个真实化的、怀旧的、让观众感动和流泪的生活场景。大学校园生活的场景布置可谓精心设计,特别是体育馆、操场、教室等,导演都旨在重新建构一个观众熟悉的校园生活场景。片中从出身豪门,自命不凡的贺芷程(吴千语饰演)由于对校园挑剔,而被老爸(黄百鸣饰)送到体育学院后遇到性格内敛的大师兄文安(徐正曦)的故事开始,通过两人的从相识、相知、相爱的历程,让观众在观影时瞬间回到自己的青春年华,进入“认同”阶段。或许,在某种程度上电影中五个年轻人的争夺武术冠军故事,“满足了一种深深的重温它们(青春)期望”。

    《精武青春》是一个全新建构自己青春“英雄”的形象。在芷程与文安的青春成长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人物的“二元对立”。一个性格活泼,敢爱敢恨,一个呆若木鸡,帅气十足。正是这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置于同一空间,才使得人物的表现有了多面性,也即戏剧性。导演从芷程与文安的线索贯穿全片,以细腻的方式展现出人物面对挫折,面对爱情,面对生活的成长经验的历史。如果说芷程与文安的懵懂的爱情是青春时必可不少的“佐料”,那么挑战武术队的重重难关过程中的热血与青春则是青春里最富有浪漫,富有情调和戏剧张力的事。

    作为一部校园青春喜剧,《精武青春》首次突破了青春电影的内容,融入武打元素,将观众青春的激情通过一场场精彩的比赛,回到自己青春厮打的岁月,以此,给予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片中,为了爱情不顾一切默默付出,也勇于表达,那帮着不懂风情的大师兄文安擦地,倒水,擦汗等场景,那硬着头皮加入武术队的场面等等,都表现了芷程的不懈努力与执着的信念。也许正如她采访中所说:“青春就是要做一点不太经大脑的事情”。无疑,电影中武术社团之间所引发出的斗争与爱情,友情之戏,弥合了观众青春空间和时空的破碎感,更引起了其对逝去的青春的美好回忆与缅怀。

    《精武青春》中,导演邱礼涛是用个人化的风格,表现校园青春时对爱情、现实、生活、友情和梦想的反思与追求,他试图通过镜头保留下青春的印痕,而后在不自觉的语言中提醒着观众回归到当下,以责任心和爱心去面对生活。片中的青春虽没有海誓山盟,没有英雄救美,但有一曲真诚的校园恋歌,有一股热血沸腾的青春朝气,便已足够。
    【详细】
    72401310
  • Toffee
    2020/3/1 10:46:06
    老古董商的悲哀

    影片以俄国艺术大师列宾的匿名画作救世主和一个临近退休老古董商为主线的故事。虽然影片故事里的画作肯定是真的,但了解艺术市场的人都知道艺术品和拍卖品的价值是有区别的。以藏家的角度来说,得到这个宝已经是天赐良机就该心满意足。但若还要借此再换一大笔钱就不是男主的地位一个人能够做的到的。拍卖记录里虽然也偶有obscured provenance 的拍品拍出天价。但这都需要有极高地位的行家或拍卖公司护航

    影片以俄国艺术大师列宾的匿名画作救世主和一个临近退休老古董商为主线的故事。虽然影片故事里的画作肯定是真的,但了解艺术市场的人都知道艺术品和拍卖品的价值是有区别的。以藏家的角度来说,得到这个宝已经是天赐良机就该心满意足。但若还要借此再换一大笔钱就不是男主的地位一个人能够做的到的。拍卖记录里虽然也偶有obscured provenance 的拍品拍出天价。但这都需要有极高地位的行家或拍卖公司护航才可能发生。男主需要的就是不要想自己独食,带着这幅画及相关的证据去找到一个有力的sponsor。有好处大家分,真画必能被认可。可叹多数人不了解这个道理,老古董商临老居然也忘了。

    【详细】
    12321292
  • 呼延凯旋
    2014/12/27 23:39:19
    回顾星爷的作品(11)
    《霹雳先锋》
    星爷踏入影坛的第一部作品,原谅我以前听都没有听说过。其实到现在看的这将近十部电影我以前都没有看过,真的不是一个合格的星迷啊,枉我还说是看着星爷的电影长大的,其实自己看的都是星爷成名之后的那些作品,经典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广为流传,看过的那些都是经典,而星爷早期的这些片子,估计看的人就少了。
    这是一部喜剧,虽然没有星爷之后那些无厘头电影搞笑,但也挺好的,虽然以现在的眼光看依旧
    《霹雳先锋》
    星爷踏入影坛的第一部作品,原谅我以前听都没有听说过。其实到现在看的这将近十部电影我以前都没有看过,真的不是一个合格的星迷啊,枉我还说是看着星爷的电影长大的,其实自己看的都是星爷成名之后的那些作品,经典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广为流传,看过的那些都是经典,而星爷早期的这些片子,估计看的人就少了。
    这是一部喜剧,虽然没有星爷之后那些无厘头电影搞笑,但也挺好的,虽然以现在的眼光看依旧是老套的剧情,一个硬汉警察,为人做事不喜束缚,但却有一个无良的上司,然后发生了一件大案,主角开始跟凶狠的歹徒周旋,并且利用一个小偷来当线人,最后成功的抓捕罪犯,故事圆满结束。剧情老套,但故事讲的很顺畅,基本没有一点突兀之处,顺顺利利的结束。
    李修贤的警察正义之外又有些桀骜不拘,虽然被无良上司处处针对,但总归还是顺利破案,而星爷虽然演的又是一个小人物,但第一次演电影就能有这样一个比较重要的配角可以发挥,实属不易了,可以说,没有李修贤的提拔,大概就没有现在的星爷了。
    但星爷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戏路发展下去,或许也没有现在的星爷了,星爷真正开始自己无厘头的风格是从赌圣开始,而赌圣也让星爷一炮而红,继而大红大紫,可当时初涉影坛的星爷,虽然表演也有几分喜剧天赋,但远没有无厘头那种来的搞笑和经典,可以说这部电影是星爷本色演出,虽有亮点,却也不至于惊天动地,但喜剧天赋已经初现端倪,所以才可能被金马奖肯定,拿到最佳男配角,这对于第一次演电影的星爷来说,也是一种鼓励和嘉奖。
    再来说说电影里的人物,经常说星爷的电影里总是小人物不屈的奋斗,而这部也是小人物,虽然是偷车贼,但还是蛮有正义感的,不至于沦陷,因为先入为主的主观因素,所以一旦星爷演的角色有悲剧色彩时,就会忍不住想起他一路所受的苦。
    在这部电影里他演的人物虽然不至于是一个悲剧,但还是有几个片段令人心疼和伤心。
    第一次是他被抓进牢里后,得知要被控告抢劫杀人,他一个人坐在牢里,当时我记得有伤感的音乐响起,忍不住会为他难过。
    第二次是在迪斯科外面被法官他们殴打后,他一个人靠着墙角慢慢坐下,然后哭了,伤感音乐再次响起。
    第三次是在张铁柱家里,他也哭了,他脱衣服后露出了身上受的伤,更是忍不住心疼。
    第四次是结尾他被无良上司开枪打了,倒在了地上,后脑勺下面还有一摊血迹,当时我就懵了,怎么可能?怎么可能会死呢?为什么要死?心里那种伤心,悲愤,真是气的想把那无良上司给宰了,他为什么要开枪,难道就因为他是一个小偷吗?最后在救护车上张铁柱还以为他死了,一个大男人哭的那么伤心,还被别人说大男人流马尿。好在,这真的是一部喜剧,星爷只是撞破了头,他穿着张铁柱的避弹衣。“说了是偷的么,怎么会告诉你。”星爷这句话真的是让我感到开心和感动,真的,幸好这是一部喜剧,假如这个角色真的死的话,那这就是一部失败的作品,至少我不会喜欢。
    忽然间发现,一旦星爷扮演的人物死的话,我就会有一种莫明的伤感,就像龙凤茶楼里死去的阿驰,捕风汉子里死去的阿星,不管他扮演的是什么人物,我想到的只是这一路走来的星爷,忍不住会将电影里人物的死跟星爷受得罪,吃得苦联系在一起。
    有时候,我总是在想,为什么我会这么喜欢星爷的电影,为什么那些经典我会不厌其烦的看了一遍又一遍,而对星爷早期的作品却没有多少了解,是因为我不想了解吗?还是因为不想看到他曾经是多么努力的在奋斗着?又或者,仅仅只是因那些经典能够让我笑?
    人说,小时候看星爷在电影里哭,我们在外面笑,长大后,看着星爷在电影里笑,而我们却在外面哭了。
    我知道,你不是真正的快乐,但你却把欢乐带给我们,而我们又要怎么做才能回报你带给我们的欢乐呢?
    星爷,感谢有你,伴我成长!
    当年的星爷年轻,帅气,惹人爱啊。

    2014年12月3日深夜23:33于宿舍。(最近工作总是被批,又忙的很,这活真是没法干了。)
    【详细】
    72941629
  • 红薯
    2021/6/30 20:27:09
    救人先要救己

    该剧视角独特,将大家普遍认为的救人于水火之中的高大上消防员,当做普通人来讲述。爱情、婚姻、家庭关系、职场关系、民众沟通、上下级协调,每一个消防员都有着自己的日常烦恼,都在不停地和自己的内心作斗争,都在反复思考这份职业背后真正的意义。

    看了才知道,原来台湾的消防员除了火警,还肩负着医疗急救职能,感觉这份工作的专业性要求实在是太

    该剧视角独特,将大家普遍认为的救人于水火之中的高大上消防员,当做普通人来讲述。爱情、婚姻、家庭关系、职场关系、民众沟通、上下级协调,每一个消防员都有着自己的日常烦恼,都在不停地和自己的内心作斗争,都在反复思考这份职业背后真正的意义。

    看了才知道,原来台湾的消防员除了火警,还肩负着医疗急救职能,感觉这份工作的专业性要求实在是太高了。用我们的话来说,不光是119,还要是120。

    当看到消防员义无反顾地冲进火场,拿在手里的对讲机是坏的,穿在身上的消防服也是破的,这已经完全超出了我的经验认知,实在是无话可说。剧中再一次让我认识到,台湾嘴炮式的民主,永远在媒体上互相捧踩,表面看似热闹,却解决不了深层次的问题。

    【详细】
    13645364
  • 佳佳
    2021/12/3 12:31:25
    看完十二集及二平台所有预告后诚意推荐

    看完12集并且把腾讯和爱奇艺2遍的预告都刷了才来评分的。为什么我强调刷了2个平台的预告,因为这部剧的故事性比较强,就让人很想探寻下一步下一步的欲望,所以会去看2个平台的预告凑齐了拼个下周剧情,但是18集预告都停在了吊人胃口的一个点也是没谁了。说完这个我来讲讲这部剧吸引我的几个点。首先,剧情紧凑,掉马频繁,所以反转惊喜。女主的复仇来意,已经在第六集完全被揭露了并和男主摊牌了,后面

    看完12集并且把腾讯和爱奇艺2遍的预告都刷了才来评分的。为什么我强调刷了2个平台的预告,因为这部剧的故事性比较强,就让人很想探寻下一步下一步的欲望,所以会去看2个平台的预告凑齐了拼个下周剧情,但是18集预告都停在了吊人胃口的一个点也是没谁了。说完这个我来讲讲这部剧吸引我的几个点。首先,剧情紧凑,掉马频繁,所以反转惊喜。女主的复仇来意,已经在第六集完全被揭露了并和男主摊牌了,后面几集反派舅舅也知道了女主的来意,并且和一开始男主的想法一致,然后就产生了美丽的误会反而起到了助攻。本来女主误会男主与她父亲的死有关,所以接近男主为了复仇,到第六集误会解除并且把矛头一致指向了舅舅,所以男女主没有隔阂一致对外了。等舅舅后2集发现女主身份的时候,他的想法和男女主一开始一致,就是觉得女主接近男主是复仇,所以他应该不知道男主已经知道女主的身份,所以他还想着特定的时候解开这个秘密给男主一击,所以这个美丽的误会给了男女主发展的机会,也让反派落马合情合理,大家都没有上帝视角,但是都智商很高。其次,女性角色都各有魅力,没有那种无缘无故的敌对,是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优质女性。女主带着复仇而来,但是毕竟是法治社会,观众上帝视角觉得要出事情,但是剧里所谓的反派除了舅舅,就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他们做的坏事只是为了利益,不会想伤害人的,毕竟都是过惯好生活的没人想做会进监狱的事情,所以在人身伤害这都是会思虑再三。而且女主只是查经济上的问题,本身其实危险性不是很大的,第十二集的危险也是意外的,反派本身根本不想伤害他们的。女主行动力强,上帝视角有时候是觉得莽了点,但是时间不等人,证据就在眼前,很难考虑太周全。女二则是妥妥白富美,做事有原则,她的原则让人觉得她坐上高管这样的位置实在令人信服,在评论女主工作能力的时候非常客观,在和男主去拿拍卖项目的时候非常的专业,用足够的商业条件去吸引项目,在酒吧打鼓可以看出来她也是热情生活的姑娘,鲜活动人又美丽,怼男三那是智商时刻在线。“舅妈”真是个狠角色,这样的角色我觉得对舅舅应该不是那么真心的吧,她与舅舅合伙应该只是为了让自己过的更好吧。最后,男主演绎的非常立体。2年前已经是CEO的男主,因为意外残疾,受伤期间人肯定是受到了非常大的打击,并且舅舅利用这个期间已经上位了,他虽然伤好了,但是一时之间也是不可能立马拿回权力,受伤后的颓废只能继续演下去,所以他和舅舅2个狐狸,谁都没信谁,2年后回公司职位还降级了也很合理。同时男主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采用了钓鱼执法并借助了司法机关,早早的让警方介入应该也是这剧的伏笔,可以让之后的剧情更合理。同时也给观众一种定心的感觉,就觉得男主很稳,只要还有他在一定没有问题,这种信心有理有据。同时男主作为一个残疾人士,他本身性格坚毅但无法无视自身残疾的矛盾感被完整的演绎,让作为观众的我有时候很心疼又觉得男主不希望被心疼,搞得自己也挺矛盾的。PS,松松和易秘书都值得百万年薪。

    【详细】
    140401226
  • jiruse
    2021/11/5 22:03:57
    简直是神雕侠侣绝情谷国外翻拍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部电影试图以伪纪录片形式讲述一个世外桃源、邪教、恶魔的故事。然而仔细一想,一行人深入某个世外桃源,没想到宁静的外表下有着不可告人的罪恶,如此老套的剧情实在撑不起鬼影实录标榜的猎奇感。 同样的剧情,几十年前就出现在金庸老先生的神雕侠侣中。都是被囚禁的母亲,然...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部电影试图以伪纪录片形式讲述一个世外桃源、邪教、恶魔的故事。然而仔细一想,一行人深入某个世外桃源,没想到宁静的外表下有着不可告人的罪恶,如此老套的剧情实在撑不起鬼影实录标榜的猎奇感。 同样的剧情,几十年前就出现在金庸老先生的神雕侠侣中。都是被囚禁的母亲,然...  (展开)
    【详细】
    13974253
  • 拾名
    2010/12/23 7:24:57
    地下判官的延续
    不喜欢和谐的结局。 香港十大奇案,似乎都在里面跑马观花似的提及。 为何最后不让mad杀掉stone,然后伪装成自杀。 然后,mad开始了解到stone的想法,开始理解这个社会为何需要地下判官。 于是,接棒做起地下判官。 中国的现实,需要地下判官吗?  (展开)
    不喜欢和谐的结局。 香港十大奇案,似乎都在里面跑马观花似的提及。 为何最后不让mad杀掉stone,然后伪装成自杀。 然后,mad开始了解到stone的想法,开始理解这个社会为何需要地下判官。 于是,接棒做起地下判官。 中国的现实,需要地下判官吗?  (展开)
    【详细】
    4543212
  • 黄茶包
    2013/3/2 10:07:50
    就喜欢就喜欢!!看视觉效果都特么爽死!!
    不爱看的都特么走开 别一边装逼说超越不了日剧打低分 还一边守着电脑前默默看完的-_- 享受一下当脑残的快乐回忆一下简单的心 都特么会死么 bssb凸^-^凸

    不喜欢的去让穆赫兰道烧糊你的脑 崇拜昆汀至死 明早还不是乖乖滴要该干嘛干嘛

    反正我就喜欢就喜欢!!脑残儿童欢乐多 v(^_^v)?肿么样 肿么样!!哈哈哈 -_-
    不爱看的都特么走开 别一边装逼说超越不了日剧打低分 还一边守着电脑前默默看完的-_- 享受一下当脑残的快乐回忆一下简单的心 都特么会死么 bssb凸^-^凸

    不喜欢的去让穆赫兰道烧糊你的脑 崇拜昆汀至死 明早还不是乖乖滴要该干嘛干嘛

    反正我就喜欢就喜欢!!脑残儿童欢乐多 v(^_^v)?肿么样 肿么样!!哈哈哈 -_-
    【详细】
    5796178
  • 林下之风
    2022/10/26 9:16:56
    汗青集之六 攻其不备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版权所有 禁止转载 禁止引用 红丹心 汗青集 第六篇 攻其不备 人来人往,缘起缘灭,原是世间最无奈的事,一旦失去,就追不回来,对我们这个历史小故事集红丹心来说,则是无法避免的风暴。 自打国王李泰与权臣朴继元联手粉碎截杀中殿人选刘贞的计策,哦不,此时应该称呼她是淑仪...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版权所有 禁止转载 禁止引用 红丹心 汗青集 第六篇 攻其不备 人来人往,缘起缘灭,原是世间最无奈的事,一旦失去,就追不回来,对我们这个历史小故事集红丹心来说,则是无法避免的风暴。 自打国王李泰与权臣朴继元联手粉碎截杀中殿人选刘贞的计策,哦不,此时应该称呼她是淑仪...  (展开)
    【详细】
    14723257
  • 许小羽
    2016/5/30 11:47:50
    艰难岁月不忍弃
    艰难岁月不忍弃
    —“活着”影评
    (新闻 许小羽 17140140)
    由张艺谋导演、葛优、巩俐等主演、1994年出品的《活着》是一部非常重要并且值得看的电影。该电影根据余华的同名小说《活着》改编,改编的幅度较大,但不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受到了较高的评价,因而也是将电影和文学作品关系处理较好的范例。该电影曾获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和男演员奖。
    <图片2>
    导演张
    艰难岁月不忍弃
    —“活着”影评
    (新闻 许小羽 17140140)
    由张艺谋导演、葛优、巩俐等主演、1994年出品的《活着》是一部非常重要并且值得看的电影。该电影根据余华的同名小说《活着》改编,改编的幅度较大,但不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受到了较高的评价,因而也是将电影和文学作品关系处理较好的范例。该电影曾获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和男演员奖。
    <图片2>
    导演张艺谋是“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所执导的电影具有集民族文化、社会思考、文化寻根和电影创新于一身的特点。他不仅善于赋予作品浓烈的历史感和生命感,让其主题具有耐人寻味的意味,同时摄影专业出身的特点让他对电影语言、画面和空间调度的把握十分准确,他早期的电影一方面具有优秀文学作品的深度,同时又不失作为电影本身的可观赏性和画面感。在拍摄《活着》之前,张艺谋已参与《一个和八个》摄影,执导《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优秀作品,屡次获得国际大奖同时在中国电影史上产生划时代以意义。最初张艺谋选择余华的小说来拍摄,是因为这个题材正符合他想“向过去的自己挑战”的愿望,而在看中《河边的错误》这篇小说后想有对作者更全面的了解才进而接触到《活着》并被打动。在决定拍《活着》之后,花了近半年的时间和剧组主创人员讨论故事、人物、影片结构和语言,最终确定下来用最平常的方法讲述一个平常家庭的故事。可以说由张艺谋导演《活着》是给了该作品二次生命,张艺谋对作品的理解很到位,对于主题、历史背景和文化状态的考虑也是全方面的;最为可贵的是他又跳出了文学作品的限制,注入了自己的具有电影视听特色的想法,同时也结合了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受众需求,对作品的改编是合理且耐看的。这一部电影的长时间遭禁,恰恰又是张艺谋有想法有魄力无所畏惧的又一有力支持。
    7916926
  • --儒冠多误身--
    2022/6/5 18:34:40
    也曾辉煌夺目,如今稀汤浑水

    GA算得上是长寿的美剧剧集了。忘了从第几季开始追的,总归那时候,医院还叫Seattle Grace。多年之后仍然在看GA,并不是因为它现在有多好看,而是出于一种惯性,剧荒的时候捡起来看看,但是再也找不回当年每周蹲熟肉的热情。

    现在和以前大不同。随着时间苍老的不仅是演员的面孔,还有越来越注水的剧情和

    GA算得上是长寿的美剧剧集了。忘了从第几季开始追的,总归那时候,医院还叫Seattle Grace。多年之后仍然在看GA,并不是因为它现在有多好看,而是出于一种惯性,剧荒的时候捡起来看看,但是再也找不回当年每周蹲熟肉的热情。

    现在和以前大不同。随着时间苍老的不仅是演员的面孔,还有越来越注水的剧情和乏味单调的每一集。曾经的时候,角色的来来去去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回忆,譬如Burke在婚礼上辞别,又从Yang的演讲上现出面容,两段剧情相隔十年也足可以令人尖叫;譬如Addison告别婚姻开着敞篷小跑奔驰在西海岸,自由的风吹起她的头发;再比如Lexie和Mark的mean to be;比如George的死,比如Yang的离开,比如Derek的车祸。以前的时候,觉得每一季结尾来个大招——不止一次的枪击、空难、触电——实在狗血套路,吐槽这家医院真是多灾多难的同时却还是忍不住看得两眼放光。

    那是多么美好的时代。

    可是后来发生了什么呢?现在给我的感觉就是从大约第14季开始,一季的亮点剧情加起来都没有之前几集的亮点多。出于一些剧外的因素,有些重要角色可以说走就走,连个告别镜头都没有(没错我说的就是Alex),有些角色可以说出现就出现,突然就担纲大任,医术多精湛全靠台词编,问就是没钱做大场面。

    被钢管穿成串的黑人大叔和白人小妹,胸口里长出树的小哥,满身生疣的绿巨人,Mer手里的炸弹,Yang面对心脏写下自己想做的手术,Derek从脑子里夹虫子,Alex和女精神病人不得不说的二三事……至少以前能看到那么多扣人心弦的手术,现在啥也没有。哦,本季倒是有个帕金森大手术,问题是,手术的情节占了多少?而关于Owen Hunt这一家大冤种的情节又占了多少?

    是真的烦了。尤其是前一阵复习前几季,前几季有多好看,这几季就有多烂。以前格蕾的旁白简明扼要,又有深意,现在的旁白就像在给大家上课,课堂内容是心灵鸡汤。还有各路新演员的演技,Maggie和她的丈夫Indugu,新一代实习医生,两位骨科帅哥,演技一个赛一个差,感觉导演喊了action之后就是站在镜头前开始背台词。

    还有本季的cp乱炖。我想请问一下编剧,是不是每季开头做了一个抓阄活动,把人名全部打散,抓出来俩就把他俩写成一对啊?Amelia说弯就弯,连一点犹豫都没有,可是之前的剧情里没提过她是bi吧?就算是当初Callie被Arizona掰弯,Callie不也是花了好一段时间才确定心意、接受现实吗?一个直女竟然弯得如此迅速?可怜Link工具人,仿佛就就给Amelia捐了个精,求爱求婚不得还要被冠上gaslight的大帽子。在这里我想多说一句,Amelia那几句台词就好像是刚学会了几个新词的女拳(注意是女拳不是女权),对着身边亲密的人我重拳出击,我爱你你爱我但你要我跟你结婚,那你就是pua我!wtf了我真是!!!我可以理解Amelia不想结婚,但是问题是凭啥Link就是gaslight啊?这俩人之间到底谁在gaslight谁啊?

    然后是关于Jo和Link,Link这个角色出现说是Jo的高中朋友就很吃书,第十季左右的时候强调的都是Jo没朋友没钱睡车上等等悲惨过去,然后忽然蹦出来一个高富帅好朋友?还暗恋过她?wtf?男女之间果真没有纯友谊。

    总而言之就是每个人的行为都没有逻辑可言,纯粹是工具人,编剧瞎编一气,演员照章办事,至于剧情那就爱咋咋地,反正剧还在播,钱照样赚,拍得再烂都有人看。

    ——再这么吃老本下去,还真的有人看吗。

    GA真应该感谢现在低迷的影视行业,但凡有更多好看的剧出现,这剧集绝对直接垮掉。都说华语歌坛应该倒退二十年,我看美剧行业最好也是。

    【详细】
    144391740
  • 评欣而论
    2018/11/30 22:19:16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为何女主会遇到这样的合伙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2017年,科幻悬疑惊悚犯罪电影《 虚拟实惊 | Otherlife》 中文译名真能总结。。真不如英文直译。 其实瞳孔那种万花筒的那种效果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的说。 言归正传,并不是空穴来风,女主的形象吧,说好看,又不好看,总觉得有些违和感。 主角性格的设定有点各色,给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2017年,科幻悬疑惊悚犯罪电影《 虚拟实惊 | Otherlife》 中文译名真能总结。。真不如英文直译。 其实瞳孔那种万花筒的那种效果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的说。 言归正传,并不是空穴来风,女主的形象吧,说好看,又不好看,总觉得有些违和感。 主角性格的设定有点各色,给人的感觉...  (展开)
    【详细】
    9793263
  • sitemap